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貧民窟與好萊塢】 5/15/2009

陳維滄
本屆奧斯卡揭曉,「貧民百萬富翁」港譯「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
onaire)成為最大贏家,一舉摘下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剪接等八項大獎。
該片敘述了三個來自孟買貧民窟小孩的成長故事。影片中男主角Jamal是一名
電信公司的助理,參加電視台的「百萬富翁」益智節目,他跌破眾人眼鏡,一路過
關斬將,正確無誤的答對所有題目而贏得百萬獎金。他能獲勝是因為在每項答題的
背後隱藏著他困頓悲慘的成長經歷。按常理,一介文盲怎會有通天本領答對精心設
計的題目呢,怪不得製作人驚訝且懷疑他是否作弊,因而串通員警要套出實情陷他
入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是節目製作單位付不出這筆钜額獎金。

Jamal在警局遭受嚴刑逼供,他坦承一半的題目都是猜的,並且靠的是運氣,其
他的問題能夠答對,是因為他曾經歷過許多非人的遭遇:孩提時代因一場宗教衝
突,親眼目睹了母親被殺害的悲慘過程,從人口販子手中虎口逃生及涉入黑道後被
追殺的經歷;以及為了生活在街頭乞討、當茶水員、解說員與導遊……
節目製作人原想以高額的獎金為噱頭,創造高收視率,所以就算上知天文,下
知地理的博士級人物也難以一路斬兵折將,不過Jamal居然能出人意料完全答對,正
是他在街頭強悍求生,艱困生活的奇幻歷程,恰巧和所出題目完全一致,可謂好運
隨身。.

我翻遍了報章雜誌相關的報導,影評可謂一面倒,叫好聲連連,多數附庸風雅
並錦上添花。只有少數如:《亞洲週刊》葉堅耀的「好萊塢擁抱寶萊塢」,以及
《中國時報》張景為的「益智節目裡的人性」都有中肯鞭辟入裡的評論,還有李黎
的「貧民窟的印度神燈」見解也比較獨特。

1
榮耀歸屬好萊塢
能夠贏得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的影片,演員的優異演技不可或缺,彼此是紅花
配綠葉相輔相成的效果。但這次奧斯卡重要的男女演員獎項,全部花落歐美,這是
否隱藏著種族歧視呢?

其實最佳導演丹尼・包伊(Danny Boyle)是英國籍,影片中
所有大小演員全都是印度人,劇中有不少對白都是印度話,
電影劇本是根據一位印度外交官所撰寫的處女作《Q & A》
改編的,影片還有印度作曲家拉曼 (A.R,Rahman) 應聞名
的英國作曲家韋伯(Andrew Lloyd Webbe) (音樂劇「歌
聲魅影」作曲者)之邀,為「貧民百萬富翁」掌舵作曲。拉
曼7年前的「孟買夢」音樂劇在2004年曾現身紐約百老
匯。

這部片除了導演、攝影、剪輯有好萊塢的影子外,
支援影片的音樂與音效等其他五個獎項全都是地道
的印度元素,全片充滿了印度風。試想影片劇本離
不開原著,配樂歌曲離不開原創主題曲,我不知道
最佳劇本的領獎人會不會提起原作者史瓦盧普,音
樂配樂的領獎人會不會說沒有拉曼就不會有我今天
的登臺。印度寶萊塢從業人員應該會百感交集,現
成的題材,現成的人員,自己最熟悉的環境,卻讓
外國人撿了便宜,功名利祿全歸屬與好萊塢!

◎是勵志片嗎?
有評論說這是美國夢的化身,標題:《美國夢裡的印度貧民窟》,宣揚窮人只
要奮鬥,終有一天可以出人頭地。不過美國夢可不是靠運氣靠巧合,它也不是六合
彩或樂透,要實現夢想,可得腳踏實地,制心一處,全心全力甚至比常人更加倍的
努力,才能心想事成。這場智力比賽,我認為考驗的不是知識而是記憶的競賽,例
如是誰發明左輪手槍? 亞歷山大的三個火槍手的名稱? 這種題目,相信請各行各
業的佼佼者或專家也未必能回答出來,更何況答不出題目還可以二選一,憑藉運
氣,甚至可以打電話向外求救,這哪裡是一場合乎情理的比賽? 需知成功絕非偶
然。

◎是愛情文藝片嗎?
不是,片中對愛情著墨不多,他們從二小無猜的
2
玩伴到長大成人的戀人,男主角對拉蒂卡(Latika)始終一往情深。雖說愛情戲的份
量不多,但卻是激勵Jamal參加智力問答的動力。.

◎是反映印度社會的寫實片嗎?
片中顯露出孟買的貧窮,人群的冷漠,黑道追
殺,人口販子的殘酷挖眼等悲慘狀況,赤裸裸的展示
在世人面前,這樣以偏概全的描繪,易使觀者如瞎子
摸象般對印度產生錯誤的認知。

最佳改編劇本獎?
我很懷疑評審委員可曾看過原著《Q&A》? 編劇賽門•鮑弗伊Simon
Beautoy)一舉囊括奧斯卡、金球獎及英國金像獎等三座最佳改編劇本獎。
賽門說: 「導演鮑伊是一個具有鮮明風格的人,在電影創作中有自己獨到
的方式」,又說:「他很尊重我的創作且不會在沒有跟我詳盡討論的情況下更動劇
本」,「編劇最大的困難是12個小故事,基本上沒有顯著的串連,它不是從一個人
的出生講起,並非對個人的人生作完整的敘述」。我不知道賽門可曾尊重原作者,
可曾向他討教? 因為他完全不顧創作者的思維。賽門言必稱鮑伊,卻從未提到和讚
揚原著作者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改編的劇本刪除了許多精采的情
節,如神父的性侵犯、落魄天文學家的亂倫等等。
賽門完全扭曲了原著的精神,只取片面的益智問答與幾道難上加難的題目串連
出戲劇化的故事,宣揚窮人若能堅守信念,終能扭轉命運。

原著小說從開始就籠罩著一股淒涼與陰暗的氣氛,同時也感受到肅殺的氛圍。
主角羅摩與世浮沉,為了他的摯愛妮塔和生存而奮鬥;還有他在孤兒院的患難之交
薩裏姆為圓明星夢,始終如一追夢的故事。
原著對首尾人物出場的巧妙安排令人喝采,羅摩在警局被扣押刑求時,女律師
斯蜜塔的適時出現並設法營救羅摩,他才能全身而退重回比賽現場贏得大獎。而這
位女律師就是當年險遭父親性侵犯的天文學家之女古蒂雅,她感念他當時出手解危
並給予精神上的寬慰。她也是他第一位心儀的女性。《Q & A 》詮釋的是善有善報
的因果觀念,但在影片中完全感受不到。

小說中的薩裏姆 ─羅摩在少年之家的難友。闊別五年後,他們在孟買重逢了。
薩裏姆一直安分守己,努力追夢,每週五固定到哈及阿裏寺朝拜,到表演學校就
讀。最後在羅摩的暗地資助下成為閃亮的電影明星。但影片中卻把兩人化身為兄
弟,哥哥強悍兇狠,未幾淪落為黑道,助紂為虐,並強暴了Jamal的女友。但他終

3
究良心發現,幫助Latika逃出火坑,自己卻死於非命。這樣的改編有甚麼意義嗎?
如果有本事就自行創作,編故事,何必藉《Q&A》之名,掛羊頭賣狗肉!

影片不合情理的情節
如冒充導遊的Jamal帶領一對外籍夫婦四處參觀,車子被支解,連輪胎都不見
了。警員抓到竊賊,老外不僅不追究,還掏腰包送錢給偷兒。
年幼的Jamal隨時保留心目中偶像的照片,為一睹巨星丰采,居然可以從糞坑
爬出,臭味四溢的奔赴偶像現場請其簽名,極其誇張,非常離譜!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
《Q&A》是以12個智力問答牽引出12個風格迥異的驚悚小說,劇情千轉
百迴,讓人目不暇接。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Q&A》的場景在孟買 ─ 全世
界最大的貧民窟。他不曾去過當地,但對居住其中的賤民的悲慘生活,卻能
描繪的栩栩如生,宛如他親臨當地。他僅僅依賴部落格、網站和圖書館獲得
片段的資訊,再憑想像力杜撰小說,不愧是天才小說家。

唯利是圖的暢銷作家
《Q&A》改編成「貧民百萬富翁」創下佳績,無論是原著作者、導演、製片、
編劇都名利雙收。只是改編後的影片與原著差異甚大,為何維卡斯•史瓦盧普可以
接受? 難道在販售版權後,巨額的版稅入袋就滿足了嗎?
照理說一位嚴謹負責的作家,非常珍惜自己的創作,不會放任購買者擅意修
改,難道整個拍攝過程,他都不曾過目改編後的劇本? 電影《追風箏的孩子》,也
是暢銷小說改編而搬上大影幕,當時作者全程參予了電影的拍攝,目的就是要能遵
循原著,最後影片確實也符合眾人的期望,佳評不斷。

冷暖人間,人性的醜陋
「貧民百萬富翁」勇奪奧斯卡金像獎的實況轉播,遠方的印度貧民區,整個村
落的兒童守著一台電視,徹夜歡呼,雀躍不已。

2月26日《中國時報》的娛樂版的大標題:
「貧民百萬富翁」的童星轉運,有司機
送上學,孟買政府願贈新房。
該片的導演與製片也說要為9歲的魯比娜設立教育信
託基金。不過魯比娜一名友人向「世界新聞」報料
4
說:一對中東富豪夫婦,非常同情並想收養她,不過她的父親和繼母起貪念,開價
約1000萬台幣兜售,還想開放
競標。一擲千金的中東富豪,以34萬美元收養一位天真可愛的女孩,對他來說,只
不過是九牛一毛。電影公司、製片人、導演和孟買政府,都爭相表態承諾要給幾位
童星一間房子,這些都只是為了博取版面,還不是虛晃一招?!這些新聞把人性的
醜陋,赤裸裸的攤在了世人面前。
君不見,孟買政府為了選舉作秀,信口開河說會照顧這幾位童星,但當執政黨
大獲全勝之後,5月14日一早,推土機卻已拆毀30間貧民的陋屋。童星阿劄魯汀
說:「他被員警叫醒,趕他離開家,還拿籐條鞭打他」。諷刺的是他家徒四壁,唯
一令人注目的是一張丹尼鮑伊的簽名海報(食言而肥,開空頭支票的金像獎大導
演)。沒有預警的拆房,經媒體報導,官員還假惺惺說不知道童星住這裡!

人必自侮之,而後人辱之
英文片名中的”Slumdog”,指的是貧民窟的狗。起初還遭印度市民抗議,覺
得侮辱了貧民區的居民。只不過讓人譏諷的是該片在印度首映,10天就有540萬美
元的票房收入,放映期間,萬頭鑽動,不見有人抗議、抵制或罷看,憑奧斯卡的得
獎效應,預期數字會倍數增加。

好運發自內心
電影的結局:男主角Jamal與女主角Latika在車站重逢。
Jamal說:「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離,這就是我們的命運。」
Latika說:「Kiss me」
這種庸俗、宿命論的觀點,實在是影片的一大敗筆!

而原著小說的結局是女律師斯蜜塔(古蒂雅)同羅摩在海濱大道散步,涼風習
習,巨浪不時拍打在岩石上,激起迷濛的浪花。斯蜜塔問他為何在講述自己的故事
前要擲銅板?他說每次遇到重大決定時他就會丟銅板,並且靠銅板解決了很多事。
斯蜜塔說:「你這麼相信運氣?」 他說:「這與運氣無關,妳瞧瞧這硬幣。」她
接手並開始丟硬幣,這才發現兩面都是正面。羅摩拿回硬幣朝天空一丟,隨即落入
大海裡。她詫異極了:「為何你把幸運幣扔了?」 他說:「我現在不需要它了,
因為好運發自內心。」
在小說已經提供了這麼完美且浪漫的結局後,實在無法理解電影拋玉取磚的愚
蠢行為,也無法苟同這種千篇一律的落俗情節。
倘若遵循原創思想,以海為背景,慢鏡頭特寫硬幣落入海中的瞬間,之後慢慢
拉遠鏡頭,將男女主角收納到畫面之中。隨著鏡頭漸行漸遠,男女主角的背影也漸
漸縮小模糊,最終虛化,與海融為一體。當虛化的背影隨著海浪一同波動之時,片
尾音樂輕輕響起……

5
唯美的畫面,柔和的音樂,相信會引發更多的感慨以及無限的回味與遐想。

說故事的高手
----不務正業的天生作家

維卡斯•史瓦盧普(Vikas Swarup)出生於印度律師世家,
是典型M型社會的菁英,成長於印度階級分明的富貴人家,接受
高等教育,過著上流社會的生活。他多才多藝,在大學主修當代
歷史、心理學、哲學。他閱讀的內容十分多元,藝術方面也多有
涉獵,他從小就愛好寫作,長大後卻成為外交家。

祖父有一間讓人欽羨的圖書室,書籍全是上有燙金字體皮革封面的法律書,藏
書還有希特勒的《我的奮鬥》和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Q&A》是他的處女作,只花二個月時間就完稿,未料甫出版即洛陽紙貴,大
受好評。Books網路書店票選為「史上最佳的101本小說」,並分別被改編成廣播
劇、音樂劇與電影。
《Q&A》獲得空前成功之後,他乘勝追擊,花費一年半的時間,撰寫《六個嫌
疑犯》,同樣精彩的腳色設定,強大的劇情張力,高超的敘事技巧,再度獲得世人
的注目與掌聲,證明史瓦盧普不是不務正業,而是一位真正的天生作家。

後 記

任何可比事物之間必然存在著優與劣的區別。如果沒看過小說,單就電影而言,我會
承認「貧民百萬富翁」是一部不錯的商業電影,劇情設計跌宕起伏,作為速食文化下的一
個衍生品,它具有十足的娛樂性。
但是熱鬧之後呢,譁然聲止時,到底有什麼留在人們心中?一個不像美國夢的美國
夢?
相比之下其原著小說《Q&A》就更具神髓,更具有精神層次的意義,它無處不啟迪人
們一種哲理——種善因,得善果,有愛走遍天下!
小說中男主角是一位十分有愛心的人。因他見義勇為,救了正要遭受不幸的“女律師
”,結果在自己入獄時獲得了女律師的幫助,從而脫離牢獄重返比賽進而贏得百萬獎金;小
說中男主角娶的太太並不是他的青梅竹馬,而是一個妓女,曾經他為救妓女跳出火坑,從
房東處偷走40萬元,營救不成卻在街上遇到一個迫切要治療兒子狂犬病的中學老師,他就
把錢送給這位老師,當房東找來員警抓他時,他已身無分文。
在小說《Q&A》中,男主角所有的付出與關愛都不以回報為前提,但卻收到了最出乎
意料的善報,看似偶然卻又並非全然。作者安排這樣一個身處逆境卻時時刻刻充滿愛心的
人贏得獎金,最終變成百萬富翁,顯然有他深刻的含義。這樣的情節無疑積極地引導著人
心向善的一面。而這些,電影完全沒有表現出來,這不可不說是一項巨大的損失,無論對
劇情本身,還是對觀眾。
小說之所以比電影好看,還有一點,取決於它們的題材。小說有可無限發揮的時間和
空間,它有足夠的可能把每個故事的來龍去脈用細膩的筆觸生動地表現出來。而電影則不
然,120分鐘即使全部精彩,又豈能比上小說之十一。

6
總的來說,小說比電影精彩很多,擁有更完整的故事情節,更打動人心的浪漫情懷,不
管你是否看過電影,小說原著則一定是你的首選!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