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来。
出处∶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 ∶ 刘禹锡(公元 772-842),字梦得。所作散文,简练深刻,题材广
阔,风格雄浑,在韩愈、柳宗元以外自成一家。
意义∶沉船旁边千万只帆船照旧往来,枯树前面千万棵树木正在绽青吐绿,
显现一片春色。这个名句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浮沉感到惆
怅,但却又表现出豁达的襟怀。现今也用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
代旧事 物。
例句∶父亲的收入只够养活一家人,但是他知道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 , 病 树 前
头万春来,只要发奋图强,一定有新希望。
原诗∶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出处∶《诗经·邶风·击鼓》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 法,语
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意义∶我握住你的手,但愿与你白头到老。这个名句说明情侣之间,约定白
头到老,永不分离。
例句 ∶ 在三十周年的结婚纪念日,这对恩爱夫妻以 “ 执 子 之 手 , 与 子 偕
老”来互相勉励、惜福。
原诗∶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3.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出处∶《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出自汉代文人之手,但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它被收
录在《文选》卷二十九,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意义∶不必为歌唱得很辛苦的人感到痛惜,只是懂得欣赏音乐的人太少了而
令人哀伤。这个名句感慨知音难寻。
例句∶虽然这名老医生的医务繁忙,却时常在报章杂志发表有关行医心得的
文章。“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正说明了他这份苦心。
原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粱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衰。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4.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出处∶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作者∶刘勰(约公元 465-523),文学理论家。字彦和,世居京口(今江苏
镇江),一生跨越南朝的宋、齐、梁三个朝代。所著《文心雕龙》,
是一部中国文学理论名著。
意义∶演奏过上千支乐曲后,才能通晓音律;观察过上千把宝剑后,才能识
别兵器的好坏。这个名句说明累积经验,可以提高一个人的辨识能
力。
例句 ∶ 这位电台广播员曾担任五十多场演讲比赛的评判, 操 千 曲 而 后 晓
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这场全国演讲赛请他担任总评,应该是最适
合的。
原文∶(摘录)
凡 操千 曲而 后晓 声 , 观千 剑而 后识 器 。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
阅 乔岳以形培 ,酌沧波以喻畎浍。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
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出处∶朱熹《观书有感》
作者∶朱熹(公元 1130-1200),字元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
年间进士,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著有《四
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等 。
意义∶问那水怎么会如此清澈?只因为它的源头有活水不断地注入其中。这
个名句比喻读书时,一、要注意知识更新,不可抱残守缺;二、要从
生活中吸取新的养料,不断充实自己。
例句 ∶ 陈老师常常能够引用各种不同故事来激励我们,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陈老师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经常吸收新知识
的结果。
原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 时穷节乃见 ¹,一一垂丹青。
出处∶文天祥《正气歌》
作者∶文天祥(公元 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号文山,
理宗宝佑四年(公元 1256)进士。他所作的《指南录》《指南 后
路》和《吟啸集》,记录了起兵抗元的经历,慷慨悲壮,感人至深。
意义 ∶ 在危困的关键时刻,才能显示一个人的气节,而忠贞之士都名垂千
古,留芳百世。这个名句用以赞颂临危不屈的忠贞之士所显现的坚贞
不渝的节操和高尚气质。
例句 ∶ 这位民族英雄面对威胁和利诱时,始终没有屈服, 时 穷 节 乃 见 , 一
一垂丹青,他的爱国气节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原诗∶(节录)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是气所磅礴,凛冽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① 见∶显现。

7.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龚自珍《己亥杂诗》
作者 ∶ 龚自珍(公元 1792-1841 ),字 人,号定庵,浙江人和(今杭州
市)人,道光年间进士,博学多识,为“今文学派”的重要人物。
意义∶飘落的花朵,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它将自己化作沃土,滋养出娇
美的花朵。这个名句原指作者在辞官后依然想为国事尽力。这里指为
培养新生代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例句∶虽然他已离开足坛多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他仍
旧热衷于足球运动,不断地训练新进的球员。
原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8.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 ¹ 人知,便是大恶。
出处∶朱熹《治家格言》
作者∶朱熹(公元 1130-1200),字元晦,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绍兴
年间进士,南宋哲学家、教育家。他博览群书,广注典籍,著有《四
书章句集注》《诗集传》等 。
意义∶做善事急着想让人知道,就不算是真正的善举;做了恶事,却深恐他
人得知,这是极大的罪。这个名句说明做善事要发自内心;做了恶事
要有羞愧反省之心。
例句 ∶ 他有了优点就告诉人家,有了缺点就掩盖起来,所谓 善 欲 人 见 , 不
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他的行为总会有原形毕露的一天。
原文∶(摘录)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是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在往。有喜庆,不可
生妒忌。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 欲 人 见 , 不 是 真 善 ; 恶 恐
人 知,便是大恶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
孙。
① 恐∶担心。

9. 亦余心之所善 ¹ 兮,虽九死 ² 其犹未悔。


出处∶屈原《离骚》
作者 ∶ 屈原(约公元 340-前 278),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
原,出身楚国贵族。他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学识渊博。顷襄王时,
他遭到令伊子兰等人的排挤陷害,被放逐到江南。他看到楚国前途无
望,逐于公元前 278 年投汨罗江自尽。
意义∶只要是我向往的美好理想,即使历尽艰险,也决不后悔。这个名句赞
扬一个人坚持信念,不轻易改变自己的理想。
例句 ∶ 校长为了发展这乡区的中学教育,虽然面对重重困难,却抱着 “ 亦
余心之所善兮, 虽 九死其犹未悔 ”的决心,希望能借此力量排除万
难。
原诗∶(节录)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 以 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镶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 九死其犹未悔 ;……
① 所善∶所喜爱的东西。
② 九死∶死了多次。九∶极言其多。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¹,舍生而取义者也。
出处∶《孟子·告子上》
《孟子》是记述孟轲言行的书,儒家经典之一,由他的弟子万章、公
孙丑等所记,最后经过孟轲亲自润色。孟子(约公元前 372-约公元
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
思 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受业于子思,曾游说各国,宣传其政治主
张。当时各国诸侯认为他的主张迂阔,不予采纳,于是他退而作《孟
子》七篇,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
意义∶生命也是我所爱惜的,正义也是我所爱惜的;当生命和正义不能两全
的时候,我只是舍弃生命而维护正义。这个名句表达了愿为正义事业
而献身的决心。
例句 ∶ 一个爱国的人绝对不会出卖国家来换取自己的自由和生命。 生 , 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这 至理名言正说明了这道理。
原文 ∶ 孟子说: “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
而取熊掌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
义者 也。……”
① 得兼∶同时得到。

11.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出处∶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之七十二
作者∶阮籍(公元 210-263),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曾为步兵校尉,世
称阮兵。为“竹林七贤”之一。
意义∶太高的名声使人的志向受迷惑,太看重利令人忧虑不安。这个名句劝
人勿太重视名和利,以致善良的本性被蒙蔽,而迷失了自己。
例句∶为了使生意蒸蒸日上,他不惜得罪了好多老朋友,自己也为赚钱而患
得患失。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名利真的使他变质了!
原诗∶修涂驰轩车,长川载轻舟。
性命岂自然,势路有所由。
高名令志惑,重利使心忧。
亲昵怀反侧,骨肉还相仇。
更希毁珠玉,可用登遨游。

12.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出处∶《诗经·王风·黍离》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共三百零五篇,
分 “ 风 ”“ 雅 ”“ 颂 ” 三个部分。诗经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
语言朴素优美,音节自然和谐,富有艺术感染力。
意义∶理解我的心情的人,说我心中忧伤;不理解我的人,说我有什么个人
的欲求。这个名句感叹知己难求的忧思和苦闷。
例句 ∶ 在外国行医,若未得到丰富经验,我是不随意回国的。知 我 者 谓 我
心 优 ,不知我者 谓 我何求 ,爱国的思恋该向谁说呢?
原诗∶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优,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1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出处∶晏殊《浣溪沙》
作者∶晏殊(公元 991-1055),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七岁能
诗,号称神童。他的词风承袭五代冯延巳,多写宴游之余的闲情逸
致,著有《珠玉词》 。
意义∶花瓣纷纷飘落,引发起对时光飞逝的概叹和无奈。那看去好似曾经相
识的燕子又飞回屋里的旧巢。这个名句描写旧地重游,对前尘往事怀
着无限的眷恋,对飞逝的时光引发起无限的惆怅和感触。
例句 ∶ 去年我与他在海边共赏日出,今年重游时,他已不能成行; 无 可 奈
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面对眼前的美景也显得格外凄清。
原词∶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出处∶李觏《相思》
作者∶李觏(公元 1009-1059),北宋建昌军南城(今南城县)人,自幼聪
明好学,博学通识。他主张文以经世、致用为贵,文章内容充实,也
写了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诗篇。
意义∶人们常说夕阳西下的地方是天涯,可是我极目远眺天涯,仍望不到我
的家园!这个名句强烈地反映出作者对故土家园的思念之情。
例句 ∶ 有位从印尼来的女佣,离家三年了,非常想念丈夫和孩子, 人 言 落
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正是她最佳的心情写照。
原诗∶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还被暮云遮。

15.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 ¹ 话巴山夜雨时。


出处∶李商隐《夜雨寄北》
作者∶李商隐(公元 813-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 生,工诗,擅
长七律和绝句,与温庭筠齐名,时称“温李”。
意义∶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在西窗下剪灯花,在追叙现在巴山夜雨里思念
你的事。这个名句表达对远别的亲友或妻子的思念和渴望重逢的情。
例句∶我们五位老同学,已阔别了十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
时,我们约好今年圣诞节在福隆港相聚叙旧。
原诗∶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① 却:还、再。

16.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 ¹ 是离人泪。


出处∶王实甫《西厢记》
作者∶王实甫(公元 1260-1336),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著杂剧
四种,其中《西厢记》是古典戏剧中的杰作,在戏曲文学发展上具深
远的影响。
意义∶是谁在一夜之间把经霜的树林染成一片醉红色?都是那离人的血泪所
造成。这个名句用以表达即将离别的感伤之情。
例句∶在机场送别的气氛是哀伤多过欢喜的,晓来 谁染 霜林 醉? 总是 离人
泪。眼看要和亲爱的人分手,谁不痛心呢?
原文∶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① 总:全、都。

17.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 ¹ 渔火对愁眠 ²。


出处∶张继《枫桥夜泊》
作者∶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进士。
意义∶月儿坠落了,乌鸦哀啼,白茫茫的雾气布满天空。因难以入眠,对这
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点点的灯火,引起了我无限的愁绪。这是描写霜
天夜景、游人满怀愁绪的名句。
例句∶最近他频频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种种打击,原以为来到渔村歇息可暂
时舒缓一下情绪,岂料这里偏僻冷清的情况,反而使他跌入月 落 乌
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惨境中。
原诗∶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① 江枫:江上的枫叶。
② 愁眠:因忧愁而未能入眠。
1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出处∶柳永《雨霖玲》
作者∶柳永(公元 987-1053),北宋词人。他是北宋第一代专注写词的词
人,并为慢词的开拓做出重大的贡献。
意义∶古往今来,最令情人伤心的就是离别,如今恰逢凄凉萧索的秋天,更
令人消受不了。这个名句以萧瑟凄凉的秋天景色,衬托出有情人离别
的凄苦悲凉。
例句∶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终于结束了,今晚我们在金马仑高原举行叙别会,
只见会场外夜雨绵绵,多 情自 古伤 离别 ,更 那堪 、冷 落清 秋节 ,
这 离别情景叫人终身难忘。
原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不绪,方留恋处,兰舟催
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
阔。多 情自 古伤 离 别 ,更 那堪 、冷 落清 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
柳 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

1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出处∶杜甫《旅夜书怀》
作者∶杜甫(公元 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
广泛而又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被称为诗史,著
有《杜工部集》 。
意义∶天上的星星低垂,平野宽广无垠;月随水波涌动,大江向东流去。这
个名句用以描写江边平野雄浑阔宽的景观。
例句∶在大海上夜航,天边星光闪闪,新月的影子在平静的海上飘动,这情
境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不相上下。
原诗∶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20.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出处∶杜牧《江南春》
作者∶杜牧(公元 803-852),字牧之。其诗多反映社会、时事及关注人民
的苦难。他擅长绝句和律诗,五言古诗也很有特色,在晚唐诗人中自
成一家。
意义∶辽阔的江南原野,黄莺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掩映着簇簇红花;傍水
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处处飘扬着招引客人的酒旗。这个名句用以描
绘江南春景的广阔和丰富多彩。
例句 ∶ 在这旅游胜地的度假村休息了三天,这里的景色令人陶醉, 千 里 莺
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我们简直忘掉了平日的烦恼。
原诗∶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21.安能摧眉折腰是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出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作者∶(公元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他的诗雄奇奔放、豪迈飘
逸、清新自然而不雕琢,语言富有独创性。后人誉之为“诗仙”。
意义∶我怎么能够卑躬屈膝的侍奉权贵,使我的心情压抑痛苦,不得舒畅。
这是诗人维护人格独立,对权贵投以高度蔑视的诗词。现用以赞颂不
肯苟且屈从的独立精神和高尚品格。
例句∶曾志安是位人品高尚的总经理,他不曾为了私利而讨好董事长,因为
“安 能 摧 眉 折 腰 事 权 贵 , 使 我 不 得 开 心 颜 ”是他为人处世的座名
铭。
原诗∶(全诗 45 句,此录最后五句。)
别君去兮何时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2.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出处∶冯梦龙《醒世恒言·张孝基陈旧认舅》
作者∶冯梦龙(公元 1574-1646),字犹龙,少时有才气,但科举不得志,
五十多岁补贡生。他推崇民间文学,毕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编辑和刊
行工作,编有话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世
称“三言”。
意义 ∶ 濒临悬崖才来收缰勒马,船已驶到江中才去补漏洞不久太迟太晚了
吗?这个名句比喻凡是等出了问题才去补救,已经来不及了。劝人要
及时行事,以免后悔莫及。
例句 ∶ 老师劝解不求上进的同学 ∶“ 你们都知道 临 崖 立 马 收 缰 晚 , 船 到 江
心 补 漏 迟 ,因此在考试前没做准备的人,肯定会交白卷的!”

23.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出处∶范仲淹《苏幕遮》
作者∶范仲淹(公元 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之一,诗、词、散文都很出色,著有《范文正
公集》 。
意义∶白云漂浮在湛蓝的天空,黄叶覆盖着无边的大地。秋天的景色绵延伸
展和远处的水波相连,带着寒意的翠绿色烟雾笼罩江面。这个名句描
写了一幅典型的秋景,表现了秋天的天空寥廓苍茫和秋水迷蒙凄清的
水的生动态势。
例句∶正逢落叶时节,在清晨来到橡胶园的湖边,眼前的景色凄清苍凉,使
人联想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情况。
原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
肠,化作相思泪。

24. 旧时王谢 ¹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出处∶刘禹锡《乌衣巷》
作者 ∶ 刘禹锡(公元 772-842),字梦得。所作散文,简练深刻,题材广
阔,风格雄浑,在韩愈、柳宗元以外自成一家。
意义:过去栖息在王导,谢安豪门厅堂檐檩上的燕子,如今入住普通老百姓
家了。这个名句用以感慨沧海桑田,世事变化极大。
例句 ∶ 祖父生意失败后,父亲就过着潦倒穷困的生活。旧 时 王 谢 堂 前 燕 ,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父亲才体会到家道中落,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的痛苦。
原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① 王谢∶指东晋王导、谢安等豪门世族。

25.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 ¹ 气 ² 满乾坤 ³。


出处∶王冕《题墨梅》
作者∶王冕(公元 1287-1359),字元章,浙江诸暨人,出身寒微的农民家
庭,幼年即刻苦学习,诗作质朴豪放,他也擅长画梅。
意义∶不需别人夸赞它(指梅花)的颜色多美好,只需保住那贯满天地的高
洁气节。这个名句勉励我们不要迎合世俗,应保持清高节操的心志。
例句 ∶ 这位校长一心沉醉于栽培学生,从来不奢望得到别人的赞许,这种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献身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原诗∶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① 清∶高洁。
② 气∶气节。
③ 乾坤∶指天地。

26. 取 ¹ 其道 ²,不取其人;务 ³ 其实,不务其名。


出处∶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五十一
作者∶司马光(公元 1019-1086),字君实,北宋史学家,历官至尚书左仆
射兼门下侍郎,封温国公。王安石推行新法时期,他反对变法,致力
于《资治通鉴》的编写。王安石新法失败后,他又出任宰相,尽废新
法。
意义∶择取他的主张而不管他是谁;要讲求他的实才,而不理他的名声。这
个名句劝导人们应当以才干实学来录用人才。
例句∶这所大学聘用教师是注重学术上的贡献,取 其 道 , 不 取 其 人 ; 务 其
实,不务其名,因此学生如坐春风,学业表现名闻海外。
原文∶(摘录)
有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被褐怀玉,深藏不市,则王者当尽
礼以致之,屈体以下之,虚心以防止,克己以从之,然后能利泽施于
四表,功烈格于上下。盖取其 道, 不取 其人 ;务 其实 ,不 务其 名
也。
① 取∶择取。
② 道 ∶ 学说,主张。 ③
务∶讲求。

27. 金风玉露 ¹ 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出处∶秦观《鹊桥仙》
作者∶秦观(公元 1049-1100),字少游,能诗文。其诗多记游、酬唱,对
民生疾苦也有反映,以写景绝句最有特色。
意义∶在秋风乍起、冷露方垂的七夕之时,牛郎织女每年一次的相会,胜过
人间无数次的相聚。这个名句强调真情的相聚即使短暂,要比虚假的
朝夕相对来的珍惜和有意义。
例句 ∶ 这对夫妻为了工作而分隔两地,金 风 玉 露 一 相 逢 , 便 胜 却 人 间 无
数,每三个月见面一次,反而让他俩倍觉珍惜和恩爱。
原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 玉露 一相 逢, 便胜 却人
间无数。
柔情是谁,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尤岂在朝朝
暮暮。
① 金风玉露∶秋风和夜里冰凉的露水,这里指七夕之夜。

28.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 ¹ 愁。
出处∶李清照《一剪梅》
作者∶ 李清照(公元 1084-约 1151),南朝女词人,号易安局士。她工诗
善 文,尤精于词,为词中婉约派代表。前期作品多写悠闲的少女、少妇
情怀;后期作品多悲叹身世,情调忧伤。
意义∶花儿空自飘落水儿径自流,分处两地,却只能无可奈何地干发愁。这
个名句用以表达相隔两地的爱侣互相思念之情。
例句 ∶ 大学毕业后,这对异国情侣就分手了, 花 自 飘 零 水 自 流 , 一 种 相
思,两处闲愁,这么多年来,他俩的相思愁苦却是有增无减的。
原词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赏,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
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排除,才下
眉 头,却上心头。
① 闲∶空白,这里指徒然。

29. 人情同于怀土 ¹ 兮,岂穷 ² 达 ³ 而异心。


出处∶王粲《登楼赋》
作者∶王粲(公元 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汉末
文学家,也是 “ 建安七子 ” 之一,现存有作品六十篇,《登楼赋》
《七哀诗》是他的代表作。
意义∶人们怀念故乡的感情是相同的,哪里会因为穷困潦倒或得意显达而有
所不同!这个名句用以说明怀念故乡、祖国之情是人人都有的,不应
因个人的境遇好坏而有所变化。
例句 ∶ 许多游子在外漂泊多年,最后都会重投故乡的怀抱, 因 为 人 情 同 于
怀 土 兮 , 岂 穷 达 而 异 心 ,不论是衣锦还乡或倦鸟归巢,已不再重
要。
原文∶(摘录)
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
钟仪幽而楚秦兮,庄舄显而越吟。人 情 同 于 怀 土 兮 , 岂 穷 达 而 异
心?
① 怀土∶怀念乡土。
② 穷∶穷困失意。
③ 达∶得意显达。

30. 疾风知劲草,板荡 ¹ 识诚臣。


出处∶李世民《赐萧瑀》
作者∶李世民(公元 598-649),即唐太宗。他在文治武功方面,堪称天纵
神武的一代英主。在诗歌创作领域,他鼓吹风雅,勇于探索,并取得
较大的成就。
意义∶在猛烈的大风中才知道什么草时坚韧的,在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
定时才知道谁是忠诚的臣子。这个名句用以比喻在严峻的考验下,才
能显示出人的坚强意志和坚定的立场。
例句∶州羽毛球队要派队参加全国羽毛球赛时,所有的球员都归队集训,没
有人被其他州会的球队所收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可见这
些球员都是忠心耿耿的一群。
原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① 板荡∶《诗经·大雅》中有《板》《荡》二篇,内容都是咏周厉王暴虐 无
道的。后用来指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定。

31. 旧书不厌 ¹ 百回读,熟读深思子 ² 自知。


出处∶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作者 ∶ 苏轼(公元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 “ 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的词风豪放,开创了这种文体的新境界。
意义∶读过的书,即使在读百回也不厌倦,经过熟读和深思后,你自然会有
深刻的理解。这个名句说明对已经读过的好书和好文章要反复的阅
读,深入思考,才能从中悟出新的道理来。
例句∶中国的古典名著,尤其是哲理篇,必须不断的重读,才能体会各种奥
秘,这印证了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的道理。
原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我昔家居断还往,著书不复窥园葵。
来东游慕人爵,弃去旧学从儿戏。
狂谋谬算反不遂,惟有霜鬓来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种,行且挨矣归何时?
万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宁非痴?
与君未可较得失,临别惟有长嗟咨。
① 厌∶嫌弃。
② 子∶你。

32.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收成难,知难不难。
出处∶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
作者 ∶ 吴敬梓(公元 1701-1754),字敏轩,安徽全椒人,出身于官僚世
家,著有《儒林外史》等。
意义∶不论是读书或耕田,只要尽本分去做,就好了;不论是创业或守好已
有的基业,都不容易,了解到它的难处,便不难克服。这个名句勉励
人们要认真学习和要有不惧困难的精神。
例句 ∶ 这位成功的商人经常对人说 ∶“ 读 书 好 , 耕 田 好 , 学 好 便 好 ; 创 业
难,收成难,知难 不难。 ”因为他吃尽了苦头后,才知道读书或做
事,都不怕难怕苦,才能成功。

33.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出处∶苏轼《定风波》
作者 ∶ 苏轼(公元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是 “ 唐宋八大
家”之一。他的词风豪放,开创了这种文体的新境界。
意义∶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之处,回去时,已云消雾散,斜日也收敛了
光辉,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了。这个名句写出了词人历尽坎坷的感受,
意谓虽经历风雨,只要泰然处之,便什么也不觉得了。
例句∶他遇到不如意的事总是处之泰然,因为他从小到大在穷困中长大,已
能够深刻体会 “ 回 首 向 来 萧 瑟 处 , 归 去 , 也 无 风 雨 也 无 晴 ”的意
境。
原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枝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
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 首 向 来 萧 瑟 处 , 归
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4.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 ¹ 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公元 1140-1207),字幼安,南宋大词人,善为词,风格豪
放,慷慨悲凉,笔力浑厚,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与北宋苏轼并称
“苏辛”。
意义∶走遍大街小巷,穿过熙攘人群,一遍又一遍的寻找着他。忽然回头一
看,竟在那灯火稀落的僻静处发现了她。这个名句用以形容一个人一
直在努力寻觅某个人,却突然找到,心情非常喜悦。
例句 ∶ 当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测量金皇冠体积的方法时,那种狂喜就宛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情境一般。
原诗∶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楼,笑语盈盈暗香去。众 里 寻 他 千 百 度 , 蓦 然 回 首 ,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① 蓦∶突然。

35. 飘风 ¹ 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处∶李耳《老子·二十三章》
作者 ∶ 李耳(约公元前 570-?),字聃,楚国苦县人,曾担任周朝管理藏
书的职位,后退隐,不知所终。
意义∶狂风不会刮以整个造成,暴雨也不会下一整天。这个名句比喻事情不
会持续至永远,终有停止的时候。
例句 ∶ 经济不景时,我们尽量节省,减少开销。飘 风 不 终 朝 , 骤 雨 不 终
日,这段日子终于过去了。
原文∶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其者?天地。天地尚不能
九,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到;德者,同于德;失者,同
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
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① 飘风∶狂风。

36. 自在 ¹ 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出处∶秦观《浣溪沙》
作者∶秦观(公元 1049-1100),字少游。他的词与黄庭坚其名,其诗多记
游、酬唱,对民生疾苦也时有反映,以写景绝句最有特色。
意义∶楼外的花漫天飘飞,犹如梦境,无边无际的细雨,向缕缕的哀愁。这
个名句表示人在遇到挫折时,因为无力改变处境个然中产生了如缠绵
细雨的愁绪。
例句 ∶ 哥哥眼看学业爱情两难全的妹妹,陷入了 “ 自 在 飞 花 轻 似 梦 , 无 边
丝雨细如愁”的忧虑中,苦口婆心地劝她换一个环境重新生活。
原词∶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① 自在∶自由自在。

37. 欲治其国者,先齐 ¹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出处∶《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三章,后经南宋朱熹从《礼记》中
选录并分别写序,列入《四书》² 之内。
意义∶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要整治好家庭,必须先培
养好自己的品德。这个名句强调做事要按部就班,先从自己本身做
起,修身养性,才有条件做好更大更重要的事。
例句∶每个人若能不时检讨自己和提升素质,又能感恩、知足、包容,必定
使家庭和社会国家和谐进步。欲 治 其 国 者 , 先 齐 其 家 ; 欲 齐 其 家
者,先修其身,这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方向。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城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节录)
① 齐∶整治。
②《四书》∶中国儒家的四本经典著作,即《大学》《中庸》《论语》《 孟
子》,共 5.3 万字。

38.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出处∶顾宪成《东林书院门前对联》
作者∶顾宪成,明朝人,曾在东林书院讲学。
意义∶不论风声、雨声或是读书声,都是那么的中听;不论家事、国事或是
天下事,都是关心。这幅对联表现出读书人不只是埋头学习,也深切
关心周遭的事物。
例句 ∶ 中学生应该时常阅读报章杂志, “ 风 声 雨 声 读 书 声 声 声 入 耳 , 家 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正警戒中学生毕业后不要与实际生活脱节。
原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联,只此两句。)
① 入耳∶中听。

39.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出处∶《周易·系辞下》
《周易》又称《易经》,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分为上下经和十翼,
共 12 篇。《易经》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认为 阴
阳两种势力的相互作用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意义∶在平安时不忘记危难,在生存时不忘记灭亡,在国家安定时不忘记防
备动乱。这个名句用以告诫人要居安而思危,对可能发生的任何威
胁,要及时防备。
例句 ∶ 在国家和平时,有远见的统治者要不时提高醒觉, 安 而 不 忘 危 , 存
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即使战乱和灾难来临也不会手忙脚乱。
原文∶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
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
也。

40.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出处∶僧志光《西阁》
作者∶僧志文,宋代僧人,生卒年不详。
意义∶时光消逝,就好像飞鸟从空中越过,静谧无痕;世事变化,就好像下
棋一般,局局翻新。前半句形容时光的飞逝,后半句则比喻世事多
变,谁也无从预料它的结局。
例句∶在这一届大选中,国、州议员的变动很大,有新人中选,也有旧人落
选,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这是自然现象。
原诗∶杨柳蒹葭覆水滨,徘徊南望倚阑频;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
岚积远山秋气象,月生高阁夜精神,
惊飞一阵凫 起,莲叶舟中把钓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