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8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8.3 光 交 换 技 术
8.3.1 光交换技术简介

未来的全光网仍是以交换节点为核心构建,因此研究和开
发具有高速宽带大容量交换潜力的光交换机势在必行。

和电交换节点一样,光交换节点按功能结构可分为接口、
光交换网络、信令和控制系统四大部分。接口完成光信号接入,
包括电/光或光/电信号的转换、光信号的复用/分路或信号的上路
/下路。信令协调光交换节点和接入设备以及光节点设备间的工
作。光交换网络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交换光信号,实现任意用
户间的通信。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上述四个功能中,如何实现交换网络和控制系统的光化是
光交换系统主要的研究课题。要将光技术应用于处理控制设备,
就应解决类似于在计算机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包括光逻辑操作
和数据操作算法。

但至今光计算机还没有广泛投入使用,涉及的光交换系统还
是一个光交换网络与电子控制系统相结合的交换系统。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按交换方式划分,光交换系统有两类:光路交换和分组交
换,见图8. 9。光路交换又可分为空分(SD)、时分(TD)和波分/
频分(WD/FD)光交换,以及由这些交换组合而成的结合型。其
中空分交换按光矩阵开关所使用的技术又分成两类,一类是采
用波导技术的波导空分,另一类是使用自由空间光传播技术的
自由空间光交换。

光分组交换中,异步传送模式(ATM)是近来被广泛研究的一
种光交换方式,它的特征是用硬件交换信元脉冲串。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¹â½»»»

¹â·½»»» ·Ö×é½»»»

¿Õ·Ö ʱ·Ö ²¨·Ö(Ƶ·Ö) ¸´ºÏÐÍ ATM¹â½»»» ÆäËü

²¨µ¼¿Õ·Ö
×ÔÓÉ¿Õ¼ä

图8.9 光交换分类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8.3.2 光交换器件

1.光开关

构成一个电交换系统的最简单方法是用电开关。同样,构成
一个光交换系统的最简单方法是用光开关。与电开关不同的是,
光开关接通或断开的是光信号。

光开关可分为机械式和非机械式两大类。机械式光开关靠
光纤或光学元件移动, 使光路发生改变。非机械式光开关依靠电
光效应、磁光效应、声光效应和热光效应来改变波导折射率, 使
光路发生改变。衡量各种光交换开关性能的指标有:插入损耗、
串扰、消光比(开关比)、开关响应速度和功耗。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机械式光开关的特点是:插入损耗低,串扰小,消光比和
波长透明度大,但其开关响应速度低(ms级),仅适合于光路的
恢复等面向连接的应用。典型的器件是机械光纤开关。

非机械式光开关的特点是开关响应速度相对较高和易于集
成。典型的器件有使用聚合物(如全氟环丁烷PFCB 、铌酸锂
LiNbO3、磷化铟InP)和半导体等材料,利用其热光、电光、磁
光或声光效应形成的方向耦合器制成的光开关;有采用半导体
光放大器制成的光开关;也有利用成阵列的空间电—光调制器
(SLM)来控制入端光纤和出端光纤之间光路通断组成的光开关
阵列等。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 光放大器

光放大器就是放大光信号的器件。它的输入、输出信号均
是光波。光放大器件有两大类:一类称为光纤放大器;另一类
是半导体光放大器。

光纤放大器最基本的组成有三部分:一是掺稀土离子的光
纤,这是激光激活物质,其长度一般在十几米范围内;二是光
耦合器,这里主要是波分复用器(WDM),它将泵浦光与信号光
耦合进掺稀土的光纤中;三是泵浦源,是激励激光活性物质的。
泵浦源是输出功率较大(几十mW到100多mW)而输出波长一定
(980 nm、1480 nm)的激光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半导体光放大器可以对输入的光信号进行放大,并且通过
偏置电信号可以控制它的放大倍数。如果偏置信号为零,那么
输入光信号就会被这个器件完全吸收,使输出信号为零,相当
于把光信号关断。当偏置信号不为零时,输入光信号就出现在
输出端上,相当于让光信号导通。因此,这种半导体光放大器
可以用作光开关,如图8.10所示。半导体光放大器开关插入损
耗小,有很宽的带宽且易于集成。同样,掺饵光纤放大器也可
以用作光开关,只要控制泵浦光即可。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ØÖƵçÁ÷ ¿ØÖƵçÁ÷

ÈëÉä¹â ³öÉä¹â ÈëÉä¹â


°ëµ¼Ìå¹â·Å´óÆ÷
³öÉä¹â

图8.10 用作光开关的半导体光放大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 硅衬底平面光波导开关

最通常的一类光开关是基于马赫-曾德尔Mach-Zchnder(M-Z)
干涉计原理的,即当一束光射入波导后分成两个相同长度的光
束支路,经一定距离后又汇合在一起,若设法改变其中一个支
路的折射指数,使该支路的光束与另一支路的光束同相或反相,
则合成光束相互叠加或抵消,形成光路的通或断,实现l×l光开
关功能。基于M-Z干涉计原理的光开关速度因所用材料和设计
的不同而异。采用电光效应的响应速度为纳秒级;采用声光效
应的为数十微秒级;而采用热光效应材料(如PFCB)的则为毫秒
级。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2硅衬底平面光波导开关器件具有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MZI)结构形式。这种器件的交换原理是基于在硅介质波导内
的热—电效应,平时偏压为零时,器件处于交叉连接状态,但
在加热波导臂时,它可以切换到平行连接状态。这种器件的优
点是插入损耗小(0.5 dB),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适合
作大规模集成,但是它的响应时间较慢(1~2 ms)。利用这种器
件已制成空分交换系统用的8×8光开关。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3) 耦合波导开关
半导体光放大器开关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而耦合波
导开关除一个控制电极外,却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
耦合波导开关的结构和工作模式如图8.11所示。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ØÖƵ缫 ¹âÐźÅͨµÀ

ˮƽÁ¬½

½»²æÁ¬½Ó
(a) (b)

图8.11 耦合波导开关
(a) 结构外形;(b) 工作模式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铌酸锂(LiNbO3)是一种电光材料,它具有折射率随外界电场
而变化的光学特性。在铌酸锂基片上进行钛扩散以形成两个相
距很近的光通路,通过这两条通路的光束将发生能量交换,交
换的强弱随耦合系数、平行波导的长度和两波导之间的相位差
变化。典型波导的长度为数毫米,控制电压为5 V。当控制端不
加电压时,在两个通道上的光信号都会完全耦合到另一个通道
上去,从而形成光信号的交叉连接状态。然而,当控制端加上
适当的电压后,耦合到另一个通道上的光信号会再次耦合回原
来的通道,从而相当于光信号的平行连接状态。用铌酸锂制作
的光开关响应速度快(达到纳秒级),非常适合于吉比特数据的包
交换,但铌酸锂交换器件存在较大插入损耗和中等串扰的不足,
且用来制造硅器件的许多常规工艺不大适用于铌酸锂。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4) 空间光调制器
用砷铝镓(GaAlAs)多量子阱(MQW)材料可做成自由光效应器
件(SEED)阵列。SEED不仅具有在外电场作用下吸收峰向长波长
方向移动的量子限制stark效应,而且还存在着以下光电交替反馈
进程:某一波长的单色光照射产生光电流→外电路端电压和SEED
反向偏置变化量子阱→材料场强变化→光吸收率变化→光电流变
化→…,即自电光效应。若将两个 SEED串接,可形成对称的
SEED(S-SEED)单元,构成光逻辑。采用6个S-SEED可形成一个两
级结构的2×2基本交换单元(第一级四个S-SEED作为与门,第二
级两个S-SEED作为或门)。当控制光束CONT=0,呈交叉连接状
态(即I1—O2,I2—O1);当CON=1,则呈水平连接状态(即I2—
O1、I1—O2)。在此基础上可组成S-SEED阵列(例如256×128),
再通过与成像光学技术的结合形成由光控制的空间光调制器
(SLM),完成自由空间互连,可进行纳秒级速度的光交换。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I1
CONT S-SEED
CL
CL S-SEED O1
CONT
CL S-SEED

CONT S-SEED
CL
CL S-SEED O2
CONT
CL S-SEED
I2
与门 或门

图8.12 SEED光交换的原理图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波长变换器

1) 可调光滤波器

波长可变的可调谐滤波器在波分复用和光交换系统中起着
十分重要的作用。滤光器应具有好的选择性、低的插入损耗和
低的偏振敏感性。常用的可调谐滤光器类型有:F-P(Fabry-
Perot)滤光器、M-Z滤光器、光纤布拉格(Bragg)光栅和电光、声
光可调谐滤光器(AOTF)等。这类器件主要用于波分/频分光交
换网络。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F-P滤光器的主体是一对由高反射率镜面构成的F-P谐振腔,
通过改变腔长、材料折射率或入射角来改变谐振腔传输峰值的
波长。现已开发出多种结构的F-P可调谐滤光器,如利用压电
陶瓷改变空气间隙乃至腔长的光纤F-P腔型可调谐滤光器。使
用铁电类液晶材料来改变F-P谐振腔吸收特性也可改变传输峰
值的波长。

AOTF的主体是声光波导,它可以根据控制信号的不同,
将一个或多个波长的信号从一个端口滤出,而其它波长的信号
从另一个端口输出,如图8.13所示。因此它可以看作波长复用
的空间1×2光开关。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 i,  j
 1,¡-,  i ,¡-,  j,¡-,  w Éù¹â¿Éµ÷г
Â˲¨Æ÷  1,¡-,  w(²»°üº¬ i,  j)

 i,  j

图8.13 声光可调谐滤波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 波长转换器

另外一种用于光交换的器件是波长转换器。最直接的波长
变换是光—电—光变换,即将波长为λi的输入光信号,由光电探
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去驱动一个波长为λj的激光器,或者
通过外调制器去调制一个波长为λj的输出激光器,如图8.14所示。

这种方法不需要再定时。另外几种波长转换器是在控制信
号(可以是电信号,也可以是光信号)的作用下,通过交叉增益、
交叉相位或交叉频率调制以及四波混频等方法实现一个波长的
输入信号变换成另一个波长的输出信号。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¹â·Å´óÆ÷ ¼¤¹âÆ÷
̽²âÆ÷

i
j
Íâ µ÷
ÈëÉä¹â j
ÖÆ Æ÷ ³öÉä¹â

图8.14 波长转换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3.光存储器

光存储器是时分光交换系统的关键器件,它可实现光信号
的存储,以进行光信号的时隙交换。常用的光存储器有两种:
双稳态激光二极管和光纤延时线。双稳态激光器可用作光缓存
器,但是它只能按位缓存,而且还需要解决高速化和容量扩充
等问题。光纤延时线是一种比较适用于时分光交换的光缓存器。
它以光信号在其中传输一个时隙时间经历的长度为单位,光信
号需要延时几个时隙,就让它经过几个单位长度的光纤延时线。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8.3.3 光交换

光交换网络完成光信号在光域的直接交换,不需通过
光—电—光的变换。根据光信号的分割复用方式,相应的也
存在空分、时分和波分三种信道的交换。若光信号同时采用
两种或三种交换方式, 则称为混合光交换。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空分光交换

空分光交换(space optical switch)的实现是几种交换方式中最


简单的一种,该交换使输入端任一信道与输出端任一信道相连,
完成信息的交换。空分交换网络由开关矩阵组成。最基本的空
分光交换网络是2×2光交换模块。

空分光交换模块有以下几种:

(1) 铌酸钾晶体定向耦合器;

(2) 由4个1×2光交换器件组成的2×2光交换模块(见图
8.15(a)),该1×2光交换器件可以由铌酸锂方向耦合器担当,只
要少用一个输入端即可。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3) 由4个1×1开关器件和4个无源分路/合路器组成的2×2
光交换模块(见图8.15(b)),其中1×1开关器件可以是半导体激
光放大器、掺铒光纤放大器、空分光调制器,也可以是SEED
器件、光门电路等。

所有以上器件均具有纳秒(ns)量级的交换速度。在图8.15(a)
所示的光交换模块中,输入信号只能在1个输出端出现,而图
8.15(b)所示的输入信号可以在两个输出端都出现。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Á1¿ª¹ØÆ÷¼þ
ÎÞÔ´·Ö·/ºÏ·Æ

1¡Á2¹â½»»»Æ÷¼þ

(a) (b)

图8.15 基本的2×2空分光交换模块
(a) 由1×2光交换器件组成;(b) 由1×1开关和无源分路/合成组成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用1×1、2×2等光开关为基本单元,并按不同的拓扑结构
连接可组成不同形式的交换网络,如纵横交换网络、三级串联
结构形式的CLOSE网络和多级互联网络等。根据组成网络的器
件不同,对交换网络的控制也不同,可以是电信号、光信号等。

空分光交换直接利用光的宽带特性,开关速度要求不高,
所用光电器件少,交换网络易于实现,适合中小容量交换机。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时分光交换

时分光交换采用光技术来完成时隙互换。但是,它不是使
用存储器,而是使用光延迟器件。

图8.16为两种时隙交换器TSI(Time Slot Interchanger)。图中


的空间光开关在一个时隙内保持一种状态,并在时隙间的保护
带中完成状态转换。现假定时分复用的光信号每帧有T个时隙,
每个时隙长度相等,代表一个信道。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图(a)用一个l×T空间光开关把T个时隙时分复用,每个时隙
输入到一个2×2光开关。若需要延时,则将光开关置成交叉状
态,使信号进入光纤环中,光纤环的长度为1,然后将光开关置
成平行状态,使信号在环中循环。需要延时几个时隙就让光信
号在环中循环几圈,再将光开关置成交叉状态使信号输出。T个
时隙分别经过适当的延时后重新复用成一帧输出。这种方案需
要一个1×T光开关和T个2×2光开关,光开关数与T成正比。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图(a)是反馈结构,即光信号从光开关的一端经延时又反馈
到它的一个入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不同延时的时隙经历的
损耗不同,延时越长,损耗越大,而且信号多次经过光开关还
会增加串扰。

图(b)采用了前馈结构,不同的延时使用不同长度的单位延
时线。图中没有2×2光开关,控制比较简单,损耗和串扰都比
较小。但是在满足保持帧的完整性要求时,它需要T条不同长
度的光纤延时线,而反馈结构只需要T条长度为1的光纤延时线。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
t1 1

T¡Á1 2 T¡Á1
1 ¹â ¹â
1¡ÁT ¿ª 1¡ÁT 3 ¿ª
t1¡- tr ¹â t2 ¹Ø t1¡- tr t1¡- tr ¹â ¹Ø t1¡- tr
¿ª »ò ¿ª »ò
¹Ø ñî ¹Ø ñî
¡-

¡-

¡-
1 ºÏ ºÏ
Æ÷ T Æ÷
tr ¡-

(a) (b)

图8.16 时隙交换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时分光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把时分复用
信号送入空间开关分路,使它的每条出线上同时都只有某一个
时隙的信号;然后,把这些信号分别经过不同的光延迟线器件,
使其获得不同的时间延迟;最后,再把这些信号经过一个空间
开关复用重新复合起来,时隙互换就完成了。
1 1
1 2 3 延迟 3 1 2

2 2
分路

复用
延迟

3 3
输入 输出
延迟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3.波分光交换

波分复用系统采用波长互换的方法来实现交换功能。波长
开关是完成波长交换的关键部件。可调波长滤波器和变换器是
构成波分光交换的基本元件。

波长互换的实现是从波分复用信号中检出所需波长的信号,
并把它调制到另一波长上去,如图8.18所示。检出信号的任务可
以由具有波长选择功能的法布里—珀罗(F-P)滤波器或相干检测
器来完成。信号载波频率的变换则是由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来
完成的。为了使交换系统能够根据具体要求在不同的时刻实现
不同的连接,控制信号应对F-P滤波器进行控制,使之在不同的
时刻选出不同波长的信号。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 1

F-TÂ˲¨Æ÷ ²¨  ²¨
2 ²¨³¤  4
³¤ ³¤
¹â ±ä»»
 1¡-  n ¸´  ¡-   1¡-  4 ½â ½â  ¡- 
·Ö
ÓÃ 1 n ¸´  3  3 ¸´
1 4
Êø
¡-

¡-

¡- Æ÷ Óà ÓÃ
Æ÷
Æ÷ Æ÷
F-TÂ˲¨Æ÷ 4 ²¨³¤  2
񄯯

(a) (b)

图8.18 波长互换光交换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时分和波分交换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它们都是从某
种多路复用信号开始,先进行分路,再进行交换处理,最后进
行合路,输出的还是一个多路复用信号。

另一种交换结构与上面介绍的正好相反,如图8.19所示。
它是从各个单路的原始信号开始,先用某种方法,如时分复用
或波分复用,把它们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多路复用信号,然
后再由各个输出线上的处理部件从这个多路复用信号中选出各
个单路信号来,从而完成交换处理。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图8.19为波长选择光交换原理图,该结构可以看成是一个
N×N阵列型波长交换系统,N路原始信号在输入端分别去调制
N个可变波长激光器,产生出N个波长的信号,经星形耦合器后
形成一个波分复用信号、在输出端可以采用光滤波器或相干检
测器检出所需波长的信号。该结构的波长选择方式有:① 发送
波长可调,接收波长固定;② 发送波长固定,接收波长可调;
③ 发送和接收波长均按约定可调;④ 发送和接收波长在每一节
点均为固定,由中心节点进行调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  1¡-  N 3
µ¥Æµ¼¤¹âÆ÷

2 1
µ¥Æµ¼¤¹âÆ÷
Êý Êý
¾Ý ¾Ý
¡-

¡-
Êä Êä
Èë ³ö
N 5
µ¥Æµ¼¤¹âÆ÷
ÐÇÐÎñîºÏÆ÷
¹âµ÷г µç½Ó
µ÷гµçÁ÷ ½ÓÊÕÆ÷ ÊÕ»ú

图8.19 波长选择光交换原理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4.结合型光交换

虽然使用半导体激光器可实现光频转换,使用调谐滤波器
可以选择信道,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利用它们实现交换的信道数
有限。将几种光交换相结合,可以扩大交换网络的容量。

1) 空分与时分结合型交换系统

图8.20给出两种空分与时分结合的光交换单元。图中,时
分光交换模块可由N个时隙交换器构成。LiNbO3光开关、InP光
开关和半导体光放大器门型光开关的开关速率都可达到ns级,
由它们构成空分光交换模块S。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T T T T T T
1 TSI TSI 1 1 TSI 1

2 TSI TSI 2 2 TSI 2


S S S
¡-

¡-

¡-

¡-

¡-
N N
N TSI TSI N N TSI N

(a) (b)

图8.20 两种空分与时分结合型光交换单元
(a) TST结构;(b) STS结构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 波分与空分结合型交换系统

使用波分复用技术设计大规模交换网络的一种方法是把多
级波分交换网络进行互联。但是这种方法每次均需要把WDM信
号分路后进行交换,然后再合路,这使系统很复杂,实现起来
也很困难,成本也高。解决方法之一是利用空分交换技术。把
输入信号波分解复用,再对每个波长的信号分别应用一个空分
光交换模块,完成空间交换后再把不同波长的信号波分复用起
来,完成波分与空分光交换功能,如图8.21所示。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1 1
²¨ S1 ²¨
 2

¡-

¡-
·Ö 2 ·Ö  …
 1… w ½â 1 w
¸´
¸´

¡-

¡-
ÓÃ ÓÃ
Æ÷  w S2 w Æ÷

¡-

¡-
1 1

¡-
²¨ ²¨
2
·Ö  2 ·Ö
 1… w ½â  1… w
¸´
¸´
¡-

¡-
ÓÃ ÓÃ
Æ÷  w Sw w Æ÷
¡-

¡-

图8.21 一种波长复用的空分光交换模块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3) FDM与TDM结合型交换系统

在FDM交换系统中,加入光存储器完成时隙交换,就可以实
现FDM与TDM结合型交换,如图8.22所示。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
首先,用电时分复用的方法将N路信号复用在一起,然后去调制L
个光载波中的一个光载波,这L路光载波经频分复用后就构成
FDM与TDM结合的复用信号。为了实现FDM与TDM结合型交换,
应首先用波分解复用器对 L路 FDM信号解复用,得到L路时分复
用信号,然后再对每一路TDM信号进行时隙交换。TDM交换是
由1×N分路器、N个光存储器、N个低速频率转换器和1个N×1光
合路器组成。时隙交换后的L路光信号再经合路器复合后送入光
纤传输,从而完成了FDM与TDM结合型交换。由此可见,这种1
级结构需要N×L个光存储器和N×L个低速频率转换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T1 ¹â µÍ
f1 1¡ÁN ´æ Ƶ 1¡ÁNf¡ä
1
·Ö ´¢ ת ·Ö
f2 · Æ÷ »» · f¡ä

¡-

¡-
2
Æ÷ Æ÷
f3 TN
FDM£«TDM¹â f3¡ä
¹â FDM£«TDM
¸´ÓÃÐźŽ⠸´ ¸´ÓÃÐźÅ
¸´
¡-

¡-
ÓÃ
Óà T1 Æ÷
Æ÷
fL 1¡ÁN 1¡ÁNfL¡ä
¡-

¡-
·Ö ¹â µÍ ·Ö
· ´æ Ƶ ·
Æ÷ ´¢ ת Æ÷
TN Æ÷ »»

图8.22 FDM与TDM结合型交换系统原理图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5.ATM光交换

ATM光交换是以ATM信元为交换对象的技术,交换遵循电
领域ATM交换的基本原理,采用波分复用、电或光缓存技术,由
信元波长进行选路。依照信元的波长,信元被选路到输出端口的
光缓冲存储器中,然后将选路到同一输出端口的信元存储于输入
公用的光缓冲存储器内,完成交换的目的。下面讨论一种基于超
窄光脉冲的广播选择星形网络的ATM信元交换。

图8.23是用输出缓冲器控制的光信元交换广播选择星形网络。
该网络中输入和输出信号是电信号,其比特率为B,经光时分复
用后为nB。交换系统由6部分组成:光调制器、光信元编码器、
星形耦合器、光信元选择器,光信元缓冲器以及光信元解码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ÊäÈë1

¹âµ÷ ÐÅÔª ÐÇÐÎ ÐÅÔª ÐÅÔª ÐÅÔªÊä³ö1


ÖÆÆ÷ ±àÂë ñîºÏÆ÷ Ñ¡Ôñ »º³å ½âÂë
ÊäÈë2

·Ö·1¡ÁN ¹âµ÷ ÐÅÔª ÐÅÔª ÐÅÔª ÐÅÔªÊä³ö2


ÖÆÆ÷ ±àÂë Ñ¡Ôñ »º³å ½âÂë
¼¤¹âÆ÷
¡-

¡-
ÊäÈën

¹âµ÷ ÐÅÔª ÐÅÔª ÐÅÔª ÐÅÔªÊä³ön


±ÈÌØÂÊ£º B ÖÆÆ÷ ±àÂë Ñ¡Ôñ »º³å ½âÂë
±ÈÌØÂÊ£º nB ±ÈÌØÂÊ£º

图8.23 光时分复用ATM信元交换广播选择星形网络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光信元编码器是一列脉冲间隔压缩器,每个编码器由1×2
的光开关、一对光延迟线和一个光耦合器组成。在光发送端,
使用超窄光脉冲发生器,把比特率为B的电ATM信元数据流转
变成超高速光信元流,超窄光脉冲由增益切换分布反馈激光二
极管或模式锁定激光器获得。包括路由信息的控制信元同时由
直接调制激光器产生,并与它们对应的高速数据信元经波分复
用器复用在一起。在星形耦合器中,经波分复用后的超高速数
据信息信元和控制信元又与其它输入线来的信元时分复用,其
结果是在星形耦合器的输出端产生了一列比特率为nB的超高
速光比特流。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数据信元被波分解复用后,信元选择器检出控制信元,当
其地址与输出线的地址一致时,使用一个光门控开关,从高速
数据流中滤出数据信元,然后送入输出缓冲器,比特率为nB的
超高速光信元被转换回比特率为B的光信元,并进一步由信元
解码器变换为电信元。信元选择器和信元探测器需要的逻辑功
能是由电子器件来完成的。

光星形耦合器的广播选择星形网络结构简单,因此可靠性
高、费用也低。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6.自由空间光交换

我们知道,光学通道是由光学波导组成的,所构成的交换
网络容量有限,远远没有发挥光的并行性、高密度的潜力。另
外,平面波导构成的光开关节点是一种定向耦合开关节点,没
有逻辑处理功能,不能做到自寻址路由控制,因此很难适应
ATM交换的需要。由于光波作为载波在自由空间传输的带宽大
约为100THz,为了充分利用这种带宽,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自由
空间光交换网络系统。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在空间无干涉地控制光的路径的光交换叫自由空间光交换。
它是最早的光交换,其构成比较简单,只要移动棱镜或透镜即
可。典型的自由空间光交换是由二维光极化控制的阵列或开关
门器件组成。另外,使用全息光交换技术也可以构成大规模的
自由空间光交换系统,而且无需多级互联。自由空间交换的优
点是互连不需物理接触,且串扰和损耗小。但在自由空间光交
换方式中,对光束的校准和准直精度有很高的要求。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自由空间光交换网络可以由多个2×2交叉连接元件组成。
图8.24所示是由具有极化控制的两块双折射片组成的交换元件,
前一块双折射片对两束正交极化的输入光束复用,后一块片对
其解复用。输入光束偏振方向由极化控制器控制,可以旋转0o
或90o。当旋转0o时,输入光束的极化状态不会改变;当旋转90o
时,输入光束的极化状态发生变化,正常光束变为异常光束,
异常光束变为正常光束,实现了2×2交换。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Ë«ÕÛÉäƬ
Æ«Õñ¿ØÖÆ
Ë«ÕÛÉäƬ Ë«ÕÛÉäƬ
Æ«Õñ¿ØÖÆ
Ë«ÕÛÉäƬ

Òì³£¹âÊø1 Òì³£¹âÊø1
1 Õý³£¹âÊø
Õý³£¹âÊø2 1 Õý³£¹âÊø Õý³£¹âÊø2
2 Òì³£¹âÊø
2 Òì³£¹âÊø

1 1 1 1
2 2 2 2
0¡ãÐýת 90¡ãÐýת
(a) (b)

图8.24 由两块双折射片组成的交换元件
(a) 交叉连接状态;(b) 平行连接状态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如果把4个交叉连接元件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4×4交
换单元,如图8.25所示。这种交换单元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
个输入端到每一个输出端都有一条路径,且只有一条路径。例
如,在控制信号的作用下,A和B交叉连接元件工作在平行连接
状态,而C元件工作在交叉连接状态,所以输入线0只能输出到
输出线0,输入线3只能输出到输出线1。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构
成大规模的交换系统。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A B
0 0
Êä 1 1 Êä

Èë C D ³ö
2 2
Ïß Ïß
3 3

图8.25 4×4交换单元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自由空间光交换网络也可以由光逻辑开关器件组成,比较
有前途的一种器件是既要求电能也要求光能的自电光效应器件
(S-SEED)。自电光效应器件的结构及其特性如图8.26所示。该器
件是一个i区为多量子阱(MQW)结构的PIN光电二极管。通常,
除信号光束外,对它还施加一个偏置光束,这种器件在对它供
电的情况下,出射光强并不完全正比于入射光强,当入射光强
(偏置光强+信号光强)大到一定程度时,该器件变成一个光能吸
收器,使出射光信号减小,如图8.26(a)所示。利用这一性质,可
以制成多种逻辑器件,比如逻辑门,当偏置光强和信号光强都
足够大时,其总能量足以超过器件的非线性阈值电平,使该器
件的状态发生改变,输出电平从高电平“1”下降到低电平“0”。
借助减小或增加偏置光束能量和信号光束能量,可以构成一个
光逻辑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Êä³ö¹âÇ¿ £-v Æ«ÖùâÊø ÐźŹâÊø

¡°1¡± P

¡°0¡± PIN P
i ¶àÁ¿×ÓÚå

N
ÊäÈë¹âÇ¿

Êä³ö¹âÊø
Æ«Õñ¹âÇ¿
ÊäÈëÐźŹâÇ¿
(a) (b)

图8.26 自电光效应器件的结构及其特性
(a) 自电光效应器件的特性;(b) 自电光效应器件的结构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7.光交换系统

实际系统中,上述不同的光交换技术可以支持不同粒度的交
换,见图8.27。其中:多路光纤空间交换和波长交换类似于现存
的电路交换网,是粗粒度的信道分割;时分交换或分组交换的信
道分割粒度较细。

目前,WDM全光网的主要节点设备是光交叉连接(OXC)和光
分插复用器(OADM)。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Êä ʱ·Ö/·Ö×é½»»»¼¶ Êä
Èë ³ö
ÊäÈë Êä³ö
Êý »º´æ/ »º´æ/ Êý
¾Ý ´¦Àí ´¦Àí ¾Ý
Á´ Á´
· ·
²¨³¤½»»»¼¶
WDM WDM
ͨµÀ O-E E-O ͨµÀ
Ï· ÉÏ·
²¨³¤½»
»»/ת
»»¾ØÕó

½â¸´Óà ¸´ÓÃ

¹âÏËÏ· ¹âÏ˽»»»¼¶ ¹âÏËÉÏ·


Êä Êä
Èë ³ö
¹â ¹â
ÏË ÏË
¶à·¹âÏ˿ռ佻»»

图8.27 光交换层次示列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ADM的功能是在光域内从传输设备中有选择性地下路、
上路或直通传输信号,实现传统SDH设备中电的ADM功能。相
比较而言,OADM更具有透明性,可以处理任何格式和速率的
信号,使整个光纤通信网络的灵活性大大提高。目前已经有厂
家开始提供商用的固定波长OADM(如加拿大的JDS公司),可变
波长OADM技术也已经成熟,正逐步从实验室走向商用市场。
一种目前国内外光试验网广泛采用的OADM结构如图8.28所示。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¹â¿ª¹Ø

ÊäÈëÐźŸ´ ¸´ Êä³öÐźÅ
ÓÃ ÓÃ
Æ÷ Æ÷

ÉÏ·ÐźŠÏÂ·ÐźÅ

图8.28 基于解复用器和光开关的OAM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XC的功能与SDH中的数字交叉连接设备(SDXC)类似,
不同点是它能在光域网上直接实现高速光信号的路由选择、网
络恢复等,是全光网的核心器件。虽然OXC只具有有限的光交
换功能,但已在各种基于WDM的光联网中得到了应用。OXC
首先用于长途骨干网,然后将逐步应用于城域网。OXC的基本
应用包括物理网络的管理、波长管理、指配和疏导。物理网络
的管理是指故障路由的恢复和灵活的选路;波长管理主要指波
长选路;指配和疏导可实现网络重组和改变业务模式,以适应
新业务的需要。此外,在WDM网中,为了防止信道间的串扰,
相邻波长需保证一定的间隔,因而可用波长数受限,OXC网络
节点对指定波长进行互连,可实现波长重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XC的具体结构主要有基于空间交换的OXC和基于波长交
换的OXC。但是目前全光波长变换器的实用化还取决于器件的
发展水平和系统的实际需要。在不采用波长变换器的结构中,
目前最看好的两种OXC结构如图8.29所示。
¿Õ¼ä¹â¿ª¹Ø¾ØÕó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N¡ÁN ²¨ ·Ö
²¨·Ö½â¸´ÓÃÆ÷ ¸´ÓÃÆ÷
1
 1  2 ¡- M  1  2 ¡- M
1 1

 1  2 ¡- M  1  2 ¡- M
2 N¡ÁN 2

2
¡-

¡-
 1  2 ¡- M  1  2 ¡- M

¡-
Nf Nf

N¡ÁN
½» »»
M
1 2 2 1
M M
¿ØÖÆ
·¢ËÍÄ£¿é ½ÓÊÕÄ£¿é

½Ó¿Ú DXC

(a)
图8.29 两种OXC结构
(a) 基于空间交换的OXC结构;
²¨³¤ ·ÖËÍñî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ä» »Æ÷ ºÏ¿ª¹Ø
N¡ÁN ÐÇ ÐÎ
²¨·Ö½â¸´ÓÃÆ÷ ñîºÏÆ÷
1
 1  2 ¡- M  1  2 ¡- M
1 1

 1  2 ¡- M  1  2 ¡- M
2 N¡ÁN 2

2
¡-

¡-
 1  2 ¡- M  1  2 ¡- M

¡-
Nf Nf
M

N¡ÁN
½» »»
1 2 2 1
M M
¿ØÖÆ
·¢ËÍÄ£¿é ½ÓÊÕÄ£¿é

½Ó¿Ú DXC

图8.29 两种OXC结构
(b)
(b) 基于分送耦合开关的OXC结构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8.3.4 光交换技术的发展状况

对光交换的探索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中期发展比较
迅速。首先是在实验室对各种光基本器件进行了技术研究,然
后对构成系统进行了研究。目前对光交换所需器件的研究已具
有相当水平。在光器件技术推动下,光交换系统技术的研究也
有了很大进展。第一步进行电控光交换,即信号交换是全光的,
而光器件的控制仍由电子电路完成。目前实用系统大都处于这
一水平,相关成果报道得也比较多。第二步为全光交换技术,
即系统的逻辑、控制和交换均由光子完成。关于这方面的报道
还较少。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随着B-ISDN技术的发展,各国对光交换的关注日益增加。
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光交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中美国ATM贝
尔研究所,日本NEC和NTF、德国HHI、瑞典爱立信公司等研究
机构对光交换的研究水平较高,主要涉及6种交换方式以及光互
联、全光同步、光存储器和光交换在B-ISDN中的应用等领域。
光交换领域急需研究开发的课题有:光互联、光交换、光逻辑控
制及光综合通信网的结构。

我国在“七五”期间就开展了光交换技术的研究,并将光交
换技术列为“八五”、“九五”期间的高科技基础研究课题。
1990年,清华大学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时分光交换(34 M/s)演示系
统。1993年,北京邮电大学光通信技术研究所研制出光时分交换
网络实验模型。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目前,光交换技术市场日益成熟,价格也在迅速下降。许
多运营商,比如 Global Crossing、法国电信和日本电信等都已
经计划在他们的网络中广泛采用光交换技术。北京市通信公司
宣布采用北电网络的 OPTera DX光交换机完成了长途光传输系
统工程,升级后的网络已投入商业服务。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对光信号处理可以是线路级的、分组级的或比特级的。
WDM光传输网属于线路级的光信号处理;OTDM是比特级的光
信号处理,由于它对光器件的工作速度要求很高,因此尽管国内
外的研究人员做了很大努力,但离实用还有一定的距离;光分组
交换(OPS)属于分组级的光信号处理,和OTDM相比,它对光器
件工作速度的要求大大降低,而且比WDM能更加灵活、有效地
提高带宽利用率。光分组交换网能以更细的粒度快速分配光信道,
支持ATM和IP的光分组交换,是下一代全光网络技术,其应用前
景广阔。目前,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进行了光分组交换网的研究,
如欧洲RACD计划的ATMOS项目和ACTS计划的 KEOPS项目,
美国DARPA支持的POND项目和CORD项目,英国EPRC支持的
WASPNET项目,日本NTT光网络实验室的项目等。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但是,光分组交换网的实用化取决于一些关键技术的进步,
如光标记交换、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光器件技术等。目
前,光器件技术中固态光交换技术已开始迅速发展,利用固态
交换技术,交换速度可以在纳秒的范围之内,这样高的速度主
要用于光的分组交换。已经有一些公司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重
大进展,例如Brimcom、Lynx and NTT公司。据CIR预测,美国
的固态光交换元件和子系统市场将从现在的1800万美元增加到
2005年的2.02亿美元。随着光网络技术、系统技术、光器件技
术的发展,光分组交换在不远的将来将会走向实用化。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光突发交换OBS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BS网络引入背景
•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光 IP路由器可望解决电子瓶
颈问题,然而用光分组/数据包交换技术提供
全光的骨干网络还没有达到成熟,并且有一些
技术问题还不能克服。例如现有的光缓存器
(目前应用的主要是光延迟线)技术还只能存
储很少量的数据包,并且用光信号来控制光脉
冲的交换是非常困难的。另外由于光逻辑器件
尚不存在,光分组交换的控制部分仍需要在电
域完成。但因电域交换粒度过于细小,光分组
交换仍然受到电子器件处理速度的限制。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针对目前的技术现状,从技术上来说比较可行
的开发一个全光路由器的基本思想,就是要将数据
路由通道同控制信息(数据包头)通道进行完全的
解耦(decoupling)和分离。数据通道全光地通过
整个网络,在任何节点都不会执行对数据进行转换
或者存储的电操作。这样会提供很高的包/分组转
发速率和路由器直接与光纤连接的接口能力,并实
现很好的网络伸缩性(网络的构建模块与数据通道
的比特速率没有关系,则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网络扩
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为了使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的解耦变得可能和
有效,有必要为数据传输开发一些新的协议,该
新型协议必须具有下面的几项新特点:
.控制信息应该在与数据传输所占有的不同的
时间窗口内传输,或者就在不同的波长通道内传
送,而且对控制信息的管理也应独立于数据通道;
显然要使用现存的IP协议下的数据格式来实现这
些功能就不会很有效。
.数据包必须至少有几千个字节的长度,以便
于节点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包头和执行相应的控
制功能(包括转发决定、交换配置、交换操作等
等);而这些新技术在目前的因特网下也不能简
单实现。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要解决前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和要求,就需要
重新定义一种就像突发控制分组(Burst control
packet)BCP格式的新型分组信息传递的协议格式。
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就需要将几个短的数据包收集
(整合)到一个单个的数据单元中,然后作为一
个整体来进行交换。关于这些问题目前主要被讨
论的可行的方案有下面两种实现途径:
.一种是以固定长度(该固定长度主要由实际
的系统来决定)的分组或数据包来进行同步交换,
这种交换原理就像ATM。
.另一种就是以可变长度的“超长包/分组”,
也就是使用突发数据流来执行异步交换。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光突发交换中的控制分组BCP (Burst Control


Packet)的作用相当于分组交换的分组头,但网络对
该头信息的传递路径与对静荷数据的传送路径在物理
信道上是相互分离的,每个突发对应一个控制分组。
例如,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控制分组占用
一个或几个波长,突发数据占用所有其它波长;在光
时分复用系统中,控制分组占用一个或几个信道;在
带状光缆中,控制分组甚至可占用一根或几根光纤。
如图所示,在OBS中,突发数据从源节点到目的节
点始终在光域内传输,而控制信息在每个节点都需要
进行光/电/光的变换以及电处理。控制信道(波长)
与突发数据信道 (波长)的速率可以相同,也可以
不同。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光电路交换 技术 粒度 特点
光电路交换 波长/波带/光纤 静态配置或者端到端信令
光突发交换 1s-100s突发包 预留带宽交换,无需缓存
光分组交换 10ns-10s光分组 存储转发交换,需要缓存

光突发交换

光分组交换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在OBS中,首先在控制波长上发送控制(连接建立)
分组,然后在另一个不同的波长上发送突发数据。典
型的光突发交换网络如图所示,在使用光突发交换技
术的网络中,基本数据交换/传输单元是由大量分组
所构成的突发数据流。在这种网络结构中有两种光分
组数据流:包含路由信息的控制分组和承载业务的数
据分组。控制分组中的控制信息要通过网络节点的电
子处理,而数据分组不需光电/电光转换和中间节点
的电子转发,直接在端到端的透明传输信道中传输和
交换。控制分组在WDM传输链路中的某一特定信道
中传送,每一个突发的数据分组对应于一个控制分组,
并且控制分组先于数据分组传送,节点通过“数据报”
或“虚电路”路由模式来为突发数据流指配空闲光信
道,实现数据信道的带宽资源动态分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光核心路由器
• 主要由光交换矩阵和交换控制单元及波长转换器等部
件组成(FDL则可有可无)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与光分组交换机不同的是,只需对光纤中传输控制分组的
波长进行光/电/光变换,而传输突发数据的波长不需要光
/电/光变换;图中的入口FDL和交换机构中的FDL都是可
选项。入口光纤延迟线(FDL)的作用是缓存突发数据,
等待控制分组进行光/电变换以及转发表查找、建立交换
连接等处理过程。入口 FDL在光突发交换中可以省掉,但
在光分组交换方式中是必需的。交换机构中的FDL主要是
为了解决多输入口对资源的竞争(冲突)问题而使用的。
由于突发分组长度较长,为其建立的交换通道的保持时间
与分组交换相比也较长,所以中间节点的任何拥塞都会造
成对带宽的巨大浪费,为了消除这种带宽浪费的可能性,
中间节点也可以将拥塞的分组经过O/E变换后存储在电的
缓存器中,然后在经过E/O变换后,再转发到其宿端。在中
间节点使用光纤延时线(FDL)能提供有限的延时,这将
能够减少在OBS中带宽的浪费以及提高OBS的性能,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3.光边缘路由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在OBS网络中,分组在网络的入口处(源边缘路由器)
被组装成Burst,通过核心路由器的转发,到达网络的
出口处(目的边缘路由器)再被拆分成分组继续传输。

边缘路由器具有burst的组装和拆分功能,并提供传统
业务接口(Gigabit Ethernet,PoS,etc)。

可以使用的组装算法有:
1)最小长度定时组装算法
2)预测先发组装算法
3)自适应组装算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4.Burst的组成
• Burst是具有相同的目的地址和QoS参数的分组的集合.
• Burst包含两部分:头标和有效载荷.前者可称为BHP,后
者称为Data Burst
• BHP包含的信息: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 Data Burst 长度(或持续时间)
• Offset time (data burst 和 BHP 的出发时间差,在具有FDL时可
为负值)
• 差错控制位
• QoS参数
• Data Burst的波长信息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 Data Burst 的结构

PT :payload type
PL: payload length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5.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
• OBS网络的一个特点是Data Burst和BHP的传输和交换
分开进行.后者往往提前发送.
• 所谓信道是指两相邻路由器间单向传输容量.一条信道
通常包含一个波长(如果是用时分复用,一条信道占用一
个波长的一部分).
• 传输BHP的信道称为控制信道,传输Data Burst的信道称
为数据信道.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数据信道的调度算法
• 1.without void filling 算法
• 1)LAUC(latest available unscheduled ) 算法
• 2)FF(first fit)算法
• 2.with void filling 算法
• 1)LAUC-VF算法
• 2)FF-VF算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LAUC(最近有效未使用信道)算法
通过为每个到达的data burst选择“最近的可用未分配信道”
(LAUC)从而将gaps/voids降到最小。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 假 设 有 FDL 共 B 个 , 每 个 延 时 i*D 。 这 里
0<=I<B,D为延时单位。设新的burst于时间t到
达,持续时间为L。如果在t时刻有至少一个未
被分配的数字信道(即空闲),则新的burst选
择这样的信道:它的上一个burst的尾端时间离t
最近。如上图,选D2。如果在t时刻无空闲的
数字信道,则此新burst必须等待,比如说T时
间。如果T〈=B*D,则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有空
闲的数字信道出现。选择这样的信道:它的上
一个burst的尾端时间离t+T最近。如果T>B*D,
则丢弃此burst。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LAUC-VF算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Burst组装算法

1。最小长度定时组装算法

2。预测先发组装算法

3。自适应组装算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最小长度定时组装算法
• 1) 在边缘节点按目的地址分别进行排队。
• 2)如果到某地点的队列为空,当一个属于此
队列的分组到达时,启动定时器。
• 3)当定时器时间到门限值,即认为burst已生
成,将之发送到data channel。如果长度小于最
小长度,填充。
• 4)此时定时器清0,直到下一个分组到达时开
始计数。
• 好处:可以降低骨干网IP业务的自相似性,且
简单易行。

第8章 预测先发组装算法
交换新技术介绍
• 这种算法主要用于JET方法中。优点在于减少端到
端的延时.
• 算法如下:
• 1)在边缘节点按目的地址分别进行排队。
• 2)如果到某地点的队列为空,当一个属于此队列的分组到
达时,启动定时器。
• 3)当定时器时间尚未达到门限值,即认为burst已生成,将
BHP发送到 control channel,其data burst长度信息域指示预
测长度值。如果最终data burst的实际长度小于预测长度,填
充;反之,则截断data burst到预测长度值,将所剩数据加入
下一个data burst中。
• 4)此时定时器清0,直到下一个分组到达时开始计数。重
复以上操作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自适应组装算法
•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网络负载情况以及待
传输数据的QoS要求来对分组进行组装。
• 举例:对于紧急数据的考虑。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FDL的研究 (Fiber Delay Lines)
• 在光核心路由器中有两个地方使用FDL。
首先是Input FDL,用于对data burst缓存以
等待BHP的处理;然后是FDL buffer,用
于数据信道调度,等待信道空闲。以下
讨论第二种情况中的FDL。
• 1.FDL的长度考虑
• 2.FDL的结构考虑
• 3.真的必需FDL buffer吗?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FDL的长度考虑
• 如果FDL buffer被设计成由延时时间差距
相同的FDLs组成(往往是某个时间单元
的D整数倍),则当D的值取得较小时,
可获得较高时间分辨率(time resolution);
当D的值取得较大时可获得较好的延时效
果。这两种情况都不是最优的,实际使
用时应采取折衷的办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FDL buffer的结构考虑
• 1.并联结构
• 2.串联结构
• 3.环结构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并联结构
0

N
. . .
2n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混联结构
0
0 2n
2
……….

2n

……….
1

2n
2
……….
2n

2n
N
………. . . .

这种结构的巧妙之处在于:对于N阶结构(D,2D,4D,…2^ND),
可以获得从D-2^(N+1)D的延时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环结构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几种FDL buffer结构的性能比较
• 并联结构的FDL buffer操作最简便,但可供选择的时延
不多.
• 串联结构的FDL buffer在使用相同数目的延时线情况下,
比并联结构的有更多的选择延时。比如,当延时线数
为3时,并联结构可提供3种长度的时延;串联结构能
提供7种长度的时延。但串联结构的操作、控制复杂。
• 环结构的FDL buffer的控制复杂,要求延时线的长度不
小于data burst的最大值,由于传输损耗的原因,能提
供的延时选择并不多。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真的必需FDL吗?
• 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具体介绍FDL的实现。
但可以预计,FDL成本较高,在核心路
由器中过多使用FDL会导致体积过大。
• JET算法可以完全不使用Input FDL,尽量
避免使用FDL.需指出的是,这种方法并
不排斥FDL buffer的使用。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Just Enough Time (with DR)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JET的优点/缺点
• 1.可以避免使用FDL,节约成本,降低网
络复杂程度。
• 2.可以较好的实现区分服务.
• 3.最致命的缺点是offset time无法准确得
到。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光标签交换
Optical Label Switch(OLS)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光标签交换(OLS)技术是目前研究比较热门的用于
光分组网络的实现技术,光标签交换网络节点的功能框图
如图所示,基本功能同光分组交换节点的描述一样。光标
签交换的特点在于标签分组头的添加和删除方式,这决定
了光标签交换节点的结构以及网络性能,同时也决定了光
分组的传输性能。光标签承载了分组的长度、源和目的地
址等信息,一般其速率比载荷要低得多,在中间节点处只
需要处理这个低速的标签信息,而载荷仍然在光域中进行
交换。这相当于电交换和光交换的折衷处理,综合了电信
息处理的灵活性和光信号交换的大粒度特点,是一种非常
有前途的光分组交换实现方式。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光标签分组格式主要有:串
行标签、波长标签、副载波标签和正交调制标签。
1.串行标签的原理类似于传统的IP分组头,即
在载荷的前面加上表示路由的信息,在节点处需
要分离标签和载荷信息。图显示了这种标签格式
的一种实现方式,标签和载荷速率都是40Gb/s。
这种格式的实现重点是要有严格的控制电路,用
来区分标签和载荷信息。无论是分离标签和组合
标签都需要精确控制载荷与标签的时序关系。这
种标签格式的优点是实现原理简单,但是需要非
常高速的定时电路。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2.波长标签格式是利用了光纤通信的大带宽特性,使用特定的
波长承载标这个波长与数据载荷信号的波长不同,可以与数据
信号的速率不同。
方式的优点是标签可以采用比较低的数据率,在分析标签时就
可以使用速低的电子设备,可以实现对载荷的透明传输。缺点
就是标签占用了另外的信道,降低了带宽利用率。
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使用多波长的标签形式,用多个波长的
不同组合作为标签,如图所示。在交换节点处,使用窄波器件
把不同波长的标签提取出来分别检测,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组
合关到路由信息,再控制交换矩阵进行数据包的交换。这种格
式同样存在着波源浪费的情况,而且多波长标签之间的间隔为
0.1nm,如此窄带的滤波器件以实现。同时,使用敏感的光纤光
栅器件,其波长稳定性也难以保证,不免的造成接收标签信息
的恶化。在节点处,如果需要光载荷与标签进行波换几乎不可
能,因为高效率及稳定度的波带交换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副载波复用(Subcarrier
Multiplexing:SCM)标签,也称作副载波调制标签。
SCM光标签是先将标签调制到微波载波上,再与载荷
信息使用相同波长进行传输。在SCM光标签中,光标
签与载荷数据并行传输,但是数据率可以比载荷数据
低。SCM的标签在频谱上的显示为传输光信号基带主
瓣之外,如图所示。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SCM允许对标签进行异步处理,对载荷的影响很
小,可以保证载荷信息全光交换的实现。但双边带
SCM标签会由于色散使得信号传输后质量变差,近来
的单边带调制技术使得这个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进。由
于高速调制器的实现以及微波技术上的提高,使得目
前SCM技术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
但是这种技术在高速的光网络中难以实现。比如
在速据率为40Gb/s的光网络中,副载波标签的频率必
须大于40GHz,这对微波器件的要求很高,会造成调
制非线性等问题,影响信号质量,并且高频微波处理
器件难以实现,所以有必要研究频谱利用率更高的
SCM标签方式。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4.在高速光标签网络中,有一种添加光标签
的方式叫做正交调制Orthogonal Modulation)
方案。主要原理是利用光信号的不同分量分别
承载载荷和标签信息。比如光载荷使用强度调
制,而光标签通过对载荷的相位调制、频率调
制甚至仍然使用强度调制来实现;或者光标签
采用强度调制,而光载荷通过对标签的相位调
制、频率调制等来实现,这样可以对载荷与标
签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图显示了一种实现方式,光载荷采用高速
DPSK相位调制,而光标签采用普通的强度调
制。这样,在接收端载荷的接收可以采用
DPSK的平衡接收模式,而标签则使用普通强
度检测即可。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Key Enabling OLS Technology


 Packet payload and in-band OLS label are decoupled through the
use of subcarrier multiplexing technology
 The simplified packet processing hardware results in significant cost
savings for core network interfaces
Low Bit Rate Label and Packet
High Bit Rate Subcarrier Label Forwarded
Optical Packet

Fiber

NRZ Packet Optical Header


Payload Subcarrier Extraction Unit Only low cost
Optical Label electronics
required to
process the label
Label Extracted
in parallel
for Processing

Frequency
to Forwarding
Engine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ptical-Label Switch Node Design

Fiber Delay
Line
Header
Sub-carrier Processor
Receiver Forward Engine

Switch
Control

Logic

Header LiNbO3
Sub-carrier
Processor Optical Switch
Receiver
Forward Engine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ptical Label Switch Router- Schematics
NC&M
Interoperable -X
bE S
with existing G PO O
C

network elements

Beta Client Specified Interface


N ’s Optical Header
per fiber Extraction

Incoming Outgoing
Optical OLS Optical
Traffic Traffic
Switch Fabric

NC&M
N labels
Switch Drivers
l
t ro
on e
Forwarding engine C lan
p

Routing protocols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Optical Switch Fabric and Forwarding engine


LiNbO3 Packet
LiNbO3 switch driver Forwarding
switch array engine

Network
control
processor

Optical switch Optical switch


ribbon output ribbon input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Areas for Research: Label Swapping and Wavelength
Conversion
• Wide tunable semiconductor lasers
– Tuning range: 40nm
– Frequency accuracy: <10GHz
– Accessing speed: < 10ns

• Wavelength converter
– Any wavelength to a fixed wavelength
– Any wavelength to any wavelength
– Efficient fiber couple with expanded beam technologies

• Subcarrier Label Swapping


– Optical notch filter in combination with single side band SCM
tramsimitter (Improved tracking mechanism) by NCTU
–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SOA) based optical label eraser
as a low-pass filter by UCSB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Area for Research: Optical Switch Fabric Technologies
• LiNbO3 Waveguide Switch (Lucent, EOspace, Lynx)
– PDL, < 1dB
– High crosstalk rejection, >35 dB
– Fast switching, 5 ns
– Medium dimension, 16 x 16

• SOA Optical Switch (Alcatel, NEC, Kamelian)


– Fast Switching, 1 ns
– Provide optical dump
– Optical multicast
– Small dimension with PIC technology, 4 x 4

• 3-D Optical MEMs (Lucent, Calient, Nortel)


– Low insertion loss
– Large dimension, 256 x 256
– Switching speed, currently 10 ms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Areas for Research: Network Issues

• Critical Issue : Absence of Optical Buffer Memory

• Lack of Precision Optical Synchronization

• Contention of packets at the switching nodes

• Possible Solutions :
– Wavelength Conversion
– Deflection Routing
– Wavelength Flooding
– Deflection Flooding
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

What is Needed - Areas for Research


• Architecture
– Dynamic network reconfiguration in response to changing
traffic demands
• Enabling Technologies
– Multi-granular, high performance, scalable optical switch
fabrics
– Wavelength agility and conversion
–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technologies from switches to
receivers
• Network Management
– Unified management of multi-granularity transport and
switching
– Policy management of configurations, services, security
– Favorable compromise combining peer-to-peer and
centralized management
– Automated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