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紗帽山塑性岩體與安山岩接觸特徵之初步探討

黃品瑄1、劉佳玫2、蔡裕偉3
1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大學部
2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 助理教授
3
中國文化大學地質系 講師

一ヽ前言 二ヽ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紗帽山南側發現具塑性變形的岩石,其被紫紅色安山岩包裹 本研究以岩象學分析方法分析進行塑性變形岩石,首先,觀察並描述手標本,再者
,以偏光顯微鏡觀察岩石顯微尺度礦物組成及其組織。以了解岩石中各種礦物含量、大
,期待透過塑性變形岩石岩象中礦物型態的轉變與安山岩之間的關係,初 小變化等現象,作為推論塑性岩石形成過程。
步探討塑性岩體與紗帽山安山岩之間的接觸關係。
紗帽山塑性岩體

塑性岩石標本外觀 岩象分析 岩象顯微組織

灰色岩石

白色岩石

紗帽山
安山岩
圖一 紗帽山日照陰影圖及採樣點露頭

圖二 研究流程圖
三ヽ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從3B-2的紅色安山岩部分向上至3M共分析3個標本的岩象,綜合此3個標本
的岩象結果,三個標本的灰色岩石由細粒石英、輝石及黑色不透光礦物組成,其與安
山岩的交界會出現灰色岩石及安山岩的組織,形成約0.5~1公分的區域(如圖四l層),
越遠離交界的部分灰色岩石組織中出現白色透鏡體,其礦物組成與灰色岩石相同,但 q
晶體變大,輝石聚集在透鏡體邊緣(如圖三p層),在塑性岩體中心處的透鏡體之長度
可達1公分,其組織中出現局部鑲嵌構造,而越靠近安山岩的部分其長度則遞減至2毫
米(如圖四i、j、k層)。
白色岩石由鑲嵌組織的石英及長石類組成,細粒深色礦物則聚集成團,在中心處
之深色礦物聚集成柱狀(如圖五e層),向靠近邊界的深色礦物則呈現塑性長條狀(如
p
圖五f層),白色岩石與安山岩交界處也會有兩種岩石組織混和的岩象,白色岩石石英
及長石類的變小,且有安山岩之斑晶出現(如圖五d層)。
兩種塑性岩石之交界出現明顯的波浪狀變形行為,灰色岩石及白色岩石中深色長 o
條狀礦物沿兩岩石交界線順向排列(如圖五f、g層),白色岩石中石英及長石類顆粒
也順著兩岩石之交界出現不同大小的分層(如圖五f層)。
圖三 標本3M岩象

k
n

m j

l
i
圖四 標本3B-1岩象

h
d

g
c

f b

e a

圖五 標本3B-2岩象

四ヽ結論
1.灰色及白色塑性岩石與安山岩接觸的部分出現安山岩的斑晶在塑性岩石的組織中,且塑性岩石的組織在交界處之結晶較中心處小。
2.灰色岩石中的白色透鏡體長度與其距離安山岩交界相關,遠離安山岩的灰色岩石之白色透鏡體長度越長,礦物結晶較大且出現局部的顆粒鑲嵌構造。
3.綜合目前以手標本及岩象觀察的結果,推測灰色及白色塑性岩體較安山岩早形成。然而,白色透鏡體之形成可能為灰色岩石的裂隙中入侵白色岩石的物質所形成。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