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1.

段落清楚

全文共五段,围绕中心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展开议论。

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指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 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而成帝业的历史事实,说明客卿不可
磨灭的功绩。

 第三段: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
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
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 第四段: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 第五段: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2. 论辩结构,严谨而又透辟。

全文大体上可以概分为三个层次。
 第一自然段为一个层次,它是全文的引论部分。虽然只有一句话,
但却开宗明义,申明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全文驳论的总纲。
 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是第二个层次,它是文章的本论部分,而且写
得最具说服力,也最富有特色,谈古论今,层层析理,构成了有效的
议论。这一大段的议论,可以按照自然段落的构成分为三层来剖
析。
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三个层次,它是全篇的结论和收尾部分。
这个部分虽然简短,但是写得很有特色,其中每一句话都可以视为概
括总结,收结一个自然段。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它用以收结第三自然段;“士不产于
秦,而愿忠者众”,它用以收结第二自然段;“今逐客以资敌国,损
民以益仇”,它用以收结第四自然段;“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
国无危,不可得也”,它用以回应第一自然段,并且起到了强化主题
的作用。
经此分析,我们从中了解到,本篇的论证结构,可以说是“层次清晰,
推理严谨,结构缜密,析理透辟”。

3. 是善于用比喻-从而增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 用秦王取物的态度为喻,来说明秦王对取人应该抱的态度,和不应该抱
的态度。如文中写到:“夫击瓮叩缶……适观而矣已”这形象地说明了
秦王想得意于天下,在取人方面也应该弃退秦国那些平庸之辈,而取用
异国的贤能之德。

 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大”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
其德”的道理。

 用“借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益仇”的愚蠢
行为,也都很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此外,第二段所设比喻多种多样,意思分为四层。

 第一层以珠宝等物为喻设问作结:这些东西一样也不是秦国出产的,但
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这里只提出问题,不立即作答,但
不答自明,显得耐人寻味。

 第二层以玩好美女为喻,进行推论,如果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能用,
那么夜间放光的壁玉、犀牛角和象牙做成的器具,郑国和卫国的美女,
这样珍贵的骏马,江南的金锡、西蜀的绘画原料,秦国都不应当占有和
使用了。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嫔妃娱乐心意,取悦耳目的,一定要出于
秦国的才可以,那么,镶着珍珠的赞子,缀有珠玉的耳环,齐国东阶所
产的丝娟做成的衣服,华丽丝绣所作的装饰就不能进于前,而按着流行
或样打扮得很漂亮的赵国女子就不能占在旁边了。

 第三层以音乐为喻,进行对比:敲瓦器、弹奏筝,拍打大腿,呜呜呀呀
地唱歌,这是秦国的音乐;郑国、卫国的民间地方音乐,虞舜时的
《韶》、《虞》、周武王时的《武》、《象》都是别国的音乐。现在你
抛弃秦国的音乐,而用别国的音乐,这是为什么呢?不就是为了痛快于
当是,看了舒服罢了。这回答近承上文,远承第一层的设问,可说是对
前三层的小结,归纳了秦国对物取舍的标准,为下文转入正题作了很好
的铺垫。

 第四层以人和物作比较,指出待诽秦之人不如待诽秦之物,这样看来,
你所看重的只是声色珍宝所轻视的是人才。这绝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
服诸候的方法。这里以成就统一大业作为出发点,说明重物轻人,驱逐
外来人才的错误,推论符合逻辑、立意超卓不凡,具有一种高层建瓴的
气势和撼动人心的力量,这段设喻丰富多样,写法灵活多变,运笔酣畅
淋淳,为全文最精彩部分,前人对此极为称誉。

4. 辞彩华美,用字讲究。

李斯的《谏逐客书》在语言上可以说是经过了很深的锤炼,突出表现在动
词 的运用上。比如:“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
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这一句中,“取”“得”“迎”“来”四个动
词用得恰到好处。由余本为戎之重臣,因为秦缪公巧用离间计才将其收为客卿,
并且在“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用智取的“取”;
百里奚原本是入秦的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后逃到楚国,缪公在得知百里奚
之才以后,用五张羊皮赎回,故用失而复得的“得”;蹇叔则是由百里奚推荐,
缪公派人迎接入秦的,故用“迎”;丕豹、公孙支是他们自己由晋国逃到秦国
而被缪公重用的,故用“来”。这五位客卿虽然都是入秦为缪公所重用,但是
其间又各有原因、各具特色,同时也避免了用字的重复。李斯仅用四个字就把
这段史实准确地表现了出来,这四个动词是不可轻易互换的,足以见作者在措
辞上 的经营之苦,锤炼之深。

写惠王的四面扩张,为了彰显张仪在不同方位上所取得的贡献,特别精选了
“拔”“并”“收”“取”“包”“制”“据”“割”等八个动词,不仅灵活
多 变 , 而 且 各 有 气 势 ; 写 秦 王 获 取 宝 物 则 用
“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特定的名词
搭配,既贴切自然,又颇具特色。

5. 铺陈排比,气势雄辩。

《谏逐客书》在列举事实和申述道理时又极尽铺张排比之能事,而且整篇文章一以
贯之。这种铺张由一个接一个的排比句式组成。

从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开始,就首先铺陈了秦国在逐渐壮大富强的发展过程中
众多客卿的功业,由四位国君唯才是用的史事组成一个大的排比,每个排比句式中,
又彰显出铺张的痕迹。比如说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从西、北、南、东各个方向上
的拓展来铺陈和展示张仪的作为。在说到秦王嬴政纳取异国之物为己所用时,则一
气铺排了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
之鼓等七件器物玩好,真可谓铺张中有排比,排比中见铺张。

这种肆意的铺张和排比大有纵横家雄辩的气概,却很少有纵横家言辞中过分夸
张渲染的习气。因为其所列论据皆有所依傍,比如昔者四位国君重用客卿的事件均
与史实相符,而今秦王重物轻人的所为亦无虚构夸饰。恰恰由于铺陈中的角度、句
式,用词中的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铺陈虽多,但仍能一气贯通,完美地达到
了恣肆与严谨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此外,全文共 25 句,用对偶和排比的就有 18 句,占 72%。如第三段叙述“今


陛下”的好恶,“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
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连用七个动宾结构的排比句,把秦王享用异国珍
宝的贪欲,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出来,将许多赏心悦目的声色都呈现在读者面前,几
乎使人沉醉而忘记作者是在发议论,晋谏言。

7. 论据充足。有历史事实,现实事例,理论佐证。

1)历史事实:第二段举出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因得客卿而成帝业,即秦穆公
广纳贤才,称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而强盛;惠王用张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
昭王用范睢打击豪门贵族,奠定帝业基础。

2)现实事例:第三段先极力铺张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女、音乐,轻视别
国人才,得出结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3)理论作证:第四段从名言及五帝三王的经验为依据,指出三王之所以无敌
天下是因为“不却众庶”,对比秦王“弃黔首却宾客”,只会“使天下之士退而不
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经过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论证最后得出结论:逐客会造成“求国无危,不
可得也”,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