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柏拉圖的意義

  柏拉圖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 Vifredo Pare


to 所提出,最初是用在分析財富之分布,他發
現少數人(20%)擁有較多財富(80%),
而大多數人(80%)擁有的財富較少(20
%),大部分的財富由少數人所支配,品管學
家 Juran 將此觀念導入品管工作。

  柏拉圖主要就是將不良品及缺點等內容加
以分類,然後依照大小順序,利用累積數據來
表示的一種圖形,可以很清楚就看出重點項目,
故又稱重點分析圖。

柏拉圖之功用
1. 瞭解問題的最大癥結,作為降低不良的依
據。
2. 預測改善後的整體效益,作為決定改善目
標的依據。
柏拉圖的繪製
1. 選定主題
2. 決定數據的分類項目
3. 製作計算表
4. 計算累積不良數
5. 左縱軸標示發生次數
6. 將累積次數或累積百分率點繪在每一柱形
圖,右上方並以直線連結、即得柏拉圖。

不良數統計表
不良項目 不良數 累積不良數 累積不良百分率
(%)
充填破損 56 56 26.05
容器外觀污點 48 104 48.37
內襯破損 45 149 69.30
接著不良 21 170 79.07
標籤髒污 15 185 86.05
外包裝破損 15 200 93.02
容器破損 10 210 97.67
其 他 5 215 100
合 計 215

特性要因圖
特性要因圖將有系統地整理工作的結果(特
性)與原因(要因)間的關係,並以箭號連結,用
以分析原因或對策的一種圖形。又稱為魚骨圖
要因 要因

特性

要因
要因 要因

特性要因圖架構

檢核表(Checksheet)

  檢核表是將數據或工作之結果以簡單
的符號記錄,並在蒐集、歸納數據之後,為
確認並防止遺漏的查檢,將結果繪製成簡
單的圖表,稱之檢核表或查檢表。

檢核表之功用
1. 作為日常品管作業的點檢。
2. 作為安全維護作業的點檢。
3. 提供事故調查之參考依據。

上課遲到檢核表
        年 月 日 製表人: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合計
   月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日

遲到原因
賴床

睡 熬夜

頭 鬧鐘
壞了
公車
交 拋錨

狀 塞車

害怕
故 上課

遲 習慣

公車
公 提早

沒 公車

上 不停
合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