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飛舞的精靈

王以斌

前言
Combustion 2.0 終於在眾人的期盼下誕生了,其新增的功能當中,最讓筆者感
到興奮的部份,就是分子運動 ( Particle)。以往所製作的動畫作品,如果想要產生分
子運動,必須仰賴 3D 動畫軟體或是高階的特效軟體如 Flame、Inferno 才可以達到。
雖然最終的目的達成了,但是在製作過程中,卻得付出相當大的代價,因為分子
運動不像模型那麼容易被掌控,往往預視的結果和所產生的結果會有相當大的差異。
因此在調整參數的時間,算圖的時間再加上修改後的時間,實在讓人不敢領教。但
是自從 Combustion 2.0 有了分子運動的功能後,其情勢將會有很大的轉變,從此你
所看到的分子運動將是即時性的,而且再也不用擔心所算出的結果會和預視的結果
不同。以下筆者將帶領讀者們,運用一些小技巧,將 2D Particle 製作成 3D Particle。

設定 工作環 境
選擇 File / Preferences (Ctrl+P)開啟環境設定對話框,其設定如下:Host /General /
Display Time As:Frames(From 1),Default Keyframe Interpolation:Bezier;Footage / Ge
neral / Default Still Image Duration:30。Schematic / General ,勾選 Auto Layout。選擇 Fil
e/New (Ctrl+N)開啟一個新的合成環境,其設定如下: Type: composite;Name: ma
gic;Format: NTSC D-1,Duration:40 frames;Bit Depth:8 bit;Mode:2D。選擇Fil
e/Import Footage(Ctrl+I),按下Ctrl鍵並點選所需要的影像檔 flying_girl和 grain,按下
OK鍵結束對話框。
框選 所要的 影像
當影像讀入 combustion 時,它會依據我們點選圖檔的先後,來當作前後景的排
列順序;上層代表前景,下層代表背景。首先我們先定義影像圖層 flying_girl 為前景
grain 為背景;在 Workspace 欄位(F3)中點選 flying_girl 圖層,按下滑鼠右鍵點選 Add
Operators / Mask /Draw Mask.. ,依序在女孩的外型點上所需的節點,將不必要的影
像給去除。

開啟 Animate 功能,按下空白鍵播放影片,由於影片中的女孩有動作,對於我
們之前所繪製的 Mask 難免會有穿幫的情況發生,因此我們必須針對穿幫的格數來
作調整;做法相當簡單,只要位移有穿幫的節點至女孩影像外邊即可,由於之前
我們有開啟 Animate 的功能,因此節點會自動產生動態。關閉 Animate 功能。
在 Combustion 2.0 中,新增另一項新功能 G-Maks;G-Masks 除了讓你更輕易地
處理一段連續的遮罩外,更提供更精細的微調。在 Mask Controls 欄位中(F8),將 Edg
e Gradien 改設為 Splines;在 Toolbar 欄位中(F2),開啟 Edges 功能。此時在主視窗上
會出現另外兩條曲線,一條是向外漸層的綠線,另一條是向內漸層的藍線。
藉由此功能,我們可以決定不同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柔邊漸層值。在 Toolbar 欄位
中利用放大鏡 Zoom in 至女孩背部的地方( 如果滑鼠中鍵有滾輪的話,可以利用滾
輪直接作影像放大 / 縮小的動作 )。我們可以直接在原有的 Mask 上新增節點,只要
將游標移至白色線上,在畫面上便會出現綠色的十字標,在此我們可以根據影片細
部的需求來增加新的節點。調整背部節點柔邊的程度,直到消除鋼絲線為止。

去背
按下 F3 切換至 Workspace 欄位,點選 flying_girl 圖層,按下滑鼠右鍵點選 Add
Operators / Keying/Discreet keyer.. 。在 Keyer Controls 欄位中(F8),將 Keyer Mode 改為
YUV,在 Key Color 旁按下吸管圖示並在畫面上點選藍背部份,再點選附有加號的
吸管圖示,並點選在畫面其他的藍背部份,直到消除畫面上的藍背為止。在 Output
欄位中,將 Result 更改為 Matte,此時畫面上會顯示已經去背好的 Matte 影像,利用
放大鏡功能檢查其他沒有 Key 乾淨的部分,再使用附有加號的吸管圖示,將其他雜
點去除。
將 Output 欄 位 的 Matte 更 改 回 Result , 雖 然 之 前 我 們 已 經 取 得 相 當 不 錯 的
Matte,但是我們還是會發現女孩的邊緣上存有藍邊的影像,

這不是 Key 不乾淨的結果,而是在拍攝時藍顏色吃到角色的原因。為了解決此問


題,我們可以使用抽色的功能將藍邊給去除。切換至 Color 功能,點選右下角的 Plot
圖 示 , 並 點 選 藍 邊 的 顏 色 , 此 時 在 顏 色 區 域 上 會 出 現 一 條 紅 線 ; 點 選 Color
Suppression Target 的吸管圖示,並點選原來之前藍邊的顏色。在紅線上新增一個控制
點,將此控制點向下位移,為了獲得更好的抽色結果,我們可以增加藍色的區域
範圍,此時在主視窗中原來的藍邊已經被抽除了。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利用 Discreet keyer 內建的功能來做更細部的處理。將功能
切換至 Matte 選項,勾選 Shrink 和 Blur 功能並設數值為 0.5;開啟 Shrink 功能同樣能
將殘留在邊緣的藍色給去除,但是數值不可過高,不然會把頭髮的細部給去除;
開啟 Blur 功能是為了將邊線製作柔邊的效果,讓前後景合成的結果更為柔和。

製作 Pa rt ic le
在 Workspace 欄 位 (F3) 中 點 選 flying_girl 圖 層 , 按 下 滑 鼠 右 鍵 執 行 Operators /
Particles..,在 Particle controls 的 Liberty 中選擇 Star Trail,切換至 Toolbar 欄位(F2),
點選 Add Point Emitter 並開啟 Animate 功能。將 Keyframe 設在第一格的位置,將第一
個 Point Emitter 放置在女孩頭部的右上方;將 Keyframe 移至 13 格,將 Point Emitter
移動至身體的左下方;將 Keyframe 移至 26 格,將 Point Emitter 移動至身體的右上方;
將 Keyframe 移至最後一格,將 Point Emitter 移動至腿部的左下方,調整控制橫桿取
得較佳的位移曲線,按下空白鍵播放結果,在此你可以邊播放邊調整 Particle 運動
的路徑。

切換至 Workspace 欄位(F3),展開 Particles 圖層並點選 Star Trail 圖層,在 Particle


Controls 欄 位 中 (F8) 切 換 至 Emitter 選 項 , 將 生 命 週 期 Life 值 設 定 為 20% 。 點 選
flying_girl 圖層,使用快速鍵 Ctrl+C ,Ctrl+V 執行複製的動作,將新複製的圖層更
名為 front,將原來 flying_girl 圖層更名為 back,點選圖層顯示鈕將 back 圖層關閉。
在 Particle Controls 欄位中(F8)勾選 Preserve Aplha 功能,在 Workspace 欄位中展開
front 圖層並點選 Particles 圖層,開啟 Animate 功能。從第一格到第 15 格的時間,我
們希望 Particle 會顯示在女孩的背後,以下為調整的參數。在第一格的位置將 Visibili
ty 數值設為 0%;將 Keyframe 移至 15 格的位置,切換至 Timeline(F4),將顯示模式
更改為 Graph,展開 Star Trail 並點選 Visibility,按下 Add key 鍵新增一個 Keyframe
在 Visibility 參數上。 。
從第 16 格至 30 格的時間,我們希望 Particle 會顯示在女孩的前方;將 Keyframe
移至 16 格的位置,按 F8 切換回 Particle Controls 欄位,將 Visibility 數值設為 100%。
將 Keyframe 移至 30 格的位置,同樣在 Visibility 參數上新增一個 Keyframe。從 31 格
以後,Particle 又會顯示在女孩的背後;將 Keyframe 移至 31 格的位置,將 Visibility
數值設為 0%。關閉 Animate 功能,切換至 Timeline(F4),展開 Star Trail 並點選 Visibili
ty,你所看到的線性如圖所示。

按下空白鍵播放結果,你只會在女孩身體中間的部分看到 Particle,其餘的部分
都被隱藏住了。在 Workspace 欄位(F3),開啟 back 圖層並雙響 Composite-magic,按下
空白鍵播放結果,你便可以看到 Particle 從女孩身上穿越的 3D 視覺效果了。
製作 光暈效 果
為 了 讓 女 孩 有 魔 幻 的 感 覺 , 我 們 可 以 利 用 back 圖 層 來 製 作 光 暈 效 果 。 在
Workspace 欄位(F3),展開 back 圖層並點選 Discreet keyer,按下滑鼠右鍵點選 Add
Operators / Stylize / Glow..;點選 Glow 圖層,在 Glow Controls 欄位中(F8),將 Radius
值設為 20,Minimum Luminance 值設為 5%,Strength 值設為 4 。在 Glow 圖層上,按
下滑鼠右鍵點選 Add Operators / Blur/Sharpen / Box Blur..;點選 Box Blur 圖層,將
Radius 值設為 20。在 Box Blur 圖層上, 按下滑鼠右鍵點選 Add Operators / Color
Correction / Brightness/Contrast..;點選 Brightness/Contrast 圖層,將 Brightness 值設為
50% 。 在 Brightness/Contrast 圖 層 上 , 按 下 滑 鼠 右 鍵 點 選 Add Operators / Color
Correction / Discreet Color Corrector ; 點 選 Discreet Color Corrector 圖 層 , 在 Color
Correction Controls 欄位中(F8),將顏色調整為偏藍色。按下空白鍵播放動畫,其結果
如圖所示。
結論
Combustion 2.0 整合了 Illusion 的 Particel 引擎,讓你在製作 Particle 效果時,不需
要再另外購買 Plug-in 就可以使用。 而且在網路上並提供免費下載的 Particle Emitter
Library,你只需要在 Particle Controls 欄位內,按下 Load Library 鍵就能獲得新的
Particle 效果。當然你也可以藉由參數的修改和圖案的更換,來創造屬於自己新的
Particle。
在 Combustion 2.0 中的 Particle 同時整合了 Tracking 的功能;有此功能後,讓你不
需要經由手動來設定 Particle 的運動路徑,只要交給 Combustion 2.0,就可以精準地
完成所需的對位結果。

註:相關圖片為 discreet 公司所有,本文乃是務實報導目的,並無任何侵權的意圖 ,


特在此聲明。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