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8

制度经济学讲义

制度经济学讲义
第一讲 概论
一、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历史

1.前 制 度 经 济 学 时 期

在制度经济学正式提出以前,就有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制度问题进行探讨,其中主要
有 Karl・Marx,Max・Weber,Adam・Smith 等,在他们的理论中已经产生了许多关于制度分析
的理论和方法。
这个时期的学者建立的理论并没有直接提制度经济学,或者说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家、社会学
家都没有建立的专门的制度经济学。
这个时期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只是在自己研究的理论中有一部分是研究制度问题的,而且
偏向于宏观的、整体的、长期的制度变迁问题。
Marx 主要对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或根本制度进行了长期的、动态的、整体性的分析,同时
指出了一些研究制度问题的重要方法、原则,其经典作品是《资本论》(共 4 卷)。
Weber(1864-1920,德国人,)主要对促使资本主义产生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了研究,此外研
究了政治体制中的科层制问题,其重要的代表作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1920),
(中文版,
于晓、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北京,1987.12.)
。在这部著作中,韦伯认为
在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
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 ethos)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 最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经济自由主义理论的奠基者,其代
Smith(1723-1790,英国人)
表作是《过敏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1776,1901 年最先由严复译成中文,
书名为《原富》,1936 年又由郭大力、王亚南重译出版,书名改为《国富论》
,商务印书馆出版)。

2.制 度 经 济 学 ( 旧 制 度 经 济 学 )

旧制度经济学主要代表人有 Veblen、Commons 等。

3.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1-
制度经济学讲义

新(neo)制度经济学(Schumpeter, Galbraith),这一个学派是与下面一个学派同时存在的,也
称为新制度经济学左派或激进的新制度经济学,而对立面称为新制度经济学右派或保守派。

4.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新(new)制度经济学(Hayek,Coase ,North, Williamson,Sen)。


在各种制度分析中,制度经济学是一种把制度的观念用于经济问题的特殊方法。而在制度经
济学中,新制度经济学也许是自 80 年代末期以来最活跃的一支(源于我们现实世界的巨变)

新制度经济学派有三个主要的理论发展方向:(1)来自 Carnegie-Melon 学派的 Williamson,
(2)来自 Chicago 学派的 Coase,
(3)来自历史分析学派的 North。他们都对新制度经济学做出
了重大的贡献,其中两人还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的主要贡献可以简要的概括如下:Coase
创立了通过交易成本来研究经济组织制度选择的方法,willimson 创建了有限理性的思路来研究经
济组织内部的制度变迁,North 则在制度变迁和人类心智结构的演变之间建立了十分重要的联系。

二、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这里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制度;第二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制度的范
围,即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1.什 么 是 制 度 ?

这个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答案,各个制度经济学家的回答都不是完全一样的。
在英文中一般有两个词都可以翻译为制度,即 system 与 institution,这两个此除了翻译为制
度外,还有别的含义,如 system 就有系统、体系、体制、秩序、规律、方法等含义,institution
有公共机构、协会、学院等含义。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都用 institution,而不用 system,制度经济
学就是 institutional economics。新制度经济学翻译为 neo-institutional economics 与 new-institutional
economics,这实际上代表了制度经济学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一般认为 system 偏向于指较宏观
的、有关社会整体的或抽象意义的制度,而 institution 则一般指较微观的、具体的制度。
制度与每个人密切相关,比如,在自动提款机前取款,现在人们也会自觉地退后一米,以尊
重别人隐私,其他还有更多。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制度之中,所以人们会很容易地举出各种
各样的制度来,从中人们也不难概括出制度的含义来。现代社会各种各样的制度异彩纷呈,纵横
交错,以至于将其称为制度社会。现代人,无一不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制度网中。应当说,现代人
最熟悉的当为制度。但一般来说,人们最熟悉的东西又常常是难以界定的东西。
简单地说,制度经济学所说的制度就是行为规则、方式。经济学家对制度有各种定义,但说
到底,制度无非是指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更通俗地讲,制度就是社会成员的行
为规矩。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个人、任何组织、任何社团,都生存在特定的制度网络中,受其束
缚,受其制约。现实中人们较易识别的一般是与人们的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正式的、成文的、微
观的制度,但除此之外,还有更多的宏观性的、不成文的、非正式的各种制度;而且有些制度也

-2-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不是直接可以认定的,如西方人常奉行的“Lady first”,中国人奉行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父母在,不远游”
、“女主内、男主外”
(有一首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
,其中有两句“生活的
烦恼给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给爸爸谈谈”就内含了这种观念),等等。
制度是人与人关系中任何形式的、对人的行为有限制性的规则或规范(张晓山,1996),简
言之,制度即行为的模式。它可以是正式的、成文性的、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并受国家法律保护
的制度,也可以是非正式的、不成文的、没有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制度。
制度是人与人的关系,间接地规定和体现了人与物的关系,即制度并不直接是人与物的关系。
制度是规则、规范,同时也属于观念、意识,但并不是所有的观念、意识都是制度,尽管它
对其它观念和意识有非常大的影响。
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经济实践决定的,而且,归根到底是由一定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
同时,制度又对生产力有着巨大的反作用。不同的制度安排给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预设了
相应的空间,
总之,制度问题既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也研究人与物的关系,但归根到底是研究人与人的关
系的。

不同学科对制度的界定

“制度”一词,在中国思想史上久已有之。
《商君书》中就曾有过这样的叙述:“凡将立国,
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国务不可不谨也,事本不可不抟也。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
民从制;治法明,则官无邪;国务壹,则民应用;事本抟,则民喜农而乐战”。按《辞海》解,制
度的第一含义便是指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汉语中“制”有节制、限制
的意思,
“度”有尺度、标准的意思。这两个字结合起来,表明制度是节制人们行为的尺度。在国
外,制度一词的英文有“System”和“Institution”,前者一般是指较为宏观的系统、体系、体制、
秩序,后者常常指微观层次的风俗、习惯、设置、规则、法律等。
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对制度的理解
我国老一辈社会学家孙本文认为,制度“是社会公认的比较复杂而有系统的行为规则”1 。
台湾龙冠海认为:“社会制度可说是维系团体生活与人类关系的法则;它是人类在团体生活
中为了满足或适应某种基本需要所建立的有系统的有组织的并为大众所公认的社会行为模式”2 。
台湾白秀雄认为:制度是“社会关系的组织体系,包括某些共同价值和秩序,以满足某些基
本的需要。所谓共同价值,是指共有的观念和目标;所谓共同秩序,是指团体标准化的行为模式;
所谓关系体系,是指角色与地位的结合,透过这种结合,行为目标得以实现”3 。
袁亚愚、詹一之把制度看作是“社会结构中的‘软件’
”。认为制度像计算机中的线路设计和
计算程序一样,将社会中的各种因素、社会成员的社会活动,联结和组织成一个整体,保证社会

1
转引自《社会学概论》试讲本,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157 页。
2
龙冠海:《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1985 年版,第 162 页。
3
龙冠海:《社会学》,台湾三民书局,1985 年版,第 162 页。

-3-
制度经济学讲义

生活有秩序地、正常地进行1 。
郑杭生认为:“社会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围绕着一定目标形成的具有普遍意
义的,比较稳定和正式的社会规范体系”2 。
陈颐从更普遍的意义上对制度进行了界定,即“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和创造出
来的决定人们行为的文化现象。
”显然,陈颐在这里所说的制度,比一般社会学著作中讲的制度或
仅仅作为行为规范的“制度性文化”的层次更高,内涵更丰富。他指出制度除了包括法律规章形
态的制度外,还包括诸如风俗、习惯、道德等在内的非法律规章形态的规范3 。
美国社会学家 A・英格尔斯提出社会学就是以社会制度为研究对象的。他认为:
“正像社会
行为可以聚集为习俗一样,一组组这样的行为也可以被聚集为角色,围绕着某个中心活动或社会
需要而组成更为复杂的角色结构也可以被聚集为制度。”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动态表现,是模式化的
社会行为。英格尔斯所说的角色结构的聚集,含有人们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的体系的意思4 。
美国 Samuel P.Huntinton 认为:“制度就是稳定的、受珍重的和周期性发生的行为模式”5 。
日本横山宁夫认为广义的制度与制度性文化大致相同,“是个人的行为受到来自主体以外的
约束,并对个人的理念像给予一定框框似的,是一种‘规范性的文化’
。”“社会规范和制度对人们
的行为指出一定的方向,形成一定的样式”6 。
西方古典社会学家在研究社会制度时,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已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结
构上。孔德把社会制度看成是促使社会平衡稳定的力,也就是他所谓的社会静力。英国社会学家
斯宾塞则把社会制度看成是社会运转的有机的系统。斯宾塞主要是沿用达尔文主义,用生物进化
论的观点来研究社会问题的。美国早期的社会学家萨姆纳把社会制度看成是民风和民德的高级结
晶。总的来说,社会学家对制度问题的研究由于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又没有深入到人类最基本的
实践活动━━经济活动中分析制度的起源和性质,因而,社会学对制度问题的研究还仅仅是一个
开始。
经济学家对制度的理解。
制度经济学家凡勃伦认为,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有关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
想习惯;今天的制度,也就是当前公认的某种生活方式。换言之,制度无非是一种自然习俗,由
于习惯化和被人广泛地接受,这种习俗已成为一种公理化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制度必须随着环境
的变化而变化,是生存竞争和淘汰适应过程的结果(凡勃伦,1982)。而在康芒斯眼中,制度无非
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所谓集体行动的范围很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有组织的“运营机构”
(going concern),如家庭、公司、公会、联邦储备银行及政府或国家。一般而言,集体行动在无
组织的习惯中比在有组织的团体中还要更普遍一些。进一步讲,集体行动常同所谓的“工作规则”

1
袁亚愚、詹一之主编:《社会学历史、理论、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 年版,第 87 页。
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87 年版,第 253 页。
3
陈颐,《简论以制度为学科对象的社会学》,载于《社会科学研究》〔成都〕1988 年第 3 期,第 66 页。
4
陈观胜、李培荣译,《社会学是什么》,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1981 年版,第 99 页。
5
Samuel P.Huntinton,《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北京,1989 年 7 月版,第 12 页。
6
横山宁夫,《社会学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年版,第 187 页。

-4-
制度经济学讲义

密不可分,后者告诉个人能够、应该、必须做(或不做)什么。意味深长的是,康芒斯还指出集
体行动对个人的控制,是通过所有权关系来施行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单位是交易
(Commons,1934)
。不过坦率地讲,以上两位制度学派的开创者对制度的理解虽然类似但并不
统一,其定义也不严格。
凡勃伦和康芒斯的现代追随者对制度的理解比较而言似乎更明确了些。霍奇森(Hodgson)
认为,制度是通过传统、习惯或法律约束的作用力来创造出持久的、规范化的行为类型的社会组
织。他特别强调在一个错综复杂、变化莫测的世界中,正是这种持久性和规范性,才使得社会科
学有可能运用于一切实践(Hodgson,1987)
。艾尔斯纳(Elsner)对制度的理解有点独特。他把
制度定义为一种决策或行为规则,后者控制着多次博弈中的个人选择活动,进而为与决策有关的
预期提供了基础(Elsner,1989)。布朗利(Bromley)将制度视为对人类活动施加影响的权力与
义务的集合。这些权力与义务中的一部分是无条件的和不依赖于任何契约的,它们可能是、也可
能不是不可剥夺的;其他的权力与义务则是在自愿基础上签订的协约。制度体系既可用法律、用
社会学或社会人类学来表述,又可以用经济学来描绘(Bromley,1989)
。尼尔(Neale)对制度特
征的归纳比较精细和严谨。在他看来,从广义上讲,制度暗指一种可观察且可遵守的人类事务安
排,它同时也含有时间和地点的特殊性而非一般性。具体地说,某一制度可以通过下述三类特征
而被识别:甲、存在有大量的人类活动(People doing),并且这些活动是可见的和可辨认的;乙、
存在有许多规则(rules),从而使人类活动具有重复性、稳定性并提供可预测的秩序;丙、存在有
大众习俗(folkviews),它对人类活动和各种规则加以解释和评价(Neale,1987)。
新制度经济学家 T.W.舒尔茨(1968)认为:
“我将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
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1 。V.W.拉坦认为:
“一种制度通常被定义为一套行为规则,它们被用
于支配特定的行为模式与相互关系”2 。林毅夫(1989)认为: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制度可以
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3 。D.C.诺斯(1995)认为:
“制度是社会游戏(博弈)
的规则,是人们创造的、用以限制人们相互交流行为的框架”4 。他(1990)还认为:
“制度是一
个社会的游戏(博弈)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5
。诺斯还说过:
“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更确切地说一
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秩序和行为道德、伦理
规范、它旨在约束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6 。诺斯在其《论制度》一文中认为:
“制度是为人类设计的、构造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7 。
中国学者张宇燕认为:“所谓制度,无非是指那些人们自愿或被迫接受的、规范人类偏好及

1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第 253 页,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1 月版。
2
同上书,第 329 页。
3
同上书,第 375 页。
4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第 2 页,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5
中文本,《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6
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译本,第 3 页和第 226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版。
7
中译文见《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1 年第 6 期。

-5-
制度经济学讲义

选择行为的各种规则和习惯。在这里,规则包括法律、规章以及政府政策等等;而习惯则多指文
化传统、风俗、禁忌、道德规范等等”1 。樊纲认为:“制度的一般定义是制约人们行为、调节人
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一些社会承认的规则”2 。还有孔泾源认为制度是一套支配特定活动方式和相
互关系的行为规则,而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意义上的制度含义3 。黄少安(1995)认为:
“制度是
至少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对单个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起约束作用的一系列规则”4 。
制度经济学家对制度界定的共同特点是将制度局限于各种社会非基本制度,而把社会基本的
政治、经济与法律制度看作是给定的前提,从而不加以讨论,这一方面是不彻底的,另一方面深
化了制度问题的研究。制度经济学家一般是从人性的角度来阐释制度的起源,把制度简单地规定
为人之趋利避害的本性,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相比,又是很不相同的。
纵观不同学者、流派对制度的界定,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共同的:
制度是行为规则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社会性的,即使是单个人从事的实践活动也是社会性的,也要自觉或
不自觉地遵守一定的规则或行为规范,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经济学假定人是“经济人”,但“经济
人”也是社会人,经济本身就是社会的活动。从事经济活动,或进行生产、交易、分配或消费,
都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活动,都必须按一定的行为规则来进行,否则,任何经济活动都不会发生。
经济活动如此,推而广之,人类所从事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如此。实践活动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各
样的人与人的物质的、精神的交往关系,这些交往关系,又必须遵从或由习惯自然形成,或由政
府制定,或二者的结合而形成的交往与互动规则,不如此,交往关系就不能进行,各种实践活动
也无法进行。在人们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经过一定的时期,慢慢固定下来,再加上政府对某
些定型化的社会关系的有意促成,由习惯、习俗逐渐演化为制度。总之,制度是人们所从事各种
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行为规则。
制度是公共物品
所谓公共物品,也是公共消费品,它与私人消费品共同组成人们消费的总物品,公共消费品
包括实物消费品与服务品。公共物品是单个个人的消费或服务不会有损其他人的消费品。制度作
为一种行为规则,并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或者说,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制度是专为某一个
人制定的,而且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或一个人的社会里,是不需要任何制度的。制度是一种公共
行为规则,但公共的范围有大小的区别。制度是一种公共行为规则,这是就制度的最终状态来说
的,但制度在其形成过程中,可能开始并不是作为“公共品”来生产的,如开始为少数人制订的
规则后来适用于所有的人。
制度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又与其他公共物品有一定的区别(如海洋中的灯塔、城市的绿地照
明等),作为制度的公共物品是无形的、是具有一定排他性的。

1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改革》,重庆,1994 年第 2 期。
2
樊纲,《中华文化、理性化制度与经济发展》,《二十一世纪》,北京,1994 年第 6 期。
3
孔泾源,《中国经济生活中的非正式制度安排》,《经济研究》,北京,1992 年第 7 期。
4
黄少安,《产权经济学》,第 90 页,山东人民出版社,济南,1995 年版。

-6-
制度经济学讲义

制度是在人们趋利避害的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
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是经济关系,因而制度中经济制度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制度都直接或
间接地决定于经济制度。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动因。人类历史首先是一部物质生活资
料的生产史,而这一历史活动的动因是人的利益。
物质利益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动力。生产产生于人的物质需要,因此,生产必须能够满
足人的物质需要即实现人的物质利益。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利益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思想
是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不仅如此,把思想变成物质力量也需要利益的帮助。利益渗透于
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它是经济、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等一切社会生活领域发展的最终动力。
只有在满足了人的物质需要之后,人才能产生新的需要,进行新的再生产,才能有一部活生生的
人类发展史。当经济活动不能给人带来物质利益时,人们就会丧失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需要
和利益都离不开主体,都是一定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物质利益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源。社会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上层建筑是
为维护一定的物质利益关系服务的。物质利益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因利益的体现者和具体的社
会经济条件不同,它能够引起不同的社会后果,在社会发展方面既可以表现为积极的因素,也可
以成为消极的因素。所谓落后的生产关系之所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在于这种生产关系不能维
护、实现和增进人们的物质利益,或只能维护、实现和增进少数人的物质利益,从而不能调动绝
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所谓先进的生产关系则恰恰相反,它能维护、实现和增进绝大多数人的物质
利益,能够调动绝大多数人的生产或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得到人们的拥护。所谓生产关
系变革的实质是新的物质利益关系代替旧的物质利益关系,使人们获得物质利益的方式发生改变,
也就是要将落后的生产关系改革为一种先进的、能够明显地、快速地维护、实现和增进人们的物
质利益,能够调动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积极性的生产关系。中国的改革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根本的原因也在于此。总之,推动人们起来变革一种社会形态的是物质利益,而不是抽象的思想
原则;同样判断一种社会形态变革的成功与否也离不开物质利益。
综上所述,超利益的制度是不存在的。人们建立、维护、废弃某种制度,总是为了一定的利
益的,这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对任何个人或群体都无利的制度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
实践活动是形成社会关系的基础,社会关系是制度的真正内涵,实践的变化导致社会关系的
变化,社会关系的变迁是制度创新的先导。社会关系不断重复,且对人们有利,那么,它逐渐就
会稳定下来,固定地成为人们交往的行为规则;这种稳定的、有序的社会关系,一开始表现为习
惯、习俗、不成文的约定等,以后慢慢发展为成文的制度。历以宁认为习惯是除市场和政府外地
第三种对经济活动的调节方式1 。人类社会的历史悠久,市场的出现要晚得多,至于政府的出现,
那就更晚了,在这样的社会里,难道人类社会就是完全无序的么?如果真是这样的,那么人类是

1
历以宁,《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第 300 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
制度经济学讲义

绝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而且这也是对人的本质是社会性的一种否定。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人
们就要进行生产,进行各种经济与非经济的实践活动,就会发生种种社会关系,这其中必然会演
化出有序的、稳定的、固定性的社会关系模式,这就是习惯、习俗或道义;它们是不成文的,因
为文字还没有出现,所以这时调节人们行为规范,延续各种社会关系并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必然是不成文的、约定性的、普遍默认性的习惯、传统、习俗和道义。它们具有成文的、正式的
制度同样的本质,尽管表现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制度是社会关系的定型表现和存在方式,同时也
须说明,并不是任何社会关系都是制度,偶然的、短暂的、不确定的社会关系是不具有制度的本
质的。
制度是顺利实现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目的的手段
制度在人类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但制度永远只是实现人们实践活动目的的手段,这些目的
可能是经济目的,也可能是非经济目的。制度也不是唯一的,从长期来看,客观上人类对基本的
社会制度是不可选择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语),但在一定
时期内,人类又可以对不同的制度加以选择,如计划经济的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制度;制度选择的
不同,其产生的客观效果也大相径庭。
从最终的意义上来说,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这如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是手段不是目的的
道理一样;从具体的实践活动而言,制度有时也会是目的,如一场政治革命,其直接的目的是建
立新的社会制度,革除旧的社会制度。总的说来,生产关系始终处于从属于生产力的地位。生产
关系自身不能证明其合理性和是否优越性,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则是判定生产关系进步与否的
唯一客观依据。脱离生产力说明生产关系的好坏只能是虚假的宣传、空洞的说教。当然从最根本
的意义上说,生产力自身也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物质的或非物质的需要。服
从于人的需要,满足人的各种物质的与精神的需要,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和生活方式是
一切制度的目的。
制度是人们意识到或没有意识到的实践活动规则
从主体的角度来看,有些制度是人们清醒意识到的,如政治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正式的、
成文的制度,此外还有许多制度是人们没有自觉到的,即没有清醒意识到的,但在人们的实践活
动中,它同样支配着人们行为方式,使人们在实践中、在交往中、在社会关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
有序状态。任何正式的、成文的制度都不是先天的,而是首先诞生于非正式的、非成文的制度中,
后者是正式的、成文制度的产生之源。制度性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等都是一种
非正式的、非成文的,对大多数人来说又是一种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无意识的制度。在人类
社会尚无市场、国家、政府、军队、法律、文字等的时期,非正式的、不成文的制度在维系人类
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些产生以后,它依然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中国
的计划生育法律在执行中的阻力和困难,独生子女政策常常被执行为独生男孩政策,这恰恰是由
于它是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生育实践中的非正式、不成文的制度相冲突的。
制度择人与人择制度
这个问题如同劳动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与人一样,解决和理解这一问题也同理解和解决劳

-8-
制度经济学讲义

动与人的关系一样,把其作为一个动态的辩证过程来理解。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前人遗留下来的制
度,这既约束了后人制度创新的空间,也是后人制度创新的出发点,从这一点来说,是制度择人;
每一代人也都会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完善和创新制度,这是人择制度。这如同生产关系与人主
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样。还须指出,前人遗留下来的制度,不仅仅是指正式的、成文的制度,也包
括非正式的、不成文的制度,这些对后人在继承、发展、革新制度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制约作用。
制度中包含着个人的行为规则,但只有个人的行为不构成制度,制度总是某一集体中人与人
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因此,制度的选择总是一个集体的问题。任何一个经济都是由具有不同的
特殊利益的行为主体或利益集团构成的,一种制度的选择并不一定对每个人或集团都有好处,因
此制度的选择的决定方式问题和选择主体问题就紧密地联在一起,成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马
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以及现代社会学中、政治学分析的利益集团理论,对分析制度选择与变迁都
有重要的意义。
制度是具有一定程度强制性、限制性的行为规范
制度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关系和单纯的观念、思想之处,就在于任何制度都有某种程度的强制
性、限制性,都要对人的行为发生一定约束性。另外制度的存在也意味着某种外在的强制,这种
强制可以来自舆论的压力、法律的权威和政府的权力等,丝毫无外在强制性的制度是不可能存在
的。从人类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来看,要使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有序化,仅靠参与者的自觉是远
远不够的,也是无法保障的,因而维护制度的权威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制度“一方面是一定
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二者都是我们所必需的,而不管社会
组织以及生产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1 。当然从本体论的角度看,制度的生成是一个
客观的过程,是由于现实的经济关系所致的。然而从具体的制度发生、维持来看,却是不能没有
一定程度的强制的。前人遗留下来的制度遗产对后人就是一种不得不接收的强制。所以。制度虽
最终根基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但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只是经济因素就完全可以说明制度问题,
在制度的发生、维持、变迁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制度与组织
现实中活动着的个人联合起来,以群体的或集体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社会组织,从事一定的社
会活动,这发源于人类同自然界斗争的需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
关系的自然基础,正式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这种关系的系
统化形成即一定的社会组织。制度是不同于社会组织的。社会作为人们之间的关系性存在方式,
也必然以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而言相对固定和凝结下来。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要在一定的社会
组织中得到表现和实现。社会中的每一个体都是多种社会关系的统一体,他们都以一定的身份从
属于一定的社会组织,受其制约和约束,又借助于它们来发挥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具体作用。因
此,认识社会,对于社会活动的个体来说,直接地就是认识和评价自己身边的社会组织,并通过
它们去认识和评价这些组织所赖以形成和表现的社会关系。制度是规则、规范,制度必然寓于一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226 页,人民出版社,1995.。

-9-
制度经济学讲义

定的组织中,这种组织可大可小。
组织也是按一定制度组织起来的、完成特定的任务、实现特定的目标的群体。有政治组织、
经济组织(企业)
、文化组织、教育组织、司法组织等等。制度不是一种实体,而组织则是一种实
体性的存在。组织靠制度维系,但组织本身并不是制度。组织必须有制度,有制度并不一定就是
组织。制度本身是不能独立的,而必须有实际的载体,如市场、学校、企业、军队、政府、国家
等,反过来,组织没有制度也是不能存在的。组织是人与人的合作系统,也是人与物的组合、配
置系统,要合作成功、配置有效,必须靠制度作保障。组织在制度框架内活动,组织的活动实现
着制度的功能;另一方面组织又可能以与当前制度不一致的方向活动,成为改变制度的力量。制
度的变化是由组织所推动的,从制度变迁这个动态的角度讲,制度的变动表现为特定的组织改变
社会行为规则的活动。
“因此,制度创新或制度发展一词将被用于指:第一、一种特定组织的行为
的变化;第二、这一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变化;第三、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
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1 。组织既可成为阻止制度变迁的障碍,也可成为促进制度变迁的力量。
这是组织与制度之间的最大区别,也是区分组织与制度两个概念最重要的意义。

2.制 度 的 范 围 与 分 类

制度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宏观制度与微观制度。
社会基本制度与社会非基本制度。
经济制度:产权制度、交易制度等。
经济类的各种制度与非经济类的各种制度。
政治制度。
教育制度。
法律制度。
宪法制度与非宪法制度。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成文制度与不成文制度。
政府(这里包括立法、行政与司法)制定的制度与非政府制定的制度。
显形制度与隐形制度。
自然发生的制度与非自然发生的制度。
理性制度与非理性制度。这里的理性是指经过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反复论证,并
经一定选择程序而制定的制度,后者则是一种自然演化出来的制度。
名义制度与实际发生作用的制度(即文字规定的制度与实际执行中的制度)。
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还有家规、乡规、村规、族规、校规、军规、校风、民风、企业文化、

1
[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译本第 329 页,上海三联书店,1991 年。

- 1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民俗、习惯、习俗、传统、约定、行为性道德、纪律,等等。

三、制度的一般功能

1.制 度 的 社 会 整 合 作 用

制度首先具有规则约束(社会整合或行为导向)作用。制度是人们交换活动和发生联系的行
为准则,它是由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选择和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决定了人们行为
的特殊方式和社会特征。作为成文的社会制度不同于风俗、习惯、道德等其他社会规范的地方,
在于它是定型化、成文化、组织化的社会规范,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它要求一定范围的社会成
员毫无例外地都遵守它的规定,包括制度的直接制定者也不能例外,不遵守或违反其规定者必定
要受到谴责或惩罚。制度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立规矩、定方圆的。它要
求人们的行为举止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矩和模式,从而管理、控制人们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毫
无疑问,社会建立一种制度,都是期望它能对社会生活起一定作用,使人们循规蹈矩地进行思想
和采取行动,减少因没有制度而产生的那种个人的肆意妄为和社会的混乱不堪,从而使众多个人
的行为构成全社会的和谐。无论那一个时代,社会秩序井然,都为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提供了
必要的条件。对个人权利无限制、约束的制度实际上就是无权利的制度。制度属于社会行为规范
的一种。社会规范是一定条件下规定人们处理相互关系和行为的准则的总和。它一方面规定人们
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另一方面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规矩、规格和模式,规定人们应该
怎样立身处事,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历史形成的文化等等都是一
些社会规范体系,但他们往往都是没有明文规定,没有强制力,仅仅是通过舆论形式起作用的社
会规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社会规范是由一定的机关制定、以特定的规则和法令的形式表现出
来的,这种有组织的社会规范体系就是社会制度。没有制度、规则,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事业都
不能顺利发展,乃至人类自身都不能生存。制度保证了人类社会的有序性,提供了人类社会存在
和发展的秩序性的保障。
当然,不同的制度整合作用有优劣之分,有效率高低之分,有费用大小之分,有好坏善恶之
分,因而也就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即有文明和野蛮之分,所以并非一切制度都是好的、善的、有
利于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样,也有不好的、恶的、阻碍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制度,但是完全没有
制度,那无异于宣布人类社会的末日。制度整合作用优劣的区分标准一方面是经济标准,即能否
有效地、迅速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
神的需要,使人真正能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制度一旦确定下来,如果有人违反既定的制度,就
会被视为越轨或犯规行为,相应地就要受到惩处;如果有人模范地执行制度,并在这一制度下,
有所创造,提高了效率,节约了资源,为社会增加了财富,就应受到奖励,对前者的不惩处与对
后者的不奖励等于制度自身的消亡或有名无实。从经济的角度看,制度就意味着市场秩序、市场
交易或竞争的规则,合理的、稳定的制度将使经营者产生同样稳定的、长期的预期和行为,而不
合理的、多变的制度只能导致经营者机会主义性的、短期的预期和行为。此外如果大多数经营者

- 1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都能自觉地执行制度规则,将大大降低管理、监督费用和解决各种纠纷的费用,这一切不仅可以
节约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或费用,也可以节约社会成本或费用,从而对经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制度的整合作用还体现在某种进步的、文明的制度一旦确立并实行开来,就具有一种不依个
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它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起到约束和矫正人们的某种不良行为的作
用。
制度的整合作用也体现在“社会合力”的形成过程中。社会之所以发展,之所以不断地由低
级到高级、由落后到文明,其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或经济的必然性,同时也有各种制
度的作用,正是由于制度的整合作用,使无序成为有序,使偶然转化为必然,使朝不同方向的个
别力量汇合一个总的合力,从而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制度的规制与整合作用,才使
得人们一方面对立、冲突,另一方面又彼此自觉或不自觉地合作,使各自的行为结果趋于一致,
尽管它不是人们事先预期的或愿意得到的。制度使分散的力得以整合,朝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社
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才得以体现。为什么会形成社会发展的合力,直接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制度发
生作用,另一方面也是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各种需要的结果,没有后者,制度的整合作
用也不可能发生。
制度整合作用中的“制度”不是单一的制度,而是以经济、政治制度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制
度整合的对象因而也不是单一行为主体的同质单向活动,而是众多行为主体的异质多向互动,即
它们的系统控制和协同。不消说,系统控制和协同是极为复杂的,并非每一部分最佳,整体效率
也最佳,但却可能由于其中一个部分不佳而导致整体效率最低。把复杂社会的各种力量协调起来
形成有效合力,依靠制度整合。制度整合并不必然形成有效合力,但没有制度整合就必然没有有
效合力,关键在于制度怎样整合。
整合问题是一个合作问题。由于选择的制度不同,合作的方式和取向不同,合作的结果即合
作的价值和效率也极为不同。这一现象在历史上表现为三种不同的合作形式:一种合作是围绕少
数人乃至一个人进行的,即把绝大多数人的意志、思想、行为和利益追求整合统一到少数人乃至
一个人意愿的轨道上。在这种合作中,少数人或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
发挥,多数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受到最大限度的压抑。其结果,非但社会整体陷入僵化,
少数人或个人也像畸变的细胞,成为有机体上的恶性肿瘤。专制制度是这种合作最典型的制度形
式。一种合作是围绕整体进行的,即把个人的意志、思想、行为和利益追求整合统一到国家、社
会、集体意愿的轨道上。在这种合作中,整体活力得以强化,但个体活力易遭湮灭。由于整体活
力以个体活力的存在为前提,一个缺少个体积极性、创造性的社会,其活力可以存在于一时一事,
但不可能持续长久。这种合作的制度形式较为复杂,计划经济体制比较具有代表性,但在西方民
主制度中,多数原则也存在对个体活力的压抑问题。一种理想的合作是既保持个体的积极性、创
造性和潜能的发挥,又能将这些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整合统一为富有朝气的社会整体活力。民
主制度最有可能实现这种合作。民主制度保护个体的权利,其所确立的规则对所有当事者一视同
仁(如宪法权利和法律面前的平等)
;它们不是针对特定时间地点中特定的人的愿望和需要制定的,
而是针对一种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制定的,是一些毫无例外地适用的规则。这些规则并不规

- 1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定人们具体怎样做,它们只是创造条件、提供知识,而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当事者自己,从而赋予
了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民主制度依据当事者同意的规则,按照一定程序,通过协商方式,处理
他们的关系,从而能够有效地形成社会整体活力。尽管现行民主制度尚有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但它作为迄今已有制度形式中能形成最大社会活力的制度乃是不争的事实。今后的任务在于进一
步完善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民主制度最有可能实现既保持个人活力又形成整体“加和”
效应的合作形式。
制度的整合作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作用的大小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也是不一样的。当一
种社会形态处于腐朽的衰亡时期,制度就逐步失去了整合作用,社会发展的合力也就难以形成,
这一方面预示了旧制度的灭亡,另一方面也必然会有新制度的产生,以替代原来的制度,对社会
各种分散的力量进行重新的整合,使经济与社会继续循着客观规律而发展。

2.制 度 的 社 会 保 障 作 用

制度具有保障安全作用,这种保障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也是具有广泛社会意义的。制度的经
济方面的保障作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的需要,进而也是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条件。人类
从事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或其他任何社会性的活动都会有一定的风险,或者说人们从事任何一项
实践活动都有程度大小不同的风险,而大多数人追求的是风险最小,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实现自
我保障的,人们建立一种制度,其内在地必须具有保障作用,否则就是一种不健全的制度。制度
的保障作用完善可以使人产生稳定的预期,避免短期行为,由此也能实现制度和社会的稳定。人
的理性的有限性、生理变化、自然和社会环境变化、偶然情况的变化是导致风险以及制度保障必
要性的基本因素。此外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也体现在保障社会关系的有序性方面,无论什么样的
社会,都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秩序,否则,社会就难以存在;无论什么样的社会,也无论什么样的
制度,都要比完全没有秩序、完全没有制度的无政府、无秩序状态要更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也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纯粹的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标志之一。
社会越发展、人类越进步、文明程度越提高,这种制度的保障作用体现得越明显、保障范围也越
广。制度的社会保障作用的扩大意味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制度的社会方面的保障作用首先体现在使得有序地存在和发展。一个社会在正常情况下,没
有制度的规制,使得社会处于无序状态,这个社会是难以存在和发展的。而且一旦社会完成了发
展社会中比较大的制度创新或变迁,尤其是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制度变迁,也必须用相应的制度来
保障和巩固这一发展的成果。制度保障社会有序地存在和发展不仅指正式的制度,也包括各种非
正式的制度,而且在人类早期,则完全是非正式的制度,即完全依靠传统、习俗、风俗、惯例等
来使得人与人的关系有序化,使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与各种交往活动有序化。在正式制度产生以后,
非正式制度在保障社会的有序化方面依然有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正式制度恰恰是逐渐从非正式制
度演化出来的。其次,制度的社会方面的保障作用体现在使得社会稳定或安定。社会的稳定或安
定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必要的条件,
尽管在有关社会基本制度的大变迁时期或根本创新时期,
社会是极度的不稳定的,但一般来说,这是暂时的,长期如此,必然使得社会的各种实践活动,

- 1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如正常的经济、教育等活动无法进行,社会也就无法正常地发展。社会的稳定也即意味着人的各
种实践活动、交往活动以及生活的稳定,这是人的诸多需要的一种。社会的稳定就必须依靠各种
各样的正式的与非正式的制度,有序化结果也就是稳定,稳定带来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序、稳定
与和谐,社会才可能长期地平稳地发展。当然,稳定不是固定不变,更不是不要社会大的制度创
新。社会的稳定须依靠制度,但这种制度必须是真正地保障人们全面地、自由自觉地进行各种实
践活动、各种交往活动以及日常生活的制度,这样的制度保障下的稳定才是真实的、长期的,否
则,暴力、武力高压下的稳定短期内也可以实现,但由于它是与满足人的真实需要相悖的,因而
这种稳定是不可能长久的。最后制度的社会方面的保障作用体现在保障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
交往活动以及实践主体自身的安全。安全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在一个没有制度保障的,人
人自危,各种实践活动及人自身安全都无法有效地、长期地得到保障的情况下,经济与社会的平
稳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制度的社会方面保障作用的有序、稳定与安全是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的。

3.制 度 的 认 识 作 用

制度具有认识作用。制度也可以说是社会的认识定势和行为定势;它以强有力的力量把社会
成员的认识和行为统一到社会制度上来,迫使人们以社会制度的眼光认识和观察事物,理解和解
释对象,解决和处理问题;同时,社会制度也以某种方式为该时代的人们确定了认识的对象,规
定着认识的任务。
社会制度对于人的认识的作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社会制度本身的性质。
合理的、先进的社会制度把合乎历史前进要求的眼光传递给人们,使人们站在历史必然性的基准
上来观察和处理问题;不合理的或丧失了合理性的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人们的思想,封闭人们的
视野,窒息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当然还应该看到,任何制度的认识论意义都具有两面性。在历史
上即使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由于它本身的历史局限性,对认识也有消极作用;即使是腐朽的社会
制度,由于它所造就的特殊历史条件,也能孕育和促成人类认识上的巨大飞跃。在社会认识领域,
社会制度的上述影响作用尤其显著。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又是社会认识的主体。人是自然界发
展的最高产物,有意识、有理性、能从事各种实践活动和具有各种物质的和精神需要等是人之为
人本质所在。人不是纯粹的自然物,只是一个适应现状的主体,还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需要改造
现状的主体,必须“把人们当成他们本身历史中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1 。人们既是社会历史运动
的承担者,演员,剧中人,又是这种社会运动模式、方向、方式的规划者、组织者、指挥者,或
叫剧作者。人们自编自演着现实的社会历史活动,社会历史主体是编导和演员的统一。在现实的
世界或社会中,人一方面接受既定的社会制度,同时在努力使自己的物质的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
方面人又是积极的社会制度的改造者,文明的、先进的制度激发人们去进行新的认识和新创造,
落后的、腐朽的制度也能从反面激发人们去认识其落后、腐朽的原因,进而探究改造、创新先进
制度的理论、方向与途径,以超越现有的社会制度,使社会能够更加多地、更加快地满足人们各
种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追求和创造一个对人们来说更加适合和美好的社会制度、理想世界,是人

1
同上,第 4 卷,第 149 页。

- 1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作为自然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存在物的本质之一。人作为这样一种存在物,探索社会发展奥秘的求
知欲望是其意识━━思维功能的特殊表现形式,是推动人们从事认识社会制度各种问题、矛盾与
弊病的重要的动力因素,越是腐朽的制度越能够强化这一点,因为它越不能满足人们各种需要。
此外,能够揭示旧的、腐朽的制度的根本原因,并努力探索改造它的正确的指导理论,进而实现
这种理论,建立其新的制度,也表征了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一方面在认
识与实践活动中完善了认识与实践的客体,另一方面也完善了自我即主体,使两者都得到了发展。
归结起来,社会制度的认识作用实际上是以三种方式表现出来的。一是,社会制度作为管理
和控制社会的手段,通过提供安定或动乱(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同样的安定或动乱却具有不同的甚
至相反的认识意义)的社会环境,通过管理和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来影响认识。二是,社会
制度作为社会心理定势和认识定势通过转化为个体心理定势和认识定势来影响认识。这两种方式
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制度转化为个体的心理定势和认识定势,是通过它的第一种方式,即管理和
控制人的思想和行为来实现的;社会制度转化为个体心理定势和认识定势时,它的管理和控制人
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也就生效了(“大锅饭,
养懒汉”
典型地说明了制度与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关系)。
三是,社会制度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公正的社会制度使人的精神饱满,干劲高涨,人的认
识潜力得到充分激活,主体认识图式的内在要素组成最优结构,发挥出最优的效能;不公正的社
会制度令人沮丧和窒息,聪明才智受到压抑,主体认识图式处于非正常的工作状态。制度的改善
会激励创新,结果使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即个人在得利的同时,也使整个社会得利。
但当人们意识到社会制度的腐朽并立意对抗乃至推翻它的时候,腐败的旧制度的认识论意义就走
向了它的反面,成为人们创造性认识的巨大刺激力量。例如,只能在英国避难的马克思却创立了
不朽的唯物史观。可见,社会制度作为一种社会认识定势,并不意味着人的认识永远只能局限于
它的范围。当然,社会制度的认识论效应不是孤立发生的,它取决于其他因素所提供的互动结构,
特别是取决于社会制度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同一种社会制度环境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
同的影响。

4.制 度 的 伦 理 教 化 作 用

任何一种制度都内在地包含了其伦理的基础,否则这种制度就根本建立不起来,正因为如此,
制度一旦确立,它也会要求其约束的个人或群体具备与其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或人格。市场经
济的经济制度内含的道德、价值观基础与计划经济的经济制度所规定的道德、价值观基础是有很
大差异的,这从中国的体制转轨中就能得到说明。一种伦理、价值观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实践决
定的,它不能自身说明自身。在归根到底由社会的经济实践决定的制度中,必然伴随着与这种经
济实践活动相适应的道德、价值观。没有一定的伦理、价值观作基础的制度是不存在的,即任何
一种制度都预设了一种伦理、价值观,正式的、成文的、规范化的制度本身的起源也恰恰是由在
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物质生活关系中的传统、生活习惯以及道德价值观凝结、提炼、完善化而形成
的。不同的制度导致的不同的伦理与价值观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的影响也同样是不同的。韦伯的
经济伦理观间接地论证了这一点。一个社会制度所预设的伦理、价值观念,直接规定着该社会的

- 1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整体伦理状况或精神文明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空间。邓小平曾说过: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
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
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1 。所谓
“好的制度”与“不好的制度”就内在地体现了其伦理、价值观的规定性,同时也说明了制度的
伦理教化作用,它相对于个体的力量来说,其伦理的教化作用是相当强大的,常常是个人所无法
抗拒的。
不同的制度,其伦理教化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区分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合理性与其伦理
教化的不同的作用。当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在其重要著作《正义论》中论证了制度自身的正当
性的重要性。他认为,对制度的道德评价和选择,应当优先于对个人的道德评价和选择。他在解
释布拉德雷关于个人是一个贫乏的抽象的话时说:
“一个人的职责和义务预先假定了一种对制度的
道德观,因此,在对个人的要求能够提出之前,必须确定正义制度的内容。这就是说,在大多数
情况下,有关职责和义务的原则应当在对于社会基本结构的原则确定之后再确定”2 。这就是说,
人们总是首先选择用于制度的根本道德原则,然后才能选择用于个人的道德准则━━义务和责任。
罗尔斯认为,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一项正义的制度安排就是使其最大限度地实现某种
平等。因此,如果说个人负有支持制度的义务,那么制度必须首先是正义的。离开制度的正义性
来谈个人道德的修养和完善,甚至对个人提出各种严格的道德要求,那只是充当一个牧师的角色,
即使本人真诚相信和努力遵奉这些要求,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好牧师而已。因此,照罗尔斯的看法,
造成社会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不在于个人品德修养,而是制度本身的正当性发生了问题或引
起社会成员的怀疑乃至否定。从我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看,也确实如此。事实证明,制度的缺陷
是某些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例如拿人们深恶痛绝的腐败问题来说,腐败者的自私固然是重
要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制度中存在着种种漏洞,使腐败者有机可乘。所以,惩治腐败的关
键是健全制度。为了消除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弊疾,必须健全法制和加强制度伦理的建设。在一个
各种制度和规章尚不健全和完善的社会公共生活环境中,公民个人是不可能承受促使整个社会道
德状况的改善这副重担的。那些不切实际的做法不可能获得公民的支持,倒反而会引起公民的不
满和逆反心理。
但也应当深刻认识到,个体的道德理性是有限的,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新旧伦理观
念相互冲突,善恶是非界限非常模糊,这就需要社会以制度的形式,建立一系列明确的社会道德
规范,告诉人们什么是应当做的和什么是不应当做的,协助个体确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同时,
个人的道德意志也是有限的,往往难以克制自私欲望的膨胀,或抵御不道德所获的诱惑,在当今
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尤其如此。社会转型时期尤其如此。在这种情况下,制度所提供的约束,包括
舆论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都可以强化个体的道德意志。因此,仅仅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是有局
限性的。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抽象、崇高的道德理想、道德原则和现存的各种具体的社会制度

1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33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纲、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5 页。

- 1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结合起来,使其成为普遍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能够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力量。
谈到制度性道德体系带有一定强制性,美国著名的宗教哲学家莱茵霍尔德・尼布尔写的一部
题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的书,他在书中指出:单纯依靠宗教信仰和道德说教不可能消
除社会不公正。为了消除社会不公正,还必须采用“合理的强制手段”。当然,任何强制都必须符
合社会理性和道德的目的,强制只能是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强制的使用应该受到合理的控制,
使其减少到最低限度;强制在使用时应当受到公正法庭的监督,防止强制成为个人或群体谋取私
利的工具。虽然尼布尔学说中有不少观点值得商榷,但上述这些思想是很有启发的。制度性道德
体系是作为社会制度的道德秩序而存在的。它当然具有制度的强制性,但是不合理采用强制,或
者仅仅依靠强制,也会产生不良的社会效果。正确有效的做法是,将制度强制与道德教育和心性
修养结合起来。当人们提高了道德觉悟,懂得了这些制度性伦理规范是“他们的自然依恋的扩展,
是实现共同的善的途径”
(罗尔斯语)
,那么对他们来说,这些制度性伦理规范不再仅仅是强制和
约束,而是联合起来共同行动的规则。
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的,“一个社会的健全的伦理道德准则是使社会稳定、经济制度富有
活力的粘合剂”1 。因此,制度伦理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制度变革与创新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现在
人们都认识到,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它能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但同时也意识到,
市场经济体现着各种利益之间的竞争,因而有人担心发展下去会造成经济上的不平等。由于经济
不平等,出现贫富两极分化,金钱侵犯权利等现象。就是说,由于利益关系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
的竞争,加剧了伦理关系的紧张和冲突。为了合理调整利益关系,建立良好的道德秩序,公民对
实施一种以平等和公正为基础的制度安排的要求日益迫切。
制度伦理有些是明文规定的、外部化的、带有某种强制作用的制度性社会道德规范。政治制
度和政治理想的阐述,必然揭示国家和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的问题,也就是关于立法和公民道
德准则的问题。遵守法律也是道德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道德规范中有许多是和法律重合的,这
样就使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互相加强、互相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法律是强制、他律性的道
德,道德是非强制、自律性的法律,道德法制化是当代伦理学发展的一个生长点。但也必须指出,
不要期望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尚未健全和正常运转,政治秩序和法律规则就能有效得
以维持,而公民道德规范会普遍受到尊重,社会的道德会井然有序。当前研究群体、社团、企业、
组织和政府机构等行为主体的道德活动规律及制度、体制、法规、政策、典章的道德合理性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倡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也涉及制度伦理的问题。职业道德,简而言之,就
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应当遵守的制度性的道德规范。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规范。
这些都是人们的职业活动的内在道德要求。中国传统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仁以济
世;另一条是敬业乐群。它们贯穿于政德、师德、医德、商德、艺德等各个职业道德领域之中。
这种精神是人们职业活动的宗旨,也是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值得我们去继承、弘扬。
虽然中国有优良的职业道德的传统,但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大多数公民把职业仅仅当作谋生的手

1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 1992 年版,第 48 页。

- 1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段,并不关心职业的道德意义和道德要求,而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非道德的职业活动
又常常能赢得某些看得见的经济利益。尤其是,经济生活中的假冒伪劣、欺诈蒙骗的行为,不仅
扰乱了经济活动的秩序,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却难以治理。应当
认识到,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标志。同时也要认识到,在道德领域中,职业道德是最能够
与经济体制、法制建设直接联系、相互配套的一个层面。所以,从职业道德入手,加强制度伦理
建设,不仅是极其重要的和紧迫的,也是十分可行和大有潜力的。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
革,极需根据基本道德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制定和完善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与规范。各
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就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

5.制 度 具 有 文 化 传 承 的 作 用

社会制度中凝结着人类大量的文化成果,同时许多文化成果是凭借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社
会制度(特别是文化制度、教育制度等)留传给后代的。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文化是靠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继承、总结、改造、创新、积累活动而发展起来的。而这一系列活
动都是在一定制度规定的实践中进行的,所以说制度是人类传递文化的重要工具。当然制度传递
文化,其不仅传递精华,也同时传递糟粕;一定的文化(包括正负两方面)总是与一定的制度相
联系的,文化与制度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由此推论,要扬弃传统文化,发扬精华,摒弃糟粕,就
要相应地扬弃传递文化的制度,使制度尽可能地传递文化的精华,舍弃文化的糟粕。此外,制度
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它也需要相应的制度,以使其本身得以延续、保存、完善和发展。同时也须
指出,在致力于革新正式制度以消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方面,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工作也
会收到明显的成效。但往往忽视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而非正式制度相对于正式制度,有时是相
当难以消除的,它不可能用暴力、强制力在短期内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比如落后的习俗、风俗、
制度化的行为准则观念等,不仅延缓了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也会对正式制度在消除传统文化
中的糟粕的过程中起到一种抵消作用,因此,对非正式制度的在传承文化的消极作用一定要给予
高度的重视。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不止一次地提到历史与现实选择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过去做
出的选择会决定其现在可能的选择,文化在这种选择中又起着关键作用。比如中国经济体制的改
革,人们的就业也要从原来计划分配性就业制度演变到市场自主择业制度,其间要求有一个剥除
原有观念、习俗、准则和思维而适应新制度的学习、认同过程。然而几十年旧体制下生成的观念
以及几千年民族文化传统影响而积淀下来的习俗与思维方式并非朝夕之功而能改变。民族传统文
化的熏陶,社会主义制度氛围的影响,多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以及传统就业制度的“优
越性”,使劳动者的就业观念中既有历史文化非正式制度的内涵,又有现行社会制度的痕迹,体现
出观念意识的历史沉淀性和相对稳定性,指导和制约着行为主体的一系列经济行为,又反过来影
响着劳动者对现行制度及制度变迁的道德评判与认同,使制度变迁要有一个路径探寻过程。当他
在原有制度下形成社会主义就应当是“人人有饭吃,个个有工做”
,而不应当有失业、贫困、破产、
风险时,就必然沿着这一思维惯性对制度的变迁提出疑问并进而影响其行为,而不愿退出保障齐

- 1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全毫无风险的原有就业制度,并在思想观念上抵制变革行为。这种影响很难通过正式的制约强制
性消除,相反,潜移默化中还会在制度变迁时决定选择方向及路径轨迹,决定观念转变的适应性
过程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制度变迁必须支付的时间成本。当学习、适应的过程还不足以消除原有观
念、准则时,劳动者就业观念就会仍然“锁定”在原有制度惯性思维中,继续期望原有体制的重
现或复归,而抵制新的制度安排。由此看来,针对劳动者就业观念的“锁定”对就业制度变迁和
再就业的影响,重要的在于寻找新的制度替代,促使其转变原有制度影响下的就业观念。因此,
政府的作用就在于积极提供一种制度安排,创造“学习效应”
,通过制度激励与导向,推动劳动者
改变思维惯性,减少对原有制度的依赖,尽快转变观念。

6.经 济 与 非 经 济 资 源 配 置 作 用

制度具有配置资源作用,即将一定的人、财、物按一定的比例组合起来,以使其发挥作用。
资源配置是任何制度下都必须进行的,这不依制度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但不同的制度,其资源配
置效果有着天壤之别。制度的最优配置是人尽其才、财尽其利、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没有闲置
和浪费,而且各种资源组合的比例也是恰当的、效率最高的。当然最优资源配置往往是一种理想
的目标,现实中的制度所产生的资源配置常常不是最优,而是次优、第三优,甚至是第四优的。
一个不好的配置往往造成人、财、物的大量闲置与浪费并存,人们工作劳动苦乐不均、忙闲悬殊。
人类的经济实践活动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人与物,除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要素会越来越多,
构成也会越来越复杂。当这些要素没有按一定规则、一定的制度组合、配置起来时,那还只是潜
在的生产力,无法形成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现实的生产力;制度有好有坏,有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有阻滞生产力发展的,但没有一定的制度来组合、配置生产要素,则根本就不会有生产力的存在。
推而广之,人类一切实践活动,都必然涉及到人与物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都必然要发生人与人
关系与人与物的关系,将实践活动的要素组合起来,形成稳定的、有效的人与人的关系,就必须
依靠一定的制度,否则,实践活动本身就难以存在,实践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因此,人类的一
切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是人与物的关系,制度则是这两方面统一的保证。
制度是组合、配置一切人类实践活动要素的前提、保障,是顺利实现人类实践活动目的的必须条
件,制度也就是顺应这一人类实践活动的要求而产生并发展的。人类之所以需要对其实践活动的
要素加以按数量、质量、比例进行必要的组合、配置,这一是由于在既定的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
任何可作为人类实践的要素总是有限的、稀缺的;人自身作为自然之人,每一个个体的生命也是
有限的;而人的需要在总体上,则是无限的,以有限的实践要素,人的有限的生存时间,来满足
人类无限的需要,人类就必须对自身、对各种要素进行选择,以解决实践的方式、实践的目的、
实践的次数、实践的方向等一系列问题,在这一选择的过程中,必须由一定的规则,即一定的制
度约束,从而对实践活动进行管理、指挥、监督、人与物的分工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实践的目
的,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制度规定了个体的人进入或退出某种实践活动的权利、
方式、时间等,规定了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地位和活动方式,也规定了人在实践活动中人们
的关系形式和性质等。所以,制度在人类实践中,在选择、组合、配置各种经济或非经济要素中

- 1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有着重要的作用。

7.制 度 的 利 益 分 配 作 用

利益可以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或非物质利益,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的,
目的也总是与一定的物质利益或非物质利益相连的,纯粹的超功利的实践活动就等于毫无目的的
实践活动,这从人类总体的实践活动来说,是不存在的,是没有意义的,尽管它可能发生在极少
数的个体的实践活动中。
制度确立了人们之间利益分配的权利。一种制度是按财产、按等级、按职务、按权力、按年
龄等来分配利益,这是形式上的不同,其相同的一面是一定的制度必然伴随着一定利益分配方式,
必然赋予人们某种参与分配的权利。如是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按资分配、按权分配,是平
均分配还是差别分配等是由一定的制度设定的,尽管这种设定不是任意的,而是归根到底由“物
质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一种经济制度如果不是真正的按劳分配,必然就有其他的分配方式作为替
代,其所产生的效果、对人的动机行为的影响也将大不相同。社会基本制度的不同,也同时意味
着其物质与非物质利益的分配的不同。利益的分配是依赖一定的制度的,否则,人类社会就不能
存在,更不能发展。总之,制度的利益分配作用是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
制度确立了人们之间利益分配的数量。一种制度在确立了其约束下人们的利益分配权利后,
必然导致凭借其权利而得到利益数量与种类的不同,享有支配权、控制权的必然在利益的分配中
比被支配者、被控制者占有优势,从而得到的利益种类和数量较多。
制度的利益分配作用是随着制度的不同而有或大或小的差异的,但人们确立起一定的制度,
必然会使其具有利益分配的功能。制度的利益分配作用也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归根
到底是由人们物质的社会关系决定的,而物质的社会关系又是生产力决定的。

8.动 力 激 励 作 用

制度实施是否成功取决于激励的效率、方向,监督的力度、效率以及奖惩的力度、效率。有
激励有效率的制度必然是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尽可能明确的制度,同时又是劳动和收入尽可能
相关相称的制度,这样才能提供充分、长期而稳定的激励,使人们最大限度地努力从事工作和劳
动,同时又有严格的约束条件,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决策充分地承担责任;反之,一个无激励
和效率的制度必然是权利和义务边界模糊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靠侵权牟取利益的可能性极大,
因而必然损害效率,使激励趋于最小。制度设置支配着所有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着他们行为方
式的选择,影响着他们的利益分配、社会各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人力资源的发展。制度因素既然
作为经济过程的内生因素而存在,就必然使经济运行过程在不同的制度模式下表现出不同的内容
和存在形式。在既定的制度模式中,经济主体的努力程度就成为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因素。而制度
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塑造动力,以及通过建立社会交换的基本规则,来影响人
类的选择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一个开放性的制度中,它可以为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价
值观、教育等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使人们更有动力、活力,从而在人类是否能够实现更好、

- 2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更合理的发展,显示出其更为重要的意义。而在一个封闭的制度中,可供人们选择的可能机会就
较少,从而在这个制度下的动力、活力就大大减弱。从社会内部来看,经济主体各成员的努力程
度及其效率大小状况,依赖于制度要素是否能为这种努力的成果,提供一种现实有效的保护,并
不断提供刺激更大努力的动力来源。因此,一个僵化落后的制度,会不同程度地压抑人们的积极
性,打击人们的劳动努力,限制人们选择的范围和更多地利用各种资源的可能性,降低人们劳动
的效率。制度不仅对人们的劳动的动力发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制度作为一种规则、规矩,为各
个经济提供一个互惠的合作环境,制约着具有不同利益的经济参与者在追求差异极大的目标中,
不致出现相互的损害和肆意的侵权。所以,制度因素是作为一个动力塑造与约束机制而存在的。
设计或安排一种制度应该激励人们勤奋工作和创新。一种制度安排能激励人的积极性的,就
是好的制度安排;一种制度安排不仅不能激励人的积极性,反而慢待甚至打击了有积极性的人,
这种制度安排必定是不好的制度安排。制度的激励作用是制度总体作用的基础。所谓激励,就是
要使在制度中活动的人达到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他具有从事工作劳动的内在推动力。通俗
地说,就是要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比如如果一种制度安排之下存在着大量浪费,这种浪费人人都
知,但人人都无能为力,也没有人愿意主动想办法加以克服,因为消除浪费对己并没有什么直接
的收益,那么这说明这种制度安排已经落后,急需改变。而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安排应该从其自身
产生出鼓励人们凭自己的才智去积极想办法避免浪费的机制,并且他也能从为社会所节约的金额
中得到其应得的报酬,以对其价值的承认,这样,社会的劳动、工作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浪费就
有可能降到最低程度。激励作用是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的,即以经济人为前提。一般而
言,激励效果的大小、强弱,主要与处在制度活动中当事人的努力与报酬的接近程度,也即与个
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接近程度。个人努力与报酬越接近,制度激励作用就越大、越有效;个人努
力与报酬越偏离,制度激励作用就越小、越无效。个人努力与报酬偏离太大,个人不但会失去工
作劳动的积极性,转而还会排斥和抵触这种制度。一种制度安排下,个人努力大而报酬小,人们
必然会减少努力,以平衡所得的报酬;一种制度安排下,人们投入多,而产出少,必然转而减少
投入,以平衡产出;一种制度安排下,人们付出多,回报少,必然转而减少付出,以平衡回报;
一种制度安排下,人们劳获不等,劳大于获,必然转而少劳,此时如工作时间、任务不能减少,
人们必然转而消极怠工,降低工作强度,想尽一切办法,以消磨时间,应付任务。这些现象在传
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却是比比皆是的。传统计划经济的有效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每个人的
主人翁精神即利他主义的假定基础之上的。如果社会上普遍存在这种精神,并能长期持久下去,
那么传统的计划经济也是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的。反之,由于社会中只存在一种自上而下的由外
部施加的行政约束,经济发展、劳动者努力工作的内在动力不足,经济的低效率甚至停滞就很难
避免,各种漏洞、
“错误思想”
、“资本主义尾巴”也会防不胜防。传统计划经济下经年累月不计成
本地开会学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不仅仅是政治的需要,它揭示了缺乏自利、自治、自
律、自主、自由的计划经济由于激励不足,不得不对道德规范过分依赖,而这种思想政治学习本
质上是一种强制性的外在压力,以此弥补内在动力的不足,并成为这种经济体制运行的“必需品”。
不言而喻,由于灌入式的道德教育脱离了人的基本行为动机,靠人造的道德规范体系的支撑不仅

- 2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加大了社会发展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效率,扭曲了人的正常人格,造成全社会的普遍撒谎,而
且长久下去,还包含了极大的潜在危险,对政权的巩固也是非常不利的。而具有激励性、有效率
性的制度不是否定或遏制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是要承认和适应他人的利己(不损他人)性
动机。一个人、一个集团追求各自特殊利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存在“应不应该”或“好不好”
的问题(当然存在追求方式的正当性问题)。现实社会中大多数人不可能永久地或者说不可能在大
多数时间内的大多数场合从不考虑自身的利益。如果承认这一基本事实,那么制度的安排,就不
能建立在少数“英雄”
、“模范”的模式之上,否定人们的利己动机,闭着眼睛不承认现实,把理
想当现实,用“英雄”
、“模范”来代替一般民众的行为模式,这是从根本上违背客观规律的,这
样的制度也是没有激励和效率的。激励当然有奖励性的正面激励与惩罚性的负面激励之分,而一
种有效率的制度必然是以正面激励为主,以负面激励为辅,如果反之,一种制度安排强要维持,
不得不主要依赖“卡”
、“压”
、“罚”式的、强制性的负面激励,这只能说明这种制度已经不合理,
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程度。当然,要真正形成一套合理、科学、配套、系统、有效率的激励制度,
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做细致深入和艰苦的理论研究,还需要实践的反复检验。
制度的激励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微观上对个体、个人或单个的组织、企业的激励,
二是在宏观上以微观制度激励为基础的、前提的整个社会的激励,这体现为一个社会的活力,社
会有机系统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完善和持续性发展能力。社会活力不是固有的,想激发
就能激发出来的,它涉及活动主体的动机,个体主体活动的异质多向互动,社会整体的调控整合
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宏观活力来自微观活力,但二者并不是完全等同的。微观有活力不能直接导
致宏观的活力,这里有个制度整合问题,但微观无活力,宏观活力就无从谈起。宏观的社会活力
在当代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与国家的现代化不单纯是一些统计数字的达标,同时还是一个
社会所包容或存在的创造性活力的迅速增强。当我们用统计数字标示现代化时,现代化就死亡了,
至少是没有意义了,因为数字指标总是可以达到的,而达到了这些指标的国家未必是全球体系中
的发达国家。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经济、科技、国防发展的水平总体上已超过四五十年代时的现代
化国家,但今天却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并全力争取早日实现现代化,道理就在于,当初的
现代化国家如今更发达了,而当初的发展中国家如今仍处在发展中。当然,人们可以把达到某些
指标的国家称为现代化国家,把更加发达的国家称为后现代国家,但这种“现代化”对发展中国
家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所追求的现代化,其实质是达到正在发展着的发达国家水平。由
是,社会活力就成为现代化更重要的蕴含,对后发展国家尤其如此。一个现代化国家之能保持现
代化的地位,是因为具有与其更加发达相适应的社会活力;一个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也要
有与赶超发达国家相适应的社会活力。社会活力的强弱是发达国家保持领先的奥秘,也是发展中
国家相对落后的奥秘。而且只有当后发展国家的社会活力超过发达国家时,其追赶战略的宏图才
能变为现实,全球体系的现代化格局才会改变。
制度的激励作用与整合作用是相通的,它首先在于告诉人们关于行为约束的信息,即什么能
做,什么不能做,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一般说来,任何被称之为规则的东西,包括习俗和惯
例,都具有这一功能,作为正式规则的制度与习俗、惯例等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人的行为的赞

- 2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许或贬斥、激励或惩罚,虽然也伴有教化式的劝导,最终却是借助法律法规的形式,凭依军队、
警察、监狱等国家机器实行的。毫无疑问,当强制被引入后,制度对人行为的约束便大大增强了。
制度的整合作用提供了人们行为的选择集,也限定了人的活动的范围和人的能力的发挥。换句话
说,它给人的能力的发挥设定了边界,除非破除既有的制度,代之以建立的新制度,人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不可能越过这一边界。无数事实证明,同样的人在不同的制度下其积极性、创造
性和潜能的发挥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制度下其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发挥是相同的。
前者可以从中国农民在人民公社制度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的不同表现窥见一斑,后者可从计划经
济体制下各国普遍存在的效率低下得到印证。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制度与社会活力呈正比关系,
在好的制度下,社会活力空间大,力度强;在不好的制度下,社会活力空间小,力度弱,甚至没
有活力。
任何制度都有激励作用,区别在于激励度或激励作用的大小,激励方向的不同,激励手段不
同(奖励性与惩罚性,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等)以及激励的效率的差异。
激励制度与其实施也是不同的,好的激励制度在其执行的过程中,发生偏差,也会导致负面的结
果,或减少激励的力度。没有任何激励的制度是不存在的。如在平均主义盛行的分配制度下,人
们不是努力进行劳动,比贡献,积极地去创造,增加产出,而是努力地在分配方面、在工资、待
遇等与待遇相连的各种名誉上明争暗夺,即人们的行为不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生产性的激
励,而是一种消极的、保守性的、分配性激励,不是比贡献的大小,而是一味地比报酬的多少,
其结果使得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可用来分配的物质资源越来越匮乏,人们更加斤斤计较个
人的得失,而不是想尽办法去创造、去革新、去增加产出,整个社会的经济没有发展,人们的道
德水平也日趋下滑。
在各种激励手段或内容中物质性激励是根本的,但不是唯一的,在特定条件下,精神、荣誉
的激励是物质激励所不能比拟的。因为精神性需要是人的需要结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人类整体来说,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热点主题能力的不断增强,精神需要的满足将日趋
成为人们活动的主要目标,精神动力将愈加显示其比物质激励更深沉、更持久、更有力的作用特
点。因此,不能将“工资、报酬━━积极性”的激励方式凝固化,而要实行综合激励。否则必然
走向反面,以致于出现处处、事事都以物质报酬有无、多少来决定是否工作和劳动的怪事。正反
两方面的事实表明,过分夸大精神需要与过分夸大物质需要,其结果是相同的,都是片面的。片
面性不能纠正片面性,只有全面性才是克服片面性的唯一出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是统一不可
分割的,因为物质需要离不开精神需要,精神需要起着一种引导和协调的作用;精神激励也离不
开物质激励,它必须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不然也会反其道而行之,从动力变为阻力。但从整个社
会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来看,目前的经济依然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人们的劳动仍然具有很强的
谋生意义,而不是完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经济中的人力资源、非人力资源、与时间的稀缺依然
存在,按需分配依然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这些都决定了我们的任务是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条
件下发展生产力,物质性的激励相对于精神激励就显得更为根本和重要。要真正使人的劳动不再
是主要的谋生手段,那必须“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前提,

- 2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须品的斗
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1 。
我国十余年来的改革实践,可以看作是对马克思的社会基本制度分析方法在新时期里的应用
和发展。该方法依据的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强调的是通过否定一种社会基本经济关系来求得
社会生产力的根本解放。我国的经济改革事业同样是依据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
础之间的矛盾运动,也同样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的根本任务。将马克思的制度分析方
法归结为通过变革生产关系来解放劳动者,
这一方法论观点也贯穿于我国十余年的改革历程之中,
是指导改革实践的理论武器。早在 1984 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改革的纲领
性文件中,就把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对生产力的束缚,归结为对“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的“严重压抑”,由此,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整个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的中心环节,把广大“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出来”
看作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内容和本质要求。社会的基本制度性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说到
底,是通过改变传统经济关系中不合理的方面、传统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对劳动者的束缚,来解
放劳动者,通过解放生产力来发展生产力。
在历史上,人们曾经用“悬赏”等办法去激励人们干一些复杂、风险大的事情。以横渡大西
洋、太平洋的国际贸易来说,当时这方面发展的一项主要障碍在于航海者们没有能力测定船只的
精确位置。当时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发明一种仪器来测定经纬度的问题。于是欧洲一些国家(荷兰、
西班牙、英国)纷纷悬赏征求这种仪器。悬赏一直到 18 世纪,最后由一个叫约翰・哈里森的人
得了奖。为解决这个问题他耗去了一生大半光阴。精确地测定航船位置是一项社会性公益,在扩
大贸易范围、降低航海贸易的成本、风险方面,其价值无可计量。类似事情还有很多,因而人类
才设立专利法来鼓励人们去发明创造,并从中获得相应的收益。一个社会就要为人们提供一个持
续的、制度化的激励机制,这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9.信 息 传 递 作 用

制度具有信息传递作用。制度也是一个系统,像任何系统一样,合理的、科学的制度必须能
够保证信息真实、充分、及时、全面地上下左右传递。信息传递的范围、速度、质量和数量,是
衡量一个制度先进程度的基本尺度之一。我国传统经济、政治体制或制度的信息传递方式,是以
单一行政渠道纵向传递为主的,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弊病是: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欺上瞒下,
或投上之所好收集加工处理信息,这些从一开始的有人抵制,逐渐变为习以为常,最后成为久治
不愈的顽症;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由于信息传递渠道单一,又无必要及时的监督,必然造成信息传
递大量失真,功与过、成绩与缺点、利与弊等凡符合上级意图的,便逐级放大,反之,则逐级递
减,使得信息的传递包含了许多的主观随意性,以致到了最高一层,原始信息早已面目全非、甚
至变成有目的的制造出来的、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假信息,这也是传统经济与政治体制或制度许

1
同上书,第 86 页。

- 2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多决策失败的原因之一;这种信息传递方式普遍存在着信息量不足,人们不敢、不能讲真话和提
供真实信息,以及通过各种非正式渠道大量出现的另一类不被官方认可的、有真有假的信息━━
小道消息,扰乱官方的信息,使整个社会更加无序化,这实际上是对这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一种惩
罚;这种信息传递方式,往往是上级需要的信息传递速度极快,而凡是上级不需要的、不喜欢的、
一时还不注意的信息则传递的极慢,导致很多情况下贻误时机,使问题更严重,使形势更复杂,
使管理更困难,使决策时失误的可能性更大,使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更慢。
制度的不同也决定了在这一制度约束下的社会关系互动、即信息的传递的不同。政治专制的
制度必然伴随着信息传递渠道的单一性、纵向性、集中性、个体对信息的不可选择性等,政治民
主的制度必然伴随着信息传递渠道的多样性、纵向与横向的结合、分散性、个体对信息的可选择
性等。从经济制度而言,计划经济要保证全国性计划的实施,要将一切生产要素都纳入计划,必
然要建立由上而下行政性信息传递方式,并以制度化加以保证,否则,计划经济就难以进行,而
这又恰恰是计划经济的致命缺陷之一。制度的不同也导致了制度框架内信息传递的量与质(时效
性、客观性、充足性、全面性等),这也是区分好坏制度、优越与腐朽制度的标志之一。

10.制 度 的 保 存 与 巩 固 社 会 发 展 成 果 作 用

每个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社会认识主体,都面临着认识和再认识人类社会自身存在、运动和发
展的历史过程的任务。这就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与作为已逝社会历史过程的先辈们的生存条件、活
动方式、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各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过程、各种理性的知识与非系统的经验等。
时间的流逝,把现实的人们与已逝的历史过程隔离开来,造成了现实的社会(历史)认识主体与
已逝的社会历史客体的分离与隔离。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这种主体与客体之间在时间方
面的分离和隔离,主要是通过已逝先辈们在他们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中所生产出来并流传下来的
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文化产品的中介作用来沟通和连接,并使之得到消除的。制度就是这些中介
之一。人们社会是一个逐步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不文明走向文明的不断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其
间的每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每一次具体实践的发展,都形成了人类赖以再发展、再前进的各种
积极的成果。这无论是一项具体的技术发明还是整个社会基本制度的革命,都是人类发展阶段上
的一个阶梯,后人必须沿着这一阶梯继续前进。否则,人类社会就始终在原来蒙眛状态下停滞不
前。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既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又是保存实践成果的方式之一。一场涉及到社
会基本制度的革命,如果没有建立新的与这场革命的性质相一致的制度,革命就不能说取得了成
功,而且新的制度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革命的成果。人类实践在不断地发展,人类也不断地取得
各种有益的实践的成果,制度在保存和巩固这些实践成果方面是不可缺少的。
制度的保存社会发展成果的作用常常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实现的。制度化也即将合理的、进
步的、文明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实践的交往关系等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赋予一定的强
制力地推行,这一方面保存和巩固了发展的成果,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以后的发展。
“制度化”这一
概念,在政治学中叫政治制度化。其特定含义是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固定的政治组织设置、
固定的政治行为程序和模式、不同政治机构的职能分立和决策分工,以及以宪法、法律或章程作

- 2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为这三个方面的行动准则和约束性规范。因此。政治制度化意味着政治生活的规范化、程序化、
固定化和法律化,在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行为规范,它们反映着一定的政治观念(即在政治
学中被称为政治文化)并制约着人们的政治行为。其中某些规范得到法律或章程的确认和规定后
就变成了制度,也即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的政治行为准则。这种由普通规范经法律或章程转化为
正式制度的过程就是制度化的过程。制度化与法律是并行的,没有政治生活的法律化,也就没有
政治生活的制度化。制度化以法治为基础,与人治则格格不入。例如中国 1954 年宪法所规定的民
主政治的雏形,由于没有得到相应的制度化而流于形式,乃至几遭践踏。中国人民也为之付出了
昂贵的代价,其中最大的一笔就是历时 10 年的“文化大革命”,造成这场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中国的政治制度没有得到高度的制度化。

11.制 度 行 为 预 期 功 能

长期稳定的、并受到强有力的保护的制度有助于形成人们长期预期,从而形成人们的长期行
为,否则,将造成人们行为的短期化。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如果制度、政策、规定变动不居、朝
令夕改,必然导致人们行为投机化、短期化。人的行为的短期化要从制度的短期化寻找原因。稳
定的、具有长期连续性的制度是人们行为得以长期化的保证,在此基础上,才能产生出各种必须
在长期建立起来的事业、信誉、商誉、信用、企业规模等等。

12.制 度 的 节 约 交 易 费 用 功 能

交易费用也就是制度成本或费用,制度一方面要耗费一定的费用,但又在更大程度上节约交
易费用,比如产权制度,其功能之一就是明晰产权以节约交易费用。
制度的作用并不是使得交易费用为零,而是相对的降到最低点,这如同生产一样,企业不可
能使得产品的成本等于零,但企业仍会为不断地降低成本而努力。
以上谈的是制度的一般性功能。

第二讲 交易费用经济学
交易费用也即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其基本思想由科斯提出,后由威廉姆森、张五常、
诺斯等人加以完善的。
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交易费用与制度一样,与每个人都密切相关,比如学生在网上选课就比其他形式便捷、节约,
即代价小,这其中就包含了交易费用。
现代城市中一个家庭每个月需交纳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上网费、暖气费、电视天
线费、房租等,如果这些交费政府公用事业部门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时间、地点、时限、方式,那
将给人带来多么大的麻烦,完成这些交费不是无偿的,而是要付出的,这就是交易费用,而如果
政府能加以改革,能让人们在家里通过网上的形式一次性地交纳,又会省去多少支出,这说明了

- 2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不同的制度安排,其代价、费用是不一样的。
人们购买东西是在近处小商店买,还是到远处的大商店、超市去买,这里人们实际是在比较
两种购买形式的费用问题,当然,费用只是人们决策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条件,这里的费用
就是交易费用。
在目前中国,你要办一家书店,要经过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文化局等几个政府职能部
门批准,这制度安排是需要不少费用支出的,除了各种证照费、手续费等以外,还有为获得批准
的各种合法的、合理的与不合法、不合理的各项支出,这些都是交易费用。
最简单的一个纳税也是要有成本的,这也是交易费用。

一、三个事例

1.中 国 证 券 市 场 的 交 易 费 用

上海股票的交易费用如下:
佣金: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点五,小于10元收10元。
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四
过户费:成交面值的千分之一(即成交股数的千分之一),小于1元收1元。
委托费:每笔成交5元。
深圳股票的交易费用如下:
佣金: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三点五,小于5元收5元。
印花税:成交金额的千分之四
过户费:成交面值的千分之一(即成交股数的千分之一),小于1元收1元。
委托费:每笔成交5元。
上海、深圳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费用如下:
佣金: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二点五,小于5元收5元。
过户费:成交面值的千分之一(即成交股数的千分之一),小于1元收1元。
委托费:每笔成交5元。
证券交易费用名词解释
委托手续费是投资者在办理委托买卖时,向证券经营机构缴纳的手续费。没有统一的收费标
准。
印花税是股票成交后对买卖双方投资者按照规定的税率分别征收的税金。印花税 A 股按成交
金额的 4‰计收。
佣金是投资者在委托买卖证券成交后按成交金额一定比例支付的费用。A 股的佣金为成交金
额的 3.5‰,起点为 10 元。
委托买卖的股票、基金成交后买卖双方为变更股权登记所支付的费用。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 股、基金交易的过户费为成交票面金额的 1‰,起点为 1 元。

- 2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免收 A 股、基金的交易过户费。
以上的交易费用其实只是证券市场一部分,并不是全部的交易费用。

2.大 学 生 找 工 作 的 交 易 费 用

找工作不是无偿的,而是要付出代价的,这包括:
撰写并制作多份个人履历表,取得各种有关证明自己素质的有效法律文件;
获得与自己专业有关的各种工作信息的费用;
参加各类招聘会费用;
与用人单位的谈判协调费用;
签订工作意向书的押金;
各种交通、联系费用;
正式签订工作合同的费用;
工作合同的执行与监督费用;
一旦发生纠纷的解决费用;
工作合同的履行费用。
以上这些费用是必须付出的,交易费用是支出,收益就是找到一份合适的或令人满意的工作,
费用过高,人们就会放弃找工作,转而不工作或考研。
能否降低这一交易费用呢?
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猎头公司起什么样的作用?
回到计划经济由政府统一分配的办法是否可行?这样做是不是就没有交易费用?
大学生找工作实际上是在现行的制度安排下的一种必须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是这种制度得
以运行的费用或成本。

3.汽 车 制 造 厂 在 什 么 情 况 下 会 考 虑 兼 并 轮 胎 厂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
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
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一个车间?
这是一种纵向兼并或纵向一体化,类似还有横向兼并或横向一体化。
此外,任何人买东西或者在近处买,或者到远处买,这里也有一个交易费用问题。

二、交易费用的界定

1.内 涵

交易费用思想是由科斯在 1937 年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但该文并没有直接提交


易费用的概念,这个概念是威廉姆森提出的。

- 2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科斯的定义是:利用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经济活动的成本,是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
的费用;
威廉姆森的定义是:利用各种经济制度安排的成本;
其他的定义有:
交易费用是产权从一个经济主体向另一个经济主体转移过程中所有需要支出的成本。
交易费用是各种经济与非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
组织、维持和实施一种制度安排的所有费用。
交易费用是为了克服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实现人与人合作而付出的一种资源代价。
张五常对“交易”的分析在他的论述中与科斯有些不同。他认为交易费用实际上是所谓的制
度成本。因而,张五常建议将交易费用改为制度费用;只要有制度存在,就会有制度成本发生,
但这种制度成本的发生并未必发生交易、他举例说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几乎不存在任何市场
交易、但背诵毛主席的语录、进行串联等方面的政治成本却是十分大的。显然这些政治成本也是
交易成本.但并没有伴随交易的发生。
资源配置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企业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协调方式;一是市场的无计
划、无目的、无组织的协调方式。两种方式都是有成本的,相对成本的高低、相对效率的高低决
定了企业的产生和存在(Coase 1937)
。交易成本:是企业(也包括个人)在寻找与其它企业或个
人进行经营活动时,为在价格方面或其它方面达成协议、合同、契约,并确保其条款得以实施而
所产生的成本。
随着科斯提出这一概念的思想后,交易费用的内涵不断增多,即不断一般化,成为各种正式
或非正式制度的运行费用,或简称为制度费用或成本。
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费用,从而也有不同的收益,对制度进行成本与收益的分析构成制
度经济学的中心内容。
以往的经济学没有考虑交易费用,或者说它是假设交易费用为零,而这是不现实的,交易费
用是不可能为零的,引入交易费用进行各种经济学的分析是制度经济学对经济学理论的一种重要
贡献。

2.交 易 费 用 不 能 与 生 产 费 用 混 淆

交易成本不能与生产成本相混淆。交易成本是仅与交换有关的成本,它是在交易过程中所损
耗的资源,而这种耗费既不创造产品,也不增加产品的效用。所以,它更多的是一种机会成本。
贿赂政府官员的费用是一种交易成本。此外,运输成本不是交易成本,因为这是从生产到消费的
必须环节。
总的来说,凡是没有直接表现为生产费用支出的都是交易费用,而生产费用的支出主要是购
买、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劳动━━工资、土地━━租金、资本━━利息、企业家才能━━利润)
的直接费用。
任何的交易都有成本,即交易成本不可能为零。

- 2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协调大部分经济活动的是企业而不是市场,二者之间有一个替代关系。当市场协调相对交易
成本过大时,则运用企业协调;当企业协调交易成本过大时,则运用市场协调方式。
当然,对企业而言,一切成本都是生产成本,无所谓交易成本,而就经济分析而言,交易成
本是十分重要的。

3.交 易 费 用 不 能 与 机 会 成 本 混 淆

含义: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所放弃的运用该资源到另一种用途所能带来的收入。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是指企业把一定的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获得一定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用
途的收入。
广义地说是指人们利用一定的资源和时间去获得某项收益,或得到某种利益时,所放弃的以
同样的资源和时间从事其它而获得的利益。简言之,就是人们进行决策或进行某种计划、方案选
择时所付出的代价,人们得到的同时也有失去,失去的就是得到的代价,得失比较对于决策有重
要的意义。
机会成本只有决策的意义,不是会计意义上的成本,也不是一种实际的成本支出或货币支出。
机会成本不是唯一的,但一般是指最大的一种。
交易费用既可以是一种实际支出的费用,是一种会计成本,也有时是在机会成本的意义上来
使用。

4.交 易 费 用 的 外 延

交易费用包括搜寻(产品价格、质量、合作者、代理人、生产要素等)成本、协商谈判(讨
价还价)成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维护与执行成本、保护性(防止他人侵犯)成本等。
科斯认为交易费用包括利用价格机制的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即交易费用是为完成交易
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
行交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为事前的与事后的交易费用,即交易前的与交易后的交易费用。交易
前的包括信息搜寻费用、起草契约的费用、谈判签约费用等;交易后的包括维护、执行与解决各
种纠纷的费用、退出费用以及各种不能确定的风险费用。
张五常认为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
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简言之,包括一切
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这个分类是最宽泛的。
与威廉姆森类似,林毅夫将交易费用分为直接的与间接的两类。
也可以分为企业内交易费用(协调费用)与市场交易费用,或管理的交易费用与市场的交易
费用(MTC1 与 MTC2 )。
与上述分类相类似,从狭义的角度,也可以分为组织成本(Organization cost)与交易成本,
前者是利用企业、公司或组织的成本,后者是利用市场的成本。而广义的交易费用则将这两者都

- 3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看成是交易费用,只不过一个是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一个是组织外部的交易费用,从经济学角
度来说,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主要是管理、协调与监督费用,而后者是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
也可以分为交易前的费用、交易中的费用与交易后的费用。
比如要买一套商品房的交易过程中的交易前、交易中和交易后的各种交易费用。

5.交 易 费 用 的 各 种 具 体 形 式

在公共管理中,通过比较合同管理费用和内部管理费用可以帮助政府部门决定是自己生产还
是向私人部门购买某些服务,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是比较两种交易费用,即比
较市场交易费用(Market Transaction Cost)和管理交易费用(Managerial Transaction Cost),并以此来
进行公共管理的决策。运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哪些活动应由政府从事,哪些则不应该由
政府提供。交易费用不可能完全决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分界线,因为,政府产出非常复杂,政府
机构常常有多重目标,政府项目常常有分配性效应因而公平和责任性的考虑常常很重要。在中国
人们常常抱怨可政府机关部门办事难,其实这里就有一个交易费用问题。政府的机构改革内容之
一就是减少交易费用,从而提高办事效率。
由于合同、契约引起的各种费用。
各种仲裁诉讼费用。
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
形成、维护、修改一项制度安排的各种费用。比如私有与公共产权制度、高校的学分制度、
关税制度、出口退税制度等等。
批零差价中有一部分是交易费用。
为促成交易的各种中介费用。
广告费用。广告费用本身是一种交易费用,但广告本身的目的又是试图减少交易费用。
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也是交易费用,即为了维持一定的政府体制的费用。
讨论: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很少,那么是否存在交易费用呢?
交易费用研究的难点是如何界定、分类和统计计量。

三、交易费用存在的原因

信息的不对称、偏载、私人信息的存在、人为的误导、歪曲、封锁、掩盖、混淆、复杂化、
稀缺、获得需要成本,而且有时信息本身就是一种有偿的商品。
信息不对称一种是客观造成的,一种是主观造成的(有意的隐瞒、撒谎、歪曲、增减等,还
有个人专业知识文化的限制)。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拥有完全的理性、拥有完全的信息,而
信息的搜寻是需要成本的,人们只能追求适当的信息以达到“满意程度”的答案,而不可能、也
永远达不到“最优、最理想程度”,对此著名学者西蒙也有精辟分析。正因为信息的搜索需要成本,
而且可能是高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更快、花更少时间和精力搜索适当、满意的信息,就成

- 3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为人们所关注的一大主题。
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各种各样的偶然性:自然的、社会的、技术的、交易过程中的等)
与风险(经济的、政治的等)
败德行为与机会主义行为,使得违约、违规、违法、违纪等常常发生;市场越大,机会主义
的可能性越高;参予交易的人越多,机会主义的可能性越大;交易的环节越多,机会主义的可能
性越大。比如法律是在人们不能自觉自愿,习惯法不能解决问题时,人们不能自动达成协议解决
争议,或其成本过高时才产生成文法。比如中国历史上长期在县以下是没有政权组织的,调节人
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的主要是习惯法、传统等。
权利界限不清晰,经济关系中则是产权不清晰。
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人的自觉性也是有限的,人都有非理性的一面(如违规以利己),人们
的制度、约定、契约等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各种争议及解决争议的各种费用。
技术水平总是有限的、获得信息的物质手段与工具的作用总是有限的
垄断,越是完全竞争的行业、制度安排,其交易费用越低,反之,越高。

四、交易费用、企业的产生、规模收益与企业的兼并

1.交 易 费 用 的 存 在 是 企 业 产 生 的 原 因 之 一

比如职业介绍所以及各种中介机构的存在实际上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这些企业产生后可
以为需求者提供服务,从而减少交易费用。企业的存在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较低的企
业内交易费用替代较高的市场交易费用。
张五常认为,厂商对市场的取代可以看作是要素市场对产品市场的取代。如果所有的交易成
本都为零,那么两个市场就会是不可分割的,因而。交易成本的存在是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分离
的前奏。把厂商看作是对市场的替代,或把要素市场看作是对产品市场的替代,不如更正确地把
它们看作是一种类型的契约形式对另一种类型的替代而做出的组织选择。在这些情况下,组织安
排的选择实际上是契约安排的选择。
一些盈利性组织的直接功能就是为人们降低交易费用,如房地产代理商或中介机构、广告公
司、婚姻介绍所、律师事务所、报关事务所、保险中介等等。
因而企业与市场是两种可以互相替代的经济制度安排。
交易费用的存在原因之一是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不确定性。

2.交 易 费 用 是 决 定 企 业 规 模 的 原 因 之 一

当企业内交易费用大于市场交易费用时,说明企业的规模已经过大,应该缩减规模,反之则
扩大规模。
企业内交易费用主要包括各内在组织与管理人员的协调成本、获取各种内在信息的费用、委
托代理成本、激励成本等等。

- 3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企业内交易费用过大,必然导致规模收益递减。计划经济的实质就是全国的企业都是车间,
而只有一家总厂,其规模过大,导致交易费用过高,以致于效益太低,效率太低,因而最后被市
场经济所代替。
一般而言,规模收益的含义是指企业生产时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都按一定比例增加,从而使
总的生产规模扩大而给企业所带来的效益或收益。
当企业的各种成本与收益比大于 1 时为规模收益递增。
当企业的各种成本与收益比小于 1 时为规模收益递减。
当企业的各种成本与收益比等于 1 时(产出/投入=1)为规模收益不变。
这里的成本包括企业管理的交易费用。
规模收益递增一般简称为规模经济,规模收益递减一般简称为规模不经济。
这个道理可以应用到政府规模,也可以应用到一切组织的规模的分析上。

3.交 易 费 用 是 企 业 实 行 兼 并 的 原 因 之 一

市场交易费用过大,即市场交易费用大于企业的管理交易费用时,企业会考虑兼并、合并、
收购,反之,企业会考虑转让、出卖。
这一原理也适用于一切组织的规模。

五、制度与交易费用

制度功能或作用之一就是为了降低交易费用,制度使人们行为有序、有预期、有激励导向,
从而减少混乱无序,以节约交易费用。
制度降低交易费用可分为绝对降低与相对降低,一个是就绝对额来说的,一个是就相对额来
说的。
WTO 的宗旨就是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降低或完全取消各国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制定统
一的贸易规则、术语,统一各国的外贸政策等。
统一的制度实施空间越大,即制度越是在更大的空间实施,越是有更多的人遵守统一的制度,
其交易费用越小,越有利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越有利于市场半径的扩大,
而市场越统一、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分工、效率的提高与经济的增长。
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制度优于物物直接交易,它降低了交易费用。
比如合同法。
法律的作用之一是降低交易费用。
信用与交易费用。
比如交通规则。
比如清晰的产权。
不同的制度安排有不同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高低与制度的收益成反比。
没有零交易费用的制度,只有交易费用大小不同的制度。

- 3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对一个制度安排来说,其制度的成本是交易费用,和一切成本、费用一样,也要尽量使得交
易费用降到最低点,即也要遵循经济学的最小最大原则。而制度本身的激励功能是否能够使得人
们自动地去寻找各种降低交易费用的途径、机会,并能从降低交易费用的努力中获得相应的收益,
这是制度优劣的表现之一。
如果各种制度安排都没有交易费用,或交易费用都一样,那么,制度就是不重要的,或什么
样的制度安排都是一样的,这是所谓的科斯定理(Coase Theorem)的推广。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
即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那么,不同的制度安排就会有不同的交易费用,那么,选择什么样的
制度就是十分重要的了。

六、互联网、电子商务与交易费用

1.网 络 从 技 术 上 降 低 了 人 们 的 交 易 费 用 , 促 进 了 全 球 化

网络的出现加快了全球化,加强了全球经济的联系,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更快、更省地处理经
济事务,可以节省大量的财力、物力,还有人力,所有的这些都大大减少了交易费用,促进了市
场经济行为的发生,促进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创新,同时也节余了更多的社会财富剩余。实际上,
网络最根本的意义就是能够极大地减少市场的“交易费用”。
比如 IP 电话的成本就没有空间远近概念,国际长途与市内通话成本相同,多一个消费者使用
IP 电话并不会增加成本。
网络为何会减少交易费用呢?首先是由于网络极大地突破了现实世界的时空限制,信息在网
上的传送十分迅速、便捷,时空差距再是网络世界的障碍,网络极大地降低了时空成本。其次在
于网络世界是“比特”世界,所有的网上信息都经过“数字化”
、“编码化”
,都是以“比特”的形
式存在于网络世界中。“比特”世界与“原子”世界有着极大的区别,一是比特没有重量、质量,
而原子却是有质量与重要,因此比特世界没有物理空间与重量的忧虑;二是“数字化”的比特信
息可以进行无成本复制,而原子世界无论如何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此,比特信息永远是供适
应于求,无论有多少需求都可以满足,于是网络可以低成本地为更多的消费者服务;再次是先进
的网络技术可以简化市场交易过程,消解市场中介组织,可以低成本地做到精确经济行为的统计
与分析。总之,网络所具备的这一切特点对于大幅减少市场“交易费用”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交易费用的降低将会促进网络新经济突破传统经济理论的限制,将会塑造新经济的许多新景
观,促进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不断完善。比如,交易费用的降低将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组织规模
的扩大,跨国性、全球性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2.网 络 降 低 了 组 织 内 部 的 管 理 费 用

交易费用的降低将会改变传统经济的管理结构,管理趋向扁平化,管理层次可以大大减少,
管理费用毫无疑问也随之降低,而管理效率却得以迅速提升。另外,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一样对减
少交易费用产生重要作用,未来的网络企业或服务机构可以低成本地提供“个性化”服务,而在

- 3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以往的传统经济行为中,企业根本无法做到普遍的个性化服务,因为个性化产品的生产、销售等
成本太高昂,往往这样做的结果是“得不偿失”
,因此理性的“经济人”企业、机构是不会提供这
样的服务。

3.电 子 商 务 与 交 易 费 用

电子商务扩大了交易范围、增多了交易次数和交易方式但相对地降低了交易费用
电子商务的活力主要体现在其高效率低交易费用。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化大生
产的基础之上的,利用了专业化分工和生产协作的优势,同时又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
通信技术、现代物流配送和电子货币等尖端技术为依托,进行了一场生产力技术的革命,克服了
现代社会中人的部分生物缺陷,降低了因交易范围的扩大,交易次数的增多而引起的交易费用上
升。作为卖者,厂商可直接在网络上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页,进入网络里的虚拟社区。进入虚拟
社区的产品既是商品同时也是样品,销售者可以向顾客提供各种商品的详细资料,消费者通过网
上浏览可以演示商品的各种性能,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减少了中间商代理费用与广告费用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就不必经过中间商而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缩短了商品流通渠道,节省了
企业为销售商品而作的广告投入和顾客搜寻费用,免去了企业建立商品流通渠道、寻找中间商的
费用,避免了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耗费等交易费用。同时企业还可以直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偏好,组织研究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而消费者网上购物采用电子货币付款的方式又加速
了企业资金的回笼,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
电子商务节省了店铺租金和商品库存等费用
电子商务有助于消除供求的信息不对称性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消费者几乎具有完全信息,拥有极大的选择权,能克服过去信息
不对称所造成的错误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商品的销售价格能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而品牌忠诚
度的作用将会减弱。
电子商务为消费者节省了大量的购物时间和购物交通费等交易费用,提高购买效率
还能节约社会资源,促进经济的增长发展。美国商务部认为,在最近一百多个月的新发展时
期,超过 25%的经济增长来自互联网所驱动的信息技术进步,且在 1994—1998 年间美国新增了
1500 万个工作机会,失业率和通胀率分别降至过去 24 年和 30 年来最低水平,1998 年间使用互联
网的员工比未使用互联网的员工的工作效率高 65%,人均收入高 56%。另据统计,1997—1998
年美国 GDP 增长了 4%,但能源消耗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网上交易、网上展销、网上签约等等。

4.“ 搜 索 引 擎 ” 与 交 易 费 用

在国际互联网十分发达、网上信息大爆炸的情况下,如何减少搜索时间精力,提高搜寻信息
的质量,减少搜寻成本,降低“交易费用”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很容易就能

- 3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将“搜索引擎”与“交易费用”联系起来,因为网上信息的搜索需要时间和精力,需要相当的成
本或支出,网络“搜索引擎”的出现就是适应人们对减少“交易费用”的需要而出现的,也正因
为如此,“搜索引擎”才可能在网络世界中有如此重要的市场份额,如此的受青睐!
搜索引擎式(亦称门户式)站点在网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美国,在中国也一样。例
如 Yahoo 以其搜索引擎优势叱咤全球网络;中国则有“网易”
、“搜狐”等“搜索引擎”
、“门户式”
网站。而且这些网站主要就是靠“搜索引擎”而一举成名,为什么它们能如此成功地树立品牌,
成为知名站点呢?事实上它们有意无意中己注意到在网上信息的搜寻十分令人头疼,十分费时费
力,从经济学理论讲,也就是说在网上搜寻信息会产生交易费用,而且费用不少。这些搜索引擎
站点的出现正适合人们追求减少交易费用的理性选择,因此自发而然就有了生存空间。但是真正
要实现减少交易费用的目标,网站必须拥有足够的信息存量,因此就要求是个大网站,是个知名
网站,而知名网站又能吸引更多的信息,吸引更多的访问,从而进一步扩大,形成良性循环。否
则一个不知名的搜索引擎网站丝毫不能满足人们搜寻信息的需要,不能减少人们搜寻信息的交易
成本,则必然遭到淘汰。按此形势,网络只可能存在少许几个较知名的搜索引擎站点,这是规律。

七、电子政府与交易费用

1.一 个 实 例

从 1996 年开始,美国的亚利桑纳州就开始了一项开创性的项目,这个被称为“服务亚利桑
纳”
(Service Arizona)的项目允许人们越来越多的在网上同政府打交道——从自由定制自己喜爱
的车牌号到办理遗失的身份证。
人们可以一天 24 小时,
一礼拜 7 天在网上随时更新车辆登记手续,
平均起来只用两分钟时间。
而且,“服务亚利桑纳”项目的建立没有花纳税人一分钱,对使用者还是免费的。该项目的
网站由IBM公司搭建、维护和管理,IBM公司为此从在该网站进行的每项交易中收取登记费
金额的 2%作为佣金——即大约每登记一部车 4 美元。但由于在网上登记的成本只有 1.6 美元,而
相比之下在车管所登记的成本则为 6.6 个美元,所以州政府最终还是省钱了。现在,已经有 15%
的车辆牌照登记与更新在“服务亚利桑纳”网站上进行,机动车辆管理部门每年可以节约一百七
十万美元左右。在最近的一次调查中,民众对亚利桑纳车管部门服务的满意率为 80%,居该州各
政府部门之首。该州的首席信息官员约翰・凯利正雄心勃勃的把其他政府部门也推向同一个方向,
目前他正在进行招标,准备建立一个门户网站,把该州的所有政府部门全连到一起。
“服务亚利桑纳”项目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却预示着互联网的春风已经开始刮进
世界各国的政府部门和机构当中了。在未来五年中,它不但将会改变大多数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
而且还将根本改变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继电子商务之后,下一个互联网革命将是“电子
政府”。在各大 IT 厂商的帮助和游说下,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通过采用那些催化了电子商务革
命的技术与原理,政府部门也可以有所转变。再造政府——这个时髦的想法十年前还可望不可及,
今天却因为互联网而成为了可能。

- 3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2.降 低 政 府 采 购 与 库 存 费 用

大多数电子政府计划的最初像法只不过是降低成本扩大税基。成本节约的潜力来自于公共部
门开支的巨大规模和政府内部运作的效率提高。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 2000 年采购物
品与服务的开支高达五千五百亿美元。而一些私营部门的大公司通过把供应链搬到网上,在全美
范围的成本节约可达每年 20%。如果美国政府当局能够复制这一成果,那么它们每年可以节约一
千一百亿美元。对于欧盟国家而言,政府开支的节约也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欧盟成员国的全部政
府采购花费大约为七千二百亿欧元。同商业部门一样,政府应用互联网的好处在于:网络可以削
减政府采购的周期;降低最高可达 75%的行政开支;减少一半以上的库存。

3.提 高 效 率 , 降 低 行 政 费 用

面对民众日益强烈的要求改进公共服务的呼声,政府部门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没有多
少人愿意同政府机关打交道,人们之所以同政府部门打交道是因为他们不得不如此,别无选择。
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企业法人,
他们同政府部门打交道时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办事的复杂程度。
一个政府平均起来大约由 50 到 70 个不同的部门和机构。能够找到和你要办的事情对口的部门或
机构就已经不容易了。更糟的是,即使像注册一个企业、卖房或为新生儿进行出生登记这样本来
直截了当的事情,都需要在好几个不同的政府部门之间穿梭往返。而且,所有这些不同的部门肯
定都是坐等着你依次把它们跑全,而绝不会为了你的事情而在它们彼此之间稍加沟通。
公共部门缺乏效率,即所谓官僚主义。
互联网为上述两个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人们越来越感觉到政府部门应该建设一个像雅
虎那样的互联网门户,为所有公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在新加坡,像这样的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刚
刚开通,在奥地利,政府门户网站正在建设当中。在英国,英国电讯公司最近赢得了建设“不列
颠在线”的合同——一个提供政府服务的门户网站政府的网上办公、网上招聘、网上求职、网上
报关、学校的网上录取、网上采购等等。

4.增 加 行 政 程 序 的 透 明 度 以 降 低 交 易 费 用

政府上网有助于政务公开、透明,让人们更快、更节约地了解政府办事程序,从而降低公共
管理中的交易费用,提高管理效率。
网络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比如,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曾上网与网民聊天,一次
就有 3 万多人参加,这对拉近政府官员,尤其是政府高级官员与百姓的关系,树立政府亲近百姓
的形象是非常有利的。
在去年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民主党人在亚利桑纳州(又是这个州!)的一次初选由
于采纳了网上投票,使得投票率比以前提高了 5 倍!纷至沓来的电子邮件以及候选人情况上网让
当选者更具代表性;网上竞选与网上筹集竞选经费也成为选举中的道道风景。

5.在 不 增 加 财 政 支 出 的 条 件 下 大 大 增 加 了 公 共 服 务 时 间

如果政府部门也能够全天 24 小时、每礼拜 7 天,全年 365 天提供方便迅捷、以消费者为本

- 3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和人性化的优质公共服务,这不但会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轻松,而且它还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政
府部门的一贯看法。

6.电 子 政 府 的 4 个 阶 段

通往电子政府之路可以清晰的分为四个阶段(尽管达到每个阶段都并非易事)。
第一个阶段,政府各部门和机构通过政府网站发布和公告政府信息,以便利公民和法人。目
前世界上不少政府已经达到了这一阶段。成百上千个这样的“单向式联系”网站已经开通并运作
了。
第二个阶段,这些网站演变成“双向沟通”的工具,允许公民在网上向政府提供自己的信息
——如住址的变更等,而不再用电话、写信或跑腿的方式。现在这种网站也有不少,尽管还只是
大量依靠电子邮件联系。
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在政府网站上从事一些正式的、可以计量的价值交换活
动。例如,更新执照、支付罚款和网上报名。现在世界上有几百个这样的网站,大多数由地方政
府运营,在中央政府层级运作的还很少。其中一些更精细的网站版本还可以引导申请人主张某项
权利或登记退税。
这类网站用一些基本的基于网络的自我服务取代了以前由公务人员从事的工作,
同时需要网下渠道的配合。这些网站开始对旧有的政府工作方式和流程发起了挑战。
最后一个阶段离我们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这就是一个综合的政府门户网站,它把政府的所
有服务功能全部整合在一起,并以公民和法人的特殊需求和活动为依据提供通向这些服务的路径,
而不再是按照政府的部门和机构划分来提供服务。世界各国许多政府都已经计划向这种门户网站
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只有两家这样的政府门户网站不是地方性的:其中一家是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州政府的 MAXI 网站,另一家是新加坡的“电子公民中心”(Citizen Center)。
目前,英国政府在准备启动“不列颠在线”门户网站时的经验说明了政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英国政府的目标也是雄心勃勃:在 2002 年时要实现 25%的政府服务上网;在 2005 年时则要达到
“没有人能
100%。但是眼前的困难却是巨大的。根据安德森咨询公司的史蒂夫・登普西的说法,
够真正了解这其中的变化将有多大,或者说,这项计划(即“不列颠在线”)会在多大程度上暴露
出政府部门现在的低效率与高消耗。”
现在的电子政府尚处在起步阶段,仅仅是发布各种有限的信息,还没有达到双向的互动,并
处理各种事项的阶段,但这只是技术问题,迟早是会实现的,对此有阻碍的恰恰是这样会使得政
府的垄断权力受到削弱,一些政府职员也有可能失去原有的工作,等等。
如何推进电子政府或政府上网是今后公共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无论如何,这对改
进政府的传统形象、政府的办事效率、对社会的管理方式、公共服务的提供等都有着由重要的影
响。

第三讲 产权经济理论
引子

- 3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为什么社会上有小偷?(产权的定义)
有没有办法使社会上没有一个小偷?(产权的作用)
如何定义小偷或盗窃?
现代小偷、盗窃的形式有多少种?(财产的形式或产权的客体种类)
假如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产权,不管是私有产权还是公有产权,那将会有什么后果?比如还
有没有盗窃行为、盗窃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盗伐林木罪、财产抢劫罪、绑架勒索罪等刑法
规定的各种与盗窃有关的各种罪行?还有没有假冒行为、剽窃行为、盗窃商业秘密、专利技术和
非专利技术、盗用商标、盗用他人名义、盗版、盗用他人主页等行为?如果这些行为都不再是盗
窃行为,也都不再对这些行为进行惩罚,其结果如何呢?
现在世界上有没有无产权的资源,其结果如何?(公共财产的悲剧)
进一步上升到经济学理论的层次来初步理解,什么是产权?为什么要有产权?为什么要界定
和保护产权?产权界定和保护的可行性是什么?产权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如何理解公有产权和国
有产权?如何界定和保护产权?

一、产权的起源

何为财产?

这里的产权即财产权或经济资源权,凡能给人们的消费、生产带来收益的都是经济资源,包
括消费性资源与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企业家才能,资本又可以分为实物资本、货
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性资本),或简称为消费品与资本品。
能否成为财产,成为产权的客体,这是有制度的约束的,如在现代社会是不能有奴隶的,即
不能把人作为财产。
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人作为具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其劳动力,即劳动的能力和技
术,属于生产要素,对这种生产要素的权利归属问题,属于所有权或产权问题;作为劳动者的人,
不属于生产要素,但有其他权利,如人权。
财产是产权的客体。

稀缺性与产权

产权的起源与资源的稀缺性有关。资源的稀缺性是客观存在的,这不因实行计划经济或市场
经济而会改变,那么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私有产权普遍地被公有产权、集体产权、国家产权替代,
而代理人则是各级政府官员,而且以官员的行政级别的高低来决定其可支配的资源的多少,实践
证明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制度安排。

人口与资源的相对状况

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是没有产权的。在鲁宾逊的世界里,产权是不起作用的。
人口增长导致资源更为稀缺,对有限的资源的竞争、争夺更为激烈,因而才有产权制度的产

- 3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生。例如在人口极少,而土地相对充裕时,人们可以用开发新土地来解决问题,但当可开发的土
地已所剩无几,或开发成本越来越高时,人们转而就会争夺已有的土地资源,暴力与非暴力的冲
突就会不断发生,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到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因此,必须以制度的形
式来加以解决。

收益与产权

稀缺的资源是能够给人带来实际的收益的,即必须有用,无用的东西不可能成为产权。

能被人控制和利用

财产不能被人控制和利用,是谈不上产权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技术可行性与节约交易费用

界定产权的技术上是可行的,即其界定成本是低于产权本身给人带来的收益的。界定与建立
产权是有代价(交易费用)的,但这种代价小于它能够带来的利益时,才会有产权的产生。

产权维护

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的强制力。维护产权的社会机制主要有:暴力与暴力威胁;意识形态、
习俗与道德、法律等。
产权维护的成本。
一个人拥有一片鱼塘,要雇人看护,保护其产权不受侵犯,但这里就有一个成本问题,雇人
太多,产权是得到了保护,但却没有了收益。

产权的法权形式

即得到法律认可和保护的产权,包括实物性产权与非实物性产权,如服务性产权、知识产权
等。
产权与产权的法权形式的关系是:现有产权,后有产权的法权形式;产权是法权的本原,法
权是产权在法律上的反映。
无法律保障的产权是难以持久的,也是极易引起争议和冲突的。因而一般人们在谈到产权时
都是假定是自然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产权,但实际上二者不是没有区别的。产权与法律形式的产权
规定是不一样的。

二、产权的含义

产权定义

产权涉及到产权的享有者,即产权的主体,产权的客体,非产权主体。产权的实质是界定产
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对产权客体的关系、权利和义务。产权主体享有产权,非产权主体就有尊重、
不予侵犯的义务。

- 4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以下是一些产权的经典定义:
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新帕尔格
雷夫经济学大辞典》,V3,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P.1101.。)
产权是人与人之间由于稀缺物品的存在而引起的,与其使用相关的关系。产权是基本的人权
之一,产权确定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确定产权所有者与非所有者在享有某种物品的各种权
利。
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德姆塞茨)
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阿尔钦)
产权不是关于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和使用而引起的人们之间一些被认可
的行为性关系。
产权是排他性的对财产、经济资源的独占权与使用权。
产权是基于与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财产的关系而产生的各种经济权利的统称。简言之,产
权就是一种排他性的财产权,它是人们围绕或通过财产而形成的经济权利,其直接的关系是人与
物的关系,间接的关系是产权主体与非产权主体的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
产权利用的有限性:法律、社会公德、各种非正式制度,即各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限
制。
产权的排他性:排斥他人拥有和使用产权客体的性质
现代意义上的产权比以往有很大的扩展。

产 权 是 一 组 权 利 的 统 称 ( 六 权 )( 外 延 )

比如说“张三有一辆宝马车”,这对张三意味着什么呢?
别人不能拥有、不能随意使用?
只有张三可以拥有、使用、处置、经营、剩余索取等。
不经张三同意,任何人不得剥夺张三的所有权、使用权。
那么张三使用这辆车有没有限制呢?谁来决定、制定、执行这些限制呢?
张三拥有这辆车,政府能否随意限制呢?比如不准进入什么路段,不准在什么时间使用,车
况必须符合什么标准,车内必须配备安全带,尾气排放必须达到什么标准,不准停放什么地方等
等?
法律对张三对这部车的保障程度如何,能否被随意地剥夺?
如果张三这部车是分期付款或消费信贷的形式获得的,其情况又如何呢?
如果不是张三的车,而是公车,情况会如何呢?
如果不是张三的车,而是张三租的,情况又会如何呢?
如果不是张三一个人拥有这部车,而是几个合伙拥有,情况又会如何呢?
如果张三现在要卖掉这部车,用卖车的钱办一个企业,企业对张三意味着什么呢?
产权不是一项权利,而是一组权利。

- 4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归谁所有━━所有权:排他性的独占权┓
生┣由谁实际使用、占有━━使用占有权┃
产┣由谁利用进行盈利性的经营━━经营权┃
┣由谁决定对生产要素的处置┏出租、转让┓┣━产权
要┃┗买卖、赠与┻━处置权┃
素┣由谁决策┏生产经营什么、生产多少┓┃
┃┗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等━┻━决策权┃
┗由谁和怎样享有经营所得的利润━━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
产权并不意味着享有者可以为所欲为,他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其权利。产权问题的
既是人与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的关系问题,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权利与责任的关系问题。现代
产权理论关注不仅是静态财产存在的合法权利,它更关注的是其在动态使用中的合法权利。一支
枪的归属涉及的是静态合法权利,这支枪的使用涉及的是动态合法权利。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各种交易实质上都是产权的交易。

产权与所有权、所有者、所有制 

产权的范围大于所有权,所有权只是产权中的重要一项权利。
所有权是一种排他性的财产归属权利,按归属的不同可以有私人所有(个人或合伙)、国家
所有(全民国有、地方国有)、混合所有(国家和私人不同程度的混合所有)
;按归属的财产的不
同可以分为物质性(动产与不动产)所有,即物质产权或财产权、知识性所有,即知识产权。
所有者即所有权的享有者,或所有权的人格代表,可分为最终所有者、暂时的直接所有者、
代理所有者等。产权的所有者和各项权利的拥有者为产权主体。
所有制,即所有权在政治、法律上的制度规定,可分为公有制或国有制、私有制、混合所有
制等。
产权一般可以有私有产权、公司产权、社团产权(俱乐部产权)、公共产权、国有产权。

产权制度 

一个国家对整个产权的政治、经济、法律的制度规定,可分为产权的内部制度规定、产权的
外部制度规定、产权的转让制度规定等。

三、产权的统一与分离

产权的统一 

一般是指产权中的各项权利完全归属于所有者,由所有者统一行使,不与他人分享。一般的
个人业主制企业、公司的产权构成是这样的,但在合伙制、公司制中则不是这样的。

产权的分离 

一般是指所有者只享有产权中的最终所有权,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享有或不直接享有产权中
的其他权利,同时又与他人共同分享产权中的其他各项权利。
现代市场经济中,产权的分离是普遍存在的。

- 4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产权分离与产权统一相比,将会产生更为复杂的法律、制度等问题。
现代市场经济中,既存在完全的产权统一,也存在广泛的,不同程度的产权分离。
产权分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所有者并不必然地具有经营管理方面的
专业、技术知识。
产权的分离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监督代理者,即如何保证代理者不偷懒、不损害所有者
的利益。此外,如何使代理成本最小化。
现代股份公司的产权都是分离的,它可以看作是企业家与资本家的合作,或财力与能力的合
作。因为有财力的人不一定有能力,或资本家不一定是企业家,而企业家也不一定是资本家。

产权的核心是所有权

产权中的其他各项权利都最终从属于所有权。
决定产权分离及其分离程度的最终权利归属于所有权。
对经济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的最终决定权归属于所有权。
产权分离后,直接掌握其他各种权利的人事安排权最终归属于所有权。
产权分离后,对其它各种权利的最终监督权归属于所有权。
产权中的最终收益分配决定权归属于所有权。
对各种财产的最终处置权归属于所有权。
对产权承担最终责任的是所有权。

所有权的独占与分享

所有权可以为一个所有者享有,这是所有权的独占。
所有权也可以是有限的所有者享有,还可以是不确定的所有者所有,这是所有权的分享。在
分享的情况下,既分散了风险,又有了对所有权的控制争夺问题。
在股份制公司中,围绕着所有权常常会发生激烈的内部冲突。
私有产权制度安排下存在对所有权的争夺,而公有产权中常常是围绕着使用权、经营权、收
益权、处置权的争夺,激烈程度更甚于私有产权。

产权的基本属性

排他性
排他性即排除对财产竞争的权利,赋予产权主体的独立权、垄断权,在一般情况下,产权主
体只能是一个。
排他是有成本的,只有在排他的成本低于排他的收益的情况下,才有排他的存在。
资源的稀缺性是排他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排他不仅意味着产权收益的排他,也意味着风险、责任的排他,享有产权的排他性自然也要
承担排他的风险、责任。
私有产权的排他性是明显的。

- 4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公有产权是否有排他性?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一般不分析公有产权,而只是研究私有产权。公
有产权不具有单个人享有的排他性,只具有整体的、集体的排他性。而且,这种排他性是依产权
主体的范围确定的。
公有产权中的搭便车行为。(国有资产流失、损坏、浪费、在职消费等等)
无产权的资源没有排他性。
可交易性
产权交易:买卖行为实质上就是商品的所有权与货币的所有权的交换。即交易行为本身就是
产权的交易,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是特指的,如企业的买卖(兼并)、股票的买卖、
房地产的买卖、生产要素的买卖等等。
产权中的任何一项权利都是可交易的,不可交易的产权不是真正的产权,这包括产权的买卖、
产权的转让等等。
产权的可交易性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
私有产权的交易一般没有什么问题,但公有产权的交易则复杂得多,这里有资产评估问题、
作价问题、投标问题、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责任问题等等。搞得不好,极有可能造成国有财产
的流失。国有产权的交易过程中也发生了不少贪污腐败问题。
目前中国已有产权交易所上百家,广州也有产权交易所,主要是进行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

四、所有权的分类

私有产权

私有产权的产权主体或是一个自然人或是有限的自然人的集合,总之是具体的、有限的自然
人,这种产权是可以最终人格化为自然人的。
私有产权可分为个人私有、集体私有、家庭私有等形式。
在厂商组织形式上,个人业主制是属于具有私人产权的,合伙制、公司制都可以是具有私人
产权的。与个人业主制不同的是合伙制、公司制都不是 100%的归属于某一个人的,合伙制或合
伙者平均共享产权,或按股份的百分比享有产权,公司制也一样。因此,严格地说,私人产权的
归属总是个人或有限的个人的集合。没有具体的自然人的产权都不是私有的,社会上有些人所说
的公司法人所有权的最后如果是有具体的自然人,则是所有的,如果没有则不是私有的。自负盈
亏是私有产权的内在规定性。
一般来说,合伙制、公司制虽不是 100%地归属某一个人,但却是依股份最多、最大的自然
人控股,具体的形式可能是担任董事长、总经理、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执行总裁)等。
私有产权一般追求的是纯经济的收益最大化。
一般来说,私人消费品的产权都是私人的。所以,人们一般谈论的产权都是就生产要素而言
的。

家庭或家族私有

- 4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家庭或家族私有产权,家族企业在中国目前是一个极为普遍的企业产权形式。具备以下三个
条件就可认定为家族企业:(1)家族控股;(2)家族成员担任董事长或总经理;(3)家族成员担任公司
董事席位超过公司全部董事席位的一半以上。此外,家族企业的财务、人事大权一般由家庭成员
控制。
家族企业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形式,用家族的规则来管理企业也是一种落伍的管理方法。但是,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据克林・盖尔西克等人
的研究,最保守的估计也认为由家庭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 65%至 80%之间。世界
500 强企业中有 40%由家庭所有或经营。家族企业创造了美国生产总值的一半,雇佣的劳动力也
占一半。在欧洲,家庭公司支配着中小规模的公司,并在一些国家里占较大公司的大多数。在亚
洲各国,家庭公司大都居主导地位。在拉美,由家族建立和控制的大型企业在绝大多数产业部门
中都占主导地位。
家族企业在创业者的家长掌管时,尚无大的问题,而一旦这个家长去世,如何继承这一企业
的财产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此外,家族企业较小时,内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而
一旦企业规模扩大,就可能会发生内部成员争夺企业控制权的矛盾。还有在家族企业处于创业阶
段,大家能够齐心合力,不计较个人得失,共同创业打江山,而一旦家族企业扩大,江山有了一
定的基础,则极易发生家庭成员为争夺企业控制权的斗争或矛盾冲突。
中国是一个家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台湾著名学者李亦园认为中国文化是“家的
文化”。
大量的案例表明:家族规则有利于创业,不利于发展,即成也家族,败也家族。一代创业、一
代守业、一代衰亡。
家族企业常常实行人治,家长制,任人唯亲,用人唯私,亲情大于制度,内外有别,血缘关
系、亲缘关系极为重要,规章制度面前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不平等。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半个多
世纪前所提出的著名的“差序格局”论。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
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家长、家族。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
水中,和别人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也就
是说,愈往外推,关系的紧密程度和信任程度是递减的。
在特定条件下,家族成员及其之间的忠诚信任关系作为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资源进入,家族
伦理约束简化了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这时家族企业就能成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但是,当家
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其内部有限资源和家庭或家族成员管理能力不高而导致的内部交易成本大
于那些非家族制企业的竞争对手、造成竞争力低下时,那么家族企业就是不合理的和低效的。我
们也可以常常发现,在家族企业中,由于亲情关系的纠缠,家族规则往往不能或难以抑制家族成
员的违规行为和内讧,因而造成企业的衰亡。
国有企业家族化
我国国有企业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家族式控制”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的主要经济、政治活动
被以血缘、亲缘及紧密性社会关系为连结纽带的一个个特殊群体所操纵。据粗略考察估算,目前

- 4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至少有 10-20 %的国有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家族式控制问题,有的甚至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程


度。

公有产权

公有产权以范围的不同,归属于至少一个人以上的产权主体,但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分
割其财产,并据为己有。产权主体涵盖整个国家的全体公民的是国家产权,即全民所有,分为国
有产权、地方国有产权,这种产权直接的代理人是各级政府。
如在中国全部土地都是国有的,包括地下的各种资源、文物等。个人购买商品房所得到的产
权是不包括土地的,而房产的产权保护期限是 70 年。
有些人认为公有产权的所有者缺位,这是与人格化的私有产权相比较而言的,因为公有产权
没有自然人的所有者。
公有产权名义上追求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而且常常与政治关系密切。
私有产权与公有产权是两个极端,其间有各种形式的产权形式。

集体产权

产权主体是有限的,且与各级政府无关。如一个居住小区内的道路、绿地、照明、设施等是
归居住在这个小区的全体住户所有。农村中的共有财产、道路、绿地、照明、池塘、寺庙、坟地、
祠堂、共有建筑、共有土地等等。
集体产权可分为私有与公有的两种。所谓私有的集体产权数指集体出资、产权主体明确的集
体产权,公有集体产权是指没有明确的出资主体的集体产权。

国家产权

这是公有产权的一种形式。
国有可以分为独有、股份所有和控股所有。

人力资本的产权

当代的一种重要的产权形式,可用于投资,可计算股份。
人力资本一样会贬值。
与产权主体的不可分离性,正因为如此,才需要设计各种激励制度将这种人力资本最大限度
地发挥出来。否则,人力资本的享有者可能会“偷懒”
。如果可以分离,那也就不存在激励制度了。
与自然人共存亡。人力资本所有者好像一个没有庙的和尚。
不能用于抵押以承担风险,如经营风险、财产风险等。正因为如此,仅有人力资本者不可能
成为企业的所有者、风险的承担者或剩余索取者。即只能被别人雇佣,而不能雇佣别人。
难以辨别、难以获得信赖、信任。
必须与实物资本、货币资本即非人力资本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乡镇企业的产权

- 4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乡镇企业分为两类:乡镇所有的企业与乡镇行政地域所属范围的私营企业。
乡镇所属的企业是一种委托代理链最短的乡镇所有企业。
此类乡镇企业的产权特征大致有下列几点:
(1)乡镇企业没有所有者。按传统的产权理论,乡镇企业没有所有人,是属于集体所有,
由所在社区每个成员共有。但没有清楚界定份额,没有具体到人,在这种意义上讲,它是产权不
清的。这跟传统概念上的合伙合作制不一样。
(2)乡镇企业主要是由集体资金甚至由所在社区成员摊派筹建起来的。也有一些是由国家
贷款筹建起来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是所谓戴“红帽子”的乡镇集体企业。在改革的初期,出于意
识形态的原因,优惠贷款或其他什么原因,一些个人合资合伙企业或股份合作企业名义上注册为
集体企业。
(3)大部分乡镇企业是由当地社区行政组织尤其是主要负责人控制的,他们任命企业的厂
长、经理,甚至还参与企业的生产决策。
(4)所在社区成员不能直接分享乡镇企业所带来的利润,只有企业的职工通过工资的形式
得到报酬。
(5)乡镇企业的资产不能转移、出售。社区成员随着离开社区而失去对企业资产的共有权。
此外也有打着乡镇所有的牌子的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典型的政企合一,但效率较高,如何解释这一点呢?
乡镇企业与传统的国有企业相比拥有经济自由选择权。乡镇企业有权决定雇佣什么样的工
人、能自行决定产品的价格和工人的报酬。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决定投资的取向和生产什
么样的产品。对工人的辞退也有自行决定权。乡镇企业的工人在合同期满后也有自行选择去留的
权力。
大多乡镇企业对工人实行按劳和按效益付酬。
乡镇企业在分散化决策方面也比国营企业有更多的自主权。由于乡镇企业不属于国家计划内
管辖的企业,企业不受上级政府部门控制,从而由企业自己做出生产、经营方式、职工报酬等方
面的决策。另外,乡镇企业内部也建立了各种激励机制,它们大大地调动了职工们的生产积极性。
除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1)乡镇企业具有较多的市场成分,不太受上级政
府部门的控制。
(2)大多数乡镇企业需要自己承担企业经营活动的风险和亏损,而不由国家承担,
所以它的预算约束是相对硬的。
(3)由于乡镇企业机制较为灵活,对新技术的采用和经营方向的
改变更为迅速。(4)乡镇企业具有较小的福利包袱,比如承担较少的退休金和医疗费用。
(5)
乡镇企业的职工积极性要比国营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高。其原因是乡镇企业职工端的不是铁饭
碗,随时有被解雇的危险,而种田的收入一般要比在乡镇企业低得多。
(6)由于乡镇企业的产权
不清楚并且国家对乡镇企业的收益支配权和管理也没有像对国营企业那么严,当地政府首脑对乡
镇企业的收入有更大的支配权。尽管这些收入不是他自己的,但可变相地为他所用。乡镇企业的
收入越多,被他所用的也就越多,所以他们有任命当地更具有经营头脑的人作为乡镇企业经理、
厂长的动力。

- 4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乡镇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政企合一,腐败盛行;公款吃喝嫖赌、滥用企业资金已到了严重的地步;经营者“厂外办厂”,
变相地化公为私;乡镇之间互相封锁,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导致过度竞争;限制了规模经济的
发展;不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如何来解释乡镇企业的效率甚至高于目前中国的私营企业呢?
1.乡镇企业更容易凑集到开办企业的资金。在较低的收入水准下,特别是经济改革的早期
阶段,凭一个人或家庭的资产来开办一个企业是很难做到的。由于资金市场还没有建立,个人收
入又低,没有什么渠道能得到开办企业的资金。且以个人身份也很难从国家银行借到资金。
2.开办乡镇企业在改革的初期,意识形态上更容易被接受,政府对乡镇企业的政策和法规
也比较宽。在经济改革的早期阶段,对个体、合伙、私有企业采取限制发展的方针,对这些企业
批准开办的条件,雇工的人数都有更为苛刻的限制。而对乡镇企业的限制少得多,并且贷款更容
易,贷款利息也要低些,并且还能享受当地政府的减免税扶持政策待遇。在中国,乡镇企业被看
成是公有制的范畴。从而对乡镇企业采取扶持的态度。由此有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实际上是私有
企业的也想注册为集体企业的现象。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许多戴“红帽子”的乡镇企业。
3.更容易得到当地政府官员的批准和支持。由于乡镇企业的产权不是私有,所在乡镇企业
所在地的政府官员对乡镇企业的收入有一定支配权。可能从乡镇的开办中得到好处,因而有发展
更多的乡镇企业,任命有经营能力的人担任企业负责人的动力。
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乡镇集体企业在现阶段中比国营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发展迅速。

五、现代市场经济对产权的要求(产权的权、责、利明晰)

一般要求

必须有明确、具体、有效的法律保障。
产权的各项具体权利,特别是所有权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责任人或人格化代表,即产权不能
虚置,即要明确出资人、经营者与生产者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产权内部各个权利的分离要界限分明,权、责、利具体而明确,即产权内部不得随意侵权。
产权外部与其他产权之间各自权、责、利范围明确,严禁对他人造成损害,即产权外部不得
随意侵权。
对产权的内外部行使必须有明确而强有力的监督,不得有不受监督的产权享有人。所有者必
须承担对财产的最终责任和一切风险,因而一般认为所有权的享有者具有自我监督的机制。
产权与政权的界限分明,不得相互侵权或歧视、偏袒某一种产权形式,以利于消除为政腐败
和保证公平市场竞争。
产权必须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易,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出资人通过设置一个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追求。

市场经济中产权界定明晰的意义

- 4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最根本的是使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后果(好的
和坏的)承担责任。即在产权主体享有产权收益的同时,也要为产权的风险、责任负责,不能只
有收益而不负责任、不承担风险,这样的产权都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
有利于形成真正的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
有利于划清市场竞争者的盈亏边界、交易界区,因为交易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换。
有利于提高人们对财产或经济资源的保护及其增殖的关切度。
爱财、护财、养财、理财、用财、生财、发财。 
有利于提高产权享有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动力激励作用)。
有利于强化或硬化对产权享有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自我约束,以形成经济行为比较规范的经济
主体(自我约束作用)和交易行为。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最佳产业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浪费,杜绝“免费搭
车”(freeriding)的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减少社会管理成本,协商谈判成本,交易成本或费用。
有利于产权所有者形成稳定而长远的经营预期。
投资行为问题。现在大家都说人们不愿意投资,所以总需求疲软。人们的投资行为是由预期决定的,预期
什么?最重要的预期是产权的预期,也就是投资后的收益是否能得到保证,自己栽的树果子是否归自己。如果
个人的产权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人们就不会有稳定的预期,谁会愿意投资呢?有人说鼓励投资的最好办法是
降低税率。其实最好的办法是保护产权。中国的投资问题不在税高税低,而在于征税的对象是没有安全感。比
如说,一个国家税率为零,但政府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随时没收你的产权;另一个国家的税率是百分之七十,
但个人的产权得到有效保护。那么,显然后者比前者对投资者更有吸引力。不保护产权,降低税率作用微乎其
微。中国的资本都流到国外去了,再用种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无异与赶走亲娘找后娘。

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转换职能、精简与廉政,净化社会风气。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宏观经济增长,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综合实力的增
强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

产权制度安排的最优目标

产权最为明晰;
权利与责任完全对称;
管理监督成本最低;
交易费用相对最小;
人的内在动力最大;
自我约束性最强;
资源配置最优;
个人自主性最强;
监督最完善有力。

- 4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六、科斯定理

外部性

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在自己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中对社会、他人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
好的影响,也有不好的影响。
根据外部影响的性质好坏分为外部经济与外部不经济。
根据外部影响的实施者分为生产的外部影响与消费的外部影响。
结合上述两个方面,分为生产的外部经济、消费的外部经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与消费的外
部不经济。
但一般来说,经济学中所说的外部影响常常是指外部的不经济,或外部的副效应。
法律中相邻权:养牛人与种植谷物的人,火车行驶与林场。
这里可能是一对一的交易,也可能是一对多的交易,也可能是多对多的交易,能否达成协议
与交易者的数量是密切相关的。谈判的成本也即交易成本的一部分是与谈判者的多少、谈判内容
的复杂性成正比的。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私人成本是单个企业、或个人在经济活动的所消耗的各种成本的总和,社会成本是私人成本
与其外部不经济导致的成本的和。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私人外部不经济导致的非私人成本。
如一家化工厂的生产成本是其私人成本,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导致的外部不经
济而给附近的农民、渔民等造成的损失是其非私人成本,社会成本就是私人成本与非私人成本的
和。用曲线表示:
C 社会成本曲线

私人成本曲线

非私人成本曲线

O Q
纵轴代表成本,横轴代表产量。在没有外部不经济的条件下,也就不存在非私人成本,此时
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条件下,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

产权的界定方式

- 5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市场交易、企业兼并(一体化)
、政府与法律(费用问题)
。政府在界定产权方面有两重性,
一方面可以更加明晰产权,一方面也可以使肆意侵犯产权、破坏产权。因为政府的权力是大于任
何企业和个人的,它可以动用军队、警察等强制性社会力量,而企业和个人则没有这个可能,其
交易的特点是不平等性。所以,政府来界定产权是有代价的。但政府又是一个超级企业,从这个
角度来说,它在降低交易费用方面是有作用的。只有在自由交易的成本大于政府界定产权的成本
时,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科斯定理

产权关系明晰且可自由交易,那么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必然相等,外部性就会
被内部化。虽然权利属于谁的问题会影响财富的分配,但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无论产权如何界
定,则都可以通过市场的交易活动和权利的买卖者的互定合约而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
要点:第一,产权明晰,这里主要指的是私有产权;
第二,交易成本为零或极小;
第三,初始产权可以是任何的享有者,但一定要是私人;
第四,在上述条件下,通过市场交易(市场交易的背后实质是产权的交易),则最后一定会
消除外部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科斯定理的三种表述及推理:

①如果产权可以自由交易,初始产权界定给任一产权主体都可以最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②如果交易费用为零,则初始产权界定给任一产权主体都可以最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③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则初始产权界定给任一产权主体都可以最终达到资源的最优配
置。完全竞争意味着没有垄断、信息对称,交易者对外部性及其大小都了解。
这里的初始产权的界定是依法进行,并受到法律保护的。
科斯定理说的都是一种假设的情况,而事实上这些假设是不存在的,因而科斯定理的重要性
恰恰在于它的推论,即:
如果产权不可以自由交易、交易费用不等于零、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则产权的初始界定、
初始分配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也即在这三个条件下,产权的初始明晰是实现资源最
优配置的重要条件。科斯定理的实质是交易费用是不等于零的、竞争常常是不完全的、自由交易
常常会受到各种阻碍,因而,要消除这些,明晰的产权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产权不能实现完全竞争,常常是由于政府或非政府的垄断、人们的机会主义行为、各种风险、
信息不对称、法律保障的有效性等等
科斯定理一般是就私有产权而言的,但也可以用来理解公有产权。

科斯定理的意义

明晰地界定产权是解决外部性和降低交易费用的重要途径。

- 5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科斯定理的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某些资源很难进行产权界定,特别是某些公有资源或无人所有的资源(如大草原、湖泊、河
流、大海等,这样有时会造成“公有资源的悲剧”)。
产权并不能总是顺利地转让或交易,谈判的人太多,交易成本太高等等。
此外,产权的改变还会变更收入分配关系,引起社会的不公平或社会动乱等等。

七、产权的保护

私有产权的保护
非私有产权的保护
无产权的资源如何保护
所有权的保护━━静态的保护
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的保护━━动态的保护
在一个社会里,拥有一定财产的公民总是期望产权得以保护;而没有财产的成员则会更倾向
于产权不清。
产权得不到保护会导致一个国家陷入“贫困陷阱”,而在贫困陷阱中的国家则永远不可能达
到高收入的稳定状态。

八、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晰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有者层次有问题。国有企业产权不是某个自然人
的产权,而是全国人民的财产,但是全国人民不可能每个人都去直接管理与经营国有资产,而是
要通过委托代理制的方式使得归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进入经营过程。也就是说,国有产权的所有者
对于属于自己的产权的管理与经营,不像自然人所有者管理和经营自己所拥有的财产,自然人所
有者对自己所拥有的财产的管理和经营,是非常简单的,而国有产权则是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委托
代理体系,即人们所说的产权委托代理结构。因此,如果产权委托代理结构不合理,那么企业的
产权就不可能清晰。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正是在这方面出了问题,即:委托代理结构不完善,委托
代理者之间不是一种责权利相对称的互为约束的关系,而是一种严重的责权利不相对称的软约束
关系,从而导致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无约束与低效率,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资产无效率
并存。
无自然人的产权主体。
预算软约束。
委托代理链长,代理成本高昂。
内部人控制
国有企业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由此所导致的经营决策
过程的复杂性,其本身就有可能使企业偏离利润最大化选择。而且,与一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

- 5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离的企业不同,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但是,全体人民既缺乏信息,又没有有效手
段监督经营者;从而既没有积极性对经营者提供激励,又因为“搭便车”等问题的存在而没有“当
家做主人”的自我激励。实际上,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没有行为能力”的。这样,国有企业的
实际控制权就掌握在政府部门或由政府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们手中。
在职消费。
搭便车。
国有资产流失。
工资没有约束机制,福利最大化。
监督激励不足。
无法保证选拔出真正优秀的最高经营管理人员。
最高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利交接问题。
内部争(企业控制)权夺利、内耗问题。
无论在西方的股份制公司还是中国的国有企业,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是一个普遍现象。但不
得不承认,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比西方股份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要严重得多。观察表明,国
有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不是用于改进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而是争权夺利。
权力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从秘密收集竞争对手的黑材料,写匿名信告状,公开散播流言蜚语进
行人身攻击,拉拢贿赂上级主管,到给对方的工作设置障碍,甚至用暴力残害竞争对手,可以说
无奇不有。调查发现,那些能力低而权力斗争技能高的人最热衷于权力斗争。有些能力高的人本
来不愿意权力斗争,但也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应战。能力低的人为争夺权力而战,能力
高的人为捍卫权力而战。而且,权力斗争的结局常常是高能力的人被低能力的人所击败,好多企
业被内部的权力斗争拖垮。
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斗争是产权安排的结果。
在国有企业中,经理们只能享受控制权收益,却没有合法的货币收益,只有控制企业,才能
获得个人好处,而获得权利又没有一个合法的交易市场,因为控制权的转移与股票的转让没有关
系。因此,争夺控制权收益,成了他们追求的主要目标。
国有企业的政府主管部门拥有西方股东任命经理的权力,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股东,并不真
正关心企业的货币收益,从而并没有积极性选择经营能力高的人当经理。
隐蔽性失业问题。
“老三会”与“新三会”的关系问题。即党委会、工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职工
代表大会,“六会”与经理的关系问题。
总之,国有企业的问题在于根本的产权性质不同于私有产权,其内部的权利制衡关系与私有
企业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国有企业长期绩效不佳的一个
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管理所需要的责、权、利体系,管理科学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占有显著
地位,但是管理科学不是孤立的,它与科学的责、权、利体系存在密切关系。在科学的责、权、
利体系中,有效制衡是一个基本内容。

- 5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什么是制衡?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制衡就是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或同一所有制主体不同
部分之间的相互激励、制约和监督,以达到一种权能行使的均衡状态。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制
度安排,保证任何一个产权主体以及主体成员既不能无所作为,又不能越出规范。比如,某一所
有者将自己的企业租赁给他人经营,作为所有者的老板与作为经营者的管理人员之间就存在着制
衡关系。从企业的所有者看,他既期望经营者努力工作,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利润,又不想让经营
者大权独揽,利用专有的市场信息侵蚀企业利润;而从经营者看,他既要拥有充分的经营管理权,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取得良好的经营绩效,又不想让所有者插手企业拿走更多的利润,自己
的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因此,双方都有对有效制衡的需求,希望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责、权、
利体系下,尽可能减少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

九、产权与市场信誉

产权是信誉的基础

没有完善的产权制度的经济一定是一个不讲信誉的经济。为什么这么讲?简单的说,产权制
度就是使人们有一个稳定的长期、预期的制度。能够使得你干了坏事,就一定会受到坏事后果的
惩罚;如果你做了贡献,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这就是我们讲的产权制度。
如果没有产权制度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你今天干的事,这个事的后果由谁承担,你不知道,
可能由你承担,也可能不由你承担。这时候的,你就有积极性追求一种短期的利益。从这个意义
上讲,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国目前的产权制度下,欺骗、不讲信用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产权是道德的基础,一个社会毁灭了产权的时候,也就毁灭了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基础,从
而也就毁灭了这个社会的道德。在早年的时候,我们很得意的我们烧掉了好多地契,我们没有想
到这种行为给中国的社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所以,第一点,如果我们要有良好的信誉制度、
市场秩序,我们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越不确定,政府从中干预越多,个人的预
期就越不稳定,人们就越有积极性追求短期的利益。
一个市场经济一定要有良好的市场秩序,这个秩序一定要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信誉机制之上。
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最优行为与他的生命预期有关。假如我预期我只活一个礼拜,我发财最好的办
法是什么呢?去抢你们的钱包。抢人东西是要判刑的,但是我不担心这些事,为什么呢?法院还
没有来得及开庭,我已经死了,我何必在乎法律呢?但是当我预期要活很长很长的时间,抢人就
不是最好的办法。举这个例子也说明一个很重要建立信誉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长期的预期。
一个人的预期越长他的行为就越规范,他就愿意坚持兑现自己的承诺。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信誉归结为这样一个东西,信誉就是人们为了获得长远利益而
牺牲眼前利益,也许短期内我有得到好处的机会,但是我要放弃它,我不愿意这样,我不愿意赚
这些小便宜,不愿意去欺骗人,因为欺骗以后我就没有了长远的利益,我就失去了长远的客户。
要让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视自己的信誉,一定要让他们有一个长期预期。或者用我们现在一般讲
的说,信誉是企业的生命。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重要的使我们中国的每一个公民、每一

- 5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个企业都有一个长期预期。

政府对产权的有效保护是信誉建立的重要条件

当我们将产权制度来稳定预期的时候,那么本身意味着他依赖于外部环境,如果这个企业是
你的,但是政府任何时候有权利来宣布这个是违法的、那个是违法的,今天能干、明天不能干,
一个私人的企业家也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所以他也一定会追求短期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我
们可以讲政府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个人的行为。现在中国的情况,我们的民营企业、私营
企业受到好多制度上的、政府的歧视,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并不充满信心,他们并不预期自己企业
做大之后,做好之后,有了信誉之后可以收回果实了。所以他们和国有企业一样,也就免不了要
追求短期的利益。
政府腐败必然导致企业腐败、市场腐败。

十、中国产权制度的理论与改革实践

1.农 村 产 权 改 革

不完全的短期私有化
80 年代改革开放,在农村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实质上国家继续掌握土地所有权,而将
土地的部分收益权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农户,上交数额事先确定,因而多劳则多得,这与以前相
比,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一直到现在,农村的土地产权结构基本如此,只不过将承包期限
加以改变,适当延长,以促使农民种粮行为长期化,这种改革是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的,中国的粮
食从短缺转变为供过于求,其他各种农副产品的供给也基本与市场需求持平。从产权的角度来说,
这种改革实质上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模式,使得农民家庭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可以说是一
种有限的短期的私有化。但随着家庭人口的变化,工业、城市、道路等国家建设用地的因素,使
得每个家庭的承包土地数量在不断调整;而且农村的政府管理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没有相应的
改革,农民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平均在收入的 15%,这又大大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城 市 国 有 企 业 产 权 改 革

放 权 让 利 、 扩 大 企 业 自 主 权 ( 78-83)
改革初期,主要是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润由原来的全部上交改为部分,企业可以
留 3%的利润,以提高对企业的利益刺激。这实质上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国家与企业
分享剩余索取权,但没有有效的对企业的产权约束,收益与责任不对称,使得企业普遍追求福利
最大化,社会消费基金膨胀,导致通货膨胀。
让利的结果也导致财政收入迅速减少,财政赤字增加。
“ 利 改 税 ” 与 “ 拨 改 贷 ”( 83-87)
这依然是一种在剩余索取权方面的改革,同时试图强化企业行使剩余索取权的责任和约束
力。

- 5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利改税”分为两步,83 年开始把国有企业应上交的利润与税收合并,采取利税合一的方式,
按照统一确定的比例上缴财政,其余则属于企业。83 年开始时,只是对国有企业利润的 50%采取
利税合一,按章纳税的方式,其余 50%则仍全部上缴财政;到 84 年采取第二步“利改税”
,把国
有企业利润的全部纳入利税合一,按章纳税的轨道。
“拨改贷”是为了提高对得到部分剩余索取权的国有企业的约束力,同时也减轻国家财政的
负担,对国有企业固定投资,由原来的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通过银行的有偿贷款。这增加了企业
的成本,使得企业拖欠银行贷款不还,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
承 包 制 ( 87-92)
这依然是一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享有部分剩余索取权的改革模式,承包的内容是上
交的利税,承包制的性质是政府与国有企业围绕着上缴利税这一核心目标形成的一种行政契约关
系。
这种承包也不同于农村,农村是对土地生产要素承包,城市国有企业是对利税承包。
承包一般为三年。
承包制带来不好的后果就是企业行为的短期化、收入分配的最大化等。改革以来,国有企业
帐目上增长最快的部分就是工资支出和管理成本。工资支出包括奖金、福利等,如果再加上各种
计入“物耗成本”但发给职工个人的实物工资,工资支出增加得就更快。这也就是所谓的“工资
侵蚀利润”;从国家的角度看,便是“收入分配向个人倾斜”。
承包基数的确定、承包人的选择等造成许多官员腐败的机会。
承包制依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负盈不负亏的问题。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与 所 有 权 变 革 ( 92— )
所谓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股份公司制度,包括上市与不上市的两种。这次改革明确提出了
“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 16 字方针。国企的产权再明晰也是与私有企业
的产权不同的,否则就不是国有企业了。政企分开,不能是绝对的,只能是相对的分开,凡是国
有企业必然是政企有着某种直接的行政关系,这中外的国有企业都是一样的,但是中国的国有企
业则又不同是党政企不分,政企分开,涉及到党政分开、党企分开,而这会与中国根本的政治制
度相关,因而改革就非常难以深入。
在中国不仅要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也要解决军企分开、警企分开、党企分开的问题。
而对一个国有经济,首要的一个问题是缺少那些有充分激励的、对资产效益真正关心的“最
终委托人”。
97 年以后提出了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的改革战略。但随即带来了大批国有
企业职工下岗的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再就业问题、下岗人员的生活贫困问题等等。
提出了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但这并没有很快地见到效果。
总结上述四个阶段的改革,基本上都是围绕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展开的。
国有企业的下一步改革必须解决为什么要办国有企业的问题,进而解决在什么产业或行业办
垄断性还是非垄断性的国有企业,在私营企业愿意进入并能够形成企业之间竞争的产业或行业还

- 5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要不要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党、政府的关系是什么?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什么?国有企业
的经理人员的选拔应如何进行?如何对国有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考核?等等。
最近中国政府又提出将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加快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重
点是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建立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深化企业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传统的有效管理方式与现代
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促进企业整个管理制度的创新。要使企业成为技术进步和创新的主体,推动
企业技术升级,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但无论如何,国有企业总的经营绩效是低
于私营企业的,永远不能指望在保有国有企业的产权的前提下而又要有私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国
有企业的内外部管理应如何做需要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绝不是短期内就可见效的。

第四讲 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含义

制度变迁理论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诺斯,其代表作是《经
济史上的结构与变革》。他在该书中强调技术的革新或改进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如果人
类没有持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构
建把技术改进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人类社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不可设想的。总之,
诺斯认为在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方面,制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在这些制度中,
最重要的是产权制度。
制度变迁的含义并不复杂,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指从一种制度安排,经过人们的修正、
完善、更改、替代、转换、废除、创立、创新等各种方法而变为另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所以制度
变迁也就是制度变革、制度变化、制度更新。
制度变迁的各种方法、途径不能等同于制度变迁本身,因而,制度创新是导致制度变迁的方
法、途径,而不是制度变迁本身。
制度变迁包括:
正式制度的变革;
非正式制度的变革;
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的变革;
正式制度向非正式制度的变革;
各种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形成与消亡。
制度变迁理论涉及到制度变迁的原因或制度的起源问题、制度变迁的动力、制度变迁的过程、
制度变迁的形式、制度移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等。
比如产权制度的形成或起源研究、产权制度的变迁动力、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产权制度变
迁的形式、产权制度的移植及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等。

- 5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制度变迁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对节约交易费用,即降低制度成本,提高制度效益,或提高制度
的成本与收益(直接的与间接的、物质的与精神的、短期的与长期的)比。所以,制度变迁可以
理解为一种收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收益较低的制度的替代过程。
中国的经济、政治、教育、法制等正经历一个全面的制度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约定的行为方式等也在面临着程度不同的制度变迁。
一个人的社会是不需要制度的,制度必然涉及到许多人,有时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公民;制度
不是唯一的,这样,就会发生多人对多种制度的选择问题,即制度选择,如何进行制度选择,是
单人决定,还是少数人决定,还是多数人决定,还是所有人的一致同意;选择的方法也很重要,
投票制是一种重要的办法,但如何投票,又是一个重要问题。投票制不是唯一的,又是甚至是抓
阄的方式。比如曾经发生过的两个村子争夺一个火车站的命名问题的解决就是使用的抓阄方式。
此外制度变迁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作用是研究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年内容。
意识形态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它对正式制度的变迁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一些实例

制度变迁本身的含义并不难理解,因而现实中在我们身边的例子也是俯拾皆是,数不胜数。

1.二 十 世 纪 中 国 社 会 的 制 度 变 迁

20 世纪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世纪,短短的 100 年发生了许多制度变革。中国在这个


世纪中制度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 世纪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人们常
常给予足够的注意,而对支撑这一变化的制度则相对注意不够。
从社会基本政治制度来说,世纪初是典型封建社会,不过是走向衰亡的封建君主制社会。1911
年到 1949 年是一个激烈动荡的社会,各种社会宏观与微观的制度都处在不稳定的动荡之中,但基
本上是一个专制社会,1949 年建立了被现在许多人所称谓的社会主义社会。一般认为社会主义的
典型特征是共产党执政、公有制、信仰马列主义等。
经济体制从低层次的市场经济转向计划经济,后又转向市场经济。
彻底废除了科举制1 ,建立了现代教育制度。隋朝时,与开凿大运河同时实行的另一项促进民

1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
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
正榜所取的人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
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
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
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
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 5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族大融合的措施就是科举制。科举始于隋文帝时期,它不分出身和民族,按考试成绩选拔国家官
员。隋炀帝将科举制度推广和普及,希望通过这一制度消除江南汉人的不满情绪,给中下层读书
人提供入仕之途。考生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科学制度一直延续到公元 20 世纪初,是古代读
书人成为国家官员的一道龙门。中榜者的名字被高高张贴,有很多人去观看。从隋朝起采用的这
套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官员提供了依据。从此以后,所有的朝廷官员包括地方长官都必须是科举
合格者。由于一旦考中便可以衣锦还乡,享受荣华,所以有不少人考到白发苍苍。公元 605 年算
起,至 1905 年停罢科举,科举制在中国整整存在了 1300 年之久。1902 年湖广总督张之洞首先提
出十年内废除科举制的主张,袁世凯提出更为激进的主张,要求立即废除科举制,建立新学堂。
之后公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一下子发展出几百所。有名的公立大学如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等,私立大学如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教会大学如岭南大学、协和医学院等。
农村由合作社、人民公社又到联产承包责任制。
法律方面有只有刑法到民法、行政法、刑法等。
婚姻由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到一夫一妻制。
户籍制度的变化。
大学教育中学分制的实行,毕业生就业由分配到自己寻找。
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从国家全包到国家、企业、个人分担制度的变化。
还有企业制度的变化等等。
证券股票市场 1927 年 11 月出现,1949 年中断,1987 年恢复。

2.产 权 分 离 条 件 下 对 经 理 人 员 的 十 大 股 权 激 励 制 度 设 计

目前,基本工资和年度奖金已不能充分调动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多种形式的长期激
励办法显得更加有效,因此这些新办法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经营者的薪酬总水平及其结构。下面
十大激励办法或许会成为开启我国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有效激励不足的钥匙。
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最早在高级
管理人员中大量使用股票期权。随着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股市出现牛市,股票期权给高级管理人
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全球 500 家大型公司企业中已有 89%对高层管理者实施了股票期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员。
【生员】即秀才,通过院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
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
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
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
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
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
《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
《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
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
俗称皇榜。

- 5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英文缩写为 SARS,通常与无附带要求的股票期权同时使用。它的设计原理与
股票期权近似,但差别在于:在行权时,经营者并不像认购期权形式下要购入股票,而是针对股
票的升值部分要求兑现。国内现在有些人谈到的股票期权,实际上说的就是股票增值权。
按照合同的具体规定,股票增值权的实现可以是全额兑现,也可以是部分兑现。另外,股票
增值权的实施可以是用现金实施,也可以折合成股票来加以实施,还可以是现金和股票形式的组
合。在美国,按照 1934 年通过的《证券交易法》第 16 条规定,股票增值权必须要有 6 个月的持
有期,所以,它只能给公司内部的经营者。股票增值权因为通常以现金的形式实施,有时也叫现
金增值权。在这种情况下,它不是以增加股票发行为前提,因而不会对公司的所有权产生相应的
稀释,也不会产生无投票权的新的股票持有者。
限制性股票
限制性股票是专门为了某一特定计划而设计的激励机制。所谓限制性股票是指公司高级管理
人员出售这种股票的权利受到限制,亦即经营者对于股票的拥有权是受到一定条件限制的(比如
说,限制期为三年)。经营者在得到限制性股票的时候,不需要付钱去购买,但他们在限制期内不
得随意处置股票,如果在这个限制期内经营者辞职或被开除了,股票就会因此而被没收。
公司采用限制性股票的目的是激励高级管理人员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某个或某些长期
战略目标中。首先,薪酬委员会预期该战略目标实现后,公司的股票价格应当上涨到某一目标价
位,然后,公司将限制性股票无偿赠予高级管理人员;只有当股票市价达到或超过目标价格时,
高级管理人员才可以出售限制性股票并从中受益。
虚拟股票
这一激励机制是指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数量的虚拟股票,对于这些虚拟股票,高级管
理人员没有所有权,但享有股票价格升值带来的收益,以及享受分红的权利。这种办法是在不授
予高级管理人员股票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收益和公司的股票股价的上升联系起来,从而为许多西
方大公司所运用。
帐面价值股票
作为经营者长期激励性报酬的形式,帐面价值股票的最大特点是用股票的帐面价值来衡量其
价值,这就避免了证券市场的反复无常,股票的市场价格常常由不可控因素决定不断波动的特点。
显然,对于非上市公司,帐面价值股票作为经营者长期激励性报酬是可以操作的。不过,西方一
些大公司也有采用帐面价值来向经营者发放报酬的。比如,最近被康柏公司兼并的 DEC 公司,
美国的花旗银行都是提供帐面价值股票给经营者作为报酬。在具体操作中,使用帐面价值股票的
方式可以和股票期权的做法结合起来。当经营者得到公司股票时,其购买价格可以由股票当时的
帐面价值来决定,而不是根据市场价格。以后,当公司回购此种股票时,也是以当时的帐面价值
作为股票的回购价格。这样,当公司回购帐面价值股票时,无论是支付现金,还是其它有价证券,
经营者都可以得到两个帐面价值之差作为收益。
特定目标奖金

- 6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特定目标奖金是西方一些大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经常采用的一种长期激励办法。这类奖金与年
度奖金相同,也是一年一评,但是评定的标准是前 3~5 年内公司战略计划中既定的长期目标的实
施情况。该奖金一般以现金计量,但是可能有的公司以现金支付,有的公司以股票支付。通用汽
车公司在 1997 年设立了一次性的以净资产收益率为目标的激励计划。如果从 1997 年计划开始起
到 2000 年 12 月 31 日为止的时间区段中,通用汽车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达到 12.5%,则 2000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将向相关高级管理人员赠予既定数量的公司股票。如果该目标没有达到,该计划在
2000 年 12 月 31 日自动失效。
业绩股份
所谓业绩股份,是公司用普通股作为长期激励性报酬支付给经营者。但是,具体的股份实施,
或者说股权的转移要由经营者是否完成并达到了公司事先规定的业绩指标来决定。比如,很多公
司以 EPS(每股盈余)的增长水平作为标准来决定公司支付经营者股票报酬的数量。在这种情况
下,事先就要在合同中规定好。公司支付经营者的股票数量,以 EPS 的增长率为基础。只有达到
某一个水准,比如 EPS 的增长率达到 3%,公司才实施事先承诺的股权转移,经营者得到股份;
而且,在 3%的基础上,每增加 1%,公司再采用比例或累进的形式增加支付经营者多少股份。
储蓄参与股票
这种方法的适用范围往往不限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正式员工都可以参加。其目的是
为了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并向所有的员工提供分享公司潜在收益的机会。
储蓄参与股票允许员工一年两次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
求员工将每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放入公司为员工设立的储蓄帐户。一般公司规定的比例是税前
工资额的 2%~10%,少数公司最高可达 20%。
与其它的激励机制相比,储蓄参与股票更像是一个储蓄计划,其激励作用较小。其它激励一
般来说是股价上扬时赢利,股价不变或下跌时没有收益;储蓄参与股票则是不论股价上涨还是下
跌,都至少有 15%的收益,当股价上涨时赢利更多。
股票无条件赠予
股票无条件赠予是以前一些公司常常采用的激励经营者的报酬形式,现在一般情况下已经很
少采用。股票赠予安排,一般并不包含什么特殊限制或其它先决条件,往往支付给公司的关键经
营者作为报酬。目前,只有在公司受重大事件影响,处于关键性的转型时期,或是在刚刚成立,
正处于艰难的创业时期的情况下,才会以股票的无条件赠予作为长期激励报酬的形式提供给关键
的经营者。
影子股票
影子股票是西方国家很多公司向经营者提供长期激励性报酬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经营者
在被决定给予股票报酬时,报酬合同中会规定,如果在一定时期内公司的股票升值了,则经营者
就会得到与股票市场价格相关的一笔收入。这笔收入的数量是依照合同中事先规定的股票数量来
计算的,而这笔股票的数量一般与经营者的工资收入成比例。也就是说,通过影子股票的形式向
经营者发放报酬,要借助于股票,但又不实际发放股票。因此,用于作为参照物的股票才被称为

- 6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影子股票。用影子股票来提供长期激励性报酬时,计算报酬大小的原理基本相同。影子股票不同
于虚拟股票,前者是以合同的形式参照股票价值给予经营者既定的收入,后者是经营者持有“股
票”参照股票价值的未定性收入。

3.中 国 广 东 省 国 际 信 托 投 资 公 司 破 产 问 题

1998 年 10 月,中国广东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广信)发生债务危机,最终导致公司破
产清算。消息传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朝野震动,中外瞩目。1979 年 10 月,直接隶属于国务
院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成立,标志着改革开放后我国信托业正式开始。受人之
托,代人理财,这是信托的应有之义,也是信托业的基本业务。在中信成立的次年,广信即宣告
成立,并于 1983 年取得外汇经营权。由于种种原因,受托理财只是我国信托企业业务中的很小一
块,微不足道,信托企业逐渐发展成兼营银行业务、证券业务、投资经营业务的金融百货公司,
实际上已经名不副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托企业。实际上,信托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筹集资金,
发展地方事业,直接从事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央单位开办的信托机构大多数也是为了筹
集资金,赚取利润。流入信托业的资金不仅仅是以外债形式出现的外资,而是一半以上的资金来
自国内,主要是为了追逐更高的投资回报。要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就必须在加强地
方政府职责的同时,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权。信托企业不仅从事对外借债活动,而且直接参与
生产经营,从金融证券、工商实业经营到房地产,几乎涉及所有经济领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生
活的一枝重要力量。信托企业投资还包括相当一部分非生产性项目,只要是地方政府愿意做的,
就是地方信托企业的业务领域和投资方向。地方政府利用自己的信托公司引进外资,筹集国内资
金,发展地方经济,弥补了财政资金的不足。因为有政府的全方位支持和保护,信托企业在国内
拓展业务十分方便;又因为有政府背景甚至信誉担保,也容易从国外举借到外债。信托业膨胀很
快,不仅仅是数量增加,更重要的是信托企业资产和业务超常扩张。广信的发展是中国信托业的
一个缩影。到九十年代广信已经发展成拥有数百亿元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它投资参与了三千多
个项目,涉及金融、证券、贸易、酒店旅游、投资顾问,以及交通、能源、通讯、原材料、化工、
纺织、电子、医疗、高科技等数十个领域,在房地产业倾注巨资,成为广东省最大的“地主”。
到广信事发时,它已经成为仅次于中信的第二大信托企业,是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企业。
信托企业既有按地方政府或主办单位的政策性意图经营的额外负担,又从政府那里取得经营上的
好处,如土地廉价批租、税收减免、进出口和外汇优惠等。信托企业筹资时滥用政府信誉,投资
时官商倾向明显。于是企业经营活动政府无法监督,经营失败也可以将责任推给政府,而且地方
政府往往包庇、掩盖企业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以致道德风险问题很容易孳生,企业内部经营管理
难免十分混乱。既然如此,信托业出现混乱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在广信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
体现,广信清盘时,居然没有人确切知道广信的真实资产负债情况,甚至连广信有多少家分支机
构都不清楚。由于广信盲目投资,乱铺摊子,在多个项目上投资失败,其不良资产逐渐累积。一
个典型的例子是广信在汕头投资建立胶卷厂的失败。该项目仓促上马,虽然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
支持,无奈却得不到外商的关键技术,因而从未生产出一卷合格的胶卷,一个项目即损失逾5亿

- 6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美元!1992 年全国出现一股房地产热,广信利用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和在政界的关系,大举进军房
地产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作为“泡沫经济”破裂的结果,房地产领域的投资自然也给广信造成巨
大损失。1995 年国家更明确规定,地方政府不可自行举借外债,政府也不能再为窗口公司提供担
保,并决定对外债实行全口径管理。这样,广信这类窗口公司不再拥有原来的特殊地位。不幸的
是,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广信逐渐进入还债的高峰期。由于资金周转不灵,广信不得不采用“借
新还旧”、“借短还长”、“借高还低”的办法加以应付。然而,广信深圳分公司经理 1996 年下
半年因经济罪嫌疑被捕,深圳分公司的巨额债务曝光,广信问题露出了冰山之一角,广信信誉受
损严重,紧接着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广信在国际市场上融资变得越来越困难。国家为应
付金融危机,确保中国的对外经济安全,开始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管理。由于广信存在违规嫌疑,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小组在 1998 年 6 月份进驻广信,广信债务危机随即被揭露。广信的问题在信托
业具有普遍性。目前已有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大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分别宣布出现债务危机,
其它绝大多数信托企业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类似的问题。

4.联 产 承 包 责 任 制 的 产 生

1978 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分田密约”
,据称具有非常重大的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被列入
有典藏价值的文物级文献予以收藏。这份密约写到:1978 年 12 月,地点:严立华家,我们分田
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
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于(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 18
岁。风阳县是朱元璋的家乡。小岗村被封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极度贫困的小岗村 18 位农民,冒坐
牢杀头之险,点燃了势如破竹的改革圣火,拉开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序幕,演绎了一场威武雄壮的
“大包干”改革史剧。为推进中国的历史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震惊了世界。这个惊天动地
的契约,现作为中国当代史的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藏品号为 GB54563。该“分田
密约”上面按有该村全部农户户主的手印,密约的内容就是要大家共同承担因此产生的政治风险。
一开始当地政府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后来有来自更高一级政府的公开反对,但这一制度的实行
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因而迅速地推广开来,政府的反对已是难以阻挡了,后来中央政府才
公开表态,支持这一制度变迁,因而使得这一制度有了政府的支持,得以合法化。

三、制度变迁的主体

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人或群体、组织(非政府的赢利和非盈利组织)、国家或政府(中央和地
方政府)
,当然还有一种混合性组织,即非政府与政府组织的结合而成的组织,如中国的消费者协
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美国的商会等等。

1.个 人

个人是促使制度变迁的主体之一,群体不过是个人的集合,但同样是一种无组织的制度变迁
主体。

- 6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例如:2001 年 4 月 10 日,荷兰议会通过了“安乐死”法案,据此医生可以帮助病人“安然
死亡”。这项法案显示,无论是谁,只要身在荷兰,就可以按照安乐死的法案来执行操作。消息传
出后,世界各地不少病人便忙着打听细节,筹备赶赴荷兰受死。局外人在口头上议论纷纷,而局
中人则已经用实际行动来响应了。显而易见,这项法案是危重病人的福音。
这项法案的通过显然主要是通过患病的个人及其家属的努力才得以通过的。
同姓恋的情况也是如此(这里不评价同性恋的好与不好),美国、加拿大已有同性恋者结婚。
荷兰同性恋者不但可以合法结婚也可以合法离婚,荷兰参议院(2000.9.)通过了使同性恋结婚合
法化的法律,参议院还通过立法准许同性恋者婚后收养孩子。一些国家也将同性恋的合法年龄规
定为 16 岁(以色列、英国等)
。同性恋者,英文名字是 gay,也指泰国的人妖,而人妖在泰国是
合法的,而且是很兴盛的一个行业,是人们到泰国旅游的一个卖点。大学里有人妖学生,也有人
妖教师。找对象,有时第一位是首先分清人的性别,否则,搞不好所追的女朋友却可能是个男朋
友。在泰国,人妖有自己的组织,而且相当有影响力。

2.组 织

这分为非政府的赢利性组织与非赢利组织,因为政府也是一种组织,但由于与一般的组织有
很大的差别,因而单独进行分析。
赢利性组织是促使市场经济中各种制度变迁的重要主体,可以说,真正的市场经济是依靠赢
利性组织自觉或不自觉地推动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比如公司制企业的形成、股票市场规则的形成、
市场交易中的各种规则、约定、惯例、法律形成等等,都是在赢利性组织的努力下才产生和发展
起来的。
绿色和平组织的作用。反对美国的 NMD(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抗议核废料危害大洋网,反
对基因复制产品(转基因产品),领导在美国举行反基因食品大示威(2000/03/28),认为“麦当劳
损害健康”和“可口可乐是垃圾饮料”
,反对捕鲸,反对克隆技术,倡导保护各种动植物,回归自
然等等。
工会等一些社会阶级、阶层的利益代表组织的作用。
教会与宗教类组织。
现代社会的发展,非赢利非政府性组织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组织中有一些是半赢利、半政府性的,如一些学校、医院等,在中国被叫做事业性单位或组
织。
组织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取决于:
① 组织规模的大小;
② 组织的有效性(凝聚力);
③ 组织目标是非清晰,是否可明确地考核、统计和计量;
④ 组织的进取性、创新性、学习能力与适应性

3.政 府

- 6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如果没有政府很难想象一夫一妻制能够建立并长期得到维护。股份制如果没有政府也难以发
展到现在的严密、复杂的形式。
政府的特点是垄断性(人们不能自由选择)、强制性(人们必须接受)
、非赢利性、公共性(面
向全体公民)、目标多元性(测量其绩效更为困难)
,这是许多一般组织所不具备的。与企业相比,
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并且更难以测度。任何一个组织、个人,你要对他进行有效的监督,有一
个条件就是他的目标必须比较单一,容易度量。
政府的作用是在人们之间合作难以进行,或者合作难以长期保持的条件下会十分的明显。政
府在制定制度、监督制度的执行、惩罚不执行制度者等方面有着其他组织难以替代的作用。
中国许多城市已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广州开始禁止安装防盗网。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作用的两面性:积极性与消极性。(诺斯悖论)

四、制度变迁的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认为制度的产生是由于制度安排的非均衡,及未达到帕累托效率准则最
优(资源得到了最优配置、分配最为公平、社会福利最大的状态)
,这是制度变迁的前提;制度变
迁的动因在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形下,行为主体才会推
动制度变迁,否则,就会维持原有制度不变。所以制度变迁的主要经济动机是获得制度收益,减
少制度成本或交易费用。
技 术 进 步 (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由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规模经济(企业的组织形式、现代
企业制度);
新兴技术如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等的迅猛发展对这些领域的专利保护提出许多新课题;
新兴技术领域专利申请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中国目前的专利审查力量和技术支撑体系面临巨大的压

(专利法);堪称为专利制度发源地的威尼斯(意大利城市)共和国,于 1474 年 3 月 19 日以立法的方式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专利制度。这个法规定在 10 年期限内,未经发明人的同意与许可,禁止他人再制造与该发明相同

及相似的装置。它还规定:
“若他人贸然仿制,将赔偿专利人金币百枚,仿制品也将立即销毁”。随着贸易的发展,

专利制度从威尼斯传到英国 1623 年,英国制定了“垄断法”它规定,专利保护的对象是新创工业领域最早的发

明;专利权授予最早的发明者;专利权人在国内有权制造和使用该发明;专利权期限为 14 年以内等。这些原则

和规定,后来被许多国家的专利法所沿用。英国制定的“垄断法”是世界上具有现代化雏型的第一部专法。由于

“垄断法”的出现,英国的技术迅速发展,由 16、17 世纪每年平均批准三五件专利,到 18 世纪,英国每平均批

准近百件专利,发展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每年平均批准的专利已达一万多件。断英国之后,美国于 1790 年、

法国于 1791 年、俄国于 1814 年、荷兰于 1817 年、西班于 1820 年、印度于 1859 年、德国于 1877 年、日本于 1885

年都相断实行专利制度,自 19 世纪末开始,由于专利制度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越性,专利

制度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特别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专利制度开始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展,

到 1990 年止,全世界已有 164 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专利制度。

力和挑战,因而专利法必须做出较大的修改。1992 年 9 月 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 6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 2000 年 8
月 25 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的决定》第二次修正),这里一个是技术的原因,二是加入 WTO 的原因。
获 取 收 益(物质的与精神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直接的与潜在的)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产
生)
增强激励,保护创新 ━━ 激励分为两类:正激励与负激励,或者增加产出性激励与减少
投入性激励,前者为生产性激励,后者为分配性激励(公司制企业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制度、高校
的学分制)
爱迪生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
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保护知识产权的各种法律、版权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等)
破产法也是一种激励,它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制度变迁,它使市场经济中的“优胜劣
汰”的原则制度化、法律化。破产法在微观上对企业来说也许有点残酷,但从宏观上、从整个社
会来说,却是非常有利的,它迅速地使得资源得到重新优化配置。
防范不确定性与风险 (订立各种合作、契约、协议等等)(WTO)
合 作 有 序(各种国际法律、法规、惯例、条约等)(有关市场秩序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定
等)
公 共 安 全(人身、财产、名誉等)
(有关人身、财产等的各种制度、法律,有关产权的各种

不让防盗网挡住逃生路(1 9 9 9 - 1 1 - 2 8 )  
本报(羊城晚报)讯。昨天,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以56人赞成、3人弃权、无人反对通

过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办法》。本报刊登的建议(详见本报11月1

4日A6版“焦点新闻”)被采纳——该法规第17条规定:人员密集的生产车间、员工集体

宿舍、公众聚集场所不得安装防盗网,但符合紧急疏散要求、不影响灭火救援的除外。 

据悉,本报刊登的建议引起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重视,经黄培鎏委员提出,
法规草案修改三稿增添了这条规定,并最终获得通过。因防盗网阻隔逃生路
而屡屡造成群死群伤的多次特大火灾事故的教训,终于化为法规条文约束全

制度等)
相对减少制度费用 (交易费用)(政府的行政审批)
减少外部副效应 (明晰产权)
减少搭便车行为 (明晰责、权、利)(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公务员制度)
知识的增加和普及 (尤其是社会科学知识)
作业题目:分析学分制的产生原因、问题及今后应予完善之处

- 6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五、制度变迁的方式

1.强 制 性 制 度 变 迁 与 诱 致 性 制 度 变 迁

从制度创新的主体角度,制度创新可以分为强制性制度创新和自愿性制度创新或自发的制度
创新。如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股份公司制制度创新不是一种人为强制进行的制度安排,
而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产物,经济学上将这样的制度创新称之为诱致性制度创新,也即自
发性制度创新。一般来说,政府凭借国家的力量,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其社会成员
是否愿意,所进行的制度创新都带有强制性,所以,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制度创新也称为行政
性制度创新或强制性制度创新。而在任何一种大的制度创新中,这两种制度创新方式都不同程度、
不同阶段地存在着。因此,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创新的区分是相对的。在诱致性与强制性之间存
在着诱致与强制程度不同的许多过渡形式。一般而言,诱致性制度创新往往是在制度主体的一致
同意的、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的,相反,强制性制度创新却常常是在制度主体非一致性
同意,即存在异议或反对者、非全部自愿的基础上,由某种行政权力作为强制力进行的,两者的
不同并不意味着前者绝对地、始终地优于或劣于后者。
诱致性制度变迁有时是政府或国家力量默许、默认的情况下进行的,或在政府的精心安排但
不是直接发动下,用获利的机会去诱导人们去自发地变革旧的制度,创设新的制度。如我国改革
开放初期在农村变革“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所采取的就是这样
一种诱致式的制度变革。当时政府并没有明确下令要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而是默认安徽、四川等
地农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农民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很快就改变了自
身物质上的贫困、精神受压抑的状况,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这就诱导其他农民纷纷效仿,这样在
很短的时间里,在我国农村实行 20 多年的人民公社制度就被废除了,
“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新
的制度建立起来了。
现实中的制度变迁并不是纯粹的,而常常是两者的结合。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而现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
济体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
作 业 题 目 : 1.代 币 卡 ( 券 , 或 者 购 物 卡 、 贵 宾 卡 、 购 物 券 等 ) 应 不 应 该 取 缔 ?
作业:阅读并讨论下文

民主决策是不是低效的
石树仁 

不久前,广州市有关部门下令拆除居民住宅窗外的防盗网。此前,由于偷盗不止,治安状况不良,广州市居
民曾被要求普遍安装防盗网。现在治安状况未见好转,但考虑到“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强制要求居民拆除,
真可谓“朝令夕改”。全市数百万居民一装一拆,成本多少?我不想对拆、装防盗网做是否科学、正确的认定,
但我想前后两个决策必有一个是不合理的,而且叫全市人民付出了高昂的成本。
由此我想到决策的成本与效率问题:民主化及其程序,在决策中作为一个成本,是不是导致低效率?

- 6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一个决策这么快就更改,完全相反,恐怕是由于当初叫百姓装防盗网时就未经全市人民广泛讨论,开论证会
听取人民意见,了解民情民意,有关部门或少数官员就拍板决策。现在决定拆除,恐怕也是少数官员或有关
部门拍板决策,决非是全体市民认真讨论的结果。我们不必搞“全民公决”的形式,但广泛听取意见可以有多
种形式啊。可以看出,这种决策成本非常之低的做法,行政效率虽高,后果却很糟糕,叫市民们花了不少冤
枉钱。
其实类似拆除防盗网之类朝令夕改、盲目决策的事情太多了,大到企业上马几亿元的大项目,几个领导一拍
脑袋就成了,建成之日就是亏损无底洞之时;一个地区上马开发区,政府立刻划出大片土地,闲置多年也引
不来资;小到乡镇干部强迫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产出后根本卖不出去等等。均是行政效率奇高,不讲民主决
策,不想付出民主的成本,导致重大失误。
决策必须民主化,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民主化才能科学化。而实行民主就必须付出成本,甚至必然降低效率,
不想付出民主成本的决策可能正确,也可能失误,一旦失误必将造成重大损失。这是我们付了多少学费才知
道的。不想付出成本的民主根本没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上大学时,政治经济学老师在讲社会主义优
越性时说,我们一项重大项目,就在某某会议上一下子就通过了。言外之意是国外办事效率低,这种事得在
议会或百姓中间辩论、通过,不定得多长时间呢!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如果这个决策正确还好,如
果这个决策不正确呢,会给人民带来多大的危害。
对人民负责,尊重全体人民意愿是行政必不可少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大决策失误,调动全体人民的
积极性。从表面看可能效率低点,但绝不会出现大跃进、“文革”之类的荒唐事。不经这个程序,或者说不经
人民的监督,付出的成本太大了。实际上我们已经吸取了教训,凡属重大决策,都要在全国人大反复讨论、
修改,如三峡工程。
决策民主化不是十全十美的,有许多缺陷,效率降低就是一点。但从长远看,肯定比不民主的决策科学,效
率要高。决策民主化可以避免大的失误,可以调动人民守法的积极性。决策民主化不见得每个决策都对,但
可以迅速纠错。决策民主化也要付出成本,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想不付成本或少付成本都是不可能的。
建立这样的理念,或许可以使我们免于在决策的效率冲动中放弃民主精神和程序。 

《中国青年报》 2000 年 09 月 04 日 
 

2.渐 近 式 制 度 变 迁 与 激 进 式 制 度 变 迁

从制度创新量变与质变的过程看,制度创新可以分为“渐进式”与“激进式”两种。渐进式
制度创新是采取分阶段、分部门、分地区、分群体的方式,在较长时间内,从局部到全局,从部
分到整体,从一部分人到全体人,从体制(体制也即制度)外到体制内,从增量到存量等逐步推
进改革的,它具有时间长,但社会震动小,社会冲突弱,风险小,阻力相对较小等特点;渐进式
改革往往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着力于增加物质财富,为继续推进社会其他制度的改革提供物质
基础,同时也使怀疑和反对改革者得到改革的收益,变阻力为动力;渐进式改革采取局部推进方
式,因而容易控制,可及时消除改革中的社会矛盾。但是渐进式改革速度慢,改革的每一阶段也

- 6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许费用代价较低,但总的改革过程费用与代价可能是高昂的;改革的每一阶段还可能重新形成新
的既得利益集团,从而成为下一阶段制度改革的新的阻力;改革分阶段进行,由于不是一下子剥
夺有些反对改革者的权力,因此,使其能够重新组织起来阻止改革,这样造成改革的“变形”
、“复
辟”
、“回归”的可能性较大;改革分阶段进行,使反对改革者能够形成对未来改革步骤的预期,
因而提前采取措施抵制改革;改革分阶段进行,必然出现新旧两种体制长期并存,不仅经济领域,
非经济领域也同样如此,即存在制度双轨情况,这极易导致分配不公、经济与社会秩序混乱;改
革分阶段进行,往往使改革不配套,因而留下许多未改和既改又未改的领域,或者有些领域虽然
进行了改革,但由于与其相应的领域没有改革,或改的不彻底,因而可能成为某些人设租设卡,
违法谋私,钱权交易,一夜暴富的“黄金时期”
,还可能造成改革时进时退,进两步退一步,甚至
进一步退两步的情况,使支持改革者失去信心,改革动力也会减弱;改革分阶段进行,可能使原
来支持改革者满足已得到的收益,认为没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改革,结果使改革动力变成阻力,使
改革中途夭折。激进式制度变革在许多方面是与渐进式改革相反的,它是一种制度剧变,时间短,
但阻力大,社会冲突剧烈,常常演变为流血的国内战争,搞得不好会丧失政权,使改革彻底失败,
因而其最初的风险、费用代价大,但如果能够成功,也是值得的,所以激进式改革也不失为一种
在具备某些条件下(如强大的外援、发动改革者的政府官员高度的团结一致等)的制度创新的方
式。制度创新的这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离的,渐进试改革搞得不好,可能演变为激进式改革,
以制度剧变结束;激进式改革进展不顺利,也可能不得不转而实行渐进式改革。此外,渐进式改
革对于领导改革者的要求,实际上比激进式改革要求更高而不是更低。制度创新的这两种方式优
劣比较,还有待于根据现实改革实际作进一步的研究,但是制度创新中没有普遍的,
“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最优的变革方式,“最优”的未必是“可行”的,
“可行”的也未必是“最优”的。渐
进与激进两种方式的区分是就制度创新的整体而言的,但这并不否定在基本的渐进式制度创新中
存在着许多局部的激进式改革,同样在基本的激进式制度创新中存在着许多局部的渐进式改革,
而且有些具体的变革只能是渐进的或激进的,前者如教育制度,后者如法律制度。
渐进式是指制度创新表现为缓慢的、持续的量的积累过程。一般来说,在下列社会条件下适
宜采用渐进式制度创新:第一,原有体制的弊端虽已充分暴露,但旧体制的受益者甚多,他们对
旧体制的依赖感较强,他们不愿意一下子就去掉旧体制,换一个新的体制;第二,要求变革原有
制度的呼声虽然很高,但人们对变革的认识并不一致,如变革什么,怎么变革,变革的目标是什
么等,人们的认识并不统一,相互间的差距还比较大;第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
一个社会不同地区间、不同阶层间的发展不平衡,人们的贫富差距、教育水平、对外交往程度、
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相差比较大。在上述三个条件下,采用渐进方式进行制度创新代价比较小、
成功的希望大。
渐近式的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方式的特点是将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有机统一起来。中国属
于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后发国家,要能回应当代世界发达国家经济与科技的挑战,就必须抓住机
遇,发展自己,迎头赶超。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改革中制度选择与制度创新的目标取向
必须是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要发展就需要实行革命性变革,不改掉束缚和阻碍生产力发

- 6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展的旧体制,生产力就无法获得解放,也就谈不上发展。而改革、发展的前提是稳定,
“离开国家
的稳定就谈不上改革和开放”。当社会改革的幅度太大,社会的震动过于强烈,人们普遍承受不了
时,改革就会陷入困境,发展就只能是空话。因此,改革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只有新旧体
制的交替平稳,社会不出现较大的震动,人民对改革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制度的创新才能顺
利地、有序地进行。不同国家由于社会变革所面对的历史传统不同,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可供
投入改革的资源条件不同,旧体制的牢固程度不同,选择社会转型的方式不仅可以而且也应当不
同。所以,渐近式的制度变迁或创新并不是唯一正确的方式。
激进式是指制度变革表现为快速的、飞跃式的质的变化过程。一般来说,在下列社会条件下
适宜采用突进式的制度变革:第一,旧制度的弊病已充分暴露,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强烈要
求变革旧制度;第二,变革的目标比较一致,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倾向于用某一种新的制度
取代旧的制度;第三,社会发展比较均衡,地区间、阶层间在收入、教育水平、价值取得等方面
差距不大。在上述三个条件下,采用激进方式进行制度创新,其代价比较小,易获得成功。
渐进式与激进式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两种制度创新方式,它们完全可以
结合起来加以运用,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两者之长,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克服两者之短,从而更
容易实现制度创新。
以上强制性和激进性制度变迁都为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而诱致性、渐近性为非政府主导的
制度变迁。
作业:应该如何改变燃放烟花爆竹这一民俗?

3.整 体 的 制 度 变 迁 与 局 部 的 制 度 变 迁

这种分类主要是从制度变迁的范围来说的。
制度创新方式依据是否彻底否定旧制度可以分为整体变革式与局部变革式。整体变革式的制
度创新是一种彻底抛弃旧的制度,
另立炉灶建构一种与旧的制度有本质区别的新制度的制度变革。
当一种社会制度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时,当不对旧制度彻底的否定、不创造出一种全新的
制度,社会就得不到发展时,就需要采用整体变革式去进行制度创新。整体变革式制度创新又可
称之为制度革命,因为它是对旧制度的彻底否定和彻底破坏,它是打烂旧制度,创立全新的制度。
也正因为如此,整体变革式制度创新会受到旧制度的顽强抵抗,特别是那些旧制度的受益者会千
方百计阻挠新制度的建立,因此,整体变革式的制度创新往往会导致社会震荡和冲突。局部变革
式制度创新是一种对制度的要素或结构进行部分调整和改造,使其功能更新,从而实现制度创新
的制度变革。当一种社会制度有部分不适应社会发展时,当对一种社会制度进行局部改造就可以
使其功能更新,从而适应社会发展时,就可以采用局部变革式进行制度创新。局部变革式制度创
新是一种制度改良。这是因为它不要求彻底否定旧制度,对旧制度只是动局部手术,旧制度的一
些要素还在,一些功能还在,正因为如此,所以局部变革式的制度创新所引起的社会震荡一般来
说要小些,但同时局部变革式的制度创新所容纳的社会发展程度相对来说也要小些。
正式制度的变迁与非正式制度的变迁

- 7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这里只是指变迁的制度不同,于上述制度变迁的方式有交叉之处。但一般来说,正式制度的
变迁更多地带有强制性、激进性、整体性,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更多地带有诱致性、渐近性、局
部性,总之后者的自发性要远远大于前者。哈耶克将非正式制度的变迁称为自然秩序的扩展,并
继而认为,正式制度变迁必须以非正式制度为基础,因而整个的制度变迁都要以自然秩序的扩展
为基础。
一般来说,正式的制度变迁常常有政府的参与,而非正式制度的变迁常常没有政府的参与。
有些制度变迁面临的方式选择可能是唯一的,而有些则可能有多种选择。
指导思想或思维方式
这里涉及到一些制度变迁的价值观念、指导思想问题。
自然无为与积极干预。这有点类似中国的庄子的“自然无为”的思想,但庄子的无为不是丝
毫不为,而他认为这是最大的为,而且该为的时候也是要为的。

哈耶克的“自然秩序扩展”观点

一个社会整体的制度变迁是一自然、自发的进化过程,不是人的理性整体设计的结果,就像
各种语言的语法规则的形成一样。
一个社会整体的制度变迁是无数人在为了获得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互动博弈中形成的,单靠个
别人、单个群体是无能为力的。
单个人、单个群体的知识、理性永远解决不了一个社会整体的、长期的制度变迁问题。因此,
要尽量减少限制,给人以充分的制度创新、制度选择的权利,而这样实现的社会制度就是最好的
制度。
人的知识、理性都是有限的,是解决不了有关一个社会整体的制度变迁问题的,这是一个极
为复杂的问题,而且常常是人的自觉设计反而不如秩序的自发进化。
按照哈耶克的观点,政府应尽量退出,而更多地让个人、非政府组织自由地、合法地进行各
种制度变迁,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政府才适度参预,以促成或加快制度变迁。个人、非政府组织
构成的社会为公民社会(也有称市民社会)
,也是一般人们所称的民间,这是与政府相对而言的,
即在制度变迁中,尽可能地发挥民间的作用或公民社会的作用,其次才是政府的作用。
哈耶克与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是好朋友,而波普是坚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的,
哈耶克也同样,反对人类历史的变革是有规律、必然的,他们都认为没有这样的规律,即使有人
类也难以认识到。

六、非政府组织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的含义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是当今在国际上通行的一个措词,一般指那些非
政府的、非营利的、带有志愿性的致力于公益事业的社会中介组织。80 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在
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致被不少人当作是在企业━━市场体制和

- 7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政府━━国家体制之外的第三部门。目前,各个发达国家政府、各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以及多
数发展中国家政府都认真看待非政府组织,将它们当作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合作伙伴。非政府组织
的兴起,是对长期困扰人们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做出的回答,是 80 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出
现的重大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
国外的非政府组织一般是指民间的、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机构 ,它们的宗旨大多集中在发展、
平等和人道主义等方面。非政府组织不是政党 ,它们基本上不以上台执政为目的 ;它们也不象
广泛的社会运动那么松散。中文中最接近的词汇或许是“社团”
。大而言之 ,非政府组织还包括
一些基金会、思想库等。如国际红十字会、各种慈善机构等组织。
严格地说,国家组织和政党组织也是非营利组织,不过这两种组织是纯粹的政治组织,因而
一般说非营利组织时,不包括这两类组织。
非政府组织在其最初出现的时候,只是一些非营利的民间组织。80 年代以来,随着非政府组
织在全球的兴起和蓬勃发展,在一些国家,非政府组织已在逐渐向制度化转变,进入了制度化过
程。在当今世界上,非政府组织已不再仅仅是一种民间组织形式,而是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规则
与行为规范。目前,非政府组织的合法地位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社会已普遍得到承认,许
多国家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已针对非政府组织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或规章,非政府组织在实现可
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肯定。世界上的非政府组织数量众多,形形色色,但不论具体
的某个或某些非政府组织状况如何,非政府组织作为一套规范与行为正在逐步为各个社会所接受。
目前,非政府组织不仅在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已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而且还能够在全
球各个层次的决策过程施加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在全球的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全
球角度看,非政府组织在其组织发展过程中,正在成为一个由特定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构成的独
立的社会部门和全球性的组织体系。尽管世界上由非政府组织所构成的这一社会部门内是非常庞
杂的,但大多数非政府组织还是体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
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创新,同市场体制中的企业和国家体制中的政府有着明显不同的特
征。非政府组织的主要特征有:
1.非政府组织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致力于社会公益性事业。
一般来说,每个非政府组织都有自己的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其中贯穿着的是利他主义和人道主
义。非政府组织公开宣布的组织使命和活动目标,一般都是社会公益性的,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是被主流社会组织体制,即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所罔顾或所顾不及的一些重大社会问
题。这些问题有人口、贫困、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妇女儿童保护、环境保护、少数民族、
卫生保健、残疾人以及人道主义救援和人权等问题。
非政府组织在谋求经济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整个社会整体利益乃至全人类共同利益的旗帜
下开展活动,这使它们成为一种道义性社会组织力量。政府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是反应式的
和危机处理式的,而非政府组织则可以持续不懈地致力于特定问题的解决。可以为政府预先准备
报告和资料。非政府组织作为专门致力于社会公益目标的社会组织,愿意进行长期细致的发展工

- 7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作,认真从事调查、质询、讨论与项目可行性的分析,以及对发展项目的评估等工作。这使得特
定非政府组织能够在其所工作的特定领域里成为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社会组织,并使非政府组
织在解决一些重大社会问题时成为政府、政府间国际组织或者企业的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2.非政府组织的服务对象是被主流社会组织体制所忽视或排斥的边缘性社会群体。非政府组
织不是为本组织成员谋取利益的组织,它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如穷人,农民,
失业者,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少数民族,以及难民等。这些弱势社会群体构成了每一个
社会和每一个国家中的边缘性社会群体,即社会意义上的边缘人和地理意义上的边缘人。这些边
缘性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在金钱、财产、经济权利、政治权利以及社会地位等方面处于弱势,有些
人甚至几乎处于完全被剥夺的境况。这些边缘性社会群体是伴随着一个社会中的主流社会体制的
发展而形成的,在很多情况下,主流社会体制的成功发展是以这些边缘性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存在
为代价的。在市场体制和国家体制这样的主流社会体制中处于决策地位的那些人们,掌握着社会
的资源、资产、经济权力和政治权力,构成了社会中的权势群体。从战后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看,
当主流社会体制获得成功之时或成功之后,这些权势社会群体也会回过头来扶助那些弱势社会群
体,改善他们的处境。但是,这种由主流社会体制中的权势群体对社会边缘性群体的扶助有两个
局限性:一是这种扶助总是在权势群体的人们先获得足够多的金钱、权势和达到足够高的生活水
平之后;二是权势群体的人们几乎从不把扶助弱势群体当作优先事项。这两个局限性是造成边缘
性社会群体长期存在和扩大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除了使穷人在经济上受益外,还使弱势社会群体在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得到
很多好处。例如,非政府组织帮助弱势社会群体成员减少对有钱人和当地社会上层人士的依赖,
在决策方面享有更多的独立性,增加他们的政治参与,减少他们所受到的社会歧视,提高他们的
自尊。非政府组织把促进民众参与当作其目标,通过帮助建立和促进社会基层的民众组织和社区
组织,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的人们自立、自助和自主发展。
3.非政府组织工作人员的组成是基于有着共同的信念、目标和兴趣的个人之间的联系之上的,
具有志愿性。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是相当松散的,它的一个突出特性是其组成的志愿性。非政府组
织首要的组织原则,是凡参加者都愿意效力于解决该组织所针对的特定的社会性问题,如消除贫
困亦或环境保护。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非政府组织的领导人员主要来自于大学中的知识分子
和前政府官员,这些人的教育背景、经历、道德准则同其所服务的对象有很大的不同,而一般的
工作人员则来自于社会基层,如热心社区事务者、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以及非政府组织所服务
的对象等。由于非政府组织通常是由具有共同公益性目标的人们志愿地以相当松散的方式结合在
一起的,所以,一般来说,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较为团结,较为谦虚,较为具有理想抱负,较
为具有奉献精神。非政府组织中的官僚化习气较少,一般也没有政治背景。
4.非政府组织是通过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的协商与承诺的方式获取资源的。非政府组织没有
强制手段,没有仲裁权,不具有垄断力量;非政府组织也没有立法权和征税权。非政府组织不能
像国家那样通过征税的方式强制地获取资源,也不能像企业那样通过市场机制的运作以利润的形
式得到资源。非政府组织获取资源的手段,主要是沟通、协商、说服、互惠与合作。非政府组织

- 7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必须靠协商、说服和提供良好服务的方式去赢得自己生存的权利。非政府组织获得资源的可能渠
道有:本国政府,外国政府,国际政府间组织,其它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社会募捐等。非政
府组织如要争取资助,必须同其可能的资助者在非政府组织活动的基本目标上达成一致,并在所
从事的发展活动中确立一种负责的、可监督的和有评估的机制。
5.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是非等级的、分权的网络式组织体制。非政府组织一般不采取集中领导
的垂直的等级式体制,组织成员之间是平等地、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组织的活动是通过民主的
和非强制的方式去开展的。在非政府组织体系内部,各非政府组织的地位也都是平等的,是自主
地去开展各种活动的,而不实行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平等、自治和自主开展
活动的特点,有利于交流信息,收集加工和分配资料,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个基层组织根据当地
具体情况开展工作,还有利于在必要的时候汇合起整个组织网络的力量在较为广大的范围,如全
国或国际会议上参与发展决策过程。非政府组织网络适合于自下而上地开展发展活动,有利于动
员和组织民众的力量,促使民众自觉主动地参与发展进程。
6.非政府组织兴起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它们是以“独立”于政府的姿态出现。它们存在的一个
重要理由是政府(国家)的作用不能满足国内及国际社会的需要。很多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政策持
批评态度,提出具有自己个性的主张。一些非政府组织拒绝接受政府资助,以拉开和政府的距离 ,
维护自己的独立形象。因为如果和政府靠得太近 ,它们会被视为政府的臂膀。但是,如果仔细分
析,会发现情况十分复杂。在相当多的国家 ,政府的力量和影响是本国的非政府组织无法回避的。
且不说有一些非政府组织离开政府的财力支持难以活动,就是有钱的组织,到人生地不熟的别国
活动,也不得不求助于政府。
中国第三部门的特征之一是“多样性”。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和外部输入的;自治的与
依附的;合法的与非法的;规模巨大的与规模小的,等等等等。中国第三部门的另一特征是“双
重性”或“半官半民”,独立性较小。
非政府组织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更有利于实行诱致性、渐近性的制度变迁,而这种制度变迁方式常常是在一致性同意或大多
数人同意的条件下进行的,因而更能够提高大多数人的福利水平。
连接政府与个人的一个中介组织,比较好地沟通政府与个人的关系,使得政府为主导的制度
变迁更有益于广大的民众。
在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条件下,非政府组织具有矫正市场的一定作用。市场体制和政府体
制的局限性使它们既不能单独、也不能一起去满足人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要求,非政府
组织所体现的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它们的缺陷,将会发展成为人类社会从事
社会经济发展的、与企业━━市场体制和政府━━国家体制相并列的又一项重要的社会工具。在
解决计划生育、农村基础教育和卫生保健、保护妇女儿童、下岗职工再就业、环境保护、消除贫
困、少数民族发展以及扶助残疾人等各种问题方面, 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方面,非 政府组织具有
很大的潜在能力。实际上,民间非营利、非政府组织所从事的往往是政府和私营企业“不愿做,
做不好,或不常做”的事。在香港,对单亲母亲,残疾人,孤寡老人及其它社会弱势群体的服务

- 7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往往是由民间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其人员常常是自愿服务性质的,也称义工或社工,不领取报酬,
利用节假日进行活动,但它们的经费往往是由政府拨付或企业赞助的。
第三部门的功能一向有“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两种类型,转轨时期显然前者更为重要,
中国第三部门的发展应当面向弱者,面向转轨进程中的弱势群体,如农民、进城打工者、下岗职
工、退休、失业者、老弱病残妇孺等。不仅要给他们带来慈善性的福利,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争
取参与的权利。实际上也就是要为弱者争取社会公正。
中国的希望工程。
非政府组织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中国是一个缺少民主传统的国家。只有从小事,
鸡毛蒜皮的事,无关紧要的事入手,学习如何以民主的方式生活,才可能逐步培养出民主传统,
从而为整个政治体制的民主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一贯是“单位制”
,一切组织都是政府组织,
只有改革开放以来才有了非政府组织的存在,这也是经济改革在政治民主化方面的一个进步。
有利于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的社会结构。
传统的政府职能部分或全部地向非政府组织转移是当代行政管理(新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
发展趋势。

七、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在政府主导性的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非政府主导性的制度变迁中,政
府不干预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干预等于默认,等于间接支持。因此,在一个国家整体的或部分重
要的制度变迁中,离开了政府的支持、扶持都是难以取得成功的,即使是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有
时也需要政府加以确认,使其合法化。
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这与政府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人民公社制度的确立也如此。
前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后者则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政府组织的特殊性
政府是一个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自然垄断组织;
政府是一个多层的委托-代理结构;
政府的行为是其统治者及其官僚互动的结果;
政府官员个人偏好和效用不同于全社会的偏好和效用,他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追求;
政府目标多元,民选政府首要的是力争当选并连任,独裁政府首要的是权利的最大化和持久
化。
政府的一般作用
界定和维护一定产权制度;
政府应该对有效的产权制度负责,这是政府税收的依据之一;
产权制度是各种制度的基础;

- 7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制定和维护市场交易的各种制度;
削弱垄断,促进竞争的各种制度;
统一的货币制度;
统一的标准计量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
促进和保护创新的各种制度;
收入再分配制度;
消除各种外部副效应的各种制度;
消除交易中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的各种制度。
等等。
尤其在中国,政府的作用更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上述制度的形成和维护,政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不是唯一的作用,首先还是尽量
发挥市场的作用。
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在上述政府的作用中,有些只是中央政府的作用,有些只是地方政府的作用,有些是混合的。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作用还是不同的,中央政府的作用是覆盖全国的,而地方政府的作用是在
中央政府的作用下的作用,二者有一致的方面,也有不一致的方面,即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
歪曲、曲解、抵制、漠视中央政府的制度规定、政策规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完全的计
划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没有独立的利益,因而地方政府也没有积极性去争取、增加和维护地方
利益,而改革以来,地方财政包干,分灶吃饭,而且地方经济的发展成了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
的主要指标,因而在财政压力之下,在维护地方利益和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展开
了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即政策与对策的博弈。也正是由于财政压力、市场竞争压力和各个地方政
府的竞争压力之下,使得地方政府在制度变迁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比如广东的顺德的国企改
制:靓女、丑女自由出嫁,分立式的改制等等。此外地方政府之间为发展经济的、搞好地方建设、
吸引外资的竞争等的地方制度安排的优化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限制竞争,地方封锁,对外地产品征税,对本地的假冒伪劣、走私、
骗取出口退税、黄色、赌博性的东西等也默认、包庇、纵容等等。
政府作用与寻租设租行为
当政府实施某种制度,对经济或社会加以管制的时候,一些人就会利用各种手段来试图打破
这种管制,从中获得超额利润;而当人们这样做时,政府更有管制的激励,设立更多的管制,或
寻找各种借口维护已有的管制,从中获得非正常收入,政府这样做时,有时完全是个人行为,有
时则是集体、集团行为,这些在经济学上被称为寻租与设租。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利用手中的权
利,有意地制造各种受贿的机会和权力,而被管制者则利用各种手段打破或削弱这种管制,以获
得更高的超额利润,也即行贿受贿,由此,引发政府的贪污腐败、渎职失职、买官卖官、徇私枉
法等非法行为。

- 7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管制是西方的一个概念,英文是“regulation”,也就是使你按照某种规则行事,所以也可以
翻译为规制。不能否认政府管制有一定的理论合理性。但要进一步问,管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管制建立在什么样的管制动机基础上?另外,管制究竟能不能达到效果?
我们的政府部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每一个政府部门几乎有不受限制的制定法律的权
利。这个制定法律可能叫政策,但是所有的政策都有法律的效力。所有的政策制定的时候,有关
部门都说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利益”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但仔细分析一下,90%都是为了增加
该政府部门的权利,而不是为了国家的利益。
寻租的成本一般是远远低于其收益的。
公关在中国就成了主要攻政府的关,而不是大众与新闻传播媒介的关。任何进入中国的大企
业,都要有一个与政府的关系部。现在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就是专门安排外国投资者见
中国政府官员到产业,有很多是外国人办的,也有中国人办的,生意很好,收费很高。
为什么中国是全世界审批最严的国家,也是唯一的在所有的行业实行审批制的国家,而也全
世界骗子最多的国家?
政府管得越多,市场中的骗子越多。我们国家为什么骗子这么多?就因为政府管得多。在市
场经济下,靠声誉机制。所谓声誉,就是牺牲今天的利益以换取明天更多的利益。我今天不骗你,
因为骗了你以后,明天就没有做生意的机会了。就像老百姓借钱一样,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
只有还你了,我才能再借。要使人们有积极性建立声誉,人们要对未来有一个稳定的预期。一个
社会,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越稳定,这个社会的人们就越讲信誉。政府管得越多,政府的政策越变
化无常。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就越不稳定,就都去干一锤子买卖。比如说,我今天办这个企业,可
能明天政府就说违法了,让我搬走了,我干吗不干一锤子买卖?这就形成了骗子。国有企业的骗
子不讲了,为什么私营企业也要骗?就是政府部门创造了太多的不确定性,政府随意进行干涉,
导致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
诺斯悖论
制度变迁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但政府的作用常常是两方面的,即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又可以阻碍经济的发展。没有政府不行,但政府常常又干了许多愚蠢的事情。
而且一旦一个政府获得了不受监督的绝对权利,是不会轻易放弃的,而且还会自我扩张,而
这种权利常常损害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而地方政府则利用手中权利常常进行设租活动。
诺斯悖论: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这一悖论使
国家成为经济史研究的核心,在任何长期变迁的分析中,国家模型都将占据显要的一席1 。
总之,没有政府不行,但又了政府又添了许多麻烦。这正像政府的办事效率一样,低效率是
不好的,但难以保证政府始终会高效率办好事。这叫作“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政府作用两面性,也说明了没有最优的制度,只有次优的制度安排。

讨论性题目

1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第 20 页。

- 7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政府是否总是与广大民众的利益是一致的?
政 府 有 没 有 自 己 独 立 的 利 益 , 即 政 府 是 否 总 是 大 公 无 私 的 ? 或 者 有 没 有 像 有 些 人 所 说 的“ 人 人 为
自己,政府为大家”?
政府是否总是能够建立、维护和执行符合广大民众利益的制度?
中国加入 WTO,面临最大挑战的是政府自身;世贸组织与中国达成的议定草案,在总共 19
条规则中,全部都是针对国内行政管理体制的。面对全球性竞争压力,政府主动变革、放松管制
将成为上策。
山西日升昌最后的衰败也是由于与政府的关系所致,其经营的后期,形成了大量的呆死账贷
款,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给官吏、官府的贷款。日升昌的经营发展中,与官吏官府的联系十分密
切:贷款资助官宦入仕、迁升,代理京饷上解、代理赔款汇解,甚至直接贷款给官府。至清朝末
年,由于政局的变动,贷给官吏和官府的大量款项再也无法收回。这里许多给予政府的贷款也是
不得以而为的。

八、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问题

制度变迁不可能在制度真空中进行,现实中的制度变迁是原有的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因而原
有的制度对新制度的产生、选择都会发生大、小不同的影响,这包括积极的、消极的两个方面。
“路径依赖”是由当代新制度经济学家道・诺斯 1990 年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今天的制度
创新受以往制度的影响;一个国家一旦形成某种特殊的发展轨迹以后,无论是好是坏,都有一种
沿着这种路径走下去的“惯性”。沿着既定的制度方向或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
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方向或路径往下滑;弄得不好,它们还会
被锁定在某种制度无效率的状态之中。而如果制度创新进入了锁定状态,要纠偏归正就会变得十
分困难。任何一项制度一旦实行开来,将会导致产生一种自我强化机制,这种机制使沿着某种方
向或路径运作的制度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或自行发挥自己的影响,由此制约下一轮的
制度创新。
根据达尔文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理论和有效竞争原理,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长期演进会朝
一个方向收敛,不会有发达与不发达之分。但实际上,不同社会的社会经济演进方向也不相同,
经济贫困国家将长期存在。这就涉及到什么因素决定了制度变迁相经济增长的轨迹。诺思关于制
度变迁具有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性质的论述是他对新制度经济学的又一贡献。正如诺思所
说,路径依赖是对长期经济变化作分析性理解的关键。
路径依赖的存在提醒人们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初始的制度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否则,初始的
制度选择有差错,在以后的发展中,将可能会使整个制度创新最终远远偏离目标,即“差之毫厘,
失之千里”
。路径依赖的影响在渐进性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有更大的可能性,这就要求人们在渐进的
过程中,做出任何一项制度变革,都要十分谨慎地不仅要考虑其直接后果,还要研究其长远的路
径影响,以免出现积重难返的情形。而且在偏离的路径上走得愈远,回到正确路径需要的代价就

- 78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会愈高,以致最后导致整个制度创新的失败。
一个网络公司的成功,不仅是自身的努力,还有外部的环境,尤其国家的法律制度,投资环
境都很重要,这个时候中国的这些公司最终搞得如何,30%依赖于自身的努力,70%依赖于宏观
制度。如果风险制度不能解决,如果公司的人事、审批制度不能解决,这些公司的前途会令人很
担忧。

一些有关路径依赖的重要概念

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
决定和影响一项制度变迁的其他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称之为制度环境,也称为体制。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宏观的宪法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国家长
期形成的意识形态、传统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也是难以一下子变革的,这些制度一旦形成
就难以变革,从而成为其他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简言之,制度环境就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
基本社会制度。
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下所产生的制度为制度安排。新制度经济学更多地是探讨制度安排,而
不是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基础性制度,而制度安排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之上建立的制度。或者说,制度环
境是一级制度,而制度安排是在一级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二级制度。通俗地说,制度环境是大制
度,而制度安排是小制度,大制度制约小制度,小制度又反作用大制度。
制度环境决定和影响制度安排的变迁,但制度安排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它也会反作用于制度
环境。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的变迁也会使制度环境不断优化。
相对来说,制度环境的变迁要慢得多,而制度安排则是经常变动的。
一般来说,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基础性制度方面,而地方政府的作用更
多地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但相比非政府组织与个人,制度安排应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地方
政府应更多地服务于制度安排的变迁。
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
可分为发起者或创新者、模仿学习者、主动或被动服从者。制度经济学相应地分为初级行为
团体、次级行为团体与第三行为团体。或者简单地分为第一行动团体、第二行动团体、第三行动
团体。
制度变迁的发起者必然是制度创新者,它可能是个人、政府或非政府的盈利与非赢利组织。
能够进行制度创新的第一行动团体是企业家、优秀政治家、管理者、领导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也是所谓的企业家精神的内容之一。
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尽量多能够产生这样的制度创新者,这也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民
主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项制度变迁要取得成功,必须有勇于制度创新者,还要有响应者、实施者、服从者、执行
者,否则都难以实现成功的制度变迁。

- 79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划分制度变迁的主体有助于深入对制度变迁的分析。
潜在收益与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主体是经济人,其目的是获得现存的制度所不断获得的收益,因而必须实施制度
变迁,从而获得潜在的收益。这种潜在收益或是绝对收益的增加,或是相对收益的增加;或是货
币收益的增加,或是非货币收益的增加;或者是权利的改变。
这里的假定是经济人和潜在收益的存在。
制度的帕累托改进与非帕累托改进
通过制度变迁以实现帕累托最优,随着制度环境、制度作品的边际变化,会不断打破帕累托
最优,即打破制度均衡,也形成了制度变迁的可能。
制度变迁的时滞
从制度变迁开始到结束或完成的时间为制度变迁的时滞。
这取决于:
对现有制度安排的认识,发现潜在收益的存在;
动员、组织以形成第一行动集团;
发明、协商、选择、设计新的制度形式;
付诸行动,试错完善,实施新制度;
第二、第三行动集团的学习、认知、理解、模仿、执行、服从新制度;
对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受损者的态度、政策、是否利益补偿等博弈过程;
政府是否予以合法化,从而使得新制度普及或夭折。
例子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迁;
中国农村定期、定点集贸市场、庙会、墟集的形成。(时间、地点、交易的频率、交易的数
量、交易的种类、交易的规则等。
中国 1978 年以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
山西日升昌钱庄的变革。
中国第一家票号(又称票庄)━━日升昌,创建于道光四年(公元 1824 年)
,百年沧桑,业
绩辉煌,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 30 余个城市、商埠重镇,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
“汇通天下”著称于世。日升昌票号创立后,先后有介休、太谷、祁县相竞效仿。她的诞生与发
展,有利地促进了全国金融流通,加速了资本周转,对当时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掀开了中国金融史的光辉一页。
山西票号,曾协助清代财政,一度起过代理清政府国库的作用,山西票庄遍全国。历史上山
西票号因信用好,对发出的银票、钱票负责收回,并对汇票严格管理,一经兑现即行销毁,所以
今天山西票庄的票据、纸币能遗留下来的较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有一张前所未见的号称山西
票庄鼻祖“日升昌记”纸币票样。

- 80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日升昌后由于战乱、内乱、外敌入侵、管理上的守旧、奢华、松弛、过分依赖政府、内部经
理人员矛盾而于 1914 年破产。
山西号称海内最富,土著者不愿徙,毋庸议。

(《龚自珍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06页)。

技术演进中的轨迹依赖

诺思把前人关于技术演变过程中的自我强化现象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方面来,从而提出了
制度变迁中的轨迹和路径依赖问题。

- 81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关于技术演变过程的自我增强和路径依赖性质的开创性研究,最先是由 W.Brian Arthur 作


出的。他指出,新技术的采用往往具有报酬递增(increasing revenue)的性质。由于某种原因首先发
展起来的技术通常可以凭借先占的优势地位,利用规模巨大促成的单位成本降低,普遍流行导致
的学习效应提高,许多行为者采取相同技术产生的协调效应,在市场上越是流行就促使人们相信
它会进一步流行预期等等,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从而在竞争户胜过自己的对手。相反,一
种具有较之其他技术更优良的品质的技术却可能由于晚入一步。没有能获得足够的追随者而陷入
恶性循环,甚至“锁进”(Lock — in)在某种被动状态之下,难以自拔。总之,细小的事件和偶然的
情况常常会把技术发展引入特定的路径,而不同的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综上所述,
技术轨迹依赖的特征是由于自行强化机制在起作用。 
技术的路径依赖是由于一旦某种技术普及后,人们就难以放弃,即使是新技术更有效益、效
率也难以改变。因为技术的更新是有成本的。这造成了对原有技术的依赖。
例子: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之争:Windows 与 Linux;
浏览器:Explorer 与 Netscape;
办公软件:Microsoft office 与 Wps office、Lotus、Star office;
电脑排版与人工排版;
等等。

制度变迁的轨迹与轨迹依赖

在制度变迁中,同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
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日我强化。诺思指出,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探决定
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迅
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错误路径往下滑;如果弄得不好,它们还会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
态之下。一旦进入了锁定状态,要脱身而出就会变得十分困难。正如诺思所说,既有方向的扭转,
往往要借助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依靠政权的变化。
道格拉斯・诺思在北京大学作演讲时指出,路径依赖仍然起着作用。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
演化到今天,我们的文化传统,我们的信仰体系,这一切都是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我们必须仍然
考虑这些制约因素。即我们必须非常敏感地注意到这一点:你过去是怎么走过来的,你的过渡是
怎么进行的。我们必须非常了解这一切。这样,才能很清楚未来面对的制约因素,选择我们有哪
些机会。
诺斯路径依赖Ⅰ
适应性的自我强化造成制度依赖或路径依赖,形成制度惯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愿意去
学习、适应新的制度。
诺斯路径依赖Ⅱ
既得利益集团强化既定制度的作用,他们会利用手中的权利、资源直接干预或间接游说以阻
碍新制度的推行。

- 82 -
制度经济学讲义

诺斯路径依赖Ⅲ
在既定制度之下发育出来的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也强化了原有制度的惯性。
当上述力量汇合起来,力量比较强大时,新制度是难以生存的,既定的制度就进入了锁定状
态,一旦这样,要想改变既定的制度就非常困难了。

意义

制度的初始选择是极为重要的。
制度变迁有时是需要极高的代价的,特别是当制度进入锁定状态后,甚至是生命。
在制度变迁中,外部因素有时可以起到打破制度锁定状态,从而推动制度变迁。

九、制度变迁中的选择与实现机制

制度选择

制度变迁常常面临的不是一种制度,即可选择的新制度不是唯一的,至少有两种,这里就有
一个选择问题,如何选择、谁来选择、最后确定和执行等也是制度变迁中的重要内容。
对现行的正式、非正式制度,是否需要改变、如何改变、依什么样的程序改变,这些都是制
度变迁中的选择问题。
例子:居民楼的防盗网该不改拆除?
购物卡应不应该禁止?类似购物卡的各种磁卡为什么可以存在?
各种电话磁卡、各种公交磁卡、各种交费磁卡等等。
独裁选择━━专制制度(少数人或一个人)
多数人选择━━民主制度
一致性同意━━理想制度

制度变迁是一个各方利益主体互动博弈的过程

分钱游戏
有 100 万,分给两个人,方法是每个人自己写下想要的数目,但合起来的数目不能超过 100
万,这样写下的想要的数目就是实际分得的数目。
限制 1:不得协商,不得互通信息。
限制 2:合计超过 100 万则一分不给。
限制 3:合计超过 100 万,则按自己写下的数目倒付。
限制 4:合计超过 100 万,则按自己写下的数目双倍倒付。
关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们常常抱着否定和批评的态度,而仔细分析起来,这里有一个政策
或制度执行中的博弈问题,其结果常常使得政策进一步优化或更合理,因而并不是完全不合理的。
现实中,完全没有对策的政策执行过程实际上是极少的。钻政策、法律、制度的空子、漏洞

- 83 -
制度经济学讲义

不完全都是不好的,的一个具体的制度而言,也许不好,但对制度、政策、法律的完善来说,是
有利的。
律师的作用就是在利用各种对策来寻找法律的盲点、空子,但客观上却是有利于法律的完善。
在国际上,合理避税使得各个国家的税收制度趋于一致。
比如学分制,如不实行学分制,学生有其相应的对策,实行了学分制,学生也会改变对策。
实行鼓励出口的出口退税政策导致许多人骗取出口退税。
实行对外资的优惠政策导致内资的外流,假外资的流入。
刑法对贩卖毒品 50 克以上的可以判处死刑,为什么不严厉一点,只要贩卖 1 克就枪毙呢?
禁止政府、军队、司法、人大、政协等组织经商,导致变相的翻牌企业、公司,即名义上脱
离,而实际上并没有脱离。
税收过高必然导致人们普遍的偷、逃税问题。
有的地方结婚登记收费名目繁多,金额较大,结果一部分人不到政府有关部门登记,领取合
法证件,而是以公开举办婚礼来表示婚姻的成立。在国外有些国家一般是先到教堂举行婚礼,再
到政府部门登记,只交纳极少的费用。
精简机构,裁撤冗员,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减轻财政负担,意义自不待言。然而,人们发现,
县、乡机构改革大幕尚未开启,有些地方已开始暗渡陈仓,将行政人员换个名头,塞进各类吃“皇
粮”的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如此,冗员依旧,财政照紧。
现在农村搞“费改税”,宣传好像可以减轻农民一些负担,但这是暂时的、宣传性的,因为
根本问题没有解决。首先,改税后包括个人所得税(原来属地方财政收入)
,要全部或部分上缴国
家财政,地方就要减少财政收入﹔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已经划归乡镇,通常占乡级财政 70%以
上,拖欠时常发生,由于没有从根本上废除“费”
,“费改税”必然导致地方开征新的收费项目。
政策即为一种制度规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为什么不能一概否定,这是因为并非所有的
政策制定的都是合理,都是合乎下面的实际情况的,即便如此,也并非都是马上可行的,下面有
不同的对策,是自然的、可以理解的事情。贯彻与执行政策,实际上是一种上下的博弈过程,完
全没有博弈互动的情况是没有的。问题在于在存在这种博弈互动的情况下,情况是否向好的、有
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的方向发展。
如果一开始政策制定的就不对,或者政策制定的是正确,但现阶段难以实行,在这种情况下
硬要实行,人们必然反政策,搞反对策。
有时是政策、制度设计方面的不严谨或漏洞造成的。据说在武则天当政的时候,曾严禁屠宰
牲畜。御使娄师德巡察至陕州,厨师送上羊肉来。娄师德问:
“怎么会有羊肉?”厨师答:
“豺咬
死了羊。
”娄欢喜曰:
“豺知道来了京官就去咬死羊,真懂事!”于是大吃起来。武则天是向来以严
厉著称的皇帝,然而她所发布的禁令却能被一个厨师简单的一句话就化作乌有,原因在于她为达
到禁宰目的而发布的命令缺乏严密的制度设计。所以,豺咬羊,虎咬羊,狼咬羊,豹子咬羊……,
最终找不到一个责任者;豺咬羊,豺咬牛,豺咬猪,豺咬鸡……,只要想吃哪样,都可以通过“豺”
去办到。

- 84 -
制度经济学讲义

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幅员广大,人口众多,多种民族,资源构成复杂,因而任何一项政策都
难以覆盖全国,即任何一项政策都难以完全适合各地、各民族的情况,因而,对策难以避免,有
时某些对策演变为下一轮的政策。
政策文字上的模糊与歧义问题,造成人们对政策的理解差异,这也是形成事实上的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原因之一。而且又是政府的有关部门有意地将政策制定的模糊,这样反而给政策的执
行带来任意性,无形中扩大了政府官员的权力。政府行为不是和约行为,其意志是单方面的、强
制性的。如果政府意志(政策)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理论上应该这样)
,对于少数人(人民而
非敌人)而言就会有利益受损失;但如果政府意志恰巧没有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生活中不乏此
类例子)
,情况就会十分糟糕了。所以,政府决策和行动存在失误的风险。其二,
“政策越模糊,
权力就越大。
”这就给部分握有权力的人提供了很大的“寻租”空间,也是滋生腐败的一个温床。
政策越模糊,官员的权利越大,因为解释在他。因为你们都搞不清楚,政府部门再成立各种的咨
询公司向提供你们收费服务,这成了政府一些部门的额外收入。

一个美国人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语文方面。譬如:

“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

利永远属于你们。 

政策执行后对不同利益群体、对某些原有的既得利益群体的影响都是不同的,有增加有减少,
有获得有失去,因而人们的对策自然是不同的。这里对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决定对策并不是
完全否定的,人们,不管是个人还是群体的活动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的,问题在于当维护自己的
利益时是否有损于他人的利益,有损于社会的长远利益等。

最近兰州许多手机代销商实行单向收费,每月只需 30 元的座机费和 18 元的包月费,其余打出多少

就按多少收,是绝不向客户收取其他任何被叫费的。有服务小姐叮嘱道,就是有人给你打进 1 万分钟,

我们也只收你 18 元的包月费。但用户电话资费单上的被叫项并不是空白。而是等结账时,出一式两份,

客户单上的被叫项将要被删去。其实,叫“单向收费”是一种误导,一旦用户被叫、包月费超支,作为

电信公司将照收不误,不过,缴费对象已成为代销商。代销商凭什么大包大揽?他们说,算过账,绝大

多数手机用户的被叫费一般不会超过包月费,就是超了,也不会很多。联通公司的负责人更进一步解释

说,这就像卖烟,香烟、打火机都降价,烟灰缸涨价,你也得买。代销商表面上吃了亏,但多卖了手机,

多的都赚回来了。

利益调动了智慧,使“双改单”难题终于在兰州解开了。然而,让人难理解的是,公司、代销商和

消费者都受益的事情,为啥这样拐大弯呢?兰州的变革起码让我们看到,适应市场需要、供需双赢的收

费方式,仅靠行政垄断去阻挠是不能长期有效的。

总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能简单肯定和否定,要仔细分析,找出为什么有对策,下面
的对策是否正确,上面的政策有没有问题。此外,也有在开始的时候,没有对策,随着时间的推

- 85 -
制度经济学讲义

移,逐渐有了各种对策,以致到最后,政策成了形同虚设,对策反到变成了执行中的政策。

十、制度变迁中的成本

制度变迁不是免费的,而是要付出各种各样的代价的,这些代价有些可以用货币来计算,有
些则不能,要用非货币的形式来衡量。
制度变迁需要消除阻力,消除可以是无偿地,也可以是有偿的。不论有偿还是无偿都是需要
付出代价的,有时为消除阻力甚至需要牺牲生命,靠暴力流血的方式才能奏效。
制度的规划、设计费用;
制度的组织实施费用;
清理旧制度的费用;
消除制度变迁阻力的费用;
实施监督成本;
随机成本。

十一、制度变迁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制度变迁的需求决定论

制度变迁的需求决定论模式假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总是力图在给定的制度约
束条件下,谋求确定预期对自己行为有利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一旦行为人发现制度的不均衡
和外在利润的存在,就会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这种需求能否转变为新的制度安排,取决于赞同、
支持和推动这种制度变迁的行为主体集合与其他利益主体的力量对比中是否处于优势地位。如果
力量优势明显,则原有的制度安排相权利界定将被新的制度安排和权利界定所替代,最后国家通
过法律等形式确立有利于占支配地位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和产权规则,从而导致制度变迁。

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论

对于一个有着长期集权且市场不发达的国家来讲,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将起主要作用。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是在一定的宪法秩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下,权力中心提供新的制度
安排的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而这种能力和意愿主要决定于一个社会的各既得
利益集团的权力结构或力量的对比。
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政府主体与非政府主体参与制度安排的社
会博弈中,由于政府主体在政治力虽与资源配置权力上均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政府主体是决定制
度供给的方向、形式、进程及战略安排的主导力量。这种优势地位又取决于政府集权的程度、财
力集中的程度以及权力中心在国民中的威望等因素。第二,由于目标

十二、意识形态经济学

- 86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意识形态的三个特性

意识形态是一种世界观,节约信息的工具
意识形态是一种价值判断
意识形态和经验不一致时,意识形态会改变
意识形态的功能在于减低搭便车
意识形态是一种人力资本。
意识形态相对稳定,资本的特性
年轻人较易改变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具有外部性,政府投资于意识形态教育
意识形态太多样化会导致人们无所适从,增加交易费用。

十三、制度设计 ━━ 如何制定一个良好的规章制度?

在一个正式组织中,不管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不管是政府组织还是非政府组织,
总要有各种各样的制度,而不同的制度所产生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如何来安排、设计一个较好
的制度,这是一个值得很好探讨的问题。
这里谈的是各种制度安排,即较为具体的制度,而对于有关整个社会宏观的制度是不可能人
为设计的,唯一的只有自然演化或进化。
现实中组织的形式各种各样,特点各不相同,因而没有统一不变的、任何组织都适用的制度,
即万能的制度是不存在的,只有根据组织的特点、性质来安排设计的制度才可能是好的制度。
只有在非正式制度管不了、管不好、管不到的情况下才可能产生正式制度,如果非正式制度
已足够有效并达到最好的效果,那么一切正式制度都不可能产生。
正式制度应尽可能的少;
最大限度地发挥良好的非正式制度作用;
正式制度应尽可能的清晰具体;
正式制度应尽可能的稳定;
正式制度设计的目标应尽可能的与组织内大多数成员的个人目标相一致;
正式制度应尽可能的取得一致性同意或大多数人同意;
正式制度应与非正式制度实现互动优化;
一般来说,人力资本的高低与正式制度的多少成反比;
实施、执行、监督成本应尽可能的少;
排除一切不受监督的权利;
权、责、利对称;
不要照搬、简单移植外来的制度;
初始的制度安排一定要极为慎重;

- 87 -
制度经济学讲义

正式的制度一旦制定,必须坚决地执行,否则,有制度不执行,等于无制度,甚至更坏;
制度执行不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派而异、因地而异;
实现制度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就是人们对现有的制度安排的一种满足状
态或满意状态,因而无意也无力改变现行制度。制度均衡也就是制度供求均衡。所谓帕累托最优
就是指制度安排达到了不存在帕累托改进,只有非帕累托改进的情况。

(完)

任课教师: 董建新
Email: tz huhw @jnu.edu.cn

Tel: 85222222(H)/85226501(O)

二○○一年六月十九日

- 88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