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0

題 目:

恐龍世界

恐龍 (學名:Dinosauria)是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支配
全球陸地生態系超過 1 億 6 千萬年之久。恐龍最早出現在 2 億 3 千萬年
前的三疊紀,滅亡於約 6 千 5 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所發生的白堊紀末
滅絕事件。

在 1861 年發現的始祖鳥化石,與美頜龍化石極度相似,差別在於始祖
鳥化石有著羽毛痕跡,這顯示恐龍與鳥類可能是近親。自從 1970 年代以
來,許多研究指出現代鳥類極可能是獸腳亞目恐龍的直系後代。大部分
科學家視鳥類為惟一倖存發展至今的恐龍,而少數科學家甚至認為牠們
應該分類於同一綱之內。[1]鱷魚則是另一群恐龍的現代近親,但兩者關係
較恐龍與鳥類遠。恐龍、鳥類、鱷魚都屬於爬行動物的主龍類演化支,該
演化支首次出現於晚二疊紀,並在中三疊紀成為優勢動物群。

在 20 世紀前半期,科學家與大眾媒體都視恐龍為行動緩慢、慵懶的冷血
動物。但是 1970 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興,提出恐龍也許是群活躍的溫
血動物,並可能有社會行為。近期發現的眾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
據,支持了恐龍溫血動物的假設。
自從 19 世紀早期,第一批恐龍化石被科學方法鑑定後,重建的恐龍骨
架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館的主要展覽品。恐龍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
無論兒童或者成年人均對恐龍有很高的興緻。恐龍往往是熱門書籍與電
影的題材,如:《侏羅紀公園》,各類媒體也常報導恐龍的科學研究進展
與新發現。

所有的恐龍皆為陸地動物。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
定是恐龍,例如:翼手龍、魚龍、蛇頸龍、滄龍、盤龍類(異齒龍與基龍)
等,但從科學角度來看,這些都不是恐龍。

概述
恐龍(不包含鳥類)是群生存於陸地上的主龍類爬行動物,四肢直立
於身體之下,而非往兩旁撐開,牠們出現於晚三疊紀卡尼階,各種恐龍
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徵,並發展出不同的體型大小,佔據者不同
的生態位,並持續生存到晚白堊紀馬斯垂克階。[2]有許多型態的爬行動物
與恐龍生存在同一時期,例如:魚龍目、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以及
盤龍目,許多大眾媒體常將牠們也歸類於恐龍,但牠們在科學分類上並
不屬於恐龍。魚龍類、滄龍類、蛇頸龍類都是海生爬行動物,並不生存於
陸地上,也不屬於主龍類;翼龍類屬於主龍類,是在三疊紀時期與恐龍
分開演化,但並非陸地動物:盤龍類生存於二疊紀,親緣關係較接近於
哺乳類。[3]

恐龍是中生代的優勢陸棲脊椎動物,尤其是在侏儸紀與白堊紀。在恐龍
佔優勢的侏儸紀與白堊紀期間,幾乎所有身長超過 1 公尺的陸地動物皆
為恐龍,同時代的其他動物因此受到體型發展與生態位上的限制。舉哺
乳類為例,牠們的體型多接近現代的齧齒動物,不超過貓的大小,食性
為肉食性,以小型動物為生。[4]三椎齒獸目(Triconodonta)的巨型爬
獸(Repenomamus giganticus)是個少數例外,巨型爬獸體重 12
到 14 公斤,已知會以幼年鸚鵡嘴龍等小型恐龍為食。[5]
恐龍家族極為龐大,多樣性。截止到 2006 年的學術研究,已確定有超過
500 個屬;根據估計,化石記錄中曾出現的屬總數約為 1850 個,當中
有 75%已被發現化石。[6]一個早期的研究推測恐龍有將近 3,400 個屬,

但大部分無法在化石記錄中保存下來。[7]截至 2008 年 9 月 17 日為止,

恐龍記有 1,047 個種。[8]恐龍有草食性,也有肉食性。有些恐龍以雙足行


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龍和禽龍可以在雙足和四足間自由轉換。許多
恐龍的身上具有鱗甲,或是頭部長有角或頭冠。儘管恐龍以其巨大體型
而著稱,但許多恐龍的體型只有人類大小,甚至更小。目前已在全球各
大洲發現恐龍化石,包含南極洲在內。[9]無論體型大小,恐龍對陸地生活
的適應性堪稱卓越,但牠們無法佔據海生以及飛行動物的生態位。

恐龍的起源

始盜龍,一種發現於南美洲的早期恐龍
恐龍在過去被認為是複系群,包含數個毫不相干的生物群,並非來自於
共同的最近祖先,因為身處類似的生態環境中,而個別演化出類似的形
態與特徵。[25][26][27]自從 70 年代的恐龍文藝復興以來,恐龍已被認為是

單系群,具有最近的共同祖先,是個天然生物群。[28][13]
恐龍與牠們的主龍類祖先在三疊紀中到晚期分開演化,一般認為牠們是
一種接近蜥蜴的動物,在接近 2 億 3000 萬年前,大約是二疊紀-三疊紀
滅絕事件後約 2000 萬年,該次滅絕事件消滅了接近 95%的地球生物。
[29][30]
對於早期恐龍始盜龍發現地層的放射線定年法檢驗,證實始盜龍
生存於中三疊紀。古生物學家認為始盜龍的外表類似所有恐龍的共同祖
先;[31]如果屬實,則顯示最早的恐龍應該是種小型、二足掠食動物。[32]
在阿根廷的中三疊紀地層所發現的原始、類似恐龍的鳥頸類主龍,例如:
馬拉鱷龍與 Lagerpeton,也支持這個說法;已出土的化石證據顯示這
群動物都為小型、二足掠食者。
恐龍剛出現時,陸地上有多種不同的動物,例如堅蜥目、勞氏鱷目、鳥鱷
科、喙頭龍目等原始主龍類,以及二齒獸下目與犬齒獸亞目等獸孔目動
物。這些動物大部分在三疊紀後期的兩次滅絕事件中滅亡。第一次滅絕事
件發生於卡尼階與諾利階交接處,約 2 億 1500 萬年前,二齒獸類與許
多原始主龍形下綱動物在此事件中滅亡,例如原蜥形目與喙頭龍類。第
二次滅絕事件是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約 2 億年前,大部分的
早期主龍類滅亡,包含:堅蜥類、鳥鱷科、植龍目、與勞氏鱷類。這群動物
滅亡後,鱷形超目、恐龍、哺乳類、翼龍目、與烏龜開始佔據陸地的生態系
統。[13]
原始恐龍的第一次適應演化發生於三疊紀的卡尼階與諾利階之間,極可
能因為當時有許多優勢動物滅亡。在傳統的觀念裡,在三疊紀中期,恐
龍與當時其他的陸地動物展開長時間的競爭,並取得優勢,但這是不可
能的。根據化石紀錄,恐龍沒那麼早出現,且早期恐龍並非穩定的增加、
多樣化,而是後來才急驟的大量演化;如果牠們與其他動物有過長時間
競爭,應該會在化石紀錄中反映出來。恐龍在卡尼階時的數量非常稀少,
僅佔陸地動物群的 1~2%。在諾利階,數個動物群滅亡後,恐龍則佔了
陸地動物群的 50~90%。恐龍的直立步態過去被視為成功演化的關鍵,
但現在已知有數個同時代的動物群也有直立步態,例如:堅蜥類、鳥鱷
科、勞氏鱷類、以及數種鱷形超目動物。三疊紀後期是個生物劇變的時代,
有許多植物、海生動物興起衰落,三疊紀後期的氣候也有巨大改變。[13]鑲
嵌踝類主龍目前僅剩下鱷魚,但在三疊紀晚期,鑲嵌踝類主龍是群非常
多樣化的演化支,包含:鳥鱷科、堅蜥目、植龍目、勞氏鱷目;在這群優
勢物種存在下,恐龍存活到侏羅紀,並非生理、競爭上佔有優勢,而是
面對滅絕事件的運氣問題。[33]
行為

在 1978 年發現的慈母龍,具有築巢的行為
對於恐龍行為的假設,多是根據化石姿態、棲息地、電腦模擬的生物力學
以及與類似生態位的現代動物比較而來。這些行為假設多存在著爭議。目
前科學家們普遍同意鱷魚與鳥類所共同擁有的行為,有可能也存在於牠
們的近親恐龍身上。
在 1878 年,比利時貝尼沙特發現了 31 個禽龍化石,可能是洪水所造
成的集體死亡,這是恐龍群居行為的第一個證據。[56]之後在其他的地層
也發現集體死亡的現象,再加上群集的足跡化石,顯示許多恐龍生物群
具有群居的行為。目前已發現由數百個、甚至數千個個體所留下的鴨嘴龍
科足跡化石,顯示鴨嘴龍科可能會大量群體移動,如同今日的美洲野牛
與非洲跳羚。在英格蘭牛津發現的蜥腳類足跡化石,顯示不同的蜥腳類
恐龍會共同集體移動,[57]但是,沒有證據可辨認出此足跡化石由哪些恐

龍所留下。[58]恐龍群體行動可能有許多原因,例如防禦掠食動物、集體遷
徙,或者保護幼年個體。有證據顯示部分恐龍的未成年個體會群體行動,
例如:獸腳亞目、蜥腳下目、甲龍下目、鳥腳下目、角龍下目。舉例而言,
中國內蒙古曾發現 20 多個群聚的中國似鳥龍化石,年齡為 1 到 7 歲,
科學家認為這些中國似鳥龍是集體行動時,陷在泥濘中死亡。[59]某些肉
食性的獸腳亞目恐龍,也曾被認為會以小群體方式行動,以獵食體型更
大的獵物。[60][61]但是,恐龍的現代近親鱷魚、其他爬行動物、與鳥類,多
半沒有群體獵食的行為,栗翅鷹是個少數例外。埋葬學證據顯示恐爪龍
與異特龍的集體化石,可能是爭奪食物時打鬥造成的死亡,如同許多現
代的掠食性爬行動物,例如科摩多龍。[62]

偷蛋龍科葬火龍的蛋巢,位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在 1978 年,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於蒙大拿州發現慈
母龍的化石與蛋巢遺跡,顯示鳥腳下目具有長時間的親代養育行為。[63]
在 1997 年,在巴塔哥尼亞白堊紀地層發現的泰坦巨龍類化石,顯示這
些大型恐龍也具有築巢的行為。[64]在 1993 年,在蒙古發現的偷蛋龍科
葬火龍化石,被發現採取類似雞的孵蛋姿勢,牠們被推測身體可能覆蓋
者羽毛,以保持蛋的溫度。[65]一些證據顯示某些恐龍可能具有親代養育
行為。例如,由一個成年體、34 個幼年體構成的鸚鵡嘴龍群體化石,其大
量的幼年體比例,可能就是親代養育的證據。[66]此外,一個大椎龍的胎
胚化石,被發現沒有牙齒,顯示牠們在孵化過後,仍有一段時間需要親
代餵食。[67]在蘇格蘭西北方斯開島發現的足跡化石,也指出鳥腳下目有

親代養育行為。[68]許多的恐龍主要生物群都已發現蛋巢與蛋化石,恐龍
可能與其幼年體之間有某些溝通行為,類似現代鳥類與鱷魚。

兩隻打鬥中的尖角龍,牠們生存於晚白堊紀的北美洲
某些恐龍具有頭冠或是頭盾,例如頭飾龍類、獸腳亞目、以及賴氏龍亞科
牠們的頭冠、頭盾過於脆弱,無法用來自我防衛,而可能具有性展示功
能,或是使用在物種內打鬥行為;但目前對於恐龍的求偶與領域性行為
所知有限。一些瘦腳亞目化石的頭部具有傷口,可能是同類互相攻擊的
後果。[69]恐龍的溝通方式仍充滿謎題,是個正在研究中的領域。近年的研
究顯示,賴氏龍亞科的中空頭冠可能具有揚聲器作用,可用來與同類之
間做聲音的溝通、辨認。[70][71]
在 1971 年,在蒙古戈壁沙漠發現了一個極為著名的化石標本,一隻伶
盜龍正在攻擊一隻原角龍,[72]這是恐龍會獵食其他恐龍的直接證據。[73]
另外,一個埃德蒙頓龍的尾巴有個可能的瘉合痕跡,可能是由暴龍科恐
龍所留下。[73]在 2003 年,在馬達加斯加所發現的瑪君龍化石,其骨頭

上有同類的齒痕,證實某些獸腳類恐龍具有同類相食行為。[74]
根據目前的化石證據,某些草食性恐龍可能是穴居動物,例如棱齒龍類
的掘奔龍;[75]而某些獸腳類恐龍則是樹棲動物,例如原始的馳龍科小盜

龍、[76]與充滿謎題的擅攀鳥龍科[77]但大部分恐龍則是依靠陸地為生存。
生物力學可以用來研究恐龍的移動方式,進而研究牠們的相關行為模式。
藉由計算恐龍的肌肉力量傳遞模式,以及重心位置,可推算出恐龍的移
動速度。[78]此外,生物力學還可計算出梁龍科的鞭狀尾巴揮動時是否能

產生音爆、[79]以及蜥腳類恐龍能否在水中浮動。[80]

[編輯] 生理特徵

主條目:恐龍生理學
暴龍的雙眼朝前,具有立體視覺。位於巴黎探索皇宮

Eubrontes,一個發現於猶他州西南部蒙納夫組(下侏儸紀)的足跡化石。
自從 60 年代以來,恐龍的體溫調節成為科學家們爭論的主題之一。最初,
科學家們對於恐龍的體溫調節能力的看法相當不一致。近年來,恐龍恆
溫動物說逐漸成主流理論,牠們被視為活躍的動物,至少具有相當穩定
的體溫。目前的爭論多在於牠們的體溫調節機制,以及牠們與鳥類、哺乳
類的代謝率相近程度。
在恐龍研究的早期,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是類似蜥蜴的冷血動物。他們
認為恐龍是群相當緩慢、慵懶的動物,需要外部熱量以調節牠們的體溫,
接近現代爬行動物。恐龍冷血動物說成為主流看法,直到 1968 年,羅伯
特·巴克(Robert T. Bakker)公佈了一份革命性的研究,提出恐龍溫
血動物說。
目前的證據多指出恐龍可生存在較寒冷的氣候環境,且至少有某些恐龍
藉由內部身體機制來調節體溫,例如巨大體型造成的巨溫性。恐龍恆溫
動物說的證據包含:在南極洲與澳洲發現恐龍化石,兩地區在當時位於
極區內,有長達六個月的永夜、某些恐龍具有隔絕熱量用的羽毛、以及骨
頭內具有恆溫動物特有的心血管結構。從骨骼結構顯示,獸腳類與其他
恐龍是活躍的動物,若牠們具有恆溫動物的心血管系統,將符合這樣的
生活方式;而蜥腳類恐龍則擁有較少的恆溫動物體徵。最有可能的狀況
是,某些恐龍是恆溫動物,而其他則不是。恐龍恆血/變血動物說的爭論
與新證據仍在持續進行中。[81]
因為有許多特徵可用來判斷是否為恆血動物,使得恐龍恆血/變血動物說
的爭論難以定論。大部分的研究人員將牠們與鳥類、哺乳類相比。小型的
鳥類、哺乳類的身體覆蓋者隔絕物,例如:脂肪、皮毛、羽毛,可減緩身
體熱量的流失。大型鳥類、哺乳類的身體表面積/體積比例較低。根據霍爾
丹法則(Haldane's principle),與身體體積相比,大型動物反而擁
有較小比例的表面積,牠們釋放的熱量溫度較高,而吸收的熱量溫度較
低。在某種程度體型以上,身體所散發的熱量,低於身體所製造的熱量,
這將使得動物採用其他方式來散發熱量。以大象為例,牠們皮膚缺乏毛
髮,但有大型耳朵,可增加身體表面積,或者將身體浸泡在水或泥濘中
來降低體溫。
大型恐龍被認為具有相同的狀況,牠們的巨大體型使熱量散失較慢,體
溫高於所處環境,造成巨溫性。但這仍無法解釋眾多的小型恐龍、或幼年
個體的體溫調節機能。
在 2000 年,一個對於奇異龍標本的電腦斷層掃描,發現了可能是四腔
室心臟的結構,類似現代鳥類與哺乳類。[82]這個研究在科學界中引起爭

議,有其他生理結構、[83]或其他物體等反對意見。[84]恐龍的近親,現代
鱷魚與鳥類都擁有四腔室心臟(鱷魚的心臟較不一樣),所以恐龍可能
也有類似的心臟結構;但心臟結構與代謝率沒有必然的關係。[85]

繁殖

一個近幾年發現的暴龍化石,其腿部骨頭被發現有骨髓骨。這被視為恐
龍與鳥類演化自共同祖先的證據,也是首個可鑑定出性別的恐龍化石。
雌性鳥類在產卵時,四肢骨頭的外部骨質與骨髓之間會產生一種特殊骨
層,稱為骨髓骨(Medullary bone)。骨髓骨富含鈣,只存在於鳥類體
內,可在產卵期用來製造蛋殼。[111]目前已在獸腳亞目的暴龍與異特龍、
以及鳥腳下目的腱龍化石上發現骨髓骨。因為這三者與鳥類的所屬支系,
在相當早的時候就已分開演化,因此可推論恐龍普遍會製造骨髓組織。
由於曾在亞成年體化石發現過骨髓骨,這顯示恐龍達到性成熟的時間很
快。[112]
[編輯] 行為證據

一個近年發現的傷齒龍科化石,顯示牠們睡覺時,頭部塞在手臂內側,
類似某些現代鳥類。[113]這種睡姿可使頭部保持溫暖,是現代鳥類的特徵
之一。

[編輯] 滅絕理論

主條目: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
恐龍消失於六千 5 百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同時間還有許多
生物也跟者滅亡,包含:菊石、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草食性的烏龜
與鱷魚、大部分鳥類、以及原始哺乳類。[9]自從 70 年代以來,有許多研究
試圖探索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並形成數個理論。通常的解釋是一個撞
擊事件造成了滅絕,有些科學家提出其他理由,或者是幾個綜合事件導
致這次滅亡。
在恐龍時代末期,極區並沒有冰帽,海平面比現在高出 100 到 250 公
尺。地球各地的氣溫差異不大,極區與赤道地區的氣候相差不到 25°;整
體而言較今日暖和,極區的氣溫高於現在的氣溫約 50°。[114][115]
恐龍時代的大氣成分也與今日有極大差別。二氧化碳是今日的 12 倍,氧
氣則佔了大氣的的 32%到 35%,而今日只佔了 21%。但是在晚白堊紀,
地球的環境有顯著的變動。火山活動增加,造成氣候變冷,二氧化碳比
例下降,氧氣比例開始變動。有些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低氧氣比例,可
能是滅亡的直接原因。如果恐龍的呼吸系統類似現代鳥類,牠們的呼吸
效能將會有困難,需要更多氧氣才能維持巨大體型的需要。[9]
[編輯] 撞擊事件

位於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次撞擊事件可能導致恐龍的滅
亡。
在 1970 年代後期,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
(Luis Walter Alvarez)提出了彗星撞擊理論,造成了白堊紀末期的
大規模滅絕事件。阿爾瓦雷茨提出世界各地的地層,銥含量在 6,500 萬
年前有大量的增加,可視為撞擊的直接證據。[116]有許多證據顯示當時有
顆直徑 5 到 15 公里的隕石或彗星,撞擊現在的猶加敦半島地區,形成
寬 170 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引發此次滅絕事件。[117]但科學家不
確定恐龍是在撞擊事件中滅亡,還是在此之前就已經衰退。另有科學家
提出這次撞擊,使大氣層佈滿灰塵,或者是使地球氣溫上升。
化石紀錄不能看出恐龍滅絕的速度,但許多不同的測試研究發現牠們的
滅亡相當迅速。這些結果使科學界更加相信彗星撞擊理論。撞擊事件短期
內會造成高溫,而揚塵會遮闢天空,造成全球性的長時間氣候冷卻。大
部分植物因無法光合作用而消失,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而死亡,而
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食物來源,也漸漸滅亡,僅有小型動物和少量植物
倖存下來。
在 2007 年 9 月,美國科羅拉多州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威廉·波特
克(William Bottke)與數位捷克籍的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希克蘇
魯伯撞擊事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據他們的模擬計算結果,該隕石坑有
90%的可能性是由一個名為巴普提斯蒂娜(298 Baptistina)的小行星
所造成的,該小行星直徑接近 160 公里,運行於火星與木星之間;在 1
億 6000 萬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被一顆直徑約 55 公里的未命名
小行星撞擊後粉碎,主要的碎片形成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帶,而某些
碎片則闖入地球的公轉軌道,其中一顆直徑 10 公里的碎片,在 6,500
萬年前撞擊了墨西哥猶加敦半島,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118]
威廉·波特克的研究結果與阿爾瓦雷茨的理論相似,另外也採納了柏克萊
大學的物理學家查理·穆勒(Richard A. Muller)所提出的太陽伴星理
論。查理·穆勒提出太陽有顆名為復仇女神(Nemesis)的伴星,復仇女
神每隔 2,600 萬年會經過奧爾特雲彗星帶,干擾了彗星的軌道,使眾多
彗星進入內太陽系。[119]這些彗星的少部份會進入地球的公轉軌道,與地

球發生撞擊,進而造成大規模的滅絕事件。[119]

[編輯] 德干地盾

主條目:德干地盾
在 2000 年以前,就有德干地盾洪流玄武岩是這次滅絕事件的主因,但
因為這次火山爆發始於 6,800 萬年前,並持續超過 200 萬年,所以當
時認為德干地盾火山爆發所造成的滅絕事件應該是逐步、緩慢的。但現在
有證據顯示,有 2/3 的德干地盾地形,是在一萬年內形成的,發生於
6,550 萬年前。顯示這次火山爆發造成了快速的滅絕事件,可能在數千
年內,但還是遠比撞擊事件長。[120][121]
德干地盾火山爆發藉由數種方式造成了滅絕事件,灰塵與二氧化硫與二
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大量噴出,灰塵使地表的日照量下降,植物的光合作
用減少;當灰塵慢慢降落至地表時,火山爆發噴出的二氧化碳氣體,可
能增加了溫室效應。許多植物因此而死亡,草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
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121]在恐龍大規模滅絕前,火山爆發噴
出的氣體,似乎與全球暖化有關。有證據指出在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之
前的 50 萬年內,大氣溫度曾上升 8°C。[122][121]
在德干地盾火山爆發仍被認為是緩慢滅絕事件時,路易斯·阿爾瓦雷茨便
已提出古生物學家被少數的資料所混淆。他的警告當時被沒有被接受,
但後來針對化石層的研究工作,證明早期的相關研究有誤。目前大部分
古生物學家已普遍接受撞擊事件是白堊紀末滅絕事件的主要原因。不過,
路易斯·阿爾瓦雷茨的兒子華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認為
在這次撞擊事件前,地球上已發生其他重大事件,例如:海平面下降、
造成德干地盾的大規模火山爆發,它們可能也是這次滅絕事件的綜合原
因之一。[123]

存在於白堊紀晚期的埃德蒙頓甲龍
《序》【大標】史無前例的強者 ~ 恐龍
  恐龍是從現在算起大約在二億三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初期出現開始,一直
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末,大約為期一億七千萬年來支配地球的爬蟲類。相形之
下,真正現代人類的前身的出現,算來也不過是四百萬年前,按照在地球上繁盛的
時間來看,人類的歷史很難和恐龍相提並論。
  目前為止,經由化石證實的確曾經存在的約有六百種。骨盤部位的骨頭類似蜥蝪
屬於龍盤目的恐龍約有三百五十種;骨盤部位的骨頭類似飛鳥,屬於鳥盤目的恐龍
約有二百五十種。
  不論是國內外,在科學博物館裡恐龍巨大的骨頭標本前面,我們很輕易就能看
見小朋友們佇足的身影。這是為什麼呢?首先,他們震懾於恐龍那巨大無比、超越想
像的體型。此外,特殊的外觀和多樣的恐龍種類,令他們著迷其中。
  假使,最初的人類和恐龍共存於同一個時代,那會是什麼樣的局面呢?也許,
十之八九的人類可能遭致滅亡了。從這樣的角度來說,我們應該慶幸人類是在恐龍之
後才出現。
「假如,人類掉進了恐龍的世界將要面對什麼樣的未知情況?」這小小的好
奇心,正是促使本書誕生的機緣。各位小朋友,你不妨也想像一下,掉進白堊紀的我
們,將會遇見什麼樣驚險刺激的危險呢?展開你想像的翅膀吧!
異特龍

甲龍( 屬名 Ankylosaurus)意為「堅固的蜥蜴」,是 甲龍科 下的一個



三角龍(屬名:Triceratops)鳥臀目 角龍下目 角龍科 的草食性 恐龍
的一屬

古角龍(學名 Archaeoceratops)是古角龍科下的一個屬,是種基礎新角
龍類,生活於下白堊紀阿普第階的中國中北部。牠似乎是種小型(約 1 米
長)的雙足恐龍,頭盾小,沒有角
Pachycephalosaurus Wyomingensis Profile
Pachycephalosaurus wyomingensis was the largest of the pachycephalosaurids—"thick-headed dinosaurs"—which
featured extremely thick skullcaps. The top of a Pachycephalosaurus skull could be 9 inches (23 centimeters) thick,
and much of the skull and the snout were also covered by small bony knobs and spikes. The dinosaur's distinctive
domed cranium was so stout that it sometimes survives as a fossil when the rest of the skeleton degrades.

Some scientists have postulated that Pachycephalosaurus's padded skull allowed these animals to

engage in head-butting battles of dominance perhaps related to mating, much like bighorn sheep and

other modern animals do. Scars on fossil remains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reinforcing this hypothesis,

though other research is contradictory. The dinosaur's neck vertebrae might not have been strong enough

to survive such collisions without breaking.

Pachycephalosaurus's dome, like the large horns and antlers of some modern animals, may have provided

potential mates with a powerful visual cue of reproductive prowess.

Pachycephalosaurus probably fed on low-lying plants relatively close to the ground.

厚頭龍(屬名:Pachycephalosaurus)又名腫頭龍,在希臘文意為「有厚
頭的蜥蜴」,屬於厚頭龍科,生存於晚白堊紀馬斯垂克階的北美洲。化石
已在蒙大拿州、南達科他州、以及懷俄明州等地發現。厚頭龍是草食性或
雜食性恐龍,目前僅發現一個頭顱骨與少數顱頂部分。厚頭龍只有一個
種,懷俄明厚頭龍(P. wyomingensis)。同樣發現於北美洲西部的
Tylosteus,被視為厚頭龍的異名

雙角龍(學名 Diceratus)是角龍亞科下的一屬草食性恐龍,生活於上白堊紀的北美
洲。牠的化石於 1905 年發現於懷俄明州描述,是一具保存較差的頭顱骨。多年來,牠

一直被認為是三角龍的變種,但 1996 年的研究卻指牠是一個獨立的屬。[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