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二十二)

  

   上清派的這個人物叫陶弘景。此人是個傳奇性的天才,在南北朝歷史中相當的有名。

   大凡那種天才級別的人物,其狀貌往往就和常人不一樣。例如第一代祖師張道陵先生,史書上記載,他「身

長九尺三寸,濃眉大臉,紅頂綠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個角。垂手過膝,有濃密的鬍子,龍行虎步,十分威

武。」

  

   這個樣子,不要說是人,連鬼見了,怕也是要避讓三分。但陶弘景也不遑多讓,他「身高七尺七,眉清目

秀,高額頭,兩隻耳朵上各長了七十餘根二寸長的毫毛,右膝蓋上長有數十顆黑痣,呈北斗七星狀排列。」

  

  熟悉史書的人都很清楚,身上的黑痣這玩意兒,是千萬忽視不得的東西!漢高祖劉邦的左邊屁股上,就長有

七十二顆黑痣,所以才當了皇帝。陶弘景先生雖然赫赫有名,但畢竟沒有當上皇帝。據後人研究,那是因為黑痣

長少了,而且長得還不是地方。至於我們這些凡夫俗子,臉上身上也多少長有幾顆,例如鄙人臉上有一顆就不

小。看了古書後,我本來還以為這是個吉兆。但街上算命的都搖頭,說這顆痣長的位置不好!——這就是我沒有中

六合彩的原因!他們熱心地說要幫我「取」了它 ——只須十塊錢!我倒不是心疼那一點錢,而是真的怕疼!所以

那顆痣到現在還好好地呆在我的臉上,而六合彩到現在也沒有中過一回!

  

   陶弘景這個人是個三教皆通的高手,而且和「系師」張魯一樣,非常熱衷於政治。大家知道,東晉過了是南

北朝,分宋、齊、梁、陳四朝,「梁」這個國號是誰給取的?正是陶弘景陶先生!他對梁武帝蕭衍說:「以梁為

國號,應天運,保長久!」蕭衍先生大悅,欣然接受。

  很可惜的是,眾所周知,後來梁朝的命運,和陶弘景估計的有些不一樣。不過,這不能怪陶先生算得不准,

要怪就怪這梁武帝蕭衍自己三心二意!你奉道就奉道吧,奉到一半,又跑去信什麼西域之地傳來的釋佛之學。

這樣一來,不僅讓天下的道眾寒心,恐怕連天上的神仙也會感到生氣吧!

  

  梁武帝早年對陶弘景是信服得一 糊塗!甚至要請他做宰相,拜他為師。陶弘景的聰明這時就顯示出來了:

宰相這個東西,是人都想去做。但要做之前,也要先瞭解一下時間地點吧?南北朝紛爭之時,這宰相的位子,可

是能夠亂坐的麼?就連梁武帝本人,後來也落得個餓死佛寺的下場!

   陶弘景不好明拒,他巧妙地寫了一首詩給皇上: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可持寄君!

  

  詩寫得非常好,就是放在盛唐也毫不遜色,足見陶弘景的縱橫才氣。皇帝一看,對陶先生是更是敬佩得無以
復加!他尊重陶弘景的高尚選擇,但一遇到什麼大事,還是飛馬派人送信去給陶先生,徵求他的寶貴意見。陶先

生也很樂意身兼兩職,一邊做隱居道士,一邊當顧問。當時的人們都稱之為「山中宰相」。

  

  不過,陶弘景的本職工作還是做道士。他痛感當時道教宗派林立,神仙體系亂得一塌糊塗。老百姓本來想要

來拜,但一看這麼多神仙,便遲疑地不知從何下手。而這一點道教的競爭對手佛教就做得非常好:一進廟,就看

到一個笑和尚,四大金剛。和尚們告訴你,這一邊是來歡迎的,另一邊是鎮服那些邪魔外道的。再往裡面走,各

種等級的羅漢、菩薩、佛祖一一出現。 是來祈求遠離病魔的,就去拜南無藥師佛;要求子的,有送子觀音;如

果什麼都要求一求或什麼都不求的,那就去拜拜大雄寶殿裡的三位世尊……

   不要小看這一點!南北朝時的佛道相爭,這一個問題要不是陶弘景及時彌補,道教早就連老本都輸沒了!

  

  陶弘景意識到了這一點後,便開始精心編制道教的神仙譜系:《真靈位業圖》。該項工作看起來簡單,卻耗

時耗力。因為這是個關係到千秋萬代的工作。況且,神仙只有七百多位,世上的道士卻有千千萬萬!大家都有各

自喜歡的神仙,萬一你陶弘景排錯了地方,保不定就會有人飛劍取他項上人頭!

   所以他隱居茅山不出,足足花了四十多年的時間,才把那本《真靈位業圖》公諸於世!

  

  消息傳出,天下大嘩!這陶弘景的名氣大得不像話,而且又有官方的強烈支持!據說,連印書的錢,都是皇

上掏的私房銀子。大家有誰不敢不重視?一時之間,洛陽紙貴,天下道士俗家,幾乎人手一本!廟裡的和尚一開

始緊張萬分,趕緊去買了一本來看。看了以後,「切!」的一聲,便放心地丟在了旁邊。——還是不如咱們佛家的

完善呀!

  

  茅山上下,一片歡聲雷動!因為這陶弘景在編書之時有些不老實,多少暗藏私心!他排的神仙分為七等(從

「七」這個數字來看,就是有的盜版佛教的味道!),一等不用說都是些頂級厲害的角色:元始天尊,玉晨元皇

大道,太極金闕帝君,太上老君,九宮尚書,定錄真君中茅君,豐都北陰大帝。——其他的神仙大家都沒有意見,

問題是這「定錄真君中茅君」是誰?大家一翻書,好嘛!原來是「三茅真君」中的老二茅固!

  

   沒辦法大家就忍吧!再看第二等級,裡面有兩個熟悉的名字:魏華存、許?,前者為茅山宗開山祖師,後者

是第四代傳人。也就是說,他們比太上老君等人,只低這麼一點點!

  看到這裡靈寶派的道士們就不答應了!因為他們的祖師爺葛玄等靈寶舊宿,居然只能屈居第三等級!他們一

片喧囂, 著 著要去找陶弘景這廝算賬!但陶弘景一點也不在乎,他心裡非常清楚,這靈寶派又不是蜀山劍

派,他們講究的是積德升仙!派中個個都是陸敬修一樣的老實人,根本找不到李逍遙之類會飛劍的高手!

  

   如果說靈寶派的道士看了《真靈位業圖》是憤怒的話,那麼龍虎山上的張天師和他的弟子們,看了以後就幾

乎是仇恨了!
  

   道教的正牌創始人,正一天師道的開山祖師張道陵先生,竟然只被排到第四等級!

  

謝謝各位朋友的支持和意見! 這裡有些事請要說明一下:

  

  在下這篇拙文,原載於海外中文論壇西西河,國內的網友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後來東逛西逛來到天涯,看到

這裡原來這麼多人寫類似的文章,所以就決定發在這邊試一試。

  

  原先在西西河已經連載了 20 集,然後才開始在天涯貼。由於天涯是舊帖,所以三兩下就趕上了。現在兩邊扯

平,以後新的內容寫出,將兩邊同時發帖。我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這裡的規矩,如果天涯不希望這樣做,請告知

本人。

  

  我算了一下,今後的內容大致會兩天更新一次。

  

  這樣的更新速度,恐怕有些網友會不滿意。為什麼這麼慢呢?第一個原因是寫東西畢竟只是業餘的愛好,我

還是要掙錢吃飯滴!而且老實說,工作本身就相當的忙了!第二個原因是為了保證質量,寫了這麼多東西后我發

現,寫快的代價,往往就是要犧牲質量。我現在的打算是,寫完之後,放上一天,修訂之後,再放上網。

  

  雖然是篇業餘的東西,但我還是希望能夠寫得好看,否則不如不寫!「好看」,是我寫東西所追求的一個終

結目標。所以,在這裡我請關心此文的朋友們多體諒!我所能做到的,是儘量拉長每篇的篇幅,讓大家一次可以

看多一點。

  

  如果大家覺得我寫得越來差,請發帖告知。我會儘量改進,或者知趣地中途停止!

(二十三)

  

   當陶弘景發佈那本道教重要著作《真靈位業圖》時,龍虎山上的張天師可能已經傳到了第七代張回。

   ——等一等!為什麼這裡要說「可能」 ?

  

  這裡就要岔開多講幾句了。看張天師的族譜,是個實在令人傷腦筋的事情!張天師一家從張道陵開始,一路

傳下來,至今為止,共傳了 63 代,歷時將近兩千年。後人要研究張家的家譜,多根據兩本書:一本是由第四十二

代天師張正常和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撰寫的《漢天師世家》,從第一代寫到第五十代;另外一本叫《補天師世

家》,由第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撰寫,從第五十代補寫至第六十一代。接下來的第六十二代就跑到台灣去了,由

於時間短,估計沒有再續寫。
  應該承認,張家在歷史文獻工作方面,比另一個傳世千年的家族——曲阜孔家差很多!孔家有良好的史學背

景,像第一代的孔丘先生,就修訂過著名的《春秋》,據說由於寫得太好,還嚇壞了一大批人!使「亂臣賊子

懼」。——其實就我個人看來,亂臣賊子一個都沒嚇著,反倒嚇壞了不少好人!這就像修了個很矮的圍牆一樣,防

得了君子,防不了小人。——但正因為有這樣良好的傳統,所以後世子孫也不敢怠慢,一本家譜修得整整齊齊,絲

毫不見錯失!

   相比之下,龍虎山張家的就很令人遺憾。先是,從第二代到第四十二代,居然就沒有人想到要好好做一做這

項工作!等到張正常猛然想起來,已經有點為時已晚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從第四代開始,就有眾多的天師

們「生卒年不詳」!不僅如此,書中只是草率地記載一下各天師的簡略事蹟,連他們生在那個朝代,往往都沒有

提及。後世的研究者們,只好一邊埋怨,一邊扳著手指頭細細計算。

  

   言歸正傳!這位張回先生,生卒年不詳。(^_^)!但據說他剛學會講話,就問了大人一個千古未解的超級

大難題:「道」是什麼呀?

  

  老子說過:道可道,非常道。「道」這東西,如果能被人清楚地講出來,恐怕就不是人間至道了。所以張回

小朋友這個問題一出口,整個龍虎山上下一片啞然,連他父親老張天師也答不上來。不過,老張天師雖然答不上

來,心裡卻異常興奮:不愧是咱們張家的後代呀!如此年齡,就開始打聽這種宇宙級的問題。

   ——後世有些心懷嫉妒的小人卻不以為然!這有什麼?你們張家一天到晚把「道」字掛在嘴上,小孩子聽多

了當然要問嘛!如果他出生在一個醫生世家,第一個問題說不定就是:「爹地,什麼是「病」呀?「

   這張回先生長大之後,據說煉成了辟榖導引之道,能日行百里,其它的本事好像就沒聽說了。但至少飛劍之

術是肯定不會的,否則陶弘景也不敢如此放肆。

  

   當張回先生看到陶弘景排的神仙榜時,心中格外鬱悶!但他有什麼辦法?日行百里去找他算賬麼?沒有用

的!別人說不定還要當面譏笑:老兄啊!聽說梁山泊的神信太保戴宗,綁上四個甲馬,一日便能行八百里呢!

你只能日行百里,我看還不如去買匹馬省事些!

  

   《天下無賊》裡的黎叔說過:「二十一世紀什麼 最值錢?人才!」這句話是說到點子上了,它放在哪個世

紀都一樣管用,尤其是在那種混亂紛爭的年代。

  三國兩晉南北時朝,在歷史上是有名的動盪不定!這種動盪,不僅只是體現在政局上,在思想領域、宗教領

域,照樣也是弄得不可開交。先是,道教的領頭羊天師道隨著張魯的失敗而分崩離析,道教內部各種宗派紛紛崛

起,互相之間競爭不已。接著,當道教的各個宗派的紛爭還沒有完的時候,另一個更大的威脅從西方的地平線上

升起:西來的梵唱——佛教,開始大舉進入中原腹地!在這樣的環境下,各門各派人才輩出,真是你方唱罷我登

場,鬧騰得好不熱鬧!

  
   張回等龍虎山上的各代天師們,看著山下的風雲變幻,只覺得眼前是一片眼花繚亂!

  

   ——他們看到了道教上清派的崛起。除了魏夫人外,這派還有楊羲、許?、陶弘景等人才。尤其是陶弘景,這

個人中之龍,幾乎算是張道陵級別的超級人才。他綜合了儒、道、釋三教思想,創立了佛道雙修、三教合一的新

道教理論。不僅使上清派一躍成為道教的領軍之派,而且在整個道教歷史上都起著承前 後的作用。

  

   ——他們還看到了異軍突起的靈寶派!此派主張的是「積德升仙」,這段時間也出了兩個傑出的人物:葛巢甫

和陸修靜。特別是這位陸修靜先生,被後人稱為是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創立了中國道教歷史上影響深遠的道

教典籍分類法——「三洞四輔十二類」,使想要修道的後人,從此可以有章可循,不用再麻煩神仙下凡來一本一本

地來散發。

  除此之外,陸修靜還結合舊有道教儀式、佛教儀式、儒家儀式,創出了「九齋十二法」的道教齋醮體系,形

成了一套完整等齋禮系統。這樣一來,道教弟子們,在拜原始天尊、太上老君時,多少也有了章法可循!不再像

張道陵先生當年一樣,見到老君這樣的尊神,也只是中庭拱手肅立,顯得很沒有禮貌!

  

   ——最後,張天師們驚訝地發現,他們祖傳的煉丹之術,居然也面臨被人完全取代的危險!這危險來自魏晉之

際的兩位姓葛的祖孫,爺爺叫葛玄,孫子叫葛洪,他們創造了一個著名的道教宗派——丹鼎派。爺爺倒還沒有什

麼,但孫子的名氣就太大了,幾乎比陸修靜、陶弘景還要響亮許多!

  

   這位葛洪先生是個全才型的人物,在當道士以前,他還從過軍,戰功顯赫,被朝廷封為「伏波將軍」。請注

意,他的「伏波將軍」可是一刀一槍博出來的,不像張魯那個令人臉紅的「鎮南將軍」。

   當完了將軍,他又跑去當文官,大大小小的官很當了不少。據說頗有政聲,最後連著名的宰相王導也對他另

眼相看,辟他為丞相掾兼諮議參軍。但他道心不滅,主動要求降職為勾漏縣的縣令。皇帝說:「哪裡可以這樣

嘛!大材小用嘛!朝廷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嘛!」

  但葛洪堅持要去,後來別人再三追問,他才不好意思地說,聽說那個勾漏那個地方盛產丹砂,可以便於煉

丹!這樣一來,連皇上也不好多說什麼了。因為煉丹在當時是一個非常高尚的事業,你要是沒有練過丹,或者沒

有服食過「五石散」之類的丹藥,簡直就不好意思走到街上去亮相!

  葛洪的在煉丹上面的成就很高,據說煉來煉去,還不小心發明了火藥!——當然這在英國人打進來之前,只是

小事一樁!他對煉丹最大的貢獻在於,他把燒火煉「外丹」的技術,和導引吐納修煉煉內丹的方法結合在一起,

形成裡內外兼修的新煉丹理論。大家不要小看這一點,後來很多人吃學道士們煉外丹來吃,結果吃死了無數!幸

好有葛洪的「內丹」理論救急,才沒有把道教的金字招牌給砸了。

  

   葛洪的另外一個更厲害的貢獻,是他寫了一本叫《抱朴子》的書。此書分內外兩篇,內篇講神仙丹藥,外篇

講經世濟人。這還沒有什麼,關鍵是他提出了「仙可學致」,金丹可合的經典思想。在書中,葛洪響亮地喊出了
道教的最強音:

  

   我命在我不在天,還丹成金億萬年!

  

   此言一出,無論貴賤,四野驚動!丹鼎派名聲大振!從此以後,道教思想便豁然開朗,提升到一個新的領

域。長生不老的旗幟,在中國大地上飄揚了千百年!

  

   ——但,此時龍虎山上的張天師們在幹什麼呢?細心的人們可以發現,自從張魯去世之後,眾多的張天師

們,沒有一個在兩晉南北朝的光輝歷史中,擦亮過自己的名字!

  

作者:尹夢飛 回覆日期:2006-6-17 21:55:09 

  關於茅山道的一點補充:

  

  茅山道尊為開山祖師的其實還不是三茅真君,據說是遠在周朝的一個叫茅濛的高人。三茅真君是他不懂那一

輩的孫子,他們的爸爸叫茅「盈」。

  這位茅濛先生寫了一首詩預見了茅盈的貢獻:「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

而往在我盈。」

  

  這首詩我們可以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的意義來看:

  積極意義:五言律詩的源頭原來可以上推到周朝!

  消極意義:後世有些道士真算得上造假的老祖宗!

(二十四)

  

   難道,諾大的一個天師道,一兩百年之際,居然沒有出過一個人才?第七代天師張回先生感到心中無比苦

澀。他獨坐觀中,扮著手指細細算了一遍,竟然也找到了幾個。但這些「人才」,想起來卻令人苦笑不已!

  

   第一種「人才」名氣很大,但沒有一個姓張。如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凝之,當時的權貴杜子恭

等。這些人都是天師道的信徒,不過沒有一個人算是道教的專業人士。老實說,銀子是出過一些,點子卻根本沒

有!這和葛洪、陶弘景等人沒法比呀!

  第二種「人才」也不姓張!——還好不姓!張天師想到這裡,不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如果姓張啊,這個龍虎

山不被人掀翻就算是幸運了!這樣的「人才」之中,有一個「傑出」的代表,名叫孫恩。這人在現在的名氣很
小,但在東晉時代,提到孫恩這個名字,端得可以止住孩童夜啼!

  

   此人是當時著名的反賊,起事前大概是天師道一個「三袋」以下的弟子。所以造反之時,順手便打出了「天

師道」的旗號。

  按理說這沒什麼,當時社會動盪,拉桿子上山的人滿街都是,朝廷早就見慣不驚了。問題是這孫恩有些與眾

不同。一來他的鬧得勢頭過大,最厲害的時候,光是肉票就綁了二十多萬!(「虜男女二十餘萬口」);二來這

人的手段過於殘忍,一點都沒有修道之人的涵養。他一殺起人來,就六親不認,連嬰兒都一個個順手丟進井裡。

一抓到州縣官員,便殺了把屍體用鹽醃著,強令死者的妻兒來吃,不願吃的人直接殺掉肢解!

   最令天師道掌門人張天師憤怒的是,孫恩這禽獸居然連同門師兄弟也不放過。王羲之的兒子王凝之,最後竟

也死在他的手裡!

  

   那時龍虎山非常熱鬧,各部門官差們一個勁地往山上跑,白吃白喝不說,還摩拳擦掌地嚷著要「擒賊先擒

王」。把本來就少的拜師學道者,又嚇飛了一大半。張天師和骨幹弟子們急得直跳腳!還好,關鍵時候傳來了王

凝之的死訊,這才多少打消了朝廷的疑心。

   最後的結果是,孫恩那廝兵敗投水而死,數百手下和數十妻妾自裁殉之。僥倖逃脫的匪黨們傳說,孫恩其

實沒有死,他是「屍解」而成了水仙!

   屍解?我呸呸呸!就憑他那德行?正牌的天師道弟子們個個嗤之以鼻。

  

   張回先生想到這裡,不禁一聲長嘆!往事數百年,天師道這一路走來,真是風雲變幻,大起大落!按《笑傲

江湖》中任我行的人物品評法,天師道的主要人物之中,至少有兩個半最值得佩服的,一個半最不值得佩服的

人。

  

   最 得佩服的第一個人,自然是開山祖師張道陵先生,他的事蹟就不用說了。

   最值得佩服的第二個人,要數第三代的天師系師張魯。他不僅完善了天師道,還使天師道門徒廣進,聲威

大振。對天師道作出的貢獻,可以說直追其祖張道陵!

   最 得佩服的那半個,就是在張魯之前,莫名其妙地冒出來的那位張修先生。他 得佩服的地方,是他以

高超的組織能力,挽天師道狂瀾於既倒。而之所以他只能算半個,是因為他最後被人殺了,被自己的人!

  

   一個半最不 得佩服的人之中的那一個,還是要算我們的系師張魯先生。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成也蕭

何,敗也蕭何!天師道在他手中走向興盛,也一蹶不振地邁向衰落。

  如果張魯沒有從政的野心該多好啊!當時,佛教還沒有大舉進入,道教的其它門派還處在萌芽時期。中國的

信仰領域,幾乎還是一片空白!張魯先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手完善天師道的理

論,加強和社會上層的溝通;一手擴大基層信徒的隊伍,加強組織管理。最後,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做法,一舉
取得國教的地位,流傳千古,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張魯有了些資本後,就拚命地想往政界發展。這一點和後世開錢莊的土老肥沒有兩樣:手上有了幾個錢,

不想著去擴大經營,而是馬上送到鄉下去買幾畝土地!

   所以,天師道要評最不配服的人,張魯先生應該榜上有名!

   還剩那半個最不佩服的人,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正是惡棍孫恩。此人作惡也算作出了水平,但正因為如此,

他的手段讓人很不佩服!不過,泥鰍再大也是溝裡的小魚。孫恩鬧騰了半天,充其量是個巨匪,所以只能算半

個。

  

   張回是個追求完美的人。想到這裡,他自己開始不滿意起來。為什麼呢?不對稱呀!最佩服的是兩個半,

最不佩服的是一個半,說出去都不好聽。

  

   張回先生就開始傷腦筋了:這最不佩服的人之中,還應該加上誰 ?

(二十五)

  

   恰恰就在這個時候,張回隱約聽到,道觀外傳來悠揚的絲竹之聲。

  

   奇怪了!張回心想,這年頭,是人都愁眉苦臉的,誰還有心思去調弦弄竹?莫非在這危急存亡之秋,太上老

君又一次下凡搭救?

   他剛要起身,一個老成弟子匆匆從觀外走來,一拱手,說道:「師父,有客來拜!」

   哦!張天師略有些失望,他問道:「什麼客人?可有拜帖?」

   「這倒沒有,不過,客人說他也是道門中人,但是……」弟子頓了頓,小聲地說,「他的排場倒是不小!」

   「既然如此,還不快快請進來!」張天師不悅,心想,來者不善,善者不來,這又是哪一派的新貴高人?

  

  張回走到堂前,只見一個披著玄色鶴氅,頭戴金冠的羽士,正負手身後,悠閒地觀看大殿上供奉的三清塑

像。從後面看,此人身材瘦削,一頭白髮如雪,有一種令人不可逼視的超凡氣質!在他的身旁,站著兩排黑衣勁

裝大漢,個個肅立無聲,兩手交叉胸前,腰間鋼刀細長如柳葉一般細長,不像是本朝慣用的兵器。

   張回定了定神,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客人緩緩轉過身來,一雙眼睛厲如寒星,上下地打量著張回。

   張回略一躬身,說:「龍虎山張回,不知貴客駕到,有失遠迎。罪過!罪過!」

   「豈敢豈敢!原來閣下就是張回張真人!」客人客氣中隱約有一絲譏諷,「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

名呀!」

  

   「哪裡哪裡!」張回謙虛地說,「還沒有請教貴客的尊姓大名?」
   「在下姓寇,名謙之,草字輔真。」客人淡淡地說,「說來在下和道兄一樣,都是天師道中之人。不過,道

兄在南,謙之在北,相隔千里,平日少有音訊往來。說起來,這都是謙之的怠慢之過。今日奉大魏皇上之命,出

使南朝。一時順路,故特來登門謝罪!」

   寇謙之說到這裡,稍微拱了拱手,表示悔罪的意思。張回連忙說不敢不敢!但寇謙之接下來的話,卻如同一

盆冷水,澆得張回從裡到外,一片透底冰涼!

   ——他輕描淡寫地說:「北地之蠻夷之人,向來厚重少文,沒有什麼見識。承蒙大家的錯愛,北方的道友,連

同大魏國的皇上,都謬稱在下為『寇天師』!其實名不符實,令道兄見笑了。」

  

   張回先生哪裡還笑得出來?他腦袋裡亂糟糟的,又是納悶又是惱怒!納悶的是,這寇謙之是哪個角落裡蹦

出來的?居然也是天師道中之人,以前怎麼沒有聽說過?

  

   惱怒的是,你既然自稱是天師道中之人,為何連最基本的規矩都不懂?頭上只有一片天,哪來這麼多天

師?老祖師爺張道陵先生飛昇之前,交待得清清楚楚:「非吾宗親子孫不得傳!」你明明是姓寇嘛!不來龍虎山

遞門生帖就算了,居然膽上生毛,也敢自稱「天師」?

  

   但張回一句話都沒有說。首先是修道之人自有涵養,其次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如果這寇謙之一個人上山,不

用說,關門放狗!不咬出十幾個窟窿來,算他小子屁股肉緊!

   不過,現在情況好像不妙,別人這是有備而來,那十幾把長刀可是吃素的?何況,聽他的口風,好像背後還

有北魏的皇帝 腰 !

  

   話不投機半句多!寇謙之敏感地察覺到張回的不悅,不咸不淡地閒扯了幾句,便以公事在身為藉口,起身告

辭。張回先生也不挽留,客氣了幾句,便端茶送客。

   這寇天師剛一站起來,就聽得外面一迭聲的「起轎 」!「出行」!接著,絲竹之聲再次悠揚地響起。寇謙

之衣袖一擺,款款地邁出大門,揚長而去。

  

   見隊伍漸漸走遠,張回先生手下的一個小道士躲在門後,低頭「呸」了一口,狠狠地罵道:「什麼修道之

人,這付德行!當心一個跟頭從轎子上摔下來跌死!」

   如果是平時,對於這種沒有教養的話語,張回先生肯定會當場呵斥。但今天,他卻滿腹心事,一句話也不想

多說。他隱約地意識到,天師道中,最後一個最讓人不佩服的人,終於出現了!

  

   有一點張回天師倒沒有想到:其實討厭這寇謙之的,遠不止龍虎山上正宗的天師道傳人。如果十八層地獄真

的是佛教徒掌管的話,那麼,這位寇謙之先生死後,肯定會被直接押送到最下面、最黑暗的那一層!

  
(二十六)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太武帝拓跋圭下令全境滅佛:「自今以後,敢有事胡神及造形象泥人、銅人者,門

誅!」

  

   一聲令下,雷厲風行!全國各地州縣官員,見佛像就砸,見廟就燒,見到和尚尼姑怎麼辦呢?「沙門無長

少,悉坑之!」據說,全國八成以上的僧侶,都沒有逃過這一千古大劫!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武滅佛」之一,其它兩次分別是北周武帝和唐武宗,不過,好像都沒有北魏太武帝

這麼辣手!

  

  這次滅佛的主導者是拓跋圭,推動者主要有兩個:權臣崔浩和他的密友兼導師寇謙之。公平地說,寇謙之當

時還是很有修道之人的風度的,他見殺和尚殺得太多,心中有點不忍,還跑去勸崔浩。但崔浩正殺得正過癮,哪

裡肯住手?到後來,寇謙之沒有辦法,甚至開口嚇唬崔浩:「你這樣做是不好的,會招來報應的,會不得好死

的……」

   崔浩聽煩了,一口頂過去:「您老人家平時不是常說,俺們道家不相信因果報應麼?怎麼事到臨頭,又在一

邊嘰嘰歪歪 個 ?」

   寇謙之長嘆了一口氣!世事難料呀,自己一開始,只是想用竹竿捅一捅樹上的鳥窩,哪承想到,最後居然

把天 了一個大洞!

  

  不管後人怎麼說,北魏太武帝滅佛這件事,寇謙之是怎麼也洗刷不了責任的。當初,他從嵩山下來的時候,

人稱「太平真人」。拓跋圭滅佛之時,年號恰好是「太平真君」。這可不是巧合,「太平真君」這一年號,的確

是寇謙之建議萬歲爺採用的,而皇上居然就很聽話地用了!寇謙之在當時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寇謙之沒有對張回說 ,他的確是天師道里的一個成員。不過,和龍虎山上的張天師沒有多大關係。當時

中國分為南北朝,天師道也分裂為南、北兩派。南派老老實實地奉龍虎山張天師為尊;北派山高皇帝遠,為首的

就是這寇謙之寇天師。

  寇天師誘發的這場滅佛行動,不僅僅是他本人,也不僅僅是天師道,而可以說是整個道教,對外來宗教佛教

發起的第一次絕地反擊!當時就是這麼個情勢,是道士就想這麼幹!南天師道的道眾們,在公開場合,對寇謙

之殺人過多,酸溜溜地表示過不滿。但在他們的內心,卻肯定是萬分遺憾!因為這麼一次偉大的反擊,吹起號角

的人,居然不是龍虎山上正宗的張天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杜牧的這一首詩,給我們描繪的是當年南朝佛教的興盛。其實在

北朝,佛教的流傳也不遑多讓。據說北朝當年,皇帝下令修建的寺廟 47 座,王公貴族修了 800 多座,到了北魏宣


武帝年間,民間州府修的寺廟有 13700 座!

   剛剛建立不過百餘年的道教,幾乎被來勢洶洶的佛教擊得潰不成軍!所以,才有我們上文提到的陶弘景、

陸修靜、葛洪等手忙腳亂的道教改革。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寇謙之等道士,才會推動皇帝用武力滅佛!

  

   那麼,這佛教何德何能,居然能讓道門中人如此狼狽?難道僅僅是像人們所說的,「遠來的和尚會唸經」,

洋貨就是要比國貨好用麼?

   當然不是!那個時候的中國,仍然是正牌的天朝大國。不像現在,粘個「洋」字就身價百倍,說到出國,連

非洲也願意去。佛教之所以這麼厲害,是因為它本身的確「有料」、「 勁」!

  

   北魏武帝滅佛之後不久,又有一場北周武帝滅佛(那年頭當個和尚也不容易呀!)。這周武帝比拓跋圭文明

得多,他只是拆廟燒經,而沒有用和尚去充當填土坑的建築材料!

  更妙的是,在動手之前,周武帝尋思:咱不能給後人留下話柄,說俺們不講道理呀!——對,要文鬥,不要武

鬥!他召集了儒、道、佛三家,舉辦了一個國家級辯論會,辯論的主題是「三教的優劣「。代表儒家出場的是些

朝中大臣,不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大政方針,在西漢就已經確定了。所以,這次儒家只是湊個角,坐

在一邊看熱鬧。

  

  真正唇槍舌劍的是佛道兩家,他們為了爭奪亞軍苦戰不休!每個人心裡都清楚,唯一的主裁判——皇帝,是偏

向於道教的。但佛教徒們就是不退讓,他們派出了高僧智炫為主辯的反方陣容。道教辯論隊也不敢疏忽,他們派

出的正方一辯是當時著名的道士張賓,二辯、三辨、四辯也都是有名的羽士。

   辯論結果很令道教難堪,雖然皇帝一個勁地為他們揮彩旗加油,甚至還親自下場替他們辯護。但眾目睽睽

之下,道家的辯論隊還是被問得啞口無言,輸得一敗塗地!

   皇帝的面子抹不下去。乾脆下令一鍋端:「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

  

   消息傳到龍虎山,所有道士一片嘩然!大家一致同意:評選張賓為道教創立以來,天字第一號的大笨蛋!因

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他自己主動上書請求廢除佛教的。現在可好,不僅 到了自己的腳,還連累了廣大的道

教群眾。

   除此以外,龍虎山眾人還對這場辯論本身頗有微辭:你既然是選道家的辯論選手,為什麼不給龍虎山也發

個邀請函?

   「如果是俺們正宗的張天師出馬,嘿嘿!」天師道道眾不屑地說,「肯定把那些禿廝們辯得滿地找牙!」

  

   其實不然!後世論者多半認為,當時不要說是張天師,就是李天王下凡,怕也是會被和尚們辯得滿地找牙!

(二十七)

   不客氣地說,從宗教的層面上看,南北朝時的道教,除了「本土性」這一項佔優外,其它各項指標,恐怕都
會輸佛教一籌。

  

   前面說了,這時的道教,雖然各派之間紛爭不已,但傑出的人才還是相當多的。問題是,佛教這一邊,同樣

也是英才輩出,相比之下毫不遜色。

  

   有朱士行、法顯等人的萬里取經。他們歷盡艱辛,不遠萬里,深入西域和印度以求佛法。看過《西遊記》的

朋友都知道唐僧取經的辛苦,朱士行等人甚至比唐僧還慘!——他們沒有孫悟空幫忙,萬事只能靠自己。

  

  有竺法護和鳩摩羅什等高僧的皓首譯經。尤其是鳩摩羅什,當時號稱「聖人星」。據說,還在娘胎裡,就被

認為是「舍利弗」了(「舍利弗」,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少年之時,就揚名西域,每次開宣法

大會的時候,各國的國王都要跪拜請他上座。這位「聖人星」來中土的經歷也頗具傳奇性,他和達摩不同,來得

非常勉強。

  鳩摩羅什本來在龜茲,但不小心被前秦皇帝苻堅打聽到了。這苻堅是個燥辣人物,曾經發動中國歷史上人數

最多的軍隊去攻打東晉。他聽說鳩摩羅什的事蹟後,心中十分嚮往,便派人去把這位聖人「請」過來。只不過他

「請」的方式比較特別:他派了一個叫呂光的將軍,外加七萬士兵!

   龜茲王不知好歹,拒不放行!呂光便「好意」地「勸」了一次,這輕輕一「勸」,便讓龜茲國損失了不少男

丁!於是,鳩摩羅什大師這才踏上通往中土的道路。

   這位「聖人星」憑他聰明絕頂的智慧折服了中原人士。他共譯經 35 部,300 餘卷。包括大家熟悉的《法華

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

  

  另外,佛教這段時間還出現了許多高明的理論家,如支道林,此人提出了一個重要理論「空即是色,色即是

空」;如竺道生,他最早提出了「頓悟成佛」的學說;如釋道安,他和鳩摩羅什一樣,也是被苻堅用軍隊從襄陽

「請」來的,這次苻堅派了足足十萬人!除此之外,還有慧遠、佛圖澄、杯渡、達摩……

  

   以上提到的這些人物,完全抵消了道教的人才優勢!甚至還略勝一籌。因為他們秉承印度佛教的傳統,主張

「苦行」,為了信仰可以犧牲掉一切!這一點道教的名人們很多都做不到,包括歷代的張天師在內,除了信仰

外,家庭的溫暖對他們也是同樣的重要。

  

  在「人」這個指標上,道教還有一個天生的劣勢:從創建開始,他們就缺乏一個「宇宙級」的教主。這樣的

人,是千年都難得一見的。他必須有超凡的人格魅力,高深的宗教知識和感悟,無比的遠見和組織能力。例如天

主教的耶穌基督,佛教的釋迦莫尼和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蘇軾有句話誇韓愈的話,放在韓愈身上有點用力過

猛,但放在這些牛人身上就合適: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中國歷史上,算得上這個級別的人物只有一個:孔夫子。可惜他對宗教毫無興趣!
  

  老子和莊子?老實說,比孔子還是要弱一點。另外,他們當初提出學說的時候,只是「百家」之一,壓根兒

就沒有往創立「宗教」這個方面想!如果莊子知道後來他被端端正正地供成「南華帝君」,他會是一種什麼樣的

表情?所以,「道家」和「道教」的區別,一定要先弄清楚。

  第一個把老子的思想和道教的神仙之說拉上關係的,是張道陵的《老子想爾注》。例如「道」這個概念,

《老子》裡面是說:「無狀之狀,無物之像」。到了《想爾注》裡,就變成了「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常治崑崙。」也就是說,道士們認為,「道」可以聚形成為一個「神」,這個「神」住在崑崙山上,叫「太上老

君」。

   這樣講的確有些勉強了。比如,尊神不只太上老君一個呀!不是說有「三清」麼?不要緊,道士們緊接著又

讓「道」再變化一次,這就是我們在《封神演義》中見到的「老子一氣化三清」!

  

   沒有這樣的超凡的教主,一種宗教便多少顯得底氣不足。真正的創始人張道陵先生,說起來,大概只能算是

孟子、朱熹級別的人物吧?

  

  除此之外,道教的思想也不如佛教那麼嚴謹、深刻和系統化。這一點不要說道教,包括儒家在內,其它的本

土哲學多少都有這個缺憾。印度是一個幾乎人人有宗教信仰的國度,宗教思想常常促使人看向宇宙長空,看向時

間的盡頭。有無數的篤信者,為了完善宗教的教義,願意耗盡畢生的心血。所以,印度人(還可以包括歐洲人)

的哲學相對來說,更加的系統和嚴謹。

  

   中國古人則略有不同,他們的思維多偏向於感性,而不是理性。對於一些人生重大問題,喜歡淺嘗即止,講

究一個「中庸之道」,不想窮追到底。例如,對於生死之道,孔子的看法是「未知生,焉知死?」;對於鬼神問

題,孔子是「敬鬼神而遠之」!

  這樣不講究系統和精確的思維慣性,在社會發展和日常生活上,並不見得就比有嚴格的宗教束縛的社會來得

差!可以說各有千秋,犧牲了精確性,但多了幾分灑脫!但當兩種宗教碰到一起,尤其是要用辯論的方式辯出

勝負的時候,比較不講究系統和嚴謹的一方,當然要吃很大的虧了。

  

  不過,佛教雖然比道教的教義嚴謹,但做起事來卻一點也不死板。在變通能力上,似乎比道教更要勝出一

籌!他們見上層人物懷疑和尚辭親棄家,不敬父母,便聰明地引進了儒家的孝義思想;見貴族文人嫌長久的苦行

麻煩,便創造出了「見性成佛」的「頓悟」說;見老百姓被厚厚的佛經嚇得跌了個跟頭,就好心地告訴他們:你

只需唸唸「南無阿彌陀佛」,和讀經一樣管用!……

(二十八)

  

   面對佛教咄咄逼人的攻勢,道教除了手忙腳亂的修修補補外,真正有創意的辦法似乎並不多。他們有點像台
灣人喜歡說的那樣,「拿著香跟人拜」!

  

   起先,道教是沒有神像的,甚至連神仙系統都沒有。佛教那邊就不一樣,各階層的佛祖菩薩各司其職不說,

佛像也修得高高大大,金光閃閃!老百姓一看就打心眼裡喜歡,香燭紙錢燒個不停。道教只有一個三清的牌位,

老百姓看不懂啊,要拜之前,還得麻煩道士解釋半天!

   後來陶弘景等人見勢不妙,這才匆匆忙忙地修訂道教神仙系統,如前面所說,忙中出錯,許多漏洞連道士們

自己都不滿意。修訂了神仙系統後,這才開始塑神像,塑好了,也學著人家廟裡那樣鍍上一層金!

   塑好了神像怎麼拜呢?一次抄是抄,兩次抄還是抄!乾脆,照樣把佛教的搬過來用!咱們也燒香,點蠟

燭!

   弄到後來,你隨便走進任何一家道觀,格局都和佛家的寺廟相差無幾!如果你是老百姓,你要進哪一間?

  

   最最致命的地方還不是這些,在宗教的核心問題——「終極關懷」上面,道教才遇到了真正的麻煩。所謂的

「終極關懷」,就是人死了以後怎麼辦?到哪裡去?

  

   「但聞白日昇天去,不見青天走下來。有朝一日天破了,人家都叫阿 。」(「 」是當時江南

地區的俗語,凡遇到可羞的事情,小孩們都一齊拍手這樣呼叫。)

   ——這是江南才子唐伯虎寫的一首譏諷神仙之說的詩,寫得很刻薄!它的意思是:經常都聽說誰誰誰白日昇

天,(千年以來已經上去幾百萬了),就是沒有見到誰從天上走下來過。有朝一日,天上神仙超載,把天擠了個

破洞,神仙們一股腦兒全摔下來,地上的凡人,可要拍著手,「啊噲噲」地看熱鬧了!

  

  唐解元這詩可不是亂寫的 !多少有點科學根據。美國有一位叫麥克唐蓋爾的博士,是一個難得一見的高

人。既具有宗教的思想,又具有科學的精神。他用了一架高靈敏度的光束天平,把一些將死未死的人放上去。結

果在那些人死去的一瞬間,天平的光束髮生了明顯的變化!據這位博士估算:人的靈魂介於 10.6 克至 42.5 克

之間。

   這件事又一次充分證明了西方科技的落後!中國的古代對此類事情的記載至少領先了 1000 年!凡是那些

「屍解」的高人,人們去抬他的屍體的時候,經常發現「輕如蟬蛻」,抬起來特別省事!結果後來一聽說有高人

死了,殯葬工們都會搶著去抬。

   另外,我們還可以根據中國古人的記載,把麥克唐蓋爾博士的理論加以補充,形成以下定理:在沒有外力作

用的情況下,人類靈魂的重量,和他/她修行的時間和質量成正比。

  

   白日昇天這一點,從一開始就有不少人懷疑。例如張道陵,道教方面說他是白日昇天,偏偏就有人不信,說

他是被大蛇給吞了。

   道教的「終極關懷」之道是成仙而長生不老,具體做法是煉丹服食。南北朝時候,的確有不少人相信。大家
都成了業餘化學家,整天想著合成汞硫化合物來吃。結果吃死了不少!道士們強辯說,這是「屍解」!

   時間一久,誰還會去相信?道士們沒法,又說要去煉「內丹」。可惜,正如《西遊記》裡說的那樣:「老虎

進了城,家家都閉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你早在幹什麼?現在才說硫化物吃不得。人都死了這麼多

了,有誰還敢信你?

  

   佛教就聰明多了:死後,大家都去轉輪王那裡報到,輪迴轉世!好人去西天享受幸福生活;不好不壞的如我

等下輩子還是做人,相當於留班補考,重新學習如何做好人;壞人就對不起了!——牛頭馬面還愣著幹什麼?還不

快 了下油鍋!

   對於一般老百姓來說,這一說法有一箭雙鵰之妙!一是你的未來在活著的時候根本看不到,死了之後,就

算發現不是和尚說的這麼一回事,也已經晚了!你沒有辦法回來通風報信!

   另外就是個心理安慰作用:不要看這小子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欺男霸女沒人敢管。走著瞧吧!再過幾十

年,等他在油鍋裡掙扎的時候,咱們這些良民可以在旁邊揣著手看熱鬧!

  

   如此這般比較下來,道教的形勢大為不妙!只好使出最後一招:走上層路線,動員全國最有權勢的人皇帝,

滅佛!和尚們號稱出家人六根清淨,不輕易和官府扯上關係,咱們道家則偏要反其道而行!不少道士,如系師張

魯,本身就當過大官嘛!

  

   時勢造英雄, 所以在這種情形之下,天師道的「北天師」寇謙之才可以走上歷史舞台,大顯其身手。

(二十九)

  

   龍虎山之巔,就在新天師張迴風風光光地榮登大位那一刻,河南嵩山的半山腰,一個三十多歲的道士正一臉

憂鬱地走下山來。

  

   此人正是寇謙之,這一天,他正經受了一生之中最大的一個打 !

  

   事情要從張魯時代說起,當時,天師道在漢中一帶一統江湖,聲威赫赫 !不少豪門大族,這時也放下身

段,當起「米賊」來,其中就有一家姓寇的有錢人。不像其他大家族對漢中太守張魯表面敷衍,寇家對天師道是

真的信得心服口服。

  後來張魯兵敗,樹倒猢猻散!大約有幾萬戶人家,在曹操的「邀請」下,遷往北方,其中就有這寇氏家

族。一來是自己的基因過硬,二是張天師在天之靈保佑。不到百年時間,寇氏在關中一帶,不僅重振家聲,而且

還發揚光大。等到寇謙之出世時,寇家已經是一個正兒八經的貴族世家了。

  

  寇家有錢!所以,當寇謙之一天到晚買丹砂煉「仙丹」,弄得院子裡烏煙瘴氣的時候,大家也只是笑笑了
事。作為天師道世家,這種事情見多了。家裡的傭人只是有點奇怪:這少主人吃了這麼久的「仙丹」,怎麼還沒

有吃死?——當然,當眾說的時候,大家都不會說得這麼難聽。寇家的傭人,「屍解」這個術語還是會用的。

   寇謙之自己也納悶呀!往老輩兒算,我們寇家這裡「屍解」一個,那裡「屍解」一個,都可以在仙宮成立一

個「寇氏會館」了。怎麼輪到我,就不見動靜呢?

  還好他是一個意志堅定的人,屢敗屢戰!於是更加用功地吟誦道經,煉氣打坐,陰陽術數,無所不學!至於

各種汞化合物、硫化合物,更是像花生米似的吃個不停。可能是練氣功的作用吧,現代人像他這麼個吃法,沒幾

天就「屍解」成功了!但寇謙之就是沒事,這一點讓他鬱悶到了極點!

  

   不過,他的運氣就比張道陵好多了!他遇到了活神仙。

  

   因為心中鬱悶,寇謙之偶然到姨母家去遊玩解悶。「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寇家是有錢人,姨母家也

不含糊!家中是僕傭如雲,侍女如雨。寇謙之倒不是像賈寶玉一樣,在姨母家看上了某個漂亮的丫頭!他是個用

功的小夥子,說是散心,其實懷裡還揣著書本呢!

   這天,他坐在後花園裡,翻開了一本《周髀算經》,捏著一條樹枝,在地上演算數學題。

   那時候數學才是什麼個水平?況又沒有老師教,所以,寇謙之遇到了一道叫「七曜」的難題,任他抓耳撓

腮,就是算不出來!

  就在這個關鍵時候,一個身材高大的傭人一邊掃地,一邊走了過來。低頭一看地上的算式,便輕蔑地笑了

笑,小聲說:「太簡單了!簡直是誣衊人類的智商嘛!」

  

   寇謙之一時大怒,幾乎老拳相向!「大膽奴才!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膽麼?」

   但那傭人不慌不忙,用掃把在地上左一劃,右一劃。這邊來條圓切線,那邊加個函數值。結果,題目應聲

而解!

   寇謙之看得目瞪口呆!但他還是心存懷疑!索性,把平時讀書遇到的難題,一股腦兒地抖了出來!那高大

傭人面帶微笑,一一予以破解。寇謙之這才明白,今天是遇到高人了!

  所以我們說,寇謙之是個幸運的傢伙!修道之人,平生最盼望的有三件事:偶然,找到一本仙書秘籍;偶

然,吃到一種仙丹神藥;偶然,遇到一個世外高人。後來的武林人士全盤照搬,大家跳懸崖的時候,專找有山洞

的地方跳,因為在這種地方奇遇的可能性最大。那些高人們的生活習慣和山頂洞人類似,都喜歡住在山洞裡。

  

   不過,寇謙之遇到的可不是什麼普通的「高人」。此人姓成,名公興,是天上正牌的神仙!

   那麼,神仙怎麼會在姨母家裡,以傭人的形象出現呢?難道,寇謙之的姨母,是王母娘娘或黎山老母下

凡?

   當然不是!在寇謙之正式參拜之後,成公興長嘆一聲,才痛苦地說出了事情的由來:當年成先生在仙界之

時,不小心一把火,把天宮給燒了!
   寇謙之立刻對眼前這個新結交的朋友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羨慕地說:「成先生,原來您的本事這麼大呀?我

原先還以為,這天宮原來只有孫猴子敢燒,想不到您也燒過一回呀?看來,您在仙界的地位,一定是很高喲!能

不能說給謙之聽聽呢?」

   成公興是有苦說不出!——要是當初在玉皇大帝的廚房裡,燒火時稍微當心一點,今天也不用下凡來受這個洋

罪了!

   他正色地對寇謙之說:「仙界之事,汝等凡人休得打聽!以免誤洩天機,仙法不容!」

  

   從此寇謙之就跟著成公興,開始正規的修煉的生涯。說也奇怪,寇謙之幾次要拜成公興為師,成公興都堅決

地予以拒絕!不僅拒絕,成公興還提出,他可以教寇謙之道術,但有個要求,成公興卻要稱寇謙之「師父」!

   寇謙之大驚失色!這這這……這哪裡可以?就我那兩下子,連「七曜」都解不出來,怎麼……

   不用多說!成公興一擺手,就這麼定了!——俺下凡的時候,玉皇大帝要俺在下屆找一個可靠的傳人。俺認

為,您,寇謙之寇師父,就是這茫茫人海中的唯一!

  既然玉皇大帝都發了話,寇謙之還能說什麼?只好勉強答應了下來。據後人考證,成公興之所以要這樣做,

有他自己的苦衷:在仙界,神仙們都知道,這寇謙之以後是要號稱「天師」的,那天師的師父,又該怎麼稱呼?

反之,在凡間,成公興重新飛昇上天之前,這日子還是要過的。別人看見翩翩公子姨少爺,竟然你一個掃地傭人

面前口稱師父,鞠躬下拜,你的一條小命還要不要?

(三十)

  

  遇見成公興後,寇謙之的修行便刷刷刷地連上幾個台階。但姨母家畢竟不是一個久留之地,人多喧囂不說,

對成公興來說也是太不方便了!這邊《周髀算經》還沒有演算完,那邊管家就在破口大罵了:別以為你有了姨少

爺撐腰,就忘了自己的骨頭有幾兩重!——未必還要我去幫你掃後花園不成?

   於是成公興只好拎著掃把,匆匆忙忙地跑去掃地。寇謙之一肚子的怨氣,幾次三番,想大聲吼出來:你以

為成先生像你們那樣濁骨凡胎啊?人家可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不過他還是知趣地忍了。一是說出來也沒有人會信;二是,千百年來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神仙的秘密是絕

對不可以隨便和外人講的!這一點,是人都應該知道。

  

   一不做,二不休!寇謙之決定,帶著成公興先生,離家出走!

  

  齋戒三日,沐浴更衣之後。寇謙之和成公興離開姨母家,揚長而去!至於家裡有沒有急得雞犬不寧,滿街貼

尋人啟事,我們暫且不用去管。人家寇謙之都不擔心,你擔心什麼?再說了,修道之人,就應該摒棄一切人間

瑣事。就像靈寶派的陸修靜先生,有次回到家中,正遇女兒病得危在旦夕,家人百般哀求。他還是見死不救,一

翻白眼,拂衣而去!「我本委絕妻子,託身玄極。今之過家,事同逆旅,豈復有愛著之心?」

   身似槁木,心如死灰。做仙人之前,先得學會做木頭人,這大概就是成仙的代價吧?
  

   寇謙之和成公興的落腳點先是在華山,稍作停留,又去了嵩山。去過華山的朋友都知道,那地方山勢過險,

真不是人呆的地方。——但,嵩山不是已經有了少林寺了嗎?寇謙之未必不怕達摩老祖的絕世武功?

   ——說這話的人就外行了,「中嶽」嵩山,可是像茅山一樣的小地方?它有 72 座峰巒,峰峰插雲。少林寺只

是佔了區區一座少室山而已,在它旁邊,還有更高的太室山。不要忘了,後來岳不群的對頭左冷禪,大本營也是

放在嵩山。

  

   到了嵩山後,寇謙之發現了自己的一個疏忽:作為富家子弟,他有不少銀兩在身,但這個地方,連一個最簡

單的燒餅鋪都沒有。

   不要緊!成公興是正牌的神仙,有的是辦法。他走上山去,東挖一個人參,西采一顆靈芝,三下兩下,合

成了一些藥丸。寇謙之服後,自然神清氣朗,耳聰目明,不再有任何飢餓的感覺。

   再後來,成公興嫌天天採藥麻煩,索性把「辟榖術」的口訣教給了寇謙之。這個絕招,不僅使寇謙之永遠

地和「飢餓」這回事絕了緣,還在許多年後,還為他在北魏的朝廷中,贏來了赫赫的聲名!

  

   這一天,成公興有事出去。臨走前,他對寇謙之說,等一會兒,有人會送仙藥過來。無論他送的是什麼,

你千萬要吃下去,成仙與否,在此一舉!

   寇謙之不敢怠慢,馬上沐浴更衣,靜等使者的光臨。他一邊等一邊胡思亂想:這仙藥會是什麼呢?王母娘

娘種的玉英?東方朔偷的仙桃?安期生獻的巨棗?還是,張天師煉的龍虎大丹?……

  

   「篤篤篤」,洞外有人敲石門,打斷了寇謙之的美好嚮往。他開門一看,來者是一皂衣使者,滿臉 鬚蝟

集,態度十分粗魯。也不打個問訊,「諾」地一聲,把一個干荷葉包的事物塞到寇謙之的手裡。

   「有人叫我把這東西叫給你。」使者說,「你自己看著辦吧!」

   說完,頭也不回地揚長而去。

  

   寇謙之心中不滿:什麼態度嘛,就這德性,還好意思做神仙的使者?

   這東西是用經霜的荷葉包裹的,看起來破敗不堪。寇謙之小心地把荷葉包放在石桌子上,一顆心撲通撲通

地跳個不停!寇謙之輕輕地揭開荷葉,往裡面一看——

   ——我的媽呀!寇謙之嚇得跳了起來!

   荷葉包中,是一窪混濁不堪,腥臭襲人的污血!裡面,蜈蚣、金線蛇、蠍子、苗疆四腳蛇、西雙版納毒螞

蟥、美洲火蟻、亞馬遜毒蜘蛛……各種毒物,無所不包,一隻隻一條條,在血污中不停地蠕動!

  

   寇謙之看得心頭髮毛:這這這難道就是成先生說的仙藥?怎麼可能,就是稱它為毒藥,也是低估了它嘛!

  他越看越噁心,差點把早餐吃的靈芝都吐了出來。趕緊胡亂地用荷葉重新包好,準備找個僻靜的角落,埋
了它!成公興先生回來怎麼辦?沒關係,我就說吃過了;問我吃的是什麼?我就說沒什麼,不外乎是仙棗啊,仙

丹之類;問我吃了怎麼沒有見效?我就趁機提出,這次找的仙人怕是給錯了藥吧?要不咱們重新再找一位更高明

的?……

  

   正盤算間,突然聽到後面傳來一聲輕輕的嘆息:哎~~,看來,終究是功虧一籌啊!

   寇謙之猛一轉身,原來,成公興先生,早就靜靜地站在後面多時了。

   他剛要開口,成公興就擺了擺手,說:你不用多解釋,一切都是天意。你終究六根未靜,七情未絕,怎

可成仙?也罷,你命中注定,不能白日昇上仙界,只能下山成為帝王之師了!」

  

   不久,成公興便再次離去,從此就再也沒有回來了。——他終於成功地重登仙界!

   寇謙之沒有機會跟著一起去,心中悶悶不樂。他按照成公興的囑託,獨自走下嵩山,走進了山下的滾滾紅塵

之中!

  

   多說幾句:神仙這樣用髒東西考驗人,是不是多少有些無聊?

  

   《聊齋誌異》中,也有類似的情節。《畫皮》大家看過吧?裡面那個秀才被厲鬼把心掏走之後,其實人還吊

著一口氣。有個道士指點他老婆,去街角那裡,找那個討飯的髒瘋子,求他救你老公一命!

   於是秀才老婆就跑到街角那裡,果然有個髒得出奇瘋子,坐在糞土堆裡!(中國的神仙們,向來都是有名

的不講衛生!)。秀才娘子再三苦求,瘋子還是一副瘋子的樣子!最後,實在纏不過了,瘋子咯了一大口濃痰出

來,叫那秀才娘子吞了!

   救人要緊,秀才娘子一口吞之!回答家後,越想越噁心,忍不住把那口痰嘔了出來,正巧落在丈夫的身體

上。仔細一看,秀才娘子心中大喜,這不是一顆活蹦亂跳的人心嗎?

  

   寇謙之如果晚生一千年,不管是什麼污血毒蟲,肯定會眉頭都不皺就一口吃下去。千百年來,無數成功和失

敗的事例教育人們:如果你可以確定眼前這個傢伙是真正的神仙,不管他給你什麼,儘管吃下去吧,越噁心

越好!

  

   因為,這些所謂的髒東西,其中卻蘊含了世上所有宗教,對它們的信徒們的一個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這

個要求只有一個字:

   ——信!

(三十一)

  

   有了這個「信」字,世上所有的奇蹟, 都會 的面前展現!
  

  寇謙之經過此次的教訓,明白了這個人間至理理。他獨自走下了嵩山勝觀峰,身後,兩條玉龍似的瀑布從天

飛落,水聲激激,大風把他寬大的袍袖,吹得呼呼直響。前方是一條什不見底的峽谷,裡面亂石嶙峋,寇謙之

順手丟了一塊岩石下去。只見岩石在亂石間跳躍不定,聲響如雷,然後漸行漸遠,終歸於靜!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寇謙之一聲長嘯,聲震山谷!心中的所有不快,盡在著長嘯聲中,一吐而空!

  

   走到山下,寇謙之就已經不是剛上山時,那個年輕、單純,有著狂熱修道精神的寇謙之了。他目光冷峻,面

色深沉,如同一口千年的古井,看不到一絲的波瀾。成公興飛昇之前的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腦海之中:不能成

仙了道,何妨一作帝王之師?

   但他心裡非常清楚,要想成為帝王之師,恐怕還得先成為真正的「天師」!否則,你兩手空空地從嵩山上

這麼走下去,別人憑什麼「信」 ?

   寇謙之對自己有很冷靜的認識,自己不是諸葛亮,從小就讀的就是帝王之策。運籌帷幄,排兵 陣那一

套,是肯定不行的!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應該是一個自知之明的人。這一點,寇謙之心中非常清楚。

   但自己又有著諸葛亮所不具備的優勢,這就是宗教的力量。人們可能因為政治而朝三暮四,但為了信仰,卻

常常願意捨身護法。多年的道教修煉,以及和成公興的早夕相處,寇謙之下的功夫,可不只是泛泛之輩所能想到

的。

   問題是,萬事開頭難,應該從何處入手呢?

   寇謙之雙眼眯成一條縫,眼光落處,是千里之外的江西龍虎山。那時,山上的天師張回,還沉浸在初等琉

璃寶座的喜悅之中。他絲毫沒有意識到,在遙遠的嵩山腳下,有一股巨大的威脅,正在隱然成形!

  

  不得不承認,寇謙之拿龍虎山的張家下手,的確是一招絕佳的妙手!張道陵飛昇之前的那個「非吾宗親子孫

不得傳」的遺訓,有其利,也有其弊。利處在於,它可以勉強保留張家千年來在道教中的地位;弊處在於,事情

的發展常常和人們的美好願意背道而馳。播下去的是龍種,收穫的卻往往是跳蚤。

  這就像後來的華人家族企業,如果硬抱著那條血脈不放,企業鮮有活過三代的。因為一家公司也好,一個教

派也好,關鍵的因素還是人才。你就是有再好的制度,也有可能被後來的歪嘴和尚唱壞。何況,制度是人制定

的,只要別人出一兩個更傑出的人才,便很可能創造出更優秀的制度。

  

  張天師們流傳六十四代,大家知道的還是只有張道陵和張魯。曲阜孔家延續兩千五百年,衍聖公家譜記載有

七十七代。但一般人只知道孔子,稍微讀過《論語》的人模糊地記得第二代叫孔鯉,其他的則統統默默無聞。後

來的衍聖公們,完全是靠著老祖宗的祖宗的陰德,無所事事地呆在曲阜的大房子裡。
   我們完全可以作這樣的假設,如果沒有孟子、董仲舒、韓愈、朱熹、程頤等這些不姓孔的儒家傑出人士,曲

阜的那所大房子,早在幾百年之前,恐怕就已經被人拆個一乾二淨了!

   張道陵的後人們的悲哀在於,他們根本沒有像孟子或朱熹這樣暗中助力的貴人,有的只是寇謙之這樣暗中拆

台的傢伙。還好張道陵選的地方不錯,山高皇帝遠,只要後代張天師稍微低調一點,一般都不會有人這麼無

聊,找上門來砸場子。

   另外我們不得不承認,也許是張道陵在天之靈保佑的關係吧,張家後代的運氣的確是非常的不錯!

  

   寇謙之下嵩山不久,北方就流傳開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從前,當天師道的後期新秀寇謙之先生,獨自一人在

嵩山之巔,封禪台上靜修打坐之時,忽然,天上祥雲繚繞,仙樂飄飄。道教的主神太上老君,帶著一眾道教著名

神仙,從天而降,集於山頂。

   據說,太上老君看著寇謙之這個青年才俊,笑得格外慈祥!他說:「自從張道陵張天師到我們這兒來之後,

地上這個職務荒廢已久。」

   ——一咦!有人聽到這裡就有了疑問,張天師的後人不是好好的在龍虎山嗎?怎麼太上老君這老兒的記性這

麼差?

  接著往下聽!太上老君說:「寇兄弟你道根深厚,對道家的理論有獨特的見解,前途無量啊!我代表天宮

道教理事會鄭重宣佈:授予你「天師」之號!並賜你《雲中音誦新科之戒》20 卷!從今以後,你要替我出去「三

張偽法」,重新清理人間的道教。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爾且好自為之……」

   ——等等!太上老君見面就送書,這一點大家都可以理解,畢竟成仙之前,他擔任過周朝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嘛!問題是,這「三張偽法」,到底指的是什麼?

三十二)

  

   太上老君口中的「三張」,指的其實就是祖師張道陵、嗣師張衡和系師張魯。他們為天師道設立的各種典章

制度,現在在太上老君口中,統統變成了「偽法」。

   如果這件事是真的,那說明太上老君這個人很不地道。早幾年,你大捧張道陵張天師的時候,怎麼沒有提

什麼「偽法」?現在看別人子孫闇弱,徒眾星散,就好意思落井下石?

   如果是假的,張家的子孫們就要注意了!這說明有人開始打張家的主意了。因為,按照中國人歷來的慣例,

當人們要打倒一個人、一支軍隊、一個政府等等之前,照例是要把他/它謚為「偽君子」、「偽軍」、「偽政府」

……

  

   不管是真是假,反正,寇謙之一下山,就著手開始廢除「三張偽法」了。從他採取的一系列措施,我們不難

看出,這個寇謙之是一個極端聰明、非常有心計的狠角色!

  

   他首先便是開罵,不過罵的不是龍虎山上的正牌貨,而是歷來的「反賊」們。不僅是罵了,他還罵得很難
聽:「下俗臭肉,如狗魍魎!」罵完之後,接著還要咒:「當疫毒臨之,惡人死盡!」這些話聽起來,簡直不像

出自修道之人之口。

  

   寇謙之不是皇帝,也不是皇帝的跟班。為什麼對皇帝的對頭「反賊」,罵得如此用心 ?

  他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當時,天師道在上層的名聲很是糟糕!張角、張梁兄弟的黃巾起義,打的是「太平

道」的旗號,有後人評論說,太平道和天師道,說白了就是兄弟關係,都是「道」嘛。要不然,張修怎麼會打著

正宗天師道的旗號,在蜀地起事響應?當時的皇帝拿他沒有辦法,後來的皇帝可一點都沒有忘記。

   所以曹操父子對天師道才下手這麼毒!事情眼看著告一段落,到了晉朝,孫恩又突然在東南沿海拉起桿子。

這好比在熱火之上,又澆了滿滿一大勺滾油。這下可好,無論南北,當官的提起「天師道」,腦海裡立刻會浮現

出另外兩個字——「反賊」!

  

   寇謙之這一開罵,皇上聽了龍顏大悅:鬧了半天,原來寇道長的天師道,和反賊不是一夥的呀?心下釋然,

負負得正,願意罵我們的敵人的人,當然是我們的自己人。

  

   搞定了上層的人物,寇謙之擦了把汗,馬上回頭去對付下面的。這就簡單得多了,老百姓嘛,不就是日求

三餐,夜求一眠麼?寇謙之宣佈:廢除五斗米制度,從今以後,加入天師道,再也不用背米上山了——當然,捐款

箱還是擺在那裡的,歡迎大家隨喜功德!

  

   天師道從東漢末年得來的綽號——「五斗米道」,從寇謙之開始,再也沒有人亂叫了。寇謙之這一招,表面看

起來,經濟上的損失不小,其實骨子裡的算計很深。

  彼一時,此一時,連年戰亂之後的北方地區,根本不能和東漢富庶的成都平原相比。張道陵的信徒背五斗米

來求個平安,簡直像我們今天上街花五塊錢買張體育彩票一般容易。到了寇謙之時代就不行了。陶淵明特立獨

行,不願「為五斗米折腰」,事情很是風雅!轉個彎來看,這個事件的深層含義是:當時絕大多數人,都是願意

為了這五斗米而折腰的。這還都是些當官的,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

  

  寇謙之的這個宣示一出來,立刻掀起了一股加入天師道的高潮!又不花錢,又可以求得長命百歲,運氣好的

還可以白日昇天,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也難怪龍虎山那邊收不到生徒!到後來,張天師打聽到這事,想

想實在是沒有辦法,只好緊跟形勢的發展,也忍痛廢除了心愛的五斗米制度!

  

  搞定了上頭搞下頭,兩頭都搞完了,但寇謙之的工作還是沒有忙完。忙什麼呢?攘外必先安內呀!張道陵

規定的世襲制度,帶壞了天師道的風氣。那些「治」的頭目 ——祭酒們,一看到上面父職子承,當然不甘心自己吃

虧!於是依樣畫葫蘆,老王祭酒死後,接下來的,依然是小王祭酒。站在一邊,失望萬分的張副祭酒、李副祭酒

恨得直咬牙!
  

  寇謙之很乾脆,把天師世襲制和祭酒世襲制一併取消!太上老君已經說了,龍虎山上那個小子是「偽」的,

正牌的是俺們寇天師。至於祭酒,徹底取消這個愚蠢的職位!以後的天師道管理人員,唯才是舉。咱們提前一千

五百年實行民主集中制,廣大天師道群眾投票選舉,最後由領導寇天師拍板定案。

   經他這麼一整治,天師道的組織煥然一新。以前打悶棍、蒙錢財的現象統統消失,道眾們個個心情舒暢,修

煉起來也格外用功。——但,且慢,先不要急著去煉,太上老君說了,「三張偽法」有問題,急著去煉啊,小心走

火入魔!

  

   問題出在哪裡?寇天師一針見血地指出:男女合氣之術(即「房中術」)有問題。「大道清虛,豈有斯事

!」

   很多老成持重的道士,聽了寇天師的話,頻頻點頭稱是!為了這個男女合氣之術啊,幾百年來,道士們可

被大小儒生們取笑慘了!

  

   和尚們出門都捏著一掛念珠,道士們則喜歡持著一支拂塵。這拂塵,還有一個較風雅的名字,叫「麈尾」。

麈是一種野獸的名字,就是人們常說的「四不像」。道士們手持麈尾 ,口談玄言,一副仙風道骨的樣子,很是瀟

灑!

   正在瀟灑得起勁的時候,前面搖著摺扇,走來了一個刻薄的秀才。見到道士,賊眼軲轆一轉,笑問:「道

長想必修為不淺,不知張道陵祖師傳下的男女合氣之術,有沒有研究啊?」

   然後先抬頭看了看麈尾,再故意低頭看了看道長的跨下,拖長聲調說:「唔……麈尾看起來煞是整齊,不知

麈柄是否也是堅硬無比呀?」

   道士氣得沒有辦法! 「麈柄」這詞,是個著名的雙關語,專指男人跨下之物。 去翻翻《金瓶梅》、《株

林野史》、《燈草和尚》之類的書,隔個幾頁,就會有一大堆出現!至於「麈柄」這個詞的由來,恐怕道士們的

「男女合氣之術」是功不可沒的。

  

   寇天師在宣佈廢除房中術的同時,宣佈了新的修煉方法:「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練。」。相對於傳

統的煉丹之術,寇謙之更提倡遵循「禮法」。底下的人多少有點摸不著頭腦,心說俺們這是當道士,還是要改行

當儒生 ?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是被人羞得不好意思才這麼做的。稍微明白一點的人聽到這一點,無不翹起大拇指讚

歎!這是寇謙之改革的第四招:向儒家主流派示好!

   當今神州大地,誰是老大,寇謙之還是清楚的。儒門家大業大,牢牢地掌握著政權。正如諸葛亮對劉備說

的,「此誠不可以爭鋒」。寇謙之心中的目標,只是想 除西來的佛教,穩坐第二把交椅。

   劉備當年,為了撼動老大曹操的地位,聯絡了老三孫權一起下手。結果,拚命奮鬥了幾十年,到頭來還是被
老大來個一鍋端!寇謙之對這段的歷史很熟悉,他想,現在天師道的地位,滿打滿算,只能排個老三。他盤算

著,如果要對付老二嘛……

  

   寇謙之把眼光,投向了端坐朝堂之上的,那些搖著摺扇的儒門高官!

(三十四)

  

   我?可以 想魏太武帝 到寇?之后的?本:表面上的恭敬——??——再??——恭敬——最后的??——发自?心的恭敬。

寇?之的“避谷?”和“扶乩法”又一次发?了作用,太武帝完全成?了他的“俘?”。

  但寇?之?是不?足。“上帝是上帝,?撒是?撒”,在?一点上,中国??的皇帝?,都分得清清楚楚。所以?格意

义上的政教合一的国家,一个都?有。唯一的政教合一的政?,?是天?道系???先生在汉中所建立的。从此之后,

便成?响。皇帝?遇到有高僧、仙?之 ,一般的做法是把他?供起?,放在一边敬着,等散朝有空的?候,再找?聊聊

天。寇?之先生可不愿意??做个聊天的?客。

  始光二年(公元 425 年),大夏王赫?勃勃病亡,其子赫?昌?位。在魏太武帝看?,?是一块大好羊肉,肥肥

地?在面前。吃呢,?是不吃?魏太武帝?然想去吃,要不然他的庙号中怎么有个“武”字?但朝中的大臣意见不

一,崔浩主?,另一实力大臣 ?嵩主和。 边争?不下,弄得皇帝心中也有些动?了。

   崔浩?他出了个主意:您身边不是有个天?寇?之先生??怎 忘了??他的意 ?

   魏太武帝点点头,但心中不以?然。出家人嘛,哪有什么好主意?不外乎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兵者,

凶器也”……?什 也不会?同去无故打仗的。

  

   那知寇?之先生的回答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此?必克,陛下以武?天运,?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太

平真君。”——您放心去打吧,老天?之所以派 下凡,?你的任务就是打仗啊!就像后?的梁山李逵一样,活在世上

的目的,就是??真真地多?几个人。

   太武帝信心大增,立刻出兵攻打大夏。寇?之先生作?他的精神支柱,随?前往,在左右出?划策。此役,太

武帝御??征,率一万八千??冲?陷?。?果大挫西夏,俘???万,??牲畜十几万 ,?夏人万余家,?旋而?。

   ?下寇天?的声望到达了?点!太武帝在国?公?宣?,要“崇奉天?,??新法”,并“敕天?及门弟子并列王公等

之上,不听?臣”。太武帝本人,在太延六年正式改年号?“太平真君”元年,正式宣布道教?“国教”,在“西教(佛

教)之上”。

   至此,成公兴升天之前,?寇?之 ?的“帝王之?”的目?,寇?之已经基本达到。

   ——可以想象龙虎山上的?天??,听到?个消息之后,?上的?尬神情。是的,?是 得庆?的一件事,天?道?于

成?国教了。不?,?事和天?道的正宗?承人?天?,却毫无?系!

  

   接下?就是?史上很有争?的“?佛”事件了。?于寇?之在??运动中的作用,??学者看法不一。不?有一点是肯

定的,?史上每次“佛?”的?候,站在皇帝身边的,总是有个?着拂?的的道士。
   不?,佛教本身在?次的?佛事件中,好像也?有不可推卸的?任。

   ——西方流?着一个故事。某个西方国家(好像是德国),教堂太有?了,兼并了无?的土地和农户。但与此

同?,国王却?得?有?法。干脆下令,强征教堂所拥有的土地。

   有个神父?前?征收土地的官??:“?心!伙?!”他恐 道,“ 知不知道自己正在??上帝的???”

   那个官?面无表情,干巴巴地?:“吾王?样做的目的,正是?了免除?多???上帝的?惑。”

   ——??北魏的情况有?之而无不及。皇帝于是就生气了:就算你庙里的佛像要?金,也用不着花那 多?吧?就

算你“度一人出家,胜造七?浮屠”,也不用弄得皇上打仗都缺乏兵源的地步吧?

  

   ?次的?佛,最痛快的是太武帝拓跋?,其次是崔浩。皇帝是?得荷包??,崔浩是?了一把?人的?!?看到无?

人头,随着自己的一声令下,滚滚落地之?,男人?的?力欲望,往往会得到最高程度的?足!

   比?痛苦的是全国的和尚;比?仇恨的是信奉佛教,但又敢怒不敢言的太子和 ?卑?族;比?郁?的是此次?佛

的 接理?指?者寇?之。

   作?一个???明的人,寇?之已 ?感到?件事情的收?。他凄凉地?弟子??:“?我寇?之在世之日, ?可以求得

荣华富貴,一旦我去世,??轮天?真?修成呵!”

   此?的寇?之,??佛并不?衷,他想趁自己在世之日,修建一个道教的?志性建筑物——?轮天?。到他???的?

候,?轮天?已经修了十八年,而寇?之自己,也已 年?八十?,垂垂老矣!

  

   太平真君九年(公元 448 年),离寇?之的?言不久。一个??的夜里,寇天?在尚未完工的?轮天?里悄悄仙

去了,享年八十三?。据佛教徒???,他死之前,腹痛不已,?是????。

   两年之后,?佛的直接推动者崔浩,奉命纂修国史,信佛的太子先表面?同他秉 直 ?;国史修成后,又借口崔

浩“?述国事,备而不典”,?其??,并?戮其九族。

   又?了不到一年,迫于?力,太武帝下令拆除?轮天?;半年之后,太武帝突然?止“太平真君“年号,改元“正

平”。

   十个月后,太武帝拓跋?被近侍刺死。因太子已死,由皇太?拓跋濬?位,是?著名的北魏孝文帝。他?位那

年,??十二?。?位小皇上?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即宣布解除?佛令,恢复佛教。

   北魏孝文帝后?的成就,除了迁都洛 ,彻底变法 化之外,就是花?了国家?政收入的四分之一,修建了著

名的佛教胜地洛阳龙门石窟。

  

   北天?道?边,寇?之死后,?然教团仍在活动,但再也?有出?任何杰出的人才,逐??于式微。

   北齐文宣帝高洋天宝六年(公元 555 年),道佛 教再次?行??会,道教再次失?。文宣帝下令?除道教,于

是北齐境?的道士,一?而空。寇?之的北天?道教团,至此便彻底烟消云散!

  

   仿佛?花一?,在近 百年的? 里,天?道的 ?大幅度地?向北方。激起了无?的火花,然后迅速熄?。最后,钟?


再次?回南方,停留在龙虎山??的山麓之上,??不已。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