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6

静 不 定 系


中国矿业大学 严圣平

2004 年 7 月 17 日
中国矿业大学理学院 严圣平

电话 : 0516-3885575
0516-3883484(Fax)
13327942762
E-mail: LX_SPYAN@163.COM
静不定系统,按其多余约束的情况,
可以分为外力静不定系统和内力静不定系统。
一、外力静不定系统
由于外部的多余约束而构成的静不定系
统 , 一般称为外力静不定系统。
求解外力静不定系统的基本方法,是解
除多余约束,代之以多余约束反力,根据多余
约束处的变形协调条件建立补充方程进行求解

解除多余约束后得到的静定结构,称为
例 1 :作图示梁的弯矩图 。

B
A C
l/2 l/2
MA F
解: 变形协调条件为
A B
A 0 A
l/2
C
l/2
M Al 2 Fl 2 1
即    0 M Fl/4
2 3 8 2
x
3Fl
解得 MA  MA
16 1

_
M x

1
3Fl/16 F

A B
C
l/2 l/2
5F/16
M 5Fl/32
x

3Fl/16
另解:变形协调条件为 F

wB  0 A C
B
l/2 l/2
2 2 FBy
RB l 2l Pl 5l
即    0 M
2 3 8 6 FBy l
x
5P
解得 RB 
16 Fl/2

_
M x 1
x
例 2 :作图示等刚度刚架的弯矩图 。
a
C
B

q a

A
FBy a a
a
C
B
FBy 1
q a a
FBy a
A qa 2 /2

qa2 /8 解:变形协调条件为 ΔBV  0

FBy a 2 2a 3 qa 4
即   FBy a  0
M图 2 3 6
qa
解得 FBy 
3qa 2 /8 8
二、内力静不定系统

有些结构,支座反力可以由静力平衡
条件全部求出,但无法应用截面法求出所有内
力,这类结构称为内力静不定系统。

求解内力静不定系统,需要解除杆件
或杆系的内部约束。
例 3 :求 A 、 B 两点间的相对线位移 ΔAB 。

F
A

B
F
F 由对称性知 :
A
F
R FN  , FS  0
M M 2
FS FS
A
FN FN

FS FS R
MD
M M D

B F/2
F 变形协调条件 :  0
D
F
A M ( )  M D  R(1  cos  )
2

R M ( )  1
 MD
D MM
D  
s
EI
ds

F/2 R   F   
  M D  R  1
EI  2 2  2 
R
 1 0

1 1
由此得M D  FR  
2  
A 1 1 F
M ( )  FR    R (1  cos  )
2   2
R
 MD  cos  1 
D  FR  
 2 

F/2 M ( )   R (1  cos  )

R 2
 M ( )M ( ) FR 3   1 
ΔD  
0
EI
Rd    
EI  8  
1
FR 3   2 
ΔAB  2 ΔD    
EI  4  
对称性的利用:

对称结构:若将结构绕对称轴对折后,结构在
对称轴两边的部分将完全重合。
F1 F1

F2 F2

正对称载荷:绕对称轴对折后,结构在对称轴
两边的载荷的作用点和作用方向将重合,而且
每对力数值相等。
F1 F1

F2 F2

反对称载荷:绕对称轴对折后,结构在对称轴
两边的载荷的数值相等,作用点重合而作用方
向相反。
F F/2 F/2

F F/2 F/2
F1 FS M F1
M
FN

FS
F2 F2

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载荷作用下:
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是对称的
位于对称轴上的截面 C 的内力 FS=0
F1 FS M F1
M
FN

FS
F2 F2

对称结构在反对称载荷作用下:
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是反对称的
, M=0
位于对称轴上的截面 C 的内力 FN=
a a
例 4 :平面框架受 q
切向分布载荷 q 作用, A
b
求截面 A 的剪力、弯矩
和轴力。 b

解: a
q FSA
A
b

FSA  qb, M A  0, FNA  0


例 5 :图示小曲率杆在力偶 Me 与均匀分
布剪流 q 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 已知 q 、 R 与
EI= 常数 , 试求截面 A 的剪力、弯矩和轴力。
q
A
R
Me
D
Me B

C
解:
q
A F
SA FSA
R R

Me B FSB
C
FSC

FSA  qR, M A  0, FNA  0


F
a a
例 6 :等截面平面
A B
框架的受力情况如图所 a
示。试求最大弯矩及其 F F

作用位置。 a

D C
解: F
A F
B
FSA 2
FSA  F cos 45  F
F 2
Fa
M max 
C 2
FSC M max 发生在外载荷F作用点处
例 7 :图示等直杆两端固定,材料弹性
模量为 E ,横截面面积为 A 。求两端的反力。

F F

A C D B
a a a
例 8 :如图所示, AB 为刚杆, 1 、 2
、 3 杆 E 、 A 、 l 均相同,求各杆内力值

1 2 3
a a

A B

F
解: 静力平衡条件:
1 2 3
FN1  FN2  FN3  F
FN1 a FN2 a FN3
2 FN1  FN2  0

变形协调条件: A B

 l1   l3 F
 l2 
2
引用胡克定律,可得: l1 l2 l3
FN1  FN3
FN 2 
2
另解:

1 2 3 1 2 3 1 2 3
a a a a a a
= +

F F/2 F/2 F/2 F/2

F F F
FN1   
3 2 6
F F
FN 2   0 
3 3
F F 5F
FN 3   
3 2 6
例 9 :如图所示, AB 为刚性杆, 1 、 2
、 3 杆 E 、 A 、 l 均相同 , 求三杆的轴力
和变形。
1 2 3
2a 2a

A a B

F
例 10 :图示桁架结构,三杆拉压刚度 EA 相
同 , 求杆 1 、 2 、 3 的内力。

1 2
3
l  

F
力法及正则方程
力法的正则方程 :
  11 X 1   12 X 2     1n X n  Δ1F  Δ1
 X   X     X  Δ  Δ
 21 1 22 2 2n n 2F 2

 
 n1 X 1   n 2 X 2     nn X n  ΔnF  Δn
 i j 表示X i 作用点沿着X i 方向由于X j  1单独
作用时所产生的位移
ΔiF 表示X i 作用点沿着X i 方向由于实际载荷单独
作用所产生的位移
设  X i  1引起的弯矩为M i
 X j  1引起的弯矩为M j
实际载荷引起的弯矩为M
 F

MiM j MiMF
则 i j   dx, ΔiF   dx
l
EI l
EI

对于静不定桁架 :
n n
FN i , k FN j , k l k FN i , k FN F, k l k
i j  
k 1
E k Ak
, Δi F  
k 1
E k Ak
例 11 :平面刚架受力如图,各杆 EI=
常数。试求 C 处的约束力及支座 A 、 B 的约束
反力。 q

a/2 C a/2

A B
q q
解: X1 1
a/2 C
qa 2/8
a qa 2/8

A a
 2
1  a 2a  a  3
 11  



EI  2 3  3EI
1  a 2 qa 2  qa 4
Δ1F    

EI  2 8   16 EI
3qa
由力法正则方程 11 X 1  Δ1F  0得 X1 
16
F
例 12
: a/2 C a/2

A B

解: F/2 F/2
X1 1
C
Fa/4

Fa/4

A
a
F F
例 13 :图示刚架 EI
a
为常量,画出刚架的弯矩
a
图。
A B
解:
X1 a/2 1 3
7a
F F  11 
24 EI
3
Fa
a/2 Δ1F  
4 EI

A 6F
Fa X1 
7
3Fa
___ 3Fa
___
F 7 7
6F
__
7
M图

4Fa
___ 4Fa
___
7 7
例 14 :试求图示平面刚架的支座反力
。已知各杆 EI= 常数。
q

B C D
a a
a

A
解: q

B a a
C D
X1 a

A
q

a qa2 /2
1
a qa2 /2
M 1图 M F图
1  a 2 2a  4 a 3
 11     a2  a 
EI  2 3  3EI
 


1  qa 3  qa 4
Δ1F   
a  
EI  2 
 2 EI
3qa
由 11 X 1  Δ1F  0 得 X1 
8

FBx  0, FBy 
3qa
8
 

qa 2
FAx  0, FAy 
11qa
8
 
 , MA 
8
 逆时针
例 15 :两端固定的梁,跨中受集中力 F
作用 , 设梁的抗弯刚度为 EI ,不计轴力影响。求
梁中点的挠度。

A C B
l/2 l/2
解: F/2 1 F/2
X1 1

A C
l/2
M 1图 Fl/4 M F图
1 l  l
 11   1  F/2
EI  2  2 EI Fl/8
1  Fl 2  Fl 2
Δ1F    1   C
EI  16  16 EI
  Fl/8
Fl Fl/4 1
由 11 X 1  Δ1F  0 得 X 1 
8

Fl 3  1 1 1 1  Fl 3
ΔC      
EI  16 3 16 4  192 EI
   l/2
例 16 :已知梁的 a F b

抗弯刚度为 EI ,不计
A C B
轴力影响。求梁的支反 l

力。
解:
F X2 F

X1 Fa M F图
l
1

M 1图 1 1 M 2图
l3 l2 l
 11  ,  12   21  ,  22 
3EI 2 EI EI

Fa 2 (2a  3b) Fa 2
Δ1F   , Δ2F 
6 EI 2 EI
 Fa 2 (a  3b)
  11 X 1   12 X 2  Δ1F  0 X1 
由 得  l3
 
 21 X 1   22 X 2  Δ2 F  0 X  Fa 2
b
 2 l2

Fb 2 Fa 2
FAy  3
 
(3a  b)  , FBy  3
 
(a  3b) 
l l
Fab 2 Fa 2 b
MA  2
 逆时针 , MB  2
 顺时针
l l
例 17 :刚架的弯曲刚度为 EI ,承受力 F
Δ
后,支座 C 有一下陷量 ,试求刚架 C 处的反
力。
F
a/2 a/2
B C
Δ
a

A
F F
a/2 a/2 a
解: B C
Δ
Fa/2
X1 1
a Fa/2 a

a3  1 2  4 a 3
 11     1 
EI  2 3  3EI
3 3
Fa  1 5 1  29 Fa
Δ1F      
EI  8 6 2  48 EI
29 F 3EIΔ
由  11 X 1  Δ1F   Δ 得 X1  
64 4 a3
q0
例 18 :已知刚架的弯曲
C
刚度为 EI 。试求支座 B 处的反 B
a
力。
解:
3
a
1  a a  4a
 
2 2
 11   x1 dx1  a dx 2  
EI  0 0  3EI
A
1  a 
3 a 2 
q x q a
Δ1F  
EI 

 0
  0 1  x1 dx1 

 6a   0



0
6 
 a dx2  q0

q0 a 4
 x1
5 EI x2
X1
由  11 X 1  1F  0 得
3
FBy  X1  q0 a ()
20
例 19 :已知刚架的弯曲刚度为 EI ,试
求刚架内最大弯矩及其作用位置。

a F a
A B C

E
D
a
F
解: a a
A B C
3 3
2a Fa
 11  , Δ1F   a

EI 3EI E
D
a
X1
F a
由  11 X 1  1F  0 得 X 1  6 ()
a
a
a
5 Fa
M max  作用于固定端 A
6 1
F

Fa
F
例 20 :已知结构 a a

的弯曲刚度为 EI ,试求对
a
称轴上 A 截面的内力。
2
2a Fa A
解: 11  , Δ1F   a
EI 4 EI
由  11 X 1  1F  0 得
F
Fa
X1  a 1
8
 FSA  0 1 Fa/2
F Fa A X1 1
FNA  , MA 
2 8 F/2 F/2
a a
例 21 :已知刚架的 q

弯曲刚度为 EI 。试求截面
a
A 处弯矩。 q
q
3 A
2a qa
解:  11  , Δ1F   a
EI EI
q
由  11 X 1  1F  0 得 q

1 2
M A  X 1  qa q
2 FS
A
X1
另解:
2 qa
qa
FS  2qa , M A 
2 FS
例 22 :已知桁架各杆的
拉压刚度为 EA ,求各杆 2 3

的轴力。
1 
解: l
F

X1
3
2
1 
l
F
0 1
F  sin 
0  
l  cos 
F
3 3 3
FN i FN i li l 1  cos   sin 
 11  
i 1
EA

EA cos 

3 FN i FN Fli Fl sin 
2
Δ1F   
i 1 EA EA cos 
由  11 X 1  1F  0 得

sin 2 
FN2  X 1  3 3
F
1  cos   sin 

2
sin  cos 
FN1   3 3
F
1  cos   sin 

3
(1  cos  )
FN3  3 3
F
1  cos   sin 
例 23 :图示平面桁架,已知各杆的 E 皆相
同, CA 、 AB 、 BF 三杆的横截面面积均为 30
cm2, 其余各杆面积均为 15 cm2 , a=6m , F=1
30 kN 。试求杆 AB 的轴力。
A B

C
D E F
a a a
F
A B
解: X1
FN i FN i li 7  a

a
 11    4 2
i
EAi 2  EA
C
D E F
a a a
Δ1F  
FN i FN Fli
EAi

 3 2 2 
Fa
EA
F/2 F/2
i 1
 2
0 1 1
由  11 X 1  1F  0 得
0 1

3 2 2 0
X1   F  82.7 kN -F/ 2
3.5  4 2
F F

F
F/2 F/2
例 24 :已知 a a
图示桁架各杆的拉压 3 64
刚 度 为 EA , 试 求 各 5
F F
杆轴力。 2 1

 
解:

a a
X1

F F
1/ 2 1/ 2 0 0
1
-1
F F F
-1 0
1/ 2 0 0
1/ 2

a
  2 Fa
 

 11  22 2 , Δ1F  
EA EA
2 2
由  11 X 1  1F  0 得 X 1  F
2
2 1
FN1  FN2  FN3  FN4  F
2
F 2 2
FN5  , FN 6  F
2 2
例 25 :已知图 F

示桁架各杆的拉压刚度   30
为 EA ,试求各杆轴力
1 4 2

 5 6 
 
F  
解: F F
3

X1

F F
F

 11 
a
EA
1 3  F/ 3 0 F/ 3 -1/ 3
1 -1/ 3

Fa 0 0 1 1
  Δ1F  
EA F
F F/ 3 -1/ 3
(a 为 1 、 2 、 3 杆的长度
) F
由 11 X 1  Δ1F  0 得 X1 
1 3
F
FN1  FN2  FN3  FN4  FN5  FN6 
1 3
C F
例 26 :已知图示半圆曲
杆的弯曲刚度为 EI ,试 R
求曲杆支座 A 处垂直反力 A B
FAy 。 R 3 π / 2 2 πR 3
  解: 11  EI  sin  d  4 EI C F/2
0
3 π/2 R X1
FR FR 3
Δ1F  
2 EI 
0
(1  cos ) sin  d  
4 EI
A
F
由  11 X 1  1F  0 得 X 1  F/2
π
 1
FAy  X1 
F
() R  R
π
Me
例 27 :已知图示半圆曲
C
杆的弯曲刚度为 EI ,试 R
求曲杆支座 A 处垂直反力 A B
FAy 。
  解:

Me /2 M e /2

C
X1  1
R R  R
A
F D
例 28 :半径为 R 的小曲率
圆环受力如图,已知圆环
R
的弯曲刚度为 EI , Me=2F
B O C
R ,试求圆环 D 截面处的
 
F/2 D Me
内力。
解:
X1 A F
R

O C

X 1 M e /2
A F/2
M   R sin  D F/2
1
FR
M  (1  cos )
2  R  R
π
sin 2  Rd πR 3
 11 0
EI

2 EI
O C

1 Me /2
π  FR 2 (1  cos ) sin  Rd
1
Δ1F  
0
2
EI A F/2
FR 3

EI
由  11 X 1  1F  0 得 X 1  2 F
π
2F
FND  0, FSD  , MD  0
π
例 29 :图示直角折杆水平放置,已知折
杆的弯曲刚度为 EI ,扭转刚度为 GIp 。试求支
座 C 的反力。 l
q

A B
q

l
C
2 l 1 l q
 11  0 x dx  GI p 
2 2
l dx
EI 0
B
A
2GI p  3EI q
 l 3

3EIGI p

1  lq 3 lq l  C
Δ1F    x d x   x d x   qlx d x 
3 2

EI  2 0 2
0 0
 X1
1 l ql 2
 
GI p 0 2
 ldx
A B
7GI p  6 EI
 ql 4
12 EIGI p
C
7GI p  6 EI
X 1  FCy  ql
4 2GI p  3EI 
1
例 30 :图示刚架水平放置,已知刚架的
弯曲刚度为 EI ,扭转刚度为 GIp 。试求支座 A 的
反力。 4
GI p  EI
5
  (设 )
A B
F
a C a

l/2 l/2
F/2 F/2

C X1 X1 1
1
 

1 l/2 1 a 2l  5a
 11   1 dx  0 1 dx  4 EI
2 2

EI 0 GI p

1 l Fx 1 aFl (l  5a )
Δ1F    dx  0  4 dx   16EI Fl
2

EI 0 2 GI p

l  5a
X1  Fl
8l  20a
例 31 :正交折杆 ABC 放置于水平面内
,已知折杆 ABC 的弯曲刚度为 EI 、扭转刚度为
GIp 及杆 CD 的拉压刚度为 EA 。试求杆 CD 的轴
力。 C
F
 

( 不考试压杆稳定性)
a
A a B
2a

D
解: 11  2 a 1 a 1 a
 x dx   a dx 
2 2

EI 0 GI p 0 EA
3 3 F C
2a a a
  
3EI GI p EA X1
A B
 

1 Fa 3
0 Fx  x  dx   3EI
a
Δ1F 
EI

Fa 3
X 1  FN  3EI D
2a 3 a 3 a
 
3EI GI p EA
例 32 :图示桁架, A 、 B 处为固定铰链
。已知各杆的拉压刚度为 EA ,试求支反力。
F
l l
 

A 1 2

l 4 3
6 7
5
B
解: F
A
1 2

4 3
6 7
B 5

X1

(1  2 2 )
X1  F
3 4 2
例 33 :图示桁架,各杆长度均为 a ,拉
压刚度均为 EA ,试求各杆轴力。

F F
1
 
 
 
2 7 6
12
F 8 F
11
3 9 10 5

4
F F
F F
解:单位力作用下各杆轴力 X1
F Ni  1 (i  1,2, ,6) 2 7 6
12
F Ni  1 (i  7,8,  ,12) F 8 F
11
静定基各杆轴力 3 9 5
10

FNi  0 (i  1,2,  ,6) 4


F F
FNi  F (i  7,8,  ,12) 1

12a 6 Fa 2 7 6
12
 11  , Δ1F   8
EA EA
11
F F 3 9 10 5
X1  , 各杆轴力均为
2 2
4
例 34: 已知图示梁的弯曲刚度为 EI ,用
力法求支反力。
F
EI
A B
 
D C
a a 2a

A B
a a 2a
X1
应将支座 B 看成多余约束!
谢谢大家!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