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韋伯政治社會學讀書會報告大綱

導讀人:鄭祖邦 10/04/30

報告進度:《經濟與社會》,第九章第八節〈理性的國家強制機構和現代的政黨和
議會〉,Pp.719-736。

〈1〉理性的國家的產生(選自《一般經濟史》)

一、主要命題:只有在西方,有過在理性的國家意義上的國家(P.719)
民族(理性)國家的鬥爭(自由流通)-西方資本主義(p.719-20)

二、理性國家的基礎條件:專業官員制度+理性的法律(p.720)
1、專業官員(官僚制)
Ⅰ、西方
Ⅱ、中國
α、官員階層建立在宗族、同業公會和行會的權力基礎上:一切聽任自然
與魔法(cf.西方城市與基督教團體的影響)(p.720, 721)
β、接受人文教育:書法家、缺乏行政管理訓練(p.720)
γ、頻頻調動與地方疏離(p.720)
2、理性的法律
Ⅰ、羅馬法的影響
α、羅馬 vs.希臘(卡地裁判:訴訟雙方透過激情、謾罵對手來影響法官)
(p.721)
β、歐洲各地的繼承(訴訟的理性化)
*義大利:公正員、大學(系統性的法學學說)(p.721)
*日耳曼:訴訟的形式主義與理性程序(p.721)
*法國:辯護人制度(正確表述法的形式)(p.721)
*教會(P.721-2)
γ、專業教育官員與羅馬法的親近性(p.721)
δ、羅馬法與資本主義
*不是資本主義產生的原因(ex:英國):地產抵押債券、股份制度、
兌換制度等(P.722-3)
ε、羅馬法的決定性意義:形式法的思想(vs.實質法)(p.723)
資本主義需要可計算的法律(形式法)(p.723)
法學家與政治領導(p.723)

三、國家經濟政策

1
1、界定:一種名符其實的國家經濟政策,就是持續不斷的、有始有終的國家
經濟政策 (p.724)
Ⅰ、東方缺乏有計畫的經濟政策(對外取向):中國(以宗教為取向的政
策)、日本(封建的憲法)、朝鮮(宗教禮儀)、印度(種性制度)
(p.724)
Ⅱ、西方出現在 14 世紀之後的城市(古代城市 vs.近代城市)(p.724-5)
Ⅲ、王公經濟政策的曇花一現:商品定價、鑄幣改革、度量衡(p.726)
Ⅳ、教會的經濟干預(p.726)
2、重商主義體系
Ⅰ、14 以來英國的重商主義政策(1440 年):將資本主義的營利經營轉移到
政治上(p.727, 728)
Ⅱ、重商主義的原則
α、在本國開發盡可能多的貨幣收益(p.727)
β、將貨幣盡可能留在國內(p.728)
γ、盡可能地增加人口(p.728)
δ、盡可能地創造對外銷售機會(p.728)
ε、貿易盡可能地讓自己商人來做(p.728)
Ⅲ、重商主義與資本主義
α、等級的-壟斷主義的重商主義(p.729)
*斯圖亞特與英國聖公會的政策(p.729)
*清教徒的鬥爭(p.729)
β、民族的重商主義(p.729)
*保護實際存在而非壟斷的工業(p.729)
*非理性(壟斷、殖民)與理性(市場)資本主義的鬥爭(p.73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