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Remastering—唱片的「輪迴轉世」 

 
古老的東西等於過時?對於唱片業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在很多國家,錄音的資料過了五十年之後就沒有版權,屬於公共財產,任何人都
可以隨意翻製而不須付版權費。也因此,每逢版權過期,唱片公司就急不及待地
將這些舊錄音再出版。而每一次制式的轉變令很多舊的產品,例如黑膠、錄音帶、
LD 等等被人冷落在一邊,相信有很多寶藏仍然未曾在 CD 和 DVD 的巿場上再出
現。人們需要懷舊,需要集體回憶,即使是年輕的樂迷也會渴望認識一些昔日的
經典。既然有巿場,唱片商又何樂而不為? 
 
但新的版本是否和原來的錄音一樣呢?有不少再版的唱片會注明是“Remastered 
edition”,標榜音質更佳。Remastering 聽起來有點神秘,到底中間加了甚麼手腳,
為何新出版的音質可以比原本的音質更佳呢? 
 
再出版的唱片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最簡單是再發行(re‐issue),內容沒有
轉變,頂多是從新包裝。而最普遍的是將本來是模擬(analogue)的訊號,轉變為
數碼(digital)。例如一些錄音的載體原本是盤式錄音帶(open‐reel tape)、或者是黑
膠的刻錄盤,經過一些數位音頻介面,把本來連貫的訊號,量化(quantize)為二進
制的數碼,再製作成 CD 或者 SACD。量化的過程,簡單來說就好像把一些有小數
點的數字四捨五入化成整數,但中間經過一些計算過程來減少雜訊,所以不同的
器材得出來的音質會有不同。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額外的加工調整了,而這些加
工程序最終會影響到聽眾對唱片的觀感。 
 
Mastering(母帶後期製作)其中最主要的步驟是幾方面:1.調整高低音的平衡
(Equalization,簡稱 EQ),這個步驟可以將原來的音色改變;2.調整聲音在空間上
的分佈,可以令空間的感覺顯得更寛闊;3.調整唱片各個 track 的音量,以免不
同時間錄音混音的音樂在音量上有所差異,而在這個過程之中也可以將本來的音
量加大。Remastering 的過程和 mastering 基本上一樣,但如果本來的錄音有不少
噪音,可以用一些方法將這些問題改善。另外,如果本來的錄音只是單聲度,也
有辦法可以將它顯得有立體聲,或者將一些兩聲道的立體聲變成多聲道的立體
聲。 
 
以往 mastering 需要很多硬件器材,近年也有不少電腦軟件也可以做到這些工
作。以下借用 Waves Mercury Bundle 來示範一下可以做到些甚麼,而這些程序又
會怎樣影響我們聽到的再生版本。 
 
1. 減除雜訊  (Noise Reduction) 
 
雜訊(noise)可以有很多種,有時錄音的時候受到附近電波的干擾,會出現一些低
頻率的噪音(humming)。有時錄音的環境本身,錄音的儲存的載體,都會令錄音
出現一些高頻的噪音(hissing),例如錄音帶在高頻會有一些微弱的「沙沙」聲。
而黑膠等等的媒介,經過多次使用之後,難免會有刮花的情況,經過唱針之後,
我們會聽到一些「炒豆聲」(crackles)。 
 
不同的雜訊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例如可以利用 EQ 去減去高頻,亦可以利用音量
的大小來確定那一些是背景噪音而可以刪除。下圖顯示了一個刪除噪音的插件的
常見樣子,波浪形的線條代表正在播放的錄音片段在不同頻率的表現,而那一道
橫線代表低於這個音量的聲音就會被當作噪音而刪除。 
 

[Mastering_e_Noise.tif] 
 
但要注意的是,電腦或者任何器材並不會聰明到懂得分辨甚麼是音樂、甚麼是噪
音。因此刪除噪音的同時,也會影響原本的音質。例如減弱高頻的話,除了把噪
音刪除掉,同時也會把樂器的泛音減弱,聽起來聲音好像「悶」了,沒有了所謂
的「空氣聲」。而另一種方法把音量微弱的背景聲音當作噪音而消滅,亦可能同
時將一些細微的音樂聲,例如呼吸的聲音、按鍵的聲音掃除,這樣聽起來便會失
真。 
 
音響工程師在補救一些古老錄音的同時,就要作出權衡,到底他想要乾淨、沒有
噪音的聲音?又或者為了保留真實感,而容許有一點噪音存在? 
 
2. 高低頻平衡  (Equalization) 
 
舊的錄音因為當年的技術所限,往往聽起來比較單薄,其原因是高頻和低頻不
足。音響工程師可以調較高低頻的平衡,從而令音色顯得更豐滿。最簡單的方法,
就是把頭尾加強,把高音和低音推大。 
 

[Mastering_2_EQ.tif] 

 
但改變 Equalization 到底好不好,是口味的問題,聽眾有時就是喜歡聽到舊唱片
那種原始樸素的”lo‐fi”的音質,有一種懷舊的感覺,而不是那種低音澎湃震憾、
高音清澈甜美的”hi‐fi”音質。這又是另一個需要取捨的難題,到底我們希望保留
舊唱片的那種殘舊的「真實感」 ,定還是認為原本的錄音不夠完美,需要音響工
程師重塑當時環境空間的「真實感」?到底怎樣才算是真實? 
 
3. 空間感  (Spatial Imaging) 
 
舊的錄音即使不是單聲度,聽起來聲音往往都會比較集中在中央的位置。有一些
技術可以將聲音把一些本來接近中央位置的聲音,移向兩邊,這樣音場會顯得更
寛闊,而且也可以將聲音顯得更加接近聽眾,令聽眾覺得每件樂器的位置更清晰。 
 
[Mastering_5_SpatialImaging.tif] 
 
4. 多聲道立體聲  (Stereo / Surround Sound) 
 
如果錄音本來是單聲道,有一些方法可以假扮成兩聲道。例如我們知道鋼琴的右
手邊是高音,左手邊是低音,就可以把較多高音分配給右面的聲道,較多低音分
配給左面的聲道。也可以加強其中一個聲道的殘響(reverb),令兩個聲道的音色
略有不同。當然,假扮的立體聲並不會比得上本來就是立體聲錄音。 
 
兩聲道的聲音,也可以經過一些程式的計算,分配給 5.1 聲道,在製作 DVD 和部
份 SACD 的過程裏面都會應用得上。因此有很多舊的電影,本來是兩聲道,在新
出的  DVD  裏面則可以變成環迴立體聲。但當然,這種環迴立體聲只是仿製品,
未必能夠做到一架飛車,從前面喇叭湧向後面喇叭的那種環迴立體聲效果。 
 

[Mastering_1_surround.tif] 
 
5. 音量的壓縮(Compressor) 
 
有時本來錄音的音量很弱,可以把音量推大。但有時候問題是最大聲和最小聲的
差別太大,如果看過上一期的雜誌,就提到音響工程師可以用壓縮器(compressor)
將最大聲的部份的音量壓低。例如大鼓的重槌,往往在全曲只是出現幾次,卻霸
佔了音量的頂區(headroom)。將最大音量的部份壓低之後,便讓出一些空間,以
致可以將音樂整體的音量推大。簡單地說,就是整首曲顯得大聲了,但另一方面
音量的起伏對比卻被犠牲了。 
 
大聲有甚麼好處呢?原來人的音朶對高低音的敏感度並不是平均的。當音量比較
弱的時候,人耳會對中高音敏感,但對低音則較遲鈍。音量大的時候,則低音的
敏感度則會逐漸加強。於是大聲的錄音往往讓人覺得低音更加澎湃,音樂的細節
也更加清晰。但這樣未必是一件好事。舉個比喻,把本來錄音的時候音量微弱的
段落夾硬推大聲,就好像數碼相機的”digital zoom”,明明原本的畫面就只有這麼
大,你再  zoom  近一些,只不過是把每一個微點放大而變得粗糙了。但有時為
了欺騙我們的耳朶,再出版的唱片就會這樣做。 
 
看過以上幾點,或許就會瞭解到再出版的唱片,為何可以感覺上比原來的音色更
豐富,更乾淨清徹。但經過加工之後,錄音原本的懷舊氣息就會被削弱。我覺得
這就好像輪迴轉世,到底投胎之後的新版本,和舊版本到底是一樣,定還是會改
頭換面?到底保留原本的音色較好?定還是改善音質較好?可能只是各花入各
眼吧!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