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絕大部份城市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示威集會,姑且稱之為「遊行文化」吧!提起這個詞,一般只會

想到所謂「示威之都」的香港,但其實,就算是中國大陸,政府處處防堵控制公民上街權利,也
不會例外。既有像廣州「撐粵語」的即聚即散的遊行,或其他城市的「散步」,如廈門反 PX 化
工廠,以及上海反對磁浮鐵路,甚至是在西南部城市出現的官方默許、鼓勵的反日抗議。從媒體
的表面報導,我們能約略感受到獨特的動員方式,示威者的姿態,聚合的方式,遊行集會的韻
律。

澳門的「遊行文化」呢?

我第一個感受是其濃烈的社區特性。不少城市的遊行集會起點都在全城的中心地帶,又或者公共
廣場或空間,例如香港的維多利亞公園,又或者是倫敦的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可
是,根據我的觀察,大部份澳門的遊行示威前的集會都有點不同。好像�漢公園,雖然也是個公
共空間,但具有非常強的鄰里性格,四周是最密集的民居,旁邊甚至是一個市集。不遠處的「三
角花園」,亦是另一個集會出發地,地方更小,鄰里性更強。

鄰里的特性在集會及遊行中處處體現,簡言之,就是非常街坊街里的感覺,也許這就是「澳門
街」的特色。集會遊行的主辦者,通常會在出發前舉行集會,演說、喊口號、唱歌、表演等等,
抖擻精神,振奮士氣。可是,據我觀察,澳門的遊行示威主辦者通常都沒有一個非常強勢姿態,
也許因為經費有限,沒有搭起特別的高台,或超大型裝置,沒有強大的音響把眾人聲音蓋過。主
辦單位通常只用公園既有的舞台,在顯得有點弱的擴音器聲音中,你總會聽到附近的街坊鄰里七
嘴八舌,發出自己的訴求與口號,喊出的口號也不算響亮整齊,沒有多少祟高的感覺,卻有一番
熱鬧氣氛。

遊行的歌曲、集體動作、示威的服飾與裝置略嫌單調一點,但近年似乎已有改善,特別是回歸日
大遊行。例如今年的熊貓服飾,「普普選選」,能起到回應本地社會話題的作用。而一個有待開
發的地方,也是澳門遊行的最大特色,是跟遊行路線上的社區。由於澳門街道狹窄商住混合,遊
行隊伍跟街坊鄰里非常接近,是否有可能令遊行示威的氣氛與社區互動起來?

遊行如果由北區出發,經過紅街市、荷蘭園,過了水坑尾,在中後段便進入非常不同的空間,甚
至好像進入另一個時空。道路稍為開闊,多了商廈,甚至看到新建的賭場,街坊感覺減少,走進
南灣邁向政府總部,找不到社區,甚至沒有人氣。而遞交請願信,個人感覺上也是最沉悶的部
份;在南灣海邊的廣場作最後集會,更有一種零落冷清、無所適從的感覺。

這樣的反差,是否象徵著澳門的集體力量在新時代、新空間裡還難以找到自己位置?還是新時
代、新空間越來越脫離澳門人的日常生活?我想,這本身也是澳門社會矛盾張力之所在。如果有
一天,遊行不是這樣結束,能在新空間找到自己「好玩」的文化,確立自己,創造「新澳門」的
集體感覺,相信也是澳門公民社會的一大步。

遊行示威也許無法帶來即時的制度、政策的改動,但是,卻是小市民展現自我的機會,展現集體
力量的場合,它以一種象徵的方式提醒大家,這個城市不是金錢與權力的遊樂場,也是市民的城
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