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3

【 中山陵 】

「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它
座落在南京市東郊鍾山﹝紫金山﹞的南麓
,西鄰明孝陵,東毗靈谷寺,傍山而築,
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築群
依山勢而層層上升,氣勢宏偉,「中山
陵」坐北朝南,整個園林面積達三千多公
頃,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陵門、碑
亭、祭堂和墓室等,其中祭堂為仿宫殿式
的建築,建有三道拱門,門楣上刻有『民
族,民權,民生』横額,祭堂内放置孫中
山先生漢白玉座像,壁上刻有孫中山先生
手書《建國大綱》全文。

多年來,中山陵園不斷整修拓新,
陵墓周圍,郁郁蔥蔥,景色優美,陵墓的
建築,壯麗雄偉,到南京遊覽的人,都會
到中山陵瞻仰這位革命家的墓地。中山陵
的建築風格中西合壁,通過大片綠地和寬
廣的通天台階,顯得十分莊嚴雄偉,由於
氣勢恢宏,在設計上非常成功,已被譽為
『中國近代建築史上的第一陵』。
中山陵」位於南京市東郊鍾山的南麓,「鍾山」自古被譽為江南四大
名山之一,因山頂常有紫雲繚繞,又得名「紫金山」。
「中山陵」博愛坊,一座三門沖天式花崗石牌坊,中間橫楣上刻有孫
中山手書『博愛』兩個鎦金大字。
牌坊這類建築在功能上主要是用來歌功頌德的,『博愛』兩字正點出
了孫中山先生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理想。
「碑亭」
「碑亭」內有一塊高約八公尺的
碑石上刻著「中華民國十八年六
月一日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
於此」的鎏金大字。
高八點一公尺,寬四公尺的花崗
石碑文,出自譚延闔手筆。
碑亭平面近似方形,寬約十二公尺,高約十七公尺, 1928 年葬事籌備
處認為先生思想和成就非文字所能概括,故决定不用碑文。
從牌坊開始上達祭堂,共有石階三百九十二級,及八個平台,台階全
用蘇州花崗石砌成。
「中山陵」祭堂是一座融合中西建築風格的宮殿式建築,
外壁用香港花崗石,堂頂是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式,上蓋藍色琉璃瓦
祭堂拱門分書「民族」、「民權」、「民生」門額,門楣上刻有孫中
山手書「天地正氣」四字,表達了孫中山先生奮鬥的理想。
孫中山先生漢白玉座像,高四點六公尺,逼真生動,是世界名雕刻家
保羅朗特斯基的傑作。
靈柩上的臥像,係捷克雕刻家高棋按遺體形象塑造,十分逼真,下面
墓穴直徑四公尺深五公尺,安葬著紫銅棺內孫中山先生的遺體。
奉安紀念銅鼎,是當年上海市政府敬獻
的一對大型仿古銅鑄器物。

厚重的銅鼎腹壁上有兩個彈孔,為一
九三七年十二月侵華日軍砲彈所擊。
在中山陵正中門的上方,「天下為公」四個金字,是孫中山先生的手
跡,出自〈禮記‧禮運篇〉,意思是指君位不為一家所私有。
謝謝森情寫意 Jeffry Hsu 先生無私的提供照片與文字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