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Or Ming Chun 08620481

UGA2230 Book report

黄仁宇 《中國大歷史》讀書報告

講歷史從來都有很多種不同的方法。 黄仁宇的《中國大歷史》別樹一格,從另一個觀點
與角度帶領去我們探索中國五千年的大歷史。一般來說,黄仁宇的《中國大歷史》有以下幾
點特色:第一,以大歷史觀去看歷史。黃仁宇開宗明義指出他是按照經濟學中「宏觀經濟學」
的概念去研究中國歷史之間的關系;第二,不以歷史人物的道德水平作標準去評鑑歷史,以
純技術的角度去作出評價,客觀而且公平;第三,以經濟步伐作主調去探討歷史,其中一個
重要的觀點是中國「缺少數目字上管理」。若果我們想理解這本書特點,便要從作者的生平
講起。
黄仁宇(Ray Huang,1918 年-2000 年 1 月 8 日),湖南長沙人,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
候輟學從軍,及後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駐日本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將軍的副官。因為在從軍
時曾到陸軍指揮參謀學院學習,碾轉之間獲得密西根大學新聞系的取錄,開始了他的學術生
涯。最後他在 36 歲完成學士學位並轉攻歷史系,46 歲完成博士學位,為未來的學術研究奠
定了基礎。因為黄仁宇在美國研究及教學的關系,他深感傳統的歷史教科書並不適合對中國
文化沒有基礎概念的學生使用,所以他便萌生了寫作《中國大歷史》這一本書的念頭。這本
書相對於其他介紹中國歷史的書,有以下的特點。
第一,善於歸納,高度壓縮。大家心目中的中史書可能是又厚又重的「歷史故事集」,
是治療失眠的利器。中國數千年歷史浩瀚如海,黄仁宇以短短三百多頁,便把中國歷史的核
心部份包攬無遺。他著重概念的關係和連貫性,把歷史片段之間的重點歸納,構成一個簡明
而前後連貫的主幹。沒有高度的概括、綜合、歸納能力,是不可能完成的。他正是以大歷史
觀為指導原則,總結出氣候、地形和與邊疆遊牧民族的關係等是促成中華民族自秦朝以後建
立中央集權管治的原因。所以黄仁宇才可以用很短的篇幅將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盡收眼底。
第二,史論結合。研究歷史和研究其他學問一樣,都需要創新的精神才會有進步、有突
破。這本書受歡迎的其中一個原因是作者在理論上有所創新。不同的史學家有不同的史觀,
史學家住住容易把自己的個人看法投射到歷史上。從歷史片段中抽出支持自己觀點的看法,
和自己理論矛盾的史料便對之視而不見。黃仁宇並不是以理論帶動歷史,為自己的論點片面
地 選 取 一 些 史 料 去 支 持 自 己 。 而 是靠 著「 大 歷 史 ( macro-history)」 和 「 數 目 字 管理
(mathematically manageable)」這些獨創的概念重新分析歷史。所以《中國大歷史》這本書才
會在中外引發廣泛的評論,當中雖然有褒有貶。於我而言,我當然沒有資格去評論黃仁宇的
史觀是否正確。但無可否認,這本書為中國歷史研究打開了新的一頁。
第三,中西對比。因為有感傳統中國歷史書對外國學生而言甚為吃力, 黄仁宇在書中採
用了大量西方的歷史事件和中國的作出對比。例如他以得克薩斯州和俄克拉何馬州在歷史上
的功效,超過東部的麻省或賓夕法尼亞州作例子,帶出西安的地理因素在歷史上的重要。這
樣當然能夠令熟悉歐洲或美洲歷史的讀者更容易理解中國歷史,但對外國歷史可能不太熟悉
的讀者便可能帶來反效果,這一點值得大家注意。除去這一點, 《中國大歷史》為西方學術
界學習研究中國歷史帶來了新的材料,促進中國史學於西方的發展,黄仁宇功不可沒。
第四,理性客觀。從技術角度剖析歷史,是黃仁宇史學的特色。黃仁宇反對以道德角度
檢討歷史。例如他認為不能把南宋的滅亡歸咎於賈似道的腐敗和奸險,要以事論事。相對於
一些史學家,住住被歷史人物既定的形象所影響,作出不公的批評。忽視了史學家要從客觀
的角度看歷史,特別是近百年來中國的發展最惹人爭議。特別是國民黨和共產黨、毛澤東和
鄧小平的對立等問題,只今仍在熱烈爭論中,所以保持客觀的態度是十分重要。現在史學界
不能只通過道德感情看待歷史已經是普遍的共識,但黃仁宇早在二三十年便撇除情感寫歷史
可見他的先見之明。
第五,鋪排創新。本書文字通俗、洗練而有節奏感,而且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會有驚喜。

1
2009/12/4
Or Ming Chun 08620481
UGA2230 Book report

例如開篇第一章並不從三皇五帝開始引入,反而以古都西安為重點,道出西安在歷史上重要
的地位。以有趣生動的方式介紹歷史,正正令很多對歷史心生畏懼的人能夠窺見歷史的趣味,
作者在此應記一功。在結構佈局上,本書顯得比其它通史更富特色、更靈活。
最後,讀畢《中國大歷史》,除了增加我對中國歷史的認識,啟發了對中國歷史的興趣
外。更開拓了我的視野,特別是中西方觀念下史實的對比,令我獲益良多。唐太宗說過:「以
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學習歷史的其中一個作
用便是以史為鑑,去改善現今社會,或者避免重複犯錯。現在社會大大小小的衝突愈來愈多,
問題亦愈來愈複雜。雖然本書未必能夠直接提供解決的方法,但我們仍可以學習當中做人處
世的道理。面對將來全球一體化,大家的距離愈來愈少,關係愈來愈緊密,中國歷史將會和
西方現代史匯合為一成為一個整體。可能在遙遠的將來,會有一個像黃仁宇的史學家寫下一
本叫《地球大歷史》的通史書呢!

References:
http://www.my285.com/xdmj/hry/zgdls/index.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中國大歷史
http://zh.wikipedia.org/zh-tw/黃仁宇

2
2009/1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