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9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

tw
或來電(02)2705-5066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序 001

數萬年來,人類一直在了解、開發、利用我們周圍
的自然界,同時不斷地認識著自身,科學技術也從一開
始就隨著人類的生存需求而產生和發展。科學技術的發
展,促進了人類文明和社會的發展。
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二十一世紀是生命科技的
世紀,二十一世紀是新材料和先進製造技術迅速發展和
廣泛應用的時代,二十一世紀是高效率、潔淨和安全利
用新能源的時代,二十一世紀是人類向空間、海洋、地
球內部不斷拓展的世紀,二十一世紀是自然科學發生重
大變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時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新
技 術 的 不 斷 出 現,必 將 引 起 新 的 產 業 革 命,對 各 國 來
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而能否抓住發展機遇,關鍵
在 於 提 高 全 民 的 科 學 文 化 水 準,造 就 一 支 具 有 科 學 精
神、懂得科學方法、具有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能力的高
素質勞動者隊伍。所以,發展教育和普及科學知識、弘
揚科學精神、提倡科學方法是我們應對世紀挑戰的首要
策略。在加強科技進步和創新的同時,我們應該大力加
強、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這項工作做好了,就可
以為科技進步和創新提供廣泛的群眾基礎。
本套叢書的特點是:介紹當今科學產業中的一些高
科技原理、特點、重要地位、應用及產業化的現狀與發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序

展前景;突出「新」,介紹的新技術、新理論和新方法
不僅經實踐證明是成熟、可靠的,而且是有應用前景的
實用技術;力求深入淺出,圖文並茂,知識性、科學性
與通俗性、可讀性及趣味性的統一,並充分體驗科學思
想和科學精神對開拓創新的重要作用。
「科技大浪潮系列」涉及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密
切相關的高科技,包括《綠色化學與化工》、《基因工
程 技 術》、《奈 米 材 料》、《幹 細 胞 技 術》、《無 性 複
製 技 術》、《基 因 轉 殖 食 品》、《人 工 智 慧》、《智 慧
材料》、《生物農藥》……等等。相信該系列叢書對宣
傳普及科技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正確的理解、
掌握科學,提高全民的素質將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前 言 001

前 言

多 少 年 來,人 類 一 直 探 索 著 自 身 智 慧 及 思 維 的 秘
密,西方自亞里斯多德、柏拉圖起,以邏輯為武器,研
究人類的思維過程及智慧活動。雖然人們也試圖使用各
種材料建造機器人(Robot),但由於對人類大腦活動知
之甚少,加上物理模擬設備的缺乏,這些努力都沒有成
功。直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電子計算機的誕生,人類終
於找到了模擬智慧與思維過程的有效武器,從而導致二
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誕生了「人工智慧」這門學科。
作為一門新興學科,人工智慧的研究從開始起就充
滿 了 不 同 的 觀 點 與 爭 論,研 究 者 來 自 不 同 的 領 域,例
如:哲學、數學、心理學、生理學、自動控制、計算機
科學等等,採用不同的研究路線與方法,其結果亦不盡
相同,甚至大相逕庭,當然這也反映了人工智慧研究的
生機勃勃及燦爛的未來。
要想全面反映人工智慧的所有研究結果,可能需要
一個很大的編寫計畫才能完成。在本書中,我們摘取了
人工智慧的部分研究,一方面反映人工智慧研究中最成
功的部分,如知識工程研究及應用;另一方面反映人工
智慧研究中最活躍的部分,如適應性智慧系統、面向網
際網路的知識服務系統、智慧機器人研究等等。另外,
本書扼要地介紹了近年來對人工智慧的思考與研究,提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前 言

出了研製智慧系統「人─機結合」、「從定性到定量的
綜合集成」的研究方法與路線,這些工作反映了對智慧
與思維過程研究的最新成果。
本 書 第 一 章、第 四 章 和 第 八 章 由 戴 汝 為、郝 宏 編
寫;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六章由楊一平編寫;第五章由
熊范倫編寫;第七章由譚民、王碩編寫。
由於編寫過程比較匆忙,書中難免有錯誤或不當的
地方,歡迎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內容提要 001

內容提要

本書是「科技大浪潮系列」之一,作者以通俗的語言介紹
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歷程。
全書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了基於規則式知識系統、類神經
網 路、適 應 性 智 慧 系 統、農 業 專 家 系 統、知 識 管 理 與 知 識 服
務、智慧機器人、人機結合的智慧系統。
本 書 適 合 從 事 人 工 智 慧、自 動 控 制 等 方 面 工 作 的 技 術 人
員、管理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閱讀。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 錄 001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1.1 人工智慧的意義 1
1.2 AI 系統與控制系統的發展 6
1.3 多種模型的集成與綜合集成 15
1.3.1 基於邏輯的心理模型/ 15
1.3.2 類神經網路模型/ 20
1.3.3 定性物理模型/ 22
1.3.4 可視知識模型/ 24
1.4 思維與智慧模擬 27

第二章 基於規則的知識系統 31

2.1 起 源 31
2.2 規則式系統框架 34
2.3 規則表達 35
2.4 知識獲取 37
2.5 推理機 39
2.5.1 搜索策略/ 39
2.5.2 驗證機制/ 40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目 錄

2.6 不確定性推理 41
2.6.1 機率決策/ 42
2.6.2 模糊推理/ 44
2.6.3 可信度計算/ 45

第3章 類神經網路及其應用 49

3.1 神經生理學基礎 49
3.2 類神經網路的基本原理 52
3.3 幾種典型的模型及其應用 56
3.3.1 Hopfield 網路/ 56
3.3.2 倒傳遞 BP 模型/ 61
3.3.3 自適應共振理論 ART 模型/ 65
3.4 人工智慧應用舉例 ──連接主義與知識
工程 67

第4章 自適應性智慧系統 71

4.1 人工智慧發展的幾個階段 71
4.2 智慧系統及其應用 80
4.3 智慧控制在交通、家居、樓宇方面的應用 84
4.3.1 智慧交通/ 84
4.3.2 智慧家居/ 89
4.3.3 智慧建築物/ 9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 錄 003

第5章 農業專家系統及其應用 101

5.1 農業資訊化發展概況 101


5.1.1 國際農業資訊技術發展概況/ 102
5.1.2 中國大陸農業資訊技術發展概況/ 104
5.2 專家系統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105
5.2.1 專家系統技術概述/ 106
5.2.2 農業專家系統發展概況/ 110
5.3 農業專家系統對中國大陸農業發展的重要
作用 115

第6章 知識管理與知識服務 119

6.1 概 述 119
6.2 知識管理的發展歷程 121
6.3 知識管理的現狀 123
6.3.1 IBM Lotus 的知識管理解決方案/ 124
6.3.2 Microsoft 的知識管理方案/ 125
6.3.3 清華同方的知識管理方案/ 126
6.4 研究方向與對策 127
6.5 概念和概念網路 130
6.5.1 作為知識核心的概念網路/ 130
6.5.2 概念網路如何應用於知識管理/ 13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4 目 錄

第7章 智慧機器人 133

7.1 智慧機器人的感知 135


7.1.1 資訊蒐集/ 135
7.1.2 多感測器資訊融合/ 136
7.1.3 機器人視覺/ 139
7.1.4 機器人語言理解/ 141
7.2 智慧機器人的決策 142
7.2.1 智慧機器人的規劃/ 143
7.2.2 典型的機器人規劃系統/ 146
7.3 智慧機器人的動作 146
7.3.1 智慧機器人的控制/ 147
7.3.2 智慧機器人的語音與表情/ 153
7.4 智慧機器人的交流 155
7.4.1 多機器人系統/ 155
7.4.2 多機器人模擬實驗典型系統/ 158

第8章 人機結合的智慧系統 163

8.1 計算機的特長與不足 163


8.2 人的心智(human mind)的作用 166
8.3 集成型樣式識別系統的設計 170
8.4 人機結合的網際網路系統 178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目 錄 005

參考文獻 199

索 引 201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01

第一章

緒 論

1.1 人工智慧的意義

人是「萬物之靈」,人類通過長期的活動與演化,
由最初像動物一樣在地上爬行,經過多年的進化而站立
起來,會使用工具,有了一個發達的大腦,成為萬物之
靈。人靈就靈在有「智慧」,當他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具
有適應的本領,能想方法加以解決。「智慧」一詞對應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2 人工智慧

的英文是「intelligence」,在大陸譯為「智能」,在台灣
譯為「智慧」。要給 intelligence 確切的定義是很難的事。
儘 管 如 此,國 內 外 科 技 界 有 這 樣 一 種 看 法:物 質 的 本
質、宇宙起源、生命本質以及智慧的湧現是科技界關注
的四大基本問題。迄今為止,人類雖然可以把人造衛星
與航太飛機送入太空,但對於人腦的機能,以及人的思
維與智慧有關的問題還有待做進一步的研究。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電子計算機(電腦)問世以來,
人們對電腦的發展十分關注。計算機出現的初期,只是
圍繞著科學問題的數字計算,但它具有十分巨大的潛在
功能,逐漸發展到數據處理、符號處理、圖像語言等模
式的資訊處理,並滲透到社會經濟管理,以及用於各行
各業。在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時期,人們自然會
考慮到,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從猿演化到人,最初的
人與動物不同之處是會使用工具,而且在用各種機械裝
置,及其機器代替體力勞動職能方面已經獲得了成功,
那麼,是否有可能用計算機來代替人的腦力勞動的部分
職能,用計算機模擬思維,從而複製思維,產生智慧行
為。如果能夠做到,那麼,腦力勞動的一部分功能就可
以通過計算機來替代了,這具有重要的意義,十分吸引
人。
關於智慧的研究,可以說有兩大方面。一是關於人
的智慧的探討與研究,這是自古以來哲學家所關注的主
要問題。西方所積極提倡的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
就是研究人的智慧的一門學問,但是對於認知科學,國
內外均有不同的看法。在中國大陸,由著名科學家錢學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03

森倡導,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展了思維科學(Noetic
Science)的研究,並認為思維科學研究的突破是形象思
維(直覺)的研究。另一方面,就是用計算機來實現智
慧行為的研究。由於社會的需求與科技的發展,呼喚著
一 個 新 學 科 的 誕 生。十 九 世 紀 以 來,數 理 邏 輯、控 制
論、資訊論、仿生學、心理學、計算機等科學技術的發
展,為 一 個 新 學 科 的 誕 生 奠 定 了 思 想、理 論 和 物 質 基
礎。在這一背景下,一九五六年由美國的一些科學家,
包括心理學家、數學家、計算機科學家、資訊論專家等
在美國 Dartmouth 大學舉辦夏季討論會,正式提出了人工
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這一新興學科,開始了具
有真正意義的人工智慧的研究。顧名思義,便是儘可能
地用機器實現或模擬人的智慧行為,並且希望通過這方
面的努力,最終有可能改善並超出人的能力。人的智慧
與機器智慧兩方面的研究很難截然分開,兩者往往交互
進行。
一九九三年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由美國基金會組織
了三十個大學約一百多個專家,舉行了一次有關認知科
學 教 育 的 會 議 。會 上 對 於 認 知 科 學 究 竟 研 究 什 麼 有 一
致的看法:「認知科學是研究人的智慧、其他動物的智
慧 及 人 造 系 統 的 智 慧 的 一 門 基 礎 科 學。 」 認 知 的 內 容
大 致 包 括 感 知(perception)、學 習(learning)、記 憶
(memory)、知 識(knowledge)、語 義(meaning)、推
理(reasoning)、語 言(language)、注 意(attention)、意
識(consciousness)及思維(thinking)等。由於這門科學
具 有 多 學 科 交 集 的 性 質 ,人 們 分 別 從 計 算 機 科 學 、 心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4 人工智慧

理學、神經科學、數學(邏輯)、語言學、哲學等不同
的領域進行有關的研究。認知科學與人工智慧的研究,
兩者並行地在開展。
從技術的角度看,人工智慧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
計算機表現出智慧,使計算機能更靈活、更有效地為人
們服務。只要計算機能實現出與人類相似的智慧行為,
就算達到目的,而不在乎計算機的工作過程是否與人腦
在 完 成 同 一 任 務 時 的 工 作 機 制 相 一 致。從 這 種 觀 點 出
發,人工智慧就可以解釋為「使計算機去做那些原來需
要人的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特別是指那些至今人們
還不知道怎樣用計算機去解決的問題。可以說,大多數
工程技術人員都持這種觀點。
除上述觀點外,人工智慧領域中的心理學家、語言
學家則傾向於將著眼點放在用計算機程序去呈現人腦在
完成同一任務時的內部狀態上。他們強調首先要了解人
腦活動的機制,認為只有在對人腦的工作機制有了足夠
了解的基礎上,才有可能用計算機去呈現它。還有一部
分人則著重於理解形成智慧的原理,分析人類智慧的特
點,並設法在機器上予以實現。由於大家的研究內容和
著重點各不相同,因此,對人工智慧的認識產生差異是
不可避免的。但他們又是互補、相輔相成的,從而共同
構成了 AI 豐富多彩的研究層次和多樣化的研究工作。
如果加以分析,傳統 AI 觀點的中心思想之一是二十
世紀七十年代末,由紐威爾(A. Newell)和司馬賀等人
首先闡明的一個假設(假設是根據經驗、直覺或猜想提
出的一種論點,不能加以證明,但通過實踐,承認它的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05

正 確 性),這 個 假 設 表 現 為 下 面 的 說 法:任 何 一 個 系
統,如 果 它 能 表 現 出 智 慧,它 必 須 能 執 行 下 述 六 種 功
能: 輸入符號; 輸出符號; 儲存符號; 複製符
號; 建立符號結構; 條件性轉移。反之,如果任何
一個系統,它具有上述六種功能,它就能表現出智慧。
這個稱為「物理符號系統的假設」,仔細加以琢磨,是
從電子計算機進行概括而得到的。大量傳統的人工智慧
工作就是在這個假設的推動下,進行有關符號系統典型
性質的研究。以此為基礎發展了許多種類的專家系統,
形成了「知識工程」領域。
在這段時期裡,人們對人工智慧的發展前途充滿信
心,各式各樣的專家系統在工程、醫療衛生和服務等行
業得到實際應用,人工智慧研究經費充足,以經營人工
智慧產品為業的公司紛紛成立,AI 研究人員猛增,比如
出席國際人工智慧會議的人數高達五千至六千人之眾,
人工智慧界一派樂觀情緒。在這種情緒支配下,二十世
紀八十年代初,美國、歐洲和日本都先後制定了一批針
對 AI 的大型項目,其目的是實現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突
破。其中大家熟知的有日本的五代機計畫和美國的自主
越野車輛 ALV 計畫等。
可 惜,這 些 計 畫 多 數 執 行 到 二 十 世 紀 八 十 年 代 中
期,就面臨了重重的困難。進一步分析便發現,這些困
難不只是個別項目的制定問題,而是涉及人工智慧研究
的根本性問題。總的來講,是兩個根本性問題:一是所
謂交叉問題(interaction),即傳統方法只能模擬人類深
思熟慮的行為,而不包括人與環境的交互行為。因此,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6 人工智慧

根據這種模型建造的人工智慧系統就出現了另一個問
題;一是所謂擴展問題(scaling up),即傳統人工智慧
方法只適合於建造領域狹窄的專家系統,不能把這種方
法簡單地推廣到規模更大、領域更寬的複雜系統中去。
日本五代機計畫的失敗,其原因也在於此。正是由於這
兩個基本的問題以及其他的技術困難,使 AI 研究進入了
谷底。
但是,當人們進行了比較深入的工作,發現「智慧
的複製」所遇到的困難遠遠超過了原先的想像,而且如
果加以反思,以邏輯為基礎,用計算機「複製智慧」的
傳統人工智慧的途徑是否得當,也值得討論。

1.2 AI 系統與控制系統的發展

在人工智慧(AI)研究方面,Turing 被後人尊為人
工 智 慧 思 想 的 創 始 人。他 的 貢 獻 在 於 對 機 器 智 慧 的 描
述,提 出 把 基 於 離 散 量 的 遞 歸 函 數 作 為 智 慧 描 述 的 基
礎。另外,他提出了著名的 Turing 實驗,給出了測試機
器是否具有智慧的基於行為主義的標準。
早期的研究在用計算機證明數學定理,研製出具有
學習功能的下棋程序。把人工智慧的研究結果用於解決
困難的數學問題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這些成就使人
備受鼓舞,以致於對人工智慧的發展作了過分樂觀的估
計。一九五八年,有的人工智慧專家充滿自信地預計: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07

用不了十年,計算機將要成為世界象棋冠軍;用不了十
年,計算機將要發現和證明重要的數學定理;用不了十
年,在計算機上將形成大多數的心理學理論。他們甚至
於還預測:按發展趨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將是全面實
現人工智慧的時代;到了二 年,機器的智慧將會
超過人了……。然而人工智慧研究的實踐所給出的回答
使人們的頭腦冷靜下來。實際的情況是從六十年代到七
十年代,人工智慧取得的成果遠遠達不到專家們的美好
願望。但是在緩慢的進程中也結出了一些成果,其中知
識工程所取得的成就最使人工智慧研究引以自豪。
知識工程與通常人們所說的建構專家諮詢系統,即
以專家水準進行診斷與諮詢的計算機軟體,只是說法的
不同。知識工程的歷史是以一九六九年美國著名的科技
專家 Feigenbaum 公布第一個專家系統 DENDRAL 開始的。
進而他在一九七七年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上綜合闡述
了許多 AI 科技人員對 AI 研究的新觀點,大體概括為:
知識工程師所實踐的技術是把人工智慧研究中產生的原
理和工具用到需要專家知識解決的那些應用難題上;獲
取知識,表達知識,並適當地應用知識來建造和說明推
理路線等技術問題,是知識庫系統設計中的一些重要問
題;建造智慧媒介這種技術是程序設計技術的一部分,
也是它的擴充,用大量的知識來表達和推理也是編製複
雜的計算機程序的技術。這改變了以往認為幾個推理定
律再加上強大的計算機就會產生專家和超人的性能這一
起 主 導 作 用 的 信 念,使 人 們 認 識 到,用 以 往 所 遵 循 的
「通用的求解策略」這一能力有限的方法來解決很複雜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08 人工智慧

的問題,實在是難以達到目的,需要轉向狹隘定義的應
用問題。專家系統就是研究利用針對某個專門問題的專
家的知識,建立人機系統來進行問題求解。專家的能力
涉及專家兩個方面的知識,即公開的知識和專家所掌握
的知識。
公開的知識包括事實和專業中的理論等,這種知識
往往記錄在教科書和參考書中;專家所掌握的知識指的
是專家通過實踐獲得的經驗知識,稱為啟發式(heuristic)
知識。這種知識是專家與非專家的區別標記所在,能使
專家在必要時作出猜測,辨別有希望的解決途徑,並能
有效地處理錯誤或不完全的數據,可以說專家經驗性的
知識是專家能力的關鍵所在,專家系統或知識系統的威
力是從它所處理的知識中產生的。
回顧電腦博弈的研究歷史,儘管困難重重,但幾十
年來卻是在一步一腳印地向前邁進,學術界對此給予了
很大的關注。一九八 年,麻省理工學院的計算機科學
家為促進電腦弈棋的研究,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設立了一
筆總數為十萬美元的獎項。這一獎項的頒發過程,直觀
地顯示出這項研究的發展。
一九九六年二月十日至十七日,為了紀念世界上第
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五十周年,著名的計算機公司 IBM
出巨資邀請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與 IBM 的「深
藍」系統在美國費城舉行六局大賽。這場比賽被人們稱
做是「人腦與電腦的世界決戰」。參賽的雙方分別代表
了人腦和電腦的最高水準。卡斯帕羅夫是國際象棋史上
最傑出的高手,他也被譽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了解他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09

的棋迷說,卡斯帕羅夫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敵手,只有上
帝才能贏他。而當時的「深藍」是一台運算速度達每秒
一億次的超級計算機。人機相遇,第一盤「深藍」就給
卡斯帕羅夫來了個下馬威,戰勝了這位世界冠軍,給世
界棋壇以極大的震撼。但卡斯帕羅夫以後總結經驗,穩
扎穩打,在剩下的五盤中贏三盤,平兩盤,最後以總比
分 4:2 獲勝。雖然在那場比賽中,「深藍」第一盤的勝
利,最終也是唯一的一盤勝利,但它卻使這位棋王產生
了「這台機器偶然也會有智慧」的感覺。
IBM 並未就此罷休,一年後,即一九九七年五月三
日 至 十 一 日,「深 藍」再 次 挑 戰 卡 斯 帕 羅 夫,這 時 的
「深藍」已不同往年,其運算速度又提高了一倍,達每
秒兩億次。賽前,一位權威人士認為,「深藍」的運算
速度必須達到每秒十億次,要達到這樣的速度,還需要
幾年時間。但「深藍」的主設計師們卻對「深藍」的獲
勝充滿了信心。人機大戰又一次吸引了世人的關注。五
月三日,卡斯帕羅夫首戰擊敗「深藍」,五月四日,「深
藍」扳回一盤,之後雙方三、四、五局均握手言和。至
此,「深藍」精湛的殘局戰略使觀戰的國際象棋專家們
大為驚訝。卡斯帕羅夫本人也表示:「這場比賽中有許
多新發現,其中之一便是計算機有時也可以走出人性化
的棋步。在一定程度上,我不能不讚揚這部機器,因為
它對盤勢因素有著深刻的理解,我認為這是一項傑出的
科學成就。」雙方的決勝局於五月十一日拉開了戰幕,
卡斯帕羅夫在這盤比賽中僅僅走了十九步便放棄了抵
抗,比 賽 時 間 只 有 一 小 時 多 一 點。這 樣「深 藍」便 以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0 人工智慧

3.5:2.5 的總比分贏得了這場人機大戰的最終勝利。
「深藍」的勝利令舉世震驚,它表明了人工智慧所
達到的成就。「深藍」的獲勝得益於它強大的運算功能
和海量的儲存空間。「深藍」是一台擁有三十二個處理
器和強大並行計算能力的 RS/6000SP/2 超級計算機,其運
算速度達每秒兩億次。它儲存了百餘年來世界頂尖棋手
的棋局。
儘管它的棋路還遠非真正的對人類思維方式的模
擬,但它已經向世人說明,電腦能夠以人類遠遠不能及
的速度和準確性實現原來是屬於人類思維獨霸領域的大
量任務。我們對於機器在體力方面超越自己早已司空見
慣,它並不會引起我們的緊張,機器能使我們實現過去
在腦力上從未可能的事,這使得我們有所考慮,因為能
夠進行思維,那是人類的特權,正是思維的能力,使我
們超越了體力上的限制,並因此獲得了比其他物種更加
驕傲的成就。
所 以,國 際 象 棋 人 機 大 戰 這 件 事 情 的 科 學 意 義 在
於:計算機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展,人們看到今後可以
通過人腦與電腦協同工作,以人機結合的方式,為解決
十分複雜的問題(例如:社會經濟領域中的重大決策問
題、天氣預報等極其複雜的問題),尋找到了最佳途徑。
由於把著重點放在解決狹隘定義的應用問題,科技
人員研製開發了大量的、各式各樣的專家系統和決策系
統。在中國大陸,這門工程技術近十年才發展起來,已
經取得了較大進展。
在人工智慧系統發展的過程中,控制系統的研究也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11

在進行,控制系統的發展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
由於空間技術的需要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導致
用電子計算機建構數學模型的需求,出現了現代控制理
論。應該說現代控制理論是一九六 年至今自動控制系
統與理論獲得進展的一個重要標誌。現代控制理論曾經
在 運 動 物 體 的 控 制 等 一 些 領 域(突 出 的 例 子 是 空 間 技
術)中得到成功的應用。在這一階段中人們所追求的是
研 製 不 用 人 參 與 的,完 全 自 動 運 行 的 所 謂「自 主」系
統。這類系統屬於簡單系統的範疇,在固定不變的工作
環境中,即「乾淨環境」(像空間環境)中應用是成功
的,但在一些複雜環境中,就難以設計和研製能合乎要
求的「自主」系統。這一段工作標誌著發展歷史的第一
個階段。
對系統的研究是從簡單到複雜的。在現實的生產活
動中,所面臨的控制問題十分複雜,有的包含著多種物
理與化學的過程,有的控制對象具有不確定性而且會發
生突變。複雜系統的控制問題已經提到了人們的面前。
隨著資訊技術與其他高、新技術的發展及計算機的推廣
應用,在國民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中具有全局性影響的
系統往往朝著大型化和複雜化方向發展。
關於什麼是複雜系統,有各式各樣的說法。我們認
為,具有複雜行為的系統,其複雜性表現在系統的元件
之間或子系統之間有著很強的耦合作用,具有難以線性
化的非線性性質,所以,會出現極限環(limit cycle)甚
至 混 沌(chaos)現 象。同 時,系 統 具 有 高 度 的 不 確 定
性,要求具有即時性,而且難以用傳統的方法來建立系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2 人工智慧

統的數學模型。許多工業生產過程就是這種複雜系統的
典型例子。另外,被控制對象本身雖然不複雜,但是對
這種對象加以控制後所形成的系統是在複雜的環境之中
運行的,由於環境的複雜而導致在這一環境中能夠有效
運行的系統也必然是複雜的。典型的例子是研製能為家
庭生活服務的機器人。一個家庭這樣的環境是很不規整
的,因此,家用機器人的控制也成為複雜系統的控制問
題。研究這類問題用傳統的控制理論與方法很難奏效。
經過較長時期的探索,國內外已認識到,把人工智慧的
原理與方法及人的經驗與智慧用於複雜系統的控制,是
解決複雜系統控制的主要途徑,並開展了許多有意義的
工作。例如,在不了解對象動態特性的情況下,用「模
糊 理 論」(fuzzy theory)對 倒 單 擺(inverted pendulum)
的控制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以上可以認為是發展歷史
的第二個階段,在這一階段,研究者試圖把人的知識經
驗直接注入到控制系統中。
中國大陸正在致力於發展歷史的第三個階段,即解
決複雜系統的控制問題。錢學森等人把系統的研究拓展
到開放複雜大型系統(larg-scale system)的範疇。他們對
各式各樣的系統進行分析、分類,得出結論,系統不外
乎自然系統以及人所製造出來的人工系統兩大類;再進
一步,根據組成系統的子系統種類的多少和它們之間的
關聯關係的複雜程度,又可以把自然系統和人工系統再
分為簡單系統及大型系統兩類。
第 一 類 是 簡 單 系 統,組 成 系 統 的 子 系 統 數 量 比 較
少,子系統之間的關係比較單純,如一個溫度控制系統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13

就是一個人工簡單系統。
第 二 類 是 大 型 系 統,組 成 系 統 的 子 系 統 數 量 非 常
大,成億、上百億、上千億。如果系統中子系統的種類
不太多,而且它們之間的關聯關係又比較簡單,則稱這
樣的系統為簡單大型系統。如果子系統的種類很多,並
且有層次結構,子系統之間的關係又很複雜,就稱這樣
的 系 統 為 複 雜 大 型 系 統。如 果 複 雜 大 型 系 統 又 是 開 放
的,那麼這種系統就稱為開放複雜大型系統。這裡開放
是指系統與系統中的子系統分別與外界有各種資訊交
換,系統中的各子系統能夠通過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
增強適應的能力。例如:生物體系統、人腦系統等就是
開 放 複 雜 大 型 系 統;而 大 多 數 的 人 造 系 統 都 是 簡 單 系
統,如 一 般 的 控 制 系 統 或 資 訊 系 統,而 且 不 具 有 開 放
性,就是自動化工廠也只不過是人工的大系統而已。至
於開放的複雜大型系統,由於它無論在結構、功能、行
為方面都很複雜,以致於到今天它的大多數性能我們還
不清楚。
為處理開放的複雜大型系統的問題,錢學森總結提
出了「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metasynthesis)」。
他的構思來源於實踐論:「人從實踐經驗的總結先在大
腦中形成感性認識,那是點滴零碎的,然後再進一步分
析綜合,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加工成理性認識。但這個
過程是一次認識的循環,還要把得到的理性認識運用於
實踐,開始第二個循環,……無窮無盡。」這一構思與
現代資訊技術的成就相結合,產生了綜合集成法,這一
方法是把專家群體、數據和資訊與計算機軟、硬體技術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4 人工智慧

有機地結合起來,這三者本身也構成一個系統。綜合集
成法的應用,關鍵就在於發揮這個系統的整體優勢和綜
合優勢。值得強調的是,人腦也屬於開放複雜大型系統
的範疇,而人類的心智來自人腦,因此,開放複雜大型
系統的研究與人工智慧的研究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
一九九三年,中國大陸學者對人工智慧三十多年來
的研究進行檢討後,把從定性到定量的綜合集成法用於
人工智慧的研究,提出了「智慧系統的綜合集成」的研
究發展方向,致力於把系統科學的研究與人工智慧的研
究加以溝通。總之,綜合集成法的提出是方法論上的一
個進步。中國大陸有「集大成」的說法,就是說,把一
類非常複雜的事物的各個方面綜合起來,集其大成。採
用 上 述 綜 合 集 成 法(metasynthesis),就 可 能 把 人 的 思
維、知識、智慧以及各種情報、資料、資訊統統集成起
來,達到集大成。這是一個認識上的進步,可稱為「大
成 智 慧 工 程」(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緊 接 著,錢
學森於一九九二年三月進一步提出「從定性到定量的綜
合 集 成 研 討 廳 體 系」(hall for workshop of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他 的 構 思 是 把 今 天 世 界 上 成 千 上 萬 人 的
聰明才智和已經作古的古人的智慧都綜合起來。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15

1.3 多種模型的集成與綜合集成

人工智慧的研究是什麼,有各種不同的看法,這裡
不一一列舉,下面的一種觀點得到比較多人的贊同:人
工智慧是對各種定性模型(物理的、感知的、認知的、
社會的系統模型)的獲得、表達及使用的計算方法進行
研究的方向。由於模型的建立與知識密切相關,所以,
有關模型的獲得、表達及使用自然包括了知識獲取、知
識表達與知識使用。用這樣的觀點來看待人工智慧系統
的設計,可以認為一個 AI 系統是由一些原理與運行方式
不同的模型綜合而成,採用各種定性模型來設計 AI 系統
的 優 點 是 明 顯 的,一 方 面 增 加 系 統 的 功 能,以 提 高 性
能,另外,又可獨立地對模型本身及有關的問題進行深
入的研究,把所得的結果用來改進系統的設計,下面扼
要地討論四類定性模型。

1.3.1 基於邏輯的心理模型

自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 Newell 與 Simon 提出模


擬人類求解問題的心理過程之後,人工智慧的研究一直
沿著這一原理進行發展。這個模擬一般問題求解(GPS)
的原理的最大貢獻,就是提出了啟發式知識及啟發式搜
索。人工智慧專家進而用一階謂詞邏輯演算去描述問題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6 人工智慧

求解的心理過程,由此建立了一種模型,稱之為基於邏
輯的心理模型。在此基礎上,Feigenbaun 在一九七七年
提出了知識工程的概念,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這種
特殊的計算機程序研究的最初任務已告完成。從模擬人
類問題求解的心理過程到專家系統的實現是一個提升,
這個提升使得基於邏輯的心理模型的思想得到廣泛的應
用。各種應用領域裡專家系統的出現,以及在一定程度
上的成功,使得人們受到鼓舞,同時大量問題也提到了
從事專家系統及人工智慧的學者及工程師們的面前。

一、啟發式分類
啟發式知識的應用及啟發式搜索是專家系統不同於
一般計算程度的關鍵之一。啟發式知識是一些難以精確
描述的知識,它是屬於專家的經驗,對一些診斷的直觀
感覺,帶有假設的色彩。我們可把啟發式知識定義為:
有關目前問題局況與合適的解之間的經驗性知識。目前
專家系統中大多數功能是實現分類,例如:醫療診斷、
裝置的故障診斷等。我們知道,與人工智慧密切相關的
學科──樣式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其主要研究內
容之一同樣是分類問題,但那是以描述模式形態特性的
一些特徵作為基礎來進行分類的,沒有推理機制。而啟
發式分類是將不同分類層次上相互聯繫的概念,用不確
定聯想機制結合起來。啟發式分類模型描述了專家系統
的知識和推理形式的特徵,刻畫了經驗性知識的組織和
使用的一般原理,如圖所示: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17

啟發式匹配
數據抽樣結果 解的抽樣

數據抽樣 精煉

數據 解

在以上馬蹄狀的圖中,問題求解最重要的一部分是
啟發式匹配。啟發式是不確定的,基於典型性假設的,
有時是不易理解的共生關係。不確定性是因為這類啟發
式知識跳過了大量因果關係的中間層次關係而建成的,
而由於中間層次在特定情況下可能不成立,也可能造成
錯誤的判斷。但正是跳越了中間層次,在專家系統的問
題求解中跨出了一大步。在啟發式分類中,解元的特徵
可 能 是 由 一 些 高 層 次 的 概 念 所 組 成,為 了 組 成 這 些 概
念,需要通過數據抽樣,有時甚至需要經過幾次抽樣來
完成。一般說,抽樣過程可分為以下三類:
定義性抽樣 通過某個概念的特有屬性抽樣出
來,這時原始數據是解元概念的某一個特徵。例如,在
一個化學物質分類系統中,某個解元特徵是否含有氧,
一條數據抽樣規則用 IF-THEN 的規則可表示為:如果某
物質的核電荷數是 8,則該物質是氧。
定性抽樣 根據某個概念在特定的值域而推斷出
某個特徵。如在反應爐事故診斷中,一條規則是,如果
最新的重水放射性數據比本底高百分之二十,則重水放
射性增加。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18 人工智慧

廣泛化 從概念的下屬類中抽樣到高層概念。在
這個抽樣過程中,通過釋放對特定概念的約束過渡到更
為廣泛的概念。例如,如果動物是貓,則此動物是哺乳
類。
在啟發式匹配過程中,問題求解的核心是從數據抽
樣所成的概念映射到一類解元,從高層解元到特定解元
還有一個精煉過程,這個精煉過程就是對一類解元中的
特 定 解 根 據 問 題 的 情 況 進 行 驗 證,以 便 確 定 正 確 的 解
元。抽樣過程是逐步向上的,而精煉過程是逐步向下的。

二、專家系統及其面臨的問題
目前所研製的專家系統是以基於邏輯的心理模型為
基礎,並採用邏輯作為工具去描述啟發式知識及結構,
而建立的計算機程序。這類特殊類型的程序的研究,在
近十年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主要表現在研製這類系
統所發展起來的技術,被廣泛地應用到計算機科學和各
個領域,並被滲透到軟體的設計中。然而就專家系統自
身的研究與開發來說,卻面臨著十分困難的問題,其中
主要的問題是知識獲取。人類由於長期經驗而形成的知
識是人具有某種技巧的標記。這種知識一方面難以使用
一組規則來描述,另一方面這些知識往往難以使用簡潔
的語言描述清楚。有些人稱這些知識是藝術性的,但大
家則更常用「常識知識」來說明它的經驗性(當然,這
種基於經驗的知識只是「常識知識」中的一類)。這種
基於邏輯思維模型的最大缺陷在於它想利用對知識的邏
輯表達來替代人類的其他思維方式。而這些具有藝術性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第一章 緒 論 019

的知識恰恰不是邏輯模型所能表達的,例如,一個人說
這畫很美,這種美就很難言傳。再例如,在設備故障診
斷中,經驗豐富的人能很快找到設備的毛病,但他的思
維過程絕不是掃瞄維修手冊的條例。而中醫診斷則是這
類知識的更典型的表現,恰恰是這類知識反映了人的知
識的多少,換句話說,這是初學者與專家的最大區別所
在。因此,對專家系統來說,獲取這類知識並輸入系統
之中,將是一個系統成敗的關鍵。不幸的是,第一代專
家系統恰恰不具有獲取這類知識的能力,這主要原因之
一是人類儲存這類知識的方法與知識的邏輯表達模型不
一樣。我們將在下面類神經網路模型中介紹一種在一定
程度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三、結構不良問題
結構不良是人工智慧系統的特點,也是基於邏輯的
心理模型所建立的專家系統的特點,主要表現在系統中
所包含的知識是不完備的或不一致的。為了能把專家解
決 特 定 問 題 所 涉 及 的 各 種 知 識 儘 量 都 轉 換 成 規 則,那
麼,規 則 的 數 目 對 一 個 較 複 雜 的 系 統 來 說 是 不 能 容 忍
的。例如,我們假設一個專家涉及的論域中規則的組合
數由 N 個元素的「是」與「否」決定,那麼,規則的組
合總數是 ,當 N 是個較大的數,將導致組合爆炸。為
了解決「組合爆炸」問題,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放棄知
識的完備性及一致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啟發式搜索。
在專家系統中,由於採用啟發式搜索,我們將允許
解是不正確的,或沒有解。但如果加入解釋程序,而把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020 人工智慧

專家系統的理解作為系統對最後目標的解釋,將是解決
組合爆炸的一個好辦法。但問題是有時這個解釋是不完
備的。解決組合爆炸的另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系統中引
入 不 確 定 因 子 ,它 可 以 大 大 壓 縮 規 則 的 數 目。 目 前 常
用的方法有: Bayes 決 策 理 論 (decision theory);
Dempster-shafer 可靠度函數; 模糊集理論等等。但這
些方法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它們需要專家事先給出機率
(probability)、可 靠 度(reliability)或 歸 屬 函 數(mem-
bership function),這對任何一個專家來說都不是一件簡
單的事,因為這種表達與專家的知識結構是不一致的。
解決知識不完備性的另一個方法是採用人─機交互,這
意味著將專家系統作為一個人機共生系統,問題則是需
要一個有效的人機界面。這些問題我們都將在本書的以
後章節中加以討論。

1.3.2 類神經網路模型

對人來說,有些知識往往是通過一系列例子總結出
來的,這類知識常常用在進行分類的系統中。如果對它
們進行窮舉編碼,將會遇到組合爆炸問題。能否採用另
外的知識表達方式呢?
例如表達某個概念時,不是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而
是把表達這個概念的有關資訊分布在許多單元上,將資
訊用某種分布的方式加以表達。這樣即使某個單元上的
資訊屬性發生了畸變與失真,也不至於使所表達的概念
屬 性 發 生 重 大 的 變 化。另 外,有 些 共 同 的 單 元 上 的 資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索 引 201

索 引

adaptive resonance theory network 適應共振理論網路 52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IT 農業資訊技術 102
agrinformatics 農業資訊學 102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人工智慧 3
artificial neuron 人工神經元 77
axon 神經軸 50

back-propagation network 倒傳遞網路 56


browser 瀏覽器 127

chaos 混沌 11
closed-loop system 閉迴路系統 83
cognition network 認知機網路 52
cognitive science 認知科學 2
communication protocol 通訊協定 193
complexity 複雜性 79
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CRM 客戶關係管理
119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02 人工智慧

data base 資料庫 108


data neural system, DNS 資料神經系統 125
decision theory 決策理論 20
defuzzifier 解模糊器 34
dendrites 神經樹 50
distribution Kalman filter, DKF 分散卡爾曼濾波器 138
dynamic time warping 動態時間規整 142

embodiment 具體化 75
emergence 湧現 75
exclusive OR, XOR 互斥或 61
expend Kalman filter, EKF 擴展卡爾曼濾波器 138
expert system 專家系統 16

fault tolerance 容錯性 56


feature extraction 特徵擷取 142
feedback 迴授 57
fuel cell 燃料電池 89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功能性核磁共
振成像 77
fuzzy theory 模糊理論 1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索 引 203

Gaussian white noise 高斯白雜訊 408


genetic algorithm 基因演算法 68
genetic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序 2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全球定位系統 103
grade of membership 歸屬度 44
groupware 群體軟體 122

heuristic 啟發式 8
hidden layer 隱藏層 53
hidden Markov model 隱藏馬可夫模型 142
hidden unit 隱藏單元 21
Hopfield network 霍菲爾網路 56
hyperlink 超連結 189
hypertext 超本文 122

index server 索引伺服器 124


inference mechanism 推論機 34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SDN 整合服務數位網路
97
intelligence building 智慧建築物 94
intelligenc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S 智慧交統系統 84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04 人工智慧

intelligence vehicle highway system 智慧車輛道路系統 84


interaction 交叉問題 5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network, IKMN
國際知識管理網路 122
inverted pundulum 倒單擺 12
iterative deepening 疊代加深 145

Kalman filter, KF 卡爾曼濾波器 138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terface 知識擷取介面 34
knowledge base 知識庫 34

large-scale system 大型系統 12


limit cycle 極限環 11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 管理資訊系統 119


mean square error 均方差 22
Mel linear prediction cepstrum coefficient 梅爾線性預測倒
頻譜係數 142
membership function 歸屬函數 20
metasynthesis 綜合集成法 13
metasynthetic engineering 大成智慧工程 14
modular transform 模數轉換 14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索 引 205

multi-agent system 多智慧體系統 134

nanometer 奈米 序2
neural network 類神經網路 50
nonlinear mapping 非線性映射 175
notice science 思考科學 3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PDP 平行訊號分佈處理 21


pattern recognition 樣式識別 16
perception network 感知機網路 52
person machine interface 人機介面 106
probability 機率 20

reliability 可靠度 20
robustness 強健性 56
rule-based system 規則式系統 34

scaling up 擴展問題 6
self-organizing map network 自組織映射網路 52
sensor 感測器 87
sigmoid 雙彎曲線 63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206 人工智慧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訊雜比 141


situatedness 現場 75
soma 神經細胞核 50
speech recognition 語音辨識 141
subsumption architecture 包容體系結構 75
supervised learning 監督式學習 56
synapse 神經節 50

unit 單元 21
unsupervised learning 非監督式學習 56

virtual reality 虛擬實境 169

wavelet analysis 小波分析 140


weighting 權重 54
window 視窗 142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人工智慧/戴汝為主編. --初版.--臺北市:五南,
2003 [民 92]
面; 公分.
參考書目:面
含索引
I S B N 978-957-11-3136-8(平裝)
1.人工智慧
312.983 91023510

5P02

人工智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主 編 - 戴汝為

校 訂 - 黃英哲
發 行 人 - 楊榮川
總 編 輯 - 龐君豪
責任編輯 - 蔡曉雯

出 版 者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地 址:106 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 339 號 4 樓
電 話:(02)2705-5066 傳 真:(02)2706-6100

網 址:http://www.wunan.com.tw
電子郵件: wunan@wunan.com.tw
劃撥帳號:0 1 0 6 8 9 5 3

戶 名: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台中市駐區辦公室 / 台中市中區中山路 6 號
電 話:(04)2223-0891 傳 真:(04)2223-3549
高雄市駐區辦公室 / 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 290 號
電 話:(07)2358-702 傳 真:(07)2350-236

法律顧問 得力商務律師事務所 張澤平律師

出版日期 2003 年 1 月初版一刷


版權聲明 2007 年 9 月初版三刷
本書業經作者暨化學工業出版社同意,授權本公司在臺合法
定 價 新臺幣 280 元
印行,若有侵害本書權益者,本公司當依法追究之,特此聲
明。

本試閱檔為五南所有。如欲購買此書,請至五南網站
※版權所有.欲利用本書內容,必須徵求本公司同意※ www.wunan.com.tw
或來電(02)2705-506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