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我所讨厌的两种思想 ——关于《魔法学徒》

第一种:妥协

  一开始,只是无法接受恩莱科的懦弱与逆来顺受,但到后面才渐渐发现,原来整个故
事,所有人物,都深谙一种名为"妥协"的艺术。

  恩莱科那个有史以来最为懦弱丢脸的主角我就不说了,他和各种各样的对象签订了多
少丧权辱国的契约我也不说了。我们看看那些强大的配角们——不管是从力量还是性格上,
都可称作强大的那些人——几乎无一例外的,对强权、力量或者命运妥协了。

  女人们,总是首先妥协的——想想莎翁的名言:"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软弱"。海格埃洛
那个传奇的母亲,因为自己的骨肉妥协,不但放弃了对梦想的坚持,甚至堕落到将另外的
一个女孩(如果可以算女孩的话-_-)逼迫上自己同样悲惨命运的地步;莱丁王国恐怖的掌
控者,因为自己的国家和家族妥协,放弃了对爱情的坚持,以及亲情;希玲郡主,这个充
满邪恶却让人无法生恨的美女,则几乎永远油滑的飘摇着,毫无坚持;希茜利亚,在传统
与超越间寻求均衡,所有的不和谐都能够包容在她自己的自成理论中,但其实不过是另外
一种形式的自欺欺人的妥协;至于恐怖的长公主,对魔法有着永远无可扭转的偏执,不过
除此之外,她就完全一塌糊涂,完全没有任何原则可言……

  而男人们,也没有因为性格上的传统优势,表现出什么让人激赏的行为。那个"魔族的
大脑"莫斯特拉卡奥费斯因为自己的恶趣味以及对智慧之神的无可奈何,而表现出来的妥协;
那个"太阳之子"因为命运的捉弄,而对爱情的妥协(他已经堕落到只霸占费妮小姐的身体
就可以的地步,显然是妥协);米琳达(相信各位可以理解我把她归入男性的原因)则彻
头彻尾是一个用强硬外壳包裹住自己自卑而急于获得承认的心灵的家伙;德雷刻思这个几
乎最强的魔法师之一,在面对被魔法皇帝侵占身体的可能时,也从未想过抗争而是在那一
刻到来前多完成些事情;野心勃勃的荷科尔森三世,则在面对最终的命运时,也只是想像
着如何华丽的落幕……

  当然还有更为明显的体现:在面对着代表了绝对力量的恐怖长公主殿下时,所有人,
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 PMP 这条保全性命赢得欢心的捷径。

  整个故事中反复出现的论调,不过是"当需要用计谋和力量来决定一切的时候,正义和
公正可以稍稍退到次要的位置,这就是政治"、"对於信念的坚持是无条件的,对於行动的坚
持是以强大的实力作保证的"这样充满妥协意味的信条。而反复出现的国家、民族的利益之争,
也不过是在妥协中达成了暧昧了平衡。

  虽然我承认,现实中往往就是如此无奈的,妥协成就了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事业。也许
我就是理想主义,也许我就是不切实际,也许我就是幼稚就是充满幻想,但是我更希望看
到坚持!我更希望看到命运与性格的强人!

  其实《魔法学徒》中也不乏这样固执的人,不过似乎更是一些更为纯洁,更为弱小的人,
贝尔蒂娜对善良的坚持,老爹和比斯对理想社会的坚持,小丫头对爱情和不可多得的男人
的坚持,神锤对自己绰号的坚持……他们的小小坚持,比起那些大人物,那些左右国家甚

1
至人类命运走向的人物的圆润手段,更令我感动。

第二种:宿命

  这个似乎可以和第一种结合起来看。

  在这个故事中,宿命显然是决定一切,并且无可反抗的。所以大家都选择妥协。

  越到后来越发现,似乎所有故事的导演,就是那个隐藏在背后的智慧之神,他预知了
一切,似乎从不改变什么,却总是安排了无数的棋子,在某个重要的时刻出现,推动历史
的齿轮。

  然而似乎就连这个智慧之神,也不过是命运之轮的一个小小齿轮而已,他负责推动,
却无法改变。神既如此,更别说那些可怜的人类、妖精、精灵……

  当一切都变得注定和可以预知,我认为这是一个乏味的世界。

  那个小小的学徒,竟然有着无数的身世之秘——原来他所获得的一切,并非由于他,
由于他的性格,他的际遇,他的抉择——而是由于他的命运,在亿万年前就已决定好的命
运。而这个命运,导致了他非凡的家族,非凡的血统,以及所承受的非凡的诅咒。他不管怎
么选择,都跳不出宿命的引导,都会导向同样的结果。

  这样的念头,让我无比失望。

  整个书中洋溢的浓郁的宿命观,让我感觉极其不适。这并非那种充满信仰以及敬意的,
由更高的存在决定的宿命;也并非那种充满哲理以及劝善的,因果轮回的宿命。说起来,更
像是一场恶作剧,或者一场游戏,被某个强有力的大手操纵着,所有的人和非人,都由着
它的支配,上演注定的悲喜剧。没有人尝试抗拒,也没有人为之愤怒,所有的一切,都笼罩
在前面所说的妥协中,柔柔的,淡淡的接受这一切。

  我爱《蝴蝶效应》那样的宿命。那个小小的瞬间,却改变一生际遇的宿命——主角回到过
去,拼命改变那一瞬,却如同蝴蝶扇动了翅膀,引发了整个人生的风暴。

  我也爱《寻秦记》那样的宿命,那个宿命叫做历史。他也同样无法改变什么,但他努力着,
从中获取自己想要的,避免自己不愿失去的,最后他在某种意义上,利用了宿命。

  我更爱《罗娜快跑》那样的宿命,那个宿命只有 30 分钟。罗娜的每个抉择,每分每秒的
丝毫差异,都牵动着某个微妙的命运之线,将所有的一切涂改得似曾相识又面目全非。

  我爱性格上的强人。

  在无时无刻都坚持着信念、原则这些高于生命的东西的人。

2
  他们始终不曾放弃努力。

  《BR》中,当那群少年被胁迫着互相战斗时,大部分为了生存拿起了枪,只有两个人,
手牵着手跳下了悬崖。我不认为那是懦弱,因为他们说:"我们不想要按照魔鬼的剧本来演
出。"那是他们反抗命运唯一的最勇敢的方式!

另 外 一 种 抗 争
   ——关于魔法学徒的妥协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 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 执着的人

  拥有隐形翅牓

  其实在写《我所讨厌的两种思想》时,我就在不断的与自己抗争着。

  我在努力说服自己,写出一篇言论统一的东西,而不要自己和自己争吵。所以我把所有
的辩论,留到了另外的这篇文章中。

  关于妥协,我想,还有另外一种认知。

  恩莱科是本世纪最令人乏力的主角。他懦弱,善于逃避,毫无原则,缺乏责任感,更没
有与之沾边的任何伟大情操——而最让人痛恨的是,在他获得强大得令人颤抖的力量之后 ,
他依然懦弱得让人发疯。

  ——在这里,我不得不崇拜 gotohou 大人一下,这样的主角太有个性。我虽然难以忍


受他,却不得不崇拜那个创造了他的人。

  然而就是这样的恩莱科,在排除宿命这样的说法之后,就是他,获得了几乎一切:力

3
量,权势,爱人(还全是美女),朋友,名誉,甚至永生。

  于是我不得不停下来反思,就是这样的一个家伙,一个在我的价值观中属于垃圾类别
的家伙,如何能得到一切?似乎所有强加给他的厄运与不幸,都因为他的善于承受,善于
忍耐,而没有将他自己毁灭,反而是成就了他。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时身体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后就变得干硬
枯槁。是以坚强者属于死亡,柔弱者属于生长。因此,穷兵者则遭灭亡,树木高大者则遭砍
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

  忽然就想起了《道德经》的这段话。没有任何人会认为恩莱科是真正的强者。几乎谁都可
以凌驾在他之上,就连云中之城下遇到的那个小丫头,也可以和他的弟弟一起鄙视他:"你
总是逃避!"也可以坚持自己蒙提塔女人的信念跟随这个空有强大力量却无法主宰命运的男
人。

  恩莱科确实是柔弱的。

  但就是这样的柔弱,却似乎折服了一切。从最初的法兰尼公主,她对恩莱科所施加的一
切折辱,最终成为了自己心中的阴影,以及永远无法得到他真心的遗憾;到希玲郡主,她
一直想着利用他那强大的力量,却不知不觉间,渐渐成为了他身边的女人,偶尔玩弄的小
小阴谋,无伤他和恩莱科渐渐逆转的关系;到荷科尔森三世,这个野心勃勃想要利用其力
量的皇帝,因为恩莱科的"无欲则刚",反而始终无法像掌控他的下属那样,掌控这足以改
变世界格局的力量;到那个妖精,强硬而缺乏感情的她,慢慢被恩莱科的柔弱同化;即使
是恐怖的长公主殿下,她的疯狂与暴力,也渐渐迷失在恩莱科那逆来顺受的温柔中。

  恩莱科就像是一块橡胶,有着惊人的韧性,足以承受强大的打击与压力。当什么都伤害
不了他的时候,那些人只会渐渐失去锐气与力量,如同在温水中的青蛙——于是,反过来 ,
被他征服。

  忽然就想到了我们的民族。中华民族无疑有着和恩莱科一样惊人的韧性与耐性:没有哪
个民族可以接受 5000 年的压迫,没有哪个民族可以在经历这么多次的起义与失败后,依
然故我,没有哪个民族更像中国这样掌握着妥协与自我安慰的艺术。想想隔江犹唱的"后庭
花",半壁江山的歌舞升平;想想拖着辫子的忠诚,对比着对前朝的怀念,以及那看不出满
洲异族痕迹被完全同化的皇室;想想在炮火与满目疮痍中,签订的一系列和恩莱科可以媲

4
美的各种条约……

  我们伟大的民族,用与恩莱科一般的妥协与忍耐,将所有的那些异族慢慢折服,我们
几乎从不曾改变,反而征服了那些征服者,改变了那些意图改变我们的人。然而付出的代价,
是潜藏在民族血脉中的性格与尊严。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虽然是充满了智慧和婉转的坚持,我却并不欣赏。

  把眼泪装在心上

  会开出勇敢的花

  可以在疲惫的时光

  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

  就像好好睡了一夜直到天亮

  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

用轻快的步伐

  而另外的那些人,其实我一直感到,他们对某方面的妥协,正是因为对另一方面的坚
持。

  正是因为对国家忠诚的坚持,莫妮莎放弃了爱情;正是因为对邪恶智慧的坚持,希玲
放弃了道德;正是因为对儿子幸福的坚持,赛思放弃了一切原则;正是因为对魔法力量的
坚持,长公主几乎放弃了一切。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妥协,也许正是另外一种坚持,一种更为温和的抗争。

  如同希茜利亚,她没有选择激烈的冲突,而是用传统包裹着自己真实的内心,她用自
己的理念贯彻着传统,她不会被毁灭,传统也不会被毁灭,一切继续,但是她还是她,她
没有迷失自我。所以这是更难得的一种坚持,更有技巧,更有效。

  但我还是不欣赏。

  中国人缺乏的不是温和的性格与忍耐的韧性,也不是圆滑的手段和妥协的技巧。

  我们缺乏的是那涌动着的真正激情,是血脉中独有的骄傲。

5
  不是在论坛中发泄似的叫嚣,高喊着爱国的口号无所作为;而是韩国般的"身土不二",
而是日本般的为国家崛起忍辱负重努力工作。

  我们缺乏的是那种真正的坚持,对正直、理想、道德、人性这些古老的传统的并不那么现
实的东西的坚持。

  而不是执著着金钱、凌驾大众的特权、虚荣的光环和媚俗的梦想。

  最初的梦想 ——最近一直在听的歌,以此作结: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

  实现了真的渴望

  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