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88

世界學術譯著

做為「方法」的中國

方法 ~ lt τω 中 國

溝口雄三著

林右崇譯

國立編譯館出版
東京大學出版會(日本國東京都文京區本鄉 7-3 - 1 )
C/o 日 本 之 二 ﹒ 工 - ~ 工 ν ν 一 ( 日 本 國 東 京都千 代 田 區

神保盯 1 -27 )
(原書權利者、以下 A t 寸 志 ) 主

Chinese translation copyright (C) 1999 by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東 京 大 學 出 版 會in association with Bardon-Chinese

Media Agency.
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this book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onic or
mechanical , including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by any
information storage and retrieval system without permission
in writing 企om the Publisher.
Publish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247 Chou Shan Road, Taipei, Taiwan, R. O.c.
Printe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NT$2l0.00
ISBN 957-02-3360-5
中文版凡例 I

目錄
中文版凡例
第一編

第 1 章 考察 「 中 國 的近 代 」 之 視點 ... ..
第 2 章 近 代 中 國 像 的 再 檢 討 ... ... ... ... ... ···27
第 3 章 中 國 的 「 封建 」 與 近 代 ... ...的

第 4 章 天 下 與 國 家 ﹒ 生 民 與 國 民 ... ...仍

第二編

第 5 章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一一以世界為「目的」的中國學... .., ···101


第 6 章 津 田 支 那 學 與 今 後 的 中 國 學 ..

第 7 章 法 國 支 那學與 日 本漢 學 、 及 中 國 哲 學 ... .., ... ..• ···125


第 8 章 面對 「儒教復興」 之際
1.當前如何面對「儒教復興J ... ... ... ... ... .,. ••• 139
2 日 本 的 宋 明 學研 究 與 中 國 的 宋 明 學 研 究 ... ... ···143
3. 儒 教 與 近 代 ﹒ 現 代 . . . . .. ..··..147
4. 儒 教 資 本 主 義 與 儒 教 社 會 主 義 . . . .. . . .. ... ·..149
第三編

第 9 章 近代 中 國像 沒 有歪 曲 嗎 ?

一洋務與民權、及中體西用與儒教... ···157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人士 一 劉 錫 鴻 其 人 其 事 · · .. · .. · · 2 1 5
後記......... ..·241
附錄一日文專著論文題名一覽... ···253
附錄二名詞譯注... '" ..·263
II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著者略歷】

溝口雄三( Mizoguchi Yuzo)


1932 年 , 生於 日 本名 古屋市 。

學歷

1.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畢業(1
95 8 )

2. 日 本名古屋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碩士 (1967)

經歷

1.日本琦玉大學教授( 1975)
2. 日 本一橋大學教授 (1978 )

3. 日 本東京大學教授(1982-92 )

4. 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1989)

5. 美國 哥倫比亞大學客座教授 (1992)

6. 日 本大東文化大學教授(1992"')
主要著作

1. «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 k展開»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0


。博士論文) (中譯本《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 ,國立編

譯館, 1994)
2. «儒教史» (山川出版社, 1987 '合著)

3. «方法 t L- τ 的 中 國»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9)


4. «中國的思想» (放送大學出版會, 1991)
中文版凡例 III

[中文版凡例]

1.本書翻譯所據版本,為東京大學出版會 1 990 年 1 月 25日初

版 2 刷本 。

2. 本書標點符號 , 書名採用 « » ,論文篇名採用< >標示。

3. 基於 日 後 查詢之 考量 , 書 中所有 日 文 著作 ﹒ 論 文 , 概依原 文

(不隨文附加中文譯名) ;另於附錄一「日文專著論文題名

一覽」中列出暫譯之題名,但供參考。

4. 基於 閱 讀上的 方便 , 本書增列 「 名 詞 譯注 J '針對書中專有

名詞、人物、事件,略作說明,收編於「附錄二」

5. 原 著 中 部份 中 文 圖 書 之 引 用 文 , 因 一 時查 閱 不 易 , 但 依 日 文

直譯,並未根據中文原典。(譯者識)
|第一編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 之視點 l

第 1 章 考 察 「 中 國 的 近 代 」 之視 點

亞洲的地殼正在巨大而和緩的變動中。被 NIES (新興工業地區)包圍,

不容抉擇地逐漸自覺到本身在經濟上的「落後」之中國,如今呈現在我們

中國研究者的眼前。

所謂的文化大革命,或被稱之為「十年的動亂」、或被稱之為「十年

的災書 J '它近年來在經濟上帶來了僅次於中日戰爭的嚴重打擊 ( 1 )後,終

於閉幕了。其後,舞台宛若翻過一新,如今中國從政治主義﹒原理主義,

邁入了經濟主義﹒現實主義的時代。

一九五0年代至七0年代之間,特別是六0年代日本安保抗爭運動中
位居隱然﹒公然的主角中國,如今一面在 NIES各國活躍的背後,有如襯

托著上述各國的存在,一面卻帶著幾分令人棟然的氣,息,漸漸轉化為背景

的存在。

以文革時期為轉按點,中國在面貌變化上的激烈程度,對於文革前後

一路持續研究而來的中國研究者而言,在考察中國的視點上,帶來極大的

困惑。

當然,困惑是來自於文革本身。

就我個人而言,我對文革一直是採取觀望的態度,而抱持著五分批判

(針對它的無原則性的奪權抗爭、以及錯誤的政治路線而言)、三分困惑

(針對它在現實中進行的嚴重事態,破壞了我內心中對中國革命之印象而

言)、以及二分的共鳴(這個共鳴是針對它試圖回歸延安時期而修正革命

路線的、那種主觀主義的意圖〔浪漫主義〕而言)。要言之,我絕非值得

讚美的存在。至少我既未公開發表反文革的意見,甚至對於大海此岸(日

本)的所謂文革追隨派(高舉文革的旗幟,有若毛澤東、林彪的發言人) ,
我也提不起批判的氣力。何故?因為我本身就是在中國革命的觸發下、踏
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入「中國研究」之路的一人;在其過程中,我心深處阻釀成形的對中國革

命的憧憬,本質上與文革追隨者是同流的。如果不摘出自己內在的憧憬而

加以檢討,而只是在政治層面上批判他們(追隨者) ,我以為在原理上是

行不通的。

總而言之,我與多數同輩共有的、戰後我們對中國的認識或中國觀,

不得不重新檢討;否則,無論是親文革或反文革,終究只是止於現象的追

認而已一一換言之,如果不把戰後近現代中國研究的視野(它把太平天國

時期以後的所謂革命路線納入範疇)、更向前推至前近代期,而建立一個

綜合的、或長期的視野;並從中重新確立一個新視點,藉以俯轍、推敲這

個中國革命,那麼我們甚至無法從歷史的﹒結構的層面,展開文革批判

一這就是我在文革動亂時期的感想,今則在l~t準備重新加以探討。

在戰中﹒戰後長大的吾輩中國研究者之間,大多數的研究起點上,並

無批判中國的視點。毋寧說,我們的出發點是建立在否定性地批判或排除

下述觀點即,對中國抱持批判的﹒蔑視的態度,故而不自覺地助長了

侵略中國的、戰前﹒戰時出生的世代(例如津田左右吉氏等人)的近代主

義的中國觀。

在上述這種情況下,最有力的依據之一,就是竹內好氏的《魯迅》和

〈中國的近代主日本的近代) (2) 所 見的 中 國觀 。 這是針對 日 本所謂脫亞

論式的近代主義、所展開的自我批判;在其反面,面對過去被撇置於對極

方位的中國,反而生起一種對未來亞洲理想形態的憧憬。極言之,在我們

的「中國研究」的出發點上,基本上就有這種憧憬。這種憧憬,是對各式

各樣的日本內的自我意識(即,在日本的近代百年中的各種「反」日本意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 」 之視點 3

識、或「非」日本意識的對極上,凝結於自己內部的自我意識;可說是一

種反自我意識的投影像)之憧憬,因此它自始就是主觀的。憧憬,並非是

指向客觀的中國,而是指向在自己內部基於主觀而塑造成形的「吾輩心內

的中國」。此故,這個「中國」能夠徹頭徹尾地成為日本的近代之反設定

(反命題) ,故而它是值得憧憬、而且能夠被憧憬的。

再說,所謂的脫亞=興亞,終究只是對亞洲(特別是中國)的侵略;

然而在中國卻生起了抵抗的主體(這可說是亞洲的主體) ,又緊接著誕生

了社會主義中國。隨著上述這種歷史事實的明朗化後,在日本的內在意識

中,相對於戰爭責任、贖罪,以及針對戰後日本的新反中國政策之批判等

包含在內, r 吾輩 心 內 的 中 國 」 也被 肉 面 化 , 憧憬所 真 自 我 否定性 的結 構

也被深層化了。而且這個自我否定性的結構,就歷史的角度來看,至少在

戰後二十年間,反而具有積極的意義。正由於它被內面化、被深層化了,

我們才能確信我們的反法西斯主義、反侵略、或指向亞洲人民連帶一體的

各種活動,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主體化。雖則需要加上條件限定,不過由於

這個主體化,我們才得以把自己的「中國研究」之課題,與「吾輩心內的

日本」之變革的課題結合;而這正是我們一向視為超越戰前﹒戰時的、體

制內的「中國研究」之途徑。因此如今反身回顧之際,上述那種程度上的

積極側面,是不能一概否定的。

但是不容否認的是,上述與「中國的近代」有關的、那種自我否定性

的憧憬結構,同時也把我們反脫亞﹒反近代主義的主體、或亞洲主義的主

體,轉化成一種主觀的、故而是脆弱的主體。因此我們無法在歷史的層面

上、把中國的近代施以客觀化;而這與我們無法在歷史的層面上把日本的

近代施以客觀化,是互為表裡的。於是在這種傾向中,賴以為依據的、就

是前出竹內氏的(中國的近代主日本仿近代〉一文。

眾所皆知,竹內氏在文中把日本文化視為「轉向型」的,在其對極的
4 做為 「 方法 」 的中國

中國文化,則被視為「回心型」的。他說: I 回心 , 是藉著保持 自 我而顯

現出來;轉向,是在放棄自我之處生起。回心,是以抵抗為媒介;轉向,

則是無媒介」。所謂「保持自我」與「放棄自我 J '這是指亞洲面對歐洲

侵入時的對應方式;據竹內氏的看法,日本是越過「結構」的變革,不斷

地引進新東西堆砌其上;歐淵卜來,貝IJ未加抵抗而無媒介地接受納入,一

味致力於轉變為「歐洲」。相對地,中國則在「結構」上不斷地展開抵抗、

面對失敗;又因持續的敗北感,而繼續抵抗;要言之,由於固執自我,又

在自我固執的堅持下,不得不展開自我的變革。他說: I 東洋似乎正藉著

持續的抵抗,再以歐洲的東西為媒介,進而產生超越它的非歐洲的東西 J ;

因此,上述所謂的東洋,對竹內氏而言只有中國而已。與此相對的日本,

就其未加抵抗而言,它未具東洋性;又就其毫無保持自我的欲求而言,亦

未其歐洲性;於是他甚至說: I要言之 , 日 本一無是處 ! J


針對脫亞的近代主義、而展開批判的上述視點(堪稱嗜虐性、或被虐

性的批判之視點) ,根據竹內氏本身的說法,是得自於他與魯迅(1 8 8 1 月 1 93 6 )

的邂逅中。就像這樁邂逅所示,這個批判是試圖從「魯迅=東洋」的角度,

把日本人的近代意識中、隱密不露的恥部一一即,當時日本知識份子在深

層心理中所抱持對歐洲的自卑感,以及在其反動下生起的、日本浪漫派式

的一廂情願的國粹主義,乃至上述二者因果下的對亞洲優越感等等一一攤

在光天化日之下。片面而言,這是從行為的意識結構之深層,針對日本侵

略亞洲 I (特別是中國)的歷史,所展開的自我批判。由於這個自我批判,

是透過「東洋」這副眼鏡進行的,結果就變成百分之分的自我否定。即,

日本近代在亞洲所具的先進性﹒優越性,包括立足點完全遭到否定。此故,

這在我們(不容抉擇地開始面對戰後亞洲的新動向的我們)之間帶來衝擊

性的共鳴,同時在思想層面上促進了我們對戰後日本的亞洲政策之批判。

尤其是一且持用「東洋」的眼鏡來看,相對於「一無是處」的日本,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 的近代」 之視點 5

被視為「超越歐洲、而逐步創出非歐洲的東西」的新中國像,在現實中新

中國成立、並以社會主義為目標而進行革命的狀況中,它就先驗性 ( a priori)

地直接成為我們心目中、現實的新中國實像。要言之,在我們戰後的中國

觀﹒中國認識上,這種先驗性的中國像或多或少在觀念上先入為主;而這

種先入為主的先驗性觀念,一部份又進一步促使我們(日本人)之間產生

一種相對於社會主義中國的. AA (亞洲﹒非洲)連帶的中國的、新的自

我否定性的憧憬結構(以否定資本主義日本、否定從屬美國的日本之形態

出現的憧憬結構)

但是,雖無贅言的必要,就一般而言,完全否定、或完全肯定自己的

歷史者(即無法透過相對的角度看待自己者),通常無法在客觀的﹒相對

的層面掌握他者。

誠然,近代日本對A A諸國的先進﹒優越意識,是因為它並未根據各

民族固有﹒內在的價值基準、去把握各民族的文化所致;又,由於它出自

於下述角度一-1m ,把歐洲近代視為普遍性的價值基準,於是一元性地歸

結到歐洲可說是反歷史的,故而是不當的。至於另一方面,因此而把

日本的近代視為「一無是處」而全盤否定,也是過於反歷史的。此故,藉

著上述這種「反」歷史、或「否定」歷史的觀點,無法在客觀的﹒歷史的

角度解讀下述問題一一即. (無論是日本、或中國)各自的近代,如何以

各自的前近代為基體、又如何藉著這個基體表現出(縱使是在與歐洲的對

比上,也是)相對的獨特性;換言之,二國如何各自背負固有的過去,又

因為這個「過去」之繼承(儘管是否定性的繼承), I 現在 」 如 何受 其 制

約等問題。

2
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中國,由於舊支配階層未具面對新局面的適應能力,故而承受

了列強帝國主義的侵蝕;這反而在反對帝國主義統治之民族主義

(nationalism) 運 動 上 , 不 容抉擇 地賦與 一 項 從 根 本 全 面性 地 改 革

舊社會二政治體制之任務。......反帝運動與社會革命的結合, ......於

是成為中國民族主義運動的一貫傳統。但是在日本,打倒德川體制

(regime' 指 幕府 一 譯 注 ) 而 掌握 統 一 國 家 的 權 力 者 , 它 本 身 畢 竟 也

是封建勢力。不過,他們基於對抗西歐各國壓力的必要,急速地消除

圍內多元性的封建分權制,並統合在天皇的權威下, ......完成了由上

發起的近代化。......至於民間的民族主義運動,除了二、三例外, .
非但沒有與社會革命結合,反而與反革命、以及反民主主義結合了。」

一一一丸山真男 (3 )
「的確!在中國,與日本不同,它沒有追隨西歐型的條件。然而,

它並非致力於補充條件的不足,反而把這個『不足』積極地轉化為理

想三力量, ......孫文所謂的『玉道 .n ' 即 是」 一一竹 內 好 (4 )

「近代化的日本,邁向侵略中國, .......被侵略的中國方面,正

是在近代化層面上虛無空白的、但是活生生的人民,基於『人必須活

下去』而展開抵抗, ......最後甚至具備了強大的力量、而打敗近代化

的日本。......當時中國人民原是憑藉既有的傳統武器、或退藉黑船(指

西洋一譯注)傳來的近代文化,都無法保衛自己的、赤裸裸的人民大

眾。」一一西川喊叫

日本的近代,是舊統治階層由上發起的,故而越過社會革命而走上追

隨西歐二帝國主義的道路。相對地,中國的近代,是由下發起的;它在反

帝﹒反封建的社會主義主導下,走上人民的共和主義之道路。一一上述這

些觀點,至少在一九五0年至六0年代是一般共同的見解。

「日本走上現代化,反之,被現代文化的世界所遺棄者,就是支那」
第 1章考察「中國的近代」之視點 7

(津田左右吉〈東洋文化 c l立何力吟,收錄於《 ν ?思想主日本» ,岩波

新書)一一附帶一提,津田氏又把這個現代文化稱之為「世界文化,即所

謂西洋文化」一一這一類戰前對中國的認識,到了此時(指上述引文的年

代一譯注) ,連同先進一後進的圖式,從根抵上一併被掃光;至於先進近

代化的日本,由於其反民主主義﹒帝國主義的本質,則轉變為必須加以否

定的對象。

本來是所謂欠缺近代的落伍者一中國,反而以此欠缺為發條(動力

源) ,以自我更生的方式,實現了世界史上並無前例的、完全嶄新的第三

種近代= I 王道 」 的近代 。 一一上述這種令人嘆為觀止的現象 , 成為我 們

戰後對中國的認識之底流。

上述這種見解把中國的近代、視為「自我更生」的近代,它否定了所

謂「先進一後進」這種歐洲一元性的視點(可以說,它是採取在「後進」

上重新調整態勢的方式,要之採取推翻先進的立足點之方式而加以否定) ,
乍見之下它似乎是採取全盤的否定;但是如後所述,由於這是一度置身於

「先進一後進」的圖式中,再重新調整後的否定,因此較諸從外部採取完

全不同的視點而加以否定,可以說它在方法論上仍有不夠徹底之憾。

換言之,藉著下述的觀點一一即,把非「追隨西歐型」的那個「非」

(二無) ,從「無」的層面,視之為「欠缺」或「虛無空白 J ;而且認為

這個「無」反而成為「轉化」的動力而把「無」的反面中本來固有的

傳統(實則是根據歐洲一元性的「先進一後進」的圖式,根本無法掌握而

與歐洲完全不同的、中國歷史的傳統,即,深入滲透中國近代的、譬如中

國自古以來的「王道」的傳統) ,視之為本來固有的繼承發展,而加以解

讀的視點,它(指上述置身於先進一後進圖式中再出發的方式一譯注)自

始就是稀薄的。因此大多數的我們,較諸上述方式,毋寧嘗試透過章炳麟

( 1868-1936 。 他被視為透過 自 我否定 、 而試圖 確立否定 自 我 的 主體 ) 和魯


8 做為 「方法」 的 中國

迅等人,試圖發現「後進」中的自我更生(即,試圖發現中國如何在其內

部,否定二千年來的儒教的﹒封建的重壓)。其中,具有一種矛盾的

( paradoxical) 的視點 , 即在全 盤否 定 r 1.專 統 」 下繼承 中 國近代之視點 。

坦白說,我們(日本人)較諸「繼承 J '更把重點置於「斷絕」方面;而

且由於它並非是「追隨西歐型」的近代,因而下述這種印象更加深厚一一

即,它被視為全新的、所謂「超越歐洲」的近代。附帶一提,這個印象在

自我內面層次的極端擴大,導致了某種惡性循環一一即,火上添油地越發

煽起禮讚文革的人士的自我陶醉。

然而,事實上自始中國的近代既未超越歐洲,亦未遭到(近代)遺棄、

更無落伍。一開始,它就在不同的歷史層面上,遵循著與歐洲﹒日本不同

的獨特的道路;過去如是,如今亦然。

究竟是如何獨特的道路呢?在有限的篇幅中,綜合歸納地說明殊為不

易;勉強說明之,例如孫文(1 866- 1 92 5 )所謂的「王道」是淵源於傳統的

大同思想;事實上,這個大同思想,並不限於孫文,它是中國的共和思想

的根幹。

一般耳熟能詳者,孫文經常把三民主義稱為「大同主義」。這個大同

思想的基本內容,就像同盟會宣言: r 四海之 內 , 無 一 夫不獲其所 」 所示 ,

一言以蔽之,是指萬人皆得其所。

這個「大岡」一祠,出自於《禮記» '可說是極為古老的傳統觀念;

但是,它並非自古就包含孫文式的要言之,以民權的平等為前提,而

使四億人全體的生存得以充實的近代之內容。過去在君臣的身分秩序

中,各安其分者,也是各得其所的一個形態;至於以什麼得其所呢?當然
第 1章考察「中國的近代」之視點 9

受到那個時代的(在封建時代,則是封建時代的)制約。雖然如此,在這

個封建時代綿延二千年不斷之中,近代共和的大同,並非在清末這個時刻,

才一舉承接當時為止二干年來、封建「安分」式的大同之重壓,而使之復

甦、自我更生。

事實上,表面上綿延二千年不斷的專制體制,在各個王朝中,也在歷

史發展上呈現不同的內容。與清末具有直接性的變化之胎動,它在明末清

初期一一即,明朝的里甲制的(參閱本書第 3章第 3節,即 7 8 頁 ) .一

君萬民的專制體制崩潰後,開始邁向以清朝的地主制結構為基礎的、我所

謂的「富民」分治的專制體制之過渡期一一早已顯現端倪。

例如,黃宗羲( 1610-95) 的 「後 ( 世 ) 之為人 君者 , ......使天下之人

不敢自私, ......以我(自己)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向使無君(君主)

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J ((明夷待訪錄» ) ;叉,王船山( 1619-


92 )的「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 J ((讀四書大全說» ) ;或如較早
的呂坤: I世間萬物皆有所欲 , 其欲亦是天理人情 , … . . 然而不得其欲者 ,

正緣不均之故耳 J ((呻吟語» )等等,就像這些明末清初期的思想家、

他們接連不斷的議論所示,早在十七世紀初,相對於一君萬民的專制支配,

地主﹒富民階層的反抗、再也難以扼止的時代趨勢已經形成。在此,自私

自不 IJ、或欲,在內容上是指對田土和家產的開有欲;這是說,面對皇帝的

富之大私的專有,他們各自基於自己的土地之所有﹒鄉村之支配而挺身對

抗,並開始主張在自己相互間也應該各得其所。而且在這個主張中,早就

包含了士大夫的經世意識下、對所有的均分之初期性志向。

鄉村中的地主制的結構更加發展後,地主﹒農民間的矛盾隨之轉變為

主要矛盾的十八、九世紀時,問題不再止於皇帝與地主﹒富民之間;戴震

(1 723 -77 ) 的相互連繫性生存調和的 「仁 」 思想 ( 農民的 生存權也包容在

內的、各得其所的「仁」思想) ,以及更為激進而以端正貧富不平等為目
1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標的、龔自珍 ( 1792- 1 84 1 )的「平均」思想,於是應運而生了;萬人各得

其所的思想,在內容上則更加紮實而生動地展開。緊接著經歷太平天國的

「有田同耕,有飯同食, ......無不均勻(均平)之處,無不飽暖之人」云

云,以上述這種烏托邦式的幻想為號召的大動亂,再發展到清末的共和式

大同思想;可以說,這個展開過程既長、而且層次複雜。 (6 )

當然,它從近代的共和思想,進一步發展到人民民主主義的共和思想

之過程中,攝取歐洲的民權﹒平等思想、和馬克斯主義 ( Maxism )等等

有之;但是這也是大同思想成熟到具有攝取的能力,才有的現象;外來的

這些因素,要之只是來自外面的刺激而已。

上述這種大同的社會革命,以帝國主義的侵蝕為契機,更加深化、或

者更加提早出現,是不容置疑的。然而社會革命本身,並非受其觸發而起,

而且它並非把欠缺追隨西歐的條件,反而轉化為大同的契機。事實上這個

社會革命,是在中國獨特的歷史中,不容抉擇地產生的。

而這就把大同共和的社會革命,不容抉擇地變成中國式的、獨特的革

命。就像孫文把革命的重要目標,置於「四億人皆豐衣足食 J (<<三民主

義» )所示,中國的共和革命之特徵,就在於以天下全數的生存之充實為

主要目標。例如,以「人權」為例,歐洲的共和思想,它的主要內容是指

以私有權的確立為基礎的、政治權利上的自由﹒平等;相對地,中國共和

思想,則更趨向於反大私的經濟上的平等(它的基調則是以四億人全數的

生存為目標的、大同的調和)。此故,民權也是指多數者全體、為了對抗

少數者的專制性橫私,而追求全數的生存之權利;亦可稱之為「國民權」、

「人民權」。它與歐洲那種包含個人經濟活動的無限制自由在內的(要言

之,以個人的私有財產權為基底的)市民的權利,自始就大異其趣。

要約之,中國的近代,不外是自始就以其自身的「前近代」為母胎;

此故,它在自己的內部繼承了中國的前近代之歷史的獨特性。反專制的共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J 之視點 11

和革命、那種(未見於日本的) r 舊社會 = 政治體制 的根本性變革 J 一一

如果採用粗率的說法一一則是「大同 J自十六、七世紀以來的歷史課題、

在國民的或人民的層次之繼承;因此它的樣態也不得不是中國式的、而具

有獨特性。換言之,中國自始就未具歐洲的近代之趨向,它與其說是「欠

缺」或「虛無空白 J '更可說是中國式近代本身無法抑止的充實;又由於

這個充實的繼承,他們也不得不受其前近代的母斑(胎記等一譯注)之制

約。附帶一提,與此制約的錯綜糾葛,其一就表現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動亂」

中國的這個大同的近代之特徵,若就「民權」來看,與其說它表現在

主張個人的權利,毋寧說它表現在國民﹒人民全體的權利之主張。

清末的民權共和主義者陳天華 ( 1 875- 1 905 )、他的議論就是其中的典

型例子: r 吾儕求總體 自 由 者也 。 非求個人 自 由 者也 。 . . . . 共和者 , 又為 多

數人計,不得不限制少數人的自由 J «論中國宜改創民主政體) )。但

是在此所謂的個人自由,就像他的其他議論所示: r現政府所為 , 無一不

為個人之專制、強橫之專制。其干涉,非以為總體之自由,但以為私人之

自利也 J (同上) ,是指「私人之自利」、甚至指 r f固人」和「強橫」的

專制;這與我們所謂「個人的自由 J '在內容上不同。對他而言,所謂個

人的自由,不外就是少數者、即皇帝和大地主﹒豪富的專橫的自由;因此,

與其對抗而主張國民﹒人民總體的自由,這就是他所謂的民權共和。

而且,這種民權絕非他一人特有的。

例如,孫文在其《三民主義》中論及「民權與自由」之際,他把法國

的自由﹒平等﹒博愛,轉化為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時,所作的
1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說明文旬,一讀即可明白。其中,根據孫文的說法,在中國,所謂自由,

是相對於列強的專橫的、民族的﹒國民的自由;所謂平等,是相對於君主

專權的、人民全體的權利之平等;所謂博愛,就是使四億人全體的生活一

起得到提升。要言之這是從民族﹒民權﹒民生三個角度、針對總體的自由

加以說明;此故,對孫文而言,個人的自由毋寧被視為將導致國民﹒人民

的總體變為一片散沙,因而也是被排斥的。

在此之前,孫文又說: I 不願少數滿洲 人 的專制 , 故要民族革 命 ; 不

願君主一人的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願少數富人的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 (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 ,這番話其後發展為三民主義;在此所謂少

數滿洲人﹒君主一人﹒少數富人的專制=專橫自私,就是陳天華所謂的個

人之自由,自不待言。

如上所述,中國的大同的近代,較諸個人,更以總體的自由為志向;

排除個人的自由二私人的自利的、這種反專制的總體自由,它藉著排除個

私的那種獨特的共和原理,反而能夠不自限於政治上的總體自由、而把民

權主義進一步聯繫到追求經濟上的總體自由(即四億人總體豐衣足食)的

民生主義;這也是中國的「近代」的一大特性。

「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 ......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

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人民對國家,要什麼事都是可以『共』

才是真正達到民生主義的目的,這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J ((三民

主義》民生主義第二講)所示,這個大同的近代之特徵'是藉著「共 J (並

非藉著「個 J )而把民生與民權結合為一種同心圓的存在,因此它自始就

具有獨特中國式的社會主義色彩。

在此之所以說是「獨特中國式自划,是因為把後來的毛澤東革命列入

考量。即,一般認為以獨特的方式、促使馬克斯主義適用於中國的那個實

惰,要之不外就是在無產階級階級觀的路線上、進行大同的近代之展開,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 的近代」 之視點 13

並以其做為人民=農民的思想性武器。

而且如前所述,這個大同的近代並非在十九、二十世紀突如其來的。

例如,就像前述的戴震所說: r 一人 , 遂其生 , 推之而與天下共遂其生 ,

仁也」、「人之生也,莫病於無以遂其生。欲遂其生,亦遂人之生,仁也。

欲遂其生,至妝人之生而不顧,不仁也 J (<<孟子字義疏證» ) ,要之,

把「個」的生存之充實,使之通達普及天下的「共 J '或使之與民相互的

「共」結合一一以上述這種生存為課題的相互連繫性( commonwealth )的

新「仁」觀,早已見諸十八世紀中葉;因此近代的大同思想之淵源,可以

直接追溯到戴震等人的不!甚至可以追溯到十六、七世紀的一一中國

前近代思想。

比方說,清末的革命思想家,在西太后的戊戌政變中遭到處決的譚桐

同 ( 1 865 -98 ) ,他所說: r民權興 , 得以 . . . . . .各遂其生 , 各均其不 IJJ (<<仁

學» )云云,是在戴震上述「仁」觀中注入近代的平等之觀點;要言之在

中國,民權﹒平等是在大同思想的母胎中得到包容、消化的。附帶一提,

譚制同上述的民權,也是上文所見孫文的「平等」的中國式說法,要言之,

這也是指反專制的總體之「共J '毋庸贅述。無論如何,中國的近代,無

法扼止本身以中國固有之物為其基體。

但是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得不一併繼承下述一直把 r f固人」視為專私

而片面排斥的、「總體」的傳統所具的歪曲一一例如,毛澤東革命是出自

這個總體之「共」、在無產階級層次的構思;由於出自傳統的大同思想,

它(毛革命一譯注)具有中國的獨特性;又由於這種獨特性,例如促使它

傾向於排除個私的人民公社;而這種個私之排除,又因為文化大革命,以

致於過當地脫離現實,而純粹地(即,極左地)被極限化等等。

事實上這個大同思想,原本就是在有限的生產量下,如何「共」享均
1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分的、農村社會特有的思想。它(毛澤東革命一譯注)則是以農村無產階

級為基盤,展開「農村包圍都市」的革命戰略,又因此而進一步繼承了「大

同式的近代」之正統;因此它一旦試圖提升農民的大同革命、這種中國獨

特的革命性之純度,則它與都市的原理(在商工業一定程度的資本主義的

發達上、進行培育 I{固人的自由 J ) ,發生事L蝶,勢所難免。

這是藉著大同的原理,從反專制的共和、邁向社會主義革命(在某種

意義上,可說是順利地完成「舊社會=政治體制的根本性變革 J )的中國

的近代,它反而因此而不得不蘊含的一個內部矛盾。這種「總體」與「個J

(個體一譯注)的矛盾扯碟,則成為引發文化大革命的一大要因;雖然說

這個「矛盾」問題,在文革中演變到主觀主義性地尖銳化,然而文革的結

束,對矛盾本身的消滅,卻未具絲毫的意義。不!矛盾在今後並非完全沒

有增幅擴大的可能性。就此而論,這個「矛盾」問題在歷史的﹒結構的層

面中,可說是根深蒂固的。

以下雖則偏離話題,慎重起見,補充說明一下:即,上述的總體與個

體,與日本式的全體與個體之問題,不能等同視之。

我們(日本人)在提及全體與個體峙,其根抵多少具有日本的「公」

(to 扣 -? , t) 與 「私 J ( b t:三< L) 的基本概念 ; 然而這種 日 本的觀念 ,


不能直接了當地適用於中國。

眾所周知,日本前近代期的「公 J事,是指主上和它所統括的社會上

公開的諸事;所謂「私事 J '則是指與其相對的自家私下之事。荻生祖棟

所謂: I"雖君子,空無私乎 J (<<辨名》上)的「私J '不外是相對於「治

理天下國家」的公事的、那種「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等自家私事。這種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 的近代」 之視點 的

日本式的「公 J ﹒「私 J '大體為近代的公﹒私觀所繼承 o例如褔澤諭吉

就把立法﹒行政﹒司法﹒外交等視為「政府職掌」內的公事, I 與政府之

政無關」的人民「決不可評議其事 J ;至於人民的私事,就像他說: I行

其所好,止其所欲,或勞動,或嬉戲,或行此事,或......終日寢」等個人

的日常性行為是自由的( «學問的寸寸吟» )云云,一日了然。

即,在中國的公﹒私上,私是相對於公平﹒公正的偏私﹒姦邪,它在

歷史上一直遭到否定。相對地,相對於政治﹒社會的公的領域,日本的私

是指自家內的私的領域,而一直得到認同。在這種情況下,公的領域在表

面上經常是較諸私的領域真有優越性,此故它具有經常侵害私的領域之特

質;但是與中國不同的是,祉在原理上並未遭到否定。在日本,私的否定,

直接就是指向家族﹒個人的否定;它與自始就被視為道德罪惡﹒社會罪惡、

而遭到否定的中國之私是不同的。

那麼上述黃宗羲的自私自利之主張如何呢?這並非是一般私的主張;

事實上它是相對於皇帝一己專有的大私、而主張的萬民之恥(這個私,具

體上是以民一喃地主等富民階層一一對家產﹒田產等的所有欲為內容)。

換言之,這是相對於皇帝的 I f固人自由 J '而在明未提出的、萬民的「總

體自由」。要之,這是指萬民的自私自利在公的層面之充實;極言之,就

是主張總體之公。即,至少在十六、七世紀以降,中國的公是指個欲總體

的公一一真體上則以共﹒均﹒平的「調和」為目標;因此有節制的個欲﹒

個私之擴充,在此也被視為專制﹒專橫的大私,而在原理上、乃至在社會

的﹒道德的層面遭到排斥。

如上所述,中國在總體(公)的名義下,否定個體(私)的情形,與

日本的全體(公=扣扣 -,? (n、個體(私 = b t.三 < G) 二 者的 關 係 , 究竟

無法同日而言。(7)
1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雖則稍微偏離了主題;然而在此我並非想藉著民權的問題,而來敘述

中國的總體﹒個體、與日本的全體﹒個體二者的相異。

根據上述,在此首先我想說明的,單舉民權一例來看,則它附帶著以

前近代為母胎而來的種種歷史性制約一斗酬,由於它是總體的,因而也

是共和的,並且具有社會主義的色彩。又因此故,它也阻礙了「個人的人

權J (這堪稱為近代的個我在政治上的保證)之成長。此故,其次我想說

明的是,在考察「中國的近代」之際,就像我們不能輕率地將這種共和革

命社會革命視為「超越歐洲」的;同樣地,我們也不能僅僅因為人權﹒

個私的未成熟,而片面地評斷它「在現代化上落後」

至於在上述二點的基礎下,進一步想說明者就像中國的近代如上

所述,是別無選擇地以其前近代為母胎,因而無法去除母斑的印痕;同樣

地,事實仁日本的近代,從「私」所具日本的獨特性一端可以窺知,它畢

竟也是以自身的前近代為母胎,因而也其有其前近代當有的母斑。要言之,

日中二者具有各自在歷史上獨特的近代;因此,把前者的近代視為「東洋」

的,而把後者的近代視為「一無是處」的追隨西歐型,就歷史觀點而言,

並非正確的見解。

再以 I {固體」為例則中國的總體,並非以個私的對立為契機,它

可說是在社會﹒道德層面上先驗性地把「調和」設定為優先的一種否定「私」

的存在;此故,以私有財產權為基礎的、市民的個人自由,一直停留在未

發達的狀態。但是在其反面,他們創出了以總體的自由為本身課題的、特

異的近代的自我,以及富有政治性﹒社會性﹒道德性的個我(試看魯迅所

謂的「個性之尊重 J ) ;其後則開拓了無產階級式的、要之利他的個我之

展望。另一方面,日本的全體,由於在領域上較諸「個體 J '具有優越性,

因此雖然認同個體的存在,它與個體卻未具有機的相互關係性,反之以疏

離個體的全體之面貌出現;在此, I{固體 」 的 自 由 與政 治 ﹒ 社會 ( 被視為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 之視點 17

邁向全體的通路)的關係變得稀薄了。但是在其反面,由於被政治﹒社會

所研L離,個體的生活領域才得以固守(雖則是在極隱密中的固守) ;特別

是蒙受法西斯式的全體(殆指日本軍國主義一譯注)之侵書以來,戰後個

人的私的領域,被強化到利己的程度。但是,由於「私」的個體之傳統,

這個個我一直是戰前的內面心情式的自由、或個體的情欲之發揮(試看文

學中的私小說、自然主義式的小說之傳統)那種單一自我內在性的東西;

它依然欠缺政治性﹒社會性﹒道德性(這與日本的人權的政治性等之脆弱,

是相通的)一一等等,無論從何者(指總體或個體一譯注)來看,兩國的

近代各自在歷史上是獨特的,而且這與考察「中國的近代」之視點,在根

源上息息相關。故而略記在此。

如同上文業已述及,戰後、至少到文革期為止,我們對中國近代的看

法,大體如下一一要之,中國把欠缺歐洲的近代這種落後,反而轉化為前

提、為條件,結果完成了日本所無法完成的、由下發起的徹底性社會革命。

即,在政治上建立了反帝﹒反封建的共和主義的體制;思想上,則從根棍

上打倒了被視為封建性體制教學之儒教的道統。

但是實際上,例如從思想史的領域來看,誠然魯迅所謂「吃人的禮教」

之封建體制教學的儒教'的確被打倒了(但是,終究只限於制度層面,換

言之在日常意識層面上,儒教仍然殘存於四處)。但是另一方面,打倒它

的、反體制方面的思想,畢竟也是在天理的道統中發育、成熟的,例如上

述所見近代性的大同思想;如果採用比喻的說法,則是發育成熟的道統的

摘子,從內側打破道統舊陋之殼,如今探頭冒出來了。若就思想史的層面

來說,隨著固陋的舊體制而開始形骸化、並乖離現實的道統的舊牲(堪稱
1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老殘的部份) ,是被一方面與社會﹒歷史的現實即時契合相應,一方面則

展開自我革新而生氣勃勃的道統本體的活力所打倒了。慎重的說法,目 IJ歐

洲近代思想,被這個道統本體巧妙地包容﹒消化(例如,致力於接受﹒介

紹歐洲社會思想的、先驅者嚴復 ( 1 853- 1 92 1 ) ) ,而成為自我革新的新活

力源泉之一。

要言之,這恰似日本在其前近代以來的思想結構中,巧妙地汲取歐洲

近代思想,而以日本式的面貌完成自我革新(例如褔澤諭吉 ( 1 83 5- 1 90 1 ) ) ;
同樣地,中國畢竟也在其前近代以來的思想結構中,一面接受包容歐洲、

一面則自行展開中國式的自我革新。根據這個視點來看,兩國的近代之相

異,一且切除二者各自的前近代,而局限於「近代 J '置與可否、或評斷

優劣的話;就「觀點 J而論,只能說是狹隘的、片面的,因此不得不說是

不得體的。

不其道統,故而具有迅速轉換的結構, Itt故所謂近代化的節 奏也快 的

日本近代,不能因其迅速敏銳而評斷其居於優位;同樣地,基於道統的共

和革命的志向,而打倒專制體制的中國近代,也不能因此而評斷其居於優

位。

戰後我們的中國近代觀,是在打破過去莫名其妙的「先進一後進」之

序列後出發的,而且它在糾正戰前的中國觀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在其反面,其中不能說沒有下述那種視點上的逆轉現象一一即,把中國的

共和的(其後則是社會主義的)近代,如篇首所述視為自我否定性的憧憬

之對象,又把「先進一後進」的視軸上下倒置,反而在其被視為後進之處,

試圖發現層次不同的新先進(可說是第三種先進) ;換言之,藉著倒置後

的先進一後進的視點,把中國近代重新定位為先進。

在此,再次考察一下竹內氏的「超越歐洲,而逐步創出非歐洲的東西」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 之于見點 19

這種對中國近代的看法。這番議論,現在回顧而重新解讀的話,它的主旨,

首先可以做如下的理解一一即,中國近代,面對本身所謂亞洲式的後進性

峙,它不像日本那樣採取追隨先進歐洲的方式加以處理,而是與後進本身

展開自我對決;又因這個對決內容的深化,結果反而得以在亞洲的層面中、

徹底地擴充了人民的社會革命﹒思想革命;於是就其在人民層次的徹底性

來看,它甚至被視為超越歐洲的、資產階級近代之不徹底性。

自始在竹內氏的(中國仿近代 k日本的近代〉中一一乍讀即可明白一

一所謂「歐洲=先進」的這個前提,依然被視為前提而存在。而且因為此

故,日本的先進志向的近代,被視為未自覺本身的後進、或被視為一種否

定主體的存在而遭到否定;反之,中國近代則被視為在後進的「敗北的自

覺」中、試圖重生的主體性的近代。由此可以了解,上述的主旨,乍見似

乎是否定中國的所謂後進性(不過,這只是否定一元性地把中國的後進視

為後進而已) ,實則以其(後進)為前提;不!毋寧說這是試圖把後進=

「非歐洲」置於正面座標軸上進行考察。就此而論,視軸雖然得到一八。

度的回轉,但是先進一後進的構圖本身,在此並未完全遭到否定。

然而,自始這個「非歐洲」一詞的意涵,是指未其歐洲色彩,自不待

言;要言之, I 是否 具有歐洲 色彩 」 是一個秘而不 宣 的 前提 。 換 言 之 , 這

是把歐洲當做-個基準。說來或有咬文嚼字之嫌,但是仔細思考,以歐洲

為基準,再去探求「亞洲是否真有歐洲色彩 J '這種亞洲本身的自問自答,

只能說是妙事一樁。

或許歐洲之所以不會聲稱自己是「非亞洲」的原因,是因為他們自始

就非常清楚自己與亞洲不同;再說縱使把亞洲當做基準之一而回顧自己

時,他們在自覺上也是相當充滿自信的。既然如此,亞洲(唯有亞洲)之

所以根據歐洲網路的視點捕捉自己,並提出「自己是否具有歐洲性」、或

「自己是否具有非歐洲性」等包括價值(評價一譯注)在內的質問;不得
2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不說是顯示了如下的事實一-tl lJ '近代期以來,以歐洲為中心來考察世界

史的、那種歐洲片面的一元性視點,業已深入侵蝕到亞洲的內部。

因此亞洲的這種自問自答,與其說是妙事,更可說是空洞荒唐。因為

亞洲這個世界,無論在歷史上、風土上﹒地理上、乃至時間上﹒空間上,

本來就與歐洲相異。如果站在下述的立場,自IJ本身在亞洲的時間﹒空間中、

擁有充足的自我;而且基於這個立場,或是謙虛、或是傲然地與歐洲在橫

列上進行對比,貝 IJ歐洲基準下的歐洲性﹒非歐洲性之自我分別,固不待言,

先進一後進的縱列構圖亦不成其為問題;在這個對比中僅有的問題,或說

只是它(亞洲)如何地形成「非歐洲性」的勵各面貌而已。

一旦展開回顧的話,我們可以了解目前為止在考察中國、乃至亞洲峙,

採用歐洲網路的視點(特別是有關近代的看法) ,可說是極為普遍的。此

故,在亞洲內部發現歐洲的、乃至擬似歐洲的事物,一直就被視為亞洲的

「近代」之發現。另一方面,縱使像竹內氏那樣藉著「非歐洲」的主張而

展開逆轉,那個「非歐洲」終究不外是以歐洲為基準的、可說是歐洲的反

作用下的「非」而已。其結果,歐洲式的事物,無論它採取什麼亞洲形式

(要言之非歐洲式)而存在,終究就是被發現的、亞洲的所謂「近代」

在這種片面的觀點上,我們所主張的亞洲的近代,完全只是「非」歐洲的

近代而已。而且下述這些主張一一或是把亞洲的所謂後進、視之為超先進,

或是認為在後進中具有層次不同的先進之可能性,或是認為後進與先進可

以並存等等,儘管對應的方式有種種不同一一他們的的著眼點,要之都是

在先進一後進的構圖之中,探討先﹒後的定位和位相、或爭論進行考察時

的視軸而已。像這樣,聲明亞洲的「異 J '其實只是主張與歐洲式表裡成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 之視點 21

為一對之處的、不具自立性的「非 J (非歐洲式一譯注)而已。於是因為

上述這種歷史階段中無法扼止的制約之故,做為「異」的聲明,它不得不

止於不徹底的;又由於這個不自立的不徹底性之故,產生了一些歪曲。

例如,相對於所謂「東洋」主體的中國近代,這種歪曲立刻就以「一

無是處」而否定主體的日本近代之方式而顯現出來了。但是這個歪曲,仔

細考量,是出自把亞洲視為「非」歐洲而嚴格區分的主觀願望;誇張地說,

這是我們百年來的主觀願望。極言之,我們面對中國近代時的、自我否定

性的憧憬,追根究底可說是對「非」歐洲的憧憬。

但是,這種對「非」的憧憬,由於它與歐洲式是表裡一對的、不自立

的(要之主觀的)東西;因此它對「非」的憧憬越強,則越發同時產生一

種否定(即,針對與其成為一對的、而被認定為歐洲式的事物之否定)。

其結果,日本與中國無法針對對方自立的客體,而相互施以相對化。要言

之,日中二國各自的異歐洲的獨特性,並未被相互相對化;於是一方由於

被視為「非」、而被置於劣位,另一方則由於被視為不是「非」、而被置

於優位;或者一方由於被視為不是「非」、而被置於劣位,另一方則由於

被視為「非」、而被置於優位等等;無論如何,日本與中國的近代,一直

是藉著歐洲網路的觀點,爭執它是否為歐洲式、或非歐洲式的近代(極言

之, I非」 的爭執 ) ,而在表裡一體的關係上,定其位相上的先後﹒優劣。

其結果,我們無法如願地針對下述那種相互獨特性一一例如,歐洲近代與

前近代不可分,同樣地日本或中國與其前近代的獨特結構亦不可分的、那

種歷史上﹒風土上的相互獨特性一一正確地考察日本或中國的近代中、它

別無抉擇的(或是被認為別無抉擇的) I異 」 歐洲 式 的實體 。

根據上述,提出結論的話,今後我們在考察亞洲的近代峙,無論日本

或中國,有必要根據源自於二者本身的前近代的、那種「異」歐洲的獨特

性加以考察。
2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不!探討至此, I 異歐洲 」 這種說詞 已成贅語 。 日 本 與 中國 之 間 , 不

待插入「歐洲 J '自始二者就是相互獨特的;要言之二者在各自的歷史個

性上,本來就是「異」的存在。就前近代社會來看,例如日本的幕藩制與

中國的皇帝制,又世襲身分制與科舉官僚制、長子繼承制與均分繼承制、

本家制與宗族制J . . . . .等等,在政治﹒社會結構上具有巨大的差異;而這個

差異直接被兩國的近代過程所繼承,一目了然。

設若如此,我們考察「中國的近代」之視點,別無抉擇地只有立足於

這個「異 J之認識。

世界史的普遍,當然也應該立足於這個「異」、即個別的獨特性上。

最後容我贅筆,略述考察文化大革命的視點如下。

以「造反有理」一例來說,若根據中國內部的視點而在歷史上做一整

體的通覽,則不能僅從毛澤東破壞組織、或破壞法律這種角度加以喊否論

斷;我們應該從它是中國革命(雖則是否定性地、卻繼承了中國前近代,

因而烙印了前近代的母斑之中國革命)的歷史特質的一環進行考察。當然,

我並非指稱毛澤東的所謂奪權是好是壞、或是不得不然與否。促使毛澤東

發動文革的動機上,的確有路線問題和權力問題;但是這並非文革的本質,

只是現象而已;毋寧說,針對促使它以那種現象呈現出來者,即中國間有

的大同的近代、所具歷史結構上的各個矛盾,有必要加以透視。雖則無暇

詳述,事實上其中就有可能存在著文革的歷史本質。因此在透視文革的本

質時,誇大言之,有必要從歷史的層面通覽一遍中國革命的(甚至是中國

的)、「異」的前近代~近代的整體過程。

[第 1 章 註釋 )

[ 1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 ( 1 987 年 1 月 5日) , I 大躍進」 和 「 文革」


第 1章考察「中國的近代」之視點 23

帶來的損害高達 6,200 億元,折合日幣約 2 5兆圓。又,附錄文革前後、以


及近年的統計如下。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社會總生產 2,679 2,695 3,800 5,379 8,531 16,588
國家財政總收入 572 .3 473.3 662.9 815.6 1,085.2 1,866.4
國民所得 1,220 1,387 1,926 2,503 3,688 7,031
〔注〕單位:億元。根據《中國統三十年動~ , 1988 年版 ( 中國統計出版社 ) 。

(2) 竹 內好 《魯迅» (未來社, 1961 年 ) 、 以及 ( 中 國 的 近代 主 日 本 的

近代一魯迅在手力t ;0' I) C 1., τ)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編, «東

洋文化講座》第三卷〈東洋的社會倫理仿性格) , 1 948年。其後收

錄於《竹內好評論集》第三卷〈日本 k亞洲) ,筑摩書房)

(3) 1950 年 「 太平洋會議」 中 , 丸 山 真 男 執筆 、 提出 的報告 ( 日 本 的 ?


ν 至 于 吵 7,' J.,..) (日本太平洋問題調查會編譯, «7γ7 仿 民族 主

義一- 7 夕 / 今 ( Lucknow )會議的成果 k課題» ,岩波書店, 1951


年)文中一節。引文則摘自竹內好(中國仿民族主義) (見後出)

其後改寫題為〈曰:本 l 二 扣 It 否 ? ν 3 T I) 7,' J.,..) '!I女錄於 《現代政

治刃思想主行動» (未來杜, 1957 年 ) ;在此基於對 1 950年代問題

闕,心的了解,刻意引用最初該文原貌。

(4) 竹 內 好 《 中 國 的 民族主義» (岩波講座《現代思想》第三卷〈民族

仿思想) , 1 95 7年。其後收錄於《竹內好評論集》第一卷〈新編現

代中國論) ,筑摩書房)

[5 )西順藏〈無力h色的形成 r bh- bh-中國人民」的成立 l二 -:J p τ 〉

( «展望» ,復刊第一號, 1964 年10 月 。 其後收錄於 《 中國思想論


集» ,筑摩書房)

(6) 參閱拙著 《中 國前近代思想 仿 屈折 k 展開 »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1


24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年) (譯者按,本書中文版題名《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 ,國立

編譯館, 1995 年 )

(7)參閱拙稿〈中國仁扣 I t石公﹒私概念的展開> (<<思想» , 1 980年

3 月號) 、 〈 中 國 的 「公 ﹒ 私J >上﹒下( «文學» , 1 98 8年 9、 10

月號) ,以及回原桐郎(日本的「公﹒私J >上﹒下(同上)

〔附記〕一一執筆撰述上文以來,至今八年(唯篇首部份改寫)。而今 f

聲稱為了學習日本的近代化之成功秘訣,中國的研究者和留學生絡繹不絕

地渡海而來。而且這個近代化,在他們的意識中無可置疑地就是指「歐洲

化」。上述大多數的他們,由於並未客觀地認識到他們中國本身(即我所

謂的歷史基體) ,故而對自己的近代抱持完全否定的態度;反之對日本的

近代則抱持一種憧憬的情懷。可以說,他們身上並無對歐洲、對日本的「異」

意識。

此故,他們的日本近代研究,徹頭徹尾是主觀性的;若就自我中心這

個意義來說,則是主體性的。例如,他們之中,甚至有人認為日本先著一

步迅速地捨棄傳統、投入歐化的明治時代,以及迅速納入美國文化的戰後

時期,那種變身轉型的敏捷,就是應該學習的「日本的近代 J ;這恰似竹

內好氏當年的翻版。

一般而言,他們的關心並非在於客觀地了解日本的近代過程,而是在

於批判本國「現代化」的未完成及其妨礙要素。由此可知,他們的日本近

代研究,動機和目的一切,終究都是指向自己的「現代化」。極言之,日

本的近代過程的實態如何,在他們的關心之外;他們的日本近代化論,要

之不外只是中國「現代化」論。

但是,反過來考察的話,上述所謂「翻版」的竹內氏的中國論,動機

和目的一切,都指向日本的「近代化」之批判,又對中國的近代過程的實
第 1 章 考察 「 中國的近代」 之視點 25

態毫無關心;就以上二點而論,要之它是日本論。又就其自我中心這個意

義來說,它也是主體性的。

要言之,我們日本與中國的主體,彼此在認識上並未把對方視為一個

客體;因而本身的客體性無法得到客觀化,而具有自我一元性。這可說是

未具國際性交流的內向的、自以為是的主體。

諷刺的是,日中交流已經滲透到大眾層次的近數年間,二者之間,欠

缺國際性交流主體的問題,反而浮出檯面。

但是,慶幸的是我們(日本方面) ,早已其備了堪稱歷史性的自我意

識一一即,隨著交流的頻繁度增加,我們越發能夠感同身受地、清晰發現

對方一元性的「主體」此故,並未受到他們的「日本的近代」之迷惑。

反之,以他們的「主體」為反面教師,從而捨去我們的「主體 J '並

以這個交流為契機,我們能夠建立具備自他客體認識的、真正的研究主體。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如今我們才能撇開蔑視、憧憬、偏見、期待,在解

明「事實的世界」中、頗具「異」的中國這個世界上, (雖則三三兩兩地

邁開腳步)把「近代」這種屈折的價值的世界,如今引導回歸純粹歷史事

實的世界。但是,這個純粹歷史事實的世界,實際上卻是最難區分(分析) ,
而且分歧、多面、多局、錯綜的世界!
第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再檢討 27

第 2 章 近 代 中 國 像 的 再檢 討

「中國研究」在八0年代以來,逐漸展開急角度的大轉變。其中,出

自中國的變化、以及日中關係的變化之因素,固然重大。然而,下述這種

變化即,以冷戰結構的消融為起因,其結果導致亞洲的政治﹒經濟關

係上的架構發生變化,又因而引起進步保守、社會主義一資本主義、先

進一後進等單純二元論的構圖之崩壞一一也被視為另一重大要素。如果說

歷史學的功能之一,就是在現在中析出未來、或把過去視為現在的批判形

而令其重生;那麼,大多數人的感覺是:根據六0、七0年代的方法論,

已經無法完成這個功能,因此重新推敲戰後以來的方法論(它也是歷史觀﹒

世界觀的實踐所在) ,並摸索﹒確立適用於當今的方法論,是勢在必行的。

特別是在近代史(包括文學﹒哲學在內)的領域中,這成為燃眉之急

的課題。這與下述因素並非無闕,即我們(日本)對中國的近代史研究,

現代自不待言,它受到明治以來日本的近代過程之進展,直接影響極大。

因而本文在此針對「近代中國像 J '再度展開探討如下。所謂「再度」

者,是因為在此之前業已針對它的「歪曲」加以檢討 ( I ]。不過如果容我事

先聲明,則本文的意圖,就像上述一文所述,並非在於擁護洋務「派 J ( r派 」

字之所以加上引號,是因為我認為變法派﹒革命派的稱呼固然可行;洋務

「派」的稱呼,則與洋務運動的實體並不貼切)。事實上我的意圖,在於

透過「洋務一變法一革命」這個著名的階段論構圖(這是過去對近代中國

的認識上,多數人的根據)一一即,把「洋務」視為只是引進西洋的工業

(西用)、而藉以維持保存清朝專制體制(中體)之階段。「變法」則被

視為由於洋務意圓的失敗,因而試圖在改革王朝體制上、採取立憲君主制

的階段。「革命」則是進一步否定清朝體制、而以共和制為取向的階段(參

閱第 9章篇首的「解說 J )一一的再檢討(唯構圓的再檢討,並非目的所
28 做為 「 方法 」 的中國

在) ,以批判的角度(主要在「思想史研究」的範疇中) ,再度檢討「近

代中國研究」至今為止的方法論和研究態度。

但是,實際上以下所做的檢討,現實中早已展開而持續進行中;就這

個意義而言,這個再檢討與其說是「檢討 J '更應說是對消逝而去者的安

魂曲。雖然如此,縱使是過去的事物,在舊帳冊上清清楚楚地做好記錄,

是把它納入「過去」的必要手續;進一步來說,這也是今後研究者在批判

性地正確繼承「過去」時的必要手續。這就是我所以再次加以檢討的原因。

在研究中國的近代之際,雖有種種立場或方法,若僅就戰後與上述階

段論關係密切者一一要言之,當時屬於支流、而最近卻躍為主流的社會史

的方法、以及其他,在此略而不論一一加以整理,首先可以分類為下述幾

項:

(1)近代論的

(2) 超近代論的

(3) 歷史 唯物論的

(4) 人民 ( 農民 ) 論的

(5) 政治性的

(6) 民族感情論的

簡言之'(1)是在意識﹒無意識下以歐洲近代為尺度。 (2)是厭棄上述 ( 1 )

的方法,而試圖在中國檢出「非」歐洲。 (3)是以馬克斯的發展階段論為

基礎。 (4)是把「無產階級人民 J (實則為農民)視為中國的歷史發展之

動力。 (5 )是根據不同時期的政治課題要求而產生的,故而不足以稱之為

「論 J 0 (6) 則 毋庸 說明 。 其 中 , (5) 與(6) 由 於性質略異 , 姑且撇開不論 ;


第 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 29

至於 ( 1 ) ------(4) ·就其與「洋務一變法一革命」的階段論構圖之關係,檢討

如下。
首先可以說在(1 )------(4)中· (1) (3) (4) 三者與這個構圓 的關係特別深

厚。畢竟這個階段論的構圖之特徵'.基本上就在於它把洋務與變法的段位

差、界定在政治制度的變革計劃(具體上,則是立憲君主制的引進)之有

無;又把變法與革命的段位差,界定在擁護清朝的立憲君主制、或打倒王

朝體制的共和革命,

例如,就 ( 1 )來看,根據小野川秀美氏《清末政治思想研究» (東洋

史研究叢刊)的說法,洋務是中體(=清朝舊體制J)西用,變法是引進西

法(二議會制)的中體之改革,革命是中體的否定。又就 (3)而言,根據

中國的夏東元氏〈洋務運動發展論) (2) 的觀點 , 例如採取遺摺 間 的形式 ,

一面批判中體西用論(參閱第 9章「解說 J )、一面主張引進議會制的洋

務大官張樹聲(1 824-84 ) ·則被視為在「中國封建專制主義」之「體 l

邁向「西方資產階級民主制度」之「體」的「改變」過程中,出現的「資

產階級改良主義者」。至於 (4) ·不待例證;事實上始自鎮壓太平天國的

初期洋務,歷經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終至確立無產階級權力的歷史過程,

就是段位差的「事實」佐證。 (3 )與 (4)的觀點,雖然並非完全建立在這

個階段論,但其結果卻強化了這個階段論。如是,這個構圖由於明白易解,

極為長期以來,一直被應用在近代史研究中,如今或許在下意識中仍被應

用。

然而,倘若容我事先聲明,貝 IJ我並非意圖否定這個構圖本身。如果說

歷史學在某個意義上是一種「假說」之學,那麼這個構圖在一定程度上確

實具備了做為假說應有的機能。不過問題在於:假說終究只是假說,它並

非「事實」。要言之,由於目前為止這個構圖或曾遭到漠視,卻未嘗遭到

積極的否定;換言之,由於並無與其對立的其他假說,於是這個假說面對

~
30 做為 「方法 」 的 中國

「事實」時本來應有的謙虛,幾乎喪失殆盡。

於是, r 事實 」 反 而恰似削 足適履似的 , 經常 為 了 配合構圖 本 身 而遭

到裁斷;而且這經常是在人人視之為理所當然的狀況下進行。

下述的現象並非沒有不可解的部份一一即,在經濟學的領域中,經常

處於相互對立的(1)之近代主義、與 (3)之馬克斯主義,二者在這個假說

中毋寧是相輔相成的關係;這種奇妙的現象也見諸 ( 1 )與 (4)的關係。雖

然如此,這個組顱僅僅止於局部性,而未及總體,因此假說的安定性一直

並無動搖。

何故?因為這個假說,在總體上共有一個架構;而這個架構的根抵,

則已經深入普及我們的日常感覺、或社會通識的範疇。

在此,這個架構是指根據發展或進步的基準、來掌握歷史的某種模式;

而這個發展﹒進步的雛型,則是以歐洲為原型。例如,較諸封建、則是近

代,較諸專制、則是立憲乃至共和,較諸皇帝、則是人民具有進步性。其

底流則有如下的通識一一即,落後的亞洲I (在此,是指清朝中國)如是而

不得不進行變革。

不!或有人說, (3) 與(4) 並不符合上述架構模式 ; 更遑論(2) ,它

甚至排斥這個架構本身。關於 (2 )的問題‘容後再述。至於 (3 ) (4) 不 符

合架構的理由,則是 (3 )所其世界史的普遍性、以及 (4)所具中國革命的

特殊性,此二者的確無法輕易地爭獻肉入歐洲模式。然而有關這個普遍性﹒

特殊性的理解,卻仍有疑惑費解之處。例如 (3 )的歷史唯物論,它把生產

力和生產關係界定為歷史發展的契機 ( moment ) ;這在原理上,固然可以

接受。但是具體上它是以怎樣的生產關係之面貌出現,又與什麼上部結構

具有什麼關係等等,它在亞洲I (在此則為中國)的個別實地檢證作業,並

不完備。在不完備的條件下,下述那種取自歐洲I (思考模式)的議論一一

例如上述張樹聲有關引進議會制的奏言,被視為反映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
第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再檢討 31

(一般認為這是洋務運動下意外產生的)之「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一一卻

大搖大擺地出現了。至於 (4)的問題,與 (2)一併考察如下。

竹內好氏所代表的 (2) ,在戰後、特別是在近代思想史研究方面帶來

不小的影響,而且這個影響如今似乎仍然存在,故而在此加以探討。不過,

在此並非透過竹內氏的論述,而是根據西順藏氏的議論一一原因之一是,

最近《中國思想論集» (筑摩書房)又再版了進行探討 ( 4 )。西氏並

無有關上述構圖的專論,然而我們可以透過他相關的論文,針對他的「超

近代論 J (這個名詞是我擬定的,西氏並無責任)考察如下。

一一一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試圖藉著中體西用論保存自己;然而隨著

持續不斷的西洋侵入與中國敗退, r 中體捨 去 其皮 、 捨去其 肉 , 甚至捨 去

其骨,最後則只剩下髓而已」。要言之,最初引進軍事技術、殖產、通高

等西用(洋務) ,接著演變為政治制度、道德秩序等中體的改變(變法) ,
最後甚至採取放棄中國社會體制之態度(例如章炳麟) ;如此下來仍然殘

存的「某物 J '則與近代主義產生摩擦,並展開抵抗。這個「某物 J '採

取「歐洲|式透視法」來看的話,就是「既是古代性、封建性、又是超古代

性」的、停滯的「舊中國的底部 J '即「中國農村 J (即,舊中國,終究

屈服於西洋「資本主義之子的帝國主義 J '而且與帝國主義勾結而試圖展

開支配中國時的農村)。這個中國農村,以馬克斯主義為媒介, r統合 」

(Aufheben) 了 西洋近代和舊 中 國 , 並把 西洋的 「透視法 J r 翻轉 J '反

之發展至根據新生的自己的透視法,開始批判歐洲。若以人民為中心來看,

在天下王朝體制下,一向只是「白發性自句」、而且是「被動性自守」政治受

體的「總體」人民,由於是「總體」的,甚至欠缺成為「近代」國家的「國

民」之主體性的契機。於是,最後創出了「否定性的 J r 主體 J (即,排

斥清朝的封建支配、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支配、資本制下的階級的支配之「主

體J ) (例如章炳麟)。不過,在這個階段中,相對於靜態的人民,主導
3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權仍然在「自覺者」手中。其後,則開拓了「反之把主導權置於人民,使

自覺者從屬於人民的觀點 J (李大釗) ;具體上則是透過中國共產黨的實

踐,演變至「人人主體性地具有思想之人民總體」登場。

雖有冗長之嫌,以上就是西氏議論的要約。

根據西氏的文脈,首先我們可以發覺,在其文脈的基底,下述那種中

國革命公認的特殊性一-1m ,無產階級﹒貧個農(中國農民) ,掙脫了帝

國主義(近代主義)、與買辦化的地主﹒資產階級及其權力(舊中國)的

雙重控惜,而贏得解放一一被視為事實前提。(要言之,西氏的超近代論,

與 (4)的人民=農民論,是表裡一體的)。其次,則這個特殊性在與歐洲

的對比上,當然被視為問題。叉,我們同時可以發覺,上述歐洲與中國的

對比,並非根據歐洲和中國二者各自獨立的座標軸展開的對比,而是把歐

洲的透視法(要之歐洲的「觀點」。它把舊中國視為停滯的)翻轉後,進

行對比;其結果(始料未及的結果) ,則是以歐洲的發展﹒進步為基準而

展開的。

這樣說了,或將遭致批評-一一即,上述這種說法,對於一向否定歐洲

的進步史觀之西氏而言,是極為不當的。因為事實上西氏就把文化大革命

那種「從沒有文化的人民中創出文化J '而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在

最落後處生起的革命運動的方式 J '視為「不為歐洲所限定的」中國 om

「資本主義也罷、社會主義也罷,既不思為『先進國』、亦不思為『中進

國 JI '而甘於『後進國』的」中國)之「未來」。

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有關上述「特殊性」的理解。根據西氏的見

解,中國革命的特殊性,在於它把革命的主力置於「舊中國」的「底邊」

之處的「中國農村」。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有關它的特質,西氏卻提出了

歐洲式的透視法下所見的「中國農村 J (即, I 古代的 、 封建的 、 超古代


第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再檢討 33

的、停滯的 J I 所謂落後 」 的 中 國 像 ; 要之 , I 從屬於歐洲 體 系 的 中 國 像 J ) ;


而且進一步地「把(這個歐洲的)中國論的透視法翻轉了」。西氏為什麼

不自始採取中國式的透視法(要言之,從中國的歷史事實的時間﹒空間之

間隔中展開透視) ,藉以抽出實際存在於那個時空的中國農村,卻刻意借

用度數不同的歐洲鏡片,再把它翻轉,用來呈現中國農村;之後,又進一

步提出問題: I 從歐洲 式 的 中 國 , 回 歸 自 我 的 、 一 己的透視法 , 在 中 國 」

必須具備嗎?答案是簡單的並非是中國需要,而是西氏較諸他人更需

要從「歐洲式的中國」回歸自我。何故?因為在日本通用的「中國農村 J '

無疑正是需要加上條件限定的、源自於歐洲式透視法下的「描像」。如果

說表面看來並非如此,那是因為就像正常「眼睛」看不見一般,人人都戴

著歐洲的鏡片為之故。

此故,雖則迂迴輾轉、說詞反覆,西氏的「中國論 J '不得不是「首

先檢討歐洲式的中國論,並以其為前提、進而翻轉之 J (傍點,溝口加註) ;
具體上則是「把歐洲的否定性規定下的中國論,可說是翻轉之而轉為積極

性的規定」。最單純化的說法,則西氏希望把「人民總體 J (這是從歐洲

的「人格自由的原理」之翻轉而來的)一一要言之,藉著「總體人民的哲

學J (=毛澤東哲學)之「活學」、而「人人得以主體」化的「總體」

的 I IF 吾輩 中 國人民 Jl J '與歐洲的「人格」的個體對置等觀。

所謂個體與總體,原理上是表裡對比的關係。就這個角度來看,若說

「歐洲的體系﹒世界本身 J I透過 中 國 , 反 而遭到批判 、 遭到規定 J '亦

無不可。然而這個反批判﹒反規定,是出自於以歐洲|的體系﹒世界「本身」

為基準的,故而這個「反 J '自始就受到歐洲的體系﹒世界所制約。

要言之,西氏的「超近代 J '自始就受到歐洲近代的尺度之規定。

由於西氏一面否定進步史觀,一面卻在「後進」上認取價值,因此他

依然為進步的構圖所拘。又由於他藉著人民、馬克斯主義,而把個體、近
3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代主義翻轉,故而為個體和近代所拘。

我以為這個「超近代」之所以被視為近代的反規定,而無法脫離它(指

近代)的規定,是因為戰後日本仍然意圖保有近代性的日本;因此針對它

的超越﹒克服或批判,就被視為直接關係到目前燃眉之急的政治課題。

像這樣,中國的特殊性,演變為歐洲的透視法(其實是近代性的日本

的透視法)之問題; I落後 」 則被視為一種 「觀點」 、 而加上條件 限定 ;

至於做為事實存在的落後的中國,貝 IJ被翻轉而堆積至 1 949年以前、或 1 9 11

年以前(的中國)。這就是西氏所謂的「舊中國 J '在此則指清朝中國。

本來, I 中 國 是否落後 ? J 這種一般性 的命題 , 是不 可能成立 的 。 做

為中國內部的問題,例如清末中國較諸現代中國,在那一方面比較落後呢?

這種說法固然可以成立。然而一般在比較中國時,通常都是指比起歐洲和

日本如何如何?具體方面則是生產指數、或國民所得的比較。但是,這只

是某一事項上數字的多少之問題,與所謂落後的問題(即涉及文明和歷史

的「質 J )是無關的。而且縱使勉強採用數字來表示,那麼所謂的落後,

終究只是當事者的意圖之問題;例如,現在自己希望達成什麼目標,買 IJ 未

達到目標的不足量(距離) ,即是當事者對落後的認講;與這個目標設定

無關的第三者(儘管自己在數字上已經超過那個目標線) ,不真秤量、評

判的權利。

以上是我的看法;因此我認為洋務~革命的構圖,是把第三者秤量下

的「落後 J '與後述的「革命」並列,而視之為架構的一支基牲才成立的。

而且如果採取比喻的說法,這令我覺得就像從外頭撿來破爛而丟棄於

廢棄場一般,把「落後」丟到清朝中國後,再以這個「落後」的堆積物為

前提,接著「越姐代居」似地提出如何處置的問題;而其解決的方法論,

似乎就是洋務一變法一革命的三階段論(更正確的說法,在其前階段可加

上「守舊」、而為四階段論)。我之所以認為這個架構是源自於歐洲的祖
第2 章 近代 中國像的 再檢討 35

型者,不外正是針對這個「落後」問題而言。

或許上述的「落後」問題存在於近代論中,可說是理所當然的;然而

如上所述,超近代論中也堆積著所謂「落後」的問題,則不免令人感到意

外。不!就某種意義來說,令人最意外不解的是,在標榜科學性的、歷史

唯物論中,也能感受它( I落後 J )的存在。例如,相對於資產階級的「自

由、平等、天賦人權」的「先進」思想,夏東元氏稱之為「腐朽沒落的封

建意識」云云的「封建」中,不是可以感受它的存在嗎?

原來只是時代區分上的「封建 J '它在使用上具有「落後」的語感,

管見所及,是始於嚴復 ( 1 85 3 - 1 92 1 )在 1 904年出版的譯作《社會通詮》

(E. Je此5 , A History ofPolitics) ; 他在書 中 介紹 了 簡克士 ( E . Jenks) 的 「種


族社會一宗法社會軍國社會」之進化史觀。嚴復本人也在序文中,把宗

法與封建二者連繫一起;其後,宗法=封建社會被視為歷史階段上落後的

社會之看法,極為快速地擴散普及。至於在此前後的議論,~IJ仍然是一一

地方自治,即古之封建也。(康有為, 1902 年 ) (5)

代議者,封建之變形耳。(章炳麟, 1908 年 )

無論基於肯定或是否定,本來與地方自治和代議制一起相提並論的「封

建J '至此突然變成「落後」的同義詞。在《新青年》雜誌中,宗法=封

建的儒教意識形態、被陳獨秀等人視為「學開化東洋民族一貫的精神」而

遭到否定。等到馬克斯主義的發展階段論被接受後,這個「落後」的觀點,

至少在一九二o · 三0年代已經佔居決定性的地位。反過來把這個「落後」

當作中國革命之條件的毛澤東,他也把過去皇帝﹒貴族﹒地主不斷榨取農

民的封建中國,視為幾千年來「停滯不前」的社會。然而這個「落後」之
3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認識,一方面由於經歷了以自力更生為目標的、文化大革命之挫折,如今

在中國,反而普及於大眾的層面而一般化了;其結果,造成面對「先進」

時一昧索求自己置乏之物的欲求不滿。

之所以如此,原因係來自於「腐朽沒落 J I宗法社會 J I停滯不前 」

等「落後」的認識,並非都是出自當時中國的歷史現實之分析所得的認識,

而是被捲入外部的觀點而生起的(可說是喪失主體的)一種置乏的認識。

其中並無針對目標到達度的正確歷史分析,以及出自其中的邁向目標的、

堪稱為「充實」的落後感覺。要言之,雖說是「科學的」歷史唯物論,一

旦未從中國的歷史現實出發、而以馬克斯=歐洲尺度的「發展﹒進步」階

段論來看中國,那麼就像嚴復一樣,受到來自外部的「落後」觀點所左右;

此故,產生了面對「先進」時一味索求自己匿乏之物的欲求不滿;於是,

「先進=資本主義 J I後進 = 社會主義 」 這種馬克斯始料未及的大眾感覺 ,

瀰漫在「中國人民」之中。

如上所述,無論是近代論、超近代論,或是與其互為表裡的人民(農

民)論、歷史唯物論(從對抗皇帝﹒地主的封建支配之角度來看,人民論

也是) ,在意識下﹒無意識下都殘存著上述把舊中國視為「落後」的認識;

它(落後)似乎也成為我所謂架構的一個基柱。設若如此,守舊一洋務一

變法革命這種階段論的假說構圖,基本上可以說是立足於歐洲式透視

法。然而果真如此?我認為別無疑義。不過,這個假說構圖之所以能夠長

期安定,它的要因除了這種「落後」的認識外,如果針對這個假說構圖是

否立足於歐洲的透視法而言,那麼有必要等量等質地列入考量的要因,即

是下述的革命究極認識(以下簡稱為「革命 J )
理由是就像洋務與變法的段位差已經清楚顯示,又像洋務的前階

段經常被冠上頑固守舊等略帶否定性的意味所示一一這個階段論(指革
第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再檢討 37

命)顯示了「中體」的崩壞過程,換言之顯示了接受歐洲的深化程度;反

過來說,貝 IJ顯示了對中國的否定程度,要言之與舊中國斷絕的程度。

然而眾所皆知,革命,固然是在既存體制的崩壞、以及與其(既存體

制)斷絕的結果下出現的。但是,這個革命卻是在既存體制中受胎成形,

故而受到體制所具歷史和現況的規定;因此如果說是否定﹒斷絕,買 IJ只能

說是在否定﹒斷絕的形態中展開繼承。

如此一來,把舊中國(要之清朝中國)設定為「落後 J '而把革命視

為它(落後)的決算,這種虛無的看法,與上述看法(把革命視為根植於

舊中國的土壤而只能受其規制) ,二者無法避免觀師對立。

就具體的例子探討如下。最佳的例子就是,在舊中國被視為外來的、

變法派引進議會制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近代論的見解固不待言,就像它被超近代論視為「去

(中體之)皮、去肉、甚至去骨」、又被歷史唯物論視為資產階級改良主

義所示,一般而言(不!豈止如此;甚至當時對議會制主張最力的人士本

身)都把它視為來自西洋的侵入或移入。

那麼首先考察這個變法論。根據小野川氏的見解,則在光緒十年代前

半期( 1884-88) 的 、 洋務上昇期 之 影響下 , 後半期 ( 1889-93 )起,議會


制度議論才開始出現。又以光緒 20、 2 1年(1 894、 1 985 )的甲午戰爭為

轉機,這個變法論取代了其前的洋務論。 [ 6 )

但是,這個看法並未貼切吻合「事實」

事實上,有關議會制的介紹,早在道光 24年(1 844 )梁廷梢的《合

省國說》揭開序幕後,接著又有同治 5年( 1866) 的張德勇 《航海述奇》

(7)、斌樁《乘桂筆記» ,又同治 7年上述張德鼻《歐美環遊記》、滿州宜

皇《初使泰西記》。而且就像其中的記述一一一所謂「一公之於民 J (<<合

省國說» )、「所辦政事,一有偏私,買 IJ群議而廢之 J (<<歐美環遊記» )、


3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民情達、而公道存 J (<<初使泰西記» )一一所示,儘管有時採用了傳

統的公﹒私之概念,要言之比照舊來的價值觀而加以解釋,大體上都是認

同議會制的。至於光緒初年,言及議會制者,除了已知的《郭嵩熹日記》、

張力臣《蟲測后言》外,又有光緒 3年 ( 1 877 )的劉錫鴻《英輯日記》、

光緒 4年的錢德培《歐遊隨筆» '以及推定為此時所作的李鳳琶〈巴黎答

友人書) ,又光緒 4年的曾紀澤《使西日記》所抄錄的、馬建忠的〈上李

伯相言出洋工課書)等。

此外,值得注目者,則是光緒元年( 1875) 的文祥 (1818-76) 的密奏 。

他在其中引用《書經) (洪範)的「謀、及鄉士」和「課、及庶人 J '藉

以比照西洋諸國的上﹒下議院,而加以介紹;又說土耳其和希臘雖為弱小

之國,它們之所以能與大國為伍者, I 人心 , 固 J 所致 ; 另一方 面 , 德 國

之所以打敗法國,是由於法國民心離背法王。他說,如果其國政治「與民

情相背 J '則將成為各國競相侵蝕之地;因此他奏言指出中國也應期訐「事

必無不極民心之是非 J '縱使「外國上議院﹒下議院之設,勢(根據當前

國內情勢)雖難行,義(原理上)宜采取」

這位文祥,當時是與恭親王並列軍機大臣的人物;在設立總理街門時,

亦多所參贊,其後則為恭親王的左右手,而一直領導洋務的、滿州、|紅旗人

出身(可說是滿州、|貴族)的重臣。所謂「民心固結」一語,是鴉片戰爭以

來領導階層提出的一種口號;然而格外值得注目者,其一則是「固結」的

途徑,至此有了一八0度的轉變,即不僅只是來自上層片面地要求忠誠,

而是以包容接受來自下層的「民心之是非」為必須的前提;其二則是這種

見解出自於權力的中樞。

話說權力的中樞,則上述劉錫鴻身為駐英副大使,滯留倫敦期間(光

緒 3年) ,據說每隔十日就把《英輯日記》寄給北京的沈桂芬、毛昶熙。

(8) 當 時 , 沈位居軍機大 臣 、 兼兵部尚書的重要職位 , 毛則為吏部尚書 。


第 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再檢討 39

因此上述洋務派大臣張樹聲,他之所以在光緒 10年(1 8 84 )九月奏


請引進議會制,事實上其背景就是這些權力內部早期以來就具有對議會制

的關心。根據上述,洋務運動很早就涵蓋了對議會制的關心;由此可知,

(小野川氏的論述一譯注)在探討洋務﹒變法之間是否具有實質的段位差,

自不待言,甚至於在探討二者是否為時間上連續繼起的階段之際,皆未切

近「事實」

然而我更想說明的是,這個議會制,在制度的形式上(就像當時人們

心目中的看法) ,的確是百分之百自西洋引進的;但是,規定實質內容的、

接受容納它的基體本身,卻是「舊中國」的。這(基體)就是上文亦曾敘

及的被稱為「封建」的、清初以來的地方自治﹒地方分權的趨勢。 [ 9 J

有關清末議會制的議論,經常是藉著鄉士、鄉大夫、里正、鄉官、三

老、里老、鄉約等名詞(這些都是與古來的地方制度有關的名詞)加以說

明;這就類似我國(日本)褔澤諭吉,把江戶時代的「五人組」視為地方

自治的淵源之議論。不過,在認知上一味拘泥於這種說明,則不可。

例如,康熙年間御史龔健颺,上言奏請在縣內東西南北四鄉置「鄉官 J '

並從本鄉之人中選拔任用之。當時大學士那爾泰就指出任用「世居其主」

的「本鄉的進士舉貢生監當民人等」的危險性。( 10J 由 此可見 , I鄉官 」

的實質,是「進士舉貢生監」等鄉紳﹒士人階層、或與其相舟的當地有力

人士。他們正是清末期的封建一地方自治一議會的輿論之實質基盤。如果

抹煞而末考察濫觴於顧炎武﹒黃宗羲的、這個封建的輿論之基盤,那麼對

於中國的議會論﹒民權運動的理解,是不具歷史意義的。

如果把這個基體(上述被設定為「舊中國」的受容基體)的存在本身

視為「落後 J '那麼清末的變法一革命,既非這個「落後」的「克服﹒超

越」、亦非它的「統合 J ( Aufheben ) ,只能說是這個「落後」的繼承(雖

然是否定性的繼承)。要言之,縱使是張樹聲的西體引進論,它固然不是
4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直接引進夏東元氏所謂的「自由、平等、天賦人權 J (在中國的清末,以

個人的「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為基礎的、做為個人權的民權,無論是

在思想層面、或運動上,尚未生起) ;事實上應該視之為在「封建 J =地

方自治的胎動感應下的(要之中國獨特歷史展開下的)個體的表現。把洋

務視為護持「中體 J =反議會制、把變法視為移入「西法」二引進議會制,

根據這種圖式化的觀點,貝 IJ無法掌握、說明當時的局面。更何況包括文祥

在內的、同治至光緒初期的這些人士,倘若如同夏東元氏所見,視之為資

本主義的生產關係反映下的、意識形態的產物,那麼頑固守舊派與變法派

混合為一體的、劉錫鴻(參閱本書第 10章)的個案,更是無法解釋。

像這樣,把洋務一變法、視為廢棄中體而引進西體(巴拉修 = Bal缸as所

謂的「古老軀體 J ) ,或視為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即根據歐洲的透視法展

開的觀點中,在「事實」的層面有不少破綻,故而疑問亦多。西氏那種「去

皮、去肉,甚至去骨」的表現,妙的是與主張近代論的巴拉修下述那種代

表西洋傲慢的表現一一所謂「中國三千年來的古文化上,西洋不斷地展開

進擊 J '中國方面從技術、經濟、自然科學,終至宇宙(天下)的觀念,

「一再退卻,…...不知不覺中,甚至堅守防禦線的希望,完全被迫放棄了」

(II) 一一至少在有 關 「舊 中國 」 的觀點上 , 基調 ( TONE ) 是一致的 。 總之

特別是有關中體的問題,上述這些敘述,與事實完全相反; 1舊 中國 」

並未像西氏等人所見的那樣脆弱。

附帶一提的是,巴拉修經常正面(肯定性地)引用的一段著名論述一

一即, 11890 年提倡立憲君主制 J '較諸 1 9 10 年成為共和主義者 、 1 93 0

年成為共產主義者,更需要勇氣。一一其中也顯示了西洋的傲慢,即他認

為立憲制對於古中國而言,堪稱為傾國傾城的船來珍品。然而在此再次強

調,沒有受容的基體之處,就沒有「引進」的問題;反過來說, 1引 進」

是受基體的條件之制約。事實上,中國在政治上的近代過程,與歐洲和日
第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再檢討 41

本(從封建的分權、邁向中央集權)相異,它傾向於從王朝的集權、邁向

地方分權的聯省自治(其後則因外音問|集件的影響,在歷經種種轉折的結果,

反而不得不創出強而有力的中央集權國家)。而且促使這個基體在軍事﹒

經濟﹒政治等領域進行發展者,不外正是洋務運動。因此如果要說「勇氣 J '

那麼這個「勇氣」應該獻給面對字面所示、名副其實的「千古未曾有之奇

局J (即,歐洲世界無理蠻橫的侵入)時,反而藉著「師夷之長技」而與

之對抗的、洋務的先驅者。

話題偏離了!回到民權運動的主題吧;當然這(民權運動)並非視之

為封建一聯省自治的潮流,就可以理解的。例如,由於代議青 I)終究演變為

「本鄉」的豪紳的代議,這反而較諸專制官僚制下外來﹒短期任職的官僚

政治,可能更為嚴密苛刻,於是有人站在被治理的農民之立場,起而反對

代議制,並主張無政府主義的人民權(劉師培) ;另一方面,則有藉著省

人治省(本省人治理本省)之名的、軍閥所主張的省人權;可以說,民權

的潮流,堪稱複雜多端。但是大體而言,包括陳獨秀等人《新青年》集團

的、西洋一面倒式的民權議論,無疑都存在於中國的基體內。

守舊一洋務一變法一革命這種假說的最大缺點,就在於對這個歷史的

基體之考察不夠徹底,並把事實「捨棄」了。雖然如此,它之所以未被視

為不可思議,完全是因為中體= r 落後 」 這種歐洲 的透視法 , 自 始就與 領

域外的(例如中國研究部門以外的研究者、乃至-般市民,總括言之戴有

歐洲鏡片的日本人之間)先入為主之成見密切結合所致。

在此有必要探討我視之為上述架構中的另一基柱一「革命」。目前為

止,我一直在追究西氏的超近代;原因是它並非與我自身毫無關聯之事。

雖然只是小學時代,對於在「大東亞共榮圈」環境中成長的我們而言,中

國革命所真人生上的意義不小。聖戰變成侵略而產生的贖罪問題、戰後日
4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本的對美從屬、以及戰略上協助封鎖中國的問題等等,雖也涉及政治層面;

然而自己堅信為聖戰而不疑的正義(並非止於知識層面) ,突然遭到全面

否定時的內心衝擊,乃至面對宛若異次元世界的、那種中國革命突如其來

的出現所謂「突如其來」者,完全是印象上的感覺一一所帶來知性的

衝擊;說來絕非誇張渲染,它決定了我的人生方向。「落後」一「革命」

可說是我的原點。在這個根抵上,與其說是批判日本近代,毋寧說具有立

基於亞洲主義(這是來自於對歐洲的價恨)和贖罪感的反帝國主義。西氏

的超近代,就存在於這種戰後世代的、反日本之理念或感情的土壤中。而

且這個土壤,也是把自己的反日本=反近代的理念根據、寄託在文化大革

命的下一世代能夠共有的。要言之, I革命」 在相 當長期以來 , 就在反 日

本的日本人(這種說法不雅的話,就說是「革新主義的日本人」吧)中紮

下根基。

極言之, I革命」 對 『 我們 無法徹底成為 「人民」 的 日 本人 』

而言,是自我「統合 J (Aufheben )的理念型。無可置疑的,洋務一革命


並提時的革命(辛亥革命) ,它在三~四階段論的最後得以安定下來,是

因為它進一步成功地發展至人民革命這個歷史事實或認識使然。要言之,

由於這個革命是把人民革命設定為頂點,換言之藉著朝向「革命」的序列

整編,它在『我們日本人』之間才得以安定。所謂「革命」是假說的架構

之另一基牲,這是說它被視為大家共同追求的理念的究極點,而被『人民』

做為一種先驗性的共同認識。

這種認識,長久以來阻礙了對人民中國革命展開徹底而直接的審視。

豈止如此,面對戰前以來的近代論、以及戰後依附美國戰略的近代論等等

對中國革命的批判,基於對抗上的必要,我們在心理上本能地傾向於它(革

命)的「美點﹒優點」。西氏所謂的『吾輩中國人民JI '即是個中一例。

於是「革命」一方面冠冕堂皇地成為日本人的思想之問題;另一方面,它
第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再檢討 43

是中國的歷史的問題之意識卻淡薄了。「革命」在近代論中,被視「落後」

的克服;在人民論中,被視為應有的理念型;在超近代論中,被視為「落

後」對極上的自我「統合 J (Aufheben) 式的理念型 ; 它被事先設定在各

自的究極點。歷史唯物論,則為這個途徑提供理論保證一一這就是三~四

階段論的模概。洋務= r落後 J 、 革命 = r 革命 J '二者被對極化,中間

則插入變法,這種明白易解的構圖,於是如上所述在戰後的近代中國史中

特別是在思想史中佔居主導地位。

謹此再度聲明,我並非意圖否定這個階段論的假說(不過,前提是一

一根據「事實」來糾正「假說」這種當然的作業,必須持續不斷地進行)。

事實上我視之為問題者,不在於假說的正當與否,而是這個假說在上述各

論中終極點的安定性,以及這個安定所憑藉的事先設定性,還有引發上述

各論的、戰後的「中國近代研究」的方法論或態度論。

或有人間,那麼你本身的方法論是什麼?自始你就無意採取篇首所列

(1)----(6) 的任何觀點嗎 ? 如果 不 得 不 回 答 的 話 , 只 能 說我 的 立場是 「 基體

展開論」。不過,雖然稱之為「論 J '其實它只是指中國自有中國固有的

展開而已。而且在此這個「中國 J '是指或是南北的混合,或是遼﹒金﹒

元﹒清等異族與漢族的衝突和混合等等現象不斷反覆重演之中,一面變形、

一面堅實地繼承而來的某種「基體」。要言之,所謂「固有的展開」者,

是指以基體本身的內因為契機的、辯證法式的展開而已。

我之所以煞有其事地稱之為「基體展開論 J '要之是因為我想強調一

一中國近代,它不應該被視為所謂「西洋的衝擊」下的受體(極言之,則

「中體」的「西體」化)、換言之「舊中國」的解體過程;毋寧說我認為
4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反而應該視之為「舊中國」的蛻皮(脫胎換骨)過程。所謂蛻皮,是一種

重生;在不同的角度下,再說是新生;但是蛇並不因為蛻皮後,就不是蛇

了。
的確! I 西洋的衝擊 J '名符其實地帶來具有「衝擊」性的力學作用;

洋務運動、變法運動無疑正是它的反作用。然而這些運動的周波頻率,如

果以長度三百年為單位而加以檢定分析的話,它基本上是「舊中國」的運

動之連續型,一目了然。

以政治上的近代過程為例,上述清初以來的地方自治的志向之前,有

太平天國時期的湘軍﹒准軍(參閱第 9章「解說J )的成立,其後則出現

省的獨立運動一一在這道軌跡上, I民權」 和 「 平等 」 等 「衝擊」 力 量 ,

的確是在其過程中起了增幅擴大的作用;但是,基本上它還是「舊中國」

以來的東西。此故, r民權 」 和 「平等 」 的發展 , 終究也是以中 國型的面

貌出現一一伊闕,它所主張的,並非是 Ii固人」的私權,而是做為「總體」

的國民權;又並非是個人之間的平等,而是相對於皇帝和列強的、人民和

民族的「總體」性的平等。又,以經濟上的近代化為例,因毛澤東革命而

實現的田土公有化,畢竟也是繼承了明末清初以來的一一更早則是井田論

以來的田制論(特別是其中的均分論)的潮流;儘管在其過程中,它

接受了馬克斯主義的洗禮,但其結果,所謂的無產階級還是以「貧個農」

為內容,而呈現了農業國固有的歷史現實。

最重要的是,在相同的「西洋的衝擊」下,日本產生了天皇制下中央

集權的絕對主義國家,中國則在廢止皇帝制後、產生了省獨立=地方分權

的共和制國家;又第二次大戰後的日本確立了私權,中國則是建立了公有

制。要之它(衝擊)所帶來上述不同的差異,如果架空了二國各自的前近

代之差異,則無法理解。要言之,若就日本和中國二者來看,則「衝擊」

並未破壞、或使其前近代以來的結構崩潰,它只是促成二國的前近代蛻皮
第 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 45

(不過,由於它的力道太大,而導致些微變形)而已。

中國的近代過程,就思想史層面而論,是「公」之革命的過程。這個

「公」又以清初以來的「均 J I 平 」 為主要 內 容 , 因此革命並 不待馬克思

主義的來臨,它原本就帶有社會主義的色彩(例如太平天國運動,就是佐

證)

此故,我們應該針對下述的事實一一即, I地主階級頑固派 」 的劉 錫

鴻(參閱第 10章) ,或以專利為非、而下令關閉工廠的儒家官僚徐膚陸

(參閱第 9章)等人,在「均」的基礎上,與無政府主義者的劉師培結合

了;而且他們又歷經孫文、而銜接連結到毛澤東革命一一進行整體過程的

俯轍。李鴻章等人為了振興商工業,所提倡的「專利(私) J 的 主張 , 在

普及遍佈各階層(從官到民、又從保守主義到急進主義者)的「公 J = I均 」

的深厚基礎中,幾乎是毫無容身之處;至少若就思想史的潮流來看,資本

主義(式的「精神 J ) ,對「舊中國」而言,它無法成為基體。

上述這種前近代與近代之間關係的連續要素,今後除了思想的層次

外,實有必要廣泛地包括日常倫理、民間習俗,以及以上述三者為基礎的

社會關係等層面,加以考察。關於這 J點,最近演下武志氏有關「合股」

問題的考察,值得注目。

潰下氏的著眼點主要在於, 1978 年 ( 中共十一屆 三 中全 會 ) 新經濟政

策以來,急速發展的所謂鄉鎮企業的經營方式,即它的合股=共同出資方

式。他說: I在此所見的共 同 出資方 式 , 特別 是指資金之提供以外的 、 財

力和勞力的提供;它也被稱為身股﹒力股﹒人股。這是歷史上民間的小規

模共同經營之中,一直存在的出資形態、利益分配形態」。此外,他認為

應該透過那種超越 1 949年的革命這個政治劃期、而連續不斷的社會經濟

史上的要素,藉以探求中國社會古今總體的特質。在此同時,他又提出與

近代中國研究有關的視點之問題。〔口〕
4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在此, I股 」 字的含 義 , 較諸 日 本現代語 中的 「株式 J (=股份)

更接近江戶時代的合伙經營者的「株 J (=股)。然而在這個合股中,出

資(資金出資、現物出資)而成為股東者,直接也是該企業的勞工;這種

方式,令人想起日本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合作方式,二者在原理上完全相

同 o根據吉澤南氏詳實綿密的報告[叫,在(日本的)合作社中,出資社

員在各個年度的農業利益中領取的分紅,是出資的土地的土地報酬,以及

年間勞動基數的勞動報酬。在這種情況下,做為出資的土地,是涵蓋特定

個人的私人所有權在內的共同資產,這可說是極為特殊的所有關係。要言

之,土地只是賣給合作社這個法人;換言之所有權既無讓渡移轉,亦非根

據貸借契約而來的有價貨與品。勉強說來,這是個人所有權依然潛在的共

同財產,可說是禁止買賣的「株 J (=股) ;就此來看,日本的合作社在

原理上可稱為「合股」事業。

我之所以特別把合作社和合股企業相提並論,是因為我認為這種共同

方式,事實上類似(中國)前近代以來、宗族的族田共同管理方式。

在此,根據末成道男氏對台灣宗族的社會調查(1 967 -79 ) (14)' 則在

台灣,宗族的共有財產,一般被稱為「公業 J ;公業的設立方式,是在分

配財產時、保留一部份做為共有財產,或是大家出錢另行組織而成。至於

利益的分配,前者的方式, ~IJ根據攜承財產峙的分配比率 , 後者則根據 出

資的股份(持分)。附帶一提,在 1 932年(日昭和 7年)的記錄中,某

一鄉村的全部耕地中,有百分之四十強是屬於公業。

又這個公業,根據末成氏的看法,在大陸則相當於(早見諸宋代的)

族產、把產;若就用途類別來看,則相當於祭田、太公田、義田、義莊等。

設若如此,這些公業或是完全以祭把祖先為目的,或是為了一族子孫、而

由有心的族人寄贈做為學習費用,其中包括各式各樣的性質,並非完全以

分紅為目的。但是若就以分紅為目的者來看,這個共同方式,在「私權潛
第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再檢討 47

在的共有」這一點上,原理上可以歸到「合股 J '一目了然。

或許這種共同方式,最初是出自於「岡居共財」那種中國特有的、家

父長主導下家族收入的共同管理方式。無論如何,宗族長老主導下「共同

社會 J ( Gemeinschaft )式的公業管理,到現代鄉鎮企業的「利益社會」

( Gesellschaft 。在此指公司企業一譯注)式的合股經營的關係中(地緣性

的共同關係'例如村落中水利的共同管理,以及各種相互扶助的慣例等介

在其間) ,我們可以發現一種連續而不斷蛻皮(就某個角度而言,即近代

化)的、社會關係上的基體。

這給我們一項啟示,即「公」二「均」並非只是儒家知識份子的經世

理念,它與更為柔軟彈性的民間社會習俗也是相通的。

最近我在其他論文探討了中國的公與日本的公(t.5扣"?(1)、二者在

基礎上的「共同」概念;就其特徵而論,前者是「連結體的共同」、後者

則是「領域的共同 J 0 (的〕關於這個「公 J '中國與日本的差異,倘若根

據上述的文脈重新釐定,則中國的「連結體」中包含了「私 J '日本的「領

域」中則未包含「私」

在此之所以特別提出「私 J '是因為這個公業一合股的連結體關係形

式,對於日本人在「近代」問題上,經常探討的「自我 J或 r f固人」問題,

從其他角度提供了某種觀點,因而藉此機會略加考察。

首先探討這個公業之「公 J '這與「人人皆為公產教養、不恃私產,

人人雖多私產,亦當分之於公產, ....J (康有為《禮運注» )的「公產」

之「公」相同;在此二者的「私J '都是把自己投入「公」中,而把自己

獨有的領域融入共同性之中。要言之連結體的公,是以連結私與私的形式,

而包含了「私」。但是從私的角度來看,私在連結體(公)中,雖然可以

主張私的關係層次;不過在其反面,由於這個私的連結關係'經常與他私

之私連結一起,因而無法與公(連結體)分離,不能擁有自己獨有的領域
4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自私)。換言之,私由於投入「公」中,反而無法自「公」分離﹒自立。

另一方面,日本的「公 J '以「公產」為例,通常是指公家的財產,

即官有財產。日本並無在中國所說的 I (由人民)公立政府 J I (東亞)

為白種人所公有 J (川等「公」字的用例。就像一旦提及公立﹒公有,就

是指官立﹒官有所示,一般而言, I 公 」 在 日 本 , 是不容許 「 私 」 介 入 的

領域;此故做為領域的自私的世界,反而能夠自具一格而與公的領域有別。

這個「私」的領域之自立(要言之,或是指個人的內面世界之自我的自立,

或是指不為政府(公)的壓力所折服的、個人的人權之確立) ,被視為「近

代」的問題,在日本、特別是戰後成為議論的焦點。

在此我希望再次強調一一上述日、中的「私」所具近代的個我之問題,

並非是接受歐洲思想深淺程度的問題,而是受容基體的差異之問題。一一

因為我認為這個「私」的問題,在考察中國型的資本主義時,或許令人感

到意外,它卻是不可忽視的要素之一。

例如清末的官督商辦企業中、所謂洋務派人脈的私物化,或民國時期

所謂四大家族的介入官僚獨佔資本等等,血緣﹒地緣等所謂「緣」的關係

脈絡 ( net吼叫k )對企業的浸透,目前為止在探討上,完全被視為反近代的

封建性要素(例如第 9章引用的 A書之論點,所謂: I 反 動 的 ﹒ 後進的 ,

強固的血緣性和宗族性、乃至私的主從性 J '即是一例)

的確,這些「緣」的關係脈絡,或許包含了訐多封建性的人際關係;

但是另一方面,在最近的鄉鎮企業的活動中,例如材料採購、銷售管道、

資訊收集等各種管道,多數都是依賴「關係 J ( connection) ,才能有所進

展的。關於這個問題,費孝通氏曾經做過社會調查,並有所提示[川。或

許「緣」的關係脈絡,從前近代至近現代的過程中,在推動中國的經濟活

動活性化上,可以說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至於從倫理的層面來看,對做為連結體倫理的公倫理而言,如果為了
第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再檢討 49

確立自己的領域一一例如,為了確立個人的自我一一而把這個「緣」的連

結體關係斷絕;這個行為本身,就是反倫理的。因此自己所得的利益,當

然必須為連結體圈內所共有、而在其中流通。如果在這個連結體中的任何

一人得到官位,那麼他一人的官僚性特權,就倫理層面而言,應該為連結

體所共有。倘若根據上述宗族的「共同社會」式的共同關係來看,他們以

族產(公產)為中心而結合成一個連結體,其中就內含了一種時IJ益社會」

式的共同目的一一譬如,從這個連結體中,培育出多數的科舉合格者;然

後彼此共有(共享)這個官僚特權一一這種「共同社會」與「利益社會」

二者表裡一體的共同性,被視為促進宗族延續與強化的關鍵惘。或許這

種連結體,正是洋務企業經營的人脈關係的基底。在這種情況下,本來屬

於私的連結關係的、這種「連結體的公(共同性) J '很容易把官=公納

入其中;於是,官營企業的人脈. flJ 權等 , 有 如連鎖式地經常連結到這個

「私 J的連結關係中;而這又是在倫理層面無法排除的。要言之,做官的

甜頭,不捐輸給連結體的「清官 J '被視為一人獨佔利權的利己行為,反

而可能遭到倫理的指陀排斥。

若與日本對照的話,在日本,官﹒公司﹒團體等的「公 J '是在原理

上設定為排除「私 J (個人的自私﹒家族關係)的「公 J (公家領域)

因此它(公)能夠避免上述私綠的侵蝕,而在倫理上得到護持。在這種對

比中,我們可以發現,日﹒中各自的基體的功能作用。例如在日本, r 家」

(私的領域)是世襲的,而且是長子繼承的單傳方式,於是「私」產也得

以保持。相對地,在中國, r家 」 只是血統的連結 關係 , 經濟上則 因 均分

繼承、而導致連結關係被分散,因而財產也藉著族產﹒公業等「連結體的

共同」才得以保持。由此可見,上述三國的「家」之實態,也是二國的基

體相異之一現象。

以上以合股和公業為例,針對「基體」一詞,就我擬加塑造的某種結
5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構性的意象,做了一番探討。「基體」一詞,或有誇張之嫌;在此把它視

之為「傳統」或「通時性的要素 J '讀解即可。

事實上我想說明的是,無論探討中國的或日本的近代,或是總括亞洲

的近代加以考察時,首先必須以受到西洋衝擊之前的、前近代期的歷史的

要素為根本,並針對它的變化或展開的樣態,在獨特的層面上,加以釐清。

就這一點而論,洋務一革命的階段論,針對上述基體的獨特性,基本

上欠缺考量,因此它可說是一種「外來」的假說。

不過,為了避免誤解起見,必須聲明的是,我無意藉著這個基體論,

試圖主張中國獨特論和中國特殊論。

例如上述「自由、平等、天賦人權」那種歐洲的「先進」思想,確實
是人類史上卓越的貢獻,這是普及全人類應該共有的;這絕非可以藉著亞

洲的相對的獨特性、而在價值上施以個別化﹒相對化。不過,我想表明的

是,這種普遍性(間,這個價值在人類史上具有存在的普遍性) ,並未遍

及樣態的內容方面;因此它絕非可以採取原封不動的樣態,移植到亞洲。

例如,如果試圖把市民的「個體」的存在樣態(這是自由和平等的基

礎) ,直接移植到中國的話,勢必從「連結體」的圈子、把個私分解切割

出來,最後則歸結到引進契約的意識、用以取代情義、情理等「緣」的倫

理。然而這種做法與現實不符,毋待多言。若就中國的現實而論,如今毋

寧說推動「連結體」的民主化才是捷徑;例如現在亦可看到較諸個人的人

格、見識、能力,更重視其人的血統、地位、權力大小;較諸工作上的必

要程度,人情被列為優先考慮;這些遺習首先必須迅速革除。

要言之在中國,可以在中國的基體上,探求獲得自由、平等和人權;

這意昧著中國的自由﹒平等,在樣態上,它不得不是獨特的。 ( 1 9 )

在這種情況下,值得注目者,即凡第耳梅修(L. Vendenneersh) 氏把

他所謂的亞洲共同體主義( commuautalisme ) ,視為「人類的社會性存在,


第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再檢討 51

優先於個人性的存在」之處的、「另外一個人道主義 J '而「積極地」提
出主張。:0) ,這可說是在亞洲的獨特與歐洲的獨特上,設定一→個新的「共

同」的個人主義。事實上,這是說唯有相互闡揚彼此的獨特性,才是邁向

新的普遍性之階梯。

以上插入基體論的說明之餘,再度回到洋務一革命這個主題,針對殘

留的一二項問題,探討如下。

第 3 節為止 , 主要是強調封建 = 自 治 、 以及 公 業 ﹒ 合股 ﹒ 合作社等 、

有關基體的連續要素。不過這(強調)是針對目前為止中國近代過當地被

視為一種斷絕形態(與前近代的斷絕)的反動。事實上,清末期的「衝擊」

所帶來的變化,絕對不小。

不過,針對這個變化,我並不採納「守舊一洋務一變法一革命」這種

階段論式的變化之觀點。那麼我的看法如何?首先我認為最大的變化,就

是「洋務運動的興起」

面對「衝擊」後,所謂「千古未有之奇局 J I數千年未有之 奇業 J I古

今運會之一大變局」等等形容詞旬,絕非言過其實。

其後劉師培(1 8 84- 1 9 1 9 )所述「亡種」的危機意;接一一即, I 中國 ,

當蠻族入主時,蠻族劣而漢族優,故雖有亡國而無亡種;當西人東漸後,

亞種劣而歐種優,故憂亡國、更憂亡種 J (21) 一一正 是洋務的 根抵 。 這是

說,昔日蠻族的入侵,雖然導致「亡國」、即王朝的交替;然而他們終究

同化於漢文明,更遑論導致漢族的衰亡。但是如今歐洲人種較諸亞洲人種

的優越性,它不僅會導致亡國,甚至會導致亞洲人種的衰亡。一一他們抱

持的正是這種危機感。當然面對「衝擊」之初,他們並非就具有上述這種
52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民族滅亡的危機感,這是經歷清法、日清(甲午戰爭)、義和團等衝突而

逐漸嚴重化的;但是把「夷務」改稱為「洋務」時(要言之把西洋的衝擊,

視為不間於過去夷狄的侵入, Ill] 視為完全 異 質的 「奇局 」 時 ) ,這種認識

成立的本身,對中華的歷史而言,可說是稀有的變化。

要言之洋務運動推動了當時為止一直被視為絕對性存在的中華世界,

得以轉化為相對性的世界而進行自我認識,又引進外來物,藉以補強、並

謀求中華的自存;這可說是「數千年未有」的運動。就此而論,洋務運動

值得大書特書。

一且站在這種視角,重新展望洋務一變法一革命的話,結果如何呢?

根據上述劉師培的「亡國」和「亡種」為題材,考察如下。

本來中華的世界概念,是以下述三者為構成要素一一即,做為文明世

界的天下、做為政治世界的王朝=國,以及做為實體的民(漢族)。在這

個結構中,與日本最大的相異點,就是民並非屬於國=王朝,而是屬於天

下。
在此暫時以此為前提,針對下述的論調,即把張之洞等洋務派視為擁

護清朝派、而賦與負面評價的從來的論調一-'例如,所謂「張之洞應該保

衛的國家,究竟為何物?就是專制王朝,就是清王朝,此外皆非是 J (22)

一一考察如下。

首先,在中國,就像「人臣,主於利民,國之寶也;主於利國,國之

賊也」或「剝民肥國,既已釀亂」等說法(到所示,通常「國」是指朝廷,

一般甚至認為國與民有時利害相左。一個王朝=國滅亡了,新的王朝=國

繼起、與其交替罷了;國的存亡,與民無關。即所謂「雖有亡國,無亡種 J '

而「民」一直就是天下之民。顧炎武有名的議論一一「保國 J '是「肉食

者J (統治者集團)之事, I保天下 」 則是 「匹夫之賤 J '亦有其責( «日

知錄》卷 1 3 )一一可說是淺白易解地說明了「國 J =王朝、與「天下」二


第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再檢討 53

者的區別。

上述這種國=王朝的存在形態,如果稱之為「王朝式的國 J '那麼它

已非是張之祠的 'f果國」之「國」。就像他以印度或猶太為例所作的呼籲,

他的「保國」是基於「團」一旦滅亡,則「華種」隨著「聖教」亦亡的認

識;這與上述劉師培相同,二人皆把亡國視為民的存亡,即視為亡天下。

換言之,這是把民的存在空間之天下,界定為「國家」。如果把這種國家

冠上「王朝國家」之名;那麼這種王朝國家觀,是鴉片戰爭以來急速形成

的。它對外展示它的機能,是在清廷喪失對琉球﹒越南的宗主權之後;基

於這個教訓,對朝鮮採取半殖民地式(要言之「近代國家」式)的介入政

策才開始的[判。這種王朝國家觀,是出自「華種J和「亞種」的、對歐

洲劣位認識、危機意識。要言之這是在歐洲的強制下所形成的、可說是急

就章的國家觀;它在其後不久,極為快速地探取下述的形態一一即,從「國

家」中去除「王朝 J -一而朝向「國民」國家發展。但是我們切切不可為

這個「國民」國家的快速演變現象所迷惑,以致於把張之洞的王朝國家式

的保國(=保天下)在歷史上的意義「捨蠹」了。

此外,關於張之洞的保國=保天下,另一值得注意者,就是這個天下

並非單純止於「國家」觀念,它也是被「聖教」充滿的道德空間,即它也

是中華文明的觀念。

要言之,清末的「國」之概念,做為文明空間的「天下」、做為民之

生存空間的「國家」、以及做為體制的「王朝 J '三者殆皆混為一談。而

且在此的「民 J '有時指中華文明的漢民族,有時被視為「天下」之民、

或「國家」之民的滿﹒漢﹒蒙﹒藏﹒維吾爾等五族;換言之,它既是指中

華民族,又是指天下的生民,而且也是指中國的國民。總之它具有這三種

形象,是一個相當複雜錯綜的概念。

就張之洞來說,貝 IJ他的「保國」可說是包含了文明、國家和王朝,而
5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且包含未分化的民族、生民、國民;這是無法單純地收斂歸納於「專制王

朝」的。那麼上述那種我認為是對張之洞的誤解之所以出現,究竟何故?

就結論言,這是小野川秀美氏以來,把洋務運動界定在非常狹隘的定義所

致,即認為它是藉著引進「西用」而護持「中體 J =清王朝。我對洋務的

看法,就這一點而論,自始與其就是相異的。

依我之見,所謂洋務運動,是中華文明世界被迫與歐洲文明世界展開

對決,又基於本身世界敗北的危機意識,一面攝取異文明,一面藉以試圖

謀求本身世界的重生和維持之運動。就內容來說,則是自覺到民族和王朝﹒

國家﹒國民的危機,故而始自軍事技術的引進、機械工業的振興、教育制

度的改革等等,乃至政治體制的變革,可說是「未曾有」的運動;即它是

廣泛深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的運動。

像這樣,如果站在下述的視黨在一一即,把洋務運動視為廣泛深入政治、

經濟、社會、文化各個層面的、文明層次的運動,而且把洋務運動視為引

進異文明(並非像佛教傳來時,僅限於文化的領域)、而藉以在結構上改

革本身世界全體的運動一一那麼洋務運動可視為始自林則徐,歷經李鴻

章、孫文、毛澤東,直到文革後的現在,它仍然存續不絕。把這種文明層

次的運動,狹隘地限定在政治體制的層面,本來就是令人費解的。

論述迦太基 ( C紅白age )、印加(Inca )帝國的滅亡時,大體上不致於

成為問題的政治體制,為何僅僅在考察清代中國的存亡時,卻成為探討的

問題?這是因為第 2節為止所述「落後 J r革命 」 的階段論 , 被做為 評價

基準,而且清朝自始就被視為「落後」而遭到否定所致。

本來所謂守舊一變法,若是指在中體上引進西用,貝 IJ傾向文明論的比

重較大;至於所謂變法一革命,極言之,就它是體制論或國體論而言,則

偏向政治論。因此把上述二者湊合在一起探討,是令人費解的。究其原因,

一方面則是「落後」和「革命」被這個架構滲透了;另一方面則是擁護清
第 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 55

朝或改革這種政治評價、被引進守舊一洋務一變法的架構中;於是上述三

者極其自然地被結合為一(指階段論一譯注)。而其結果,洋務上藉著軍

事﹒工業開發的引進、而產生的自強運動,又被歸到擁護清朝這種負面形

象;至於以廣角的視點進行把握洋務的(它做為事實存在的、或被賦與的)

本來的多面性、多義性,卻被忽視了。

總之,面對下述這種世界史的變動一一即,中華世界「千古」以來,

第一次在文明層次遭到本身也承認其優秀性的、其他文明世界打擊一一並

未藉著廣角的視野加以充分地把握。其結果,甚至衍生了片面的觀點一一

即, I 中華 」 意識 , 相對於歐洲 的 「 國際 」 秩序觀 , 被視為 「落後 J ;又

「天下」觀念相對於歐洲式的「國家」觀念,被視為「落後」。然而如果

把中華獨尊意識視為問題,那麼下述英國人的「文明」意識之尊大也應視

為問題一一-即,所謂「相對於半文明中國的、文明基督徒世界 J (英國公

使兼香港總督 J .F. 戴維斯 ) 、I (中國人是)一個半野蠻國民 J (英國

派遣赴中國的第一位特使 G .馬可托尼)、「亞洲的野蠻人 J (第一位總

稅務司 H . N . 雷 ) (泊)。事實上,在未能把自己的世界施以相對化這一點

上,東西二世界自始就是不分上下、毫無軒輕的。

就「天下」來看,鴉片戰爭以來,的確是「天下」敗給了「國家」

由於這個敗北堪稱是中華獨尊意識的敗北,因此其後徹底演變成對「天下」

的自我全盤否定;相對地,面對「國家」時的「後進」自覺,則同時增強。

但是這終究是「天下」方面(由於敗北而自認為後進)的自我意識,並非

歷史的、客觀的事實。實際上把敗北視為必然敗北的既定事實,是從「天

下」意識而來的看法,並非出自「天下」本身。「天下」並非自始就敗北

了,它是歷經奮戰、抵抗而敗北;這一段奮戰、抵抗和保衛的歷史,做為

一個客觀的、事實的過程,我們實有必要基於「天下」的考量,站在「天

下 J的角度加以記錄。畢竟「天下」和「國家」的抗爭,在文明層次是對
5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等的,林則徐、張之洞等人的抵抗,至少應該從文明史的層面施以對等的

處置,不可只因他們試圖保衛清朝「天下 J '一概視之為「後進」

議論又偏離了主題。再回到守舊一洋務一變法一革命的論題。

如上所述,如果把洋務視為廣汎文明層次的問題,又把變法革命視

為洋務中的政治問題,一旦站在這種觀點而重新整編組合的話,如何呢?

首先是守舊和洋務上所謂頑固﹒回陋和開明﹒進步的評價,在此可以

一舉去除。相關的事例,在此以劉錫鴻為例說明如下。例如縱使他對議會

制未曾表示關心,我們可以理解他的反洋務自有他的動機。從文明層次來

看,在「衝擊」中出現激烈的反西洋,當然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歷史價值

上,這是無法品定優劣的,毋待贅言。

接著根據上述,斷絕變法、革命二者與洋務的繼起性﹒階段性的關聯,

而把二者視之為洋務中的政治部份,如果站在這個觀點重新考察的話,洋

務將受到下述的制約。

(1)洋務運動是 中華世界 有史 以來 , 首次遭到 未 同 化於 自 己的 ( 當時為止 ,

已經侵入天下的內部,然而尚未促使天下本身陷入危機)異質的優越文

明體系的攻擊;為了保持自己的世界、文明體系,藉著接受納入對方的

文明,而試圖補強自己的、抵抗和接受的運動。(接受)

(2) 由於軍事上一再敗北的結果 , 不僅是軍事 、 工業而 已 , 它不得不進行普

及政治制度、國家體制全面的總改革;即,它是自我變革的運動。(變

革)
(3)這個變革 , 是在面對主體 、 客觀 、 歷史等 諸條件的不適應時 , 無暇審視 ,

反而在被侵略的情況下急遍地進行。雖然如此,它是以中華世界的歷史

基體為基礎而展開的變革,總之它是保持自己的世界、文明體制的運動。

例(自我保持)

(4)它的期 間 , 廣義上可以視之為現在仍然繼續進行 ; 若把上述的接受 ﹒ 變


第 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 再檢討 57

革﹒自我保持的過程,視為在被侵略和敗北中的、單方面的自我防衛的

過程,那麼它的期間,則是鴉片戰爭至辛亥革命期。(期間)

然而如上所述,暫時把「變法一革命」與洋務的總階段切割分離,並

做局面上的限定,而把二者重新設定為洋務過程的一局、並包括在洋務中,

這大概是妥當的。

即,如果根據過去階段論的說法, I變法 」 是意味著立憲君主制 、 「革

命」是,意味著共和制,那麼二者(變法與革命)的局面在政治﹒經濟﹒社

會﹒文化四個領域中,頂多只是限於政治領域。這與普遍涉及四個領域的

洋務相較之下,比重就變得極小。當然如果與舊來對「洋務」的狹隘限定

之歷史對照比較,上述那樣反過來把變法和革命暫時加以限定而進行考

察,亦不失為一種方法。但是,根據實際的歷史演變來看,例如但看變法,

即可了解,即它並非只涉及政治,其內容也包括經濟、社會、軍事、文化

上的諸政策﹒制度之改革。要言之,它(變法)是洋務的具體性實踐過程;

就這個意義而言,它相當於洋務的內容。把它析離而侷限在立憲君主制,

事實上頗為不當。這樣看來, I變法 」 是洋務 的具體實踐過程 ; 根據這個

角度,它可說是上述 (2)的洋務變革過程的真體內容。進一步根據這個論

法來看, I 革 命 」 也 可說是變法 中 的 、 特別 是政治領域上 的變革 。 這樣 說

來,就領域大小的角度而論,洋務一變法一革命可以從過去較廣的領域、

縮小為較窄的領域而加以整編。

站在這種頡域層面的觀點,舊來所謂洋務一變法一革命,過當而片面

地以政治領域上的變化(王制一立憲君主制一共和制)為中心基軸,而且

據以評定三者在歷史價值上的優劣,至此更加清楚可見。

5
5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最後探討目前為止經常述及的、有關「評價」的問題,以及今後研究

的方式與態度。

在考量歷史學中的一般評價時,經常遭遇的一個問題,就是「政治與

歷史學的關係」之問題(這就像政治與文學二者間的問題) ,即歷史學面

對政治,如何取得自立性之問題。

實際上,歷史學無法避開「評價」或「政治 J的問題,這個現象本身

頗為詭異。然而中國(特別是近代中國)是除卻革命,就無法探討的世界,

而且與清朝以前中國和日本二者的關係完全在文化層面不同,近代以來二

者在政治層面的關係極為深刻密切,這就促使這個奇妙感無法避免。

就上述所謂的政治來說,有人證實了中國的洋務批判,是四 0年代反

蔣介石政策的政治性反映 ( 27 J。宛若上述證言的翻版,則最近的洋務再評

價,大體的看法是,它是中國現代化政策的直接反映(夏東元氏的見解也

是其中一例)。可以說,在中國,歷史學從屬於政治,廣義上自不待言,

狹義上也是仍舊不變。不過,這種狹義的(要之政策層次的)政治,在此

站置不論。

話說在美國 1 968年組織成立的 CCAS (憂慮的亞洲研究者委員會) ,


它在批判戰後美國對中國封鎖政策之同時,又與麥卡錫主義對抗,並批判

過去一直主張「政治和學問分離」的既存亞洲研究者 (28 J。一般認為 CCAS

的這種政治態度,與戰後日本的中國近代研究者的態度類似;此故,在此

所謂「政治和歷史學」的政治,毋寧說也是事先以上述那種反對反中國政

策、反對「分離」為基礎前提的政治,要言之它是把正義或公正的實現、

視為政治課題的廣義之政治。

但是, CCAS 的成員 是 否把 美 國 建 國 以 來對亞 洲 的 認識 之 問 題

當然應該是與對歐洲的認識之問題互為表裡做為美國及美國人心目中

的現在或未來有關的問題或課題,我們並無所知。至於我們日本在戰後的
第 2 章 近代 中 國像的 再檢討 59

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對中國的認識之問題,無論是在廣義上或狹義上,多

多少少都被視為與日本及日本人有關的、政治層面上的問題或課題。

研究中國近代、特別是研究思想的多數人,都把日本和中國的近代的

問題、以及其延長線上的現代的問題,視為自己無法逃避的問題。例如在

思想史領域方面,近藤邦康氏認為「戰後日本的問題 J '在於「從日本的

敗戰和中國革命的勝利這個歷史事實出發,深入發掘兩國的近代之思想性

意義,並以中國近代為借鏡(傍點一溝口) ,照射日本近代的歪曲﹒黑暗

面,從而展開自我批判,而且反對敵視中國的政策,並要求樹立日中兩國

的友誼 J ;至於他的方法論,貝 IJ設定在從內面去探討掌握中國近代的思想

家「意識到以什麼為中國的課題?解決課題的方法又是如何形成的?叉,

解決課題的方法是如何去摸索的? J (傍點一原文) (叫

像這樣,藉著中國近代研究而生起的(或說是做為研究者本身日本人

的)課題、主體和方法,一般都與「政治和歷史學」中承擔政治層面的(要

之世界或亞洲的變革的)課題、主體和方法有關。一言以蔽之,與「必須」

的問題有關。

於是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政治和歷史學,在政治和歷史學二者的一

般關係中慘入自己主體的必須,而它又不得不成為政治和歷史學中政治的

實質之問題。即,歷史學被視為政治的必須而得以主體化、內面化。

如此看來,在 CCA S心目中的政治,由於他們並無任何必須「以中國

近代為借鏡 J '藉以照射自己的、歷史上﹒政治上的因果關係,因此上述

的必須僅止於認識(中國)的正確性、或一般理性和良心的問題,具體上

則是正確介紹中國革命的正面﹒光明面,並排除蔑視、恐懼、偏見和歪曲。

此外,或者是對『他們中國人民』表示同情、乃至重新檢視共產主義在『他

們』亞洲的正當性。無論如何,他們 ( CCAS )無需視之為本國的變革之

必須而施以內面化,更遑論把中國近代聯繫到自己本身的必須。如果說需
6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要聯繫,他們毋寧是站在功利性或實用性的立場,基於中國的現在和未來、

與美國的國家利益之關係而加以聯繫,並就歷史的角度客觀地施以正確的

考察。要言之他們所批判的「政治和學間的分離」中, r 政治 」 主要是指

美國的政治意識( ideology) J::.的偏向、和國際政策上的錯誤等等;因此他

們的歷史學,就以批判政治的形態而與政治繫上關係;然而這個政治毋須

具有涉及歷史學者的內面的特質(可說是一種苦澀的特質)

一般提及政治和歷史學的關係時,如今多數人認為,至少歷史學在廣

義上不可成為政治的從屬;又,就像下述的疑念一一根據外國的必須來評

價外國歷史時、本國方面的主體根據究竟是什麼?一一所示,它(政治和

歷史學的關係一譯注)之所以意外地被忽視了,原因就在於這種政治的特

質(即政治的自我內面化)

像這樣把「評價」的問題,視為政治和歷史學的關係之問題再加以考

察時,特別是在階級史觀的中國近代史研究方面,與日本的必須相即密切

結合的程度格外強烈;其間由於主體的問題介在其中,於是必須透過主體

而滲透至歷史學,評價並從中生起;至於這個評價所具歷史和政治的界線,

則大都變得模糊。

我國(日本)過去對洋務「派」的評價,無疑正是這個表徵之一。

就有關本文的論點來看,例如光緒 7 年 (1 8 8 1 )徐膚陸關閉蝶絲工廠

的處置,它之所以被評定為「反動的」間,就是因為論者認為工廠不應

該被封閉的、一種有關必須的立場表態。然而這個評價究竟是出自政治的

必續?或是出自歷史的必須?同樣的,上述的李鴻章究竟是促成了、或妨

害了資本主義,評價分岐;那麼它的評價是出自歷史基準或政治基準,就

變成問題的關鍵。

例如與此相反的,若就徐唐陸是較諸「富民富利」、更重視「小民生
第2 章 近代 中 國 像的 再檢討 61

計」的反資本主義立場來看;那麼在上述這個所謂「反動的」施策中,我

們可以發現劉錫鴻同樣基於重視民生的立場的反商工業、農本主義、認同

議會制,以及劉師培同樣反「富民」代議制、無政府主義等等,三人由於

立場不同,對議會制的態度雖然相左,但是三人在下述層面卻真有共通性,

即他們都是出自「小民」本位的反資本主義、以及均貧富這種立場,因而

具有重視農業﹒土地問題的傾向;而且其中亦可發現朝向中國革命發展的

「進步的」志向。由此可知,評價的基準設定在資本主義或反資本主義,

結果則呈現正反兩極。在這個情況中, I資本主義 」 之所 以成為基準 ' 是

因為馬克斯的歷史發展階段論被當做基礎前提,而且它與「發展 J =進步

的關係,則被視為自己的必須;於是這個必須,由於它是歷史基準,故而

可以成為政治基準。要言之,它是以「革命」為基準的必須;洋務一革命

之所以無法避免「評價」的紛擾糾纏,也是受到這個必須的影響所致。

如此看來,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者,現在比任何時期更加迫切需要:

自行從這個必須的符咒中解放,並培養獨立自主的歷史家的眼光。

例如,明治以來的歐洲研究,是以攝取歐洲文明為意圖,極言之是一

種「對象學習 J (即,向對象學習)的方式;這就是近代日本的外國學之

樣態。戰前為止,日本的中國學之所以屈折發展(如同津田左右吉、內藤

湖南的中國學那樣) ,可說是因為沒有[對象學習」的目標(當時中國不

足以成為學習對象一譯注)所致。至於戰後的中國學,一方面由於受到毛

澤東革命的(不僅在政治上、又在文明史層面上的)衝擊,它(中國)可

以做為先進一後進構圖(這是出自於歐洲研究中的「對象學習 J )的反設

定,而且其中可以確立以中國為研究對象的意義。但是,做為歐洲對象的

反設定、即中國這個對象,仔細看來,只是把「對象學習」的目標由歐洲

翻轉為中國而已;就它把對象做為主體的必須的目標這一點來看,這被視
6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為另外一個「對象學習」綽綽有餘。但是最近的情勢,則一方面由於『中

國人民』把日本近現代視為「對象學習」的目標;另一方面,原先的歐洲

對象方面,由於日本基於下述的自負一一即,頂多在工業技術上只要追趕

就能趕上的自負一一認為如今毋需任何「對象學習 J '於是戰前回歸型的

「日本學」叉開始興起了。當此之際,我們應該採取的態度,我以為並非

輕率地放棄或納入「對象學習」的目標,而是二者(指放棄或納入)的「統

合J (Aufheben)
在此之所以提出「統合 J '是因為我認為有必要嚴正地總結過去「對

象學習」的態度。例如,這並非追究「革命」後責任和文革後責任(畢竟

這不是所謂的戰後責任) ,然而在日本研究者之間的文革後的風潮中,令

人心有牽掛者,就是輕率地終結了文革的探討。所謂輕率,是指日本學者

那種中國一面倒的老現象,即,本身既未親自展開文革的總結,谷 p直截了

當地以文革在中國的終結為終結。中國一旦展開洋務再評價,洋務問題在

此(日本)則被視為已經終結;在中國,李鴻章恢復了名譽,在日本也隨

著恢復;在中國一旦出現了封建社會超穩定論(即停滯論) ,則中國封建

社會的停滯結構之問題,在日本也可能成為探討的論題;以上這種一面倒

(這個說法或有過當之虞)、善於酬對的態度,我以為是出自於文革為止

我國的中國近現代思想研究,一直是採取「對象學習」的態度,而本身卻

毫無自覺,甚至於當今仍未有所覺醒所致。在對象中把主體的必須解消,

而且反而把它視之為主體性的研究,這種錯覺性的態度一直未得解決的情

形下,只有本身與對象的關係,在對象轉型變容後的今天,仍然拖泥帶水

地延續下去。
這是明治以來日中關係在政治層面的不正常現象、所衍生出來的戰後

版。這種無奈的政治關係的不正常現象,做為歷史家,有必要根據歷史的

眼光加以總結。例如一且排除「落後」和「革命」的觀點,那麼在探討李
第 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的

鴻章時,在中國近代投下許多問題的李鴻章,目前為止都被排斥在近代思

想史研究的對象之外,這種歷史觀的片面性(換言之歷史眼光對政治的必

須的從屬性) ,難道不是問題嗎?

最後,在上述問題的基礎下,在此提出二點建議。第一項提議,基於

擺脫中國的考量, (甲)或有唐突之嫌,即我們應該培養等距離看待台灣﹒

香港和中國的歷史感覺。(乙)我們與中國當今的必須,應該保持距離。

關於(甲) ,例如過去我們對台灣的某種冷漠態度(與對中國相較之

下) ,是出自於對戰後日本的中國政策之反彈。然而有關中國的主權問題,

在日中三國間的政治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或妥協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正

確地在歷史層面上定位台灣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雖然說台灣研究在部

份人士之間,已有紮實深厚的成果,然而並未佔居它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上

應有的地位。對台灣的關心程度如何,這反過來就牽涉到對中國關心的態

度。例如重新檢討一下我們對戰後革命中國的關心一一要之,究竟著眼點

在革命呢?還是在中國?如果說對台灣的冷漠態度,與對革命的關心是互

為表裡的話,那麼今後的近代中國研究,有必要擴充問題視角和對象領域,

朝向包括台灣﹒香港在內的總體中國(即革命、不革命、反革命皆包括在

內的中國)之研究方向發展。

關於(乙) ,無論文革,或是反文革﹒非文革,對『他們』來說,是

政治社會的問題;但在『我們』來說, ~{lJ 它必 然 是歷 史 的 問 題 。 以上述 的

超稽定論為例,它之所以把中國前近代視為停滯社會,不外是經歷「文革

期空洞無物的政治鬥爭與學術的窒息 J (訂)的中國知識份子,針對中國革

命的、一種「一吐為快」的內部告發。這個告發無論是政治上或社會上的

問題,對我們而言終歸並非歷史學。它要成為我們心目中的歷史學,首先

我們必須進行文革的總結,要言之,首先我們必須針對中國革命的特質進
64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行歷史的考察;然後在其中針對這個堪稱為對文革一共產黨支配的反彈(毋

寧更應該稱之為對「革命」本身的反彈)之告發意義,在歷史上給予定位。

此故,我們也必須正確地克服我們的前近代研究中的「落後」問題。

第二項提議與上述有闕, Il l1 '根據近代史的角度重新檢視前近代史,
(甲)是考察清末的視點之問題, (乙)是關連到日本前近代﹒近代的問

題。

關於(甲) ,近代史研究在時代區分上,首先可以認定以鴉片戰爭前

後為開始期。但是鴉片戰爭以後、至辛亥革命為止的期間,幾乎都是採取

從現代溯及過去的形式進行考察;另一方面,始自明末清初和清朝中葉(要

之前近代)至近代的視點,卻普遍性地不足。要言之在前近代近代的考

察上,欠缺我所謂的基體之連續、展開或蛻皮這種觀點。就思想史研究來

說,在洋務以前,頂多只是挑出與革命和「近代」有關的部份,例如龔自

珍則限於〈平均篇〉、魏源則限於《海國圖說》等;至於根據其前的視角

(換言之,視之為那個時代中的歷史事實) ,而加以考察的觀點則普遍欠

缺。

關於(乙) ,例如把中江兆民的下述議論一一-Il11 ,他在明治 1 1 年 ( 1879)

說: I 男 女異其權者 , 天道也 , 性之常也 J ( <男女異權論) )、又把「倡


教化而抑藝術」之觀點當做盧騷的主張,至於教化的內容,則舉君臣之義、

父子之親等五常,把這個「道義 J I 德義 」 視為第一義 , 在其反 面 , 貝 IJ 把

「藝術 J Il~ I工藝 J I技藝 」 等 「 西土之術 」 視為涉及 「 私欲 」 之物而排

斥之( <原政) ) [立]列入視野,就是方法之一。由此我們可以發現,


在日本的前近代近代中,幾乎不成問題,即或成為問題、亦限於歷史層

面的探討者,唯獨在中國近代的考察上,一且提到三綱五常,馬上呈現排

斥反應。之所以如此,這顯示了在中國近現代思想研究者之間,中國的前

近代(並未像日本的前近代那樣) ,在歷史上尚未被施以相對化。
第 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的

今後的中國史研究者,或訐有必要像歷史家的本來面目(叉,為了從

外部廣角度地檢視中國,也須如此) ,除了既成的中國學諸領域外,或訐

應該包羅具備始自文化人類學、民俗學、宗教學和社會學、心理學等,遍

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各個領域的廣泛教養,以及從中培養豐碩充實的歷

史眼光。

[第 2 章 注釋 )

[ 1J 拙稿 ( 近 代 中 國像 l主 歪 Iv l' P 7j: P 力通 ? ) (<<歷史左社會» ,第 2

期, 1983 年 。 收錄於本書第9 章 )

關於這個問題,參閱久保田文次〈近代中國像 l立歪Ivl' P 志

今?) (<<史潮» ,新 1 6期, 1985 年 ) 、 鈴木 智夫 ( 中 國 比 to 付 多

近代工業的形成 k洋務派) (<<歷史學研究» '504 期 , 1985 年 )

以及杉山文彥〈近代中國像的「歪泓」在吟<' "J τ ) (<<文明研究» ,


第 6期,東海大學文明學會, 1988 年 ) 等 。

[2J 以下 , 引 用 夏 東 元氏 者 , 皆 出 自 〈 洋 務運動 發 展 論 ) (<<社會科學

戰線» , 1 9 80年,第 3期)

[3 J «張靖遠公奏議》卷 5、遵議球案摺。
又遺摺收於同書最末尾(即卷 8的末尾) ,重點部份介紹自日下:

「夫西人立國自有本末;雖禮樂教化遠遜中華,然馴致富強,具有

體用。育才於學堂,論政於議院,君民一體,上下一心,務實而戒

虛,謀定而後動,此其體也。輪船大砲洋槍水雷鐵路電線,此其用

也。中國遺其體而求其用,無論竭回頭、步趨常不相及,就令鐵艦成

行、鐵路四達,果足恃蠍」

[4J 以下 的 r J IF Jl部份,皆引用摘自西~但藏《中國思想論集» (筑摩


66 做為 「方法」 的 中國

書房, 1969 年 ) 一 書 所收下述各 篇論 文 , 即 ( 中 國 近代思 想 的 念 力適

的人民概念〉、(無力主己的形成一一 f;btL;btL中國人民」的成立

匕 -::> P τ〉、 ( ζtL力這色的儒教及(f中國思想〉、(哲學的運命 l 三

-::>Pτ 一 中 國 的 場合 〉 、 ( 文化大革命 泣 階級鬥爭 ? 晶 石 〉 等篇 。

(5) 以下 , 明 夷 ( 康有為 ) 、 ( 公 民 自 治篇 >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

論選集》第 1卷上冊所收)、章炳麟〈與馬良書> (<<民報》第 1 9

期)、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 (<<新青年» 1 卷4 期 ) 、

毛澤東(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 2節。

(6) 小野川 秀美 《清末政治思想研究» (東洋史研究叢刊, 1960 年 。 泓

寸 f 書房 , 1969 年 ) 頁72 、 頁75 。

(7)以下, «航海述奇》、《乘搓筆記》、《歐美環遊記》為湖南人民

出版社「走向世界業書」所收。《初使泰西記》、《英輯日記》

《歐遊隨筆》、《蟲測店言》、《使西日記» '收錄於「小方壺齋

興地叢鈔 J 0 «郭嵩熹日記》為湖南人民出版社刊行。又, <巴黎

答友人書〉據《皇朝經世文續篇》卷 103、 5才。文祥的密奏,據《清

史稿» 386 、 文祥傳 。

有關的情節,略為詳細者,參閱拙稿(光緒初期仿議會論> (<<中

國一社會色文化» '第 1期, 1986 年 , 東大 中國學會 )

又篇首梁廷梢的《合省國說» '參閱村尾進〈梁廷相左海國四

說) (同上, «中國社會主文化» '第 2期, 1987 年 )

(8) «郭嵩熹日記》光緒三年七月六日條。又請參閱第
10章。

(9) 抽稿 ( 儒教 ﹒ 封建 ﹒ 反 君主市閱、想 ) (<<國語通信» , 27 8期,筑摩

書房, 1985 年 ) ,並參閱本書下一章。

[10 )那爾泰(議外|縣不必設副官鄉官疏> (<<皇朝經世文篇》卷 1 8 )

( 11) Etienne Bal但:s , La Bureaucratie Celes館, 1968 。 日 本譯本 《 中國 文明


第 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 67

主官僚告IJ» (村松祐次郎譯 ' l;.. 寸 f書房, 1971 年 ) <中國 l 二 扣 ( t

糾專統主革命) ,以下同。

(I 2 ) 潰下武志 ( 現在 中 國 主 近代史研究一中 國 社會 的 理解 仁 向 (t τ ) ( «7
γ7 史研究》 第 1 2 期 , 白 東 史學會 , 1988 年 )

(13 )詳情,參閱吉澤南《個主共同性»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7 年 ) 0

(14 )末成道男〈社會結合的特質) (收錄於《民族的世界史 5漢民族

主中國社會» ,山川出版社, 1983 年 )

(15) 拙稿 ( 中 國 的 「公 ﹒ 私 J )上下( «文學» , 1 98 8年 9月號、 10

月號)

(16)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 (三聯書店)一上, r上振見子書 J ;

叉,同上, r原國 」

(17) 費孝通 《江南農村 仿 工業化» (大里浩秋﹒並木賴壽譯,研文出版,

1988 年 ) 頁 泣 。 有 關鄉鎮企 業 的 合 股形式 , 這 本 書 介紹許 多 具體

的事例。

(I 8 )例如西川喜久子(順德團練總局刃成立)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105 冊 , 1988 年 ) 有詳細 介紹 。

(19) 關於這一點 , 最近經村 田雄二郎氏釐清證實 的 、 李 大釗 以 「 各個 並

立J r 白 他兩存 」 為基調的 「 平民主義 J '特別值得注目( <理 k

力李大釗仿「平民主義 J ) , «思想» , 1 98 8年 3月號)


(20) Leon Vandenneersh , Le nouveau monde sin帥 , 1986 。 日 本譯本 « 7 γ

7 文化圈 的 時代» (福謙忠恕譯,大修館書店,1987 年 ) 頁187-189 0

(21) «劉申叔先生遺書» (華世出版社)第一冊「中國民族志」

(22) 注 ( 1 )久保田論文。
(23 )陳龍正《幾亭全書》卷 13,以及《幾亭文錄》癸。

(24 )參閱茂木敏夫(李鴻章仿屬國支配觀) (前出《中國一社會主文化》


的做為「方法」的中國

第 2 期)

(25) 板野正高 《近代 中 國政治外交史»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73 年 ) 頁

263 、353 。

(26) 自 始就不 受洋務一革命的舊有架構所拘 , 站在堪稱文 明論的觀點 ( Il P

本文所謂的 ( 1 )接受、 (2)變革、 (3)自我保持之觀點) ,十數年

來改改展開中國近代思想研究者,即佐藤慎一氏。請參閱同氏的〈清

末啟蒙思想的成立) (一)(二) ( «國家學會雜誌» , 92卷 5、 6期、

93 卷1 、2 期 , 1979 、80 年 ) ,以及最近的(模仿主反發一近代中

國思想史仁:So l于各「西洋毛于)1..- J 匕 今 p τ ) (<<法學» , 5 1卷 6

期, 1988 年 ) 等 。

(27) 田 貝利 ( 戰前期 的 b IJl 國 l 二 扣 It 石 洋務運動 的 評價 l 二 ,,? p τ ) (鹿

兒島經濟大學創立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1984 年 )

(28) 佐藤慎一 ( 7 ;X I) 力 的 中 國研究 ) (<<創文» , 222期,創文社, 1982

年)
(29) 湯志鈞 ﹒ 近藤邦康 《 中 國近代 的 思想家» (岩波書店, 1985 年 ) 頁

242-245 。

(30) 鈴木 智 夫 〈 中 國 仁 扣 l于 忍 近代工業 的 形成 k 洋務派 ) (<<歷史學研

究» '504 期 , 1985 年 )

(31) 參 閱 村 田 雄二郎 ( -+]- 1 ri 本 于 4 γ 夕 只 ( cybernetics) 力1 i?見光中

國封建社會像) (<<中國研究月報» ,的0期, 1986 年 )

即最近成為話題的金觀濤的超穩定論、《在歷史的表象背後一

對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探索» (若林正丈﹒村田雄二郎譯《中

國社會的超安定今又于fA» ,研文出版, 1987 年 )

(32) 以上皆收錄於 《 中江兆民全 集» (岩波書店)第 1 1卷。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 69

第 3 章 中 國 的 「封建」 與近 代

本篇題目,通常加在「近代」的引號,反而冠在「封建」二字;它的

原因,想必在下文中能夠逐步得到譯者的理解。

「封建」一詞,是一般耳熟能詳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也有「那個人很

封建」的類似用法。要言之,不能尊重個人的平等的權利意識,例如對他

人採取強壓的態度,或相反地隸屬於他人;把這種不平等的關係視為理所

當然者,我們就用「封建性」一詞來形容。附帶一提,明治時代的人在回

顧江戶時代時,什麼是他們心目中的「封建性」呢?在此,以中江兆民等

人主宰的《東雲新聞》的社論為例,大致可摘出以下三種。

第一種: I甚至在一選舉 區 中 , 也呈現 四 分 五裂 的狀態 , 甚為膚淺 ;

封建割據的制度猶然未廢,各郡之村落中,豪族儼然蠻族酋長,虛張聲勢

一如頭日首領.. ....J (明治 22年 4 月 7日)的「封建割據 J ;在此文脈中,

「封建性」意昧著封閉性的﹒排他性的,而且是首領支配式的村落主義。

接著第二種: I (幕藩體制下的)日本乃封建專制之政體也。在此政

體下的人民,除了士以外,其他三民既無兵役的義務、又無參政的權利,

非真正的日本國民 J (同年 4 月 1 4日)的「封建專制J ;在此文脈中,

「封建d性」則意昧著「人民」在政治上﹒社會上未具權利的狀態。

至於第三種,是與第二種有關的「廢封建專制的政體'......四民平等論,

乃君當時所感受者 . . . . . . J (同上)的「四民不平等」中, I封建性」 即指世

襲的或固定的上下身分秩序。

我們的「封建」概念,多少是源自上述三種,應可得到大體的認同。

要言之,首先可以指出我們的「封建」概念,是以江戶時代的政治﹒社會
7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制度、以及在制度下的各種政治﹒社會關係為基礎;又,它具有負面形象

的特徵。

相對地,本文主題所在的中國的「封建」如何呢?一般在中國言及封

建時,經常是出現在所謂三代(夏、商、周三代,文明非常普及的時代)

的遺制一一即,一是井田、一是封建、一是學校制度等三者有如一體的存

在。就此可以察知,在此「封建」具有正面的概念。所謂「井田 J '實際

上是否實現了,姑置不論;它是指見諸《孟子》的、土地均等分配的理想

狀態。其次的「封建J '則包含下述的理念,是指政治澤惠四周無不普及,

上下往來暢通無阻,有德之人位居其上、而秩序井然的狀態。至於「學校 J '

是指教育的場所;不過它不僅是負責子弟的教育,在宋代以後,更是科舉

制度的末端(基層)機構,而被視為培養知識份子的機構,又在明末以後,

則具有在體制外險視政治而凝結輿論的場所之形象

在此值得留意者,上述三者之一的這個「封建」概念,就它與「制度」

有關這一點來看,與日本相同;但是這個制度被視為一種理想,貝 IJ與日本

相反。

事實上, r封建」 這種概念 , 根據以下 四種觀點 , 首先可以分成 四 類 ,

即 ( 1 )制度論、 (2)時代區分論、 (3 )歷史發展階段論、 (4)生產關係論中

的「封建」。上節所述日本和中國的封建觀,是指其中做為 ( 1 )制度論中

的封建。

如果就制度論中的「封建」進行考察;通常我們日本人一且言及封建,

幾近在無意識裡、腦中就浮起江戶時代的幕藩體制、或歐洲的封建領主制 o

大致上它真有下述那種籠統的形象一一即,封建領主,上則推舉將軍或國
第3 章 中 國的 「封建」 與近代 71

王,下則擁有封地,在其領地內(雖有來自國王的某些規制)行使一定程

度的軍事權﹒裁判權﹒行政權三權;而且又有農奴、或限制遷徙的無白由

之農民在封建領主下勞動。

這種中世的封建,即制度論上所見的這種封建的形象,在日本和歐洲,

很自然地與近代以前的、 (2)時代區分論下的封建結合為一體。這個中世

的(在日本,則為近世的)封建時代一一即,時代區分上歐洲和日本的封

建時代一一一旦從其後的近代展開回顧的話,由於它是緊接近代之前的時

代,故而遭到「近代」否定性的評價。這與自認近代更為進步(或自認近

代為頂點)的近代人之自負有關;換言之,這涉及 (3 )的發展階段論的進

化史觀。歐洲人之所以把中世視為黑暗時代,可說是這個近代歷史觀之自

負的最大表徵。

黑格爾所代表的這種發展階段論,為馬克斯所繼承,於是又出現了 (4)

的生產關係論下的封建概念。其中的主要要素,就是幾乎全部佔有做為生

產手段的土地之地主=領主,與不自由的農民(即,身分從屬於上述的地

主二領主,被土地緊緊束縛,又被視為封建性壓榨對象之農民)之對抗關

係。

考察至此,再次回顧的話,則上述《東雲新聞》的事例所顯示的、明

治的「封建」觀,可以看成以(1)的制度論為基礎,又加上 (2 ) (3) 的 時

代區分論和歷史發展階段論。而且其後, r專制 」 和 「不平等 」 又藉著 (4)

的生產關係論,而進一步得以理論化;直到現在,一旦言及封建,普通都

包括了上述 ( 1 )"'-'(4)的含意。

這種情形亦可適用於歐洲的封建。要之,日本和歐洲的封建,無論是

時代上或發展階段上,都是處於近代之前,而且它的社會是制度論與生產

關係論(換個說法,則是所謂封建的上部結構與封建的下部結構)對應結

合的社會;就這一點來看, (1)"'-'(4) 的 關係 , 在此可說是相當和諧 。


7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乍見了然分明的問題,之所以羅列在此,這是因為本文以中國的「封

建」為前提,而它與日本、歐洲的封建,截然不同。

例如在中國,被稱為封建的時代在周代大體上就結束了。其後生起的,

是春秋戰國那種藉力量平衡的政治狀況;接著不久被秦漢帝國統一,又歷

經唐宋期的變革,其後皇帝專制的郡縣制中央集權國家,一直持續至清末

為止。在中國,做為制度上的封建,可說是傳說時代中的古老故事,這正

是所謂的「三代遣散J J。如此看來,下述那種一般常識性的觀點即,

一旦言及封建,就是指領主制;而且它是與近代接績的、近代之前的一個

階段一一無論是基於制度論、區分論或階段論的角度,都無法適用在中國,

一清二楚。

然而我們中國學的研究者,卻原封不動地接受了毛澤東所謂的「中國

的革命,是反封建﹒反帝國主義的革命」、或「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

的國家 J這種定義,而與中國彼此共有「前近代中國是封建社會」這種前

提。但是,事實上,在此毛澤東所謂的封建,是侷限在 (4)的生產關係論;

至於從 ( 3 )的發展階段論來看,也只是指生產樣式上的封建而已。要言之,

具體而言,這只是在歷史層面上試圖把握皇帝﹒地主階級、與農民階段二

者矛盾對抗的關係。在此,做為制度論的封建或郡縣的問題、或是從時代

區分論、發展階段論所見制度上的問題,都被視為次要的。事實上,一九

六0 年代在 中 國 進行 的 時 代 區 分論 爭 , 也是 完 全 站 在 生產 關 係論 上展 開

的。要言之,在中國人的意識中,下述那種演變的過程自 I] ,實際上至

少在清末以前,所謂封建之世,經常被列舉為應該復古的悠美時代;特別

是明末以後,如後文所述,出現了藉「封建」之名,展開對皇帝專制的批

判,在清末甚至出現「封建等於地方自治」的議論等等一一在考察中國的

封建之際,都被視為次耍的。

此故,就上述(1) "-' (4) 而論 , 在 中 國 , (1) (2) 與(3) (4) 之 間是斷


第3 章 中 國的 「封建」 與近代 73

絕的,或是一旦連結、貝 IJ產生扭曲現象。它(封建的演變譯注)一直未

得到重視。我之所以在「封建」三字加上引號,不外是想探討這種斷絕和

扭曲現象的問題。

那麼,在中國所謂的「封建」一詞,明末清初期以後,在制度論上具

有什麼意義、而延續使用至近代呢?

在此,順便考察一下日本的制度。例如,中江藤樹( 1608-48) 的 《翁

問答》中有如下的議論。

人,尊卑之位有五等。天子一等、諸侯一等、大夫一等、士一等、

庶人一等,凡五等也。天子為統率天下的「御門 J (指主君一譯;主)

之位也,諸侯為治國之「大名 J (指藩主一譯注)之位也。大夫承天

子諸侯之令,行國天下祭托之位也。士從屬大夫而營理政事諸役,武

士之位也。

要言之,人有天子﹒諸侯﹒大夫﹒士﹒庶人等五個階級,這就是所謂

「人之尊卑之位」。在此,天子至庶人的五等,是根據《孝經》把孝分為

五等的論述(即,天子之孝、諸侯之孝、大夫之孝...... )而來。

但是在此浮上我的腦海者,另外一個出處或是出自《孟子» ,即, I萬

章下」中,孟子解釋周朝的封建制時,首先關於爵位: I 周 室 ( 周 王朝 )

班(分子IJ)爵祿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于男同一位,

凡五等也 J '以及有關倖祿的官位: I 君一位 、 卿一位 、 大夫一位 、 上士

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在中江藤樹的腦海中,無疑有孟子的「凡五等也」或「凡六等也」之

說法。但是,在江戶時代沒有上士、中士、或公﹒侯﹒伯﹒子﹒男,因此

k
7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他引進了與江戶時代貼切的、《孝經》的五階級: I 天子 ﹒ 諸侯 ﹒ 大夫 ﹒

士﹒庶人 J ;然而骨子裡想必是在於《孟子》的封建制。

又,關於這個偉祿,孟子緊接著說: I 君十卿祿 ( 君祿為卿祿的十倍 ) ,


卿祿四大夫(卿祿為大夫的四倍) ,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

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司祿」。至於祿的內容,又說: I祿 , 足 以代其耕

也」。要言之最底層的庶人為官者一一按明﹒清來說,相當於當地採用、

而處在官下做事的胥吏一一的偉祿,以農民一年間所得為基礎單位, E1 P農

民一年間收入若是 1 00元,貝 IJ最下層的棒給為 100元。

像這樣,周朝的封建制,是根據「位」和倖祿制的組合,而定其上下

階級( Hierarchie )。然而在此值得留意者,中江藤樹把它視為「人之尊卑

之位 J '要之視之為階級性的差別制。針對中江氏的《翁問答》這一部份,

渡邊浩氏在其論著《近世日本社會 k宋學»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5 年 ) ,


探討了位居為「君」的、天子和將軍的雙重性之問題;本文不擬涉及這個

問題,在此僅止於如下的認識,即在日本言及封建時,它在觀念中都被視

為一種階級差別(無關意味好壞)。因為一且考察與江戶初期相當的、中

國明末清初期一一大概從 1 7世紀初葉至中葉之間的封建議論,議論

的方向則與此完全相反。

例如,黃宗羲( 1610-95) 舉 《孟子》 上述條文 , 說道 : I 天子與公之

間隔,同於公、侯、伯、子、男相互之間隔;君與卿之間隔,亦與卿、大

夫、士相互之間隔同」、「非獨天子超然於等級之外 J (1) ,同時代的顧炎

武(1 6 13 -82 )也同樣認為: I天子之位亦非絕世之尊{缸 , 又說 : I所謂

『天子一位Jl '決非位居民上而恣意自尊。所謂『代耕Jl '決非奪民日奉」

(2) 。 這可以評定為反過來利 用 封建制的多 重階級 , 又藉著這個多 重性 , 企

圖規制皇帝的專制絕對權力之嘗試。

事實上在中國,封建或郡縣的議論,早在漢代就已經展開了。下至唐
第3 章 中國 的 「封建」 與近代 75

代著名詩人柳宗元 ( 773-8 1 9 )亦有〈封建論> (<<柳河東集》卷 3 )一篇。

他在其中主張郡縣制。當時對封建的印象是,例如漢代亦然,皇帝把一族

置於邊境和要衝之地(恰似德川幕府策封「御三家 J )做為屏障,唐代則

稱之為藩鎮。柳宗元在世期間,是在藩鎮之一的安祿山之亂 ( 75 5-63 )後,

當時這個藩鎮問題已然成為一大政治問題;因此他的(封建論〉做為針對

藩鎮問題的提案,具有意義。又深入精讀的話,唐代為止雖說是皇帝專制,

然而權力的結構事實上以門閥貴族的世襲制度為基礎;因此,名目上雖是

官僚制,實質上高官都是取決於門閥,可說是一種貴族官僚制的;在這種

狀況下,柳宗元倡言採用郡縣制,就此來看,或可說是宋代以後的科舉官

僚制之先聲。

以下話題回歸到明末清初期,如果柳宗元的郡縣制之主張,與唐代至

宋代的體制變革有關,那麼封建﹒郡縣的議論,決非是輕描淡寫的歷史回

顧談。那麼上述所見黃宗羲等人的議論,其中是否涉及歷史性的變革呢?

就結論來說,可以說是關係重大。

事實上,黃宗羲﹒顧炎武二人企圖規制皇帝專制權力的嘗試,決非出

自於他們個人偶發的感想;在其背後,有時代的趨勢一一即,所謂一君萬

民體制下的「民」之中,出現了藉著階級分化、而經濟力量得到強化的地

主階級、特別是被稱為鄉紳(曾經任官者,地方的望族、有力地主)的階

層,他們在鄉村的支配力逐漸增大。

這種趨勢,例如就「代耕」問題來看,呂留良( 1629-83 。 反清 的叛逆

思想家,死後遭到掘墳)說道: r凡祿制皆起于農 , 貝 IJ 爵位原亦起于農 。

天生民而立君師,其義昭昭,此言外之微意也 J [3) 。 要之 , 這是說無論 爵

位或倖祿,皆以「農」為基礎,天生民而立君主的真意,是要尊重這些「農」

「民 J '這是聖人立言的「微意」。這個「農 J '事實上可以說指地主階

級。到了清末,議論變得更加激進,例如革命思想家陳天華 ( 1 8 75 - 1 905 )
76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也列舉「天子一位,公一位. . . . . . J為例,大意則說: I"天子僅高於公一等。

蓋其時之公、侯、伯之所領,相當於今之1'1、|縣,天子之位亦由此推量可知。

公、侯、伯之下,卿﹒大夫﹒士者,今之鄉紳也。天子之權,制約於諸侯;

諸侯之權,制約於卿﹒大夫﹒士,而操縱之者,國民也 J (4) 。 在此 , 鄉紳

的地位被提升到包括卿﹒大夫﹒士的上位層次,於是皇帝就變成鄉紳觸手

可及之處的人物。
當然,根據上述議論,馬上導出結論,指稱清朝時期,皇帝權力的權

威逐漸相對性地滑落,則不可。清代一旦由初期邁入安定期,地主階級毋

寧說做為權力的末端(基層)而被納入體制,並在基層發揮補充權力的作

用;因此明末清初期和清末期所見的、那種對皇帝權力的限制論,在清代

不見蹤影,觸目可見者毋寧是皇帝禮讚論。

那麼在清代,封建論就此消失了嗎?事實上不然。我們可以看到它在

官制論上的發展(具體上,則是有關任免制的議論)。這個任免制,是指

官僚制的運用方式,它在宋代以後最具特徵者,就是回避制和不久任制。

所謂「迴避制 J '是指任命縣令時,盡可能派赴遠離家鄉的縣;就像

「南北互選」一詞所示,到了明代原則上華北之人則派赴江南。所謂「不

久任制J J '是指縣令的任免大體以三年為期,清末則一年交替之例亦多。

這是由於科舉合格者一再增加,另外則是為了迅速充實國庫收入而賣官所

致;這些等待任命的候補縣令,人數相當龐大,於是為了加速周轉,只有

不斷地換班補位。對官吏來說極為不便的這種現象,從皇帝權力的角度來

說,回避制和不久任制,正是防止官僚轎據地方、進而與皇帝對抗的安全

控。然而無論是主張在當地選任地方官、或是主張久任,這一類議論畢竟

在「封建」的名下,在明末清初出現了。

例如上述的顧炎武,主張縣令採用當地人,一旦認定確實有能力才幹,

則任命為終身官亦可;由於老病而退隱辭官峙,亦可推舉自己的子弟繼任,
第3 章 中 國的 「封建」 與近代 77

要之世襲官位亦可。他認為如此一來,縣令才會視自己的行政區域、如同

自己的房舍和田產一般珍惜愛護;又能像對待家人一般保護人民。他說這

就是「寓封建之意於郡縣中 J (列。

這個議論中值得留意者,就是這個「反回避」﹒「反不久任」的主張,

並非出自官僚的立場、而基於官僚的利益立論,毋寧說它是站在地方的立

場、而基於地方的利益立論。所謂在當地人中選任當地的縣令吧!要之這

不外是說把地方交給當地人吧!較顧炎武略晚的李祿( 1659-1733 。 清初的

經世思想家) ,也是提倡「反不久任制 J '並說: r大綱總于 上 , 細 目 任

于下 J '才能「去郡縣之害,兼封建之不 IJJ (6) ;要言之,這是說相對於大

綱即中央的政策,細目即地方的行政方面委任地方吧。如此看來,可知封

建論在清代,事實上是以地方自治論的形式展開的。不過這個地方自治論,

並非紳和地主向官方要求自治,而是要求紳和地主得以為官的主張;這在

此反映了做為權力補充者的、地主階級的存在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所謂

在當地人士中選拔任官、或是把地方託付地方官的主張,要之它是要求任

用地主階級為官、或是要求官尊重鄉紳的意見之不同的說法;此故就此來

看,也可說是地主階級逐漸滲透到官的末端權力。

無論如何,在清代,封建論是透過官制的理想形式之探討而展開的;

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它是以屈折形式的地方自治論展開的。其中,雍正

7 年 (1729 )時,亦有現任的地方官上奏請求在州縣知事下,設置鄉官四

人,安置在州縣內的東西南北四方,並從當地人士中選任。由此可知,這

種呼聲不僅來自官的外部,甚至出自官的內部、而且以正式的上奏文出現

了。在此所謂鄉官者,即《周禮》所載周代封建制中的職官。附帶一提,

清末亦有「做外洋議院之制,由百姓(人民)公舉鄉官 J [7)的呼聲;這個

議院制的主張,對設置鄉官之議論往後的發展方向,頗具暗示性。

此故,這在當時中央也成為問題;位居軍機大臣要職的滿人高官,認
7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為這個主張非常危險,一旦實施,恐怕地方鄉紳為了擴充本身利益而與鄉

官勾結,因而上奏請求否決。由此可以窺知,中央中樞一一事實上就是滿

族對漢族的地方自治的恐懼感。這在後來清末革命家汪精衛筆下可以

得到佐證;即,他把地方分權和中央集權,描繪成漢族和滿族的對立。 ( 8 )

因此,理所當然地,在清代儘管出現了上述封建論,結果鄉官終究並

末實現,在地方名望之士中選任知事的主張,更是沒有下文。一則基於中

央集權制的維持,一則基於貫徹滿族支配,身為清朝權力,當然無法接受

這些以地方自治為趨向的封建論。反過來說,雍正帝時代,遭到處死的反

滿叛逆者曾靜(1 67 9 - 173 6 )、以及其師上述的呂留良,二人都是封建論者;

就這個事實,可以看出這個叛逆事件中潛藏的事態之本質。像這樣,在政

治層面上,封建二地方自治並未實現;但是地主階級在經濟層面中逐漸掌

握了實權,例如「包攬」這種透過地主執行的、一種私人性徵稅體制,即

是。 [ 9 )
中國的徵稅機構,在明代有里甲制。以十戶為一甲、十甲為一里,各

里中置有十戶的里長戶,他們具有連帶責任的關係,負責承擔租稅的徵收;

各甲的甲首戶、各里的里長戶,每十年一次輪流負責徵收租稅一一這是明

初設置的租稅體制;就官的立場來看,則是管理徵稅對象( I民 J )的體

系。這種輪流承擔徵稅工作的平等原則,由於地主和農民二者階層分化的

進展,在貧富懸殊現象增大後崩潰了;於是在維持實際的機能上, I 包攬 」

的體系出現了一一即,由地主中的有力者代行稅金的徵收,並抽取手續費

的稅賦承包體系。要言之,這是說公的徵稅體系,被地主階層的私的體系

滲透了。另一方面,在清末則設置了收租局,這與包攬相反,它是利用公

權力的管道代為徵收個租(地租)

要言之,所謂個租,原本是地主與農民之間的私事,並無公權力置喙

之處。然而在明代,公權力強行介入了這個個租問題。例如饑荒之際,官
第 3 章 中 國 的 「封建」 與近代 79

方減輕稅金的同時,施壓要求地主比照稅金減輕額、而減輕個農的個租。

到了清末,與此相反的,原本地主直接收取的個租,至此公權力介入代為

徵收,不繳納個租則遭到警察拘留;要言之公權力為民間私事服務的現象

出現了。像這樣,我們可以發覺清代的地方自治,結果是在經濟層面上,

以滲透入公權力、或採取公權力的私用化的形態,而具體實現了。

根據上述,一旦展望清末的話,可以發現做為當時封建=地方自治的

基盤者、地主的階級性支配機構或維持機構。例如,革命資產階級知識份

子何啟(1 8 5 9- 1 9 1 4 )一一他與歐德二人共同捐地,用以建造香港的國際機

場「啟德」機場,因而名字( I啟 」 字 ) 與歐德 ( r 德 」 字 ) 一起流傳 至

今一一他認為「新政」的母體,是在「紳當父老 J (即,鄉紳為首的地方

有力人士)負責運營下,取代官方當局而擔負捕盜、防禦匪賊的(事實上,

又擔任行政末端的)團練和保甲局;至於在經濟上給予支持者,就是各個

宗族。[的]在此,所謂「團練 J '是一種鄉村自衛的組織;又所謂「新政 J '

則是指立足於地方議會的立憲制。

有關保甲局,立憲派的康有為(1 85 8- 1 927 )說明其價概如下。

太平天國之亂以來,藉團、味來保衛鄉土。團練跨鄉4日 i壘,大者稱

之為局,主事之「局紳」選自紳士之間,一人統理地方大事,恰似列

國議員,此乃地方自治。這個地方自治原為古之封建,現代的封建則

為眾人之封建,藉公議而圖公豆主的封建,故為最優。 ( II )

如上所述, r局申恥 , 即超越 「鄉」 的範疇之紳士 , 在鄉紳 中被選 出

來,在合議的前提下擔負地方大事。這顯示了地方自治是在大地域的層面

成立了。就康有為上文所示,太平天國之亂的確是一個劃期,上述的收租

局也在這個時期成立,保甲局的成立則如上所述。他們鄉紳階層以這個太

平天國為轉折點,已經突破官制論的(換言之籽迴而屈折的) I 封建 」 之

訴求,開始逐步實現相對於官的、民(實質上為紳)的自治。這個自治論,
8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就像其後不久「省紳」一祠的出現,進一步朝向省自治發展,向官要求更

大的自立度。
附帶一提,譬如明治初期擔任清國大使館的書記官、曾經駐日本的黃

遵憲,他在回國後擔任湖南省的代理按察使;總之貴為省的司法次長的他,

面對全省的知識青年,做了如下的煽動性演講。

諸君!為迴避制、不久任制所拘的、他省的赴任官,對本省的諸

君而言,有如來遊的旅客、或宴會中陌生的客人,學竟不能寄與期待。

諸君應追求者,是自行治理家鄉。自治一旦充實,則郡縣專政之弊可

去, r 封 建世 家之利 」 可 得 , 由 一府 一 縣 推之于省 , 由 一 省 而 遍 及 天

下, r 共和 之 j~ 治 」 可 以 實現 。 〔 口 ]

事實上,但看清朝末期(1 900年以後)來自地方官的奏摺,主張地方

自治之必要者激增,可知這是超越官﹒紳三者的大趨勢。而且由於太平天

國時創立的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准軍,即漢人掌控的地方自立軍隊表

現卓越,它在其後與地方的官﹒紳結合,終至軍權亦落入紳的掌中;眾所

周知,辛亥革命時的省獨立宣言,終於導致了清朝的崩壤。如此看來,我

們甚至可以做如下的總結,開清代的封建論之演變,是朝向革命發展的潮

流。

上文所見的康有為,在上述把地方自治比擬為古之封建的文脈中,又

說: r 夫 自 治之 制 , 天理也 , 自 然 之勢也 。 無 論任何 專制 之 國 , 不 能鉗絕

之、廢止之也。」這個「天理」或「自然之勢 J '在中國是份量相當重的

詞旬,按今天的說法,則是指歷史的法則性、必然性。從「封建」一詞包

含了上述自治制的含意來看,這句話在清末所具的份量和革新性,或許可

以另有一番體會。

那麼,這種正面價值的「封建 J '在什麼地方為毛澤東所謂的負面價

值之「封建」所取代呢?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 81

以上,針對明末清初至清末的封建論做了 4番考察。就像譚者所見,

這是徹頭徹尾(1)的制度論之封建論。問題在於它在何處為 (4 )的生產關

係論所取代?就結論來說,清末自歐洲引進的 (2) (3) 的 區分論 、 發展階

段論是關鍵所在。

第二章業已述及, 1900 年英國 的E. 簡克士撰著 了 A Histoηof Politics

一書;三年後嚴復馬上著手翻譯,翠年以《社會通詮》的書名出版問世。

在這本書中,簡克士根據一種非常粗糙的歷史發展階段論,提出一種見解,

即,歷史發展是從圖騰社會邁向宗法社會、乃至軍國社會。接受這個觀點

的嚴復,貝 IJ附上按語,認為中國是剛剛邁入軍國階段的國家,其中宗法佔

七分、軍國佔三分。所謂軍圓,是指中央集權國家,是軍事掌控在一個統

一中心的國家;按現代我們的說法,可說是近代國家。就這個角度來說,

嚴復認為中國是三分近代國家、七分宗法國家;根據這個文脈來看, r宗

法」一詞具有否定性的意味。

根據聞克士的見解,在軍國社會中,個人是社會的基礎單位,民則人

人平等;相對地,在宗法社會中,一族一家為社會的單位,個人則為其族

其宗所統御、為祖法所拘束,是沒有自由的。這種上下的秩序關係上重疊

的現象,與分土﹒分封關{系的封建時代之特徵相同。他按字面「拂特 J (Feud)
所示,把「封建」一詞限定在封土﹒分封的意義上;這與他在相當廣義的

角度上使用「宗法社會」一詞是對照的。但是就其上下的關係結構來看,

二者卻是相同的。嚴復所採取的就是這種對宗法的觀點。於是他加上案語,

說明宗法社會就是「不平等的社會J '周公和孔子則是「宗法社會的聖人J '


至於三代的封建,則是「拂特」即分封的制度,並非自治。或訐在嚴復的
8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看法中,他內心暗地期待的,並非以宗族為基礎的、特權的鄉紳階層主導

之自治,而是必須以個人平等的政治權利為前提的、國民的自治。

嚴復翻譯的這本《社會通詮» ,其後在知識青年之間迅速地產生影響。

我們透過下表可以窺知,嚴復本身為了這本書的翻譯和出版,似乎也付出

相當的心力。表中,按出版順序列出了嚴復出版《社會通詮》前後的譯書。

根據記載可知, 1903 年"-'05 年左右刊行的譯書 , 原著都是1800 年代 中葉

或 1 700年代中葉的書籍,要之出版以來經過半世紀或一世紀以上,大體

上已經得到評定的書籍。而且始自翻譯、終至出版,可說是在悠哉閒散的

情況下,大都花上四~五年時間。相對地, «社會原詮》是在 1 900年出

版,三年後即翻譯完成,而且在空年出版;只有這本書的青攝事,進行非常

迅速。不只如此,在該書翻譯期間, «群學肆言》、《法意》和《穆勤名

學》等書的翻譯作業仍在進行中;要之,由此可以了解《社會通詮》是中

途插隊,而且後來居上先行出版的。

原書名稱 譯書名稱 原著者 原書出版年 譯出年 譯書刊行年

群學蟑言 1873
Th e Study of H. Spencer 1898-1902 1903
Sociology
伽 L iberty 群己權界論 J. S. Mill 1859 1899 1903
社會通詮
A History of E. Jenks 1900 1903 1904
Politics
L'esprit des 法 意 c.L.S. Mon- 1743 1900-05 1904-09
Vois tesqmeu

A System of 穆勒名學 J.S. Mill 1843 1900-02 1905


Lof!ic
注:據王拭《嚴復傳» (上海人民出版社)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的

促使嚴復如是急於出版的理由何在?我以為 1 900年的義和團事件後

對列國的屈服、 Em事實上判定清朝命運的這個屈辱事件,在此產生頗大的

影響。就像一般通論,令中國知識份子痛切感到變革(變法)的必要性者,

是甲午戰爭中的敗北;令中國不得不在現實中、覺悟到自己的劣弱和後進

性者,則是義和團事件的屈服。或許嚴復是想藉著《社會通詮》的問世,

針對中國的後進性的特質所進行的歷史的檢討、以及克服之道,迫不急待

地向社會上的青年提出呼籲。《社會通詮》在這一點,不僅論理極為明快,

而且契合中國,因而容易讀解;或許嚴復在接觸該書的瞬間,自己國家的

病源,就在眼前浮現了。

早在 1 898年 ' T . H. 赫胥黎的名著 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 同 樣 出 自 嚴 復 的 翻 譯而 以 《 天 演論》 的 書 名 出 版 ; 這 個進 化論 ,

推翻了在「三代」追求理想狀態的復古史觀,又根據優勝劣敗、弱肉強食

的原理,而被用來訴說中國民族的危機,在社會上知識青年中造成頗大的

衝擊。《社會通詮》可說是接續其後的第二彈。

主導清末革命世論的《民報》以及民國初期在著名的五四運動 ( 1 9 1 9

年)中、領導文化革命的《新青年》等前衛性的雜誌中,都可以看到《社

會通詮》的深厚影響。特別是《新青年» ,對於打倒宗法社會的宣傳運動

格外熱心。例如,主筆陳獨秀(1 879- 1 942 )的文章

東洋民族從遊牧社會進步至1J宗法社會,至今未變。從酋長政治進

步到封建政治,至今亦無變化。宗法社會以家族為本位,個人沒有權

力。...... ..由於尊家長、重階級(=上下秩序) ,故而教忠孝。忠孝

是宗法社會、封建時代的道德,是半開化的東洋民族一貫的精神。〔的〕

孔子生長於封建時代,其所提倡的道德是封建時代的道德,

所主張的政治,是封建時代的政治。封建時代的道德、禮教、生活、

政治所注意的範因,限於少數的君主、貴族的權利,與多數國民的幸
8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福並無任何關係。..... .數千年前的宗法時代、封建時代,亦只通行

於公、卿、大夫、士的人倫日常,完全不行於庶人之間。數千年後的

今天,在此共和時代、國家( «社會通詮》稱為「軍國 J )時代如何

能夠通行?(叫

等等。由此可知, «社會通詮》的論理,幾乎完全照本宣科地變成陳獨秀

的議論,特別是嚴復加上案語的部份。那麼,本文的主題一「封建」如何

呢?在此,宗法﹒封建則按照中國的實情而被視為時代區分上的古代,而

且它是有如化石一般、至現代仍然殘存的遺物。於是,發展階段論的認識

出現了,即古代遺留給現代的這個封建,就是在中國歷史的階段論上的「落

後」。叉,由此可知,在《社會通詮》中大致被區分的宗法和封建,至此

則事實上被視為同義;它的內容也被視為家父長制、上下尊卑的身分秩序

制。

嚴復的情形,在《社會通詮》中仍有如下的案語: r 前顧亭林 ( 顧 炎

武)有郡縣、封建之議,其論說極壯;但遠不及歐州的地方自治制度」

雖持否定,谷 I]仍考量到封建和地方自治的關係。至陳獨秀,甚至全無這種

顧慮。或者可以說,陳獨秀是把嚴復翻譯《社會通詮》的真正意圖、最忠

實而急進地付諸實行的一人。

叉,陳獨秀上述的議論是發表於 1 9 1 5、 1 6年;其後經歷 1 9 1 7年的俄

國大革命,從此馬克斯主義的影響開始滲透到《新青年» , r 封建 」 一 詞

則完全轉化為生產關係論上的用語。這些演變,只要一譚三0年代初期的

《新青年» ,例如陳獨秀的〈馬克思學說> (15 J 等 論 說 , 就可理解 。 這個

展開過程極為自然,在此省略不論。(附帶一提,在此時期擔任北京大學

文學院長的陳獨秀,其後成為中國共產黨第一任書記)

1904 年 《社會通詮》 刊行以來 , 至1915-16 年的陳獨秀為止 , 大約十

年之間, r封建 」 在轉眼 之 間變成負 面概念 ; 在此只 要理解這 在 言語的歷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的

史中,是值得大書特書的激烈演變即可。以上是「封建 J轉化為負面概念

的演變過程之便概。

「封建」如上所述激烈地轉變了,那麼做為一種運動的地方自治論如

何呢?在此探討如下。就結論來說,在各省的獨立宣言下,辛亥革命成功

之後,民國初年又出現了聯省自治運動,即,一種聯邦共和制的構想浮出

了檯面。要言之,這是說在各省的自治政府之上、設置聯邦政府,基本模

型就是美利堅合眾國(美國)

這個運動的經緯,台灣刊行的《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 [而〕有

詳盡的介紹。在日本,最近亦有專著《中國的近代化主地方政治» (橫山

英編,勁草書房, 1985 年 ) 刊 行 。 因此細節委諸上述二書 , 在此我特別 想

要探討者,是最近出版的《毛澤東集補卷» (17) 第 一卷所收毛澤 東 ( 1893-


1976) 青年時代的論文 。 據此 , 則在1920 年9 月 至10 月 之間 , 他接三連

三地發表了下述有關湖南省的自治運動之論文。

* 9 月3 日 湖 南建設問題的根本 問題一一湖 南共 和國

* 9 月5 日 從湖 南 開 始打破沒有基礎的大 中 國建設許 多 的(小) 中 國

* 9 月6 日 絕對贊成 「湖 南門羅主義 」

* 9 月 26 日 「湖南 自 治運動 」 宜興也

* 9 月 30 日 「湘人 治湘」 與Ii,相 人 自 治 」

*10 月3 日 「全 自 治 」 與 「半 自 治 」

* 10 月5 日"-'6 日 藉 「湖 南革命政府 」 召 集 「湖南人民憲法會議」 、

制定「湖南憲法 J、建設「新湖南」之建議

這些文章原本發表於《大公報» (長沙版) ,在日本亦有這方面的研


8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究[凹) ,總之,在二0年代初期,青年期的毛澤東涉及湖南的省自治運動

(毋寧說更是省獨立運動) ;這樁事實,令人注目。他在上述論文中,反

對「大中華民國 J '主張分二十二省、三特區、三藩地,合計二十七個地

方,由「人民」著手建設二十七個「小中國 J ;做為先驅者,則是首先建

設「旭日光輝的湖南共和國」。不過,這個湖南共和國,根據他的說法,

並非委諸湖南出身的少數特權份子、那種「湘人治湘」的共和國;他認為

必須是鄉長﹒縣長﹒省長等由「一般平民」選舉,而以此為基礎的「湘人

自治 J '今天的說法則是人民共和國。這個主張,是一面試圖反對軍閥支

配,同時也排除與軍閥聯合的鄉紳(毛澤東其後則稱之為「土豪劣紳 J )
之支配;就這-點而論,它超越了清末的地方自治運動。在某個角度來說,

或者可說是促使上述地方自治連動深化的運動。

不過,我所關心的不僅是上述毛澤東的這個運動之「事實 J '它與其

後不久的 1 922年 7月,中國共產黨第二屆全國大會的大會宣言,成一對

比的奇妙現象,更令人注目。這個大會雖說是第二屆,卻是第一次發表大

會宣言,因此可說是中共最初的政治綱領。這個宣言,對於聯省自治的見

解,如下所述。

十年來,武人政治演出了割據現象,主張劃省為邦,以逞各霸一

方的野心,路美其名為地方分權下的聯邦自治,這是毫無道理的。十

年來所有政權完全被各省武人瓜分把持,當此之時,再主張分權,無

異於變省為圈,變督軍為玉。故聯邦原則不可為中國本部各省所採用。

如上所述,這個宣言是以中央集權國家為目標(包括西藏、維吾爾的

自治區) ;然而這個宣言與毛澤東的湖南獨立運動,相隔不到二年。二者

在同一時期的鮮明對照,想來是出自視座的差異,即,一方是站在全國性

的視野俯轍大局;相對地,另一方則是毛澤東站在地方立場試圖展望全國

大局。如果說那一方面較為自然呢?我以為毛澤東的運動方面,自然發生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 87

性較強;至少它可視為清末以來地方自治運動潮流前端的一個發展過程。

事實上,在現實的局面中,軍閥逐漸掌握了各省的實權;此故,毛澤

東才提倡 I i相人自治」。然而根據中共在 1 922年當時的分析,則認為軍

閥的割據與列強結合後,將打開中國分割之道;於是這種反帝﹒反軍閥的

基本路線,就被 1 926年(1 924年國民黨第一屆全國大會中,基於中共所

謂「黨內合作」的方針,當時身為共產黨員的毛澤東亦被選為候補中央委

員)國民黨主導下的、所謂北伐戰爭所繼承,中國從此步上統一的中央集

權國家之路,聯省自治或聯邦共和之路,終未開花結果。「湖南共和國」

則止於青年期毛澤東一時的夢想。

事實上這個地方分權或中央集權,在清末所謂洋務派與變法派﹒革命

派之間,一直爭執不休;就這個意義來說,它是相當長期以來的論點,有

關它的演變,今後或有必要從更廣闊的視野進行解明。在此唯有一點可以

指出,就是中國由於中央集權國家的成立,清末以來悲切的宿願即民族的

統一和國家的獨立終於實現了;然而在其反面,透過基層選舉的、「一般

平民」參與地方自治,乃至國民參與國政的夢想,卻在燃燒不完全的情況

下終止了。反之,長久以來卻蘊育了共產黨和國民黨二者的、」黨獨裁和

官僚政治。

就像「封建」在不知不覺之間,從制度論被生產關係論所取代,又從

正面價值逆轉為負面價值; I地方 自 治運動 」 也被反 帝 ﹒ 反 軍 閥 的統 一 運

動所取代,從此它的自然發展終究無法展望。

以上追溯封建和地方自治運動至此,最後針對二者略加案語補充如

下。
8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第一,關於歷史應該從「外部」、或從「內吉 ~ J進行考察的問題。

中國的中央集權國家之成立,與脫離半殖民地國家互為表裡;這從內

側凸顯了在演變過程中,列強的侵略這個重大要素之介入。與此雖非直接

有闕,然而另一方面在「封建」的逆轉過哩中,簡克士、馬克斯等歐洲的

發展階段論之介入(雖則是在文化層面) ,亦不容否認。「事實」是近代

中國的歷史,若撇開列強的介入,則無從說起。雖然如此,那麼如果不藉

用列強或西歐的觀點,就無法看清中國的全貌嗎?當然不是。例如「封建」

受到簡克士﹒馬克斯的發展階段論之影響而造成逆轉,固然是歷史的事實;

但是這毫無意味著中國的「封建」必須站在簡克士﹒馬克斯的發展階段論

之角度加以探討。

這種昭然可見的事情,似乎不值得刻意提出;其實不然,我認為這是

一大要事。何故?因為戰後四十年來,在日本的中國研究圈中, I封建」

一祠基本上是基於簡克士、馬克斯的立場;要言之,一直是採用「來自外

部」的意義,並且從未生起任何疑義。

相對地,在此我們主要從明末清初展開、追溯它的演變,並「從內部」

進行考察;其結果,我們在 ( 1 ) (2) 與(3) (4) 之 間 , 發現 了 日 本和歐洲未

見的扭曲現象,而其結局則「扭曲 J又遭到被切斷;於是清末以後只剩下 (3)

(4) 。 叉 , 我 們也 「 從 內 部 」 的 角 度發現 , 地方 自 治運動彷彿與 (1 ) (2) 遭

到「捨棄」不謀而合,它終究也以挫折告終。這種「從內部」的視角,雖

說是最正當不過的,卻因此反而一直遭到忽略,此故,中國(至少清代中

國)的全貌之解明,似乎可說是一直落後不前。以上做為本文案語之一。

第二,關於歷史應該從「現在」、或從「過去」進行考察的問題。

把「封建」視為皇帝﹒地主與農民的對抗,或基於發展階段論而對宗

法=封建持以否定性的看法一一這是從毛澤東等人在實踐反地主﹒反宗法

的農民革命的、「現在」的立場來看,基於現在之考量的必要觀點。這可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 89

說是「現在」這個前提下的歷史觀;在此的「過去 J '是從「現在」單向

照射所及的過去,是為「現在」獻身而刻意篩選出來的過去;在此, I過

去」並未具備本身的自立性。

另一方面,一旦站在把「封建」和地方自治運動一併進行考察的立場,

反而從中可以發現現在中國的中央集權體制、或官僚制的缺陷。例如,由

於一黨獨裁之故,選舉首長的選舉制度一直未臻完備;叉,一味反宗法,

至於最重要的個人權利卻下落不明;等等批判自然生起。這是從「過去」

考察歷史時出現的訊息,可說是「從過去」傳遞給現在的訊息。在此, I過

去」依然在現在之中存活不絕。

與上述第一項、第二項有闕,做為第三項的案語-一一若就我所謂的中

國基體論來談,員。這個「基體」論,解釋起來,可歸納為以下三累計一一即,

一是指中國自有中國獨特的歷史實態及其發展過程。三是指它(基體)就

是長期持續不斷的歷史諸相、在各個時代的緩慢變化。此故,三是指中國

的近代應該站在它與其前近代相關的角度加以掌握[凹)。本文「中國的『封

建』與近代」的題名,它的內涵,事實上就是希望表達中國的「封建 J ""'
近代的基本性發展。

在此暫且擱下「封建J '針對「近代」考察如下。

所謂近代,目前為止與「封建」相同,都是操諸所謂近代主義者和馬

克斯主義者,而完全根據 (3 ) (4) 的歷 史 發 展 論和 生產 關 係 論 的 角 度 加 以

考察。特別是在馬克斯主義者的眼中,近代化一直被視為資本主義化的同

義詞;中國史學界在六0年代盛行的、資本主義萌芽論爭即是其中一例。

叉,縱使根據 (2)的時代區分論,一且進行考察,則出現一種奇妙現

象。例如,把接觸到歐洲近代的時期,視為亞洲|近代的揭幕是一般通例;

譬如在中國是指鴉片戰爭以後,在日本則指明治維新以後為近代。就日本

來看,當時的確發生了幕藩體制的終結、以及天皇制的中央集權國家之成
9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立這種巨大的變動,因此做為歷史劃期並無異樣;可以說日本的發展與 ( 1 )

----(4) 非常貼切 。 但是在 中 國 , 為何鴉片 戰爭是一個劃期呢 ? 如果說與 歐

洲近代的接觸,就是亞洲近代的開始;那麼越南的殖民地化過程,就變成

它的近代過程了。依此類推師告一雖有落人口實之虞一一中國的近代過

程、或可說是半殖民地化的過程了。

我並非反對以鴉片戰爭做為劃期的這種觀點本身。不禍它做為劃期的

內在性理由是什麼?即,至少我想知道從中國史的「內部」來看,又|位

過去」來看,它(鴉片戰爭後)稱得上一個新階段嗎?

為了釐清這個問題,或有必要定義一般所謂的「近代化過程」究竟是

什麼。最近我在某個國際研討會上提出下述的觀點一一即,在亞洲,近代

似乎應該從「自發性的近代」、以及「外來,性的近代」兩個層面進行掌握。

其中, r 自 發性的 近代 」 通常都是遵循該國 獨特的途徑發展 , 故 而勉強 歸

納各國的共通項目,則以下五點或可當做共通的指標: (甲)擺脫來自絕

對性的宗教權威、或擬似宗教性的政治權威等內面的支配。(乙)大眾可

以參與政治體系。(丙)自非契約性﹒固定性的身分上下秩序中得到解放。

(丁)民眾在經濟活動上的機會均等化。(戌)醫療輔助等維持生命手段、

以及教育機會的均等化。如果把近代過程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四

種過程進行分析的話,那麼似乎可以說(甲)是文化及政治, (乙)是政治,

(內)是社會, (丁)是經濟, (戌)是文化。

根據這種觀點來看,下述這種看法亦能成立即,中國的近代過程,

以明末清初期為萌芽期,它歷經辛亥革命、毛澤東革命,如今仍在進行中。

例如「封建 J =地方自治=地方分權,當下就可以視為(乙)的展開過程;

就(乙)來說,則它的劃期是:萌芽期在明末清初,展開期在太平天國期,

發展期在辛亥革命期,而挫折期則在 1 920年代。

在此若舉與「封建」關係深遠的「井回 J為例,就其(井田)與基體
第3 章 中國 的 「封建 」 與近代 91

論的關係、特別是站在(丁)經濟活動的機會均等化之角度來看,則這個

機會均等化,不僅是指資本主義式的私有財產權之確立,而且包括社會主

義式的公有化,亦指透過公有化而取得生產手段。要言之,就中國來看,

它歸結到回土所有的均等化之問題。有關田土所有的議論,篇首所述的井

田論,始自《孟子》以來綿延不斷,至明末清初,甚至出現黃宗羲針對全

民(全戶)的田士分配論,而在清末則進一步以田土公有論的論點展開。

毛澤東革命中的土地改革,可說是三千年來的「均」之原理的實現;就(丁)

來看, 1949 年就成為它的歷史劃期 。

要言之,若就現時點的角度來看,亦有如下的說法,即(甲) (乙)(內)

的、「封建」的近代是挫折了; (丁)的「井田」的近代則實現了。

至於基體論;在中國, I 封建 」 和 「 井 田 」 就是政治和經 濟的 主軸問

題之一,其中潛藏著中國的歷史、或中國的社會結構之特質。我認為在中

國得以做為歷史的基體者,例如長期持續下來的官僚制、或宗族制、或保

甲﹒鄉約等,應該把它抽取出來,並在長期的視野中進行檢討(例如以三

百年為最小的單位,能夠的話,以三個單位即一千年左右為視野) ,不僅

在橫切面,而且在縱切面上「從內部」釐清它的軌跡途徑。

此故,既成現有的時代區分論或發展階段論,或是束之高閣而不用,

或者可以適用,最好也當做權宜之計。簡言之,以(中國的)近代過程為

例,其中既有「封建」的挫折、又有「井田」的實現;若就(甲)的層面

來看,貝 IJ清朝皇帝制終結後,意想不到地卻有毛澤東的絕對化在革命後浮

出檯面。由此可知,歷史的進行,決非(甲)----(戌)同步進行,五者的進展

常有相當的差異;如果勉強歸納一起,而在橫切面上設立若干劃期,也未

具重大意義。更何況引進「來自外吉巨」的劃期、而把鴉片戰爭以後視為近

代,究竟能夠釐清什麼?

我之所以提出基體論,意圖之一就是提出疑問: Jm '把時代區分論和
的做為「方法」的中國

發展階段論(這是取自歐洲的觀點)機械式地適用於中國,是否可行?本

來時代區分上和發展階段上的所謂劃期,基本上是基於思考下述問題時一

一即,自己的歷史至今在何處面對了什麼轉折,當時有什麼變化,現在情

況又如何,今後應該如何處置等等問題一一的一種歷史論。

例如以「封建」來說,就是指現在如何總括它的挫折,今後又如何活

用。以「井田」來說,它的「公有」事實上是立足於原理上「私有」的否

定;清末的「公」則把「私」視為少數專制而否定之,井田的特徵就是在

此;那麼今後如何加以考量呢例。具體來說,前者,追究到底就是一黨

獨裁可否的問題,即以選舉首長和人民代表的民主化為首的、政治權利上

的民主化之問題。至於後者,則是農工業中個人承攬的範園、以及鄉鎮企

業的經營自主權,可以擴充到什麼地步、又如何擴充的問題。其實只要針

對封建論、井田論、以及「公 J '而在經濟史上和思想史上進行「從內部」

的研究,這些問題,即可理解。

就這個意義來說,所謂「畫IJ期 J '至少在中國,它是因課題一一政治

上的課題(封建)、或經濟上的課題(井田)等一一而異的。設若如此,

我們沒有必要特別把「劃期」劃一;叉,由於課題因各國國情而異,因而

劃期也沒有必要與世界史的步調一致 o更何況自歐洲|引進的劃期,如果它

是以歐洲為典型、而追求歐洲的一個指標,那麼今天當然可以從亞洲史的

「內部」重新進行檢討。

雖然如此,我並非意圖主張名為「中國基體論」的中國特殊論。不!

在此想要強調的是,我們有必要擺脫既存的進化史觀(被區分論或階段論

束縛的進化史觀) ,透過中國的基體,回歸到原理後,重新考察對歷史而

言「進步 J是什麼?或「近代化」是什麼?這是說,與日本和歐洲的歷史

發展過程差異極大的、中國那種相對的獨特性;即,對當前一直習慣於歐

洲模式思考的、我們日本人的歷史觀,或將帶來訐多刺激的那種獨特性一
第 3章中國的「封建」與近代的

斗旦是,它終究是相對的獨特性才是問題所在。

[第 3章注釋)

( 1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置相。, (按,原文為: I天子之去公 , 猶公 、

侯、伯、子、男之遞相去, ......君之去卿,猶卿、大夫、士之遞相

去。 J、「非獨至於天子遂截然無等級也」一譯注)
(2) 顧炎武 《 日 知錄》 卷7 '周室班爵祿。

(3) 呂 留 良 《 四書講義》 卷 " 。

(4) 陳天華 ( 中國 革命史論 ) (<<民報》第一期)

(5) 顧炎武 《亭林文集》 卷1 '郡縣論。

(6) 李祿 《平書訂》 卷2 '分土第二。

(7) 陳熾 《庸書》 鄉官 。

(8) 汪精衛 ( 滿州 立憲與國 民革命 ) (<<民報》第 8期)

(9) 參 閱 西村元照 ( 清初 的 包攬 ) (<<東洋史研究» 35-3 ' 1876 年 )

LlI 本英史 ( 清初I: :lo It 石 包攬的 展開 ) (<<東洋學報» 59- 1.2 合刊號 ,

1977 年 )

(10 )何啟《新政變通》三九葉( «新政真論» ,格致新報館收錄)

(11 )康有為(公民自治篇) (<<辛亥革命前十年間時論選集》第 1卷上

冊所收)

(12) 黃遵憲 〈 黃公度廉訪第一次暨第二次講義 ) (<<湘報類舉》所收)。

(13 )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 (<<新青年» 1-4)

(14) 同 上 , <孔子之道與現代生活) (<<新青年» 2-4)


(15) «新青年» 9-6 ' 1922 年 。

(16) 胡春惠 《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 自 治» (正中書局, 1983 年 )

(17) «毛澤東集補卷》全 1 0卷(蒼蒼柱, 1986 年 )


9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18 )齋藤道彥(湖南共和國論一一中國二十七分割構想) «(中央大學

論集》第 6期, 1985 年 )

[I 9 ) 有關 「 基體 」 這個觀點 , 根據杉 山 文彥 ( 近代 中 國像 的 「 歪 泓 」 是

吟<. -::>τ) «(文明研究》第 6期, 1988 年 ) 的批判 , 在此 , 以及

第 2章第 3節中做了補充修正。

(20) 參閱拙稿 ( 中國 的 「公 ﹒ 私J ) «(文學» 1988 年9 月 號 、10 月

號)

[附記〕一一針對「封建」與地方自治論的關係之研究,有以下數篇。

增淵龍夫(歷史認識 l三 扣 l于各尚古主義色現實批判一一日中兩國的「封

建J r郡縣 」 論 在 中心 c G τ) «(岩波講座﹒哲學» 4 所收 , 1969 年 ) 。

又, (歷史家的同時代史的考察忙-:J p τ ) (同上,收錄於《岩波講座﹒

哲學» 4 '岩波書店, 1983 年 )

閔斗基《中國近代史研究» (韓國,一潮閣, 1978 年 ) 第二章 。

大谷敏夫(清代鄉紳仿理念 k現實一朋黨﹒封建﹒井田論在中心 c G

τ) (谷川道雄編《中國士大夫階級主地域社會主仿關係 l二-:J p τ的綜合

的研究》所收, 1983 年 )
第4章 天下與國家 ﹒ 生民與國民 95

第 4 章 天下與 國 家 ﹒ 生 氏與 國 氏

眺望非洲和東南亞的地圍之際,令人心生感觸者,其一即國界的不自

然現象;這個不自然現象,眾所皆知,係肇因於各國在殖民I地也時代的舊宗

主國之支配劃分。例如,婆羅鯽討訓+峙}

勞越 = Sarawa
此k、北婆羅洲)屬於於,馬來西亞聯邦,南部卻屬於印尼共和國;

還有,新幾內亞島的東部屬於帕布亞新幾內亞國(伊
Pa叩
pu閻a New Guinea)
西部則屬於印尼領土的西伊里安(Irian Barat) ;等等。像這樣,一個島嶼

在抹煞地理民俗的狀況下被分割為不同的國家,是因為沿襲了英國和荷蘭

在殖民地時代的瓜分遺跡,而一成不變地做為國界所致。

孫文對於民族和國家有他獨特的定義,即「由於王道自然力結合而成

的,是民族;在於霸道人為力結合而成的,便是國家。 J (<<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 ;根據這個觀點,上述二島所見不自然的國界,歸根究底可說

是帝國主義式霸道人為之力的痕跡。

在亞洲和非洲,這類舊殖民地中國家的成立,一方面固然顯示了它擺

脫了殖民地支配而實現了獨立,另一方面,則它也顯示了歐洲所遺留下來

的霸道人為之痕跡。這種說法,亦有一半適用於日本和中國等非殖民地國

家。就日本和中國而言,所謂「近代國家」之創立,即是面對歐洲的侵蝕

之際,為保衛自己、維持獨立的必要課題;逃避了這個課題,別無出路。

在這個意義上,這(近代國家之創立一譯注)是被「強制」下的產物;換

言之,這可說是歐洲「仿照自己的模樣」而創造出來的一種產品。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悍然進行侵略亞洲的大日本帝國、它的所作所為

都是遭到「強制」而不得不然的。但是,由於「在日本,有(鑼倉或德川
9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幕府等)政府、而無國民 ( nation ) J '因而 I (面對統治者的治亂興亡)

恰似(面對一譯註)天氣的變化 J '而在態度上一直是冷眼旁觀的人民看

來一一這些人民,隨著明治維新,在「報國盡忠、建國獨立的大義」下,

遍然之間卻被要求脫胎換骨而成為「國民 J (<<文明論之概略》卷 5、 6 ) ,
乃至最後為了「祖國」而淪落至戰死海外的境地。-一一至少對身歷其境的

人而言,其間可說是遭到一股無形的力量所強制。中國,如後所述,可說

是遭遇了同樣的問題(雖然它在形態上有所不同)

總之,在亞洲和非洲國家的成立過程中,歐洲以各式各樣的形態介入

其間。

日本,由於它與中國、朝鮮的關係,早就具有國際間的自他意識、因

而具備了國家意識。相對地,就中國(直到清末猶然未具國家意識)來說,

所謂近代國家的創立,可說是格外艱難的事業;此故,它遭受強制的程度

可以說頗為強烈。

誠如梁啟超所說,中國雖有數千年的歷史,卻僅有幾個王朝的名稱、

而無任何國名;有之,毋寧說是「天下」一詞。( «中國積弱溯源論» )
當然,這並非意昧著中國自古以來即無「國家」這個名詞;事實上,

「國家」一詞幾乎都是用來表示做為一個支配領域﹒機構的「國」、以及

做為支配者的「家」。要言之, I 國 家 」 一詞 是指 「朝廷 J ;它並非一般

人民可以置喙參與的。人民,是天生的自然存在之「生民 J '它與凌駕其

上的王朝(=國家)之命運不相與共。南宋的某位官僚,在論及某個土地

政策時說道: I 所 以利民也 , 非以利 國 J ;明末的某位經世之士則要求官

僚,較諸「利國 J '更要重視「王道」、而謀求「利民 J '並以「剝民肥


第4章 天下與國家 ﹒ 生民與國 民 97

國」為戒;等等 o這些議論顯示了一般觀念中,國(二朝廷)與民的關係

毋寧是利害相左的。明末清初的顧炎武,對於國與天下有一段精闢的議論:

「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率獸食人,以至人將相食,謂之亡天

下J ' r 是故 , 知保天下 , 然後知保其國 。 保 國 者 , 其 君其 臣 、 肉 食者 謀

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亦有其責 J (<<日知錄》卷 13 )。其中最後一

旬更是清末民初傾心革命的青年爭相傳頌的名言: r 國 ( = 朝廷 ) 的命運 ,

委諸君臣等肉食的支配者集團吧!唯有天下的存亡,縱是『匹夫之賤』的

人民,亦有責任擔當。」一一這番議論,一針見血地道出民與國、民與天

下的關係。

國亡而民不亡;然而一旦天下亡,則民亦亡。這個「亡天下 J '是指

仁義廢而人相食的狀態;要言之,是指人喪失了人的自然狀態(按,儒家

以仁義為人的自然)。此故,話中寓意,較諸國,更重視天下(相對於「國」

是一種政治概念, r 天下 」 則是一種道德概念 。 這一點尚請留 意 。 ) 在 這

樣的歷史風土中,歐洲的「國家」來襲了;而為了與其對抗,中國於是被

迫而不得不創出與之同型的國家與國民。其結果,天下﹒生民不得不被包

攝於國家﹒國民之中。

但是,正因為天下﹒生民被包攝於國家﹒國民之中,中國的「國家」

和「國民 J '與歐洲或日本的「國家」和「國民」顯然迴異。

孫文面對「強權」的歐洲,他提倡「公理」的中國;又以「濟弱扶傾」

為國是,並試圖以「固有的道德和平日平」做為國家的基礎; ( «三民主義》

民族主義)這就是天下觀滲透了「國家」概念之佐證。至於他主張「不僅

要創造國民(二自由平等之民)的國家,而且要創造社會(=民生)的國
9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家J «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 ;要言之,除了追求國民在政治上的平

等,他更以追求經濟上平等之民生國家為目標;這些都是天下觀和生民觀

滲透了國家﹒國民的佐證。

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在中國人建設獨立而強大的國家之過程中, I天

下之生民」由於被納入國家和國民的範疇,以致於它本來具有的汎世界

(global) 之 普遍性遭到 歪 曲 ; 這對 中 國 和世界而言 , 不能不說是一樁令人

扼腕之事。由於此故,天下和生民一一有別於國家和國民一一它終究未能

形成一種主義。

唯有在康有為頗具世界主義( cosmspolitanism) 色彩 的 《大 同 書》 、

以及劉師培等人的無政府主義,始可略窺當時的天下主義和生民主義。

在此,謹就劉師培的無政府主義略加考察如下。首先他基於其無階級﹒

無支配的觀點,反對地方自治和代議制。理由是較諸外來短期赴任的

王朝官僚,當地出身的豪紳或胥吏在行政上由於地緣關係密切而熟悉當

地,於是在支自己小民方面顯得嚴密周遍;就結果而論,就形成了苛政。同

樣地,站在小民的立場,他認為機械或鐵路、船船等近代性的手段、所帶

動的工商業和礦業的振興,將會破壞小民的手工業和商販,故而反對(近

代性的工商業和礦業) ,而主張朴素的農本主義。他說: I蓋人民之幸福 ,

在求萬人平等之生活充足,不在於偽文明 J ( <論新政為病民之根) )
附帶一提的是,略早於此,有劉錫鴻(第一任駐英國副大使、第一任駐德

國大使)其人, (詳見本書第 10章)他站在重視民生的立場,批判貪官

污吏和豪紳,反對工商業、礦業和鐵路等機械文明,而且主張農本主義(他

也反對軍備)等等;我們可以發覺他與劉師培在許多方面具有共通的看法

(唯劉錫鴻贊成代議制)。又,這位劉錫鴻一貫普遍地主張仁義,所謂:

「外洋以富為富,中國以不貪為富;外洋以強為強,中國以不好勝為勝。」

云云,強烈地表現出天下主義的色彩。
第 4章天下與國家﹒生民與國民 99

然而這位劉錫鴻,由於他站在古老的生民主義之立場、而反資本主義﹒

反機械文明之故,因而被視為大力鼓動「封建經濟思想」的「地主階級頑

固派 J '在中國的評價不佳。這樣說來,劉師培也因為反對代議制的立場

(認為專制王朝的官僚支配制度較佳之立場)而追隨袁世凱,於是他的晚

年被視為「變節」而被列為負面評價的材料。附帶一提的是,以保護小民

的手工業為名,下令關閉蝶絲工廠的南海縣知縣徐塵陸(參照本書第 9章) ,
他的評價之所以惡名昭彰,也是來自他的民生主義觀點。

大致而言, I 天 下 」 和 「 生民 J '很容易被視為跟不上「近代」的落

伍觀念。

但是,此時此刻,這個未能提升到「主義」而止的、「天下 J和「生

民」二種概念,如果重新設定為中國可能具有、或應該具有的理念,並且

根據這個角度,重新檢討近代史的話,結果將會如何呢?一一例如,上述

或是所謂頑固派、或是所謂無政府主義等等被放逐到極右和極左處境的人

士,顯而易見地,都是置身於「天下 J I 生民 」 這種共通的 舞 台上 。 或 者

說,在無法同化於「國家」和「國民」、而自行脫隊的這些「近代」的落

伍者之中,如今我們可以探測摸索出另一個「近代」亦未可知。更進一步

回顧的話,我們莫非可以藉此看出現在的「國家」枉I I 國民 」 之 中 , 歐洲

的「強制」所帶來的歪曲和殘缺現象。
第二編 l
第 5章 做為 「 方法 J 的 中國 10 1

第 5 章 做為 「 方 法 」 的 中 國
一以世界為「目的」的中國學

通常我們日本人對歐洲的中世或古代抱持關心時,無論意識到與否,

在其關心的底部,多少都有當事者所認知的歐洲近現代相橫互於其中。反

過來說,這說明了日本人對歐洲中世或古代的關心,是以歐洲的近現代相

為觸媒、或說是受其觸發而起。

例如,柏拉圖和但T的讀者,對歐洲近代的知識和關心卻完全欠缺,

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毋寧說,譚者是以各自認知的歐洲近現代相為基礎,

而在與其(近現代相)聯繫契合的層面上展開閱讀的;或者說,他們是在

下意識裡把柏拉圖和但丁定位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和淵源,而展開閱讀

的。

相對地,閱讀中國的古典作品(無論是《史記》、或是《唐詩» «碧

巖錄» )時,譚者對中國古典作品的關心,在頗多的場合中,毋寧說與他

對中國近現代的知識和關心是不相干的。

這個差異之由來,與下述的狀況並非毫無關係一一即,歐洲的近現代

相,自明治時代(1 868- 1 9 1 2 )以來,有時甚至被視為具有較諸其他世界更

為優越的文明價值;相對地,中國的近現代,即使在歷史價值(更遑論文

明價值)的層面上,在一般的觀念中固然被認為無法與歐洲較量,甚至於

比不上日本。

當然,戰後的「中國學」面對上述這種通論,白無束手就縛、逆來順

受的道理;不少中國學的研究者一直致力於屈居劣位的中國(特別是其歷

史價值)之復權。至於這個復權的嘗試,它的途徑之一就是根據誕生於歐
10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洲的進化史觀(或是黑格爾一派、或是馬克思之流的進化史觀等等) ,把

中國式的進化納入「世界」史的普遍性法則中,並使之入列就位。叉,一

則把革命後的「新」中國相、與歐洲近現代相對等並置,並肯定它與歐洲

具有同質對等、乃至異質對等的價值;有時甚至進一步地肯定它真有超越

性的價值 o

但是,這個復權的嘗試,如上所述,主要是根據進化或革命而展開的。

此故,未能與進化或革命繫上關係的《史記》或《碧巖錄》等古代或中世

的世界,它與革命、進化的近現代中國依然是不相干的。於是,對上述二

書的關心,也一直意昧著對近現代中國的漠視;換言之,這份關心一直是

在日本境內即自性 ( an sich) 地被消化 了 。 要言之 , 下述的現象是可能成

立的一一即,日本對中國的古代、近世之關心,並非源自於對中國的關心;

而是基於日本境內的理由或情懷而誕生、又基於日本境內的理由或情懷而

消除的。

例如, «唐詩》和《碧巖錄》之所以得到研讀,純粹只是日本的文學

意識或禪門中事使然。研讀者並非為了藉以了解唐代和宋代的中國。唐宋

之間,中國在政治、社會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動,它也波及思想界;例如就

「天」觀而論,我們可以看到「主宰者的天」邁向「自然法則性的天」之

展開,柳宗元的(天說) (<<柳河東集》卷 1 6 )就是展示這個演變過程的

重要論述。然而這些史實對《唐詩》的愛好者而言,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

事實上,上述這種「架空中國」的中國古典閱讀法,是源自於江戶時代攝

取中國文化的動機;即,它完全只是基於日本境內的理由或需要,而具有

極端的主體性, Itt故 「 日 本 化 」 的程度頗大 。 要 言 之 , 所謂 「 對 古代和 中

世的中國之關心」者,就「日本內化後的中國」這個層面來看,大可說是

對日本的文化傳統之關心,或者應該說是從日本的文化傳統中生起的關

心;因此它毫無必要以近現代的中國為觸媒。
第5 章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1 03

上述這種文化混淆的現象,在理解「異文化」的中國文化上,一方面

固然臨釀了親切感,然而它的反面則造成了妨礙「異」文化之認識的結果;

最後則出現了「架空中國」的中國古典閱讀法之傳統一一試看!按字義(指

漠和辭典一譯注)所示,理上應為「中日辭典」、而事實上卻是所謂「漠

和辭典」的那種日本國語( ? )的辭典,就是典型的範例。

此故,在日本的中國學之間,汲取了所謂「漢學」之流的這些「抹煞

中國」的中國學,一直就盤據在古代、中古的領域,又導致它與戰後以中

國的復權為目標的中國學之間,產生了龜裂和自且醋。

而且,非常遺憾的是一般人對中國的關心,較諸「復權的中國 J '毋

寧說大多數傾向於這個古老而悠美的「日本人內化後的中國」、或抹煞中

國的「漠和式的中國」。叉,這個傾向最近在大眾傳播的影響下,更在卑

俗的層面中與日擴大。關於這一點,恢復邦交後的中國難脫一半的責任。

所謂中國也有一半的責任,是針對文化大革命後的所謂「正常化J (即,

被視為追隨日﹒美諸國的現代化路線)而言。由於這個「正常化」之故,

導致了復權派(即,戰後的「反蔑視中國」或「親中國革命」等所謂良心

的、自覺的中國研究者)視為目標的、同質同等或異質同等的價值之確立,

變得略帶幻滅的色彩。其結果,反蔑視或親革命的根據之進化史觀、也遭

遇了檢討和批判之聲;在敏銳反應時代潮流的批判者之中一一固然部份受

到結構主義等的影響甚至出現了乍聞「進化」一詞,就嗤之以鼻的現

象。

環境對「復權中國學」而言,有如淒風苦雨;出乎意外地對「抹煞中

國的中國學」卻反而有暖似一日的跡象。
10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但是,這種逆境的降臨不能完全歸諸環境的變化使然;復權中國學的

主倡者也應負起相對的責任。所謂責任,一是肇始於對「革命」的一面倒,

一是出自於對進化史觀的一面倒。「一面倒」這個措詞,就了解戰後亞洲

瞬息萬變的國際關係(包括日中關係在內)之變遷者來看,或有過於片面、

過於冷漠之嫌。話說回來, r 一面倒 」 雖可說是 出 自 局 勢的 無奈之舉 , 然

而由於借助或傾向於「革命」和「進化」等「良心的、自覺的」名日,研

究的視野和對象領域、事實上有受限於特定的管道之虞。

此故,日中邦交恢復後出現的上述批判和檢討,甚至波及以往在研究

上的方法論(即,著重理念論、進化論,因而偏向於「縱」的發展階段之

探討) ;取而代之的社會史的方法(與前者相較下,則以事實論、意義論

為根抵,因而更著重「橫」的關聯形態之探究) ,則在突然之間引人注目。

這個變化,意味著戰後日本的中國學在不容抉擇下被賦與的某種使命感一

雖則在期待落空的狀況下一一終告完結了;緊接其後的則是「自由的中

國學」之揭幕。就此而論,這反而可說是值得歡迎的變化。

不過,在此這個「自由的中國學」所面臨的問題,依舊是上述「抹煞

中國」的中國學。

邦交恢復後的中國之「正常化 J '自是彼岸之事,姑置不論;與其並

行的此間最近的問題,則是戰前的民族主義( nationalism) 搭上 戰後 日 本

的「正常」化之呼聲,而再度粉墨登場。

這個日本式的民族主義,它在戰前與「抹煞中國」的中國學結合、而

形成國粹思想主導下的「大東亞主義 J ;知道這段歷史的人雖則不少,但

是面對它回歸「歷史」的取向、而抱持危機意識者,卻是仍然不多。
第5 章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105

若就結論而言,我無法認同這種「抹煞中國」的中國學(即日本漢學)、

它有害無益的增殖拓展,毋寧說,我認為應該加強批判;至於它(加強批

判譯註)的實現,毫無疑問地並非取決於對今後「自由的中國學」之自

由度加以限制,反之它有賴於自由度的提高。因為在此所謂的「自由」

不僅意味著包括捨棄「進化」論在內的、方法論上的自由幅度之擴張,同

時也意味著擺脫契合中國的「目自守 J (即,中國本身的目的以自身的

復權為目標的他們的目的一一被視為日本漢學本身的目的意識的、那種契

合中國的「目的 J )之自由。這種「自由」正是較諸過去更為徹底地把中

國施以客觀對象化之保證;而這種客觀對象化的徹底性,正是充分批判「抹

煞中國」的中國學之保證。

不過,這個客觀對象化,雖說是以自由(即擺脫契合中國的「目的」

後之自由)為前提;但是,它(客觀對象化一譯注)並非意味著我們也應

該放棄「中國學」本身的目的。

固然,有人認為學問在理念上應該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目的意識的束

縛;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它(自由一譯注)的結果,倘若流於「止於了解」

的中國學,則無法令人苟同。依我之見,所謂「止於了解」者,就結果而

論,可能形成以「止於了解中國的巨細瑣碎」為目的(或是「對中國的投

入」本身本身目的化了)的、另一個「契合中國」的中國學;如其不然,

可能出現始終以自己的個人目的之消費為指標的、另一個「抹煞中國」的

中國學;而這很難說是真正的「自由的中國學」

真正的「自由的中國學 J '不拘任何形態,它是不把目的設定在中國

或自己內部的中國學;要言之,它是「目的」無法在中國或自己內部解除,

反之「目的」超越了中國的中國學。換言之,這是以中國為「方法」的中

國學。或許毋庸贅言,這並非是試圖開拓「為方法而方法」的中國學。(所

謂「為方法而方法」者,係指在反對當前的「目的」性之方法之餘,又否
10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定了「目的設定」本身,而且較諸試圖了解的對象和動機,更側重如何了

解一一例如,投入種種方法論的內容如何、或如何運用這些方法論等等的

探討其結果,作為對象的中國,可能遭到「捨蠹 J 0)

以中國為方法,這意味著以世界為目的。

回想起來,目前為止以中國為「目的」的中國學( I抹煞 中 國 」 的 中

國學在此業已剔出論題) ,是以世界為方法、而試圖探討中國的中國學。

這是把中國推向世界、並使之復權的意圖下自然生起的中國學。為了踏入

世界、爭取復權,就得以世界為目標,並以世界為基準而斟酌它的完成度

或相異度。要言之,中國是在「世界」這個基準下受到計量;此故,這個

世界只是做為基準而被設定的「世界 J '只是被設定為既定方法的「世界」。

例如,在目前「世界」史的普遍法則下,這個「世界」就是歐洲;因此中

國革命所具「世界」史上的獨自性,終究只能被納入馬克斯型的「世界」

之中。對中國而言,世界之所以是「方法 J '是因為世界只是歐洲而已;

反之亦然,因為世界只是歐洲,所以世界對中國而言得以構成為「方法」。

以中國為方法的世界,應該不是那種世界。

所謂「以中國為方法的世界」者,是那種把中國視為構成要素之一(換

言之,也把歐洲視為構成要素之一)的多元性世界。

世界的多元化,它具備了實在感而獲得普遍的認同,是始於東西方的

二元結構(以中蘇對立或美中和解為契機而)開始崩潰之後呢?還是始於

美國自越南撤退所顯示軍事力神話的衰落、乃至日本的工業力伸張所呈現

世界邁向經濟時代的來臨呢?這個問題見仁見智,因人而異;或許有人甚

至認為世界多元化的肇始,可以追溯到第二次大戰後亞洲、非洲諸國的獨
第 5章做為「方法」的中國 107

立。但是在我們中國研究者之間,至少在我心目中的多元化,是始於中國

文化大革命以來,我們得以擺脫中國而加以觀察之後。

此外, r世界 多 元化 」 這個觀念的成立 , 部份得力 於 目 前為止在研究

上的蓄積一一即,在中國的內部切近中國而考察中國、又試圖發現與歐洲

原理相對的另一個所謂的「中國原理」等等研究成果。

無論如何,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之中,中國實質上已經毋需再以「世界 J

為目標,現在中國只需把自己也是世界成員之一的、那個自己的世界(好

歹不論) ,展現在世界的舞台。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與亞洲這個世界的

存在感之充實例如, NIES 商 品 店 的 出現 、 或趙容粥風潮等 日 常 感 覺

的普遍化一一業已浸透到社會生活的角落,或許並非無關。

如今只要我們願意,就可能透過「中國」這個獨白的世界(好壞不論卜

即透過「中國」這副眼鏡來觀察歐洲;更能夠藉此進一步地批判過去的「世

界」。例如, r 自 由 」 是什麼 ? r 國家 」 是什麼 ? r法」 、 「 契約 」 是什

麼?等等目前為止一直被認為普遍的原理,都能就此施以個別化或相對化

而加以探討。在此重要的是,這終究是「相對化 J '並非所謂日本主義式

的「日本之再發現」或「東洋之再發現」。因為「相對化」者既是世界的

相對化,當然也涵蓋了自己的世界。

我們的中國學是以中國為方法;這意昧著如上所述把日本也加以相對

化後,再藉著這個觀點針對中國施以相對化,然後透過這個中國、充實我

們對其他世界的多元性認識。又,所謂「以世界為目的」者,則意昧著在

施以相對化的多元性原理之上,試圖進一步地創出更高層次的世界相。

舉例來說,目前就有做為國際法之法源的、「國家主權」的存在狀態

之問題。在歐洲,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H.龍緬等人基於對納

粹主義的反省,而站在新托瑪士主義( neo- Thomism )的立場所主張的自

然法論它站在「法的基礎是正義 J的立場,而展開歐洲式的國際法
10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之重建。相對地,在中國則有清末奠基於道德的樂觀論( optin世sm) 之 公

法觀﹒公理觀,就其自成中國的體系來看,做為「方法 J '它(在問題的

探討上一譯註)同樣真有充分的有效性。而且,藉著這個問題(國家主權

的探討和解決譯註) ,歐洲和亞洲有志一同地以更高層次的世界秩序為

目標,是可能成立的;至少「國家主權絕對觀」這種當前的國際秩序觀之

再檢討,可以就此展開了。又'這個問題也波及法與道德、或政治與道德

之關係的重建問題。

最後,再度涉及復權中國學的探討。像這樣,如果站在「做為『方法』

的中國」這種觀點展開回顧的話,我們可以發覺復權中國學以往至今的成

果,實為下一階段發展的重要階梯。一斗酬,就時代區分論的範疇而論,

一旦擺脫「中世」或「古代」等所謂「世界」史階段的限制,而在當前的

成果之基礎下,就中國的史實,針對變化(殆指歷史演變一譯註)的階段

區分取得彼此的認同;再藉著這個中國式的階段區分,目前的「世界」史

階段區分可以視為歐洲型的階段區分、並施以個別化﹒相對化;像這樣,

經歷上述這種過程的探討後,中國式的世界才得以解明;而且,基於這種

多元性的發展階段之肯定,對人類而言的歷史之真諦,始能重新加以檢討,

等等。
無論如何,根據「世界」而一元性地檢析論證亞洲的時代已經消失了。

rf日對的範疇」 如 果能夠取 得彼此的認 同 , 那麼根據 中 國和亞洲| 來計量 歐

洲亦可,反之亦然;而透過這種交流,才能邁向新的世界相之創出。

反身回顧,這個二十世紀是以歐洲為「先進」而揭幕的世紀。可以預

測的是,二十一世紀是亞洲與歐洲「並進」起步的世紀;當然,這個「並

進」並非意昧著與「先進」並列,它必須是把先後的「縱」之原理、轉換

為並列的「橫」之原理的「並進」。要言之,對於過去的各種原理之再檢

討和重建,必須直接聯繫到新的原理之模索與創造。
第5 章 做為 「 方法 J 的 中 國 109

所謂「以中國為方法」者,就是指邁向「世界之創造」本身的原理之

創造。
第6章 津田 支那學與今後的 中 國學 1 11

第 6 章 津 田 支 那 學 與今後 的 中 國 學

一方面,以西洋文化(= I世界 」 文化 ) 為尺度 , 而把支那文化視為

停滯不前的文化;另一方面,貝 IJ透過日本文化與支那文化的異別化,進而

闡明具有「世界」性的日本文化之獨特性;即,以「支那異別化 J (實質

上是蔑視支那)為目的的支那學一一這就是戰後的中國學研究者對津田(津

田左右吉)支那學的大致評價。此外,再加上下述對他的觀點一一例如,

隨著實證的研究加速細密化,他(津田氏)的實證的古代支那學上,也暴

露了缺失;又'由於他固陋到無法感應戰後的中國革命和亞洲的民族主義

之興起,以致於他做為思想史家的世界觀上、無法令人認同具有「現代意

義」等等一一總括言之,包括我在內的中國研究者之間,津田支那學的評

價並不高。

雖然如此,此刻考量「今後的中國學」之際,我對津田支那學的看法,

幾乎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這並非意昧著津田支那學轉變了。事實上,這只是我對目前的時代環

境之認識,以及我對受其(時代環境一譯注)影響的「中國學之今後」的、

有關看法發生變化而已。時代環境的問題一一文化大革命以後中國的路線

轉換,以及圍繞在其周遭的、亞洲的關係結構之變化,乃至受其觸發而起

的所謂「儒教復興」等等一一留待另稿探討。在此的考察,完全站在所謂

「今後的中國學之課題」這個角度,針對津田支那學的各部內容加以探討

一一即,它的內容如何重新評價?如何繼承?又是否值得繼承?

「並非津田支那學有所轉變了」一這個說法,在戰前、戰中、戰後

三個時期,或許皆可貫通無礙。就我所見,若把德富蘇峰視為「潮流主義」
11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或「潮流先驅主義者 J '那麼津田左右吉無疑是「原理主義者 J '而他在

其「原理主義」上一直是不轉變的。進一步來說,問題似乎可以說與他的

原理主義,息息相關。

他認為學問可分為兩種。即,一是要了解 r f十麼 J '一是要了解「應

該如何做什麼 J ( (學間的本質> )。若就他的支那學來看,可以補充另

外一種;即,要了解「為什麼、又如何是那個樣子」。實際上,他的支那

學之特{毀,就在於他的關心貫徹了文化和思想的根抵一一例如,道理上本

為人之道德﹒政治之學的儒教,為何在漢代能夠與陰陽說﹒災異說(這與

自然的運行、天變息息相關)合流?其次,這個陰陽說﹒災異說、或儒教,

最初是為何、又如何發生的?再次,為何具有人格神性的宗教在支那並不

發達?等等。

他這種對根恆的關心,想來是出自於他把支那思想﹒文化視為「支那

的思想﹒文化 J '而試圖與日本之思想﹒文化有所區別的某種異別意識;

而那種意識則特別強烈地表現在他對儒教的態度上。眾所皆知,他以揭示

儒教終究與「我(日本一譯註)國民思想」無緣、儒教終究是特殊而真有

支那性的道德﹒思想,做為自己進行日本研究的主題 ( m仰的之一。此故,

在他眼中,儒教終究是支那的儒教;他的儒教研究,不外是研究反映於儒

教的支那特性。要言之,他透過「為什麼」的追求,切入了產生儒教那種

特異事物的支那這種特異的世界,並強烈地凸顯支那(與日本)的異別化。

雖然如此,在此不容忽視者,就是他的異別化並不單純地止於事象之羅列

這種表面層次的比較,它(這個異別化一譯註)甚至發展到原理性事項的

抽出。

例如,其中一例就是他對「王道」觀的考察。津田氏藉著闡明「王道」

(按他的說法,這只是虛構的理念而已)的虛構性,而把「天→天命→

帝王→天德→民心→天意→天」這種支那式的支配之循環原理、以及促使
第6章 津田 支那學與今後的 中 國學 1 13

其成立的支那之歷史﹒社會﹒文化上的特質抽出;又進一步把上述那種以

「天」一一即,做為上帝的權威、做為自然的理法之先驗性 ( a priori) 的

規範性,以及以其為背景的帝王之絕對權力-一為軸的支配結構之延續性

(例如,宋代猶然可見的那種延續性) ,視為支那文化上獨特的停滯性特

質。

但是,有關這個停滯論之認識,如果容我略作補充的話,則有下述三

個問題。其一,即上述的原理和結構之延續一一正確而言,則是不斷變化

中的延續(此故,亦有一種看法認為它重視「變化」的部份,在繼承結構

形式之間,其構成物質則變化不居;即,認為它是不斷延續中的變化﹒發

展。)一一被視為停滯、或被視為安定(或者被視為發展)與否,是屬於

歷史觀點之問題。其次,縱使把它(上述的延續性)視為一種停滯,那麼

貶視與否,貝 IJ涉及價值判斷的問題。這二個問題,與原理和結構的正當與

否,基本上是兩回事。要言之,津田氏所抽出的上述原理和結構的正當與

否,與他把它視為停滯(又其結果則是貶視、蔑視支那文化) ,二者必須

加以區別後再進行考察。同樣地,這個停滯論之認識的正當與否,也必須

與貶視﹒蔑視的問題區別後加以考察。

目前為止,這三個層次都被混為一談了。一提到津田支那學,則過當

地歸結到他那旬名言: r被 世界 文化遺 棄 」 的 中 國 ; 於 是往 往 出 現下述短

視疏略的總昌平一一即,津田古代支那學=停滯觀二蔑視支那,或蔑視支那

=無視「近代」主義=無視中國的獨特性。但是被他抽出的上述的原理﹒

結構,事實上在戰後也被多人繼承(例如,西順藏氏的「天本」觀) ;我

本身雖則在觀點上與之對立,對於這個原理和結構,貝 IJ視之為妥當的一人。

2
11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至於這種原理性的事項之抽出,則是出自於他的方法論(即,堪稱追

根究底的那種原理主義性之方法論)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本上他具有一個自我課題:即「自己為什麼要

進行這個研究」一→列如「如何處理世界上的種種思想?應該抉取什麼?

應該捨棄什麼 ? J、「它(思想一譯註)與我們的民族生活之需求,具有

什麼關係? J 、 I (它)與一般人類的生活需求之關係」如何? ( <論語

k 孔子 的 思 想 〉 結 言 ) 等 等 。 「應該 抉取什麼 ? 應該捨棄什 麼 ? J 這個 問

題,與「為何要抉取(某種思想) J 是互為表裡的問題 ; 津田氏 則把它根

植於「民族生活的要求」。至於這個「要求 J '在他眼中,大致上是指日

本不可侷限於「東洋」、而必須要參與「世界」。然而,若僅就「王道論」

而論,則是指不可「助長」下述的「想像」即, I 東 洋 , 有 一個整體

的東洋之文化、東洋之精神、乃至東洋之道德;這種俗論,是儒教支配了

我國國民的道德」的一種「想像」之論( <儒教的實踐道德)結語)一一

他認為這種「俗論」必須徹底批判。上述這種「王道之批判 J '與橘樸主

張的王道(它被視為東亞聯盟的指導原理,最後則歸結於滿州的建國)相

反;就結果來看,它歸結到「侵略中國之批判」。當然,這終究是它的結

果;他的「要求」本身並無如此的政治意圖(毋寧說,他對政治可說是完

全外行的)

毋寧說,他的「要求」是因為聯繫到「普遍人類 J '才具有原理性的

傾向;這就形成他的方法論的第二種特色。且 I] ,他的支那學具有對所謂「做

為人類的思想之通相、與做為一個民族的思想之特色 J . ( <論語 k孔子的


思想〉結語)這種人類的普遍之關懷;此故,它是站在「把支那文化.......

置於世界文化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J « ~ T 學 仁 關寸 石 思。 今 言 > )這種

世界的普遍之角度探討問題。因此他的「要求」具有邁向普遍性、原理性

的志向; Jl P ,超越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個別或特殊(換言之,突破當時
第 6章津田支那學與今後的中國學 11 5

的政治要素)的志向。

其結果,做為方法論上的第三個特色,他說「所謂西洋文化,即現代

的世界文化」中的「西洋=世界 J '並非地理上、民族上的個別﹒特殊的

世界;至少在津回氏的主觀中,它(西洋=世界一譯註)是一個被抽象化、

被原理化的文化概念。這個文化概念,具體上則是指獨立的人格及其自由、

國家的統合、國民全體的生活之充實和發展、科學的精神等等;這從他的

「支那文化之批判」的言論中可以反推而知。他所批判的「東洋 J '之所

以經常明示為「與西洋文化對立的意味上的」東洋,與此(方法論一譯註)

息息相關。反過來說,正因如此,他的「支那文化之批判」就趨向於原理

性事項的抽出。

至於由此而引申出的第四個特色,則是他的「世界」並非歐洲一元的

世界、而是朝向包括亞洲在內的多元性世界。這就是他所提出「日本的支

那學之使命」的第四項使命一一即,設定「真正的普遍性 J (即,應該「使

各種文化﹒科學具有真正的普遍性 J ) ;要言之,相對於以西洋的「特殊

社會、特殊文化為本」的「偏頗的」學說、「被視為具有普遍的價值」

日本的支那學學界必須「修正(上述一譯註)這種歐洲人的見解 J ( <日

本 K 扣 ( t 石 ~ T學的使命) )。在此必須留意的是,上述津田氏的這種多

元志向性的世界觀(雖則尚不充分) ,在戰後成為反駁機械性地運用歷史

唯物史觀之根源。而且它成為下述相對性的價值觀一-1m ,一方面指出「停

滯性是支那文化的特徵之一 J '另一方面則指出「過去的支那文化對現代

文化能夠貢獻什麼?對世界文化的進步、人類之幸福,能夠貢獻什麼?這

些問題的考量,也是重要的;藉此,過去的支那文化之價值才能得到確立」

( <日本位 指 I t 石 ~ T 學 仿 使命 ) )這種相對性的價值觀一一之根源。

又,其他尚有一二特色姑置不論;最後值得一提的特色,就是下述這

種創造性精神,即「做為研究的結果而顯現出來的見解、即學說,要言之
11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只是一個假說而已 J «學問的本質) )。事實上,這是針對戰後馬克斯

學說的流行風潮之發言;在其根棍則有津田氏的學問觀一-1m ,他認為歷

史學自始就不是單純的實證事實之羅列,而是包括實證的構成,換言之包

括「民族」和「人類」的「要求 J (當令的說法則是時代的人類歷史之要

求)之原理性的創說。

在考察津田支那學所具原理主義性的各項特色後,必須探討的問題就

是,一般而言,原理性的事項除了具有普遍性(故而真有通時性)之外;

原理者,它的成立、構成的觀點或適用的方式等等,無法避免時代相和社

會相的制約。

以第二節提及的「王道論」而論,它成立的特殊性(為了批判「東洋

文化 J '才提出「王道」的問題) ,以及它適用的方式(做為支持停滯論

的觀點、支持支那文化之蔑視的一環)等等,大致上都是因當時的時代相﹒

社會相觸發而起、並受其制約;因此,在批判它(王道論一譯註)峙,必

須自覺到它與批判者所屬的時代相﹒社會相的「要求」之關連。例如,他

之所以貶視支那'是出自於以確立「世界」性的日本為目標這種當時的時

代「要求 J ;至於另一方面批判它的戰後我們的「反蔑視支那 J '不!毋

寧說是「擁護中國 J (這原本只是擁護中國革命,卻在不知不覺間轉變成

擁護中國整體) ,不外只是亞洲的民族獨立和革命在激昂期中的時代產物。

若按我的說法,正因只是時代的產物而巴,於是過去被津田氏所批判的、

所謂「對支那持有依賴心,或把支那人的言行完全視為善意的而加以接受,

對支那的宣傳則視為真心實話而按文面解釋J « 7 ~ 7 倍 - -:J l' 法 ;od: p ) )


等等對中國的追隨和禮讚,如今轉變成對文革的追隨和禮讚之形式出現
第6章 津田支那學與今後的 中國學 11 7

了;要言之,它在特殊時代中、在反蔑視支那的內側出現了。

然而,在「當今」這個時代中,追隨中國自不待言,擁護中國甚至在

日中恢復邦交的那一刻就失去意義了;我們認為必須批判津田支那學的、

那種我們的時代之「要求」已經消失得一乾二淨。豈只如此,對「當今」

的中國知識份子而言, I"中國缺乏人格的獨立、自由」等等津田氏的指陳,

他們似乎反而視之為出自「人類」立場的一種「要求 J '他們甚至意欲自

行揭示出來。例如眼前在當事者的中國人之間,就有站在批判文革(即批

判前近代的要素)之立場,針對中國式的停滯是否存在這個問題展開議論;

如今,戰後的「要求」似乎是逆轉了(殆指「問題」由日本轉至中國一譯

注)。要言之,目前為止我們對津田支那學所展開的、基於時代「要求」

的批判,由於它過於具有時代性的,於是在當今反而喪失了時代的意義。

我以為今後的中國學,應該突破上述這種時代性的制約,而回歸到原

理本身、回歸原理的普遍性,再開始起步。一且站在這個角度,重新閱讀

津田支那學的話,其中所見上述原理主義性的方法論之種種,將被視為值

得我們謙虛地繼承﹒發展之物,而面目一新地脫穎而出。(但是,其中津

田氏所謂的「世界」概念,雖說是原理性的,然而抽出原理所需的材料,

卻幾乎完全侷限於歐訓卜地。 l~t故,它的原理性和多元性就顯得毫無變化

而平板單調;因此,它也導致貶視支那。此故,我們在繼承津田氏之際,

不得不做批判性的繼承;等等。以上,可說是不喻自明之事。)

接著探討這個「繼承」問題。依我之見,它終究要歸結到篇首所提的

「異別化」。因為這個異別化正是確立以下所述中國學﹒外國學的一種標

鴨· 1m (一)把中國視為一個獨特的世界,而從日本或世界的角度加以相
11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對化的、(二)反之,把日本這個獨特的世界一一帥,透過自我的課題:

身為日本人的自己為什麼以中國為研究對象呢?一一-加以客觀化,而從中

國、乃至世界的角度加以相對化的、(三)更進一步,透過這些個別的相

對化,建立」個多元性的世界觀、進而建立津田氏所謂的「真正的普遍性」

的、中國學﹒外國學的一種標幟。

如上所見,上述的(一) "'-' (三) ,確實蘊藏在津田支那學之中;然而


若說戰後的中國學一一雖則是批判性地繼承、並發展了這個意圖,則

非事實。

豈只如此,難得一見的、津田氏邁出的「異另 IJ化 J '也被視為「蔑視

支那」而遭到壓抑; I 從 ( 日 本 ) 漢學轉 向 、 邁入支那學」 這種劃期性的

一步,並未向前開展,反而徒然委諸風化而已。

雖然在戰後的特殊因素下, I停滯論之克服 」 、 「擁護 中 國革命 」 等

時代的「要求 J '較諸撇開(中國)或異別化﹒對峙,更趨向「擁護」或

「結合(為一體) J 等名 目 下的傾 向 。 正因 如 此 , 頗為諷刺的 , 戰後的 「 中

國研究 J (特別是「中國思想研究 J ) ,與本身的意圖相背,其中反而「殘

存」著津田氏批判不止的、主觀地「把支那視為思想上或精神上的祖國」

的漢學的土壤。( (7;)7 倍 - -:J l ' I 立 念P) )


在此,就這個「殘存」問題,探討上述的(一) "'-' (三)的問題如下。

有關阻礙(一)所述「中國的獨特世界」之解明者。一一例如,在對「支

那的社會﹒政治狀態及其歷史推移」並無關心的狀態下,具有一種儒教一

尊的傾向帥, I"藉著儒學可以了解支那全體的錯覺 J (日本位扣, t

石 U 于 學 的 使命 ) )之傾向。這種傾向並不止於儒教之研究,在道教和佛

教的研究中,仍然夥思。這種傾向是外國文化研究者之間常見的現象,一

般而論,它源自於(1)投身埋沒於對象之中。不僅如此, (2) 把研究對象

權威化。 (3)藉著把研究對象權威化而確認自己的研究,等等傾向。
第6 章 津田 支那學與今後的 中 國學 11 9

不過,在儒教(或道教、佛教)研究中格外明顯的這種傾向,直接牽

涉到(二) ,而把與中國相對的「日本的獨特性」之解明這個課題沖銷了。

例如,與中國南宋時代的「社會政治狀態」不可切割的朱子學,毫無媒介

地被引入日本的江戶時代;於是林羅山的思想並未被視為紮根於江戶初期

的「社會政治狀態」的日本思想史上之產物;只能被視為中國的朱子學的

一個變態 ; 1m I支 那思 想本家觀 」 的意識在 中 國思想研 究者之 間 仍然非 常

強烈。(雖然說戰後日本近世思想史研究的充實成果,已經把上述這種「支

那思想本家觀」撇到前代遺物的行列了。)

不把「思想」視為各民族固有歷史和社會的產物思想研究上的這

種本家﹒分家觀,最後則產生了把某個特定的民族的思想﹒文化視為本家、

視為普遍的「一元性世界觀 J '並阻礙了(三)的發展。

津田氏把「歐洲思想的歷史,彷彿就是世界的歷史」這種歐洲一元﹒

普遍的觀點比擬為一般把「所謂儒教 J I 視為 具有 普遍 真理 、 而篤信之 的

昔日儒者的想法 J '而加以批判( <日本思想形成份過程) ) ;在此值得

注目。

這個問題暗示了,他的「中國異別化 J '不可完全歸諸他以上述「西

洋文化=世界文化」這種「被設定在中國的外側」的「普遍性規準為尺度」

所造成的 ( I J。毋寧說,這是出自於對「設定普遍於個別的外側」本身之反

動。這可從他一再重覆的字裡行間得到佐證,即他說: I 按合 歐洲 的 思 想

而來解釋支那思想,是謬誤的 J « ~ T 思想研 究 仿 態度 ) ) ;更重要的

是他的古代支那思想研究的實質成果,可說是做了最佳證明。

此外,更重要的是他這種反本家﹒反一元普遍下產生的「中國異別化J '

是藉著「所謂儒教」的異別化為軸、而配合進行「日本的異別化」之物;

這種津田支那學的特徵,在此值得重視。或者可以說,這是津田支那學在

「動機」上的特徵即,為了把日本(從「本家」中國)加以異別化,
12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故而把中國(從日本)施以異別化一一所造成的。無論如何,他的中國異

別化,自始就是配合「日本異別化」而相互往還之物。

即,就他而言,把中國視為獨特者,同時意味著把日本視為獨特。自

始津田氏就真有「普遍」與「個別」的內在關聯之掌握方法一一例如,他

說「世界是一體的。同時,日本是獨特的。 J (7V71i---:> 1.' 泣 ti: p ) )、

「透過世界化, ......民族的特色更加濃厚。 J (學間的本質) )等等。

這成為他與國學者﹒神道者的「極端本國本位的主張 J (二本 Y 人 的 知

性仿沾光已盡) )分道揚鑼之要因。但是,津田氏的支那學,卻又與強調

日本的相對獨特性的視點(例如,佐伯彰一氏敘述本身所體驗的、津田氏

那種「能夠與異國人直接溝通的、類似歷史的『透視圖Jl ( perspective) J
之觀點 (2 )即是)之構成結合了。這一點,對戰後、特別是近代中國研究者

而言,在此時刻值得重新檢討。這包括了下述的自我反省一-Ill] ·竹內好

以來,以中國為媒介的、日本「近代」之批判,是否有時反而導致翻版為

「極端的中國本位之主張」這種現象?

貝塚茂樹氏曾把津田支那學等實證主義史學,評定為實際上是汲取日

本國學者的浪漫主義的民族主義( nationalism )之傳統,而產生的反儒教


之啟蒙主義史學;他深深體會到在高唱超越它(殆指啟蒙主義史學一譯

注)、與確立「真正的實證主義史學」之背景山中,所謂反儒教的那種「啟

蒙J '將導致「從高處J I 裁判 」 支那 、 即蔑視支那的結果 。 但是 , 問題

若是如上所見,那麼捨棄了「啟蒙J後的所謂「真正的實證J '在面對今

天的處境之際(即,今天似乎反而淪落在以解釋中國為目的的「實證」

內容上則是以實證為目的的「實證J '即見樹不見林而沒入樹中的、沒有

「為什麼」的否定主體﹒否定目的的實證,要言之漢學式的實證) .我們

希望今後它能夠在重新揭示真正的啟蒙之方向上一一例如,在正確繼承上
第 6章津田支那學與今後的中國學 121

述(一) ----... (三)所見的原理主義的方向上一一發展下去。


因為把反「啟蒙」與反蔑視支那視為同義,而從「高處 J I 裁判J J 津

田支那學本身,自始就不符合「真正的實證」

事實上,唯有把「真正的實證 J '視為(採津田氏的說法,則是)解

明「為什麼」一一即,世界觀的「假說」的創造一一的階梯後,才算數的

(即,我們才能談「真正的實證」一譯注)

〔第 6 章 注釋 ]

[1]增淵龍夫: <歷史意識主國際感覺) , ( «思想» , 1 965年 8月號。


其後收錄於《歷史家的同時代史的考察 l 三 令 p τ » ,岩波書店)

[2] 佐伯彰一 : <批評家 k文學史家) , ( «津田左右吉全集» ,第二


次版,第四卷「月報 J '岩波書店)

[3 ]貝塚茂樹: <實證主義史觀的克服) , ( «思想» , 1958 年9 月 號 )

〔附錄)

關於津田左右古的《文學中顯現的國民思想之研究》

最近,對所謂「儒教復興」的問題,有所感觸;因而再次閱讀了反儒

教論者津田左右吉的作品。其間,所譚《文學中顯現的國民思想之研究》

第五卷,與我原先的關心無涉,卻在另一層面留下印象,謹藉此機會記錄

如下。
這卷有關明治維新的部份,是在津田氏沒後第二年的昭和 3 8年

( 1963) ,以未定稿的形態、被收編在全集第八卷中。做為論文,它欠缺

活力,固然不容否認;但是正因粗糙不文,反而全面表露了著者津回氏的

意圖,令人易解。
122 做為 「方法」 的 中 國

其中,印象特別深刻者,就是津田氏的歷史觀。所謂「透過敗者和勝

者的關係,權力的所在得以確定;這就形成了所謂的『順逆論』、『官賊

對立』論;政治上的是非善惡之價值因此產生逆轉」、「道德的基準,由

於政權掌握者的變動,彈指間產生變化」云云;要言之,這是說政治﹒道

德上的價值觀,是受到當時的權力之左右。

在這個歷史觀的根源,可以看到其中堆積著津田氏「反薩長論」式的

憤憊不滿一一帥,一方面他認為「那些窮凶惡極」、「以暴力和權謀術數、

以及種種惡毒辛辣的宣傳與威嚇動搖宮廷」的、所謂「志士」之「暴徒」

所得的評價,頗為不當。另一方面,他也認為那些「為國家奠定開國的國

策,規劃百年大計」的幕府大臣(例如,從事締結通商條約、開港、招聘

荷蘭人教師的海軍傳習、派遣威臨丸赴美國、開設相當於國立學校的「洋

書調所」、派遣留學生赴歐洲、拓殖蝦夷之地、小笠原島歸屬等等德川幕

府的家臣) ,受到極為不當的評價。在此值得注目者,與其說是上述那種

個人性的事項,毋寧是這樣一種反權力的歷史觀,與他在日本上代史﹒中

國古代思想史中、所具打破既成的時代通論之精神,是一貫的。

而且,令人印象深刻者,或是出自這種歷史觀的結果,他的明治維新

觀是在所謂「文明史觀」的基準下形成的。即,他不根據「幕藩體制→王

政復古→近代性統一國家」這種政治體制上的基準,而是根據「開國→導

入西洋文明→『世界』中的獨特日本」這種文明史觀。雖然有人批判這種

文明史觀、導致他的蔑視支那之觀點。但是並無理由完全否定「文明史觀」

本身。

中國近代史,長久以來幾乎是以「變法→革命」這種政治史觀為中心。

然而面對這個與西洋文明衝突的、亞洲的「未曾有的奇局 J '與其從所謂

「西洋的衝擊」這種短期而被動的視點加以掌握,毋寧說我們有必要從「眺

望二十一世紀的歐洲與亞洲在文明史上的位相關係」這種長期而相互的視
第 6章津田支那學與今後的中國學 1 23

點重新加以掌握;就這一點來看,津田氏的文明史觀值得重新考察。

又,這個第五卷收錄了他一向的主張一→列如, r忠」 是君臣 間的 「 私

的關係 J '並未普及「公的意義」之一般國民(基於這個觀點,他批判教

育的語,值得注意) ;還有他也批判明治政府在處理招魂社(靖國神社)

的合把時,只祭把「所謂官軍中的戰亡者 J '卻排除了嚴守「武人道德」

而「赴死地的會津人」之「官閥」性的處置;等等。這些都是「儒教復興」

一旦波及日本時,可能引發討論的問題;因為他是站在批判性的角度展開

論述,故而附帶在此介紹。

〔附記〕一一這篇文章定稿後,才發現尾藤正英氏已經發表了思考觀點大

致相同的評論;不過,其內容與抽文並非完全相同,故而收錄在此。請參

閱尾藤(津田左右吉的明治維新觀) (<<津田左右吉全集» ,第二次版、

第八卷「月報 J )
第 7章法國支那學與日本漢學、及中國哲學 1 25

第 7 章 法 國 支那 學 與 日 本漢 學 、 及 中 國 哲 學

上智大學亞細亞文化研究所主辦的國際研討會「儒教與亞洲社會」

(1988 年9 月28 日"'-'10 月1 日 。 又 , 參閱本書第8 章 「儒教與近代 、 及

現代」一文)有二點特色。一是日本、朝鮮、中國外,又把越南列入研討

的對象,並就各國儒教發展狀況的差異性,進行檢討;一是就儒教與各國

政治、經濟或社會的體系之關係,試圖掌握各國的儒教。

目前為止,至少在日本的中國儒教研究上,主要都是名為中國哲學科

(略稱「中哲 J )的學科畢業生擔任研究工作。例如,就宋學以後而言,

有關理、或氣、心、性等哲學概念的研究,為數頗多,並且展現了相當的

成果;然而在其反面,針對下述層面一一即,這些概念與當時的政治﹒經

濟和社會的動向,具有什麼關連?所進行的考察,則僅限於極少數的

人(指「中哲」畢業生)。有關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

是由名為東洋史學科的學科畢業生擔任。就目前的實況而論,上述同樣以

宋﹒明﹒清為對象的「中哲」和「東洋史」研究領域,二者之間在研究上

的交流極少。

這次的研討會,在嘗試打破上述那種封閉狀態(特別是在傳統上隔闋

深厚的儒教研究領域中進行突破) .可說是成功的例子。歷史學、政治學、

法學、哲學等不同領域的人士,終於能夠齊聚一堂,在共通的舞台上,針

對儒教展開探討。在強調這個「成功」的意義時,自法國前來參加的1.傑

爾涅氏則困惑地表示:在考察中國的儒教之際,能夠把政治﹒經濟和社會

撇開、而不列入視野嗎?這番話令我聯想到法國支那學與日本漢學的歷史

差異之問題。
12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根據後藤末雄《中國思想的 7 7 / 又 西漸» (平凡社、東洋文庫)的

記載,法國人中最初報導中國事情者,是路易九世派至蒙古的、法蘭希斯

可 ( Francisco )派的僧侶,時間是在 13世紀;至於這個見聞錄,則到 1 62 6

年才在巴黎刊行問世。其後,笛卡兒、巴斯卡爾、莫里哀、拉﹒凡第 ( La

Fontaine) ,以及法國具有代表性的知識份子,在傳教士的報告書影響下,

對中國展現了絕大的興趣,並進而構築了法國支那學。

其中,他們關心的對象,在於皇帝制、科舉官僚制、家族制等方面;

至於對儒教的關心,更多的成分是視之為線索、藉以了解上述各項制度。

要言之,法國支那學是把異文明世界中的中國全體、視為關心的對象。

而且這個中國,是 1 7世紀以後的清朝中國(要之,與上述笛卡兒等法國

研究者同時代的中國) ;到了近代,則指向近代中國;到了現代,則指向

現代中國,而一路延續下來。換言之,在法國支那學中,對清朝中國的關

心,則下延而連續到對近現代中國的關心;對近現代中國的關心,貝 IJ上溯

而連接到對其前階段歷史的清朝中國之關心。他們對宋代和明代的關心,

情形也是相同的。

例如,他們心目中的宋學和明學,是與宋代社會和明代社會的狀況緊

密結合的;此故,它與宗族、鄉約(鄉村的一種共同體規章)是無法切割

分離的。而這個宗族和鄉約又從清代延續到近代,因此就結果而言,他們

對宋學和明學的闕,心,無論是在表面上或在骨子裡,自然地連續到近現代

中國。換言之,他們的宋學研究和明學研究,具有一種傾向,即可以輕易

地發展為中國論、或中國文化論、或中國文明論。他們面對 13世紀至 17

世紀之間在中國展開的、朱子學派和陽明學派的理氣論或心性論,並不深

入地(特別是像日本研究者那樣精細地)探討它的局部問題;反之,他們

對產生這些議論的中國之國家特質、或中國文化的特質,雖則是自外而大
第 7章法國支那學與日本漢學、及中國哲學 1 27

略地觀察,卻能夠確實掌握。

面對異國、異文化、異文明的世界,把它視為「異」而施以對象化後,

加以理解;這種方法,與反過來基於對自性的觀點、而把本國、本身文化、

本身文明的世界,施以對象化而加以理解,三者是互為表裡的。站在這個

方法論的角度,我們可以預測(法國支那學的趨向)如下,即它(法國支

那學)透過對中國的了解(認識) ,而把歐洲對象化;再透過這個成果,

進一步嘗試檢討「認識世界」的架構;同樣來自法國而參加這個研討會的

L 凡第 耳梅修氏 ( Leon Vandermeersh) ,在其著作 « 7 γ 7文化圈的時

代» (褔謙忠恕譯、大修館書店)的「日本版序文」中說道: I 對於 與 西

歐人的文化圈異質的、漢字文化圈所具的活力,本書試圖進行根本而全面

性的再評價;目的則在於透過摘發西歐社會的超個人主義所包含的有害偏

向,藉以促進西歐人的自覺和反省J ;這番話或也可以做為上述預測的佐

證。

法國支那學,在方法論上,它具有探討被相對化後的自己世界之命題。

其中,與其相關的,就是「為何現在要研究支那學」這種有關支那學的研

究目的、或支那學的存在理由之命題。要言之,這個命題就是:它做為「學

問」的根據是什麼。

那麼,日本漢學的情況如何?

當然,我們不能說江戶時代的日本人、對同時代的清朝並不關心。但

是,漢學者或儒者,是否像法國人那樣對「異」的中國世界抱持好奇心呢?

答案不得不說是否定的。毋寧說就像批判儒者不己的本居宣長的言論所

示,在當時(江戶)時代風潮中, I 如 何 把 自 己 的 世 界 從 中 國 分離 出 來 、
12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而在自立的角度上認識自己」一一這方面的關心似乎比重更大。就這個意

義而言,較諸向中國靠攏, I"脫離中國」在課題上的份量似乎更重。 ( I )

反過來說,事實上當時的日本,尚未確立自己的世界一-Em ,足以把

中國視為「異」、而施以對象化的自己的世界。若就儒學的領域而言,則

較諸對象化,毋寧說全盤接受佔了優勢。

但是,江戶初期對儒學的接受方式,對於同時代(即明末清初期)的、

在轉型期中出現的一種創世性思想(例如,李卓吾肯定欲望的理觀、或黃

宗羲的批判君主等) ,毫無反應;它反而引進前此四個世紀以上的朱子學。

就這一點來說,它的確是具有選擇性、意圖性(主觀性)的,因而它的接

受,亦可說是自立性的。但是,無論它是在何等程度的自立性或主體性下

進行的, I"接受」者、終究是「接受 J ;而這(接受)與把中國視為「異」

而施以對象化,在方向上終究是相反的。一且提到「異 J '毋寧說由於這

種主體性的意識,更導致他們致力於把「異」切除、或令其改變,並使之

與自己同化;例如所謂「古學派」的儒學即是。

不!較諸改變或同化,有時他們甚至把中國儒學視為顯示自己世界的

道具而已。看似傾向於陽明學的吉田松陰說: r然 吾非專修陽明 學 , 但其

學、真也,往往與吾真會(殆指與「吾真」相通交流一譯注)耳 J '這番

話就是最佳佐證。極言之,在他的心目中,陽明學,可說是宣揚自己世界

的詞庫而已。日本漢學的特徵,在與法國支那學的對比下,它與法國支那

學採取的方法一一例如,首先把中國和日本三個「異」世界,相互施以對

象化﹒相對化正好相反;換言之,它的特徵就在於試圖構築一個「異」

不存在的、「我的」世界,要之,捨棄「異」而試圖構築一個以自己為小

宇宙的世界。

或許這是日本(它一直被排列、組合在中華世界的一隅)自我脫離中

華世界、而確立自己的世界時,必須選擇的道路。事實上,日本漢學所處
第 7章法國支那學與日本漢學、及中國哲學 1 29

的歷史的﹒地理的條件本身,與遠離中國、而自始就具有與中國異體的另

一世界之法國支那學,一直就是不同的。

這是說,對日本漢學而言,中國堪稱為自己內在的「世界 J (例如,

本書第 5章所謂「抹煞中國的中國學 J ) 0 (這種情形,亦可適用於本文

並未探討的、漢學者中的中國崇拜主義者;與主體主義者相反,他們站在

主動追求同化於中國的方向上,同樣地並未把中國看成一個「異」世界)。

因此,日本漢學稱不上是一種「外國學 J ;在本質上,它只是日本學。但

是,在此所謂的日本學,並非指以日本為對象的那種學問;而是一種自我

主張日本、堪稱抹煞(否定)相對性的一種學問。歸根究底,日本漢學的

學之根據,就在於「主張自我性」地自我主張日本;它與自己世界的相對

化,大體上是對立的。做為「學」而論,它的根抵不外是過於即自性的、

而且具有否定普遍性的性質。

儘管如此,日本漢學,無論是「主張自我性」的、或即自性的,它還

是具有做為日本學的根恆。那麼,直接跳到戰後日本的中國哲學研究領域

來看,就我的領域而言,則是宋學﹒明學研究的場合,它的根據如何呢?

至戰前為止,國家主義、日本主義、國粹主義、大東亞主義等等,風

靡了日本社會;因此日本漢學或是改稱為支那學、或是改名為支那哲學,

或者採用歐洲哲學的分析架構,或是引進實證的方法,儘管有種種變化,

然而在其學之根抵上的日本的(或大東亞的)自我主張,這種傾向上並無

巨大的變化。豈止如此,它的自我主張,在歐化近代的大路線中,反而被

視為應該護持的日本精神、東洋精神,而在內部得到鞏固。另一方面,在

大東亞主義的名目下,中國不但不是「異 J '反而被強調為「同文同種 J '


13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在這種情形下,日本漢學的傳統,毋寧可以說反而呈現了發展性的擴大和

增殖。津田左右吉之所以一開口就批判日本漢學,在此可以充分理解。

這種狀態,到了戰後卻有了重大的變化。國粹主義和大東亞主義,被

西歐人文主義和亞洲民族主義所取代,而且在 1 949年甚至誕生了革命中

國。有若走在這種變化的先端者,戰後不久馬上出現了嶄新的宋明學研究

一一即,島四虔次氏與西順藏氏二人的研究。二人把「亞洲停滯論之克服」

這個課題,做為本身之學的根抵。

他們並非根據國粹主義或大東亞主義那種內向的、排他的方法,以島

田氏為例,他站在西歐人文主義的立場,至於西氏則站在亞洲民族主義的

立場進行研究。亞洲停滯論,它的主要論點是「亞洲沒有歐洲型的近代」。

因此二人自然地都走上把中國的近代列入視野的宋明學研究。島田氏是站

在中國亦有歐洲型的近代展開過程(儘管是在「挫折」的形態下)的立場

換言之,他把西歐人文主義視為人類史上的普遍形態,而基於這種立

場一一試圖在宋明思想中發現人文主義的「近代」。另一方面,西氏則認

為被歐洲視為「否定」近代的、那個「否定」中,反而可以發現亞洲的主

體;換言之,他是站在亞洲民族主義的立場,與島田氏相反,他企圖在清

末的革命的知識份子(他們試圖透過對明學的否定,進而謀求中國的再生)

中,發現中國應該具有的「近代」

在宋明學的研究方向上,雖然彼此相反;但是二人之學在其根抵中所

具的、相對於歐洲世界的亞洲世界之自我主張,頗能引發我的同感。因為

我覺得在這個自我主張上,具有一種對歐洲那種「異 J (或「同 J )世界

的認識,或是從歐洲的角度所見的亞洲那種「異 J (或「同 J )世界的認

識(這是日本漢學的傳統所無的認識) ;而且其中具有一種對普遍性(即,

貫流於個別的「異」或「同」的普遍性)的確信。

不過,如果容我大膽地表白,目 IJ我覺得二人的場合,或有過度自我主
第7 章 法國 支那學與 日 本漢學 、 及 中 國 哲學 13 1

張之嫌一-Em ,由於被歐洲歧視的近代亞洲,其實與 17世紀時的亞洲不

同,它已經是被視為蔑視對象的亞洲,因此面對這種蔑視的反彈下,二人

傾向於過度的自我主張一一其結果,反而放棄了下述的作業, Em冷靜地把

亞洲世界視為一個世界而加以異別化(要言之,做為實現貫正的普遍的必

須前提,應該對自性或相對性地把亞洲之「異」施以對象化)之作業。但

是,儘管如此,三人的研究,對戰後的宋明學賦與了一個新的方向,即應

該遵循的、做為一種外國學的新方向。

問題在於二人所暗示的方向上,身為後進的我們,如何繼承、又如何

發展呢?

首先探討現況。事實上,現況絕非是明朗樂觀的。就最低限來說,把

宋學﹒明學延續到清代、乃至與近現代銜接,而進行俯轍的研究者,在年

輕的一章中甚至極少。這與站在下述的角度一一即,結合宋學﹒明學、與

宋代﹒明代的社會﹒政治三者的角度進行掌握宋明學的嘗試,目前仍

然極少的現象是平行的 ( parallel )。

原因之一是漢學式的土壤依然根深蒂固,而它變成了一種障礙。戰後

的中國思想研究,一直就處在「近現代思想」研究、與「前近代思想」研

究二者的乖離狀態中。近代思想研究,主要是以追溯探討被視為中國革命

源流的、近代中國(要之自鴉片戰爭以來、持續揖抗殖民地化的近代中國)

的、「抵抗一變革革命」這種途徑為課題。此故,其視座是設定在下述

的立場一一即,總括清朝皇帝制、以及支撐它的宗法封建體制,乃至它做

為意識形態的三綱五常的儒教等在內,全部視之為「舊」而加以批判的立

場。另一方面,前近代思想研究(在此若就宋明學來說) ,則把本身的研
13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究領域設定在主動積極隔離「革命」的近現代之處(拜時代意識敏銳的近

現代研究者之賜,他們尚未關心到這個角落)。由於切割脫離了近代思想

研究的動向,宋明學研究得以避開了把近現代中國列入視野的必要性;日

本漢學以來的、「抹煞中國」的中國學之傳統領域,因此才得以保持(不

過,這是標榜客觀、實驗主義的領域;它已經從「抹煞中國的中國學」中,

排除了日本精神﹒東洋精神等「主觀」的成份)。其中的理氣論、心性論,

在中國「哲學」的名下,換上現代式的包裝而盛行一時;至於它與佛教和

道教之間的關係證明,也進一步精緻地展開,這也令宋明學研究者之間產

生了某種自負。事實上,在此自負的背後,就是戰後與之並行的革命中國

的宋明學研究, (說來貧瘖簡陋)它始終停留在機械性地適用唯物﹒唯心

論的階段。相較之下,日本方面的研究格外具有實證性、而且綿密。文化

大革命後,如今中國的研究狀況有了大幅的變化,然而起步較晚的事實,

是無法否認的;於是他們之中亦有人嘗試在日本的宋明學研究中尋求「典

型J ;此舉更令日本方面相信本身的研究獲得國際性的認知,自負心也因

而增添不少。

此故, (後文另作詳述)把中國視為一個「異」一一要言之,在與歐

洲的對比上,固不待言;在與日本的對比上,它也是相對的、一個獨特世

界而加以掌握的視角,終究無法在其中(日本宋明學譯注)出現。

在此所謂獨特的世界,是包括政治和社會的結構在內而言的;然而這些研

究者卻把它(政治﹒社會)判定為東洋「史」的、而非中「哲」的範疇。

事實上,產生這種判定的條件,一直蘊藏在上述國內和中國方面的狀況中。

原因之二上述那種「哲學」或「思想」的研究自行與社會和政治

切割分離,卻不被視為異常而不可思議的現狀,則是明治時代以來的學科

制度所造成的。例如, I"漢學科」在後來雖然析分為哲學、文學和語學三

個學科而至現在,然而這三科僅有的,主要是三科之間「內部小圈子」中
第7章 法國支那學與 日 本漢學 、 及 中 國哲學 133

的交流;至於踏出圈外而與歷史學和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領域,在研

究層面的交流,可以說長久以來並不存在。甚至於學會的組成方式,也進

一步助長這種不交流的現象。例如上述中哲等三科,在戰後有如企圖回歸

「漢學科」似地組成一個學會;另一方面,東洋史與西洋史、日本史則組

成歷史學系的學會,中國法制史則參加法學系的學會.....等等,各科依其領

域分別組成學會,而且各個學會間的交流,除少數個人間的交流外,可以

說等同於無。

最後,原因之三則是最大的主因, ~n宋明 學研究 、 它做為外國學的 自

覺,異常稀薄。

上文探討了所謂歐洲的「異」、以及在歐洲眼中所見亞洲的「異」

事實上對宋明學研究而言,堪稱為立足點的、亞洲間的相互之「異」的問

題更大一一具體上則是日本、朝鮮、中國之間的「異」之問題。例如朱子

學傳播到朝鮮和日本,其後所謂「朱子學者」的學者在該國一時輩出;這

個事實,把相互間的「異」意識沖淡了。中國、朝鮮、日本的朱子學,雖

然都名之為朱子學,其實它在多方面卻是相異不同的,這是宋明學研究者

人人認同的事情。但是,一般眼中的那種差異,依我之見,只是在「量」

上的基準說,尚未達到「質」的層次。在此所謂的「量 J '是指哲學思想

的水平之比較;所謂「質 J '則是指包括社會、政治、經濟等體系在內的

比較。

如果限定在理氣論﹒心性論上的比較,由於彼此使用同樣的用語

(term) ,就只能看到「量」的差異。譬如以當時的日本和中國的政治和

社會體系為例,就像我過去另稿所述,皇帝制和幕藩市
IJ、科舉官僚制和世

襲藩祿制、均分繼承和長子繼承、重視血統和重視家督、家族制和本家分

家制、田土的自由買賣和禁止買賣、屯田制、鄉村自衛(保甲制)和兵農

分離等等的差異(以上皆為眾所皆知之事,卻無人有體系地加以探討)一
134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一這些差異較諸日本與歐洲之間的差異,毋寧說似乎更大。如果把上述這

種「質」的差異列入視野,再來進行考察中國的朱子學(包括它到陽明學

的發展過程) ,那麼與下述種種一一即,皇帝制、科舉制、宗族、里甲制、

鄉約、保甲等等宋~明之間的政治﹒社會的全體體系息息相關的、中

國宋明學自然就浮現了。我們馬上可以發覺,它與在日本只是像馬賽克一

般被嚴入幕藩體制內的部份層面之朱子學者、或只是做為個別的思想家而

存在的陽明學者,其存在樣態是完全「異」質的。

遺憾的是,大多數的日本宋明學研究者,心意並不在Itt。如果這些人

士站在這個角度(中國是「異」國,中國的宋明學對日本人而言、是「異」

的思想之角度)出發,就像法國支那學者那樣起步的話,那麼他們必然具

有充分條件,能夠觸及法國支那學者眼見不及的深奧之處(要言之,由於

日本國內也有宋明學的傳播,因而具有深入比較的條件) ;然而他們卻置

之不顧,反而一昧,仰仗日本有宋學明學這種事實,在面對「異」時、自行

掩上了眼睛。以日本陽明學為例,它一直只是在心學、心的哲學、內面主

義之學、實踐之學之類的「現象」中間,與產生陽明學的中國社會的

存在樣態切割分離的、那種現象(換言之,只抽取一部份從本體析離出來

的現象)進行「量」的比較。在此事先聲明,我並無意數說心學云云

等解析的不是,當然也不是說「現象」的比較本身是無意義的。因為它自

有其充分的意義。不過在此我要強調的,只是理所當然之事,且 11 I"現象」

者終究是先有「本體」、而後才有的「現象」

以上,針對做為一種外國學的宋明學研究,它在日本的現況中很難成

長的原因,提出漢學的土壤、學科的編成、以及研究者的意識等三個看法。

5
第 7章法國支那學與日本漢學、及中國哲學 13 5

那麼,面對以上的現況,怎麼辦?

首先,只要有意向的話,馬上能夠著手的就是學會的重組或新設。基

於這個觀點,我們在五年前成立了中國學的學會;這是把原先只有哲學﹒

文學﹒語學三科組成的學會改組,除了哲學、文學外,始自歷史學、社會

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制學、教育學、文化人類學等,又包括美

學、美術史、演劇史等,乃至科學史、建築史和醫學,即跨越人文﹒社會﹒

自然等科學的、廣泛整合科際的中國學的學會。附帶一提每年的研討會,

從第一次的「中國何處去 J (1 98 5 年 ) 、 第二次的 「 中國 封建像的再檢討 」

(1 9 86 年 ) 、 第三次 的 「 中 國 的 法與社會 J (1 987 年 ) 、 第四次的 「 日

本﹒朝鮮﹒中國一一儒教與近代 J (1988 年 ) 、 乃至第五次的 「 中國 的知

識份子 J (1 9 8 9 年預定 ) ,一直接續不斷;而來自廣泛領域的這些檢討,

則在有形無形中,呈現了相當的效果。

其次,只要有心著手去做,不成問題者,首先可以在運用面上去除學

科的框架。有關這一點,在此省略不記。

至於上述原因之三的「外國學」意識之問題;首先回歸到外國學的原

點即可。所謂外國學,本來是以對本國的客觀認識為前提,而且做為結果;

我以為這就是它的原點。根據這個觀點而下,則日本的宋明學研究者,至

少在基礎上能夠閱讀日本江戶期的著作、以及有關江戶期的各篇論文。在

此,所謂江戶期的著作,並不止於與朱子學、陽明學有關的部份,它又不

止於政談之類、日記﹒書簡、乃至所謂儒者的作品,它也包括了國學或神

道學者的著作;而且不限於思想方面,可能的話包括小說、戲曲之類,搜

羅入列而廣泛地閱讀;即,藉此可以掌握日本的江戶時代這一個時代相的

意象。另一方面,在論文方面,亦不限於儒學關係的論文,舉凡政治﹒經

濟﹒法制等領域有關的論文,至少在學界中成為問題焦點者,都要盡量閱

讀;即,藉此掌握日本研究的大略動向。
13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接著以上述閱讀為基礎(雖則尚未充分) ,例如虛心閱讀朱子的上奏

文或王陽明的公移(公文書之類)的話,則可實際感受到其中所示問題之

「異」的側面。其次,以這個「異」為基礎,例如檢討理氣論的話,在日

本很少用在正面意義上的這個「理」字,為何在中國卻具有層次那麼高的

意義呢?一在這種最初步的地方,疑問馬上湧現而出。要言之, I理 」

字本身的「異」就出現了。

如此一來,所謂「理 J '它在中國究竟是什麼?這種理氣論為何會出

現在北宋至南宋之間?又為何它在清代中葉以後逐漸不受重視呢?以

上這種大略的問題視角,馬上就可獲得。其次,基於這個視角,就會生起

如下的疑問一一即,在古代,既無理氣論,當時是憑藉什麼來說明世界(自

然界、人間界) ?又清代中葉以後,在近代中又用什麼為架構而來構築世

界觀呢?換言之,從上述古代和近代的關連中,就可以展望宋~明代所真

「理」的存在樣態的特質。一旦它的輪廓凸顯出來,則再回到日本方面,

例如考察林羅山的話,他所謂的朱子學的「理 J '連帶幕藩體制一併考察

時,馬上可以發覺:它是如何地具有日本色彩、而「異」於中國;而且可

以進一步了解其背景(戰國末期至江戶初期)的武家的政治的﹒倫理的世

界之特質。像這樣所掌握的日本的獨特性,較諸過去,自然地更具有相對

性和立體性。要言之,政治和社會的體制之差異(這是最基本的層面)

以兩國的朱子學為例, ~IJ立刻在朱子學的背後呈現出來 。

上文提及差異只呈現在「量」的水平上;這或許是由於下述現象所致

一一即,目前為止,一般論及比較,則只是在宋明學的內部(例如只是抽

取中國朱子學的哲學部份、與林羅山的朱子學式的言論部份) ,恣意地切

取片斷來做比較;至於包含各自的背景在內的全體像,貝 IJ未試圖加以比較,

更遑論把中國與日本的政治和社會的結構包括在內,而進行比較。

如此說來,或有人說以上所述皆是思想史的問題;哲學,則應該以哲
第7 章 法國 支那學與 日 本漢學 、 及 中國哲學 13 7

學上的思惟結構為問題,它自始就與政治和社會的結構不同(層次)。既

然如此,那麼就哲學的角度重新檢討中國哲學的話,↑青形如何呢?

我認為中國哲學,終究就是「中國」的哲學,必須要像面對歐洲的哲

學一般,除了基於各自的「異」認識而起步外,別無他法。

目前為止,中國與歐洲在思惟結構上的差異(一般認為它終究歸結到

「天」與「神」的差異) ,絕未充分得到闡明釐清。豈止如此,在中國,

機械性地運用唯物﹒唯心的範疇,不外正是出自於「神」的歐洲的範疇;

而且出自同根的「存在」與「認識」這種二元論,畢竟也是歐洲獨特的東

西。然而我們可以看到有些人面對上述三者,既無「異」的意識,反而把

這種存在認識的架構、無媒介地引進中國哲學的分析架構上。(與此相關

的,則有韓國金容決氏在本次研討會中發表的哲學論,它一方面揭示了歐

洲近代哲學、特別是康德哲學為「異 J '另一方面又觸及內含於中國哲學

之「異 J ;可說是優異而極具當前意義的論文)

細想之下,宋明學研究的領域,由於沒有這種對「異」的共通觀念,

以致於中國哲學的研究一一部份人士除外甚至無法正常地成長。一提

到理氣論、心性論的解析,貝 IJ其精深程度,無與倫比;但是另一方面,它

為何是中國哲學呢?例如, r理 」 究 竟根據什麼原理 , 而把世界或人類 ( 與

「神」不同)賦與體系呢?在它(理)的思惟範疇中,這些(世界或人類)

的本質是什麼呢?歐洲的哲學體系與它(理) ,三者如何對比?藉著這個

對比,對歐洲哲學有何貢獻?又其中能夠創出新的世界觀和人性觀嗎?在

今天,這些所具的意義是什麼?以上這些哲學本來的課題(例如伊斯

蘭學的井筒俊彥氏、與希臘哲學的藤澤令夫氏,二人以「異」認識為基礎

而進行嘗試的、那種哲學本來的研究) ,至少在目前不具「異」認識的宋

明學研究之土壤中,是不會充分發芽的。今後,在中國哲學上,有心思考

哲學固有的問題者,說來遺憾,不得不從這個土壤的培殖作業開始。
13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第 7 章 注釋 】

[ 1 )有關這個問題,脫稿後,得自黑住真氏〈儒教的日本化在給<' -::>τ 〉

( «日本學》第 1 2號,名著刊行會, 1988 年 ) 一文有 關今後的發展 ,


頗多啟示。據黑住氏的說法,無論是古學或國學,其中所見「日本

化」現象,也應該從朱子學這一學問體系所具巨大衝擊的反應層面

進行掌握。今後希望以這個指摘為基礎,進行思考;目前止於附記

在此。
第 8章面對「儒教復興」之際 1 39

第 8 章 面 對 「 儒 教復興 」 之 際

1.當前如何面對「儒教復興」

最近,有關儒教的再評價,在歐美成為話題。在其背景中,一則有來

自歐美方面對東亞世界(特別是日本、韓國、台灣)快速的經濟成長之注

目,一則有東洋學( orientalism )論爭 ( I ) 和柯恩 《 知 的 帝國主義» (2) 所示

歐洲的自我相對化(即,歐洲對亞洲優越意識之自我批判)。站在前者的

潮流,例如法國的 L凡第耳梅修氏[訓,買I]關注東亞共通的一種共同體式

的社會關係之傳統一一日本的藩屬型集團主義、韓國的「兩班J (=門閥)

式家父長主義、台灣的同鄉﹒宗族的大家族主義等等一一他試圖發掘其中

做為結合紐帶的儒教倫理殘留在今天的跡像。站在後者的潮流,例如美國

的 W.T.德﹒貝里氏 ( W. T. Bary) (的,他根據他們所見亞洲的原理所在

之儒教原理,針對歐洲的近代原理、個人主義或自由等加以對照,並試圖

重新檢證。或許是反映了這些動向,在我國(日本)則出現了:如今是「儒

教文化圈」的時代云云、或「儒教復興」等名詞。

另一方面,彷彿與此相互呼應,在儒教本家的中國,近年來對儒教再

評價的動向亦極顯著;筆者最近也因出席廈門舉行的國際朱子學會議 ( 1 98 8

年 1 2月)之便、而親歷其境。特別是經濟特區的廈門,似乎恰是感受儒

教復活的最佳舞台令人聯想到戰後日本「黑市」的廈門街頭上,始自

拉胡琴而令幼女演唱者、貨品擺滿道路的攤販(露天店舖)等等,乃至為

了提高行駛效率、而在幹線道路上猛加油門來往飛馳的私營小型巴士,在

「發財」的風潮中,舉目到處一片熱哄哄的;所謂「勞動為財富之父,土

地為財富之母」等「財富」主義式的標語,也歷歷可見。 1 98 8年 10月 2 5

日,在中共第十三次黨大會中,把現狀規定為「今後一百年是持續社會主
14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義的初級階段 J '呼籲大家要脫離貧困, r 以生產 力 的發展做為全活動 的

中心 J '並且要「刻苦奮鬥」的趙紫陽報告,要之似乎可以解釋為這場「財

富」追求的鼓吹書。然而所謂財富之母的「土地 J '在廈門並非指農地,

它似乎更是指運用人脈關係、而借地開店的「資本 J ;而與這「資本」息

息相關的人脈關係和相互扶助,正是|司鄉﹒宗族的共同體之看家本事。如

果把這一點列入考量的話,貝 IJ其紐帶的儒教倫理之復活,甚至反而可以看

成「生產力發展」的潤滑油。事實上,在我所到之處皆可看到建築中的家

祠或類似宗廟的房舍;再說,上述一百年間的「初級階段 J '換個解讀方

式,就是意昧著社會主義的秩序規範將保留到未來一百年;這樣看來,其

間的日常規範,在中國大陸說來,自然就是指儒教基礎下的仁﹒義﹒信等

個人倫理了。

事實上,問題(殆指儒教倫理規範譯注)並不限於民眾之間。早在

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他就提倡三省( «論語» )、「先憂後

樂J (范仲淹)、「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J (<<孟子» )的「艱苦奮

「可」的「革命的氣節 J ;這樣看來,共產黨幹部一一如今他們既是人脈關

係(人事管道)的擔當者,另一面谷I]也是「官倒 J (官僚貪污)的中心人

物一一的儒教的「修養」問題,或訐正是當前燃眉之急的要事。另一方面,

或是在這種狀況的前提下,國際朱子學會議中,中國人學者的表現,甚至

呈現了堪稱為放縱的百家爭嗚狀態;這令人感受到道道地地的「復興」氣

息、至少是從馬克斯主義教條中思想解放的氣息。總之,肯定儒教也罷、

否定也罷,能夠在思想的層面(而非在政治的層面)上、針對儒教展開自

由討論,這在今天可說是極為貴重的。

但是,對於中國(大陸) ,我想表達的並非上述這種言論解放的「復

興」之可否。在此想說明的是,這個「復興」與歐美的動向無闕,而是起

自於他們內部的要因。換言之,這是他們自家之事,因此自始與日本無涉。
第 8 章 面對 「儒教復興J 之際 141

同樣的,針對資本主義的工業化與儒教的關係之探討,議論正盛的台灣和

香港,其起因與日本也是無關的。關於這一點,在此省略。

無論是歐美、或是中國(大陸、台灣、香港) ,在「儒教復興」上,

各自擁有自家的要因和自家的有用性,在此姑置不論。

反過來看,日本方面如何呢?

現況似乎是這樣的一一帥,回歸戰前的國家主義之願望,如今成為儒

教復活的士壤。不過,這個儒教,是指在明治以後就已經是純化的、特殊

日本的藩(國)屬式的「忠」之儒教。它在「復興」的觸發下,又基於「儒

教文化圈」在經濟上的自負,如今被視為 GNP導向型國家主義(這有若

戰前的國家主義的摘子)的基礎理念,而且它在不知不覺之間,把自己已

經獲得國際地位的錯覺,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中,灌輸到親亞洲的國民之間,

並且又以歸屬於國家(=企業)的「忠」之形態出現。

事實上,促成上述現象的要因,在我們學界內部中,並非只是部份人

士的政治傾向,而是普遍廣泛的存在。

在此,並無寬裕的時間回顧戰後的中國思想研究。若就儒教來說,至

少我們中國d思想研究者,並非站在「一般儒教」的層面、而是徹頭徹尾地

把它視為中國的思想而進行探討,例如朱子學的話,則視之為中國的南宋

的思想,而在它與那個時代和社會的關係上進行掌握等等;要言之,我們

把它(儒教)視為一個手段,藉以解明中國的世界之特質。如果一直站在

這個觀點,那麼日本的儒教,藉著本身的相對獨特性,即可自中國儒教析

離而出;更不會迷惑在下述所謂「儒教文化圈」那種奇妙的同類化現象中

E!rl ,抹煞東亞各國政治、經濟、社會在結構上的「異 J '反而只因「儒

教」這個共通點而沉迷在所謂的「儒教文化圈」中。

然而在中國哲學的學界中,戰後大多數研究者的確在方法論仁採取了

客觀實證的方法;但是一旦論及觀點,貝 IJ與戰前相同,在意識上既無日本、
142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亦無中國,而一味投入「儒教圈」中。以朱子學研究為例,在沒有下述那

種從外部生起的疑問下(比方說,不間最重要的、朱子學的存在問題,即

「中國為何產生了朱子學 ? J之問題) ,反而一味投入其中(朱子學一譯

注) ,以致於所謂的客觀實證,終究只能止於朱子學的解析和祖述,而其

結果,日本朱子學甚至未被視為「日本的思想」而得到相對化。糟糕的是,

在未具「對他意識」的情形下, If黃綱 」 級 ( 按 , 橫綱為最 高級 的相撲 力

士一譯注)的中華之國,也把朝鮮或日本的儒教看成自己的分家一一在中

國,對於日本的近世思想史研究才剛剛起步、有了端緒,更遑論對朝鮮的

研究!一一這種態度反而在暗地裡支撐了上述日本的研究者的行徑(一味

投入「儒教圈」中)。其間則突如其來地出現了「復興 J '而且歐美也加

入了這場行列。

歐美和中國的「儒教復興 J '孕藏著一種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或自

我發現等所謂自律的契機。相對地,在未具自律性下、迎接了他律性的「儒

教復興」的我國一一在我們學界(本來可以扮演理性上的煞車角色)尚無

法充分對應之間但願不要在不知不覺間把「儒教文化圈」、轉變成「大

東亞 NICS文化圈」

至於目前我們的課題,毋寧是如何把「復興」外化,並且針對目前持

以對抗歐洲|自我性的日本自我性一一即,我國資本主義那種漫無節制的發

展、所具的反道德性(例如介入東南亞的森林濫伐等)進行正確地自

我檢討。宛若過去「追隨歐美」的翻版,即目前所謂「儒教文化」自尊自

大的「復興」云云,在此之際,敬請撤除為禱。

[第 8 章 注釋- 1 )
[ 1J 參 閱 巴納德 ﹒ 路易 士 、 及愛德華 ﹒ 塞德的 〈 才 I) 工 ν 夕 I) 叉: 1>. 論爭 〉

1-2 以及 里 查 . R. 麥尼亞 ( 才 ') 工Y 夕 ') 文 1>. e 日 本研究 ) (<<泓


第 8章面對「儒教復興」之際 1 43

寸寸主》雜誌, 1982 年12 月 號 、1983 年2 月 、3 月 號 )

[2 J Paul A. Cohen,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1894. 日 文版 《知 仿 帝國


主義» (佐藤慎一譯,平凡社, 1988 年 )

[3J L.凡第耳梅修 « 7 :.J 7 文化圈 的 時代» (褔謙忠、恕譯,大修館書店,


1987 年 ) 。 參閱 本書第2 章注20 。

[4 J Wm Th eodore de Ba吟, Th e L伽ral Tradition in Chi間, 1 983 . 日 文版 《朱

子學主自由的傳統» (山口久和譯,平凡吐選書, 1987 年 )

2. 日 本的宋明 學研究與 中 國 的宋明學研究

文化大革命以後,特別是邁入八0年代以來,中國的宋明學研究,在

方法論上也解除了唯物﹒唯心的腳鏢,而呈現巨大的多樣化,日中的研究

者之間的交流,亦極盛行。

我在最近得有機會親近中國著名的宋明學研究者張立文氏,並交換彼

此的研究心得,因而得以切身感受到「為何今天要研究儒學 ? J這個問題,

在現在的中國,是屬於「現代化與傳統」的問題之一環,堪稱為具有「當

前現實性意義」的課題。至於下述張氏惶恐戒懼的表白一一今天多數的青

年,對中國的傳統抱持否定的態度;又因開放政策的關係,崇拜外國和拜

金主義的風潮甚至顯著了一則令我聯想到〈勸學篇)所見張之洞面對民

族的主體 ( identity )所抱持的危機意識。

事實上,在確立社會主義的倫理上失敗,批林批孔和儒法鬥爭等、否

定傳統思想的傷痕猶然未癒之際,外國的文物一舉傾瀉而入;一旦警覺,

甚至已被周連的「四小龍 J (韓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遠遠撇開、拋

置身後,如今中華的尊嚴已經掃地;面對這種現況,如何正確整理傳統,

成為急切的要務之一。
14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此外,在與張氏的交談中,我又理解到-一在中國,論及傳統思想、

傳統倫理,首先就是儒教。至於現在仍以各式各樣的形態存在的思想﹒倫

理、它的祖型就是宋明學;因此宋明學的正確解明,對他們中國人而言,

無論贊成或反對儒教復活,即使是基於對自身的思想傳統之正確理解,也

是急切的問題。而且由於過去對於儒教,都是運用唯心論﹒唯物論等外來

的分析架構,並施以政治性的處理;因此在他們之間,如今客觀的﹒實證

的正確分析更有必要。要言之,宋明學研究,在中國做為與現代直接相關

的思想課題,它具有「當前現實性」的意義。

那麼,反過來看現代的日本,如何呢?

如果問題只是在於保持和解明日本人的傳統思想和傳統倫理(其中,

日本漢學也扮演部份解明的角色) ,那麼直接以江戶期的儒學為探討對象

即可,根本沒有提出中國的宋明學之必要。

然而儘管說是 I f需教復興」或「儒教資本主義 J '事實上,在日本主

要是以 NIES的現狀分析為前提;至於今天日本的資本主義是否根植於儒

教、今後的企業發展是否必須加強儒教的研究等等問題,認真思考的人並

不多。

其實,就像津田左右吉所述,我們終究無法認同日本的民間習俗和民

間倫理中,具有濃厚的儒教色彩。換言之,在日本,現實中既無不得不以

宋明學為問題的當前課題,甚至問題本身就沒有任何根據、意義。

反之,隨著東亞(特別是 NIE S )的抬頭而產生的、新關係結構的設定,

對日本而言則是急切要務。若就我們的領域而言,以更具虞角度的觀點來

進行了解:中國(大陸、台灣、香港)這個未知之處尚多的國家,是這個

急務的一部份。特別是在「近代中國」研究和「前近代中國 J研究、二者

尚未能充分合作的現狀下一一例如儒教的政治思想與中國革命二者的關係

等重要問題,並未受到重視,甚至未被視為話題而遭到擱置一旁一一即使
第 8 章 面對 「儒教復興 J 之際 1 45

基於對近現代中國的正確了解,宋明學研究正是刻不容緩的要務之一。

換言之,做為一種外國學的宋明學研究,在日本是具有相對必要的根

據。這種宋明學研究(被視為一種外國學的宋明學研究) ,在把歐洲納入

視野後,學間的根基是增厚了;不過,在此姑置不論。

問題在於中國和日本的宋明學研究,各自的根據完全不同;然而雙方

對於這個「事實 J '究竟了解到什麼程度?

就中國人而言,縱使只是在哲學思想的層面把宋明學施以對象化,它

仍可能具有「當前現實性」的意義。但是在日本人來說,如果未能透過宋

明學而了解中國,那麼它(日本宋明學)的意義其實是殘缺不全的。

這種「學」的根據之差異,雙方究竟自覺到什麼地步呢?說來遺憾,

雙方對此幾乎可說是完全沒有自覺。

首先就中國方面加以考察一一他們眼中的宋明學,是一種以中國為本

家的、東亞共通的學問;他們在這種共通性的前提下,與日本的研究者,展

開交流。至於日本方面,大多數的宋明學研究者,就像昔日的漢學者的所

作所為,唯一關心的只是宋明學;他們的關心並未拓展到藉著它而進一步

了解做為外圍的中國,因此日本宋明學在體質上具有輕易被同化而融入中

國人的宋明學研究之傾向 o

於是,從中國人的角度看來,就是那種同化於中國的目的之奇特的日

本人(不是「先進 J I 優越」 而 「 可恨 」 的 日 本 人 , 而 是謙虛友 好的 日 本

人) ;而且兩者的關係,除了各式各樣頻繁的交流外,在中國(大陸)舉

辦的國際性學會中,可以說格外顯得琴瑟和諧。彼此相互讚美之餘,彼此

各自視之為「國際」性的評價;至於相互恨據的差異問題,根本毫無展開

交談的空間。此故,結論是這個「國際」欠缺了對各國的獨特性之考察,

換言之,終究落在中華世界主義( cosmopolitanism) 的棄 臼 。
14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中國方面,本身並未自覺的「大國」主義,姑置不論。在這個問題上,

日本所謂的宋明學研究者,主動同化於上述那種「國際」的狀況,反而可

能阻礙了我們對現在中國的儒教的存在樣態、進行冷靜地考察。

事實上,他們(上述日本的宋明學研究者一譯注)面對最近中國的儒

學復活,彷彿當作自己的時代來臨;這種現象,在身旁的我看在眼裡,但

覺苦澀辛酸。

因為這個「學」是存在於東亞一帶的學間,僅就這一點而論,即使基

於對東亞的關係結構的主體性理解,做為日本的宋明學研究者,更應該對

現在日本境內的宋明學之根據具有一份自覺(要之做為一種外國學的、宋

明學的根據之自覺)。因為東亞的關係'是以各國相互承認彼此的獨特性

為前提。

它既然是一種外國學,中國人可以視之為目的者,有時在日本人可能

只可視之為方法。中國人只需集中探究宋明哲學;在外國學者(只能以了

解中國為第一階段的目的) ,卻不得不考察包括宋代﹒明代的政治和社會

諸相;甚至為了培養「比較」的眼界,也不得不考察日本和歐洲諸相。

如此一來,我等外國的研究者才有存在的理由;對中國人來說,才有

真正的益處。中國的宋明學研究,由於政治的介入,起步較晚; !rt故 日 本

的宋明學研究之成果受到尊重,這不能不說是一件美事。然而這只是暫時

性的,在不久的未來,中國人的宋明學研究克服了起步落後的問題,而在

實證和綿密度上凌駕日本的時期一且到來(目前張立文氏的研究業績,就

已展示了這個時期業已降臨) ,那麼目前為止,日本方面 I (學術)根據」

曖昧不明的、為「宋明學研究」而展開的宋明學研究,或將有如牽牛花枯

萎凋落(指朝開夕落一譯注)一般,不得不喪失本身存在的理由。

中國人方面,也應該捨去尊大的本家意識,並且謙虛地了解外國人的

中國研究之立場一一他們不僅只是出自於偏愛中國或醉心中國,毋寧說他
第 8章面對「儒教復興」之際 1 47

們時常是最冷靜的臨床醫生,甚至是批判者。

至於我們把宋明學視為外國學的研究者,不得不較中國人研究者更具

多面的、廣角的視野一一借中國話來說,就是不得不更「辛苦 J ;然而這

是外國研究的宿命,而且也是身為外國人研究者的特權。

3. 儒教與近代 ﹒ 現代

上智大學亞細亞文化研究所主辦、題為 1 1需教與亞洲社會」的國際研

討會,以「儒教與亞洲各社會的特質」和「儒教與近代」這三個橫切面和

縱切面的結構為軸,並就其背景中東西文化的比較,以及東西文明的融合

等主題展開討論。

當初,由於考慮到在討論中可能牽涉到概念上的闇聶問題,我曾經提

議把儒教(其中儒教、儒學也是爭議的焦點)分為 ( 1 )禮制、 (2)哲學思

想、 (3)政治﹒經濟思想、 (4)領導階層的責任理念、 ( 5 )學問論﹒教育

論﹒修養論﹒道德論、 ( 6)民間倫理、 (7)共同體倫理、 ( 8 )個人倫理等

八類分別進行討論。但是以坪井善明的報告(即,越南儒教中沒有上述第 (2)

項的哲學思想,何故? )為發端,研討會的主題轉變為從亞洲的內部、展

開對所謂儒教文化圈的探討。所謂從亞洲的內部,換言之,就是以政治、

經濟、文化等(就儒教來說,特別是指文化面的)橫向聯繫的關係性為基

礎前提。

自始我們就沒有下述的認識一一即,被稱為「儒教文化圈」的那種文

化領域,是一個橫向聯繫而實際存在的領域(例如像基督教文化圈、特別

是基督教在西歐各國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認識中,儒教,縱使是各國

與中國連結的縱線,卻非各國之間在文化上相E往來的橫線。

但是由於越南代表的與會參加,我們才知道同在中南半島,寮國、高
14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棉可說是沒有儒教,泰國亦然,更遑論印尼、菲律賓。於是我們進一步強

烈地認識到,儒教只是中國與周邊國家(特別是與中國維持冊封﹒朝貢的

宗屬關係國家)的、一種單線的﹒單行道式的縱線而已,而這在亞洲全體

中,只是特殊的一部份罷了。

這種「橫線不存在」的關係,促使各國近世的政治﹒經濟體系、幾近

孤絕似地呈現分化現象(例如,中國的皇帝官僚制、日本的幕藩體制二者

的不同) ;這種差異也直接反映在各國儒教的差異上;不過,目前姑置不

論。在此,擬在考察「儒教與近代」、以及「儒教和現代」的問題上,一

併檢討上述這種文化斷絕現象

近年來,我一直主張中國自 1 6世紀末以來、有其獨特的近代過程之

展開,現代中國也是它的延長, (故而)無法逃脫它的規制。在此,暫以

一般性的名詞名之為「自生的近代 J ;至於眾所皆知的 1 9世紀西歐的侵

入,則名之「外來的近代」

若從儒教的角度考察這二個「近代 J '例如在中國,上述 (3)的政治﹒

經濟思想中的、儒教的「均」思想,被視為「萬物一體之仁一大|司主義一

三民主義一社會主義的共同主義 J '要之它成為「自生的近代」思想之核

心。另一方面, (1)的禮制、 (7)的共同體倫理(宗族的家父長倫理等) ,


被視為「外來的近代」之阻礙者(即,魯迅所謂的「吃人的禮教 J )、而

被列為打倒的對象。與此相對地,在朝鮮,儒教的知識份子則一面藉著 (4)

的責任理念,又在面對「外來的近代」時,藉著 (7) (8) 的共同體倫理 ( I兩

班」的家父長倫理)、個人倫理(仁義等所謂東洋道德) ,總之走向民族

的(另一面則是封建的)遺制之防衛﹒維持。又,越南方面, (4) 的 責 任

倫理,也被視為抵抗「外來的近代 J (即,抵抗「被殖民地化 J )的、民

族精神支柱。
第 8 章 面對 「儒教復興 」 之際 149

至於日本方面,儒教的政治思想(f黃井小楠、西鄉南洲)在「外來的

近代」衝擊下解消了;另一方面, (7) (8) 的共 同體倫理 ( 天皇制的 「公 」

之倫理)、個人倫理(忠孝) ,則從「外來的近代」之內部發揮補強的作

用( I 教育制語 J )等等。一一總之,呈現各國各樣的狀態。

要言之從儒教對「外來的文化」的對應方式來看,或是阻礙者(中國卜

或是抵抗者(朝鮮、越南)、或是補強者(日本) ,它的作用不一;這種

差異,必然直接地被「儒教與現代」繼承了。

最近,報章雜誌出現了「儒教資本主義」一詞;然而「儒教與近代」

如上所述,呈現各國各樣之際,若說能夠將它們(指儒教在各國的應用狀

態一譯注)一律聯繫到各國的資本主義,就是天方夜譚了。

如果把「儒教與現代」與資本主義聯繫」起,極端言之,首先面臨的

就是下述二種立場的選擇一一即, --是如何運用「儒教倫理」而有助於推

進工業化;反之,一是如何藉著回歸道德主義、調和主義,而控制﹒調整

工業化。

來自中國(大陸)與會的耿雲志氏,基於「現代化」二推進工業化的

立場,反對儒教的復活我以為耿氏毋寧可以從政治和社會關係上、推

動民主化之立場來探討這個問題一相對地,法國的傑爾涅氏則提出質

疑:這(指耿氏的立論一譯注)是否意味著(準備推動一種) r 沒有 道 德

規範的工業化 J ?在這個質問中,包括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扭曲吾

在內,問題的複雜性,一目了然。

如果議論的目的,設定在東西文明更高層次的融合,勢必更是複雜萬

端。

4. 儒教資 本主義與儒教社會主義
15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有人寫道: I如果英 國 的資本 主義 , 應該稱為新教 ( protestant) 資本

主義,那麼日本的資本主義,可以稱為儒教資本主義 J (1) ,另外有人把這

種觀點引申到中國儒教,而在更一般化的層面提出問題: I清教 主 義

( puritanism) 與賺錢 , 二者如果可以結合為一體 , 那麼近世儒教 ( 宋學 )

的禁欲主義與賺錢二者,當然沒有不能結合的道理。我以為儒教資本主義

之說,早晚終將得到認「司 J (2) 。

摘取這一類片言隻語的議論來討論,本來非我所好;不過,發言者既

是知名人士,刊載者又是一般心目中一流的雜誌書刊,而且這一類片斷性

的議論,反而可能助長、或容易搭上最近所謂「儒教復興」云云的風潮,

因此刻意提出在此探討。

把日本的資本主義稱為儒教資本主義者,根據上文著者的說法,他似

乎是基於下述的判斷一一即,儒教的忠﹒孝﹒信﹒敬等德目、是日本型的

年功序列制和終身僱用制的基盤。如果在此附上注腳,說明這個判斷只是

根據現象層面而來的;那麼大體可以接受。

但是,一旦把問題歸結到「禁欲 J '而且把宋學連結到資本主義,這

就無法令人首肯了。

在這種議論的背景中,有馬克斯﹒韋伯的«7'口子只夕 ν 于 -1 ;( .b.的
倫理主資本主義仿精神» '自不待言。然而韋伯把二者結合時,必然考慮

到二項重點。一是當時為止的天主教主義( Catholicism) 中 , 世俗外的修

道生活、被視為正是執行神諭(使命)的聖職;相對地,在清教主義中,

世俗的職業本身則被視為聖職,要之這是職業的神聖觀、職業的使命感之

確立 o其次,另一重點這在《儒教色道教» (第 8 章 ) 中 已經闡述一

一在清教主義中,相對於血緣共同體的、倫理的共同體之優越性得到確立。

就經濟面而言,商業交易上的信用,與其說置於血緣的人脈關係上,更是
第 8章面對「儒教復興」之際 151

置於在世俗的職業生活中展現出來的、個人之倫理的資質上;要言之,是

職業人的個人倫理(較諸血緣的紐帶更具優越地位)之確立。

如果把這二點套在日本的江戶期來看,則前者就以武士和盯人(商人­

手工藝者一譯注)之間,繼承家「職J (家業一譯注)的形態而存在著(內

容則有所不同)。至於後者,則以下述的形態一一例如較諸血緣關係、則

是主從關係,或較諸人情、則是義理,較諸「私」的義理、則是「公」的

義理,皆被視為第一義的形態一一而存在著;總括言之,在江戶期,它是

以某種形式上的類似性形態(即,倫理的世界被設置在超越血緣性紐帶的、

社會性義理關係上)而存在。所謂義理關係上的倫理,與個人倫理的確立,

其實本來是不相容的;但是二者在超越血緣的紐帶,而以「中士會」生活為

第一義這一點卻是共通的;而且這個「社會」在日本更是一種否定個體的

集團(藩、店,其後則演變為國家、公司) ,囡而促使日本型資本主義較

諸西歐,表現得格外「猛烈」。

要言之日本資本主義,如果根據章伯的思考模式,則它並非與儒教、

而是應該與日本前近代社會的特質結合而一併考察。

基於以上的考量,中國的情形如何呢?

包括宋學在內的中國儒教中,除了職業上單純的倫理感外,是否具有

職業的神聖觀或使命感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更遑論是否具有韋伯所謂

的「資本主義的精神」、即「以正當利潤為使命(即職業) ,而採取組織

性、合理性的追求方式之精神態度( «7"口于又夕 Y于-1 7.' J."的倫理 k

資本主義的精神》第一章,岩波文潭,上卷,頁 72 ) ;甚至可以說,這個

問題本身是愚蠢的。因為眾所皆知,儒教以農業為本富,以工商業為未富,

它的一大特質就是較諸功利、更以道德為第一義。

那麼,較諸血緣的紐帶為優先考量的倫理世界如何呢?一一這個問

題,具體而言則是說:其他尚有超越孝梯、而較孝梯為優位的倫理世界嗎?
15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遺憾得很,在中國(特別是宋代以後) , I孝 」 倫理成為儒教倫理的

基牲之一;在陽明學(它是朱子學更進一步地滲透到民間的學問)中,孝

更得到強化;又,王陽明所倡導、其後在清代擴散遍及鄉村各個角落的鄉

約(被視為鄉村共同體的紐帶之倫理規約) ,無疑可說是孝梯倫理的結晶;

乃至地主階層的宗族性結合逐漸遍及鄉村的、清代中期以後,更是毋庸贅

吉。

清末的改良派知識份子馮桂芬說道: I 蓋君民為人合 ( 義理 ﹒ 人為的

結合) ,宗族為天合(血緣﹒自然的結合)。故人合者須以天合為依據,

其『合』始得鞏固 J (復宗法議) )。這是說,縱使是皇帝權力,若末

以民(地主階層)的宗族性結合為依據,則無法安泰;要言之,這是說超

越了「孝」倫理(血緣) ,殆無另有「忠」倫理(義理)的存在。

在中國,實際上商工業是以上述這種血緣的紐帶(更一般性的說法,

則是包括地鐵等在內的私緣性紐帶)為脈絡 ( network )而展開的。這個脈

絡潛入洋務派的工業振興方策中,結果無論官營或民營,它成為阻礙資本

主義的自律性發展的要囡一一其中情形,就像張之洞文集所載、他對商人

毫無遠見的忿恨痛心。

若採孫文的表達方式,則中國人是一盤散沙,而且是個人主義的﹒不I]

己主義的。這種個人主義或利己主義,要之就是說眼中沒有國家和政府,

而把血緣﹒地緣﹒人脈關係(即,私綠的脈絡)視為世界的一切;這種傾

向,即使在社會主義中國的今天,仍舊持續不斷、鮮活地存在。

在中國儒教中,清教主義所具職業人的個人倫理,固不待言;甚至在

歷史上並未出現日本那種對歸屬集團(藩、企業公司)的、無私(=否定

「私 J )的忠誠。

把中國儒教的禁欲主義,直接武斷地連結到資本主義,我們只能說在

思路上是太單純化了。一一叉,最近刊行的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
第 8 章 面對 「儒教復興」 之際 1 53

商人精神» (訓,在上述韋伯的著作的基礎上,試圖確認近世中國的商人倫

理中具有儒教倫理;就此而言,則有討論的價值。但是,站在「近世商人

的存在樣態、並非直接地在資本主義上展開」這個不喻自明的角度來說,

在此僅止於下述事實的確認, 1m做為商人倫理的儒教倫理一一由於它是民

間倫理之一一一-當然是存在的。

依個人管見,若要結合的話,中國儒教毋寧可以和中國社會主義結合。

但是,這必須加上一、二但書。

首先,但書之一就是一一在此所謂的儒教,如前節所述中國儒教的八

個類別中,是指它的「政治﹒經濟思想」。中國儒教,它與日本、朝鮮的

儒教不同的特質,就在於中國儒教以天的思想為本(即,天被視為萬物的

根據,肯定天生成萬物的條理性,並促使人的道德與天的條理性貫通合流

的、那種天本思想)

這個天本思想,在政治﹒經濟思想的具體化者,就是出自萬物得其所

的、「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的「公」天下主義、以及「患不均」的「均」
主義。

「公」天下主義,並不止於王朝的易姓革命思想,在清末,它發展為

否定王朝的存在理由的、共和革命思想。「均」主義,則繼承十六、七世

紀的土地分配論之潮流,在清末則發展為土地公有論;又歷經清末革命的

知識份子的議論,其後為毛澤東的人民公社運動所繼承。要言之,在政治

經濟思想層面的、儒教的「公 J r均 」 思想 ( 借用 孫文的話 , 則 是 「孔子

的大同主義 J ) ,正是中國社會主義的基礎。

事實上,這個「公 J r均」 思想 , 即使在清末的儒家官僚之 間 , 就像

下述二例所示一一以廣東省某縣令徐某(徐唐陸一譯注)為例,他就根據

「萬物一體之仁 J '反對「專利 J (即資本主義的機械工業化) (請參閱


15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本書第 9章,頁 1日、 1 94 ) ;又,以第一任駐英國副大使身份赴倫敦就任

的某官僚(劉錫鴻一譯注) ,提出意見,以為較諸利用機器來大量印刷,

莫如利用手工印刷而把工資分配給更多的勞工(請參閱本書第 10章,頁

222-223) ,等等。一一包括上述二位在近代史的領域中、被視為保守固陋
派的官僚之輩在內,不分保守﹒革命、或官﹒紳,廣泛地滲透到他們知識

份子中,殆可窺知。

如上所述,沒有保守﹒革命、或官﹒紳之別,共通地受到「公J r均」

思想滲透所及之處,社會主義的全體主義思想、和土地公有論出現了,其

後它則透過毛澤東革命而在人民公社運動上展開。站在這種演變過程的角

度來看,不得不令人生起如是的看法一-flI1 '中國社會主義,好壞不論,

它畢竟是根植於儒教思想的傳統,又因此故而受其制約。

不!有人或將反問:民國革命以來、至文化大革命為止, r打{到儒教」

不就是文化運動上的中心課題?誠然如是。不過,那個儒教,是指我所謂

八個類別中(請參閱本章第 3節頁 1 47 )的、做為共同體倫理(宗族的家

父長倫理)和個人倫理(孝梯倫理、五倫等)的儒教,並非指政治經濟思

想的儒教。

就政治經濟思想的層面而論,家父長倫理和孝1噶倫理儘管被打倒了,

然而打倒之後應該構築的、個人的政治性民主的權利之確立、以及以私權

的尊重為基礎的市民的社會主義,卻仍然展望不得的狀態下,中國反而­

頭栽進文革時期那種否定個私的、「公J r均 」 至上主義 。

因此,但書之二就是一一中國儒教如上所述,它在政治經濟思想的層

面上與中國社會主義可以結合;然而這個中國社會主義,並未經歷資本主

義,又未經驗議會制民主主義,此故它未經歷私權﹒個人權的確立,換言

之它具有下述的特徵一一即,田士「大鍋飯」式的﹒大共產性的、農業社

會主義之特徵。若就政治面而論,這是說「人人」總體的民主是確立了,
第 8章面對「儒教復興」之際 1 55

但是個人的市民的自由則尚未確立。 [ 5 )此故,較諸個人的能力和權力,人

脈關係更具優位性;例如父母若是幹部,兒子雖然無才無能,亦能出人頭

地的狀況,目前仍然在「人民」中國橫行無阻。

當今,在中國提倡儒教復興者、與反對者之間,論爭送起;但是依我

所見,提倡者一味提倡我所謂八個類別中的「哲學思想」或「指導階層的

責任理念」之層面;反對者則主要反對私綠的脈絡所殘存下來的、共同體

倫理之層面。顯然地雙方各說各話,論點並未交集。

縱使是在同樣反對者之間,以推進工業化為至上者、和以推進政治﹒

社會的民主化為至上者,二者之間亦有差異。

當然並無我們從外置喙的餘地,但是在中國,較諸儒教資本主義云云,

儒教社會主義毋寧才是問題所在。至於這個問題的癥結,極端言之,就是

如何從「大鍋飯」式的全體型社會主義、邁向個人協業型社會主義,如何

從儒教的社會主義、邁向民主的社會主義;總之,以「個人能力和權利被

視為第一義」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如何早日轉型完成。吾言盡於此。

[第 8 章 注釋-2 J
[ 1J 森島通夫 《續 · 1 平 I) 又 主 日 本» (岩波新書, 1978 年 )

[2J 島 田 虔次 ( 現代l 二 扣 ,t 石 儒教哲學 ) (<<思想» , 1 98 8年 8月號)

[3 J 余英時 《 中 國 近世宗教倫理與商 人精神» (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

司, 1987 年 )

[4J 關於這個 問題 , 杜念 中 ﹒ 楊 君實編 《儒家倫理與經濟發展» (台灣、

允晨文化公司, 1988 年再版 ) 所收諸論 文 , 針對 中 國資本主義和韋

伯的基督教倫理觀等,進行了基礎性的考察。

[5J 參閱拙文 ( 中 國 的 「公 ﹒ 私 J )下( «文學» , 1 9 8 8年 10月號)

以及吉澤南《個主共同性» (東京大學出版會, 1987 年 )


15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附記〕

本篇尚在原稿階段時,我在「日經調」主辦的「東亞知識份子會議」

(1988 年12 月5 日~8 日 ) 中 , 就發表 了 與其趣 旨大半相同的議論 。 不

意香港中文大學的陳其南教授的報告,論文旨趣也大致相同。又'這些議

論其後皆刊載於台灣《當代》雜誌(第 34期, 1989 年2 月 。 合志文化公

司發行) ,題名為「儒教與資本主義掛鉤? J (溝口雄三論文)、「東亞

社會的家庭意理 ( ideology )與企業經濟倫理 J (陳其南論文)。叉,陳氏

另有「儒家文化與傳統商人的職業倫理 J (<<當代》第 10、 11期, 1987


年) ,情尚未見。
第三編
第 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 有歪 曲 嗎 ? 157

第 9 章 近 代 中 國 像 沒有 歪 曲 嗎 ?

一洋務與民權、及中體西用與儒教

〔解說〕

在閱讀以下的論文之際,容我在此為非專業人士的讀者,

做一簡單的解說。

戰後長久之間,中國的近代過程一直被定位在「洋務一變

;去一革命」這種階段論的觀點。所謂「洋務運動 J '一般認為

它是以中體西用論為意識形態( Ideologie )之支柱的運動。至

於這個「中體西用論J '則通常被侷限在極為狹窄的定義上。

所謂「中體 J '是指王朝體制及其意識形態(即,三綱五常的

封建秩序) ;又,所謂「西用 J '則指歐洲的近代技術和工業 O

所謂洋務運動,歸根究底被視為一方面承受歐洲的侵入,一方

面自行藉著引進歐洲工業而進行舊體制的補強、並試圖保持舊

體制的運動;本質上則被視為反動的、而且是賣國的運動。這

個洋務派的中心人物就是李鴻章。由於他曾經率領准軍(其後

演變為袁世凱魔下的北洋軍)鎮壓太平天國軍的反亂,因此這

個洋務運動更被視為反人民﹒反革命的運動。至於所謂「准軍J '
就是李鴻章模仿「湘軍」即,曾國藩以其鄉里(湖南省)

中地主制下的秩序(宗族制等)和人豚為基盤而組成的軍隊一

而以其鄉里(安徽省)和他管轄勢力範圍下的江蘇省為基盤,

所組成的某種地方性的軍隊,它在後來成為軍閥的母體。

這個洋務運動,在過去主流的看法中,大致如下在日

清戰爭(中日甲午戰爭)中敗北而遭到挫折後,取而代之者為

中體的變革之興起,具體上就是企圖實施立憲君主制的康有為﹒
15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梁啟超﹒譚胡同等人的、所謂變法派的抬頭;他們嘗試推行所

謂的戊戌新政。然而由於西太后主導的政變(戊戌政變) ,僅

僅百日即告失敗(故又稱百日新政)。其結果,最後被章炳麟﹒

唐才常﹒鄒容﹒孫文等人的革命派(認為唯有推翻清朝一途,

此外別無出路的人士)所取代。這就是篇頭所述階段論的

投概。要言之,這是一種由保守反動、發展至進步的階段論。

這個階段論,又進一步涉及資本主義化的成敗與否之間題(洋

務派在資本主義化方面,亦被視為失敗了) ,而被視為洋務派

的基盤之玉朝=地主體制下的一切(宗族制、以及鄉村自衛的

保甲組織等) ,則全部遭到否定性的評價。

以下,針對目前為止的上述見解,站在批制的角度加以按

討。

、'、
刑言

本篇論文,原來發表於 1 983 年 ( 1 ) (以下稱〔舊稿 J )。當然,當時

為止以明清思想史為課題的我,著于這篇有關近代、而且是有關社會經濟

史的論文,有其理由。

契機是來自於閱讀了一篇有關洋務派大官中著名的張之洞之碩士論

文。這篇論文,頗為難得地觸及張之洞真摯的人性,然而對洋務派的見解,

卻為當時抱持否定性見解的通論所拘;終究未能再踏出一步,令人譚來為

之焦燥不已。於是,我本身落入親自閱讀張之洞的文集之下場。讀畢那部

龐大的文集後,感受是極其沈重的。他在洋務運動上的苦鬥甚至令我感動。

就此而論,我以為其人在目前為止的、近代思想研究的領域中,遭到過當

的話誨。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159

另一方面,就追溯探尋明清思想史潮流者的眼光來看,李鴻章( 1823

-1901 )、張之洞等人在洋務上的苦鬥'是賭上清朝(中國)國運存亡的
苦鬥;它本身沒有被醜化抵殼的道理。那麼,那種話讚究竟是來自什麼觀

點呢?於是我開始閱讀當時為止在日本發表的、有關洋務派的各篇論文;

然而非但無法理解,反而越讀越多疑問,結果就是這篇論文的出現。一一

即,一是為了澄清明清思想史與近代思想史的聯繫關係,二是為了了解近

代中國究竟是怎樣的歷史時代,三是為了讓年輕的一輩從「批判洋務派」

的符咒中得到解放。

然而,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在中國也正開始展開對洋務派的

再評價;因此第三個意圖就結果而論,終究是揮棒落空了。說來並無門外

漠的我、執持未成熟的見解而插嘴的餘地,但事實上目前批判洋務派的人,

在日本已經幾無所見了。因此,以「洋務派之批判」為主題的本篇論文,

若就第三點意圖來看,可說是趕不上時代的產物。

然而我之所以刻意收錄於此者,一是因為個人以為基於第一、三點的

視角所展開的再檢討,目前猶然未失其意義。更重要的原因則是我心猶有

牽掛不安,即第三點在時代中雖說是落伍了,然而在中國再評價洋務派的

動機上,身處日本的我們可否不假思索地尾隨其後呢?

若就前二點而言,基於這種觀點而來的、我對洋務派的再檢討,主要

動機較諸在於洋務派本身,更在於對中國近代本身的再檢討。不過,它(中

國近代譯注) ,並非那種以人民革命為歷史的頂點,並完全根據這一點

「回顧」而來的近代;而是站在其前(人民革命之前譯注)的時代,可

以眺望它的展開過程之近代,而且也是從那個時代的內部照射可及的近代

(即,它本身也是一個歷史時代、也是一個世界的「近代
J )。相對的,

中國方面對洋務派的再評價,一言以蔽之,它是因應「現代化」的產物;

這也是一個「根據回顧」而來的近代。若不諱言的話,就像過去站在「革
160 做為 「方法 」 的 中 國

命」的角度回顧而來的近代那樣,這是基於現代的時代要求、基於現代的

政治課題,只摘取或再擴大必要的部份,而在「以現代為目自守」之前提下

重新整編的近代;換言之,這只是「革命」翻版為「現代化」後的、另一

種歪曲的近代。

而且這個「現代化」的現代,畢竟是「中國的」現代;此故它的要求

和課題,也是彼處中國人的現代之事,並非吾輩日本人的問題。就吾輩而

言,在他們的現代中、具有某種動機的他們對洋務派再評價,無法直接用

來取代在日本對洋務派再評價 o

對我們來說,戰後有關中國近代研究的再檢討,以及因此而來的、我

們對「亞洲的近代」觀之再檢討,可說是我們探討洋務派問題的動機。因

此,站在我們的立場,洋務派的再評價或復權等等,結果如何姑置不論,

它本身絕非是目的。我們的目的在於重新檢討做為一個歷史時代、做為一

個世界的中國近代像;並以這個近代像為素材、重新建構「亞洲的近代」

世界,藉此進而重新檢討世界的近代像;最終則是上述這些命題「所賦與

的」課題之思索設定。這是說,我們並非從目前的課題中切取歷史,而是

從歷史本身汲取今後的課題。

當然,在此所述的意圖,在〔舊稿〕執筆當初,並非是絕對明確的。

在當時,我為洋務派辯護的心境雖然強烈,視角則是立足於上述的前二點;

此故,基於上述的意圖,收錄這篇〔舊稿)於1~l: 0

不過,這篇(舊稿〕中列舉了當時新刊的二冊論著,並就其中的問題

點加以論述。故而暫依〔舊稿)中關於上述二冊論著的介紹,收錄如下。

關於李鴻章的評價,如果借用最近新刊的著作(以下稱 [ A 書 J )
的見解, [2) 則 李 鴻 章 的 准 軍 是 「 反 動 的 ﹒ 後 進 的 , (它)以強固的

血緣,性和宗族性、乃至私的主從性」為紐帶。而且它是「依據洋式編

制﹒裝備而建立的半私兵型的、封建反革命軍團 J '具有堪稱封建性
第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歪 曲 嗎 ? 161

的地方割據特質。至於在其關係下所創設的軍事工業及關係企業,不

僅是「在外國侵略者的椎動獎勵﹒指導下,甚至機械和原料﹒燃料都

仰賴外國供給;服務的對象則僅限於清朝政府和洋務派對圍內人民的

彈壓、以及對封建支配的再強化 J '而且一直被他們視為私人性的「集

團命脈﹒政治資本 J ;此故它一直壓抑民族資產階層 ( bourgeosie )的

正常發展。總括言之,這些人的洋務運動,被視為以「對外依存=買

辦性手。封建性﹒割據性」為特質的、反進步﹒反革命的運動。

至於有關張之洞的評價,同樣借用最近新刊的另一著作(以下稱

IB 書 J )的見解, [3 ]則他的「擁護中學二聖教二三綱五倫 J ' I並

非是檢討三綱五常的實際內容,而是視之為超歷史的規範、視之為基

本教義 ( dogma )之絕對化」的存在;他所謂「一旦提倡民權之說,

愚民必喜,亂民必作」云云的反民榷的議論,是「根據天子的教化和

權力,從人民的外部,由上而下賦與朝廷的法律、及三綱五倫的差別

性道德;並藉著要求人民遵守和服從,試圖防止動亂,建立秩序」的

見解。要言之,他的中體西用論一直被視為「站在擁護舊有清朝統治

體制的立場 J '而在「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失敗後,原為批判者的變

法派登場之際,為了保衛自己瀕臨危機的立場,而露骨地把自己的原

則」推土檯面的議論;它可說是具有負面價值的「思想史的意義」。

至於在上述二書論點的觸發下,在〔舊稿〕中,針對洋務派進行檢討

的問題點有四:

a ﹒ 洋務派在 中國近代化 、 特別是資本 主義的工業化過程 中所起的作用 。

二﹒曾國藩 ( 1 8 11 -72 )、李鴻章等人所創立、其後成為軍閥母體的湘軍﹒

准軍的歷史角色。

三﹒洋務派(特別是張之洞)反民權的言論、以及官權﹒國權的主張。

四﹒上述張之洞所主倡的中體西用論(這正是洋務派被視為保守性的依據)
16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之實態。

其中,第一、二點問題點來自 A書,第三、四點來自 B書。

這四點彼此息息相關;特別是站在社會經濟史的立場,一般把第一點

視為與其他三點相互關連的「樞紐 J (=要點) ;因此一旦收錄〔舊稿〕

於此,理當一併收錄上述四點為妥。然而此亥IJ檢討的結果,有關位居樞紐

的第一點之議論,我認為撤銷為宜。

不過,不發一言而默默地撤銷的話,視其為樞紐的人士或有疑惑不解,

又第一點中提及的徐廣陸其人亦見諸本書其他章節;緣此,我不得不在保

留徐厝陸其人的同時,表達我撤銷第一點議論的理由。

慶幸的是,有二篇來自經濟史研究領域、而針對〔舊稿〕的反批判之

論文,其中皆涉及徐唐陸;而且這二篇反批判,正是促使我撤銷第一點的

主要關鍵,故而竊意以為只要記述其間的來龍去脈,等於是說明了撤銷的

理由。

自始這個第一點就有三個事例,且 I] (一)徐廣陸主導的壓抑民間工廠

外, (二)李鴻章創設的上海織布局的特權﹒專利(這個「專利」亦見本

篇其他章節)之核准,以及(三)洋務派官僚主導的商船業之獨佔等等。

這三個事例,要之就是洋務派官僚的企業獨佔,以及對民間產業的排他性

壓制] (換言之,他們壓抑中國境內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企圖把工業納入洋

務派集團的封建性支配下)之事例;這是在 A書所依據的各項研究中、被

歸納出來的共通事例。因此問題若非在於「事實關係」上的爭論(要言之,

若限定在觀點和方法論上的爭論) ,那麼舉一事例,自 IJ可概括其他。

然而在〔舊稿〕中,是我先以訂正「事實關係」之誤認的方式,提出

有關第一點的議論;結果才招來檢討各事例的事實關係之反批判。可是,

自始我們(著者與上述反批判者譯注)在觀點、方法論上就有相左之處。

因此較諸事實本身的爭議,爭議點自然而然地落在事實的選取方法、組合
第9 章 近代 中國像沒有歪 曲 嗎 ? 163

方式、視角觀點的相異上;如此一來,彼此不得不走上兩條平行線上。 Itt

故,我毋寧願意藉此機會撤銷第一點、而中止惡性循環的爭議,並希望扼

要地釐清彼此在觀點、方法論上的相異。

由於以上的關係,關於第一點,以下藉著引用 A書介紹徐庸膛的事例,

同時記述這個事例中彼此在觀點、方法上的不同,並歸到撤銷它(第一點)

的理由。

首先,引用 A書的內容如下。

...在廣東省南海縣, 1872 年 商 人 陳啟元 首 先設 立 了 近 代化 的 製

絲工廠「繼昌隆練絲廠」後,數年間同地民間的近代工廠超過十家以

上。......這些近代化工廠,在 1 88 1年遭到在競爭上敗北的傳統手工

業者、小營業者和「機工」們的襲擊和破壞之際,在洋務派大官兩廣

總督劉坤一-張樹聲等人指揮下的南海縣知縣徐廢陸,一方面鎮壓這

次三千餘人的暴動,另一方面則命令這些近代化工廠關閉。這個關廠

命令的理由根據是「沿海各省在製造﹒使用機械方面,都是官方設局,

上奏建置者,平民不可任意購入、並裝設(機器) J 。 在 洋務 ( = 使

用機器)的國家獨佔和維持傳統秩序的名分下,洋務派在此與國民的

新生產力之創造、以及輸出振興﹒殖產興業背道而馳,一清二楚。這

道關廠命令似乎在三年後解除了,其後廣東周邊設立的製絲工廠也達

到數十家,上海方面製絲工廠的設立也此起彼落。雖然如此,振興產

業上必備的資本主義的培育事業(包括生產信用﹒貿易金融事業等) ,

殆無所見, ......其後不久即為日本凌駕其上。洋務派所謂的自強、求

富,實際上意味著重編﹒強化封建反革命集團(二洋務派官僚)、及

其所支撐的清朝支配體制,乃至對內的利益獨佔。{叫

我對 A書的見解是,至少就此事例而言,不能直接導出如下的結論一

一即,洋務派的壓抑民間工廠、以及該派的獨佔對內利益。例如,徐廣陸
164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關閉工廠時提出的理由是:抑止豪戶的專利;這個理由實則出自以「萬物

一體之仁」為基礎的傳統儒家官僚的思考模式;這不能直接視之為洋務派

的路線。又,徐唐陸與張樹聲 ( 1 824- 84 )的關係,就當時的官制來看,二

人不能視之為隸屬所謂洋務派下的一個指揮系統。還有,繼張樹聲之後就

任的、「三年後」工廠再開放時的兩廣總督張之洞,是較諸張樹聲色彩更

為鮮明的洋務派大官;這點如何解釋呢?一一這些都是我對 A書的反論證

據。

針對我的見解,上述二篇反論文章,一則認為張﹒徐的關係姑置不論,

張樹聲以上司身分批准關閉工廠,即是洋務派壓抑民間工業的路線使然。

叉,一則認為張與徐的關係、以及徐的思想立場,並非主要問題所在,關

閉工廠這個事實所顯示的事態之本質(即,洋務派「在創出資本主義體制

上欠缺政策體系 J )才是問題所在。 ( 5 J

接觸到這種反論時,最令我百思莫解者,莫過於這些論者對於「三千

餘人」的暴動中所顯示的、當時中國的混亂社會狀態,完全漠不關心。例

如南海縣的事例,應該顯示了下述「內之舊」與「外之新」之間的事L蝶衝

突即,在舊的生產關係上,既不待其成熟凋落,反而有如壓制抹煞似

地、瞬間引進外來新的生產關係覆蓋其上而掩沒之。此外,廣東省當時屢

屢可見的「械鬥 J (宗族間的集團武力衝突) ,也顯示了治安惡化的現象、

以及官憲約束力的軟弱。比方說,徐厝陸本身幾乎遭到「械鬥巨魁 J (據

徐語。按, I 巨魁」 之子亦為 「豪宗 巨 匪 J '因持刀傷人事件而遭到逮捕。)

集結徒黨進行綁架;又因這個事件的處理不當,任期僅一年而遭到罷兔南

海縣知縣職務[的。更有甚者,廣東省當時鄉村的社會關係,已經呈現了動

搖和不安的狀態(例如,加入基督教而在洋人庇護下,企圖擺脫鄉村共同

體內的金錢負擔義務之農民,與對立的農民之間紛紛擾擾、爭端不止等

等)
第9章 近代 中 國 像沒有 歪 曲 嗎 ? 165

面對上述社會狀態中發生的大暴動,既是行政首長、更是治安首長的

縣令徐塵腔,他在鎮壓暴動、處罰首謀者的同時,採取處置消除暴動的原

因(即,下令關閉工廠) ,在謀求治安的恢復和安撫收攬人心(傳統手工

業者的反抗心)上,不得不說是極為妥當而頗具常識性的做法。同樣的考

量,亦可適用於追認批准上述處置的上司張樹聲;除非有來自中央的強硬

指示,否則在避免暴動再度發生的前提下,下令再度開放工廠等等,根本

不在考慮之列。何況如果進一步考慮到中央的反洋務勢力,貝 IJ張樹聲縱使

是近代工業化的推進派(不!若是推進派,更是如此) ,下令關閉工廠,

鎮靜面對事態而等待不久後狀況或將好轉的心態,殆可推損'J而知。

這些常識性的理解,置諸度外一一要言之,洋務派當時所面對的(毋

寧說,當時中國所面對、而與日本相異的)、在推動近代工業化上的各種

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負面條件,並不列入考慮一一反而直接了當地歸

結為洋務派「在政策體系上的欠缺 J ;這是我無法理解認同的。

因為一旦提及「政策體系上的欠缺 J '我以為它就不是洋務一「派」

的問題,而是清朝中央政府的問題 ; Im ' 這 是 與 日 本 不 同 , 未能 真 備近 代
工業化的國家推動體制之當時中圍的問題。

就此事例來看,本來毋寧應該進一步廣泛地考察清末中國那種複雜而

多端的狀況;然而事實上與此反其道而行,完全把論點集中在洋務一派有

關「資本主義體制之創出」的成敗得失,究竟何故?我以為這終究是起因

於把某個主題(在此的主題,則指洋務運動在資本主義化上的成敗)視為

預先設定的尺度,再進行橫證歷史的方法論。

在這種方法論中,並非是從某個歷史的各項事實中、抽取歷史的形象

和主題;反之,是根據預定的形象和主題來推敲歷史的各項事實。例如,

在有關中國的資本主義化這個主題上,被檢證、或被評定的重點,就是洋

務派發揮了什麼作用?那一點缺乏、或不足?等等。
166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其中並末考慮到區分下述事實一一即, r (政策體系的)欠缺」的反

面,導致「欠缺」的最初的「基體 J究竟是什麼?又,阻礙資本主義化,

絆住它的發展、或未能適應它的中國各項固有條件,是否反而是促成中國

式的社會主義化之條件?再者,一般把 B視為反 A時,則不僅須從 A的

角度加以考察,亦須從 B (做為非 A、否定 A )的角度加以考察,等等。

一一而真備移動的視角。

因為在這種方法論中,根據主題而進行推敲、檢證、評定,被視為目

的;此故,一旦脫離主題,而在事實之中自由進出、自由活動,將被視為

逸脫了目的。

我之所以撤銷上述第一點(資本主義化的問題) ,根本原因就在於我

認為自己與這種方法論之間,無法建立對話的空間。

畢竟我既不認為洋務派是一個嚴謹的組織集團,亦不認為它是一個力

能「創出體制」的主體性權力機構。豈止如此,僅僅具有「洋務的意向」

這個共通點的每一位官僚和知識分子,基於各自的資質和判斷,在中國這

個浩瀚無涯的沼澤中,至 IJ處試圖打下樁腳。一一這甚至是我對洋務運動下

的工業近代化之印象。

我的關心,基本上更傾向於沼澤(立樁的處所)周遭的樣態究竟如何、

如何支撐樁木、如何打進樁木、或如何推倒樁木?並非在於打樁者的本領

(技術)或完成度之考評。在我來說,在評定技術之前,注意力總是被吸

引到「在沼澤中打樁」這種作業的困難度方面;因此,自始我就沒有下述

的前提一一即,中國(洋務「派」自不待言)應該具有「創出資本主義體

制的政策體系」這種以主題為優先考量的前提。

上述有關方法論或視點 t的相左,是有關第一點的真正問題點,也是

我撤銷的理由。

其次,湘軍﹒准軍等第二點以下,所謂的相左'事實上也潛在於此。
第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 歪 曲 嗎 ? 167

不過,這三點(第三~四點)較諸第一點,在問題的性質上,論述的比重

涉及沼澤的樣態和作業的困難度較多;此外,基於上述的理由,在此以[舊

稿〕的原樣收錄如下。

以下為〔舊稿〕第二節以下的原文。

以下,有關(第二點的)洋務派、特別是准軍及北洋海軍被視為封建

性、地方割據性的問題,站在與(第三點的)民權運動關聯的角度上,進

行考察。

首先探討准軍與湘軍皆被視為封建性的私人軍隊之理由一一即,一則

它是為了鎮壓太平天國而創設的,一則它是以團練(地主主導的鄉村自衛

組織)和宗族的結合(地主制的﹒家父長制的結合)為基盤而組成的 o 至

於北洋海軍,例如它在中法戰爭中,福建的海軍(南洋海軍)全滅之際,

根本不採取任何(救援)行動,綠此被視為具有地方割據性。

准軍﹒湘軍的基盤之問題,與民權運動有關,容後再述。若先探討北

洋海軍的問題,則首先必須理解問題與當時為止清朝的軍事﹒行政制度有

關。

中國的軍隊有朝廷直轄的八旗軍(正規的中央部隊) ,以及督撫等地

方官管轄的綠營軍(維持治安的地方部隊)。綠營軍的情形,則涉及巡撫

等文宮系統的管轄(出兵權卜與提督﹒總兵等武官系統的管轄(指揮權) ;
叉,文官系的任免權操諸中央的吏部,武官的任免則出自兵部;由此可知,

整體並末一元化,即使在末端(基層) ,文武的職掌也是極為曖昧不清。

此外,再加上城市鄉村有民間的民壯和團練等保甲組織(民間武裝自衛組

織) ,擔任當地治安的維持工作,而在仆|縣地方官的管理下;它與同樣擔
16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負地方治安之貴的綠營軍之間,職掌關係亦曖昧不明。另一方面,無論吏

部或兵部,其職務只是任官詮敘等行政事務,不具軍事﹒行政上的命令權。

叉,此外在雍正年間以出兵邊疆為契機而設置軍機處;但是軍機大臣多為

內閣大學士(宰相級的大臣,複數員額)或大臣兼職,亦與軍事統帥權無

關。要言之,清朝在軍事方面並無中央統轄的機構,而在文武糾纏不清的

體制下,事實上由皇帝獨裁地統括軍隊。(7)湘軍、准軍、北洋海軍就是在

這種體制下,為補強八旗、綠營的弱體化而設立的;概略地說,則是以上

述的保甲組織為基盤而產生的。而且就像鎮壓太平天國軍的過程所示,例

如准軍,它的出兵權﹒指揮權完全掌握在總督李鴻章手中。

然而,作為總督,雖則實際掌握財政(反過來說,則負有分擔國庫財

源的責任) ,並在其權限和責任範圍內擔負地方行政,此故名目上雖有薪

偉,實際上等同於無。在地方財政上,總督以下地方官的公私區分亦在曖

眛狀態。 ( 8 )准軍、北洋艦隊就在這種曖昧的環境中,以鄉紳、商人的捐款、

特別是李鴻章轄下上海稅關的收入,以及中央批准的(對外國)借款、國

庫金等為基礎,主要則是在李鴻章的識見和手腕下建立[列的地方主導型的

軍隊。

它與在此之前基於同樣的(組軍)過程、而由左宗棠(1 8 1 2- 85 )一手

創設的福建海軍之間,在體制上並無機能性的連繫之保證。 J且抹煞這種

歷史背景,而認為它具有私兵性或封建割據性,並無意義。此其一。

再者,就中法戰爭來看,當時兩廣總督張之洞在上述軍事體制關係下,

向總理街門要求北洋海軍的船艦來援;不予理會的李鴻章所據的理由,主

要是基於戰術上的判斷,即北洋艦隊的體質猶然虛弱不強。[叩]其後面對

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時,態度上極為消極(不!幾近抱持反對態度)的、

李鴻章的判斷,即他對船艦的攻擊力﹒守備力等性能的冷靜判斷一一在當

時中央﹒地方的高官以下,幾無一人把日本軍放在眼內之周遭情勢下一一
第 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歪 曲 嗎 ? 169

當然同樣適用於對法國海軍軍力的判斷;或訐他謀求的是與其遭到敗戰的

下場,毋寧保存兵力為妥。此故,這個問題應從中央與地方的狀況、軍制

和裝備、以及戰略問題等方面進行檢討;若未細加檢討,貝 IJ無法輕易遭下

結論。

接著探討湘軍﹒准軍的創設基盤,如同本節開頭所記,站在它與民權

運動的關係切入問題的話,就目前的常識來看,或許有突兀不當之嫌,但

事實絕非如此。

首先請看反清革命家一一著名的章炳麟(1 8 6 8 - 1 9 3 8 )的一段議論。(冒

然提出,向請原諒! )

湘、准軍興,駐防(各省的八旗軍)成墜,滿州人亦不得執兵柄。...

從此五十年,虜權(指滿清朝廷)日衰,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之

倫,時抗大命,喬然而以桓、文(齊桓公、晉文公。二人俱為春秋五

霸之一)自居。巡防軍(重新整編綠營等而成的軍隊)衰,而陸軍繼

之。其卒徒,皆漢種也。是以有武昌倡義......而清命斬。夫其端,實

始於(曾)國藩。 ( I I )

這一節把章炳麟之流的滿漢辨別意識表露無遺;雖然如此,其中可以

譚取的大略情形,一則清朝軍隊崩壞,湘軍和准軍(即,以血緣﹒地緣為

紐帶的地方自主的軍隊)取而代之 [ Il ] , 一則清朝 的軍權實際上 已 經移 至

督撫手中。如果地方奪取督撫的軍權、或說服其為同志而一致違抗中央的

命令;中央已無壓制的力量;事實上,在武昌起義(即湖北的反亂)後,

中國本土十八省中十五省宣告獨立之際,清朝的命脈就斷送在北洋軍(清

朝最後的靠 LLI )的實際統轄者袁世凱的背叛。上述引文,即是章炳麟以其

獨特的筆法所做整個大勢的回顧。

把這個背景列入考量,接著考察地方的情形。或有冗長之嫌,以下所
17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引文章,是黃遵憲( 1848-1905) 在南學會 ( 湖南民 權運動的母體 ) 的演講

(1897 年 ) 一節 。

本地人,不得為本地之官。自漢既有三互之法。如今之回避(見

後述) 0...... 赴任之 官 , 動 輒數千 里 , 不 誌 土 風 , 不 習 山 川 , 一 切 俗

禁茫然昧然。此不相習之弊也。一則不久任之弊也。今制(官制)以

三年為一任, ......州縣各官,尚欲有所為,亦舍比他去。......然則如

此而後可哉。諸君所求,唯自治其身,自治其鄉耳。某利宜興,某弊

宜革;學校宜匙,水利宜籌,商務宜興,農業宜勸,工業宜勸,捕盜

宜講求。以鬧教滋禍(指反基督教徒之騷動)者(同族之人)為家難,

以會匪(秘密結社的外圍份子、農民反亂的主力)結盟者(同族之人)

為己憂。比皆諸君之事,顧亭林(明末清初的顧炎武)言, IF 匹

夫與之有責』也。...諸君!諸君!善任此事,則官氏上下,同心同

德,以聯合之力,收群謀之益。生其鄉,無不相習、不久任之怠。得

封建世家之利,去郡縣專政之弊,由一府一縣推之一省,由一省推之

天下,以追共和之j~治,臻於大同之盛軌。余言咚盡於此 o [IJ )

這位黃遵憲,早在擔任駐日本清國公使館的書記官時,撰寫了歌頌佐

久間象山和吉田松陰的〈近世愛國志士歌) ,又接觸了盧騷的《民約論》

(殆為中江兆民所譯)。返國後,得到張之洞的知遇,在其下擔任江寧洋

務局的主任;而在此演講之時,則在湖南省擔任「鹽法道 J (官職)、以

及代理按察使之職。[叫他的上司是湖南巡撫陳寶窟(見後文) ,再其上

則為湖廣總督張之洞;而陳與張俱致力於湖南的開發、開明化。

至於上述演講中,首先值得注意者,就是「回避」的問題。所謂回避,

是指地方官的分發派職,皆回避當事者的家鄉。

批判這個問題的反面意見,就是要求任命當地人為地方官;這種議論

的先驅者,是明末清初的顧炎武(1 6 日 -82 ) (參閱本書第 3章)。至於這


第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 有歪 曲 嗎 ? 171

股潮流的頂端(成熟一譯注)、即批判回避制的議論,在清末則蔚為巨大

的輿論;事實上,清末(在 1 906、 1 907年間)來自各地地方官有關行政

制度的上奏文,幾乎都批判了回避甫IJ ;其中提議地方官公選者亦復不少,

所謂「言立憲,必始於地方官之自治,使地方議會組織完密。 J [的〕云云,

特別是在地方自治方面,獲得壓倒性的多數主張。

其次,上述演講中值得留意者,就是學校、水利、商務、農事、工業

及捕盜,被列為地方自治的內容。在此雖則無暇一一舉例說明,然而這些

都是張之洞在其各個任地中全心貫注,試圖實現的事業。要言之,就地方

的開發、開明化及其充實這一點來看,在這個階段中,洋務與變法的步伐

可說是完全一致的;細節詳見後文。

接著值得留意者,這個地方自治結合了對會匪的警戒、及對反基督教

徒騷動之批判。這並非黃遵憲一人的特徵,舉凡南學會的重要成員,例如

譚桐同( 1865-98) 、 唐才常 ( 1867-1900) 等 所謂 「 變法左派 」 的人物 ,

俱是如此。就像同為變法派的領導人梁啟超頗具代表性的言論: r 欲興 民

權,宜先興紳權。欲興紳權,宜以學會為之起點 J (叫所示,這與傳統中

認為地方自治的擔當者須以紳(=鄉紳。即,對出身地具有影響力的地方

望族。屬於地主階級,宗族中的有力人士)為中心的考量,並非無關。

最後值得留意者,上述「捕盜」正是保甲組織的主要任務,這涉及團

練的問題。即,譚刷同﹒唐才常等人所組織、而與南學會並行的,就是整

編這種保甲組織的保衛局。在此,就《湘報» (南學會的刊物)所載問答

集的記載,考察如下。與公法問答三貝 IJ、民主說問答一則並列的,有保衛

局問答三貝 IJ、團練問答三貝|卜一例如, r保衛局為治國的本源 」 、 「東南

數省,會匪眾多,急須內治膏育。......團練者,嘗代(綠營)召募兵,

若論練兵始意,本來宜立足於保全鄉里」、「團練在鄉,保衛在省;省有

省紳,鄉有鄉紳,凡事先附托議員,議妥後由代表者實行之」等等論議。
17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至於在民主說問答中,以「民政」為例,答者則舉本身參與的保甲組織為

例加以說明,以前在都總(或指基層行政單位的「都」之主管)一人的管

轄下,甲午戰爭後由於盜匪橫行,現在則由各都服出二十三人的代表,公

舉都總五人處理大事。 [ 1 7 J
在此最值得注目者,就是做為保甲組織的保衛局是省級的組織,其中

登場者就是省級的鄉紳(即省紳) ;反過來說,省紳的出現,意味著省級

的保衛局是民間創立的。這令人想起 1 909年在立憲呼聲的壓力下,清朝

終於妥協而在各省設置諮議局,由省紳擔任議員;還有,在武昌起義前,

因反對鐵路國有化而爆發的所謂四川暴動,其導火線就是四川總督逮捕了

諮議局議長(要之,省紳中的省紳) ,等等。事實上,辛亥革命時,省紳

階層、及其支持者的保甲組織,以及督撫層次掌握下的軍隊動向,不可忽

略了。
在此希望略加留意者,即上述黃遵憲的演講中, r封建 」 和 「 共和 」

二詞同時出現的怪異現象。其中被視為共和之基礎的封建,就是地方自治;

就像上述來自各地有關行政制度的上奏文之一: r所謂地 方 自 治 , 即民 權

之說 J (18J 所 示 , 這番 話恰恰指 出 紳權 主 導下 的封建 = 地方 自 治 , 正 是初

期民權運動所設定的目標。

「保衛局乃一切政事的起點、治理地方之大權。因卅|縣官不勵事,故

有保甲局之設;其治地方權反而重於州縣官。今所謂保衛,即昔之保甲,

唯官權、紳權之相異 J (19) 一一譚 制 同 是 輕描淡寫地提 出說明 , 然 而這種

地方治權中官權或紳權的分際,正是清朝命脈的分際。

而且事實上在明末開始胎動的這個地方分權的動向,通貫清朝三百

年,它一直紮實穩健地持續進展,近例則有龔自珍( 1792-1841 。 以 ( 平均

篇〉的作者聞名)對宗法制和保甲的提議。更近的例子,則有一方面探討

議院、一方面探討封建議﹒宗法議的陳址 ( 1 85 1 - 1 903 )之議論。叉,同樣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173

主張開設議院的鄭觀應 ( 1 84 2- 1 92 1 )有關補強團練的議論,等等。上述這

些探討宗法(這與宗族,息息相關)、以及封建(這涉及團練)之議論,事

實上具有令人意外的另一面,即它也是地方自治=民權之盾。

目前為止,宗族和團練被視為否定性的存在之最大理由,就是毛澤東

(1893-1976 )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中的規定: r宗法封建的土豪


劣紳、和不法地主階級,是幾千年來專制政治的基礎」。換言之,這是在

中國革命中第一次明確提出打倒目標時的規定。宗法制和團練,是「土豪

劣紳」和「不法地主階級」的權力基礎,這正是「帝國主義、軍閥、污吏

貪官的立足要的,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政權的立足點。一一毛澤東

如是釐清它的結構,並指出「國民革命的真正目標
J所在。這是清朝垮台

後僅僅十數年的 1 927年之事,而且若就他以農民革命路線為目標這個角

度來看,他在革命戰略上的正確性,其後的歷史可以佐證。

此故,在革命後的中國,湘軍和准軍遭到否定性的評價自不待言;即

使上述的保衛局,例如由於它與團練的關係,故而不是被忽略漠視,就是

因為這層關係而遭到否定性的評價,乃至譚﹒唐二人也因為與此(保衛局)

有關、而被認為具有思想性的侷限。這些見解也影響了日本的中國近代史

研究者。

為進一步理解其中情形,在此引用何啟(1859-1914 。 開明 的資產階級

民權論者,他執呦不斷地批判張之禍。)的議論如下。

今之官吏, ......治氏,雖稱治氏,一旦賊來,則委諸國味。團練

者,紳者父老教習的勇丁。因捕匪而盡其公務之責,公務者,紳者父

老集議之廳事。......如此,則官只司國家租稅徵收,治民的實體為紳

者父老。紳者父老無官之名,有官之實。要之此為族治之法。......新

政(指議院制)若行於鄉色,保國之法可得;新政若施行於宗族,富

氏之法可得。 [ 20 J
17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由此可知,相對於官權的民權,在此給人的形象也是以團練和宗族為

基礎。孫文(1 866- 1 925 )其後之所以把「國族」的統合(以宗族的結合為

紐帶) ,視為國民統一的具體像, (訂)事實上極為自然。不!就像毛澤東

本身價然提出的報告一湖北省公安縣的農民協會四十一人的共產黨員

中, r 串吉果有 三 十九人是與 土豪劣紳之利益一致的分子 J (22) 一一所示 ,

它甚至也混入了共產黨之中;而且如同上述引文中野村浩一氏的指陳,這

個共產黨在另一方面,被民間視為「共產黨是父母 J '而在國共內戰﹒抗

日戰爭中救濟孤兒、為貧民求職等等,發揮了代替宗族的傳統救濟制之機

能。[幻〕

湘軍與准軍的基盤之問題,必須從上述整個背景過程加以考察。其中

具有「強固的血緣性和宗族性,乃至私的主從性 J '固然毋庸諱言;但是,

只因它是宗族、是團練(即,它在地主的支配下) ,馬上評價為「反動的﹒

後進的 J '而且更以這個評價為「視點」的話,那麼上述保衛局與何啟的

議論中所見地方自治、公舉、代議制的運作等等,清末民權運動(我並未

說是「民權思想 J )的基底成份,勢必被「捨棄」了。

希望不致於引起誤解,我並非意指湘軍和准軍是中國民權運動的發

端。它在支撐清朝專制體制(專制的實態固然是個問題)上起了作用,確

是事實;鎮壓太平天國軍,也是事實。但是,一旦抹煞了它所據的宗族和

團練之歷史性的考察一→列如宗族方面,龔自珍對宗族(相對於國家)之

私的肯定,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陳確( 1604-77) 。 叉 , 陳此提出宗正 由

同族公舉之議論等等。而僅從一面做評價時,宜其謹慎。何況更不應

該因為這個基盤之故,而把「中世封建領主」或 r (雄據)一方的領主」

(圳等大體上在中國並不適切的歷史概念加諸李鴻章身上。要之,我想表

達的只是,毋寧應該著眼於下述另一頗具諷刺性的歷史過程一一即,清朝

不得不把軍權委諸一向警戒不遺餘力的、這個宗族和團練(儘管是出自於
第 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 歪 曲 嗎 ? 175

延命之舉) .以及清朝在這場堪稱危機四伏的賭局中、遭到敗北的下場之

歷史過程。

諷刺的是,正由於上述這道延命政策,對於清初以來的地方分權志向

之趨勢,歷史一下子賦與了推進力;換言之,由於「封建 J .反而加速了

專制郡縣的中央集權制之解體化。就這個角度而言 · A書所謂「即使在對

外方面,最需要集中﹒統一(二一元化)國家的權力之際;在中國,實質

上的權力反而顯著地呈現了開始分權(=多元化)的趨向 J (25) 云 云 , 是

值得肯定的。雖然如此,如果在此再度回到洋務派的問題上,並探討 A書

有關上述引文的說法,則我們終將發覺 A書把這個多元化的趨向,視之為

洋務派的「反革命性、封建的分權(二割據性)、排他的獨佔性」所造成

的;要言之 · A書把多元化的趨向視為背離歷史潮流而與之逆行的趨向。

或許在論者的腦海裡'從封建領主的割據、邁向絕對主義的統一這種歐洲

和日本的近代之潮流,幾可視為世界史的普遍法則,而穩固不拔! I 中世

封建領主」等表達方式,或許也是來自這個觀點!倘若如此,那麼我們不

得不說這是過去一般常見的、由於對清朝的無理解,而導致近代中國研究

上的歪曲事例中,最為嚴重的。

不過,這個問題在此姑置不論,還是就「事實」加以探討。事實究竟

如何呢?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所推動者,例如在地方設立學校、培育新教

育的人才、致力於殖產興業而謀求地方的充實情]等等客觀上﹒實質上雖

是促進分權化的施策;然而主觀上這正是他們認為「集中=統一」為「絕

對必要」的考量下所採取的行動,因此他們對於民權峙的冬抱持反對立場。

「事實」的真相,可說是與 A書對洋務派的描述完全相反。

那麼,是否因為這種對民權的反對,所以張之洞遭到〔前言〕所引 B

書的評價呢?張之洞的「反民權」究竟是如何?以下就其內容檢討如下了。
176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在此,有必要先探討南學會的狀況。

上述黃遵憲演講的場所、即南學會,在當時湖廣總督張之洞的指示下

遭到解散,保衛局也同時被改名為保甲局。這是 1 898 年 8 月 22日,即西

太后主導下的戊戌政變中,譚制同等「六君子」被處決後的第九日之事 [ 27 }。

倖免於難的梁啟超(1 873 - 1 929 ) ,其後流亡至日本,刊行《清議報» ,對

張之洞開始展開激烈的批判,從此二者的關係決定性地惡化。梁、稱張為叛

徒、逆臣,張稱梁為逆黨。目前為止近代中國研究者對張之洞的負面形象,

部份是來自於片面地從梁啟超的角度來看這個對立;叉,由於此事與第 3

節的中體西用的問題有闕,其間的經緯,就張之洞的角度,大致說明如下。

以南學會、保衛局「近於植黨」為由,命令張之洞將之解散者,其實

是中央政府。面對這個命令,他只遵從了一半,即只解散了南學會;至於

保衛局,他認為大體上與舊來的保甲無異,故而對巡撫陳寶竄下達指示,

改名為保甲局;並根據陳的報告,回奏朝廷,指稱保甲局不僅沒有植黨之

虞,反而對地方有益,另一方面中央並未提及的《沖辟帥,買 IJ默許繼續存

在,並對中央佯作不知其情。

關於團練,張之 il司自始就是積極的。在中法戰爭時,他甚至舉「三元

里的美談 J (三元里的民眾以保甲組織展開反英鬥爭)、以及「湘軍的偉

業」為例,指出團練若與官方協力的話,不僅在治安方面,甚至絕對可以

「禦外悔 J '並以此激勵廣東的鄉紳和「各鄉的父老子弟 J (28) ,因此他

擁護團練,或許毋庸置疑。至於保衛局潛在的民權的要素,或許他始終並

未發覺。就這一點而言,中央所謂「植黨」的猜疑,畢竟是顯現了權力的

敏銳感。無論如何,值得留意的是,他終究相信陳寶識的報告,而未遵從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177

中央的解散令(而且,其回奏也拖延了四個月)

此事與默許《湘報》存在一節,亦有說明的必要。因為在此一年前,

梁啟超在《時務報》中〈知恥學會敘)一文的議論,張之洞認為「↑宇謬」、

而對陳寶竄下達自我規制的警告時,同時告訴陳寶筒,若不自我節制,恐

有遭到言官(司理彈劫的官吏)廢刊處置之虞;張之洞說: r 報館是今 日

開風氣、廣見閩、通經濟的要端,故須極力匡救維持」憫。又,對於半

年前《湘學報》中所載、同樣「十分悍謬」的易鼎的議論(見後述) ,他

也採取同樣的考量處置。 ( 30 )叉,戊戌政變後,他馬上把《時務報》由官

營改為民營,等等 [ 3 1 )。總之,他一直站在保護報館避免保守派加害的立

場,而且這是在政變後中央路線逆轉的大環境下的行動。

自始譚桐同等犧牲者(所謂六君子) ,就像梁啟超等人鮮明地表白 ( 32 ) ,
包括張之洞的門生(科舉考試時,張為主考官,而得到張的薦舉之合格者)

楊銳在內,都與張有所關聯。不僅如此,康有為( 1858-1927) 在1895 年

以這些成員為班底創立強學會時,張之洞給予經費贊助(據說李鴻章也捐

了二千銀兩) ,甚至傳說被推舉為會長,州等等;毋寧說在他們眼中,

張之洞是可以仰賴的庇護者。

事實上,以梁啟超為例,在此之前的 1 8 9 6年,書寄張之洞的文中,

自謂「較諸知己之感,更有幸得明師之↑襄 J [圳,並稱之「吾師 J ;又讚

美張建立兩湖書院﹒武備學堂等西洋式的學校,視之為致思世變而培養人

才之所,並稱之為「誠以救亂扶危為第一義者 J 。叉,譚制同也為了李鴻

章(在甲午戰爭敗北後被追究失敗的責任)辯護,不僅長篇引用張之洞所

云「此人不用,能用何人」等等不遺巨細而為李辯解的話,而且本身也撰

寫長文針對甲午戰爭後批判洋務派者,展開反駁 [ )5 )。其中,對李過去提

出改革科舉的上奏,稱之為「絕大的名奏議 J ;並主張敗戰之責不在洋務,

乃因洋務不夠充實徹底,故而認為有必要貫徹洋務工作,即貫徹「洋務之
17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根本」的學校﹒科舉﹒官制等制度上的改革。在此,譚耐同所主張者,皆

是張之洞立為目標者,他們之間並無不一致之處。 (36 )

在此附帶說明張之洞對戊戌政變的態度如下。事實上,他在光緒帝開

始推行戊戌新政(所謂百日新政) ,乃至政變後的過程中,無論對於新政

或政變,都不發一言。可以說,他是藉著沈默表達了自己的態度。至於事

變的關係者,在六名被處決者中,他只為門生楊銳一人、以及陳寶麓(被

追究與康有為的關係)的無辜辯護而已 ( 37) ,對於其他被處決者,他則完

全撇清、片語不涉。但是,反之而與此呈對照性的表現者,貝IJ他對康有為﹒

梁啟超二人展開嚴厲的追緝和指責。

張之洞是在 1 900年,唐才常的自立軍起義後,才明確視康有為為「阻

新的罪魁」闕,這顯示了他認為康有為導致新政受阻;要言之他認為康

的戊戌新政對新政的推展有害。據我的推測,要之他認為戊戌新政,對他

心目中的新政(例如,類似明治政府一般,以皇帝為中心,並以具有西學

素養的技術官僚加以鞏固的、開明性的中央集權體制)具有危險的導向(例

如,可能導致國家解體;以今天的說法,則是極左的革命路線) ,他擔心

這反而可能帶來反彈,即後來以西太后(1 8 3 5 - 1 908 )政變而呈現出來的逆

流之反彈。

當是時,光緒帝 ( 1 8 7 1 - 1 908 ) 27 歲 , 康有為40 歲 , 譚桐 同33 歲 ,

至於梁啟超、貝 IJ只有 25歲的年紀,而且在政事﹒官事上皆未具實務經驗。

他們越過當時 65歲的張之洞都感嘆「鋼蔽太深」凹的固陋大臣之輩,而

且撇開李鴻章和張之洞,一味仰仗光緒帝的急切心願、而冒然地推動改革。

在我國(日本)來說,就像在內外政情最不安定的狀態下,中江兆民

(1847-1901 )和植木枝盛( 1857-92) 等 人 , 撇開大久保利通 ( 1830-78)


和岩倉具視(1825 -83 ) ,而與年輕的天皇推動民權運動;局勢可以說危急

無比。更何況光緒帝並非西太后的親生子,他的基盤相當脆弱。或許張的
第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歪 曲 嗎 ? 179

沈默,正是他壓抑憤怒(即,他對指導者的康有為形同暴舉的獨走行徑之

憤怒)的表現。但是,他對康﹒梁二人的憤怒,不僅因為上述原因;有關

這個問題,容後再述。

此外,在此附帶說明的是,梁啟超把張之洞形容成一個保身之徒,在

中國被割據後,猶然緊緊抓著「小朝廷」的大臣地位不放。這番話也出現

在我國,時而被視為真相似地引用(相) ,其實這就像張稱梁為「逆黨 J '


完全是一派誣言。然而這種誣言卻被片面地引用,不僅是李鴻章,張之洞

也遭到偏頗的眼光;而在這偏頗的觀點上,對洋務派的曲解(即,後文所

述,中體西用論被建構為一種否定性的存在)則一再反覆加深。事實是一

一至少張之洞並非保身之徒,毋寧說在行動上他與所謂變法派人士的步調

是一致的,他們自身之間對洋務和變法二者亦無差異感(李、張早就提出

「變法自強 J '梁、譚等人也談洋務) ;毋寧說洋務自始就以變法為志向,

而這在考察「中體」的內容上頗為重要,尚請留意。除了民權問題(圳,

他們對其他訴求幾乎是一致的。這樣說來,當然會遭到反論: I"不!這個

民權問題正是最具決定,性的大問題」。誠然如是,這是個問題。因此我們

再回到前一節集權和分權三種志向的問題上,略加考察如下。

如上所述,張﹒梁的對立,一般都是基於梁的觀點。然而 2 5歲的梁

啟超在政變問題上,無法體會當時的歲而飽嘗辛酸的張之洞、他保持沈

默的真意,可說是出自年齡的差距使然。對立,就潛伏在這個世代差距之

中,而且這個世代差距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因為在面對列強瓜分中國(如切瓜分配似地分割中國)時,對危機所

採取的對策上,就呈現了世代差異;而這個差異貝IJ .以「民權」問題的爭執

對立現象呈現出來。說是「世代差距 J '這個差距可無法用太平盛世的尺

度來計量。一一在鴉片戰爭中成長,渡過太平天國的歲月,又以兩廣總督
18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身分實地體驗了中法戰爭、甲午戰爭,並在咬牙切齒中被迫承認任地眼前

的台灣被割讓;此外處理反基督教徒暴動後的賠償問題,阻止外國資本進

出和租界的擴張,在借款交涉中致力於保持主權;另一方面鎮壓所謂的會

匪,其間又是舖設鐵路、開礦、建設重工業、開學堂、設報館、輔導工商

業等等事業的輔導籌辦,而且大環境中涉及官制﹒兵制的中國所謂積弊,

以及列強乘隙以武力進逼而一步一步地侵入,中國的後退、妥協和抵抗等

等局面一一張之洞的全集( «張文襄公全集» )首尾 228 卷 , 全 是這些事

情的處理﹒對應之記錄(附帶一提,李鴻章的全集,在量上更為龐大)

在這種體驗中所累積的、他對內對外的危機意識,未兔是太沈重苦痛了。

特別是義和團事件和自立軍起義,二者在他眼中,只是自己人賦與他人瓜

分之道,並非毫無道理。

夫國事艱危,至此極矣。凡朝廷政治之闕失、中外大臣之想謬(過

錯)舊弊,何者必宜除,要政,何者必宜舉(實施)。苟有所見(意

見) ,婉切(詳細而適切)指陳(指摘、開陳) ,或大聲而呼,或垂

涕而道, ......何有不可。

這是張之 j同在自立軍起義後,面對與自立軍同一步調的革新派青年學生和

海外留學生的呼籲。又說:

且其會(指設立於上海的上海國會)以自主為名,以自主為教。

此數十萬會匪,自必遵其宗旨,人人皆有大者為玉、小者為侯之思。......

若會匪先魚爛(內部崩壞) ,各國於後瓜分,則中華必亡於此,不能

望其徒有。神祇因之怨惘,祖考因之號泣,子孫因之辱窘。

他哀切地訴說,內亂必導致瓜分,瓜分必導致中國滅亡。

而且這種危機感越是深刻一一若從前節的角度來說一一越發促使他與

李鴻章不斷地提出幾近全面性的建言,諸如舉日本的大本營為例,建議設

立軍部的統一機構;還有官制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整備,以及派遣海外留
第9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歪 曲 嗎 ? 181

學生(藉以培養人才) ,設立商工會等等。總之,他們在背水一搏的心境

下,持續著在內政改革和工商業振興、以及培養執行人才的基礎下,推動

強而有力的統一國家之建設目標。他說:

吾間, ......猶太國......種人分散, ......寓處各國,各國......皆鄙

賤之。何以鄙賤哉?其宗國已亡,復無君長也。嗚呼,國家多難,至

今日極矣。然國星紅弱,可望其復強;政星紅弊,亦可望其復理。......

這顯示了他在這種危機感中,並未對中國的復興絕望。

在這樣的認識中,他認為自立軍起義中潛藏著康有為﹒梁啟超的身影,

故而執筆提出這篇長文〔叫,所謂「康禍,遂至於此」、「磋爾康﹒梁,

慎勿以我中華為猶太」云云即是。又,附帶一提,他在義和團之亂時,面

對採取形勢觀望之舉的朝廷,提出和戰二端俱顧的戰略報告[的]一一即,

他一方面憂慮歷史上同時與六、七國列強為敵者,史無前例,故而主張應

該立即保護各國大使館,堵塞列強介入的藉口;另一方面則主張迅速鎮壓

亂事,至於面對已經開始登陸的列國軍隊,基於「無不戰而不 [I之理 J '則

不辭一戰。眾所皆知,以義和團事件為契機,中國淪落至半殖民地化的地

步;張之洞則是在這個預感下,寫下上述這篇文章。

在此回顧一下篇首所舉 B書有關事例的引用。

〈勸學篇〉這篇文章,是在義和團事件前二年、百日新政的前夕撰寫

的。在所謂 r . . . . . .亂民必作」後,緊接著又說: r紀綱不行 , 大亂四起 , 倡

此(民權)議者,豈得獨安獨活哉。且(亂民)必將劫掠市鎮,焚毀教堂。

吾恐外洋各國,必藉保護為名,兵船陸軍,深入占鋸,全局拱手屬之他人。

此民權之說,固敵人之所願間也 J ;這顯示了他在本身立場上對日 1主義和

圓的預見。至於 r 1昌此議者」云云,與所謂「此起事諸人,率皆文弱書生,

自必先就剪屠(遭到殺害、屠殺) ,不待言」一段(即,緊接上文「恩大

者為王、小者為侯」之後的議論一譯注) ,是相呼應的。要之,這是指文
18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弱書生的下場,勢必先被犧牲,結果只是為謀求王侯的野心家割據地方開

路而已。這個指陳,令人聯想起其後孫文批判分省自治﹒連省自治論,認

為那是為軍閥割據舖路罷了。〔判〕

這篇〈勸學篇) ,自始就由於它對民權運動的可能結果深懷戒懼,三

十年來一直被視為反動的言論,也成為主張「洋務界限論」者的一大依據。

然而,張之洞的這個戒懼意識,細節姑置不論,就其價概而言,可說是不

幸言中了。事實上,他幾次面對處理教堂的焚毀事件(即,散佈基督教徒

挖包IJ 兒童 的眼 睛 、 剖其腹而食等流言 , 引 發 襲擊教堂的事件 ) ,而且每次

都擔負了賠償的責任;不!在此無暇細述,簡言之, <勸學篇〉的內容全

篇,幾乎都是出自他四十年間的政務體驗之作,其骨子裡自有其相應的沈

重。

如果進一步補充說明,則就像(勸學篇〉文中所示,他的反民權,與

其說是在原理上反對民權本身(在他的意識中,則是所謂「自主 J ) ,毋
寧說是出自於對政治局勢的觀察,即出自下述的設定民權運動擔當者

的「文弱 J '以及會匪頭目等野心家、和開所謂「自主」的口號乘機蠢動,

乃至導致列強的干涉等等;就結果而論,則他認為野心家的「自主 J '可

能導致被瓜分的危機。可以說,綜觀整個大局的這種對外危機意識,正是

他行動的原點(根據)。再進一步來說,在「文弱書生」率先被拱上祭壇、

「豈得獨安獨活哉(根本無法安定寧靜地生活、活動) J 的文脈 中 , 我 們

可以體會到一位老者對逞血氣之勇的年輕「書生」所抱持的戒愕感,其中

並無憎惡的感情。面對上述六君子的處決時,他的沈默中,或許蘊藏著他

對六人「輕舉妄動」行為的批判。與此同時,我們亦能體會「輕舉」一詞

一一好的說法,則是青年獨有的、全心全意的率真行動一一其中蘊藏著某

種痛心、無可奈何的感情。如此看來,針對康﹒梁,他非比尋常的憤怒之

根抵,莫非就有這種痛心疾首、無法忍受、乃至焦燥不安的感情!在他心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183

目中,康﹒梁二人,正是煽動、誤導六君子等(一味純真、而且前途無量

的「書生 J '可為下一代中國的擔當者) ,並將其迫入死地的元兇;而且

更因其漫無責任的煽動,結果將中國變為「猶太 J ;二人不外是無法赦免

寬恕的「逆黨」。一一這種觀點,一旦就張之洞的心事加以考察,則他的

理路了然可見。

張之洞的情形如上所述,那麼梁啟超方面如何呢?在 1 89 8年,上述

的戊戌政變後(即, <勸學篇〉問世後不久)他如是說道: r 中 國若遭 受

分割,十八行省中,亡國後可為計圖者,湖南、廣東兩省 J (45) 。 不 ! 在

此之前,譚制同也在甲午戰爭前夕的 1 894-95年間表示,若改革無法迅速

推行,雖為「霸道」之舉,次善之策可取「河西、吳越之用 J (制。所謂

「河西、吳越之用 J '是指後漠的竇融、與五代的錢繆故事,二人在兵亂

時各自以河西或吳越之地為據點,圖謀保全氏族、或建立王國。要言之,

譚的議論不外就是湖南的分省自立之策。譚是基於中國自強的考量,梁則

基於瓜分後的獨立自存,二者皆在分省的志向中思考中國的自存之道。

就像第 1節所述、身為代理按察使的黃遵憲的演講中,所謂「回避制

導致官不足,恃」的議論所示(此為在任官僚的發言,尚請注意) ,顯然地

較諸官,以紳為主體,而首先謀求自己所屬的省之自治一一這種官與紳在

此一時刻的分歧,在面對瓜分的危機局面中,不再止於單純的對內方策,

它不容抉擇地演變為具有要求獨立自存的對外方策的層面。譚品司同的河

西﹒吳越之方策、以及黃遵憲上述議論的提出,雖非以瓜分問題為直接契

機;但是以地方分權化為目標的這種對內方策,一旦到了梁啟超,似乎就

變成了以對外方策為第一要義。

地方分權,自始就以地方(特別是經濟面)的強化和充實為基礎;但

是,若就洋務派的立場來看,這個地方的強化與充實,正是李鴻章和張之

洞等人的目標一一即,在所謂「不分略域(不設省界) J 的標語下 , 試圖
184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排除一省的利己主義,並藉著各省間的相互扶助,謀求各省的經濟自立;

乍見雖以中央集權化為目標,其實最終目的反而落在各省的強化和充實。

由此可見,兩者間的龜裂,只是以官或以紳為擔當者的爭執而已。然而縱

使就這一點而言,例如張之洞有關商會的議論,他主張: I 各幫 ( 一種公

會組織的大商) J 在公舉下 自 主營運 , 官不 「預聞J (47) 等 等所示 , I自

治」若侷限在營運上的自治,買 IJ兩者間並無龜裂。事實上黃遵憲的議論,

不僅是出自於張對他的信賴,更是出自於官本身向紳提倡自治的構想,早

就在張的行動範圍內。

設若如此,問題並非在於這些自主營運權屬於官、或屬於紳,而是在

於它是否具有包括立法﹒行政權在內的政治性權力(以保甲局等為例,則

不僅止於營運權,乃至包括它本身的存立、存在樣式形態之決定權)之導

向;龜裂正是從中生起。

從張之洞的立場來看,民權派的「權 J '具有政治權力(主張地方分

權化)的志向;在他的認知中,這不外意味著中央集權體制的解體。而且

在他的認知中,引發中國瓜分的危機者,正是這種志向。

不!毋寧說如上所述,對於民權問題,根本上他是基於瓜分的危機感

來加以掌握的。

就像前節所述,以紳權為主導的封建(=地方自治)名下的分省化志

向,正是民權運動的真正意圖所在;到了梁啟超時,它甚至演變成以「亡

國」為前提而提出的計策。當然,即使是他們(民權派一譯注) ,亦非主

動願意接受瓜分的命運。這個計策是出自對清朝體制的絕望感。對他們而

言,分省化是自強、乃至再統一的最後唯一方策 o但是客觀評斷的話,他

們在這個主觀的意圖上,對列強分析的正確度、對國內分析的程度、對再

統一的具體評估程度,要言之他們對國際、乃至對國內的觀察展望,究竟

做到什麼程度,是令人懷疑的。如果說他們的分析、評估、觀察展望,也
第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 有歪 曲 嗎 ? 185

是主觀的,殆不為過。例如,譚綱同對甲午戰爭後的賠款的建議,他提議

把內外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賣給英國﹒俄國,賠款而外,華IJ餘 部

份可充作內政改革之需。[ 48J 他說 , 如 此一來 , 英 ﹒ 俄二國 在 其地相互牽

制,中國的保全反而可圖。

相對於這種對外認知的天真俐,張之洞的對外認知極為現實深遠。

早在 1 8 8 9年他就說: [""泰西各國以邦交而立公法,獨與中國交涉上,但

以意挾之(橫暴舉止) ,捨公法而不用」惘。狂悍、貪悍不道、狂躁、

橫狡、險詐、凶悍、殘毒、貪狠、橫暴、貪苛、狂狠...... '不勝枚舉的這些

語旬,都是他平常批判列強的形容詞。

我們有必要從這種深遠的對外認識層面上,探討張之洞反民權的真正

內容。

例如,上述梁啟超〈知恥學會敘〉一事,文中的「流蠢」一詞(周朝

暴君厲王被流放於蠢,其間由召公﹒周公等人行「共和」政治。「共和」

一祠, E!r1出自於此) ,張指斥為「↑宇謬 J ;這從主張護持君主制的張之立

場來看,是理所當然之事。另一方面,易肅被斥為「十分悴謬」的議論 [ 5 1 J '

是指易鼎在談論民權的同時,主張與西洋人雜婚合種,做為「以弱為強」

的方策之一。叉,張指梁為「狂吠 J '是針對《清議報》刊載(各國瓜分

中國會章程〉一文而言。這是轉載外國通訊社的譯稿,企圖讓讀者直接正

視瓜分的危機;張則認為刊載這種文章本身,就是玩弄瓜分危機的「狂」

(狂妄行徑)。附帶一提的是, «蜀學報》刊載的(封列國以保中國論〉

一文(我尚未目睹) ,也被他斥為「悍謬駭聞」。總之,事例不勝枚舉;

事實上,他指名批判的民權議論,有一半是牽涉到朝廷的文章,這是可以

理解的;至於與其關連的另一半,貝Ij~立、然涉及瓜分問題,這顯示了他保全

清朝體制的立場,與瓜分的危機感是深刻地互為表裡、息息相關。

比方說,張之洞在(勸學篇)的正學篇中所舉另一項反民權的理由,
18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就是士農工商等「自主」下的自私自利,將造成「劫奪無業貧民」、而沒

有秩序的弱肉強食世界。此外,他也站在「強中禦外」的立場反對民權,

所謂「唯國權能禦敵國,民權斷不能禦敵國 J '他把「禦外」、「禦敵」

推到反民權的第一線。

這種紳民的排他性自閉和利己主義,如同第 1節所見,是他的工商業

政策中,始終一貫的苦惱;特別是他經常指斥商民階層「龔故套,圖小利」

的短見、又「唯利是趨,不守定章」而「彼我相忌」的利己的排他性、以

及「附託洋行」而為洋行爪牙的「女干商」的賣國性。[但]尤其是〈勸學篇〉

執筆當時,為了防止外資的引進,他正奔走於籌集舖設鐵道所需的民間資

本;其間遭遇的一大問題,就是所謂省紳的排他性利己主義,以及紳商甘

為外國資本的幫辦、甘為爪牙,而混進其中。

張之洞在面對瓜分的危機上, I 文弱 書生 」 固 不 待言 , 他甚至認為紳

亦不具政治性的對抗(外國)能力;這種信賴感的欠缺,就蘊含在他主張

官權﹒國權的骨子裡。而且在此反面,對於以清朝為頂點的中央集權體制,

他並未失去信賴;他的悲劇性正是在此。他在〈勸學篇〉中,就歷史的角

度總結清朝的政治施策,在與宋﹒明的比較下,給予基本上是善政的評價

例如,地丁銀制(廢止古來的人頭稅,在土地稅上採一元化的一種近

代稅制) ,以及兵農分離的兵制等施策。這與趙翼 ( 1 727- 1 8 1 4 )在《廿三

史研記》中列舉歷史事例而歌頌清朝,立場相同;要言之,這不外是把清

朝政權下地主制的結構之進展和強化,視為善政罷了。這恰似黑格爾

(1770-1831 )站在資產階級的立場,評價道道地地資產階級的自己之現代

(因而百分之百是主觀的) ;此故,張的評價,雖是依據歷史的過程,但

在對自己的現代(指清代地主制一譯注)之評價上,最後畢竟也落入主觀。

但是,上述所謂善改的清朝,就像他本身再三的慨嘆指陳,支持主幹

的官僚體制已經被「官場積習」所麻痺、已經被求利之徒(與張所謂的「劣
第9 章 近代 中 國 像沒 有歪 曲 嗎 ? 187

紳」勾結)所侵蝕;至於支撐兵制的軍隊,則是他屢次上奏削減的綠營;

乃至於朝廷本身,如後所述,已經失去民心,如今變成暗中圖謀保全滿族

一族的、一種反國民的存在。

出自於對瓜分的深刻危機感的、他的強力的統一志向,其骨子裡就是

上述對士紳的相對性不信任、和對朝廷的相對性信賴(在他眼中,二者都

是相對性的、並非絕對性的存在)。這種歷史觀(認為清朝的歷史與前時

代相較,是更好的時代) ,以及從中衍生的對清朝的相對性信賴,結果令

他為了「禦外」而歸向護持朝廷一途,並驅使他走上反民權的道路。

但是在此不可或忘者,他對譚制同等六君子,以及可視為同一團隊的

黃遵憲﹒陳寶麓等人,全無非難之跡。這是因為譚桐同等人在對紳的相對

性信賴上,雖與張之洞不同;但是對朝廷仍然只是抱持相對性的不信而已。

反之,這顯示了康有為﹒梁啟超﹒唐才常的動向,在張之洞眼中,本質上

蘊藏著對朝廷的絕對性不信。事實上他眼中所見康﹒梁等人具有的這種絕

對性不信,正是破壞統一體制,而且較諸其他更會把中國暴露在瓜分的危

機處境,而這是張無法原諒寬容的。

如此看來,上述張﹒譚﹒梁等人對瓜分的危機感、以及對朝廷﹒官的

信賴感,其深淺度就表現在他們之間的鴻溝的深淺度。特別是在現實中正

視瓜分危機的張﹒梁之間,這道鴻溝的深度,由於一方是集權志向、一方

是分權志向,而且二者各自押上中國自存的睹注,此故二者走上無法插手

排解的對立局面(相互指斥對方為不可饒恕的逆臣、逆黨,即彼此視對方

為反叛中國的逆徒)。事實上,這個對立的決定性要因,不外就是「瓜分」

這種現實中迫在眉髓的危機局面。因此在探討他們之間的民權與官權之對

立時,切切不可抹煞了這個瓜分問題。

就張之洞而言,當時中國並無足以取代他本人亦視為 I ~固陋」的中央

權力之機構(例如取代幕府的日本天皇) ,此故清朝以外的統一權力並不
18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列入他的考量(這也正是抱持這種國家主義的張之洞之悲劇) ,而其結局,

則不得不把中央的局面委諸「任氣(勇俠之氣)而稍近侃辨(傲慢) J (張

之評語)的野心家袁世凱 ( 1 85 9- 1 9 1 6 )。至於梁啟超,由於政治權力上的

分權,它實質上的擔當者並非紳,而是具有軍事力背景的軍閥,此故他亦

不得不將各省自存的夢想,寄託在袁世凱身上。由此可見,二人俱是步向

非其本意的局面;縱然如此,二人之所以仍然不容抉擇地步上如此激烈的

對立之處,其間籠罩著的、正是堪稱中國的悲情「瓜分」的巨大陰影。

上文將二人的對立視為世代的差距。然而一方把瓜分視為滅亡,一方

則以瓜分為前提而謀求自存、或認為可圖。一一上述這二種危機感的本質,

又涉及對朝廷的評價;而這個評價則最扼要地顯示了世代的差距。其間又

牽扯到如下的差距一-Il l] ,一方是中法﹒甲午戰爭的當事者,一方則是批

判上述敗戰的戰後世代。

換言之,這既是危機感的差距,即一是張在沈痛體驗中認知的、對列

強侵略的絕對性危機感;一則是梁出自對清朝體制絕望而產生的、對列強

侵略的相對性危機感。這也是時代感覺的差距,即一是在體制中渡過 65

年的清朝人張的時代感覺;一則是自始以其為變革對象、而從體制外觀察

的年輕人梁的感覺。又'這是國家感覺的差距,即一方在與列強鬥爭的過

程中,生起銘心刻骨的保國執念,要言之身為既成國家體制的重要擔當者

之一,認為體制的護持正是保國的、官僚性而且是現實性的張的國家感覺;

一方則是看破撇開這個既成國家,在以省為基礎而獨立的將來,開始展望

新國家的、年輕而且理念性的梁的國家觀。一一這些差距,並非以世代的

時間差距,而不得不以思想在「質」上的差距呈現出來之處,二人的對立,

令旁觀者不由得生起沈痛之嘆、窒息之感。

這就像摺疊一條腰帶,而把頭尾兩端疊放在一處。本來,為「時間」

(相當於腰帶的長度一譯注)所隔的兩端(指張﹒梁二人一譯注) ,在歷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189

史的壓力下一一具體而言,在列強的壓力下一一被置於相同時空,又硬生

生地造成斷層面;而且構成斷層(即,那種幾近令人窒息的斷層)的成員

部份,又相互反彈(指斥)或相互否定;我深深感到存在於其間(斷層)

的、兩者對立的悲劇。若就我國(日本)為例,就像「幕府末期」與「明

治時代」兩個時代,無法一前一後地在時間上連續繼起的情況下出現,反

而一下子並存之際一一例如吉田松陰(1 830-59 )與中江兆民 ( 1 847- 1 90 1 )


被迫在同一時代對決之際一一的混亂局面,在中國,由於瓜分的現實性危

機的到來,張﹒梁二人不容抉擇地被迫面對了(張與梁的年齡差距,是吉

田松陰與中江兆民的一倍以上,尚請留意)

兩者之中的官權或民權的爭議,也須從這個視角加以考察。

不!或有人以為張在(勸學篇〉中不是提倡三綱五常嗎?三綱中

的第一綱「君為臣綱」者,不正是貫通張之洞(同時身為儒者官僚)的行

動原理之骨髓嗎?叉,其中正暴露了他「鋼陋」的本質!誠然,這個君臣

之綱(要之, I忠J ) ,正是他被多數中國近代思想研究者一直視為保守

反動的另一個要目。

這樣說來,這個「忠」有必要加以推敲。不過,在此首先止於下述的

確認一-t!f1 '上述民權與反民權(即,民權與官權)的對立的根抵中,有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對立,其背景中又有瓜分的危機;於是這個對立變

成一種對外自存之道的抉擇問題(即中央集權下的自存、或分省自立下的

自存) ,換言之它不得不成為一種因外在要因而引起的、無法妥協的對立。

這個問題,與「洋務一變法一革命」的三階段之重新檢討有關;因此在下

一節,我們首先探討「忠」的內容,並在其基礎上,就中體西用與儒教的

關係,重新檢討上述的三階段論。
19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在探討「忠」的內容之前,暫時迂迴考察下述問題。以割讓台灣為條

件的清日和談,就像「言及宗社,聲淚並發」所示,是光緒帝不堪忍受之

痛。那麼必須護持的這個「宗社」究竟是什麼?如同「台灣去,則人心皆

去,朕何以為天下主 J (到一句所示,這個「宗社」甚至已非指國家,而

是指滿人朝廷;不!與其說是朝廷,更扼要地說,是指皇帝的寶座。他在

當時,無疑地看出皇帝一族破滅的凶兆。

明朝末代的崇禎帝,在北京城淪陷之際,揮劍斬殺啼泣的十六歲公主

時說道: r 汝何故生於吾家 ! J 又 自 謂 「朕死 , 無面 目 見祖宗J '於是捨

冠、散髮覆面,自殺身亡。 ( 54 )王朝崩潰時的這種悲劇,史不絕書;當然

這是光緒帝所熟知之事[訓。憂心清王朝的垮台、害怕自己成為末代皇帝

的心境,在自己與一族命運繫之一身的當事者來說,更是急切而現實的。

設若如此,斷然撇開這種心境,採納割讓台灣的李鴻章,他的決斷,在客

觀上意昧著較諸朝廷、更優先重視國家的存亡。在政變後,光緒帝於流亡

之地之所以仍舊寵愛口頭上一向表示: r 光緒帝是改革 中國 的唯 一希望 」

[蚓、其實是同床異夢的康有為,又在推行新政時疏遠李鴻章,個中原因

在此或可找到答案。

上述李鴻章的宗社觀所具堪稱為國家主義的傾向,亦為張之洞所繼

承。

例如,對於割讓台灣時,台灣紳民的抵抗,他說: r 台 民忠 義 , 誓 不

服悽 J ;對於上述可以「禦外悔」的廣東團練,他則說: r廣東 民惰 , 素

尚忠義 J ;而且他甚至比擬為魏源( 1794-185 7) 所著 《聖武記» (堪稱為

國主義觀點下的清朝開疆拓土的記錄)刊載的「三元里美談 J (見(道光

洋艘征撫記) ) ,即三元里人民發起的反英鬥爭。又,中法戰爭時,香港
第9章 近代 中國像沒有 歪 曲 嗎 ? 191

華民燒骰法國船艦之際,他則表達支持之意: I 民心忠義 , 以不願受役於

敵國為詞(口號) ,情理正大」川等等。大體上他所抱持的忠義或義民

等詞,在我的印象中,事實上有九成以上都是涉及與列強的鬥爭;由此可

知他的「忠」是指「忠國安民」、是指「報國安鄉 J (兒)。在此容我再提

吉田松陰之事。吉田對主君的忠,一向是有名的;不過,他的忠是死課之

忠,是架空幕藩體制而推動天皇制的統一國家之忠,並非那種步向主君從

屬之思。如果說,義和團之際, I 三諜號泣 」 而指斥 「 當路鋼 蔽 」 側 的

張之洞之思,與吉田相同,是要架空對主君的隸從性,並非附會之論。

果然,他在三綱之後,提出了下述的見解,即,西洋的君民關係是親

愛的,國民視「其國」之吉凶或慶樂如一己之事。而且就像他在其中發現

一個模範(政體一譯注) ,在他心目中的朝廷,是為了保全國家、統一國

家的「朝廷 J (雖然他自身並無區別國家﹒朝娃二者不同的意識) ,換言

之這是國家大義下的朝廷。

原來早在明末李卓吾(1 5 27- 1 602 ) ,他把捨母就忠(忠君)的歷史人

物,視為「殺母之逆賊 J (的〕等等,還有王陽明 ( 1 472- 1 5 2 8 )著手整備鄉

約(鄉村共同體內的相互規約)、保甲(鄉村的自衛組織)峙,明代中葉

以後的民間趨勢,是以孝↑弟(被視為鄉村上下身分秩序意識形態)為主流;

當然清代的民間亦然。所謂「天高帝遠,皆不知有朝廷,唯知有官長 J [61J 。

不過,在清朝雍正時代,或許基於強化異族朝廷的意識形態的基盤之考量,

曾經致力於強調對朝廷的忠[位) ,然而這個忠,頂多只是浸透到|官長」

的層次〔的]。雖然如此,這些官僚在任地上,傳給則事實上必須自己設法

籌措,一旦回鄉,則成為鄉紳地主;當地性(二鄉土色彩)相當濃厚。較

諸日本的武士一一離鄉背井而依附藩士的倖祿生活,因而隸屬於藩主

背景全然迴異。在中國,基於這個當地性, I 忠、國 」 甚至本質 上就是指 「 安

鄉J ;湘軍﹒准軍的所謂優越性,原因之一或出自於此。
19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本來中國的忠本身,是以忠恕之忠(即公直之誠)為原義,所謂「君

臣義合」的義中,一向就包含了這種公直。這個忠的概念傳入日本時,與

(日本)古代的清明,心(帥,對歸依對象的清明之誠)結合成為日本獨特

的忠(即,以對上位者的歸依為主軸之忠)而承襲下來;可知二者在其繼

承的歷史上是不同的。而且,就像日本之忠如是,中國之忠也具有因時代

而導致變遷的歷史,特別在清末,它的的變化格外顯著[叫。這個變遷的

歷史,另有重新考察的必要;在此簡略言之,貝IJ清末之忠、,係以義為媒介,

故而具有較諸朝廷的存廢,更以天下安民為第一義的特徵;至於在李鴻章、

張之洞身上,它則以對抗列強而求自存、「保國」的國家主義的忠呈現出

來。一一這從其(忠)歷史的演變推移中,可以輕易斷定。上述這種中國

之思的相對獨特性、以及忠在歷史上的演變,今後固然有必要重新檢討;

然而越過這個問題(忠)的考量,只因它是「三綱五常」的一綱,於是「未

經實際檢討,就視為超歷史性的規範」而把它視為「基本教義 J (篇首 B

書) ,基本上是不宜的。

針對三綱的這種批判,它之所以廣泛地散見於各處,是因為其中對儒

教的「評價」先入為主之故。

大多數近代中國研究者之所以對儒教幾近於排斥者,或是因為在無意

識中以下述的潮流一即,民國時期新文化運動所見的反封建(=反儒教)

的新潮流,例如直言儒教是「吃人的禮教」的魯迅、他所代表的批判儒教

的潮流一一做為「評價」的前提。另一個原因則是戰前和戰時以教育制語

為軸的、日本的忠孝的修身教育。

一言以蔽之,儒教一直被冠以前近代性的恭順倫理這種形象,再加上

毛澤東的農民正統史觀(所謂皇帝﹒地主階級等支配集團,支配農民將近

二千年以上) ,儒教時而被單純化、被矮化了(即,被視為只是為支配者

服務的思想)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193

在這種觀點中,一是對於儒教的思想(特別是做為政治思想﹒社會思

想)的機能面,欠缺洞察;一是忽略了這個共同體的倫理性,不僅是具有

「縱」的恭順原理,它也具有足以成為「橫」的所謂共同體( Commonwealth )

式一在此稱之為相關倫理一一的倫理之側面;還有一項,就是對其個人

的倫理性所具的正面意義,全無理解。

就以上所述,舉例來說。首先考察 r f固人倫理 J ;例如張之洞的薦才

摺一一所謂薦才摺,就是從部下或人脈關係中推舉人才的上奏文(叉,總

數前後 1 44名中,具有留學背景等通達洋務的人才有 64人;特別是〈勸

學篇)脫稿後的時期,薦舉 6 1人中,佔有的人,洋務人才居壓倒性的多

數)其中薦舉的理由,有關個人倫理的德目,隨手拈出,即有篤寶、

清嚴、廉樸、潔清、端重、正直、公正、樸誠、儉僕等等。清﹒廉﹒樸﹒

正等德目之所以佔居大半,是由於中國官僚制的特殊性(即,見諸薦舉理

由中的所謂「不染官場習氣」云云)使然;這些德目反映了官僚倫理的實

際,又強烈地反映了身為官僚之一的張之洞的價值觀。無論如何,我們有

必要知道,這些德目是儒教所具個人倫理的德目。比方說,在這些薦舉中

的異例者,例如推薦袁世凱,張一方面稱其「志氣英銳,任事果敢 J '卻

又加上但書: r 其 任氣 , 稍近抗辯 ; 事 , 稍偏 猛 J '結論則謂: r 然較之

世俗因循怯懦之流,固遠勝之。.....必能禪益時局 J (的]。換言之,這位袁

世凱,完全未受儒教的教育,若在平時,買 IJ非可以任用之才。在此我想指

出,在儒家的官僚中,並無這一類野心家的存在;毋寧說捨棄一己之私利,

培養清廉、篤寶、公直的人格,才是儒教中個人倫理的德目。

其次,先探討共同體倫理中的相關倫理。就像第 1節所述,徐膚陸下

令關閉工廠的理由是「杜富商大賈專利而病民 J '這是基於禹物一體之仁

的、傳統儒家的思考。這個萬物一體之仁,在明代中期的王陽明主倡以來,

其後成為清朝的共同體倫理的基調;它的基盤,就具有王陽明著手整備的
19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鄉約﹒保甲等鄉村共同體的社會關係。至於它的內容,則是把下述的脈絡

一-1!1] ,萬物在一體的脈絡中,各自得其生存上所宜的那種脈絡一一視為

「仁 J ;徐膚陸就是站在這個相關倫理的仁之立場,把工廠創辦人陳啟元

視為「獨專利」的人。在此,這個仁在初期資產階級的農村活動上,發揮

了壓抑的機能。但是,不可或忘的是在其反面,則明末試圖抑止「豪強」

(清末民初的初期社會主義者朱執信,他把「豪強」當做資產階級的譯詞卜

即試圖抑止特權的大地主之專橫的東林派(明末的改革派)等提出的均田

均役(倍役和稅賦的公正化)論;又清初黃宗羲( 1610-95 )、王船山


(1619-92 )、顏元(163 5- 1 704 )等人的理想主義性的土地再分配論、個
戶的自耕農化論;以及清末陶煦的現實性的減祖論等經濟思想,都是出自

這個仁。[甜]而且,在這些所謂正心、誠意、修身、齊家之上,與之呈立

體性的連續狀態者、即在治國、平天下的等級的經濟﹒社會﹒政治思想(在

中國,經濟﹒社會思想大都直接具有政治思想的側面)形成了,這就是以

這個仁為骨胎的、清末大同思想。

接著考察這個大同思想。在此我們僅以康有為的《大同書》為例,介

紹社會思想層面上的大同思想如下即,人人捨棄一切排他性的自私境

界,從廢疾者、老人、孤兒,乃至幼﹒青﹒壯﹒老的所有男女,固不待言,

黃﹒揭﹒黑﹒白所有人種都能平等而富裕地得以生存;最終則推動大公無

私的理想鄉之出現(孫文之所以把共產主義視為大同主義,是基於這個層

面)這就是《大同書》所見簡單扼要的主張。至於堪稱大同的政治思

想之民權派的共和政治思想,在此簡單介紹如下。

若就大家耳熟能詳的《湘幸~»中隨意摘取,則有下例:

梁(啟超)君所論, ......由一君之世而變為民主之世,比天道之

自然。

若君、若臣, ......若官、若氏, ......等(區分階層)之以分,


第9章 近代 中國像沒有歪 曲 嗎 ? 195

若相疏相間, ......則自離自伐, ......其等(階層區分)亦終不能保。

在此......遂今天下之等而平之。...墨子之兼愛﹒尚同、佛法之平等

也。尚同(崇尚相同)則公,公則恕,恕則和'和則無不有理。....

蓋尚同為成仁之起點,平等為成仁之交線也。

仁為人所得於天之生理也。孔子之仁, ......知所欲者施之於人。

斯固天下之公理也。......常人自私其情, ......如君子則不然。已有此

情,即才在其情以公之天下。故能以天下之至私,為天下之至公。 ( 67 J

由此可知, I 以萬物一體之仁 的脈絡為天理 」 的這個 天理 , 在此汲取 了 墨

子的兼愛和佛教的平等,而擴大為大同的公理;又,它(天理譯注)是

天道的自然之生理、與所得之於天的生理,即它(天理一譯注)被視為人

所具天賦的自然(換言之,它被視為具有自然法的性質) 0 (叫這種自然

法式的理解方式(即,把天理視為自然法一譯注) ,又直接涉及對國際法

的認知;關於這個問題,亦就熟悉的《湘學報》考察如下。

公法,基於性法、義法。推其所出,仍本諸天。......蓋性法...

本諸天性,性無不善,至善之法也。

公法,出自天然之理,天然之理原於道。捨道則非理,合理則非

公法。(的]

民權﹒共和派在對外認識上的天真幼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公法的認知

上,抱持上述中國式的(對「天 J I 理 」 抱持 樂觀論 認識之特質 ) 理解 方

式。

就像以上所闡明的,政治的大同思想,在反專利(涵蓋於萬物一體之

相關倫理的仁中)的基礎前提下,一方面反專制君主,一方面則反「豪強」。

在更普遍的層面,則是在反利己的前提下,追求自他平等﹒人人生存的「公

理」、以及基於這種天賦之理的「公法 J '而以同心圓式地向外擴大開展;

可以說,這種共和主義自初期起,就具有濃厚的社會主義色彩。而且在此
196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必須留意的是,就像它被稱為「性法 J '以傳統性善說以來的道德天性為

根據、而具有自然法性的這些政治思想,與道德性是互為表裡的。叉,在

中國,修身和平天下之間被視為一種無媒介的、同層次的連續(且 11 ,藉著

為政者的修身而來的德性,它立刻無媒介地為天下帶來仁;換言之這是一

種以為政者一己為原點的、同心圓式的德治主義) ,在明末則遭到否定。

其後,政治世界(治國﹒平天下)雖則與個人的道德倫理(修身﹒齊家)

保持同軸的連續,卻非過去的同心圖式的連續,而是所謂圓筒型的立體性

連續;它(治國等)在位相較高的層次中、自成一個世界而自立了。不過,

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政治思想,卻依然以相關倫理(=仁)為根據一一因

此它並未出現歐洲式的所謂政治和道德的分離現象而在邁向近代的共

和思想上展開;就這一點而言,它是獨特的。這個問題,日後或有再次討

論的必要。

考察至此,讀者或不兔疑惑,民權的共和思想、既然被視為儒教思想

在清末的展開;那麼,魯迅等人在民國初年的反儒教與它有何關係?叉,

張之洞的「中體」之「中 J (~P r 中學」 、 「忠 J )究竟是什麼?

關於魯迅的反儒教,這是反對家父長的﹒上下的恭順倫理(這些出自

以孝梯為主軸的宗族的共同體倫理) ,他並非反對整個儒教。在此以簡單

的方式說明如下。這個上下的恭順倫理,顯然的是把明清之際的萬物

一體之仁所具的共同體的倫理性,完全站在家父長制內的縱的(上下的)

相互關係的角度、自 11只汲取它恭順的相互性而產生的。這個仁所具的相互

性,被視為橫的(左右的)相互性(即,這個仁被視為我所謂的相關倫理

的仁)而開始自立,是在清代中葉的戴震以後。其後,歷經龔自珍的(平

均篇〉、太平天國的「在父天主下,天下一家是兄弟 J那種家父長制內的

平等,此外再加上先前所述諸于學、佛教、以及歐洲的平等思想流入,最
第9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 歪 曲嗎 ? 197

後形成共和思想。而且它甚至演變到否定孝梯的恭順倫理(這是在宗族制

和地主制的鄉村共同體中一直持續不斷的「現實的」的秩序意識形態)

被否定的,是縱的恭順倫理;否定它的,是同根生起而異種的橫向相關倫

理的理念、它在歷史演變中的成熟體(要言之,大同的共和思想)。

接著說明張之洞的「中體」。首先應該注意的是,他是官僚﹒政治家,

並非思想家。在他心目中的儒教,主要是做為個人倫理的儒教,其內容其

實就是上述的清廉、駕寶、公直、還有忠。[初]

如上所述,他在進一步推動洋務,而培養、任用更多洋務人才的進展

過程中,基於另一個目的: I 為 了 振奮 中 國 人的民族氣概 J '他執筆寫下

了〈勸學篇> ;而在這個目的中,他再三反覆地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通覽他的全集,就可明白他所遺留的上奏文、公屑、電奏、電晴、書翰等

所集結編成的全集,大部份都是推動洋務的苦鬥記錄。言及儒教者,僅限

於上述的薦才摺、這篇〈勸學篇> '以及有關學校的論述;這些佔全體或

不足 5 %。要言之,儒教對他而言並非思想,而是人生的一部份(即,只

是他在思想﹒行動的倫理面上)的指針(這與前人、例如在龔自珍、魏源

等人身上所見儒教思想成為人格的骨架、成為文章的主題、或內容的構成

要素,是截然不同的,值得留意)。乃至他的學校教育,由於是以洋務人

才的教育為著眼點,正因此故,他更認為必須提倡「中學」。要言之,他

越是致力於以洋務為「用」的人才培育,越是激發他要求洋務人才必須具

備中國民族的傳統倫理(換言之,民族精神、民族氣慨)的「體」

比方說,在其薦才摺的推薦辭中,所謂「體用兼備」的「體 J '是指

倫理(特別是個人倫理) , I用 」 則 是指實務能力或洋務能力 ; 他說 : I以

聖賢之綱常義理為本,以古今中外之經(世)濟(民)為用 J [η) ,這番

話稍稍能夠其體說明這個體﹒用。不過,在此不可為「綱常義理」這旬冠

冕堂皇的說法所迷惑。例如,他在「書目簡答」一文中網羅了應該學習的
19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聖賢及其著作,其中以「實事求是」聞名的顧炎武,就出現在分門別類後

的經學家、史學家、理學家之部門;而他本身也以實事求是為宗旨。凡此

種種,仔細推敲的話間,他的本意一清三楚。張之洞又說:

經國以自強為本,自強以人才育成為先。

中外交涉事以商務為體,以兵戰為用,以條約為其章程,而且以

周知各國物產、商情、領域、政令、學術、兵機、公法、律令為根抵,

以通曉各國語言文學為入門。

由此可以窺知,他所謂的中體之「體 J '固然不是中國哲學上所謂體用之

論理中的「本體﹒現象」中的本體,更不是西洋哲學上的「本質﹒作用 J

中的本質;它更接近類似日常生活中所謂的根本;若就上述引用文來說,

「本」一詞最接近他的真意。而且它所具的優先性﹒優越性等語感,與日

本的「和魂洋才」一詞中所顯示的、較諸「才」、根本所在的「魂」更真

優越性等意象,是等質的。這是說,他的體不外是直接包含在做為人之本

的「體」中。

較諸他人,更熱心推展洋務運動的一人一一即,承認歐洲文明的優越

處,而且在攝取上,在當時最為熱心賣力的一人一一張之洞反而因為這個

緣故,對於攝取異文明的主體(即,民族之「自我 J =identity) 更具深 刻

的感受;而他試圖透過「體」所具的語感,把這種迫切的思慮表現出來,

是完全可以感受理解的。他絕未說過:技術方面而外, r 中 國一切都是優

越的 J ;也未說過一切「政治﹒思想﹒文化」沒有改革的必要。這種偏狹

的排他性國粹主義、固陋的保守主義,與他是無緣的。毋寧說在他心目中,

歐洲的優越是最現實不過的現實,攝取「各國物產、商情......公法、律令」、

及其前提下的學習語學,都是推動自強上的急切要務。正因如此,面對在

他心目中各國所具上述(律令等)壓倒性的優越之文明時,他對攝取者的

主體喪失的危機感,極為強烈;他之所以提倡「中體 J '與一般通論的看
第9 章 近代 中 國 像沒有歪 曲 嗎 ? 199

法相反,可說是自覺劣弱者的危機意識之表白。

這從提倡「三綱」的(勸學篇)所載,亦可了解。例如,其中的明綱

篇的宗旨之一,就是做為「貴洋賤華之徒」的教誠。叉,循序篇(論述為

學之順序、「中學」之必要)始於開頭的「今,欲強中國而存中學,不得

不講西學 J '終於文末的 I (但)其西學愈深,其疾視(唾棄、蔑視)中

國亦愈甚。(如是,貝 IJ)雖有博物多能之士,國家亦安得用哉。」

雖然如此,我並無意把他所謂的「中學 J '還原到民族精神或一般愛

圓心,並試圖加以美化。縱使它更偏重指個人倫理的涵養,然而它所據的

「綱常倫理」中,當然包含了恭順倫理,而這很容易銜接聯繫到對體制的

恭順;在這樣的事實情況下,我無意否定它具有在客觀上可能成為所謂體

制觀念論( Ideologue) 的層面 。 自 始保國 安鄉之忠本身 , 就是以既成國 家 、

既成的鄉村之保安維持為內涵;既然如此,事實上「忠國」歸趨到「忠君」、

「安鄉」買 IJ歸結到孝梯的秩序之維持,這在他的「中學」中,毋寧是必然

的結果。然而儘管認同這種歸趨,在此不可忽略的是,他的「忠君」並非

對朝廷的隸從性忠誠,它終究是針對被比攪為中央集權的統一國家之樞紐

(=要點)的、那種必須護持的樞紐(=要點)之忠誠;叉,他的「安鄉」

在根本大義上也是針對外敵而來的鄉土保全。而且,這與下述事實並非無

關一-t!口,他所謂的「綱常義理 J '一方面在綱常方面包含了恭順倫理;

另一方面他的聖賢義理之學,如前所述,是以「實事求是」為宗旨,例如

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唐甄(1 63 0- 1 7 04 )的《潛書》等被視為具有體

制批判性的學問,都被列入「學」的對象。總之,若就〈書目答問〉所見

而言,他的「學 J '是就歷史的﹒客觀的角度力[[.以掌握的。

叉,他的儒教倫理中值得一提的特{毀,就是上述為數不多的有關儒教

的論述中,有關孝梯的議論更是幾無所見,唯一顯著醒目的就是忠。自始

忠和孝梯的共通點,就在於二者既是個人倫理、同時又是共同體的原理。
20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但是,相對於孝佛是內側的倫理(例如它是鄉村共同體內維持秩序的倫

理) ,忠是針對外敵而保衛共同體的,此故它是超越共同體而從外側掌握

的;換言之,雖然同具恭順性,但二者的恭順性略有微妙的差異。就像他

在〈書目答問〉的史部中,收編了顧炎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等經濟文獻,

以及南懷仁的《坤輿圖說》、或魏源的《海國圖志》等世界各國介紹指南

之書,乃至《聖武記》等所謂發揚國威的記錄;由此可以窺知,他的忠並

非單純地對既存朝廷盲目的﹒隸從的忠誠,而是對能夠保護的、又值得保

護的、在世界中應該具有的那種國家形象之忠誠;此故,可以說它與宋代

之忠所見的、內斂性的家產官僚的恭順,是異質的。

以上,針對他的「中體」被視為恰似維持舊態不改的王朝體制的觀念

論,故時而被視為「教條 J (do伊m) 等不妥 當性 , 做 了 一番檢討 。 此外 ,

在此希望補充說明的是,在引申「中體」所具極為一般的概念(即,指中

國的傳統思想﹒文化)而使用這個名詞時一一這個名詞事實上一向經常是

基於這個一般概念而被使用(但是大都片面地被視為有如舊弊固陋的代名

詞)如果就這個意義,針對它(中體)與清末儒教思想(做為哲學、

及政治、經濟思想)的傳統之關連,加以考察的話,究竟如何呢?

這個答案,其實就在上述(以「天 J r理 」 為基礎的 ) 大 同 思想和共

和思想中。一一如果根據那種意義(一般概念譯注)來使用「中體」一

祠的話,事實上就它做為大同﹒共和思想所具中國的獨特性而言,其存在

份量是巨大的;而且如果再把這個獨特而傳統的它(一般概念的中體一譯

注)重新定為「中體」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它透過共和思想一路下來、

而為毛澤東思想所繼承。關於這一點,讀者想必業已發覺,例如我們可以

畫出如下的略圖一一即,乍見之下前近代性的徐唐陸,在思想史的角度看

來,與共和思想是聯繫的;至於言「專利」而致力培育資產階級的洋務派,
第9 章 近代 中 國 像沒有 歪 曲 嗎 ? 201

卻因其資本主義的趨向,反而站在與過去一般通論相反的立場,與做為革

命思想的「大同的共駐U處於對立關係。且口,站在它做為思想的層面來看,

徹底執行「專利」的結果,由於它(專利)所具「私」的自立志向,導致

它具有與大同的共和思想互不相容的向量 ( vector ) ;在此我們可以看出中

國的共和思想所具獨特性的另一層面;不過,目前僅止於附記,不再細論。

那麼,最後考察在本質上把「洋務一變法一革命」賦與階段性發展的

三階段論。區分洋務和變法二者的民權或官權與否,事實上蘊藏著上節所

述複雜的要素,它(洋務﹒變法)決非能夠以思想的貫之階段性發展差異

而加以把握。又,區分二者的過去通論(即以中體的固執、或中體的變革

來區分洋務或變法) ,自始就是建立在對張之洞的中學之誤解上。這個誤

解的根抵所具的、排斥儒教(包含忠)的先入為主心態,是根源於下述的

史觀一一即「捨棄」了明代以來的歷史在清朝之展開的、那種「斷章取義

之近代」的史觀。叉,如果把中體視為一般性的傳統思想加以掌握,則它

毋寧是被革命派的思想所繼承,而在其中佔有巨大的份量,等等。由此可

知,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這個三階段論,實有再檢討的餘地。

若依我見,我毋寧認為應該把這個「洋務一變法一革命」的階段論式

分類法束之高閣,而把所有的歷史人物暫時還原到單獨的個體存在,然後

另立新的架構重新組合為宜。不過,這個問題留待其他時機再論。

無論如何,面對這個複雜而多層次的近代中國,採取主題優先的方法

論,是無法掌握的。關於這一點,至此或應清楚可見。

在此,再度以陳啟元事件為例加以說明的話,頁。我認為下述人物的「評

定」不宜操之過急一一即,採取攻擊工廠行動的、其後也是中國革命的主

人翁:農民,以及從中衍生而出的會匪,乃至被襲擊者陳啟元(其人在周
202 做為 「方法 」 的 中國

遭冷眼旁觀和嘲笑中,最早在中國推動工廠的機械化;即使在工廠被摧毀

後,面對友人和「宗族」等親近者的勸戒、以及官、告, I絕不動 ( 搖 ) J 。

而其結果,在民國時期被稱讚為奠定廣東國產絲生產隆盛的基礎、而「立

志高遠,魄力雄毅」的人士[刊 J ) ,還有下令關閉工廠的篤實儒家官僚徐

唐腔,及其上層推動洋務的開明派張樹聲﹒張之洞等人,又他們周遭的保

守派、乃至康、梁等等各式各樣對立中的當事者。一一面對上述這些形色

不一的對立者群象,我們有必要運用歷史的現實主義 ( Realism )手法(即,

採取《史記》那種寫實筆法所具多角度﹒多元化的現實主義,而非《春秋》

筆誅的手法)加以掌握。們]

在近代中國史的研究上,設立一個長遠廣大的視座,並運用歷史的現

實主義進行透視包括清代史、現代中國在內的歷史,是目前的急切要務。

這個視座,具體而言,就是捨去先入觀和偏見,而把清初至毛澤東革命的

三百餘年間的總過程納入視野,並切實地針對「事實」加以俯轍的視座。

目前為止,近代中國,基本上是從毛革命的角度回顧而來的近代、或照射

所及的近代;其中混入了歷史唯物史觀﹒進化史觀的歷史價值觀念,故而

理論和評價先入為主,其結果,創出了一種主觀性的映像。

至於另一方面,一直被視為革命的對象、完全遭到否定的清朝,好壞

如今姑置不論,它正是統合或併吞新疆、內蒙古、西藏等等,而把中國的

版圖擴張至今日所見的王朝。叉,它在文學﹒美術方面,也表現了極為高

超的水準;換言之,它曾經開創了繁華興陸的王朝局面,可以說無愧為最

後的一個王朝。而且這個王朝的遺產,無論評價善惡,應該說它被近代中

國最為直接地繼承下來。面對這個遺產,如何運用我所謂的歷史的現實主

義,施以多角度地照射,這正是我們在近代中國研究上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慶幸的是,踏出第二步、乃至第三步的研究,早就層出不窮了。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203

(第 9 章 注釋 ]

(l J (近代中國像 M歪Iv l' P ~ P力這?) ((歷史與社會》第二號, I)

7' 口 *'" 一 ← 干士 , 1983 年 )


[2) 芝原拓 自 《 日 本近代化 的 世界 史 的 位 置 » (岩波書店, 1981 年 ) 第

三篇、第五章「洋務運動仿背景主區|內政策 J 365-366 頁 。

芝原氏是日本史研究領域中的著名人士;在此刻意提出他的作

品,理由之一是,上述第五章完全立足於向來的洋務派研究成果;

反言之,其中收錄了所有過去洋務派研究成果的主要部份。理由之

二是,芝原氏與遠山茂樹氏(他被視為試圖探討洋務派的積極面之

一人)二人之間,曾經展開所謂的「遠山﹒芝原論爭 J '他強調其

書所見的(對洋務派抱持)否定性側面;這個觀點,對過去的洋務

派研究具有一定的影響。

(3J 近藤邦康 《 中 國近代思想 史研究» (勁草書房、 1 9 8 1年)第一章、

第一節「張之洞的中體西用論」

近藤氏主要在清末民初的革命思想家之研究上,展現了優異的

業績。在此撇開他的主要業績,而僅僅抽取在近藤氏研究中堪稱支

流的、有關洋務派的論述,並加以批判,實為不當之至。但是,目

前為止在近代中國思想研究的領域中,洋務派幾乎遭到漠視、或止

於片言隻語的否定之狀態下,唯有近藤氏該書依其本身的理路而從

正面加以論述,故而雖貝 IJ 1- 不 當 J '卻在此刻意引用如上。

[4 J A 書 , 378 頁 。

. [5 J 前者 , 見諸 (1 ) 鈴木智夫 ( 中 國 K 扣 lt 石 近代工業 的 形成 主 洋務派 〉

( «歷史學研究» 540 號 , 1985 年 ) 、(2) 鈴木智夫 ( 近代產業 仿


移植主李鴻章) ((菊地貴晴先生追悼論集》收錄, 1985 年 ) 。 後

者,見諸 ( 3 )久保田文次(近代中國像 l立歪元l' P志力這?) ((史


20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潮》新 1 6 號 , 1985 年 )

叉,上述 ( 2 )根據李鴻章(基於可能壓迫傳統的緝織業者)不

准開設近代化的娟織工廠之事例,結論中用以證明李鴻章在工業政

策上的「局部性﹒限定性﹒消極性」。若依我見,頁。這個事例與後

述三千人的暴動一樣,只是顯示了洋務推動上的困難度。

(6) 徐庸陸 《不 自 慄齋漫存» (近代中國資料叢刊,第 78輯,第 773卷,

七「上張香濤督部第一~第三書」

(7) 請參 閱 《清國行政法» (汲古書院, 1972 年影印 ) 第一卷 、2-3-3 ;


以及惜木野宣《清代重要職官的研究» (風間書房, 1975 年 ) 附錄

「清代綠旗兵制的研究」

(8) 參閱 安部健夫 《清代史 仿 研究» (創文社, 1961 年 ) 第七章 「耗羨

提解之研究」。

(9) 關於湘軍 ﹒ 准軍 , 請參 閱板野 良吉 〈 湘軍 的 性格 在 的 <. "?τ) (<<靜

岡大學教育部研究報告》人文社會科學篇, 1971 年 ) 、 小野信爾 〈 李

鴻章的登場) (<<東洋史研究» 16-2 ' 1957 年 ) 、 同 氏 ( 准軍 的 基

本的性格在的<' "?τ) (<<歷史學研究» 245 號 , 1960 年 )

(10) 1884 年8 月23 日 ( 光緒十年七月 三 日 ) ,包括馬尾砲台、福州、|船

政局在內,福建艦隊全軍覆沒前後的緊迫局勢,透過這段期間李鴻

章﹒張之洞二人的上奏、電奏、電稿、電晴等等,可以窺知。

在這個時期,張之洞面對眼前法國艦隊傍若無人的姿態(例如,

片刻間燒般民船八十艘等等) ,切齒扼腕之餘,他把希望寄託在南

北洋二支艦隊聯合對抗法軍,並緊急整備沿岸砲台上;特別是他對

北洋艦隊的來援,抱持殷切的期待。相對的,李鴻章則集中在敵我

的分析,即敵我艦隊的裝備(船艦的速力、鐵板的厚度、砲彈的彈

著距離、發砲間隔的時間長短、砲彈的破壞力等) ,以及我軍艦隊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205

指揮官的不足,兵力訓練不足、又指揮系統未完備等等,較諸張,

更真綜合性的判斷。毋寧說,他認為較諸海戰必敗,採取陸戰較為

有利;即「誘之(法軍)登岸」而伏擊之,又須自後方加以砲擊,

可台可制勝 J (<<李文忠公全集» [以下簡稱《李全集» )電稿三、

寄譯署,光緒十年七月初十日)

叉,在此之前他不斷地上奏請願,購入新式軍艦取代舊式軍艦,

充實北洋海軍;朝廷則置之不顧,毋寧反而視之為李鴻章的浪費、

或其個人野心;總之反對意見強烈。這種事態,至甲午戰爭時仍舊

不變。例如,在甲午戰爭期間,他分析: I 我海軍 , 船械不足 , 實

無訓練J (((大清實錄》卷 344 ' 1894 年8 月7 日 = 光緒二十年七

月七日)、「北洋海軍可用者,只鎮遠﹒定遠二艦耳。.....勝負未可

知。......但使遊弋海內外,作猛虎在山之勢(虛張聲勢)耳 J (<<李

全集》奏稿 7 8、「覆奏海軍統將摺,同二十九日 J )。又在黃海海

戰 ( 9月 1 7日)後,他馬上提出「以北洋一隅之力,搏偉人全國之

師,自知不遠 J (同「據實陳奏軍情摺 J '同年 9月 1 9日=八月二

十日)、又在「數月以來,寢食俱廢, ......焦憤」云云不可名狀的焦

慮心境下,他進一步迫使朝廷內外對「輕敵之心」的反省,而且主

張「多籌巨輛,多練精兵,內外同心,南北合勢,全力專注,持之

以久,不責旦夕之功,庶不墮彼速戰求成之詭計 J (同上)。總之,

他在緒戰的敗北局面下,主張持久戰的戰略。可以說,他清楚地看

透日軍「速戰求成」的戰略。

(11) «制言》半月刊,第1 5期 ( 1 93 6年) ,書曾刻船山遺書後。

(12) 即使在明 末 , 在明朝崩壞 前 夕 的崇禎 十 七年 , 出 身 山 西 的大學士 ,

為了保衛鄉里不受李白成的侵犯,上奏請願,擬散私財而自組地方

軍隊,皇帝則喜而准之( «明史》卷 2 5 3、李建泰傳) ;而在此之


20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前, I 都 人 之築黯 者 」 同 樣 奏願時 , 則 被視為 內 亂之端緒 , 而 未 予

受理批准(同上,卷 25 1 '何如寵傳)。以上二例,早就顯示了當

時地主等的潛在力量;不過,當時只是個別性﹒散發性的。站在明

末這個角度,眺望清末的話,湘軍﹒准軍在清朝體制內的比重,或

許可以另從其他視角加以掌握!

[13) «湘報類黨» (台灣大通書局印行, 1969 年 ) 第一卷 、 乙上 、 「黃

公度廉訪第一次暨第二次講義」

[14) 據麥若鵬 《黃遵憲傳» (古典文學出版社、 1 957年)

[ 15) «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 (中華書局, 1979 年 ) 上 、 第一篇 、 三

「御史趙炳麟奏立憲有大臣陵君郡縣專橫之弊並擬預備立憲六事

摺J (1 906 年 )

[l 6) «飲冰室文集》卷三、「論湖南應辦之事 J (1 898 年 ) 。

[l 7 ) 參閱 《湘報類黨》 第二卷 、 丙集下 、 問 團練三則 , 問民主之說一則 。

[18) 見前 出注15 «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上、第二編、一、「御史胡

思敬奏官制未可偏信一二留學生剿龔日本成法輕議更張摺 J (1 9 11
年正月)

[l 9 ) «湘報類暴》卷一、甲下、「言己官紳集議保衛局事」。

[20) «新政變通» (<<新政真詮》格致新報館收錄)、三九葉'7 (1901


年)
[2 1) «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五講、 1 924年。

[22) «湖北秋收暴動經過的報告» (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1 9 6 1年)。

今據野村浩一《中國革命的思想» (岩波書店, 1971 年 ) IV 一 四所

收。

[23 )參閱野村氏同書、 I V五。

[24) A 書 、366 頁 。 原 出注9 、 小野信爾 ( 准 軍 的 基 本的性格 在 的 <> -:J


第9章 近代 中 國 像沒有歪 曲 嗎 ? 207

τ 〉 所載 。

(25) A 書 、 3 67 頁 。

[26) 張 之洞 充實地 方施策 中 , 特別 值得注 目 者 , 即流通於湖北省一帶 的

官幣之鑄造。這是把「地方」從縣級擴大到在經濟層面省級的事例。

請參閱黑田明伸(清末湖北省仁扣付否幣制改革一一經濟裝置
c G

τ 的 省權力 > (<<東洋史研究» 41-3 、1982 年 )

(27) 以下所記其間經掉 , 請參閱 《張文襄公全集 » (以下簡稱《張全集» )

卷 1 5 6、電贖 3 5所收「致長沙陳撫台俞藩台李梟台 J (光緒三十四

年八月二十二日)、「陳撫台來電 J (同,二卡四日)、「致長沙

升任藩台俞升任梟台李署梟台夏 J (同,二十八日)、「致長沙陳

撫台 J (同,二十八日) ;以及同書卷蚓、奏議 49 I"裁撤南學會並

裁併保衛局摺 J (同,十二月二十六日)

又,保衛局方面,參閱目黑克彥〈湖南變法運動 l三扣 l于各保衛

局的歷史的地位> (<<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第二集、 1 98 6年)

(28) «張全集》卷蚓、公臆5、「咨李學士舉辦團練」。但是根據同書、

卷 228、「弟子記」所載,則1 898 "-'99年間,面對剛毅下達強化團

練的指示,他則謂: I"團練若成,天下之教堂皆毀,大亂將作」

而持反對意見,並促剛毅撤回指示。這或許出自周漢事件所得的經

驗。由此可以窺知官或紳在團練的領導權之爭執情形。

[29) 同 上 , 卷1 日 、 電J價32 、 「致長沙陳撫 台黃 署梟 台 J

[30) 同 上 、 卷155 、 電臆34 、 「 致長沙陳撫 台 黃署梟 台 」

[31) 同 上 、 卷156 、 電贖35 、 「致孫 中堂 」

叉,訐同莘編《張文襄公年譜» (商務印書館、 1 944年) ,所

收光緒二十三年七月,張之洞致江建霞學使(江標)的電文,記載

如下: I"湘報不同私家著述。......報館主筆之人(在論文中)雖有精
20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思奧義,易於駭俗者,藏之儘衍,或存諸私集,似可,不可入報章」。

(32) «清議報》五、「擬致湖廣總督張公書 J 0 I司 上 , 五八 、 「張之洞

論」。同上,六三、「逆賊張之洞罪案」。同上,六四、「與張之

洞書 J '等等。

(33) 參閱李劍農 《戊戌以後三十年 中國政治史» (中華書局, 1980 年 ) 、

《中國近代史知識手冊» (同t)。

但是上述三書所載,有矛盾衝突之處。叉,譚桐同謂: I 康長

素(康有為)倡作強學會,主之者,內有常熟(翁同輯) ,外有南

皮(張之洞) ,名士之會者以千計,集款(募集所得的捐款)又數

萬J ((譚制同全集》中華書局, 1981 年 , 下冊 、 「上歐陽 中鵲」

七)
(34) «飲冰室文集》卷一、「上南皮張尚書書」

(35) 前 出 《譚全 集》 上冊 、 「報貝 元徵」

(36) 唐才 常 也稱揚張之 洞 在創設製造 ﹒ 鐵政 各局 、 與 算學 ﹒ 方 言 各學堂

的遠見和深慮;他認為這是稍一差錯、立即有遭到「勞民傷財」等

斥罵之虞的創舉( «唐才常集» ,中華書局、 1 980年、「致唐次丞

書」三)

(3 7) «張全集》卷 1 56、電晴 3 5、「致京湖北梟台塵」

叉,前出《清議報》所載「張之洞論」一文,買 IJ提出非難,指

稱政變時,張因恐懼被視為新黨的首謀者,於是致電請求處決六烈

士,試圖規避己難。這件事反而顯示了張具有被視為戊戌新政首謀

者的背景,要言之這顯示了梁啟超在政變以前把張之洞視為新政同

一步調者之觀點。

(38) «(張全集》卷 104、「咨出使英國大臣請前諭邱寂圍及各華商勿信

匪黨」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209

[39 )同上、卷 21 8、「致李木齋」。他對當道者的批判不少。


[ 40) 中 村義 〈 洋務運動 主 改 良 主 義 ) (講座《世界歷史» 22、岩波書店)。

中村氏片面地引用梁啟超的證詞,在書中指稱張之洞所具「清

朝實權派的賣國性」

叉, I小朝 廷之大臣 」 一語 , 初 見於本節開頭所引 梁啟超的 ( 知

恥學會敘) (<<飲冰室文集》卷 2收錄) ;其中係做為越人無恥之

例。到了政變後,在〈逆賊張之洞罪案) (<<清議報» 63 刊 載 ) 一

文中,目IJ成為'I'寸度「張賊」心態的罵言。至於在此之前的《戊戌政

變記》第三篇、第一章「政變之總原因 J (<<飲冰室專集》之一)

中,則做為張之洞白謂之詞。最後這個說法,被採錄入《中國近代

史資料叢刊、戊戌變法 I »中;中村氏的論點,即根據此書。

叉, I小朝廷」 一詞 見諸宋代的文獻 ( «宋史» 4日 、 忠義六 ,

又《朱子語類» 1 日-11 等 ) 。 其 中 , 胡詮所 說 : I 寧能處小朝 廷 而

求活哉 J (I上 高 宗封事J ' «文章軌範》收錄) ,大約是梁啟超

用典所據。附帶一提,清末張自牧亦有「宋人.....卒至求為小朝廷」

( «瀛海論》六才)之說。

(41) 政變以前的譚制 同 , 對張之洞反 民權的 立場 , 亦 有 「 不仁 J I闇於

自計」的批判。但是,這是出自致陳寶藏的書翰中,可說是內部間

的批判;批判者對張之洞一向「悍然不顧,負萬鈞,走千里」的苦

門經驗過程,讚揚有加,故而並非敵對性的批判。( «譚全集》上、

上陳右皇割無部書)

叉,有關張之洞所具變法派的側面,請參閱佐藤震二〈張之祠

的變法思想) (<<7 力 于 三7» 社會科學篇 、 1 7 、 1 957 年 、 南 山 大

學)

(42) 以上引 用 文 , 見 《張全 集》 卷104 、 公晴19 、 「勸戒上海國會及 出


21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洋學生文」

(43 J «張全集》卷 80、電奏八、「致總署榮中堂」。同「會銜電奏」光

緒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六月十六日、六月十九日、七月初一日。

(44J «三民主義》民權主義、第一講。

在此,他指出陳炯明、曹銳、陸榮廷等軍閥的領導人,其有追

求皇帝寶座的野心。叉,這個問題,請參閱波多野善大《中國近代

軍閥刃研究» (河出書房, 1973 年 )

(45J «飲冰室專集》之一、附錄二、「湖南廣東情形」

(46J 前 出 「報貝 元徵 J (<<譚全集》上、 2 1 7、 227頁)。

(47] «張全集》卷 47、奏議 47、「設立農務工藝學堂暨勸工勸商公所

摺J (1 898 年 )

此外,針對某保甲的「公局 J '透過選舉「公正紳士」展開運

營,又每鄉根據公舉決定鄉約正副、房族正副,他表示贊同(同、

卷 2 1、奏議 2 1、「查辦匪鄉已有端緒摺 J , 1 887年)。叉,攻擊

教堂的事件,是源自於有關育嬰事業的流言,因此他倡言中國人親

自開設育嬰堂,屆時亦「公舉端正紳士」以擔當營運之務(同上、

卷 34、奏稿 34、「籌辦育嬰摺 J , 1 893年)等等,他對於紳士主

導營運的自治,頗為熱心。

(48J 前 出 「報貝 元徵」

(49J 民 權派對外認知的天 真事例頗多 。 例如 , 面對防 止華官貪 污盜用 公

腎、而提出採用稅關吏的建議,張之洞則認為一旦採行,蘇漸長江

之利權盡歸洋人之手,他說: I 中國 之精華已竭 , 豈容干預J (<<張

全集》卷 79、電奏 7、「致總署 J , 1 898年)。相對地,何啟的情

形,採用洋人的效果已明顯呈現在稅關業務方面,故而提議國內通

行稅的徵收業務上亦採用洋人( «新政論議》三七葉步, 1894 年 ) 。


第 9 章 近代 中 國像沒有歪曲 嗎 ? 211

類此二者,是對照性的事例。

[50 J «張全集》卷 28、奏議 2 8、「增設洋務五學片」


他指出「列強不守公法」的議論,見諸多處。叉,在此同時,

他一面勸戒不可「溺於西人之說 J '一面則試圖增設礦學﹒化學﹒

電學﹒植物學﹒公法學等五學,值得留意。這與後述(勸學篇)中

所述中學與西學的表裡關係是完全一致的。

[51 J «湘報類黨》甲上、「中國宜以弱為強說」。
[52J 以上引 用 順序為 《張全集》 卷103 、 公晴18 、 「札江漢道勸諭華商

購機製茶」。同書卷 4 1、奏議 4 1、「錢幣宜由官鑄毋庸招商片」

同書卷 10 5、公晴 2 0、「札商務局創設商學商會」。同書、卷的、

公眉心「札藩運兩司議開鐵禁」

[53 J «清史稿》卷 43 6、翁同扁平傳。


[54 J «明史》卷 1 2 1、公主列1粵、長平公主。同書卷 24、莊烈帝本紀二。
[55 J 正 史 中 王朝 末 代皇帝 一家 的悲劇 , 是 一般知識 分子 共有 的 認知 ; 這

種認知感,在王朝終末期每每現實而具體地復甦重現,值得留意。

例如,在明末有黃宗羲的《明夷待訪錄》原君一篇,在這個時期(清

末)則有鄭觀應的《盛世危言》卷一、原君;二文皆論及這個問題。

[56 J «字林報» 1899 年九月 二十五 日 。 在此 , 依據竇宗一 《李鴻章年譜》


(香港友聯出版社, 1968 年 )

[57J 以上引 用 文出處順序為 《張全 集》 卷78 、 電奏6 、 「致總署 J (光

緒二十一年五月初四日) 0 同 書卷 90 、 公贖 5 、 「咨李學士舉辦團

練」。同書卷 73、電奏 1、「致總署 J (光緒十年八月十六日)

[58J 前者 出 自 同 書卷155 、 電晴34 、 「 致長沙陳撫 台 黃梟 台 J '後者出

自前出「咨李學士舉辦團練」

[59J 同 書 , 卷218 、 書札5 、 「致李木齋」


21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60) 參閱 《藏書》 卷 " 。

(6 1) 出 自 注13 所記黃遵憲所引 廣東地方的諺語 。

(62) 參閱安部健夫 《清代史 的 研究» (創文社, 1971 年 ) 第三章 。

(63 )孫文《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六講中,載有辛亥革命後,民間把
字聯的「忠」字削去的事例。

(64 )例如譚制同《仁學》、劉師培《中國民約精義》中,可以看到回歸
到「忠」的原義、以及「忠」之概念的解析等。

( 65) «張全集》卷 3 8、奏議 3 8、「薦舉人才摺」

(66) 參 照戶 川 芳郎 ﹒ 蜂屋邦夫 ﹒ 溝 口 雄三著 《儒教史 » (山川出版社、

1987 年 ) 第11 章 。

(67 )以上引用文出處順序為《湘報類學》前出「間民主之說」一則。同

上,卷一、甲上、皮嘉祐「平等說」。同上,乙上、「向味秋院長

上文在1元州府南學會分會講義」。

(68) 清 末的民權思 想 , 具 有獨特 中 國式的 、 自 然法的性質 。 若就劉 師培

的論述來看,如下所記。一一

「天理者 , El n人心 中 同 然之公理也 J (<<理學字義通釋》理)、

「人之良知同,人之得於天者亦同。......豈可以等級之分制之」、「自

然法,即性法也。......法律基於天性之自然,故謂自然法。......案此

即良知之說也。蓋人生而具天然之理,即有所當為之分 J (<<中國

民約精義》卷 3 )、「益人,謂之仁;不損人,謂之義。義者,不

為所不當為也」、「故義之德者,限抑一己之自由,使之不復侵犯

他人之自由也 J (<<理學字義通釋》義)等等。

而且他的情形,在其文脈中涉及布魯頓 ( P. 1. Proudhon) 和 巴

克寧 ( M.A. B吐unin ) 的論述者 , 值得特別注意 。 清末的共和主義 、

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其中任何一者,幾乎都是以這個所謂大同
第 9章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213

的自然法、為其骨架。可知其中傳統思惟的投影,色彩極為濃厚。

目前為止近代中國思想研究的領域中,這個問題完全被忽略了,故

而附記在此。

[69) «湘學新報» (台灣華文書局印行、1 966年)第四冊、「交涉之學J '


以及同上「公法通議敘」

[70) 至於張之洞本 身 , 根據弟子的記述 , 則 「服官 四 十 餘年 , 鄉里未造

房舍,不置田產。兄弟除本房外,共有五房。皆代置有莊田(指宗

族共有田) ,無私財 J (<<張全集》卷 228、「弟子記 J )。其中

或有誇張之處,唯他的人生觀重視清廉,全集字裡行間,一目了然。

[71) «張全集》卷 1 0 1、公晴的、「札南北司道書院考試策論預防流弊」。

[72) 此外 , 黃宗羲 、 張履祥 、 戴震 、 龔 自 珍 、 魏源等人之名 , 見諸其 中 。

叉,以下的敘述,請參閱藤井友子(張之洞的中體西用論一一

「西學」在學本、知識人的「倫理」仁-J
pτ ) (<<駒澤大學外國語

部論集» 18 、1983 年 )

[73) «張全集》卷 89、公贖 4、「札司局設局講習洋務、延訪洋務人才

啟」

[74) 前 出 《南海縣志》 卷21 、 列傳 、 四葉 步 。

[75) 出 自 這種立場的研究成果 , 有湯本 國穗 ( 辛 亥 革命 的 結構的 檢討 〉

( «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 8 1冊、 1 980年)


第 10章一位反「洋務」人士 215

第 10 章 一 位 反 「 洋務 」 人士
劉錫鴻其人其事

劉錫鴻,原名錫仁,字雲生,廣東省番禹縣人。光緒二年 ( 1 876 ) 十

二月,以副大使的身份隨首任駐英國大使郭嵩熹赴倫敦就任。空年三月,

轉任駐德國大使;赴任一年餘的光緒四年七月解職卸任,踏上歸國之途。

這個草草卸任事件,乃源自於他與郭嵩熹之間的觀館所致。

劉錫鴻其人的生卒年與事蹟不詳。《清史稿》自不待言, «清史﹒列

傳》中亦無記載。就我所知,僅見於《番禹縣續志» (清宣統二年、 1 9 10

年刊)的「人物志﹒五」的記載。涉及其人的論稿,則有侯厚吉﹒吳其敬

編《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稿» (1983 年 ,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 第二篇 ﹒ 第

三章﹒第二節的「劉錫鴻的經濟思想 J '以及趙靖《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

講話» (1 983 年 , 人民 出版社 ) 第八講的 「論 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上的唐 ﹒

吉訶德式人物一一劉錫鴻及其經濟思想」等論著。就像從本文的標題亦可

窺知,在中國境內對他的評價是否定性的,例如在上述第一部書( «中國

近代經濟思想史稿» )中,他被視為「敵視西法,媚外投降」、而且是「反

對資本主義企業之發展」的「狂悸荒謬」的「封建頑固派」。尤其是在後

者( «中國近代經濟思想史講話» )中,他之所以被評為「唐﹒吉訶德 J '

似乎由於他反對鋪設鐵道等時代「錯誤」性的、「封建經濟思想的教條之

堅持」

劉錫鴻有下述幾種著作一一即,駐英時期撰寫的《英輯日記» (收於

小方童齋輿地叢鈔、第 11 1跌 ) (I J 和 《英輯私記» (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

刊,第 1 6輯) ,以及駐德時期所撰寫的《劉錫鴻任內卷略» (收於中國


216 做為 「 方法 」 的中國

史學叢書《駐德使館檔案鈔» )。我對他的了解,是透過這些著作;此外

尚有《劉光祿遺稿》三卷(日本﹒東洋文庫藏) ,其中收錄了他的反鐵道

論、致李鴻章等人的書翰,以及對郭嵩熹的時事論之評文等等。

就像前述二書的指摘,他是站在「重本(農)抑末(商) ,貴義賤利,

點奢崇儉」等儒家的農本主義的觀點。基於這個觀點和後述重視內政的立

場,他反對舖設鐵路;又基於他獨特的防衛戰略觀,他對建造軍艦一事極

為消極(他把軍艦視為攻擊性武器,認為並不適用於中國,反而對後述防

衛沿岸用的砲臺建設之事極為熱心)。他的繼任者第二任駐德國大使李鳳

琶,則與李鴻章聯絡緊密,不久即購入「定遠」、「鎮遠」二艦(1 894年,

中日甲午戰爭之際,在黃海海戰中被擊沈的軍艦。) ,而活躍於洋務運動

中;相較之下,二人成為對比。由於他反鐵路、反建造軍艦等所謂「反洋

務派」的立場,他被視為「頑固保守勢力」的一員,可以說並非平白無故。

但是另一方面,較諸船堅砲利,他更重視內政,而且以地方自治和君主立

憲制(雖則是初期性的)為志向,就這一點而言,他的反洋務,毋寧說與

所謂的「變法派」聲氣相通,假若如此,他之所以被視為「唐﹒吉訶德」

之處,反而可能意昧著他所具時代的先驅性。

無論如何,他的反洋務並非可用單純的圖式加以切割分析。緣此,本

文藉此機會,對其思想內容深入推敲,並視為探討「洋務→變法」這種

階段論的通論之疑問材料之一。

首先根據(做造西洋火車無益多害摺> [2) 考察他反 鐵路的論點 。 我 們

除了知道這篇奏摺的撰寫年代是在他解任返國之後外,其他一概不明。不

過從文中開頭提到最近有人「建議」舖設鐵路云云加以推論,大約是撰寫
第 1 0章一位反「洋務」人士 2 17

於光緒六、七年( 1800-1801 )左右。 [3J

當時反鐵路論的根據,大約集中在「引敵入內地,剝奪搬逼業等小民

生計,祖先的墳墓遭到強制遷移,沿線作物遭到煤煙燒毀」等四點。 (4 J至

於劉錫鴻,畢竟曾經在歐洲實際接觸鐵路, I餘暇則遍 覽縱橫行駛其間 的

鐵路,訪其製造廠,熱心推求其巨商老匠,而就各國的領導者及波斯、日

本、士爾奇(二土耳其)等非西洋而效為西洋之火車者展開調查 J '他的

論據並非如此單純,其中洋洋灑灑提出的項目有「不可行者八、無利者八、

有害者九」

在此就「不可行者八」加以考察,則有下述問題一一即,以廣州卜北

京一路而論,經費需七千萬兩(根據他的說法,當時中國的歲入為六千數

百萬兩) ,面對這筆巨大的資金,官方和民間的力量不足(第一、三項) ;
由於開山伐木渡河、所導致當地風俗信仰上的車L蝶(第三項) ;官方經營

時的貪污舞弊等弊害(第四項) ;鐵軌和車輛保養管理上責任體制的欠缺,

以及必須通過各省關卡(關稅署)等營運管理上的問題(第五、七項)

盜竊鐵軌等民間公德心欠缺、以及有如搬家似地攜帶多件行李進入車內的

乘車習慣上的問題(第六、八項)等等。

「無利者八」是針對鐵路推進論者的反駁一-----1列車日,興國利而有利者,

只限於圍內的交易、並非歐洲諸國那種對外利益。叉,所謂方便軍隊的調

動、故可望削減兵員一節;他認為這種觀點是本末倒置,蓋軍隊以防止動

亂為第一要義,又削減兵員一事,就現在的積習來看,則不可期待。至於

鐵路帶來的利益,則外幣引進後(=借貸外資一譯注)的利息支出,將大

幅超過利益,等等。

另一方面, I有 害者九 」 主要 提到 下述的問題一一即 , 徵收購買 民 田

所造成農地田主的遊民化,外國商品進出內陸所導致奢侈風氣的蔓延,以

及財政上的窮迫化,物價的全面性上揚,因為維持、補修仰賴外國所導致
21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銀元的流出及其造成的財政惡化等等民生上或財政上的問題點為主要部

份。

透過上述的反對論點,可以窺知的是一一他對官僚的腐敗、民間的因

習、公德心的欠缺、官民的隔閔等中國官場與民間的現狀,極具悲觀的認

識(這與當時的推進派李鴻章的前進認識相較之下,大體是對照的)。至

於乍見之下似為經濟 t問題的民間資金調度困難情形,要之間樣令人悲觀

一一他舉船招商局(洋務派創設的汽船運輸公社)當初約定三、四分的紅

利,實際上卻只有五屋為例,指出「近年,百姓屢為官欺 J I人 皆怨悔 ,

深以為懲 J '視為官方的欺瞞、民間對官方不信的問題(不可行一)。他

又舉外資利息的問題為例,歐洲的利率是一、二庫,在中國境內經過官方

和公司的「中飽」過程,則高達一分以上(無利四)。此外,鐵軌遭竊­

一例如英國資本的吳祖鐵路(當時已為政府收購,而撤除完畢) ,在短暫

行駛期間也因鐵軌遭竊而發生行駛營運上的阻礙。一一等等事例顯示,不

僅對官方,他對人民的不信任感也是相當強烈的;這就導致他預測會有馬

賊劫車的危險性(有害八)。

在此值得特別注目的是,上述他對官民現狀的悲觀認識和不信任感,

是出自於他的駐歐洲經驗;換言之,上述這種悲觀認識和不信任感的骨子

裡,蘊藏著他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下、與歐洲的官﹒民相比較的結果。此故,

儘管同樣被稱為反對論者,他與當時論者所謂「引敵入內地,作物遭焚」

等完全出自國內觀點(因而可說是無知、或傾向情緒性的論調) ,自始立

論基礎就有所不同。

事實上,相對於因駐歐經驗而成為鐵路推進者急先鋒的馬建忠或郭嵩

濤等人(堪稱在觀念演變上極為自然的人士) ,幾乎完全相反立場的這位

劉錫鴻的個案,可說是特異的。

這些人的駐歐經驗本身,應該別無二致;事實上在駐英國副大使期間,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 人士 219

他與郭嵩濤二人所安排的行程幾乎是相同的。因此,若是二者之間有所相

異的話,首先可以預測的是「見聞者的視點的特異性 J ;即,對見聞對象

的關心角度不同、考察的角度不同。那麼他的視點,如果可稱之為「特異」

的話,特異點究竟如何?

他的駐歐一一在此則完全限於駐英一一見間,載於上述的《英輯日記》

和《英輯私記》二書。相對於前者是始自光緒二年九月航船滯留上海時的

日記,後者則是把見間內容分門別類的一種「英國便覽」其中的項目,

包括開會堂(議事堂)情形、英國上下議政院,會堂議事情形、英國地方

官之制、英倫 ( ENGLAND )訊案規模(裁判制度)、野士凌敬(原注、

鄉名)養老院、英國稅課之重、英國選練兵士之法、英國民兵、倫敦

(LONDON) 監獄 、 總論英國政俗 、 英人講求教養 、 倫敦多 善舉 、 跳舞會 、

茶會、西人重遊息、西人喜種樹、美亞 ( MAYOER )嫁女、英人喪葬之禮、

西人不重後刷、西人厭有家之拘束、克來斯麥司衣符( CHRIS 1MAS EVE)


等二十二項。

在此不厭其煩地列出全部項目,是因為藉此我們可以相當程度地「預

見」他的視點之特徵。例如, I 跳舞 會 」 以下 有 關 風俗 的幾項條 目 除外 ,

其他都是有關「政教」的見聞。又,他實際見聞所及的動物園、水族館、

博物館、或鐵路、工廠、郵政、電信等所謂物質文明方面的事項,則一概

不載。還有「風俗」方面的記載,幾乎都是與中國所謂的「禮制」關係深

遠之事。一言以蔽之,這是英國的「禮樂刑政版」。

果然,這個「預見」在《英輯日記》的篇首,馬上得到了證實。

據其所載,劉錫鴻在天津往上海的船中,面對主張開礦和舖設鐵路為
22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中國要務的一位洋人船客,他則說服對方: I 中 國 立教 , 尚義 而 不尚利 ,

宜民而不擾民」。根據他的看法, «大學》的格物致知(了解事物之理及

其方法論) ,是「為了實現道 J '不是「為了造器 J ;較諸「一器一技之

巧」為優先者,是有關「心身家國天下」的 I (正心、修身、治國、平天

下的)正修治平」。根據這個觀點,為教授西洋「器技」之學而新設的「格

致書院 J (5) 等 , 首先就應該改稱為 「藝林堂 J ;它並非士大夫直接學習或

管理之事。那麼,士大夫應該如何(白處) ?他認為現在的士大夫,只是

「為時文(科舉答案文、即八股文)的舊套所拘而模仿之 J ;叉, I 今之

士官,與操持奇策、計較利益之商人」相同, I 經 史 語錄 」 固 不待 言 , 甚

至根本不講求「學問經濟(經世濟民)之理」。既然身為士大夫,就應該

「自行治理身心,然後正確治理世道 J '不應該「以職匠、商人之行,做

臨民治世之事」。因此, I 欲拯濟今 日 之貧弱 , 則始於前正官政 J ;在此

之前,必須先「端正士人生活態度 J ;乃至溯本清源,則必須始於「審義

明道」

自始,根據他的看法一一

西洋各國因富強稱霸以來,論者不察其政治根施,卻謂其富強實

由製造之隆盛。於是,仰慕西學者,如螞蟻仰慕甘味,絡繹不絕地建

書院、備機器,冠之以「格致」之名。

不講政令,不恤民生,唯峙船砲機器,足以治天下乎!

如上所述,他認為西洋的富強,本來主要在於「政治根抵 J ;因此,

「政令、民生」若未肅正和充實,則無中國的自強之道。 ( 6 )

據說,他蒙刻「儒俠」三字,平素以為印章使用。 [ 7 )然而這種以「道」

為本、以器為末的想法,或以政教、民生為士大夫的根本責任義務之想法,

不外就是身為儒家的正道;就這個意義來看,毫無特異之處。頂多只說明

了他如上所述持守著身為儒家的正統,而踏上渡歐之途。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 人士 22 1

雖然如此,在此如果刻意肯定其特異性,則是指他的儒家「正統」

絕非固陋的、或排他性的、國粹性的「正統 J '而是把西洋的「政治根抵」

也納入視野的「正統 J ;要言之對他而言,在以「政治」上一般「政令、

民生」為課題的、某種普遍性的地平線的擴張上,他在出發渡海之際,這

個「正統」業已建立了。

從另一角度來說,由於他既非排他性、亦非國粹性,因此面對西洋的

機械文明的精巧,表現了非比尋常的好奇心,乃至有時表示敬意;而且一

旦認為必要者,也表現了貪婪的學習欲。最佳的例子就是他對砲台的研究

一一這是他在赴英的航海途中,停泊於英屬馬爾他島和直布羅陀港時,參

觀當地的炮台後的例行研究事項。這個研究成果,則表現在歸國後,所提

出的〈訪求築造砲台模式摺)、(築造砲台未盡事宜十條呈總署王大臣〉

(8) 等 。 其後 , 據說 中 國 各省的砲 台或 多 或少採取 了 他的造築法 . (9) 因 此

可以說實際上對「自強」有所貢獻 o

他對自己所反對的鐵路,也是坦率地表示感嘆之意。例如,與他在埃

及平生首次搭乘火車的經驗不同,他在倫敦搭乘「以巨石為飛橋」的高架

式火車時,不禁感嘆: I (真是令人)駭心驚目,皆為異觀」。又說:

人付乘車費,僅一先令。這與沒有火車的時代相較,節省旅費數

倍。商旅客車有群居之室,有個人之室。皆漆皮軟座,玻 1為明窗,坐

臥殊覺暢通。責人所乘車廂,則錦壁繡簾,文描畫案,瓶中添以淨水,

盤上供養鮮花,車輪巨大,行駛雖如飛風疾雷,車上則始終悠閒舒適,

有如置身書齋。車後(後瑞)的廁所,亦極整潔。

其驚駭的情景,形諸字裡行間。 ( 1 0 )這說明了他絕非是背向機械文明之士。

但是,與其說他對「機械文明 J (更廣泛地說,他對「西洋文明 J )
並無偏見;毋寧說,他是謙虛地試圖學習。就這個意義而言,他的「天下 J '

如字義所示,不外是汎世界的天下 o不過,這個「天下」對他而言,終究
222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是「平天下」的天下;要言之,並非是單純的地理空間上的天下,而是儒

家特有的、那種道德性的價值空間之天下。其道德價值性,當然貫徹汎世

界性的天下的文明。若採淺白的說法,則在他眼中,世界的文明,並無東

西之分;它的本質以「道」為本、以「器」為末,不喻自明。

對他而言,所謂文明,必須是以「道」為第一要義;器,唯有在不抑

塞「道」的情況下,或者與「道」並行(不悍)、乃至發揚「道」的情況

下,才可稱得上「文明之器」。若就結論言,他對西洋文明的基本態

勢,就如上述。但是這個態勢,說來有如照相機的三腳架;就像照相機的

位置和角度取決於三腳架,劉錫鴻在英國的見間,它的視野和觀點就受限

於這個(基本態勢)位置和角度上的特定範圍。

例如,乍見海德公園內坐在長凳上休憩的市民,就認為那是顧慮到人

們居住大廈中「呼吸無處通天 J '可能因鬱悶而生病,於是「國主」特別

設立這個公園, I 讓人 民 閒暇時散步吉升襄 、 暢通其氣 」 的 「 育民 」 政策 。

一見道路工程的工人,貝 IJ謂「不使失業的貧民上街乞食,設立養濟院

使居之,日供飲食,使其從事道路橋樑工事。故人皆知厭勞安逸的話,則

自貧踐困苦,無不奮發從事工商 J '而認為其背後有褔扯﹒勤勞政策;又

在此特別評述: I 國致富者 , 亦 由此」

至於「英人製造之巧 J '貝 IJ認為其背後有專利登記等獎勵政策,由於

官方處理得當,於是「人人歸於利,皆樂於思索設計」。又舉實例某

人設計砲術上的新法,卻被官方盜用,提起控訴的結果,國王命令賠償。

一一說明「人,但有一藝之技,縱使朝廷位尊權大,亦無法壓抑。故人人
無不勉勵」。即,對政策施行的公平性,給予特別的評價。

至蠟人館,見林則徐之像;貝 IJ認為林則徐曾經令英人「困窘 J '卻仍

然受到如此重視,這是林則徐的「忠正勇毅」得到尊敬之故。看到斷頭台

的蠟人像,貝 IJ聯想到英國的刑律;認為除了謀殺者、叛逆者處以死刑外,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 人士 223

「鞭縫之刑,只施於兇惡者 J '其他則「重民命,懲誡以寬容為旨 J '從

而歌頌刑il坡的嚴正與寬大。

訪問倫敦泰唔士報社,一旦了解每天 2 8萬份報紙由不及十人的工人

利用印刷機印製出來,而且一天營業額也高達洋銀四千三百餘元;他則提

出大半經營者遍想不及的問題一一即,為何不用人力印刷,以一人一天 100

份計,可以僱用 2 800人就業;這些人平均日薪一元半,扶養家族平均八

人計,則有二萬二千餘人賴此為生。為何刻意使用機器而剝奪了這萬餘口

的生計?一一最後,了解到問題根源在於英國產業的活力與人民富裕的充

實時,他卻感嘆: I藉一事之利 , 而養育數萬人 」 的結果 , 反而使他們 「安

於粗賤之事, ......荒廢有用之心力、而閉塞生命力之根源」。這個問題令

他感受到英國人立業積極,研究心旺盛,人人皆競爭講求技藝。之所以如

此,他則體會到這是出自於英國基礎教育的充實;即,男女皆於幼時入學

讀書、學習天文、輿圖、算法等, I皆能彈竭智力 , 而就一 藝 J 0 (II ]

若說他事事如此,殆非過言。他所見的一切,都深入事之所以然; 1m '
他總是追究到西洋文明興隆的「根抵」之政教與民生,以及西洋之「道」

的實態。

我們可以發覺,縱使是上述有關火車的描述,他的注意力總是集中在

所謂「淨水、鮮花、整潔」等具有道德性的事物;他的鏡頭焦點,較諸「器 J '

自始就設定在「道」上。

事實上,他在某個農場考察耕耘機和脫殼機時,詢及當地村落中的「義

墊」數目;聽到目前已增至十所以上,五歲至十三歲為止施以嚴格的教育,

故而不致於有「群眾為鼠竊狗偷之行」的回答後,感嘆; I 嗚呼 ! 余 視察

農機而來,所間卻為整治盜竊之理」。其後,無論參觀製材機等,則表示

「皆非余所關心」。參觀農機,卻詢問起「義塾 J (即英國的小學校)的

數目、或與其相關的群盜有無之問題;較諸問者,回答的一方,想必為這
22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些問題的思考脈絡感到迷惑。但是,對劉錫鴻而言,這才是考察農機之目

的。何故?因為一且利用機械,一方面富農節省了雇耕的費用,會讓富農

們「習於安逸 J ;另一方面則剝奪了貧民的就業機會,使他們「失去衣食

之資」。設若如此,其間當然產生治安上的問題。〔叫這從中國的實際狀

況看來,是非常自然的推測考量;因此對他而言,抽掉這一層次的考慮,

則無所謂的農機考察。

如此看來,以上所述他的觀點之中,無論是類似我們隱約可以體會的

對英國的讚辭(例如,對海德公園和道路工程工人等、堪稱過份善意的解

釋) ,或是類似「崇洋症」之記載,事實上並非「鄉巴佬進城」的那種廉

價的讚辭;在其骨子裡,他心目中感到椎心~IJ腸之痛的中國現狀,隱現於

其間。
要言之,他所認知的「汎世界主義 J '絕非是單純地在一個「普遍的

地平」上展望東西文明的、或只是秉持政教﹒民主為第一要義來展望「天

下的普遍性」的、那種「表面文章 J ;而是一種苦澀的體驗一一即,在那

汎世界的普遍中,他不得不面對(感受)英國之優與中國之劣。

如第二節所見,他在反對鐵路論的「有害者八」中、對馬賊劫車的危

機感,乍見非常突兀;但是,只要一覽光緒初年廣東省內、陸豐縣和南海

縣等(與劉錫鴻家鄉的番閏縣鄰接)知縣的記載一一當地械鬥、集體盜竊、

3000 人以上大規模地襲擊紡織工廠等記錄 , (日〕一一可知絕非出自他對人

民過份悲觀的不信感。

如果其中有「悲觀論 J ( pessimism) 的話 , 那也是來 自 篇首所載他在


有意識或無意識間對英國和中國的比較而來;奪其心目的、那種英中二國

在文明上的懸殊落差,說來雖略有牽強之嫌,對他而言,或訐有如後來魯

迅所感受到的那種對本身民族的痛心感。

當時,如同一般通識,對西洋的關心毋寧說集中在「器」的問題上;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人士 225

一旦論及「道 J '則如郭嵩濤,還有劉錫鴻在航海途中所讀《蠢測后言》

(作者張自牧) (14) 所載 , 至多 只是 「 中國有 中國 之教 , 西洋有西洋之教 。

西洋之教,未必可行於中國;設若如此,中國之教亦未必可行於西洋 J (15J

這種相互主義式的相對認識。因此,超越了這道「相對之牆 J (也是劣敗

者的守護牆)、而置身於汎世界普遍的地平上的劉錫鴻,較諸他人,率先

嚐至IJ I 自 覺敗北 」 的滋味 , 或許可說是不幸 的 。

他的反鐵道論,在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早期的「敗北」宣言,亦無

不可。

那麼,在他的汎世界的文明觀中,他除了嚐到徹底的敗北感外,若說

別無他物,則非是。

光緒三年(1 877 )二月二十七日,郭嵩濤與他接待了井上馨的來訪。

井上馨問及「中國,寶藏(指礦產)實多。何以貨棄於地?何以不效西洋

而改革舊習 ? J郭嵩濤默然不答。 [ 1 6 )事後在給李鴻章的書翰中,他說:

「吾嵩濤,赤面而無話可答 J '並懇切地訴說舖設鐵路、乃至所謂洋務皆

為急切要務。[刊)由此可見,這是衝擊胸肺的沉默。

然而,劉錫鴻絲毫不解郭嵩濤的沉默,在旁插嘴反而問道: I 你統轄

戶部,戶部弊政的改革如何 ? J井上馨回答,雖則有意改革,眾人卻不追

隨自己。劉錫鴻則表示,這(不改革一譯注)並非因為眾人躊躇不決,而

是(因為黑人認為一譯注)祖宗制法自有深意,宜其遵守;歷年久弊之所

以無法草除者,乃執事者「因私害法」之故。接著提出相反意見,認為一

味力求改革舊弊,反而可能產生禍亂;他說: I 我 中 國 豈有不 以貴國為 鑑

戒!金銀煤鐵等礦產,不 IJ在其中、害亦在其中。聖天手,非貪求者也」
22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接著雖然稍離本篇主題,要說明的是一一篇首所提郭嵩濤與劉錫鴻之

間分歧的明顯化,是在此事不久之後, (18) 此時關係尚未惡化 。 附帶一提 ,

「郭嵩濤日記」所記當日的內容一一相對於他與井上馨之間的話題主要在

於英國的稅制,而集中於茶、菸草、酒等非生活必需品,以及狗等寵物的

課稅問題之討論,劉錫鴻則謂:

此法誠善。唯若非民主之國,則無法實施。西洋之所以長期繁榮,

在於君民兼主的國政之故。

面對這番議論,郭嵩熹以為: 11~t論誠然 有理 J '大表讚同。這樣看

來,在同一天之間,劉錫鴻發表了認同「立憲君主制」的意見,這與他先

前「遵守祖法」的議論,乍見似乎是矛盾的。不過,同一天劉錫鴻針對日

本又有其他議論一一

日本國改政令,用西洋之法,又模仿其衣冠禮俗。西人皆嗤之以

鼻,謂模仿而求配合對方,將喪失其本來。

接著,又舉容閉( 1828-19 日 , 洋務派知識份子 中的先驅之一 ) 既為華

官,卻身著洋服為例。劉錫鴻表示,洋人脫帽致意,我則拱手作揖回禮,

才是道理; I若捨我 而效彼 , 反 成笑柄 ! J (19) 由此可以察知 , 他所謂的

祖宗制法,頂多只是指官制和禮法等所謂的禮樂制度。或因此故,就我們

目前所見,至少他本身面對上述二者(立憲君主制與祖宗制法二者一譯

注) ,並無任何矛盾意識。(有關他的立憲制志向,留待下一節敘述。)

如上所述,他對井上馨表示,民族固有的文化或道德,宜其遵守;其

一是禮樂制度,其二為不貪求利益。根據這一論點,他更斷言中國毋寧是

以日本(過度追隨西洋)為鑑戒。先前對劉錫鴻的立憲君主制之議論,表

示十分讚賞的郭嵩熹,至此面對劉錫鴻這種「魁岸負氣」側的「國粹」

氣概,畢竟只有啞口無言。二人的分歧,其間大概也涉及有關「利」之爭

執的、「自強」路線上的乖離。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人士 227

劉錫鴻認為採礦是貪利行為;那麼一般的「利 J (包括採礦在內)

都在他反對之列嗎?並不盡然。大約與井上馨會談的一個月後,他會見了

波斯國的藩王。〔到〕

藩玉: I 在 中 國 , 孔 聖 之教下 , 人人 禁 言 利 , 人人戒 尚 武 ; 只 知

退縮,而不知奮進。故其國易弱。」

劉錫鴻: I 不 然 。 孔 聖 戒 言 利 者 , 因 有 斂 財 害 民 者 故 ; 禁 尚 武者 ,

亦因有恃強肆惡者故。( «論語》云) IT'足食足兵Jl '故知無不富強

之治圈。唯富強之實現,須以仁義為基。故此教萬古不變。....今英

國知以仁義為根本,故能至富強。 .. . . . . J

由此可知,所謂「利 J '是指「斂財害民」之利,並非指一般普遍性

的「利」。他之所以反對開山採礦,事實上是基於經驗而對官、胥吏、大

紳往往藉此斂財,反而「害民」等等,抱持戒心所致。 ( 22 )

如果再度綜合歸納以上所述,則他對井上馨所發的議論,真正的意思

是說,一般被視為禮樂制度的、傳統民族固有的文化一一這廣泛地包括祭

典、民俗、風俗習慣一一的價值,必須遵循堅守;叉,在引進西洋之「器」

時,必須根據本國的歷史﹒社會狀況加以考量,若其於「道」有害,則無

論利之多寡,絕對不可棄「道」而就於「器」。至於這個「道 J '在此是

指他與波斯王會談中大力主張的「仁義」

如前所述,在採礦方面,他並非全面反對,要之他並非反對歐洲各國

的採礦。例如,英國既然「知以仁義為根本,而至於富強 J '故其器被視

為有用。他認為英國的郵政制度為國庫帶來相當的收入,這是來自受益者、

即人民的相當負擔;然而這個負擔, I 民 樂 其便 , 或 無 怨 者 J (訓。同樣

地,礦山若是真正於民方便有利,就可視為有用。因為這是出自「以仁義

為本」之舉(他所謂的仁義,上述「民樂」為一重要要素一節,容後再述)。

關於仁義的表現,他認為歐洲的確相當優越。但是在他眼中,中國在仁義
22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上沒有同樣的表現,並不意昧著中國的劣敗。

他承認歐洲之器為優,其根抵所在的道(=仁義)亦然。但是,在他

的心目中,這並不意味著歐洲本身的優越性。這只表示產生優秀之器的、

那個器的根抵的優越性。就這個意義來說,這(歐洲的優越性譯注)只

是個另 1.1性、相對性的優越。

他認為在中國採礦,有利亦有害。所謂利,是指金銀煤鐵等物質性的

利益;所謂害,是指斂財害民之害,即牽涉仁義方面的害。雖有強詞奪理

之嫌,他是認為它(中國採礦一譯注)有害仁義,並非說中國沒有仁義。

在歐洲以仁義為根抵的器,在中國卻有可能妝害仁義。在這種狀況下,不

引進歐洲之器(指採礦譯注) ,是因為必須堅守中國本來固有的仁義。

淺白的說法,就是他認為在不同的歷史條件﹒社會條件下,在維持或發揚

中國固有的仁義上,自有它不同的方式。

在此,仁義的內容值得探討。

在第三節中介紹了幾則劉錫鴻見聞所及的、西洋文明的「根抵」。例

如,在海德公園所見的「育民」等民生,以及被他評定為「國致富者,亦

由此」的人民之「奮發 J '還有政刑上的公正等等;這些「根抵 J '要之

皆出於民自樂、民所樂的「民樂 J '同時也發揚光大了民樂。他說:

民皆優游自通,貝 IJ民意安而天下泰平。吏皆優游自遇,只 IJ百事廢

而天下衰亂。今之政治當事者,雖知講求富強,卻未探討富強之道何

在。

並且自注: I斂聚民財 , 非所以富 , 實所以 自 貧 。 J (叫

這是說, I 民 樂 」 一 則 在於 使 民 自 適 , 一 則 在於 不 使官 吏 自 適 。 基於

第二點,就出現了第三節所述的「宜其整前官政 J ;在此不喻自明。

基於上述第一點,就出現了根植於儒家傳統萬物一體之仁的、農本主

義式的均富思想。在此這也顯示了他的、堪稱為「中國的特性」。
第 10章一位反「洋務」人士 229

..一氏獲販運之利,千百之民受貨寶之害。至氏財皆為販運取

盡、而無利也,憂貧妒富者、皆嫉視商賈而劫奪其財(自注均平,

則不爭。今,商賈之利,唯有資本者專之,於億萬貧民無孟。爭端無

有不起也)。天下因之紛然。 [ 25 J
在此令人聯想到第三節中所述,他在倫敦泰唔士報社表示: I"為何不

讓 2800人就業 ? J、以及他在考察農機時詢問「義塾」的數量等意想天

聞、突如其來的問題。根據他對當時中國的認識,工商業的振興將帶動官、

胥吏、大紳和資本家、大地主的富裕化,反之造成小民的貧窮化;要言之,

這只會造成財富在社會上的偏激化。這個認識,就是促成他反對鐵路和採

礦的巨大要因之一。

要言之,根據他的看法,在中國,移植歐洲之「器 J (在此,係指工

商業)所需的社會條件尚未具備;由於這個條件的相異,在英國,根抵上

以仁義(二民樂)為本的那種器,在中國反而會妨害了中國的仁義(=民

樂)

如前所述,他在英國接觸了「器」之所以能夠成立的、那種充實具在

的民樂(=仁義) ;然而同樣的「器」卻無法移植到中國,要言之中國欠

缺了同樣條件的民樂(二仁義)這種痛苦的敗北感,他想必是遍嚐無

疑。在幾乎是過度的英國禮讚、以及對中國實況幾近悲觀的嚴峻認識下,

他切身感受了挫折屈辱的敗北感;雖然如此,如本節開頭所述,他並未因

此而全面降伏。

I"{二義」是東西方具有存在的,這個事實的確令他體會到本身的劣敗弓

但是,仁義(二民樂)在中國的發揚上,他認為只要在「民樂」就是「中

國之民」的民樂這個基礎認識下,那麼根據這個個別性,就可以把「敗北」

相對化;於是他甚至試圖就禮樂制度(亦屬仁義的表現)等等來堅守本國

的獨特性。事實上,第三節所述《英輯私記》中記錄的舞會或婚禮葬祭等
230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等,都是為了確認它的異質性,並藉著認同對方的獨特性、而試圖主張自

己的獨特性之材料。在這個意義上,他所認知的汎世界主義,固然不是中

華汎世界主義,亦非西歐汎世界主義,而是在包容東西的獨特性之基礎上

的、要言之人類的汎世界主義。

最後,必須探討他所具地方自治和立憲君主制的志向。先前所述郭嵩

黨的日記中,可以看到劉錫鴻把「君民兼主之國政」視為「享國長久」的

要因。話雖如此,在此必須再次強調,他並非原本就是立憲論者。事實毋

寧是與之相反的;例如在推定為渡歐前的光緒元年的文章中闕,他就表

示: I政令統於一尊 ( 皇帝 ) J I 中國政治必操諸朝廷之權」 為宜 。

就這個角度來看,至少他當初是安於清朝專制體制的人。不過,值得

注目的是,在同一篇文章,他一方面提出「夷狄(西洋)之道,無法施於

中國」的見解,另一方面卻相當詳細地介紹了夷狄的政體。

洋人所謂國主,與鄉里中首事(先導者)同。(自注一上下等威、

無差別。)所謂官,與鄉里中富室大家同。(自注。略)國主由公舉

而舉。(自注。咚)并以一定之傢祿。(自注一國主不能仝有其圓的

土地;各人墾之、各人所有之。)蓋在擔任一國之事,卻不許專斷其事。

遇事,則集合富室大家及一國之眾而公議之(自注一議事院即鄉約公

所之類,國主亦親自考慮其地之利益而聽從眾議)

從這一段敘述中,所謂「鄉里 J I首事 J I上下等威 J I 富室大家 J I鄉

約公所」等等顯然意識到中國的自注,可以察知,西洋政體在他眼中,絕

非是與中國無關的其他世界之物。但是在上文之前,他卻說: I洋人的商

人,參與政治,官商相衛,依賴商力養兵。其法與中國相較,並不優越,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人士 23 1

情形與中國迴異 J ;這意昧著事實上「商人參與政治 J (即, I 國 主官 商

體制 J )這種商人主導型的層面,被他視為與中國「情形迴異」、而遭到

排斥而已;除此之外,他對西洋的實態,毋寧說抱持著極為強烈的關心。

一方面倡言「政令統於一尊 J '另一方面卻如上述(對西洋)如此強

烈的關心,說來不無矛盾;但是,在他內心絕無矛盾之處。因為在他來說,

問題不在於君主專制或立憲制等體制的抉擇,而在於上述二者能為「民樂」

帶來什麼?此故,被視為商業主導型的體制,倘若因此而阻礙了中國的「民

樂J '當然被判定為不善;反之,它被確認充實了「民樂」的話,評價隨

之轉而為善。

至倫敦兩月,細察其政俗,父子之親、男女之親,殆未(以禮)

論之;貴與賤,亦然。除此而外,其他稱之善治可也。無冗官、無遊

氏,上下之情、無隔絕,無殘暴不仁之政,亦無虛文應酬之事。(27)

此制(英國地方官之制) ,與漢之三老、明之里老幾同。然被選

舉者,為富民;選舉者,亦為富民;官決不參與其事。被選舉者為富

氏,故無貪黑貴之憂。選舉者亦富,故無賄路之弊。官不參與其事,故

不必奉承主上。由民治氏,事歸公議。......比故,教無遺法,民生無

欠財,訴訟無冤氏,交易無欺偽,道路整潔,橋樑皆修,巡捕之人勤

於職務、決無怠惰。......官助紳力,無摯肘,故(官紳之間)無窒塞

之處。 (28 )
根據上文,除了父子、男女、貴賤之間沒有道德上的秩序(指禮一譯

注)這一點外,他認為英國之治是善治的、那種善的內容,就是官無冗員,

上下無隔絕,既無殘暴不仁之政,亦無虛禮應酬接待之事,要言之,就是

官政肅然整正的狀態;不僅如此,又是「由民治民」、民生充足而政教亦

普遍公正的狀態等等,一目了然。

在此,所謂官無冗員,是指庶僚每日正午( ! )至六時,勤勵於公務,
23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大臣等在政務上亦無閒暇之時。所謂無遊民,是指士農工商皆「出心計,

所事皆彈力 J '全國無「賭館煙寮(賭場、鴉片館) J '休閒則「賽馬、

賽船、賭拳(拳擊)、賭跳(Jump ) J 等等 「寓練兵之 意 」 的情 形 。 所謂

上下無隔絕,是指「城鄉鎮埠,各舉議政院J '紳司民情而達於官,為「上

下之樞紐 J '諸事「必胥眾情 J '得到一致共識,才付諸施行的狀態。所

謂沒有殘暴不仁之政,是指刑罰寬大外,孤窮廢疾者和異方難民,貝 IJ收養

於養濟院, I"國主時遣人,察其寢食」。叉,每數里有「廣廈 J (building)


之醫院,病人由國王派遣的醫生診治。叉,戰時嚴禁殺傷俘囚和百姓等等

的狀態。所謂無虛文應酬之事,是指職役和約令受到勵行遵守,亦無「欺

誼失信等大辱J '事之是非利害徹底究明,辭受取與之間亦無虛偽的殷勤

謙讓等狀態。一一簡直像烏托邦的上述英國的狀況,正是他心目中的民樂

(二仁義)之實現,自不待言。

至於進一步在制度上保證上述民樂(=仁義)的實現者,就是被比擬

為三老和里老(二者皆是在鄉村的德重望高之士、又是基層行政的擔當者)

的富民(=紳)、即鄉紳階層所建立的自治制度。而這正是掃除中國官僚

制度下的壓抑和腐敗的、基本之道。-一司以說,在他渡英後很快就具有

上述這番認識。

在此,在公選的地方官方面,他之所以把美亞 ( Mayor )比擬為鄉大

夫、把「奧德門J (Aldennan一 譯注 ) 比擬為黨正 、 把 「看司 勒 J (Counsel


一譯注)比擬為里長,又把這種制度比擬為漢代的三老制、明代的里老制,

正顯示了他是根據中國的鄉官制度(這是從周官之制送次發展至里甲制,

其間複雜多端)來了解掌握的。這個鄉官制的主張,是清初以來的封建(=

地方自治)議論中、最為基本的制度(請參閱本書第3章)。要言之,他

並非只是單純地視之為英國的制度,而是在中國地方自治制度的立場上、

進行掌握英國的地方官制度。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人士 23 3

在此,特別值得注意者,就是他那種「仁義=地方自治」的思考脈絡一一

即,他基於民樂(=仁義)在中國須以地方自治為根抵、始得實現的這種

認識,雖則是暗示性地,谷[J明確地提出了「仁義二地方自治」的觀點。

有關國會的考察,他記錄了官紳士庶秉持各白的意見,時而徹夜通宵

地討論時政的模樣一一

官政一有錯誤,則捨之而從紳氏。故......國家一切舉事,上下同

心,依善而無不成之者。蓋合眾議而擇其官長,美而無不備;戶曉眾志

而行其政令,故力而無不萍。 [ 29 )

這也幾乎是毫無保留的讚辭。

但是,雖則冗長,以上所記皆不出他見聞所及的範圍;因此,能夠確

定的只是他具有立憲制和地方自治的志向而已。至於他歸國後,目IJ未見主

張上述議論的跡象。

但是,他對此(立憲制等一譯注)的志向或主張、到達了什麼程度,

在此並非問題所在;問題僅在於他的志向是基於什麼而來 O換言之,從民

樂(=仁義)這種根抵,一方面提出農本主義,另一方面又提出立憲制﹒

地方自治的志向一一這種特異的現象,才是問題所在。因為這種特異性,

又引發了另外一種特異現象,即他一方面讚揚議院制度,另一方面卻把五

倫視為仁義的另一骨幹。

即,他一方面把西洋之俗「以濟貧拯難為美舉」者、視為仁的一端,

又把「以仗義守信為要圖」者、視為義的一端。另一方面,則期待把這種

仁義推及五倫,做到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彼此 I f日愛 J ' I不

因好勝而奮爭心,不因恣貪欲而動殺機 J ;並藉此進一步實現「雍穆整齊」

的至治。[到]當然,他並非倡言消除君臣間和父子間等五倫的差別、而彼

此「相愛 J ;他是認為在五倫差等之間,具有「相愛」之道。

但是,這個差等間的相愛(換個觀點,或可說是具有「虛偽欺瞞」性
234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的、不好勝﹒不貪欲)的「雍穆整齊 J '卻在國際問直接發展而昇華為無

視國家間強弱之差等(所謂「外洋以富為富,中國以不貪為富。外洋以強

為強,中國以不好勝為強」口 I )云云)的、一種大同主義;就此來看,可

知他心目中的仁義,終究是自始根植於中國才有、或儒家才有的那種固有

性中。或許在面對西方的富強的仁義之優位時,他一直執著堅持東方這種

大同的仁義、在不同層次的優越性。

然而,這種反利而追求民樂的仁義思想一一即,如上所述,農本主義

和反鐵道論等「封建經濟思想」、以及涉及禮樂制度的「保守」主義,以

反利﹒民樂(=仁義)為主軸,一方面與地方自治和立憲制的志向具有共

環關係,其中的立憲制又與五倫秩序之遵守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這個五

倫秩序所具的親和力,貝 IJ無媒介地直接擴散到國際秩序中的大同主義。一

一在今天應該如何定位呢?就個人的感想而言,我認為其中對未來時代的

原理之創出,具有頗為重要的啟示。

[第 10 章 注釋 ]

[ 1 )這部《英輯日記» ,在近年出版的《走向世界叢書» (湖南人民出

版社)中,以《英輯私記》為題,並於末尾附錄劉錫鴻的「日耳曼

紀事 J 0 1981 年刊行 。

[2) «劉光祿遺稿》卷1。

〔叮當時,薛褔成的(創開中國鐵路議)(<<庸庸文編》卷2 '光緒四年)、

馬建忠的〈鐵道論) (<<適可齋記言》卷1 '光緒五年冬)業已提出。

叉,光緒六年劉銘傳上奏〈籌造鐵路摺) (參閱《清史稿》卷4 1 6 )

受此影響,同年十二月李鴻章上奏「采議鐵路事宜摺
J (<<李文忠

公全集》奏稿 3 9。此為薛褔成的代筆之作。參照《庸唐文續編》卷

上)。因此,望IJ錫鴻的奏摺可能是針對上述各篇之一的反論。
第 10章一位反「洋務」人士 23 5

[4) 據薛 褔成 〈 直IJ開 中 國 鐵路議 〉

叉,同治七年(1 868 )滿人官僚宜星在敘述法國國內火車的益

處之餘,另一方面在說明無法引進中國的理由上,貝 IJ完全集中在「破

壞父祖墳墓」一點( «初使泰西記》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 11 1跌收

錄) ;換言之,隨著舖設鐵路論的聲勢高漲,反對論的論點也是多

樣化的。

[5) 參閱板 出 祥伸 《 中 國近代 的 思想 主 科學» (同明社, 1983 年 ) 第 四

章、第二節。據此,則「格致書院」創立於光緒二年五月;因此劉

錫鴻提出的這 A段議論,是在書院創立不到半年之時。由此可以窺

知當時資訊傳播的迅速。

[6) 以上 , «英輯日記» 1 步~2 步 。

[7) 前 出 , «番禹縣續志》。

[8) 二文皆據 《劉 光祿遺稿》 卷1 。

[9) «番禹縣續志》。

[10) «英輯日記» 10 步 。

[11 )以上順序為《英輯日記» 9 步 、15 步 、18 步 、 13 才 、16 步 。


[1 2 ) 同 上 , 35 才 ~ 步 。

[13 )徐唐陸《不自慷齋漫存» (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 78輯)

[1 4 )在《郭嵩熹日記»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郭日記» )
中, I 光緒三年十一月 五 日 」 條載云 : I張 力 臣著 《蠢測后言» ­

O卷 , 專談洋務 。 先 刻第二 、 第三 兩卷見寄 」

按,小野川秀美氏推定《蟲測后言》的執筆時期為光緒 10年前

後( «清末政治思想研究» 65 、67 、69 頁 ) ;據此則有修正的必要。

[15) «瀛海論»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 11 1快收錄 ) 11步。其中所謂

的「教J '是指聖人之教和天主教;視之為劉錫鴻所指的「文明」
23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亦無妨。

[16J «英輯日記» 24 步 。

[17]郭嵩熹《養知書屋文集» (近代中國史料叢干IJ '第 1 6 輯 ) 卷 11 ,

倫敦致李伯相。

[18J 二人的不和 , 亦載於 《清史稿》 郭嵩熹傳 、 以及上述 《番禹縣續志》

劉錫鴻條。不和的結果,據前書記載,貝
JJ導致郭嵩熹奏請返國;據

後書記載,貝IJ導致劉錫鴻轉任駐德國大使。

至於不和的原因,據郭的說法,則是他在光緒二年五月準備提

出有關洋務的奏摺時,劉因「自私自利之心
J而力加阻止( «郭嵩

熹奏稿» '岳麗書社刊行, 362 頁 ) ; «清史稿》亦採用這個說法。

但在這個時期,如同《郭日記》所載: I劉雲生. . . . . 過談 。 雲生於洋

務頗有見地,而於世事多未暗悉〔傍注......具摺示之,乃至憤切以爭 J '
蓋所見原自高人一等也 J (光緒三年閏五月二十六日)所示,二人

僅止於意見的對立。其後,亦如《郭日記》所示,二人關係極為親

密良好。若據《郭日記》的說法,則二人關係之所以急速惡化,在

於劉轉任駐德大使(唯人仍舊滯留英國)後的光緒三年七月六日,

郭經人告知,始發覺劉瞞著郭而暗中撰寫日記,而且大約每十

天一次寄送軍機大臣沈桂芬和吏部尚書毛昶熙;郭因大怒, I 絕不

意其險毒至T如此」。日記文寄送沈、毛二人之事,何以令郭憤慨

至此,原因尚未明確。或訐根本原因是來自於路線上的對立。縱然

如此,其後郭在日記中對劉的主罵淒厲無比,始自「念雲生相處,

驕氣橫肆,全無人理;展轉思之,遂至失眠 J (同年七月十八日)、

「居此八月,受劉雲生之累太多。竟不知前生孽債何以如此之深。

然劉雲生凶橫頑悴,亦人世間絕無僅有之謬種也 J (同年九月十五

日)等等,簡直像失去理智般地狂怒。特別是劉並無有關此事的記
第 1 0章一位反「洋務」人士 23 7

載,更加凸顯了郭的異常狂怒之態。路線上的對立,以上述這種個

人之間的、或人際關係上(毛是薦舉劉的人)的感情對立方式呈現

出來如果說在此可以看出當時中國官場中「略域」觀念之深,

是否有穿鑿附會之嫌呢! (叉,本篇開頭提及的《中國近代經濟思

想史稿》一書,其中所載郭批判劉的文章,全部都是郭歸國後的記

述;然而,書中敘述有如郭赴歐洲就職前的記錄,殊為不當)

再者,附帶一提的是,與郭嵩熹交替的曾紀澤至倫敦上任時,

曾紀澤首先提交郭閱覽的文獻,就是劉的《英輯日記》。對郭而言,

這絕非愉快之事;他在當天的日記中如是記載:始自後述與波斯藩

王的會談, «英輯日記》的內容全部是得自通譯者翻譯的現買現賣;

這種「矯誣 J '反而令人了解劉的「用心狡詐 J '又說「人倫之旨,

仁義之言 J I 一皆以濟其 ( 劉 錫鴻一 譯注 ) 逢迎詭合之 術」 等等 ,

主罵連連( «郭日記》第 3卷,光緒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客觀公

正而論,郭的偏見強烈,殆可了解。

叉,如上所述劉寄呈沈、毛二人的《日記» ,經抄寫而送達曾

紀澤等人這件事實,以及張白牧的《蠢測后言》在享~、劉等人之間

輾轉閱讀(參照注 13 ) ,還有馬建忠的建言書被收錄在曾紀澤的《使

西日記» (光緒四年九月八日條) ,乃至李鳳琶有關西歐議院制的

評價之書翰〈巴黎答友人書> ((皇朝經世文續編》卷 103 )被收

錄於薛褔成的《出使日記續刻》卷 8 '等等;這顯示了有關歐洲的

文書,在當時有識者之間得到廣泛地閱讀。

(l 9J «英輯日記» 6'7。

(20 J «番周縣續志》

(21J 以下 , «英輯日記》吵吵。在上述的《郭日記» (參照注 1 7附記)

中,所記會談的對象不是「藩王」、而是「公使」
23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22) 對於開礦的 看法 , 他認為官吏縱使是基於充實國庫而為 ; 但是它只

有助長吏胥的賄路和貪污(盜取公帶) ,有書而無益。如果終究要

批准開礦,那麼下述的方式對國家較為有利一一即,根據牙戶的納

稅申報額的投標、而給予執照(許可證) ,招募無業之民進行開採,

所得之利不歸於官府、而歸之於民。一一因為如此一來,無業之民

得到衣食之源,另一方面由於物產豐富了,其價格亦隨之低廉。此

故,他認為採礦應由督撫直接交由地方的生員﹒貢生等經理,切切

不可委諸胃口有如山谷的地方官和大紳;唯礦藏量有限,故而僅止

於救濟「受禁令束縛」的倡優賭博之輩失業,不可以此為久遠之計。

對他而言,大地所生產的農作物,才是久遠之物。

(23) «英輯日記» 14 步 。

(24) «劉光祿遺稿》卷2 '錄辛未雜著二十二則寄答丁雨生中丞見詢。

[25 )同上。
(26) 以下 , «劉光祿遺稿》卷 2 '讀郭廉使論時事書偶筆。

(27) «英輯私記》總論英國政俗。又'與《英輯日記》吵吵
"-'20才所

載同。

(28) «英輯私記》英國地方官之制。又, «英輯日記» 34 步"-'35 才 所

載幾近相同。

(29) «英輯日記» , 1 2才。

(30) 同 上 , 25 '7 "-'26 才 。

(31) 同上 , 26 才 。
第 10 章 一位反 「洋務」 人 士 23 9

【本書主要相關人物表]

成化 I I I;嘉靖I I 萬曆I I I I I I 康熙I I 乾隆I I I I I 光緒I I

王守仁(陽明) 1472一1528

李贅(卓吾) 1527一-1602

呂坤 1 53 6一 161 8

陳確 1 604 一 一 1 677

黃宗羲 1 6 1 0 一 一 1 695

顧炎武 1 6 1 3 一 1 682

王夫之(船山) 1619 一 一1692

呂留良 1 629- - - 1 683

唐甄 1 630 - - - 1704
顏元 1 63 5一 一 1704

李祿 1 659一 一 173 3

曾靜 1 679一 一 173 6

戴震 1 72 3 - - 1 777

趙翼 1 72 7一 1 814

林則徐 1 7 85 - - - - 1 850

龔自珍 1 792 -- - 1 84 1

魏源 1794一 一 1 8 57

馮桂芬 1 809一 一 一 1 874

曾國藩 1 8 1 1 - - 一 一 1 872

左宗棠 1 8 1 2 一 一 一 一 1 8 85

洪秀全 1 8 1 4一 一 一 1 864

文祥 1 8 1 8一 一 1 876

郭嵩煮 1 8 1 8 - - 一 一 一 一 1 89 1

李鴻章 1 82 3 一 一 一 一 1 90 1

張樹聲 1 824一 一 一 1 884


240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I I I I 光緒I I 民國 人民共和國

容閉 1 82 8 - - - - 1 9 日

張之洞 1 83 3 一 1 909

西太后 1 83 5 一 一 -- 1908
曾紀澤 1 83 9一 - 1 8 90

鄭觀應 1 842 一 1 922

馬建忠 1 845 一 l 劍)()

黃~憲 1 848 一 一 1 905

陳此 1 8 5 1 - 1903
嚴復 1 85 3 一 一 1 92 1

康有為 1 8 5 8 一 一 1 927

何啟 1 859 - - 1 9 1 4

袁世凱 1 8 59一 1 91 6

譚制同 1 865 一 1 8 98

孫文 1 866 - - 1925
唐才常 1 867 - 1 9∞

章炳麟 1 86 8 - - - - 1 93 6

光緒帝 1 87 1 - 1908
梁啟超 1 873 一 1 929

陳天華 1 87 5 - 1 905

陳獨秀 1 879 - - - - 1 942

魯迅 1 88 1 - - - 1936
劉師培 1 8 84 - 1 9 1 9

鄒容 1 88 5 - 1 905

朱執信 1 8 85 一 一 1 920

蔣介石 1 88 7 一 一 一一 1 97 5

李大釗 1 8 8 8 一 1 927

毛澤東 1 893 一 一 一 - 1 976


後記 24 1

後記

來到台灣的清華大學兩個月了。一且停留暫居,對於台灣與大陸﹒香

港之間的關係、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密切程度,又有一番新的體會和理解。

台灣與香港的關係,姑且不論;就台灣與大陸的關係來看,例如各家

報紙在「國際版」、「政治版」之外,又騰出一頁篇幅的「大陸新聞版面 J '
其中刊載北京政府的言論和活動、知識份子的談話,以及經濟發展狀況、

街坊間的傳聞等等,較諸日本報紙的報導遠為詳細。又,除了報紙的氣象

消息外,電視的氣象報告節目也必然報導大陸各地的氣候、氣溫;其範圍

則遠及潘陽、乃至西安、蘭州。由於此地的電視可以直接收視日本 NHK

的衛星節目,於是每天在 NHK報導國際新聞的時間中,北京廣播的新聞

就以中國話直接出現在多數觀眾的眼前。

人的交流也相當瀕繁;台灣對大陸開放政策實施以來,據說以「探親」

(探望親戚)名義前赴大陸的人數,已經高達五十萬人次。此地的學生亦

有多人暢遊大陸歸來;問其印象如何,貝 IJ不假思索地表示彷彿回到二十年

前台灣的光景、令人懷念等等。此外,在香港舉辦,而以台灣大學、上海

復旦大學為主體的學生討論會,也成了每年的例會。另一方面,來自大陸

以打工為目的的偷渡者亦多;幾乎不出十天,就有一則連人帶船被海岸警

備部隊逮捕的新聞出現。然而未被逮捕的大多數,無疑地都能平安無事而

在此地關係者的庇護下,支撐了此地的下層勞力;等到儲蓄了一筆金錢(以

日本幣值換算,台灣的工資是大陸的十倍) ,則又偷渡返回大陸。 4月 18

日 ( 1 989年)的報紙,首次報導公立學校的教師、記者、演藝人員,獲准

「大陸探親」的消息;同時又刊載各界知識份子的談話,呼籲政府開放學

術交流的幅度。

經濟上的關係則更為緊密。大陸、香港、台灣三地之間的貿易管道,
24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自不待言;台灣對福建、廣東沿海各省的鄉鎮企業之投資熱潮,報紙的「經

濟版」上觸目可見詳細的報導。話說這個商業管道,雖是我到此地後才真

正感受到它的存在;其實這只是所謂「華僑脈絡 J (華僑 network )的一

小部份而已。一旦拭目細看這個「脈絡 J '台灣、香港、大陸固不待言,

事實上它覆蓋了越南、泰國、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的全部地域;其中

蘊涵了宋代以來牢不可破的歷史之蓄積。比方說,新加坡的李光耀首相、

菲律賓的艾奎諾總統,都是華裔(華僑後裔)人士;時至今天,雖則國籍

不同,然而就像艾奎諾總統訪問中國之際,猶然順道赴褔建省參拜她的祖

父之墓所示,其間血緣上的聯繫依然鮮活其在、存續不絕。

在此令人聯想到一個問題,即我們日本人在考量中國之際,都是基於

某種「公」之歸屬主義的觀點(以國家、王朝、政治為中心)來看中國;

至於從中國人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層面、進行觀察的?見點,則似乎有所欠缺。

例如,目前為止,一旦提到中國所謂的民族獨立,至少就我而言,是指北

京政府的成立;至於中國人民,則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基於這個

觀點所見的中國,並末包括香港和台灣,更遑論東南亞的華僑。這個觀點,

或訐與我們日本人在日本列島形成單一民族的國家,以及「日本人」與「日

本國」兩位一體化,並非無關。

這種「國家歸屬主義」下的中國觀,也表現在日本國的外交層面上。

一旦與北京政權恢復國交,日本政府與台灣的官方管道,至少在形式上完

全斷絕。例如,就我們周邊的學術界而論,無論是「國際交流基金」或「學

術振興會 J '只要是政府機構的基金,則不能適用於台灣的學者,更遑論

以國家經費邀請台灣的學者、出任國立或公立大學的客座講師。叉,對於

來自台灣的留學生,日本官方並無公費留學的正式管道。至於來往的飛機,

眾所皆知,飛航台北的是官方「日本航空公司」的替身 ( dummy。指日本

亞細亞航空公司) ,台灣的「中華航空公司」的飛機則只能在羽田機場起
後記 243

降。面對這種現象,在沒有國交的現況下,我們自身一直視之為理所當然。

即,我們一直採取「國」交主義的思考模式。但是在另一方面,試看美國

的對應方式。他們與北京締結國交後,依然不變地招待、聘請台灣的學者,

出任國立﹒公立大學的客座教授;針對台灣的留學生,也保留了公費留學

的管道。又,交通往來方面,則「中華航空」飛往舊金山國際機場,而美

國的航空公司之飛機也大大方方地降落台北。與日本的對應方式相較之

下,其間的差異,歷歷可見。

這個差異,是否出自於「日中」之間與「美中」之間的力量關係不同?

還是因為外交手法上的優劣有別?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確定的原因之一,

則是把「國」視為「公」的、那種「公 J (日本式的公=扣扣-'? In 之原

則,日本人非常執著;其間好壞不論,就是沒有融通性。

這種以「國」為主(國家歸屬主義)的觀點,也存在於我們學界的「中

國之研究」中。我們在不知不覺之間,一提到中國,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

國的領域範圍加以掌握;在探討亞洲和中國近代之問題時,也在有意識或

無意識之間,限定在這個領域的範疇內進行考量。此故,掌握大陸﹒香港﹒

台灣之間鮮活具現的動脈、或東南亞的華僑脈絡等視點(要言之,站在中

國人社會的角度、總體性地掌握中國之視點)相當薄弱。就這一點而論,

除了少數的先驅人士,大多數的我們一直沒有美國在「近代中國之研究」

上所見的、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拘束的某種廣角性。這個原因之一,或是

因為我們自始就未具備美國那種多民族性、多社會性(這促使美國人能夠

把華僑社會納入視野)。事實上,來到台灣後切身感受者,即本地學者與

美國、加拿大學者在交流上的深厚關係。這個交流,是透過華裔美國人、

華裔加拿大人(要言之,華僑脈絡)而進行的;而美國人和加拿大人的學

者,也搭上這個華僑脈絡、並參與這個脈絡,從而結成了南起新加坡乃至

澳大利亞的、就整體而言即所謂「太平洋網路 J (pacific network) 。 例如 ,


244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數年前在夏威夷舉行的「國際朱子學會議」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者也

齊聚一堂,無疑正是這個網路發揮了機能所致。海洋,對我們日本人而言,

是名符其實的國界;對中國人而言,卻是交通的航線,是較諸陸路更為自

由自在的海路。從這個角度看去,二個「中國圈」的存在於是出現在我們

的眼前一一一是以福建、廣東、香港、台灣為起迄點,而包括東南亞乃至

澳大利亞、美洲大陸的太平洋網路,即所謂「海路的中國圈 J ;一是北方

在不同形態下卻同樣擁有的(包括西伯利亞、蒙古、中亞細亞在內)的交

易圈,即具有「絲路」的歷史之所謂「陸路的中國圈」。這也是不為「國

家」這種架構所拘的、 I t士會」層面上的中國。

基於上述這種「二個中國圈」的實在感,再來檢討日本戰後的中國朋幸,

則可發覺我們未免過於拘泥「國 J (國家)歸屬主義; l~t故 , 我們的 中國觀

越發趨向於理念性﹒抽象性的發展;較諸美國人的現實性﹒具體的中國觀,

不及之處頗多。要言之,我們對理念 t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革命或社會主義) ,
過去未免過於「一廂情願」。而令人遺憾的是,其中多少可見面對大國時的

「事大主義」、或藉著「國家 J I非國家」 來區別大陸和台灣的一種權威主

義。甚至於在日中國交恢復後,出現了某種奇妙的差別意識;且 I] ,與大陸學

者的密切交流,被視為美談,一旦面對台灣的學者,則不屑一顧。至此,這

不只是對理念「一廂情願」、與理念「玉石俱焚」而已!

那麼,去除了「國」或政府的中國之架構後,一旦注視「社會」層面

上的中國峙,它的現況究竟如何呢?在現象上,首先就是過去由於共產黨

政權和國民黨政權的執著、因而一時間鎖的「台灣海鹹」之管道,在事隔

四十年後的今天終於復活了。其中,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管道所繫的「社會」

脈絡儼然存在的事實;還有這個「社會」本來具足的力量、終於促使一度

被截斷的動脈復原之事實(要言之,我們可以發現政治力量終究無法截斷

這股「社會」力量)。事實上,在大陸,中國所謂的沿海工業政策,就是
後記 245

這個歷史上實際存在的同士會 J之復原力的產物;換言之,由於這是自然

性的力量,因此海峽兩岸的政府再也無法截斷這股力量。無可置疑的,在

兩岸政府為「一國兩制 J (北京方面)、或「一國兩府 J (台灣方面)的

原則而爭議不休之間, I 社會 」 的層面則直截 了 當地以 自 己的 力 量修復 了

兩岸的聯繫關係。就「制度」而論,下述反「國家」或非「國家 J (=否

定「國家 J )的見解,在「社會」的層面是可以成立的一一即,大陸的社

會主義體制(特別是土地改革)有助於大陸的百姓;然而另一方面,台灣

一直大力輔導資本主義式的工業發展,這對自耕農眾多的台灣百姓是有益

的;乃至香港,由於在英國的統治下,因而發展上一直以自由貿易據點為

目標,是有利於香港的百姓的。反過來說,創造這些體制者,或說這些體

制之所以能夠持續,也許是因為 I t士會」之力因應個別的需要、而使之如

是發展而來。

基於上述這種「社會」層面的視點來看,最近饒富趣味的一件事,就

是分別發生在大陸和台灣的、「反對一黨獨裁」和「要求民主」的聲浪之

高漲。

來到此地後,令我最為關心注目者,就是大陸的反體制知識份子方勵

之氏(天體物理學者。胡耀邦下台之際被開除共產黨黨籍)、與台灣的反

體制知識份子胡佛氏(台灣大學教授) ,二人分別在北京與台灣透過電話

交談(現在大陸與台灣之間的郵遞與電話已經開通) ,並在電話中各自批

判自己的政府和執政黨,又討論有關民主權利的擴大等等;其內容刊載於

此地的民進黨系報紙「自立早報 J (1 989 年 3 月 20 日 、 2 1 日 , 分兩天一

頁滿版的連載)

談到「民主化 J '在台灣,國民黨的一黨獨裁業已宣告終結;批判國

民黨和政府的報紙、雜誌和書籍,在街坊間已經可以自由買賣;就這一點

而言,台灣至少領先大陸一步。但是大陸方面,根據此地的新聞報導,在
246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我撰寫這篇「後記」的今天 ( 4 月 20日) ,高呼「民主化」的北京學生,

正集合在天安門廣場;依我過去與北京的學生或知識份子接觸後的感想而

論,由於這個呼聲的根抵非常深遠厚實,我確信它雖則將經歷幾次轉折,

最後則必然帶動社會的民主化。(附帶一提的是,根據報導,上書要求中

共中央與學生對話的四十九位北京的知識份子中,赫然出現了才氣縱橫的

思想家李澤厚氏,乃至中國哲學界的長老張岱年氏的名字。透過這位與其

說是反體制者、毋寧說是溫厚篤實的共產主義者張岱年氏的這項行動,我

們可以察知這個學生運動所真的共嗚圈之廣)

在「民主」這一點上,沒有台灣、香港、大陸之別,這是人人有志一

同的要求;這是不分韓國、日本、乃至北方的朝鮮共和國(北韓) ,人人

有志一同的目標。而且就像最近二、三年,韓國、菲律賓、緬甸、巴基斯

坦等國從獨裁到民主的演變,事實上在亞洲,這已經逐漸形成一股無法阻

止的潮流。

極言之,對中國人而言,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政府)或中華民國

(國民黨政府)與否,都是次要的問題;根本大義在於「民主」在中國人

之間能夠伸張擴大到什麼程度,又如何才能正確地推廣普及。這個觀點,

同樣適用於亞洲全土。

體制和政府,這是出自於民主(要言之,這是因應社會的需要)而由

人人決定的。
回想起來,本世紀的四o · 五0年代,是亞洲各民族如同歐美獲得所

謂「國家」的年代;六0年代,則是東西方在「國家」這個體制下彼此對

立的年代;七0年代,則是上述東西之壁崩壞而引起混亂的年代;八0年

代,則是較諸政治、更側重經濟優位的原理(換言之,較諸國家、更側重

「社會」的原理)而藉以進行亞洲的重編之年代。從這個變遷看來,九0

年代或許是「社會 J (更具體的說法,則是亞洲的人們)突破國界而朝向
後記 247

「實現民主」的目標,並準備邁入下一個世紀之年代。

若就亞洲與歐洲的關係而論,二十世紀是歐洲侵入亞洲,而亞洲則組

成「國家」這種外來的架構藉以抵抗歐洲,並試圖與歐洲對等化的世紀。

從這個觀點來看,二十一世紀殆非亞洲與歐洲之間彼此對抗,而是突破歐

亞之壁的人類全體的世紀,又是人類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並在民主的基礎

下謀求全體普及而息息相關的、民眾本身的世紀。蘇聯的革新開放,以及

東歐的新動向等等,顯示了這個潮流並無東西之別,它逐漸成為一股退無

後路的力量。

於是,在此令人生起如下的省思;即,

我們的「中國之研究 J '實有必要成為上述人類全體的民主和社會之

世紀、在建設發展上的助力。

根據最近 NHK衛星電視台播出的美國的節目之報導,巴西在其「近

代」化的名日下,一年之間強行採伐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林木量,高達日本

列島森林的三分之一。這個行動,固然部份出自於償還外債的壓力,部份

則出自於巴西政府堅持所謂「國家」的原理,即|面對歐美各國的自然保護

團體之呼籲(保護地球,防止地球的沙漠化、溫熱化等等)之際,巴西政

府「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 J '把歐美的「呼籲」視為「侵害國家主權」而

加以拒絕。巴西的植物學者提出建議: r債權國大可取消債務 , 代之以亞

馬遜森林的保護工作、責成巴西政府執行。若非如此,未來在保護地球的

前提下,各債權國勢必付出更多的經費在亞,馬遜森林的復原工作上」。在

此,這個問題可說是綜合顯示了二十一世紀的論點。即,面對各國的主權,

以及基於主權而來的近代化(根據這個節目的報導,巴西的近代化,其體

而言則是濫伐森林、為圖利大地主採掘礦石的工業化;其結果之一,則是

破壞了生活上依賴森林的少數民族的生活) ,一旦為地球帶來災難時,我

們應該站在什麼視點加以考量?一一要言之,這是人類或民族、地球或社
248 做為 「 方法 」 的中國

會、乃至主權或正義、權力或民主等等「二者擇一」的問題。

二十一世紀之中,二十世紀的「國家」、「主權」、「近代化」等所

謂歐洲原理,或許必將面臨重新檢討。如何調和地球上的自然與人類之存

在,還有人類之間的民主和社會之自我實現,或是未來的共通課題。

我之所以提出「以中國為方法,以世界為目的 J '乃是基於個人如下
的預感,即相對於舊來的歐洲的「國家」原理,亞洲的「社會」原理在構

築二十一世紀的世界觀上,或是不可或缺的。這個「社會」的原理(按中

國式的表現,亦可說是「天下」的原理、或「生民 J的原理) ,要言之就

是人與自然調和、人與人連帶一體的民主的大同之原理。我們實有必要從

歷史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各個領域一一要言之,藉著綜

合性的中國學之創立一一加緊解明這個原理,並賦與理論化。

這篇「後記 J '在不知不覺間變成了「長篇大論 J ;總之,這本書是

四o · 五0年代迎接青春、六o ·七o ·八0年代潛心於中國研究工作的

我,在此八0年代的最後一年,面對下一個世代之際,所做總結的自我檢
討﹒自我批判之書。

根據本書的催生者、「東京大學出版會」的門倉弘氏的說法, «竹內

好著作集》如今業已絕版;年輕人之間不知其人其名者,甚至有增無減。

從這個事實來看,四o · 五0年代在竹內好氏的影響下起步的筆者本書,

或許只能說是時代落伍者的鞭歌。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又有所期待;期待

著新時代的揭幕、能夠奠基於對古老時代的正確批判和繼承。例如,本書

之所以執著於「洋務一變法一革命」這種構圖的研究批判(這對九0年代

年輕的中國研究者,已無任何魅力) ,是因為在七o ·八0年代中,這是

有待施以正確批判的課題;而且唯有筆者的世代,才能解決這個課題。因

此,本書所收有關這些論題的文章,並不根據目前筆者的觀點和研究成果
後記 249

加以修訂,反而刻意保留原貌,希望藉此保存十年前當時的問題意識。

此外,本書也收錄了目前筆者全心關注的「儒教復興」的問題研究。

雖則無奈,我在不知不覺間卻已成了第一世代的人。但是,由於在東

京的研究會等學會中,常與多數東亞的近世﹒近代史、近代思想史研究等

領域中的優秀後輩們(例如,第二世代的演下武志、佐藤慎一、渡邊浩、

平石直昭、宮島博史、岸本美緒等人,以及第三世代的黑住賢、寺田i告明、

村田雄二郎、緒形康等人)共同切磋討論,無論在明裡在暗裡,我一直深

切感受到諸氏的敏銳批判J ;拜此之賜,我在思考「近代」這個課題時,得

以一直保持緊張戒懼的心境。

我之所以接受門倉氏的勸誘,而興起結集出書的念頭,是因為上述緊張

戒懼之中,猶然有所堅持的心境使然。即,面對第二、第三世代「請君謝幕

下台」的尖銳呼聲不絕於耳之際,我固然不無同感;然而正因此故,我反而

覺得不可隨便鞠躬下台,一走了之。為了激發凸顯諸位的批判,我實有必要

留下被諸位視為批判對象的、吾輩第一世代的時代甜蝴\ 0 I"率直自暴其短 J '

這正是此刻本書完成結集的率直心境。且幸在今後中國學的方向設定上,自

信與第二、第三世代之間尚無大另 IJ 0 今後在學習年輕世代所具更為深遠的問

題意識之餘,但願在能力所及之內,為大家提供→臂之助。

最後,對於賜與機會、讓我得以在此「說短則短」的四個月間,身處

台灣而以新的視角思考中國的、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所長張永堂先生,以

及研究所的諸位教授,乃至在課堂上耐心聆聽我「辭不達意」的中國話之

講課、又擔任討論的對于、為我今後的中國研究工作帶來新活力的此地研

究所全體學生,容我在此表示謝意。

溝口雄三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二日

於台灣、新竹市、清華大學西院
25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本書各章論文出處]

本書收編諸論文,原刊雜誌、卷期,記錄如下(依原文題名一譯注)。

叉,收編之際,第 1章和第 5章做了部份修訂,第 2章和第 9章則有大幅

度的訂正、補充。

*第 1章「中國的近代」在 a石視點一一《凹» 1980 年10 月 號-----198

1 年1 月 號 ( 東京大學出版會 )

*第2章近代中國像的再檢討一一《史潮》新 1 9 號 ( 1 986 年 7 月 ) 原

題(.J,光先rJ r 近代 中 國 像 」 合 防 守 弓τ 〉

*第3章中國 l三扣 It石「封建 J t 近代 一一 《文明研究》 第 7 期 (1 98

9 年3 月 , 東海大學文明學會 )

*第4章天下 k國家﹒生民主國民-一《歷史學研究» 555 期(1986 年

4 月)

*第5章方法 t L- τ 的 中國 一一 《凹» 1987 年1 月 號

*第6章津田 ν于學主之h-力這色的中國學一一《津田左右吉全集» (第

二次)第 1 8卷、第 1 9卷出版月報( 1 98 8 年 2月 -----3月,岩波書

店)

*第7章 7 7 / 又 ~ T學 k日本漢學缸中國哲學一一《空潭» 3 (1989


年 1 月 )

*第8章「儒教 J\.- 本 -iT ν 又 J ,ζ 際 L τ

l. P 家 「儒教 J\.- 才、 -iT / .A J 在E 步 考 文 志 今 一一 《空潭» 1(1988 年

1 月)

2. 日 本 的 宋明學研究 缸 中國 的 宋明學研究 一一 《空潭» 2(1988 年12

月)

3 儒教 主 近代 扣 主 rJ 現代 一一 《讀賣新聞» 1988 年10 月11 日 ( 改

題)
後記 25 1

4.儒教資本主義 色 儒教社會主義 一一 《凹» (1 989 年 1 月 號 )

*第9章 近代 中國像 l主 歪 Iv -C p l;( p力主?一一《歷史主社會》第 2 期

(1983 年5 月 , I) 7' 口 ;有 一 ← )

*第 10章 ifJ石反「洋務」一一《伊藤漱平退官記念論集» ( 1986 年3 月


,汲古書院)
附錄- 253

[附錄一】
日文專著論文題名一覽

*本篇所列中文題名,純屬暫譯,僅供參考。

*括弧( )中之數字,表示日文論著出現之章節。

*本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序;譯自歐美之著作,貝 IJ集中條列於後。

丸山真男

* (日本的 T ~ 至于 I) 文 L>. > 一一 〈 日 本的民族主義 > (I)

* (日本 l ζ 扣 , t 石 T ~ T 7,' L>. >一一一(在日本的民族主義>


3 I) (I)

* «現代政治的思想主行動»- «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 (I)

山本英史

* (清初 l 三 扣 l于各包攬的展開〉一一〈清初的包攬之展開> [3)

大谷敏夫

* (清代鄉紳仿理念 t現實一朋黨﹒封建﹒井田論是中心 t l τ 〉 一一

〈清代鄉紳的理念與現實從朋黨﹒封建﹒井田論考察> (3)

中江兆民

* «中江兆民全集» (2)

中江藤樹

* «翁問答» (3)

回原國司郎

* (日本的「公﹒私 J >上下(日本的「公﹒私 J >上下 ( I I

久保田文次
* (近代中國像 l立歪人l' P 忍 力這 7 > - (近代中國像歪曲了嗎 7 > (2)

(9)
25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 國

小野信爾

* (李鴻章的登場〉一一(李鴻章的登場) (9)

* (准軍的基本的性格在防守今 τ ) - (准軍的基本性格初探) (9)

小野川秀美

* «清末政治思想研究» (2) (叫
中村義

* (洋務運動主改良主義〉一一〈洋務運動與改良主義) (9J

末成道男

* (社會結合仿特質)-(社會結合的特質) (2)

田民利

* (戰前期的 b別國 i ζ 扣 ( t石洋務運動的評價位-:J p τ〉一一(戰前時

期我國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2)

日黑克彥

* (湖南變法運動 l 三 扣 , t石保衛局的歷史的地位)- <湖南變法運動

中保衛局的歷史地位) (9)

安部健夫

* «清代史的研究» - «清代史之研究» (9)

竹內好

* «魯迅» (I)

* «竹內好評論集» (I)

* (中國的近代主日本的近代一魯迅在手抓力h句主 L τ)-( 中 國的

近代與日本的近代一以魯迅為線索) [I)

* (東洋的社會倫理的性格)- (東洋的社會倫理的性格) (I)

* (中國仿民族主義〉一一(中國的民族主義) (1)

* (日本主 7 ~ 7 )一一(日本與亞洲) (I)


附錄一 25 5

西川喜久子

* <順德團練總局的成立〉一一(順德團練總局的成立) (2)

西順藏

* <無力主已叮形成一一 r b :hb :h 中 國人民 」 仿 成立 l 三 令 p τ 〉 一一 ( 從


「無」生起一一「吾輩中國人民」的成立面面觀) [I) (2)

* «中國思想論集» (2)

* <中國近代思想的念力尬的人民概念〉一一〈中國近代思想中的人民概

念) [2)

* <ζ :h 扣 色 的 儒教及 u 中 國 思想 〉 一一 〈 今後的儒教及 中國 ,思想 ) [2)

* <哲學的運命匕-:J p τ一中國的場合)-一〈關於哲學的命運一從中

國來看) (2)

* <文化大革命怯階級鬥爭?海各〉一一(文化大革命乃階級鬥爭) (2)

西村元照

* <清初的包攬)一一(清初的包攬) (3)

吉澤南

* «個主共同性》一一《個體與共同性» (2) (8) -4

芝原拓自

* «日本近代化的世界史的位置》一一《日本近代化在世界史上的位置》
(9)

安部健夫

* «清代史的研究》一一《清代史之研究» (9J

杉山文彥

* <近代中國像的「歪 ~ J 金 的 〈。 今 τ ) - <近代中國像的「歪曲」

面面觀) (2) 以 ]

村田雄三郎
256 做為 「 方法」 的 中 國

* (理 t力一李大釗的「平民主義 J )一一(理與力一李大釗的「平民

主義 J ) (2)

* (-tt 1 川 本 于 4 γ 夕 又 力這 已 見 t::. 中 國 封建社會像 〉 一一 ( 人工頭腦學

( cybernetics)所見的 中 國封建社會像 ) (2)

村尾進

* (梁廷梢台海國四說)一一(梁廷梢與海國四說) (2J

谷川道雄

* «中國士大夫階級主地域社會主的關係 l 三 -:J P τ ω綜合的研究》一一


《中國士大夫階級與地域社會關係之綜合研究» (3J

尾藤正英

* (津田左右吉的明治維新觀)-(津田左右吉的明治維新觀) (6)

佐伯彰一

* (批評家主文學史家〉一一〈批評家與文學史家) (6J

貝塚茂樹

* (實證主義史觀的克服〉一一(實證主義史觀之克服) (6J

佐藤震二

* (張之洞的變法思想〉一一〈張之洞的變法思想) (9)

佐藤慎一J

* (清末啟蒙思想的成立) (一)(二)一一〈清末啟蒙思想的成立) (一)(二)


(2)

* (模仿主反發一近代中國思想史 l ζ 扣 ~ t石「西洋毛于}/..- J ,三令 P τ 〉

一一(模仿與反彈一關於近代中國思想史的「西洋模式 J ) (2)

* (7 ~ I) 力 的 中國研究 〉 一一 ( 美國的 中國研究 ) (2)

版野正高

* «近代中國政治外交史» [2J
附錄- 257

圾野良吉

* (湘軍刃性格在約<' "?τ) 一一 ( 湘軍的性格面面觀 ) (9)

板出祥伸

* «中國近代的思想 ξ科學》一一《中國近代的思想與科學» (叫

金觀濤

* «中國社會仿超安定 ν叉子l>.»一一(原著: «在歷史的表象背後一

對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探索》。日文本:若林正丈﹒村田雄三

郎譯) (2J

茂木敏夫

* (李鴻章的屬國支配觀〉一一(李鴻章的屬國支配觀) (2J

近藤邦康

* «中國近代仿思想家》一一《中國近代的思想家» (湯志鈞合著) (2)

* «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 (9)

波多野善大

* «中國近代軍閥仿研究» - «中國近代軍閥之研究» (9J

津田左右吉

* (東洋文化 c l主何伽〉一一〈東洋文化是什麼) (1)

* «:/7!思想、 台 日 本》 一一 《支那思想與 日 本» [I)

* (學間的本質) - (學間的本質) [6)

* (論語 k孔子的思想〉一一(論語與孔子的思想) [6J

* (儒教仿實踐道德)一一(儒教的實踐道德) (6)

* (:/于學 l二關寸石思。今言) - (有關支那學的省思) (6)

* (日本 l 三 扣 (t石 :/ 7學的使命〉一一(日本的支那學之使命) [6)

* (7:;7 倍 - ~:Yl" 立 忿 ~
) )一一(亞洲並非一個) (6)

* <日本思想形成的過程)一一(日本思想形成的過程) (6J
258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 <ν? 思想、研究 仿 態度 〉 一一 〈 支那思想研究的態度 ) (6)

* <二水 ν人的知性仿 l立 史 已 盡 ) - <日本人的知性之作用) (6)

* «文學 l二現 l立 td:各國民,思想的研究》一一《文學中顯現的國民思想


之研究» (6)

* «津田左右吉全集» (6)

後藤末雄

* «中國思想仿 7 7 /' .A西漸》一一《中國思想的法國西漸» [7)

閔斗基

* «中國近代史研究» (韓國) (3)

荻生但練

* «辨名» (1)

島回虔次

* <現代 l ζ 扣 (t志儒教哲學〉一一一〈現代的儒教哲學) (8) -4

閔斗基

* «中國近代史研究» (3)

野村浩一

* «中國革命的思想》一一《中國革命之思想» (9)

渡邊浩

* «近世日本社會主宋學» -«近世日本社會與宋學» (3)

黑住真

* <儒教仿日本化在 /J) 寸 步 τ ) - <儒教的日本化之考察) [7)

森島通夫

* «續 · 1 平 I) .A c 日 本》 一一 《續 ﹒ 英國與 日 本» (8) -4

湯本國穗

* <辛亥革命的結構的檢討)- <辛亥革命的結構性檢討) (9)


附錄一 259

黑田明伸

* (清末湖北省 l ζ 扣 lt石幣制改革一一經濟裝置 t G τ 的 省權 力 〉 一一

(清末湖北省的幣制改革一一經濟裝置上的「省」之權力) (9)

溝口雄三

* «中國前近代思想仿屈折主展開》一一《中國前近代思想的屈折與展

開» (大部收錄於中文版《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一譯注) (I)

* (中國 lζ 扣 l t吞公﹒私概念的展開〉一一(中國的公﹒私概念之展開〉

(I)

* (中國仿「公﹒私 J )上下一一一(中國的「公﹒私 J )上下 ( 1 ] (2) (3)

* «儒教史» (與戶川芳郎﹒蜂屋邦夫合著) (1)

* (近代中國像 l主歪Ivl' p tJ: p力'?) - (近代中國像沒有歪曲嗎?)


(I) (2)

* (光緒初期的議會論〉一一(光緒初期的議會論) (2)

* (儒教﹒封建﹒反君主制思想) (2)

褔澤諭吉

* «學間的寸寸吟》一一《勸學論» (1)

* «文明論之概略» (4)

費孝通

* «江南農村的工業化》一一《江南農村的工業化» (大里浩秋、並木

賴壽譯) (2)

鈴木智夫

* (中國,: to lt 石 近代工業 的 形成 主 洋務派 ) - ( 中國 的近代工 業之

形成與洋務派) (2) (9)

* (近代產業仿移植主李鴻章〉一一(近代產業的移植與李鴻章) (的

柚木野宣
260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 «清代重要職官的研究» -«清代重要職官之研究» (9)

* (清代綠旗兵制的研究〉一一〈清代綠旗兵制之研究 (9 )
橫山英

* «中國的近代化占地方政治» -«中國的近代化與地方政治» (3)

增淵龍夫
* «歷史家的同時代史的考察仁 -:::> P τ》一一《關於歷史家的同時代史

的考察» (3) (6)

* (歷史認識{三扣 (t志向古主義 k現實批今|←一日中兩國的「封建 J I郡

縣」論在中心 c G τ 〉 一一 〈 歷 史認識中 的尚古 主義與現實批判一一

從日中兩國的「封建 J I郡縣」 論考察 ) (3)

* (歷史意識左國際感覺〉一一〈歷史意識與國際感覺) (6)

藤井友子
* (張之洞仿中體西用論一一「西學」老學次志缸

τ 〉 一一 〈 張之 洞 的 中體 西 用 論 一 一 關於學習 「 西學 」 的主
知 日 識份子之

「倫理 J ) [附
列]
9

潰下武志

* (現在中國左近代史研究一中國社會的理解仁向 ( t τ ) - (現在中

國與近代史研究對中國社會的進一步理解) (2J

齋藤道彥

* (湖南共和國論一一一中國三十七分割構想) (3)

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

* «湖北秋收暴動經過的報告》一一《湖北秋收暴動經過報告» (9)

凡第耳梅修 ( Leon Vandenneersh )

* «7:)7 文化圈 的 時代》 一一 《亞細亞文化圈 的時代» (褔鍊忠恕譯)

(2) (7)
附錄- 261

巴納德﹒路易士、愛德華﹒塞德

* (才 I) 工 Y夕吵文~J.,.論爭) 1-2 一一一 ( 東洋學論爭 ) 1-2 (7)

里查 · H. 麥尼亞

* (才沙工 ν 夕 1) 7,. J.,. t::日本研究〉一一(東洋學與日本研究) (7)

巴拉修 ( Etienne Balazs)

* «中國文明 k官僚制》一一《中國文明與官僚制» (村松祐次郎譯。

原著: La Bureaucratie Celeste ) (2)

* (中國 l三 扣 ( t石傳統主革命) - (中國的傳統與革命) [2)

柯恩( Paul A. Cohen)


*«知仿帝國主義》一一《知的帝國主義»(佐藤慎一譯。原著: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8J-1

貝里 ( Wm Theodore de Bary )
* «朱子學 k自由的傳統》一一《朱子學與自由的傳統» (山口久和譯。

原著: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 (8J-1

馬克斯﹒韋伯

* «7'口子又夕 ν 于 4 文 A的倫理 k資本主義的精神》一一《新教主義

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 (8) -4
附錄二 263

【附錄二)
名詞譯注

*譯注名詞文末所附括弧[ )中的數字,表示名詞於內文中出現之章節。

* NIBS 一- 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新興工業地區) 0 1970 年

代,以製造業產品輸出為中心,達成急速工業化和高成長率的國家。在

亞洲,即香港、新加坡、台灣、韓國等。為了與其他地域區別,亞洲的

新興工業地區又稱 GEeD 0 (I) (8)

*文化大革命一- 1966 年 5 月 至1976 年10 月 , 在中國各地展開 的大規

模政治社會運動。其間,人民生命和社會資產的損害不可計數。一般認

為起因是,由於大躍進、人民公社失敗,而退出第一線的毛澤東,因不

滿當時國家主席劉少奇的修正主義而發起的。(I)

*日本安保抗爭運動一一安保,為「日美安全保障條約」的略稱。 1 960

年 5月,日本國會通過執政黨單獨與美國改訂「安保」條約,以此為契

機,在野的社會黨、共產黨等以國會為中心,發起全國性大規模反對運

動。 [ I )

*先驗性一- a priori 。哲學名詞。意指先去性或天賦性。近代(特別是

康德)以來,大體指在事物的認識上「不依任何經驗」之意。 a pnon
與其相對概念a posteriori 二者均是認識論上的用 語 。 ( I ) (6)

*津田左右吉 Tsuda-Soukichi (1873-1962) 。 歷 史學者 。 除 了 日 本

史的研究外,有關中國研究的著作有《道家仿思想主其的展開》、《左

傳的思想史的研究》等。 1 963年起, «津田左右吉全集》出版。 ( I )

*竹內好 Takeuchi-Yos恤旭 ( 1910'"'-' )。中國文學者。第二次世界

大戰後,致力於魯迅作品的翻譯、研究。 1 954年發表「國民文學論」引
264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起論爭,對中日二國的文化問題,有獨到的見解。主要著作有《魯迅》、

《不服從的遺產» (1961) 、 《竹 內好全 集» 3 卷 (1966) 0 (1)

*脫亞論參見「褔澤諭吉」條。 ( I J

*丸山真男一- Maruyama-Masao (1914-----) 。 政治學者 。 在 日 本政治思

想史研究上具有獨特的學風, 1946 年發表 ~超國 家主義 的 論理 k 心酌 ,

為當時思想界帶來極大的衝擊。至於引用西洋的近代政治學方法,進行

日本思想史的研究、則在研究史上開拓了新的局面。著作《日本政治思

想史研究» (1 953 )、《現代政治的思想主行動» 2 卷(1956-57 )、《日

本仿思想» (1 961)等。 [ I )

*褔澤諭吉一- H吐usawa-Y此ichi (1835-1901) 。 日 本 明 治 時代 的 民 間

啟蒙家。早年學習「蘭學 J (荷蘭學) '1860-67 年 間 , 出仕幕府 , 三

度隨行派駐歐美。 1 868年創設「慶應義塾 J (今慶應大學) '1866-70


年刊行《西洋事情» ,致力於歐美文明的介紹。

明治維新後,把明治政府視為文明開化的推進者,以改革國民精神

為目標,展開言論﹒著作活動,為當時代表性啟蒙思想家。以「一國獨

立J I 富國強兵 」 為最大課題 , 故而激烈批判封建思想 , 鼓吹個人的 白

發↑生精神和實學精神,宣示近代的合理主義。

1872 年 , ~學間的寸寸的》一書出版,其中主張人類平等,I一身

獨立 J I 一國獨立J '引起絕大反響,暢銷一時。1 875年的《文明論之

概略》則批判舊來日本文明,主張以西歐文明為目標,追求獨立。

其後,在 1 877-8 6年間,日本民權運動高揚之際,則批判民權,強

調國權優先,提倡「內安外競J I官 民調和」 。 乃至1885 年發表 「脫

亞論J '主張採取侵略主義。至明治二
0年代(18 87-96 ) ,甚至提出從

大資本的立場、邁向帝國主義之路的構想。著作《褔翁自傳»(1899 )、

《褔澤諭吉全集» 21 卷 (1958-64) 0 (I)


附錄二 265

*荻生?且揀一一 Ogyu Sorai (1 666- 1 72 8 ) 。 日 本漢學和儒者 。 主張以儒

家學說統一並整頓法治,推動社會和政治改革。 ( I J

*自然主義一- naturalism 0 文學思潮 。 1 9 世紀後期以法國為 中心生起的

思潮,代表作家為左拉等人。藉著自然科學的方法和遺傳的法則,以探

討人本體為中心;並透過社會科學的方法,試圖窮究環境的問題。

日本則在明治三0年代 ( 1 897- 1 906 )漠然地引進,其後送經演變;

要之,傾向於具有自我主張和自我批判這種二律相背式的告白小說;並

以此心境主義化為契機,一方面則發展為「私小說」

就結論而言,一般認為日本的自然主義派,由於客觀主義的傾向、

和人性的弱點糾纏一處,因而傾向於認同暗滄現實中的人之悲情;作品

則充滿幾近狂亂的苦惱、和幾近絕望的虛無感。至於它的反面,由於全

盤否定封建的道義等,並試圖從人的本來面目和現實再起步,所謂近代

的自覺,亦由此得到確立。 ( I J

*私小說:以作者自身為主角、並以自身的直接體驗為題材的小說。源自

於自然主義和白樺派。其後衍生許多支流,不可一概而論。要之,它是

試圖從下述的人物在封閉的世界中,除了被束縛的自我外,別無

所依的人們之主體,追求窮究人生意義的文學。即,它是在自我

主張的浪漫欲求、以及客觀條件下被迫自我解體的矛盾中掙扎求脫。

就批判主義和|題材的思想性處理而言,它近於風俗小說;但是它心

無旁驚、掙扎求脫不日純粹感性的心境,卻得到尊重,在大正時代中期被

視為最純粹的小說。(I)

不上部結構一一參見「意識形態」條。 [ 2 J (3)

* r統合 」 一一 日 文 「止揚 J (Aufheben [德) ) 0 r 止揚 」 一詞通常

為「揚棄」之意;在此則指哲學術語 Aufheb凹,這是黑格爾以後,在辯

證法上的重要術語。其義為把矛盾或對立的兩個概念,統一在包含兩者
266 做為 「方法」 的 中國

的更高層次之概念中。在此係採取其概念之內涵而譯為「統合 J '並加

註德語原文。 ( 2 )

*意識形態一一 Ideologie [德〕。指觀念體系或意識形態。在「歷史的

唯物主義」中,係指相對於經濟結構(指下層結構 = Unterbau )的、上

層結構 ( Ueberbau '指政治、法律上的各種制度及社會、文化的意識形

態)之全體。狹義而言,則指特定政治立場者的觀念。 ( 2 )

* I捨棄 」 日 文 「捨象 J 0 I捨象 」 和 「抽象 」 是 同 一思 考作用 的

兩面;二者都是面對事物或表象時,抽出其中的某種性質或側面,而加

以考察的思考作用。「抽象」是從各個事物或具體表象中,抽出共通的

屬性(因素) ,而綜合歸納為一般概念; I 捨象 」 則 是捨棄 未共通的個

別特殊性。在此取其概念內涵而暫譯為「捨棄 J '又加旁點以識別之。

本書的「捨棄」一詞,請做如是觀。 (2 ) (5) (8) (9)

*五人組日本江戶時代,以五戶為一組的村落自治團體。彼此負有

連帶責任,負責火災、盜賊警戒工作。 (2 )

*共同社會 Geme inschaft [德〕。社會學中,社會集團的基本型之

一。例如家族、村落等透過人的自然感情作用而結合的社會。 [ 2 )

*利益社會一- Gesellschaft [德〕。社會學中,社會集團的基本型之一。

例如企業、公會等成員基於共通的目的意識而結合的社會。 [2 )

*麥卡錫主義 McCarthyism 0 美 國 的一種狂熱的反 共思想 。 始於第

二次大戰後, 1950 年 參 議 院 國 內 治 安 分 科 委 員 會 主席 麥 卡錫 ( J. R.
McCarthy' 1908-57) 要求將國 務院 中 具有進步思想的百餘位職員撤職 。

其間引發的「麥卡錫旋風J '主要是針對共產主義者的糾舉、彈壓,其

後連自由主義者亦被捲入這個漩渦。( 2 )

*上部結構與封建的下部結構參見「意識形態」條。(3 )

*御三家一一德川家康分封三于於尾張、紀伊、水戶三地,以為幕府屏
附錄二 267

障。前二家具有「將軍」地位的繼承權,水戶家則世代為「副將軍」

(3)

*即自性一- ansich (德)。哲學名詞。黑格爾辯證法的基本概念之一;

指無自覺或未發達的狀態。 ( 5 ) (7)

* NIES 商 品店 一一 東亞NIES 諸 國 生產的家電製 品 , 包括電子計算機 、

電扇、電冰箱,收﹒錄音機、電視等;在日本,其特色為價格低廉、低

附加價值、即所謂 low-end商店。 ( 5 ) (8)

*趙容胡風潮一一趙容醋,韓國傳統民歌歌手。 ( 5 )

*新托瑪士主義一- Neo-Thomism 。 現代天主教界有 力 的哲學運動 ; 以

統合托瑪士的學說和諸學為目標,試圖對應知性、社會性的危機。

按,托瑪士( Thomas Aquinas '1224/1225-74) 為義大利的哲學家 、

神學家,多明尼可會修道士,經院哲學( Scholasticism) 的 完 成 者 。 他

結合了亞里斯多德的哲學不 [I基督教義,並發展為本身的哲學和神學之基

礎;主張理性和信仰的調和。他的思想長久以來在天主教思想界佔有重

要地位。主要著作有《神學大全» 0 (5)

*德富蘇峰一- Tokutomi-Sohou (1863-1957) 。 評論家 。1881 年於家鄉


熊本縣創設義塾,並於地方報社撰稿。 1 890年,報紙《國民新聞》創刊,

以進步的平民主義之立場聞名。 1 937年《近世日本國民史» 50 卷榮獲

學士院恩賜獎。以皇室中心的國家主義思想,成為第 2次世界大戰中,

日本言論、思想的一大中心。著作有《公爵山縣有朋傳» (1933 ) , «蘇

峰自傳» ( 1935) 等 。 (6 )
叫晶樸一- Tachibana-Sir此i (1880-1945) 。 中 國研究專家 。1901 年進入

報于1服務後,一直活躍於報界。 1 906年赴「滿扑I J (中國東北地方)

對中國農村、民間信仰頗有研究。大戰結束後,客死奉天0:審陽)。著

作有《支那社會研究» (1 93 6 ) 、 《支那思想研究» «中華民國三十年


268 做為 「 方法」 的 中國

史» (1 943 )等。 ( 6 )

*林羅山 Hayashi R但an (1583-1657) 。 日 本學者 。 治朱熹哲學 , 使

朱熹的學說成為德川幕府的官學。他用朱熹的哲學解釋日本的神道,奠

定儒化神道的基礎。

林羅山最初學佛,後篤信新儒學,極力反對佛教。德川家康時,入

仕幕府,所倡導以「忠」字和倫常為主、並主張墨守成規的哲學,有利

於政治體制的鞏固,建立了德川幕府統治地方藩侯的理論基礎。 (6 ) (7)
*貝塚茂樹一一- Kaizuka-Sigeki (1904------) 。 中 國史學者 。1932 年起服務

於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長達 3 6年。從事中國古代甲骨文字、金

石文的研究。 1 960年發表《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三大

冊,引起學界反響。著作有《中國古代史學的發展》等。 (6 )

*反薩長論薩長:指薩摩藩、長戶藩。二藩在幕府末期締結同盟,

改變立場,轉至「討幕J (討伐幕府)的行列. r 會津藩 」 貝 IJ站在 支 持

幕府的立場,因而戰攻後,未得入把於靖國神社。 (6 )

*法蘭希斯可派 Francisco ·天主教的修道會之一。 1 209年聖法蘭創

立。 1 593年傳入日本。 (7 )
*對自性一- furs凶 〔 德 〕 。 哲學名 詞 。 黑格爾辯證法的基本概念之 - ,

從「即自J性」的狀態發展而來的第二階段。這是在與他者的關係上,自

覺本身的存在之狀態;是對立或否定的階段。

如果揚棄「對自性」的階段,則可發展至「且11自而對自 J (an und fur


sich) 的階段 ; 即藉 著統一對立 的 兩者 於一種新 的概念 , 而解決 問題的

狀態。(7)

*本居宣長 Motoori-Norinaga (1730-1801) 。 日 本江 戶 後 期 的 國 學

者。主要業績: (1)透過《古事記》的研究,奠定了復古思想的體系(古

道論) 0 (2) 奠 定科學性的古典研究法 ( 文獻學 ) 0 (3) «古事記傳》


附錄二 269

等古典的註釋、研究。 (4)透過《源氏物語》的研究,提出「主情主義」

的文學論。 (5 )在音韻、文法等國語學研究的基礎上,奠定總體國學的

立場,影響後世極大。 ( 7 )

*吉田松陰一- Yoshi曲-Shouin (1830-59) 。 日 本幕府末期的勤王派志

士、思想家、教育家。其學講求兵學、儒家,兼論時事,並排除詩文教

育,否定為名利的學問。提倡述志的人生之學;其中,特別是修己治人

之學、國家經世之學。著作有《吉田松陰全集» (1972-74 ) 0 (7)

*大東亞 NICS文化圈一-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白 , 即新興工業


國家。指 1 970年代急速工業化的開發中國家。在此指韓國、台灣、新

加坡等國。 (8)

*橫井小楠一一 Yokoi品lOuan (1 8 09-69 ) 。 日 本幕末 ﹒ 維新期間政治家 。

早年遊學江戶,其後以「學政一致 J I經世安民 」 的學間 , 周 遊諸藩 。

1860 年 , 著述 《國是三論» .主張開國通商、殖產興業,藉以富國強兵。

1868 年 ( 明治元年 ) 出仕 , 因 身為耶穌教徒 , 又具共和思想 , 遭保守派

暗殺。著作有《小楠遺稿» (I 889 ) 0 (B)

*新教一- Protestant 0 16 世紀馬丁路德 ( Martin Luther ' 1483-1546) 宗

教改革後,興起的教派。反對羅馬天主教,主張聖經為唯一的權威,否

定過去形式上講究儀式的信仰方式。 ( 8 )

*清教主義一- Puritani sm 0 清教徒 ( Puritan ) 為 1 6 世紀不滿英國 團教 ,

而以清純為宗旨的教派。其特色為兼顧合理性和禁慾主義,並強調「自

助天助J 的精神 。 ( 8 )
*佐久間象山一- Sakuma品lOuzan (1811-64) 。 日 本幕末的思想家 、 兵

學家。松代藩人。積極學習砲術、蘭學; 1841 年 , 上書藩侯 「海防八策 J '

並主張利用洋學振興產業。 1 8 5 3年,美艦來航之際,上書幕府,提出「急

物十條J。此外,或引進玻璃的製造、鑄砲、種牛痘,計畫出版日荷辭
270 做為 「方法 J 的 中國

典等,活躍於時代變革中。 (9 )

*中江兆民一- Nakae-Choumin (1847-1901) 。 明治時代的 自 由民權思

想家。 1 87 1 -74年留學法國。回國後,開塾教授法式民權思想。 1 8 8 1年

與西園寺公望創立報社,攻擊專制政府,主張人民的抵抗權、革命權,

成為民權左派的指導者。 1 882年翻譯盧騷《社會契約論》並加註解,提

倡人民主權,被譽為「東洋盧騷 J 0 (9)

*盧騷一- Jean Jacques Rousseau (1 7 1 2-78 ) 。 法國哲學家 。 一譯盧梭 。


18 世紀歐洲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 作為哲學家 , 他試圖綜合基督教的理

性主義與唯物主義,將這種綜合稱為「智者的唯物主義」或「世俗的宗

教」。在政治上,他的思想以《論社會契約» (1 762 ) 為代表 , 主張天

賦人權(人民主權論) ,對法國革命、乃至近代思想的影響極大。主要

著作尚有《論人間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1 75 5 ) 、 《愛彌兒» (1762)

等。 (9 )
*植木枝盛一- Ueki-Emori (1 85 7 -92 ) 。 明 治時代政治家 、 思想家 。 早

年受到褔澤諭吉等啟蒙思想的影響,其後積極參與政黨活動, 1890 年 當

選第 1屆國會議員,一貫主張天賦人權論、抵抗精神、國約憲法、一院

制議會、普通選舉、世界和平、婦女解放,並奠定體系性的革命理論。

站在人民主權的立場,反對明治政府的專制性。著作有《民權自由論》

等。 (9 )
*岩倉具視一- Iwakura-tomomi (1825-83) 。 幕末 、 維新時期的公卿 、

政治家。早年與大久保利通策劃王政復古。 1 87 1年斷然執行廢藩置縣;

其後赴歐學習普魯士專制政治。 1 8 7 3年回國後,致力於富國強兵政策,

並採行壓抑自由民權運動和擁護天皇制的立憲方策,訂定明治政府憲法

的基本方針。其後創設「日本鐵道會社J 0 (9)

*大久保利通一- Okubo-Toshimichi (1 830-78 ) 。 幕末 ﹒ 明 治前期的政


附錄二 27 1

治家。薩摩藩人。早年積極從事藩內改革;其後上京,與岩倉具視親近;

1866 年 , 促成 「薩長連合 J '成為討藩派的中心人物。明治維新後,活

躍於政界;推行地租改正、殖產興業等資本主義培育政策。 1 878年,舉

行地方官會議,試圖推行新法; 5 月 遭到暗殺身亡 。 著作 《大久保利通

日記» 2 卷(1927) 、 《大久保利通文書»10 卷 ( 1927-29) 0 (9)

*自然法一一(1)支配自然的法則。即,自然律。 ( 2 )源自於自然(並

非源自於人為) ,而超越時代和國情的普遍妥當之規範。與實定法,人

為法相對。 ( 9 J
*布魯頓一- P. J. Proudhon (1809-65) 。 法國的社會主義者 。1840 年 ,

發表《財產是什麼» ,主張「私有財產乃竊盜行為J '嚴厲批判私有財

產制,而以相互扶助的理想社會之實現為目標。其理論為無政府主義的

源流,對後來的「激進勞動工會主義J ( Syndicalisme )影響頗大。 (9 )


*巴克寧一一 M.A. Bakunin (1814-76) 。 俄國 革命家 , 無政府 主義者 。
早年受黑格爾、布魯、頓的影響。 1 848年,參加德國 2月革命,被捕後流

放西伯利亞。脫逃後,亡命倫敦,參加第一國際,而與馬克斯對立;1872

年遭到除籍。著作《神與國家》、《國家與無政府主義» (1 873 ) 0 (9)

*向量一- vector 。又稱矢量,原為物理學名詞,指既有大小,又有方

向性的物理量(例如,量、速度、力等)。在本書中殆指 I (思潮的)

發展趨勢與強度 J 0 (9)

*井上馨一- Inoue-Kaoru (1 83 5- 1 9 1 5 )。幕末﹒明治﹒大正時期的政治

家。長州、|藩人。早年主倡尊王攘夷。 1 863年,與伊藤博文等留學英國;

回國後,致力於「薩長連合」。明治維新後,歷任民部﹒大藏大輔等職,

參與外交、財政工作。其後歷任工部卿、內相、藏相等職。 ( 1 0 1

〔資料來源]
272 做為 「 方法 」 的 中國

* «廣辭林» (日本三省堂, 1973 年版 )

*«:J/-I}- 1又外來語辭典» (日本三省堂, 1990 年版 )

*岩波小辭典《日本文學» (近代) (日本岩波書店, 1974 年版 )

* «:J/-I}- 17,人名辭典» (日本編) (1 976 年 )


* «:J ν 分 4又人名辭典» (外國編) (1 976 年 )
* «資料日本史» (東京法令出版社, 1970 年改訂版 )
做為「方法」的中國
方法l:l" τ 的 中 國
原著者:溝口雄三

譯者:林右崇
主譯者:國立編譯館

著作財產權人:國立編譯館
發行人:藍順德
出版者:國立編譯館
地址:臺北市舟山路二四七號
電話:二三六二六一七一
傳真:二三六二九二五六
印刷者:文芳印刷事務有限公司

地址:臺北市復興南路二段三二七號七樓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三月初版
定價:新臺幣貳佰壹拾元整

ISBN 957-02-3360-5
國家圖書館出版晶預行編目資料

做為「方法」的中國/溝口雄三著;林右崇譯.

一一初版.一一臺北市:編譯館,氏 8 8
面;公分.一一(世界學術譯著)

譯自:方法 c \'" τ 仿 中 國

ISBN 957-02-3360-5 (平裝)

1.漢學一研究方法 2 .中國一歷史一近代

(1600- )-論文.講詞等

627.007 8800236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