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健康熱話

有義有情
診助病患

報導:陳筱柔
圖:林淑娥/謝維彬/Assunta/慈濟提供

窮人,沒有生病的權利?“義診”,是現代冰冷醫療體系下,人道關懷的溫暖曙光。

廣 義來說,義診,是醫務人員在主管部門、醫療機構或非營利機構等的組織下,走進醫
療資源不足地區,走進人群展開防病、治病、提供醫療援助,實現人道關懷,提 高群眾
醫療保健知識的診療,而非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活動。服務對象一般包括貧苦大眾、福利
卡持有者、行動不便者、殘智障者、年長者、遊民乞丐、原住民、缺 乏醫療資源的區域
或低收入戶等。
奉獻自我 助人為樂

當醫療結合慈善,除了惠及貧苦人家,更把醫療觸角伸向繁華背后的陰暗角落。

鄭榮煇: 醫術醫德一樣重要。

一個月前,經過非法木屋區、陳舊店面、擁擠街道,兜兜轉轉來
到位于半山芭路的慈濟義診中心。一進門,明亮寬敞的等候廳和
外面紛紛擾擾的世界,形成強烈的對比。

整齊有序的掛號處、領藥處、中醫、牙醫、化驗室及兩間西醫看診室,讓進來的
人莫名覺得安心。訪問當天在做義診的其中一位家庭醫生鄭榮煇,有些靦腆,但
還是掩不住柔軟內心的人性光輝。
“ 在沙巴政府醫院服務時,我就加入了慈濟義診的團隊,沙巴很多住在偏遠山區的
病人往往需要走一兩天的路才能來到政府醫院診所,有些孕婦甚至因為無法到醫
院, 導致難產。”雖然回到吉隆坡結婚生子后,必須抽出時間陪伴家人,為義診
付出的時間相對變少,但他還是在能力範圍內定期到慈濟義診中心為免費醫療盡
一分心 力。

沙巴州是全馬赤貧部落之一,也是瘧疾蔓延率以及婦女難產率極高的地區。至今
慈濟定期分別在東馬一帶應原住民的需要給予牙科、婦科、兒科、內科門診及衛
教宣導等服務。

“幫助別人的同時,看清楚自己,修身也修心。我覺得自己在義診中心,是一種學
習。義診是一種完全奉獻自我的精神,可以免費為病人服務,帶給我很大的滿足
感。如果可以,未來希望在義診這條路上做得更好,能夠在理想和現實中找到平
衡點,當個全職的義診醫生。”

對他而言,醫生必須具備醫術和醫心,專業技術和醫德一樣重要。義診,不僅僅
是醫治病患,也必須盡量把每個病人當家人,陪伴病人聊天,讓他們了解自己的
情況,教育病人,和病人站在統一陣線對抗病魔。醫患之間良好互動,才能更有
效治療疾病。

陳揚信: 看到別人生命苦相,才懂得見苦知福……

陳揚信是義診中心行政義工,因為厭倦工程師複雜的環境和工作性
質,放下名利物欲需求,兩夫妻一起走進全職志工的世界。對于一
個年輕人來說,放棄高薪厚職,加入義診行列,到底能夠得到什么?

“ 人生該有的有了,少欲知足,就會看到快樂。在義診中心工作,每天的心情、智
慧成長都不一樣。在這裡,你會看到形形色色的人,只要有需要幫忙,不管任何
種 族、膚色,就算是流浪漢,我們都會幫忙。每每看見走進義診中心的貧苦病患,
我就會覺得很多人的人生,原來都很苦,看到別人生命的苦相,才懂得見苦知福,
珍 惜自己的幸福。”

走在“義診”或“慈善”路上,究竟可以擁有什么,其實沒有標準答案。但可以
確定的是,選擇志願付出的人,追求的是更雋永的滿足,而不是眼前看得見的利
益。

義診的真正目的,是幫助所有因貧而疾、因病而貧的人守護健康,對于揚信而言,
能夠真正幫助有需要的人,讓病人可以改變生活,就是最大的快樂。

“對我來說,義診中心是一個能讓很多人有機會付出,也讓很多人有機會受惠的地
方。”
路德: 流動義診延續修女為窮人服務精神

亞松大醫院的前身由充滿愛心和奉獻精神的修女們開啟,走過困苦
年代,因此,更能夠體會貧病患者的需要。流動義診服務延續的,
正是為當年修女們為窮人服務的精神。

路德醫生(Dr. Lourdes)和李香護士都是亞松大醫院(Assunta Hospital)流動義診


的中堅分子,當中,還包括無數奉獻自我為貧病者服務的醫護人員,才能讓流動
義診計劃落實。

“雖然,流動義診能夠提供的醫療服務有限,以早期發現疾病、治療小病痛、社區
關懷為主要訴求。其中也包括一些簡單的血糖、血壓檢驗。但是,至少能夠盡力
而為。”路德醫生說流動義診的概念其實只是延續了 60 年代修女們訪視各個貧苦
地區的理念。

“施比受更有福,能夠付出才是最大的滿足,這是我們一直相信的。”路德醫生和
李香護士眼中散發著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

李香: 義診是一種付出的快樂

流動義診其實也間接是發現重大疾病、教育民眾的管道。

路德說:“曾經有個乳癌患者,發現乳房有問題但沒有看醫生,后
來和朋友趁著義診時來看我們,當時,她的乳房已經完全變形了。
但是,她卻連癌症是什么都不知道,這是非常讓人心酸的。透過流動義診,我們
能夠適時地教育病患相關的醫療知識。”

“其實,病患看到我們都很高興,我們也一樣。眼看他們的健康獲得改善,貧苦人
家的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長,有些病患,排隊純粹只為了想感謝我們,這些都是金
錢買不到的滿足。”每個月的義診活動,對李香來說,不是工作,而是一種能夠
付出的快樂時光。

雖然資源、時間都有限,但路德醫生義診時都會盡量抽時間陪病患聊天、教育他
們:“我們也遇過純粹只想和醫生聊天的精神病患,尋找心靈慰藉,日子久了,
醫療團隊和社區居民之間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即使在別處看了病,還是會來詢問
我們的意見。”
這一刻,我突然想起一句話,醫療,不只醫病,還要醫心。無論是慈濟的長期性
義診,或是像亞松大的流動義診,除了醫治疾病,更多時候,是適時起到救濟貧
苦、守護健康、守護生命的作用。

對窮苦人家而言,義診,就如豐潤的雨水般,溫暖了心、也守護了身體。

▎義診5大類別

義診,顧名思義,是為義務患者或有需要者診察疾病,有時包括施予簡單治療或
手術(視義診規模而定),屬于一種公益活動。目前,義診一般可分成以下幾種
情形:

◎非營利組織或社會關懷單位出于人道關懷立場,為貧苦大眾或偏遠鄉區居民提
供免費醫療服務。

◎由醫院主催,醫護人員共同參與,進行義診以回饋社會。

◎配合特定疾病醒覺日,由相關單位主辦之一次性或年度性義診活動。

◎由國際組織發起,巡迴世界各地貧窮國家的世界性義診活動。

◎其他不定期舉辦之小型義診活動。

▎義診資訊站

*慈濟義診

馬六甲義診中心:06-2866469

吉隆坡義診中心:03-21421567

巴生義診中心:03-51612048/51616978

檳城慈濟洗腎中心:04-2297211

服務對象:提供免費醫療服務予符合資格的對象,除了慈濟長期照
顧戶,還包括原住民、獨居老人、殘障人士、民間福利中心如敬老院、孤兒院及
殘障中心、持有政府福利卡的低收入戶、園坵勞工、遊民乞丐、社區低收入戶及
清寒學生家庭等等。

*亞松大流動義診:

03-76807000
服務對象:目前每月第三個星期六在巴生特定區域提供免費流動醫療服務,未來
計劃擴大服務範圍至其他巴生谷地區。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