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0

當老闆 made in Taiwan:

泰國台商工廠勞動條件調查報告

柳琬玲、蔡志杰

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苦勞工作站)

www.coolloud.org.tw

coolloud@gmail.com

摘要:

較早進入資本主義全球分工體系的台灣,得以利用冷戰時期美國市場的開放而爬上半邊陲
的代工位置,但於 1980 年代後期冷戰結束而啟始的新一波資本主義全球化,逼使台灣把生
產基地轉移至生產成本更低廉的第三世界國家,泰國便是台商資本重要的輸出地區之一。
不斷壓低勞動成本以追逐代工薄利的結果,就是資本輸入國的工人遭受剝削與嚴苛管理,
台資企業在這裡幾乎沒有企業社會責任可言。

關鍵字:

泰國、台商、勞動條件、勞工運動、工會、企業社會責任

2008 年 6 月
目錄:

前言‧‧‧‧‧‧‧‧‧‧‧‧‧‧‧‧‧‧‧‧‧‧‧‧‧‧‧‧‧‧‧5

一、泰國勞工及工運的概況‧‧‧‧‧‧‧‧‧‧‧‧‧‧‧‧‧‧‧‧‧8
(一)近代泰國政治經濟簡史‧‧‧‧‧‧‧‧‧‧‧‧‧‧‧‧‧‧‧‧‧‧‧‧‧ 8
(二)泰國勞工概況‧‧‧‧‧‧‧‧‧‧‧‧‧‧‧‧‧‧‧‧‧‧‧‧‧‧‧‧‧ 9
(三)勞工行政‧‧‧‧‧‧‧‧‧‧‧‧‧‧‧‧‧‧‧‧‧‧‧‧‧‧‧‧‧‧‧13
(四)勞動關係法‧‧‧‧‧‧‧‧‧‧‧‧‧‧‧‧‧‧‧‧‧‧‧‧‧‧‧‧‧‧14
1. 工會‧‧‧‧‧‧‧‧‧‧‧‧‧‧‧‧‧‧‧‧‧‧‧‧‧‧‧‧‧‧‧‧‧‧14
2. 勞資爭議處理機制‧‧‧‧‧‧‧‧‧‧‧‧‧‧‧‧‧‧‧‧‧‧‧‧‧‧‧‧15
3. 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15
(五)勞動保護法‧‧‧‧‧‧‧‧‧‧‧‧‧‧‧‧‧‧‧‧‧‧‧‧‧‧‧‧‧‧17
(六)社會安全法‧‧‧‧‧‧‧‧‧‧‧‧‧‧‧‧‧‧‧‧‧‧‧‧‧‧‧‧‧‧18
(七)泰國工運概況‧‧‧‧‧‧‧‧‧‧‧‧‧‧‧‧‧‧‧‧‧‧‧‧‧‧‧‧‧18
1. 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工會的角色‧‧‧‧‧‧‧‧‧‧‧‧‧‧‧‧‧‧‧‧‧‧‧20

二、台灣資本在泰國的概況‧‧‧‧‧‧‧‧‧‧‧‧‧‧‧‧‧‧‧‧ 22
(一)泰國台商的特性‧‧‧‧‧‧‧‧‧‧‧‧‧‧‧‧‧‧‧‧‧‧‧‧‧‧‧‧24

三、訪談結果紀錄‧‧‧‧‧‧‧‧‧‧‧‧‧‧‧‧‧‧‧‧‧‧‧‧ 27
(一)大同泰國公司:打壓工會、缺乏工作權保障與管理的惡行‧‧‧‧‧‧‧‧‧‧27
1. 勞動條件基本狀況‧‧‧‧‧‧‧‧‧‧‧‧‧‧‧‧‧‧‧‧‧‧‧‧‧‧‧‧27
(1)工資‧‧‧‧‧‧‧‧‧‧‧‧‧‧‧‧‧‧‧‧‧‧‧‧‧‧‧‧‧‧‧‧‧27
(2)工時與輪班制‧‧‧‧‧‧‧‧‧‧‧‧‧‧‧‧‧‧‧‧‧‧‧‧‧‧‧‧‧28
(3)性別分工‧‧‧‧‧‧‧‧‧‧‧‧‧‧‧‧‧‧‧‧‧‧‧‧‧‧‧‧‧‧‧28
(4)勞工安全衛生‧‧‧‧‧‧‧‧‧‧‧‧‧‧‧‧‧‧‧‧‧‧‧‧‧‧‧‧‧28
2. 缺乏工作權保障與打壓工會‧‧‧‧‧‧‧‧‧‧‧‧‧‧‧‧‧‧‧‧‧‧‧‧28
3. 管理方式‧‧‧‧‧‧‧‧‧‧‧‧‧‧‧‧‧‧‧‧‧‧‧‧‧‧‧‧‧‧‧‧30
4. 工會‧‧‧‧‧‧‧‧‧‧‧‧‧‧‧‧‧‧‧‧‧‧‧‧‧‧‧‧‧‧‧‧‧‧30
(二)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公司:以關廠作收‧‧‧‧‧‧‧‧‧‧‧‧‧‧‧‧‧‧‧30
1. 勞動條件的基本資訊‧‧‧‧‧‧‧‧‧‧‧‧‧‧‧‧‧‧‧‧‧‧‧‧‧‧‧31
2. 關廠與工會的回應‧‧‧‧‧‧‧‧‧‧‧‧‧‧‧‧‧‧‧‧‧‧‧‧‧‧‧‧31
(三)聯界電子泰國公司:沖壓職災的惡夢工廠‧‧‧‧‧‧‧‧‧‧‧‧‧‧‧‧‧32

2
(四)泰達電:派遣、外包與潛在的安全衛生危機‧‧‧‧‧‧‧‧‧‧‧‧‧‧‧‧33
1. 勞動條件基本狀況‧‧‧‧‧‧‧‧‧‧‧‧‧‧‧‧‧‧‧‧‧‧‧‧‧‧‧‧34
2. 安全衛生‧‧‧‧‧‧‧‧‧‧‧‧‧‧‧‧‧‧‧‧‧‧‧‧‧‧‧‧‧‧‧‧35
3. 管理方式‧‧‧‧‧‧‧‧‧‧‧‧‧‧‧‧‧‧‧‧‧‧‧‧‧‧‧‧‧‧‧‧35
4. 工會‧‧‧‧‧‧‧‧‧‧‧‧‧‧‧‧‧‧‧‧‧‧‧‧‧‧‧‧‧‧‧‧‧‧35
(五)光寶科技泰國公司:以彈性雇用來防止勞工組織工會‧‧‧‧‧‧‧‧‧‧‧‧36
(六)CKL‧‧‧‧‧‧‧‧‧‧‧‧‧‧‧‧‧‧‧‧‧‧‧‧‧‧‧‧‧‧‧‧‧ 37
(七)北川工業泰國公司:高比例的彈性雇用‧‧‧‧‧‧‧‧‧‧‧‧‧‧‧‧‧‧38
(八)Yuan-Ta‧‧‧‧‧‧‧‧‧‧‧‧‧‧‧‧‧‧‧‧‧‧‧‧‧‧‧‧‧‧‧‧40
(九)Nakonluwontontau:低底薪、超時加班的紡織廠女性作業員‧‧‧‧‧‧‧‧‧‧40
(十)油順機械‧‧‧‧‧‧‧‧‧‧‧‧‧‧‧‧‧‧‧‧‧‧‧‧‧‧‧‧‧‧‧43
(十一)瑪吉斯輪胎(正新橡膠)泰國分公司‧‧‧‧‧‧‧‧‧‧‧‧‧‧‧‧‧‧43
(十二)薛長興工業泰國廠‧‧‧‧‧‧‧‧‧‧‧‧‧‧‧‧‧‧‧‧‧‧‧‧‧‧45
(十三)Chang Jia Ceramic‧‧‧‧‧‧‧‧‧‧‧‧‧‧‧‧‧‧‧‧‧‧‧‧‧‧‧45
(十四)Bong Kung Steal Enterprise‧‧‧‧‧‧‧‧‧‧‧‧‧‧‧‧‧‧‧‧‧‧‧ 46
(十五)Uni Ocean:宛如奴工制的緬甸移工處境‧‧‧‧‧‧‧‧‧‧‧‧‧‧‧‧‧47
1. 緬甸移工的處境‧‧‧‧‧‧‧‧‧‧‧‧‧‧‧‧‧‧‧‧‧‧‧‧‧‧‧‧‧48

四、訪談結果整理分析‧‧‧‧‧‧‧‧‧‧‧‧‧‧‧‧‧‧‧‧‧‧ 50
(一)偏低的薪資‧‧‧‧‧‧‧‧‧‧‧‧‧‧‧‧‧‧‧‧‧‧‧‧‧‧‧‧‧‧50
(二)派遣工的比例逐漸增加‧‧‧‧‧‧‧‧‧‧‧‧‧‧‧‧‧‧‧‧‧‧‧‧‧50
(三)性別分工與歧視‧‧‧‧‧‧‧‧‧‧‧‧‧‧‧‧‧‧‧‧‧‧‧‧‧‧‧‧51
(四)勞工安全衛生問題‧‧‧‧‧‧‧‧‧‧‧‧‧‧‧‧‧‧‧‧‧‧‧‧‧‧‧51
(五)台籍經理的優越感與言語暴力‧‧‧‧‧‧‧‧‧‧‧‧‧‧‧‧‧‧‧‧‧‧51
(六)打壓工會‧‧‧‧‧‧‧‧‧‧‧‧‧‧‧‧‧‧‧‧‧‧‧‧‧‧‧‧‧‧‧51
(七)來自農村的女性勞工生涯‧‧‧‧‧‧‧‧‧‧‧‧‧‧‧‧‧‧‧‧‧‧‧‧52
(八)台商怎麼看待自己‧‧‧‧‧‧‧‧‧‧‧‧‧‧‧‧‧‧‧‧‧‧‧‧‧‧‧52

五、結語‧‧‧‧‧‧‧‧‧‧‧‧‧‧‧‧‧‧‧‧‧‧‧‧‧‧‧‧ 54

附錄 1:台灣與泰國的工運情勢相似之處‧‧‧‧‧‧‧‧‧‧‧‧‧‧‧55

附錄 2:台灣與泰國的勞動統計資料比較‧‧‧‧‧‧‧‧‧‧‧‧‧‧‧56

參考資料‧‧‧‧‧‧‧‧‧‧‧‧‧‧‧‧‧‧‧‧‧‧‧‧‧‧‧‧ 59

3
圖表目錄:

表 1. 泰國人口數與勞動狀況‧‧‧‧‧‧‧‧‧‧‧‧‧‧‧‧‧‧‧‧‧‧‧‧‧‧9
表 2. 泰國勞動人口依就業狀況與性別分,2005 年第四季‧‧‧‧‧‧‧‧‧‧‧‧‧ 10
表 3. 泰國勞動人口依就業身分分‧‧‧‧‧‧‧‧‧‧‧‧‧‧‧‧‧‧‧‧‧‧‧‧10
表 4. 泰國就業人口的平均薪資依產業別分,2005 年第四季‧‧‧‧‧‧‧‧‧‧‧‧ 11
表 5. 泰國就業人口分佈,2002 年‧‧‧‧‧‧‧‧‧‧‧‧‧‧‧‧‧‧‧‧‧‧‧ 11
表 6. 泰國工會分佈‧‧‧‧‧‧‧‧‧‧‧‧‧‧‧‧‧‧‧‧‧‧‧‧‧‧‧‧‧‧12
表 7. 泰國 1970 年代中期的勞資爭議,1973 至 1976 年‧‧‧‧‧‧‧‧‧‧‧‧‧‧‧13
表 8. 泰國工會數及其會員數,2005 年底‧‧‧‧‧‧‧‧‧‧‧‧‧‧‧‧‧‧‧‧ 15
表 9. 泰國中央勞動法庭審理案件數依訴訟原因分,2003 至 2005 年‧‧‧‧‧‧‧‧‧16
表 10. 泰國的勞工申訴案及受理情形,2001 至 2005 年‧‧‧‧‧‧‧‧‧‧‧‧‧‧‧17
表 11. 泰國最低工資依區域分,2005 至 2006 年 1 月‧‧‧‧‧‧‧‧‧‧‧‧‧‧‧‧18
表 12. 泰國私營部門平均薪資依區域分,2005 年‧‧‧‧‧‧‧‧‧‧‧‧‧‧‧‧‧18
表 13. 台灣政府核備對泰國投資前十大產業統計表,1952 至 2006 年‧‧‧‧‧‧‧‧‧22
表 14. 台灣在泰國投資統計表‧‧‧‧‧‧‧‧‧‧‧‧‧‧‧‧‧‧‧‧‧‧‧‧‧23
表 15. 泰國外資新增就業機會統計‧‧‧‧‧‧‧‧‧‧‧‧‧‧‧‧‧‧‧‧‧‧‧24
表 16. 台資企業選擇在泰國投資而非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原因‧‧‧‧‧‧‧‧‧‧‧‧24
表 17. 在泰台資企業所有權狀況‧‧‧‧‧‧‧‧‧‧‧‧‧‧‧‧‧‧‧‧‧‧‧‧25
表 18. 在泰台資企業的台籍幹部工作部門分布‧‧‧‧‧‧‧‧‧‧‧‧‧‧‧‧‧‧25
表 19. 在泰台資企業的決策機制依部門分‧‧‧‧‧‧‧‧‧‧‧‧‧‧‧‧‧‧‧‧26
表 20. 大同泰國公司歷年員工數及工會會員數變化‧‧‧‧‧‧‧‧‧‧‧‧‧‧‧‧28
表 21. 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工會成立前後的勞動條件比較‧‧‧‧‧‧‧‧‧‧‧‧‧‧32
表 22. 東南亞台商的自我評價‧‧‧‧‧‧‧‧‧‧‧‧‧‧‧‧‧‧‧‧‧‧‧‧‧52

圖 1. 新舊交陳的曼谷市容‧‧‧‧‧‧‧‧‧‧‧‧‧‧‧‧‧‧‧‧‧‧‧‧‧‧‧5
圖 2. 聯福製衣泰國廠於春布里府的廠房外觀‧‧‧‧‧‧‧‧‧‧‧‧‧‧‧‧‧‧‧7
圖 3. 東部灣區工業區入口處的牌樓‧‧‧‧‧‧‧‧‧‧‧‧‧‧‧‧‧‧‧‧‧‧‧12
圖 4. 泰國工運遊行一景,紅旗滿目‧‧‧‧‧‧‧‧‧‧‧‧‧‧‧‧‧‧‧‧‧‧‧20
圖 5. 介紹新自由主義之危害的工運海報‧‧‧‧‧‧‧‧‧‧‧‧‧‧‧‧‧‧‧‧‧21
圖 6. 聯界電子的職災勞工‧‧‧‧‧‧‧‧‧‧‧‧‧‧‧‧‧‧‧‧‧‧‧‧‧‧‧33
圖 7. 自主工會辦公室內,工運先烈的遺照‧‧‧‧‧‧‧‧‧‧‧‧‧‧‧‧‧‧‧‧42
圖 8. 瑪吉斯輪胎的招工布條‧‧‧‧‧‧‧‧‧‧‧‧‧‧‧‧‧‧‧‧‧‧‧‧‧‧44
圖 9. Mae-sot 緬甸移工於田邊以鐵皮搭蓋的簡陋社區‧‧‧‧‧‧‧‧‧‧‧‧‧‧‧ 49

4
前言

在曼谷新機場還未完成之前,所有往曼谷的班機都是降落在市區北邊的廊曼(Don Muang)
機場,出關之後通常是走高架的收費道路到市區,這條快速道路有點像台北的建國高架、
南北向縱貫市區,只是台北的高樓建築群太過密集,在建國高架上能見到的視野有限,相
對之下,曼谷這條快速道路就可以見到較寬廣的市容。剛出機場不久,可以看見公路兩旁
矗立著一排蓋到一半、還露出鋼筋的大柱子,當年曼谷的市區高架捷運系統是要延伸至廊
曼機場的,後來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泰國政府財政大緊縮,而且又有新機場的建
設計畫,以致這些未完成的工程就此中斷、從來沒有恢復過,現在成了當年金融風暴的歷
史見證。

因為沒有高樓的遮擋,高架道路兩旁盡是 T 霸架起的國際知名品牌廣告,推銷商品從電子、
汽車、日用品至航空公司,跨國企業從美國、歐洲到日本韓國,你能夠記得的品牌八成都
能在這一網打盡。如果你夠幸運,剛好在高架道路上遇到塞車(不塞車怎麼能說到過曼谷
呢?)那除了散落各處及遠方市中心的高樓群之外,請把握機會看看高架橋下近處的平民
住宅區,寒酸的外表恰與光鮮亮麗的跨國企業形象形成對比,甚至不乏木材鐵片雜亂搭建
的違章都市貧民窟。

圖 1. 新舊交陳的曼谷市容 攝影:柳琬玲

進入市中心之後下了高架道路,方才感受到被高樓環伺包圍的滋味。在龐大車陣之中,不
妨苦中作樂簡單統計一下泰國人愛買哪些廠牌的車,可以向你保證九成以上是日本品牌,
雖然他們極可能都是由春布里府新興工業區中的泰國工人裝配出來的。加的油也多半來自
Shell、Esso 及 Caltex 這些巨型跨國公司的加油站。在捷運系統逐漸通車後,曼谷交通似乎
是有了些改善,但先進的大眾運輸系統出現,並不代表傳統的交通工具會被淘汰,改裝的

5
三輪 Tuk Tuk Car 或許顧客以外國觀光客居多,但本地人如果想出門來個短程接駁,打個電
話到巷口的機車棚,就會有穿著帶號碼顏色背心的運將大哥來載你一程,這種 motor taxi
可以在車陣中穿梭前進,想必塞車時特別有用。

到處都是的百貨公司與購物商場,就跟任何當代大都市一樣,就此而言,曼谷也沒有比較
特別。行人雜躂的街道、令人眼花撩亂的廣告與櫥窗,間或參雜幾名路旁不起眼的乞討者,
及忙著向外國觀光客搭訕的皮條客。除了兩旁大門敞開的脫衣舞酒吧、一眼就可以看到台
上衣不蔽體的 A-Go-Go 女郎之外,你說,Patpone 夜市跟香港女人街、或台灣的夜市有什麼
差別呢?把西方一百多年工業化過程壓縮至五十年、甚至三十年,導致了貧與富比鄰而居、
傳統與現代並陳的第三世界風情,這在東亞地區(包括東南亞)似乎是共通的,早一點進
入世界分工體系的台灣,有機會稍微往上爬一點成為資本輸出國、扮演國際品牌的代工幫
辦腳色,晚一點加入的泰國,就只好替代工幫辦們打工糊口了。

台灣是泰國第三大的外資來源國,僅次於日本及美國。2005 年間,當時仍在敬仁勞工中心
工作的我們,想從東南亞國家中挑選一個地方,進行台商工廠的勞動條件調查。八月初到
十一月初,柳琬玲在泰國停留了三個月,調查在泰台商工廠中的勞資關係。期間透過泰國
勞工團體的協助引薦,以翻譯人員居間口譯的模式,進行基層工人面對面式的開放式訪談。

為什麼是泰國?曼谷作為歐亞航線的中繼點、機票價格相對偏低,其他消費物價亦便宜,
致使許多非政府組織喜歡在曼谷召開國際會議,先前我們亦因參與會議而認識若干泰國本
地勞工團體,有較多的當地資源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受訪者。再加上比較於其他東南亞國家,
台資在泰國的比重相對較大,所以我們挑選了泰國作為我們調查的目的地。

非常感謝「民主工會聯盟」(Alliance of Democratic Trade Unions,ADTU)、美國「勞工團結


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Labor Solidarity,ACILS)泰國辦公室、「APWSL 泰
國委員會」(Asian Pacific Workers' Solidarity Links- Thailand Committee)、「勞工資訊服務與訓
練中心」(Centre for Labour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Training,CLIST)、「國際化學能源勞聯」
泰國辦公室(ICEM-Thailand) 、 「泰國勞權運動」 (Thai Labour Campaign,TLC)
、與泰國「公
教職工青年會」 (Young Christian Workers,YCW)等團體於實際從事調查期間的協助。特別
感謝「澳洲樂施會」(Oxfam Australia)給予本調查計畫經費上的支持,以及「亞洲女工聯
繫」(Committee for Asian Women,CAW)於調查期間提供辦公室空間及若干行政協助。

在此必須說明的是,從調查結束到現在,其實已經將近三年,這份調查報告未免來的有點
遲。因為就在調查結束後不久,敬仁勞工中心隨即因財務問題結束了運作,我們將國際聯
繫等相關工作轉移至台灣勞工資訊教育協會(也就是苦勞工作站) ,但資源依舊缺乏,使得
我們無法維持全職的工作。工作移轉的銜接、新工作事項的湧進等因素,讓我們遲遲無法
對此次調查進行好好的整理,好不容易於 2007 年終於完成。本來是想改寫成英文版之後,
先請泰國朋友們指正,但後來英文版的改寫工作實在是遙遙無期,所以如今我們還是決定
把中文版發表。雖然我們仍勉力督促自己完成此報告,但我們還是得為它的遲到而道歉,

6
尤其是對受訪的泰國朋友們。

圖 2. 聯福製衣泰國廠(Lien’s Group)於春布里府的廠房外觀。聯福製衣泰國廠仍在營運
中,但可惜我們無法聯繫到聯福製衣泰國廠的勞工。 攝影:柳琬玲

自從在敬仁中心工作、與亞洲其他勞工團體從事交流以來,不斷有人向我們投訴,說在海
外的台資企業是如何苛待當地勞工、違反國際勞動人權並引發勞資爭議等,那麼,台商在
外投資的一般勞動條件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這便是我們從事此項調查的源起。國際上許
多反對血汗工廠運動(anti-sweatshop campaign)的調查報告常是針對某些特定目標或進行
中的議題,因而必定要有時效性以配合運動宣傳需要;我們在台灣因為缺乏資源進行相關
行動,因此,這份報告旨在促進國人對台商海外投資勞動條件的一般性認識,更希望能加
強台泰兩地勞工團體的互相了解,以尋求未來更多合作的可能性。於是,雖然調查中的資
料並非最新,我們還是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們的整理結果。

7
一、泰國勞工及工運的概況
(一)近代泰國政治經濟簡史

泰國原來為一絕對君主制國家,1932 年群眾運動建立君主立憲制、國王成為虛位元首。從
1932 年以來,民選政府在頻繁軍事政變的夾縫中求生存,一旦發生政變就可能更改憲法,
到 2006 年的政變為止,已經有過十六部憲法。一般來說,政權掌握在高層軍事將領、高層
警政頭子及高層行政官僚的手裡,實際上由民選政府治理的時間並不長。

許多國家都會以公營事業來作為經濟基礎建設的承載者,泰國也不例外,但除了龐大的公
營事業部門之外,以往泰國私營部門的經濟仍以農業為主、工業甚少。直至 1957 年的軍事
政變使 Sarit Thanarat 總司令控制政權,開始實施進口替代的經濟政策,泰國的私營工業部
門才逐漸有顯著的成長(Brown 2004, p.70),私營工業部門的出現自然帶動勞工群眾的產生。

1970 年代,泰國開始採行出口導向的經濟政策(Brown 2004, p.91)


,曼谷周邊的工業區被設
立,都市工人階級開始形成。1973 年 10 月,大規模群眾運動發生,其參與主體為學生及
勞工階級,最後在 14 日推翻軍事政權,建立短暫的民主黃金時期。在此民主時期,罷工及
勞資爭議事件達到泰國歷史的高峰,至今都未曾超越當時的紀錄,也為勞工爭取到勞動三
權的合法地位。

但 1976 年 10 月軍方再度發動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勞工權利遭到緊縮、許多工會幹部面臨
鎮壓逮捕,此舉造成大量學生及左翼知識份子潛伏地下,加入泰國共產黨在北部及東北地
區的武裝游擊隊。1979 年中共採行改革開放路線,停止對第三世界左翼游擊隊的援助,部
分泰共成員選擇接受泰國政府的特赦,回到都市地區成為非政府組織工作者,泰共勢力遂
於 1980 年代初期逐漸消退。

1980 年代,也是泰國經濟開始起飛的關鍵,外資大量把勞力密集的加工出口業,從亞洲四
小龍移到所謂的四小虎,也就是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及菲律賓。這段時間在政治上仍然
是民選與軍事政權交錯。1991 年再度發生政變,但為時不久,1992 年 5 月群眾運動二度推
倒軍事政權,此次的動員主體據說為都市中產階級。但也有人認為,在這一次的民主運動
中,勞工仍分散在群眾之中,只是不像 1973 年的革命般有組織地聚集起來。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給泰國經濟帶來相當大衝擊,使得泰國政府進一步向「國際貨幣基
金」(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及「世界銀行」(World Bank)低頭,採行公營事業民營
化、經濟自由化及放寬勞動彈性化等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失業率節節上升、從 1996 年中
的百分之三點一升至 1998 年 4 月的將近百分之十,實質薪資下降、從 1997 年至 2000 年下
降了將近八個百分點,受影響最大的為本來就低薪的低技術勞工(Brown & Hewison 2004,
p.7)。

8
2001 年,前一部憲法頒布實施後的第一次大選,「泰愛泰黨」(Thai Rak Thai)的領導人、
也是大財團富商他信(Thaksin Shinawatra)獲得壓倒性勝利當選為總理,也是泰國第一次
由單一政黨獲得國會過半席次單獨組閣,他信執政一直到 2006 年 9 月,來自軍方的政變再
度發生、憲法又被凍結。

2007 年 8 月 19 日,公民複決通過軍政府提出的新憲法,但投票率及投票贊成的比例都不
超過六成。2007 年 12 月,泰國舉行最近一次的大選,與他信關係密切的「人民力量黨」
(People’s Power Party)獲得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成為最大黨。

(二)泰國勞工概況

泰國的總人口數在 2005 年底時約為六千五百萬人,勞動參與的狀況在年末與年初有些微不


同:在年末,勞動參與人口較多、勞動參與率較高,失業率較低;年初時勞動參與人口較
少、勞動參與率較低,季節工增加,失業率較高(詳見表 1) 。平均起來,總勞動人口約為
三千六百萬,近二、三年來官方失業率在 2%以下。

表 1. 泰國人口數與勞動狀況 單位:千人
2005 年第四季 2006 年第一季
總人口數 64,993.3 65,103.3
勞動人口 36,600.5 35,618.6
1. 現有勞動力 36,538.3 35,304.3
1.1 就業人口 36,001.8 34,638.1
1.2 失業人口 536.5 666.2
2. 季節工 62.2 314.4
非勞動人口 13,532.2 14,643.0
1. 家戶工作 4,162.7 4,773.9
2. 求學 4,218.3 4,627.6
3. 太年輕、年老或無工作能力 4,072.5 4,267.8
4. 其他 1,078.8 973.6
15 歲以下人口 14,860.6 14,841.7
勞動參與率 (%) 73.0 70.9
失業率 (%) 1.5 1.9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Statistical Office)。

泰國婦女的勞動參與率在 1980 年代後期曾高達百分之七十六以上,目前則為百分之六十五


左右,季節工的比例亦高過男性(見表 2) 。某些勞力密集產業幾乎都是女工,例如:成衣
與運動鞋(百分之七十八點八是女工) 、紡織(百分之九十五)、皮革(百分之百)
(Bello et
al 1998, p.81)
。雖然法律明文規定男女同工同酬,但相關研究顯示,在相同條件下女工的薪

9
資比男工少了約二成( Brown et al 2002, p.13)
。又許多女性從事非正式部門的工作,例如
從事家庭代工的女性,其工資大約只有工廠正式工的三成至四成。(Brown et al 2002, p. 15)

表 2. 泰國勞動人口依就業狀況與性別分,2005 年第四季 單位:千人


性別 勞動人口 就業人口 失業人口 季節工 勞動參與 失業率
率(%) (%)
女性 16,780.3 16,515.0 226.1 39.7 65.0 1.4
男性 19,819.7 19,486.8 310.4 22.5 81.5 1.6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

再細分來看,政府公部門雇員佔總就業人口的百分之八點三四、私營部門佔百分之三十五
點八三,公部門雇用的勞動力約為私部門的四分之一不到。值得注意的是,自營作業者加
上不支薪的家庭成員佔了百分之五十二點二二,顯示有非常龐大的非正式部門,佔了總就
業人口的一半以上。(詳見表 3)

表 3. 泰國勞動人口依就業身分分 單位:千人
就業身分 2005 年第四季 %
總計 36,001.8 100.00
雇主 1,261.1 3.50
公部門雇員 3,001.4 8.34
私營部門雇員 12,899.4 35.83
自營作業者 11,157.8 30.99
不支薪的家庭成員 7,644.1 21.23
合夥人 37.1 0.10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

以產業別來區分,農業就業人口佔了總就業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點一四,顯示農業就業人
口所佔比例仍然吃重。至於在非農業就業人口方面,如果把礦業、製造、水電燃氣與營造
業歸類為第二部門、而其他歸類為第三部門的話,則第二部門工業所佔比例不過百分之二
十點五八、是最小的一個部門,第三部門服務業的比例則有百分之三十七點二八。
(詳見表
4)

10
表 4. 泰國就業人口的平均薪資依產業別分,2005 年第四季 (1 泰銖≒0.8 台幣)
產業別 就業人口(千人) % 平均薪資
(泰銖/月)
總計 36,001.8 100.00 7,494
農業 15,169.7 42.14 2,836
1. 農林及狩獵 14,719.8 40.89 2,765
2. 漁業 450.0 1.25 4,950
非農業 20,832.0 57.86 8,454
1. 礦業 47.8 0.13 7,054
2. 製造業 5,436.7 15.10 6,616
3. 水電燃氣業 100.6 0.28 19,092
4. 營造業 1,825.3 5.07 5,369
5. 批發零售業 5,361.7 14.89 6,706
6. 旅館餐飲業 2,273.7 6.32 5,690
7. 運輸、倉儲與通訊業 1,074.5 2.98 11,691
8. 財務金融業 302.7 0.84 19,171
9. 房地產業 642.3 1.80 9,771
10. 公共行政與社會安全 1,118.9 3.11 11,782
11. 教育業 1,052.9 2.92 15,749
12. 健康與社會工作 600.5 1.67 11,704
13. 社區與其他個人服務 709.2 1.97 6,611
14. 居家服務 229.6 0.64 4,373
15. 國際性組織 1.4 0.004 10,811
16. 未知 54.1 0.15 13,874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

以地區來看,泰國就業人口高度集中在曼谷及其週邊地區,根據 2002 年的統計,在面積僅


佔全國百分之一點五的土地上,聚集了全國百分之十五點四的人口(Alpha Research 2004,
p.21),如以就業人口來計算,更是高達總就業人口的六成以上(見表 5)。

表 5. 泰國就業人口分佈,2002 年
曼谷 曼谷週邊 中部 東部 西部 東北部 北部 南部 總計
3,094,835 1,727,924 448,094 815,087 218,541 564,794 504,563 535,143 7,908,981
39.13% 21.85% 5.67% 10.31% 2.76% 7.14% 6.38% 6.77% 100%
資料來源:Alpha Research 2004, pp 67-8.

既然大部分就業人口都集中在首都及其週邊地區,當然工會的分佈也是如此,根據 1995
年的一項統計顯示,高達九成的工會是集中在曼谷及其週邊地區;十年之後的資料顯示,

11
雖然東部及中部地區的工會數目有明顯的成長,但仍有八成的工會是集中在首都及其週邊
地區(見表 6)
。值得一提的是東部地區,這個地區因位於曼谷海灣的東邊,所以又常被稱
為東部灣區(Eastern Seaboard)
,近年來許多新興產業集中在這個區域,包括汽機車組裝及
零件業、以及電子廠等,於是也成為工會組織迅速發展的區域。

表 6. 泰國工會分佈
曼谷 曼谷週邊 中部 東部 西部 東北部 北部 南部 總計
1995 306 509 16 14 3 40 3 14 905
33.81% 56.24% 1.77% 1.55% 0.33% 4.42% 0.33% 1.55% 100%
2005 396 729 70 105 3 27 17 33 1380
28.70% 52.83% 5.07% 7.61% 0.22% 1.96% 1.23% 2.39% 100%
資料來源:Bundit 1998, pp 30-1, Bundit 2006, pp 56-7.

圖 3. 東部灣區工業區入口處的牌樓 攝影:柳琬玲

泰國早期的勞工,大部分是來自中國的苦力。在泰國據估計四分之一的人有華人血統,或
許因為泰國以往的排華政策,相對於馬來西亞明顯的華人社區,泰國的中國移民迅速融入
當地社會,甚至第二代都已經完全泰化了。隨著工業的引進,本地的勞工階級及自發性的
罷工抗爭也開始出現,但在早期,工會及罷工都是非法的,直到 1957 年才有了第一部勞工
法、賦予工會及罷工的合法地位,但同年 Sarit Thanarat 總司令的掌權讓這部短命的勞工法
很快被廢除。1970 年代中期的民主時期,其政治氣氛相對之下是對勞工有利的,於是大量
的勞資爭議及罷工事件出現,不論從件數或參與爭議人數來看,都是至今為止的最高點,
迫使政府於 1975 年通過「勞動關係法」,從此泰國勞工擁有了勞動三權。

12
表 7. 泰國 1970 年代中期的勞資爭議,1973 至 1976 年
年 勞資爭議件數 參與勞工數 停工件數 參與勞工數
1973 577 189,664 501 177,887
1974 477 135,114 357 105,883
1975 460 187,107 241 94,747
1976 340 194,469 133 65,342
資料來源:Sungsidn & Kanchada 1996, p.32.

同一時間,政府亦開始使用一些策略來控制工運,這些策略包括: (一)官方幕後支持一些
打手,以充當勞工罷工時的破壞者,並以妨害社會秩序等名義起訴工運份子; (二)拉攏保
守的工會,讓他們參與一些調解及仲裁程序,並在財務上資助他們,以對抗較激進的工會;
(三)把勞資爭議處理過程制度化,引誘勞方停止抗爭、透過官方管道來處理,但是官方
又不能制止資方對勞方的打壓,致使勞工陷入不利的局面。(Sungsidn & Kanchada 1996, pp
14-17)

換句話說,以「勞動關係法」為中心的勞動體制,雖然賦予勞工合法的勞動三權地位,但
亦透過體制內參與的方式,消解了部分的勞資衝突。接下來,我們就針對泰國的勞工行政
及勞動相關法令做個簡介。

(三)勞工行政

因為傳統文化加上反共意識形態的因素,勞工事務被認為事關國家安全的敏感議題,且以
往並沒有專責的勞工行政機構,勞資爭議多歸為警政管理、被認為是治安的一部分,後來
才在內政部下設置勞動處,1993 年,原來內政部下的勞動處升格為「勞動與社會福利部」
(Ministry of Labour and Social Welfare)
,2002 年改為「勞動部」(Ministry of Labour)。

在介紹泰國的勞動法令之前,很重要的一點必須先提出來:泰國的勞動法令適用範圍通常
只包含雇用勞工十人以上之非農業部門企業。以 2005 年的勞動統計來說,全國三千六百萬
的就業人口中,一千五百萬工作於農業部門,這一千五百萬就業人口自動排除於勞動法保
障範圍外。

而根據 2000 年的某個統計,僱用勞工數少於十人的企業之總雇用人數,佔總受雇勞動力的


版分之十點六二(Brown et al 2002, p.5)。如果以這個統計的比例推估,那非農部門所雇用
的勞動力中,約有一成是不受勞動法保障的。換句話說,總共約有百分之四十八的就業人
口是不受勞動法保障的。

在法令的執行面上,若干對勞工較有利的法律條文,會受到行政命令的的干擾而無法發揮
作用,再加上軍事政變頻繁,一旦軍事政府上台,既有的勞工權利就可能遭到凍結。

13
(四)勞動關係法

1975 年開始施行的「勞動關係法」
(Labour Relations Act)
,主要規範的是私營部門勞工的集
體勞動權:其章節包括勞雇契約、勞資爭議處理、鎖廠與罷工、勞動關係委員會、勞資會
議、同業公會、工會、不當勞動行為與罰責。此法類似台灣的勞動三法,也就是工會法、
勞資爭議處理法加上團體協約法。

1. 工會

雇用勞工超過五十人以上之企業必須設立勞資會議。勞工在雇用勞動力十人以上企業工
作,就有權成立工會,工會分為企業工會及產業工會兩種,兩種工會的數目大約相等(Brown
et al 2002, p.25)
,但實際運作發揮效用的工會多為企業工會,且私營部門的工會為複數制,
也就是說,同一企業內同時間可能有多於一個工會。

下面我們會介紹到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因為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的勞方代表是由工會選
出、且每個工會不論大小都有一票,而私營工會又是複數制,所以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建
立後,工會數量曾因工會頭人間的爭取勞方代表席位而分裂膨脹,據估計在登記有案的工
會中,實際運作的大約只有一半(Brown et al 2002, p.24)
。團體協約並不多見,有組織的勞
工中大約只有百分之五的團體協約涵蓋率(Brown et al 2002, p.26)。

原來,勞動關係法的涵蓋範圍亦包括公營事業勞工(但不包括公務員),但 1991 年的軍事


政變把公營事業勞工剔除在勞動關係法之外,剝奪了公營事業勞工的勞動三權,原有的公
營事業工會被迫改成協會。直到 2000 年制定了「公營事業勞動關係法」(State Enterprise
Labour Relations Act),重新規範公營事業的集體勞動關係,公營事業員工再次獲得組織工
會的權利,但沒有罷工權。公營事業為單一工會制,同一企業內只能有一個工會。

二 個 以 上 工 會 可 組 成 聯 合 會 ( federation ), 十 五 個 以 上 工 會 或 聯 合 會 可 組 成 總 工 會
(council)
。2005 年時,泰國總共有十個總工會、十八個聯合會,公部門工會四十五個、私
營部門工會一三六九個,共約五十萬會員(見表 8) 。如果以這個會員數來除以總就業人口
(包括雇主、自營作業者及未支薪的家庭成員等) ,則粗組織率為百分之一點三七;但如果
以公部門會員數除以公部門總就業人口、私營部門會員數除以私營部門總就業人口,則公
部門組織率百分之五點六二,私營部門組織率百分之二點五三,也就是說,扣掉雇主、自
營作業者及未支薪的家庭成員等之後,總體組織率為百分之三點一一。

14
表 8. 泰國工會數及其會員數,2005 年底
總數 曼谷都會區 外省
公營事業工會 45 45 0
公營事業工會會員數 168,645 168,645 0
私營部門工會 1,369 388 981
私營部門會員數 325,863 106,890 218,973
聯合會 18 10 8
總工會 10 9 1
資料來源:泰國勞動部勞動保障與福利處勞動關係科(Labour Relations Bureau, Department of
Labour Protection & Welfare)。

2. 勞資爭議處理機制(Som 1996)

勞方收集到相關利害勞工百分之十五以上的簽名連署,或是工會會員數超過公司總員工數
五分之一以上,則可向資方提起集體協商,勞資雙方進行協商三天之內無法自行達成協議
者,可向勞動部提起勞資爭議的調解,一旦向勞動部登記申請調解,就會列入勞資爭議的
統計。調解程序開始後五天內,如果勞資雙方仍然無法達成協議,則工會有權發動罷工、
資方有權發動鎖廠,但發動之前二十四小時前必須告知對方及官方。工會如要發動罷工,
必須舉行無記名投票、超過一半以上的會員數贊成罷工才得以發動。

另外有自願仲裁及強制仲裁的機制。勞動關係法中規定,若干關係國家經濟及國家安全的
重大產業,勞資雙方不得行使罷工及鎖廠,如發生爭議無法達成協議則勞動部會強制仲裁。
但不論是自願或強制仲裁,過去的案例都很少。

3. 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tripartite systems)

1970 年代中期出現大量勞資爭議,於是政府推出勞資政三方協商機制來作為一種調和方
式,這些機制包括十個相關委員會議,其中有諮詢性質,也有決策性質(Sungsidn & Kanchada
1996, pp 17-8)。較重要的決策性質委員會像「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勞動關係委員會」
及「勞動法庭」。

「勞動關係委員會」(Labour Relations Committee)是在 1975 年的勞動關係法之後設立的,


主要是審議不當勞動行為,1979 年勞動法庭開始設立之後,大量的勞資爭議事件轉而向勞
動法庭提起審理,勞動關係委員會的功能大減。 「勞動法庭」 (Labour Court)之所以是勞資
政三方協商機制的一部分,乃因為審理案件時,除了一位專業法官之外,勞方及資方可分
別推派一名助理法官協助審理。勞資雙方都較接受勞動法庭的判決結果,且勞動法庭有權
強制執行,所以勞動法庭的審理案件大增。

但勞動法庭也不是沒有缺點。隨著案件的增加,審理時間就會拖長、而且法官無法仔細了

15
解每一個案件,原先設立勞動法庭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避免依賴律師、使法庭對勞工來說
有親近性,如今審理無法仔細、就變成法官要依賴辯護律師的陳述,於是請不起律師的勞
工就吃虧了。(Sungsidn & Kanchada 1996, p.19)

表 9. 泰國中央勞動法庭審理案件數依訴訟原因分,2003 至 2005 年
件數
2003 35,451
2004 23,155
2005 total 5,693
1. 解雇 653
2. 勞動條件協議破裂 309
3. 違反勞動保護法 3,799
4. 違反勞動關係法 43
5. 司法程序(enjoyment of judicial procedure) 65
6. 上訴 -
7. 不當勞動行為 758
8. 勞工補償法 15
9. 社會安全法 51
10. 其他 -
資料來源:泰國中央勞動法庭。

上面表 9 顯示了近年來勞動法庭審理的案件數目,2005 年的數目忽然急劇下降。依訴訟源


由來說,大部分是違反勞動保護法,也就是關於個體勞動權的部分。

因為勞資雙方對於勞資爭議案件都傾向於由勞動法庭審理,以致進入勞動關係委員會的案
件不多,2005 年時,僅有八十七件勞資爭議、三件罷工及六件鎖廠。勞工常利用的管道還
包括申訴,2005 年的申訴案高達九二二八件,其中經過官方處理的有八五二九件,關聯勞
工超過二萬人,總罰款金額超過二億二千萬泰銖(見表 10)。

這樣的狀況跟台灣是類似的。部分因素為工會的集體力量不強,所以勞工遇到資方不合理
的對待時,就會更傾向於採用向官署申訴或上法庭提起訴訟的方式,選擇採取集體行動以
保障勞工權益的機率反而不多。

16
表 10. 泰國的勞工申訴案及受理情形,2001 至 2005 年 (1 泰銖≒0.8 台幣)
年 提出的申訴案 受理的申訴案
件數 關聯勞工數 件數 關聯勞工數 罰款金額(泰銖)
2001 6,976 28,622 5,181 20,573 279,136,635.00
2002 4,615 13,516 4,389 13,175 163,235,286.42
2003 6,421 19,891 5,477 13,740 134,169,865.98
2004 8,272 22,971 7,410 18,433 272,583,821.23
2005 9,228 27,083 8,529 21,663 221,840,370.12
資料來源:泰國勞動部勞動保障與福利處勞動關係科。

(五)勞動保護法

1998 年開始施行的「勞動保護法」(Labour Protection Act),主要規範的是勞工的個體勞動


權:主要章節包括女工及童工工作保護、工資工時及休假、最低工資、福利、勞工安全衛
生、工作規則、資遣費、申訴制度、職工福利金與勞動檢查等。近似台灣的勞動基準法加
上勞工安全衛生法與勞動檢查法。較重要的規範如下。

工資工時及休假:日正常工時八小時、週正常工時四十八小時,每週加班工時不得超過三
十六小時。每週至少休息一天,工作滿一年之後即可有六天以上的特休。勞工每年可有三
十天帶薪的病假及三十天帶薪的教育訓練假。加班工資至少為平時工資的一點五倍,假日
工資至少為二倍,假日加班工資至少為三倍。

資遣費:工作一二○天以上至未滿 1 年者,三十天薪資的資遣費;滿一年至未滿三年者,
九十天的薪資;滿三年至未滿六年者,一八○天的薪資;滿六年至未滿十年者,二四○天
的薪資;滿十年以上者,三百天的薪資。

最低工資:早在 1972 年就開始實施,由「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


(Wages Committee)審議。
最低工資的金額依照省份而有不同,並只適用於正職的受雇者,兼職及定期契約都被排除
在外。據估計,約有四成左右的工廠沒有達到最低工資的要求(Brown et al 2002, p.15)
。依
下列表 11 來看,首都曼谷及其週邊五省(也就是曼谷都會區)的最低工資是最高的,南部
地區雖然工業不發達,但普吉島(Phuket)為世界知名之觀光旅遊區,所以該地之最低工
資僅次於首都圈。

17
表 11. 泰國最低工資依區域分,2005 至 2006 年 1 月 單位:泰銖/日(1 泰銖≒0.8 台幣)
區域 開始生效日期
2005 年 1 月 1 日 2005 年 8 月 1 日 2006 年 1 月 1 日
曼谷 175 181 184
曼谷週邊五省 175 181 184
中部 139-153 142-161 142-163
東部 138-157 141-163 142-166
西部 139-142 147-148 147-151
北部 137-149 140-153 140-155
東北部 137-150 140-156 141-158
南部 139-173 142-178 143-181
資料來源:泰國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委員會。

在私營部門平均薪資方面,區域別差異甚多,首都圈的平均薪資為全國平均的將近二倍、
北部及東北地區的三倍以上(見表 12)。如果以產業別來看(見頁 9 表 4),製造業的平均
薪資偏低,甚至低於總平均,最高的是財務金融業,其次是教育、公共服務及運輸通訊業
等。

表 12. 泰國私營部門平均薪資依區域分,2005 年 單位:泰銖/月(1 泰銖≒0.8 台幣)


區域 平均薪資
全國 6,053.18
曼谷都會區 11,295.53
中部 (包括東部及西部) 6,376.63
北部 3,684.85
東北部 3,582.18
南部 4,483.25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

(六)社會安全法

1990 年開始施行的「社會安全法」(Social Security Act),類似台灣的勞工保險制度。

(七)泰國工運概況

前面提到,2005 年時,公部門組織率百分之五點六二,私營部門組織率百分之二點五三,
但公部門中如果扣掉公務員,只計算公營事業員工的話,則組織率高達六成以上(Voravidh
et al 2003, p. 14);以平均會員數來看,公部門工會為三七四七點六七人,私營部門工會僅
為二三八點零三人。因為公營事業是國家基礎建設的核心,運作順利與否事關國家經濟發

18
展,公部門會避免勞資爭議的發生、而對勞工的組織較為寬容,且公營事業工作職位亦較
穩定,公營事業員工就比私營部門勞工有更多籌碼來成立工會,所以公營部門的工會組織
律要遠高於私營部門。

又因為私營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私營部門工會又多為企業工會、以致規模普遍不大,公
營部門工會的規模要遠大於私營部門工會。1999 年時,大部分私營工會的會費僅為每人每
月二十泰銖(Brown et al 2002, p.25)
,因為私營部門工會規模小再加上資源缺乏,跟台灣相
似的情形是,工運的主力部分靠公部門工會來拉抬聲勢。

在性別參與方面,根據 1999 年一項調查的數據顯示,百分之三十七點三的工會會員為男


性,百分之三十四點五為女性(其他並未顯示性別) ,但卻高達百分之七十九點三的工會理
事長及百分之六十八點五的工會秘書為男性(Brown et al 2002, p.25)。

一般來說,各個總工會通常親官方或與特定政黨有密切關係,一直有個別工會幹部受到主
流政黨提名擔任國會議員,但這並不表示他們能夠代表基層勞工的利益。因為私營部門的
中小企業性質與企業工會型態,自主工會力量薄弱而破碎,聯合會及總工會層級通常掌握
在工會官僚的手裡,這些工會官僚依其個人脈絡,又分別依附於不同的主流政黨,這些特
點均與台灣非常相似。每逢選舉,身為選票大宗的勞工選票便讓現有的議會政黨瓜分,無
法集中力量針對勞工議題發聲;來勢洶洶的彈性雇用、派遣勞動、臨時工等「世界潮流」,
使得工會組織率低落的問題雪上加霜。

不過在正式的工會層級之外,泰國工會還發展出區域性的工會聯合(area group of unions),


較有名的例如在曼谷北邊的 Rungsit Area Group of Unions 及位於曼谷西郊龍仔厝府的
Omnoi-Omyai Area Group of Unions。這兩個區域都算是泰國最早建立的工業區,所以工運亦
較早興起:Rungsit 附近的工廠規模較大、以往勞工多為技術性高的工人,此處的工會聯合
成立於 1976 年、一度極為激進,但經過 1980 年代官方鎮壓之後目前較沉寂;相對之下,
Omnoi-Omyai 地區的工廠規模較小、多為勞力密集工業,工會聯合成立於 1981 年(Ji Giles
1999, pp30-1)。

這些區域因為工會聚集,勞工自主意識較高的幹部,自然想到要聯合起附近工會的力量互
相奧援,並進一步共同租用辦公室、共同舉辦勞教活動等來節省資源。這些區域工會聯合
因屬體制外的組織,成立的原因多為自主性高的工會幹部積極串聯的結果,因此比較起體
制內的工會聯合要更積極而有活力,且因位置聚集,互動亦較密切。又這些區域工會聯合
的領導職務多為輪流擔任,所以也比較不會發生工會官僚長期佔位的狀況(Bundit 1995,
pp34-5)。

19
圖 4. 泰國工運遊行一景,紅旗滿目。 攝影:柳琬玲

除了區域性的工會聯合之外,自主工運還逐漸建立起全國性的聯盟,如:1992 年成立的「女
工聯合團體」(Women Workers’ Unity Group) ,是著重於女性勞工議題的一個聯盟;2000
年時,來自公私營基層工會與勞工非政府組織一起成立了「泰國勞工團結委員會」(Thai
Labour Solidarity Committee),做為自主工運力量的全國性集結中心,目前大約有二十七個
會員團體。 「泰國勞工團結委員會」非常類似台灣全產總正式成立前的推動籌備委員會,由
工會及工運團體共同組成,是正式成立自主總工會的條件尚未成熟階段的一個鬆散聯盟。

雖然泰國自主工運的的全國性集結尚未組織化,但比起台灣全產總正式成立之後行動力卻
反而倒退,泰國自主工運相對之下活躍的多,每逢重大議題總是不會缺席、勤於動員群眾
上街,針對提高最低工資、勞動法改惡等全國性議題舉辦活動向政府施壓、以爭取勞動者
權益(參考 Voravidh et al 2003)
。整體而言,泰國自主工運不乏青年工會幹部付出一己的經
驗與能力,於下班時間與週末假日處理工會事務,並且協助勞資爭議案件與組織工會;相
較之下,台灣自主工運第一代幹部陸續退休之後,有經驗的新生代幹部顯得十分缺乏。

1. 非政府組織與國際工會的角色

就像台灣工運剛興起時,因為多數工會仍掌握在官方或親資方的勢力,自主的勞工力量想
要尋求奧援,就必須向外發展,於是工運團體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泰國也是一樣,於工
運發展過程中,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亦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泰國勞工部門最早出現的NGO組織是來自西方世界:1970年,與德國社民黨關係密切的「弗
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會」(Friedrich Ebert Stiftung,FES)在曼谷開設泰國辦公室;美國總

20
工會AFL-CIO設立的國際團體「勞工團結中心」(American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Labor
Solidarity,ACILS,或稱為Solidarity Center)於1975年跟進。進入1980年代後,國際產業別
工會開始積極在泰國招收會員。就這些國際勢力而言,FES與ACILS的影響力要明顯大於國
際工會,因為前者在曼谷有常駐辦公室,又聘有泰國本地的工作者、跟當地的基層工會溝
通沒有語言文化問題,而且發展工作已經超過三十年。(Voravidh et al 2003, pp 9-10)

圖5. 介紹新自由主義之危害的工運海報。攝於汽車業工會聯合會辦公室,同時也是勞工團
結中心設立在Borwind地區的勞工服務辦公室。
攝影:柳琬玲

但來自於比較批判的聲音認為,像FES與ACILS這些外國團體,他們雖然鼓吹工會運動、但
卻傾向於由上而下建立官僚的工會機制,而非由下而上組織代表基層勞工利益的抗爭。他
們花費大筆金錢補助本地工會舉辦勞教、印刷刊物等等,使本地工會產生了「依賴的文化」 、
每每仰賴外國團體提供資源的協助,這些外國團體並由此主導了工運的策略與方向。(Ji
Giles 1999, p.14)

1980年代後期以後,開始出現本地的勞工議題非政府組織,如協助我們進行勞工訪問的那
些團體。這些團體透過調查研究與勞教來協助工運,並逐漸介入組織工作與勞資爭議。
(Voravidh et al 2003, pp 16-7)

21
二、台灣資本在泰國的概況

根據表 13 我們可以看到來自台灣官方的統計,自 1952 年以來,經過台灣政府核備前往泰


國的投資共有三七五件,總投資金額則超過十二億美元。這兩個數字實在是偏低,尤其對
比於來自泰國政府的統計。根據表 14,自 1959 年以來,台商前往泰國投資共有一八六五
件,總投資金額則超過一一八億美元。換句話說,泰國政府的統計遠遠超出台灣政府核備
的數目,在件數方面將近五倍,在總金額方面則是接近十倍。

表 13. 台灣政府核備對泰國投資前十大產業統計表,1952 至 2006 年


金額單位:美元千元
業別 件數 金額 平均每件投資金額
電腦、通信及視聽電子產品製造 17 188,745 11,103

木竹製品製造業 38 187,112 4,924
紡織類製品製造業 46 135,848 2,953
批發及零售業 33 107,936 3,271
化學材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31 93,061 3,002
食品、飲料及菸草製造業 24 85,461 3,561
電力機械器材及設備製造修配業 7 68,392 9,770
金屬基本工業及金屬製品製造業 18 60,755 3,376
電子零組件製造業 15 50,345 3,356
金融及其輔助業 5 35,153 7,031
其他 141 212,577 1,508
合計 375 1,225,385 3,267
資料來源:台灣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相信這樣的情況不只發生在泰國,在中國大陸、東南亞及中美洲等台商投資集中的區域,
台商實際投資的金額總是遠遠超出台灣政府核備對外投資的金額。原因主要有三:(一)台
商沒有經過政府核備就前往海外投資,尤其是在開放對外投資的早期,政府監控鬆懈,所
以就有很多「偷跑」現象的發生;(二)許多對外投資是在香港或加勒比海的小島等避稅天
堂先設立子公司,再經由子公司前往第三地投資,於是就規避了必須向政府申請核備的機
制,導致統計上顯示不出來;(三)若干投資案是以個人名義進行的投資,所以政府較難監
控。

不過經由台灣政府的統計,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在泰國投資台商的若干性質,例如:前十大
投資產業集中在電子、木竹、紡織及批發零售業等,平均每件投資金額大約是三百萬美元,
電腦相關產業的平均投資金額是最高的,超過一千萬美元。只是,對比於泰國政府的統計

22
之後,我們發現,台商實際的平均每件投資金額也要比經政府核備的高出許多,達六三五
萬美元,幾乎是核備金額的兩倍,或許有些台商在向台灣政府申請時少報、實際上的投資
金額卻超出許多。

根據泰國政府的統計,台商投資泰國的最高峰是在 1995 及 1996 兩年,也就是亞洲金融風


暴的前夕。總體而言,台商總投資金額在泰國外資中排名第三,僅次於日本及美國。

表 14. 台灣在泰國投資統計表 金額單位:美元千元


年別 件數 金額
1959-1989 642 2,097,250
1990 144 782,700
1991 69 583,500
1992 44 289,900
1993 61 215,400
1994 88 477,500
1995 102 1,803,900
1996 66 2,785,200
1997 62 414,300
1998 69 253,600
1999 86 211,100
2000 120 437,410
2001 50 158,690
2002 41 62,930
2003 57 338,830
2004 53 268,530
2005 63 417,660
2006 (1 月至 9 月) 48 254,240
Total 合計 1,865 11,852,640
資料來源: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

台灣的總投資金額在泰國雖然排名第三,但企業的平均規模偏小、雇用勞工數也不算多,
根據表 15,台商投資案每年新增加的就業機會,僅佔全部外資企業新增就業機會中的二成
不到。有趣的是,在 1995 及 1996 年台商投資泰國的高峰,台商新增加就業機會的比率反
而降低了,是因為台資企業的投資轉向於更不勞力密集的產業嗎?這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23
表 15. 泰國外資新增就業機會統計
年度 總計 所有外資 台資
非農業部門的新增 新增就業 佔所有新增 新增就業 佔所有外資 佔所有新
就業機會(包括本地 機會 就業機會的 機會 新增就業機 增就業機
資本) 比例 會的比例 會的比例
1988 620,000 210,140 34.0 37,110 17.6 6.0
1989 510,000 197,160 38.6 32,900 16.7 6.4
1990 460,000 189,263 41.1 26,034 13.7 5.6
1991 460,000 130,494 28.3 13,234 10.0 2.9
1992 470,000 80,289 17.1 4,812 6.0 1.0
1993 610,000 59,866 9.8 13,134 21.9 2.2
1994 620,000 49,464 8.0 8,792 17.8 1.4
1995 790,000 60,637 7.7 8,353 13.8 1.1
1996 670,000 99,780 14.9 7,764* 7.8 1.2
說明:1996 年只計算 1 月至 9 月。
資料來源: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轉引自 Bunluasak 1998, p. 186.

(一)泰國台商的特性

除了投資金額及產業別之外,台商在泰國的投資是否有其他特性?我們目前沒有找到較新
的研究,只有一份在 1995 年作的調查提供了若干訊息,這份金融風暴前作的調查或許可以
給我們一些參考。

表 16. 台資企業選擇在泰國投資而非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原因(複選)
政治穩定 48 (73.8)
種族和諧 48 (73.8)
工資低廉 34 (52.3)
對外資的優惠措施 24 (36.9)
利於向第三地出口 17 (26.2)
基礎建設良好 16 (24.6)
當地政府不太干預 13 (20.0)
文化相近 12 (18.5)
內需市場有潛力 22 (33.8)
總有效樣本 65 (100.0)
說明:括號內為百分比。
資料來源:Chen 1995, p.208.

首先,為何選擇泰國作為對外投資的目的地?如表 16,在六十五個樣本中,各有四十八個、

24
也就是超過七成的受訪者認為,政治穩定及族群和諧是最主要的原因,也就是說,雖然泰
國的政變堪稱頻繁,但政權的更替似乎不影響經濟的發展,至少對台灣投資客來說沒有影
響。接下來的原因分別是便宜的勞動力(百分之五十二點三)
、泰國政府的投資優惠(百分
之三十六點九)及泰國內需市場的潛力(百分之三十三點八)。

其次,在泰國台資企業多為台灣人掌握大部分股權,在六十個樣本中有三十二家為台灣人
掌握全部股份,其餘十四家台灣人股份佔一半以上,僅有十四家的台灣人股份在一半以下。
平均來說,台灣人佔的股份數接近八成。(見表 17)

如前所述,台灣的對外投資有時是以個人名義進行,所以,當問到在台灣是否有母企業時,
在六十二個樣本中有十八家企業表示沒有,約佔三成(Chen 1995, p.175)
。而在問到多久可
以回收初期投入的成本時,調查顯示平均時間為五點二年(Chen 1995, p.181)。

表 17. 在泰台資企業所有權狀況
企業中台資持有比例 家數
少於五成 14
五成以上 14
全部台資 32
總有效樣本 60
企業中台資股份平均比例 79.2%
資料來源:Chen 1995, p. 176.

雖然在泰國的台資企業中,台灣人擁有大部分股權,但長期待在泰國從事經營管理的台灣
人卻不多,平均每家企業只有五名台籍幹部(見表 18)。在幹部職位中,台灣人多是擔任
董事長及生產部門的管理,其他在財務、行銷及研發方面,大部分是由泰國當地幹部擔任。

表 18. 在泰台資企業的台籍幹部工作部門分布(複選)
正副董事長 38 (82.6)
財務部門 20 (43.5)
行銷部門 17 (37.0)
製造部門 32 (69.6)
研發部門 11 (23.9)
其他 7 (15.2)
總有效樣本 46 (100.0)
平均台籍幹部數目 5
說明:括號內為百分比。
資料來源:Chen 1995, p. 188.

25
而在經營管理的決策上,不同部門有略為不同的狀況(見表 19),在財務、行銷及研發部
門,決策權主要掌握在台灣母企業,但在生產及人事上,在泰國的幹部(包括台籍與泰籍
幹部)就有較大的決策權。

表 19. 在泰台資企業的決策機制依部門分
決策機制 財務部門 行銷部門 製造部門 人事部門 研發部門
台灣母公司作決策 21 20 7 5 24
(45.7) (43.5) (15.6) (10.6) (52.2)
在泰台籍幹部聯繫母公司後 10 10 12 3 7
作決策 (21.7) (21.7) (26.7) (6.4) (15.2)
在泰台籍幹部自行決策 7 7 14 22 7
(15.2) (15.2) (31.1) (46.8) (15.2)
當地幹部自行決策 8 9 12 17 8
(17.4) (19.6) (26.7) (36.2) (17.4)
總有效樣本數 46 46 45 47 46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說明:括號內為百分比。
資料來源:Chen 1995, p. 190.

26
三、訪談結果紀錄

以下所示法定最低工資,以訪談當時該省份的法定最低工資為準。當時匯率,一美元約等
於四十泰銖、而一美元約等於三十二元新台幣,換句話說,一泰銖約等於零點八元新台幣。

(一)大同泰國公司(Tatung Thailand):打壓工會、缺乏工作權保障與管理的惡行

訪問時間:2005 年 8 月 27 日、9 月 9 日及 9 月 17 日。
受訪者:共七人,三男四女,包括前後任工會理事長,年齡從二十九至四十歲,年資從六
至十三年,學歷從九年級至大學。
工廠地點:位於曼谷東南方約二小時車程的春布里府(Chonburi) ,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六
三泰銖。
公司歷史:大同為台灣一歷史悠久且知名的家電企業(關於大同的歷史及在台灣的勞資關
係,參考 Tsai 2006)
,公司網頁:http://www.tatung.com/。大同在泰國曾經有三個相關投資事
業,分別是:大同泰國、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及大同電線電纜泰國。大同泰國是大同的直接
投資且為獨資,成立於 1989 年。
主要產品:彩色電視機及電腦顯示器等。

1. 勞動條件基本狀況

(1)工資。在泰國,製造業部門根據人員不同、通常有兩種敘薪方式:其中一種稱直接人
員,就是生產線上的操作員,為日薪制;另一種為間接人員,即辦公室文職人員或技術員,
為月薪制。日薪制人員每月的給薪日是二十六天(例假日不給薪) ,薪水每兩個星期發一次;
而月薪制人員的薪水是包含例假日工資的。2005 年 8 月,大同泰國有二六四名直接人員及
一四五名間接人員。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女性 男性
數目 359 50
工會會員數 100

2005 年時春布里府的最低工資是每天一六三泰銖,所以,對日薪制員工來說,每月最低工
資是一六三泰銖乘以二十六日等於四二三八泰銖。工會告訴我們,日薪制員工的平均月薪
大約是四九九○泰銖,比最低工資稍高,這在外資企業來說算是低的。除了基本的月薪之
外,日薪制員工還有技術津貼、環境津貼、夜班津貼及全勤等獎金。月薪制員工的平均月
薪大約是一四五泰銖乘以三十日,不過他們有比日薪制員工更高的津貼金額。有年終獎金
但是不多。

27
(2)工時與輪班制。正常週工時是四十八小時。以往曾經為兩班制,但最近因為缺乏訂單,
只有常日班。正常工作日是每週六天、每天八小時,但公司把週工時集中在五天,所以每
天的正常工時超過八小時。

(3)性別分工。在全部的四○九名員工中,只有五十名是男性。跟女工比較起來,男工普
遍為接受較高教育(高等技術學校)的技術工人,如維修機台與現場領班等,是月薪制員
工;而女工通常只有九年級學歷(相當於國中畢業),是現場操作員。所以男工的薪資無疑
高出女工許多。而雖然大部分員工是女性,但多數工會幹部、包括前任及現任理事長卻都
是男性。據反應,主要的台灣負責人張振輝有嚴重的性騷擾問題,尤其是對辦公室的女職
員。

(4)勞工安全衛生。工會會員表示,機器狀況還可以,公司根據法令提供每年一次的員工
健康檢查。但其他方面就很糟,例如:油品與有機溶劑沒有妥善保存、暴露在空氣中;物
質安全資料表的記載不夠清楚;升降梯常故障;火災警示器亂響;電線老舊,工人有時會
因為漏電問題被電擊;洗手間不夠及逃生門被上鎖等等。即使女工佔大部分且以前有夜班
工作,但工廠內沒有任何宿舍。

2. 缺乏工作權保障與打壓工會

1997 年時公司試圖更改獎金制度、提高領取獎金標準,形同實質減薪,引起工人反彈、提
出爭議,使得公司暫停此政策。但 1998 年公司故態復萌,又想執行。工人因而於 1999 年
開始組織工會,至 2000 年 3 月成功完成工會立案手續。因此,我們只知道 2000 年後的員
工數及工會會員數變化,詳如下表 20。

表 20. 大同泰國公司歷年員工數及工會會員數變化
年份 200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5
08/27 09/17
員工數 2,000 3,000 不詳 700 409 325
會員數 50 2,000 不詳 不詳 100 不詳
備註 工會成立;公司 公 司 業 務 繁 開始資遣工人,以原料不 將 前 任 工 會 故技重施,資
雇 用 工 會 打 榮期,也是工 足為由,片面宣布停工, 理 事 長 提 請 遣 工 會 會 員
手,該年九月份 會 組 織 高 峰 僅給付半薪。許多工人受 法 院 要 求 資 與幹部,並且
工會 15 名理監 期。工會幹部 不了自行離職。引起法院 遣。訴訟期間 將 工 會 理 事
事 全 數 被 開 來 自 生 產 線 介入,行文要求公司不得 長達半年,期 長 與 一 位 不
除,三個月後在 領班,容易招 臨時停工,若停工須與工 間 禁 止 其 進 接 受 資 遣 的
該 省 政府 介 入 收 勞 工 加 入 人協商並給付全薪。公司 入工廠。最後 理 事 提 請 法
下,讓工會理監 工會,會員成 並宣稱生產線將轉移至中 他 被 逼 接 受 院 要 求 加 以
事全員復職。 長快速。 國大陸。 離職。 資遣。
資料來源:大同泰國工會。

28
當工會成立之後,公司旋即雇用一位泰籍的工會打手,將理事會全員開除,後因為泰國法
令中有對工會發起人的保障,公司在法律上站不住腳、同意工會理事全員復職。但公司對
工會的打壓仍然持續,管理幹部對工會表示:台灣老闆不喜歡工會,公司將工會幹部調職、
拒絕他們加班,並且監視他們的行為、不讓他們跟一般員工交談。2002 年是工會組織率的
高峰,幾乎所有的正式員工都加入了工會,當時由於訂單充足,公司甚至在二千名正式員
工外還另外雇用了一千名短期契約工,短期契約工是按最低工資以日薪給付,沒有任何獎
金。

2003 年開始,公司施壓要求工人接受資遣,資方說:顯示器生產線要移到中國去了。依照
泰國法律,資遣工人必須至少在一個給薪週期前告知(如果是日薪制的工人,就是兩週前;
如果是月薪制工人,就是一個月前) 。但是大同公司從未遵循此項規定,實際做法是,公司
告訴課長該部門要資遣幾個人,然後該課長挑選人選並將名單送交人事經理,人事經理看
過並同意之後,就把工人叫到辦公室去領法定資遣費,馬上離開公司。

2004 年,開除工會幹部的事件再度發生,15 名理監事會幹部全員被資遣。但當時工會理事


長 Somsak 同時也是勞資會議的勞方代表,根據法令,如果工會幹部同時也是勞資會議的勞
方代表,那公司就必須取得法院的許可方可進行資遣。而公司也向法院提出了申請,訴訟
期間,公司不准 Somsak 進入公司,本來還想只給他半薪,經過他抗爭之後才發給全薪。
Somsak 曾要其他工會幹部拒絕資遣、向法院提起訴訟,但大家都以訴訟耗時費力而放棄。

在法庭上,法院人員要 Somsak 自行與公司協商。後來,他們建議 Somsak 接受公司提出的


資遣金額離職,理由是公司即將關閉遷移至中國,如果 Somsak 不同意,公司大可以在關廠
之後只給 Somsak 法定的資遣費,而當時公司卻提出了兩倍的金額。最後,在其他幹部已經
接受資遣、而法院也不支持他的情形下,Somsak 只好也接受資遣。

2005 年 5 月,工會理監事會改選,到了 9 月,七名理監事中已經被資遣了四名、五名候補


理監事中已經被資遣了二名,剩下的三個候補理監事不敢遞補出任幹部。現任的理事長
Chanet 面臨了跟前任理事長 Somsak 一樣的處境,他同時也是勞資會議的勞方代表,所以公
司再次向法院提出申請要資遣他,且公司不讓他和另一名拒絕接受資遣的幹部進入現場,
只把他們放在一間空房間中監視他們的行為,意圖逼使他們向公司低頭同意離職。

根據法令,理監事會必須有超過名額半數的成員參與才有法定效力,而當時幹部卻不到一
半、候補人員也不敢遞補,根據法令必須召開大會補選。但 Chanet 擔心他如果召開大會,
公司會採取更激烈的方式來攻擊工會,到時工會將完全瓦解。Chanet 說工人已經不想在這
樣的公司繼續工作下去,大家都想被資遣然後去找下一個工作,以致工會難以發動任何力
量。

據我們在 2006 年 8 月詢問泰國勞工團體所得到的消息,大同泰國公司雖然僅維持很小的規

29
模、但仍然在營運,並沒有如他們先前所說要移到中國去。工會一樣持續在艱辛中掙扎。

3. 管理方式

大同泰國公司的董事名單只有五名、都是台灣人,而其中常駐在泰國的通常是張振輝,泰
國的員工稱他為副總,他負責大同泰國的日常運作。除了張振輝之外,工廠中尚有數名來
自台灣的高階管理人員。工會成員還提到,工廠中有一些來自中國的勞工,他們或許是來
學習技術轉移。

根據工會成員的描述,台灣籍經理的管理方式是非常惡劣的,他們看不起泰國人,經常對
他們大吼大叫,用腳指人、這在泰國是非常不敬的待人行為,有時並有肢體暴力的行為。
工會幹部一致指認張振輝應該為打壓工會及管理的劣行負大部份責任,尤其是對女員工的
性騷擾。工會曾要受害者提出申訴,但沒有人敢提出,因為她們都怕會丟掉工作。許多員
工也都提到,張振輝有嚴重的貪污問題,並要員工去幫他做他私人的事情,例如幫他清理
房子。

從 2003 年開始,以顯示器生產線要移到中國去為理由,公司施壓要求工人接受資遣。尤其
是年齡超過三十五歲的工人,常常被施壓,管理人員會說: 「你太老了,做不動了。」
(You
are too old, not active!)

根據大同公司 2006 年度的年報,張振輝已經不在大同泰國公司的董事名單上,而他在大同


泰國的副總職位也被取代了。

4. 工會

泰國的工會跟台灣一樣,大部分是廠場工會,所以,會員數都不多、資源都相當有限,泰
國資方甚至很少提供辦公室給工會使用。在這種情形下,較自主的工會當然會傾向於結成
聯盟來增加力量,大同泰國工會便加入了「東部灣區工會中心」 (Eastern Seaboard Trade Union
Center),這個區域性聯盟由曼谷東南方數省的自主工會組成,因為這些省份位於曼谷海灣
東邊而命名,這些工會合力租了一棟三層透天厝當作合用的辦公室,並在例假日時利用此
中心舉辦勞教等活動。「東部灣區工會中心」是「泰國勞工團結工作委員會」的成員。

(二)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公司(FDK-Tatung Thailand):以關廠作收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18 日。
受訪者:共三人,皆為女性,年齡從三十至三十五歲,年資從十至十二年,學歷從九年級
至高等職業學校。
工廠地點:同樣位於春布里府,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六三泰銖。
公司歷史: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公司是大同與日資富士電化於泰國合資的企業,成立於 1991

30
年。
主要產品:電視機、電腦顯示器、小型家電與供應大同泰國及韓資三星的電子零件。

1. 勞動條件的基本資訊

在 2005 年 9 月底關廠前,富士電化大同泰國的雇用勞動力狀況如下表: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派遣工
女性 男性 女性 男性
數目 216 54 5 25
工會會員數 193 0 0
平均薪資 7,000 泰銖/月,如果加班則可到達 10,000 春布里府最低工資=163 泰株/天
泰銖/月(包括全勤)

大部分正式員工為女性;而大部分派遣工則為男性,他們大多在鍋爐等高溫工作場所作業。
正式員工的平均薪資大約為每月七千泰銖,如果再加上加班則可到達每月一萬泰銖,幾乎
是大同泰國公司工資的兩倍。除了基本薪資之外,正式員工還有其他獎金如全勤、醫療補
助及年終兩個月薪水等。派遣工的薪資則是依照最低工資按工作日數發放。

工時及輪班制:在模具及鍋爐部門是兩班制,早班從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晚班從晚上八
點至早上五點,每週輪調一次;其他部門都只有常日班,從早上八點至下午五點,如果加
班就至晚上八點。正常工時是每天八小時、每週四十八小時,如果旺季加班時則每天工作
十二小時。

勞工的年齡在二十八至三十五歲間,平均年資超過八年。

2. 關廠與工會的回應

工會是在 2000 年 7 月成立,工會剛成立時,公司亦曾開除了名工會幹部,但同樣地,因為


法令對工會發起人的保障,兩人回到了原來職位,此後公司就與工會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在工會成立前,公司的勞動條件有些不好的地方,工會成立後便得到了若干改善。

根據工會的說法,在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公司,日本人管經營而台灣人管帳務,基本上勞動
條件及勞資關係比較像日資企業而不是台資企業。工會認為他們的勞動條件比不上汽車業
工廠,但比大部分電子業工廠都要好。

數年前,日籍經理曾告訴工會,因為公司在中國也有工廠、而且中國的薪資水準比泰國低,
公司有把泰國生產線遷移至中國的計畫。2005 年 7 月 14 日,公司宣佈將在九月底關廠,
員工將可依法得到資遣費。工會對於關廠的宣布覺得有點來得太快,但是接受了這一個事

31
實。

表 21. 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工會成立前後的勞動條件比較
工會成立前 工會成立後
日薪制,按年資計薪 月薪制
全勤獎金提高(從 250 泰銖/月、提高至 650 泰銖/月)
較高的特休未休獎金
伙食費部分補貼 伙食免費
只有社會保險 附加人壽險
儲蓄基金制(每月從薪水中扣除 3%作為個人儲蓄基金,公司再追加
3%作為鼓勵,如果員工自行離職只能得到自己的 3%,如果退休或被
資遣則可以得到全部 6%)
每年 10,000 泰銖的員工家屬醫療補助
勞工了解工會的處境,而且他們覺得工會成立後勞動條件改善了。

工會與公司維持著良好的互動關係,日籍經理常來徵詢工會的意見。
資料來源: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工會

富士電化大同泰國工會也是「東部灣區工會中心」的會員工會。

(三)聯界電子泰國公司(Linkworld Electronics Thailand):沖壓職災的惡夢工廠

訪問時間:2005 年 11 月 3 日。
受訪者:二人,皆為男性。
工廠地點:位於春布里府,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六三泰銖。
公司歷史:聯界電子網頁:http://www.linkworld.com.tw/。泰國公司成立十年。
產品:電腦週邊產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數目 大約 1,000(男女比例三比七)
平均薪資 日薪制現場勞工日薪大約 174 泰銖,如果沒加班每月約 5,000 泰銖,如果加班約
7,700 泰銖;月薪制技術工月薪約 11,000 泰銖,加上加給可達 18,000 泰銖。日薪
制每 2 週發薪一次。

工時及加班:正常工時八小時,常加班至十二小時。
輪班制:二班制。
其他福利:績效獎金每月三百至五百泰銖,沖壓部門危險加給每天十至四十泰銖,年終一
個月。技術工的薪資相對較高,但隱含著相當大的安全衛生風險。

32
勞工安全衛生:職災問題相當嚴重,個人防護具不足,公司常取消機器的自動防護功能以
讓勞工加速工作。尤其是在沖壓部門,有勞工職災失去左臂、另一位因鐵屑刺入眼睛導致
一眼失明,皆只獲得二萬泰銖的公司補償(及另外的社會保險補償)
,近年來至少有十件類
似的重大職災案發生,大部分職災者在接受治療後,公司仍讓他們在原職位工作,職災工
人因無法勝任原有工作,往往被逼自己辭職。眼部受傷者即因無法好好休息而導致失明。
只有少數個案因當事人堅持自己的權益,而得以獲公司安排轉調其他工作、繼續在廠中工
作。
管理方式:所有經理階層都是台灣人,有些中階管理是大陸人。受訪者對公司管理方式的
評語非常差,認為公司毫不關心員工的權益。無工會。

圖 6. 聯界電子的職災勞工 攝影:柳琬玲

(四)泰達電(Delta Electronics Thailand)


:派遣、外包與潛在的安全衛生危機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6 日、9 月 26 日及 10 月 23 日。
受訪者:共六人,五女一男,包括工會理事長,年資三至十三年,年齡二十四至三十六歲,
教育程度九至十二年級。
工廠地點:第一、二、三、五廠集中位於曼谷南郊北欖府(Samut Prakan)的 Pang-Poo 工業
區,分別生產電腦螢幕、變壓器、唯讀光碟機(CD Rom)與電源供應器。第六廠為新廠,
2003 年於曼谷東郊的北柳府(Chachoengsao)的 Wellgrow 工業區設立,生產電腦外殼與小
型風扇。該區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八一泰銖。
公司歷史:台達電是全世界最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供應商,公司網頁:
http://www.delta.com.tw/。台達電獲得《遠見雜誌》2005 至 2007 連續三年的企業社會責任獎
分組首獎(2008 年列入榮譽榜) ,並得到 2007 及 2008 年《天下雜誌》的企業公民獎大型企
業 第 二 名 。 台 達 電 在 泰 國 的 投 資 稱 為 泰 達 電 , 最 初 建 立 於 1988 年 , 公 司 網 頁 :
http://www.deltathailand.com/。

33
根據泰達電發布的泰文新聞資料,該公司近年仍積極進行擴廠計劃,除了於北柳府投資設
立新廠、集團擴充,並積極進行國際併購(如歐洲的 Ascom Energy Systems)與進軍歐洲市
場的規劃,試圖將其產品主力的電源供應器,由由低階轉變成為較為高階產品,以擴大市
佔率;並且將把原有的高勞力密集性的低階技術,外包的其他省份的小工廠中去作。在產
品線上也打算走多元路線,將原本的電腦週邊零件生產線逐漸改為電信通訊與汽車電子相
關零件的生產,以對應近年來電腦零組件價格跌落的問題。

該公司也操作多元的國際貨幣持有政策以避險,以 1997 年為例,由於亞洲金融風暴發生,


該年度的市況慘澹,但是該公司運用持有的美元部位賣出套得巨額利潤,匯兌利得就有三
十七億餘泰銖。根據公司自行公佈的年度損益簡表,該公司 2002 至 2004 年的年度淨利分
別為三十三億二千三百萬、十八億九千六百萬與十二億二千八百萬泰銖。顯然 1997 年在泰
國遭逢金融風暴導致全國經濟幾近破產的同時,台達電光匯兌得利就比之後任何一年的年
度淨利還要多出許多,簡直可以大發國難財來形容。

1. 勞動條件基本狀況

工人總數為一萬六千人,其中二千七百人為派遣工,故正式員工數為一三三○○人。正式
員工中,採按日計酬的日薪制員工為五千三百人(每二週發薪一次)
,加上亦屬按日計酬的
派遣工,則日薪工人共八千人。八千名月薪制的員工,大多為白領職員、領班與工程師。
日薪制的基層操作員大多為女性員工。如下表: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派遣工 總計


日薪制 月薪制 男性 女性
數目 5300 8000 100 2600 16000
加入工會比例 97% 14% 0 0 6400
薪資 起薪 181 泰銖/天*22 天/月 191 泰株/天*22 天/月

日薪制勞工,剛入廠時以當地區的最低日工資一八一泰銖為底薪,以一個月有二十二日的
正常上工日來計算(週休二日),加上全勤獎金五百泰銖/月、食物津貼十二泰銖/天、生活
津貼十二泰銖/天,總得約五○一○泰銖/月之譜。如果加計每年依考績調薪六至十泰銖/天
不等,以及當月加班費,我們訪問到的女性日薪正職員工中,有年資三年、月工資七千泰
銖的;也有年資十三年、拿月工資七千六百泰銖的;男性日薪員工的薪資似乎略高於女性,
一個年資六年、日薪資二一六泰銖的基層作業員,其月工資加計加班費與其他津貼可以達
九千至一萬泰銖之譜。至於派遣工,則僅以一九一泰銖/天為計價,無其他獎金、年終或調
薪可言。月薪制員工則由於大多為白領、管理職或技術性勞工,待遇普遍較優,月薪在一
萬泰銖上下。公司提供優惠的存款利率鼓勵員工參加公司舉辦的儲蓄活動。

在輪班及工時方面,分為常日班及二班制:常日班每天工時八小時四十五分;二班制每二

34
週輪一次,每天工時加上加班一點五小時,可達十一小時,輪班津貼夜班每天五十泰銖。

從 1998 年開始,泰達電將部份製程大量外包到多達三十四家外包廠,由泰達電將原料送到
外包廠加工成半成品,再運回本廠完成最後組裝。這些小型工廠散布在全國各省,從東北
部鄰接寮國邊境到泰國南部的省份,都有泰達電外包廠的蹤跡。公司會每個月派出品管員
到外包廠去作品質檢驗的工作。

2. 安全衛生

2002 年春天,泰達電發生一個嚴重的廠房倒塌意外,該廠懸掛著沉重的空調設備的天花板
橫樑突然倒塌。時值夜班工作時間的凌晨,作業中的工人逃離不及,造成嚴重傷亡。根據
報載,傷亡人數為七死五十傷,但有勞工表示實際上傷亡人數更多,是公司掩飾了真相,
而且勞工表示,公司實際的補償並不如原先所宣稱的。該事件震驚泰國社會各界,事後調
查得知事故起因於建廠時偷工減料,結構安全性不足導致。

平時,現場作業工人容易發生的工安問題,為化學藥劑引起的皮膚過敏,忍受不了的工人,
往往自行離職了事;公司的年度健檢,依照法令每年進行二次,但所檢查項目為最陽春簡
單的聽力、身高及體重等,如果工人希望進一步作抽血或 X 光檢查就須自行付費。而工會
至今沒有設立安全衛生部門,似乎對於工安問題並未有特別的重視與著墨。

3. 管理方式

台籍經理對本地勞工經常有言詞上的羞辱,以展示其權力上的優越感。公司曾一度對打卡
機作手腳,將打卡機的時間調快數分鐘,以「盜取」工人的時間,此問題後經工會發現,
介入監督,問題已經改善。另外,公司要求工人加班從不於前一天告知,都是當天下午要
求工人延後下班,雖說加班費都照章給付,但造成工人無法自主安排下班後的其他活動與
家庭生活,工人為了保住工作,只能默默承受,敢怒而不敢言。工廠內多處裝設監視器,
隨時監視工人的廠內行為,限制工人上廁所與喝水的次數與時間,對工人造成恫嚇作用。

4. 工會

該公司五個廠隸屬於同一個工會,會員數有六千四百人,涵蓋了百分之九十七的日薪工人
與百分之十四的月薪工人。為何正式員工萬餘人的工廠中,只有六千多人加入工會呢?幹
部的說法是,因為經理階層被排除在工會會員資格之外。另一個原因是,工會將為數二千
七百名的派遣工也排除在工會會員資格之外了。

工會自 1993 年成立至今十三年了,期間曾發生理事長貪污舞弊導致工會重組。目前主要的


例行事項是跟公司談判年度調薪與年終分紅;雖然工會與公司之間訂定了團體協約,但年
度調薪與年終分紅仍需要依據年度盈餘年年談判。另外,工會近來特別關注交通車的安全

35
問題,針對總數一八三輛的交通車,理事會中增設一個巴士檢查委員會,每天固定查核車
子輪胎以及司機酗酒問題。

對於前述公司大量採用外包廠的問題,有的工會幹部擔憂長久下來將對員工的工作權造成
擠壓;但是也有工會幹部認為,外包廠有助於公司減少成本,並且這屬於公司經營管理的
範疇,工會無需置喙。工會理事長認為,工會只要照顧好公司現有正式員工的工作權,確
保不要發生不當解雇的問題就好。

由於公司長年使用相當數量的派遣工,有的人已經為泰達電工作了三年以上,亟思轉成正
式員工卻不得其門而入。2005 年部分派遣工自行發起線上抗議,逼使公司同意,資深的派
遣工可以跟公司申請成為正式員工。由於派遣工皆非工會會員,故此勞資爭議工會並未插
手,持觀望態度。

工會與公司在攸關勞工權益的協調上,並不容易。這除了顯現在年度調薪與年終分紅的團
體協約事項上,往往須經三至四輪的反覆談判才能定案之外,也顯示在工會幹部的操守問
題上,易被資方抓住把柄。工會幹部坦言,工會內部也有資方的眼線,隨時將理事會或會
員的特定行為向資方打小報告,一旦被資方點名作記號,資方往往可以藉故懲罰,或甚至
如果抓到幹部有虧空工會公款的行為,以此名義加以開除。對於積極協調工人權益的幹部,
公司會以各種名義向法院提出資遣之訴,將之掃地岀門。凡此種種,顯示工會幹部也處於
高度白色恐怖的壓力之下,難以積極爭取會員權益。

工會加入區域性的工會聯合 Pang-Poo Industrial Estate Group of Unions 及總工會 Labour


Congress of Thailand。

(五)光寶科技泰國公司(Lite-On Electronics Thailand):以彈性雇用來防止勞工組織工會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10 日。
受訪者:共二人,皆為女性派遣工,年資一點五至二年。
工廠地點:曼谷北郊的巴吞他尼府(Pathum Thani)(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八一泰銖)。
公司歷史:光寶為台灣光電大廠,公司網頁:http://www.liteon.com/,泰國投資開始於 1989
年。光寶獲得《遠見雜誌》2005 至 2008 連續四年的企業社會責任獎,並在 2007 年《天下
雜誌》的企業公民大調查中名列大型企業第十六名,2008 年更晉升為第四名。
主要產品:IC 組裝、digit lamb。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派遣工
性別 女 男 女 男
數目 231 57 1,172 288
平均薪資 起薪 186 泰銖/天 181 泰銖/天

36
派遣工每天薪資一八一泰銖,採三班二輪制、每二週換班一次,每作四天休二天、每天工
作十二小時。全勤每月津貼二四○泰銖,房屋津貼每月二千泰銖,夜班津貼每天二十五泰
銖,伙食津貼每天十三泰銖,環境津貼(高溫)每天五泰銖,總加之後月薪大約七千四百
泰銖,如果加班可達八千泰銖以上,但今年以來從未加班過。派遣工工作滿二年之後,可
以轉為正式工。

安全衛生:工人被機器切斷手指的事時有所聞,過去一年半以來至少有三件。工人除了社
會安全制度的給付之外,得不到任何來自公司的補償,並且必須離職。契約工做滿一年後
應有健康檢查,但二名受訪者皆還未輪到安排健康檢查。

管理方式:大約十名台籍幹部,包括人事部門及現場的工程師,很少與泰籍工人互動。工
人過去曾有二次組織工會的紀錄,但發起者都因遭受公司資遣而導致工會難產。光寶曾將
另一個有工會組織的廠出售而另外設新廠、以規避工會,此廠大量雇用派遣工,也是與防
止勞工組織工會有關。

(六)CKL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7 日及 9 月 30 日。
受訪者:五人,二男三女,年資五至十三年,年齡二十六至四十歲,教育程度十二年級及
大學畢業。皆為工會會員,其中男性為工會理事長。
工廠地點:曼谷以北二小時車程的大城府(Ayutthaya),邦芭茵(Bang Pa-in)高科技工業
園區內(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五二泰銖)。
公司歷史:公司於 1991 年成立,CKL 五年之前為光寶的投資,後來賣給三個分為來自台
灣、香港與中國大陸的合資者,由三個投資者的姓氏各取第一個字母組成公司名稱 CKL。
公司在中國另有投資。
產品:印刷電路板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派遣工
性別 女 男 女+男
數目 669 100
平均薪資 每月底薪約從 5,000 泰銖起跳,如果加班可至 9,000 或 月薪 3,600 泰銖約等於
10,000,正式員工全部為月薪制,每兩週發一次薪。 日薪 180 泰銖。
員工中女多男少。正式員工年紀多在十八歲至二十九歲之間,教育程度多為九年級(國中
畢業)
,派遣工則可能大至四十五歲。派遣工原來三個月一簽,而且是原班人馬繼續作,後
來工會要求連續工作超過一年應該成為正式員工,於是公司改成每個月一簽。派遣工與正
式員工沒有工作差異,生產線上混著作。

工時與加班:工時均為四十八小時,以前是工作六天、每天八小時,後來工會要求改為工

37
作五天、每天九點六小時,分早晚兩班制,每兩週換一次班。平常每天加班一小時,每年
十至十二月為旺季,每天約要加二點五小時的班。加班工資以時薪乘以一點五,假日工資
乘以二,假日超過八小時乘以三。日班津貼每天五泰銖、夜班津貼三十五泰銖。輪班:兩
班制。

其他福利:兩個月年終。全勤獎依連續時間,從五百至一千三百泰銖不等。工會要求公司
為勞工成立信用合作社,工會並參與運作。如果員工加入,每月扣薪水的百分之三進戶頭,
期滿五年之後,勞工可領取公司補貼的加倍金額。有交通車、人壽險,餐廳米飯免費、每
餐配菜另付十七泰銖。

管理方式:台灣老闆常常來工廠,但實際營運交給泰籍經理階層來管理。管理階層經常以
禁止加班來威嚇員工。安全衛生問題:有定期健康檢查,但工傷事件不少,通常為手指割
傷,沖壓部門較容易造成手部壓傷。

工會歷史:工會成立於 1994,六六九名員工中,四六九名是會員。勞工認為,當初光寶是
為了躲避工會,才把工廠賣掉,而另外成立一家無工會的新廠。工會加入化學工會聯合會
(Chemical Workers’ Union Alliance)
。團體協約兩年一簽。公司會以個別調職方式逼迫積
極的工會幹部自己辭職。

(七)北川工業泰國公司(Kitagawa Electronics Thailand):高比例的彈性雇用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4 日。
受訪者:一人,女性,三十多歲。
工廠地點:曼谷以北二小時車程的大城府(Ayutthaya),邦芭茵(Bang Pa-in)高科技工業
園區內(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五二泰銖)。
公司歷史:北川工業是一間日資的跨國企業,泰國廠成立五年多。雖然公司登記的董事長
與總經理是日本人,但根據員工口述,她們的大老闆之一是台灣人,他每年會到泰國拜拜
順道轉來工廠視察一次。工廠中有兩個經理也是台灣人,並且工廠中的泰籍領班粗通國語;
負責進用契約工的人力仲介,也是粗通泰語的台灣人。經查,台北確實有一間由日資百分
百投資的國際北川工業股份有限公司(Kitagawa Industries Taiwan)
,其董事會皆為日商英泰
茂株式會社的日籍法人代表,只有一名身兼總經理的林敏聰為台灣人。
主要產品:生產各式開關,為電子業。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短期契約工(暑假工讀生) 派遣工
性別 女 男 女 女
數目 36 4 13 30

這家企業所雇用的員工中,彈性雇用的人數比正式員工還多。受訪者為一名中年派遣工,

38
據她的觀察,正式員工只要到了三十五歲就會受到主管壓力,認為她們年紀大了,應該離
職;藉此,公司讓年輕的學生工可以轉任成為正式員工。故正式員工的平均年齡約為二十
四至二十七歲,但派遣工均為三十五歲以上的中年婦女,兩者以不同顏色的制服為區別,
所作的是一樣的生產線工作。

正式員工每年度有調薪,但是派遣工的日薪是固定的、沒有加薪,也沒有底薪以外的津貼,
故雖然乍見之下其日薪是高於正式員工的,但是整月下來,契約工的收入仍較正式員工為
低。以表格詳列如下:

正式員工 一年期派遣工
底薪(皆為日薪制) 140 泰銖/天,每月工作 22 天 160 泰銖/天,每月工作 22
(週休二日),所得底薪為 天(週休二日),所得底薪
3,080 泰銖/月,兩週發一次薪 為 3,520 泰銖/月,兩週發一
次薪
津貼 全勤獎金 300 泰銖/月 0
每月加給 1,000 泰銖
抵扣社會保險保費與稅金 100 泰銖/月 100 泰銖/月
月收入(不記加班費、不請假之 4,280 泰銖/月 3,420 泰銖/月
下)

由於派遣工僅為一年期,期滿就失業,要續約須重新應徵與面試,沒有工作權保障可言。
在公司的訂單不足,沒有工作的日子,台籍仲介會將派遣工載到外面的工廠去工作。以來
自外地、與先生一起租房子住在工廠附近的受訪者為例,她每月負擔的房租為二千泰銖,
她淡淡地笑著說:「我賺的錢,扣掉房租跟通勤上班的交通費,就所剩無幾了」,等於她自
己雖有薪資收入,但生活費開銷仍然需要由其丈夫的收入來支應。

工時與加班:正常工時每天八小時,平日加班一小時。周休二日。
輪班制:一班制。
其他福利:派遣工無任何福利、也沒有健康檢查。
管理方式:廠中有二名台籍經理,派遣工的仲介也是台籍人士。

說到工廠中的管理模式,因為受訪者以前在美資企業工作過(後來因老闆易手而被資遣),
跟之前的工作經驗相比較,受訪者覺得這間工廠對待工人是嚴苛的,這體現在經營者從不
關心工人的需求,只關心產品的良率;也體現在工廠總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欺詐工人,曾發
生未依照面試時所談的價錢起薪,與侵占工人所繳社會保險保費的事情。

當訂單不足時,台籍仲介會用交通車將派遣工整車載出去其他工廠去工作。正式員工呢?
由於是日薪制工人,逢事、病假與停工日就沒有薪水可拿,無法忍受低收入而放棄年資另
覓他職者所在多有。這麼惡劣的情形,為何卻沒有工會組織呢?過去曾有工人試圖組織工

39
會,但因為工會發起階段就被經理發現,工人領導者被開除,自此,沒有人敢再作此嘗試。

安全衛生:工廠中最難以忍受的是高噪音問題,工廠提供的護具不足,有的工人得自掏腰
包購買耳塞。

(八)Yuan-Ta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17 日。
受訪者:一名女性,高專畢業。
工廠地點:曼谷東南方的羅勇府 Rayong Province(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五三泰銖)。
公司歷史:公司成立三年。
產品:揚聲器零件。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170 30
平均薪資 日薪為 160+75,乘以二十五天,約為月薪 6,000 泰銖,七十五泰銖是高級職業
學歷的加給,基本薪資隨最低工資調整。每月發薪一次。

工時及加班:每天工時八小時,平日每天加班三小時,旺季(七月中以後至年末)常至四
小時,加班費每天七十五泰銖,假日加班加倍,假日加班超過八小時三倍。強迫勞工超時
加班,每日工時十二個小時以上,每月僅休息一日。受訪者接受訪問時剛下班,臉色極為
蒼白。

輪班制:兩班制,每週換班一次。
其他福利:全勤每月七百泰銖,伙食津貼每天十泰銖,房屋津貼每天十泰銖,年終獎金二
十六天,但如果有請假會被扣點扣掉年終。
管理方式:共十一個部門,每個部門都有台籍管理人員。二年前有二個員工向勞工主管機
關提出申訴,結果被逼辭職。無工會。

(九)Nakonluwontontau:低底薪、超時加班的紡織廠女性作業員

訪問時間:2005 年 8 月 29 日及 9 月 11 日。
受訪者:四人,皆為女性、工會會員,年資十五至三十年,年齡三十九至五十二歲,包括
前後任工會理事長。
工廠地點:曼谷西南郊龍仔厝府(Samut Sakhon)的 Omnoi-Omyai 工業區(法定最低工資每
天一八一泰銖)。
公司歷史:Nakonluwontontau 工廠已經成立四十七年了,營業項目為接單代工各國際成衣品

40
牌,其中主要客戶為嬰兒成衣的 absorba 品牌。第一任董事長來自中國大陸,二十九年前由
台灣人李麗(Miss Lee Li,音譯)接手擔任第二任董事長。
主要產品:紡織、染整、成衣。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450 250
平均薪資 日薪制,每月工作二十六日,根據受訪 男工多在染整部門、技術性機械工或
者的狀況,日薪從 200 泰銖到 230 泰銖 中層管理,故薪資應高於女工。
不等。每兩週發薪一次。

工時與加班:正常工時每天八小時,近年較少加班。早年加班非常頻繁,當趕貨時甚至從
早上八點工作到凌晨三點或六點,休息數小時後繼續上班。加班費從晚上八點至十二點是
一點五倍,可是過了十二點之後又回復原來工資。
輪班制:裁剪與染整部門是二班制,其他是一班制。
其他福利:無年終獎金。有宿舍,但數量非常不足;餐廳供應免費米飯,但配菜要自付。
性別分工:現場作業員多為女工,染整部門、機器維護工為男性。

管理方式:工會幹部指出雇主的心態是:
「只有工人懂得提要求並且有能力監督雇主時,雇
主才會遵守法律,否則他們都要鑽法律的漏洞。」工人覺得老闆很刻薄,連一條橡皮筋的
錢都要省。五名經理中有一名台灣人。勞工對公司的評價為中等,但如果談到薪資待遇,
勞工認為在本區算是差的。

安全衛生:由於工廠沒有冷氣空調設備,工作環境非常炎熱,掛在牆上的溫度計度數通常
為攝氏三十度以上;漫漫長夏裡,工人只得於上廁所時以涼水沖臉與大量喝水來因應。空
氣中瀰漫著棉絮、老舊機器運轉中所帶來高達一六○分貝的噪音、以及不良的採光,長期
傷害工人的呼吸道、聽力與眼力。因為職業病醫師的數量不足,職業傷病的醫療證明難以
取得,在忍受不了繁重的工作負荷之下,許多承受著背部酸痛、視力退化、頭痛、胃出問
題的工人,自行離職了事,也讓老闆因此省掉了應負的法定賠償責任。

工會歷史:1981 年工會成立,至今已有二十四年歷史。目前工會會員四百名,其中三五○
名為女性,可以說工會以女性會員為主要成員。女性員工的入會率高達百分之八十七點五,
相較於男性員工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入會率,亦為女性的前任工會理事長淡然表示: 「這取
決於工作部門啦,當然說到工會事務,女人是比男人更積極參與些(more responsive)
。」
這位傑出的女性工會領導人,是芳齡四十五歲的單身女郎,縫紉部門作業員出身,年輕的
時候遠從泰國東北地區的農業區出來曼谷工作,廠內年資已經三十年。她極孚眾望,為前
述工運組織「泰國勞工團結委員會」的現任主席,是泰國知名的工運領袖之一。

41
從曼谷市中心搭一個小時的小巴到 Omnoi-Omyai 區,抵達 Nakonluwontontau 工會時,已經
傍晚六點了。約這個時間,是因為工人們都要下了班才能趕過來接受訪問。Omnoi-Omyai
區是以紡織業工會為骨幹的泰國工運重鎮,也是曼谷週邊開發最早的工業區。該工會辦公
室並不在廠區內,而是設在該區自主工會聯合會(Union Group of Omnoi-Omyai)的 Sumplung
分區辦公室內,Sumplung 是 Omnoi-Omyai 工業區中較偏僻的分區,此地另一個自主工會聯
合會辦公室在 Omnoi-Omyai 中心區,那裡有較多的工會共用。Sumplung 分區辦公室是兩層
樓的建築,一樓是工會辦公室,同時有三家工會共同使用,牆上貼滿了工會公告、傳單、
海報與二十幾年來工會歷次參與示威抗爭的照片,桌上擁擠地擺著工會的資料夾,書架的
頂上兩幅男女青年工人的遺照,是十八年前因為領導示威被軍警射殺的領導幹部。二樓仍
有一些女性幹部分租住在裡頭,所以走進大門後映入眼簾的是庭院中的成排晾衣架,與架
上的各色衣服。

圖 7. 自主工會辦公室內,工運先烈的遺照。
攝影:柳琬玲

早年之所以發起成立工會,是因為工人難以忍受資方任意開除工人的惡行,參考其他已經
有工會的工廠的經驗,趁著當時紡織業生產正興盛,資方一時間不容易取得大量替代性勞
動力,而團結了廠內多數員工,自行成立工會。

目前的問題:目前工會最為憂慮的,還是訂單大量外包問題;該公司已經有十間平均雇員
約一百人的一線代工廠,這些一線的代工廠還會將單子轉到許多更小的家庭工廠去。

雖然薪資略高於該區最低工資,但工人仍然必須依賴加班來添補收入,如今公司大量外包
以節省人事費用,工人就沒得加班了。以年資十五年的工會會員阿優來說,她日薪二一八
泰銖、月工作日二十六天,月工資只有五六六八泰銖,這樣略高於最低工資的待遇,對多

42
數出身於泰國東北部農業區的工人來說,不足以支付房租、日益升高的生活費與寄回老家
貼補家用所需。認為工資應當多少才足夠其基本支出呢?她們說:
「起碼要有每天二三三泰
銖以上日薪才勉強夠用」。公司甚至還想把薪資改成計件制,但被工會阻擋下來。

新進員工往往難以適應這樣長工時、低工資又高熱的環境,流動性比資深員工高,造成廠
內員工的年齡層偏高。然而,曼谷市不虞匱乏的、由全國各地湧入的求職勞動力,以及該
公司眾多分包網絡,又讓雇主仗著勞動力不虞匱乏而不思改善。這種無所不用其極的苛扣
工人心態,展現在上述低底薪與惡劣的工作環境中。作為自主工會,其工會幹部也承受了
高於一般工人的壓力,往往被刻意排除加班機會而收入遠低於其他廠內工人。因年輕工人
流動率高,故年輕女工加入工會的比率亦較低。

在平均年齡為四十歲的女性作業員之中,約三分之一為單身未婚,提到為何高比例未婚女
性,受訪者表示:
「因為工廠內作業員盡為女性;而且工作很繁重,沒有時間去外面結交男
友。」她們大都負擔了故鄉農村家庭的家計,需要每月寄錢回家,也沒有多少餘錢可以用
在自己身上。另三分之二的已婚人口中,一半是隻身在外地打工,與丈夫孩子異地居住;
與丈夫孩子共同定居在曼谷,能夠擁有完整的家庭生活的幸運兒,只有全部員工中的三分
之一。

(十)油順機械(Yu Shun Machine)

訪問時間:2005 年 10 月 16 日。
受訪者:一人,高中學歷。
工廠地點:公司網頁:http://www.ashun.com/。泰國分公司位於龍仔厝府(法定最低工資每
天一八一泰銖)。
公司歷史:泰國分公司成立二年多,沒有現場生產部門,只有包裝工作。
產品:PE 管。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2 8
平均薪資 平均工資每月 6,500 至 7,000 泰銖,每月發薪一次。
工時及加班:常日班,每天八小時。

(十一)瑪吉斯輪胎(正新橡膠)泰國分公司(Maxxis International Thailand)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24 日。
受訪者:五人,四男一女,其中三人為碩士、二人中學畢業,年齡二十二至三十歲,年資
半年至一年半。

43
工廠地點:羅勇府(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三五泰銖)。
公司歷史:正新橡膠為台灣少數擁有自有品牌的企業,瑪吉斯輪胎在國際上頗有知名度,
公司網頁:http://www.maxxis.com/及 http://www.cst.com.tw/。泰國分公司成立二年。
產品:輪胎。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1,200 至 1,500
平均薪資 男工多於女工。日薪制,每月給薪日為二十五或二十六日,薪資高低取決於教
育程度,中學畢業每天 250 泰銖、碩士 340 泰銖,薪資性別差異大。

工時及加班:正常工時每天八小時、旺季(四至六月)每天加班二至二點五小時。
輪班制:兩班制。
其他福利:房屋津貼每天二十泰銖,伙食津貼每天二十泰銖,交通津貼每天二十泰銖,股
長加給每月一一○○泰銖、課長加給每月二千泰銖。
管理方式:每條生產線都有一至三名台籍人員。管理上的問題包括任意扣薪處罰、亂調工
作、任意裁員,對女性員工性騷擾,對員工施加伏地挺身、青蛙跳等體罰。公司逼迫員工
簽同意書、接受僅為法定一半的加班費。無工會。

圖 8. 瑪吉斯輪胎的招工布條 攝影:柳琬玲

安全衛生:工作環境溫度高,機器老舊、由台灣移過去,操作標示為中文、當地員工看不
懂。5 月 8 日半夜,一名員工被捲進機器中導致死亡,因為那條生產線只有一名員工,所
以其他人直至機器停止運作後才知道有人被捲進去,他是剛進公司十四天的新進員工。從

44
此之後公司才在該生產線加派人手。八月間,又有一名工人因職災死亡,三個月內連續發
生兩起重大職災案。

(十二)薛長興工業泰國廠(Sheico Group Thailand)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11 日。
受訪者:二人,一男一女,年資二至五年,年齡二十三至二十七歲,教育程度皆為大學畢
業。
工廠地點:羅勇府(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三五泰銖)。
公司歷史:總公司在台灣宜蘭,公司網頁:http://www.sheico.com.tw/。泰國廠成立十年,有
兩個廠,皆在 Borwind 地區。公司在中國另有投資。
產品:潛水衣及合成橡膠衣。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2400 600
平均薪資 現場工員每月底薪約為 4,850 泰銖,受訪者為職員,薪水約每月 13,000 泰銖,每
月發一次薪。
車縫工佔大部分所以女工多,男工多為搬運及裁剪。但薪水照學歷,有人一進工廠就有四
八五○,可是也有人作了五年才拿到這個數目。

工時與加班:每天工作八點五小時,可是幾乎固定要加班,每月加班三十至五十小時為常
見現象,旺季時(十月至隔年三月)可能加至一百小時,連職員都可能加班做現場工作。
輪班制:職員常日班;現場工作是兩班制,一週一輪。
其他福利:房屋津貼每月三五○泰銖,夜班津貼每天三十泰銖。年終分紅視業績而定。
管理方式及主要問題:有台籍主管。部門間職務調動頻繁。正常下班時間沒有交通車,反
而是晚上才有,也就是要你加班就是了。現場使用甲苯及二甲苯,並且高熱,可是沒有空
調,只有屋頂有隔熱板及散熱風扇,又缺乏個人護具,曾有工人在現場工作時昏倒;機器
老舊。公司實行無工會政策。四、五年前曾經因爭取調薪罷工過,但沒有成功。受訪者的
感覺是,如果跟韓資企業相比,待遇算是差的。

(十三)Chang Jia Ceramic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13 日。
受訪者:三名工會成員(包括工會理事長) ,皆為女性,年資約十四年,年齡二十八至四十
歲,教育程度皆為小學。
工廠地點:曼谷或近郊(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八一泰銖)。
公司歷史:公司成立十五年以上,在泰國有兩個廠,另一個廠在位於泰緬邊境的 Mae-sot,

45
名為 Fugit,那裡的員工都是緬甸移工,薪資更低。
產品:陶瓷玩具。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派遣工
性別 女 男 女+男
數目 223 17 16
平均薪資 每月平均薪資約為 4,500 至 4,700 泰銖(如果加班可
至 6,000 泰銖)
工廠最高峰時期有五百人。許多訂單移到 Mae-sot 的 Fugit。Fugit(成立七年)員工超過二
百人,絕大部分都是緬甸移工。

工時與加班:大多數部門常日班,每天工時八小時;鍋爐部門兩班制,每天工時十二小時
(含四小時加班)。跟三年前比較起來,加班已減少很多,但趕貨時仍需加班。
其他福利:以前有紅利及全勤等,現在都取消了。
管理方式:六年前,十名派遣工發起罷工引發勞資爭議,勞工主管機關介入使派遣工成為
正式勞工。現在,資方不再以連續聘僱的方式雇用派遣工,中間留間隔期以規避法令。不
給工會幹部加班以打壓工會,如果勞工退出工會,加薪獎勵。公司將大部分訂單轉移至
Fugit,致使勞工的薪資遭到緊縮。

目前的問題:飲用水問題曾引發爭議,以前是喝過濾水,曾一度只喝雨水,且因在工業區
內、雨水污染問題嚴重,後來經過申訴之後,新任的泰籍經理又改回過濾水。公司在廁所
前放置監視器,並限制勞工上廁所的次數及時間,工會提出要求後已取消。陶瓷顏料的化
學氣味濃厚,缺乏個人護具。曾發生工人斷指及模具砸傷工人的職災事件。

工會的歷史:工會 1997 年成立,當時,加班頻繁、甚至到達每月二百小時,但沒有發加班


費,所以勞工自發罷工,後來政府介入爭取到了加班費,經由在其他廠工作且成立工會的
勞工介紹,工會於是成立。1997 年曾一度要求團體協約,但失敗,原任工會理事長被調職
至 Mae-sot 的 Fugit。工會於 2004 年又提出若干訴求,其中部分達成協議(加薪及退休金)、
部分沒有(增加特休假) ,每兩年重新換約。目前二六六名員工中有一四五名會員。工會加
入 Rungsit Area Group of Unions 及「女工聯合團體」。

(十四)Bong Kung Steal Enterprise

訪問時間:2005 年 10 月 16 日
受訪者:一人,男性,國中畢業。
工廠地點:曼谷或近郊(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八一泰銖)。
產品:鐵工廠。

46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
平均薪資 每天工資 150 至 170 泰銖。
切割部門有二十名勞工,有緬甸移工。
工時及加班:正常工時八小時,常加班至十二小時,加班工資每小時二十泰銖。

(十五)Uni Ocean:宛如奴工制的緬甸移工處境

訪問時間:2005 年 9 月 1 日。
受訪者:三人,男二女一,年資二至七年,年齡二十四至四十歲,教育程度五至八年級,
皆為緬甸移工。另有一名勞資爭議後才進廠的勞工,也是緬甸移工。
工廠地點:達府(Tak),泰緬邊境的小城 Mae-sot(法定最低工資每天一四三泰銖)。
公司歷史:Uni-Ocean 在 2001 年以前是叫做 Rain Mark,代工品牌包括 Gap 與 Abercrombie &
Fitch。據工人表示,台灣老闆叫 Mr. Kong,是由印尼將工廠搬到這裡來,除了這個廠之外,
老闆還在曼谷及越南有廠,另外有一家廠叫 Miao Chai 是在其他省份,老闆與一家港資廠
Unix Mix 有聯繫。
產品:成衣。

廠內勞工狀況:
僱傭形式 正式員工
性別 女 男
數目 160 40
平均薪資 150 人為完全計件制、五十人為日薪制。現場生產線人員為計件制,每月薪資
約為 1,000 至 1,500 泰銖、也就是每日四十至五十泰銖;包裝與清潔部門為日
薪制,日薪只有三十五泰銖。每個月發薪一次。
因為是設在 Mae-sot,所以現場勞工都是緬甸移工,除了一個台籍經理與泰籍經理之外。就
年齡來說,只有二個員工在四十歲以上、絕大部分為二十至三十歲,另有十個左右的童工、
只有十四歲。

工時與加班:正常工時為每天八小時,但旺季時往往得加班四至五小時、甚至到第二天凌
晨,每月加班時數可能高達一百小時。日薪制的勞工每小時只有五泰銖的加班費。
輪班制:一班制。
其他福利:無。
管理方式:台灣老闆很少到工廠,都是交給經理人員管理。平時,台籍經理人員對勞工即
極為粗魯,時常以不禮貌的語辭對待、罵勞工是狗等等。薪資扣款名目非常多:宿舍費每
月五十泰銖,米飯錢每月一百泰銖,宿舍抽煙罰二百泰銖,外出就醫罰一百泰銖,不假外
出罰二百泰銖。

47
2005 年 4 月 18 日,因為廠方試圖把計件制勞工降薪(理由是日薪制的薪資僅為三十五泰
銖,所以計件制的薪資偏高) ,發薪時間又經常不固定,故集體向廠方陳情。一開始,廠方
解雇了十五名工人,但其他工人極為氣憤、隨即跟著走出廠房,訴求主要為加薪至每天五
十五至六十五泰銖。公司立刻開除所有勞工。

工人向勞工主管機關申訴,主管機關花了兩個月才做出裁決說,雇主必須給付對工人的欠
薪。因廠方拒絕給付,至訪問日八月底,仍有八十五名勞工堅持對廠方提出法律告訴,要
求共二百萬泰銖的欠薪。11 月 27 日是第一個開庭日。

勞資爭議期間,有些勞工另外找工作,但帶頭份子被列入黑名單。有些 NGO 組織對這些


勞工提供援助。爭議發生後,廠方又另外雇用了 300 名工人,據一名在爭議後才進入工廠
的工人表示,因為先前有爭議的緣故,薪水稍有提高,他受訪前一個月的薪水是二千泰銖、
扣款都取消了,管理上也較為寬鬆一點。當然,離法定最低工資的水準仍然有相當大的差
距。

Uni Ocean 的例子在 Mae-sot 地區並非特例,例如另一家新成立的成衣廠 Mae-sot Garment,


訪問前三個月剛設廠時有一百名工人,但因為欠薪、勞工申訴無門自動走路,所以訪問時
僅剩四十人,名目上一天是六十泰株,但三個月來受訪者只領到四百泰株。另一個製作陶
瓷玩具的 Fugit Ceramic,日薪六十泰銖,正常工時雖然是八小時,每個月有二十天要加班
至十二小時,有三、四名工人曾疑似因化學氣味過濃而昏倒,廠方只供應普通棉布口罩、
根本無濟於事。

1. 緬甸移工的處境

大約在二十年前,泰國政府對緬甸開始採行「建設性的結合」(constructive engagement)政
策,從此之後,兩國之間的貨物及人員流動大增,而泰國在金融風暴之前有一陣經濟高速
成長期,工資水準亦跟著水漲船高,於是許多資本家開始使用緬甸移工來替代本地工人。
大約從十年前開始,位於泰緬邊境的 Mae-sot 開始大量出現工廠,吸引更多緬甸難民湧入
此地。據估計目前全泰國總共有一百五十萬緬甸移工,光 Mae-sot 一地就有七萬至十萬人。
Mae-sot 大約有二百家工廠,大部分是成衣、食品加工及陶瓷廠,大約百分之九十五的勞動
力是緬甸移工,其中七成是女工,年紀極輕、大部分在二十五歲以下。在 Mae-sot,緬甸移
工的平均日薪在五十至七十泰銖之間,遠低於法定最低工資。(Arnold 2004, pp 289-92)

48
圖 9. Mae-sot 緬甸移工於田邊以鐵皮搭蓋的簡陋社區
攝影:柳琬玲

緬甸移工必須登記以申請工作許可,照理說得到工作許可的緬甸移工即有合法的居留身
份,但申請一年期工作許可的費用高達四四五○泰銖,且在像 Mae-sot 這樣的邊境地區,
泰國警察歧視移工及貪污瀆職的狀況非常嚴重,即使是有工作許可的移工都常遭受警察敲
詐及暴力對待(Arnold 2004, p. 322),換句話說,因為申請工作許可的實際保護作用不高,
許多移工乾脆不申請而成為「非法」移工。另一種狀況是,雇主先替移工支付費用,再按
月從薪水中扣除,但雇主怕移工半途逃跑,便會扣留工作許可(Arnold 2004, pp 293-4)
。這
些移工被雇主控制在工廠及宿舍中,勞動條件及居住環境都嚴重違反人權,如同奴工一般。

有工作許可的移工是受泰國勞動法保障的,但只能加入泰國勞工的工會、不能自行發起工
會,可是在 Mae-sot 這樣的地方,絕大部分勞工都是移工,自然沒有泰國人可以組織工會
來使移工加入。因為剝削嚴重,移工自發罷工的事件頻傳。在 Mae-sot 有數個勞工團體從
事協助緬甸移工爭取權益的工作,包括緬甸人自己成立的勞工團體。

49
四、訪談結果整理分析

這次調查所訪談對象總計共分屬十五家台商公司,含電子業八家、橡膠塑膠業三家、成衣
業二家、陶瓷業一家及金屬業一家,其中不乏知名大型企業如大同、台達電、光寶、正新
輪胎等;所雇用工人人數從十人到超過上萬人的都有,絕大部分的規模在一千人以下;所
訪問的基層工人計四十八人次,二十七名女性與二十一名男性。有工會組織的工廠佔了六
家,其中一家在受訪之後不久關廠。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來自有加入工會組織的勞工,一來是他們跟勞工團體間有聯繫、有管道
找到他們受訪,二來是他們覺得自身的權利相對來說獲得保障、比較願意接受訪問。有若
干在台資企業工作的勞工,雖然勞工團體聯絡到他們,但勞工因為怕影響到自己的工作而
無法接受訪問。在地區分佈上,幾乎所有受訪者的工廠都位於曼谷週邊二小時的車程之內,
因為絕大部分的工會亦都分佈於這個區域內。

(一)偏低的薪資

對於正式員工來說,如果加上固定的加給如全勤獎金等,本調查中大部分企業的薪資是有
達到法定最低工資的標準,但也僅是略高於最低工資而已。而且必須知道的是,法定最低
工資其實是低於實際生活所需之消費水平的,所以受訪勞工常抱怨,基本的薪資並不足以
負擔家計,往往必須靠加班來增加收入,這當然就意味著工時必須延長。一般來說,勞工
覺得台資企業的薪資雖然高於本地企業,但比不上西方與日資企業,在外資中算是較差的。

當公司訂單充足時,加班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公司營運不佳,或公司以外包、雇用派遣
工的方式來消化訂單,那正式員工的實際薪資也會受到擠壓。事實上,管理階層亦常用是
否給予加班機會的權力來壓制工人。如果失去加班機會導致薪資過低,勞工往往被逼要自
己走路、沒有資遣費。

(二)派遣工的比例逐漸增加

在幾個電子業的受訪個案中,我們發現相當高的彈性雇用勞動力比例、尤其是派遣工,比
例甚至高達一半以上,有些公司也會以外包的方式來降低對正式員工的需求。這些派遣工
的日薪或許比正式員工高,但他們通常沒有正式員工的加給及各項福利,所以結算下來,
他們的月薪還是不如正式員工。這些派遣工常是年齡較高的工人,因為一般公司喜歡雇用
較年輕的工人作為正式工、而逼迫年資高的工人自動離職,於是年紀較大的求職者只能當
派遣工。

50
(三)性別分工與歧視

基層作業員通常是教育程度較低的女性,而技術勞工通常為高級職業學校以上學歷的男
性,這使得男工的薪資普遍高於女工。即使同樣從事現場的裝配工作,我們發現,還是有
同工不同酬的情形、男工的薪資還是高於做同樣工作的女工。相當比例的女性受訪者都提
到,在工作現場受到來自管理階層的性騷擾。

(四)勞工安全衛生問題

危險的作業環境可說是問題排行榜中的重要課題:泰達電廠房崩塌造成工人死亡與重傷,
由於公司封鎖消息,至今詳細死傷人數不詳,並且工人長期承受化學暴露造成的皮膚炎與
體力衰退;聯界電子曾因趕工將沖床機器的安全措施關閉,造成十餘名工人重大職災;Chang
Jia 提供受污染的雨水給工人飲用,廠房中的化學氣味嚴重到女工數度當場昏迷;正新橡膠
使用老舊機台造成高職災,五月份與八月份各有一個新進工人於工作中被機器絞入死亡,
此事未被外界注意,廠內也高度施壓禁止工人傳遞訊息,平時正新的工人如果遇到工傷,
不僅沒有工傷補償,請休養假還要被苛扣薪資。

(五)台籍經理的優越感與言語暴力

受訪者工作的台資企業中,高層經營及管理人士往往都來自台灣,據受訪者的反應,這些
台籍經理中,也有待人和善、願意傾聽勞工心聲的例子,但更多的反應是抱怨,很多人都
說台籍經理趾高氣昂,對泰國工人有優越感、看不起當地人,經常輕蔑地用腳來指人(這
在當地習俗是非常侮辱人的做法) ,動不動就罵人,很多台資企業勞工都學會台語中幾個罵
人的辭彙,例如:「空空」、「起肖」等等。

有些勞工會說,台籍經理最關心的,往往是能不能如期出貨或產品品質如何,他們想盡辦
法從勞工身上省錢、對錢非常計較,通常不會關心勞工的感受。

(六)打壓工會

敵視工會的情形也很普遍,大同是以一次資遣大量工會幹部的方式來進行,其他企業的手
法或許較為細緻,他們不一次引發許多勞資爭議,而是個別地逼迫工會幹部主動辭職,並
一邊拉攏勞工立場不穩的份子,造成有些工會內部意見並不一致,牽制了工會力量的發揮。
其他的手法例如:光寶將其已經組織工會的工廠脫手(現在的 CKL),另外到低工會組織
的地區設廠;Chang Jia 將工會理事長外派到位於遙遠邊境小城 Mae-sot 的子公司去管理緬
甸籍外勞,一去三年不歸;Yuan-ta 逼迫對勞動條件有意見的工人自行離職。

即使在工會勢力較穩固的企業,因為工會組織侷限在場廠內、規模不大,能與資方相抗衡
的資源有限,限制了工會的力量。泰國雖然是大量外資輸入的國家,但比泰國工資更低的

51
地方仍所在多有,以致,雖然泰國不像台灣有那麼嚴重的產業外移問題,但管理階層仍喜
歡以外移來威嚇工人,尤其喜歡以外移到中國來嚇唬勞工,這跟在台灣是相似的。

(七)來自農村的女性勞工生涯

經過大略的計算,在受訪者工作的台商工廠中,女性數目要略多於男性,男女比大約是 1:
1.3。前面提到,女工的薪資往往低於男性,導致勞工必須加班來增加收入,尤其許多女工
來自於離曼谷遙遠的農村省份,甚至還要寄錢回故鄉分擔家計,這引發了其他的社會現象。
比如,我們發現不少女性已經超過適婚年齡卻仍然單身,主要有三種原因造成這種現象:
(一)扣掉生活所需及寄回故鄉的金額,剩餘金錢根本不足以成立家庭; (二)工時太長、
生活圈子狹窄,沒有機會認識異性朋友; (三)既然生活勉強可以自立,也就不需要依靠男
性,不一定要結婚。在一些例子中,我們還發現工廠中存在著若干同性伴侶,這在泰國社
會雖然仍是禁忌,但在女工圈子中多半以理解的心情看待這些姊妹,而成為半公開的秘密。

(八)台商怎麼看待自己

1995 年的一份研究,針對投資東南亞的台商進行了一次調查,其中一個選項是台商的自我
評價,其結果如下表:

表 22. 東南亞台商的自我評價
大企業 中小企業
積極並勤奮工作 4.9 5.1
製造高品質的產品 4.7 4.7
擁有優秀的管理制度 4.5 4.8
擁有堅強的研發能力 4.6 4.5
擁有全球性的生意眼光 4.6 4.4
重視工作場所的職場安全 4.5 4.5
關懷員工的福利 4.4 4.5
相對較少勞資爭議 4.4 4.4
擁有優秀的售後服務 4.3 4.4
定期引進新製程 4.4 4.2
在公共事務及社區參與上很活躍 4.1 4.0
說明:6 代表很同意、5 代表同意、4 代表有點同意;3 代表有點不同意、2 代表不同意、1
代表很不同意。
資料來源:Chen 1995, p.407.

就如同泰國台資企業勞工對台灣老闆的觀感,台商的自我評價其實符合了他們給當地人的
印象,台商總是較強調自己的「勤奮」與經營手法。雖然實際上台商提供的勞工安全衛生

52
環境更差、他們給自己的評價已經較為美化了,但這樣的統計還是證明了,他們不諱言勞
資關係是較其次的,勞工權益比起經營管理策略來說不算什麼。

53
五、結語

台灣的財經媒體常常把台商塑造成辛苦在外打拼、努力尋找商機的勤奮形象,卻很少探究,
他們的「勤奮」到底為台灣帶來多少效益、又為投資國當地帶來多少社會衝擊,他們所雇
用的勞工是如何看待台灣老闆呢?事實上,台商成功的故事背後,往往是以犧牲勞工權益
為代價所換取來的。有人會說代工事業的利潤薄弱,所以台商勢必得尋求便宜勞動力。但
反過頭來,沉溺於從廉價勞動力上剝取利潤,是否就是台灣「產業升級」淪為口號的根本
原因之一。

近年來,官方及財經界夸夸而談「企業社會責任」
,競相報導哪個財團又捐錢做了哪些善事。
「企業社會責任」難道是贖罪券嗎?大賺一筆之後再從中提撥微不足道的比例展示自己的
愛心。請把「企業社會責任」從消費面帶回到生產面,與其要花錢改善社會負面效應,不
如在生產時就著重勞工權益與環境生態,讓負面效應一開始就不必發生。

台灣老闆對勞工權益的理解,往往是「合法就好」 。孰不知台商外移就是貪圖當地的工資水
準低、政府執法鬆懈,依據當地法律可能是合法的,但全球化社會不是只要有全球生意經,
還要有全球觀點的「普世勞動人權」觀念,政府條文怎麼規定是一回事,但勞工的勞動三
權、
「生活工資」(living wage)等基本權益,是走到哪裡都應該遵守的。琬玲停留泰國期間,
適逢高雄捷運泰國移工抗暴事件爆發,很多泰國人不解地問琬玲,為何台灣人要這麼對待
泰國人?這其中難道有什麼仇恨嗎?

這讓同樣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不知如何回答。台灣經濟雖以外貿起家,但實際上目光甚為
狹隘,近年本土意識抬頭,大家又說要與國際接軌,但接了半天其實真正目的是要在國際
中推銷台灣,還是以台灣中心主義來看待世界、無視第三世界所謂經濟落後國的存在。

財經界是這樣,那工運圈又如何?早期,工會的國際聯繫為官方的高層工會官僚所壟斷,
基層勞工無法聞問,近年來,不只是工會的國際交流機會增加,連工運團體非政府組織的
國際聯繫都很頻繁,但可惜的是,交流成果如何、外國的經驗對台灣可有哪些啟發,這些
資訊擴散至基層勞工或一般民眾的仍然不夠多。以致,一般工會在概念或許覺得國際交流
是重要的,但實際的工作上卻很少排上議程,因為大家會覺得遠水救不了近火,別人需要
聲援時道義上贊聲幾句,自己需要聲援時也很少想到或許可從國際上求援。

說這些不是抱怨,如果說我們覺得勞工的「國際團結行動」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campaign)
這個議題是重要的,而這個議題在台灣又尚未被工會列入議程,那必定是我們的宣傳工作
還不夠、還需要再加強。基於這樣的想法,及對泰國受訪者的責任,我們勉力把這篇調查
報告完成。團結行動必須從相互了解開始,在這篇報告中,我們簡單整理了泰國政治經濟
及工運發展的歷史作為背景,希望台灣的讀者們能對泰國台資企業勞工的處境有更清楚的
脈絡可循。歡迎給我們你的意見與建議,謝謝!

54
附錄 1:台灣與泰國的工運情勢相似之處

一、勞動條件基準的維持及勞資爭議的解決,主要靠國家的介入,而非勞工自身的組織性
集體力量。基層勞工習慣於以法律途徑來個別解決勞資糾紛,集體性的協商能量缺乏
集結。

二、建制化的工會組織長期為政黨及工會官僚所掌控,工人群眾的力量被不同政黨所切割
分散,少數得以獲得政治權位的工會頭人,成為勞工參政的樣板型人物。

三、自主工會力量零細而破碎,比較集中的能量來自於組織率較高的公營事業部門。

四、私營部門的勞工組織以場廠工會為主,力量薄弱,自主勢力開始於地區性的工會聯合。

但在發展經驗上也有一些不同之處……

五、泰國的自主工會幹部缺乏會務假的保障、資方通常不提供會所,如同台灣早期的自主
工會:但幹部仍然樂於利用下班後及假日的時間,進行工會組織與勞教活動;在外租
借的工會會所,往往也是幹部的租屋處以分擔房租,因為位於工人社區,常見基層會
員進出往返。泰國工運圈內不乏二十多歲的年輕工會幹部,相較之下,台灣工運近年
來卻給人暮氣較重的感覺。

六、泰國自主工運雖面臨客觀困境、且未有建制化的全國集結,卻仍然維持一定程度活力;
台灣號稱已建立起全國性的自主工會組織,建制化後的工運卻反而陷入停滯。

55
附錄 2:台灣與泰國的勞動統計資料比較

表 1. 泰國與台灣人口數與勞動狀況 單位:千人
泰國(2005 年第四季) 台灣(2005 年平均)
總人口數 64,993.3 22,651
勞動人口 36,600.5 10,371
1. 現有勞動力 36,538.3 -
1.1 就業人口 36,001.8 9,942
1.2 失業人口 536.5 428
2. 季節工 62.2 -
非勞動人口 13,532.2 7,578
1. 家戶工作 4,162.7 2,523
2. 求學 4,218.3 2,155
3. 高齡或無工作能力 4,072.5 2,075
4. 想工作而未找工作 - 209
5. 其他 1,078.8 616
15 歲以下人口 14,860.6 4,702
勞動參與率 (%) 73.0 57.78
失業率 (%) 1.5 4.13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勞動統計年報》(九十五年版),勞委會。

表 2. 泰國與台灣勞動人口依就業身分分 單位:千人
就業身分 泰國(2005 年第四季) % 台灣(2005 年平均) %
總計 36,001.8 100.00 9,942 100.00
公部門雇員 3,001.4 8.34 961 9.67
私營部門雇員 12,899.4 35.83 6,374 64.11
雇主 1,261.1 3.50 503 5.06
自營作業者 11,157.8 30.99 1,438 14.46
不支薪的家庭成員 7,644.1 21.23 666 6.70
合夥人 37.1 0.10 - -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
《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
(九十五年版)
,行
政院主計處。

56
表 3. 泰國與台灣就業人口的平均薪資依產業別分 (1 泰銖≒0.8 新台幣)
泰國(2005 年第四季) 台灣(2005 年平均)
產業別 就業人口 % 平均薪資 就業人口 % 平均薪資
(千人) (泰銖/月) (千人) (新台幣/
月)
總計 36,001.8 100.00 7,494 7,336 100.00 -
農業 15,169.7 42.14 2,836 75 1.02 -
非農業 20,832.0 57.86 8,454 7,261 98.98 43,615
1. 礦業 47.8 0.13 7,054 7 0.10 45,893
2. 製造業 5,436.7 15.10 6,616 2,444 33.32 41,751
3. 水電燃氣業 100.6 0.28 19,092 34 0.46 89,264
4. 營造業 1,825.3 5.07 5,369 662 9.02 38,455
5. 批發零售業 5,361.7 14.89 6,706 932 12.70 40,033
6. 旅館餐飲業 2,273.7 6.32 5,690 312 4.25 25,578
7. 運輸、倉儲與通訊 1,074.5 2.98 11,691 365 4.96 53,793

8. 財務金融業 302.7 0.84 19,171 401 5.47 65,097
9. 房地產業 642.3 1.80 9,771 62 0.85 39,129
10. 公共行政 1,118.9 3.11 11,782 351 4.78 -
11. 教育業 1,052.9 2.92 15,749 523 7.13 -
12. 健康與社會工作 600.5 1.67 11,704 283 3.86 55,918
13. 居家服務 229.6 0.64 4,373 - - -
14. 專業、科學及技術 - - - 247 3.37 54,868
服務業
15. 文化、運動及休閒 - - - 158 2.15 41,409
服務業
16. 其他服務業 709.2 1.97 6,611 482 6.57 31,352
17. 國際性組織 1.4 0.004 10,811 - - -
18. 未知 54.1 0.15 13,874 - - -
資料來源:勞動調查報告,泰國國家統計局;《勞動統計年報》
(九十五年版)
,勞委會;
《薪
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九十四年十二月版),行政院主計處。

57
表 4. 台灣勞資爭議協商調處績效概況,2005 年
勞資爭議總數 14,256
爭議類別 件數
1. 契約爭議 6,732
2. 工資爭議 6,456
3. 工時爭議 204
4. 退休爭議 762
5. 福利爭議 258
6. 勞保爭議 414
7. 管理爭議 184
8. 職災爭議 1,144
9. 安全衛生爭議 7
10. 工會爭議 10
11. 就業歧視爭議 29
12. 大量解雇爭議 5
13. 其他爭議 1,207
處理結果 件數
1. 協調 11,756
2. 調解 2,135
3. 仲裁 0
4. 未解決 516
參加爭議人數 85,544
資料來源:《勞動統計年報》(九十五年版),勞委會。

表 5. 泰國及台灣的工會數及其會員數比較,2005 年底
泰國 台灣*
工會 1,414 1,027
總會員數 494,508 618,006
平均會員數 349.72 601.76
聯合會 18 25
總工會 10 6
說明:*台灣只計算產業工會。
資料來源:泰國勞動部勞動保障與福利處勞動關係科;
《勞動統計年報》
(九十五年版)
,勞
委會。

58
參考資料:
一、有用鏈結
泰國勞動法條文(英文版)下載網頁:http://eng.mol.go.th/law_labour.html#h4
泰國勞動部勞動統計網頁:http://61.47.14.16/yr_statistics/yr_statistics/frame_main.htm (選擇佛
曆 2548 年、也就是西元 2005 年的資料)
泰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資料網頁:http://web.nso.go.th/eng/stat/stat.htm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統計資料網頁:http://www.boi.go.th/english/about/statistics.asp
泰國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網頁:http://www.ttba.or.th/
泰國世界日報華商網:http://www.udntcb.com/
泰國行政區域圖:http://www.asiawaves.net/thailand/thailand-map.htm

二、中英文參考資料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6,《泰國投資環境簡介》(第五版),台北:經濟部。

Alpha Research Co., Ltd. 2004, Pocket Thailand in Figures, 7th edition, Bangkok: Alpha Research Co.,
Ltd.

Arnold, Dennis 2004, “The Situation of Burmese Migrant Workers in Mae Sot, Thailand”,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 71,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www.cityu.edu.hk/searc/WP71_04_Arnold.pdf
also in Asia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Outlook 2004: Asian TNCs, Workers, and the Movement of
Capital, Hong Kong: Asia Monitor Resource Centre.

Bello, Walden, Shea Cunningham & Li Kheng Poh 1998, A Siamese Tragedy: Development and
Disintegration in Modern Thailand, London: Zed Books.

Brown, Andrew 2004, Labour, Politics and the State in the Industrializing Thailand, London:
RoutledgeCurzon.

Brown, Andrew, Bundit Thonachaisetavut & Kevin Hewson 2002, “Labour Relations and Regulation
in Thailand: Theory and Practice”,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 27,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www.cityu.edu.hk/searc/WP27_02_Thailand_Labour.pdf

Brown, Andrew & Kevin Hewson 2004, “Labour Politics in Thaksin’s Thailand”, Southeast Asia
Research Centre working papers series No. 62,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ttp://www.cityu.edu.hk/searc/WP62_04_Hewison_Brown.pdf

59
Bundit Thanachaisethavut 1998, Trade Union Structure and Tripartite Systems in Thailand, Bangkok:
Friedrich Ebert Stiftung.

Bundit Thanachaisethavut 2006, Labour Development and Actions in Thailand 2005, Bangkok:
Friedrich Ebert Stiftung.
http://www.fes-thailand.org/articles/Labour%20Development%20and%20Action%20completed.pdf

Bunluasak Pussarungsri 1998,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Thailand”, in Tain-Jy Chen ed.,


Taiwanese Firms in Southeast Asia: Networking Across Borders, Cheltenham: Edward Elgar.

Chen, Tain-Jy 1995, Taiwan’s Small-and-Median-Sized Firms’ Direct Investment in Southeast


Asia, Taipei: Chung-Hua Institution for Economic Research.
陳添枝主持,1995,《我國對外投資對東南亞國家經濟及社會影響之實證研究》,台北:中
華經濟研究院。

Ji Giles Ungpakorn 1999, Thailand: Class Struggle in an Era of Economic Crisis, Hong Kong: Asia
Monitor Resource Center.

Som Suppanakorn 1996, “Labour Relations in Thailand”, in Sungsidn Piriyarangsan & Shigeru
Itoga (eds),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in Thailand, Tokyo: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Sungsidn & Kanchada Piriyarangsan 1996, “The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Thailand”, in Sungsidn
Piriyarangsan & Shigeru Itoga (eds), Industrial Relations System in Thailand, Tokyo: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Tsai, Chih-Chieh 2006, “Tatung: From Taiwan Number One National Brand to Moving Out”, in
Dae-oup Chang (ed.), Labour in Globalising Asian Corporations: A Portrait of Struggle, Hong Kong:
Asia Monitor Resource Centre.
http://tliea.org.googlepages.com/Tatung-TLIEA.pdf
蔡志杰,2007,〈大同:從國貨第一品牌到外移〉,發表於苦勞網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086。
http://tliea.org.googlepages.com/Tatung-TLIEA-CH.pdf

Voravidh Charoenloet, Napaporn Ativanichayapong & Phan Wanabriboon 2003, The Impact of Trade
Union Solidarity Support Organizations in Thailand 1993-2002, Bangkok: Political Economy Study
Center of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http://www.fes-thailand.org/articles/Impact%20Study%20(1).pdf

6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