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第五章

軍閥政治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軍閥爭權
五四運動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 探究起跑線 ( 課本 P148)

第五章 軍閥政治 2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一、二次革命:
武昌起義後,清廷命袁世凱率兵鎮壓革命。
袁世凱以清廷軍力脅迫革命軍,終與孫中山達成
協議,委袁以臨時大總統之職以換取清帝退位。
1912 年 3 月,清帝退位後,袁世凱在北京就職臨
時大總統,並通過 << 臨時約法 >> 。

第五章 軍閥政治 3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一、二次革命:
1913 年,同盟會會員宋教仁組成的國民黨,在國會選舉
中取得近半議席,他想成立責任內閣,制衡總統權力。
宋教仁被暗殺,涉案人為袁世凱的親信。
袁世凱在未經國會同意下,向外國銀行借款二千五百萬
英鎊擴充私人武備,國會拒絕承認。
1913 年,袁世凱罷免國民黨籍的都督李烈鈞 ( 江西都督 )
等三人,李烈鈞等組織討袁軍,其後安徽、廣東等六個
省份相繼響應。史稱二次革命。 ( 參閱 P151 地圖 )
第五章 軍閥政治 4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一、二次革命:
討袁軍實力不足,袁氏軍備優良
全國並未廣泛支持,不足兩個月,被袁軍擊敗。
二次革命後,袁氏的勢力已擴展至南方省份。

第五章 軍閥政治 5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二、袁世凱復辟帝制:籌備帝制
二次革命後,脅迫國會選他成為正式大總統。
解散國會,廢 << 臨時約法 >> ,頒布 << 中華民國
約法 >> 擴大總統權力,變相可終生及世襲。
承認日、俄在中國的利益,換取支持其稱帝。
授意美籍顧問古德諾發表中國不適合共和制的言
論。由親信設立籌安會,鼓吹君主立憲。
第五章 軍閥政治 6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二、袁世凱復辟帝制:籌備帝制
組織不同團體,要求變更國體。
從各省選出所謂的國民代表,組織國民代表大會
,進行投票,結果一致贊成復恢君主制。
一致推戴袁世凱為中華帝國皇帝。
袁世凱假意推辭,宣接受帝位,改國號為中華帝
國,次年 (1916 年 ) 為洪憲元年。
第五章 軍閥政治 7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二、袁世凱復辟帝制:帝制失敗 ( 護國之役 )
袁氏籌備稱帝時,梁啟超已撰文反對其違反歷史潮
流。
梁啟超學生蔡鍔 ( 雲南總督 ) 在 1915 年宣布獨立,
組織護國軍討袁,其他南方各省紛紛響應。
袁世凱部下段祺瑞、馮國璋等亦倒戈相向,反對稱
帝。
列強見中國局勢混亂,恐影響其在華利益,亦勸袁
暫緩稱帝。 第五章 軍閥政治 8
第一節 二次革命與袁世凱復辟帝制
二、袁世凱復辟帝制:帝制失敗 ( 護國之役 )
1916 年 3 月,袁世凱在眾叛親離下,宣布結束帝
制,帝制夢只有 83 天。
袁世凱欲繼續任總統,但遭拒絶。
1916 年 6 月袁氏病逝,護國之役結束。

第五章 軍閥政治 9
第二節 軍閥爭權
府院之爭、張勳復辟、護法之役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任國務院總理
,當時正歐洲正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
段主張對德宣戰,黎反對。
段召各省督軍入京支持,黎找安徽都督張勳入京調
停。
張勳入京後,擁戴清廢帝溥儀復辟。
段祺瑞乘機組討逆軍攻京,張勳兵敗,復辟鬧劇只
有十二天。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0
第二節 軍閥爭權
軍閥混戰
參閱 P159 民初軍閥割據形勢圖。
參閱 P160 民初主要軍閥割據表。
P160 思維訓練
軍閥混戰的影響:
全國陷入四分五裂
民不聊生,社會混亂
中國難有發展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1
第三節 五四運動
一、五四運動的背景
新文化運動展開:
不少知識分子認為振興國家的方法是革新思想文化,於是
有新文化運動出現。
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有陳獨秀、胡適
北京大學成為傳播思想的中心,當時校長為蔡元培
新文化運動使民主、自由等意識廣泛傳播,為五四運動奠
定思想基礎。
山東問題形成
巴黎和會受挫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2
第三節 五四運動
一、五四運動的背景
新文化運動展開:
山東問題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藉口對德宣戰,出兵攻佔
山東。
又迫袁世凱答應 < 廿一條 > ,承認日本可繼承德國在
山東的一切權益。
1917 年,段祺瑞與日本簽訂 << 山東問題換文 >> ,對
日本佔有山東權益欣然同意。
巴黎和會受挫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3
第三節 五四運動
一、五四運動的背景
新文化運動展開:
山東問題形成:
巴黎和會受挫:
1919 年,中國以戰勝國的身分參加巴黎和會
會上,中國代表提出三項要求:廢除列強在華一切特
權、取消 < 廿一條 > 及收回山東一切權益。
列強偏袒日本,竟同意日本可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

消息傳到中國,舉國憤怒,觸發五四運動。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4
第三節 五四運動
二、五四運動的經過
1919 年,巴黎和會的消息傳到北京,民眾嘩然,
5 月 4 日,北京大學等多所大專院校約三千名學
生在天安門舉行集會,並遊行示威。
口號為「外爭國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
條」
懲辦與日談判或借款的官員—曹汝霖、陸宗輿、
章宗祥三人。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5
第三節 五四運動
二、五四運動的經過
遊行隊伍到曹汝霖宅,毆傷在曹宅的章宗祥。
北洋政府出軍警鎮壓,拘補學生。
北京各院校學生罷課,軍警再逮捕千多學生
各大城市的商人、工人,相繼罷市、罷工,聲援
學生,並抵制日貨,提倡國貨。
北洋政府見眾怒難犯,釋放被捕學生;解除曹、
陸、章三人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6
第三節 五四運動
三、五四運動的影響
外交走向自主:中國拒絕簽署對德和約,不受列
強擺布。中國開始走向外交自主的第一步。
革新文化思想:五四運動後,新文化運動推向高
潮,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傳,促成了中國共產黨的
成立。
推動民眾覺醒:提高了民眾的政治意識,積極投
入政治運動,影響日後國民黨改組、共產黨成立及
北伐。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7
五四運動在香港
P171

第五章 軍閥政治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