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2

分离机使用说明书

KYDH206CD-23 型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前 言

KYDH206CD-23/KYDH206CD-2360型碟片式自动清渣油分离机,可用于船舶和其他国民经
济部门。用来清除燃油或润滑油中的水分和机械杂质,减少柴油机和其它机器的磨损,延长
使用寿命。

KYDH206CD-23/KYDH206CD-2360型油分离机亦可分离其它两种比重不同且互不相溶的

液体;或液体中固体微粒。但由于本机转鼓与物料接触零件系马氏体不锈钢〈2Cr13)材料

制造,故不宜分离对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腐蚀作用或对该类不锈钢具有不稳足影响作用的液

体,如需使用请与制造厂家具体联系。

本机为自动清渣油分离机,操作简单,大大减轻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经过精确的

动平衡校验,振动极小。
为了充分发挥油分离机的作用,正确操作和维护保养,延长油分离机的使用寿命,保
证油分离机的长期可靠运行,特编制使用说明书,对油分离机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分
离方法、使用维护、一般故障的消除办法等作了简要的叙述,以便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
参考、查阅。
分离机安全操作规则

分离机是一种高速旋转机械,工作时转鼓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为了保证操
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使用时应该严格遵循下述安全规则。
1 转鼓主锁环锁紧前,以及进出装置和其它紧固螺钉未紧固前,不能起动
分离机。
2 转鼓未完全停止之前,不能松开机器的任何部分。
3 若有异常剧烈振动,应立刻将转鼓充满液体,同时停车切断电源。
4 不允许用火焰加热或补焊转鼓主要零件,特别是转鼓体、转鼓盖、活塞
和主锁环。
5 转鼓零件不能和其它机器转鼓零件交换使用,即使同一型号也不可。
6 当主锁环“△”装配标志越过转鼓体的相应标志25°以上,不要再使用,
并和制造厂联系。
7 不要用机器去分离比购买机器时所要分离的有更大腐蚀性、更高密度和
不同特性的液体,如确实需要,应与制造厂联系。
8 每隔4个月检查转鼓零件的腐蚀和磨蚀损害情况,特别是转鼓排渣口,
主锁环螺纹等,如分离物料具有腐蚀性,那么检查次数还将频繁。
9 请使用制造厂提供的零备件。
目 录
一、主要技术性能 ………………………………………………………………………1-1
二、机器的安装和设备
1.机器安装 …………………………………………………………………………2-1
2.设备 ………………………………………………………………………………2-1
三、结构与传动
1.机械传动 …………………………………………………………………………3-1
2.摩擦联轴节 ………………………………………………………………………3-3
3.输油泵 ……………………………………………………………………………3-3
4.刹车装置 …………………………………………………………………………3-3
5.转鼓 ………………………………………………………………………………3-3
6.控制阀 ……………………………………………………………………………3-4
四、工作原理及操作
1.分离原理和分离装置 ……………………………………………………………4-1
2.分离装置选用 ……………………………………………………………………4-1
3.排渣原理和控制阀的操作 ………………………………………………………4-2
4.重力环选择 ………………………………………………………………………4-3
5.分离油温与油料粘度 ……………………………………………………………4-5
6.排渣时间间隔的决定(连续分离时间) …………………………………………4-6
7.油料的水洗 ………………………………………………………………………4-6
五、使用、维护和保养
1.润滑 ………………………………………………………………………………5-1
2.启动前的准备 ……………………………………………………………………5-1
3.启动和工作 ………………………………………………………………………5-2
4.排渣 ………………………………………………………………………………5-2
5.运行中检查 ………………………………………………………………………5-2
6.停车 ………………………………………………………………………………5-3
7.保养 ………………………………………………………………………………5-3
8.修理 ………………………………………………………………………………5-3
六、故障及其消除 ………………………………………………………………………6-1
七、转鼓的装配 …………………………………………………………………………7-1
八、机器拆装及专用工具使用
1.转鼓 ………………………………………………………………………………8-1
2.水平轴和立轴 ……………………………………………………………………8-3
九、备件目录 ……………………………………………………………………………9-1
主要技术性能 1
1.机型: KYDH206CD-23
KYDH206CD-2360
2.转鼓转速: 5860 r/min (KYDH206CD-23)
6015 r/min (KYDH206CD-2360)
3.用RC-30重柴油作为标准介质时,油分离机的主要技术规格见下表:

分离量 计数器转速 污油泵真空度 净油泵压力 泵流量


L/h r/min MPa MPa L/h
3000 72-75 ≥0.04 ≥0.20 ≥3000

4.油分离机配置交流电动机型号、规格见下表:

机 型 型 号 功率(kW) 频率(Hz) 电 压(V) 转速(r/min)


KYDH206CD-23 5.5 50 380 1440
Y132S-4-H-B3
KYDH206CD-2360 60 440 1750

5.油分离机在短期横摇22.5°,长期横倾15°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6.机器在高温下工作可靠,最高工作温度可达90℃左右。
7.机器外形尺寸:长×宽×高=1180mm×940mm×1360mm
8.机组重量:900kg
本产品按GB/T5745-1996《船用碟式分离机》制造和验收。

1-1
机器的安装和设备 2

油分离机在船舶上安装时,机器水平轴和船舶首尾方向应尽量一致,以减少船舶摇摆对分离
机的影响。

1. 机器的安装

① 油分离机的外形尺寸和安装尺寸见图一、图二;系统图见图三。
② 供油分离机安装的底板必须平直。如果底板不平,将使分离机底座变形,造成摩擦联轴
节的错位、偏移,导致启动负荷增加,并引起强烈振动,甚至完全不能启动。因此,油分离机安
装后必须保证摩擦联轴节上的摩擦筒与抛块座的中心线偏移不大于0.08mm;端面歪斜不大于0.15
°。

③ 为防止油分离机产生的振动传递给周围机器,或船舶的自身振动传给油分离机,应在油
分离机底座与基础之间装减震器。装有减震器的油分离机地脚螺栓旋紧后应加锁紧螺母。

④ 与排污道相连的接管,以及油泵的进出口管路,污水管道和冲洗管等处都应用软管连接。

2.设备

① 必须配备一只容积为35L的高置水箱,安置高度指水面到控制阀之间的距离,应有2.5~
3m;必须保证控制淡水的洁净,以免铁锈、泥沙和其它杂质进入控制阀,堵塞控制水通路并使活
塞上下失灵。
② 配备油加热器,供待分离的油料加热之用。
③ 装备热淡水管道,供冲洗水和水封水之用。

2-1
结构与传动 3

油分离机主要由机械传动,转鼓、控制阀、输油系统、机架和排污道等几部分组成。

1.机械传动

机座上有离心式摩擦联轴节,增速螺旋齿轮付、滑油箱、径向和轴向减震弹簧组、计速器及
油泵传动齿轮等机构。详见图2、图3。

立轴

机身

大螺旋齿轮

传动齿轮

测速器蜗杆

电动机组

摩擦联轴节

水平轴

图2 传动机构

电动机通过摩擦联轴节,带动水平轴,水平轴上的大螺旋齿轮带动立轴上的小螺旋齿轮,组
成一对增速传动,增速比为1:4,大螺旋齿轮右端的蜗杆带动计速器小蜗轮,组成一对减速传动,
减速比为20:1。即当计速器的转速为72r/min~75r/min时,油分离机已达全速。水平轴右端的传
动齿轮带动油泵。
立轴上部有一组(六只)呈辐射状的减震弹簧,吸收转鼓高速旋转所产生的径向振动。这组弹
簧经压力-变形试验,装入机器的同一组弹簧在压缩到同一规定长度时的压力差不超过49N。因此
这组弹簧中若有一个损坏,就必须成组更换。

立轴下部有吸收螺旋传动所产生的轴向振动的减震弹簧。
机座底部有调节螺杆,可调整转鼓的高低位置。

3-1
图3 油分离机纵剖面图

3-2
2.摩擦联轴节

离心式摩擦联轴节保证油分离机启动时的缓慢增速,减少电动机的启动负荷。
启动时,联轴节发热,并伴有冒烟;停车时,联轴节发出短暂的碰击声,都是正常现象。
启动完毕,转鼓达到正常转速,联轴节发热现象消失,并逐渐冷却至室温。
联轴节抛块的摩擦表面要防止油及润滑脂等类物质混入,否则会引起打滑,转鼓达不到
全速。

3.输油泵

分离机带有二台齿轮油泵,它们由水平轴右端的传动齿轮带动。一台向油分离机注入污油,
一台排出经分离的净油。油泵上有安全阀,调节的工作压力为0.3MPa,当管路上压力超过时,
安全阀打开,输油量减少。(见图4)

污油泵进口管路上应设滤器,防止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油泵而咬死。

为了防止启动和排污时的齿轮干摩擦产生噪音,降低寿命,可在污油泵的吸入管中增加旁
通管路。即把污油泵的排出口与吸入口接通。这样,启动和排渣时油泵不会干摩擦,减少噪音,
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4.刹车装置

油分离机外壳两侧各有一个刹车装置,当油分离机工作不正常需要迅速停车时,可在切断
电源后,打开刹车装置,缩短停车时间。

正常停车时也可使用刹车装置,但须等油分离机转速降低后再使用,否则摩擦片会迅速烧
坏、磨损。

5.转鼓
转鼓是油分离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需处理的液体在转鼓内进行分离工作。
转鼓主要由:转鼓体、活塞、分配器、碟片、分配器底、转鼓盖、主锁环、重力锁环等零件
组成(见第七节中图10〉。

转鼓体和分配器底之间有活塞,自动清渣油分离机就是靠活塞上升(密封)进行分离工作,活
塞下降(开启)进行排渣的。

3-3
活塞外圆表面和分配器底外圆表面装有橡胶密封环,防止活塞上下腔的控制水泄漏,如果
密封环损坏,控制水泄漏,活塞就会自动开启,油分离机便不能正常工作。
转鼓经过精确的动平衡校验,动平衡后的各主要零件都刻有记号,第二次重新装配转鼓时,
不许更换零件,并必须对准原来的装配记号。另外,转鼓底部的平衡块不得移动和修正,颈盖上
的去重或加重部分也不许更动。在同时安装几台型号相同的油分离机时,更要注意,决不允许把
这个转鼓的零件装到另一个转鼓上去。否则转鼓的平衡要受到破坏,油分离机工作时会产生强烈
的振动。

6.控制阀

控制阀是油分离机工作时的主要操作部件,通过它来完成密封,开启等工作过程。
控制阀由阀体、阀芯、接管和指示板等组成(见第四节中图5)。

3-4
B-B旋转
A-A

图4 输油泵结构

3-5
序号 代 号 名 称 数量 备注
1 22310126 从动轴 2
2 26230001 泵盖 2
3 21210022 支承座 2
4 25020008 从动齿轮 2
5 23030012 泵壳(一) 1

6 21120011 衬套 4
7 21140055 油泵座 1
8 22210005 主动轴 2
9 25630001 传动齿轮 2 KYDH206CD-23
25630004 传动齿轮 2 KYDH206CD-2360

10 23030011 泵壳(二) 1

11 11025021 主动齿轮 2
12 GB/T117-1986 A5X40 销 2
13 GB/T276-1994 6204 轴承 2
14 21320048 盖形螺母 2
15 21320049 六角扁螺母 2

16 20320008 弹簧座 2
17 21810021 弹簧 2
18 22810001 阀杆 2
19 JB/T7940.3-1995 12 油杯 2
20 GB/T881-1986 5X40 销 4

21 GB118-86 A8X50 销 4

3-6
工作原理及操作 4

1.分离原理和分离装置

油分离机是利用转鼓的高速旋转,使混合物中具有不同比重的油,水或机械杂质在离心力场
作用下获得不同的离心力,达到分离目的。
油分离机可根据不同的分离要求装成分水和分杂二种装置。(见第七节中图10)
(1)分水装置(参见图10左〉
分水装置工作时,待活塞密封后,必须向转鼓内注水,形成水封层。需分离的油料从分配器
内孔进入转鼓赶出部分水封水,达到两种比重不同的液体在离心力场中的液力平衡。污油从分配
器下部斜面上的孔进入碟片之间,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分离。轻质的油沿碟片外表面向中心流动,
从出油口甩出;重质的水和固体微粒则沿碟片内表面向外移动,不断置换水封水,从出水口甩出。
固体杂质通过水封区时,少量被水带走,大部分积聚在容渣空间,待排渣时排出。

(2) 分杂装置
分杂装置工作时,底碟片换用无孔碟片,颈盖上的环形槽内装皮环,挡住出水口,因此分
杂工作时切不可注水封水,否则不仅影响分离效果,而且会出现大量溢油以至不能分离工作。

污油从分配器中心孔注入转鼓,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无孔碟片的外空间,开始分离工作。
固体杂质和少量水分从油中分离出来,杂质颗粒沉积在转鼓内壁(容渣空间),水在周围空间,分
离后的净油沿碟片外表而向中心流动,从出油口甩出。

2.分离装置选用

当油中含有大量水分和少量机械杂质时,用分水装置工作。
当油中含有微量水分和大量机械杂质时,用分杂装置工作。
分离方法须根据油料的水分和机械杂质的含量来定,因此,在转鼓装配前必须要有油料的分
析结果。

在不知道油料中的水分和机械杂质的含量时,一般可先按分水装置工作。
当油中同时含有大量水分和机械杂质时,建议先按分水装置工作,清除水分和大部分杂质;
再用分杂装置工作,清除油中剩余杂质。

4-1
3.排渣原理和控制阀操作

转鼓的密封:
控制水通过控制阀被导入高速旋转的转鼓中进入活塞下部密封腔,产生的离心压力将活塞向
上推与转鼓盖上的密封环压紧,造成转鼓密封。
转鼓的清渣:
控制水通过控制阀被引入活塞上腔,产生的离心压力将活塞向下压。活塞下腔的水被迅速排
出,活塞下腔迅速泄压,活塞下降而开启,积聚的污物便从转鼓本体圆周上排污口排出。

手轮 批示板 伐体 阀芯

《M》:密封水孔
水从高置水箱来 《K》:开启水孔
《B》:补偿水孔


分水装置 渣 分水装置


排渣工况 油 排渣工况 箱

分离区

水封区
H=2.5~3m
容渣空间

密封环
活塞
排渣

密封环
活塞环

图5 控制阀结构及操作原理

4-2
控制阀的操作程序分述如下:
(1)《密封》:将控制阀转至《密封》位置时,阀芯上孔《M》与连接配水盘的小管孔
连通,水经配水盘喷入旋转的分流档板下腔,经分流档板和转鼓体上的孔3在离心力作用下进
入活塞下腔把活塞推上,活塞下腔注满水后,多余的水从孔4流出而进入排污道。
(2)《补偿》:将控制阀转至《补偿》位置时,在阀芯逆时针成90°方向上的小孔《B》,
与配水盘接通,水仍沿管道流入活塞下腔,但水量减少。分离工作时,控制阀应在《补偿》
位置。
(3)《空位》:将控制阀转至《空位》,阀芯上孔与配水盘通道全部切断,水停止流入
转鼓。
(4)《排渣》:将控制阀转至《开启》,阀芯上孔《K》与配水盘接通,配水盘将水送
至分流档板的上腔,经转鼓体上的四个孔1在离心力作用下流入活塞上腔,由于活塞上部水压
面积大于下部水压面积,所产生的压力差就将活塞推向下,把活塞下腔的水挤出,活塞开启、
渣物甩出。
排渣完毕,进行第二次密封时,活塞上腔的水从小孔5排出,活塞靠下腔密封水压力推上。
注意:油分离机停车后,控制阀必须放在“空位”位置。
为保证转鼓密封,开启正常进行,以下几点予以特别注意:
(1)保持控制水的洁净,避免因泥沙、铁锈及其它杂物进入转鼓堵塞通道及活塞圆周上节流
小孔5而使活塞密封、开启失灵。
(2)控制水箱必须按规定的高度安装(指水箱面)至控制阀之间距离为2.5~3m,即保证控
5 5
制作用水压力为0.25×10 ~0.3×10 Pa。

4.重力环选择

每台油分离机都配有一组不同口径的重力环以供选用。改变重力环口径,分水装置就可以用
来分离比重、比例不同的油水混合物。一般来说,在保证不破坏转鼓内水封的情况下,选用大口
径的重力环能获得最好的分离效果。
在离心力场作用下达到液力平衡的油水分界面,不能远到转鼓内壁周围,或者停留在颈盖外
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水封将被破坏。油就会经过颈盖外缘和水一道外流,造成出水口大量跑
油。
重力环口径可参考图6来选择。

4-3


比 重
重 力


测量比重的油温℃ 分离温度 ℃

线

图6 重力环选择
当知道被分离油料在某一温度下的比重和所选择的分离温度时,即可从图中查得较合适的重
力环口径。
例如:已知油料在35℃时的比重为0.840,油的分离温度为55℃,查重力环口径。首先在图6
左部表格从35℃向上引垂线,与0.840的水平比重线相交,由交点引斜线的平行线与分线相交,
再从交点向右作曲线的平行线,与分离温度55℃的垂线相交。最后,由此点向右作水平线与右侧
纵轴相交,此读数即重力环口径≈Ф114。

4-4
如果无法测定油的比重,则须经多次试验才能确定。

5.分离油温与油料粘度

油分离机的分离量和分离性能取决于油料的粘度、比重和分离温度。一般说来,粘度越低,
比重越小,分离效果就越好。油料的粘度和比重随着温度的提高而降低,因此,提高分离油温度
可以改善分离性能,提高分离效果。但是,当温度超过90℃时,油中水份就容易汽化,造成分离
条件的恶化。因此,分离温度最高不宜超过90℃,并在整个分离过程中力求保持恒定。
油分离机对油料的粘度要求(指进机前的粘度)为3~5恩氏度。在不超过最高分离温度的情
况下,力求被分离油料达到这一要求,以提高分离效果。参见图7油料的粘度、温度曲线。


粘 雷
度 氏 38℃ 50℃
恩 100 °F 122 °F


厘 秒

曲线1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18000秒
曲线2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6000秒
曲线3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3500秒
曲线4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1500秒
曲线5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1000秒
曲线6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600秒
曲线7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450秒
曲线8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200秒
曲线9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1800秒
曲线10在100F最大为雷氏Ⅰ100秒

图7 燃油粘度与温度曲线
注:虚线范围内为油分离机要求的粘度范围。

恩氏粘度为3~5°E;雷氏Ⅰ为90~170秒。

4-5
6.排渣时间间隔的决定(连续分离时间)

两次排渣之间的分离时间决定于被分离油料的杂质含量。在已知油料的杂质含量和所需的分
离量时,则可以从图8中查得大概的时间间隔。
例如:油中含渣时为0.3%,分离量为2000L/h,则得排渣时间间隔约为20min。
但在实际操作时,排渣时间间隔应短于查得的数据为宜。为防止淤渣在转鼓内结成块状不能
自动排出,排渣间隔应不超过四小时。
排渣时间间隔(min)

分离油料中机械杂质含量(按重量比)%

图8 排渣时间间隔

7.油料的水洗

油分离机作分水装置时,可用于水洗。
当油中的含水量不大于40%时,用热淡水清洗可以洗去油中的可溶性酸、有机酸及一些钠的
混合物。
注入的热淡水温度须比被分离油料的温度高,一般高5℃左右。
注入的热淡水量一般为分离量的1%~2%。
必须说明,当分离的润滑油含有溶于水的添加剂时,就不能用水洗,否则将把油中的添加剂
分离掉,影响润滑油的性能。

4-6
使用、维护和保养 5

1.润滑

润滑是保证机器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滑油牌号不当,滑油油量过多或不足,滑油油质变化
等均会引起润滑条件恶化,造成严重后果,用户在使用应予特别重视。
油分离机运行时,水平轴轴承、立轴轴承是靠螺旋齿轮旋转飞溅起来的油来润滑,同时也润
滑传动齿轮本身。
齿轮箱内滑油通常采用N68(GB443一84)机械油(相当于原GB443一64为40和50号机械油)。油
分离机在热环境下工作或分离高温油料时,齿轮箱内温度会显著升高,此时须采用较高粘度的润
滑油。
齿轮箱内润滑油量应保持在油位观察盖板上两“红色”刻线区间内,约为润滑油浸没大螺旋
齿轮的半齿到一齿为宜。滑油过多或过少均会油温上升,增加功率消耗。
油分离机工作后第一次换油在运行250h后进行,以后视滑油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决定滑油使用
期限,换油时应仔细清理油箱底部。
齿轮油泵是借机器工作时油流经泵而进行润滑的,因此泵不得长时间空载运转。在油分离机
工作前须预先在油泵油杯中注满润滑脂。
转鼓拆卸后重新装配时,下述部位均应涂以润滑剂或润滑油。
① 重力锁环与转鼓盖螺纹处应涂以二硫化钼润滑剂。
② 主锁环与转鼓体螺纹应涂以二硫化钼润滑剂。
③ 主锁环与转鼓盖配合处应涂以二硫化钼润滑剂。
④ 活塞内孔和外圆与转鼓体圆周配合面处应涂以薄层机油。
⑤ 转鼓体锥孔表面和立轴锥面均涂以薄层机油。
注:上述各零件见图10转鼓结构图。

2.启动前的准备

① 按分离要求(分水法或分杂法)装配转鼓;
② 松开制动器(刹车)和止动杆;
③ 转动转鼓是否灵活.有无卡住现象;
④ 电动机和油分离机底座螺栓是否固紧,机盖手轮有否旋紧;
⑤ 检查齿轮箱内润滑油是否在油刻线区间内,油泵油杯是否充满润滑脂;
⑥ 高置水箱是否充满清洁淡水;
⑦ 检查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第一次启动和检修电器设备后必须检查,否则绝对不允许开
车)。
⑧ 分离油料是否加热至所需之分离温度(根据油料粘度适当选择加热温度)。参见图7。

5-1
3.启动和工作
① 检查机器各部分均正常后,启动电机,测得测速器转速为72r/min~75r/min则表明转鼓
已达到额定全速,整个启动时间小于6min。
② 启动完毕后,将控制阀转至《密封》,仔细听机器噪声发生一个由强变弱的明显变化,
即活塞已被推上,此时从排渣口观察孔检查,排渣口有水流出,可将控制阀转至《空位》。
打开进水装置直通旋塞,引热淡水入转鼓,转鼓注满水后(此时出水口有水流出)关闭旋塞,
检查转鼓密封情况在排渣口观察孔处观察,见排渣口水逐渐减少,直到无水流出,即密封良好。
③ 在确认活塞已密封的情况下:
A 转鼓按分水装置工作时,向转鼓内灌水,当出水口出水时,表明转鼓内已建立水封,停
止注水渐渐打开进油阀开始分离工作。
B 转鼓按分杂装置工作时,即可渐渐打开进油阀,开始分离工作。按分杂装置工作时,切
记不应向转鼓内注水封水,否则会影响分离效果。
④ 若发现机器运转不正常,有异常的噪音和振动时,须停车检查。

4.排渣

(1) 关闭进油阀;
(2) 开启热淡水冲洗阀,赶走转鼓内部份剩油;(此赶油过程对分杂装置应注意,加入水量
不宜太多,以免将冲洗热水带入净油中去,影响分离效果。)
(3) 将控制阀转至“开启”位置,听到排渣时污物甩出的冲击噪音后,即排污结束,可将控
制阀转至“空位”位置;
(4) 若油料粘度大或油中杂质较多时,则可将冲洗排渣过程反复几次,使转鼓内污物排除干
净;
(5) 排污操作完毕后,将控制阀转至“密封”位置重新密封,再转至“补偿”位置,继续分离
工作。

5.运行中检查

(1〉分离机运行时,应经常注意齿轮箱中滑油是否适量,有无变质,如已变质应予以更换。
(2) 检查油泵填料函处密封是否良好,有否漏油现象。
(3) 经常检查转速,测速器转数应为72r/min~75r/min。
〈4) 电机工作温度和齿轮箱润滑油油温是否过高。(滑油油温在环境温度为40℃,分离油料温
度在85℃时应不高于50℃)。
〈5) 机器是否有异常振动和噪音出现,如发现应立即停车,查明原因,予以消除。
(6) 出水口是否跑油(水中带有“油花”是允许的)溢油观察孔是否溢油,如发现应予以消除。

5-2
(7) 分离机正常工作时,排污道口应无油、水流出。如发现有油或水流出,说明转鼓密封破
坏,须停车修理活塞密封面或更换密封环。
(8) 分离温度和分离量有否变化(应力求保持恒定)。

6.停车

(1) 切断加热器蒸汽汽源;
(2) 切断进油,如果分离的是高凝点重油,且油管外未加蒸汽套管时,则在切断进油前应改
变油源,接通轻柴油运行数分钟,否则必须将分离机前后管路中的油吸光或放掉,以免油凝结在
管路内影响下次启动;
(3) 开启热水冲洗阀,赶走部分剩油;
(4) 控制阀转至“开启”位置,排渣冲洗转鼓,热水冲洗排渣过程可以反复数次,使转鼓内
污物冲洗干净;
(5) 控制阀转至“空位”位置;
(6) 切断电源,为使分离机尽快停车,允许转速降低后(约2000r/min左右)使用制动器(刹车)。

7.保养

(1) 油分离机每次使用完毕,反复几次热淡水冲洗,并排渣,将转鼓内污物冲洗干净,同时
应经常清除在过滤器中沉积的污物。
(2) 应定期(约两个月)检查转鼓内各配水孔是否堵塞,并清洗干净。
(3) 控制阀应定期检查,并涂油脂润滑、防锈。
(4) 油分离机出厂有效油封期为一年,超过油封期或长期停车不使用时,应重新油封。

8.修理

(1)转鼓若更换主要零件
(转鼓体、活塞、转鼓盖、分配
器、颈盖、主锁环等),必须重 修理后保证尺寸不小于1mm

新进行平衡。
其许用不平衡重径积:
M≤0.001×W(g·cm)
其中:W---转鼓重量(g)
(2)活塞密封面损伤时,可
按图9修理。

图9 活塞修理

5-3
故障及其消除 6

序号 故 障 一 般 原 因 消 除 办 法
控制阀已转至 (1)高置水箱无水; (1)充注控制水;
“密封”位置,转 (2)控制阀泄漏,管道堵塞; (2)修理,使之不漏不堵;
鼓不能闭合。 (3)活塞环损坏; (3)换新;
1
(4)尼龙密封环损坏; (4)换新;
(5)立轴高度不对; (5)调整至要求高度;
(6)活塞外圆上小孔5堵塞。 (6)疏通。
控制阀已转至
检查同上(1)(2)(3)
2 “开启”位置,转 (1)更换新密封环。
(1)分配器底上密封环损坏。
鼓不见开启。
(1)重力环选择不当; (1)更换合适的重力环;
3 分离效果不良 (2)分离油温太低; (2)提高至合适分离油温;
(3)转鼓内积渣太多。 (3)增加排渣和冲洗次数。
(1)进油阀开启太猛,水封破坏; (1)重新水封,缓慢地打开进
(2)水封水太少; 油阀;
(3)重力环口径太大; (2)增加水封水;
4 出水口大量跑油
(4)分离油温度降低; (3)调换重力环;
(5)净油泵失去工作能力。 (4)提高到合适油温;
(5)检修油泵。
(1)进油阀开启太快、进油太猛; (1)关阀,再缓温进油;
5 大量溢油 (2)分离时间太长,积渣过多; (2)排污后再进油;
(3)分离量大,重力环口径小。 (3)减少流量,换重力环。
(1)转鼓零件未“对号入座”或没 (1)检查并纠正装配错误;
对准装配记号; (2)更换损坏件;
(2)啮合齿轮或滚动轴承损坏; (3)适当固紧;
出现异常振动
6 (3)部分紧固件松动; (4)作调整使之不碰;
或噪音
(4)转鼓与机盖或配水盘有擦碰; (5)冲洗干净;
(5)排污不净,转鼓内积污不均; (6)滑油箱加油。
(6)齿轮干磨。
(1)滤器堵塞; (1)清洗;
油泵真空度、 (2)安全阀泄漏或安全阀弹簧太 (2)清洗、研磨阀座;调整弹
7
压头或排量不足。 软; 簧压力至要求范围;
(3)油泵端面间隙太大。 (3)调整间隙。
(1)污油柜油面太低; (1)油柜灌油;
(2)油料粘度太大,管路凝结; (2)加热,降低粘度,建议按
污油泵抽吸不
8 (3)吸入管路漏气; 第五章中停车一节操作;

(4)油泵传动齿轮推销折断。 (3)修正管道密封;
(4)换锥销。
(1)刹车未松开; (1)松开刹车;
转鼓转速上不
(2)摩擦联轴节内混入油脂,摩擦 (2)清洗或拆换摩擦片;
9 去,达不到规定转
片磨损、打滑; (3)检查电机及电气设备。
速。
(3)电动机或电气设备故障。

6-1
转鼓的装配 7

当装配几台同一型号的油分离机的转鼓时,切不可互换转鼓的各零部件。为了避免混淆,应在
各个转鼓的零件上打各自的装配记号。

转鼓的装配可在立轴上进行。参见图10和图11。
1. 仔细清洗转鼓的所有零件,检查各密封环的完好性,并疏通各通道和小孔。(特别是活塞
外圆上的小孔见图5。)

2.将转鼓体(26060011)倒置,分流挡板(21540010)外圆表面涂白漆薄层,对准二小孔位置,
用槌轻轻打入转鼓体,用M6×14(GB68-85)螺钉拧紧并在螺钉槽上铆牢。使用中若无异常情况,
用户不必拆卸。

3.立轴锥面及螺纹处涂少许滑油,将转鼓体装上立轴,用立轴螺母(20330011)逆时针方
向固紧。

4.密封环(21030058)装入转鼓体(注意使环的平面朝外),将预先装好密封环(21060027)
和衬簧(21800011)的活塞(26760024)内外表面涂滑油装入转鼓体。然后将装好密封环(21060028)
和衬簧(21800021)的分配器底对准装配记号装入转鼓体,此时可以用紫铜棒均匀地锤打分配器
底,使之平稳地滑入活塞内圆。

5.将分配器(26150034)装入转鼓体,注意使分配器上的有孔筋对准分配器底上的导销
(22000140)。

6.根据分离方法将碟片按顺序套入分配器。分水装置时用有孔碟片(11018053)作为第一
片;分杂装置时用无孔碟片(11018054)作为第一片。然后按顺序装碟片(11018008)和最上面
的八个无边碟片(11018007)。

7.装入颈盖(26160038),若采用分杂装置,则应将皮环(21040060)装在颈盖的密封槽
内。

8.装定位块(22000139)装在转鼓体外圆壁孔。

9.将装好密封环(21060073)的转鼓盖(26160039)的装配缺口对准定位块放入转鼓体。
(装主密封环时允许用热水加温,嵌入密封槽时可以用平整的木板搁在其上轻轻敲打,使环平坦
嵌入。)

10.用工具(1)逆时针方向将涂有滑油的主锁环(26260018)旋紧,直到装配记号。

11.将顶密封环(21040059)和根据油质而选定的重力环(23040041)装上转鼓盖,并用重
力锁环(21340036)锁紧,用工具(2)逆时针方向旋紧。

7-1
图10 转鼓装配图

7-2
序号 代 号 名 称 数量
1 26060011 转鼓体 1
2 26760024 活塞 1
3 21060027 密封环 1
4 21060028 密封环 2
5 26150034 分配器 1

6 21060073 密封环 1
7 26160038 颈盖 1
8 26260018 主锁环 1
9 11018008 碟片 90±3
10 26160039 转鼓盖 1

11 11018007 无边碟片 8
12 21340036 重力锁环 1
13 21040059 顶密封环 1
14 23040031 重力环 1
15 21040060 皮环 1

16 11018053 底碟片 1
17 11018054 底碟片 1
18 22000139 定位块 1
19 21800021 衬簧 2
20 21800011 密封环衬簧 1

21 21540010 分流挡板 1
22 GB68-85 M6X14 螺钉 6
23 26760025 分配器底 1
24 21030058 密封环 1
25 22000140 导销 2

7-3
11018007

11018008
21340036
用工具2
23040041 11018053
11018054
26260018 用工具3
用工具1
22000139
21040059
26150034

22000140
26160039 21060028
21800021
用工具7、6
21060073
26760025
21040060 21060027
21800011
用工具7
26760024
21030058
26160038
20330011 用工具4

用工具5
26060011

21540010
M6X14

图11 转鼓拆装

7-4
机器拆装及专用工具使用 8

1. 转鼓

(1)用固定杆旋入转鼓体外圆表面的槽内,止住转鼓,不使其转动。
(2)用主锁环扳手(图12)按顺时针方向旋出主锁环。若需更换重力环时,应先用重力锁环
扳手(图13)按顺时针方向旋出重力锁环。

图12 图13

(3)拆下转鼓盖,可用重力锁环做为起吊工具。
(4)用手柄螺栓吊出分配器和碟片组。见图14

手柄螺栓

图14

8-1
(5)用圆棒按顺时针方向旋出立轴螺母后,若不需拆卸分配器底和活塞,可将固定杆松开,
直按用螺杆旋入转鼓体,使其与立轴脱开后取出转鼓体。见图15

立轴螺母 圆棒
旋松
螺杆

图15

(6)将两只止动垫块对称地放在活塞外圆上平面(注意不得放在密封面上),并使其插入在
转鼓体排污槽,然后用拉模将分配器底拉出;取下止动垫块和本体上定位销后,可用拉模取出活
塞。见图16

组合拉模

止动垫块

固定杆
图16

(7)松开固杆,用螺杆把转鼓体从立轴上脱开。
(8)转鼓装配可按相反的顺序进行,装配时必须注意:
a. 各处的橡胶密封环有否损坏或膨胀。
b. 尼龙密封环密封面有否损伤。
c. 装配时必须对准记号、方向。

8-2
2.水平轴及立轴

(1)拆下油泵控制阀、电动机及防护罩、侧盖及计速器传动机构和转鼓。
(2)将轴承同水平轴全套从机器左边一起取下。
(3)取下配水盘、盖子及甩水片。
(3)用拆罩体扳手卸下罩子。见图17

立轴

旋松

拆罩体扳

图17

(5)用双头扳手(图18)拆下缓冲器上支承帽及缓冲弹簧后,将立轴全套从上部取出。立轴
上轴承压紧螺母用双头扳手顺时针方向旋出,轴承用重力套取出(图19)。

图18 图19

8-3
(6)水平轴端摩擦筒压紧螺母,可用双头扳手(图18)卸下。
(7)重新装配时,立轴高度可用机座下面螺杆进行调节,其尺寸应符合图20的要求。

分流挡板 配水盘

图20
(8)专用工具清单见表4

表4
序号 名 称 数量
1 主锁环扳手 1
2 重力锁环扳手 1
3 手柄螺栓 1
4 圆 棒 1
5 螺 杆 1
6 止动垫块 2
7 拉 模 1
8 拆罩体扳手 1
9 双头扳头 1
10 重 力 套 1

8-4
备件 9
序号 代 号 名 称 数量 备注
1 21210022 支承座 2
2 21060027 密封环 3
3 21060028 密封环 4
4 11025020 大螺旋齿轮 1 KYDH206CD-23
11025027 大螺旋齿轮 1 KYDH206CD-2360
5 21060073 密封环 3

6 21120011 衬套 4
7 21220018 玻璃管 1
8 11018008 碟片 6
9 21030059 垫圈 1
10 21030065 密封环 2

11 11018007 无边碟片 1
12 21040059 顶密封环 1
13 21020053 垫圈 1
14 21040060 皮环 1
15 21210023 玻璃管 1

16 27520003 刹车片 2
17 27530012 摩擦片 4
18 20030003 玻璃片 1
19 21030058 密封环 3
20 21030009 垫圈 1

21 21030064 垫圈 1
22 21230028 灯泡罩 1
23 21810024 缓冲弹簧 6
24 21070080 垫圈 1
25 21820006 底弹簧 1

26 GB/T276-1994 6209/P5 轴承 1
27 S23 2C-15 220V 15W 插口指示灯泡 5
28 GB/T301-1995 51205/P5 轴承 1
29 GB/T281-1994 1206/P5 轴承 1
30 0~100°C G1/2 L=60 带保护套温度计 1

31 HG4-692-67 PD50X80X12 油封 2

9-1
注 册 商 标 注册商标证号:第 501460 号

核定使用商品:第 7 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
签 发 机 关 : 商标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
(厂址:南京中华门外新建)

邮政编号:南京 210039
邮政信箱:南京 3901 信箱
传 真:(025) 86702104
电 话:(025) 86702116
电子邮件:SEPARATOR@LUZHOU.COM.CN
网 址:HTTP://WWW.LUZHOU.COM.CN

分离机研究所计算机室排版
(2005 年 5 月第一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