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建築就像靜默的說唱者,沉默而忠實地為我們記錄了社會的更迭。住在建築物裡

的人們更用生命去書寫那些就要被遺忘的歷史、用生活去記錄那些快要被淘汰的
生活方式。

台北市萬華區,就有一個大型的社區,它從未真正興盛卻面臨了衰落。在它被拆
除、改建之前,讓我們再回首一次,關於那些老建築的吉光片羽…

錯綜複雜的迷宮----圓樓

俗稱「圓樓」的華江整建住宅,靜靜地佇立於華江橋頭,主要由數棟弧形建築組
成;分別以華江橋頭為中心呈圓形、放射狀沿展開來,只要不到三分鐘,就可以
走遍四個里。

走進圓樓後,迴旋而蜿蜒的長廊有如迷宮,每個樓層的中段或末段,又有通往
更上層的隱密樓梯。稍顯陡峭的樓梯沒有燈,即使是艷陽高照的正午,也僅能憑
藉著樓梯盡頭的光源前進。

空中走廊連接著圓樓的各棟建築物,底下是台北市擾嚷而不停歇的車潮,與偶
爾在天橋上曬曬衣服、種種花的悠閒居民形成對比。

停留於 50 年代的老建築

「日據時期這裡叫做會社尾,在厝建起來之前是一大片菜園。」居住在附近、八十
五歲的張鄭琴說。百餘年前,台北糖場從萬華區大理街一帶沿伸,圓樓的舊址也
涵蓋其中。

民國五十七年政府整合附近土地,整建成一系列的住宅。世居萬華、曾居住當地
廿年的張世雄回憶道,當時他剛退伍,全家搬到圓樓附近居住,那時才剛闢好
路,沒什麼大樓,只有一群群的矮房子,圓樓也是民國五十九年才開始興建。

華江里里長楊華中回溯當時的時代背景,表示民國五十年代正逢台灣經濟起飛、
產業多樣化,於是興起住商混合的建築風潮。一樓建成挑高、坪數小、格局淺,與
二樓相同建為商家,三四樓則變成三房兩廳,適合家庭居住的形式。

中華商場與圓樓同期落成,兩者皆是模仿新加坡當時的建築型式,為商場的用
途。張世雄感嘆地說,原先還設計了地下街,但發展不如預期,「從地下街變成
停車場,最後淪為堆積雜物之處。

「它從來沒有興盛過…」楊華中說。在每個樓層前特意為顧客保留的寬廣長廊,現
今只是居民曬衣,鄰居間閒話家常的地方,美好願景終成海市蜃樓,在人煙稀
少的情況下,店面也就成了一間間的民宅。

民國八十一年,中華商場因都市規劃及捷運建設需要而拆除,圓樓是台北市僅
存的五○年代住商混合建築。

最後一間理髮店

繞過圓樓的轉角,迎面而來的是一間小巧的理髮店。店內不到十坪大,洗頭也
維持舊式洗手台的方式沖洗。店外簡單而小巧的招牌只寫著「理髮店」,搭上門
前隨興擺放的幾張籐椅,在在都顯示出這個社區的簡樸與自在。

理髮店的主人是現年七十六歲的趙汝欽,民國三十八年隨國民政府移居台灣後,
便在台北落腳。十四歲就開始理髮師生涯,他笑說:「我女兒都退休了,就我剪
了六十幾年還在剪!」圓樓還沒開始建造,他便居住在此地;圓樓蓋好之後,
就自然而然地在二樓開起了理髮店。

隨著圓樓社區人口的凋零,趙汝欽的生意漸漸清淡,他稍帶感傷地說:「現在
年輕人都不會來這裡剪啦!」但六十年的職業生涯,仍讓他養出了一批老主顧。

趙汝欽說,因為年歲已高,打算在明年退休。但退休之後,他也不打算搬離圓
樓,因為「住了六十年,也都住習慣了,沒想過搬出去!」

褪色的傳統社區
楊華中想起以前商機較好時,轉角還有兩三間柑仔店,也有小吃、玩具店,但
現在全都收掉了,只剩一間理髮院。

經歷過圓樓興衰的張鄭琴說:「現在人卡少了,空厝變卡多。」楊華中也表示,
這老社區外來者少,大多為世居於此居民,「老社區住著我們一家三代人,它
伴著我們一起長大。」

現在新式大廈興起,圓樓的居民即使往生了,房子也沒有人接手。老社區沒有了
新住民,隨著歲月的推移,也只能走向凋零。

但趙汝欽也提到,這個社區不完全是停滯的,也有隨著時代轉變。從前的鄰居
都是拉牛車、三輪車,「那時大家都沒甚麼錢,才會住這。」不過隨著台灣經濟結
構改變,圓樓中也有不少戶數改為新式裝潢,形成新舊交雜的景觀。
同時圓樓也面臨轉型的命運,楊華中表示,圓樓從民國 59 年興建至今,一直
有整建的計畫。目前政府規劃將圓樓朝著「都市更新」計畫發展。

但由於華江整建住宅分屬四個里管轄,彼此涇渭分明,都市更新計畫也是分頭
進行。楊華中也表示,至少要民國一百零三年才有可能實現。

未來走向

都市的面貌不斷地改變,台北市內如雨後春筍般建起了一棟棟大廈,房屋廣告
中的「歐洲宮廷風情,水景噴泉花園」,更與古樸的圓樓形成強烈對比。經濟發
展帶來的變遷,或許不僅僅是都市的外貌,連人也改變了許多。

在光陰的軸線上,圓樓與老居民邁著蹣跚的步伐,漸漸的隱沒在都市叢林中。
然而,其與居民漸漸年邁的呼吸聲,仍在萬華區密密地吐納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