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

第十一章

數位電影製作
作者 方濟龍 (ANDY LOUIS TABRIS)

由於近年來在資訊技術的革新,連帶促使全球的各項產業升級化,這一波的
風潮被稱之為「數位化」或稱「e 化」,成了企業發展中首要的課題,電影產業
被視為全球娛樂產業的火車頭,自然不可免俗地,將整個製作過程提升至數位化
的境地。

何謂「數位電影?」從狹義的觀點來看,影像的製作過程,必須由電子式攝
影機所拍攝、擷取影像,轉換成數位型態的影片資料,再經過電腦剪接軟體來進
行影片的剪輯,甚至是利用後製軟體加入特效、調整畫面品質等影像處理後,接
著輸出成電子式的儲存媒介,例如光碟影像、磁帶甚至是硬碟內的數位檔案,最
後由數位投影機將成果呈現在戲院裡放映;從廣義的觀點來看,由數位攝影機拍
攝,電腦科技編輯與後製,最後印成拷貝,送至院線戲院放映,仍可當作數位電
影的範疇。

數位製作所呈現的結果分兩種形式,一種是以真人拍攝的電影,主要演員皆
由自然人來擔綱演出;另一種則是由 3D 電腦動畫技術所塑造的虛擬角色,其中
最著名的就屬第一部全 3D 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1995)
,但
是當年數位放映技術尚未成熟,該片由電腦科技演算出成果之後,還是要轉成膠
卷式的傳統拷貝,送至全球各大戲院放映,若以製作的觀點來看,本片亦可視為
數位電影無庸置疑,然而以拍攝真人為主的數位電影發展卻不是如此順遂。

電影本身是一項相當昂貴的商業投資行為,由於牽扯到的利益太廣,因此在
產業資訊化的過程中,原先電影業界人士仍採用較為保守的心態,來看待這些新
技術的問世,不若電視、新聞傳播圈所相中電子式攝影機所帶來便利性:快速以
及即時!只有少數獨立製片以及業餘者是利用家用型的電子式攝影機,來進行影
片的拍攝製作,目地是希望節省膠卷的材料費以及沖印費用,因而帶動以丹麥導
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為首的逗馬九五宣言(Dogma95)
,號稱以
新科技、低預算的作品來對抗好萊塢的大製作。

一直到著名星戰系列的導演喬治˙盧卡斯(George Lucas)大膽啟用新科技
來進行「星際大戰二部曲: 複製人全面進攻」 (Star Wars : Episode II - Attack of
the Clones,2002)為好萊塢的第一部數位攝製電影,採用 Panavision 公司與
SONY(索尼)公司合製,以 HDW-F900 為機身基礎的高畫質攝影機來進行影
片的拍攝,才讓主流商業電影的製作技術進入到全新的時代。

何謂「HD」?HD 就是英文 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 的縮寫,意味著高畫


質或者是高解析度的電視影像系統,在中國大陸與港澳地區則稱之為「高清電
視」,設計創立目的,用於取代以往的 NTSC、PAL 及 SECAM 等舊式類比訊號,
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於解析度的提升,滿足 HD 影像解析度的門檻條件,需為畫幅
縱向排列數量超過 720 條解像束,因此主流通用的 HD 規格有 1080P
(1920×1080,逐行編碼)、1080i(1920×1080,交織編碼)、720P(1280×720,
逐行編碼),而電影用的解析度則更高,從 2K(2048×1108,逐行編碼)、3K
(3072×1660)、4K(4096×2304,逐行編碼)甚至是 8K(8192×5462),而每秒
格放速率則依需求有所不同,從 23.98、24、25、29.97、30 格甚至到最新機種每
秒 350 格不等,但須端看各家機種所標示的實際性能,有時候調高速格率拍攝,
會讓拍攝成果的解析度降低。

圖 1:各種解析度的比較.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仲光。

除此之外影響 HD 影片畫質的關鍵因素,就是「片幅」的大小。所謂的片幅,
就是指感光元件的面積大小,好比以 35mm 以及 16mm 的底片相比較,35mm
的底片面積約莫 16mm 的兩倍大,在相同的化學密度之下,所能達成的解析度
就會越高,但到了數位機身上面,則有了不同的見解;由於電子式攝影是採用光
電化學轉換效應,就像人類的視網膜,接收到了物品所反射的光粒子後,再轉成
電子訊號由神經傳導至大腦,最後進行解碼才「看得見」東西,其中在光電轉換
過程中,則會產生了為數相當多的雜訊,數位攝影機不若人腦般的「聰明」,人
腦可自動消彌這些雜訊,目前數位科技仍沒有辦法作到完全消除雜訊,因此片幅
大小成了影響影像畫質另一個關鍵因素。

因為越大的感光接收器,所得到的光訊號越多,越能產生清晰的影像,也就
是業界人士所稱的「吃光」高低的問題,例如像 SONY HDW-F900 的感光元件
大小為 2/3 英吋,會比起家用的攝影機 1/2 英吋、1/1.8 英吋所得到的成果來的更
好,固然是因為解析度提升了四倍,但片幅才是影響了影片拍攝品質的主要因
素,影響當時剛問世的產品,光機身就要價五百多萬新台幣,亦是不可褻玩焉的
神器,演變成各家專業數位攝影機廠商,把持住高價位的機身局面,此外片幅還
會帶來的景深美學問題,則是另一門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本章礙於篇幅就不便
詳述。

圖 2:CCD-Si6.gif,來源:
http://www.digital.idv.tw/DIGITAL/Classroom/MROH-CLASS/oh7/index-oh7.ht
m

直到了 2002 年,JVC


(傑偉世)公司全球第一台家用 HD 攝影機 JVC GR-HD1
的問世,開啟了新一波有如革命般的家用 HDV 攝影機風潮,讓拍攝 HD 影像,
不再只是專業市場的專利,雖然該機種只能拍攝 720P 的影片(1080i 機種則必
須等到 SONY HDR-FX1 問世)
,卻已經讓不少業餘製片家趨之若鶩,此外 RED
Digital Cinema 這一間公司,也打破了專業級 HD 攝影機價位居高不下的窘境,
以破盤價將 2/3 英吋大小感光元件的攝影機推至市場,引起市場的一片譁然,促
使專門製作電影等級的高畫質攝影機廠商,例如 SONY、PANASOIC、ARRI
等公司,將同等級感光元件的攝影機降價或是下放至一般專業以及業務級市場。

甚至數年後推出與超 35mm 影片相同片幅的大小的 RED ONE EPIC,以及


最近 NIKON(尼康)公司推出史上第一台可錄影的交換鏡頭數位單眼相機-D90
(僅能錄製 5 分鐘長度的 720P 影片) 、CANON(佳能)公司也趕緊推出能錄製
1080P 影片的數位單眼-5D MarkII,開啟了家用或業餘級 HD 影片攝製百花爭
鳴的時代,且 HD 攝影機的儲存介面,從原先的磁帶進展到了光碟式,另外再發
展成藍光光碟式,再跳脫成機械硬碟式,也進展至快閃硬碟式,甚至是記憶卡式,
這樣的歷程也代表了資訊儲存設備的演進,由於數位科技的進步,「拍電影」不
再只是由少數專門生產設備的公司或是大片廠製作團隊所把持住,相對的從手機
到數位相機,再到數位單眼以及業務級機種,放映系統從數位戲院到數位電視,
網路播放平台到隨選視訊 MOD 都將 HD 納入標準影片錄製、放送規格,也宣告
平民化的 HD 影像風潮時機來臨。

第一節 工業標準化的後製流程

隨著家用型個人電腦的普及,影片的「剪輯」與「後製」不再只是沖印廠的
專利,一般民眾可使用隨機附送的軟體,例如 Microsoft(微軟)公司的 Movie
Maker、APPLE(蘋果)公司的 iMovie,就可開始進行影像素材的編輯,但盡
些是免費的軟體,功能非常有限,開始要求的人,就會使用訊連科技的威力導演
或是友立科技的會聲會影,更進階的玩家則會嘗試在一般 PC 界著名 Adobe(奧
多比)公司的產品 Premiere、Sony Vegas Video 以及蘋果電腦方面的 Final Cut
Pro 等業餘人士所喜愛的後製剪輯軟體,更甚者則是使用與專業後製機種同源的
Pinnacle Avid Liquid Pro 系列、Canopus 公司的 EDIUS,主要是有搭配硬體介
面卡或是視訊盒配合加速演算預覽,以期達到較好的經濟效益。

那麼專業的沖印廠要如何勝過這些家用型的後製流程呢?答案就是在於嚴
謹的工業標準,我們首先來看下圖,由國內後製公司的權威-台北影業所提供的
傳統電影製作流程。

圖 3:影片製程-電影製作.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仲光。
看似複雜的後製過程簡單來講就是:將拍攝完、沖印過後的底片,用底片掃
描器掃成影片檔,再丟給剪接軟體去進行影片的初剪,這時候就會加入對白以及
配樂甚至是一些音效的製作,一旦影片編輯完成後,再套回原本的影片上,將中
間片(拷貝自底片的膠卷),用傳統手工剪輯手法,去拼湊出重新編輯過的拷貝,
這道手續叫「套底」,比較適合後製效果較少的影片;但如果是需要動到大量的
特效,則需進行到另一項更為浩大的工程:數位中間製程(Digital Intermedia)。

圖 4:數位中間.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仲光。
數位中間製程,就是由電腦去進行套底的工作,從掃描進電腦的那一刻起,
全部交給數位化流程去操作,直到最後才用底片紀錄器,輸出成完整的影片拷
貝,簡稱為 DI。DI 最大的好處,就是藉由電腦去完全操控影片的品質,不像傳
統影片,每印一次中間片,編輯後再套底回放映用拷貝,每過一道手續,便會有
一次類比資料的耗損,加聲片也是一次的耗損,加字幕片又是一次耗損,但相對
的,光 DI 的製作費用至少要超過新台幣五百萬以上,比較適合製作預算較高或
是規模較大的影片,目前國內過 DI 後的數位資料,解析度是在 2K,要求一點
的則會到 3K,國外好萊塢的大製作則會要求到 4K 或是 8K 不等,目的就是讓影
片原始資料較為精緻,屆時輸出的成果會更好。

圖 4:影片紀錄器.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仲光。
第二節 HD 攝影機的分門別類

由於 HD 攝影機的精進與價格平民化,越來越多製作團隊採用電子式的攝影
來取代傳統的底片攝影機,不外乎來自下列的理由:

1. 會使用到大量特效的影片,例如星際大戰系列、蜘蛛人系列等以大量後製特
效為賣點的電影,使用 HD 攝影機可以節省寶貴的時間,不用再去等候底片
的沖、印、過帶,並且在拍攝的現場,可以立即看見拍攝的成果,並針對結
果作調整,方便特效團隊作業。
2. 為節省經費的業餘製片,一捲 HD 帶或是 HDV 帶不過數千到數百元新台幣
不等,而且可以重複利用,比起破萬的底片材料費、沖印費用,可以節省很
多支出,並把經費轉移到其他更為重要的開銷上面。

圖 5:HD 製作流程.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仲光。
由於現今非線性系統的發達,幾乎所有影片的編輯都交給電腦去作業,因此
目前影片製作的後製端已無太大的差異,僅視你結果輸出有無作成膠卷拷貝的必
要,在製作過程端看你是哪種的機種拍攝,底片機還是 HD 攝影機?現在我們來
談談:能拍攝 HD 攝影機有哪幾種類別。

1.專業等級的攝影機,以美國、日本、德國為首,這幾個國家本身的電影工
業已相當發達,特別是自身也擁有優良的光學技能,所以在這個領域早已領先世
界,產生為數不少的底片攝影機,再加上資訊技能作為輔佐,所以能夠生產最高
等級的 HD 攝影機,例如先前提到的 HDW-F900,就是美日的合作,而德國 ARRI
以標榜蔡司鏡頭為號召,在業界一直享有盛名,根據「台灣電影網」裡「杜宇全:
數位電影春秋五霸」一文提到:「Panavision、Thomson、Sony、Panasonic,以
及 JVC 五家大廠,尤如數位電影時代數位電影攝影器材的春秋五霸。」 ,特別是
日系廠商,包辦了專業等級攝影機到手機的數位技術,以 2009 年中,目前 SONY
的 HDW-F900R、PANASONIC 的 AJ-HDX900,以及 ARRI 的 D21 最令人期待,
此外還有 RED Digital Cinema 的 EPIC 系列最令人側目。

圖 6:SONY 與 PANASONIC 的 HD 攝影機.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胡總經理仲光。
圖 7:ARRI 的 HD 攝影機.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仲光。
圖 8:RED ONE 的 HD 攝影機.TIF,來源:台北影業股份有限公司,胡總經理
仲光。

2.業務級與家用型的 HD 攝影機,依舊是日系廠商的天下,除了 SONY 與


PANASONIC 之外,還有 JVC 與 CANON。SONY 目前主流的機種有
PMW-EX3、HVR-Z7N、HVR-V1N,特別是 EX3,國內知名偶像劇導演鈕承澤
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就是使用 EX3,頗受好評;
PANASONIC 則是 AG-HMC150 跟 HMC70 另外,家用型機種 DVX-100A 也
獲得不少獨立片者的喜愛;JVC 由於是第一部家用 HDV-HD1 的催生者,自然
在這領域有著一席之地,HM700U 在 2009 美國 NBA 大展有著亮眼的表現,不
但有著 1080P 等級的影像實力,還有極為出色低照度表限,前代機 HD100U 可
外接至硬碟儲存影片,引發不少討論,今年則新增 SDXC 記憶卡(SDXC 為目
前最新家用記憶卡儲存規範,單張最大可至 2TB 的資料量)雙插卡儲存功能,
此外可拍攝 1080P 的 GY-HM100 亦不可小覷。

CANON 比其他廠商更有趣的地方是,它在平面攝影界本來就有領導性的地
位,不論是傳統單眼或是數位單眼相機,因此在可交換鏡頭業務的範疇,CANON
的攝影機一直有不小的優勢,(SONY 是這兩年才開始單眼相機業務,不太能相
提並論,但是 CANON 跟 SONY 本身都有製造感應器),CANON 的 XL1 曾被
英國電影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所採用,為拍攝電影「28 天毀滅倒數」
(28 Days Later),該系列在獨立製片界一直有很高的評價,目前最新機種為
Canon XL-H1,不可交換鏡頭的機種則有 G1 跟 A1,還引領業餘製片使用 35mm
攝影機或是單眼相機用鏡頭改裝至 HDV 上的風潮,此外該家數位單眼機身 5D M
II 新添加 1080P 影片拍攝功能,更是在獨立製片界掀起一波大海嘯。

3.非正規的 HD 攝影機,如同我先前提過的,在數位的世界裡,片幅會是影
響畫質的關鍵因素,不但是明顯影響暗部雜訊,還可發揮淺景深的美學,但是在
NIKON 的 D90 出現後,打破了家用機種無法產生高畫質影像的迷思,理由是電
影底片走縱的路徑,而數位單眼相機則是延續傳統底片,是走橫的路徑,所以
APS-C 的感光元件大小與超 35mm 攝影機的底片大小是非常雷同的,再加上單
眼相機龐大的可交換鏡頭群,等於宣示不用花大錢就可擁電影等級的器材設備,
可惜 D90 的影片拍攝規格僅 720P,且有五分鐘長度限制,另外在拍攝時無法使
用自動對焦功能(或是果凍現象,畫面如果凍般晃動),算是不小的缺點,但對
於 MV 製作、或是廣告片製作仍有著不小的助益。

一個月後 CANON 推出 5D M II 則是一掃 D90 的缺點,成為大家的新寵兒,


不但可將錄製到記憶卡滿為止,且為更佳的 1080P 畫質,此外全片幅的感光元
件大小(全片幅為 36mm×24mm,APS 為 24mm×16mm,前者為後者 2.25 倍大)

更是將低光表現拉至如底片般的低雜訊效果,超越超 35mm 攝影機的淺景深,
讓所有人為之驚豔;除了家用的數位單眼可進行高畫質影片拍攝外,一些家用的
小攝影機亦可拍攝 HD 規格影片,例如像這兩三年 SANYO(三洋)公司所推出,
以記憶卡為儲存媒介的攝影機 HD1010 或是數位相機、手機所附加的 HD 錄影規
格,讓拍攝 HD 影片的門檻降低,達到人人拍電影的境地。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