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南太平洋島嶼概論〉

第三次分組報告

授課教師:蔡裕明
報告學生:應英二乙 A9739434張晴雯
資設三乙 A9635338陳宜安
國企二甲 A9732301張志宇 A9732311余念臻 A9732333彭郁婷
A9732357張毓育 A9732365廖柏堯 A9732409陳婕妤
我國海洋自然環境問題
我國海洋自然環境問題
 台灣周邊海域常發生許多重大海難事件,而船難導
致船舶排洩燃料油或所載物品來汙染海洋。

 來自「陸源性污染」台灣沿岸廢棄物的堆置或處理
場排洩污染物質、任意傾倒垃圾或排放汙染廢物於
海洋的問題。

 臺灣地區主要河川計五十條,總長度約三千公里,
超過百分之四十的河段受到污染,嚴重污染的達百
分之十二。由於陸源性河川污染的影響,使海域環
境品質嚴重受損,並進而影響漁業生產和生物多樣
性。
我國海洋自然環境問題
 臺灣有相當多的海岸地區已經呈現明顯侵蝕的現
象,例如臺北縣八里鄉海濱,根據估計,過去二十
年來,海岸線後退了五百公尺。

 臺灣西海岸陸續規劃、填海造新生地的規劃施工計
畫,幾乎完全改變了臺灣的自然海岸面貌。

 人工結構物所造成海域流場的改變和生物漂移的阻
滯,讓原本在一個地方成長繁衍的生物,無法到達
它該去的地方,加速或擴大生態失衡的影響。
我國海洋自然環境問題
 海岸地區超抽地下水來養殖,造成嚴重地盤下陷。
除此之外,海岸地區還因地盤下陷及海水倒灌,使
民眾生命財產面臨重大威脅。

 臺灣附近,尤其東沙海域毒魚、炸魚情形嚴重,東
沙環礁內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珊瑚礁已經死亡或有白
化情形。
未來國家改進方法
未來國家改進方法
 我國應加強自然資源保育、海洋管理之研究,長期
有效地蒐集、監測和管理如海洋污染、海岸侵蝕、
資源損失和棲地破壞等必要資訊,供海洋相關規劃
管理參考。

 將海岸分類分級,整體規劃管理所屬海域,並研討
擬訂適當的污染防治對策。例如,哪些海岸屬於特
殊敏感地區,哪些時段最為敏感,應該如何使用或
禁止何種防污措施(如分散劑使用)等。
未來國家改進方法
 對於生態、環境和人文上有重要意義的敏感區位或
生態系統,包括濕地、洪水平原、河口、海灘、沙
丘、沙洲、珊瑚礁,以及魚類、野生動物及其棲息
地等,應優先納入保存與保護。

 政府對於海洋污染(尤其溢油)應及早建立必要之
海氣象與防污資訊系統,以模擬預測污染發生後之
擴散模式,以決定應該如何攔截圍堵方式和區位。
未來國家改進方法
 對於海洋我們應該要多多進行海洋的課程,並對保
護海洋這個議題多多宣傳,讓人民了解海洋對於我
國有多重要。對於海洋污染以及保育要提撥經費去
解決和保育,並對進行海洋污染的人或工廠嚴加逞
處。

 我國在專業人員和設備方面普遍不足,外海設備與
經驗更少,未來國家必須加強此一專業訓練或參與
國際結盟,尋求必要時之救援。
參考文獻&網路引用
 行政院海洋事務推動小組-資訊網

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海洋事務

 臺灣海岸的願景 作者:邱文彥中山大學海洋環境
及工程系、海洋臺灣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濕地保
護聯盟

 台灣的海洋 戴昌鳳編著
 《科學發展》2003年2月,362期,58~63頁(pdf檔)
 http://www.ecology.org.tw/hotnews/2008ocean2
.pdf
 http://kcmb.godsmt.com.tw/main.php?po=about1
&op=web_1_2
 http://www.nsc.gov.tw/files/popsc/2003_188/9
202-11.pdf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