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课程教学实验

主讲人:罗才松
《砼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验

—— 钢筋混凝土梁正截
面强度试验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试验观察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
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
2. 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
及裂缝间距
3. 实测材料强度、梁的挠度及极限荷载
4. 比较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破坏形态
及破坏荷载,比较其挠度
5. 通过试验初步了解混凝土简支梁正截面试
验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分析测得的数据
二.实验原理

 根据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方
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少
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设计,并且保证
在梁发生正截面破坏前斜截面不发生破坏
,以便观察正截面的各种破坏形态
钢筋混凝土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
三.试件设计及制作

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为 C20 ( C25 ),纵向受力


钢筋为Ⅰ、Ⅱ级(要求Ⅰ级钢筋端部带弯钩、
Ⅱ级钢筋不带弯钩),箍筋为Ⅰ级钢
 试件采用钢模制作,平板振捣器振捣,常温下
养护,制作试件的同时预留混凝土 150×150
×150mm 立方体试块和纵向受力钢筋试样,以
测得混凝土和钢筋的实际强度
四.加载装置
五.加荷程序

1. 预加载,级距取 20% 的标准荷载,共二级,其


目的是检查整个试验工作是否正常
2. 正式试验,采用分级加荷法,荷载分级不宜超
过计算破坏荷载的 10% (构件开裂前宜取标载
的 5% ,直加到裂缝出现,以确定开裂荷载值)
3. 作用在构件上的试验设备重量及构件自重应作
为第一次加荷的一部分。每级加荷后宜保持 10
分钟,待变形稳定后再进行读数和观察
六.试验数据整理

1. 描述适筋梁破坏的全过程,并与超筋
梁、少筋梁相比较
2. 绘制适筋梁、少筋梁及超筋梁的荷载
—挠度曲线
3. 绘制适筋梁的裂缝开展图
4. 求实测极限弯距 Mus 与计算极限弯距
M 之比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