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05 年第 6 期            厦门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No.

6 2005
( 总第 172 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 172

宋代的科举与士风
王德毅
( 台湾大学 历史系 ,台湾 台北)

摘  要 : 宋代用科举制度考选人才进入政府 ,担任中央和地方官职 ,其考选过程极繁复 。各路


举子都想考中 ,不免作弊 ,有的请人关说 ,有的怀挟文字 ,有的募人代笔 ,被发觉者各有不同惩处 ,
但仍难以完全禁止 。神宗以后 ,改考时务策 ,根据现行的新政出题 ,举子立刻迎合时宰 , 结果凡阿
谀者皆中第 ,反对者皆罢黜 。南宋庆元年间 ( 1195 - 1200) 禁止传习道学 , 称为“伪学”, 两次贡举都
以禁伪学为策题 ,举子迎合更甚 ,士风败坏到极点 ,影响到政风 ,更形恶化 ,于是党争遂起 , 国家终
于由乱而亡 。士子惟有自我坚持信念 ,将得失置之度外 ,才不受科举之累 。
关键词 : 贡举 ; 殿试 ; 策题 ; 士风 ; 政风
中图分类号 : G40 - 092. 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8 - 0460 (2005) 06 - 0025 - 07

一、
前言

我国在夏商周封建时代 ,不仅天子世袭 ,就连诸侯卿大夫士也全都世袭 。降至春秋 、


战国 ,始开
布衣卿相之局 。同时私人讲学之兴起 ,知识走向大众化 ,民间人士游学于各国间 ,受到统治者的重
视 ,礼聘为客卿 。所谓知识就是力量 ,从此“士”不再是贵族 ,而是对所有知识分子的称呼 。汉代开
国之君虽出身平民 ,但欲图国家长治久安 ,仍赖儒者制定礼仪 ,读书人在中央及地方上的行政系统
中 ,遂居要津 。人才的选拔 ,由郡县首长体察民意物情 ,访求乡里的孝子廉吏 ,然后举荐到朝廷 ,此
即后世所称扬的乡举里选制度 。但汉代也曾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 ,又举茂材异等 、 可亲民
者、 通政事者 ,亦有文学之选 ,用人之道渐广 。东汉又开射策 、
明经等科 ,皆经考试合格而后授 ,甚至
入仕以后的升迁 ,也需经试而后得 ,不然 ,又如何比较优劣定取舍呢 ?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 ,行世族
政治 ,用九品中正制选才 ,大中正官皆由门第高者任之 ,乃造成“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之弊 ,所
以到隋唐时代开科取士 ,其中以进士科最盛 。唐代又有乡贡 ,士子皆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参加
考试 ,不再论其门第之高下 ,故较合乎公平竞争的原则 。下至五代及宋元明清一千多年 ,皆实行科
举制度 ,此一制度能实行如此之长久 ,自然有其独特的优点存在 ,虽一直有太学及州县之正规教育 ,

收稿日期 :2005 - 09 - 05
作者简介 : 王德毅 ,男 ,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 。
・25 ・
尚难以取代 。足见科名之诱人 ,历久不变 。

二、
宋代对科举制度之革新

宋代科举承袭唐代 ,但在防止人为之弊端上 ,却做了一些改进 ,以求达到真正的公平竞争 。唐


代科举由礼部主之 ,对天下举子来应进士试者 ,仅计校其一日之短长 ,未免有幸有不幸 ,乃许举子先
投所撰之文卷 ,以便有司先明悉其素业 ,因此造成请托 、
奔竞 、
通关节之流弊 。甚至被录取的举子 ,
依惯例“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自称门生 ,尊主司为师门 ,乃有曲江恩门 ,遂致恩出私门 ,易于结党
固权 。宋太祖开国以后 ,鉴前代之失 ,乃下诏禁止 。
《文献通考》 载之 “ : 太祖皇帝建隆三年诏 ‘: 及第
人不得拜知举官子弟弟侄及目为师门恩门 ,并自称门生 。 ’故事 : 知举官将赴贡院 ,台阁近臣得荐所
知进士之负艺者 ,号曰公荐 。上虑其因缘挟私 ,诏禁之 。
”[ 1 ] ( 卷 30 ,P283) 虽名为公荐 ,实则各有其所
关连的私人情谊 ,皆能对知举官构成人情压力 ,在考校的过程中 ,易于造成影响 。如此 ,则没有背景
的寒士 ,就很难出头了 。而且新科进士尊知举官为恩师 , 显然又是恩出私门 , 而将置天子于何地
呢 ?① 所以太祖特又下诏禁止朝臣公荐 。到了乾德五年 ( 967) ,因为翰林学士陶 的儿子邴并无学
养 ,却也考中进士 ,太祖恐有遗才 ,又念及寒士难敌官宦之家 ,于是有诏 “ : 食禄之家有登第者 , 有司

具析以闻 ,当令复试 。 ” 乃是怀疑知举公器私用 , 考校不够谨严 , 乃命中书再考 , 并未就名次有所
调整 。至开宝六年 ( 973) ,因知举李 考选不公 ,经落第人徐士廉击登闻鼓论诉 ,太祖命于讲武殿重
试 ,乃有御试 ,且加升黜 ,同时亦降旨 : 世禄之家子弟不当与寒 竞争 。此一新政 ,确能鼓励寒士努
力向学 ,应举中选 ,步入仕途 ,一展其长才 ,庶几得行其救国救民之志 。太祖的亲试 ,别有拔擢 ,即在
彰显此意 。《续长编》 载“
: 开宝八年二月戊辰 ( 二十五日) ,上御讲武殿复试王祜等所奏合格举人王
式等 ,因诏之曰 : 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 ,致塞孤寒之路 ,甚无谓也 。今朕恭亲临试 ,以可否进
退 ,尽革畴昔之弊矣 ! ……于是内出诗赋题 ( 复) 试 ,得进士王嗣宗以下三十一人 。
”[ 2 ] 礼部试之第
一名为王式 ,而殿试重定者则为王嗣宗 ,式则屈居第四 。因而马端临说 “ : 盖自是年御试 , 始别为升
降 ,始有省试殿试之分 ,省元状元之别 。 ”[1 ] ( 卷 30 ,P284) 显示君主有至高无上的权柄 ,士大夫的尊荣
与穷达 ,皆仰能否得到皇上的知遇 。自是年后 ,科举制度正式走向解试 、 省试 、殿试三阶段 。
历史上任何制度 ,日久必会生弊 ,故革弊和防弊都是必要的 ,而防弊尤重于革弊。国家考选人才 ,
务在得贤 ,贤者为才德兼备之士 ,在考选的过程中 ,必须完全摆脱私情 ,不仅知举与评试卷的考官人人
大公无私 ,也要防其偶发的私情 ,以减少举子的质疑。因此 ,首当选任贤臣为知举官 ,尽可能地先避
嫌 ,例如翰林学士苏易简两任知贡举便是如此。 《通考》 卷三十载 “
: 自端拱元年试进士罢 ,进士击鼓诉
不公后 ,次年 ,苏易简知贡举 ,固请御试。是年 ( 淳化三年) 又知贡举 ,既受诏 ,径赴贡院以避请求。后
遂为例。 ”③ 贡举是朝廷抡才大典 ,关系着成千上万之读书人的仕途 ,难免有人请托 ,易简奉诏后立即
赴贡院 ,不回私第 ,就可避开了。淳化三年 (992) ,诸道所贡来京师举子凡 17 000 余人 ,参加省试 ,盛况
空前 ,知贡举苏易简深感责任重大 ,立即做了明智的抉择 ,以后并形成惯例。而且从是年开始 ,殿试首
先采用糊名考校 ,令考官在审评时不知为何人之考卷 ,则考校更为公平。 《续长编》卷三十三载 “: (淳

① 据徐松辑《宋会要辑稿》( 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 , 以下简称《宋会要》 )《选举》三载 “


: 建隆三年九月一日诏
曰 :国家悬科取士 ,为官择人 ,既擢第于公庙 ,宁谢恩于私室 , 将惩薄俗 , 宜举明文 。 ”所以禁止进士呼春官为师门及
自称门生 ,违者由御史台奏劾 ,严加处分 。
② 见马端临 《文献通考》( 以下篇称《通考》 ) 卷三十 。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世界书局影印本 ) 卷九载于
开宝元年 (968) 三月 。王应麟《玉海》( 大化书局影印本 ,以下简称《续长编》 ) 卷一百六十《科举》 则记于乾德四年二月
二十日 。 《宋会要・ 选举》四之三 ○引《祖宗典故》 作乾德六年 ( 即开宝元年) 三月 。皆可参考 。今姑从《通考》。
③ 又《宋会要・ 选举》三之六更载云 “受诏即至贡院视事
: ,不更至私第 ,以杜请托 。”
展示一种新作风 。
・26 ・
化三年) 三月戊戌 ,上御崇政殿复试合格进士。先是 :胡旦、 苏易简、
王世则、梁颢、
陈尧叟 ,皆以所试先
进擢上第 ,由是士争习浮华 ,尚敏速 ,或一刻数诗 ,或一日十赋。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 ,
以革其弊。上嘉纳之。于是召三馆文学之士 ,始令糊名考校 ,第其优劣 ,以分等级。 ……会稽钱易时
年十七 ,日未中 ,所试三题皆就 ,言者指其轻俊 ,特黜之。 ”
这是殿试采用糊名考校之始 ,以后便一直延
续下来。不过将文思敏速的钱易视为轻俊 ,而加黜落 ,或者为了要扭转书生浮华之习 ,而归向实学。
太宗还诏刻印《礼记》 中儒行篇赐给新科进士 ,谕以“更励精文采 ,无坠前功”。[3 ] ( 卷 155《选举》
, 一) 期勉
之殷 ,亦可想见。自是年后 ,连续五年停止贡举 ,至真宗咸平元年 ( 998) 始恢复 ,特诏知举官的亲属另
行考试 ,以防人言。自此连续三年召试 ,所取人数最多。至五年春的省试 ,贡举人集阙下者达 14 562
人 ,吏部侍郎陈恕知贡举 ,得合格奏名的只有 78 人 ,当时省试尚未实行糊名考校 ,恕是洪州人 ,为了避
乡嫌 ,江南举子多不被奏荐 ,因此颇招怨谤。①所以到景德四年 ( 1007) 闰五月 , 龙图阁待制陈彭年上
言“: 请令有司详定考校进士诗赋杂文程式 ,降付礼部贡院遵行 。 ”
遂诏令彭年与待制戚纶 ,以及直史
馆崔遵度 、 姜屿共同议定 。遂制定考试进士新格 ,立即颁行 。
礼部侍郎周起请求省试亦用糊名法 ,是年十二月省试即依施行 ,乃设封印院专掌之。其详情是 :
“将试进士 ,上问天下贡举人数。王旦曰 :一万二 (三) 千余人 ,约常例奏名十一而已。上曰 : 若此 ,则当
黜者不啻万人矣 ! 典领之臣必须慎择。晁迥竞慎 ,当以委之。周起、 王青 ( 曾之讹) 、
陈彭年皆可参预。
冯拯曰 :封印卷首 ,若朝廷遣官主之 ,于理亦顺 ,尤须择素有操守之人。旦曰 : 滕元宴于士大夫间少交
游。上曰 :当以朱巽知举代周起 ,令起与元宴主封印。又召迥等谕之曰 : 取士之意惟务至公 ,使孤寒有
艺皆得升擢 ,今别命官封印卷首 ,俟考定合格者 ,当遣官复考。 ”② 省试也要糊名考校 ,虽试务繁重一
些 ,然确是追求公平竞争的最好办法。凡封卷首及点检、 详评、初考、 复考官皆分别任命。大中祥符四
年 (1011) ,晁迥先后上详定礼部贡院条例及发解进士条例 ,颁下诸州 ,一切皆法制化。八年 ( 1015) 三
月 ,以兵部侍郎赵安仁知贡举 ,开始采行誊录法 ,即是将每位举子的试卷全部誊一过 ,还要经特别增设
的官员校对。其法是 “置誊录院
: ,先令封弥官封卷 ,付吏录本 ,内侍二人监焉 ! 命京官校对 ,用奉使印
讫 ,复送封印院 ,始送知举考校。
”[4 ]编排官是先将卷首之乡贯状去掉 ,别以字号次第之 ,再送封弥官去
誊抄校对 ,确定无误 ,盖上御书院印 ,即送考官考校。初考官定等毕 ,交封弥官封之 ,然后送复考官再
定等 ,最后由编排官核其同异 ,如初复考官所定不同 ,即交参详官再考之 ,取其相近者为定。过程相当
繁杂。其考第之制分五等 “学识优良、
, 词理精绝为第一 ,才思该通、 文理周密为第二 ,文理俱通为第
三 ,文理中平为第四 ,文理疏浅为第五。 ”
考校毕 ,取乡贯状字号合之 ,排定姓名及名次 ,并其试卷 ,奏闻
于皇上。省试如此 ,殿试亦然。殿试后即唱名赐第。[3 ] ( 卷 155 ,P3610) 如此 ,确定是公平竞争。省试完
毕后 ,真宗极欣慰地告谕宰相王旦说 “今岁举场似少谤议。
: ” 旦奏称 “ : 条制该备 ,可守而行 ,至公无私 ,
尽在于此。 ”
真宗又说 “为国求人
: ,无出此道 ,然程试之际 ,亦不可料。有大手笔偶不得意者 ,有素无称
卓然特异者 ,信知一名一第 ,固非偶然。”[5 ] (卷四叶一) 此言甚有见地 ,考试本来就是七分实力 ,三分运
气。自贡举制度化以后 ,则诚如欧阳修所说的 “ : 窃以国家取士之制 ,比于前代 ,最号至公。盖累圣留
心 ,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 ,天下一家 , ……而惟才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 ,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
人 ,谁氏之子 ,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谓 : 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 ,而便于今世 ,其无情
如造化 ,至公如权衡 ,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6 ]人常有幸有不幸 ,是难以预知的。宋用科举取士已
五十多年 ,处处防弊 ,逐步改革 ,乃制定贡举考校条例 ,不可能再改变。用以减少人为的偏私 ,追求至

① 此段叙述参考彭百川 《太平治迹统类》(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卷二十八《祖宗科举取人》《续长编》


, 卷五十一 ,曹
彦约《经幄管见》(四库全书本) 卷四叶二引《三朝宝训》。王旦评论说 “大约持心平允
: ,无所不可 ,何必于父母之邦故为
不足耶 ?”
② 见 《经幄管见》
卷三叶十九至二十 ,惟开头谓“景德二年”,颇不合 ,其他也有误字 ,特以《续长编》卷六十七所载
改正之 。
・27 ・
公的大道 ,这也是时代所要求的。到英宗治平三年 (1166) ,诏“其令礼部三岁一贡举”,以后只有在考试
的内容上有所改变 ,其他大原则始终未变。

三、
科举对士风的影响

古人所谓三不朽 ,太上立德 ,其次立功 ,其次立言 。孔子大圣 ,亦曾周游列国 ,庶几有朝一日得


行其道 。任何熟读儒家经典的青年学子 ,受孔孟之教 ,总会怀抱崇高的理想 ,于修己安人之道有所
深思熟虑 ,修己苦学全靠自己 ,而安人治国则必须有位有权 ,如是非走入仕途不可 ,应科举 、 中甲科 ,
又是走入仕途的惟一途径 。宋廷重文轻武 ,读书人不断增多 ,各道解送京师的举子即多达一万数千
人 ,进士科尚不到一百取一 ,则竞争的激烈可以想见 。中第者即赐以官职 ,则下第人颇为不服 ,自开
宝六年下第人徐士廉击登闻鼓申诉 ,指责知贡举李 徇私用情 、 考校不公之后 ,每次试毕 ,举场中便
常出现谤议 。诚如马端临所说 “ : 盖士既求以用世 ,则奔名逐利所不能免 。不必深赀 。 ”其意乃谓争
名夺利乃人之常情 ,用不着苛责 。但如长此下去 ,必至士风日坏 。在真宗景德年间 ,尚存有举子进
纳公卷之制 ,但已弊端丛生 。当时贡院即曾奏言其弊及防制之法 “ : 昨详进士所纳公卷 ,多假借他人
文字 ,或用旧卷 ,或为佣书人易换文本 ,是致考校无准 。请自今并令举人亲自投纳 ,于试纸前亲书家
状 ,如将来程式与公卷全异 ,及所试文字与家状书体不同 ,并驳放之 。或假用他人 ,辨认彰露 ,即依
例扶出 ,永不得赴举 。其知举官亦望先一月差入贡院考校公卷 ,分为等第 。 ”[1 ] ( 卷 30 ,P287) 公卷是在
应举前撰就的 ,难免有抄袭他人文字或花钱请人代写者 ,故需严加防范 ,重惩投机举子 。如果有人
侥幸成功 ,必然助长恶风 。所以朝臣不断建议修订贡举法 ,如前节所述之糊名誊录法 ,即是为避嫌
而设的 。南宋儒臣曹彦约任侍读时 ,便曾感慨地向理宗陈述贡举法之弊 。他说 “ : 科举取士 ,前代犹
兼采誉望 ,至本朝糊名考校 ,弥封誊录 ,又立别院 ,百计关防 ,乃始严密 。盖乡举里选既不专行于后
世 ,则场屋严密极为良法 。近世人伪日滋 ,奸弊百出 ,省试有全身代笔者 ,御试有全写套类者 ,如此
诈冒 ,皆得前列 。其源在于士大夫不能平心国事 ,挟以私意 ,发觉有轻重 ,推究有出入 ,名为不恕 ,其
实有力者犹有幸免 。小人有所窥测 ,转相仿效 ,遂至于此 。若此弊不革 ,则科举取士遂为虚设矣 !”
[5 ] ( 卷三叶二十) 扭转一种颓风恶习确实不易 ,如果居上位者不正 ,不仅不能防弊 ,且助长之 。习之既
久 ,视作弊为无可奈何之事 。若善恶是非之观念皆不存于人心 ,而窃取甲科 ,步入仕途 ,更由士风之
败坏 ,而导致政风之恶化 ,则趋炎附势之官僚 ,成为朝臣的骨干 ,国家就危险了 。所以说科举不足以
尽取人才 ,密法严防也难以弊绝风清 ,竟至仁宗以后所取之士 ,反而不如真宗以前 。南宋史家吕中
之论便是如此 “ : 国初进士无糊名誊录之法 ,无同保连坐之法 , 上之人犹未以绳尺侍士 , 故所得者多
名望之人 ,而为宰相 ,而为执政者 ,皆自此科出也 。自进士之法既密 ,而擢甲科者多非人望 。故自太
祖以来 ,则进士得人为盛 ; 仁祖以来 ,则制科得人为盛 。 ……岂当时制科足以得人 ,而进士科不足以
取士耶 ? 盖朝廷之文法有疏密 ,人主之意向有轻重也 。 ”[7 ] 制科是由天子亲诏 ,不定时举行 ,以待草
泽隐逸之士 ,经大臣荐举 ,其德行学艺皆极可称 ,而朝廷亦望其能直言极谏 ,被荐者绝不会迎合 。而
进士科则为常科 ,只较学艺 ,不考素行 ,难以察识有为有守的人才 。所以宋末大臣马廷鸾便曾有所
批评 ,其论科举文字之弊云 “ : 国家三岁取士 ,非不多矣 ,上之人犹有乏才之叹 ,下之人犹有遗才之恨
者 ,何也 ? 士一日之长 ,不能究其终身之抱负 ; 有司一时之见 ,又不能罄士之底蕴 。于是 ,新进小生
有以词艺偶合而获选 ,醇儒硕学有以意见稍拂而见遗 ; 岂不重可惜哉 !”[ 8 ] 所以考中进士的举子 ,只
是时文偶合主司之意 ,乃一时的幸运 ,而落第的硕儒 ,只能说是不幸了 。
至于贡举所考试的科目 ,在英宗以前只考诗 、 赋、 论三题 , 自神宗熙宁三年 ( 1070) 始考时务策 ,
以谘访治道 ,诏谕举子各指陈时政的得失 。当时王安石正推行变法 ,殿试策即以此为问目 ,投机者
乃曲意迎合 ,果然得中甲科 。司马光亲见其事 ,乃手记于《日录》 中 。有云 “
: 时韩维 、 吕惠卿初考 ,附
・28 ・
会者皆在高等 ,言直者多在下等 。宋敏求 、 刘 复考 ,反之 ,吴充 、
陈襄从初考 。( 叶) 祖洽言 : 祖宗多
因循苟简之政 ,陛下革而新之 。初考为三等上 ,复考为五等中 ,吴充等奏 ; 从初考 。吕公择 、 苏轼编
排 ,上官均第一 ,祖洽第二 ,陆佃第五 。上擢祖洽为第一 ,佃知新法 ,升为第二 ,均第五 。轼退拟进士
对策而献之 ,且言 ‘
: 祖洽诋祖宗以媚时君 ,而魁多士 ,何以正风化 ?’ ”① 在《宋史》卷三五四《叶祖洽
传》中亦云 “
: 熙宁初 ,策试进士 ,祖洽所对 ,专投合用事者 , 考官宋敏求 、 苏轼欲黜之 ,吕惠卿擢为第
一。”将政治改革透过科举考试而强化理念 ,就助长举子为中高科而向当权者投靠 ,以求宦达 ,此风
实不可长 。刘安世曾批评 “ : 人但见策问比之三题似乎有用 , 不知祖宗立法之初极有深意 。且士人
得失计较为重 ,岂敢极言时政阙失 ,自取黜落 ,或居下第 ,必从而和之 ,是士人初入仕 ,而上之人已教
之党也 。倘或为沾激直言之士 ,未必有益 。 ”[9 ] 果然如所言 : 阿谀的人高中状元 ,赞美新法的也高居
前列 ,而直言反对变更祖宗之法的则全降入第五等 。真的是于事无补 。到哲宗绍圣元年 ( 1094) 三
月亲试举人 ,又引起一场新的政治风暴 。史载 “ : 赐毕渐以下及第出身有差 。考官取答策者多主元
,杨畏复考 ,专取主熙丰者 ,故渐为之首 。时策问乃中书侍郎李清臣拟进 。其略曰 ‘ : 复词赋之选
而士不加劝 ,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可差可募之说杂而役法病 ,或东或北之论兴而河患滋 。 ……
可则因 ,否则革 ,惟当之为贵 ; 圣人何有固必焉 !’于是国论遂变 。清臣与仆射范纯仁议不合 ,士大夫
争陈绍述之策 ,元 之人皆相继得罪矣 !”[ 10 ] 李清臣唱绍述之说 , 乃拟进此一策题 , 显然已宣示新
的政治动向 。举子答策时 ,或主元  ,或主熙丰 ,自然主张恢复新法的受到优遇 ,新旧党争遂越演越
烈 。降至徽宗崇宁 ,更变本加厉 ,北宋之亡 ,实肇端于此 。
宋室南渡以后 ,君臣痛定思痛 ,将靖康之难的罪责归之于王安石 ,指其得罪名教 。于是在建炎
三年 ( 1129) 罢安石配享 ,宰相赵鼎实主之 。士大夫皆反安石新经 ,转而尊奉二程性理之学及司马光
《资治通鉴》,科举之文也稍稍用程颐之说 。但到秦桧独相 、 与金约和之后 ,又开始反程学 ,诋之为专
门曲说 ,举子有用二程说者必黜之 。每届贡举 ,秦桧皆荐其亲信为知贡举 ,桧的姻戚族属应贡举者
皆得高中 。绍兴二十四年 ( 1154) 春 ,秦桧之孙埙应试 , 知贡举魏师逊欲以埙为省元 , 参详官董德元
从誊录所中取到编号而知之 ,竟然很高兴地面对其他考官说 “ : 吾曹可以富贵矣 !”其曲意奉承秦桧
之丑陋面目 ,完全展现 ,士大夫无耻至此已极 。殿试的策题是问诸生师友渊源及专门之学 ,埙对策
力攻程氏 ,有“言正心而心未尝正 ,言诚意而意未尝诚 ,言治国平天下而于天下国家曾不经意 ,顽顿
无节 ,实繁有徒”之句 ,考官擢为第一 ,以媚秦桧。及读策唱名赐第 ,高宗甚以埙的答策全像秦桧平日
之言为不悦 ,乃升第二名张孝祥为状元。孝祥虽未攻诋程氏之学 ,然其出自汤思退门下 ,且其对策中
也出现 “往者数厄阳九
: ,国步艰难 ,陛下宵衣旰食 ,思欲底定。上天佑之 ,畀以一德元老 ,志同气合 ,不
动声色 ,致兹升平。四方协和 ,百度俱举 ,虽尧舜三代无以过之矣 !”这段文字既歌颂高宗 ,又阿谀秦
桧 ,似亦非有志节高行之士。② 可见在权臣高压之下 ,读书人不应举则已 ,若已应举 ,又思中第 ,则非谄
誉或逢迎权臣不可。幸而次年秦桧死了 ,形势才有些好转 ,但先前的十五年 ,科场的逢迎恶习太严重
了。如殿中侍御史汤鹏举所说 “今科举之法名存实亡
: ,或先期以出题目 ,或临时以取封号 ,或假名以
入试场 ,或多金以结代笔 ,故孤寒远方士子不得预高中 ,而富贵之家子弟 ,常窃巍科。又况时相预差试
官 ,以通私计。前榜省闱殿试 ,秦桧门客、孙儿、
亲旧得占甲科 ,而知举、考试官皆得贵显 ,天下士子归
怨国家。”[11 ] (绍兴二十六年正大辛亥年) 秦桧不仅操控朝臣之任免升黜 ,也掌握着新进士子的前途 ,皇帝
竟成了傀儡。掌贡院者迎合大臣 ,出题目时常借用经传之言 ,以谀佞权相 ,如论伊尹、 周公 ,则以时宰

① 见《太平治迹统类》 卷二十八神宗熙宁三年纪事引《司马光日录》, 另参司马光《增广司马温公全集》( 宋刊


本) 卷二《苏轼拟进士对策录》。
② 见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卷一六六“三月辛酉条”。另参考不著编人《宋史全文》
(元刻本) 卷二十一同日之记事 ,其后又引《大事记》
云 “秦桧子 既为举首
: ,又以其孙埙为举首 , ……进士榜中悉以其
亲党居之 ,天下为之切齿 。”
又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学津讨原本) 卷六更言“张孝祥为秦桧之馆客”。
・29 ・
可媲美 ,全不究历代治乱兴亡 ,是以后生晚学皆不读史。士风败坏 ,仁义沦道德丧 ,以至于此 !
孝宗时代政治安定 ,没有权臣专政 ,而且学术兴盛 ,民生亦乐利 ,帝一直想恢复故土 ,只缘缺乏
良将 ,士大夫亦不知兵 ,故难以如愿 。乃于淳熙二年 ( 1175) 御试后面谕宰相 “
: 欲令文士能射御 , 武
臣知诗书 。”乃于唱名后令新科进士比赛射艺 ,皆改穿戎服 ,各给六箭 ,可以自己衡量选弓 ,射中者以
多寡推赏 。[1 ] ( 卷 33 ,P301) 其意在倡导尚武精神 , 庶几能开一代新风气 。历光宗至宁宗 , 道学甚盛 ,
因为外戚韩  反对宰相赵汝愚 ,而汝愚又荐引朱熹为侍讲 ,为  所嫉恨 ,遂承袭秦桧之余续 ,指
道学为伪学 ,强加禁绝 。乃在庆元二年 ( 1196) 二月省试时贯彻实行 。 《通考》卷三十二载 “ : 自韩 
袭秦桧故智 ,指道学为伪学 ,台臣附之 ,上章论列 。诏榜朝堂 。而刘德秀在省闱 ,奏疏 ,至云 : 伪学
之魁 ,以匹夫窃人主之柄 ,鼓动天下 ,故文风未能丕变 。请将录语之类并行除毁 。既而叶翥上言 : 士
狃于伪学 ,专习语录诡诞之说 《中庸》
, 《
、大学》之书 ,以文其非 。有叶适《进卷》、陈傅良《待遇集》,士
人传诵其文 ,每用辄效 。请内自太学 ,外自州军学 ,各以月试合格前三名程文上御史台考察 。太学
以月 、
诸路以季 ,其有旧习不改 ,则坐学官 、
提学司之罪 。是举也 , 语涉道学者皆不预选 。 ”[ 1 ] ( 卷 32)
利用科场进行政治斗争 ,如此严厉执行 ,一时号为君子者 ,无不斥逐 ,此即贻祸无穷的庆元党禁 。但
助桀为恶的则为无耻的士大夫 。刘时举论之说 “ : 韩  本武人 , 志在招权纳贿 , 除不附己而已 , 不
能巧为说以网善类也 。而士大夫嗜利无耻 、 或素为清议所摈者 ,乃教   ,言 : 凡相与为异者道学人
也 。 ……又为言 : 名道学则何罪 ? 当名曰伪学 。盖谓 : 贪黩放肆乃人真情 ,其廉洁好修者皆伪学也 。
于是 , 壬险狠猥薄无行之徒利其说之便 ,攘臂奋袂以攻伪干进 ,而学禁之祸酷矣 !”[ 12 ] ( 庆元二年正
月庚寅条) 如此颠倒是非黑白 ,实在可怕 ,那么 ,如果贪生怕死也是真情 ,又有谁敢舍生取义呢 ?
科举场屋乃是追逐名利之地 ,读书人有志于功名利禄 ,本为正常现象。有的读书人心存大孝 ,应
举中第可以“扬名声 ,显父母”。要知中举中进士只是入仕的开端 ,而步入仕途后必须有所坚持 ,那就
是心性之喜。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 ,不可能同官于朝。能出污泥而不染者 ,在任何时代总是有的。宋
有天下 320 年 ,优宠士人 ,士之所以思报答者 ,就在于“以名节相高 ,廉耻相尚”。如北宋名臣范仲淹便
倡言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 ,后天下之乐而乐。 ”
这就是大时代所赋予的使命 ,在他的影响下 ,士风为
之一变 ,士大夫间互相砥砺名节 ,也成就了仁宗庆历之盛。仁宗朝共亲试进士 13 次 ,得人最盛 ,神宗、
哲宗时代的名臣 ,多是仁宗时中进士高第的 ,其言论行事尚多有所坚持 ,并不全以富贵显达为心。所
以淳厚的士风毕竟是要靠居上位者涵养的。上之人如能以公取士 ,以诚待士 ,则士必以仁义相劝勉 ,
各自忠于所事。朱熹的弟子李燔有言 “凡人不必待仕宦有位为职事方有功业
: ,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 ,
则功业矣 !”[3 ] (卷 430《李燔传》
, ) 此正是范仲淹所说的不为良相 ,但为良医 ,良医时时惠及病人 ,不分贵
贱亲疏 ,也是一项功业。所以叶适论科举之害 ,将“化天下之人为士尽以入官” 列为其中之一。[13 ] 但
科举之吸引士人 ,为时已久 “父兄以此督责
, ,朋友以此劝励”,似乎压力很大 ,但如真能严于义利之辨 ,
不再患得患失 ,于应举答策问时 ,一本自己平日所学与终生信念 ,一一写出 ,仍会受到重视。如胡安国
的例子 “少长入太学
: ,昼夜刻励 ,同舍有颍昌靳裁之 ,尝闻程氏之学 ,与公论经史大义 ,公以是学益强 ,
识日明。登第时策问 ,大要恢复熙丰之政 ,公推明《大学》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以平天下之道 ,词几
万言。考官得之 ,定为第一。将唱名 ,宰执以策中无诋元 语 ,欲降其等 ,哲宗亲擢为等三。 ”[14 ]哲宗
命再读一次 ,注听称善者数次 ,乃亲擢为第三。可见哲宗并不全反元 。此为亲试 ,自仁宗嘉 二年
(1057) ,殿试不黜落 ,安国只是降名次 ,不会被黜落 ,如果是应省试 ,便一定被淘汰。不过也有例外 ,如朱熹
弟子叶味道竟在应宁宗庆元五年 (1199) 殿试时却被黜 ,甚违宋朝传统。 《宋史》卷四三八《叶味道传》 载:
“少刻志好古学 ,师事朱熹。试礼部第一 ,时伪学禁行 ,味道对学制策 ,率本程颐无所避。知举胡 见而黜
之 ,曰 :此必伪徒也。既下第 ,复从熹于武夷山中。学禁开 ,登嘉定十三年进士第。 ”[3] (卷 438《叶味道传》
, )
叶味道至嘉定十三年 (1220) 始中进士第 ,已晚了 21 年 ,虽受一时的委屈 ,但毕竟能忠于自己所信仰的学术
思想 ,深不愿迎合当权者 ,在当时确属凤毛麟角 ,对当时萎靡不振的士风 ,起了提升的作用。
・30 ・
四、
结论

国家开科取士 ,旨在选拔人才 ,任以官职 ,三年一试 ,新人辈出 ,名臣贤辅 ,皆由此选 ,得人不为不


盛。然科举考试只校其文艺之高下 ,无法知其素行。所以范仲淹在庆历四年 (1044) 奏上十事疏 ,提出
精贡举之策首在广兴学校 ,让士子皆入学 ,先察德行 ,后较文艺。考试总是有舞弊的 ,前文已述及之 ,
凡被人检举或监试人发觉者 ,都受到惩戒 ,但仍有人心存侥幸。所以朱熹评之说 “ : 今世有二弊 : 法弊、
时举 ;法弊但一切更改之 ,却甚易。时弊则皆在人 ,人皆以私心为之 ,如何变得 ?”[15 ] ( 卷 108) 人人皆有
私心、 好恶 ,君主亦然 ,若此处不能革 ,只在法制上增添一些防弊之新规定 ,可说是舍本逐末。时代在
变 ,科举之试题也跟着改变 ,诗赋固然无益于政治 ,而时务策虽号为有益 ,但只喜欢收取迎合谄谀者 ,
亦非本诚心广求贤才之道。由是 ,士习于奔竞 ,但求虚名 ,不务实学 ,而科场的处分又轻 ,更助长一些
投机者心存侥幸。[16 ]因此就有不少人批评“科举之学足以坏人心术”。从表面上看 ,确是如此 ,但南
宋初年的名儒张九成则认为这是凡人的见识。其论云 “ : 或问 ‘: 科举之学亦足以坏人心术 ,近来学者
唯读时文 ,事剽窃 ,更不曾理会修身行己是何事。 ’
先生曰 ‘: 汝所说皆凡子也。学者先论识 ,若有识者 ,
必知理趣 ,孰非修身行己之事 ? 本朝名公多出科举 ,时文中议论正当 ,见得到处 ,皆是道理。汝但莫作
凡子见识 ,足矣 ! 科举何尝坏人 ?’
”[17 ]北宋的名臣如王曾、 寇准、 杜衍、韩琦、
范仲淹、包拯、
欧阳修、 司
马光、
王安石等 ,都能修身行己 ,皆是由进士出身 ,步入仕途 ,而成就其经世济民之功。其识其量非凡
子所能企及。张九成更强调 ,只要士大夫明礼义、 知廉耻 ,就可以抑止奔竞之风。只是世俗好名趋利
之习 ,总是难以杜绝的 ,士人生于其时 ,也难以不受影响 ,要在自己有所坚持 ,不随波逐流而已 ! 兹再
引朱熹的话以为本文的结束语 “ : 科举累人不浅 ,人多为此所夺 ,但有父母在 ,仰事俯育 ,不得不资于
此。故不可不勉尔 ! 其实甚夺人志。 ”
“非是科举累人 ,自是人累科举。若高见远识之士 ,虽日日应举
亦不累也。居今之世 ,使孔子复生 ,也不免应举 ,然岂能累孔子邪 ?”[ 15 ] ( 卷 13) 应举中进士 ,出仕有俸
禄 ,可以养亲蓄妻子 ,此不得已之事 ,要在坚守仁义 ,能化俗而不为俗化 ,科举是不会累人的。

参考文献 :
[1 ] 马端临 . 文献通考 [M] . 京都 : 中文出版社影印本 ,1978.
[2 ] 李焘 . 续资治通鉴长编 : 卷十六 [M] . 台北 : 世界书局影印本 .
[3 ] 脱脱 . 宋史 [M] . 台北 : 鼎文书局影印新校本 .
[4 ] 王应麟 . 祥符岁贡常数 [A ] . 玉海 : 卷一百十六 [M] . 台北 : 大化书局影印本 ,1977.
[5 ] 曹彦约 . 经幄管见 [M] . 四库全书本 1
[6 ] 欧阳修 . 论逐路取人 子 [A ] . 欧阳文忠公集 : 卷一一三 [M] . 四部丛刊本 .
[7 ] 吕中 . 试制科 ,行贡举 [A ] . 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 : 卷十 [M] . 台北 : 文海出版社影印旧抄本 ,19801
[8 ] 盛如梓 . 庶斋老学丛谈 : 卷下 [M] . 知不足斋丛书本 .
[9 ] 马永卿 . 殿试 [A ] . 元城语录 : 卷下 [M] . 丛书集成新编本 1
[10 ] 陈均 . 皇朝编年纲目备要 : 卷二十四 [M] . 台北 : 成文出版社影印本 .
[11 ] 李心传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 卷一七一 [M] . 台北 : 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967.
[12 ] 刘时举 .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 : 卷十二 [M] . 学津讨原本 .
[13 ] 叶适 . 科举 [A ] . 水心先生文集 : 卷三 [M] . 四部丛刊本 1
[14 ] 李幼武 . 胡文定公安国 [A ] . 皇朝道学名臣言行录 : 卷十 [M] . 台北 : 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9671
[15 ] 黎靖德 . 朱子语类 [M] . 京都 : 中文出版社影印宋刻本 ,1979.
[16 ] 赵翼 . 宋科场处分之轻 [A ] . 廿二史札记 : 卷二十五 [M] . 台北 : 华世出版社 ,19771
[17 ] 张九成 . 横浦先生文集 [M] . 万历四十三年刊本 .
[ 责任编辑 : 洪峻峰 ]
( 英文摘要下转第 71 页)

・31 ・
[8 ] BECKER , GARY, A Theory of Competition Among Pressure Groups for Political Influence[J ]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2
nomics , 1983 , 98.
[9 ] BENY, LAUR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ider Trading Legislation and Enforcement International Evidence[ Z] .
Harvard Law School Olin Working Paper 348 , 2002.
[10 ] 陆磊 . 金融腐败的微观经济效应 : 一般均衡与金融业不良资产问题 [J ] . 金融研究 ,2005 , (2) .
[11 ] 史永东 ,蒋贤锋 . 中国股票市场内幕交易的实证分析 [ Z] . 大连 : 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工作论文 ,
2003.
[ 责任编辑 : 叶颖玫 ]

The Eff iciency of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A Perspective of Ne w Political Economics

CHEN Yu

Abstract : The efficiency of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is , to a great degree , influenced by the a country’s legal system , po2
litic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 the competition model of interest group is
constructed 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of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equilibrium and the influence effect of a change in the size of the
interest grou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political economics , the efficiency of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is subject to the
power contrast between two interest groups (one of the insider , one of the outsider) and the efficiency preference of the supervisor.
This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of effect of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between common law and civil law countries. And from this per2
spective it also explains why Chinese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is not very efficient.
Key words :insider trading , insider trading surveillance , securities surveillance

( 上接第 31 页)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Academic Atmosphere in the Song Dynasty

WANG De - yi

Abstract : In the Song Dynasty talents were selected into the government through imperial examinations and were thus given
positions in the central and regional governments. The processes of these examinations and selections were very complicated. In or2
der to pass the examinations , cheating in examinations was unavoidably resorted to by the examinees , who were“Juzi ”now after
they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local examinations. Such cheating included asking somebody to intercede for them , carrying books and
notes into the exam halls or recruiting replacers. If detected , the cheater would be punished accordingly. However , cheating
would not die out. Since the reign of Shenzong , the examination papers were reformed and the current politics and policies were
the content for examinations. Very wisely the examinees catered to this change. The result is that those who curried favour passed
the exam and those who objected failed. During the Qingyuan period (1195~1200)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 Neo - Confu2
cianism was forbidden and vilified as“false learning”. Forbidden heterodoxy became the test topic for two tributary examinations.
This was taken advantage of by the examinees ;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was severely polluted , and so was the political atmo2
sphere , and even worse. Consequently party struggles came into being , which led first to the country’s chaos and then collapse.
Only by adhering to upright belief and taking lightly personal gain and loss can scholars be free from the constraints and burdens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Key words : tributary examinations , palace examinations , test question , academic atmosphere , political atmosphere

・71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