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8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位於台北縣萬里鄉,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
,從金山遠眺,猶如潛入海中的巨龜,故又名「野柳龜」。
野柳的地質主要是由砂岩所構成,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
層。大寮層是大約兩千兩百萬年前在淺海環境下堆積而成的
,因此在野柳的地層中可以看到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
及生痕化石。由於海岸岩層中含石灰質的砂岩,經海水千百
萬年的侵蝕、風化等交互作用,形成各種天然怪石,形狀未
經人工雕鑿,維妙微肖、栩栩如生,最著名像女王頭、仙履
鞋、蕈狀石、蜂窩岩、豆腐石、燭台石、薑石、風化紋、海
蝕溝、海蝕壺穴等特殊地形景觀,堪稱鬼斧神工的作品,蔚
為世界奇觀,讓全長一千七百公尺的海岬,成為北台灣最富
盛名的地質公園,再加上周邊豐富的海洋生態、漁村風情等
多元面貌,讓野柳成為深具教育、觀光與遊憩功能的遊旅景
點。
2/38
「野柳」本身具有濃厚的海洋風情,而且野柳位於北海岸眾
多景點的旅遊動線上,非常適合週休二日的行程規劃。不論
中外,很少有一個海岬,能同時包含有這麼多的地質景觀,
而每一個令人驚艷的景緻,都是經過數百萬年以上的地質作
用才能形成,非常珍貴。以蕈狀岩為例,一棵棵活像是大香
菇的蕈狀石,無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其演育的過程
是岩層的節理受海水日夜侵蝕,隨著時間的流逝,砂岩裡質
地堅硬的結核,慢慢露出,再經風吹、日曬、雨淋、海浪以
及強烈東北季風的吹打,形成無頸、粗頸、細頸和斷頸等不
同形態的蕈狀石,這些不同的形態,正代表著岩石不同的演
育過程,尤其女王頭雍容尊貴的形態,早已成為野柳地質公
園的象徵。園區裡每一個特色景觀,都是歷經百萬年以上的
地質作用所形成,具有滄海桑田的意涵,走一趟野柳地質公
園,感受北台灣獨一無二的地質景觀,體驗大自然鬼斧神工
的造物力量,值得每一位遊客細細品味。
3/38
野柳是一個突出海面的岬角,各種造型絕妙的奇岩怪石羅列,如同
一座天然的「石雕展覽館」。
4/38
野柳的地層主要由傾斜的層狀沉積岩組成,岩層被侵蝕後凹入
成海灣,而堅硬、抗蝕力強的岩石便相對突出成海岬。

5/38
海底泥沙一層層的堆積出砂岩層,六百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
岩層推擠出海面,造成台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
6/38
野柳除了千萬年來造出的奇特地形景觀之外,附近的漁村聚落
,擁有豐富的人文活動,很適合不同年齡層來此一遊。

7/38
在海蝕平台區,面積較大的平坦窪地上經常蓄積海水,導致
岩體發生溶蝕的現象,造成一片盤狀的平淺凹陷區。
8/38
岩層展現出
侵蝕過程的
紋理,是時
空生命歷程
的縮影。

9/38
野柳地質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岩上升至海
面,經過海水侵蝕風化後,產生了奇岩怪石,蔚為奇觀。
10/38
在無可追擬的遙遠時空歷程裡,一點一滴刻劃,一分一
秒蝕變,終於凝結為大自然美麗無比的傑作。
11/38
「野柳地質公園」共分為三大區,山線與海線各有不同
景觀,適合進行地質教學的實地探訪。
12/38
野柳的地質主要是由砂岩所構成,屬於第三紀中新世的大寮
層,大約兩千兩百萬年前在淺海環境下堆積而成的。
13/38
海浪不停地掏刷海崖,時間一久,海崖逐漸崩退,形成與海平面近
乎同高度的平坦岩台,這種地形就稱為海蝕平台。
14/38
野柳海岸周圍佈滿很多暗礁,形成魚類最佳的棲息場所,因
此也是絕佳的釣場。
15/38
在海浪、雨水和風的侵蝕和地殼不斷的抬升下,經過千百年,才
造成野柳的奇岩怪石。
16/38
遠望野柳岬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游,因此也稱為
「野柳龜」。

17/38
「野柳」不但是台灣著名的觀光遊憩據點,更是一處地質地形景觀
豐富的教室,值得我們細究觀賞。

18/38
野柳地標「女
王頭」,目前
頸圍只剩 142
公分,如繼續
風化恐有斷頭
之虞!

19/38
「野柳」的奇岩怪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一棵棵活像是大香
菇的蕈狀石,無疑是野柳最引人注目的地景。

20/38
「仙女鞋」,在海浪的侵蝕下,彷彿是仙女下凡時遺落的仙履。

21/38
為紀念捨己
救人的「林
添楨」精神
,樹立了這
座塑像。

22/38
這個有刻度的地上大圓盤,是基隆造船場為新船測試船速用的測試副台。

23/38
石階往岬
角及賞鳥
步道入口
處,一切
顯得翠綠
盎然。

24/38
野柳岬角的「單面山」,是堆積的岩層受到造山運動的推擠,彎曲
拱起,露出水面,形成一面平緩,一面陡峭。
25/38
走在通往大單面山的階梯上可往左邊海面俯看,那裡有野柳最完整的
「豆腐岩」,整齊的平鋪在海崖崖角。
26/38
每年秋天和初春,在野柳可以遇到相當多的候鳥、過境鳥,甚至迷鳥,
是相當重要的賞鳥聖地。
27/38
「大白斑蝶」是台灣產斑蝶中體型最大的一種。

28/38
岩層受到擠壓
成互相垂直的
裂縫,海水再
沿著節理侵蝕
切割,最後就
形成了「豆腐
岩」。

29/38
流線造型像燭
台的「野柳燈
塔」,甚為突
出美觀,曾獲
國際燈塔界好
評。

30/38
位於野柳燈塔旁的二等三角點基石。

31/38
「野柳地質公園」賞鳥步道,每年二至四月,要看「戴勝」來這裡準沒錯。

32/38
野柳是一個深入海的岬角,每年秋季 北方鳥類南下避冬,經長
途旅行後,第一個落腳歇息的地方就是野柳。
33/38
「射干」屬鴛尾科,多年生草本,藥用根狀莖,有清熱解毒、祛痰
止咳、活血化淤的功能,是常用中藥材。

34/38
「黃腹鹿子蛾」翅膀中具有許多透明的空窗,體色黃黑相間,遠看像蜜蜂。

35/38
「海檬果」屬夾竹桃科植物,因為果實形似芒果,又生長於海岸林
,故得其名,但全株具毒性,需慎防誤食。

36/38
根據歷年來的統計,野柳岬上面已經發現了八十幾種的鳥類,除了少數
是當地的留鳥之外,大部份都是遷徒性的候鳥。
37/38
再 見

圖文: H·F·I QIAN 編製 2010.5.

38/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