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9

計畫編號:95-D0232

經濟部能源科技研究發展計畫
九十五年度執行報告

高效率小型空調設備技術開發及
應用推廣計畫
(第二年度)

全程計畫:自 94 年 1 月 25 日至 97 年 12 月 31 日
年度計畫:自 95 年 1 月 01 日至 95 年 12 月 31 日

委辦機關:經濟部能源局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六 年 三 月
目錄
政府部門科技計畫年度摘要報告 ................................................................ 1
一、前言......................................................................................................... 5
1.1 研究背景........................................................................................... 5
1.2 研究目的......................................................................................... 27
二、計畫執行狀況檢討 .............................................................................. 30
2.1 與計畫符合情形............................................................................. 30
2.1.1 進度符合情形......................................................................... 30
2.1.2 目標達成情形......................................................................... 39
2.1.3 計畫延長或變更執行情形 .................................................... 49
2.2 資源運用檢討................................................................................. 51
2.2.1 人力運用情形......................................................................... 51
2.2.2 設備購置情形......................................................................... 53
2.2.3 經費運用情形(不提供本資訊) ........................................ 54
2.2.4 人員出國統計表..................................................................... 55
2.2.5 計畫收入繳庫數(不提供本資訊) .................................... 57
2.2.6 保留款項執行情形(不提供本資訊) ................................ 58
三、成果說明............................................................................................... 59
3.1 重要研究成果統計表..................................................................... 59
3.2 重要研究成果清單......................................................................... 60
3.3 經濟效益分析(量化及非量化)................................................. 76
3.4 能源效益分析(量化及非量化)及估算方式說明 .................... 78
四、結論與建議........................................................................................... 83
4.1 研究成果......................................................................................... 83
4.1.1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 ........................................ 83
4.1.2 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鍵零組件商品化 .......................... 139
4.1.3 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 .............. 166
4.2 執行檢討與建議........................................................................... 198

i
圖 目 錄
圖 1-1、我國近幾年冷凍空調器具製造業產值統計......................................... 6
圖 1-2、我國近幾年小型空調機之生產量統計 ...................................................9
圖 1-3、我國近幾年窗型和分離式冷氣機之生產值統計...................................9
圖 1-4、我國近幾年小型空調機之進/出口值統計..............................................9
圖 1-5、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的意義 .................................................................13
圖 1-6、台灣地區平均氣候溫度分佈 .................................................................14
圖 1-7、冷氣機試驗冷房能力圖 .........................................................................15
圖 1-8、冷氣機試驗消耗電功率量圖 .................................................................15
圖 1-9、我國近幾年除濕機之生產量/值統計....................................................17
圖 1-10、二氧化碳冷媒應用於熱泵系統之 T-S 圖 ...........................................20
圖 1-11、二氧化碳與 R-22 冷媒之熱泵系統壓縮機性能係數比較.................20
圖 1-12、二氧化碳冷媒應用於空調系統之 p-h 圖............................................20
圖 4-1、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4/26 台北場) ..................................................86
圖 4-2、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5/3 高雄場) ....................................................86
圖 4-3、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8/8 台北場) ....................................................87
圖 4-4、冷氣機試驗冷房能力圖 .........................................................................87
圖 4-5、冷氣機試驗消耗電功率量圖 .................................................................88
圖 4-6、CLF 和 PLF 的關係................................................................................91
圖 4-7、SEER 測算之流程圖 ..............................................................................95
圖 4-8、定頻機測算圖 .........................................................................................96
圖 4-9、變頻機測算圖 .........................................................................................97
圖 4-10、新舊系統控制板 .................................................................................103
圖 4-11、舊版控制板 CPU 及週邊線路圖 .......................................................104
圖 4-12、舊版控制板類比/數位轉換線路圖....................................................104
圖 4-13、新版控制板 CPU 及週邊線路圖 .......................................................105
圖 4-14、94 年與 95 年雛形機照片 ..................................................................107
圖 4-15、一對一直流變頻商品機(峻菱公司合作案雛型機) ..........................109
圖 4-16、空調機室外機噪音示意圖 .................................................................110
圖 4-17、元件噪音區隔測試示意圖 ................................................................. 111
圖 4-18、室外機噪音初步檢測現場 .................................................................112
圖 4-19、風扇噪音在轉率(rpm)調變下的梯度變化........................................113
圖 4-20、室外機噪音主動件的個別噪音量 .....................................................114
圖 4-21、壓縮機振動噪音隨轉率的梯度變化 .................................................115
圖 4-22、空調機噪音測試現場 .........................................................................116
圖 4-23、壓縮機與送風扇的最終低噪音轉率組合評估.................................118
圖 4-24、元件噪音與背景噪音的對比關係 .....................................................118

ii
圖 4-25、變頻空調機系統模擬軟體執行架構 .................................................122
圖 4-26、數值模擬 T 廠牌之變頻空調機之熱交換器迴路 ............................127
圖 4-27、一般除濕機的系統設計結構圖 .........................................................131
圖 4-28、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設計結構圖 .................................................131
圖 4-29、入風口和阻風片的設計示意圖 .........................................................132
圖 4-30、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除濕功能運作示意圖.................................132
圖 4-31、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冷風和熱風功能運作示意圖.....................133
圖 4-32、多功能除濕機的控制架構 .................................................................135
圖 4-33、軸流式散熱機組風扇性能 .................................................................135
圖 4-34、多翼風機單體性能..........................................................................136
圖 4-35、組裝完成的多功能除濕機系統與測試 .......................................137
圖 4-36、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設計外觀 ................................................138
圖 4-37、直流變頻壓縮機無感測驅動控制架構圖 ...................................141
圖 4-38、本計畫所開發之無感測驅動開關信號時序圖 ..........................141
圖 4-39、各式壓縮機負載變化圖 .................................................................146
圖 4-40、部份切換式入電側電路架構 ........................................................148
圖 4-41、本計畫擬定之壓縮機控制流程圖 ................................................150
圖 4-42、PC Base 壓縮機發展之人機介面 .................................................153
圖 4-43、直流變頻控制器(ICDU V1.3)............................................................154
圖 4-44、TOP243 外觀圖...................................................................................154
圖 4-45、IPM 與隔離電路 .................................................................................156
圖 4-46、系統控制器價格與零件數量分布圖 .................................................157
圖 4-47、系統控制器電源模組搭配 IPM 之價格與本土化比例分布圖........157
圖 4-48、本計畫協助業者進行的馬達設計分析內容.....................................160
圖 4-49、本計畫開發之變頻馬達驅動測試平台 .............................................162
圖 4-50、合作業者直流變頻空調機搭配本計畫開發控制器進行測試.........163
圖 4-51、Toshiba 二氧化碳冷媒複合熱泵系統 ..............................................169
圖 4-52、Denso 二氧化碳冷媒複合熱泵系統.................................................170
圖 4-53、日系家用熱泵熱水器主要規格 .........................................................170
圖 4-54、National 二氧化碳冷媒洗衣機之乾燥用熱泵系統 .........................172
圖 4-55、熱泵測試系統配置圖 .........................................................................173
圖 4-56、熱泵實測資料擷取架構圖 .................................................................173
圖 4-57、雙套管流道設計 .................................................................................175
圖 4-58、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性能比較測試配置示意圖.................................176
圖 4-59、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性能測試旁路模組 .............................................176
圖 4-60、氣體冷卻熱交換器試製樣品 .............................................................177
圖 4-61、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系統雛型機 .................................................180

iii
圖 4-62、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數值模擬軟體之畫面(輸入參數設定) ..............181
圖 4-63、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模擬分析軟體架構流程圖.................................182
圖 4-64、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主要模組分析流流圖.............................184
圖 4-65、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主要執行畫面.........................................185
圖 4-66、最佳化流程示意圖 .............................................................................186
圖 4-67、雛型 CO2 壓縮機馬達與控制器試作樣機品 ...................................187
圖 4-68、雛型冷媒壓縮機馬達實測與效率曲線 .............................................188
圖 4-69、本計畫設計之二型二氧化碳壓縮機之剖面圖.................................190
圖 4-70、高壓外殼初步測試 COP 值 ...............................................................191
圖 4-71、日系樣機熱泵系統與壓縮機結構實體 .............................................193
圖 4-72、半循環測試平台實體照片 .................................................................193
圖 4-73、SINTEF 熱泵系統樣機測試配置與測試數據 .................................196
圖 4-74、SINTEF 冷媒壓機測試配置圖 .........................................................197
圖 4-75、SINTEF 冷媒壓機測測試數據(額定條件).......................................197

iv
表 目 錄
表 1-1、我國近幾年主要冷凍空調器具產品之生產值比重變化情形............. 6
表 1-2、國內近幾年小型家用空調機的需求量推估....................................... 10
表 1-3、2005 年日本小型空調機 COP 值前十大品牌-2.8 kW 等級 ........... 11
表 1-4、日本知名品牌直流變頻空調機於 CNS-3615 的測試值......................12
表 1-5、世界各國直流變頻空調機發展技術比較 .............................................12
表 1-6、台灣地區氣候溫度帶的發生時間統計資料.........................................14
表 1-7、二氧化碳冷媒與傳統冷媒的性能比較 .................................................21
表 4-1、比較 SEER 和 EER 的不同....................................................................84
表 4-2、台灣溫度帶發生時間(方案一) ..............................................................90
表 4-3、冷氣能力之比值 .....................................................................................92
表 4-4、機種耗功之比值 .....................................................................................93
表 4-5、雛形機室內機與室外機熱交換器的規格 ...........................................100
表 4-6、壓縮機轉速分別 2600rpm、2700rpm、2900rpmm 與調整
電子膨脹閥開度測試結果(雛型機第一次修改)..........................101
表 4-7、雛型機室內機採用松下定頻機 CS-25XCM2 搭配工研院
室外機的測試結果(雛型機第二次修改)......................................102
表 4-8、定頻空調機測試結果 ...........................................................................103
表 4-9、變頻與定頻成本估計表 .......................................................................106
表 4-10、94 年與 95 年成本的比較 ..................................................................107
表 4-11、定頻與變頻機的 SEER 比較結果(依照台灣氣候做成的計
算公式) ..............................................................................................108
表 4-12、一對一直流變頻商品機詳細規格(峻菱公司合作案) ......................109
表 4-13、室外機初次噪音量測結果 .................................................................113
表 4-14、室外機最終噪音量測結果 .................................................................117
表 4-15、不同頻率下的變頻空調機之壓縮機性能表.....................................128
表 4-16、T 廠牌之 1 對 1 變頻空調機電腦模擬結果 .....................................129
表 4-17、除濕冷氣暖氣能力測試結果 .............................................................137
表 4-18、日本冷風除濕機測試 .........................................................................138
表 4-19、國內(2005)商品直流變頻空調機整理 ..............................................145
表 4-20、國內 T2 廠牌直流變頻空調機風扇馬達資料整理 ..........................146
表 4-21、直流變頻馬達驅動電路架構 .............................................................148
表 4-22、本計畫預訂之直流變頻空調系統控制器功能規格.........................149
表 4-23、本計畫與合作業者共同訂定之直流變頻壓縮機及馬達規格.........158
表 4-24、本計畫開發之目標馬達與競爭廠牌比較.........................................161
表 4-25、通訊基本格式 ...................................................................................163
表 4-26、通訊命令格式 .....................................................................................164

v
表 4-27、壓縮機命令參數表 .............................................................................165
表 4-28、室外風扇命令參數表 .........................................................................165
表 4-29、室外系統命令參數表 .........................................................................165
表 4-30、顯示資訊命令參數表 .........................................................................165
表 4-31、國際間已有呈現之二氧化碳應用的雛型產品列示.........................167
表 4-32、JRA 4050:2005 熱泵加熱能力測試條件...........................................168
表 4-33、環控實驗室之規格能力 .....................................................................168
表 4-34、環控實驗室可控精度 .........................................................................168
表 4-35、松下樣機熱泵熱水系統測試數據彙整 .............................................174
表 4-36、低壓與高壓外殼架構之優缺點比較 .................................................189

vi
九十五年度政府部門科技計畫期末摘要報告
計畫名稱:高效率小型空調設備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廣計畫(2/4)
審議編號: 95-1405- 13-03-04 部會署原計畫編號: 95-D0232
主管機關: 經濟部能源局 執行單位: 工業技術研究院
計畫主持人: 張鈺炯 聯絡人: 張育瑞
電話號碼: 03-5913367 傳真號碼: 03-5820250
全程期程: 自 民國 94 年 1 月 25 日 至 民國 97 年 12 月 31 日
研究經費: [全程]新台幣 274,000 仟元 [年度]新台幣 68,000 仟元
預定(%) 實際(%) 差異比較(%)
1.執行進度: 年度 A 100 B 100 A-B 0
全程 C 50 D 50 C-D 0
預定(仟元) 實際(仟元) 支用率(%)
2.經費支用: 年度 E 68,000 F 66,312 F/E 97.52
全程 G 274,000 H 123,886 H/G 45.21
【註】A:100 B:當年度至期末實際進度 C:全程計畫累計至當年度之預定進度 D:全程計畫累計至當年度之實際進度 E:當年度預算數

F:當年度實際支用數 G:全程計畫累計至當年度之預算數 H:全程計畫累計至當年度之實支數

壹、 主要執行成果: [約 2,000 字以內]


本年度在研究成果方面的重要成果統計如下:
(1) 完成八項業界合作,分別為:
(A) 國內最大空調壓縮機製作廠-瑞智精密(股)公司合作進行〝直流無刷馬達設計分析
與檢測技術建立〞;
(B) 明星塑膠(股)公司合作進行〝多功能小型除濕機開發-R-410A 移動式空調機開發〞 ;
(C) 鑫國空調設備(股)公司合作進行〝變頻空調機開發-5RT 之 R-410A 氣冷式空調系統
開發〞;
(D) 新典自動化(股)公司合作進行〝多功能除濕機開發-冷風、除濕機開發〞;
(E) 峻菱企業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直流變頻空調機開發〞;
(F) 瑞呈電機(股)公司合作進行〝轉子磁石線上充磁技術建立〞 ;
(G) 擎宇國際(股)公司合作進行〝變頻壓縮機測試系統技術建立〞 ;
(H) 良峰塑膠機械(股)公司合作進行〝分離式直流變頻空調系統控制器開發〞
本計畫本年度的業界參與合作研究之金額達 NT5,822.5 仟元,已達本計畫簽約金額的
8.56%,其中包含 3,172.5 仟元技術服務費、1,400 仟元的先期技術授權金及 1,250 仟
元的權利金。
(2) 完成三項三家的一般技術技術授權:授權金及權利金共計 1,400 仟元。
技術項目計有:(A)〝鰭片式熱交換器設計技術〞-授權廠商為『倍昌(股)公司』,技術
授權金 300 仟元整,權利金為一次計算 200 仟元整;(B)〝直流變頻馬達有限元設計及
分析技術〞-授權廠商為『瑞智精密(股)公司』 ,技術授權金 100 仟元整,權利金為一次
計算 100 仟元整;(C)〝直流變頻壓縮機驅動器軟硬體設計〞-授權廠商為『良峰塑膠(股)
公司』,技術授權金 350 仟元整,權利金為一次計算 350 仟元整。
(3) 完成國際期刊論文 5 篇、國內期刊論文 17 篇、國際研討會論文 10 篇、國內研討會論
文 4 篇,專利申請 12 項,專利獲證 6 項,專利運用 2 項 3 件(國內 2 件、國外 1 件),
技術報告 8 份,出國報告 3 份,學界分包報告 8 份,研討會六場 526 人次。
(4) 完成推動業界投產項目如下:

1
(A) 促成國內最大空調壓縮機製造廠-瑞智精密(股)公司,投產直流變頻壓縮機及馬達
組裝線與投產 1~1.5kW 之變頻空調專用控制器,本年度共出貨直流變頻壓縮機及
控制器各 5000 套,其中控制器所使用的 MCU 為本計畫 FY94 協助凌陽所開發之
國內首顆其變頻馬達驅動的 16 位元晶片,此二項產品的產值約達 2 仟 5 佰萬元;
(B) 促成擎宇國際(股)公司增產半密型渦卷壓縮機新投資 5 千萬元,本年度出貨達 2500
台,產值約達 7 仟 5 佰萬元;
工作執行內容與成效如下:
1. 完成收集台灣地區 1999~2004 年氣象資料,資料包括七個測站〈台北、新竹、台中、
台南、高雄、花蓮、台東〉 ,作為季節性能源效率草案之溫度變化參考依據,同時,完
成三場兩場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於台北和高雄舉辦)而彙整各方建議。
2. 完成適合國內氣候環境與使用習慣的節性能源效率 SEER 草案研擬(冷氣部分),並實際
量測十台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不同室外環境溫度下的冷房能力以及消耗功變
化,作為我國制定 SEER 測試標準的依據。量測結果:十台國產品牌空調機的平均家
消費電力比值為 0.901,平均冷氣能力比值為 1.074,此結果與日本 JIS C9612(2005)的
SEER 標準值 0.914 和 1.077 極為接近。
3. 為了考量商品機之成本效益,本年度進行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系統的設計修正,使
FY95 所開發的新機種成本可節省 1093 元/台,而其性能測試結果:冷氣能力為 2502.18
kcal/hr 與 EER 值 3.04 kCal/hr.W。同時依照台灣氣候資料及本計畫所開發的測算公式,
進行定頻與變頻空調機的季節性能源效率比值(SEER)比較,測算結果:變頻空調機的
SEER 值為 4.662 (Wh/Wh),可比傳統年市售定頻空調機的 SEER 提升 49.4%。
4. 完成直流變頻空調機之室外機噪音源改善,經由"區隔噪音"測試與"複合噪音"測
試,初步分析結果:壓縮機轉速 2,900rpm 與送風機轉速 550rpm,係對室外機噪音改
善最可行的轉速搭配組合,測得室外機噪音值為 50.31 dBA,遠低於 CNS 標準的 60dBA
(低 16.15%)。
5. 完成本計畫所建構的變頻空調機之系統性能模擬軟體,經由與國內 T 牌之 2500kCal/hr
進行驗證比較,在 60Hz 頻率下,能力值誤差約 4%,而 COP 值誤差在 6%以內。
6. 完成與新典自動化公司進行多功能除濕機合作開發單體式可商業化機種,並完成性能
測試結果:除濕能力為 12.96 升/日,EF 值為 1.43;冷氣能力為 704 kCal/hr,COP 值
為 1.51,暖氣能力為 845 kCal/hr,COP 值為 2.32,均達成計畫目摽。
7. 完成匹配合作業者之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商品規格訂定,並完成室內外機控制器
軟硬體開發與小量試十套。同時,依據所訂定之 2500kcal/h 直流變頻空調機的規格,
完成匹配合作業者壓縮機用無刷馬達與驅動器的設計開發及測試驗證,性能不亞於業
者使用日本的馬達與驅動器,在額訂條件(1.5Nm, 3600rpm),馬達效率≧91%、驅動器
效率≧93%以上,符合設計要求,並匹配合作業者之直流變頻壓縮機商品持續進行性
能與壽命測試發展。
8. 完成整合所開發的直流變頻壓縮機、室內外機控制器(包含直流變頻風扇之馬達驅動
模組)與合作業者之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商品,進行商品系統的性能測試發展,
並完成十套的各零組件製作,預計 FY96 第二季能推出本計畫所開發的 R-410A 直流變
頻空調機商品於國內市場。
10. 完成一套完成半循環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功能測試驗證平台建構,可量測項目包含壓
縮機、氣體熱交換器、蒸發器及膨脹裝置等;同時,建立有關二氧化碳熱泵系統測試
相關操作技術,其中包括冷媒填充、檢漏、氣密等,以及完成半循環冷媒壓縮機測試
平台硬體與測試軟體之整合操作與撰寫,並以實測 JRA-4050 測試規範進行驗證測試。

2
11. 為確認本計畫所建構的系統量測具可信度,本計畫則另外委請在二氧化碳應用研究具
國際知名度之挪威科學與產業基金會(SINTEF)前來進行教育訓練及協助壓縮機與熱泵
系統的測試分析,以協助本計畫二氧化碳熱泵系統及壓縮機性能測試技術方面,有較
明確的指標。
12. 完成二氧化碳冷媒熱流性質與冷凍循環分析相關技術資訊蒐集,並完成氣體熱交換器
之性能模擬分析軟體邏輯架構規劃,同時完成 gas cooler 與鰭片式熱交換器幾何模型與
熱流數學模型建構;此外,也完成二氧化碳熱泵系統 gas cooler 逆向工程分析及實體雛
型試作加工,並完成一套自行開發二氧化碳熱泵系統構想機,後續將進行相關的構想
驗證;
13.完成 95 年度各季成果追蹤表之填寫,主要成果包括(1)針對變頻空調機測試方法已舉行
過三場次說明會;(2)量測實驗室建置計畫已獲國科會頻審通過,正進行場地規劃,並
準備 96 年計畫書中;(3)已完成離心式冰水機之設計及性能分析;正搭配復盛和美國
合作之離心式壓縮機進行冰水機組之組裝測試中;(3)持續協助瑞智公司進行直流變頻
壓縮機生產線之架構(1,800~4,000kcal/hr-W);(4)完成第一款變頻控制器設計及雛型
機,並在六月初結合瑞智公司進行發表(搭配第一項之變頻空調機);(5)協助峻菱與良
峰公司,進行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之商品機量產推動。本年度共促成冷凍空調產
業有 4 億元以上的新投資。

貳、 計畫變更說明:[300 字以內之說明]
1. 本計畫人員異動有:助理研究員王柏欽因參與其他計畫而減少工作內容及工時,另外,本
年度計畫計有副研究員林政達、研究員陳鴻祺、林怡均研究員相繼離職,而一直無合適的
新聘成員加入,致使多項工作由原計畫成員增加工時承接其遺缺的工作。
2. 國外出差有一項原訂研究員陳鴻祺君於 95 年 4~5 月赴日本出差事宜,由於行程聯絡無法
在 4~5 月間成行,而展延至 11 月間執行,同時,出國成員也更換為副研究員-黃亮橋君,以
參加 2006 國際電機與系統研討會及參訪日本 Toshiba 廠商之馬達驅動半導體部門為此行的
目的,已報備核淮,同意函為 94.10.04 能技字第 09400160790 號。
3. 以上詳細變更內容,請參閱本報告之 2.1.3 及 2.2.1 之內容。

參、 落後原因:[300 字以內之說明]

本計畫並無進度落後之狀況

肆、 主管機關之因應對策(檢討與建議):
1. 本年度各計畫項目,皆已完成,並皆能符合計畫目標需求。
2. 季節性能源效率比值(SEER) 計算式,其目的在評估變頻空調機在四季運轉中時的節能指
標,經本計畫研究彙整台灣氣候資料,需求冷房的期程約佔 92%,需求暖房之期程約只有
7%。因此,如何協助業界開發對國內較具節能效益的變頻空調系統,將是後續計畫可重視
的方向,相對應的空調產品之 SEER 能源基準訂定,也將是促使消費共同參與使用節能空調
產品的重要推手。
3. FY94 國內變頻空調市場突然呈現蓬勃發展,FY95 更是百家齊放,據市場統計,約成長至

3
市佔率達 20%以上,尤其是各家廠商競相推出 R-410A 直流變頻機種,雖然標示效率值差異
頗大,不過,整體性而言,其效率皆比傳統定頻機提高了 10%以上。然而,實質上只有本
計畫所協助試量推入市場的壓縮機及控制器的整合系統 5000 套,為國人自有技術及本土供
應來源外,其他全部是國外進口的零組件或整機系統,不但品質參差不齊、成本較高外,
供應貨源也不穩定,將成為後續此產業推動的重要障礙。因此,加速 SEER 性能管制標準的
訂定及實質協助國內相關業者提供市場機會及建構產業基盤,應是促使此確認是高效率之
直流變頻空調機產品,成為最具節能典範的之研發成果。
4. 此外,由於永磁無刷馬達及直流變頻控制技術,是可應用於住商各種生活家電設備產品,
衍生應用的機會相當大,如何配適各系統設備的操作特性,而導入直流變頻化,將是後續
計畫可長程規劃推動的方向。
5. 二氧化碳冷媒的應用,FY95 年間,已看到日本在熱泵熱水系統的成長實績,不但效率比傳
統瓦斯熱水器或電熱水器提高許多外,又提供消費者具有使用安全的保障,而且所使用的
冷媒又是完全環保的媒介物,日本政府不惜祭出優厚之獎勵措施,鼓勵消費者與製造者都
樂於採用二氧化碳的應用產品,不但使其產業有生存空間,同時,也是環保節能落實的推
力,這種節能政策的推動模式,是國內產、官、學、研們值得研究的指標。
6. 在國際間,因著應用領域不同,二氧化碳冷媒已陸續應用在車用空調、冷熱飲設備、洗衣
乾衣整合系統、食品熱風乾燥系統等多項產品。反觀國內,如何整合國際已建立之資源,
以技術引進的方式,成為技術與供應鏈的策略伙伴,不但可加速相關應用設計及零組件技
術導入國內外,尚可為亞太地域之氣候與文化的特殊需求,量身訂製配適的創意產品,將
是後續計畫推動此二氧化碳應用技術建構與創意節能新產品開發推廣的重要參考方向。

4
一、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由於氣候及環境的需求,能維護人、物品及製程的環控品質的工具,
冷凍空調系統是目前不可或缺的設備,尤其是處於亞熱帶且為海島型的台
灣,普遍濕熱,更需要相關冷凍空調設備與相關系統技術,因而促使冷凍
空調產業在台灣,可謂是較具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產業之一,各項零組件
供應良好,而且製程能力、產品品質、成本售價皆具相當水準,是具有完
整技術基盤與價值供應鏈的潛力產業。當然,冷凍空調設備也成為民生及
工商業重要的耗電根源,因此,在國際能源短缺及溫室氣體管制的現況,
冷凍空調設備進行節約能源技術開發,已是國際間積極推動的政策。從民
生、商業、工業的需求面及國家節約能源政策的推動上,皆可確認扶植優
質化冷凍空調產業,應是台灣經貿政策不可忽視的一環。
以下將針對國內外冷凍空調產業的最新產業資訊,進行相關的整理分
析:
(1) 根據經濟部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分類,民國 93 年起,冷凍空調器具產業
之產品碼從新分類,冷凍空調器具製造業(2821)產品群統計資料包括
窗 型 冷 氣 機 (2821015) 、 分 離 式 冷 氣 機 (2821005) 、 箱 型 冷 氣 機
(2821020)、汽車冷氣機(2821025) 和電冰箱(2821030)等 5 項。我國冷
凍空調器具業產值在民國 85 年達到最高峰的 412 億元。爾後則因為氣
候及經濟因素,和部分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等影響,冷凍空調器具業
產值呈現下滑趨勢,直到 91 年才又開始回升。93 年產值為 296.01 億
元規模,比前一年增加了 17.91 億元(6.4%),回升金額數目雖然不大,
但已是連續兩年的回升,顯示國內的經濟景氣有逐漸復甦的跡象。但
是 94 年產值為 256.32 億元則又是下跌(比前一年下跌 13.4%),其中內
銷值為 265.21 億元(有些銷售值為庫藏品),外銷值為 35.98 億元,如

5
圖 1-1 所示。以個別產值來看,小型空調機一直都是冷凍空調器具業
的最大項目,94 年產值為 123.33 億元(包括窗型和分離式冷氣機)佔整
個冷凍空調器具業的 48.12%左右,如表 1-1 所示。因此各家電廠商為
了取得市場的優勢,除了卯足全力促銷產品外,並且不斷的研發新機
種以適合不同場合的需求。當然,小型空調機之心臟組件壓縮機,也
就成為國內亟待建立及開發之產品。

500

400
產值(億元)

300

冷凍空調器具業產值

內銷值
200
外銷值

100

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年)
我國最近幾年冷凍空調器具業產值

圖 1-1、我國近幾年冷凍空調器具製造業產值統計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表 1-1、我國近幾年主要冷凍空調器具產品之生產值比重變化情形

比重(%) 85 年 86 年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窗型冷氣機 39.93 33.77 31.34 31.18 26.07 27.59 24.45 23.68 22.11 18.89

分離式冷氣機 24.67 27.75 27.10 31.65 32.58 29.08 31.07 31.65 30.14 29.23

箱型冷氣機 8.67 11.08 11.57 11.33 13.35 14.69 13.19 13.03 14.59 18.29

汽車冷氣機 8.20 10.07 11.63 9.54 11.66 11.36 12.47 12.99 15.65 17.09

電冰箱 18.53 17.33 18.37 16.30 16.33 17.28 18.82 18.65 17.50 16.50

註:生產值比重=產品生產值/冷凍空調器具產值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6
(2) 我國小型空調機主要用於一般家庭或小型辦公場所,包括窗型和分離
式冷氣機。圖 1-2 和圖 1-3 為國內近幾年小型空調機生產量/值情形,
由圖上資料顯示:我國小型空調機總生產量,從民國 83 年約 129 萬台
的水準開始,至 85 年達到顛峰(134 萬台),86 和 87 兩年則因為經濟
衰退及氣候因素影響,出現負成長的現象。尤其氣候因素的影響,更
是冷氣機市場衰退的主因。88 年總產量則有少許增加,這主要原因應
該是國內廠商近年來致力於空調產品外銷的結果,在歐美市場持續看
好及東南亞國家經濟的逐漸復甦的情景下,使得小型空調機出口增
加,造成產量仍有成長。然而 89 年以後年又是涼夏及經濟不景氣影
響,和部分產業外移至中國大陸等影響,整個產量與產值都呈現嚴重
衰退,直到 91 年才止跌回升。炎熱的夏季氣候加上景氣復甦等因素,
帶動消費者的購買力,使得這兩年來,小型空調機的產量/值都有所回
升。93 年小型空調機產量為 122.52 萬台,產值為 154.70 億台幣;以
產量而言,約接近 86 時候的水準,但是產值僅為 86 年的 64.1%左右。
事實上,受到中國大陸、南韓等國外產品強力競銷,及內需市場逐漸
飽和之情況下,小型空調機的平均銷售單價逐年下降,其中窗型機平
均每台銷售單價從 85 年的 1.64 萬元,下跌至 94 年的 0.98 萬元;分離
式機平均每台銷售單價從 85 年的 2.86 萬元,下跌至 94 年的 1.56 萬元。
雖然近幾年冷氣機的產銷量下挫,但仍是空調器具業者最重要的產
品,94 年小型空調機產值佔整個冷凍空調器具業的 48.12%左右。
(a) 以種類區分,94 年總生產量為 95.03 萬台,其中窗型冷氣機為 49.07
萬台(產值為 48.41 億元),分離式冷氣機為 45.96 萬台(產值為 74.92
億元),如圖 1-2 和圖 1-3 所示。事實上,我國窗型冷氣機近幾年的
生產量/值均有明顯的下降,雖然產量仍略多於分離式,但是生產
值從 88 年起就被分離式超越,顯見分離式冷氣機已成為家電廠家

7
的主要銷售機種。。
(b) 以市場規模來分析,目前國內小型家用空調機的平均需求量每年約
為 80~100 萬台,飽和量約在 100 萬台左右,有 20%左右振盪幅度,
完全視氣候與經濟因素而定,如表 1-2 所示。日立、東元、聲寶、
國際、大同、歌林、三洋等廠商佔有國內約 80%市場。至於分離式
空調機的市場佔有率至 94 年已超過 50%,顯示這種具有低噪音,
室內機造型美觀和安裝不受空間限制等優點的分離式冷氣機,已逐
漸為國人所喜愛,市場佔有率近幾年呈跳躍式成長。與窗型冷氣機
比較,分離式冷氣機具有較高的價位與利潤,因此分離式冷氣機已
是各廠家的主要銷售機種,目前國內已有能力自製 1 對 1、1 對 2
和 1 對 3 等系列的分離式。目前市售的分離式機種,約有 30%為 1
對多的型式(含 1 對 2 以上)。各廠家皆強調室內機的安靜美觀,及
更強的室內機風扇和大廣角的吹出口,使氣流可以達到室內的每個
角落以外,同時也強調超強的空氣清淨的功能,不僅有傳統的過濾
網或電子式空氣清淨器,新產品更用光觸媒,來達到室內空氣的除
臭、除塵和淨氣的功能。。
(c) 我國小型空調機的出口量曾經在民國 86 年達到 30.59 萬台的高峰
(外銷值為 32.09 億元) 。但從民國 90 年起出口量/值就急遽下滑,
94 年外銷量僅有 8.74 萬台(外銷值只有 7.79 億元),如圖 1-4 所示。
近 5 年小型空調機平均年出口量為 19.1 萬台左右, 出口值為 23.22
億台幣。主要出口國家為:日本、澳洲、義大利、新加玻、西班牙、
希臘、香港等地。由於製造成本增加,近年來冷氣機產品出口值衰
退,且其進口值增加,反應消費者偏好逐漸轉向進口商品,國內製
造業者面臨以代理進口商品相互競爭壓力。

8
200

180 小型空調機總數(RAC)

窗型冷氣機(WRAC)
160
分離式冷氣機(SRAC)
140

生產量(萬台)
120

100

80

60

40

20

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年)
我國近幾年窗型和分離式冷氣機之產量統計
圖 1-2、我國近幾年小型空調機之生產量統計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300

小型空調機總數(RAC)
窗型冷氣機(WRAC)
250
分離式冷氣機(SRAC)
生產值(億元)

200

150

100

50

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年)
我國近幾年窗型和分離式冷氣機之生產值統計
圖 1-3、我國近幾年窗型和分離式冷氣機之生產值統計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300

250

200

150 生產值
內銷值
外銷值
100

50

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年)

圖 1-4、我國近幾年小型空調機之進/出口值統計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9
表 1-2、國內近幾年小型家用空調機的需求量推估
年度 86 年 87 年 88 年 89 年 90 年 91 年 92 年 93 年 94 年
需求量
80 90 85 82 78 80 88 90 87
(萬台)

(資料來源: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3) 國內廠商在能源基金及工研院能環所的輔導下,於 89 年四月正式推出


R-410A 小型空調機上市,但僅為單一機種,其它廠商雖然也開始有
R-410A 或 R-407C 生產線,但產量不多且以外銷為主。國內市場在
92 年以前,所推出的小型空調機系列,仍然是使用 R-22 冷媒且以定
頻式為主,變頻機種則自 90 年開始,陸續有幾款呈現,但是價位偏高。
不過,自 94 年起,由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之日製商品 R-410A 變頻
機,開始在國內市場呈現,而且銷售量有突破以往的瓶頸之現象,顯
示變頻機的時代在國內逐漸成形。。
(4)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已有 90%以上的中小型空調機,皆使用
變頻控制來達成省能、高效率的目的,尤其是新推出的小型空調機幾
乎全都使用新冷媒 R-410A,而且全部都是變頻式,如表 1-3 所示為 2005
年機型中能力等級 2.8kW,性能最好 COP 的十大品牌,這些機型全部
為新冷媒,平均 COP 值則在 4.97~6.30(EER 為 4.27~5.42 kCal/hr-W 之
間)。須特別說明的是:日本變頻空調機標示的 EER 值與國內目前現
行 CNS-3615 的測試方法近似,日本 EER 值測試分為冷房和暖房兩種
測試規範,冷/暖房的標示能力及消耗電力皆是依據 JIS-9612 標準定點
條件下測試結果。

10
表 1-3、2005 年日本小型空調機 COP 值前十大品牌-2.8 kW 等級
廠牌 型號 額定能力 冷氣 暖氣 平均 COP 冷媒
(kW) COPc COPh (冷氣+暖氣)/2.0
Toshiba RAS-285NDRX 2.8 6.22 6.37 6.30 R410A
Carrier
Hitachi RAS-E28S 2.8 6.15 6.32 6.24 R410A
Matsushita CS-X284A 2.8 6.09 6.37 6.23 R410A
Fujitsu
AS28NPZ-W 2.8 6.15 6.06 6.11 R410A
General
Sharp AY-R28XC 2.8 5.96 6.21 6.09 R410A
Mitsubishi
MSZ-ZR28P 2.8 5.96 6.05 6.01 R410A
Elec.
Mitsubishi
SRK28SF 2.8 6.15 5.76 5.96 R410A
Heavy
Daikin S28ETRS 2.8 5.77 6.02 5.90 R410A
Sanyo SAP-E288N 2.8 5.83 5.80 5.82 R410A
LGE Japan RA-280USX1 2.8 6.09 5.33 5.71 R410A
註:電源供應為 100V-50/60Hz
資料來源:JARN, May 25, 2005

(5) 至於目前日本空調機型錄上常會出現的另外一種能源效率標示方法-
期間電力能源效率標準,這是屬於空調機於某一段期間運轉下的平均
能源效率標準值。機器運轉的室內溫度設定為暖氣時 20℃/冷氣時 27
℃,測試期間從 10 月 28 日至 4 月 14 日的 5.5 個月(暖氣);而冷氣期
間從 6 月 2 日至 9 月 21 日的 3.6 個月;使用時間:6:00~24:00 的 18 小
時。能力計算房間依 JIS-9612 標準平均住宅,木造、南向、洋室、 10
疊面積,而期間電力消耗計算依 JRA-4046 標準進行。因此,此一測
試方法基本上應視為 SEER 測試,符合了變頻空調機隨環境負載和季
節變化而調控的特性,更能顯示變頻空調機的節能效益。表 1-4 為知
名日本廠牌以 CNS-3615 實測的結果。由表 1-5 列示世界各主要空調
機生產國直流變頻空調機發展技術比較中,明顯看出變頻空調機的性
能特性與發展趨勢。

11
表 1-4、日本知名品牌直流變頻空調機於 CNS-3615 的測試值
規格值 實測值
機種 Q E.E.R Q COP/E.E.R 備註
(kCcal/hr) (kCal/hr.w) (kCal/hr) (kCal/hr.w)
100%2700 3.0/2.58 DC
T牌 2408 4.54
75%2100 3.95/3.4 Inverter
DC
M牌 2408 4.26 2386 3.61/3.11
Inverter
DC
H牌 2408 3.46 2807 4.24/3.65
Inverter
DC
P牌 2408 3.16 2714 3.8/3.27
Inverter

表 1-5、世界各國直流變頻空調機發展技術比較

項目 美國 日本 歐洲 中國大陸 我國

目前以R-22 為主,
未 來 可 能 採
目前以 R-22 為 410A(家用) R-407C為主 目前仍以R-22為
R-410A( 小型空調
冷媒種類 主,未來可能採 407C(箱型機或氣冷 R-404A( 低溫熱 主,新冷媒的機
機)或
R-410A 式) 泵) 種主要用於外銷
407C(箱型機或氣
冷式)
各國EER值標 2.38(窗型)
2.44 (窗型) 2.15(窗型)
準(以能力2500 2.47 - 2.55(分離式)
4.20 (分離式) 2.32(分離式)
kCal/hr 為例) 2.38(分離式、變頻)
迴轉式為主( 約 迴轉式為主,渦卷
迴轉式、渦卷式
壓縮機 80%),其餘為渦卷式 迴轉式為主 大部分為迴轉式 式(定頻)已開始量
約各佔一半
(DC變頻) 產
定頻為主,變頻
朝向DC變頻發展(新
式機種快速增加 定頻為主,AC 及
控制方式 定頻為主 機組約85%係DC 變 定頻為主
中,目前變頻式 DC變頻發展中
頻)
約有5~10%。
分離式佔多數
窗型機佔大量,分
分離式量較大 分離式為主 分離式為主 (70%),RAC中有
型式 離式成長中,冷房
熱泵(冷暖) 熱泵(冷暖) 熱泵(冷暖) 70% 以 上 為 熱
為主
泵。
空氣清淨採光觸媒、
以健康為訴求如 空氣清淨採光觸
靜電集塵、紫外線等
附加功能 - - 負離子產生器、 媒、靜電集塵、紫
方式。三機一體(冷暖
電漿濾網等方式 外線等方式
除濕)

(6) 為了建立並完成符合國內氣候及使用特性之季節性能源效率測試方案

12
與計算方案研擬,工研院能環所已經著手進行季節性能源效率比測算
方法的建立;蒐集台灣地區近幾年的氣候環境資料,並且測試多台國
內主要廠牌之冷氣機性能,同時也參酌美日等國對於季節性能源效率
的測試條件,以作為國內擬定季節性能源效率規範的參考依據,使能
源效率之標示能充分反映變頻冷氣機之節能成效之優劣。此項爲國內
環境建立之 SEER 標準,未來將持續整合國內各方的意見,以求建立
適合國內氣候條件,又能與國際標準接軌之規範,來協助國內冷氣機
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季節性能源效率(SEER)的意義,簡言之,就是
假設空調機全年運轉的總負荷量(冷氣能力(kW)乘發生時間(h))除以總
消費電力量(kWh),如圖 1-5 所示,因此,季節性能源效率的測算方式,
就跟氣候環境與空調機本身的特性息息相關。

Σ總和⇒期間冷氣總負荷Wh
(必要能力×発生時間)

200000
總合負荷( Wh)

這兩者相除就是
期間能源效率
100000
(SEER)

0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外氣温度℃
消費電力量kWh

40000
Σ總和⇒期間消費電力量Wh
30000

20000

10000

0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外氣温度℃

圖 1-5、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的意義

(7) 本計畫經由中央氣象局蒐集台灣地區 1999 ~ 2004 年的氣象資料,資


料包括七個測站〈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台東〉
,西
部五個測站,東部兩個測站。將全年氣候溫度發生在 24℃到 38℃的時
間區分為 15 溫度帶,並統計每個溫度所發生的時間。統計結果:氣候

13
溫度從 24℃到 38℃,總共發生時間為 5128 小時(如表 1-6),平均氣候
溫度為 28.9℃(如圖 1-6 所示)。

表 1-6、台灣地區氣候溫度帶的發生時間統計資料
溫度帶(nj) 溫度(℃) 時間(h) 溫度帶(nj) 溫度(℃) 時間(h)
1 24 580 9 32 248
2 25 695 10 33 124
3 26 751 11 34 41
4 27 722 12 35 13
5 28 645 13 36 4
6 29 550 14 37 1
7 30 419 15 38 0
8 31 334 合計 5128

0.16
0.14 平均外氣溫度28.9℃
冷房輸出比(kW/kW)

0.12
0.1
0.08
0.06
0.04
0.02
0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外氣溫度(℃)

圖 1-6、台灣地區平均氣候溫度分佈

(8) 本計畫也實際量測十台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不同室外環境溫
度下 (乾球溫度從 23℃到 35℃) 的冷房能力以及消耗功變化,如圖
1-7 與圖 1-8 所示。當室外環境溫度由 23℃變化到 35℃,由於冷凝器
的散熱效果變差,造成冷凝壓力升高,因此系統耗功明顯增加(如圖
1-8)。但是冷氣冷力的變化則不是非常明顯,隨然著室外環境溫度增

14
加,冷氣冷力略為下降,但是下降輻度會隨著不同品牌空調機的性能
而有所差別。

各廠牌-冷氣能力的表現
2800 A
B
2600 C
冷氣能力(kcal/hr)

D
2400
E
2200 F
G
2000 H
I
1800
J
23 26 29 32 35
室外乾球溫度(℃)

圖 1-7 冷氣機試驗冷房能力圖
各廠牌-耗功的表現
1200.00 A
B
1100.00
C
1000.00
D
耗功(W)

900.00 E
F
800.00
G
700.00 H
I
600.00

23 26 29 32 35
J

室外乾球溫度

圖 1-8 冷氣機試驗消耗電功率量圖

(9) 就變頻空調機而言,目前產品功能和能源效率領先者為日系廠商,其
冷暖房 COP 值可達 6.0,但在日本售價亦高達台幣 87000(以 2.8kW

15
能力等級為準)。國內目前銷售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的廠商有日
立、大金、聲寶、大同、國際、三洋、歌林等,其冷房 COP 約在 3.6
到 4.5 範圍,售價則介於 NT25,000 到 38,000 元間。無疑的日系產品
的品質、功能及能源效率是本計畫產品開發追求的指標,但在這同時,
如果能在成本控制上創造出優勢,則國內業者在全球市場空間將有寬
廣的空間。
(10) 台灣地屬高溫高濕氣候,根據氣象局資料顯示,台灣平均一年有一百
五十一天是陰雨天,平均相對濕度維持在 82%;而 55%到 60%間的相
對濕度是最讓人感到舒適的,民眾對除濕機需求甚殷,近年來市場成
持續成長的趨勢,年銷售量均有十幾萬台(如圖 1-9 所示),耗電量也因
而激增,進而造成尖峰用電供應短缺,影響經濟發展。在日本,各製
造商都努力的提升除濕機能力,以型式來看,小而輕的除濕機銷售量
穩定成長,幾乎有一半的除濕機市場除濕能力約在 5.6 公升/天 至 6.3
公升/天的機型,這些機型都能夠很容易的移動至不同房間。大致上,
以除濕能力來看,市場上除濕機可區分:每天除濕量小於 5.9 公升佔
14%,6~7.9 公升佔 36%,8~9.9 公升佔 9%,10 公升佔 18%,大於 14
公升佔 23%。同時,目前日本除濕機已朝多功能的方向發展,因為除
濕機和小型空調機的裝置不一樣,它是可以移動的,因此可以隨意擺
放在衣物間、衣櫃或臥房等地方,甚至可以當做烘衣機來使用,是相
當方便且實用的家電製品。最近,除濕機附加一個新名詞如"衣物烘
乾除濕機"(laundry drying dehumidifier),製造商要讓消費者有印象,
就是除濕機不僅只是去除濕氣,而且也能夠快速的烘乾房間內的衣
物。本計畫已在過去進行 EHD 應用在除濕能力的相關實驗,獲得許多
寶貴數據與經驗,本年度計畫將開發一款具清靜、冷熱、除濕之多功
能新型小型除濕機,最終目標將進行長時間信賴性和可靠度測試分

16
析,並進行原型機之小量試量產,作為日後量產基礎。
30 30

生產量
25 25

生產量(萬台)

生產值(億元)
20 20

15 15
生產值

10 10

5 5

0 0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年)

圖 1-9、我國近幾年除濕機之生產量/值統計
(資料來源:工業生產統計月報/工研院能環所整理)

(11) 從國際市場之空調機之發展趨勢來看,為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眾
多技術被發展出來,其中一項即是使用以直流無刷馬達 (Brushless DC
Motor, BDCM) 為壓縮機馬達之新型壓縮機,稱為直流變頻壓縮機
(DC Inverter-controlled Compressor),與傳統上使用交流感應馬達之壓
縮機有大幅的區隔;使用直流變頻壓縮機之空調機或冷氣機,亦稱為
直流變頻空調機或直流變頻冷氣機。直流無刷馬達在控制上,必須藉
著位置感測器感測回授轉子位置信號,適當地做馬達電流換向,使馬
達電流形成之定子磁場與永久磁石形成之轉子磁場,在馬達運轉過程
中,永遠保持 90 度,獲得媲美於直流馬達的特性。然而,由於壓縮機
機體,包含馬達本體,在整個氣體冷媒壓縮過程中,皆處於高溫狀態
下,上述馬達控制方式在實際壓縮機應用上,會碰到位置感測器無法
正常工作使用的問題。為解決此問題,近年來有使用強鍵電流控制及
發展結合微控制器(Micro-control unit, MCU)與類比無感測功能之專用
IC,而在實際應用上,結合 120 度導通脈寬調變方波(120° Conduction
PWM square wave)發展出所謂無感測控制技術(Sensorless control),並

17
使用具無刷馬達操控能力的微控制器可加以實現。由於因著各種設計
架構不同,其中包含轉子磁石擺設的設計不同、定子繞線型式不同、
所欲驅動的壓縮機架構不同等,皆需要發展出自有獨特配適的無感測
驅動軟硬體架構。目前在國際間,只有日本有完整的技術,韓國及中
國大陸則積極開發中,也已有雛型商品呈現。反觀國內,由於電力電
子的人才,皆移往光電、通訊、消費性電子產品,而呈現人才短缺的
情形,在產業界一直未建構完整的技術。不過,在能源基金的支持下,
工研院能環所已積極建立相當良好的技術基盤,同時,也協助國內業
者完成第一顆具變頻馬達驅動功能的 16 位元級之專用 MCU 開發,並
已實質進入投產,供應國內相關變頻空調的使用中。
(12) 基於國際間,對環保議題之重視與對含鹵化物合成冷媒之管制,已實
際展開與執行,就長程之發展而言,天然冷媒與相關技術之應用勢在
必行,未來在冷凍與空調領域技術發展與提昇方面,是相關商品必須
面對之課題。國際間在天然冷媒研究及應用評估方面,主要研究對象
有氨、空氣、水、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等五種工作流體,因為這五
類工作流體是自然存在於地球上的物質,因此在環保與生態上被視為
友善物質,目前從事研究的國家主要有美國、歐洲與日本等,研發重
點因各國歷史人文差異及環境法規不同而迥異,但主要的方向皆著重
在建立符合環保、安全、效率與經濟的冷凍空調技術為主軸。當然不
同工作流體性質上的差異,便會造成應用領域的不同,如氨冷媒在冷
凍冷藏、碳氫化合物在冰箱以及二氧化碳在熱水供應和車用空調的使
用上,皆有不錯的使用時機或評價,但是這些天然冷媒仍舊有其要進
一步克服的困難,例如二氧化碳、水和空氣之產品效率有待提昇、氨
氣和碳氫化合物在安全性的加強等議題,依然有待更一步的技術突
破,方能讓其被接受之程度更為提高。

18
如表 1-7 所示為以冷媒性能作比較,二氧化碳冷媒最大的優點是
在其操作壓力之下(壓力高達 100kgf/cm2 以上),濃度較傳統冷媒的操
作濃度高出很多,意即氣態質量密度極高,加上蒸發潛熱較 CFCs、
HCFCs 及 HFCs 略高,所以在相同的冷凍能力下所需的冷媒體積流率
小,所需的壓縮機容量比傳統冷媒所需的壓縮機容量降低很多,加上
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比低,因此相對的,其壓縮機耗功就較小。不過,
卻也因其操作壓力高於傳統 CFCs、HCFCs 及 HFCs 冷媒甚多,在壓
縮機與系統零組件之結構設計、製造加工材質選用上也伴隨著衍生出
許多製程技術與操作安全性上之問題,其中包所有機構與管路元件結
構強度設計、潤滑油選用、密封設計、馬達零結構強度、繞線絕緣材
質與耐溫等問題,對一般設計而言已是相當大之難度,對更需高效率
性能之壓縮機則更是嚴苛之挑戰。
如圖 1-10 所示,因為二氧化碳冷媒的臨界溫度低,在高壓冷凝過
程為穿越零界點過程(Trans-critical Process),此一獨特的過程應用於熱
泵系統時具有相當優越的效率,因為在二氧化碳冷媒系統的操作條件
下,冷媒吐出溫度至冷凝器出口溫度間的溫差較傳統冷媒系統大很
多,所以用於熱泵系統用來加熱水的效果較傳統冷媒系統佳,另外,
在考慮冷媒與冷凍油的穩定性要求下,傳統冷媒的熱泵系統甚至無法
使水的加熱溫度超過 65℃,參閱圖 1-11 所示。
二氧化碳冷媒與傳統冷媒在冷凍、空調系統應用上的比較,如圖
1-12 所示。以空調機的應用狀況為例,蒸發溫度 0℃,冷凝溫度 40℃,
在傳統冷媒系統中均是在臨界溫度以下,但在二氧化碳冷媒臨界溫度
僅只有 31.1℃的情況下,冷凝溫度已在臨界點之上了,屬超越臨界過
程(Super-critical Process)。由於在臨界點之上屬液、汽分界不明顯的區
域,其溫度、壓力如同單相區是各自獨立的函數,並不像兩相共存之

19
飽和區的溫度、壓力互為相依函數,如一飽和溫度即對應一飽和壓力,
所以因二氧化碳冷媒冷凝過程與傳統冷媒冷凝過程的不同,使得二氧
化碳冷媒在冷凝過程所使用的熱交換器與傳統冷媒相異,稱為氣體冷
卻器(gas cooler),其管徑、構造形狀均與傳統冷媒所用的鰭管式熱交
換器之屬強制對流氣冷式的熱交換不同,而須採用冷媒與冷卻水分走
內外層同軸管路之二重管設計,而其設計與製造加工,會因二氧化碳
冷媒高工作壓力之因素,除了熱傳特性之考量外,尚須兼顧管路結構
強度之安全考量,當然更因氣體冷卻器之熱交換特性及其微小流道設
計之技術困難點與冷媒在越臨界過程(Super-critical Process)比傳統兩
相流更為不同之狀態變化特性,而使得二氧化碳冷媒循環系統設計或
解析上最具挑戰之課題。

圖 1-10、二氧化碳冷媒應用於 圖 1-11、二氧化碳與 R-22 冷媒之


熱泵系統之 T-S 圖 熱泵系統壓縮機性能係數比較

圖 1-12、二氧化碳冷媒應用於空調系統之 p-h 圖

20
表 1-7、二氧化碳冷媒與傳統冷媒的性能比較
冷媒種類 CFC12 HCFC22 HFC134a CO2
天然冷媒 No No No Yes
ODP(臭氧層破壞能力) 1.0 0.05 0 0
100 年 7100 1600 1200 1
GWP(溫室效應)
20 年 7100 4200 3100 1
TLV(ppm)( 連 續 重 復 暴 露 8hr/day 或
1000 1000 1000 5000
40hr/week 不會有負作用)
IDLH(ppm)(30 分鐘內逃離不會對人有
50,000 - - 50,000
立即危害)
Maximum amount per room vol.
(vol.%/kg m-3)ANSI/ASHRAE 15-1989 4.0/0.2 4.2/0.15 - 5.5/0.1
安全標準
可燃性或爆炸性 No difficult difficult No
分解後產物之毒性/刺激性 Yes Yes Yes No
相對價格 1 1 3-5 0.1
分子量 120.9 86.48 102.03 44.01
臨界點 溫度, ℃ 112.0 96.2 101.2 31.1
(Critical) 壓力, bar 41.6 49.9 40.7 73.8
0℃時壓力, bar 3.09 4.98 2.93 34.85
0℃時蒸發潛熱, kJ/kg 152.5 204.9 198.4 231.6
0℃時體積冷凍能力, kJ-m-3 2,740 4,344 2,860 22,600
COP(0℃/40℃)標準行程效率 5.62 5.55 5.49 2.78
0℃時 CP 值(kJ/kg · 飽和液體 0.93 1.17 1.34 2.42
K) 飽和氣體 0.65 0.72 0.90 0.58
飽和液體 0.078 0.100 0.092 0.105
0℃時 K 值(W/m · K)
飽和氣體 0.008 0.009 0.012 0.023
飽和液體 0.192 0.184 0.212 0.095
0℃時 ν 值(106m2/s)
飽和氣體 0.656 0.565 0.880 0.156
Isentropic exponent, ideal gas 1.14 1.20 1.12 1.30

藉由上述對二氧化碳與傳統合成冷媒之比較,可確認二氧化碳冷
媒應屬深具發展潛力之天然冷媒,特別是其在熱泵功能所具備之高效
能潛力上,能產生許多具效益的應用。因此,若能適當的將整個冷熱
循環系統中,各熱交換器所進行之熱交換能量,作適當的整合應用,
建構一多功能之冷熱系統並加以商品化,則將不論從節能或是環保角
度而言,都將具有不小之效益。
(13) 二氧化碳多功能之冷熱系統之優點彙總如下:

21
(a) 系統所使用之二氧化碳冷媒為完全符合環保、安全、效率與經濟特
性需求之天然冷媒,完全不受國際環保公約之已展開之管制影響。
(b) 二氧化碳冷媒是取之於大自然而加以精煉提高其純度與濃度,與傳
統氟氯碳化合物或替代之冷媒,需經因複雜之合成流程相比較,二
氧化碳相對製造成本就低廉至約十分之一,甚或更低之價位。因
此,以二氧化碳為冷媒進行各項應用產品開發,將不會受各先進國
家對冷媒供應與應用技術的管控,產品開發的自主性與彈性將提高
許多。
(c) 二氧化碳冷媒由於壓縮與冷凝過程都在超臨界點以上,在其系統的
操作條件下,冷媒吐出溫度至冷凝器出口溫度間的溫差較傳統冷媒
系統大很多,相對的將此溫差運用於熱泵系統時。若要有效的應用
此二氧化碳工作流體,必須發展適當的方法相對降低在接近或超過
臨 界 點 時 的 耗 功 。 CO2 理 論 冷 凍 循 環 過 程 中 的 等 熵 (constant
enthropy)壓縮和等壓冷凝放熱皆在超臨界點(SuperCritical)區工
作,等焓(constant enthalpy)節流膨脹和等壓蒸發吸熱過程則大部份
在次臨界點(SubCritical)區工作。如此情況在超臨界點區放熱,而
在次臨界點的兩相區進行吸熱之過程,稱之為穿越臨界點
(TransCritical)的熱循環過程。在超臨界壓力區(SuperCritical)並無雙
相區域存在,壓力與溫度間,為相互獨立的變數,CO2 在超臨界點
區進行放熱,有相當大的溫度降,此現象頗適合應用於高效率的熱
泵系統中,將可比傳統冷媒之熱泵系統有較高之加熱溫度,在熱水
熱泵系統甚可加熱至 85 ℃。同時也由於此較佳之熱泵功能而使得
系統能有較佳之運用範圍,如熱水、熱風、除濕、暖房等,當然,
若再整合系統穿臨界蒸發過程所產生之熱交換功能,則又更可增加
其冷房功能,而營造其具冷熱多功能之熱泵系統。

22
(d) 另外、二氧化碳冷媒最大的優點是在其操作壓力之下(壓力高達
100kgf/cm2 以上),濃度較傳統冷媒的操作濃度高出很多,即密度
極高,加上蒸發潛熱較 CFCs、HCFCs 及 HFCs 略高,所以在相同
的冷凍能力需求下,所需的冷媒體積流率小,因此,所需的壓縮機
容量比傳統冷媒所需的壓縮機容量降低很多,加上二氧化碳冷媒壓
縮比低,因此相對的,其壓縮機耗功就較小,換言之,二氧化碳冷
媒之熱泵系統將比傳統合成冷媒有較高之熱效率值。
(14) 二氧化碳(CO2)可謂是目前世界上非常有潛力的具天然冷媒特性的工
作流體。雖然二氧化碳冷媒具備環保、安全及優異之熱泵特性等優勢,
但由於其操作壓力高達 100kgf/cm2 以上,所伴隨之系統匹配設計、各
種工作流體狀態之二重管與微流道熱交換器之模擬分析與設計、壓縮
機及其結構零件強度、密封設計與潤滑磨耗等問題等,相對增加設計
上之困難度,甚至於造成很高的技術門檻,當然也導致此冷媒相關技
術與產業之發展,面臨必須技術突破的瓶頸。
(15) 在實際開發案例中,市場上雖陸續有雛型產品問世,但大量商品化產
品之開發還相當有限。在歐洲之發展廠商有 Danfoss 之二氧化碳冷媒
密閉型往復式壓縮機的開發,同時並應用於可口可樂公司的販賣機
中。另外,Dorin 公司的二氧化碳冷媒半密閉型壓縮機持續開發中。
除外,在歐洲之汽車空調市場上,對於二氧化碳冷媒系統商業化的需
求急迫。在 2002 年底,Denso 公司已開發出全球首台二氧化碳冷媒車
用空調系統,並使用於 Toyota 汽車公司的實驗性燃料電池混用車輛
中。在法國的 Valeo 公司已成功研發二氧化碳冷媒汽車空調系統。德
國 Bock 公 司 已 成 功 將 兩 台 二 氧 化 碳 冷 媒 壓 縮 機 安 裝 使 用 於
Mercedez-Benz 的巴士上。至於使用二氧化碳冷媒於最大宗使用領域
的空調機方面則仍還有一段距離,因為在製造成本,流程,加工等相

23
關方面均還有問題存在。
在日本市場,對二氧化碳冷媒實際應用發展上,主要是以熱泵熱
水器系統之應用發展為主。最早的二氧化碳熱泵熱水器系統是在 2000
年由日本的 Japanese Denso Corp. 利用 Shecco 之專利技術所製造完
成,而現在以"ECO CUTE"為名稱的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器,已
經由許多公司如 Mitsubishi Electric、Daikin、Sanyo Group、Hitachi AC
Systems、Matsushita Group、Toshiba Group、Corona(由 Denso 製造)、
及 Chofu 等。依估計日本家用中央熱水器的市場需求量約 350 萬台/
年,其中燃氣型(Gas-fired)佔 80%,燃煤型(Kerosene-fired)佔 14%,用
電型(Electric)僅佔 6%,然而,燃燒天然氣或液態石油氣以及煤碳或煤
氣型的機種易引起火災,每年均發生多起的公共安全災害,所以日本
政府積極鼓勵民眾使用電力型的家用熱水器,並立法通過補貼民眾購
買高效率電力型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器與傳統型之價差,至 2004
年 6 月 30 日止通過日本政府補貼制度標準的電力型二氧化碳冷媒熱泵
熱水器,共 25 家 401 型機種通過補助金核可,政府與廠商並積極鼓勵
民眾採用"All-electric home"的觀念,即結合空調、烹調加熱器、浴
室除溼乾燥及其它相關應用的高效率二氧化碳冷媒熱泵機。就我國屬
海島型經濟與對能源仰賴進口依賴度高之產業環境,在冷凍空調領域
及其相關之相關產業之發展上,從開發高效率能源使用設備與開發新
能源之策略與相關技術之發展,日本政府與產業界之作法與積極之態
度,應足可供我們借鏡。
(16) 二氧化碳冷媒的應用及系統創意,是最近幾年才新興的新技術,許多
關鍵零組件及相關性能測試技術,皆會因所開發的系統特性不同而相
異,因此,在進行本項技術研究時,也得同時針對關鍵零組件及相關
測試系統與技術,進行探討與開發。由於所有技術與零組件將因為必

24
須自行研發,而強化了未來開發成功的創意新產品之自主性,國際競
爭力更相形提高。
(17) 基於這些原因,經濟部已在 93 年 10 月間經何部長裁示將冷凍空調產
業列為重點輔導節能設備產業發展之一,主要係在兼顧節能之要求及
促進產業之發展。此項促進節能設備產業發展,將使我國傳統冷凍空
調產業注入一重新發展之契機,其發展目標將以傳統製造業技術升
級,以服務高科技及生化產業為目的;同時開創新興產業,以邁向高
科技高附加價值。在執行方法上則是結合產學研成立研發中心,開發
先進技術;同時結合國內上中下游產業進行策略聯盟,共創全球市場。
(18) 為達成全國性的空調設備之節能目標,經濟部在 95 年元月 6 日公佈
新修訂的『無風管冷氣機能源效率比基準』,要求在民國 100 年時,
7.1Kw 以上的空調設備性能要比現行產品提昇 15%以上,105 年時則
比現行產品提昇 25%以上。依據業界的共識,為達此性能基準,空調
設備植入變頻控制技術為必要條件。

在這些背景因素及政府對節約能源所定目標之下,本「高效率小型空
調設備技術開發及推廣應用計畫」之內容,除了根據上述政策性目標外,
並依據歷年空調相關計畫執行過程中評審意見加以修正而得。因此,在經
濟部能源局的主導推動下,本年度計畫分為四大領域分別探討,整體計畫
為四年延續計畫,各領域全程目標如下:
1.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完成適用國內氣候及使用特性之區間
耗電測試相關規範草案,並推動訂定相關國家標準,完成變頻空調機之
區間能源效率標準建議案;同時,實際開發完成一對一及一對多直流變
頻空調機商品機開發(冷媒需使用環保冷媒),其區間能源效率,比同
冷氣能力等級之定頻空調機高 50%以上,成本增加 50%以下,並整合
業界完成直流變頻空調機商品量試與投產;另外,運用已建立之空調與

25
除濕機的技術,完成符合節能標章之規定多功能小型除濕空調商品機開
發,並移轉業者商品量試與投產。
2. 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鍵零組件商品化:完成匹配直流變頻空調商品機
之變頻控制器軟硬體開發,額定點效率≧92%;同時,開發匹配直流變
頻空調商品機之室內、外機用變頻直流風扇馬達驅動器模組商品及系統
控制技術與直流變頻壓縮機商品機;並以協助國內建立小型空調機用變
頻控制器模組產業、變頻直流風扇馬達驅動器模組產業為目標。
3. 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完成二氧化碳熱泵系統
關鍵零組件及相關軟硬體技術開發,同時完成二氧化碳多功能變頻熱泵
系統用之控制軟硬體商品開發與測試驗證,使所開發的二氧化碳多功能
變頻熱泵系統示範展示及商品化,在額定操作點之 COP≧3.0。
4. 協助辦理「節能設備(冷凍空調)產業發展及促進投資策略」各項工作
事宜:協助委辦單位成立冷凍空調產業促進投資及招商工作小組,並協
助追蹤、彙整、辦理各項策略工作及業界投資案進度、問題協調、會議、
成效分析等事項。

以上為本計畫的研究背景及各項產業環境與技術的分析資料說明。

26
1.2 研究目的
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能源之耗用大幅攀升。隨經濟之發展而國
民生活水準亦不斷提高,人們對生活環境之品質的要求也就愈高,伴之而
來的為能源之大量使用,其中尤以電力之成長最為顯著。在炎熱潮濕的台
灣,空調系統的使用已是日常生活之必需。由於電力驅動的空調設備大多
集中在夏季使用,耗電龐大,其用電總容量造成了巨大的尖峰負載,根據
台電之統計近五年來,空調負載每年均佔尖峰負載之 30%以上,而且以每
年平均約 6~8%的比率成長。同時,由於空調機所消耗的電力佔有家庭用
電支出的絕大部份,因此,開發具『省能、舒適性、環保、人性化、微電
腦操作介面』之高效率空調系統,同時,協助相關產業建立技術自主性高
及供應鏈完整的產業基盤,為國內空調系統及零組件製造的同業們,積極
努力開發與亟求協助的方向,也是本計畫執行推動的主旨。
本年度計畫為全程四年計畫之第二年,將延續國內已建立在小型空調
設備的各項關鍵技術,整合業者而共同建立符合台灣氣候環境的變頻空調
機性能檢測與耗能計算方案,同時,藉由實際開發一款直流變頻空調系統
為載具,確認本計畫所研發之技術可達節能效益比傳統定頻空調提昇
50%,而作為後續計畫推動商品化的技術基礎與商品化之參考。同時,為
使所開發的產品具成本效益,本計畫也將結合國內高科技產業,如 IC 設
計與半導體製作廠,協助開發目前為日本廠商所掌控的變頻控制器之關鍵
零組件,並協助業者整合植入於國內變頻空調機所需的專用控制器,結合
系統製造廠商同步展開變頻空調產品之性能改善,並建立此產品在國內全
自主之技術能力。此外,本計畫也將進行使用二氧化碳為冷媒的多功能熱
泵系統及其相關零組件設計與檢測技術之開發,以建立更具環保效益之新
型空調系統開發的技術基礎。為使所開發的各項技術皆能落實商品投產,
本計畫也將協助成立節能設備產業推動小組,藉由整合國內的相關業者,

27
共同進行相關新節能產品的投資規劃與促成。
本高效率小型空調設備技術開發及應用推廣計畫將分為四大領域分
別探討:(1)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2)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
鍵零組件商品化;(3)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4)
協助辦理「節能設備(冷凍空調)產業發展及促進投資策略」各項工作事
宜。各項研究之本年度計畫的目標如下:
1.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
(1) 適合國內氣候條件之區間耗電測試方案研擬與試用成果說明。
(2) 匹配國內地域環境之區間氣候條件,完成一款 DC 變頻空調機區間
耗電方案測試驗證,其區間能源效率比定頻空調機提升 25%,噪音
低於 CNS-3615 訂定值 5%以上。
(3) 協助業界完成一對一 DC 變頻空調系統商品量試與投產推動機,同
時,進行 DC 變頻商品機性能持續提升。
(4) 視窗中文版變頻空調機系統模擬軟體與實機性能驗證及設計驗證。
(5) 完成多功能小型除濕機之雛型機功能確認與性能提升改善。
2. 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鍵零組件商品化
(1) 匹配 DC 之一對一變頻空調機與整合室內、外機 DC 變頻風扇馬達
驅動模組,進行系統控制器硬體商品設計修正,使零件自製率達 90%
以上,效率≧92%,並促成小量試產與投產規劃。
(2) 整合業界完成一對一變頻空調機用之 DC 變頻壓縮機及壓縮機用無
刷馬達的商品開發,並促成小量試產與投產規劃。
(3) 整合所開發的系統控制器及 DC 變頻空調機商品,進行所開發的 DC
變頻壓縮機商品測試發展。
3. 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
(1)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熱泵性能測試系統與各項關鍵零組件性能規格訂

28
定及相關測試台建構。
(2) 完成二氧化碳熱泵系統循環設計與熱泵系統設計軟體開發,同時進
行雛型熱泵系統開發。
(3) 完成二氧化碳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建構。
(4) 完成高磁能積無刷馬達與驅動器軟硬體設計,同時,完成二氧化碳
變頻雛型壓縮機一套,額定點之 COP≧2.5。
(5)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壓縮機性能測試系統建構與匹配所開發之二氧化
碳壓縮機進行性能測試驗證。
4. 協助辦理「節能設備(冷凍空調)產業發展及促進投資策略」各項工作
事宜
(1)協助能源局追蹤、彙整、辦理各項策略工作及業界投資案進度、問
題協調、會議、成效分析等事項。

29
二、計畫執行狀況檢討
2.1 與 計 畫 符 合 情 形
2.1.1 進 度 符 合 情 形
(一)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
(1)實際進度與預定進度比較
比重 95 年
工 作 項 目 進 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變頻空調系統性 A2 A4 A5 A8
預 定
能規範訂定與相 35
關技術提昇 實 際
A3 A7 A9
預 定
2.直流變頻空調機
45
開發 實 際
A1 A6 A10
預 定
3.多功能除濕機之
20
雛型機設計開發 實 際

預定累計 20 50 80 100
合 計 100
實際累計 20 50 80 100

(2)查核點說明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系統組成的主要基 無差異
本元件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膨脹裝置、
蒸發器和二個風扇。系統在冷凝器和蒸發
A1 95 年 3 月 器之間以及機體的兩側有入風口和阻風片 95 年 3 月
的設計,利用阻風片來控制入風口的開或
關,藉此來引導風的走向,可作除濕功能
以及冷風和熱風等功能操作。
於 4/27 台北科技大樓舉辦第一場季節性能 無差異
A2 95 年 4 月 源效率說明會,參加廠商人數達 80 人,並 95 年 4 月
已收集相關意見進行彙整。
為了考量商品機之成本效益,進行直流變 無差異
頻空調系統設計修正。雛型機的外觀尺寸
改變除了熱交換器外,還有室外機之風扇
A3 95 年 4 月 95 年 4 月
馬達改用交流馬達,關於冷媒量方面,本
年與去年相比較減少有 310g 之多,另外,
電源供應電容器也重新選用。

30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於 5/3 高雄長谷世貿大樓舉辦第二場季節 無差異
A4 95 年 6 月 性能源效率說明會,參加廠商人數達 30 95 年 6 月
人,並已收集相關意見進行彙整。
A5 95 年 8 月 8/8 於台北科技大樓邀請日本冷凍空調工 95 年 8 月 無差異
業會宇口隆彦演講。講解日本 JIS C 9612
之 SEER 測算標準沿革及新舊版次內容之
差異,同時針對 SEER 實際測試和計算實
務,提供給與會人士參考。
A6 95 年 8 月 多功能小型除濕機性能測試報告一份,依 95 年 8 月 無差異
照除濕機測試條件(相對濕度 60﹪,乾/濕
球溫度為 27.0℃/21.2℃)。冷氣能力測試是
參考日本對於冷風除濕機的測試條件進行
測 試 ( 室 內 側 的 乾 / 濕 球 溫 度 為
30.0℃/25.5℃;相對溼度 70%)。暖氣能力
的測試條件是室內側的乾/濕球溫度為
21.0℃/15.0℃。除濕、冷氣和暖氣能力的
測試結果為:除濕能力為 12.96 升/日,EF
值為 1.43;冷氣能力為 704 kCal/hr,COP
值為 1.51,暖氣能力為 845 kCal/hr,COP
值為 2.32。
A7 95 年 9 月 完成變頻空調機系統模擬軟體設計改善及 95 年 9 月 無差異
實機測試比對報告一份。變頻空調機模擬
之壓縮機副程式,需依據壓縮機性能表建
立變頻壓縮機在不同頻率(Hz)下的的冷媒
流量、能力值和耗功等資料,然後模擬軟
體會根據壓縮機的頻率讀取相關的資料進
行模擬計算。並與國內 T 牌之 2500kCal/hr
進行測試比較,比較結果:在 60Hz 頻率
下,能力值誤差約 4%,而 COP 值誤差在
6%(主要原因是系統高壓端略高於實機測
試結果) 。

31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A8 95 年 11 月 完 成 季節性能源效率測算方案及草案研 95 年 11 月 無差異
擬。
為了整合國內各方的意見,分別於台北及
高雄分別舉辦三場 SEER 說明會以彙整
各方建議(舉辦日期 4/26,5/3,8/8)。並參
考美國、日本的 SEER 測試標準,並且實
際量測十台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
不同的室內、室外環境溫度下的消耗功量
以及冷房能力以作為我國制定 SEER 測
試標準的依據。量測結果:十台國產品牌
空調機的平均家消費電力比值為.901,平
均冷氣能力比值為 1.074,此結果與日本
JIS C9612(2005)的 SEER 標準值 0.914 和
1.077 極為接近。同時蒐集台灣地區 1999
~ 2004 年的氣象資料,包括台北、新竹、
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台東等七個測
站。將全年冷房期間從 24℃到 37℃分成
14 個溫度帶(每 1℃為一個溫度帶),全年
冷房發生時間共 5128 小時。
依照台灣氣候資料及本計劃開發的對應計
算程式,進行定頻與變頻空調機的季節性
能源效率比值(SEER)比較,測算結果:變
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冷能力為 6759389.3
Wh,總消耗電力量為 1453406.2Wh,得到
SEER 值為 4.662 (Wh/Wh);而 95 年定頻
空 調 機 累 計 的 總 制 冷 能 力 為 6870938.0
Wh/Wh,總消耗電力量為 2200678.5 Wh,
得 到 SEER 值 為 3.12 (Wh/Wh) ; 因 此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比定頻空調機的
季節性能源效率(SEER) 提升 49.4%。

32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A9 95 年 12 月 完成額定 2500kcal/h 之直流變頻空調機開 95 年 12 月 無差異
發測試。雛型機性能測試結果:冷氣能力
為 2502.18 kcal/hr 與 EER 值 3.04
kCal/hr.W。當壓縮機轉速 2900rpm,風扇
轉 速 為 550rpm , 測 得 室 外 機 噪 音 值 為
50.31 dBA,遠低於 CNS 標準的 60dBA (低
16.15%) 。依照台灣氣候資料及本計劃開
發的對應計算程式,進行定頻與變頻空調
機的季節性能源效率比值(SEER)比較,測
算結果:變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冷能力為
6759389.3 Wh , 總 消 耗 電 力 量 為
1453406.2Wh , 得 到 SEER 值 為 4.662
(Wh/Wh);而 95 年定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
冷能力為 6870938.0 Wh/Wh,總消耗電力
量為 2200678.5 Wh,得到 SEER 值為 3.12
(Wh/Wh);因此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比
定頻空調機的季節性能源效率(SEER) 提
升 49.4%。
A10 95 年 12 月 完成與新典自動化公司合作開發多功能除 95 年 12 月 無差異
濕機,開發的過程將配合業者的構想與要
求,開發出一可商業化的產品。雛型機性
能測試結果:除濕能力為 12.96 升/日,EF
值為 1.43;冷氣能力為 704 kCal/hr,COP
值為 1.51,暖氣能力為 845 kCal/hr,COP
值為 2.32,均達成計劃目摽。

33
(二) 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鍵零組件商品化
(1)實際進度與預定進度比較
比重 95 年
工 作 項 目 進 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匹 配 一 對 一 DC B1 B3 B6 B9
變頻空調與整合 預 定
DC 變 頻 風 扇 馬
40
達,進行系統控
制器硬體商品設 實 際
計修正

2.整合業界完成一
B2 B4 B7
對一變頻空調用 預 定
之 DC 變 頻 壓 縮
30
機及壓縮機用無
刷馬達的商品開 實 際

3.整合所開發的系
B5 B8 B10
統 控 制 器 及 DC 預 定
變頻空調機商
30
品,進行DC變頻
壓縮機商品測試 實 際
發展
預定累計 20 50 80 100
合 計 100
實際累計 20 50 80 100

(2)查核點說明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完成額定 2500kcal/h 之 1 對 1 商品直流變
B1 95 年 3 月 95 年 3 月 無差異
頻空調機組成及規格說明一份
完成額定 2500kcal/h 左右直流變頻空調用
B2 95 年 3 月 之壓縮機馬達設計規格一份,馬達額定效 95 年 3 月 無差異
率應為 90%以上
完成額定 2500kcal/h 左右之控制流程規劃
B3 95 年 6 月 與實際軟體原始碼一式,控制器額定點效 95 年 6 月 無差異
率應為 92%以上
搭配 2500kcal/h 左右 1 對 1 直流變頻空調
B4 95 年 6 月 95 年 6 月 無差異
機之壓縮機馬達設計圖面一份
額定 2500kcal/h 左右 1 對 1 直流變頻空調
B5 95 年 6 月 95 年 6 月 無差異
機商品測試資料一份

34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額定 2500kcal/h 左右之商品零組件供應鏈
B6 95 年 9 月 95 年 9 月 無差異
分析報告一份
搭配 2500kcal/h 左右直流變頻空調機之壓
B7 95 年 9 月 95 年 9 月 無差異
縮機馬達設計驗證資料一份
額定 2500kcal/h 左右之 1 對 1 直流變頻空
B8 95 年 9 月 95 年 9 月 無差異
調機商品驗證程序與結果資料一份
額定 2500kcal/h 左右之 1 對 1 直流變頻空
B9 95 年 12 月 調機商品相關軟硬體修正報告一份,控制 95 年 12 月 無差異
器額定點效率應為 92%以上。
額定 2500kcal/h 左右 1 對 1 直流變頻空調
B10 95 年 12 月 95 年 12 月 無差異
機商品性能測試發展報告一份

35
(三) 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
(1)實際進度與預定進度比較
比重 95 年
工 作 項 目 進 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二氧化碳變頻熱
泵性能測試系統 預 定 C1 C5 C10
與各項關鍵零組
25
件性能規格訂定
及相關測試台建 實 際

2.二氧化碳熱泵系 C6 C11
預 定
統設計軟體開發
20
與雛型熱泵系統
實 際
開發
3.二氧化碳壓縮機 C3 C8
預 定
模擬分析軟體建
20
構與雛型壓縮機
實 際
開發
4.高磁能積無刷馬 C4 C9
預 定
達與驅動器軟硬 10
體設計開發 實 際

5.二氧化碳變頻壓 C2 C7 C12
預 定
縮機性能測試系
統建構與匹配雛 25
型壓縮機進行性 實 際
能測試驗證
預定累計 20 50 80 100
合 計 100
實際累計 20 50 80 100

(2)查核點說明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熱泵標竿資料建立與零
C1 95 年 3 月 95 年 3 月 無差異
組件規格訂定規格書一式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壓縮機之半循環測試系
C2 95 年 3 月 95 年 3 月 無差異
統硬體一套建構與測試驗證
完成二氧化碳壓縮機最佳化視窗版模擬分
C3 95 年 5 月 95 年 5 月 無差異
析軟體與測試驗證資料一式
完成高磁能積磁石馬達與控制器設計圖面一
C4 95 年 5 月 95 年 5 月 無差異

36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完成多功泵熱系統與關鍵組件配置規劃書
C5 95 年 7 月 95 年 7 月 無差異
一份
完成二氧化碳熱系統之氣冷卻器設計雛型
C6 95 年 7 月 95 年 7 月 無差異
機建構與模擬分析程式一份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壓縮機樣品機與雛型測
C7 95 年 7 月 95 年 7 月 無差異
試驗證報告一份
完成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操
C8 95 年 9 月 95 年 9 月 無差異
作手冊一份
完成高磁能積無刷馬達與控制器雛型機試
C9 95 年 9 月 作與整合性能測試驗證資料一份,馬達效 94 年 9 月 無差異
率 90%以上,馬達驅動器效率 92%以上。
完成多功泵熱系統與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測
C10 95 年 12 月 94 年 12 月 無差異
試平台軟硬體建構一式
完成二氧化碳多功泵熱系統構想雛型系統
C11 95 年 12 月 架構設計圖與初期試運轉測試報告一份, 94 年 12 月 無差異
COP≧2.5
完成二氧化碳壓縮機雛型三台及測試驗證
C12 95 年 12 月 94 年 12 月 無差異
報告一份

37
(四) 協助辦理「節能設備(冷凍空調)產業發展及促進投資策略」各項
工作事宜
(1)實際進度與預定進度比較
比重 95 年
工 作 項 目 進 度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1
預 定
1.執行方案擬定 20
實 際
D2 D3 D4 D5
預 定
2.執行方案推動執
80
行 實 際

預定累計 20 50 80 100
合 計 100
實際累計 20 50 80 100

(2)查核點說明
查核
預定時間 查 核 點 概 述 實際時間 差異說明

完成執行方案、各階段查核點內容及資源
D1 95 年 3 月 95 年 3 月 無差異
需求

D2 95 年 3 月 完成本年度第一次執行績效檢討 95 年 3 月 無差異

D3 95 年 6 月 完成第二次執行績效檢討 95 年 6 月 無差異

D4 95 年 9 月 完成第三次執行績效檢討 95 年 9 月 無差異

D5 95 年 12 月 完成第四次執行績效檢討 95 年 12 月 無差異

38
2.1.2 目標達成情形
(一)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z 完成適合國內氣候條 1.完成三場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4/27 和 5/3 於 無差異
件之空調機區間耗電 台北和高雄舉辦,8/8 於台北科技大樓邀請日本
測 試 與 計 算 方 案 研 冷凍空調工業會宇口隆彦演講。講解日本 JIS C
擬,同時進行三場說 9612 之 SEER 測算標準沿革及新舊版次內容之
明會並匯集國內業者 差異,同時針對 SEER 實際測試和計算實務,提
意見,據以進行修訂 供給與會人士參考)、以彙整各方建議。

2.參考美國、日本的 SEER 測試標準,並且實際


量測十台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不同的
室內、室外環境溫度下的消耗功量以及冷房能力
以作為我國制定 SEER 測試標準的依據。量測
結果:十台國產品牌空調機的平均家消費電力比
值為.901,平均冷氣能力比值為 1.074,此結果
與日本 JIS C9612(2005)的 SEER 標準值 0.914 和
1.077 極為接近。當室外環境溫度由 23℃變化到
35℃,由於冷凝器的散熱效果變差,造成冷凝壓
力升高,因此系統耗功明顯增加。但是冷氣冷力
的變化則不是非常明顯,隨然著室外環境溫度增
加,冷氣冷力略為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會隨著不
同品牌空調機的性能而有所差別。
3.已收集台灣地區 1999~ 2004 年的氣象資料,
資料包括七個測站〈台北、新竹、台中、台南、
高雄、花蓮、台東〉,其中西部五個測站,東部
兩個測站,將全年冷房期間從 24℃到 37℃分成
14 個溫度帶(每 1℃為一個溫度帶),全年冷房發
生時間共 5128 小時,作為季節性能源效率草案
之溫度變化參考依據。
4.完成適合國內氣候環境與使用習慣的節性能源
效率 SEER 草案研擬(冷氣部分),及完成 SEER
測算公式,其中有下列幾項假設:冷氣能力線隨
著外氣溫度線性遞減;消費電力線隨外氣溫度線
性遞增;建物負載(Building Load)隨著外氣溫度
線性遞增。而這些冷氣能力線、消費電力線和建
物負載線乃是根據各實測點計算求得。

39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z 匹配國內氣候條件所 1.為了考量商品機之成本效益,將進行直流變頻 無 差 異
建立之區間耗電測試 空調系統設計修正。本年度的室內機熱交換器
與計算方案,完成一 長度減少 7mm,鰭片間距由 1.5mm 變更為
款 DC 變頻空調機區 1.4mm;室外機部份在每排的列距尺寸由 18mm
間耗電方案測試驗 變更為 12.7mm,鰭片間距由 1.3mm 變更為
證,其區間能源效率 1.4mm。
比 定 頻 空 調 機 提 升 2. 95 年雛型機的外觀尺寸改變除了熱交換器外,
25% , 噪 音 低 於 還有室外機變更風扇馬達改用交流馬達,雖然
CNS-3615 訂定值 5% 成本可以節省 250 元/台,但是它的消耗電力增
以上 加了 30w。至於風扇馬達部分,本雛型機的轉
速是 1050rpm,目前未調整降低轉速測試,仍
有調整降低轉速而降低運轉電力的空間。關於
冷媒量方面,本年與去年相比較減少有 310g
之多,可降低成本約 118 元/台。另外,在電源
供應電容器可節省成本 545 元/台。94 年與 95
年雛型機的成本比較,95 年雛型機總計可節省
1093 元/台。
3. 雛型機之性能測試結果:冷氣能力為 2502.18
kcal/hr 與 EER 值 3.04 kCal/hr.W。當壓縮機轉
速 2900rpm,風扇轉速為 550rpm,測得室外機
噪音值為 50.31 dBA,遠低於 CNS 標準的
60dBA (低 16.15%) 。同時依照台灣氣候資料
及本計畫所開發的對應計算程式,進行定頻與
變頻空調機的季節性能源效率比值(SEER)之
比較分析,測算結果:變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
冷 能 力 為 6759389.3 Wh , 總 消 耗 電 力 量 為
1453406.2Wh , 得 到 SEER 值 為 4.662
(Wh/Wh);而 95 年定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冷能
力 為 6870938.0 Wh/Wh , 總 消 耗 電 力 量 為
2200678.5 Wh , 得 到 SEER 值 為 3.12
(Wh/Wh);因此,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比定
頻 空 調 機 的 季 節 性 能 源 效 率 (SEER) 提 升
49.4%。
4. 進行直流變頻空調機之室外機噪音改善:
(1)實驗設計方法為先進行兩組"噪音區隔"的
測試,即(在無壓縮機運作的情形下)進行一組

40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送風扇運轉的噪音測試;然後,在無送風機運
轉的情形下,進行一組壓縮機運轉的噪音測
試。此二組測試的控制參數為:5 種送風扇轉
速與無壓縮機運轉狀態搭配,以及 5 種壓縮機
轉速與無送風扇運轉狀態搭配,共計 10 筆測試
資料。目的在於將壓縮機與送風扇同時運轉時
產生的噪音區隔,以利於對兩者的噪音量做個
別的評估。
(2)另外,進行兩組測試,稱為"複合噪音"測
試。由 5 種不同的壓縮機轉速與 5 種不同的送
風扇轉速搭配,以進行複合噪音量的測試,共
計 25 筆資料,測試目的在於比較壓縮機與送風
扇同時運轉時產生之複合噪音量,以利於評估
最低噪音狀態之壓縮機與送風扇的轉速組合。
(3) 經由"區隔噪音"測試與"複合噪音"測試
的分析結果顯示:壓縮機轉速 2,900rpm 與風扇
轉速 550rpm 匹配,測得室外機噪音值為 50.31
dBA,遠低於 CNS 標準的 60dBA (低 16.15%),
將可做為本年度(5%)室外機噪音改善策略之參
考。但是當在壓縮機轉速調動範圍在
3,600rpm~2,400rpm 間,對整體的噪音改善無太
多之幫助。然而,送風扇轉速的變化,明顯牽
動著整體室外機的噪音量;因此,本研究未來
將著重於風扇噪音的改良。
z 協助業界進行一對一 1.已與峻菱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業合案簽約,並實 無 差 異
DC 變頻空調商品機 作進行「直流變頻空調機」的產品開發,本年度
性能提升,並促成 DC 已完成系統組裝,並完成相關的性能測試,所開
變頻空調商品量試與 發之直流變頻空調機比市售傳統定頻空調機的
投產推動 季節性能源效率(SEER) 提升 49.4%,室外機噪
音值為 50.31 dBA,性能優於國內的市售商品。
所開發的商品,將於 96 年度進行 1 對 1 直流變
頻空調機試量產,預計小批量量產 100 台。
2.直流變頻空調機規格:
(1)使用冷媒︰R410A
(2)壓縮機規格︰直流變頻、單相 220V 電源,冷
氣能力 2500 kCal/hr

41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3)室內機規格︰ 2500kCal/hr。
(4)能源效率比值︰3.0kCal/hr.W 以上
(5)測試規範依據 CNS-3615 標準
z 視窗中文版變頻空調 1.已完成變頻空調機系統模擬軟體開發之程式執 無差異
機系統模擬軟體與實 行架構及變頻壓縮機性能表模式建立。模擬軟體
機性能驗證 系統設計參數為冷媒流量、冷凝溫度,蒸發溫度
和壓縮機進出口狀態點溫度。整個程式分為兩個
部分─高壓端平衡(壓縮機、冷凝器、膨脹裝置)
及低壓端(蒸發器) 平衡。程式要求參數值先滿
足高壓端冷媒流量平衡,再滿足低壓端蒸發器出
口狀態點的收斂要求。
2.與國內 T 牌之 2500kCal/hr 進行變頻空調機之模
擬軟體驗證比較,該空調機採用日本三菱 R410A
變頻壓縮機,模擬軟體並已建構完成該變頻壓縮
機之性能表包含不同頻率下的冷媒流量、壓縮機
耗功及冷氣能力等資料。比較結果:在 60Hz 頻
率下,能力值誤差約 4%,而 COP 值誤差在 6%(主
要原因是系統高壓端略高於實機測試結果)
z 完成多功能小型除濕 1.完成 5 台日本新型多功能除濕機之性能與風量 無差異
機之雛型機功能確認 測試。測試結果:5 台日本冷風除濕機的耗功約
與性能提升改善 在 200~500W 的範圍,有些機型未明確標示其冷
風或除濕能力;冷風能力的範圍約在
300~1100W 之間;除濕能力的範圍約在每日
6~14 升之間。冷風能力的測試數據均略低額定
數據,除濕能力的測試數據則較為接近,以風扇
的 強 / 中/ 弱 度 進 行 的 噪 音 測 試 數 據 範 圍 約 在
43~58dBA 之間。
2.本年度與新典自動化公司進行多功能除濕機的
合作開發,開發的過程將配合業者的構想與要
求,開發出一可商業化的產品。開發的單體式多
功能除濕機,系統構造組成的主要基本元件包括
壓縮機、冷凝器、膨脹裝置、蒸發器和二個風扇。
系統在冷凝器和蒸發器之間以及機體的兩側有
入風口和阻風片的設計,利用阻風片來控制入風
口的開或關,藉此來引導風的走向,可作除濕功
能以及冷風和熱風等功能操作。

42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1)當系統進行除濕功能運作時,軸流扇不運轉,
阻風片關閉機體兩側的入風口,藉離心扇讓風的
走向從蒸發器經過冷凝器再離開系統。
(2)當系統進行冷風和熱風的功能運作時,阻風片
關閉機體中冷凝器和蒸發器之間的入風口,開啟
機體兩側的入風口,藉軸流扇和離心扇的獨立運
轉,讓風的走向從機體兩側的入風口進入,再分
別經過蒸發器和冷凝器而離開系統,因此有冷風
和熱風的產生。
3.完成多功能小型除濕機性能測試,依照除濕機
測試條件(相對濕度 60﹪,乾/濕球溫度為 27.0
℃/ 21.2℃)。冷氣能力測試是參考日本對於冷風
除濕機的測試條件進行測試(室內側的乾/濕球
溫度為 30.0℃/ 25.5℃;相對溼度 70%)。暖氣能
力的測試條件是室內側的乾/濕球溫度為 21.0℃
/ 15.0℃。除濕、冷氣和暖氣能力的測試結果為:
除濕能力為 12.96 升/日,EF 值為 1.43;冷氣能
力為 704 kCal/hr,COP 值為 1.51,暖氣能力為
845 kCal/hr,COP 值為 2.32,均達成計畫目摽。

43
(二) 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鍵零組件商品化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z 匹配 DC 之一對一變 1. 結合業者共同完成所欲開發的 2500kcal/h 之 無差異
頻空調與整合室內、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組成及規格訂定。
外機 DC 變頻風扇馬 2. 配合業合廠商-良峰公司組裝 2.8KW 冷氣能力
達驅動模組,進行系 之直流分離式變頻空調機,室外機壓縮機使用
統控制器硬體商品設 750W 馬達之國際牌壓縮機。
計修正,使零件自製
3. 完成對應開發之 2500kcal/h 直流變頻空調機系
率達 90%以上,效率
統控制器的控制流程與軟體原始碼。
≧92%,並促成小量
4. 完成 2500Kcal/h 直流變頻專用控制器,其中所
試產與投產規劃
之晶片為本計畫在 FY94 協助參與業合的國內
著名 IC 設計公司-凌陽公司所開發之 16 位元的
變頻馬達驅動專用之 Sunplus SPMC75F2413A
的 MCU,並完成無感測驅動、同步啟動、主
程式、LED 顯示、錯誤偵測、速度閉迴路控制、
直流風扇驅動控制、電子膨脹閥、四方閥、PC
串列通訊以及 Timer 副程式之程式流程圖等各
項軟硬體功能。
5. 完成系統控制器各項電力電子零件的搜尋,並
達成國產零件自製率達九成以上,只剩下電源
IC TOP243 及主動功因修正所需之元件無法找
到國內廠製造,使所開發的變頻控制器具高度
的技術自主性與零件供應彈性能力。
z 整合業界完成一對一 1. 直接協助業合廠商,依計畫目標需求與實際商 無差異
變頻空調用之 DC 變 品的規格,整合完成 2500kcal/h 直流變頻空調
頻壓縮機及壓縮機用 壓縮機專用之無刷馬達 30 種以上之競爭品牌
無刷馬達的商品開 樣品的逆向工程分析,其中包含專利對應、零
發,並促成小量試產 件尺寸解析、工程圖面產生與有限元的磁場力
與投產規劃 矩與運轉效能的數值分析等,建立完整的競爭
品牌設計資料庫。
2. 經由分析的結果,設計輸出實作的工程圖面,
結合業者共同完成商品馬達需求的雛型製
作,並且完成馬達單體的性能測試,在額定扭
力條件下,轉速為 3600rpm,此所開發之無刷
馬達效率達 90%以上。
3. 配合商品壓縮機的檢測需求,結合業者共同進

44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行商品馬達多項性能的測試驗證,並組裝於壓
縮機進行各項的性能與可靠度測試,頗令合作
業者的滿意。
4. 後續年度將更詳細進行市場競爭能力、專利侵
權判別與性能再增益之分析後,合作業者預計
將於 FY96 中期,隨即進行小量試產與投產推
動。
z 整合所開發的系統控 1. 配合所開發之馬達與控制器測試發展,完成可 無差異
制器及 DC 變頻空調 監控驅動電流電壓波型的測試平台軟硬體一
機商品,進行所開發 式。
的 DC 變頻壓縮機商 2. 為進行壓縮機、控制器及空調系統的整合性測
品測試發展 試驗證,而同步開發系統控制策略之用,完成
開發一套 PC-Based 的自動監控測試平台軟硬
體,並完成自行制定通訊協定規格,控制器可
接收由電腦端傳送之指令與參數,以整合室內
外機進行測試發展與運轉監控,同步可進行室
外機系統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建構與各項監控
感測資訊的確認與決策分析,並可經由此平
台,建立完整的系統控制邏輯與控制軟體。
3. 完成整合所開發的直流變頻壓縮機、室內外機
控制器(包含直流變頻風扇之馬達驅動模組)
與合作業者之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商品,
並完成十套的系統各零組件製作,進行各項商
品性能測試發展,其中包含斷續起動、連續高
負荷、匹配變頻空調機進行實機壽命測試等。
在本年度第四季,合作業者也已順利出貨 5000
台直流變頻壓縮機進入國內市場試銷中。預計
FY96 第二季能大量推出自有整合性技術的
R-410A 直流變頻壓縮機及空調機商品於國內
市場。

45
(三) 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z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熱 1. 完成有關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系統測試之相關 無差異
泵性能測試系統與各 測試規範及參考文獻資料等蒐集、研讀與分析
項關鍵零組件性能規 及後續之樣機與雛型熱泵系統的測試準備。
格訂定及相關測試台 2. 完成國外二氧化碳熱水熱泵系統相關商品資
建構 訊,包括 Daikin/Sanyo/National 等 2006 年日系
熱泵系統商品資訊與性能標竿資料之蒐集與
建立。
3. 完成依據 JRA-4050-2005 版之測試規範,進行
所取得之日本松下熱泵熱水系統樣機之性能
測試,確認本計畫所建構之環控實驗室確可滿
足未來熱泵與多功冷熱系統性能測試之需
求。
4. 完成建構半循環冷媒壓縮機測試平台,同時,
完成熱泵系統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測試迴路
模組,將作為後續進行自我品牌之氣體冷卻熱
交換器開發與性能驗證用。
5. 進行日本松下熱泵熱水系統氣體冷卻熱交換
器之逆向工程分析,並結合國內專業熱交換器
製造廠商,完成五組雛型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
試作開發。
z 完成二氧化碳熱泵系 1. 完成二氧化碳冷媒熱流變化之相關國外已發表 無差異
統循環設計與熱泵用 文獻蒐集與研讀分析。
氣冷卻器設計軟體開 2. 完成針對日本松下熱泵系統樣機之熱流循環的
發,同時進行雛型熱 邏輯架構及關鍵熱交換器等系統配置原理等進
泵系統開發 行解析與了解。
3. 完成關鍵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模擬分析軟體撰
寫,初步並以日本松下樣機之幾何參數為模擬
分析之依據,並驗證所設計的系統架構之邏輯
合理性。
4. 結合國熱泵的業者,共同完成一套自行開發二
氧化碳熱泵系統構想雛型,並進行相關的構想
測試驗證中。
5. 進行與在二氧化碳應用研究頗具國際知名的挪
威科學與產業基金會(SINTEF)鏈結,期望藉由

46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異檢討
該單位已建立的研究經驗與實績,協助本計畫
加速建立相關應用二氧化碳冷媒的氣冷卻器及
其他熱交換器(如微流道型)設計分析能力。
z 完成二氧化碳壓縮機 1. 完成以二氧化碳冷媒為主要工作冷媒之渦卷 無差異
模擬分析軟體建構 式壓縮機的視窗版模擬分析軟體開發撰寫,並
經初步驗證其程式架構之完整與邏輯合理性。
2. 完成具優化處理之最佳化參數設計的人機介
面,以簡化及建構一較友善之操作介面。
3. 完 成 本 壓 縮 機 模 擬 分 析 軟 體 分 析 結 果 與
ANSYS 固力分析工具軟體參數輸入格式之鏈
結,以期結合壓縮機性能模擬分析與後續之機
構設計及有限元素分析工具,而成為一兼具熱
流與固力分析之整合性功能的工具軟體。
z 完成高磁能積無刷馬 1. 完成以符合二氧化碳冷媒工作壓力需求之高
達與驅動器軟硬體設 磁能積永磁式壓縮機馬達之性能改善設計,及
計,同時,完成二氧 其馬達驅動控制器之電路設計與實體雛型機
化碳變頻雛型壓縮機 各五套之試作開發。
一套,額定點之 COP 2. 完成性能改善高磁能積永磁壓縮機馬達與控
≧2.5 制器之整合性能測試,控制器效率達計畫目標
92%及馬達效率達 90%以上之性能指標。
3. 完成所開發高磁能積永磁壓縮機馬達整合組
裝於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並進行與雛型壓縮
機整合之熱泵系統進行初步之性能測試,於參
考 JRA-4050 規範測試額定負載條件下系能係
數(COP)達計畫目標 2.5 以上之性能指標。
4. 完成協助業合廠商瑞呈電機公司針對線上充
磁技術之建立,進行雛型線上充磁架構系統之
試作開發與實作測試,並確認其商品化實作上
之可行性,依據本年度所創新之充磁定位方
式,並提出相關之專利申請。

47
(四) 協助辦理「節能設備(冷凍空調)產業發展及促進投資策略」各項
工作事宜

計 畫 目 標 達 成 狀 況 差 異 檢 討
協助追蹤、彙整、辦理 1.完成管考追蹤所需之預期目標表及成果追蹤 無差異
各項策略工作及業界投 表。
資案進度、問題協調、 2.配合能源局完成第一季~第四季執行成果追蹤
會議、成效分析等事項 表之填報。
3.協助完成推動成果計有:
(1)冰水機測試標準已正式由標準局進行修正意
見諮詢中;
(2)協助輔導新增投資項目有:含瑞智公司之密
閉式渦卷式壓縮機 1 千萬元及直流變頻壓縮
機 1 千 3 佰萬元;維新公司冰箱用保溫材 5
百萬元;大同及東元各投入約 1 千萬元生產
直流變頻空調機;凌陽公司專用 MCU 投資 2
仟萬元;乾坤公司投資生產變頻冷凍空調控
制器需用之功率模組達 4 億元等;擎宇公司
投資半密閉型渦卷式壓縮機 3 千萬元;
(3)促成量試投產項目有:國產變頻冰箱之實際
生產,目前係由大同及東元生產中,大同已
生產約 5000 台,東元約 100 台;瑞智公司生
產密閉式渦卷式壓縮機 6000 仟台;凌陽公司
生產變頻空調控制器專用 MCU 達 5000 片;
擎宇公司生產半密閉型渦卷式壓縮機 1500
台;
(4)協助台灣節能服務產業協會進行 TAB 所需
M&V 技術規範之擬定,並與技師公會共同討
論擬定 TAB 細則,同時,亦透過工業局交辦
勤益技術學院草擬完成冷凍空調工程施工標
準作業程序初稿。

48
2.1.3 計畫延長或變更執行情形

計畫變更 計畫書內容 變更原因


項次 備註
項目 變更前 變更後 (含日期)
改由副研究員
副研究員林政
黃亮橋增加工
達負責變頻空 副研究員林政達自 95 已於第一季季
1 人員異動 時及運用技術
調機馬達驅動 年 2 月 28 日起離職 報報請備查
外包而承接其
器設計
工作
研究員陳鴻祺 改由研究員羅
負責變頻控制 志忠接任其分
研究員陳鴻祺自 95 年 已於第三季季
2 人員異動 技術發展及關 項計畫主持人
8 月 1 日起離職 報報請備查
鍵零組件商品 工作及增加工
化 時承接其工作
研究員林怡均
負責一對一直
改由研究員張
流變頻空調機
育瑞、溫玲玲 研究員林怡均自 95 年 已於第三季季
3 人員異動 之運轉控制策
與胡耀祖等承 7 月 25 日起離職 報報請備查
略發展及
接其工作
SEER 草案研

助理研究員王
助理研究員王
柏欽減少工作
柏欽負責變頻 助理研究員王柏欽另
4 人員異動 人月,部份工 報請備查
壓縮機測試發 有負責其他計畫工作
作改由研究員
展工作
蔡慶營承接

待聘研究員一
改由研究員何
位協助天然冷 由於待聘研究員級一
5 人員異動 錦城增加工時 報請備查
媒應用開發之 直未有適用人選
承接原訂工作
工作

改由研究黃淑
待聘研究員兩
娥及副研究員
位協助天然冷 由於待聘研究員級
6 人員異動 湯岳儒等增加 報請備查
媒應用開發之 一直未有適用人選
工時承接原訂
工作
工作

49
計畫變更 計畫書內容 變更原因
項次 備註
項目 變更前 變更後 (含日期)

已於第二季季
改由副研究員
因參訪較有效益之廠 報備查,出國
研究員陳鴻祺 黃亮橋於 95 年
商行程被日方婉拒而 計畫核定函:
7 國外出差 將於 95 年 4~5 11 月 16~24 日
無法在原訂之 4~5 月 能技字第
月赴日本出差 前往相同地區
間成行而展延 09500155930
出差

因配合實際與挪威科
改為 95 年 10
工程師梁坤億 技大學 SINTEF 之合
月 28 日~11 月 已於第三季季
8 國外出差 將於 95 年 7~8 作交流,學習二氧化
5 日前往相同 報報請備查
月赴歐洲出差 碳冷媒系統相關之測
地區出差
試技術而展延

50
2.2 資 源 運 用 檢 討
2.2.1 人力運用情形

(a) 實際人力分配

單位:人年
職 稱 學 歷

研究 副研 助理 技術 博 碩 學 專 其
分 項 計 畫 合計
員級 究員 研究 員級
級 員級 以下 士 士 士 科 他

小型空調系 預計 5.17 2.75 0 --- 1.42 4.58 1.00 0.92 --- 7.92
統性能提昇
技術開發 實際 4.74 2.36 0 --- 0.80 4.40 1.00 0.90 --- 7.10

變頻控制技 預計 3.75 3.15 0.67 --- 1.75 4.08 0.33 1.40 --- 7.57
術發展及關
鍵零組件商
品化 實際 3.49 1.90 0.59 --- 0.96 3.19 0.38 1.45 --- 5.98

二氧化碳變 預計 3.33 2.13 0.33 --- 0.75 2.00 1.50 1.54 --- 5.79
頻多功能冷
熱整合系統
3.55 1.47 0.18 --- 0.48 1.54 1.70 1.48 --- 5.20
商品化開發 實際

協助辦理「節
能設備(冷凍 預計 0.75 0.14 0.00 --- 0.00 0.75 0.00 0.14 --- 0.89
空調)產業發
展及促進投
資策略」各項 實際 0.72 0.14 0 --- 0.00 0.72 0.00 0.14 --- 0.86
工作事宜

預計 13.00 8.17 1 --- 3.92 11.42 2.83 4.00 --- 22.17


總 計
實際 12.50 5.87 0.77 --- 2.24 9.85 3.08 3.97 --- 19.14

【備註】本表中之橫短線 (---) 表示原計畫書中並無該項預估值。

51
(b)實際人力分工情形

預訂 實際 計畫
序號 姓名 學歷 投入人月 投入人月 職稱 工作內容
1 張鈺炯 博士肄業 9 9.20 正工程師 負責小型空調計畫管理執行
2 張育瑞 碩士 10 11.71 研究員 變頻空調計畫執行管理
3 陳鴻祺 博士 12 6.22 研究員 變頻控制器計畫執行管理
4 楊錞忠 學士 12 12.00 正工程師 二氧化碳熱泵計畫執行管理
5 胡耀祖 博士 1 1.86 正研究員 冷凍空調產業推動
6 江旭政 博士 3 3.13 正研究員 變頻空調及除濕技術開發
7 溫玲玲 學士 4 5.20 管理師 變頻空調技術推廣服務
8 韋宗楒 學士 12 12.00 研究員 變頻空調及除濕技術測試
9 林師培 碩士 12 12.00 研究員 變頻空調系控制器軟硬開發
10 廖建順 碩士 11 11.50 研究員 變頻空調系統模擬分析
11 蔡慶營 學士 6 7.74 研究員 二氧化碳系統測試平台建立
12 黃淑娥 專科 7 9.78 工程師 壓縮機設計分析
13 羅志忠 碩士 9 11.80 研究員 無刷馬達設計開發
14 梁坤億 專科 12 11.76 工程師 壓縮機品檢與組裝技術開發
15 江秋桂 碩士 3 3.04 管理師 協助計畫管理
16 何錦城 碩士 5 8.86 研究員 實驗室管理及工安維護
17 張憶琳 碩士 6 5.66 研究員 空調技術推廣服務
18 林怡均 博士 10 6.48 研究員 多功能除濕機系統開發
19 鄭維嶽 碩士 12 11.93 副研究員 多功能除濕機系統開發
20 謝桂平 專科 11 10.50 副研究員 變頻空調機系統測試分析
21 潘忠恕 碩士 6 5.67 副工程師 空調系統測試發展
22 粘世和 碩士 10 10.86 副研究員 空調機測試發展與技術推廣
23 林政達 碩士 12 1.70 副研究員 變頻空調機馬達驅動器設計
24 黃亮穚 碩士 3 4.23 副研究員 變頻空調機系統控制測試
25 湯岳儒 碩士 6 7.22 副研究員 二氧化碳壓縮機固力分析
26 黃致愷 碩士 12 12.00 副研究員 變頻風扇驅動系統設計驗證
27 劉玉雯 專科 3 2.93 副管理師 業合計畫連繫及合約辦理
28 徐幸玉 專科 3 3.40 助理研究員 計畫研討會籌畫及辦理
29 王柏欽 專科 12 9.20 助理工程師 變頻壓縮機測試發展
30 新聘 博士 12 0 研究員 天然冷媒系統設計開發
31 新聘 碩士 8 0 研究員 天然冷媒系統設計開發
32 新聘 碩士 12 0 研究員 天然冷媒系統設計開發
工時減少因由:由於兩位研究員級及一位副
總計 266.0 229.61 研究員離職,而新聘成員無法聘入所致,多
項工作則改由原工作成員加班協助完成。

52
2.2.2 設備購置情形
購置金額
儀器設備名稱﹝中、英文﹞ 國 別 /廠 牌 /型 號 功能 / 用途 主 要 規 格 財產編號
及 日 期

53
2.2.3 經費運用情形
(不提供本資訊)

54
2.2.4 人員出國統計表

出國編號 出 國 目 的 出國地點 出國期間 參加人員 出國內容摘要 / 對本計畫之助益


1. 參 加 ASME-ATI 2006 Conference ( 2006.05.14 ~
2006.05.17):經由參加能源技術應用相關研討會蒐集
2030 年預估能源供需預估探討、奈米技術對節能之效
益以及 Turbo machine 之沿革及最新發展等,並發表本
計畫研究成果『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a constant
speed air-conditioner and a variable speed
air-conditioner』論文,並和與會人員進行討論。
2. 前往 COMER SRL 公司參訪(2006.05.18) :(a)COMER
SRL 為國內漢鐘公司在歐洲所成立的子公司,本次與
該公司業務負責人嚴啟斌經理會談,瞭解該公司目前
參 加 2006 在歐洲市場方面的業務推廣情形,嚴經理也對目前和
ASME-ATI 會 本所合作的變頻冰水機進行方式提出個人見解,此部
95.05.12~
5595082 議 / 拜 訪 義大利 張育瑞 份已經轉告相關同仁做為參考;(b)巧遇赴歐洲進行業
95.05.24
COMER 務督導的漢鐘公司曾文章總經理,進一步明瞭該公司
SRL/DORIN,
未來的全球營運規劃;(c)實地參觀該公司目前的營運
場所,瞭解目前營運能量。
3. 前往 DORIN 公司參訪(2006.05.22):(a)和該公司技
術商用部經理 ING.GIACOMO PISANO 唔談,他目前
是 ASERCOM(歐洲冷凍壓縮機與控制製造商協會)
二氧化碳工作小組的主席;(b)經由交談瞭解 DORIN
公司在二氧化碳壓縮機技術發展和市場推廣情形;(c)
取得一份介紹該公司二氧化碳壓縮機和系統的簡報資
料;(d)帶回 DORIN 公司所有產品型錄和壓縮機性能
計算軟體,可供日後評估使用。

55
出國編號 出 國 目 的 出國地點 出國期間 參加人員 出國內容摘要 / 對本計畫之助益
1. 參訪挪威 SINTEF 並參與及協助進行有關委測二氧化
碳冷媒熱泵系統與冷媒壓縮機樣機性能驗證測試工作
參訪挪威產業
之進行。
科學基金會
2. 藉由 SINTEF 介紹,進行與其二氧化碳冷媒超臨界熱
(SINTEF)協助 交換專利技術移轉廠商挪威 SHECCO 之初步洽商合作
進行二氧化碳 討論與專利授權之共識建立。
冷媒熱泵系統 951028~ 3. 確認計畫所開發之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與熱泵系統商
5595267 挪威 梁坤億
及冷媒壓縮機 951105 品化技術建立之可實用性,同時並借鏡 SINTEF 其在
之性能測試及 二氧化碳冷媒應用技術發展之方向,調整計畫後續商
品化產品開發之方向。
教育訓練與洽
3. 藉由 SINTEF 介紹進行與系統及關鍵零組件廠商之交
談後續合作計 流,並協助建立計畫建立未來推動二氧化碳冷媒應用
畫事宜 商品化產品發展時之國際合作通路及擴展有關二氧化
碳冷媒熱泵系統或關鍵零組件來源之通路。
1.參加 2006 國
1. 經由此次國際研討會之資料蒐集,提供計劃開發馬達
際電機與系
相關技術之效率。
統研討會
2. 與相關產、學界人士建立技術交流,以拓展國際合作
2.參訪日本
之可能性。
Toshiba 廠商 日本/川崎 951116~
5595240 3. 以日本 Toshiba 廠商於馬達變頻控制在家電驅動技術
之馬達驅動 黃亮橋
日本/長崎 951124 之現況與未來發展討論,建立可能之合作關係。
半導體部門
4. 藉由分析商品調查結果,獲得日本變頻市場資訊與發
3.前往日本東
展近況,做為計劃現階段發展與未來發展商品化之參
京秋葉原蒐
考。
集資料。

56
2.2.5 計畫收入繳庫數
(不提供本資訊)

57
2.2.6 保留款項執行情形
(不提供本資訊)

58
三、成果說明
3.1 重要研究成果統計表

成 果 項 預定 實際達成 成 果 項 目 預定 實際達成

國 內 5 7 技 術 8 8
申 請
國 外 2 5 調 查 0 0
專 利 權 研 究
(件數) 國 內 3 5 報 告訓 練 0 0
獲 得 ( 篇 數 )
國 外 1 1 出 國 3 3
國 內 3 2 分 包 4 8
運 用
國 外 0 1 技 術
件 數 0 0
國 內 10 17 引 進
論 文期 刊
(篇數) 國 外 6 5 件 數 1 3
國 內 5 4 廠 家 數 1 3
研 討 會 一 般
國 外 4 10 技 術技 術 授 權 金 500 750
授 權
件 數 0 0 權 利 金 100 650
業 界
廠 家 數 0 0 其 他 - -
合 作
(一) 配 合 款 0 0 件 數 14 14
合 作 技 術
研 究先 期 技 術 授 權 金 0 0 項 數 9 9
服 務
權 利 金 0 0 金 額 - 488.2
件 數 7 8 件 數 4 4
業 界 學 界
合 作廠 家 數 7 8 分 包 金 額 1800 1,760
(二) 技 術 服 務 費 500 3172.5 研 究 件 數 0 0
先 期 業 界
先 期 技 術 授 權 金 900 1670.0 金 額 0 0
參 與
權 利 金 300 1302.5 場 次 3 6
研 討 會
促 進 項 數 1 2 (座談會、 人 數 180 526
投資生產 件 示範觀摩會)
數 1 2 金 額 - -

宣 導 數 量 0 0 推 廣場 次 0 0
手 冊 金 額 0 0 活 動金 額 0 0

備註:1.「預定」係指本計畫本年度預定目標。
2.「實際達成」請填寫本計畫本年度開始至本期期間之累計統計數字。
3. 技術服務之件數係指服務之廠家數;項數係指本計畫各項技術之名稱。
4. 凡金額數字皆以仟元計。

59
3.2 重 要 研 究 成 果 清 單
(1) 表 A:專利申請一覽表

項次 申 請 編 號 專 利 名 稱 申請日期 國 家 類別

1 P06930053US 具有軸向間隙控制功能的渦卷裝置 2006.01.13 美國 發明

2 P06940037CNC1 渦卷式壓縮機密封元件 2006.12.07 中國大陸 發明

3 P06940037TWC1 渦卷式壓縮機密封元件 2006.08.01 中華民國 發明

4 P06940037US 渦卷式壓縮機密封元件 2006.07.12 美國 發明

5 P55950022TW 洗衣乾衣裝置 2006.07.18 中華民國 發明

6 P55950118TW 壓縮機及其密封結構與襯墊元件 2006.12.29 中華民國 發明

7 P55950120CN 永磁馬達轉子充磁定位方法與裝置 2006.12.21 中國大陸 發明

8 P55950120TW 永磁馬達轉子充磁定位方法與裝置 2006.12.19 中華民國 發明

9 P55950121CN 內置式直流無刷馬達之轉子機構 2006.12.28 中國大陸 發明

10 P55950121TW 內置式直流無刷馬達之轉子機構 2006.12.19 中華民國 發明

11 P55950125TW 渦卷式壓縮機 2006.12.29 中華民國 發明

12 P55950040TW 多功能除濕機 2006.11.21 中華民國 發明

60
(2) 表 B:專利獲得一覽表

項次 專 利 證 號 專 利 名 稱 獲證日期 國家 類別 發 明 人 專 利 時 間
具換氣裝置之分離式空調 中華
1 I254117 2006.05.11 發明 廖建順, 韋宗楒 2006.05.01~2024.12.30
機 民國
中華 鄭維嶽, 林師培, 韋宗楒,
2 I259260 可拆合式冷暖除濕機 2006.08.11 發明 2006.10.11~2025.07.06
民國 廖建順, 張育瑞
中華 廖建順, 韋宗楒, 鄭維嶽,
3 I263760 浴室空調系統 2006.11.01 發明 2006.06.11~2025.10.13
民國 林師培, 張育瑞
具有局部冷卻或加溫功能 中華
4 M291508 2006.06.15 新型 王啟川, 韋宗楒, 楊愷祥 2006.06.01~2015.11.17
之軟式熱交換系統 民國
5 US 6,987,341 轉子內置永久磁石式馬達 2006.02.08 美國 發明 張鈺炯, 賴慶峰, 曾錦煥 2006..01.17~2024.08.03
具有軸向間隙控制功能的 中華 張鈺炯, 黃淑娥, 楊錞忠,
6 I251641 2006.04.06 發明 2006.03.21~2024.12.30
渦卷裝置 民國 梁坤億, 陳鴻祺

61
(3) 表 C:專利運用一覽表

項次 專 利 證 號 專 利 名 稱 運用廠商 效 益 說 明

本項專利使渦卷式壓縮機的運轉條件增廣許
多,也強化組裝程的可靠度,特別運用在可變轉
1 中華民國專利 I251641號 具有軸向間隙控制功能的渦卷裝置 瑞智精密 速的渦卷式壓縮機操作型態;目前,本項專利設
計已實際運用,後續將依實際運用所產生的經濟
效益,請合作業者支付相關的智權費用。

本項專利可應用於直流變頻壓縮機用之永磁無
轉子內置永久磁石式馬達 刷馬達,不但可迴避專利障礙,同時,可使壓縮
中華民國專利 200822號 機性能不亞於日本的設計;目前,本項專利設計
2 瑞智精密
美國專利 6,987,341號 Motor of rotor with built-in permanent 已實際運用與測試驗證其優良性,後續將依實際
magnet
運用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請合作業者支付相關的
智權費用。

共計 2 項 3 件

62
(4) 表 D:論文一覽表 - 國外期刊
項次 論 文 名 稱 刊出日期 期刊名稱 / 期別 國家 起迄頁數
An algorithm for simul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applications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complex
1 2006.01.02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英國 1~9
circuitry
(可處理氣冷式熱交換器複雜迴路的演算法)
Simultaneous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for wav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2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s under dehumidifying conditions 2006.01.02 美國 132~143
Mass Transfer
(波浪鰭管式熱交換器之熱質傳特性研究)
Effect of fin thickness on the air-side performance of wav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3 fin-and-tube heat exchangers under dehumidifying conditions 2006.07.01 美國 2587-2596
Mass Transfer
(除濕條件下鰭片厚度對波浪鰭管式熱交換器性能的影響)
Family design of scroll compressors with optimization
4 2006.07.01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美國 1074-1086
(渦卷式壓縮機族群設計最佳化)
An amendment of the generalized friction correlation for lou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5 2006.10.01 美國 4250-4253
fin geometry (通用百葉窗摩擦經驗方程式之修正經驗方程式) Mass Transfer

63
表 D:論文一覽表 - 國內期刊
項次 論 文 名 稱 刊出日期 期刊名稱 / 期別 國 家 起迄頁數
1 小型空調機市場及產品技術發展趨勢介紹 2006.04.10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57-68
2 定頻與變頻空調機電力消耗比較分析 2006.05.31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239-248
中華水電冷凍空調期
3 住家濕度的認識與管理 2006.08.30 中華民國 70-74

4 冰水機全機設計軟體介紹與應用 2006.06.22 電機月刊 中華民國 140-150
5 一對一變頻空調機系統控制策略模擬分析 2006.05.01 電機月刊 中華民國 128-138
6 直接接觸熱交換(下) 2006.02.01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61-67
7 美國與日本之 SEER 測算方法介紹(上) 2006.10.01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82-92
8 美國與日本之 SEER 測算方法介紹(下) 2006.12.01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43-46
9 極異方性磁鐵應用於直流無刷風扇馬達磁路設計分析 2006.09.10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1-8
10 二氧化碳渦卷式壓縮機密封機構設計與專利分析 2006.09.10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9-21
11 變頻螺旋式壓縮機相關專利簡介 2006.10.05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59-67
12 2005 年日本冷凍空調學會年次大會記要(上) 2006.01.05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28-35
13 2005 年日本冷凍空調學會年次大會記要(下) 2006.03.06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43-46
14 有限元素分析應用於馬達設計 2006.05.01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6-10
15 二氧化碳熱泵技術簡介 2006.02.01 冷凍與空調 中華民國 52-60
16 壓縮機性能測試系統簡介 2006.11.15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1-6
17 義大利 DORIN 公司參訪報告 2006.09.01 冷凍空調與熱交換 中華民國 22-32

64
表 D:論文一覽表 – 國外研討會

項次 論 文 名 稱 刊出日期 會議名稱 / 期別 國 家 起迄頁數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1 直流變頻壓縮機新的充磁方法 2006.05.21 大韓民國 553-556
Air-conditioning
International Compressor Engineering
2 35 冷凍噸鋁合金渦卷式壓縮機設計研究 2006.07.18 美國 C031
Conference at Purdue
具低振動噪音之變頻馬達驅動應用於空調機之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3 2006.05.23 大韓民國 867-870
設計與實用化 Air-conditioning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4 隨機頻率脈寬調變技術之電壓頻譜比較 2006.07.12 加拿大 MF-00514
Industrial 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Compressor Engineering
5 直流變頻壓縮機的線上充磁 2006.07.17 美國 C009
Conference at Purdue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6 大管徑鰭管式熱交換器之摩擦特性 2006.05.21 大韓民國 145-148
Air-conditioning
Asian Conference on Refrigeration and
7 U 型管內之兩相流動之壓降-有/無潤滑油的影響 2006.05.21 大韓民國 121-124
Air-conditioning
8 定頻與變頻空調機比較性研究 2006.05.17 ASME-ATI Conference 義大利 239-248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9 一對多蒸發器空調機系統鑑別與控制策略 2006.08.14 夏威夷 68-73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ASME International Mechanical
10 R-134a 在垂直彎管與直管的兩相壓降 2006.11.05 美國 1-7
Engineering Congress and Exposition

65
表 D:論文一覽表 – 國內研討會

項次 論 文 名 稱 刊出日期 會議名稱 / 期別 國 家 起迄頁數


1 全數位直流無刷馬達之工業應用 2006.09.08 第 5 屆電力電子研討會 中華民國 1074-1086
2 隨機頻率脈寬調變最佳載波序列之發展 2006.09.08 第 5 屆電力電子研討會 中華民國 1343-1348
3 直流變頻壓縮機用馬達充磁方式的探討 2006.09.08 第 5 屆電力電子研討會 中華民國 1300-1303
4 Solidworks 在壓縮機產業之應用 2006.08.31 Solidworks 台灣用戶大會 中華民國 14-15

66
(5) 表 E:報告一覽表- 技術報告

項次 報 告 名 稱 類 別 完成日期 語言 機密等級 頁數
台灣地區定頻與變頻窗型冷氣機季節能效比(SEER)測
1 技術報告 2006.12.26 中文 一般級 60
試與計算方法之探討
2 多功能新型除濕機開發 技術報告 2006.12.26 中文 一般級 32
3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 技術報告 2006.12.26 中文 一般級 60
4 壓縮機馬達設計及模擬分析報告 技術報告 2006.09.18 中文 一般級 50
5 變頻空調機控制器與系統控制開發 技術報告 2006.12.21 中文 一般級 52
6 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驅動控制器設計分析 技術報告 2006.11.21 中文 一般級 35
7 二氧化碳熱泵熱水系統研究技術報告 技術報告 2006.11.21 中文 一般級 33
8 二氧化碳冷媒冷熱系統架構規劃研究 技術報告 2006.11.22 中文 一般級 30

表 E:報告一覽表- 出國報告
項次 報 告 名 稱 類 別 完成日期 語言 機密等級 頁數

1 參加ASME-ATI 2006技術研討會報告 出國報告 2006.07.10 中文 一般級 80


參訪挪威科技大學(NTNU)暨挪威產業科學基金會
2 出國報告 20061218 中文 一般級 58
(SINTEF) 出國報告
3 參加國際電機與系統研討會之出國報告 出國報告 20061222 中文 一般級 30

67
表 E:報告一覽表- 分包報告

項次 報 告 名 稱 類 別 完成日期 語言 機密等級 頁數

1 一對多空調機系統控制策略研究(II)期中報告 分包報告 2006.07.14 中文 一般級 43

2 控制策略對變頻空調機性能影響測試分析期中報告 分包報告 2006.07.26 中文 一般級 56

3 無感測弦波驅動控制技術開發研究(I)期中報告 分包報告 2006.07.24 中文 一般級 218


視窗版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開發(II)
4 分包報告 2006.06.30 中文 一般級 37
期中報告
5 控制策略對變頻空調機性能影響測試分析期末報告 分包報告 2006.12.15 中文 一般級 151

6 一對多空調機系統控制策略研究(II) 期末報告 分包報告 2006.12.15 中文 一般級 49

7 無感測弦波驅動控制技術開發研究(I)期末報告 分包報告 2006.12.22 中文 一般級 230


窗版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開發(II)
8 分包報告 2006.11.30 中文 一般級 75
期末報告

68
(6) 表 F:技術引進一覽表

項次 技 術 名 稱 技術來源 引進金額(仟元) 效 益 說 明

1 無

(7) 表 G:一般技術授權一覽表

項次 技 術 授 權 項 目 名 稱 廠商名稱 簽約日期 授權金(仟元) 權利金(仟元) 合 約 期 間

1 鰭片式熱交換器設計技術 倍昌(股)公司 2006.3.1 300 200 2006.03.01~2006.12.31


瑞智精密股份有
2 直流變頻馬達有限元設計及分析技術 95.03.15 100 100 2006.03.15~2008.03.15
限公司
良峰塑膠機械股
3 直流變頻壓縮機驅動器軟硬體設計 95.08.20 350 350 2006.09.01~2008.03.31
份有限公司
合計:共三項三家, 本項目繳庫數為
業合金額為 NT 1,400 仟元 750 650
達計畫總金額 2.06% NT 1,400 仟元

69
(8) 表 H:業界合作一覽表
先期技術
項次 合 作 項 目 名 稱 廠商名稱 配合款 權利金 技術服務費 合作方式 成 果 及 效 益 說 明
授權金
協助明星塑膠公司設計開
發 R-410AR-410A 移動式
R-410A 移動式空調 明星塑膠股 空調機,同時對該公司人
1 0 100 100 300 先期參與
機開發 份有限公司 員在基本學理和實驗量測
能力方面進行教育訓練,
以建立自主性技術能力。
開發一款 R-410A 空調系
統,冷凍能力 5 冷凍噸
鑫國空調設 (RT) , 能 源 效 率 值
5RT 之 R-410A 氣冷
2 備股份有限 0 100 100 300 先期參與 EER>=2.6 Cal/hr/W(COP
式空調系統開發
公司 >=3.02) , 將 國 內 使 用
R-410A 空調系統推展至
5RT 等級
新典自動化 開發一款具冷風、除濕和
3 多功能除濕機開發 股份有限公 0 100 50 157.5 先期參與 暖氣等多功能的商品化除
司 濕機
1)1對1直流變頻空調機試
峻菱企業有 量產100台
4 直流變頻空調機開發 0 150 150 210 先期參與
限公司 2)1 對 3 直流變頻空調機
開發

70
先期技術
項次 合 作 項 目 名 稱 廠商名稱 配合款 權利金 技術服務費 合作方式 成 果 及 效 益 說 明
授權金
協助擎宇公司共同建立中
型變頻渦卷式壓縮機性能
測試用之測試技術,同
變頻壓縮機檢測技術 擎宇國際股
5 0 200 0 1,050 先期參與 時,協助其建構相關測試
建立 份有限公司
平台軟硬體,後續計畫將
協助開發變頻渦卷式壓縮
機商品與進行測試發展
協助瑞呈公司共同建構無
刷馬達轉子用之高磁能積
磁石的充磁製程設計,並
壓縮機用高磁能積磁 瑞呈電機股 進行相關充磁製程定位專
6 0 100 0 210 先期參與
石應用技術開發 份有限公司 利的建構。後續將結合相
關合作業者,共同建構無
刷馬達量產製程之線上充
磁的技術與設備
協助瑞智公司完成直流變
頻壓縮機用之無刷馬達先
期之研究工作,共同進行
此領域的技術建立,以突
直流無刷馬達設計分 瑞智精密股
7 0 850 850 630 先期參與 破高效率直流變頻空調產
析與檢測技術建立 份有限公司
品的核心零件,建立相關
技術而由國人開創自有且
具國際競爭力的商品,期
能落實投產之效益。

71
先期技術
項次 合 作 項 目 名 稱 廠商名稱 配合款 權利金 技術服務費 合作方式 成 果 及 效 益 說 明
授權金
協助良峰塑膠精密(股)公
司開發分離式直流變頻空
調系統控制器,共同進行
此領域的技術建立,以完
良峰塑膠機
分離式直流變頻空調 成高效率直流變頻冷暖氣
8 械股份有限 0 0 0 315 先期參與
系統控制器開發 機系統與控制並且小量試
公司
產,建立相關技術而由國
人開創自有品牌且具國際
競爭力的商品,期能落實
投產之效益。
合計:共八項八家, 本項目預計繳庫數為
業合金額為 NT 6,145 仟元 0 1,400.0 1,250 3,172.5 --
達計畫總金額 9.04% NT 2,650 仟元

72
(9) 表 I:分包研究一覽表

項次 分 包 項 目 名 稱 分包對象 主持人 金額 (仟元) 簽約日期 執 行 期 間


清華大學
1 一對多變頻控制策略研究(II) 葉廷仁 390 2006.03.01 2006.03.01~2006.11.30
動機系
雲林科技大學
2 控制策略對變頻空調機性能影響測試分析 陳英洋 390 2006.03.01 2006.03.01~2006.11.30
機械系
清華大學
3 無感測弦波驅動控制技術開發研究(I) 廖聰明 490 2006.03.01 2006.03.01~2006.11.30
電機系
交通大學
4 視窗版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開發(Ⅱ) 洪景華 490 2006.03.16 2006.03.01~2006.11.30
機械系

73
(10) 表 J:技術服務一覽表

項次 技 術 服 務 名 稱 技術服務費 服務對象 項次 技 術 服 務 名 稱 技術服務費 服務對象


1 電動閥測試 10,500 強暉公司 8 小型室內送風機 36,750 東舜公司
台灣日光燈公
2 電動閥測試 5,250 強暉公司 9 雙冷式冰水主機測試 52,500

台灣日光燈公
3 電動閥測試 5,250 強暉公司 10 蒸發式空調機測試 52,500

4 電動閥測試 5,250 強暉公司 11 空調箱性能測試 78,750 國立交通大學
1600 CFM Fan Coil 性能
5 FCU 測試 26,250 詮恩公司 12 63,000 新晃公司
測試
6 空調機測試 31,500 盟昆公司 13 2RT 落地型水冷空調機 52,500 一丞冷凍公司
7 FCU 風量測試 15.700 詮恩公司 14 空調箱性能測試 52,500 奇立公司

總計共 9 家 14 項的技術服務,金額共計 488,200 元

74
(11) 表 K:促進投資生產一覽表

項次 投 資 項 目 名 稱 廠商名稱 投資金額 內 容 及 效 益 說 明
( 仟元 )

直流變頻壓縮機、無刷馬達、 直流變頻壓縮機及馬達生產組裝線 1 仟 5 佰萬元


1 瑞智 30,000 變頻空調專用控制器品管線 1 仟 5 佰萬元
變頻空調專用控制器 投產 本年度出貨各 5000 套
2 渦卷壓縮機 增產 擎宇 50,000 半密型渦卷壓縮機 5 千萬元,本年度出貨達 2000 台

(12) 表 L:活 動 一 覽 表
項次 活 動 名 稱 舉辦地點 主 辦 單 位 舉 辦 日 期 人次 形 態
1 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第一場) 台北科技大樓 經濟部 能源局 2006.04.26 80 技術研討會
2 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第二場) 高雄長谷世貿大樓 經濟部 能源局 2006.05.03 30 技術研討會
3 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第三場) 台北科技大樓 經濟部 能源局 2006.08.08 80 技術研討會
4 變頻空調機技術研討會 台北科技大樓 經濟部 能源局 2006.11.29 110 技術研討會
5 變頻控制技術研討會 台北科技大樓 經濟部 能源局 2006.09.06 137 技術研討會
6 二氧化碳冷媒應用與發展技術研討會 台北科技大樓 經濟部 能源局 2006.11.14 89 技術研討會
【備註】型態包含研討會、座談會、示範觀摩會及推廣活動等。

(13) 表 M:宣 導 手 冊 一 覽 表

項次 手 冊 名 稱 數量 出版日期 金額 備註
1 無

75
3.3 經 濟 效 益 分 析 ( 量 化 及 非 量 化 )
量化部份:
1.促成八家業界先期參與計畫,公司分別為瑞智、瑞呈、擎宇、明星、鑫
國、峻菱、新典、良峰等公司,共同開發變頻空調專用之直流變頻壓縮
機、馬達轉子線上充磁、變頻壓縮機性能測試平台、可移動式空調、
R-410A 空調、多功能除濕空調、變頻空調系統控制軟硬等產品技術,
業界配合款金額為 NT 614.5 萬元,同時,有三項 3 家一般技術授權,
金額為 NT 140 萬元。
2.本年度來自業界的技術合作費用總計高達 NT 754.5 萬,為計畫總執行經
費的 11.10%;因此,本年度來自業界的合作研究、技術授權及技術服
務的繳庫數金額,共計高達 NT 443.6 萬元,為計畫總執行經費的 6.52%。
3.在業界合作與技術互動中,本年度計畫促成四項的業界新投資,其中包
含瑞智公司投資生產直流變頻壓縮機及控制器、凌陽公司投資生產專用
MCU、擎宇公司增產半密閉渦卷式壓縮機等,金額為 NT 0.8 億,預估
促成就業有 15 人次。
4.在業界合作與技術落實中,本年度計畫促成三項的業界新產值,金額為
1.0 億,達計畫經費 137.93%的成效,促成產值的實質內容如下:
(1)瑞智公司出貨 5000 台直流變頻壓縮機與專用驅動控制模組 x 5000
元/台=2500 萬;
(2)擎宇公司出貨 2500 台半密渦卷式壓縮機 x 30000 元/台=7500 萬元;
5.本年度計畫對業界的技術服務項目達 9 家 14 項,金額為 NT48.82 萬元。

76
非量化部份:
1.本計畫開發之技術成果而可促成產業經濟效益之非量化部份列示如下:
(1) 以所建立的技術基礎及資源,直接協助業界進行高效率之小型空調
系統及各項關鍵零組件的之商品技術開發,其中包含 R-410A 壓縮
機與空調系統的開發、直流變頻壓縮機之無刷馬達設計分析與製程
研究、直流變頻壓縮機的設計開發與測試驗證、變頻控制器之重要
關鍵零組件的國產化推動、變頻控制器軟硬體高效率化與可靠度測
試驗證、變頻控制器整合壓縮機植入空調系統的全數控系統測試發
展、變頻空調之期間耗電測試計算方法的訂定與測試驗證等,皆是
協助業者進行高效率小型空調產品建立重要的產業基盤;因著產業
基盤的建構紮實,後續計畫所可能產生的量化之產業效益大幅成
長,將是可預期的;
(2)另一方向為建立較先進的新型空調相關系統與零組件技術,其中包
含小型多功能除濕空調系統、二氧化碳冷媒應用的冷熱並用的多功能
熱泵系統之開發等,由於這些技術與知識,在國內是比較不足,不論
在理論基礎、系統循環、各項關鍵零組件及相關測試發展技術等,皆
開始在本計畫逐一建立,未來也將藉由國際合作的管道,加速建構相
關的技術基盤。在業界中,皆頗期待本計畫所建構的技術,能常常進
行研討會展示,以便提昇國內廠內的技術視野及促成合作開發的機
會,同時,協助廠商提昇其產品系列具國際競爭力。
2.由於本計畫所投入的技術開發,皆是經過參與及蒐集國際技術動向而決
定的項目,因此,皆是目前國際間各國相互積極競爭提昇與創意的技術
及產品,應皆是具相當的產業效益及能源效益的。然而,也因為各國皆
相互競爭中,因此,如何進行人才及資源整合,向最適宜國內發展的決
策方向加速努力,將是影響產業效益落實的關鍵了。

77
3.4 能源效益分析(量化及非量化)及估算方式說明
量化部份:
1.建立國內首台 R410A 冷媒之直流變頻空調機之設計開發技術,平均期
間電力比定頻可提高能源效率 50﹪,潛在效益每年減少裝置容量
13.04MW,年運轉 1200 小時可節能 1564.76 萬度電。
2.假設國內未來五年內累計裝置 320 萬台小型空調機,使用相同之風扇及
使用者等條件下,則空調機整體耗功之差異,僅在於使用壓縮機與系統
控制模式不同。由於定頻壓縮機只能搭配 ON/OFF 控制,變頻壓縮機則
可另外搭配變頻型系統控制。在台灣夏季 6-10 月間,假設當為定頻壓
縮機加 ON/OFF 控制時,每台每天平均市電輸入電量約等於額定負荷條
件下壓縮機運轉 4 小時之市電輸入電量,因此壓縮機市電輸入量約為
850W×3,200,000 台×4 小時×5 月×30 天=1,632,000,000(千瓦小時 或
度)=16.32 億度電。
假設當為變頻壓縮機加系統控制時,每台每天平均壓縮機,所引入之市
電輸入電量,約等於該變頻壓縮機於額定負荷條件下壓縮機運轉 4K 小
時。K 值稱為系統控制評比因素,以 ON/OFF 控制時為基準;當 K<1 時,
表示此變頻型系統控制較原有傳統簡單之 ON/OFF 控制省電;當 K>1
時,表示此變頻型系統控制較原有傳統簡單之 ON/OFF 控制省電反而消
耗電。以 K=0.8 估算,即假設變頻控制可提高 20%效率時。因此,估
算交流空調機機種,單單壓縮機驅動所引入之市電輸入電量約為
850W×(1+10%)×3,200,000 台×4 小時×5 月×30 天×0.8=1,632,000,000(千瓦
小時 或 度)=14.316 億度電
則每年節省約 16.32-14.3616=1.9584 億度電。估算直流空調機機種,單
單由於變頻壓縮機驅動所引入之市電輸入電量約為
850W×(1+10%-15%)×3,200,000 台×4 小時×5 月×30 天×

78
0.8=1,632,000,000(千瓦小時 或 度)=12.4032 億度電
則每年節省約 16.32-12.4032=3.9168 億度電。
以台電 92 年總發購電量 1,738.1 億度來看(其中風力發購電量僅約 0.1
億度電,水力約 68.6 億度電),使用變頻壓縮機搭配變頻型系統控制,
約可節省全年發購電量約 0.113%~0.225%。
3.多功能除濕機預期可較同款機型增加除濕量 10%以上,協助國內廠商邁
入高階產品之技術層次。目前市售除濕機 E.F.值多為 0.8,若以全國現
有八十萬台除濕機,市售主要機種之消耗電功率約為 200W,若每年開
機 4 個月,每天開機 12 小時計,則除濕機每年約消耗電力 2.3 億度,由
此也可以推算除濕機效率每提昇 10﹪,則每年約可節省電力 2,300 萬
度的電。
4. 由於二氧化碳冷媒之熱泵性能優異,應用於熱泵熱水系統應會有較佳
之成效展現。下表為台灣大學新能源中心協助國內熱水器業者針對傳
統 HCFC 與 HFC 合成冷媒之熱泵熱水系統所作之節能測試比較:
單位熱值 能源消 能源單價/ 能源費
加熱方式 熱值 熱效率
產生 耗單位 單位 用
電熱 860(kcal/kW.hr) 90% 744 kcal 47.8 2.6NT 124NT
液化瓦斯 12000(kcal/L) 75% 9000(kcal/L) 4.11 25NT 103NT
柴油鍋爐 8816(kcal/度) 75% 6612(kcal/度) 5.6 16.9NT 96.6NT
天然瓦斯 8942(kcal/kW.hr) 75% 6707(kcal/度) 5.52 13.32NT 73.5NT
小型熱泵 260%
860(kcal/kW.hr) 2236(kcal/kW.h) 16.55 2.6NT 43NT
(傳統冷煤) (COP)
大型熱泵 300%
860(kcal/kW.hr) 2580(kcal/kW.hr) 14.34 2.6NT 37.2NT
(傳統冷煤) (COP)
1.比較基礎:1000 公升冷水由 21℃加熱至 58℃,需熱 3700kCal,並比較旗耗能與成
本。
2.熱泵系統比電熱系統節省電費 65%~70%(小熱泵~大熱泵)
3.熱泵系統比液化瓦斯系統節省電費 58%~63%(小熱泵~大熱泵)
4 熱泵系統比柴油鍋爐系統節省電費 55%~61%(小熱泵~大熱泵)
5.熱泵系統比天然瓦斯系統節省電費 41%~49%(小熱泵~大熱泵)

79
由比較之數據顯示,熱泵熱水系統在節能效能上,確實優於傳統燃
燒燃料之熱水系統。而縱令為採用傳統合成冷媒其熱效率 COP 直達 2.6
時對小型熱泵熱水系統與一般較為普遍使用之天然瓦斯熱水系統仍有
41%之費用節省。當然,若純粹與採電熱熱水系統比較時,其節能之
比例更高達 70%以上。而依國外文獻與日本之經驗,若再整合二氧化
碳冷媒之應用,其熱效率 COP 值最高更可達 3.8 以上,而以我們之技
術基礎,也許短程內尚有待落實基礎技術之紮跟,COP 值最高更可達
3.8 以上尚難達成。因此規劃中,預期之熱效率值是採逐步漸進之方式
向往上提昇。若以短程目標之熱效率 COP 值 3.0,其所造成之節能效
果,抑還是相當可觀的。若以全國 2300 萬人口,包含住商所使用之熱
水消耗量,平均以每人每天 1 公升之熱水消耗量為基準,如以上表之
耗能基礎,若純粹由電熱方式產生,則每年之耗電量約達 4 億度
(kW.hr),若採用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系統時,則消耗電能約只需 1.2
億度(kW.hr),所節省之耗電量可達 2.8 億度(kW.hr)。當然,若與全天
然瓦斯熱水系統比較,其節省之天然瓦斯更可達 4,600 萬度(立方米)。
而若熱泵熱水系統之熱效率 COP 值更高時,其節能效果若所花費之成
本又將更為可觀。

80
非量化部份:
1.在國內期間能源效率比值(SEER)與期間耗電測試方法及評估、定頻與變
頻空調機長期運轉下冷/暖房運轉之性能比較數據驗證、變頻空調機之
系統性能計算模擬軟體開發、直流變頻空調機商品設計及性能提昇開發
等,不但可建立完整變頻高效率空調產品的實質節能優異的數據資料
庫,未來經由各項的推廣展示及社會教育,同時配合產品用電估算標示
制度,將可使消費者清楚了解節能產品的實質意義,相信對後續推動與
落實本計畫的技術成果,應具絕對的經濟與節能效益。
2.確立使用期間能源效率比值(SEER)測試方法來進行直流變頻空調機之
測試流程,並開發一型使用環保冷媒之一對一直流變頻空調機,性能測
試 結 果 : 冷 氣 能 力 及 能 源 效 率 比 值 分 別 為 2522.01kCal/hr 和
3.132kCal/hr.W,都達到計畫的目標值。在期間能源效率比值測試下,測
試結果:變頻空調機的 SEER 值為 4.07 kCal/hr.W;而定頻空調機的 SEER
值為 2.53 kCal/hr.W;因此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比定頻空調機的期間
能源效率比值(SEER) 提升 60.86%,超過計畫設定的 50%目標。其節能
效益優於同冷房能力之定頻空調機,以作為後續推動直流變頻空調機商
品的性能標竿,可確切落實國內空調機節能效益與產品的穩健性,提昇
合作業者在國際市場上的產品競爭力。
3.運用已建立在空調、清靜及 EHD 除濕的技術基礎,完成開發多功能小
型除濕機雛型品,以提供未來具節能效益可觀的個人空調系統之技術基
礎,協助國內廠商邁入高階產品之技術層次。多功能除濕機測試結果:
除濕能力可達每日 11.2 升,系統耗電約 384W,能源效率 E.F.值為 1.22,
已合乎節能標章 1.08 的要求。另外依據 CNS3615 訂定之空調機測試標
準進行冷氣能力和暖氣能力的測試,得到的冷氣能力為 624.04 kcal/hr,
暖氣能力為 597.70 kcal/hr,接近壓縮機規格設計之性能表現。

81
4.推動變頻控制器零組件國產化,而且其控制器的效率也可達 92%以上,
不但已具節能必備的基礎,而且可使相關變頻空調商品的供應鏈健全與
自主,未來進行推廣落實時,方能彈性自如,而且能國際化,不但可使
業者的投產無後顧之憂,而且可帶動整體上、中、下游的產業效益。
5.此外,對二氧化碳天然冷媒壓縮機及熱泵系統之分析模擬、設計應用與
測試發展所必須具備之基礎技術與能力、高磁能積馬達磁石與磁路之設
計分析及充磁等應用技術、開發合適應用之電腦模擬分析軟體、與二氧
化碳冷媒壓縮機及驅動控制器結合為一完整之冷媒循環驅動系統、壓縮
機與熱泵系統之匹配技術與相關之系統整合驅動控制技術等,皆是建構
此全環保冷媒的技術基盤,也是相關業界積極需求的新興技術。

82
四、結論與建議
4.1 研 究 結 果
4.1.1 小型空調系統性能提昇技術開發
一、空調機期間耗電測試方法
1. 季節性能源效率 (SEER)
一般空氣調節機(Air conditioners)能源使用效率的優劣是以能源效率
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 EER)表示。若進一步解釋,則 EER 所代表的
意思是空氣調節機在規定之標準冷氣試驗條件(即室內側乾球溫度 27℃、
濕球溫度 19.5℃;室外側乾球溫度 35℃、濕球溫度 24℃)連續穩定運轉下,
空氣調節機每消耗 1 瓦特(W)的電功率時,其所能產生多少冷氣能力,單
位美國表示為 Btu/W-h,台灣表示為 kCal/W-h(註: 日本的冷氣能力採用公
制單位(kW),所以能源效率比為 COP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kW/kW)。EER 值越高,代表空氣調節機的性能越好、越省電。
目前世界各國尚均以 EER 值做為空氣調節機能源使用效率的管理基
準。由於 EER 值是根據標準冷氣能力試驗條件下所進行的靜態試驗結
果,並不能反應冷氣機在長期運轉狀況下的動態特性。所謂動態特性乃是
隨著室外氣候及日照量的變動,還有室內溫度設定條件的不同,其性能不
斷的變化;再者,由於冷氣機實際運轉時,隨著負載的變動促使溫度調節
裝置(Thermostat)作動,而使壓縮機產生 ON-OFF 的啟閉運轉(Cycling),
在 Cycling 運轉中,為了克服壓縮機啟動時的慣性力,啟動電流皆較運轉
電流增加很多,然而啟閉次數頻繁時,將造成一種耗電的損失,因此若要
評估冷氣機在實際使用效率,如果能將 Cycling 運轉產生的效率低下因數
和外氣溫度統計等因素列入考慮,會更接近實際使用狀況的性能來評價,
因此發展出季節性能源效率比(SEER),來評估冷氣機長期的運轉性能。
季節性能源效率比(SEER)乃是一套數學計算方法,考慮空調機在不

83
同外氣溫度帶之能力與消費電力,接著於此期間內之總能力除上總耗電量
之所得的商,稱為 SEER 值,與能效比(EER)不同的是:EER 只是測試某
單一環境條件之能力屬於靜態性能,並不適合冷氣機實際長期運轉的動態
特性,表 4-1 列示了 SEER 與 EER 不同之處。有鑑於此,美國能源部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委託美國標準局(NBS)進行研究,1979 年美國
空調冷凍協會(ARI)之「箱型空調設備標準」(ARI-210)中,對於 SEER 的
測算已有所規定,在 1983 年美國冷凍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訂出定
頻式和雙速、雙壓縮機之 SEER 的測算法(ASHRAE 116-1983),並推動成
為美國的國家標準,接著 ARI 在 1989 年新修定的 ARI210/240 提出變轉
速式(variable-speed)冷氣機的計算方法,ASHRAE 116 在 1995 年修定的版
本中包含定頻式、雙速-雙壓縮機與變轉速等三種機型;日本參考美國所
制定的標準也在 1989 年的 JIS C 9612 標準附錄中,提出定頻式、可變能
力、及轉速控制等三種機型之「窗型機冷房期間能源效率 CSPF 的試驗與
計算方法」之測算方法(註:SEER 與 CSPF(Cool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同義,皆為季節能效比),日本冷凍空調工業會(JRA)則參考 JIS C
9612,在 1999 年制定出定頻機和變頻機的期間消費電力量測算基準(JRA
4046-1999),文中規定空調機必須標示期間消耗電力,以提供消費者購買
產的參考依據。目前 JRA 4046 最新版本為 2004 年,而 JIS C9612 最新版
本為 2005 年。
表 4-1、比較 SEER 和 EER 的不同

EER SEER
試驗點 單點 多點
溫度區分帶 無 有
啟閉運轉 不考慮 考慮
運轉特性 靜態 動態
計算方式 簡單 複雜
實際效能 低估 較適當

84
台灣地區則於民國 75 年時,台灣大電力測試中心的黃傳興研究員,
曾提出冷氣機 SEER 之探討,接著工研院能環所在民國 82 年也對應提出
了台灣地區 SEER 的試驗與計算,並且在民國 83 年提出實測數據。但是,
由於當時國內能源政策及產業環境,皆尚未進入相關的領域,因此,皆未
落實推動。近年來由於國際政策明確要求節約能源與管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量,對空調產品要求高效率已為重要的政策推動方向,本計畫則進行彙整
以上相關已建立的資料庫、台灣氣候溫度分佈資料及參考美、日的已訂定
的標準,已初步完成符合國內需求的 SEER 測算方案擬定,以作為國家後
續推動政策的參考。
本年度相關的執行內容如下之說明:
(1)空調機性能測試與 SEER 說明會
本計畫蒐集參考美國、日本的 SEER 測試標準,並且實際量測十台
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不同的室內、室外環境溫度下的消耗功量以
及冷房能力以作為我國制定 SEER 測試標準的依據。此外為了整合國內
各方的意見,分別於台北及高雄分別舉辦三場 SEER 說明會以彙整各方
建議(舉辦日期 4/26,5/3,8/8),如圖 4-1 至圖 4-3 所示。而當地的氣候資
料則經由中央氣象局蒐集台灣地區 1999 ~ 2004 年的氣象資料,資料包括
七個測站〈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花蓮、台東〉,西部五個測
站,東部兩個測站。
實際量測十台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不同室外環境溫度下
(乾球溫度從 23℃到 35℃) 的冷房能力以及消耗功變化,如圖 4-4 與圖
4-5 所示。當室外環境溫度由 23℃變化到 35℃,由於冷凝器的散熱效果
變差,造成冷凝壓力升高,因此系統耗功明顯增加(如圖 4-5)。但是冷氣
冷力的變化則不是非常明顯,隨然著室外環境溫度增加,冷氣冷力略為下

85
降,但是下降輻度會隨著不同品牌空調機的性能而有所差別。。

圖 4-1、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4/26 台北場)

圖 4-2、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5/3 高雄場)

86
圖 4-3、季節性能源效率說明會(8/8 台北場)

各家產牌-冷氣能力的表現
2800 A
B
2600 C
冷氣能力(kcal/hr)

D
2400
E
2200 F
G
2000 H
I
1800
J
23 26 29 32 35
室外乾球溫度(℃)

圖 4-4、冷氣機試驗冷房能力圖

87
各家產牌-耗功的表現
1200.00
A
1100.00 B
C
1000.00
D
耗功(W)

900.00 E
F
800.00 G
H
700.00
I
600.00 J
23 26 29 32 35
室外乾球溫度

圖 4-5、冷氣機試驗消耗電功率量圖

(2) SEER 測算步驟


台灣地區整年室外平均溫度在 10℃以上,同時冬季氣候常受大陸冷
氣團影響,外氣溫度變化很大,故暖房時間極短,且定義並不明顯,對台
灣居民來說使用暖氣機的機會比冷氣機小,因此本文暫不討論暖房季節性
能源效率的試驗及計算方法。以下將針對冷房方面,列出如何算得 SEER
值的步驟:
1、測得各條件點的性能。
2、取得地區之溫度區分帶。
3、將測得值帶入各區分帶之公式,並計算其各區分帶之冷氣能力量
(Wh)與消費電力量(Wh)。
4、累加各區分帶之冷氣能力量(Wh)與消費電力量(Wh)並相除,如下
式:

88
n

∑ φ (t ) ⋅ n
j =1
j j

SEER = n

∑ P& (t ) ⋅n
j =1
j j

式中:n=溫度區分帶,j=第幾個溫度區分帶, φ (t j ) =第幾個溫度區分

帶的冷氣能力, P& (t j ) =第幾個溫度區分帶的消費電力,nj=第幾個溫度區分

帶的氣溫發生時間。

(3)台灣區域溫度分佈統計
本研究計畫就 1999 ~ 2004 年的台灣區氣候資料加以分析統計,地區
包括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東、花蓮等七個地區,統計資料
包括:年度日平均溫度、平均外氣溫度與發生時間、冷房期間平均外氣溫
度與發生時間以及 1999 ~ 2004 年的台灣區冷房期間平均外氣溫度與發
生時間。本研究使用 1999 ~ 2004 年 (共六年) 的台灣區冷房期間平均外
氣溫度與發生時間作為本草案的氣象輸入資料。溫度統計的起迄在本文中
分為兩種:
方案一:日期起迄:整年,只統計溫度高於 24℃的發生時數。 時間起迄:
24 小時。
方案二:統計日期:冷房期間從第三次日平均溫度超過 23℃的當天算起,
到日平均溫度超過 23℃ 往回數第三次的那天為止。 時間的起
迄:從清晨 6 點到深夜 24 點共 18 小時。
表 4-2 乃是由 1999 ~ 2004 年,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台
東、花蓮等七個地區七個地區整理出來的溫度發生時間。可以看的出來兩
者間因為統計時間起迄的不同相差約 1377 小時,但是以相對值(各溫度帶
發生時間/總時間)來看兩者間的趨勢差不多,因此可再兩者間則一使用,
本文採用方案一為台灣溫度區分帶。

89
表 4-2、台灣溫度帶發生時間(方案一)

溫度帶(nj) 溫度(℃) 時間(h) 溫度帶(nj) 溫度(℃) 時間(h)


1 24 580 9 32 248
2 25 695 10 33 124
3 26 751 11 34 41
4 27 722 12 35 13
5 28 645 13 36 4
6 29 550 14 37 1
7 30 419 15 38 0
8 31 334 合計 5128

(4)試驗條件規劃
SEER 的試驗及計算,牽涉到冷氣機在長期運轉時的實際運轉狀況,
這時候冷氣機本身會產生 ON-OFF 的開關動作,有了斷續運轉勢必影響
到冷氣機的效率,因此在計算模式內加入 CD(效率低下因數)來修正冷氣
機效率,而斷續和低濕能力測定就是為了求得此參數所做的試驗,本章節
特別就 CD(效率低下因數)做兩點探討。
(A)首先,冷氣機實際運轉測試時,將遭遇到量測上的技術問題加以說明,
因為冷氣機的標準能力試驗在連續濕式運轉(即室內側乾球溫度
27℃、濕球溫度 19℃,相對溼度 50%),其蒸發盤管上會產生水分凝結,
此時冷卻包括顯熱冷卻(降溫)和潛熱冷卻(除濕)。但在冷氣機實際運轉
狀況下,其溫度調節裝置將產生啟閉的斷續動作,在此斷續動作的變
動過程中,由於蒸發盤管上的水分凝結,使得暫態性潛熱冷卻的產生,
亦即在冷氣機斷續運轉的量測時,需在低濕的環境下。美國標準局
(National Bureau of Standards,NBS)經由實驗結果證明關係式如下:
φ(29),cyc , wet φ(29),cyc ,dry
EERcyc , wet P(29),cyc , wet EERcyc ,dry P(29),cyc ,dry
= = PLFwet , = PLFdry then PLFwet = PLFdry
EERss , wet φ(29), ss , wet EERss ,dry φ(29), ss ,dry
P(29), ss , wet P(29), ss ,dry

90
在上式中,定義一項新的參數 PLF(部分運載因數),其意義為斷續運轉
和連續運轉之 EER 的比值,用來修正斷續運轉時壓縮機額外的耗電
量。另外,此式也證明乾式的 PLF 等於濕式的 PLF,而冷氣機實際運
轉時,蒸發器會產生凝結水屬於濕式運轉,不過測定上有困難,因此
採用乾式運轉來求得 PLF。
再來定義一項新的參數 CLF(冷房負載因數),此參數的意義為冷氣機斷
續運轉的冷氣能力和連續運轉的冷氣能力之比值,如下式所示:
φ(29),cyc ,dry
CLF =
φ(29),ss ,dry

根據研究顯示,CLF 和 PLF 有線性關係,如圖 4-6 所示。


PLF 1.0
(CLF=0.5)
0.9

0.8
PLF

0.7

0.6

0.1 0.2 0.4 0.5 0.6 0.8 1.0


CLF

圖 4-6、CLF 和 PLF 的關係

1 − PLF
算出圖 4-6 的斜率,即為 CD 值表示為: CD =
1 − CLF

由上式發現效率低下因數有幾項特色:
1CD 值得是根據低濕和斷續試驗求得。
2當冷氣機沒有斷續運轉時,CD 值就不存在(即 PLF=1,CLF=1)。
3為冷氣機之固定值,不隨外氣溫度變化而改變。
(B)關於 CD 的測定 JIS C 9612 附屬書三中,規定不測定低溫和斷續能力,

91
改採用定值 0.25,是因為低濕和斷續的測定繁瑣困難,且各機種之間
很難相互檢驗,因此統計各大廠牌冷氣機之 CD 值並平均後,採定為
0.25。

(5)台灣區定頻冷氣機試驗結果
根據 JIS C 9612(2005)附屬書三中,省略低溫能力不測改採用計算值
得來,其目的為簡化測試過程,如下式所示:
φcr (29) = 1.077 ⋅ φcr (35)
Pc (29) = 0.914 ⋅ Pc (35)

量測結果顯示十台定頻冷氣空調機平均電功率的比率値為
Pc (29) / Pc (35) =0.901,平均冷房能力的比率値為 Φ cr (29) / Φ cr (35) =1.074,如

表 4-3、表 4-4 所示。


表 4-3、冷氣能力之比值

乾球溫度 29.0 35.0 (29/35)比值


A 2452.653 2226.097 1.102
B 2535.83 2310.11 1.098
C 2720.39 2507.99 1.085
D 2584.33 2344.11 1.102
E 2587.79 2331.16 1.110
各機種的冷氣能力
F 2403.36 2216.58 1.084
G 2368.15 2160.86 1.096
H 2540.42 2503.446 1.015
I 2453.25 2412.10 1.017
J 2388.34 2325.28 1.027
平均 1.074

92
表 4-4、機種耗功之比值
乾球溫度 29.0 35.0 (29/35)比值
A 969.34 1072.53 0.904
B 935.60 1038.81 0.901
C 920.33 1018.24 0.904
D 907.53 989.99 0.917
E 853.17 944.59 0.903
各機種 耗功
F 952.10 1058.73 0.899
G 944.10 1033.09 0.914
H 899.43 1008.20 0.892
I 856.20 971.97 0.881
J 928.17 1032.40 0.899
平均 0.901

(6)季節性能源效率 SEER 草案研擬


計算 SEER 有下列幾項假設:1冷氣能力線隨著外氣溫度線性遞減2
消費電力線隨外氣溫度線性遞增 3建物負載(Building Load)隨著外氣溫
度線性遞增。而這些冷氣能力線、消費電力線和建物負載線乃是根據各實
測點計算求得,流程如圖 4-7 所示。
至於計算的公式因機器特性不同,有不同的計算方式,如下說明:
(A)定頻機: 如圖 4-8 所示,由額定冷氣線與建物負載線的交點,可分出
兩區;
Section 1-on off 斷續運轉區:當供給的額定冷氣能力線大於建物負載
線時,會有斷續運轉以滿足建物負載,此時計算上需導入效率低下因
數來修正消費電力,而冷氣能力洽等於建物負載;
Section 2-連續運轉區:當建物負載大於冷氣能力時,會變成連續運轉,
可直接求得冷氣能力與消費電力量。
總合各溫度帶的冷氣能力與消費電力並乘上氣溫發生時數,再相除即
為季節冷房效率。

93
(B)變頻機:如圖 4-9 所示,由建物負載線和額定冷氣能力線、中間冷氣
能力線的交點可分為三個區域;
Section 1-on off 斷續運轉區:當中間冷氣能力大於建物負載時,會有
斷續運轉,同樣低要導入效率低下因數來修正消費電力;
Section 2-變速連續運轉區:當機組進入變速轉速區域時,因壓縮機在
中間轉速和額定轉速之間變速運轉以調節室內負載,不會有斷續運
轉,因此不會需導入效率低下因數來修正消費電力;
Section 3-連續運轉區:當建物負載大於冷氣能力時,會變成連續運轉,
可直接求得冷氣能力與消費電力量。
總合各溫度帶的冷氣能力與消費電力並乘上氣溫發生時數,再相除即
為季節冷房效率。

94
開始計算SEER

定頻機 變頻機

額定冷氣能力 額定冷氣能力
35/24 35/24

額定冷氣能力 額定冷氣能力
29/19 29/19

中間冷氣能力
35/24

中間冷氣能力
29/19

設定好建物負載線

低溫、低濕能力不測CD採用0.25

計算各區之總冷房能力和總消費電力

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3


ON-OFF 斷續運轉消 連續運轉區 ON-OFF 斷續運轉消費 變速連續運轉區 連續運轉區
費電力和CD值有關 電力和CD值有關

累加各區之總冷房能 累加各區之總消費電 累加各區之總冷房能 累加各區之總消費電


力量(Wh) 力量(Wh) 力量(Wh) 力量(Wh)

總冷房能力量除上總消費 總冷房能力量除上總消費
電力量 電力量

求得定頻機SEER 求得變頻機SEER

圖 4-7、SEER 測算之流程圖

95
定頻機
冷 房 試 驗 定格能力
定格能力 消費電力
消費電力
?
能力試
能力試驗 室?
((室內27/19、室外35/24) ●
● ●

? 能力(室

低溫能力(室?內27/19、室外29/19) ○ ○
※Cd
Cd值採用0.25
※●實測值。○採定值計算

W
P’c2(tj)
P’c2
P’c2(29)

W BLc(tj)
ψcr(29)
ψcr ψcr(tj)

Ta 29℃ 33℃ 35℃


Section 1 Section 2
800
發生時間( hr)

640
480
320
160
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外氣溫度℃

圖 4-8、定頻機測算圖

96

冷房房試
試驗驗 定格能力 消費電力
定格能力
變頻機 能力試驗 (室內 室外35/24) ●
?
能力試 室? 27/19、
、室外 ● ●
低溫能力
?
低 能力(室內27/19
室? 27/19、 室外29/19
、室外 29/19)) ○
○ ○

中間能力 消費電力
能力試驗
?
能力試 (室內27/19
室? 27/19、 室外35/24)
、室外 35/24) ●
● ●
低溫能力
?
低 能力(室內27/19
室? 27/19、 室外29/19
、室外 29/19)) ○ ○
※Cd值
Cd 採用0.25
※●實測值。●實測值。○採定值計算
COP 計算點 冷氣能力 消費電力
COP(Ta) ○
○ ○


? COP(Tc)(室? 27/19、室外
能力試 ○

○ 35/24)
COP(Tb) ○ ○
※○採計算值計算

COP COP(Ta)
Ccm(ta) Cclm(tj)
COP(Tc)
Ccm(tc) Ccm2(tj)
Ccm(tb) COP(Tb)

W
P’c2(35) P’c2(tj)
P’c2(29)
P’cm(35) P’cm(tj)
P’cm(29)

W BLc(tj)
ψcr(29)
ψcr(35) ψcr(tj)

ψcm(35)
ψcm(29) ψcm(tj)

29℃ 33℃ 35℃


Ta Tc Tb
Section 1 Section 2 Section 3
800
發生時間( hr)

640
480
320
160
0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外氣溫度℃

圖 4-9、變頻機測算圖

97
二、 DC 變頻空調機開發
1. 直流變頻空調機開發及性能測試
本年度計畫為整合業界完成一對一直流變頻空調商品化為目的,因
此,考量商品機之成本效益、完成一款直流變頻空調系統設計修正(冷房
能力約 2500kCal/hr;EER≧3.0 kCal/hr-W)及其季節性能源效率比定頻空
調機提升 25%、噪音低於 CNS-3615 訂定值 5%以上,是此商品目標。
(1)調整熱交換器尺寸方面
為了考量商品機之成本效益,將進行空調系統的設計修正。熱交換器
則先進行第一次修改,室內機熱交換器長度減少 7mm,鰭片間距由 1.5mm
變更為 1.4mm;室外機部份在每排的列距尺寸由 18mm 變更為 12.7mm,
鰭片間距由 1.3mm 變更為 1.4mm,如表 4-5 所示。
壓縮機轉速分別採用 2600rpm、2700rpm、2900rpm 三種,調整電子
膨脹閥開度分別由 350pulse、300pulse、250pulse、200pulse、150pulse 等
5 種,冷媒量為 990g,室內風量值設定在 9.34cmm,室外風扇轉速固定在
1050rpm 的條件下操作,測試結果如表 4-6 所示,最佳值為第 10 次測試
結果:冷氣能力 2552.87kcal/hr 與 EER 值 2.96kcal/hr.W(相差目標值
-1.45%),此時壓縮機轉速是 2700rpm,電子膨脹閥的開度在 150pulse。
第二次修改是採用國內台松定頻機之室內機 CS-25XCM2,搭配工研
院自製的室外機進行測試。經過調整測試結果冷氣能力達 2502kcal/hr,
EER 值達 3.04kcal/hr.W,如表 4-7 所示(第 1 次測試結果)。
另外,採用松下定頻機 CS-25XCM2/CU-25XCM2(2500kcal/hr 等級)
進行 SEER 測試結果為:在標準能力測試條件下(室內側:乾球溫度 27℃/
濕球溫度 19℃,室外側:乾球溫度 35℃/濕球溫度 24℃)冷氣能力達
2536.71kcal/hr,E.E.R 達 2.58 kcal/hr.W,如表 4-8 第 1 次測試;在低溫能
力測試下(室內側:乾球溫度 27℃/濕球溫度 19℃,室外側:乾球溫度 29

98
℃/濕球溫度 19℃)冷氣能力達 2654.95kcal/hr,E.E.R 達 3.0 kcal/hr.W,如
表 4-8 所列示之第 2 次測試結果。

(2)室內外機控制板改善
室內機控制板重新設計與佈置尺寸,首先將尺寸縮小由 125*90mm
變更 95*90mm,如圖 4-10 所示。零件更改後,成本降 50 元/台。室外機
控制板分成兩塊,其中一塊是驅動控制板,而另一塊是系統控制板包含電
源供應板,本次將系統控制板與電源控制板重新部置,可減少尺寸與零
件,完成後,再接續進行驅動控制板的設計。其中圖 4-11 與圖 4-12 為舊
版的控制線路圖,圖 4-13 為新版的控制線路圖。本次變更新版的線路圖,
尺寸減少而功能不變。圖 4-11 中紅色方框為減少的零件的部分,內容有
兩個繼電器及其他附屬零件。圖 4-12 中藍色方框的兩顆 IC 合併成 1 顆
IC,就是圖 4-13 中的 MC14051B,本次結果可以達到降低 50 元的目標。

(3)成本分析
尋找國內適合的室內機進行測試,並調整系統來克服降低成本的目
標;預估約降低 200 元/台。並且採用交流馬達來降低成本,但是在尋求
降低成本的過程中,必須維持冷氣能力與 E.E.R 的目標基準。如表 4-9 表
示定頻與變頻的差價情形。定頻與變頻的差價內容主要在壓縮機、電子膨
脹閥、室內外直流風扇、驅動控制板與系統控制板等。由於單價成本的不
同而想要降低成本的話,必須多尋找一些廠商作成本比較,在壓縮機與電
子膨脹閥、室內外直流風扇等方面,欲降低成本只有採用批量的方式降價
而無其他辦法。至於在驅動控制板與系統控制板方面,就能夠依照需求而
變更零件與電路板的尺寸大小,來作降低成本。圖 4-14 所示為 94 年與
95 年雛形機機體的圖片。

99
表 4-5、雛形機室內機與室外機熱交換器的規格

項目 原雛型機 94 年雛型機 95 年雛型機(1) 95 年雛型機(2)


項次 冷凝器規格 冷凝器規格 冷凝器規格 冷凝器規格
1.銅管 ψ8mm ψ7mm ψ7.0mm ψ7.0mm
2.PT/PL: 21/17(mm) 21/18(mm) 21/12.7(mm) 21/12.7(mm)
3.外觀尺寸 長 760mm*高 504mm* 寬 長 850mm*高 504mm*寬 長 850* 高 504mm*寬 長 850* 高 504mm*寬
34mm(2Row*24 支/ Row) 36mm(2Row*24 支/Row) 25.4mm(2Row*24 支 25.4mm(2Row*24 支
/Row) /Row)
4.Fin pitch 1.6mm 1.3mm 1.4mm 1.4mm
5. 型式 Louver Fin type Wavy Fin type Wavy Fin Type Wavy Fin Type
項次 蒸發器規格 蒸發器規格 蒸發器規格 蒸發器規格
1.銅管 ψ7.0mm ψ6.35mm ψ6.35mm ψ7mm
2.PT/PL 21/12.7(mm) 21/12.7(mm) 21/12.7(mm) 21/12.7(mm)
3.外觀尺寸 長 578mm*高 252mm*寬 長 662mm *高 180 與 長 655mm * 高 180mm 與 長 582mm * 高 130mm 與
25.4mm(2Row 12 支/Row) 130mm*寬 25.4mm(2Row 130mm*寬 95mm*寬
16 支/Row) 36mm(2row*16 支/Row) 25.4mm(2row*12 支/Row)
4.Fin pitch 1.4mm 1.5mm 1.4mm 1.33mm
5. 型式 Super Louver Fin Type Slit Fin Type Louver Fin Type Louver Fin Type

註:(1)表示 95 年雛形機第一次修改實驗,內容是變更室內機熱交換器尺寸。
(2)表示 95 年雛形機第二次修改實驗,內容是採用台松室內機 CS-25XCM2-2500kcal/hr 等級。

100
表 4-6、壓縮機轉速分別 2600rpm、2700rpm、2900rpmm 與調整電子膨脹閥開度測試結果(雛型機第一次修改)
狀況 項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入口乾球溫度℃ 27.00 26.97 26.99 26.98 26.99 26.98 27.01 26.99 27.01 26.98 26.98 26.99 26.99 27.00
入口濕球溫度℃ 18.99 18.97 18.99 18.99 18.99 18.99 18.99 18.98 19.00 18.99 19.00 18.99 18.99 18.99
出口乾球溫度℃ 16.53 15.81 15.52 15.39 15.56 16.31 15.57 15.29 15.13 15.33 15.27 15.03 14.76 14.96
室內側

出口濕球溫度℃ 15.02 14.19 14.02 13.82 13.68 14.80 13.99 13.70 13.59 13.48 13.71 13.49 13.25 13.27
噴嘴前溫度℃ 19.55 19.17 18.94 18.90 18.91 19.17 20.60 20.44 20.24 20.55 18.87 20.60 20.24 20.55
受風室靜壓 mmaq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噴嘴差壓 mmaq 36.73 36.44 36.30 36.32 36.43 36.91 36.47 35.94 35.96 36.17 36.74 36.37 36.10 36.30
大氣壓力 mmhg 739.91 739.78 739.58 739.46 739.41 740.14 746.02 745.84 742.46 742.32 740.00 746.02 742.46 742.32
室外側

入口乾球溫度℃ 35.00 35.02 35.00 34.99 35.01 35.02 35.00 35.00 35.02 35.01 35.02 34.99 35.00 35.01
入口濕球溫度℃ 24.02 24.03 24.01 24.01 24.02 24.02 24.02 24.07 24.00 24.00 24.01 24.02 24.03
24.03
2646.4
冷氣能力(kCal/hr) 1900.27 2246.32 2321.55 2409.81 2472.82 1999.60 2339.05 2446.76 2504.01 2552.87 2473.57 2551.68 2646.60
9
額定電源 V
電源

220.19 219.82 220.16 220.62 220.04 221.01 219.71 220.57 219.87 220.69 220.89 220.64 220.41 220.39
運轉電流 A 3.79 3.89 3.90 3.91 3.94 3.89 3.99 4.03 4.04 4.05 4.23 4.25 4.28 4.28
消耗電力 W 800.02 820.87 823.84 828.60 834.22 827.88 844.59 857.03 857.84 863.15 904.55 908.79 914.49 913.44
能源效率比值(kCal/hr.W) 2.38 2.74 2.82 2.91 2.96 2.42 2.77 2.86 2.92 2.96 2.74 2.81 2.89 2.90
室內風量(CMM) 9.38 9.33 9.31 9.31 9.32 9.40 9.33 9.25 9.25 9.28 9.36 9.30 9.26 9.29
冷媒填充量(g)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990
室外風扇轉速(rpm)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1050
壓縮機轉速(rpm) 2600 26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700 2700 2700 2900 2900 2900 2900
電子膨脹閥開度(pulse) 350 300 250 200 150 350 300 250 200 150 300 250 200 150

101
表 4-7、雛型機室內機採用松下定頻機 CS-25XCM2 搭配工研院室外
機的測試結果(雛型機第二次修改)
狀況 項目 1 2 3 4
入口乾球溫度℃ 26.97 26.98 26.99 26.98
入口濕球溫度℃ 18.99 18.98 18.99 18.98
出口乾球溫度℃ 13.345 13.08 18.85 18.79
室內側

出口濕球溫度℃ 12.60 12.3775 16.17 16.17


噴嘴前溫度℃ 17.00 17.64 21.04 21.47
受風室靜壓 mmaq 0.01 0.02 0.01 0.01
噴嘴差壓 mmaq 26.23 25.60 31.21 31.00
大氣壓力 mmhg 750.30 750.27 743.94 746.12
室外側

入口乾球溫度℃ 34.97 29.01 35.00 29.04


入口濕球溫度℃ 23.98 18.99 24.11 18.98
冷氣能力(kCal/hr) 2502.18 2531.62 1263.7 1253.7
電源

額定電源 V 221.30 220.54 220.1 220.6


運轉電流 A 3.8 3.22 1.77 1.51
消耗電力 W 822.0 688.2 355.0 292.4
能源效率比值(kCal/hr.W) 3.04 3.7 3.56 4.29
室內風量(CMM) 7.8 7.72 8.66 8.62
冷媒填充量(g) 1050 1050 1050 1050
室外風扇轉速(rpm) 700 700 700 700
壓縮機轉速(rpm) 2600 2600 1300 1300
電子膨脹閥開度(pulse) 150 150 150 150
PS: 室內機風扇電壓 300V

102
表 4-8、定頻空調機測試結果
(採用松下定頻空調機 CS-25XCM2/CU-25XCM2)
狀況 項目 第一次測試 第二次測試
入口乾球溫度℃ 26.99 27.02
入口濕球溫度℃ 19.00 19.01
出口乾球溫度℃
室內側
12.52571 12.21286
出口濕球溫度℃ 11.76 11.47143
噴嘴前溫度℃ 16.73 16.54
受風室靜壓 mmaq -0.04 -0.05
噴嘴差壓 mmaq 21.72 22.15
大氣壓力 mmhg 756.91 752.44
室外

入口乾球溫度℃ 35.00 28.98


入口濕球溫度℃ 24.00 18.98
冷氣能力(kCal/hr) 2536.71 2654.95
電源

額定電源 V 220.34 220.63


運轉電流 A 4.5 4.06
消耗電力 W 981.7 883.8
能源效率比值(kCal/hr.W) 2.58 3.0
室內風量(CMM) 7.1 7.16

新的控制板 舊的控制板

圖 4-10、新舊系統控制板

103
1 2 3 4 5 6

V+5
3個錯誤 LED
LED9
V+5
CN9
SEL_A
電子膨 脹閥信號輸出 Red LED 4
SEL_B 3
D RS232 port D
A 2 RXD
/A SEL LED10 1
B TXD
CON2570PS-04
/B Refg
330omh(331)
錯誤LED指示 Red LED RP6
HT
1 2
FAN Refg
LED11 3 4
4WAY LT HT
5 6
DEFROST LT
7 8
9 10
Red LED
H/L-PRSUE-ERR AC220
R5
ACCOM
1K V+12
BC2 LED1 CON3961
CN3
RELAY1
RP5 10K RP6 10K SPST 1
V+5 104 V+5 FAN
Red LED 2
1 IC2 1
2 1 39 2
P10 P00 R6
3 2 38 3
P11 P01
4 3 微處理 器 37 4 1K V+12
P12 P02
5 4 36 5 LED2 CON3961
C P13 P03 C
6 5 35 6 CN4
P14 P04 RELAY2
7 6 34 7
P15 P05 SPST 1
8 7 33 8 4WAY
P16 P06 Red LED 2
9 8 32 9
P17 P07
BC3
13 21 R7
INT1 (P3.3) P20 A/D INT
12 22 1K V+12
INT0 (P3.2) P21
23 IC3A 104 LED1 CON3961
P22 A/D WRT
15 24 CN5
T1 (P3.5) P23 RELAY3
14 25 1 2
T0 (P3.4) P24 A/D [0..7] FAN SPST 1
C4 V+5 26 DEFROST
12MHz P25 Red LED 2
31 27
EA/VP P26 A/D 8bit 輸入信 號 74LS04
28 IC3B
X2 P27
20pF 19 LED4 V+12
X1 R4
C5 18 3 4
X2 4WAY
1K CN6
RXD
9 10
RESET (P3.0) RXD 74LS04 Red LED 1
20pF V+5 11 IC3C IC4
(P3.1) TXD 2
17 30 1 16
RD (P3.7) ALE/P TXD I1 O1 3
16 29 5 6 2 15
C1 WR(P3.6) PSEN DEFROST I2 O2 4
3 14
R1 10uF I3 O3 5
8751 4 13
74LS04 I4 O4
10K 5 12 CON2570PS-05
/B I5 O5
B 6 11 B
B1 B I6 O6
7 10
B2 /A I7 O7
輸出頻 率控制 8 9
B3 A COM E
B4
V+5 ULN2804 V+12 V+5
CN25
cool
室內機 輸入信號
2 warm AC-COM
R4
1
100K
CON3961
冷媒高 壓開關 220K C1
R1 cool
C1 BC1
CN18 104
CON2570PS-02
2 104 /630V PC814
1 2
1 R2 220K C2 warm
CON3961
冷媒低 壓開關 CN1 C2 BC2 R3
104 100K

104 /630V PC814


GND
V+5
H/L-PRSUE-ERR
A A
R7
1K

1 2 3 4 5 6

圖 4-11、舊版控制板 CPU 及週邊線路圖

1 2 3 4 5 6

BC9

V+5
104

IC7C
CN24 4016
C9
2
D 空氣溫 10uF 4 3 D
1
CON2 R12
50K
V+5
5

IC7A
CN23 4016
C10
2
壓縮機 吐出溫 10uF 1 2
1
V+5
CON2 R13
3K
V+5
13

20

IC6
BC7 A/D [0..7]
IC7D ADC0804
CN22 4016 104 7 18
VccREF

C11 Vin(-) lsbDB0


17
2 DB1
壓縮機 吸入溫 10uF 8 9 A/D 6 16
1 Vin(+) DB2
15
CON2 R14 DB3
14
DB4
50K 8 13
A-GND DB5
V+5 12
6

DB6
BC8 11
C msbDB7 C
IC7B 9
Vref/2
CN21 4016 5
C12 INTR A/D INT
104
2 R11
除霜溫 10uF 11 10 19 1
1 CLK-R CS
10K 2
CON2 R15 RD
4 3
CLK-IN WR A/D WRT
50K
C8
12

150pF

IC8A
BC11 4 2
Q0 A SEL_A
5 3
Q1 B SEL_B
6
Q2
V+5 104 7 1
Q3 E SEL
9

IC11A 4555
CN19 4016
C13 IC3D
2
電子閥 吸入溫 10uF 1 2 74LS04
1
CON2 R16
50K IC8B
8

B B
V+5 9 15
13

Q3 E
10
Q2
IC11B 11 13
Q1 B
CN17 4016 12 14
C14 Q0 A
2
電子閥 吐出溫 10uF 11 10 4555
1
CON2 R17
50K BC10
V+5
12

IC11C 104
CN15 4016
C15
2
預留 10uF 4 3
1
CON2 R18
50K
V+5
5

IC11D
CN13 4016
C16
2
A 預留 10uF 8 9 A
1
CON2 R19
50K
6

1 2 3 4 5 6

圖 4-12、舊版控制板類比/數位轉換線路圖

104
1 2 3 4 5 6 7 8

V+5 J? J? 空氣溫 RP1


CN? 1 2
2 V+5 2 V+5
電磁閥入 3 4
2 1 1
5 6
1 CON2 J? CON2 J? 7 8 U? V+5
CON2570PS-02 RES1 壓縮機吐出溫 RES1 13 3
X0 X
冷媒高壓開關 J? V+5 J? V+5 101 C? C? C? C? 14
X1
CN18 15

20
2 2 X2
電磁閥出 12 U2 A2D[0..7]
2 1 1 104 104 104 104 X3 BC?
1 ADC0804
1 CON2 J? CON2 J? X4 104
D 5 7 18 A2D0 D

VccREF
X5 Vin(-) lsbDB0
CON2570PS-02 RES1 壓縮機吸入溫 RES1 2 17 A2D1
X6 DB1
冷媒低壓開關 H/L-PRSUE-ERR J? V+5 J? V+5 4 6 16 A2D2
RP2 X7 Vin(+) DB2
R7 15 A2D3
2 2 DB3
1K SP1 1 2 6 14 A2D4
1 1 INH DB4
3 4 11 8 13 A2D5
CON2 J? CON2 J? A A-GND DB5
V+5 5 6 10 12 A2D6
B DB6
CN20 RES1 除霜溫 RES1 7 8 9 BC? 11 A2D7
C msbDB7
J? V+5 J? V+5 9
1 Vref/2
RP? 101 7 5 A/D INT
* 2 2 2 VEE INTR
COMM port TXD SP2 104
3 1 1 R1
MC14051B 19 1
4 CON2 J? CON2 J? CLK-R CS
RXD 10K 2
RD
4 個錯誤LED CON2570PS-04 RES1 RES1 4 3 A/D WRT
CLK-IN WR

SEL2

SEL1

SEL0
LED9 C3
1
2
3
4
5

150pF
V+5 C? C? C? C?
COMP

Red LED R5
LED10 104 104 104 104 1K V+12
REFG LED1
CN?
Red LED RELAY1
R? SPST 2
LED10 IC3A DC FAN
C1 1
HT 10K V+12 FAN
10uF 4WAY 1 2 CON2570PS-02
Red LED C3 R5 1K
C V+5 74LS04 C
LED11
LT 20pF R5 1K
IC3B
X1
Red LED C2 12MHz PWR2 3 4 R5 1K LED1 LED1 LED1
20pF PWR1 PWR2 4WAY
74LS04
IC3C
J? 1K
R7 Q? R?

CON2570PS-04
PWR1 5 6 CN28
1 2SC1815 100K
2 74LS04 1
V+5
3 IC3D 2
IC1 U?
9
8
7
6
5
4
3
2
1

4 3
COMP 10 32 DC FAN 9 8 1 18
5 V+5 RST PSEN I1 O1 V+12 4
21 35 A2D[0..7] 2 17
X1 EA 74LS04 I2 O2
CON5 REFG V+5 20 33 3 16
X2 ALE I3 O3
43 24 A2D0 4 15 CN?
V+12 (AD0)P0.0 (A8)P2.0 I4 O4
HT 42 25 A2D1 COLRLY A 5 14
(AD1)P0.1 (A9)P2.1 I5 O5 6

CON2570PS-06
41 26 A2D2 6 13
(AD2)P0.2 (A10)P2.2 I6 O6 5 V+5 IC3E
LT 40 27 A2D3 /A 7 12
C1 C? C1 C? (AD3)P0.3 (A11)P2.3 I7 O7 4
39 28 A2D4 8 11 11 10
10uF 104 10uF 104 (AD4)P0.4 (A12)P2.4 I8 O8 3
SEL2 38 29 A2D5 B 9 10 LED4
(AD5)P0.5 (A13)P2.5 COM E 2 74LS04
37 30 A2D6 IC3F
(AD6)P0.6 (A14)P2.6 R4 1
SEL1 36 31 A2D7 /B ULN2804 V+12
(AD7)P0.7 (A15)P2.7
LED11 2 11 1K 13 12
CMP RXD P1.0/T2 P3.0/RXD0 Red LED
CMP RXD SEL0 3 13 RXD V+12
P1.1/T2EX P3.1/TXD0 74LS04
4 14
P1.2 P3.2/INT0
A/D WRT 5 15 TXD
P1.3 P3.3/INT1
B LED10 6 16 B
P1.4 P3.4/T0
CMP TXD 7 17 A/D INT
P1.5 P3.5/T1
A 8 18
CMP TXD P1.6 P3.6/WR
9 19 CMP RXD
P1.7 P3.7/RD
LED10 /A 12 34
P4.3//INT2 P4.1
P3.5 1 23 FanDrv
P4.2//INT3 P4.0
B
Red LED * P3.5
LED9 /B
V+5 P3.7 P3.6
DC FAN
Red LED P3.7
1
2
3
4
5

PWR1
H/L-PRSUE-ERR
PWR2
CMP TXD
4WAY
RP?
* RPM

RPM
CN28 C?
104
4
3
A DC FAN CNTL P3.6 A
2
For PC
1
DRV
CON2570PS-04
1K
R7
V+5

1 2 3 4 5 6 7 8

圖 4-13、新版控制板 CPU 及週邊線路圖

105
表 4-9、變頻與定頻成本估計表

內容 變頻成本 NT 定頻成本 NT 備註

2850(3150kCal/hr 2700(2500kCal/hr
室內機
等級) 等級)
a.室內熱交換器 500 350 150
1. b.室內機機體
b-1 前蓋板、基座 1800 1800 0
c.室內機控制板 200 200 0
d.室內風扇直流馬達+控制板 350 350 0
室外機 11100 5400
a..室外熱交換器 500 350 150
b 室外機機體
b-1 前蓋板、底座、上蓋板 450+650+350 400+550+350 50+100
b-2 後蓋板、左側板、右側板 200+150+150 200+150+150 0
2.
b-3 壓縮機 4500 2250 2250
c.驅動板+系統控制板 1500+850 250 2100
d.室外風扇直流馬達 500 250 250
e.電子膨脹閥.+工作閥(入口
800+250+250 250+250 800
與出口)
其他雜項(螺絲+綁線+銘板+
3 250 250 0
配線等)
合 相差
14200 8350
計 5850(+70.1%)
僅依壓縮機與控
制板部分佔
4350(52.1%)

95 年雛型機的外觀尺寸改變除了熱交換器外,還有室外機變更風扇馬
達改用交流馬達,雖然成本可以節省 250 元/台,但是它的消耗電力增加
了 30w。至於風扇馬達部分,本雛型機的轉速是 1050rpm,目前未調整降
低轉速測試,仍有調整降低轉速而降低運轉電力的空間。關於冷媒量方
面,本年與去年相比較減少有 310g 之多,成本以每公斤 380 元計(R-410A
冷媒),可降低成本約 118 元/台。另外在電源供應電容器的規格原本設計
用 400uf/400VDC*4(200 元/個),經過尋找代用品 560uf/400VDC*3 (85 元/
個)可節省成本 545 元/台,如表 4-10 所,94 年與 95 年雛型機的成本比較,

106
95 年雛型機總計可節省 1093 元/台;依照表 4-9 計算 14200-1093=13107,
13107/8350=56.975%,再由 70.1%-56.975%=降低 13.2%,仍然需要繼續降
低成本,使總數降至 50%以下才合乎目標需求。

表 4-10、94 年與 95 年成本的比較
項目 94 年 95 年 成本 變更內容
尺寸減少 5.3mm 厚
1.冷凝器 原尺寸 -80 元/台

改變室內機的機體
2.蒸發器 原尺寸 由 3150kcal/hr 變更 - 變更室內機等級
成 2500kcal/hr
3.室內風扇馬達 採用無刷馬達 採用交流馬達 -250 元/台 變更馬達
4.控制板 125*90mm 95*90mm -50 元/台 變更尺寸
400uf/400VDC*4 560uf/400VDC*3
5.電源供應電容器 -545 元/台 變更容量降低成本
200 元/個 85 元/個
6.模組散熱片
150*72*33mm 150*72*15mm -50 元/台 實驗合乎需求
(l*w*d)
7.冷媒量 1300g 990g -118 元/台
合計 -1093 元/台

94 年室內機 95 年室內機

94 年室外機 95 年室外機
圖 4-14、94 年與 95 年雛形機照片

107
(4)季節性能源效率 SEER 比較
為了進行變頻空調機的 SEER 測試比較,95 年定頻空調機是採用台
灣松下定頻機 CS-25XCM2/CU-25XCM2(2500kcal/hr 等級)進行測試,該機
在標準測試條件下(室內 27/19℃,室內 35/24℃),COP 值為 3.0 (EER 值
為 2.58),而本計劃之一對一 R410A 直流變頻機空調機之 COP 值為 3.53
(EER 值為 3.04)。
關於 SEER 測試項目所需的室外條件分別為乾球溫度 29℃/濕球溫度
19℃與乾球溫度 35℃/濕球溫度 24℃兩種。直流變頻空調機依據 JRA4046
所需的測試項目分成額定能力與中間能力(採額定能力值的一半)等兩項
測試,實際測試資料如表 4-7 所示。依照台灣氣候資料及本計劃開發的對
應計算程式,進行定頻與變頻空調機的季節性能源效率比值(SEER)比
較,結果如表 4-11 所示。變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冷能力為 6759389.3 Wh,
總消耗電力量為 1453406.2Wh,得到 SEER 值為 4.662 (Wh/Wh);而 95
年定頻空調機累計的總制冷能力為 6870938.0 Wh/Wh,總消耗電力量為
2200678.5 Wh,得到 SEER 值為 3.12 (Wh/Wh);因此 R-410A 直流變頻空
調機比定頻空調機的季節性能源效率(SEER) 提升 49.4%。

表 4-11、定頻與變頻機的 SEER 比較結果(依照台灣氣候做成的計算公式)

標準測試 COP 值 冷氣季節 冷氣季節 冷氣季節


SEER 比值
項次 項目 (室內 27/19℃ 總制冷量 總耗電量 SEER 值
(變頻/定頻)
室外 35/24℃) (Wh) (Wh) (Wh/Wh)
R-22 定頻機 (變頻/A)
1 2.77 6765470.6 2283116 2.96
(94 年機型) A 157.5%
R-22 定頻機
(95 年機型) B (變頻/B)
2 3.0 6870938.0 2200678.5 3.12
CS-25XCM2/CU-25 149.4%
XCM2
一對一 R410A 直流
3 變頻機空調機 3.53 6759389.3 1453406.2 4.662 -
(95 年雛型機)

108
2. 協助業界進行一對一直流變頻空調商品機試量產
本計畫今年度與峻公司合作開發 R-410A 一對一直流變頻空調商品
機 , 採 用 幸 鷺 公 司 的 電 子 膨 脹 閥 , 能 力 值 2500 kCcal/hr , EER 3.0
kCal/hr.W。本年度完成系統組裝,詳細規格如表 4-12,雛型機如圖 4-15
所示,預計 96 年試量生產 100 台。

圖 4-15、一對一直流變頻商品機(峻菱公司合作案雛型機)

表 4-12、一對一直流變頻商品機詳細規格(峻菱公司合作案)
項目 規格 數量
1.電源 單相 220v
2.冷氣能力(kcal/hr) 2500
3..E.E.R(kCal/hr.W)
3.0 kcal/hr.W
4.消耗電力(W) 834W
5 膨脹裝置 採用幸鷺或不二工機 直徑 1.6mm *1
6.壓縮機 DC 變頻迴轉式 1
7.控制板+驅動模組 日立 SIPM 1
8.四方閥 適用於 2-3RT 1
9.工作閥 2分 1
3分 1
10 室外機尺寸寬*高*深 760*540*200mm
11.室內機尺寸寬*高*深 1020*315*205mm
12.冷媒種類 R-410A

109
3. 直流變頻空調機之噪音分析
(1)噪音源分析
一般分離式空調機的室外機運轉噪音來自於 7 項元件,如圖 4-16 所
示。其中,壓縮機、風扇與馬達皆屬於”噪音主動元件”,其他則屬被動元
件。一般噪音改善工程係針對主動元件來進行改良。室外機噪音主動元件
的噪音來源分為三大類,即:振動噪音、氣動噪音、電磁噪音等。
本計畫研擬了兩項一對一室外機噪音改善的初期方案─ (A)調整室
外機主動元件的功率(譬如:壓縮機、風扇馬達等的運轉速率),以達到室
外機運轉噪音減滅的最佳狀態;(B)對室外機的風扇、導流環(bell)等與氣
流接觸之元件,進行設計改良;(C)對室外機主動元件建置噪音隔絕裝置
(譬如:隔音材、隔音罩等),將機殼內部的運作噪音與外界隔絕之。
針對一對一空調機室外機進行拆解,並對其運轉噪音的來源點進行研
判。初步的分析結果顯示:室外機的運轉噪音主要來自於壓縮機、風扇與
驅動馬達以及冷媒循環聲。其中,壓縮機與送風扇的運作噪音較為劇烈。
本計畫依據這些噪音源的關聯性與改善的可行性,進行了初步的評估。評
估的結果顯示,噪音改善方案(一)可以優先執行,由於此方案所需之成本
較低,而且無須影響到元件的原始設計與性能。至於其他兩方案之執行排
序則為方案(三)與方案(二),則視方案(一)的執行成果而定。

室外機的運轉噪音源:
1. 壓縮機(compressor)
2. 風扇(fan)
3. 馬達(motor)
4. 導流環(bell)
5. 熱交換器(heat exchanger)
6. 出風柵(vans)
7. 冷媒循環聲(fluid noice)

圖 4-16、空調機室外機噪音示意圖

110
(2)初步噪音檢測方法
如前述,一對一室外機的壓縮機、風扇與風扇為其中三項最主要的噪
音源。依此三項元件的關聯性與改善的可行性等因素為考量,初步的實驗
設計為(在額定冷氣能力許可範圍內 2.5kW 以上至 4.0kW 以下)調整壓縮機
與風扇的轉率,來降低室外機的運轉噪音。本計畫的實驗設計方法為進行
四組個別的噪音測試,以將「振動」與「氣動」兩類型的噪音分離之,以
評估上述三項主動元件在整體運轉噪音結構中的份量。此四組噪音測試的
元件搭配分別如下:
第一組測試: (有)風機 + (有)馬達 + (有)壓縮機
第二組測試: (無)風扇 + (無)馬達 + (有)壓縮機
第三組測試: (有)風扇 + (有)馬達 + (無)壓縮機
第四組測試: (無)風扇 + (有)馬達 + (無)壓縮機
然後,此四組噪音主動元件的個別噪音量(dBA),將可以以直條圖形
(bar chart)的方式呈現於同一個座標係中。藉此,它們的個別噪音產生量
即可一目了然,如圖 4-17 所示。

圖 4-17、元件噪音區隔測試示意圖

此初步的噪音測試工作係在能環所的「空調環境模擬與測試實驗室」
進行 [註:此實驗室環境雖非經認證之標準噪音實驗室,但其環境隔音效

111
果經與標準「無迴響噪音實驗室」環境之測試比對,已足以提供初步噪音
檢測之條件(誤差約 4 dBA)]。在此初步的噪音改良測試,本計畫係使用德
國 製 Odelic 攜 帶 式 噪 音 計 來 進 行 噪 音 量 測 。 依 據 本 國 噪 音 測 定 法
CNS8753,噪音源(亦即室外機出風口之中心位置)與噪音計感應頭之水平
間距,應保持一公尺之距離;至於,噪音源與噪音計感應頭之垂直間距,
則是室外機出風口之中心位置與地面之距離(30 公分)。圖 4-18 顯示空調
機室外機與噪音計的現場架設情形。

圖 4-18、室外機噪音初步檢測現場

(3)初步噪音檢測結果
藉由攜帶式噪音計所產出之測試結果顯示,壓縮機轉率的改變,對整
體噪音的影響性不大。然而,風扇轉率的調變,對整體噪音的影響性則較
為劇烈。此現象顯示,風扇產生的「氣動噪音」相較於壓縮機與馬達產生
的「振動噪音」
,對室外機的整體運轉噪音而言,較為主導。表 4-13 顯示
初步噪音測試的數據結果;圖 4-19(a)與(b)顯示壓縮與風扇分別在不同轉
率(rpm)調變下的噪音梯度變化。因此,(在此情況下)我們必須參考”區隔
式”噪音測試的結果,來做進一步的研判。

112
表 4-13、室外機初次噪音量測結果

(a)轉率範圍:0~680rpm

(b) 轉率範圍:0~3600rpm
圖 4-19、風扇噪音在轉率(rpm)調變下的梯度變化

113
如前述,我們可以將三種噪音主動件個別產生的噪音,以直條圖形
(bar chart)的方式呈現於同一座標系中,藉以研判風扇產生的「氣動噪音」
及壓縮機產生的「振動噪音」在室外機噪音結構中的份量。
“區隔式”噪音測試之結果,如圖 4-20 所示。依據目前壓縮機與風扇
的設計轉速條件(壓縮機 2900rpm;風扇+馬達 680rpm)下運轉,風扇的噪
音(亦即”氣動噪音”)掩蓋了其他元件的噪音。雖然壓縮機的振動噪音為風
扇所掩蓋;但是,其噪音量也不容忽視。在未來的室外機噪音改善工程中,
壓縮機振動噪音的減滅工作也頗為重要,以獲得整體噪音的降低。至於風
扇馬達的噪音(在背景噪音的襯托之下)則非常的微弱。

圖 4-20、室外機噪音主動件的個別噪音量

另外,我們將表 4-13 的測試數據結果繪製成了噪音曲線。圖 4-21(a)


顯示,當風扇的轉率由 550rpm 增大至 680rpm 時,風扇噪音(亦即” 氣動
噪音”的變動梯度隨之增大(噪音量提升約 0~4dBA),此狀況代表風扇葉輪
切風的穩定度開始下降。但是,伴隨著壓縮機振動噪音的加入,(在共振
的影響下)氣動噪音的變動梯度逐漸趨緩。此風扇轉率區段(550~680rpm)
的噪音改善空間頗大,至於轉率 550rpm 以下之噪音改善空間則較為有
限。在未來,室外機噪音改善工程是否需牽涉到風扇與導流環(bell)的改
良設計,將有待研究。圖 4-21(b)顯示,當壓縮機的轉率大於 2900rpm 以

114
上時,壓縮機噪音(亦即”振動噪音”)的變動梯度同樣的也會逐漸的增大,
此狀況代表壓縮機轉子的穩定度會隨著轉速而下降,但是,伴隨著風扇(轉
率 680 rpm)氣動噪音的加入,(在氣動噪音的干擾之下)整體噪音量由穩定
的氣動噪音所取代。在未來,待風扇噪音獲得改善之後,壓縮機噪音亦方
得改善,以獲得整體的噪音減滅的效果。至於壓縮機轉速 2900 rpm 以下
的振動噪音變化,則尚稱穩定。

(a)轉速範圍:0~700rpm

(b)轉速範圍:0~3600rpm
圖 4-21、壓縮機振動噪音隨轉率的梯度變化

(4)最終噪音檢測結果
目前,能環所「無迴響噪音實驗室」具備室內側與室外側之全無響室,

115
可提供一般環境或特定模擬環境下之空調機運轉噪音的量測。此項噪音測
試的重點在於量測一對一空調機室外機回風口前一公尺距離的”音壓值
(sound pressure)”;如圖 4-22(a)與(b)所示。至於噪音量測的解析度,則設
定為 1/32 音頻。

圖 4-22、空調機噪音測試現場

一般正確的噪音分析方式為先尋找噪音的關鍵頻率所在,然後再針對
確切的噪音產生元件進行改善。表 4-14 顯示此次噪音測試的數據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當壓縮機與送風扇轉速下降時,噪音值並非隨之下降。此
現象係由於該兩項變因彼此之共振或振動等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我們
不難發現到壓縮機轉率的改變,對整體噪音的影響性不大;然而,風扇轉
率的調變對整體噪音的影響較為劇列。當壓縮機轉速 2900rpm,風扇轉速
為 550rpm,測得室外機噪音值為 50.31 dBA,遠低於 CNS 標準的 60dBA (低
16.15%) 。
經由上述”噪音區隔”測試與”複合噪音”測試之結果分析,本計畫刪選
出四種運轉噪音較低之壓縮機與風扇的轉速,以進一步評估噪音最低的元
件組合狀態。此四種噪音量較低的轉速分別為─壓縮機轉速 2,900rpm 與
2,400rpm;風扇轉速 600rpm 與 550rpm。然後,我們可以藉由此四種元件
轉速的搭配,進行最後的四組壓縮機與風扇的”複合噪音量”的分析,以評
估室外機運轉噪音最低的壓縮機與風扇的轉率組合。此四組轉率的組合搭

116
配為:(風扇 600rpm/壓縮機 2,900rpm)、(風扇 600rpm/壓縮機 2,400rpm)、
(風扇 550rpm/壓縮機 2,900rpm)、(風扇 550rpm/壓縮機 2,400)。

表 4-14、室外機最終噪音量測結果

圖 4-23(a)與(b)顯示此四種轉率搭配產生之複合噪音量。由圖中顯示
的主頻地位,我們可以觀察到風扇轉率 550rpm 與壓縮機轉率 2900rpm 或
2400rpm 的搭配,比較能夠產生較低的運轉噪音。並且,由主頻與倍頻的
關係比較,我們亦可以發現到風扇轉率 600rpm 與壓縮機轉率 2,900rpm 或
2400rpm 搭配時,此組合所產生的複合噪音量亦係 ”最低”。
另外,在噪音值計算與修正方面,背景噪音係一項重要的參考依據。
當元件產生之噪音值與背景噪音值的差異大於 9dB 以上,背景噪音對測
試結果之影響,約僅 1%:因此,背景噪音的影響將可被忽略。圖 4-24 顯
示本次測試的最小噪音值與背景噪音的比較。其中,各頻譜上的最小差異
皆大過於 9dB。

117
圖 4-23、壓縮機與送風扇的最終低噪音轉率組合評估

圖 4-24、元件噪音與背景噪音的對比關係

118
(5)結論與未來展望
1經由"區隔噪音"測試與"複合噪音"測試的分析結果顯示,壓縮機轉率
2,900rpm 與風扇轉率 550rpm 係配,測得室外機噪音值為 50.31 dBA,遠
低於 CNS 標準的 60dBA (低 16.15%),將可做為本年度(5%)室外機噪音
改善策略之參考。
2壓縮機轉率調動範圍(3,600rpm~2,400rpm),對整體的噪音改善無太多之
幫助,後續計畫必須要進行壓縮機噪音隔絕工程。
3然而,送風扇轉率的變化,明顯的牽動著整體室外機的噪音量;因此,
後續計畫應著重於風扇噪音的改良。
4由於此次噪音測試未能夠將風扇氣動噪音與壓縮機振動噪音的相互共
振關係,進行深入的頻譜分析,以致於噪音檢測結果的研判尚嫌籠統。
在後續的室外機噪音改善研究中,本計畫將會使用「加速規」儀器,同
步量測主動元件運轉時連帶產生之振動噪音,將其發生頻譜與氣動頻譜
作對應分析,藉此研究對策,室內機運轉噪音方能夠大幅降低。

119
4. 變頻空調機系統模擬軟體與實機性能驗證
(1)系統執行架構
冷氣機構成的主要部份包括壓縮機、冷凝器、蒸發器、膨脹閥、送風
扇和配管等元件,冷凍循環分為四個過程,即壓縮過程、冷凝過程、膨脹
過程和蒸發過程。操作原理是由壓縮機將低壓冷媒蒸氣壓縮成高溫高壓氣
體,經由冷凝器的凝結散熱,成為高壓液體冷媒,再經過膨脹閥的膨脹降
壓為低壓二相冷媒,然後在蒸發器吸熱蒸發,最後吸入壓縮機完成一冷凍
循環。
對於蒸汽壓縮系統(Vapor Compression Cycle)的主要元件而言,對應
每單一元件分析,皆會有必須的輸入參數值,例如冷媒流量,冷凝溫度或
蒸發溫度等,程式架構較單純。當將這些元件整合成一系統模擬程式時,
要得到一組滿足元件要求條件下的系統參數值,整個程式架構就不是那麼
簡單,必須以反覆迭代的方式求取系統的平衡,因此程式架構及計算程序
的好壞會影響到程式的收斂性。
整個系統最重要的設計參數為冷媒流量、冷凝溫度,蒸發溫度和壓縮
機進出口狀態點溫度。但是由於這些參數都未知且互有關連,要一次收斂
很不容易,所以整個程式分為兩個部分─高壓端平衡(壓縮機、冷凝器、
毛細管)及低壓端(蒸發器) 平衡。程式要求參數值先滿足高壓端冷媒流量
平衡,再滿足低壓端蒸發器出口狀態點的收斂要求。系統程式執行架構如
圖 4-25 所示,敘述如下:
1 (1) 給予系統相關元件幾何尺寸,及冷媒種類;
(2) 給定室內、外側空氣進口乾、濕球溫度;
(3) 猜值:蒸發器和冷凝器飽和溫度(或飽和壓力),及蒸發器出口溫度。
2 進入壓縮機副程式,計算冷媒流量 m& r ,comp 。

3 進入冷凝器副程式,計算冷凝器散熱量、壓降,冷媒和空氣出口狀態。

120
4 進入毛細管副程式,計算毛細管冷媒流量 m& r ,capi 。

5 比較毛細管媒流量 m& r ,capi 與先前壓縮機副程式計算出的冷媒流量 m& r ,comp

是否一致? 若是不合,則調整冷凝和溫度,重複步驟1 → 5,直到冷


媒流量的誤差在要求範圍內。
6 進入蒸發器副程式,計算蒸發器熱傳量、壓降,冷媒和空氣出口狀態。
核對蒸發器冷媒出口溫度,與程式之前猜值是否一致?若是不合,重
新猜蒸發器出口溫度(將新的出口溫度作為下一次迭代的猜值),並且調

整蒸發溫度,重複步驟1 → 6,直到冷媒出口溫度差值在要求範圍內。
7 系統程式結束,並印出結果。

(2)壓縮機模式
本模擬軟體使用的壓縮機副程式採用 Map Performance Model,即利
用性能曲線圖,求取變頻壓縮機在不同運轉頻率下的冷媒流量、冷房能力

和輸入功率。一般壓縮機性能曲線表示成蒸發溫度 Teva 及冷凝溫度 Tcond 的


函數,但礙於壓縮機性能測試條件的限制,只適用在特定的冷凝器過冷
度、蒸發器過熱度及環境溫度(例如 8.3℃過冷度,35℃吸入溫度,35℃環
境溫度)。此副程式應用迴歸分析理論找尋最佳的近似方程式,以蒸發和
m& r ,comp
溫度 Teva 及冷凝溫度 Tcond 為基準,模擬冷媒流量 (kg/hr)、冷房能力
Q (kCal/hr)和輸入功率 P(W)的近似方程式。

由於上述的方程式是針對特定的冷凝器過冷度、蒸發器過熱度及環境
溫度使用。現在一般小型空調機用的壓縮機性能測試,大多在 35℃吸入
溫度的條件下進行,與實際空調機運轉時平均吸入溫度約維持在 13℃~18
℃之間,有很大落差。因此,使用壓縮機性能曲線圖計算冷媒流量,需加
上一些修正因子,所計算出的才是實際壓縮機運轉環境下的值。但目前文
獻提及的僅針對過熱度作修正,而且甚少以實驗方式作比較。Dabiri and

121
Rice (1981)針對往復式壓縮機提出過熱度修正因子 Fm,來修正冷媒流量
m& r 、輸入功率 P 及冷房能力 Q 。經驗式如下;

圖 4-25、變頻空調機系統模擬軟體執行架構

122
冷媒流量的修正為

m& r ,actual ⎛ρ ⎞
= 1 + Fm ⎜ actual − 1⎟ (2-1)
m& r ,map ⎜ ρ ⎟
⎝ map ⎠

下標 map 代表性能曲線圖所查出的值,下標 actual 代表壓縮機實際


冷媒流量,Fm 值由實驗求出約為 0.75。
輸入功率的修正為

Pactual ⎛ m& r ,actual ⎞⎛ Δhisen ,actual ⎞


=⎜ ⎟⎜ ⎟ (2-2)
Pmap ⎜⎝ m& r ,map ⎟⎜ Δh
⎠⎝ isen , map

Δh 是壓縮過程的焓差,下標 isen 代表壓縮過程為等熵過程(Isentropic


Process)。
冷房能力的修正為
Qactual = (1 + 0.0014(ΔTsup,actual − ΔTsup,map ))Qmap (2-3)

ΔTsup 是過熱度,係數 0.0014 由實驗所決定。Dabiri and Rice (1981)

認為若ΔTsup,actual 比ΔTsup,map 高 20℃以內,實際過熱度對性能曲線圖的冷媒


流量、輸入功率及冷房能力的影響均在 5%以下。

以上所提及的是目前有關過熱度的修正方式,不過在實際應用上,這
些修正係數會隨壓縮機種類、能力不同有所差異。而且目前小型空調機用
的壓縮機型式大多為迴轉式和渦卷式,若壓縮機製造商能針對各機種提供
適當的校正方程式,對於空調系統設計者會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壓縮機模式計算,除了由性能曲線表求取冷媒流量、冷房能力和
輸入功率外,還需求得壓縮機進出口狀態值,包括焓值、溫度和壓力。蒸
發器出口的冷媒,經過配管的部分吸熱後,通常以過熱狀態進入壓縮機,
經過壓縮後,出口狀態成為高溫高壓氣體。由於蒸發器出口至壓縮機的配
管,及壓縮機出口至冷凝器段的配管甚短,可忽略配管所造壓降。因此壓
縮機進出口壓力,可視為蒸發器的出口壓力,及冷凝器的進口壓力。壓
123
縮機出口焓值為

ho ,comp = (W& comp − Q& shell ) / m& r ,comp + hi ,comp (2-4)

m& r ,comp
其中 :壓縮機冷媒流量

ho ,comp
:壓縮機出口焓值

hi ,comp
:壓縮機進口焓值

W& comp
:壓縮機入力功

Q& shell :壓縮機熱損失

需注意的是,一般的壓縮機運轉效率η 包含馬達效率、壓縮效率和機
械效率等因素,商業化運轉的迴轉式壓縮機效率約在 0.65~0.75 之間,表
示壓縮機入力功並不是完全用於壓縮機運轉,還有運轉時的磨耗,例如熱
損失等。然而壓縮機熱損失並不容易量測,本軟體考慮壓縮機運轉效率和
熱損失,取

Q& shell ≅ 0.3W& comp (2-5)

將(2-5)式帶入(2-4) 式,得壓縮機出口焓值

ho ,comp = 0.7 * W& comp / m& r ,comp + hi ,comp (2-6)

數學模式(Mathematic model)

數學模式是假設冷媒在壓縮機內的壓縮過程為多變壓縮過程
(polytropic process) ,因此壓縮過程滿足: Pv n = 常數 ,和 PV=MRT 的關
係式,其中 P 為壓力,v 為氣體比容(specific volume),n 為壓縮過程的多
變指數(polytropic index),M 氣體質量,R 為理想氣體常數,T 為絕對溫
度(absolute temperature)。比較冷媒氣體在壓縮機的進出口狀態,可以得到
壓縮後的冷媒出口溫度為:

124
n −1
⎛P ⎞ n
To ,comp = Ti ,comp ⎜⎜ o ⎟⎟ (2-7)
⎝ Pi ⎠

其中 Ti,comp 和 To,comp 分別為冷媒氣體在壓縮機內的進口和出口溫度,


需特別留意的該計算溫度是以絕對溫度來表示。Pi 和 Po 分別為壓縮機的
進口和出口壓力,以系統觀點來看,Pi 等於蒸發壓力,而 Po 為冷凝壓力。
n 為壓縮過程的多變指數(polytropic index),Long Fu el al.(2002)探討螺旋
式冰水機系統,採用 R-134a 冷媒,該研究對螺旋式壓縮機的多變指數 n
值設為 1.13。

正排量壓縮機的冷媒流量計算式為

η vVth
m& r ,comp = (2-8)
υi

其中 Vth 為壓縮機汽缸排氣量(theoretical displacement,m3/s),vi 為冷


媒蒸汽進入壓縮機的比容(specific volume,m3/kg)。ηv 為壓縮機的容積效
率(volumetric efficiency),Long Fu el al.(2002)提出容積效率的計算經驗公
式為

Po
η v = 0.95 − 0.0125 (2-9)
Pi

由(2-8)和(2-9)式可知:壓縮比(Po/Pi)愈大,則壓縮機的容積效率值愈
小,因此冷媒流量會愈少。

由前一節的敘述得知:壓縮機入力功並不是完全用於壓縮機運轉,
還有運轉時的磨耗,整個熱損失包含馬達效率、壓縮效率和機械效率等因
素,因此壓縮機入力功 W& comp 可表示成:

m& r ,comp (ho ,comp − hi ,comp )


W& comp = (2-10)
η iη moη me

上式 hi,comp 和 ho,comp 分別為壓縮機的進出口焓值,可由進出口溫度和

125
所對應的蒸發與冷凝壓力求得。ηiηmoηme 分別為壓縮效率、馬達效率和
機械效率,Long Fu el al.(2002)建議這些值分別為 0.8、0.85 和 0.95。

(3)變頻空調機之數值模擬
變頻空調機模擬之壓縮機副程式,需依據壓縮機性能表建立不同頻
率(Hz)下的的冷媒流量、能力值和耗功等資料如表 4-15 所示,然後模擬
軟體會根據壓縮機的頻率讀取相關的資料進行模擬計算。

變頻空調機之模擬軟體建構以國內 T 廠牌之室內外機為範例,壓縮
機採用日本三菱 R410A 變頻壓縮機(型號為 SNB092FGFM),該壓縮機提
供的性能表包含頻率在 30Hz、60Hz、90Hz 和 120Hz 條件下的資料(詳見
表 4-15)。室內外機之熱交換器迴路設計如圖 4-26 所示,數值模擬結果如
表 4-16 所示,壓縮機轉速下在頻率 30Hz、60Hz、90Hz 和 120Hz 條件下,
得到的系統消耗電力分別為 408.7、786.5、1236.2 和 1878.2W,冷氣能力
分別為 1586.1、2696.6、1242.3 和 3785.2 W,因此系統 COP 值分別為
3.881、3.429、2.623 和 2.015 W/W。由此可知變頻空調機在低頻運轉時消
耗電力較小,雖然冷氣能力也隨之變小,但是整體 COP 值仍然比較高。
另 外 , 系 統 運 轉 時 的 低 / 高 壓 ( 蒸 發 / 冷 凝 壓 力 ) 分 別 為 9.82/23.85 ,
2
9.74/26.47,9.68/27.67,9.56/30.64 kg/cm ,由此系統壓力的變化,也可窺
出在高頻運轉時的消耗電力何以比低頻時的消耗電力來得大。

R410A 直流變頻空調機模擬軟體驗證,分別取得壓縮機在不同頻率
下的性能資料,並與國內 T 牌之 2500kCal/hr 進行測試比較,比較結果:
在 60Hz 頻率下,能力值誤差約 4%,而 COP 值誤差在 6%(主要原因是系
統高壓端略高於實機測試結果) 。事實上,實際的變頻空調機幾乎都是採
用電子膨脹閥作為膨脹裝置,空調機運轉時將會依據負載的改變,電子膨
脹閥開度會配合壓縮機轉速的改變,進行閥度(pulse)的調控,以精準控制

126
冷媒流量,達到省能高效率的目的。目前系統模擬軟體以毛細管作為系統
的膨脹裝置。因此,進行變頻空調機之數值模擬,須針對不同的壓縮機轉
速頻率,搭配不同的毛細管管徑和長度,以控制冷媒流量。另外,室內外
機風量大小,亦是影響變頻空調機性能的一項很重要因素,本次模擬範例
由於無法確切取得室內外風扇資料,因此暫時以一合理的風量進行模擬計
算。

Cond 迴路 Eva. 迴路

圖 4-26、數值模擬 T 廠牌之變頻空調機之熱交換器迴路

127
表 4-15、不同頻率下的變頻空調機之壓縮機性能表

Mitsubishi_R410A_2500_30rps_SNB092FGFM
C 1 1 1
6.885E+01 -3.876E+00 4.976E+00 -1.104E-01 3.166E-02 1.142E-01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2.806E+01 8.767E-01 -1.033E-01 1.097E-02 -8.333E-05 -3.333E-04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1.795E+03 6.661E+01 -1.407E+01 7.308E-01 -2.083E-02 -5.404E-01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Mitsubishi_R410A_2500_60rps_SNB092FGFM
C 1 1 1
1.767E+02 -8.166E+00 8.285E+00 -1.984E-01 7.499E-02 2.285E-01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5.821E+01 1.797E+00 -2.000E-01 1.984E-02 1.741E-18 3.545E-19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3.565E+03 1.470E+02 -2.119E+01 1.091E+00 -1.249E-01 -1.119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Mitsubishi_R410A_2500_90rps_SNB092FGFM
C 1 1 1
2.672E+01 -1.417E+01 2.273E+01 -2.876E-01 2.499E-02 3.904E-01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7.970E+01 3.047E+00 1.690E-01 3.769E-02 -5.000E-03 -4.761E-03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6.590E+03 2.290E+02 -7.416E+01 2.215E+00 2.083E-01 -1.833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Mitsubishi_R410A_2500_120rps_SNB092FGFM
C 1 1 1
3.179E+02 -1.813E+01 2.130E+01 -5.489E-01 1.416E-01 5.476E-01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1.291E+02 4.017E+00 -5.000E-01 4.960E-02 -1.055E-19 2.859E-18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8.023E+03 3.203E+02 -5.642E+01 2.513E+00 -1.666E-01 -2.476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0.000E+00

128
表4-16、T廠牌之1對1變頻空調機電腦模擬結果
冷媒 R410A R410A R410A R410A
壓縮機 SNB092FGFM SNB092FGFM SNB092FGFM SNB092FGFM
(Mitsubishi) (Mitsubishi) (Mitsubishi) (Mitsubishi)
轉速 30 rps 60 rps 90 rps 120 rps
冷媒流量(kg/hr) 32.7 66.21 98.14 125.48
低/高壓(kg/cm^2 G) 9.82/23.85 9.74/26.47 9.68/27.67 9.56/30.64
suction/discharge(℃) 21.56/66.11 17.36/67.84 13.63/69.48 7.31/73.84
毛細管 1.3*1400*1 1.6*950*1 1.7*800*1 1.3*1400*1
冷凝器 W730*H406*D38.1 W730*H406*D38.1 W730*H406*D38.1 W730*H406*D38.1
空氣進口溫度(℃) 35.0 35.0 35.0 35.0
風量(CMM) 19.58 (V=1.10 m/s) 19.58 (V=1.10 m/s) 19.58 (V=1.10 m/s) 19.58 (V=1.10 m/s)
過冷度(℃) 2.63 - - -
列數*段數 2*16 2*16 2*16 2*16
管徑(mm) 9.52 -內螺紋管 9.52 -內螺紋管 9.52 -內螺紋管 9.52 -內螺紋管
鰭片型式 louver louver louver louver
Fp*Pt*Pl 1.8*25.4*19.05 1.8*25.4*19.05 1.8*25.4*19.05 1.8*25.4*19.05
蒸發器 W678*H273*D25.4 W678*H273*D25.4 W678*H273*D25.4 W678*H273*D25.4
TDB/TWB (℃) 27.0/19.0 27.0/19.0 27.0/19.0 27.0/19.0
風量(CMM) 11.0 (V=0.99 m/s) 11.0 (V=0.99 m/s) 11.0 (V=0.99 m/s) 11.0 (V=0.99 m/s)
過熱度(℃) 10.18 6.91 4.45 0.0
列數*段數 2*13 2*13 2*13 2*13
管徑(mm) 9.52 -內螺紋管 9.52 -內螺紋管 9.52 -內螺紋管 9.52 -內螺紋管
鰭片型式 Louver Louver Louver Louver
Fp*Pt*Pl (mm) 1.4*21.0*12.7 1.4*21.0*12.7 1.4*21.0*12.7 1.4*21.0*12.7
總消耗電力(W) 408.7 786.5 1236.2 1878.2
總冷氣能力(W) 1586.1 2696.6 3242.3 3785.2
COP (W/W) 3.881 3.429 2.623 2.015

129
三、多功能除濕雛型機設計開發
本計畫工作目標是開發一具清淨、冷熱、除濕之多功能除濕機,其
系統耗電約 450W,除濕能力為 6 升/日以上,並且能符合節能標章規定之
能源因數 EF 值(公升/kWh)應高於 1.08 公升/kWh 以上的要求。本年度計
畫的工作是延續上年度的開發成果進行系統性能改善與提升,規劃的性能
開目標是:除濕量為 12.0 升/日,EF 值為 1.30 升/kW-hr;冷房能力為
630.0kCal/hr,COP≧1.5;暖房能力為 600.0kCal/hr,COP≧1.8。

1. 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系統設計
FY94 年度的多功能除濕機的開發構想是採可分離式設計,分離式的
設計雖可滿足除濕、冷風和熱風的功能需求,使用上仍有一些缺點如佔空
間、耐腐蝕高壓軟管的收納不易、耐腐蝕高壓軟管的耐用性和冷媒滲漏的
問題等。考量使用上的方便性、實用性、耐用性和簡潔的設計,本年度規
劃修改成為單體式設計,並且仍能滿足除濕、冷風和熱風的功能需求。

傳統除濕機的設計是冷凝器和蒸發器併列,並且只使用一個風扇,
如圖 4-27 所示。本擬開發的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設計仍是根據基本的
冷凍循環設計理念,系統構造組成的主要基本元件包括壓縮機、冷凝器、
膨脹裝置、蒸發器和二個風扇,系統結構設計如圖 4-28 所示。圖 4-29 顯
示系統在冷凝器和蒸發器之間以及機體的兩側有入風口和阻風片的設
計,利用阻風片來控制入風口的開或關,藉此來引導風的走向。圖 4-30
和圖 4-31 分別顯示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除濕運作以及冷風和熱風的功
能運作示意圖。當系統進行除濕功能運作時,軸流扇不運轉,阻風片關閉
機體兩側的入風口,藉離心扇讓風的走向從蒸發器經過冷凝器再離開系
統。當系統進行冷風和熱風的功能運作時,阻風片關閉機體中冷凝器和蒸
發器之間的入風口,開啟機體兩側的入風口,藉軸流扇和離心扇的獨立運
轉,讓風的走向從機體兩側的入風口進入,再分別經過蒸發器和冷凝器而

130
離開系統,因此有冷風和熱風的產生。

另外,本年度也已完成一項新典自動化公司多功能除濕機開發的業
合案簽約,開發的過程將配合業者的構想與要求,開發出一可商業化的產
品。
風向

冷凝器
蒸發器

風扇
風向

壓縮機
蓄水槽

圖 4-27、一般除濕機的系統設計結構圖

阻風片

離心扇 軸流扇

冷凝器
蒸發器

壓縮機 儲水槽

圖 4-28、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設計結構圖

131
阻風片

入風口

阻風片

入風口

圖 4-29、入風口和阻風片的設計示意圖

風向

風向

圖 4-30、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除濕功能運作示意圖

132
熱風 風向

冷風

風向 風向

圖 4-31、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冷風和熱風功能運作示意圖

2. 控制架構的設計
圖 4-32 為多功能除濕機的除濕機的控制架構,本多功能除濕機的原
型機是單體式的,也就是冷凝器,離心扇與壓縮機合成一製熱部分,而蒸
發器與軸流扇合成一製冷部分。設定除濕時與傳統除濕機相同可以除濕;
而設定成冷風控制時,一台機器前後可分成製冷、製熱兩部分。該控制架
構規劃為使用一微處理器,製冷與製熱部分有各自的顯示面板,方便使用
者面對冷房或暖房時皆能了解目前機器的運轉狀態。

(A)製冷部分,有下列的感應器及繼電器:
1回風溫度感應器---顯示回風溫度用。
2銅管溫度感應器---除霜用。
3水位感應器---水箱水滿指示用。
4風扇繼電器---開關軸流風扇用。

133
5按鍵開關---輸入設定功能。
6紅外線接收---遙控輸入設定功能。
78 節 LED 顯示---顯示回風溫度及定時用。
(B)製熱部分,有下列的感應器及繼電器:
1壓縮機保護開關--保護壓縮機用。
2壓縮機繼電器---開關壓縮機用。
3風扇繼電器---開關離心風扇用。
4紅外線接收---遙控輸入設定功能。
58 節 LED 顯示---顯示回風溫度及定時用。
(C)面板按鍵功能規劃:
1電源 on/off :系統電源的開、關用。
2功能選擇:除濕或製冷、製熱烘乾衣物。
3時間設定:設定使用時間,可設定 1hr~12hr。
(D)紅外線遙控器按鍵功能規劃:
1電源 on/off :系統電源的開、關用。
2功能選擇:除濕或製冷、製熱烘乾衣物。
3時間設定:設定使用時間,可設定 1hr~12hr。
紅外線按鍵與按鍵的功能規劃相同,使用紅外線遙控方便使用者操作。

3. 多功能除濕機性能測試
為了提升系統性能,首先對軸流扇和離心扇進行測試,了解二個風
扇之單體和組裝後整體機組的風量性能表現,實驗測試是依據 AMCA 210
測試標準規範進行。圖 4-33 顯示軸流式散熱機組風扇性能的測試結果,
藍色是軸流扇單體的性能測試曲線,紅色為軸流扇整體機組的性能測試曲
線。比較結果發現在最大流量處機組的風量只剩 2/3,且噪音變大。這部
份的能量損失可歸咎於軸流扇的系統效應(System Effect)之影響,即指

134
風扇出風口與散熱組件的接合面不適當。圖 4-34 顯示多翼式風扇的單體
性能測試曲線,結果顯示多翼式風扇單體性能最大風量為 2.5 立方米/每分
鐘,若機組阻抗太大時,可能造成風量大幅降低,這也是組裝機組之風量
不足的原因,解決的方法是提高馬達轉速或加大風扇尺寸。由測試結果顯
示兩個風扇的性能均未完全發揮,歸納其原因主要是來自於系統效應的影
響,解決的方法是調整兩個風扇的配置和系統結構設計。

圖 4-32、多功能除濕機的控制架構

圖 4-33、軸流式散熱機組風扇性能

135
圖 4-34、多翼風機單體性能

多功能除濕機的系統性能測試實驗主要針對系統的除濕能力、冷氣
能力和暖氣能力三方面進行評估。除濕機性能測試實驗是依據中國國家標
準(CNS12492)所訂定之除濕機測試標準在環境控制室進行測試。測定
3 小時以上除濕水量,換算出每日 24 小時的除濕能力。CNS12492 所訂定
之除濕機測試條件是在溼度 60﹪的測試條件下,其乾球溫度和濕球溫度
分別為 27.0℃和 21.2℃。冷氣能力測試是參考日本測試其冷風除濕機的測
試條件進行測試,室內側的乾球溫度和濕球溫度分別為 30.0℃和 25.5℃(相
對溼度 70%)。暖氣能力的測試條件是室內側的乾球溫度和濕球溫度分別
為 21.0℃和 15.0℃。除濕機能源因數值(EF)之計算方式如下式:

EF(公升/kWh)=額定除濕能力(公升/天)÷額定消耗電功率(W)×1000÷24
圖 4-35、顯示組裝完成的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系統與測試圖。表 4-17
顯示多功能除濕機系統的除濕、冷氣和暖氣能力的測試結果,除濕能力為
12.96 升/日,EF 值為 1.43,冷氣能力的測試結果為 704 kCal/hr,COP 值

136
為 1.51,暖氣能力為 845 kCal/hr,COP 值為 2.32,測試結果也顯示本開
發之新型多功能除濕機的除濕能力、冷氣能力和暖氣能力均能達成年度的
開發目標。比較本年度購入 5 台日本冷風除濕機的測試結果,參考如表
4-18,本開發之新型多功能除濕機的各項系統性能,皆能滿足計畫目標需
求,同時,也已達一般商規的水準。圖 4-36 顯示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
設計外觀。

圖 4-35、組裝完成的多功能除濕機系統與測試

表 4-17、除濕冷氣暖氣能力測試結果
測試項目 測試條件(DB/WB) 能力測試值 EF或COP值
27 ℃/ 21.2℃
除濕能力 12.96 升/日 EF=1.43
(60%RH)
30 ℃/ 25.5 ℃
冷氣能力 704 kcal/hr COP=1.51
(70%RH)
暖氣能力 21 ℃/ 15 ℃ 845 kcal/hr COP=2.32

137
表 4-18、日本冷風除濕機測試
廠牌型號 除濕規格 除濕實測 冷風規格 冷風實測 實測
l/day (kW)/(kCal/h) (kW)/(kCal/h) EF/COP
TOYOTOMI 0.38 0.262 1.376
7.0 6.96
TID-M1 326.8 225.44 1.02
SHARP 0.543 1.316
10.0 9.92 -
CV-S100C 467.21 1.73
TOYOTOMI 1.16 0.691 1.08
14.0 12.48
TDB-D12F 997.6 594.46 1.49
NATIONAL 0.174 1.48
10.0 8.72 -
F-YHA100 149.571 .67
TOYOTOMI 1.16 0.807 1.4
14.0 15.76
TIS-12C 997.6 693.79 1.5

圖 4-36、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的設計外觀

138
4.1.2 變頻控制技術發展及關鍵零組件商品化
從國際市場之空調機之發展趨勢來看,為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有
眾多技術被發展出來,其中一項即是使用以直流無刷馬達 (Brushless DC
Motor, BDCM) 為壓縮機馬達之新型壓縮機,稱為直流變頻壓縮機 (DC
Inverter-fed Compressor),與傳統上使用交流感應馬達之壓縮機有大幅的
區隔。使用直流變頻壓縮機之空調機或冷氣機,亦稱為直流變頻空調機或
直流變頻冷氣機。直流無刷馬達在控制上,必須藉著位置感測器感測回授
轉子位置信號,適當地做馬達電流換向,使馬達電流形成之定子磁場與永
久磁石形成之轉子磁場,在馬達運轉過程中,永遠保持 90 度,獲得媲美
於直流馬達的特性。然而,由於壓縮機機體,包含馬達本體,在整個氣體
冷媒壓縮過程中,皆處於高溫狀態下,上述馬達控制方式在實際壓縮機應
用上,會碰到位置感測器無法正常工作使用的問題。為解決此問題,近年
來有使用強鍵電流控制及發展結合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MCU)與類
比無感測功能之專用 IC,而在實際應用上,結合 120 度導通脈寬調變方
波 (120 ° Conduction PWM square wave) 發 展 出 所 謂 無 感 測 控 制 技 術
(Sensorless control),並使用具無刷馬達操控能力的微控制器可加以實現。
由於因著各種設計架構不同,其中包含轉子磁石擺設的設計不同、定子繞
線型式不同、所欲驅動的壓縮機架構不同等,皆需要發展出自有獨特配適
的無感測驅動軟硬體架構。目前在國際間,只有日本有完整的技術,韓國
及中國大陸則積極開發中,也已有雛型商品呈現。反觀國內,由於電力電
子的人才,皆移往光電、通訊、消費性電子產品,而呈現人才短缺的情形,
在產業界一直未建構完整的技術。

本計畫則在能源基金的支持推動下,已建構如圖 4-37 所示且已實現


應用於直流變頻縮機的無感測驅動架構,目前所採取的變頻控制電路架
構,為由六個電力開關所組成的三相電壓源換流器架構(Voltage source

139
inverter, VSI)。120 度導通脈寬調變方波切換方式,顧名思義,是由傳統
的 120 度導通方波(120° Conduction square wave)演變而來的,各開關信號
維持 120 度的導通時間,即任一時刻只有一相上臂及下臂開關導通,第三
相則呈浮接狀態。此外,傳統的 120 度導通方波,是直接改變電路架構上
的直流鏈電壓大小,來控制輸出電壓大小。而本計畫所採取的 120 度導通
脈寬調變方波方式,上三臂開關控制使用脈寬調變方式(PWM/OFF),下
三臂開關控制不使用脈寬調變方式,只行簡單的開/關控制(ON/OFF),透
過改變上三臂開關信號的責任比(Duty ratio),來達到控制輸出電壓大小的
目的。由於本文為壓縮機轉速控制,此責任比信號由速度控制器(Speed
Controller)運算後輸出,適當地控制輸出電壓大小,使在負載變動的情形
下,仍能維持轉速穩定。當此 120 度導通脈寬調變方波應用在直流無刷馬
達控制時,為維持馬達電流形成之定子磁場與永久磁石形成之轉子磁場
90 度之關係時,各相馬達電流必須與各相之應電勢同相。因此各開關信
號必須依照轉子位置信號而予以適當安排,本計畫所採取的各開關信號時
序則如圖 4-38 所示。
應用於直流變頻空調機的關鍵零組件,本計畫可謂已建構完整的雛
型,並已進行了應用的性能測試,如何將此關鍵技術產品,實質應用於國
內相關產業界,則是本計畫後續的任務及目標。當然,首先要面對的便是
零組件成本的問題,由於在直流變頻空調機的關鍵零組件,在國內皆尚無
廠商生廠,其中包含了直流變頻壓縮機用之無刷馬達、直流變頻壓縮機、
驅動控制器,在驅動控制器中還有專用 CPU 及功率模組也皆尚受制於日
本廠商。因此,培植國內 IC 設計與半導體業共同開發適宜的專用 CPU 及
功率級 IC、協助國內壓縮機廠開發物美價廉的無刷馬達及直流變頻壓縮
機、邀請國內空調機業共同開發使用國內開發之關鍵零組件而組成的國人
全自有之直流變頻空調機,皆是本計畫積極努力的方向。

140
GU GV GW
BDCM
U
EU ZU
V
~ W
EV ZV N
EW ZW
GU GV GW
CT

Isolation Circuit

GU GV GW GU GV GW

圖4 HU 圖5
圖6
Sensorless H V Sensorless
A/D Starting Circuits
Control
Strategy HW
Loops
MCU SH7044F Control Board

圖 4-37、直流變頻壓縮機無感測驅動控制架構圖

EU eu

IU
HU
ev
EV

IV

HV
ew
EW

IW
HW

GU
GU
GV
GV
GW
GW

30 ° 90 ° 150 ° 210 °

圖 4-38、本計畫所開發之無感測驅動開關信號時序圖

141
針對直流變頻壓縮機控制部份,目前各壓縮機製作廠,都針對其生
產之直流變頻壓縮機,推出專屬之驅動控制模組,一方面方便系統整合業
者應用其所生產之壓縮機,另一方面則可以完全發揮其壓縮機最佳工作能
力與效率。目前已知日本生產壓縮機大廠,如日立(Hitachi)針對其壓縮機
有推出 SIPM ( System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驅動模組;東芝(Toshiba)
則推出所謂 IPDU (Intelligent Power Driver Unit)驅動模組;三菱(Mitsubishi)
也有類似驅動模組產品,但相關資料不明,但其架構應與前面兩者類似。

直流變頻空調機,主要的核心零組件與技術包含直流變頻壓縮機、
功率模組、專用控制核心微處理晶片和變頻驅動控制軟硬體技術。這些零
組件和技術,其實國內產學研都有一定的基礎,只是沒有進一步發展,主
要因由是受限看不到即刻性的需求與跨領域技術及產業整合不良所致。但
是,近兩年在能源消費金額高漲及全球環保政策推動下,對國內空調產業
而言,直流變頻技術的應用,已是相關產品高效率節能化必須要突破的重
要技術瓶頸,也是產業走向的分水嶺,若能乘勢而起,將可另創一番榮景,
否則可能淪為廉價產品的代工場所。是故,基於國內產學研資源的整合與
構思,快速建構完整產業體系,實為當今最刻不容緩的議題。

配合國內業界技術與市場趨勢,利用已建立之變頻系統驅動控制技
術,整合各關鍵電力電子元件製作廠商、IC 設計與半導體及封裝廠、壓
縮機、風扇等業界,同步開發高效率直流變頻空調機所需之各項關鍵零組
件,例如功率電子開關模組、專用 CPU、壓縮機無刷馬達、可變轉速及
可變壓縮比的直流變頻壓縮機等,匹配國內有意願的空調機系統業者,共
同進行具市場競爭力的直流變頻空調機之可量產的商品開發及推廣,同
時,進行適合國內氣候及人文環境的新商品設計,並落實壽命及可靠度的
測試,執行中將結合業者的製造資源,進行試量製作與推廣展示,最終以
促成各關鍵技術產品能投產為本計畫之目的。

142
本計畫將邀國內業界共同參與計畫之執行,同時,參與合作之公司
也應進行某些相關技術之研發配合。針對如此之執行策略,本年度計畫執
行的工作,整體執行方法和步驟可分為:

(1) 與合作業者共同擬定預推出變頻空調機之市場規格及機種形式,針對
測試項目、測試流程與測試方法的規範流程加以訂定,以符合市場或
法規需求。同時,匹配合作業者的生產資源,及其餘非關鍵零組件之
取得,以可生產性的架構,進行變頻商品空調機商品的試製,並針對
此試製變頻商品空調機進行性能與壽命測試。
(2) 收集生產控制器關鍵電力電子元件廠商資料,進行本土化專用變頻控
制器模組設計,並與合作業者共同規劃商用變頻空調機之測試規範與
分析方法,同時進行試製專用變頻控制器之信賴性及可靠度測試分析。
(3) 協助壓縮機製造業,進行壓縮機用密閉型無刷馬達的專利蒐詢與量產
製程技術的突破,並協助開發全閉式直流變頻壓縮機,經由各項壽命
測試驗證,確認所開發之直流變頻壓縮機的性能穩健性及零件可靠
度,同步將匹配所開發之專用變頻控制器及一對一分離式商品直流變
頻空調機進行系統整合測試發展,更而整合變頻壓縮機及控制器,成
一專用直流變頻壓縮機驅動模組,使易於後續的量產行銷之推動與落
實。
(4) 針對關鍵元件國產化比率提昇部分,除了積極輔導廠商生產關鍵性零
組件以外,在設計電路板方面,亦可以進一步考慮是否可以將部分零
件去除,直接節省成本,提高自製率。對於控制器效率提高方面,則
必須仔細檢討各元件值是否合適,以去除多餘電路,而進一步提昇整
體驅動效率。

143
本計畫於本年度計畫執行的成果,則分述如下:

一、系統控制器開發
由於過去幾年及今年國內市場有許多廠商推出直流變頻商品,表
4-19 為各廠商產品之整理,並有以下幾點歸納:

(1) 目 前 直 流 變 頻 壓 縮 機 趨 勢 為 使 用 低 成 本 的 單 缸 迴 轉 式 壓 縮 機
(Single-Piston Rotary),其負載轉矩特性如圖 4-39 所示,負載變動相當
大,最低與最大相差約 4.5 倍,故在低速運轉時,會有極大之振動,
須使用控制技術加以改善。此外,目前驅動方式為方波電流方式,雖
可應用於單缸迴轉式壓縮機之驅動應用上,但其低速運轉範圍能有其
一定限制,不若目前日本機種所使用之弦波電流驅動方式,其低速運
轉範圍較寬廣。
(2) 就系統膨脹方式的組成對冷氣機之效率來看,無論是只使用毛細管或
同時配搭電子式膨脹閥方式,並不會影響其冷氣機之標示能力與效率
值,有表 4-19 可知,皆在 COP 3.0 以上;使用 R410A 冷媒者,甚至
可以達到申請節能標章條件 3.2 以上。但只使用毛細管之冷氣機其最
高能力與最低能力之冷房能力範圍倍數明顯較低,此將影響其最終用
電量多寡。
(3) 目前國內商品室內、外機風扇馬達大部份是使用單相電容式感應馬
達,某國內 T2 廠牌於直流變頻冷氣機所使用之風扇馬達資料如表 4-20
所示。可發現其風扇馬達效率,風扇轉速愈高,效率愈高,但最高仍
不及 50%,室內機風扇馬達最高效率甚至不到三分之一;而低轉速時,
其效率甚至降到只剩下十分之一。直流變頻馬達在這樣小功率範圍下
之效率值,若考慮直流變頻控制器驅動效率,其整體驅動效率最高可
到 70%,低轉速時可到 30%以上。因此國內 S 1 牌今年所推出之直流
變頻冷氣機中,有一型使用直流變頻風扇,但其標示效率值 COP 為

144
2.8,僅達到法規要求,無法如其他型號機種可以申請節能標章。換句
話說,此型號如果仍使用傳統之感應風扇馬達,將無法上市販賣。

表 4-19、國內(2005)商品直流變頻空調機整理

廠牌 T1 牌 T2 牌 S1 牌 S1 牌 S2 牌
冷媒 R22 R22 R22 R410A R410A
壓縮機 日本三菱 日本東芝 日本三菱 韓國三星 日本三菱
廠牌形式 雙缸 單缸 單缸 單缸 單缸
冷房能力 2.8kW 2.6kW 2.8kW 2.8kW
範圍 (900~2800) (0.5~3.3) kW (1.6~3.2) kW (1.2~3.2) kW 1.4~3.2
倍數 3.1 6.6 2.0 2.6 2.3
電子膨脹閥 電子膨脹閥 電子膨脹閥
膨脹裝置 毛細管 毛細管
+毛細管 +毛細管 +毛細管
C.O.P.值 3.05 3.4 3.2 3.3 3.3
200 入電 200 入電 200 入電 200 入電 200 入電
入電側架構
外加電感 外加電感 外加電感 外加電感 外加電感
PWM 波型 方波 方波 方波 方波 方波
室外機風扇 AC Fan AC Fan AC Fan AC Fan
==
控制方式 MCU I/O 控制 MCU I/O 控制 MCU I/O 控制 MCU I/O 控制
室內機風扇 AC Fan AC Fan AC Fan AC Fan
==
控制方式 MCU 控制 MCU I/O 控制 MCU 控制 MCU 控制
雙 MCU
晶片搭配 單 MCU 單 MCU 單 MCU ==
(搭配 IPDU)
空氣側吸入口 空氣側吸入口
室內機溫度 空氣側吸入口 空氣側吸入口
蒸發器 1/3 處 蒸發器中段 ==
Sensor 位置 蒸發器中段 蒸發器中段
蒸發器出口 蒸發器
空氣側吸入口
冷凝器出口 空氣側吸入口 空氣側吸入口
室外機溫度 冷凝器出口
壓縮機上方外 冷凝器出口 冷凝器出口 ==
Sensor 位置 壓縮機吐出口
殼 壓縮機吐出口 壓縮機吐出口
壓縮機吸入口

145
圖 4-39、各式壓縮機負載變化圖

表 4-20、國內 T2 廠牌直流變頻空調機風扇馬達資料整理
T2 牌室內機風扇馬達 T2 牌室外機風扇馬達
額定電壓 220V 220V
額定頻率 60Hz 60Hz
額定出力 13W 51W
極數 4P 6P
空載轉速 1800rpm 1200rpm
電容器 1.0uF / 450vac 2.0uF / 450vac
絕緣等級 E級 E級
32.0% @1250rpm (Hi 速) 46.7% @1000rpm (Hi 速)
25.0% @1045pm (Me 速) 33.0% @820rpm (Me 速)
馬達效率
20.0% @890rpm (Lo 速) 19.0% @630rpm (Lo 速)
15.0% @700rpm (L1 速) 10.0% @450rpm (L1 速)
39.0W @1250rpm (Hi 速) 125.0W @1000rpm (Hi 速)
29.0W @1045pm (Me 速) 100.0W @820rpm (Me 速)
馬達入電功率
22.0W @890rpm (Lo 速) 80.0W @630rpm (Lo 速)
15.0W @700rpm (L1 速) 52.0W @450rpm (L1 速)
1.0kg-cm @1250rpm (Hi 速) 4.80kg-cm @1000rpm
0.7kg-cm @1045pm (Me 速) 3.25kg-cm @820rpm (Me 速)
馬達輸出轉矩
0.5kg-cm @890rpm (Lo 速) 1.90kg-cm @630rpm (Lo 速)
0.3kg-cm @700rpm (L1 速) 0.92kg-cm @450rpm (L1 速)

有關日本商品與國內機種的比較如下:

(1)就系統組成來看,日本機種已完全使用 R410A 冷媒與電子式膨脹閥配

146
搭毛細管,且其室內、外機馬達已全部改為直流變頻馬達,因此,可進
一步稱為全直流變頻機種,以區別只使用直流變頻壓縮機之直流變頻機
種。
(2) 就驅動電路架構方式來看,日本機種已全部使用所謂弦波驅動方式,而
且連直流變頻風扇馬達也同樣使用弦波驅動方式。表 4-21 則為直流風
扇馬達與直流變頻壓縮機馬達之驅動架構整理。
(3) 就市電測入電電路架構方式來看,目前日本機種越來越多使用如圖 4-40
之主動部份切換式 (Partial switching) 電路架構,其可達成之功率因數
為 95%以上。傳統之被動式外加電感改善功率因數方式,成本低,但
改善功率效果僅為 90%左右;而成本最高之主動 Boost 昇壓電路方式,
功因值可達 99%以上。新進應用之弦波電流驅動方式,對於直流鏈電
壓之穩定度要求較高,因此,兩者主動式電路方式,正逐漸取代傳統之
外加電感方式。

衡量冷氣機於 FY100 年將 EER 法規最低標準由原來 2.38kcal/hrW,


提高到約 3.0kcal/hrW,FY105 年將提高到約 3.3kcal/hrW 以上。依照本年
度計畫內容,為完成 2500kcal/hr 標示之直流變頻空調機商品,其預估規
劃之冷房能力與效率值如下,約等於 FY105 年之法定最低標準。依蒐集
資料顯示,本年度共有 4 家廠家推出 5 型 2500kcal/hr 標示之直流變頻空
調機商品,EER 值依序為 5.5、3.74、3.27、3.17、2.84kcal/hrW,已具參
考標竿,經由本計畫彙整而訂定系統控制器功能規格如表 4-22 所示。在
所訂定的系統規格下,本計畫也擬定壓縮機控制流程如圖 4-41 所示

147
表 4-21、直流變頻馬達驅動電路架構
第一種 第二種 第三種
驅動型式
有感測間接驅動 有感測直接驅動 無感測直接驅動
室內機散熱風扇
室外機散熱風扇
應用 室外機散熱風扇 室外機散熱風扇
直流壓縮機
馬達位置
√ ㄨ
感測器
六臂開關
安裝佈線 安裝佈線同一塊
驅動電路
於馬達內 室外機控制板
位置
1 PWM output + 一組獨立三相 6 臂 PWM output
MCU 腳位
1 FG input +3 Capature input +1 Fault input
功能需求 共 2pins 共 10pins
不需要額外設計驅動電路 整合 6 臂功率開關元件成單一元件或直
也不需要 MCU 直接產生 接由 6 顆獨立之開關元件組成驅動電路
驅動電路
PWM 開關信號 (已有整 須另外設計
合 6 臂功率開關元件、驅
開關信號 動電路及硬體產生 PWM
MCU 直接產生
產生 切換信號之專用 IC)
其他附屬電 PWM 轉類比信號電路及 無位置
路 FG 迴授處理電路 無 感測電路
MCU 轉速換算 轉速換算、速度控制迴路
軟體功能 速度控制迴路 6 臂 PWM 開關信號產生

圖 4-40、部份切換式入電側電路架構

148
表 4-22、本計畫預訂之直流變頻空調系統控制器功能規格

整體規格 A. 一對一分離式空調機。
B. 功能為三機一體,包含冷房、暖房與除濕功能。
C. 使用電源為 AC220V/60Hz,容許電壓變動範圍為 220V±
15%。
D. 變頻範圍:即壓縮機在變頻器控制下實際運行的頻率範圍
預設爲 30Hz~90Hz。
E. 壓縮機啓動頻率爲 30Hz,壓縮機頻率變化速率小於
1Hz/3s。
F. 適用環境溫度:室內溫度 16℃~32℃;室外溫度 15℃~43
℃。
室外機控 A. 冷氣行程
制器功能 B. 暖氣行程
規格 C. 除濕行程
D. 暖氣除霜保護控制
E. 冷氣凍結保護控制
F. 壓縮機排氣溫度過高保護行程
G. 壓縮機過負荷保護行程
H. 功率模組散熱器過熱保護行程
I. 欠電壓保護行程
J. 室外溫度 Sensor 故障保護行程
K. 壓縮機吐出溫 Sensor 故障保護行程
L. 室外 COND 銅管溫度 Sensor 故障保護行程
M.功率模組散熱器溫度 Sensor 故障保護行程
N. 功率模組電源短路保護行程
O. 壓縮機外殼溫度過高保護行程
P. 壓縮機頻率調整、開停控制
Q. 室外風扇馬達控制
R. 四方閥轉換控制

本研究在初期先採用簡易控制法則,主要訴求可以使系統穩定控制,
確定其可行性再行深入探討。在系統控制程式設計上,依照運轉環境的不
同可分為四種方式。

149
Compressor
Operate
Procedure

Y
Clear Operating Y Set OP
ΔT>2°C
Shutdown Timer 80Hz = 60Hz

N N
Wait 30 mins
N

Set OP
T0,T1<21°C Wait 10 mins
= 80Hz Y

Y Shutdown Timer Y Shutdown


ΔT≤-1.5°C
= 3 mins ? Compressor
N
N
Shutdown
Clear Timer counting
Shutdown Timer

Y
Set OP
1<ΔT≤2°C Wait 5 mins
= 70Hz

Y
Set OP
0.5<ΔT≤1°C
= 40Hz

Y ΔT=
Set OP
-0.5<ΔT≤0.5°C
= 30Hz (Indoor T1) (Outdoor T0)
N

Y
-1.5<ΔT≤- Set OP
0.5°C = 20Hz

N
Return

圖 4-41、本計畫擬定之壓縮機控制流程圖

室外溫度為室外機溫度 Sensor 所量測之溫度,室內溫度為室內機入


風口所量測的溫度。而不論其餘多種操作模式,其共同運轉設定條件分別
列於下:

1.關機頻率為 1Hz/sec 遞減至 60Hz 關機。


2.壓縮機運轉於 60Hz 以下可以直接關機。
3.壓縮機運轉頻率範圍為最大 90Hz,最小 20Hz,實際狀況依照各壓
縮機不同而另訂。

150
4. 當溫度低於設定溫度 1.5°C 以上,壓縮機連續運轉達 3 分鐘後停
機。
5. 初次送電運轉時,需等待 3 分鐘才可啟動壓縮機。
6. 初次送電運轉時,室內溫度低於設定溫度,則壓縮機不啟動。
7. 運轉過程中,若室內側蒸發器(EVA)銅管溫度高於 45°C,而且壓
縮機運轉頻率大於 60Hz 時,限制壓縮機運轉在 60Hz。
控制流程依據上述條件整理,系統控制流程與壓縮機轉速可分為六
種主要判斷方式,

1. ΔT>2°C,80Hz 連續運轉 30 分鐘後,降低至 60Hz 運轉。


2. 2°C >ΔT>1°C,70Hz 連續運轉 5 分鐘後,開始判斷各溫度及各部
溫度。
3. 1°C >ΔT>0.5°C,40Hz 連續運轉 5 分鐘後,開始判斷各溫度及各部
溫度。
4. 0.5°C >ΔT>-0.5°C,30Hz 連續運轉 5 分鐘後,開始判斷各溫度及
各部溫度。
5. -0.5°C >ΔT>-1.5°C,20Hz 連續運轉 5 分鐘後,開始判斷各溫度及
各部溫度。
6. ΔT<-1.5°C,連續運轉達 3 分鐘後壓縮機停止運轉。

系統控制器之設計方式為使用個人電腦搭配本計畫所設計之驅動
器,個人電腦透過串列介面控制室外機驅動器。透過 LabView 8.2 所設計
之系統控制開發軟體,設定不同壓縮機負載參數之控制畫面,接著介紹使
用透過系統控制開發軟體觀察系統各點變化量,以方便開發空調機系統。
如圖 4-42 所示,在 PC 介面上所設計之壓縮機參數輸入包含有三頁主頁
面,Controller Page、Indicator Page 以及 Motor Curve。Controller Page 頁
面為設定壓縮機無感測驅動時,同步轉速階段所需之各參數值,包含有起

151
始轉速(InitSynrpm)、驅動器 PWM 起始開度(InitSynDuty)、壓縮機同步模
式上升斜率(SlopSynrpm)、錯誤判斷時間(Mode7ErrorTime)以及邊界判斷
範圍(Mode7InRageNo);閉迴路階段參數包含有進入閉迴路之間之斜率
(SlopRunrpm)、錯誤轉速判斷(Error3rpm)、錯誤判斷時間(Mode8ErrorTime)
以及邊界判斷範圍(Mode8nRageNo);最後進入速度控制閉迴路之參數,
包 含 有 模 式 切 換 速 度 補 償 值 (rpmRefJump) 、 閉 迴 路 轉 速 變 化 斜 率
(SlopCloserpm)、壓縮機轉速命令(rpmCommand)、PI 控制器之 P 參數(KP)
與 PI 控制器之 I 參數(KI)。

在室外側之控制器方面,也經由壓縮機壽命測試機在高壓 43kg/cm2
低壓 10kg/cm2 的條件下測試 800 小時,皆沒有發生當機狀況,目前上缺
乏的測試則是啟動次數測試,唯有透過啟動次數測試,才可更加了解到壓
縮機驅動啟動上有何需要再加強的部份。系統控制的開發是根據不同系統
須有所差異的,如果要設計出一種泛用型控制法則,則是必需要透過本文
所開發設計之系統測試程式,透過不同操作條件與狀況,一一紀錄各點資
料,透過資料的分析設計一強健及穩定的控制系統。未來在控制系統發展
完善之際,可將系統控制法則一一植入室外側控制晶片內,達到商品化標
準,並且實機運轉測試其效能與性能等,才能符合計畫之目標。

本計畫發展之直流變頻控制器,係針對 2.8KW 冷氣能力為首先考


量,設計之版本(ICDU V1.3),用來驗證其電路架構之正確性與系統測試
開發使用。變頻驅動器目前可分為三塊主要電路圖,電源電路,數位電路
與人機介面,其中人機介面在商品化之後必須移除,而數位電路可依照商
品化需求減少不需要之功能整合至電源電路。圖 4-43 為此雛型樣品。

152
(a)壓縮機參數程式-Controller Page

(b)壓縮機參數程式-Indicator Page

(c)壓縮機參數程式-Motor Curve
圖 4-42、PC Base 壓縮機發展之人機介面

153
交換式電源供應器主要控制 IC 選用 Power Integrations 公司製造,編
號 TOP243 之控制 IC,其包裝外觀圖如圖 4-44 所示,輸入電源範圍可容
許 85~265VAC。選用此 IC 可簡化電源電路設計,且 IC 內已經包含 Power
MOS,可省略 Power MOS 之選用問題,並可降低成本。

圖 4-43、直流變頻控制器(ICDU V1.3)

圖 4-44、TOP243 外觀圖

154
智慧型功率模組的選用,目前設計為 Mitsubishi 與 Cyntec 兩家廠商
所製造之 IPM,Mitsubishi 與 Cyntec 所製造之 IPM 為 Pin to Pin 的包裝,
因此不論是使用 Mitsubishi 或是 Cyntec 皆可;Mitsubishi 為日本製,價格
較貴,但市場信賴度夠,然而 Cyntec 為本土國產,價格較優惠,但市場
考驗不夠,因此穩定度尚未能百分之百確認。IPM 電路與隔離電路圖如圖
4-45 所示。

硬體電路整理出變頻控制器之價格與零件數量,如圖 4-46 所示。價


格部分,電源模組(Power Stage)占整體價格 76.06%為最大量,其次是數位
控制模組(Control Unit)占整體價格 16.26%,人機介面模組(Interface)僅佔
用整體價格之 7.68%;零件數量部份,電源模組(Power Stage)占整體零件
數 67.08%為最大,其次是人機介面模組(Interface)占整體零件數 20.16%,
數位控制單元部分則因為包含 CPU,因此數量雖然僅佔用 12.76%,但價
格則位居第二,由此可見,CPU 部分,應該可視需求再降低規格設計。
目前國內生產 IPM(功率晶體模組)只有乾坤科技公司ㄧ家,然而在市場佔
有率中,還是以三菱所生產的 IPM 為最高,本研究目標之ㄧ為提升本土
自製率,因此僅比較三菱與乾坤兩家公司所提供之 IPM。在本土自製率方
面,因為數位控制模組與人機介面本土自製率達 100%,且不論是數量與
價格,占整體控制器比重並不高,因此僅比較電源模組部分,如圖 4-47
為系統控制器電源模組搭配 IPM 之價格與本土化比例分布圖,其中(M)
代表 Mitsubishi(三菱),(C)代表 Cyntec(乾坤)。

圖中之深灰色與淡灰色直方圖分別代表 Mitsubishi 與 Cyntec 之


20A、30A 以及 50A 三種 IPM 價格;方格線與白色直方圖分別為電源模
組搭配 Mitsubishi 與 Cyntec IPM 之價格;由此圖可見,低功率容量(20A
與 30A)的控制器,使用三菱與乾坤之 IPM,其價格差異不大,然而 50A
之 IPM 因為市場使用少,因此日本三菱並未大幅降價,形成在 50A 功率

155
容量下的價格差異。但考慮本土自製率的狀況下,如三角點線與菱形點
線,則明顯將比例拉開。本計畫使用三菱與乾坤之 IPM 並行測試,主因
為乾坤尚未經過市場之考驗,因此可靠度是未知的,藉由三菱的測試可以
驗證乾坤之可靠度,也期望藉由本研究之成果,提升國內廠商之競爭力。

P15V Cyntec-IM14400 P PV4


10 22
Vcc(W) P
D5 6
R57 Vcc(V)
US1J 2 26
10/0.5W Vcc(U) N
3 R91
C(U) 1.8K C59
+ C38 16
C35 CIN
D6 0.22uF/50V 17 0.22uF/630V
R58 33uF/35V 4 CFO R92
US1J CE(U) C57 C58
10/0.5W 0.022 P2
7 22nF/50V 1000pF/50V
C(V) 11
+ C39 COM
C36
D7 0.22uF/50V
R59 33uF/35V 8 N NV4
US1J CE(V)
10/0.5W
12
C(W)
C37 + C40
33uF/35V 0.22uF/50V 13
CE(W)
P15V
+5V PC9 P15V
8
2 14
VCC(L)
7 C22 R61 C41
R50 0.1uF 4.7K 0.22uF/50V
6 1
330 IN(U) 15
U 3 C42 GND
5 R41 100pF
3K N
6N136
P15V
+5V PC10
8 N
2
7 C23 R62
R51 0.1uF 4.7K
6 5
330 IN(V)
V 3
5 R42 C43
3K 100pF
6N136
P15V
+5V PC11
8 N
2
7 C24 R63
R52 0.1uF 4.7K
6 9
330 IN(W)
W 3
5 R43 C44
3K 100pF
6N136
P15V
+5V PC12
8 N
2
7 C25 R64
R53 0.1uF 4.7K
6 19
330 IN(X)
U/ 3
5 R44 C45
3K 100pF
6N136
P15V
+5V PC13
8 N
2
7 C26 R65
R54 0.1uF 4.7K
6 20
330 IN(Y)
V/ 3 P3
5 R45 C46
UO
3K 100pF
6N136 23 UO
P15V U
+5V PC14
8 N
2
7 C27 R66 P4
R55 0.1uF 4.7K VO
6 21
330 IN(Z) 24 VO
W/ 3 V
5 R46 C47
+5V 100pF
6N136
P5
R39 PC3 N R60 WO
P15V
220 KPC357 3.3K 25 WO
FLTin 4 1 W
C31
680pF 3 2 18
VFO

圖 4-45、IPM 與隔離電路

156
100%
90% 76.06%
80% 67.08%
70%
60%
50%
40%
30% 20.16%
16.26%
12.76%
20% 7.68%
10%
0%
Power Stage Control Unit Interface

Price Quantity

圖 4-46、系統控制器價格與零件數量分布圖

$2,000 120%
$1,800
96.74% 96.76% 97.14%
100%
$1,600
$1,400
80%
$1,200 66.04%
$1,000 48.62% 60%
59.31%
$800
40%
$600
$400
20%
$200
$0 0%
20A 30A 50A

Mitsubishi Cyntec Price (M) Price (C) Local (M) Local (C)

圖 4-47、系統控制器電源模組搭配 IPM 之價格與本土化比例分布圖

157
二、DC 變頻壓縮機及無刷馬達
DC 變頻壓縮機及壓縮機用無刷馬達的商品開發項目,本計畫執行的
策略則以整合國內的合作業者,共同完成本年度計畫所欲開發之直流變頻
空調機標目而訂定相關規格,同時,促成廠商實際開發直流變頻壓縮機商
品為目標,因此,在開發階段皆需實際考慮可用的生產設備、使用材料限
制等,並使所開發的商品壓縮機性能,能與國際頂極商品競爭。

本階段執行著重國際商品直流變頻壓縮機馬達的逆向工程資料分析
與建立,並結合業者共同完成所開發直流變頻壓縮機馬達規格訂定如表
4-23 所示。目前已完成直流變頻壓縮機馬達的設計與雛形製作,並完成馬
達於動力計的性能測試,將組裝於壓縮機進一步測試發展。

表 4-23、本計畫與合作業者共同訂定之直流變頻壓縮機及馬達規格
分布繞及集中繞直流變頻用之壓縮機馬達規格
BLDC MOTOR SPEC
R22 2500 KCAL/HR R410a 3600KCAL/HR
DATE 2005,1,14 2005,1,17 2005,1,17
壓縮機資料 PUMP型式 1 Rolling piston Rotary 1 Rolling piston Rotary 1 Rolling piston Rotary
排氣量 cc/rev 13.2 13.2
冷凍能力 kcak/hr 2500 2500 3600
冷煤型式 R22 R410a
MOTOR資料 Stator OD mm 112.151~112.227 112.151~112.227 112.151~112.227
Rator ID mm 17.96~17.98 or 15.96~15.98 17.96~17.98 or 15.96~15.98 17.96~17.98 or 15.96~15.98
冷煤流動面積 mm2 430 546 546
極數 p 4 4 4
INVERTER input 220V/50HZ 1 Phase 220V/50HZ 1 Phase 220V/50HZ 1 Phase
output 3Phase 3Phase 3Phase
MOTOR特性 額定 使用範圍 額定 使用範圍 額定 使用範圍
Torque kg-cm 25 15~35 25 15~35 37.5 23~47
speed rpm 3600 1500~7200 3600 1500~7200 3600 1500~6400
output Wo 924 924 1386
input Wi 994 994 1540
Efficience % 93 90~94 93 90~94 90 88~92
power factor % "(85) "(85) "(85)
OTHER L mm 66 66 66
M g-mm 723.5 723.5 723.5

(1)樣品馬達的逆向工程解析
本計畫的馬達分析軟體採用 Ansoft 公司出品的 Maxwell 進行有限元
分析以瞭解及觀察馬達的磁力線分布(圖 4-48(c))、磁通密度分布(圖

158
4-48(d))、氣隙磁通分布(圖 4-48(e))。馬達鐵心以 35RM18 矽鋼片為磁性
材料,磁鐵規格 38SH 進行分析,線徑(0.965*2)*43 圈。圖 4-48(b)為 35RM18
的 B-H 曲線。經過 30 幾種馬達的設計分析,最後決定以 E4 案,積厚
50mm,做為設計的定案,式樣如圖 4-48(a)所示。本計畫設計案的馬達設
計:定子編號 RES6103,轉子編號 RER6007,線徑(0.965*2)*43 圈,繞線
方式,以兩 coil 串聯,再將两串聯的線圈並聯 Y 接形成 winding。磁障區
的肋部並無漏磁的現象,磁力線有確實達到交鏈的效果,氣隙磁通可達
0.93Tesla,整體特性及頓轉扭矩均較設計參考馬達為佳。

(2)測試發展與競爭廠牌比較
經實際的動態性能的測試驗證,表 4-24 為目標馬達與競爭廠牌之性
能比較。由於三菱及松下的馬達為 6 極馬達,日立及愛知馬達為 4 極馬達,
所以轉速分別為 3200rpm 及 3600rpm 兩種。由於集中繞馬達的繞線可減
少許多,銅損相對地也降低很多,效率均較分佈繞的馬達為高。

本計畫設計的馬達,效率雖比集中繞設計的三菱及松下馬達稍低,
卻高出同是分佈繞設計的日立馬達,也高於設計參考的愛知馬達。後續將
組裝於壓縮機做進一步的測試發展,待完成馬達進一步測試及組裝於壓縮
機的各項測試驗證結果符合市場效益,將協助廠商進行小量試產與投產規
劃。

159
(a) 本計畫開發之馬達式樣圖 (b) 35RM18 的 BH 曲線圖

(c) 磁力線分布圖 (d) 磁通密度分布圖

(e) 空氣隙磁通密度分布圖

圖 4-48、本計畫協助業者進行的馬達設計分析內容

160
表 4-24、本計畫開發之目標馬達與競爭廠牌比較

廠牌
本計畫
特性 日立 三菱 松下 愛知
開發案
項目
卷線別 分布卷 分布卷 集中卷 集中卷 分布卷
極數 4極 4極 6極 6極 4極
電壓(V) 116.80 116.70 95.17 147.80 105.7
電流(A) 5.87 7.3 9.72 5.20 7.46
轉距(Kg-cm) 24.57 24.37 24.88 24.57 24.88
轉速(rpm) 3595 3590 3214 3200 3599
效率(%) 91.19 81.39 91.55 92.94 90.69
電流(A) 5.87 7.3 9.72 5.20 7.46
轉距(Kg-cm) 24.57 24.37 24.88 24.57 24.88
轉速(rpm) 3595 3590 3214 3200 3599
效率(%) 91.19 81.39 91.55 92.94 90.69

161
三、系統整合與測試發展
為配合參與的合作業者,進行無刷馬達與驅動控制器的性能測試發
展,本計畫建構了可監控驅動時之電流電壓波形的測試平台,圖 4-49 所
示即為此平台架構及實際測試的情形。為進行壓縮機、控制器及空調系統
的整合性測試驗證(如圖 4-50 所示),依照合作業者廠商提供之系統規格規
範(2.8kW),搭配自行開發控制器之直流變頻空調機而同步開發系統控制
策略之用,完成開發一套 PC-Based 的自動監控測試平台軟硬體,並完成
自行制定通訊協定規格,控制器接收由電腦端傳送之指令與參數以整合室
內外機,進行室外機系統控制器商品修正。針對符合國家標準之直流變頻
空調機規範展開,完成 DC 變頻壓縮機性能規格。目前所開發之控制器正
整合業者所提供之 DC 變頻壓縮機進行各項性能壽命測試中。
Encoder

圖 4-49、本計畫開發之變頻馬達驅動測試平台

162
圖 4-50、合作業者直流變頻空調機搭配本計畫開發控制器進行測試

表 4-25、通訊基本格式
0 Start bit = 0
1 <LSB>
2
3
4 8 bits data
5
6
7
8 <MSB>
9 Stop bit = 1

有關電腦人機介面與控制器之間使用 UART 串列通訊規格,其通訊


速度(baudrate)設定為 19200bps。UART 基本單位組成為 1 start bit + 8 bit
data + 1 stop bit,如表 4-25 所示。

電腦人機介面與控制器之間所使用的通訊封包格式如下:分為電腦
到控制器(PCÆDriver)與控制器到電腦(DriverÆPC)兩種,電腦到控制器之

163
封包長度為 8~12bytes,控制器到電腦之封包長度為 6~8bytes。

(1)電腦到控制器(PCÆDriver)通訊封包格式

Command Command\
Start Number\ Data Data\ Stop
Number

Start 為起始位元:34h
Command Number 為命令格式:(長度 8bits,X 代表各種指令)
表 4-26、通訊命令格式
壓縮機 10XX XXXX
室外風扇 01XX XXXX
室外系統 11XX XXXX
顯示資訊 00XX XXXX

Command\ Number\為命令格式的補數
Data 為資料格式:(長度 16~32bits);Data\為資料的補數
Stop 為結束位元:43h

(2)控制器到電腦(Driver ÆPC)通訊封包格式

Start 為起始位元:61h
Command Number 為命令格式:(長度 8bits)
Data 為資料格式:(長度 16~32bits);
Command\ Number\為命令格式的補數;Stop 為結束位元:16h

(3)通訊命令格式

電腦人機介面與控制器通訊之命令(Command Number)分為四組,分別為
壓縮機、室外風扇、室外系統以及顯示資訊,其各部份的詳細命令,如下

164
列表 4-27、表 4-28、表 4-29 與表 4-30 所列示。

表 4-27、壓縮機命令參數表
No. Name Initial number No. Name Initial number
1 initSynrpm 50(rpm) 16 Error3rpm 1500(rpm)
2 initSynDuty 48(1%,48/4800) 17 reserve
3 SlopSynrpm 50(rpm/sec) 18 reserve
4 KSlopSynrpm 7500(375000/50) 19 rpmRefJump 50(rpm)
5 SlopSynDuty 24(0.5%,24/4800) 20 SlopCloserpm 50(rpm/sec)
6 KSlopSynDuty 15625(37500/24) 21 KSlopCloserpm 7500(375000/50)
7 Mode7InRangNo 100(times) 22 Kp 25
8 Mode7ErrorTime 20(sec)*375000 23 Ki 2
9 SynDutyLimit 1920(40%,1920/4800) 24 rpmCommand 1800
10 reserve 25 DCompSpeed
11 reserve 26 ModeNum
12 SlopRunrpm 50(rpm/sec) 27 reserve
13 KSlopRunrpm 7500(375000/50) 28 Start
14 Mode8InRangNo 20(times) 29 Stop
15 Mode8ErrorTime 40(sec)*375000 30 reserve

表 4-28、室外風扇命令參數表
31 SlopFANrpm 36 reserve
32 KSlopFANrpm 37 reserve
33 FANrpmCommand 38 Start
34 FANSpeed 39 Stop
35 reserve 40 reserve

表 4-29、室外系統命令參數表
41 EEVdegree 46 reserve
42 FWVcool 47 reserve
43 FWVheat 48 reserve
44 reserve 49 reserve
45 reserve 50 reserve

表 4-30、顯示資訊命令參數表
51 LED+data(PC Command Number)
52 UART+data(PC Command Number)

165
4.1.3 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開發
在二氧化碳變頻多功能冷熱整合系統商品化技術開發之執行上,思
考的方向為如何配合國內業界技術與市場需求及國際間對天然冷媒應用
之發展趨勢,利用已建立之變頻壓縮機技術,協助業界進行具市場競爭力
的商品化設計,開發系統化且具商品化的變頻控制與壓縮機技術,及建立
適合國內消費習慣與具備節能效益之家用多功能變頻熱泵系統產品。同
時,包含系統與各項零組件關鍵共通技術,期望都能掌控在國內之產業
界。在此思維導引下,計畫的展開,就逐步的落實在運用計畫已建立之技
術與所建構設備資源,同時,結合國內專業之系統或關鍵零組件業者的製
造資源,進行雛型機試作開發,並進一步配合合作業者之需求,進行各關
鍵零組件之可製造性評估與進行相關商品化產品之壽命及可靠度測試測
試等推動。當然,建立自主之關鍵技術並促成商品化投產,為本計畫最終
之目標。以下說明本年度計畫執行展開之細節與具體成果:

一、完成二氧化碳變頻熱泵性能測試系統與各項關鍵零組件性能規格訂定
及相關測試台建構。
本工作項目之執行重點在於建構有關計畫擬開發之熱泵系統與關鍵
零組件之測試技術。在斟酌計畫人力資源及能量有限下,本階段之重點則
以投入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性能測試模組及雛型氣
體冷卻熱交換器之試作開發為目標。

1. 完成有關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系統測試之相關測試規範及參考文獻資料
等之蒐集、研讀與分析及後續之樣機與雛型機熱泵系統之測試準備:
計畫全程目標為以開發二氧化碳為工作冷媒之變頻多功能冷熱供應
系統為主要標的。然而,由於在國內冷凍空調業中,對以二氧化碳為工作
冷媒之應用,尚在啟蒙階段,但是在以傳統冷媒為工作冷媒之熱泵熱水系
統卻也已有不少之廠家投入開發,因此在有關二氧化碳冷媒相關之應用基

166
礎知識尚未建立之時,廣泛的蒐集國際間已有商品化應用產品及其相關產
品等之訊息資料等,並切入較多可參考與較可能衍生出商機之產品開發,
對正邁入此領域之國內產業界應是可行之道。因此,計畫階段性先以熱泵
熱水系統作為主要的技術及性能測試發展平台。

在日本已有多家以二氧化碳冷媒的熱水熱泵商品呈現,如表 4-31
所示。由於日本政府為評鑑其國內製造廠商而訂定之測試規範
JRA-4050,也清楚規範了在額定測試條件下之 COP 值,須達 3.0 以上之
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系統,方得給予補助。因此,JRA-4050 也成為其國內
熱泵系統廠商主要之產品測試發展依據。對本計畫初期切入二氧化碳冷媒
熱泵系統商品化應用技術開發,JRA-4050 也階段性的被設定為系統測試
之參考規範(如表 4-32 所示)。為滿足 JRA-4050 規範要求,本計畫則進行
將能環所既有環控實驗室進行匹配各需求的操作點,進行使用精度較高之
零組件,以使環控實驗室之操控能合乎 JRA-4050 規範之要求。表 4-33 所
示為經由改善過之環控實驗室之規格能力。表 4-34 所示為可控精度。

表 4-31、國際間已有呈現之二氧化碳應用的雛型產品列示

製造廠商 壓縮機型式 驅動方式 應 用


Denso 渦卷式 直流變頻 熱水熱泵系統/車用空調系統
Sanyo 兩段迴轉式 直流變頻 熱水熱泵系統
Daikin 擺動襯套式 直流變頻 熱水熱泵系統
Matsushita 渦卷式 直流變頻 熱水熱泵系統
National 渦卷式 直流變頻 熱水熱泵系統
MHI 渦卷式 直流變頻 熱水熱泵系統
Dorin 往復式 半密閉式 車用空調系統
Danfoss 往復式 半密閉式 自動販賣機 / 車用空調系統
SABROE 往復式(600kW) 半密閉式 低溫冷凍冷藏
Bock 往復式 半密閉式 車用空調系統
Valeo 半密閉式 車用空調系統

167
表 4-32、JRA 4050:2005 熱泵加熱能力測試條件
溫度條件(單位:℃)
應用側 熱源側
項目 冷溫水 入口空氣溫度
進水溫度 熱水流出溫度 乾球溫度 濕球溫度
額定加熱條件 17±1.0 65±2.0 16±1.0 12±0.5
夏季加熱條件 24±1.0 65±2.0 25±1.0 21±0.5
冬季高溫加熱條件 9±1.0 冬季高溫加熱±2.0 7±1.0 6±0.5
除霜條件 5±2.0 - 2±1.0 1±0.5
過負載條件 29±2.0 - 43±1.0 26±0.5

表 4-33、環控實驗室之規格能力

環控實驗室 測試項目與檢測能力
測試機種 量側範圍 備 註
窗型(分離式)空調機 1000kcal/h~9000kcal/h 吹出風量< 36 CMM
箱型氣冷式空調機 9000kcal/h~30000kcal/h 吹出風量< 100 CMM
箱型水冷式空調機 9000kcal/h~30000kcal/h 吹出風量< 100 CMM 水流量< 150 LPM
氣冷式冰水主機 9000kcal/h~30000kcal/h 水流量< 150 LPM
空調箱 9000kcal/h~30000kcal/h 吹出風量< 100 CMM 水流量< 150 LPM
小型室內送風機 100CFM~1200CFM 水流量< 50 LPM
最低環控溫度 0±0.2℃
最高環控溫度 60±0.2℃
設備最大尺寸 2.5M*1.5M*2.5M
電源規格 單相 50/60Hz,80~260V/三相 60Hz,190~520V

表 4-34、環控實驗室可控精度
項目 規格精度 實際
PT 100 RTD 不確定度 ±0.05℃ ±0.03℃
壓力計 0.5% 讀值 0.5% 讀值
水流量 0.5% 讀值 0.5% 讀值
測試系統穩定度 ±0.2℃ ±0.1℃
整體量測不確定度 2% 1.97%
校正溫度最高溫度點 60.00℃ 60.00℃
校正溫度最低溫度點 0.00℃ 0.00℃
校正流量最高流量 150LPM 200LPM
校正流量最小流量 N/A 1LPM
校正最大差壓 80mmAq 100mmAq

168
2. 完成國外二氧化碳熱水熱泵系相關商品資訊,包括 Daikin / Sanyo /
National 等及 2006 年日系商品化熱泵系統產品資訊與性能標竿等資料
之蒐集與建立。
本項工作重點在於廣泛蒐集國際間已商品化之產品資訊,而由其商
品種類、數量與廠家投入之資訊,追溯此系統產品之發展趨勢。以日系
Eco_cute 為品牌形象之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系統為例,2004~2005 年
間,於日本網站上,尚且不容易找到太多家有關 Eco_cute 之產品資訊,
但於 2006 年後期,從日本熱泵協會之網站(HPTCJ),即可容易下載超過
20 家系統廠商所推出之 Eco_cute 產品。由上述發展趨勢,顯見日本政府
對推動二氧化碳化碳冷媒應用之用心。 圖 4-51~圖 4-53 列示主要幾個產
品之功能比較,作為本計畫開發之參考。

圖 4-51、Toshiba 二氧化碳冷媒複合熱泵系統

169
圖 4-52、Denso 二氧化碳冷媒複合熱泵系統

圖 4-53、日系家用熱泵熱水器主要規格

綜合上述各家之功能與規格,大致可歸納如下之技術指標:

(1) 直流無刷馬達與變頻控制技術之應用:日本因在電力電子技術領域發

170
展較為先進,得以將其馬達與控制技術成熟的運用於冷媒壓縮機與系
統整合控制上,使其系統之整合運轉效率與功能表現上,都能達到省
能與人性化之特點。
(2) 各家都搭配自主開發之壓縮機結合馬達與頻控制技術,使得整體運轉
效率都能符合日本政府之獎勵條件:如 Sanyo、Toshibah 採雙缸迴轉式
壓縮機,額定測試條件下 COP 分別為 3.88 與 4.1,壓縮機運轉噪音分
別為 40dB/4.5kW 與 48dB/4.5kW。Denso 與 National 則採用渦卷式壓
縮,額定測試條件下 COP 分別為 3.95/4.5kW 與 4.45/4.5kW,壓縮機
運轉噪音分別為 39dB/4.5kW、42dB/6.0kW 與 38dB/4.5kW。Daikin 則
為採用擺翼示壓縮機,額定測試條件下 COP 為 3.75/4.5kW,壓縮機運
轉噪為 39dB/4.5kW。以上皆符合日本政府對採用二氧化碳冷媒之製造
與使用者之補助條件;即在額定測試條件下 COP 為 3.0 以上之二氧化
碳冷媒熱泵系統。
(3) 熱泵熱水系統之儲水容量,以日本人之用水習慣以一家四口,儲水桶
約 370 公升為合適,而熱泵之製熱量為 4.5kW,系統之耗功約在
1.0~1.2kW 之間,同時主要供給泡湯、淋浴及廚衛用之溫、熱水。當然,
國人在用水習慣與文化上與日本有相當大之差異,或許在儲水容量之
規劃上,尚有縮小之空間。若能結合國內熱泵系統廠商之專業,應不
難開發出一較合適國人用水習慣之熱泵系統。
(4) 早期開發之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系統主要以單獨供應廚衛浴用之熱水,
近年來之發展更又朝向多功能應用。圖 4-54 所示則為另一結合家用洗
衣機與乾衣用之熱泵系統應用實例。因此,由近年來日系產品發展之
趨勢來看,熱泵系統可有多樣化的應用創意可以發揮。

171
圖 4-54、National 二氧化碳冷媒洗衣機之乾燥用熱泵系統

3. 完成依據 JRA-4050-2005 版之測試規範,進行所取得之日本松下熱泵


熱水系統樣機之性能測試,確認計畫所建構之環控實驗室可滿足未來
熱泵與多功冷熱系統性能測試之需求。
由於日本松下之熱泵熱水系統,在本計畫所取得之樣機中,從壓縮
機型式、管路結構與系統控架構上比較,是屬於較接近本計畫的既有技
術,因此,本計畫便以此系統進行各項逆向工程及測試平台的建構。執行
內容包括:測試樣機之裝設、配管之實作、系統與壓縮機之操控軟體撰寫、
資料擷取軟體之撰寫及測試數據之彙整與後處理等。

圖 4-55 為本計畫改裝此系統為測試平台的架構圖,圖 4-56 則為所建


構的測試平台。表 4-35 所列為此松下樣機熱泵系統,在 JRA-4050 之測試
條件下之測試結果,由測試數據顯示其 COP 值於額定條件下約為 3.87,
遠超過其國內之補助標準。其系統之最大造熱能力約為 4.8kW。由樣機之
實際性能測試,大致可確認本計畫之系統測試能力與測試之可控性,對後
續之雛型機開發與測試發展,應可提供相當大之功能驗證協助。

172
圖 4-55、熱泵測試系統配置圖

圖 4-56、熱泵實測資料擷取架構圖

173
表 4-35、松下樣機熱泵熱水系統測試數據彙整
測試條件 額定條件 夏季條件 冬季條件 除霜條件 過負載條件
熱水側溫度 ℃ 63.8 78.9 78.9 79.3 72.2
冷水測溫度 ℃ 15.9 24 9.4 5.6 30
V 197.5 199.8 199.4 192.5 195.6
A 5.1 7.1 7.8 10.6 5.2
系統耗功
W 984.2 1412.2 1548.9 2028.7 997.2
Hz 60 60 60 60 60
V 108.5 135.9 147.8 186.4 122.3
A 5.3 6.4 6.4 6.4 4.6
壓縮機耗功
W 906.8 1312.9 1440.1 1872.2 921.5
Hz 40 48 53 70 47
V 197 199 198.7 191.4 194
室外機耗功 A 5.1 7.1 7.8 10.5 5.2
W 973.8 1398 1537 2012.1 979
COP W/W 3.87 3.36 3.07 2.89 3.43

4. 完成並聯建構於半循環冷媒壓縮機測試平台,針對熱泵系統氣體冷卻
熱交換器之測試模組迴路硬體,備後續進行相關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
開發與性能驗證用。
就現階段所發展之熱泵熱水系統而言,除了關鍵之系統設計及冷媒
壓縮機外,影響整個系統製熱能力之另一重要元件就屬氣體冷卻熱交換
器。此元件主要功能,就如同一般冷凍循環之冷凝器一般,當壓縮機吐出
之冷媒,藉由一水對氣體之熱交換器,將高溫高壓之冷媒經由此氣體熱交
換器,將熱量帶走,而降溫為高壓冷媒後,再進入膨脹裝置進行膨脹過程。
藉由氣體之熱交換器所帶走之熱能,在一般冷房空調系統中,即成為排放
於大氣中之無用能量,然而,於熱泵系統中,此能量即運用於冷水之加熱,
其熱傳效能優劣,則與其熱交換器之設計有密切之關聯性。

在熱泵之應用,其熱交換器是採用如圖 4-57 所示之雙套管設計,並


且在流路之設計是採逆向迴路(counter flow),以使冷媒與冷水有較大之熱

174
交換效果,雖然熱泵之性能與系統之設計有相當密切之關聯,但與熱交換
器之熱傳性能,也確實有相當密切之影響。

Do

Di

do
di

內管
Inner Wall

外管
Outer Wall

圖 4-57、雙套管流道設計

為確認計畫所進行開發設計之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熱傳性能,建構
一可進行比較測試之測試平台或測試盤管模組,即成為本項工作之主要目
的。圖 4-58 所示為現階段所規劃之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性能比較測試之測
試模組配置示意圖。

測試模組之建構,主要結合冷媒壓縮機半循環測試平台之測系統,
並於原測試系統之氣體冷卻器上,裝置一並聯待測之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旁
路模組,再藉由旁路之控制閥進行測試切換。原測試平台之熱交換器為採
用原松下樣機熱泵系統之熱交換器,藉由與原系統熱交換器之交叉比較測
試,對後續由計畫自行開發製作之熱交器,即可藉由於此測試模組與搭配
半循環測試平台之運轉測試,而得到其熱交換器性能訊息,而進一步再藉

175
由設計改善即再測試驗證,而得到一較佳之設計。圖 4-59 所示為氣體冷
卻熱交換器性能測試之旁路模組實物模組。

圖 4-58、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性能比較測試配置示意圖

圖 4-59、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性能測試旁路模組

5. 進行松下熱泵熱水系統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逆向工程分析與結合國內

176
專業熱交換器廠商,完成五組雛型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試作開發。
針對熱泵系統循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雛型機試作開發,本年度也藉
由逆向工程之手法,參考如圖 4-60 所示之原樣機熱泵系統之氣體冷卻熱
交換器(氣體冷卻熱交換器),進行製作加工之分析,並結合國內專業之熱
交換器製造廠,進行討論與試作評估後,即著手進行局部解剖繪圖及細部
零件建檔等,最後完成試作加工。同時,安裝於本年度示作開發之熱泵系
統上,由初步之運轉測試結果顯現,熱泵系統之造熱能力與系統 COP 值,
初步是可滿足階段性計畫之技術指標要求,但若與日本樣機比較,是仍有
改善之空間。畢竟,在材料選用與系統整合之最佳化匹配設計上,還是要
有相關之工具軟體協助分析與計算,方得有較佳之系統整合設計,與可期
待性能較優異之雛型系統產生。

圖 4-60、氣體冷卻熱交換器試製樣品
6. 經由以上的各種逆向工程之研究,本計畫初步的各項技術指標訂定如
下:
(1) 系統功能指標:
熱泵能力:額定操作點為 4500W;
壓縮機吐出壓力: 100~120 kg/cm2

177
壓縮機吸入壓力: 30~45 kg/cm2
冷媒流量:1.2 kg /min
冷媒填充量:710 g
COP:2.5→2.75→3.0(額定操作點),逐年達成
(2) 壓縮機馬達:
輸出功率:額定操作點為 1.5 kW
馬達效率:90%,已於 95 年度計畫達成
(3) 變頻控制器(全 DC 變頻控制器):含壓縮機馬達、室外機風扇馬達、電
子膨脹閥之驅動控制
輸出功率:額定操作點為 2.0 kW
控制器效率:92%,已於 95 年度計畫達成
(4) 氣體冷卻熱交換器(Gas Cooler):二重管式熱交換器
熱交換容量:4500 W 以上,已於 95 年度計畫達成
冷媒流量: 1.2 kg/min 以上
水流量: 2 lpm 以上
冷媒管耐壓:180 kg/cm2
(5) 蒸發器:鰭管式熱交換器,已於 95 年度計畫達成
熱交換容量:4500 W 以上。
冷媒流量: 1.2 kg/min 以上
水流量: 2 lpm 以上
冷媒管耐壓:80 kg/cm2
(6) 膨脹裝置:電子膨脹閥或毛細管搭配電磁閥
耐壓:130 kg/cm2 以上
冷媒流量: 1.2 kg/min 以上

178
二、完成二氧化碳熱泵系統循環設計與熱泵系統設計軟體開發,同時進行
雛型熱泵系統開發:
1. 完成二氧化碳冷媒熱流變化之解析計算或模擬分析之相關國外已發表
文獻蒐集與研讀分析。
本年度已初步完成二氧化碳冷媒之熱泵熱水系統主要熱交換器之相
關資訊與國際間所發表技術文獻等資料之蒐集與彙整。由於二氧化碳冷媒
氣體冷卻熱交換器基本上為水對氣體之熱交換模式,其熱流分析之數學模
式與一般空調系統用氣體對氣體之鰭管式強制對流所運用之數學分析模
式有所差異,氣體流場之環境限制條件也有相當大之不同。尤其是在雙套
管之外管走液態冷卻水,而內管走氣態超臨界狀態之二氧化碳冷媒,其熱
交換熱阻系數之變化與冷媒狀態變換導致熱傳效應之改變,是解析上之大
問題。因此,計畫執行上是採較省力之捷徑,即是儘量蒐集國際間所發表
研究文獻或相關之研究報告,再結合計畫原有在鰭管式熱交換器分析所建
立之設計分析技術,進行整合與建構另一可應用於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統氣
體冷卻熱交換器模擬設計分析之工具軟體,以支援計畫後續較繁複之系統
設計分析工作。

針對計畫目標之雛型熱泵系統,本年度在所取得樣機系統架構下,
分別以計畫所開發壓縮機及松下熱泵壓縮機並聯為可切換之架構,建構一
雛型系統樣機,作為可供系統與其他週邊零組件作整合式運轉之發展載
具。由初步之運轉,其性能 COP 值可達計畫年度之技術指標;額定操作
點 COP 2.5 以上。圖 4-61 所示為雛型熱泵熱水系統雛型機之實體照片。

2. 針對松下熱泵系統樣機熱流循環之邏輯架構及關鍵熱交換器等系統配
置設計之原理進行解析,同時並著手進行與完成關鍵氣體冷卻熱交換
器之模擬分析軟體撰寫,初步以松下樣機之幾何參數進行模擬試分
析,確認其系統架構之邏輯合理性。

179
圖 4-61、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系統雛型機

本年度已完成之氣體冷卻器數值模擬分析軟體已完成功能包括視窗
介面、氣體冷卻器幾何尺寸輸入、儲存及列印,以及 Water、CO2,和包
括 R-22、R-410A、R-407C 和 R-134a 等多種冷媒的特性表建立,模擬軟
體的輸入畫面則如圖 4-62 所示,軟體架構流程圖如圖 4-63 所示

現階段之模擬分析軟體已可進行初步之計算分析,由初步之分析結
果與實測結果作比較,初步顯示尚有偏大之誤差,推測原因應是模擬軟體
在超臨界區所建立的 CO2 冷媒特性表尚有誤差所致。若探討其原因,初
步判定為 CO2 冷媒在臨界壓力以上時,不同的壓力值會有不同的最大 Cp
溫度點,在該溫度點下比熱值變得最大 (此溫度稱為偽臨界點溫度)。模
擬軟體利用 Refprop6.0 所建立的 CO2 冷媒的 Cp 值性能表多項式,在超臨
界區範圍內的平均誤差就變得相當大(達 30%)。而模擬軟體對於氣體冷卻

180
器的性能計算,是將熱交換器切割成相同體積的有限小單元,在每個小單
元內可視為 Cp 值仍保持為一定值,然後分別計算每個小單元的熱傳量。
因此,若是 Cp 值有誤差,則所求得的氣體冷卻器熱傳量及出口溫度也就
有明顯的偏差。針對此一現階段軟體判斷 Cp 值誤差之缺失,計畫後續將
持續針對模擬分析軟體之將針對 Cp 值之預估,採重新建立 CO2 冷媒在超
臨界區的特性表多項式,並利用內插或外插方式,尋求建立較準確的 Cp
值多項式,以使模擬結果符合實測驗證數據。

圖 4-62、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數值模擬軟體之畫面(輸入參數設定)

181
1. 輸入氣體冷卻器幾何尺寸
2. 輸入熱沉流體(空氣或水)的進口條件:
溫度,流量和風量
3. 輸入CO2冷媒進口條件溫度,壓力和流量

1.切割氣體冷卻器為相同長度的N個小單元,
依序計算每個小單元的熱傳性能
2.初始猜解:熱水出口溫度Tgcw,o

1.計算小單元的熱傳量Qi與出口溫度
2.初始猜解:內管壁溫度Tiwi

1.計算CO2冷媒在超臨界區的熱傳係數hi
2.假設為穩態(steady-state),計算管內側冷媒
經對流方式傳到內管壁之熱傳量Qi
3.熱傳量Qi經傳導方式由內管壁傳到外管壁,
故可求得外管壁溫度

1. 計算熱沉流體(空氣或水)的熱傳係數ho
2. 計算總熱傳係數UA
3. 以ε-NTU方法進行氣體冷卻器的
熱傳量計算 Qiqc

重新調整內管壁溫度Tiwi

比較氣體冷卻器切割小單元的 NO
熱傳量是否相等Qi=Qiqc ?

YES
1.計算出口溫度Tigcw,o作為下一個單元的
進口溫度Ti+1gcw,i
2.重複上述步驟,依序計算每個單元的熱傳量
Qi與出口溫度Tigcw,o直到最後的第N個單元

重新調整熱水出口溫度Tgcw,o

NO 第N個單元的熱水出口溫度
是否等於原來熱水進口溫度
TNgcw,o=Tgcw,i ?

YES
N
1.計算氣體冷卻器總熱傳量 ∑Q
i =1
i

2.程式結束;列印熱傳量及流體出口狀態

圖 4-63、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模擬分析軟體架構流程圖

182
三、完成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建構:
1. 完成以二氧化碳冷媒為主要工作冷媒之渦卷式壓縮機為基本架構之視
窗版模擬分析軟體開發撰寫,並經初步驗證其程式架構之完整與邏輯
合理性。
本項工作主要延續上一年度在往復式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視窗版軟
體改寫,本年度持續以家用空調及熱泵主系統應用為主之渦卷式壓縮機性
能進行建構模擬分析視窗版軟體撰寫與最佳化功能模組擴充,同時進行與
有線元素分析軟體作鏈結。階段性之轉寫過程中,並進行必要之驗證測
試,同時與原在 DOS 作業系統下所發展之渦卷式壓縮機模擬軟體分析進
行分析比較,確認解析計算及模擬分析之誤差能在±1.0%內,為可接受的
誤差範圍內。圖 6-64 及圖 6-65 所示為其主程式之運算流程與操作畫面。

2. 完成本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分析結果與 ANSYS 固力分析工具軟體參


數輸入格式之鏈結介面建構,以結合壓縮機性能之模擬分析與後續之
機構設計與有限元素分析成為一兼具熱流與固力分析之整合性功能之
工具軟體。
由於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之最高工作壓力超過 100kg/cm2 以上,因
此其內部結構之設計將無可避免的面臨機構強度與機構元件因受力變形
所導致的密封問題之嚴峻考驗。因此,本項工作之內容即在於將 ANSYS
有限元素分析之軟體與計畫所開發之分析軟體,藉由分析結果之輸出參數
格式,以 ANSYS 軟體所能相容之程式語言與語法作處理,將其結果彙整
成為可由 ANSYS 軟體呼叫之檔案格式。如此,將可大大的簡化後續之固
力分析工作。若藉由上述參數化輸出檔案的鏈結輸入後,後續之有限元素
模型建構即可快速完成設定工作。針對類似之渦卷分析工作,設計工程師
可視不同分析條件、壓縮機機型進行參數調整即可,甚至於在雛型機開發
過程中,更可藉由最佳化參數設計之相互驗證,在確認最佳化之結構與性

183
能皆能達捯技術指標後,再付諸製作加工。如此,可縮短相當多錯誤嚐試
之時間與資源的浪費。

S tart

Input param eter data

Initial v alue c alc ulation

C om press ion and


dis c harge proc es s

D ynam ic balanc e
M odify
param eter
P ow er c alc ulation 壓縮與排氣計算流程

No
P rogram
c onv ergenc e
Yes

R es ult output

E nd

主程式計算流程

動力平衡與消耗功率計算流程

圖 4-64、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主要模組分析流流圖

184
參數輸入

新建檔案

模擬運算

冷媒與潤滑油選定

模擬運算結果輸出

圖 4-65、冷媒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主要執行畫面

3. 完成優化處理之最佳化參數設計人機介面,以簡化及建構一較友善之
操作介面。
本項工作主要為鏈結最佳化模組與如前述計畫所發展的視窗版渦卷
式壓縮機模擬分析軟體,主要包括三個部份:使用者介面、模擬分析模組

185
(即渦卷式壓縮機模擬軟體)、最佳化解題工具。使用者首先在使用者介面
中定義並建立最佳化問題,然後將相關的參數資訊變成一組輸入資料傳送
給模擬分析模組。模擬軟體執行分析與模擬並產生結果,這些結果即稱為
輸出資料。輸出資料傳送給最佳化解題工具,再利用不同的最佳化方法來
進行解題,以獲得新的輸入資料。再把新的輸入資料回傳到模擬分析模組
中進行下一步的疊代。詳細的操作大致如圖 4-66 所示之流程圖。

圖 4-66、最佳化流程示意圖

186
四、完成高磁能積無刷馬達與驅動器軟硬體設計,同時,完成二氧化碳變
頻雛型壓縮機一套,額定點之 COP≧2.5:
1. 完成以符合二氧化碳冷媒工作壓力需求之高磁能積永磁式壓縮機馬達
之性能改善設計,及其馬達驅動控制器之電路設計與實體雛型機各五
套之試作開發。
由於二氧化碳天然冷媒之高工作壓力,造成馬達的高負載扭力需
求,計畫原已開發應用於 R410A 冷媒壓縮機之無刷馬達輸出扭力,無法
滿足二氧化碳冷媒高工作壓力操作條件之負載要求,因此,本年度計畫則
進行改良設計,以符合更高輸出扭力以滿足二氧化碳冷媒操作條件的另一
組壓縮機馬達;當然,同時結合馬達驅動變頻控制器之設計,也是本年度
計畫重要技術整合工作。圖 4-67 則為本年度之雛型機壓縮機馬達及控制
器之試作樣品機。

圖 4-67、雛型 CO2 壓縮機馬達與控制器試作樣機品

2. 完成性能改善高磁能積永磁壓縮機馬達與控制器之整合性能測試,控
制器效率達計畫目標 92%及馬達效率達 90%以上之性能指標。
如圖 4-68 所示為本年度開發之雛型壓縮機馬達,經於動力計作負載
測試之摘要說明,包括副載測試之配置安排、實際測試進行之安裝與測試
結果之彙整。
187
雛型馬達負載測試
測試方塊流程圖
94 94

92 92

90 90

88 88

86 86

84 84

82 82

80 負載:1 Nm 80 負載:2 Nm
78 78
m

m
m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Driver Eff.(%) Motor Eff.(%) Driver Eff.(%) Motor Eff.(%)

95 94
92
90
90

85 88
86
80 84
82
75
負載:3 Nm 80 負載:4 Nm
70 78
m

m
m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rp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12

18

24

30

36

42

48

54

60

66

Driver Eff.(%) Motor Eff.(%) Driver Eff.(%) Motor Eff.(%)

圖 4-68、雛型冷媒壓縮機馬達實測與效率曲線

控制器在不同之轉速與扭力負載下,最高效率值約達 94.5%,而馬達
之最高效率值約達 92.5%。符合控制器 92%,與馬達 90%以上之年度技術
指標要求。不過,現階段之設計改良版,馬達與控制之最高效率點仍舊偏
高在高轉速區,顯見馬達之 Ke 值還是偏小,適當的提高其 Ke 值使及高
效率操作點轉速範圍載往低轉速區調整,也應是可再作改善之地方。

188
3. 完成所開發高磁能積永磁壓縮機馬達整合組裝於二氧化碳冷媒壓縮
機,並進行與雛型壓縮機整合之熱泵系統進行初步之性能測試,於參
考 JRA-4050 規範測試額定負載條件下系能係數(COP)達計畫目標 2.5
以上之性能指標。
本年度分兩種不同架構之渦卷式壓縮機進行試作開發:低壓外殼與
高壓外殼。表 4-36 所示為此兩型高低壓外殼渦卷式壓縮機特性上之優缺
點比較表。圖 4-69 則為兩型雛型樣機之設計剖面圖。本年度並各試作三
組雛型機,供後續之測試發及提供熱泵系統作為冷媒循環之主要驅動源。

表 4-36、低壓與高壓外殼架構之優缺點比較
型式 低壓外殼 高壓外殼
1.冷媒吸入側空間較大,有助於 1.系統管線壓力脈衝振動較小。
降低吸入氣體之脈振與噪音。 2.低壓冷媒直接進入壓縮室,冷
2.因低溫低壓冷媒充滿外殼,致 媒受溫度影響而改變質量流率
密封設計、馬達散熱、元件壽 機會較小,可使冷房能力較穩
優點 命與可靠度要求,皆可因環境 定。
條件較佳而容易設計。 3.外殼高壓作用力可使潤滑油直
3.內部機構元件因處於低溫低壓 接進入潤滑油道,而省卻油幫
環境,機件運轉磨耗損失較 機構之設計。
低。
1.吸入側冷媒因冷卻馬達,造成 1.冷媒吸入側較易產生脈振與噪
溫昇過熱效應而降低質量流 音。
率,相對也降低壓縮機效率。 2.因高溫冷媒充滿外殼,致密封
2.需有良好之軸向壓力導引與密 設計、馬達散熱、元件壽命與
封設計,以平衡壓縮室內部壓 可靠度等,皆需更嚴謹要求。
缺點
力及傾覆力矩。 3.渦卷對承受較高軸向作用力,
3.需有潤滑油循環之設計,以降 若無適當之導壓,補償軸向壓
低機件之磨耗與耗功。 力設計,將嚴重增加渦卷對之
4.冷媒吐出側空間較小,致吐出 磨耗與耗功。
氣體之脈振與噪音較大。

189
圖 4-69、本計畫設計之二型二氧化碳壓縮機之剖面圖

上述兩型壓壓縮機皆依原計畫之規劃,於本年度計畫所建半循環冷
媒壓縮機測試平台進行初步之性能驗證測試,其中低壓外殼因高壓吐出端
之密封元件初步研判因無法承受二氧化碳冷媒之高壓差,而有建壓之問
題,而持續尚在進行密封元件之設計改良。高壓外殼架構,初步之性能測
試大致可滿足計畫技術指標額定點 COP≧2.5 以上之目標,但也仍有細微
內部洩漏之可疑現象出現。顯見在二氧化碳冷媒高工作壓力條件下之機構
設計、機械加工精度與材料選用等問題,都要面面俱到與思慮周詳,不得
有絲毫之疏忽,否則即可能導致許多意想不到之問題發生。圖 4-70 所示
則高壓外殼壓縮機之初步性能測試 COP 值。

190
(a) 轉速:2400rpm (額定操作點)

(b) 轉速:3000rpm
圖 4-70、高壓外殼初步測試 COP 值

191
五、 完成二氧化碳變頻壓縮機性能測試系統建構與匹配所開發之二氧化
碳壓縮機進行性能測試驗證:
由於一套完整之壓縮機性能測試系統建構成本高昂,動輒上千萬,
在計畫後續近程發展尚未完全明朗之時,貿然建構如此昂貴的設備,其風
險是相當的高,但是在新應用技術發展的同時,適當的硬體設備對開發中
之技術或產品進行測試與驗證,可也是無法免除的必要手段。權衡資源投
入之風險與效益及技術開發之必要性,本計畫則以現有可取得資源,作有
效之創意應用與發展,既則兼顧不會投入太多資源與承受風險,再則可兼
顧計畫展開之需求,雖難以達到標準測試設備之精度要求,但針對計畫階
段性之技術開發測試需求,可提供相當程度之參考資訊。在此原則下,配
合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之開發,結合第一年度所取得之熱泵熱水系統之部
份關鍵零組件,進行局部之設計,建立一套半循環功能與性能驗證之測試
平台,作為二氧化碳冷媒雛型壓縮機開發初期之功能驗證用。具體之作
為,大致如下:

1. 完成以計畫所已建構之冷媒壓縮機測試系統為基本架構,結合所取得
日系松下二氧化碳冷媒熱泵熱水系統樣機,作為主要冷熱循環迴路所
構成之半循環壓縮機性能測試系統,並完成冷凍循環溫度與壓力感測
元件之安裝,使系統成為具備可紀錄二氧化碳冷媒循環熱流參數之冷
媒壓縮機測試平台。圖 4-71 所示為樣機之壓縮機與重要週邊系統元件
之機構實體照片。規劃上是以熱泵系統室外機之冷媒循環迴路構成半
循環壓縮機性能測試平台之冷媒循環迴路,而氣體冷卻熱交換器之水
側循環,則由外加之冰水機提供冷媒循環熱負載之熱交換熱量吸收裝
置。當然,測試平台最重要的是冷媒在冷凍循環中之壓力與溫度量測。
實作上,從壓縮機吐出到氣體冷卻熱交換器、毛細管、電子膨脹閥與
第二段毛細管間之高壓側裝置可量測最高壓力 150kgf/cm2 之壓力與溫

192
度感測器,而第二段毛細管、蒸發器到壓縮機入口,則裝置可量測最
高壓力 100kf/cm2 之壓力與溫度感測器。其次在過冷液相區間則裝置冷
媒之質量流量計。圖 4-72 則為本計畫所完成之測試平台。

圖 4-71、日系樣機熱泵系統與壓縮機結構實體

圖 4-72、半循環測試平台實體照片

2. 完成進行包括二氧化碳冷媒充填、冷凍油選用填充、抽真空等程序,
重複進行半循環壓縮機測試平台之測試操作,確認重複測試之電氣參
數一致性,以確認針對使用二氧化碳冷媒之作業程序與操作重點。

193
六、 完成與挪威 SINTEF 進行初步技術引進與顧問合作計畫及委託進行
熱泵系統與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性能測試與實機測試教育訓練:
由於國內在二氧化碳冷媒的應用與基礎研究尚在起步階段,面對國
際間對二氧化碳冷媒應用之期待日益殷切,如何更快速的切入有關二氧化
碳冷媒應用關鍵技術的開發,國際合作是一最快速之捷徑,但重點是合作
對象與技術來源是否會牽連到商業利益的衝突。因此,面對此問題,研究
單位應是一最佳選擇。挪威 SINTEF 就是一個好對象,由於其在歐盟地區
中為頗具盛名之研究機構,且其單位運作之資金來源,主要也來自於委託
研究之合作單位。最重要的是該單位投入在二氧化碳冷媒的研究將近二十
年,對二氧化碳冷媒之理論研究與應用技術研發,都具備相當豐富的經驗
與技術能力。本計畫也是藉由其在國際的知名度而了解其投入在二氧化碳
冷媒領域已具相當的歷史,經由計畫主動的與其聯繫及進一步拜訪洽商,
建立了交流的管道。該單位對於本計畫所要發展二氧化碳冷媒多功能系統
之課題,也具備濃厚之興趣。因此,雙方在本年度開始了合作計畫。本年
度之合作案,重點為由 SINTEF 進行教育練與接受委託進行熱泵系統與二
氧化碳壓縮機之性能測試,並於實際測試中,進行實務之教育訓練。本年
度具體完成的工作事項如下:

1. 完成挪威 SINTEF 二氧化碳冷媒研究室 Dr.Armin Hafner 蒞所進行兩天


之教育訓練課程,共有計畫相關與國內業界 23 人參與訓練課程。
本項工作主要由挪威 SINTEF 二氧化碳冷媒研究室 Dr. Armin Hafner
在工研院進行一系列針對有關二氧化碳冷媒之基礎知識、相關系統及主要
關鍵零組件之設計與特性、相關之研發及測試發展工具或設備等,作一概
括性之教育訓練。

2. 完成於挪威 SINTEF 二氧化碳冷媒研究實驗室所進行之松下熱泵熱水


系統樣機所有負載條件之性能驗證測試,並由 SINTEF 依測試進行過

194
程中之操控與最終測試結果提出樣機系統之可改善空間評估與後續計
畫所擬進行之熱泵與冷熱多功能系統開發之執行建議。
由於計畫切入二氧化碳冷媒研究也在起步階段,縱另我們在傳統冷
媒得應用發展有相當之基礎,但面對有關二氧化碳冷媒特殊之超臨界特性
與超高壓力之工作條件,設備上之不足與實務測試上的操作基礎知識相對
缺乏。因此,藉由委託測試,一則可以對所取得之標竿樣機產品,建立參
考的性能指標;二則可藉由計畫成員實際參與測試,進行操作實務之教育
訓練。本項測試之進行,主要是針對計畫所取得的日本松下熱泵熱系統樣
機,依 JRA-4050 規範所定義之測試條件進行性能測試。實測之進行於挪
威 SINTEF 之實驗室進行。圖 4-73 所示則為該單位的測試平台之軟硬體
架構及委測的結果,與本計畫的測試結果頗為接近。

3. 完成於挪威 SINTEF 二氧化碳冷媒研究室所進行之松下熱泵冷媒壓縮


機樣機所有負載條件之性能驗證測試與測試結果彙整,並由 SINTEF
於實際測試過程中,進行有關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測試實務與操作之
教育訓練。
本項工作之執行,抑同樣於挪威 SINTEF 進行測試,由計畫成員參與
測試之進行。其測試之條件,因規劃上,期待能與熱泵系統之測試結果作
一性能比較,因此,其測試條件,也同於熱泵系統之測試轉條件,主要也
以 JRA-4050 之測試規範為依據。圖 4-74 為該單位進行二氧化碳壓縮機的
測平台,圖 4-75 為其測試日本下壓縮機的結果,其等熵效率約為 0.59,
容積效率則為 0.80。

後續計畫將延續本年度的合作,將進行較實質的技術引進,結合該
單共同開發適合亞太地區使用的二氧化碳多功能冷熱供應系統。經由初步
的溝通,該單位非常樂意結為策略伙伴,而共同進行後續的計畫合作。

195
圖 4-73、SINTEF 熱泵系統樣機測試配置與測試數據

196
圖 4-74、SINTEF 冷媒壓機測試配置圖

圖 4-75、SINTEF 冷媒壓機測測試數據(額定條件)

197
4.2 執 行 檢 討 與 建 議
1. 統計台灣地區 2004 年暖房季節的空調機使用時間,14℃以下(包含)的
室外溫度平均發生時數為 425.86 小時,此發生時間僅為日本的 14.7%。
而全年度使用冷氣時間(24℃以上) 平均發生時數為 5128 小時,故本年
度季節性能源效率 SEER 草案僅述及冷氣部分。
2. 有關 SEER 耗電試驗的計算過程中,為了能夠確實有效來評估壓縮機在
啟閉過程中的斷續運轉的能源使用效率,有一重要參數稱為效率低下係
數 CD 值。此效率低下係數值是根據斷續試驗求得,當冷氣機沒有斷續
運轉時 CD 值就不存在。若有斷續運轉,則 CD 值固定,但不隨外氣溫
度變化而改變。然而在實際量測,斷續運轉的實驗測定相當繁瑣且困
難,根據 JIS C 9612(2005)附屬書三中,規定不測定低溫和斷續能力,
並統計各大廠牌冷氣機之 CD 值,而提出 CD 使用定值 0.25。美國也為
簡化測試負荷,建議 CD 使用定值 0.20。本草案則參考 JIS C 9612(2005)
規定,將 CD 值定為 0.25。
3. 影響到 SEER 性能試驗方法有相當多因素,其中有幾項重要的因素如:
溫度區分帶的統計、BL 建物負載線、冷房能力與消費電力線的斜率大
小、效率低下係數(CD)值。本草案為了要簡化 SEER 的測算方法,提出
下列幾點建議:
(1)不進行低溫和斷續運轉,將 CD 設定為定值 0.25。
(2)就定頻空調機而言,只進行額定能力運轉測試,其他的用計算值帶
入。
(3)變頻空調機只進行定格能力和中間能力之測試,其他的用計算值帶
入。
(4)冷房能力與消費電力的斜率,還需要測試各家廠牌的冷氣機才能定
義。本草案制定初期,已實際量測十台國內不同品牌的定頻空調機在

198
不同的室外環境溫度下的冷房能力以及消耗功變化,並依照台灣地區
氣候資料,作為我國制定 SEER 測試標準的依據。空調機實際量測
結果:十台國產品牌空調機的平均家消費電力比值為 0.901,平均冷
氣能力比值為 1.074,此結果與日本 JIS C9612(2005)的 SEER 標準值
0.914 和 1.077 極為接近。
4. 省能、環保和高效率是變頻空調機開發的主要訴求重點。以冷氣能力為
2200 W 和 2900 W 等級來看空調系統的消耗電力,若要達到目前日本
市面上最高等級空調機的 COP 值 6.77,則 2200 W 等級所需的消耗電
力約需要 325 W,2900 W 等級所需的消耗電力約需要 428 W。扣除室
內機與室外機的風扇消耗電力分別為 17W 與 45W 的電力值,則 2200 W
等級的空調機僅剩於 263W,而 2900W 等級時僅剩於 366W,這些剩餘
的消耗電力都是壓縮機以及冷凍循環熱交換器搭配下整體所需要的消
耗電力值。因此,若要提升空調機的 COP 值,除了冷氣系統的熱交換
器改善外,只有再近一步提升壓縮機的總和效率(壓縮效率+容積效率
+馬達的電氣效率)及降低壓縮機的消耗電力。
5. 此次直流變頻空調機的噪音測試未能夠將風扇〝氣動噪音〞與壓縮機〝振
動噪音〞的相互共振關係,進行深入的頻譜分析,然而送風扇轉率的變
化,明顯牽動著整體室外機的噪音量。本計畫在後續的室外機噪音改善
研究中,將會使用「加速規」儀器,同步量測主動元件運轉時連帶產生
之〝振動噪音〞,以便將其發生頻譜與氣動頻譜作對應分析。
6. 本計畫已在今年度重新設計完成單體式多功能除濕機及性能測試,後續
將進行雛型機 1500 小時信賴性測試及完成商品設計驗證。
7. 目前由日本與國內目前推出之直流變頻機種組成來看,其實差異顯然仍
頗大,國內產品除了技術與零組件無法自主以外,其他包含直流風扇之
整合應用、入電側前及功因修正電路之應用及高效率、低振動弦波電流

199
驅動技術之應用,都讓國內市場目前見到之商品售價與表現出來的性
能,與日本市面上的機種,相去仍有一段技術與性能距離,實為未來本
計畫需積極努力協助產業界建構基盤之重點。
8. 目前日本各大廠所推出之直流變頻壓縮機型,其無刷馬達之設計,皆有
其特色,且在專利的保護都有完整的佈局。永磁同步馬達的設計開發,
一定要在專利方面有所創新與突破,業者才敢大力投資開發新產品,創
造新產值,此也是後續計畫需謹慎思考的。
9. 在永磁同步馬達開發,除了節能與特性外,成本與振動噪音將是流變頻
機種推廣的重要課題。所以,本計畫在設計時將大量應用有限元素的磁
路與磁通分析技術來尋求最適化設計,以期能得到最佳的磁阻轉矩而又
能降低 cogging torque 及不平衡的電磁力,且在滿足馬達性能要求外,
使所使用的軟磁及硬磁材料合理化,也是設計重要關鍵重點,方能滿足
業者降低成本的商業目標需求,而增加國際競爭力。
10. 在成本效益方面:
(1) 本 計 畫 所 開 發 的 R410A 直 流 變 頻 空 調 機 之 能 力 規 格 為 2500k
Cal/hr,所需單價成本約為 NT15,000 元。國內主要廠牌之 DC 變頻
空調機(2500 kCal/hr 等級)平均售價在 NT23,000-27,000 元之間,進
口冷氣機(日本品牌)售價平均約 NT30,000 元左右;從實際商販售價
格 與 本 計 畫 開 發 之 雛 型 機 成 本 -NT 15,000 元 比 較 , 相 差 在
NT8,000~15,000 元左右,應有相當的利潤空間。此外,由本計畫合
作業者建議,因不同室內機功能需求,如果本計畫開發成本控制在
NT14,000~16,000 間,則具商品競爭潛力。
(2) 本計畫進行的變頻相關重要零組件有兩大項:
(A)永磁無刷馬達及 DC 變頻壓縮機:本計畫積極促成國內產業界的
整合與分工合作;例如軟磁方面,本計畫已與中鋼公司合作,共

200
同協助業者申請業界科專,開發家電馬達專用之高品級的矽鋼
片,以經由與材料源頭的整合,使國內在變頻專用的馬達開發,
能具有獨特的性能與成本兼顧的利基;同時,也因為此專用馬達
的來源自主化,在 DC 變頻壓縮機方面便水道渠成,本計畫的合
作業者-瑞智公司已積極籌備量產準備;
(B) 專用變頻控制器:目前最貴的零件有具變頻馬達驅動功能的專用
CPU 及功率模組二方面。在專用 CPU 方面,本計畫則已促成國
內 IC 設計的大廠-凌陽公司的合作,完成國內首顆 16 位元具變
頻馬達驅動功能的 MCU;在功率模組方面,本計畫則積極與被
動元作大廠-乾坤公司鏈結,以期協助國內變頻家電產業,能擺
脫日本的掌控。
(3) 本計畫所協助業界開發的重要驅動元件,已整合於本計畫所協助之
國內的壓縮機大廠-瑞智公司所開發的專用驅動器商品。
(4) 在合作業者的督導下,本計畫進行變頻空調技術產品開發時,是相
當重視關鍵零組件之供應鏈建構及成本效益,同時,經由本計畫協
助,相關的重要零組件及空調系統,皆將於後續計畫中進入國內外
市場進行競爭。因此,本計畫將更重視委員的提醒,以使計畫成果
效益彰顯。
11. 本年度持續建構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半循環測試平台,特別加強週邊
零組件與感測元件的裝設,期能發揮測試設備之最大效能。因此,本年
度在原測試平台上,擴充一熱交換器之測試功能。依此模式,應可再外
掛其他之測試模組,如蒸發器、電子膨脹裝置等;如此,將大大的增加
此半循環測試系統之能量。。
12. 二氧化碳冷媒壓縮機之高工作壓力超過 100kg/cm2 以上,其絕對壓差
是傳統冷媒之 3 倍以上,因此結構強度之考驗、操作安全等,是首先衝

201
擊設計工程師之設計能耐。不過,有關安全之考量,經由與挪威 SINTEF
交流後,倒提供另一觀點,二氧化碳冷媒因其氣態質量密度相當高,對
相同冷房或熱泵能力系統之冷媒填充量就相對的低,因此,縱令系統發
生意外,其所釋放的能量,反比 R22 冷媒系統還低。因此,就以 SINTEF
的觀點,其在結構與性能上,因高壓所產生之種種問題,倒還是系統設
計主要考量的問題。如此觀念的修正,倒是可排除長久存在許多業者或
有興趣於二氧化碳冷媒應用產品開發者心中的疑慮。對計畫而言,這也
是給我們提供一很好的思維修正。
13. 藉由與挪威 SINTEF 之交流與委託測試作概略比較,本計畫現階段有
關二氧化碳冷媒測試技術方面之投入,確實有相當大之價值與效益存
在,其測試結果也能提供相當可供參考的資訊。
14. 我國雖非國際環保公約簽署之成員國,但以我國為出口導向之經濟型
態,且貿易夥伴大都為已開發國家,因此,自然無法免除於國際環保公
約之約束,面對國際間對天然冷媒研發之議題之關切,及早致力於二氧
化碳冷媒應用技術之研發已是刻不容緩。鄰國的日本政府,為了達成其
2008~2012 年之 6%二氧化碳排放減量之京都議定書管制目標,除了很
嚴謹的進行各產業及各技術領域之二氧化碳排放量統計與分析,然後各
個擊破與訂定減量目標,最重要的後排放減量管制措施之推動與落實,
甚至於不惜祭出優厚之獎勵措施,鼓勵消費者與生產者都樂於採用二氧
化碳的家電應用產品,使其產業不但可有生存空間,同時,也可促使全
國產業總動員,全力參與京都議定書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管制之目標,其
效果從 2006 年,日本熱泵協會之網路資訊即可看出些端倪,由該協會
之統計資料顯示,預估到 2010 年,全日本二氧化碳熱泵系統之總裝置
量將達 520 萬套,如此短短約十年間之發展態勢,確實值得我們產官學
研各界共同醒思與借鏡的。

20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