You are on page 1of 11

必修 1、 2、 3 教学 的特点 与难点 在哪里 ?

一、问 题的提 出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必修 1、必修 2、必修 3,是所有高中学生必修的地理内容,内容
分别是自然地理(必修)、人文地理(必修 2)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 3)。很多教师包括
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首次实践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觉得面临诸多困难,普遍性的
问题主要是:新课程必修 1 难度大、课时紧张,怎样在有限的课时中突破各个难点、完成教
学任务?新教材中众多的活动、阅读、案例等各个细节,是否都要学生掌握?在必修 3 教学
中怎样用好案例,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其中以必修 1 和必修 3 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问 题的分 析
上述问题也是本人在新课程实践过程遇到的主要问题,通过学习、实践、反思,我认为
教师们之所以会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课程、教材的设计:与旧课程相比,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课在内容体系、教材体例、课时要
求等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从内容体系上看,老版的必修课只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部分内容,新课程将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纳入必修课,使高中地理必修部分的结构比以前完整了,内容比以前充
实了;老版的必修教材内容系统性强,如自然地理部分将大气、水、地质、地貌、生物、土壤各
要素一一学习,每个要素也详细介绍了自身的规律及与人类的关系等,以大气要素来看,
详细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
天气系统、气候的形成和变化、气候资源气象灾害、大气环境保护等,而新课程所选择的内容
则很不系统,自然地理不再一一介绍各个要素,对于某个自然地理要素,所选择的内容也
很不系统,关于大气只选择了大气受热、气压带和风带、天气系统。
从教材体例上看,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因此在人教版新教材在设计上除正
文外,增加了许多活动性板块,包括活动、思考、案例、阅读等,以此引导教学过程,尽可能
让学生去探究,主动建构知识。
从课时要求来看,旧课程必修课两本教材一般用两年时间学完,新课程必修课的三个
模块必须在一年半时间内学完,每个模块只能在 36 课时内完成。
可见,新课程教学内容增加了,教学过程中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
这都需要时间,而总课时反而减少了,课时紧张的问题自然就出现了,同时内容系统性不
强,回避了某些知识点,又为难点的突破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教师的认识:对新课程必修模块的特点把握不到位,教学定位不够准确。
从教多年的老教师普遍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旧课程各章节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已把
握得非常到位,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老教师容易凭传统教学习惯来进行教学定位,
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很可能会超出新课标的要求,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其内容极具有
理科的属性,教师如果教学定位不准,过于关注自然地理本身的知识,而忽视了与生活实
际的结合,或过早地以高考的标准来定位,很容易人为增加难度和深度。
新教师受传统教学经验影响小,但正因为缺乏经验,在教学过程中会较多地依赖教材,
受教材的左右,容易形成教教材的局面。在新教材中有较多的活动性板块,如活动、阅读、思
考、案例等,教学定位不准确,容易成为表面的热闹,使教学停留在低层次的讨论和活动,
尤其是教材中的案例,极有可能停留在就案例讲案例,不能挖掘教材深层次的含义和内涵,
最后形成“形散又神散”的局面,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应该学到的东西。
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归根到底是教师们对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必修模

1
块的特点把握不到位。
3.学生方面的原因:高一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习方法等都与高中地理学习存在或多或
少的差距。
首先学生的初中地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初中地理课程以区域地理学习为主,原则上不
涉及较深层次的成因问题,因此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比较低的,学生更多地
是联系生活实际,从感性现象上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而高中地理必修课主要是学习系
统地理(必修 1、必修 2)和应用地理(必修 3),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
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并能尝试着解决地理
问题等。从初中地理的感性思维到高中地理的理性思维,新课程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是跳跃式
的,而且初中地理只在初一、初二年级学习,初三年级不开课,因此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经
过了一年的遗忘,以感性方式建立起来的初中地理基础已所剩无几,很难适应高中地理学
习。
其次,高中地理学习所需的其他学科知识还未到位。高中地理学习不仅需要初中地理基
础作铺垫,同时还应用到数学知识、物理知识、生物知识等。如必修 1 第一章学的是宇宙中的
地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要应用到数学的立体几何知识,而数学上的立体
几何知识要到高一下学期才学到。学生的其他学科基础知识不到位,显然也为地理学习增加
了难度。
第三,在绝大部分学生看来,地理是一门副科,在初中阶段,往往只要在考试前临时
抱抱佛脚,背背书就能应付考试,甚至还能考得不错,到了高中,很多学生依然没有改变
这样的学习态度,沿用原来的学习方法,结果发现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完全不同,于是就
觉得难以适应。

三、问 题的解 决
(一)认真研读新课标,把握新课程必修模块的共同特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前言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
课程相衔接,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球科学知识、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一步
掌握地理学习和地理研究方法、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基础课程;“培养现代公民必备
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是新课程
的基本理念;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
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为支撑,以培养
国民现代文明素质为宗旨;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由三个模块组成,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
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必修课程的内容结构如下图:

宇宙中的地球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理 1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口与城市
高中地理
地理 2 生产活动与地理联系
必修模块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地理 3 区域可持续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
(以上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从课程标准来看,新课程必修模块的共同特点有:
1、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论题,倡导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然相互独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统一设计的。必修 1 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但又不拘泥于纯自然地理结构,始终围绕着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个主题,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必修 2 以人文地
理内容为主,但也不拘泥于纯人文地理结构,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尾,
阐述可持续发展的缘由、基本内涵和任务。必修 3 则以区域作为载体,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
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样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
根据新课程必修模块的这一共同特点,我们在组织教学时,应在每个章节的教学中尽
可能地围绕人地关系,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2、从公民素质教育出发,不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定位仍是基础教育。所谓基础教育,就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的教育。因此在知识内容的选择上,首先考虑的是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而不是从学科
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在追求可持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要培养能够处理人地系统矛盾的人,而不是要培养大量学科专一人才。因此,新课程不再
把每个部门地理的内在系统作为关注的重点,而是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各部门地理的综
合,即关注人地发展的致用系统。这一点不仅突出体现在必修 1 中,也充分表现在必修 2 中。
从人文地理学的体系来看,他包括了很多内容,比如说有经济、人口、聚落、旅游、政府、社会、
文化、行为等等,新课程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出发,提炼出三个主题:人口与城市、生产
活动与地域联系、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协调。
因此,新高中地理不是系统性不强,只不过不再以地理学科的体系作为教学体系,而
是围绕公民的基本地理素养重建新的教学体系。
(二)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组织教学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然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统一设计
的,以培养公民的地理素养为共同目标,但是,三个模块的内容毕竟各有侧重,因此,在
教学时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1、必修 1 的教学,突出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规律和过程
“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就是说,新课程
对学生的要求是“掌握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而不是成为地理学专家。教师应该清楚,高
中地理新课程特别强调基础性,高中地理传授的是基础知识,必修 1 是整个高中地理课程
知识和理论的基础,即是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必修 1 的教学应该以新课程课标和新课程理
念为依据,从全体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关注基础,抓住基本的自然地理原理和过程,对
于课程标准未作要求,且超出大多数学生认知能力水平的知识点,要舍得放弃,避免盲目
拔高要求、加深难度,这同时也节约了课堂时间,缓和了必修 1 课时紧张的问题。
案例一:关于“地球的运动”这一节的教学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必修 1 中重要的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
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一
直以来,由于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们在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上挖掘得比较深,在地方
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上投入大量的时间。这一方面造成教学课时
紧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心理上受挫。
因此,在高一教学时,应从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尽量去分析昼夜交替与时
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季节更替等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

3
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意义,对于数值计算,只要了解简单的区时换算就可
以了。出于应对高考的需要,这些复杂的数值计算可在高三总复习时适当加入。
当然,不同学校生源不同,学生的能力和基础差异很大,对学生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
学校,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以体现新
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的基本理念。
案例二:在学习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这部分内容时,根据我校学生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
我们适时地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增加了一个知识窗“地球自转速度与卫星发射”。设置了如下两
个问题:
1.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上了天,细心的人会发现,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
发射场大多靠近地球赤道,而且大多数卫星都是向东发射的。这是为什么呢?
2.仅从自转速度考虑,我国的酒泉与西昌,哪个更有利于卫星发射?
通过这一知识窗,满足了部分学生挑战自我、勇于探究的心理需求,同时也能巩固自转
速度这一基础知识点的学习,取得的效果较好。
2、必修 2 的教学,围绕决策创设情景展开探究
从必修 2 的教学内容来看,每一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最后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形成决
策。如学习人口知识,面对人口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学习农业区位、工业区位,最后的
目的就是确定某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什么样的工业,怎么发展最好?面对日益严峻
的环境问题,我们到底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因此,人文地理的教学主要是围绕决策展
开探究。
案例三:农业的区位选择这一节,可以设置一个“上山下乡、分地到组”的活动,将全班分成
四组,各组领一块地,分别位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云贵高原昆明附近,
探讨在这块地上从事什么样的农业生产,并说明理由。

通常我们讲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常常是首先向学生阐明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的生
产,这些因素分别是怎样影响农业生产的,学生按部就班地接受知识。这个活动,首先创设
一个需要决策的情景,引导学生去探究我分到的这块土地有什么特色,适合发展什么样的
农业?在活动过程中,逐步认识地形、气候等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终能联系实际
进行合理的农业区位选择,作出正确的决策。
要组织和吸引学生去探究、决策,教师首先必须提供一定的情景或案例。具有乡土气息
和时代特色的情景和案例,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3、必修 3 的教学,把握核心实施案例教学
必修 1 和必修 2 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
基本原理,必修 3 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使学生结合区域,学习将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因此,

4
从必修 1、必修 2 到必修 3,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在面上拓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从理论应用于
实践的过程,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更有利。
必修 3 的内容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信
息技术的应用,其核心内容是“区域可持续发展”,课程标准对这一核心内容的表述是“
以……为例,分析……,了解……”,各个版本的教材也都是采用具体的案例来呈现这部
分内容的,可以看出必修 3 的教学是典型的案例教学,甚至是“范例教学”。因此,必修 3
教学的核心在于借助精选的案例,帮助学生学会分析、解剖案例,最终要能掌握分析区域可
持续发展的基本思维方法,即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
抓住必修 3 教学的核心,在实施教学实践时,切勿只注重案例本身的细节,而应关注
案例的分析过程和规律、方法的提取,要确定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可以通过同类的案例进
行验证,以进一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案例四:珠海市第一中学的杨金燕老师对《荒漠化的防治》这一章节内容进行了不同的教学
尝试,发现教学效果差异很大。
教学设计一
1.教师讲解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教学主题“西北地区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
2.师生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的原因
3.完成教材“活动”内容: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人为原因分析
4.师生分析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5.完成教材“活动”内容: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问题及防治措施
教学设计二
1.展示一组荒漠化景观图片,学生思考什么是荒漠化?有哪些表现?
2.引导学生找出课本呈现的三个相关案例: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非洲萨赫勒地区荒
漠化、前苏联垦荒区的荒漠化,全班同学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案例,自由组合成三
个小组
3.各小组学生阅读教材呈现的资料,讨论、分析案例
4.各小组表述案例分析成果,并板书主要结论
5.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案例中的共同点(如分布地区、原因、措施)和差异性
6.师生总结探究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思路:介绍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
→产生的原因分析→带来的危害→治理措施
7.教师提出新课题:尝试分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学生课后完成
地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有三条要求:(1)“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
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
理信息运用于地理学习过程”;(2)“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
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
达、交流、反思自己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杨老师发现
第二种教学设计很好地达成了课程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三条目标,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
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并且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
习了新知识,更学会了探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一般研究规律和方法,体会了问题探究的
过程。这为学生分析新的案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案例的选择,可以采用现有教材中的现成案例,也可以参考其他版本教材中的案例,或
选择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
(三)教学难点的突破
1、利用现代化技术,化解难点
自然地理中,有些自然现象和过程,涉及的空间尺度很大,它不是学生日常生活当中能

5
够直接观察接触到的,离学生日常生活比较远,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抽象思
维能力,对学生来说,就算教师尽量不深挖,依然还是学习的难点,如地球运动、三圈环流、
世界各地的自然景观等,对于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模拟和
图片展示,把本来大尺度的地理过程和现象,缩小到课堂上,把抽象的地理规律用直观的
图片展示出来。
2、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一些高难度的知识点,往往是一些原因、成因探究链很长的知识点,从原因到结果有一
个较长的知识链,在这个知识链上又有多个知识难点,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前面
一个难题没搞懂,后面的难题又来了,结果越学越难,越学越不知道怎么学,从而逐渐丧
失信心,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知识链虽然难,但它总是从第一个简单的点开始的,这第
一个点没理解透,就成了后面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找出知
识链,从第一个点入手,然后循序渐进,逐个攻破后面的难点。
案例五:“地球公转与季节”的教学
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感到困难,它之所以难,也是因为有一个较长的知
识链,首先我们可以理出这个知识链: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周期移动、二分二至日太阳
光照图、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四季的更替。在教学中可作如下的教学设计循
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1.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1)动画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
观察:地球地轴的空间指向有没有变化?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是否重合?
(2)动画演示:黄赤交角
小结:地球运动中两个不变:地轴指向、黄赤交角,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
(3)动画演示:直射点的回归移动
探究:直射点的移动范围?
(4)教具演示:二分二至日直射点位置,画直射点回归移动折线图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动画浏览:一个回归年内,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过程
(2)板图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光照
小结:二分二至日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
(3)结合直射点轨迹图推导: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动态变化过程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探究:一天中何时物体的影子最短? 引入太阳高度的概念
(2)比较:直射与斜射,思考单位面积地面获热与太阳高度的关系
(3)读图:任一天太阳光照图
思考: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最多的地方是?从直射点向南北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4)小结:任一天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任一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6
(5)动画分析总结:二分二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4.四季的更替、划分
(1)组图展示:四季景观的变化
(2)填框图:分析四季更替的原因

(3)介绍:四季的划分
案例六:大气环流的形成也有一个很长的知识链(如下图):热力环流、单圈环流、三圈环
流(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季风。

因此,讲解大气环流的形成,首先从热力环流入手,然后逐步叠加各个条件,循序解决各
个知识点是较好的一个突破难点的办法。
(四)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教育工作
初高中地理知识难度、能力要求跨度很大,这使高一的新生,在思想准备、知识储备和学
习方法等方面与高中地理学习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做好初高中的衔接,也是解决高中
地理难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做好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并不是将初中的地理知识简单地再
拿到高中课堂上学习一遍,而应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分步骤
的进行。
1、开设专题讲座,开启思想上的衔接
从 2006 年起,我校为了帮助高一的新生尽快适应高中教学,开设了新高一衔接教育,
我们地理学科,经过组内讨论,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以往学生学习中的问题,设计了专
题讲座,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高中地理学习之前先有一个思想上的认识和衔接。
案例七:走进高中地理——南京一中 2007 新高一地理衔接教育
主要内容如下:
(一)地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1.介绍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2.明确地理学科的性质:兼有文、理科性质。

7
3.了解中学地理课程的组成:初中地理、高中地理
(二)地理课学些什么样的知识
1.地理课所学的知识是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例如,在 2004 年印度洋海啸中,10 岁的英
国小女孩利用课堂上学过的地理知识,成功地使 100 多名游客逃过了海啸灾难。
2.教给我们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例如:在野外你会辨识方向吗?……
3.让我们学会探究地理问题。例如,中东地区严重缺水,而在南极大陆周围有众多的冰山,
是否能将南极冰山拖来解决中东的缺水呢?
(三)初高中地理有什么不同
1.初中地理:主要讲在什么地方?有什么?
2.高中地理:更注重的是讲为什么?怎么办?
因此,应注意转变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四)怎样学好高中地理
1.掌握知识体系:掌握好知识体系可以让我们总揽全局,全面思考问题。如 2007 年地理
学业水平测试题。
2.提升地理能力: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读图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地理探究能力等。
3.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信息:地理就在你身边。
4.扩充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例如:复旦大学面试题、香港大学面试题,很多问题无法用
课本知识解决,就在个人平时的课外知识的积累。
(五)地理课常规要求
(六)天文兴趣小组简介
通过专题讲座,学生对高中地理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明确了高中地理的学习,不能简
单地沿用初中地理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接下来顺利进入高中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思想
基础。
2、抓住结合点,实现知识上的衔接
初中地理中有些知识点与高中地理学习关系密切,这些知识点是实现初、高中地理教学
衔接的结合点,因此,有必要找出这些结合点,设法加以巩固、强化,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顺
利进行扫除障碍。
很多学生对经纬网知识一无所知,直接影响到地球运动部分知识的理解,在学习地球
运动时,有必要巩固经纬网知识作为学习的准备。

案例八:地球仪与经纬网基础知识准备
主要复习以下知识点: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二)地球仪
1.地轴与两极;2.纬线与纬度;3.经线与经度;4.经纬网及其作用
(三)几种分界
1.高、中、低纬度带的划分;2.五带的划分;3.南、北半球的划分;4.东、西半球的划分

在必修 1 中常常要讲到东亚、南亚的季风气候、地中海地区的地中海气候、西欧的温带海
洋性气候、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气候等,世界著名的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等,
在必修 3 学习中要讲到中国的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地区、美国的田纳
西河流域等。学生区域地理知识的淡忘,对这些知识的学习造成较大的困难,有必要对重要
的区域知识进行巩固。但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化较多的时间去复习区域知识,可在教室
中张贴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同时布置学生在课后完成以下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的填图作

8
业。
案例九:区域地理知识填图准备
(1) 世界区域知识填图:可在必修 1 学习气候或洋流时完成,也可在必修 3 学前完成

1.在图中正确的位置填注: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地中海、北海、北海道岛、纽芬兰岛、亚马孙平原
2.按照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因素,可将世界分为 13 个地区,找出各自的代号:
东亚______、东南亚_______、南亚_______、中亚_______、西亚________、北非_______、
撒哈拉以南非洲________、欧洲西部_______、欧洲东部和北亚_______、北美______、
拉丁美洲_______、大洋洲_______、南极洲_______。
(二)中国区域知识填图:可在必修 3 学前完成

9
1.在上图中填注中国重要地形区
(1)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天山、太行山、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
(3)四大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4)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2.填出下图中数字表示的我国四大区域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3.在下图中填注:秦岭、淮河、长江、黄河




通过填图训练,学生能较快地将高中地理中所必须的区域知识恢复,实现初、高中地理
学习的区域知识衔接。
3、关注学法指导,完成学习方法的衔接
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初中地理时,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高中地理,花了很多时
间和精力去记忆细枝末节的知识,结果重点没抓住,一到考试还是不会。因此,教师平时就
要关注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注学法指导,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的建立,绝不是靠外在
的知识灌输,它必须以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为基础,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理解知
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会理出主干知识,建立地理知识网络。
关注学法指导,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读图。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各种地图,从初中所学知
识入手,引出更深层次的知识,通过图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
逐步学会观其“ 图”而知其“地”,知其“地”而求其“理”。
案例:

四、反 思
要顺利贯彻新课程理念,完成高中地理必修 1、2、3 的教学,准确的教学定位是关键。
1、总体定位。课标是基础,是底线。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虽然我们
在备课时不仅有教材、还有江苏省教学要求和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包括必修、选修),
但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学要求和考试说明的编写,都要依据和解释课程标准,应该说
它们都反映了不同编写人员对课程标准各自的理解和演绎。因此,课标是最原始的定位依据,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对课标有一个自己的理解,上课时应该是“依据课标
用教材教”,千万避免脱离课标,教教材或凭以往的应试经验开展教学。
2、分阶段教学定位。从高一到高三,学生的认知能力是不断变化的,有的问题在高一阶段学
生很难理解,到了高三甚至高二时很容易就理解了,同时从高一到高三,学生对地理学习
的个人需求也是不同的,高一学生刚刚开始接触高中地理,处于培养基本地理素养的学习

10
阶段,到高二开始有不同的分科选择,有的学生准备选修地理,以后往这个方向发展,也
有的学生不再准备深入了解。因此,针对不同年段的特点,教学定位应有所变化。高一阶段
可以江苏省教学要求为参考,高二学业水平考试则可以考试说明(必修)为复习参考,高
三高考应以考试说明(选修)为复习参考。

1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