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9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

亞洲觀

張芝瑾 著

2010 年 4 月出版
目 錄

第一章 導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石原莞爾生平概述 ................................................ 4
第三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 8
第四節 文獻檢閱 ............................................................... 17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 24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 27


第一節 石原莞爾身處之時代背景 .................................... 27
第二節 中國認識與亞洲觀的萌芽 .................................... 38
第三節 最終戰爭論 ........................................................... 44
第四節 小結 ....................................................................... 50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 53


第一節 東亞聯盟論及其運動的發展 ................................ 53
第二節 聯合亞洲、領導世界 ............................................ 60
第三節 東亞聯盟的平等性 ................................................ 68
第四節 小結 ....................................................................... 74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 77


第一節 日本特殊權益之地─
─滿洲 ................................... 77

.i.
ii 濱下武志朝貢貿易體系研究的知識啟示

第二節 石原莞爾的滿洲觀 ................................................ 83


第三節 滿洲建國的意義 .................................................... 90
第四節 小結 ....................................................................... 97

第五章 結論 .................................................................... 101


第一節 從滿洲看往中國 .................................................... 101
第二節 自亞洲通往世界 .................................................... 104
第三節 總結 ....................................................................... 105

參考文獻 .......................................................................... 109

附錄、石原莞爾年表 ...................................................... 117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日中兩國素有悠久的歷史淵源,但隨著明治維新的成功,日
本逐漸在遠東地區的外交舞臺上站穩腳步。於是,幕府時代以來
的緊張感隨之解除,日本一躍而成東方的冠軍,出現在世界舞臺
上,鄰近的中國遂成為日本政府擴大疆域,前進南洋、亞洲、乃
至統治世界的重要征服對象,漫長的戰爭史寫下沈重的一頁,成
為當代日中關係的敏感神經。而在近代日本向中國發動的戰爭
中,1931 年爆發的滿洲事變實具有關鍵地位。
1931 年 9 月 18 日,派駐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自行炸毀
當時隸屬日本管理、南滿鐵路的某一段路軌後(李雲漢,1998:
291),誣陷是中國人所為,作為進軍中國東北的藉口,為中國
近代史上的九一八事變,日本則以滿洲事變稱之。
滿洲事變雖然由日本關東軍自行策劃發動,事前未必得到日
本政府同意,但滿洲事變的爆發絕非一朝一夕所致,而是與日本
近代國家發展以及思想變遷息息相關,反映出日本自幕末受到黑
船事件衝擊後,不僅產生民族危機感,也同時增強了向外擴張的
意識。此外,滿洲事變導致的影響深遠,先在滿洲事變的延長線

.1.
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上,因華北分離工作 1 而發生日中戰爭,又在中日戰爭的延長線
上,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聯動而爆發了亞洲太平洋戰爭(江口圭
一,1996:3)。因此,1965 年,日本的思想家鶴見俊輔主張打
破個別事變的侷限,方能瞭解戰爭的全貌(鶴見俊輔,2008:78),
提出以滿洲事變作為開端,將 1931 年到 1945 年進行的戰爭總稱
為「十五年戰爭」的說法。 2 可見滿洲事變是日本決定未來戰略
的重要轉折點。而負責建構戰略理論、策劃滿洲事變的發動者,
正是被稱為當時日本軍界的鬼才(許育銘,2003:131),也是日
本右翼思想的重要代表─
─石原莞爾。
石原莞爾生於明治末期,活躍於二十世紀初的日本陸軍軍
部。其突出之處在於兼具軍事將領和戰略思想家的身分,既超越
只聽命行動的軍人,依據對軍事理論和戰爭史的觀察,創建出一
套完整的戰略理論,洞察日本與美國必將一決勝負的走向;另一
方面,又有別於未必能有行動機會的思想家,而能藉由掌握軍事
權力的當下,發動滿洲事變以及推動建立滿洲國,不僅實現自身
的戰略構想,事變延伸的結果也對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產生實際

1
1935 年,由於日本外相廣田弘毅對華表示善意,中國國民政府也採取對日
妥協的政策,日中親善的氣氛大有進展。但日本關東軍不顧中央的外交原
則,企圖支配華北以獲得足夠的資源和市場,在華北五省(河北、察哈爾、
山東、山西、綏遠)建立自治政權,將其從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中分離,
即為所謂的「華北分離工作」。日軍的此一行動造成日中關係再度緊張,逐
漸演變為日中兩國全面開戰的局面。
2
十五年戰爭的稱呼在日本的學術界和一般社會雖然相當普遍,並獲得了「公
民權」,但學術界的部分人士對此名稱仍然持不同的意見。詳細的討論請參
閱江口圭一著,陳鵬仁譯(1996:4-5)。
第一章 導 論 3

的影響。尤其當時的日本面臨著與西方列強在國際上競爭的難
題,衝突一觸即發,身為軍事將領的石原莞爾所創建的戰略思想
更加引人矚目。縱使當日中戰爭爆發後,石原莞爾由於和東條英
機的對立,被排除於權力核心之外,其戰略思想仍是研究二十世
紀初期日本時代思潮的重要參考。
時至今日,石原莞爾仍是歷久不衰的研究主題,唯對石原莞
爾的評價呈現兩極化的爭議。有部分的日本人認為,第二次世界
大戰日本的敗北是敗在美國壓倒性的經濟力量,但是日本在精
神、思想上並未失敗,而他們心目中的英雄就是石原莞爾(許育
銘,2003:159),甚至有學者進一步的將石原莞爾冠以「永久
的和平使者」之封號。 3 但也有人怪罪石原莞爾的戰爭行為,如
著名的日本學者家永三郎就對石原莞爾背後所顯示出的日本軍
國主義進行批判,4 也有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者指出石原構想的
錯誤,批判石原莞爾枉顧中國的獨立自主性而發動侵華行動,是
高舉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者。 5
石原莞爾的思想與行動是日本近代化過程的歷史積累,各界
對其褒貶兩極的評價也顯示出日中兩國在面對戰爭記憶和責任
時,彼此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糾葛。因此,本書欲以石原
莞爾作為研究對象,希望透過瞭解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以及其
戰略理論與當時時代思潮產生的互動,反映近代日本的對華認

3
如入江辰雄(1984)即主張石原莞爾為建構世界和平而努力。
4
家永三郎對石原莞爾的評論請參閱俞慰剛(1995:22)。
5
中國大陸的研究尤其著重於批判石原莞爾的侵華行動,如王珊(1997:112)、
史桂芳(2002:47-48)等文獻皆可見到類似的評論。
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識,並對日本如何處理日中關係以及亞洲課題提供一個思考面
向。

第二節 石原莞爾生平概述

石原莞爾於 1889 年(明治 22 年)1 月 18 日出生於山形縣


鶴岡市日內町。
石原的祖父曾開辦私塾、教授漢學,父親石原啟介原為庄內
的藩士,擔任警官的職務,與石原的母親鈺井共生六男四女,但
其中四人不幸夭折,因此石原總排行雖為第三,但實際上為長男。
鶴岡市在歷史上的舊稱為「庄內藩」,藩主為酒井氏,初代
藩主為德川家康的叔父─
─酒井忠次,石原家族則多為伺奉酒井
家的家臣。庄內藩在日本歷史上以與同位居東北地區的會津組成
奧羽越列藩同盟,在 1868 年爆發的戊辰戰爭 6 當中共同對抗政
府軍而聞名。即便到了 1920 年代,舊藩主的勢力仍然殘存藩內,
因此庄內的封建主義強烈、階級意識分明,在此背景下成長的石
原莞爾,從小就受到尚武思想的影響(阿部博行,2005:7-10)。
1902 年(明治 35 年),石原莞爾成為仙台陸軍幼年地方學
校第六期的學生,開啟漫長的軍校生涯。1905 年,石原莞爾進

6
1868 年 1 月,幕府軍與新政府軍在京都的鳥羽、伏見引起戰端,爆發日本
德川幕府以武力反對王政復古的最後內戰,史稱戊辰戰爭。歷時一年多的內
戰,1869 年五月,政府軍終於敉平殘餘的幕府勢力,獲得最終的勝利。
第一章 導 論 5

入東京的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分配到第三中隊第六區隊接受訓
練。石原莞爾不僅學習學校既定的軍事課程,接受嚴格的軍事訓
練,更自行利用課餘時間研讀戰爭史、哲學等書籍,也在此時因
為同學飯沼守、樋口季一郎的推薦,開始接觸日蓮宗,閱讀田中
智學 7的法華經(阿部博行,2005:35)。1907 年 12 月,繼續升
學的石原莞爾成為陸軍士官學校第二十一期學生,配屬於第一中
隊第四區隊。
1909 年 6 月畢業,石原根據規定回到原隊成為見習士官,
12 月以陸軍歩兵少尉的官職分配到新設的會津若松歩兵第 65 連
隊。1910 年(明治四十三年)10 月,石原所屬的若松連隊到達
韓國春川。石原首次見到他國山河荒廢,一般生活程度低落,居
民缺乏生氣的模樣,對此狀況十分同情,告誡部下要戒去優越
感,實施日韓提攜(橫山臣平,1986:70)。1915 年石原莞爾
報考陸軍大學校,11 月入學為第三十期的學生,至 1918 年畢業,
隔年 4 月晉升大尉。1920 年 4 月,石原成為絕對奉行國柱會意
旨的信行員。 8 同年 5 月,石原莞爾被派駐於中國漢口,得以親

7
田中智學(1861-1939),出生於東京,十歲就剃度修習日蓮宗,法號智學。
曾創設立正國安會、國柱會等組織,宣揚天皇制和佛教的一致性,強調日本
天皇不僅在神道中具有特殊的神教地位,在佛教當中也有特殊地位。在日俄
戰爭後,田中更將日本國體說融入日蓮宗,與近代日本的國家主義相互呼
應,宣揚日本有統一世界的能力,使日蓮宗成為 1930 年代許多日本右翼份
子的指導原則。
8
國柱會由田中智學於 1914 年成立,主要在鼓吹建立以日本為中心的世界秩
序,把日本國體推廣到四週,尤其是與日本密切相關的滿蒙地區。加入國柱
會的會員通常最初為研究員的身份,修行到一定程度後才能依照規定晉升為
信行員,但石原莞爾一開始即受到推薦,成為國柱會的信行員。
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自深入觀察辛亥革命後的中國局勢,這期間也與在派遣隊擔任參
謀的板垣征四郎 9 建立起良好的友誼,為日後兩人進一步的合作
奠定基礎。1922 年前往德國留學展開軍事研究,逐漸形成自身
獨特的戰爭史觀。1925 年自德國返回日本,擔任陸軍大學校的
教官(小林英夫,2006:16-17)。
1928 年 10 月,石原莞爾被任命為關東軍參謀,不久後又受
命前往旅順關東軍司令部擔任作戰主任參謀一職。1929 年 7 月,
石原莞爾展開首次的參謀旅行,針對中國國民政府和東北情勢進
行考察,並根據自身對滿蒙問題的見解,設計出〈關東軍滿蒙領
有計畫〉以及提出〈解決滿蒙問題方案〉。1931 年 5 月發表〈滿
蒙問題私見〉,開始明白主張要採用謀略的方式,意即不待正規
的統帥命令,以軍事政變的方式達到武力佔領與領有(許育銘,
2003:147)。同年 9 月 18 日,石原的構想正式付諸實行,日本
關東軍發動滿洲事變。1932 年,在石原莞爾進一步的推動下,
滿洲國建立。
1937 年,日中戰爭全面爆發。此時作為參謀本部作戰部長
的石原莞爾預見戰爭將陷入泥沼化的困境,主張採取不擴大方
針,但卻得不到當時的關東軍參謀長東條英機的認同,兩人之間

9
板垣征四郎(1885-1948),滿洲事變的主謀之一,透過其政治力量與石原
莞爾合作共同推動事變計畫,因此一般人認為滿洲事變是理論靠石原、實力
靠板垣,或者是說石原的智謀加上板垣的實踐。事變之後,板垣晉升為陸軍
少將,歷任滿洲國執政顧問、關東軍副參謀長、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駐朝
鮮軍司令官等職務。日本戰敗後,1948 年 12 月,板垣經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審判,被處以絞刑。
第一章 導 論 7

的嫌隙日漸加深。1937 年 9 月,石原從參謀本部調動到關東軍
擔任參謀副長,隔年石原就遭受參謀副長的職務被罷免的命運,
轉而擔任舞鶴要塞司令官,1939 年遞補成為京都 16 師團的團
長。1941 年 3 月,正值太平洋戰爭即將爆發之際,現役軍官的
石原莞爾因為和東條英機持續對立,而被退役編入預備役待命。
至此之後,石原莞爾專心從事於教育和評論的工作,致力於著作
和演講。1941 年 4 月,石原莞爾被京都的立命館大學聘請為國
防講座的講師。可是由於東條英機持續派憲兵監視石原莞爾的言
語和行動,在強大的壓力之下,石原莞爾只好於 9 月辭職求去,
返回故鄉定居。
1945 年 8 月,日本宣佈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
年 5 月 3 日到 1948 年 1 月 12 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針對以東條
英機為首的戰爭罪犯進行長達一年半的審判,史稱「東京審判」。
石原莞爾身為發動九一八事變、佔領中國東北的將領,當然是國
際檢查局調查的對象之一。不過,由於石原莞爾和東條英機彼此
對立,因此國際檢查局最終決定以天皇內大臣木戶幸一的日記為
根據,10 給予石原莞爾正面的評價,因而做出不起訴的處分。無
須面對審判的石原莞爾遷居到山形縣的西山農場,繼續思考著日
本的走向。
1949 年 7 月 8 日,已經病危的石原莞爾像麥克阿瑟遞交一
份建議書,極力為他創建的東亞聯盟辯解,希望美國能夠解除對

10
因為木戶幸一的日記中有一段關於石原激烈的批判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因而
受到排擠被編入預備役的記載。請參閱步平、王希亮(2005:219-220)。
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日本右翼團體的禁令。雖然此建議書未被美方接受,但卻成為戰
後右翼勢力信奉的經典。1949 年 8 月 15 日,石原莞爾去世,終
年 60 歲(步平、王希亮,2005:222-224)。

第三節 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

一、研究背景

十九世紀中期,鴉片戰爭的炮火打破古老東方的寂靜與悠
閒,曾四方來朝的中國敗於英國的船堅炮利之下,象徵以中國為
中心的華夷秩序逐漸走向崩潰。而日本這個位於亞洲東部的寧靜
島國,也在美國的威逼下,被迫開啟閉鎖兩百餘年的國門。中國
的衰落以及西方列強的入侵,引起日本各界的震驚,脣亡齒寒的
危機感與「黑船衝擊」導致日本開始關心中國及亞洲問題,成為
亞細亞主義 11 誕生的背景(王屏,2004:3-4)。
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其理論與表現是多層次的,不同的歷
史發展階段、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對亞細
亞主義的理解和表述以及相關的行為都有所不同(王屏,2004:
10)。也因此要對亞細亞主義作出明確的定義或分類具有高度的
困難性,正如竹內好在〈亞細亞主義的展望〉當中所分析的,千

11
「亞細亞主義」也有人翻譯成「亞洲主義」。
第一章 導 論 9

差萬別正是亞細亞主義的特徵,也就是說亞細亞主義不是一種具
有實質內容,可以客觀限定的思想,而應該只是一種「傾向」。
所以,試圖固定亞細亞主義的範疇必定會失敗,亞細亞主義與那
些可以與現實發生機能性關係的思想不同,它與膨脹主義、侵略
主義、民族主義還有左翼的國際主義皆非完全卻都又有部份重
合,尤其是與膨脹主義重合程度最大。明治維新之後發展的膨脹
主義,所產生的一個結果就是亞細亞主義,只是並非直接從膨脹
主義孕育,而是從其中國權論和民權論,以及歐化與國粹的對立
當中誕生了亞細亞主義。因此,竹內好主張亞細亞主義不是如同
民主主義、社會主義、法西斯主義那樣的公認的思想,所以它不
能完全自足自立,一定要依靠其他思想型態才能夠顯現。而要能
夠被歸類於亞細亞主義這種思想傾向的最低限度,即為認同亞細
亞諸國的連帶感以及共通性(竹內好,1963:12-14)。
自明治時期以來,日本知識份子即以亞細亞連帶為基礎,開
始思考亞洲問題。明治八年,福澤諭吉發表《文明論之概略》,
主張東洋連帶論,強調東洋諸國首先要進行國內舊體制改革的文
明化,才能夠對抗西洋。也就是說,福澤是以「文明」為基準,
作為是否能聯合的指標。直到明治十七年,由於朝鮮的開化派發
動的甲申事變失敗,福澤才著手寫出著名的〈脫亞論〉,表示「現
今的中國朝鮮對我日本不僅未有絲毫幫助,而且因三國地理相
連,在西方人眼中,間或同一視之,或以評價中韓的標準來看日
本……為今日計,我國沒有餘裕等待鄰國的開明以共興亞細亞,
而應該不與其為伍,與西方文明諸國共進退。」由於中國、朝鮮
頑固的守舊體制,無法作為日本今後共同改革進步的友邦(平石
1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直昭,1994:268),在此民族危機感和對鄰國失望的心情下,
福澤一句「謝絕亞細亞東方之惡友」,成為影響往後日本脫亞思
潮的原點。然而,必須注意的是福澤的論點隱含著日後如果中、
朝國內開化勢力復甦,就會改成連攜為主的振興亞細亞方針(平
石直昭,1994:270),也就是說,即便是脫亞論仍然蘊含著東
洋一體的基礎傾向。比起福澤,岡倉天心發表的《東洋的理想》,
更直接的高喊「亞洲一體」。專攻美術史的岡倉對西洋近代文明
破壞傳統亞細亞文化感到強烈的反感,深感東洋覺醒的必要,他
承認西方確實給予亞洲許多有益的東西,然而不可忘記「給我們
真正靈感之源的仍是亞洲的精神」(盛邦和,2000:130),強
調亞洲文明的價值,認為判斷世界基本問題的尺度應該來自亞細
亞,而不是歐美(孫歌,2001:34)。
在脫亞還是興亞這個層面上,福澤諭吉與岡倉天心構成了一
個日本近代運動史的橢圓形軌跡(孫歌,2001:35)。12 換言之,
日本近代思想史上便是既把亞洲看成自我,又把亞洲看成他者,
隨著對亞洲身分認同與否的游移,產生對亞洲提攜、拋棄、改造
等不同的選擇。同時,由於中國對日本的影響深入各個層面,並
為日本文化不可缺少的存在前提,也是不可迴避的他者(子安宣
邦,2004a:78),如果中國沒有以某種形式參與,就不足以構
成亞洲這個概念,所以無論是提攜、改造、拋棄或是侵略,中國

12
橋川文三曾將福澤諭吉與岡倉天心這兩種典型加以對照,並評論:在某種意
義上,似乎可以說日本近代史就是圍繞著這兩可稱之為宣言或者預言的中心
而進行的橢圓運動。孫歌此處即是借用橋川的用語,稱之為橢圓形軌跡,請
參見孫歌,2001:88。
第一章 導 論 11

都是日本領導階層與知識界需要處理的首要目標。戰後即有學者
指出,日本知識界對中國的認識隱含著「將他者視爲自身一部份」
的概念,即「看即被看」;因此,認識他者,同時也在意識自己
的思想和行動,故「他者」便成了「鏡像中的自我」,認識中國
成為日本自我定位的參照(山室信一,2004:14-16)。因此,
亞細亞主義的發展除了和日本國運的走勢息息相關,還伴隨著日
本對中國認識的轉變。
順著此一脈絡,我們可以看見許多日本知識份子或政治家活
躍的身影,例如樽井藤吉在 1893 年出版《大東合邦論》,其基
本觀點是「我日韓宜先合,而與清國合縱,以御異種人」(戚其
章,2004:140),從同文同種的觀點出發,期待達成東亞三國
合邦的目標。日本貴族院議長近衛篤磨主張人種競爭論,將東洋
與西洋之間的對立轉化為「黃白兩人種之競爭」,從而提出保全
支那論(戚其章,2004:144),希望日中共同合作對抗歐美。
著作《三十三年之夢》的宮崎滔天則充滿理想,加入中國的同盟
會,親身投入革命運動,寄望中國革命的成功能夠達到抵抗西方
列強、解放亞細亞的目標(野村浩一,1999:133-135)。北一
輝提出國家社會主義,即通過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的理想。對內主
張透過革命實現國家改造,因而將希望寄託於青年將官身上,鼓
吹以軍事政變進行國家革新;對外則高舉亞洲解放的旗幟,主張
保全中國,弘揚亞洲文明,由日本擔任大亞細亞聯邦的盟主,向
歐美各國進行東西方文明融合的示範(野村浩一,1999:82-86)。
大川周明從東西方文化整合角度,提出大東亞新秩序建設,主張
由日本帶領亞細亞民族的解放運動,而復興中國則是日本首要的
1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任務(步平、王希亮,2005:94-109)。尾崎秀實則揭露東亞協
同體的理念,旨在確立日本於亞洲之霸業,為這霸業披上溫和的
外衣,在此外衣的遮掩下,大陸成為日本的原料供應地(竹內好,
1963:324)。其他還有許多日本的有識之士,皆在日本近代史
的舞臺上粉墨登場,替日本在亞洲問題和中國認識量身打造角
色,演出各式各樣、多采多姿的戲碼。縱使論述和行動的方式不
一,亞細亞主義者思考的卻是相同的問題,即是日本經由對東西
方文明的認識與比較,重新在近代化的國際關係格局中自我定
位。
然而,隨著完成近代化的日本,逐漸建立起進步的自信,邁
向強國的地位,亞洲問題不再負載明治時代的民族危機感,而被
置換為使日本充當東亞霸主合理化的輿論工具(孫歌,2001:
41)。亞細亞主義裡蘊含強調擴張國權與增強國力的傾向,正好
符合日本政府和軍隊對實現大陸政策的期待,因而逐漸轉化為日
本政府對亞洲鄰國進行侵略行動的理論基礎,與近代日本法西斯
主義的發展相互交纏、重疊在一起。當日本政府高喊「大東亞共
榮圈」的口號,實則進行侵略時,情勢已然演變成「無思想化的
極限狀態」(竹內好,1963:17)─
─日本右翼軍國主義已經喧
賓奪主地附著在亞細亞主義這個載體上,與最初的亞細亞主義大
相逕庭。
於明治時代出生,大正、昭和時代成長的石原莞爾,為了回
應近代日本在歐亞之間尋找自我定位的課題,即在亞細亞主義的
版圖當中建立戰略思想。幼年學校時期的石原莞爾,受到同窗好
友南部襄吉的父親─
─南部次郎─
─的影響,開展出對中國的初步
第一章 導 論 13

瞭解。南部次郎曾經擔任日本駐中國煙台的首任領事,認為中國
的清朝雖然邁向滅亡,但是日本不可輕蔑對於世界文明多有貢獻
的中國歷史,因此主張「日華提攜」,認為若是結合覺醒的中國、
提攜朝鮮,將能共同對抗侵略西歐勢力(阿部博行,2005:38)。
在南部次郎的薰陶之下,1912 年石原在漢城得知中國辛亥革命
成功的消息,曾感動的帶領部下大喊「支那革命萬歲」(小林英
夫,1980:54)。可見石原莞爾對於中國的革命寄予厚望,希望
將來能夠和覺醒的中國合作,實現共創亞洲新局面的夢想。
但是在另一方面,深受軍校教育影響的石原莞爾,也承襲了
日本的國體思想,以擴張國權為己任,進而培育出獨占亞洲的思
想,故又帶有大亞細亞主義的色彩。隨著中國政局持續混亂,先
有袁世凱奪取政權,後有各地軍閥割據,石原莞爾對中國人政治
能力失去信心,認為中國無法建設起近代化的國家,日華提攜的
主張轉化為日本必須承擔領導責任,不僅是為了日本的生存,也
是為了中國人與整個亞洲的幸福(山室信一,2006:55-56)。
於是,基於關心日本未來的命運,石原莞爾經由否定中國證明日
本的優越性,將日本推上亞洲領導者的位置,以對抗西方、稱霸
世界作為目標,由最終戰爭論和東亞聯盟論這兩大思想為支柱,
建構出一幅自認為能替日本、東亞甚至全人類帶來幸福的藍圖。

二、問題意識

透過在亞細亞主義脈絡下梳理石原莞爾的思想,可以發現從
日華提攜到主張由日本擔任亞洲盟主,石原莞爾的思想一直隱含
1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著亞細亞連帶的情感,形成東西方對抗的思考框架,但同時又將
中國鎖於落後的相對位置,透過對某種他者進行差異化的觀念操
弄,確立日本的主體性,也強化日本作為東方文明代表的正當
性,故不可避免的造成日本與中國關係的緊張與衝突。但無論是
提攜或是否定,在石原莞爾替日本量身訂作、步步邁向世界領袖
的計畫裡,中國/亞洲皆是石原必須處理的對象,而本文的研究
目的即在勾勒出中國和亞洲在此戰略圖像中的位置。
石原莞爾的核心論述來自他對戰爭史的觀察,再結合日蓮教
預言後,創建的所謂最終戰爭論。石原認為,戰爭的進化和人類
的發展是同步進行的,隨著戰術的進步,將會發生決戰性的戰
爭,那是真正的世界大戰,也是人類最後的戰爭。而自第一次世
界大戰結束後,西洋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已經從英國移向美國,所以
最終只會剩下美洲和東亞一爭勝負(蘇振申,1979:45-46)。這
也就代表最終戰爭將由此兩大國家集團的領導者─
─美國和日本─
─展開決戰。而這場戰爭將決定是由日本的天皇作為世界的天皇
來統治,還是由美國的總統作為世界的總統來統治,也就是決定
由日本代表的東洋王道文化,還是美國代表的西洋霸道文化,何
者來統治世界的關鍵戰爭(步平、王希亮,2005:183)。
經由最終戰爭論的開展,石原莞爾揭示了日本對抗西方、稱
霸世界的目標,至於日本如何處理與亞洲的關係,取得東方的代
表權和西方一決勝負,石原莞爾則在東亞聯盟論中提出看法。石
原認為,日本不應透過武力取得盟主地位,而是要本於民族協和
的精神,真心與東亞各國相處,並以此樹立日本的盟主形象(孫
立祥,2005:61),方可靠著日本的德與力,贏得各國自然的推
第一章 導 論 15

舉,並組織以日滿支為核心的東亞聯盟。如此一來,日本就能綜
合運用東亞民族的力量和資源,全力應付未來的最終戰爭,代表
東方求取勝利。一言以蔽之,石原莞爾的戰略構想就是運用東亞
聯盟為手段,以達到最終戰爭勝利的目標,而身為軍人的石原莞
爾在尋找將上述戰略化為具體行動的場域時,則將目光投向了中
國的東北地區─
─滿洲。
早在就讀仙台陸軍幼年學校時,石原莞爾就透過學校的教育
建立起皇權軍事國體論及對滿洲認識的基礎(許育銘,2003:
136)。1931 年 5 月,時任日本關東軍的作戰主任參謀的石原莞
爾發表〈滿蒙問題私見〉,強調滿州和蒙古對日本具有重要的政
治以及經濟價值。石原主張為了進行世界戰爭,日本必須投入全
部的力量,但是日本受限於國土面積小、資源缺乏,因此如果要
和美國對抗,就不得不「以戰養戰」,堅持開發滿蒙(1978:
76-77)。此種「滿蒙生命線」的論述即為石原莞爾鼓吹關東軍
佔據中國東北的理據,以此發動了滿洲事變,並進一步推動建立
滿州國。
但滿洲對石原莞爾而言,並不僅僅只具有物質上的意義,同
時還被賦予重大的精神意涵。滿洲國的建國理念為順天安民、民
本主義、民族協和,建國宗旨在於王道主義的實行─
─創造一個
讓滿蒙三千萬民眾可以安居樂業的理想國,進一步打破東西洋的
隔閡,讓東洋政治道德的精髓推廣到西洋,為人類歷史提供典範
(陳瑋芬,2003:255-256)。即石原莞爾認為,滿洲國的建立
除了替世界最終戰爭打好牢固的經濟基礎,應付未來戰爭中的資
源消耗,更是為了替日本與亞洲重建理想的道德,強化日本作為
1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大和民族的天職,實現東亞聯盟運動所標榜的各民族平等提攜、
王道樂土之精神。由此可見,在石原莞爾的語境中,王道是充滿
理想主義和革命情緒的詞彙,藉由在滿洲的舞台上建設王道樂
土,得以證明日本能夠綜合東西方文明而通往更高的普遍性。
石原莞爾聚焦於滿洲,將其視為日本能否在最終戰爭中獲勝
的關鍵點,又當作東亞聯盟運動的試驗場所,顯示出石原莞爾欲
藉由滿洲實現整合亞洲、戰勝西方的構想,因此滿洲國的建立正
是石原莞爾替日本在歐亞之間定位的策略,也是石原莞爾眼中的
中國形象投射之處,亦即中國不是滿洲,故也不是王道樂土,更
不是王道樂土的發源地,而是遲早應該向王道樂土臣服的對象。
本書欲以滿洲作為理解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和亞洲觀的起
點,由此提問,石原莞爾為何選擇滿洲作為行動的場域?有何時
代意義和歷史含蘊?其次,滿蒙生命線的主張是基於日本的生存
和稱霸,運用的是激烈的軍事手段,但滿洲國蘊含的王道是中國
儒家的理念,亦即以德化為主而不尚武力(李永熾,1992:351),
以實現民族協和的樂土建設。完成稱霸與實現王道共同構成了石
原莞爾對滿洲的期待,石原莞爾如何讓這兩種看來相互衝突的敘
事獲得統一?還是石原其實有理由對於看似難以解釋的矛盾處
之泰然?這當中所蘊含的又是何種的中國認識以及亞洲觀?

第四節 文獻檢閱
第一章 導 論 17

一、日文文獻

關於石原莞爾的研究以日文文獻居多,以下主要針對日本研
究石原莞爾的相關書籍進行整理,依照其研究主題區分為三大
類:

(一)石原莞爾的生平事蹟

此類作品運用大量的相關史料,旨在完整呈現石原莞爾的終
生經歷,涵括石原的家庭背景、軍校求學生涯、石原在戰時擔任
的角色、退役後於民間進行的活動,還有戰後面對東京審判等事
蹟。
傳記的寫作方式有力求客觀中立者,如阿部博行(2005)即
依照時間順序,詳細說明石原莞爾人生中的不同階段,但通篇為
單纯的敘事,並不參雜作者個人對石原莞爾的評論。但也有的傳
記採用評述的書寫方式,基本上,與石原莞爾曾有私交或相處經
驗的作者,就會以見證者的身分,在書中提出自己對於石原莞爾
的認識和看法。例如拜石原莞爾為師的木村武雄 13(1979)、與
石原莞爾同窗的橫山臣平 14(1986)、曾於滿洲協和會與石原共

13
木村武雄(1902-1983),日本政治家,與石原同為山形縣人。在 1930 到 40
年代,與石原共同提倡東亞連盟,並以其眾議員的身份到中國宣傳東亞連盟。
14
橫山臣平與石原為陸士同期生,兩人從 14 歲就讀仙台幼年學校即結識,歷
經東京中央幼年學校、山形步兵隊、陸軍士官學校等同窗生涯,直到石原自
陸大畢業後,兩人也在教育總監部共事過,橫山在自序中提到:石原是什麼
樣的人物,筆者有著比任何人都強烈的印象。
1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事的高木青壽 15(1985)等,都以自身對石原的瞭解為基礎,紀
錄石原莞爾的一生。

(二)石原莞爾的戰略思想

相對於傳記偏重人物的靜態描述,研究戰略理論的重點在於
分析石原莞爾的思想與具體表現的行動,包括石原的戰爭史觀、
著名的最終戰爭論和東亞聯盟論、創立滿洲國等都是分析的主
題,但基於作者個人的取材和理解,因而產生探究石原莞爾戰略
思想的不同角度,也就產生不全然相同的評價。
如佐治芳彦(1984)以脫離歐美支配、達成民族解放的角度
理解石原莞爾的構想。認為石原莞爾是希望藉由東亞民族的同一
性,對抗歐美的霸道支配,達成東西文化統合的世界平和。野村
乙二朗(1992)以石原的美國觀作為理解石原構想的基礎,主張
因為相較於同時代的其他陸軍,石原莞爾對美國的認識較為深入
和透徹,體認到在物質力量上日本無法獲得勝利,才倡言與美國
的決戰是物、心兩方面的對抗。由於石原的美國觀與中國觀互為
表裡,彼此影響,所以在準備對美的最終戰爭的過程中,石原也
產生了日本必須贏得滿蒙地區、組織東亞聯盟的認識。最後,野
村更對外界認為石原在戰後由侵略的軍事主義者逆轉向為和平
主義者的看法予以否定,認為石原莞爾的理論具有充分的完整
性,一直都以促進日中和平以及亞洲解放作為努力的目標。松澤

15
高木青壽,早稻田大學政經學部畢業,曾擔任報知新聞的記者、滿洲國協和
會東京事務所擔任指導部長,以及東亞聯盟同志會的常任委員。
第一章 導 論 19

哲成則在《日本ファシズムの対外侵略》一書中,將石原莞爾歸
類於近代日本法西斯主義中的發達統御派,其特徵為著重呼籲亞
細亞全體的結合,由此評析石原莞爾的思想;並將滿洲事變視為
近代日本法西斯主義行動的開端,也是最早成功的政治實踐。

(三)石原莞爾的日蓮教 16 信仰

有一類文獻指出,僅依靠歷史事件,不足以理解石原莞爾思
想的真義,必須進入石原的精神世界,方能把握石原莞爾的真實
樣貌。例如白土菊枝(1995)、武田邦太郎(1988)、入江辰雄
(1984)以及青江舜二郎(1973)等,都是以石原的日蓮教信仰
作為研究主題,藉由詮釋日蓮教經典─
─法華經─
─揭示的佛理和
預言,對照石原莞爾之著作、演講等資料,描繪出石原莞爾的宗
教觀,並進一步闡釋石原莞爾之思想與其日蓮教信仰的關聯。
日蓮教對石原莞爾產生最重大影響的,莫過於日蓮聖人的預
17
言。 因此,此類文獻的共通重點即在於說明石原如何根據日連
聖人的預言,建構出人類戰爭進化的法則,以及深信最終戰爭會
實現世界和平的看法。並由此主張石原莞爾是一位和平主義者,
其貫徹終生都在為達成世界永久和平而努力。

二、中西文文獻
16
日蓮教又名法華宗,創始者即為日蓮,是興起於日本鎌倉時代(約十二世紀
末)的佛教支派之一,主要宣揚神道思想和天皇制度。
17
日蓮教預言佛滅後的兩千五百年,世界會進入佛教中的末法時期,佛祖將現
身拯救世人,以正法統一日本世界,再以日本統一世界。
2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一)西文文獻

綜觀上述的文獻整理,日本的石原莞爾研究已針對許多不同
主題進行探討,具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為石原莞爾研究的重
要參考資料。而除了上述提及的日文文獻外,另外要特別一提的
是石原莞爾研究當中難得一見的西文專書著作。
Peattie(1975)18 以日本與美國的對決為主軸,分析石原莞
爾的最終戰爭論將美國視為最大敵人之原因。透過觀察日本歷史
的發展,Peattie 發現排斥西方的主張其實深植於明治時期以降的
日本,而石原莞爾的核心論述最終戰爭論的貢獻,即在於將日美
之間的碰撞置放在世界的脈絡中觀察,引領日本挑戰西方所統治
的亞洲秩序,正確的掌握日本與美國決戰的趨勢。然而,石原的
論述呈現出意圖和能力之間巨大的落差,無法克服日本在資源上
自給自足的困難,導致日本最後走向災難性的結局。
Peattie 在序言中開宗明義的指出,他力求擺脫二次大戰後研
究者習於採用的讚揚或責難的途徑(praise or blame approach),
希望藉由檢証石原莞爾這位軍事將領的思想與活動,瞭解日本昭
和時代的歷史。這種跳脫檢討日本戰爭責任而著重於時代精神的
分析方法,讓此書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但書中涉及日美之間情
結的內容,也曾引起日本知識界的喧騰。 19

18
此書已有日文版本問世:大塚健洋等譯,1993,《「日米対決」と石原莞爾》,
東京:たまいらぼ。
19
上述曾提及野村乙二朗(1992)對石原莞爾美國觀的分析,即在回應此書的
論點,大力駁斥 Peattie 主張石原對美國的認識淺薄不足,鼓吹日本與美國
進行最終戰爭,而導致日本承擔戰爭失敗後果的說法。
第一章 導 論 21

(二)台灣文獻

至於中文文獻的部份,主要針對中國大陸和台灣的研究進行
回顧。首先,在台灣方面,蘇振申(1979)是針對九一八研究的
缺失提出反省的先驅,主張要挖掘到九一八事變的根,就必須從
事變的主角人物石原莞爾的著作或演講,找出其思路的背景與來
源。因此,蘇振申分析石原世界帝國的思想架構,整理出日本歷
史教育的影響、對中國文化的誤用與反動、昭和政局的刺激以及
生命線觀念的錯誤,等等都是培育出石原莞爾佔領滿洲之謬誤思
想的原因。
許育銘(2003)也有鑒於台灣學界對石原莞爾之研究極少,
因此以石原莞爾為思考核心分析九一八事變爆發的原因和過
程。文中先針對石原莞爾的思想進行說明,再通篇以時間順序為
軸敘述九一八事變發展的過程,對石原莞爾在事變當中所扮演的
角色與發揮之功能有詳細的解析。
以台灣研究者關心的主題而言,最多注意到的是石原莞爾與
九一八事變的關聯性。雖然在台灣的九一八事變研究中,也或多
或少都會提及石原莞爾,只是基本上仍是「就事談人」,而非「就
人談事」(許育銘,2003:132),上述的台灣學者即是體認到
此一缺失後加以改進,以石原莞爾作為論述的出發點,唯研究重
點多為釐清石原構想對九一八事變的影響,所以研究範圍往往限
縮在石原莞爾擔任關東軍參謀的時期,且礙於篇幅,對石原莞爾
思想分析的完整性稍嫌不足。再者,由目前所蒐集到的文獻資料
而言,台灣方面的石原莞爾的相關研究屈指可數,而且僅散落於
2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專書的章節段落或期刊文章當中,並未查詢到石原莞爾研究的專
書論著,尚具有以石原莞爾為研究主題的進步空間。

(三)中國大陸文獻

至於在中國大陸方面,隨著石原莞爾逐漸成為獨立論述的核
心,近年來許多大陸學者也開始關注石原莞爾之戰略理論等有別
於石原與九一八事變關聯的研究主題。
張勁松(1994)探討石原莞爾的戰爭觀。認為石原莞爾是由
軍事、政治、科學技術和宗教四大方面進行考察後,得出世界最
終戰爭論的結論。但石原將解決滿蒙問題視為對美持久戰爭中的
一環,進行佔領滿蒙的計畫,發動九一八事變,不僅是日本法西
斯主義發動侵略的開始,也是日本法西斯主義的首次成功,推動
了日本法西斯運動的迅速高漲,因此石原莞爾是一個瘋狂的法西
斯主義份子和凶惡的戰爭罪犯,其戰爭觀的實踐終將失敗。
王珊(1997)分別從南部次郎的影響、庒內藩的志士先驅及
民風、海外任職的經歷以及時代因素,分析石原莞爾侵華思想的
淵源。認為石原莞爾從幼年軍校時期的建功立業,發展成赤裸裸
的武力侵華,既與日本內閣、軍部長期推行的侵華政策相吻合,
也揭示石原莞爾侵華思想的確立,而此思想的確立為其陰謀發動
九一八事變以及拼湊偽滿洲國政權奠定了基礎。
史桂芳(2000)則以石原莞爾的東亞聯盟論與滿洲國作為論
述重點,將偽滿洲國的實際情形與石原莞爾提出東亞聯盟的四大
條件─
─國防共同、經濟一體化,政治獨立和文化溝通─
─相互比
對,得出這四個條件都是為日本全面控制中國及東亞各國提供理
第一章 導 論 23

論依據,指出東亞聯盟的最終目的,是現近代以來日本軍國主義
稱霸世界的構想,打出王道主義、民族協和等招牌,只是為侵略
行為穿上美麗的外衣。
王屏(2004)在《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一書中,將石原
莞爾的思想歸類於作為行動的亞細亞主義,以一整章的比重探討
石原莞爾與東亞聯盟運動。指出石原莞爾提倡東亞聯盟運動時雖
然強調聯盟內部的平等,但實質上未能擺脫專制主義以及日本的
天皇觀,因此最終成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招牌與騙人口號。
中國大陸這些文獻針對石原莞爾的研究面向較為多元,這些
側重石原莞爾戰略思想的研究也的確為中文讀者提供瞭解石原
莞爾思想和論述的基礎資料。然而,基於中日兩國複雜的歷史關
係,較易受到戰爭記憶和民族情感之影響,在研究目的上隱含著
批判日本對華侵略行動的意識,往往以石原莞爾的構想只是替日
本的侵略尋求合理化和正當性之目的作為結論。
日、中學者關於石原莞爾研究的成果,已於上述梗概的介
紹。筆者立基於上述日、中學者的研究貢獻上,嘗試以日文文獻
較未直接處理的問題─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和亞洲觀作為研究
主題,並將本書希冀呈現的重點置放於掌握石原莞爾思想發展的
脈絡,勾勒其思想與時代的互動,而不以對石原莞爾這樣備受爭
議的人物進行評論或批判為目標,期能補充關於石原莞爾思想的
中文研究。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
2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本書主要採用文獻研究法,所據以參考並且將其視之爲分析
文獻的研究資料包括中日語相關之專門書籍、歷史文獻、傳記、
期刊論文等。在原始文獻方面,主要是透過後人編錄之石原莞爾
相關資料及著作閱讀石原莞爾本身的論述,包括角田順主編的
《石原莞爾資料》(分為國防論策篇和戰爭史論)以及玉井禮一
郎主編的《石原莞爾選集》,希望能從石原莞爾著作的字裡行間
窺知其思想與行為準則。再者,也將仰賴石原莞爾研究的相關文
獻,藉由他人對於石原莞爾的詮釋,相互對照與補充對石原莞爾
的理解。在整理文獻時將輔以運用思想史研究的「外在研究法」
與「內在研究法」,前者指的是特重思想家與歷史情境的互動,
將被研究者放在歷史情境的脈絡中考察與分析;後者則是假定思
想或概念有其自主性,著重分析單位觀念(unit-ideas)之內在聯
繫性以及其有效性(黃俊傑、蔡明田,1997:1-43)。希望透過
交互運用這兩者方法,在既有文獻的基礎上,適當的解讀和闡釋
石原莞爾的思想以及其與時代互動所產生的作為。
在章節安排上,本書共分五章:
第一章為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背景、問題意識、研究
方法以及簡介石原莞爾的生平。
第二章將探求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的歷程。首先,梳理日本
自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的重大事件,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分
析石原莞爾的成長過程,以及他所受納的時代精神。再者,將整
理石原莞爾求學過程中的思想啟蒙和派駐於中國漢口等經驗,勾
勒石原莞爾如何發展自身的中國認識和亞洲觀,並且與其戰爭史
研究結合,透過德國留學時期的深入思考,逐步建構出以日美對
第一章 導 論 25

決為核心的最終戰爭論。
第 三 章 闡 明 石 原 莞 爾 另 一 個 重 要 的 思 想 支 柱 ── 東 亞 聯 盟
論。本書將說明東亞聯盟論述形成的背景,分析石原創建東亞連
盟論隱含的意圖。其次,藉由閱讀石原莞爾的著作東亞聯盟建設
綱領、東亞聯盟建設要綱等,瞭解石原對東亞、西洋的思考框架,
以及對日中關係的看法,冀能呈現東亞連盟論述之核心價值,作
為分析石原莞爾發動滿洲事變和創建滿洲國的基礎理解。
第四章的重點在於分析石原莞爾的具體實踐成果─
─發動滿
洲事變和創建滿洲國。首先,追溯日本對滿洲的特殊情結,探討
滿洲在近代日本歷史上象徵的意涵,並在此歷史文脈之下,剖析
石原莞爾對滿洲的觀感與主張。接著討論石原莞爾發動滿洲事變
的意義,以及他從主張滿洲佔領轉為支持滿洲建國的理由,分析
石原對滿洲國賦予的期待和意義。
第五章為結論。將整合以上三章的討論,藉由觀察石原莞爾
之思想與行動的實踐,探究石原終其一生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並試圖由石原莞爾對滿洲的軍事行動以及滿洲國成為王道樂土
的冀望中,總結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和亞洲觀。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
思想形成
本章的重點在於探求石原莞爾思想形成的歷程。首先觀察隨
著時代的變動,石原莞爾思考的軌跡有何變化,接著論述與本書
課題直接相關的中國認識啟蒙,試圖回溯石原如何建構起對中國
的觀感,以及雕塑出自己心目中的最初的中國形象。最後則說明
透過這些知識的累積與戰略研究的集合,石原莞爾思想的核心─
最終戰爭論的內涵。

第一節 石原莞爾身處之時代背景
石原莞爾橫跨明治、大正、昭和三個時代,日本社會背景的
轉變和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自然會影響到石原關心的議題以及
其思索的方向。因此以下將介紹明治末期到昭和初期的日本時代
特徵,試圖從大時代變動的視角,加以觀察石原個人的思想形成
與時代背景的互動。

一、明治後期:富國強兵的目標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是一個名義上以天皇為領袖,實質上由

.27.
2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幕府掌握權力的封建體制國家。隨著歐美帝國主義的壓迫,日本
此種以幕府主導的武家政治開始面臨瓦解的威脅,經過大政奉
還、王政復古以及廢藩置縣等等繁雜的過程,明治政府終於廢除
了舊藩主的統治制度,回復天皇制中心的明治維新政府係於思
想、文化、科技、政治、法律、社會等各領域進行快速的整頓與
發展,逐漸朝向中央集權的國家體制蛻變。
1889 年(明治二十二年),由伊藤博文等人負責起草的「大
日本帝國憲法」正式頒布。憲法第一條即揭示大日本帝國由萬世
一系的天皇進行統治,顯示此部憲法的基本原則正是日本天皇為
國家元首,是唯一的統治者,享有立法權、行政官員任免權、陸
海軍統帥權以及宣戰、媾和等外交權之所有權力於一身,憲法規
定成立的內閣、帝國議會、法院等機構都只是用以輔助天皇統治
的專業機關。學習君主立憲制度以後的日本,藉由創立議會制度
作為對當時興起的自由民權運動的回應,20 但基本的國家結構仍
是以圍繞天皇為特徵。公佈憲法後的第二年 1890 年,明治政府
繼續公佈了教育敕語,作為學校教育的根本原則以及國民精神生
活的最高原則。根據教育敕語,對天皇的忠和對父母的孝作為國
體的精華,為了和忠於國家的天皇制相適應,而規定了以孝為主
的家長治家族制度(井上清,1974:625-626)。除了思想改造
之外,包括軍隊、警察制度的建立,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資本主

20
大日本帝國憲法引發許多討論,最為人爭議的要點在於此部憲法一方面強化
了日本天皇神聖不可侵犯的地位,另一方面卻又對天皇行使權力的方式做出
約束,形成一種矛盾的二元構造(田中彰,2000:192-193)。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29

義的發展,皆與天皇的權威結合起來,深入全體國民的精神和物
質生活當中。
以大日本帝國憲法為基礎,日本建立了高度中央集權的近代
化國家體制,與此同時,日本的外交政策也邁向新的發展。1894
年日本與中國由於支配朝鮮的問題爆發甲午戰爭。日本的勝利為
其帶來豐碩的成果,不僅驅逐獨霸朝鮮的中國勢力,更開闢了向
中國經濟侵略的途徑,並且獲得日本最早的海外殖民地─
─臺灣,
成功的通往向西方列強學習帝國主義的道路。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對於亞洲勢力的分配更感關心,面對俄
國步步逼近滿洲之舉動和覬覦朝鮮之意圖,日本自然無法置之不
理,再加上日本原本就對於俄國聯合德、法的三國干涉退還遼東
半島之事耿耿於懷,於是為了爭奪支配朝鮮和滿洲的權力,1904
年 2 月,日本正式與俄國宣戰。開打之初,日本國內皆抱持悲觀
態度,認為戰勝可能性渺小,但最後日本卻擊潰俄國艦隊,並在
美國調停之下,迫使俄國在 1905 年簽訂樸資茅斯條約,承認日
本在朝鮮的優越地位,並割讓南庫頁島、轉讓在大連、長春的租
借地以及鐵路控制權(陳水逢,1988:203-205)。日俄戰爭的
勝利是自十九世紀西方勢力入侵以來,第一個非西方國打敗西方
國家的成功範例,不僅讓日本自身獲得高度的自信,更使日本成
為亞洲的新典範,其國際地位大幅提昇,擠身世界列強之林。
雖然戰勝俄國讓日本歡欣鼓舞,但日俄戰爭的戰費卻也遠遠
超過了日本的經濟實力。1905 年底,尚未償還的國債與內外債
加在一起,竟高達 18.7039 億日元(江口圭一,2002:15),成
為日本政府沈重的財政困難。此外,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工廠
3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工人等下層勞動者大量產生,但因沒有相關的權利保障而遭受過
重的負擔,釀成 1905 年底城市民眾暴動的日比谷事件。圍繞著
擴充軍備、減輕財政負擔以及解決民眾不滿的議題,日本內部各
派政治勢力也展開各種競爭與合作,隨著明治天皇的逝世,更引
發日本政府新一波的變革。
石原莞爾的出生正好與大日本帝國憲法的實施同年。在極力
尊崇天皇制的時代氛圍下,再加上從幼年時期就接受軍校教育,
石原的成長過程自然浸淫在忠君愛國的思維中。1904 年,對日
本近代史具有關鍵性的戰役─
─日俄戰爭爆發之際,石原莞爾正
就讀陸軍地方幼年學校二年級,雖然未能親自上戰場奮鬥,但每
當前線傳來捷報,學生們總聚集在廣場齊聲歡呼慶祝(阿部博
行,2005:30)。身為沈浸於戰勝喜悅中的日本國民之一份子,
這場戰爭對石原來說也是個鮮明的體驗。根據日後石原對日俄戰
爭的評述,可以發現石原一方面替日本的勝利感到開心,覺得「日
俄戰爭是最近數百年來亞洲民族對歐洲人的首次勝利,由此對被
壓迫民族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隨後埃及、秘魯、土耳其、阿
富汗、印度等國紛紛掀起了獨立運動」(石原莞爾,1993:10)。
另一方面,石原卻也對日本為何能獲得勝利感到好奇,而這個疑
惑更成為石原「自陸大入校以來最煩惱的問題」,(石原莞爾,
1993:15)進一步演變為石原研究戰爭和軍事的出發點。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31

二、大正時代:近代化日本的轉變

大正時代的序幕是以一場政治角力作為開端。1912 年,第
二次組閣的西園寺內閣因反對陸軍增設兩個師團的要求而招致
垮台,史稱大正政變。代表陸軍軍閥勢力的桂太郎內閣繼任,引
發第一次護憲運動,在「打破閥族、擁護憲政」的逼迫中,終以
桂太郎辭職下台作結。這次是在民眾不滿的壓力之下,讓明治以
來嚴重的藩閥元老政治不得不有所妥協,逐漸開啟了大正時代政
黨政治的發展。
在新的政治風氣之下,圍繞著天皇制和立憲政治的比較,開
展出各種嶄新的思想,像是美濃部達吉主張的天皇機關說和上杉
慎吉支持的天皇主權說之間的辯論,還有吉野作造的民本主義都
極具代表性。此外,伴隨著日本工業的發展,工人階級擴大,工
作環境的條件、勞工權利的保障等勞資糾紛也相應產生,甚至發
展成為城市下層民眾的暴動與反抗。第一世界大戰爆發後,雖然
日本趁西方列強忙於解決歐陸戰事無暇東顧之際,藉此獨占亞洲
利益,尤其以奪取中國大陸市場為主,使得日本的資本主義發展
邁向成熟階段,獲得飛躍性的成長,但卻也引起通貨膨脹的危
機,致使 1918 年 7 月到 9 月爆發遍及日本全國的米騷動,並進
一步成為改變形式的反戰運動,為日本政治和社會帶來深刻的影
響(江口圭一,2000:26),以改造或是解放為號召的思潮,如
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等再度得到舞台,組織民眾發起社會運動。
除了日本國內的政治社會歷經重要轉型,日本的對外關係也
3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契機展開新的扉頁。19 世紀末期,遠東的
情勢主要是以英、俄兩國所掌握。與俄國相互競逐遠東利益的英
國,和擔心俄國勢力南下朝鮮、滿洲的日本,兩者以俄國為共同
敵人,在 1902 年組成英日同盟。英日同盟的成立使日本得以放
手一搏的和俄國宣戰,贏得日俄戰爭的勝利。緊接著在 1905 年,
又簽訂第二次英日同盟,不僅從將同盟的性質從防衛性轉為攻擊
性,更將適用的範圍從東北亞擴及到整個亞洲,此一情勢讓英國
得以減少其他西方列強干涉遠東事務,而日本則掌握了在處理亞
洲事務上的影響力。
此種英日聯合對抗俄法的局面,在二十世紀初期產生了變
化。德國的興起帶給鄰近的法國莫大的壓力,法國為集合其他列
強對抗德國,積極促成日俄協商以及英俄協定。在此之下,英俄
與法國聯合遏止德國勢力的崛起,日本則趁機在亞洲獲得更大的
拓展空間。1914 年第一次大戰的戰火延燒歐洲,日本自行以承
擔日英同盟義務為由,出兵中國山東要求德國歸還膠州灣租地,
並且對中國提出承認日本接收山東利益、聘用日人擔任軍事和財
政顧問等二十一條要求(井上清、鈴木正四,1972:324-327)
讓日本趁機擴張疆土的想法昭然若揭。
1918 年大戰結束,但戰爭所帶來之人的以及物的破壞,為
日後留下許許多多的問題。因此,當時的最大課題便是如何重建
被破壞殆盡的國際秩序(吉田茂,2006:34)。1921 年 11 月,
戰勝國召開華盛頓會議討論各國海軍軍備的限制,且針對日本於
大戰期間在鄰近東亞國家的軍事行動展開清算。最後,在美國的
主導下,日本將山東權益歸還中國,並簽署四國公約和九國公約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33

代替廢止的英日同盟(池井優,1983:150-151)。美國的佈局
無疑是迫使日本交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獲得的利益,再者,所
謂尊重中國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九國公約,事實上就是美國自
1898 年提倡的門戶開放政策(Akira Iriye,1992:143-144),也
就是說美國自己的對華政策,如今卻成為東亞秩序的準則,由此
不難看出美國主導東亞新秩序的格局逐步成型。對於美國成為主
控,日本當然心懷不滿,然而由於日本缺乏天然資源,在石油、
鐵等戰略物資上無法自給自足,必須仰賴英美的進口。這種經濟
上的弱點,加上英日同盟的廢棄顯示英國向美國靠攏的現實,日
本不得不在外交政策上時而採取國際協調主義,與英美合作與妥
協。於是,從華盛頓會議之後,1920 延續到 30 年代,日本對外
關係的難題就在於與西方要採取協調或是對抗,隨著內閣的輪
替,外交政策在這兩條路線間來回擺盪。
此外,由於海軍和陸軍雙方皆面臨軍備縮減,21 結果造成日
本國民輕視軍人的傾向。當然,明治時代的戰爭讚美、軍人崇敬
的風氣並無完全消逝,但和平思想以及軍縮風潮的一般化已經成
為無法否認的事實。日俄戰爭爆發後,軍國主義高漲,產生許多
以軍人為志的人,如今卻由於軍備縮減而頓失前途,也失去了未
來的希望。之後昭和年代軍國主義風潮的發展,可以視為此時軍
備縮減的反動,從大正末期到昭和初年,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等優

21
華盛頓會議之後,日本海軍主力艦的保有量需依照美國、英國比上日本還有
法國、義大利,維持在 5:3:1.75 的比例。至於日本陸軍也因這股軍縮風
朝,在 1925 年被廢止了四個師團。
3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秀的幕僚將校出訪海外,受到新時代的武器進步、戰略構想和兵
術思想變化的影響,在此之上希望實現與政治變革相關的夢想
(中村菊男,1966:123-124)。
石原莞爾正是往海外發展的陸軍將官之一,他接連駐紮在韓
國、中國,之後又到德國留學,將自己的視角往世界延伸。不過,
雖然石原身在海外,仍然時時關心日本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石原
在戰爭史研究中提到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西洋的中心已經由
英國轉向美國,他敏銳的發現美國勢力的興起;並且分析戰後的
當前形勢,認為在俄羅斯崩解的同時,相對而言,美國卻增強了
對於解決東亞問題的關心,由此研判日美的抗爭將會日益加強,
解決東亞問題應該會變成日本對美戰爭的原因。身處於無論是國
內或國際局勢都充滿變動的大正時期,石原更急迫的思考日本的
未來,於是像東亞問題、日本前途和對抗美國這些石原關心的主
題,彼此之間的關係更加清晰,也逐漸被石原串聯起來構成為一
套戰略計畫。

三、昭和初期:走向法西斯主義

日本在國內外形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進入昭和時期。首先,
第一次大戰後造成的經濟危機逐漸升高,歐洲市場的不景氣也影
響到亞洲經濟,全球逐漸陷入空前的經濟恐慌;再加上日本在第
一次大戰期間經濟成長的主因,即對華貿易的獨占,在戰後不僅
遭受中國國內抵制日貨行動的威脅,也受到英美資本重新回到中
國競爭的影響,致使日本對華貿易總額下降,對日本經濟可說是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35

雪上加霜。在此之下,採取協調或對抗路線的爭議更加激烈,幣
原除了對英美妥協,在對華政策上也頻頻釋放善意希望維持日中
和平,但因而被譏為軟弱外交,引起反彈的聲浪,尤其軍部更大
表不滿之意,若槻內閣因而垮台,幣原外交暫告落幕,由強硬的
田中內閣繼任(林明德,1993:344-346)。田中組閣後不久,
便於 1927 年 5 月,以保護在華日僑生命財產為藉口出兵山東,
緊接著在六月召開為期十天的東方會議討論對華基本政策,推動
滿蒙分離政策。不過由於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策劃炸斃張作
霖,致使田中內閣辭職。1929 年,民政黨總裁濱口雄幸組成內
閣,幣原又重新擔任外相,致力於修補日中關係。
政黨之間的權力鬥爭,加上軍部希望掌控政局的企圖心,致
使昭和初期的日本政局可謂是風起雲湧,此時召開的倫敦裁軍會
議更成為日本政局的轉捩點。1930 年 1 月,以限制補助艦(巡
洋艦、補助艦、潛水艦等)為主題的倫敦海軍裁軍會議召開(中
村菊男,1966:133)。海軍軍令部長加藤寬治主張巡洋艦應該
擁有美國的七成,但是政府內閣的代表若槻禮次郎因不願與英美
決裂,最後接受妥協方案所規定的六成,於 4 月締結海軍軍縮條
約(池井優,1983:160),引發日本國內對於統帥權問題的爭
論,在野黨總裁犬養毅在議會譴責政府侵犯了天皇的陸海軍統帥
權。統帥權干犯的問題表面上是對明治憲法解釋的爭議,其實是
當時右翼勢力與軍部同時干預政治的矛盾的體現。當軍隊察覺天
皇制朝立憲君主制動搖時,為維護神聖的天皇制,而興起了國家
內部的改造運動,而此一目標與右翼勢力正好不謀而合(步平、
王希亮,2005:139)。
3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雖然執政的民政黨靠著在議會中佔有絕對多數,並且獲得天
皇、元老的後援,成功的實現了裁軍計畫,但卻引發海軍內部的
不滿,造成 11 月濱口首相遭到右翼的狙擊,成為反對派開始向
政黨政治激烈反擊的信號(江口圭一,2000:33)。一連串的經
濟恐慌和政治動盪中,訴諸以武力解決問題的軍部以及鼓吹國家
主義的右翼份子逐漸站穩優勢,包括以解決滿蒙問題為目標,由
陸軍大將荒木貞夫為首的一夕會;以國家改造為目的,發動三月
事件和十月事件的櫻會;還有組織暗殺政治人物、財閥、官僚等
恐怖行動由井上日召號召的血盟團等等右翼團體,紛紛展開行
動。
在昭和初期政治對立、經濟恐慌的狀態下,馬克思主義在日
本擁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發展到了 1930 年代,日本的馬克思
主義以思想論爭為主,分化為兩大派,一種以山川均、向坂逸郎
為中心,不太重視日本資本主義的半封建性質,稱為勞農派,另
一種則是活躍於資本主義與封建論的爭論,主要人物有野呂榮太
郎、山田聖太郎、平野義太郎,被稱為講座派。馬克思主義的流
行,造成日本社會運動激化的情勢,因此日本政府採取高壓政
策,不僅以治安維持法剝奪思想自由,並在全國縣府配置特高警
察進行取締(石田一良,1976:374-378)。此外,基於對馬克
思主義抬頭的危機感,日本思想界也出現一批探尋防止赤化方
法,對支配階層的腐敗感到痛憤的知識份子,認為政黨政治無法
拯救國家,希求建立獨裁政體,此類思潮影響日本法西斯思想的
形成,一般稱為昭和維新思想。北一輝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綱是代
表性作品,此書廣為陸軍青年將校所讀,對 1932 年(昭和七年)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37

的五一五事件 22、1936 年(昭和十一年)的二二六事件 23 都具有


影響力;也有以農本主義為論述的國家改造論,主要代表為權藤
成卿和橘孝三郎。此外,為了打破日本現狀,只倚靠國內變革的
力量並不足夠,所以還加上了支配大陸的構想,一邊分析中國的
革命,一邊介入中國東北部,也就是滿洲,這種日本獨占支配下
的構想,正是昭和維新思想下的對外政策(石田一良,1976:
382-384)。
身為陸軍軍官的石原,對於國家改造也有一番願景,希望掃
除在天皇與國民之間的元老、重臣、財閥、政黨、官僚等勢力,
顯現「一君萬民」的國體(中村菊男,1966:137)。因此,石
原十分注意滿蒙問題,並主張在與國家內部改造相比的順序上應
該以滿蒙問題為先,藉由滿蒙問題的解決來達到國家改造的目
標。1928 年,石原擔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謀一職,與當時任職
關東軍高級參謀的板垣征四郎合作,共同向關東軍鼓吹滿蒙佔有
論的思想,制定以武力佔領滿蒙的計畫,並於 1931 年 9 月 18 日
以轟炸中國瀋陽的柳條湖鐵路揭開序幕,且不顧日本政府不擴大

22
1932 年(昭和 7 年)5 月 15 日,包括日本帝國海軍基層軍官、日本帝國陸
軍候補生以及血盟團事件殘存分子等右翼共同發動的政變行動,成功刺殺了
當時的首相犬養毅,並攻擊內大臣官邸、政友會總部以及三菱銀行、警視廳
等處,雖然政變規模不大,最終也遭到鎮壓,但五一五事件卻也間接推動了
日本法西思主義的發展。
23
1936 年(昭和 11 年)2 月 26 日,屬於陸軍皇道派的一千四百多名青年軍官,
佔領包括東京警視廳、首相府等重要機關建築,並且殺害了包括財政部長、
內大臣等重要官員,希望能夠達到「昭和維新」的目的。這場軍事政變最終
以失敗收場,叛變的青年軍官多被天皇下令判刑或處決,而與皇道派對立的
統制派則以平亂為由,鞏固了政治勢力。
3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方針的宣告,持續攻擊中國錦州、遼西等地,引發了國際輿論對
日本的責難。1932 年 1 月,關東軍正式佔領錦州,1 月 8 日昭和
天皇極力稱讚關東軍果斷神速的行動,發布了朕深嘉其忠烈的詔
書。至此,關東軍建立在獨斷之基礎上的軍事行動,獲得了不可
侵犯的承認(江口圭一,1996:50),也象徵自大正時代就擺盪
不一的日本外交政策,在此時選擇放棄與英美協調主義,而由軍
部帶領走向對抗西方的亞洲門羅主義路線。

第二節 中國認識與亞洲觀的萌芽

一、南部次郎的教誨

1905 年(明治三十八年)7 月,石原莞爾以第一名的成績從


仙台地方幼年學校畢業,同年 9 月進入位在東京的陸軍中央幼年
學校。就讀中央幼年學校之期間,可說是石原學習智識、技能,
以及培育其人格與思想的基礎階段,石原不僅在學校用功,還自
行利用假日時間訪問東京有名的政治家、軍事將領等名士(橫山
臣平,1972:58),包括擔任海軍中將的佐藤鐵太郎、以政治家
身份擔任早稻田大學校長的大隈重信、日俄戰爭的旅順攻略大將
乃木希典等,都是石原時常請益的對象,而在思考中國與亞洲問
題方面,南部次郎更是石原思想的重要啟蒙者。
南部次郎於 1853 年(天保六年)出生,是盛岡藩主一族─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39

南部政清的長子,十八歲即繼承藩主一位。明治維新展開後,南
部次郎支持版藉奉還的政策,並且在府縣制度實施後辭去政府指
派的新工作,而將目光專注於對大陸問題的觀察(佐治芳彥,
1984:93),1873 年(明治六年),更親自飄洋過海到中國清
朝進行考察。這裡所謂的大陸問題,指的是當時日本政府考慮是
否要出兵征韓。征韓與否直接相關的是日本在韓國的利益,但進
一步而言,征韓同時也將牽動日本與中國的關係變化,再加上日
本政局內部的鬥爭,使得征韓論爭格外複雜。24 為了轉移焦點,
平息薩摩士族對西鄉等征韓派下野的不滿,明治七年,所謂的內
治派以琉球人台灣原住民殺害為由出兵台灣。25 此時的南部次郎
正好從中國返回日本,會面時向當時的征台事務總裁大隈重信曾
提出,自己願意率領南部舊藩士五百人侵入清國,(青江舜二郎,
1973:28)顯示南部次郎此時仍有擴張疆土,入侵中國的想法。
明治十五年,南部受外務卿井上馨密命擔任山東省的代理領
事,開始熱衷於中國的革命運動,主張透過革命的方法來協助清
朝改造。返回日本後,南部以養病為由辭官回鄉休養,不過許多
政治家、外交官、財閥等都仍會前去拜訪南部,徵詢國事建議。

24
明治維新後,日本藉政府新成立向朝鮮半島提出建交,當時朝鮮半島採取鎖
國政策,只認清朝為皇帝,而日本國書中有「大日本皇帝」令朝鮮拒絕不受。
於是國內的「征韓論」沸騰起來。明治六年(1873 年)8 月,雖然政府已決
定派出西鄉隆盛作為前往朝鮮的使節,卻被同年 9 月歸國岩倉使節團的大久
保利通、岩倉具視及木戶孝允等內治論者以時機尚早為由反對。同年 10 月
遣使韓國的決定被取消。結果西鄉、板垣等征韓派一同下野,進而引發了
1874 年的佐賀之亂。請參見陳水逢,1978:88。
25
台灣方面稱此役為牡丹社事件。
4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至於南部和石原的結識,則是由於南部次郎為石原同窗好友
南部襄吉之父。據傳兩人初次見面,南部次郎即告誡石原:「漢
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化,如將其視為僅有一兩千年歷史的民族那
樣的渺小,批判他們的文化,那實在過於狂妄」。26 同時南部也
主張西洋霸道一定會被打敗,東洋的王道才是全人類統合的原
則。以王道為基礎,由日中兩國的大同開始,東亞天地一定不會
被打倒。因此南部更進一步的教誨石原「不可以默視清朝被各國
分割的危險,否則日本很快也會遭受波及到,無論如何,日華兩
國是兄弟,應該要共同合作」。 27
由上述可知,南部次郎的中國認識與明治時期日本富國強
兵、雄飛海外的擴張思想呼應,以關注大陸問題作為出發點,但
之後則熱衷於中國的革命運動,希望藉此達到改造中國清廷,日
華互相提攜的目標。由於受到南部次郎的影響,石原莞爾的中國
認識奠基於思考日本未來的發展,但卻又帶有關懷亞洲共同命運
的理想主義色彩。松澤哲成就曾引述明治三十九年元旦,石原在
日記中記述的心情:「值清國革命之時,我帝國為了正義而出師。
我雖不才,但終得獻身報國之志」。指出記述中流露出石原將亞
洲民族視為共同體的情感,表示此時石原的亞細亞主義是由對日
本全體利害關係的顧慮以及對亞洲各國國民心情的同感所混合

26
原文出自成沢米三,1975,《人間石原莞爾》,經濟往來社。本文轉引自青
江舜二郎,1973:30。
27
原文出自山口重次,1952,《悲劇の将軍石原莞爾》,世界社。本文轉引自
佐治芳彥,1988:96。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41

而成。 28

二、派遣漢口

在求學時代僅能透過書本或名士教導而開展中國瞭解的石
原,終於在大正初期獲得親自到中國探訪的機會。1920 年(大
正十年)5 月,石原從教育總監部轉調到漢口的派遣隊司令部,
這次調動是石原莞爾自願前往或是只是定期異動而被派遣,在對
石原莞爾的研究當中出現不同的說法,沒有統一的定見,但可以
確定的是,對於一直對中國抱持興趣和關心的石原莞爾而言,能
夠親自到中國觀察是非常寶貴的機會,而這個經驗也的確對石原
的中國觀產生重要的影響。
石原到達漢口十二天後的日記中寫到:「現今還沒見到中國
的政治安定,要增進中國國民的幸福,首先必須由清廉的外國人
來統治。國際管理?不用,我們大和民族會斷然擔此重任」
(1993:310)。在 6 月 12 日寫給妻子的書信中也提到「西方人
當中主張必須以列國的干涉對中國實行國際共管的人有很多,我
也是這樣認為。但我覺得其主動者無論如何必須是日本,只可惜
現在我們卻沒有足夠的力量」(1993:24)。
1920 年代的中國的確如石原所說的政治不安定,國內各地
皆有不同的軍閥割據,內戰不斷,未能成功建立起統一的中央政

28
原文出自於松沢哲成,〈石原莞爾和世界最終戰爭論〉,《社會科學研究》,
22(3):147。本文轉引自佐治芳彥,1988:96。
4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府;西方列強四處瓜分中國,紛紛劃分勢力範圍,競相追逐利益,
中國面臨內憂外患,政局混亂。因此,石原才有感而發,提出中
國必須借助他國力量來安定局勢的主張,但是石原又何以認為此
一角色非由日本來擔任不可呢?石原提到日本的建國精神,認為
「在建國精神方面,日本應該有統一世界的大正義……一旦這種
力量展現出來時,英美的財力和兵力都不足為懼」;並且還說到
「如果從我們日本的角度來看,對支問題的根本絕對不是所謂的
對支外交等等,反倒不如說是國內問題,也就是要明徵國之精
神,以奉全能之心來統治我國民」(1993:24)。顯而易見的,
石原的話語再次透露,其觀察中國問題的動機和目的皆源自於對
日本的關懷,而不將對中國外交視為解決根本,應該是因為驅逐
西方勢力,統一世界才是日本最終的任務。
在漢口任職的一年多時間裡,石原也到中國各地參觀,先後
去了湖南、四川、江西、南京、上海、杭州、徐州、河南等地。
每到一地,石原首先會接觸曾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過學的中國
軍政要人,並且參觀中國軍營、收集軍事情報、繪製兵要地志,
洞察中國政情(王珊,1997:114)。在漢口訪查革命軍的戰爭
遺跡時,石原更指出雖然革命軍軍事知識缺乏,但是高昂的漢民
族意識令人佩服。反觀日本由於居於孤立的島國,沒有經歷他種
民族的來襲,所以雖有國家意識但民族意識卻很薄弱。漢民族則
因為有被蒙古、滿洲邊境民族統治支配的經驗,所以由內在燃起
民族意識,到了近世,白種人的侵略成為導火線,引發中國討滿
興漢的革命,而這種革命是任何人都無法抑止的(木村武雄,
1979:78)。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43

如前所述,石原莞爾在南部的薰陶下曾對中國的革命寄予厚
望,期許中國能透過革命的手段達到進步。但是,這種對中國的
希望和肯定,隨著石原莞爾看到的實際情形而逐漸幻滅。日後,
在〈滿洲國建國前夜心境〉中,石原曾回憶指出,即使袁世凱去
世,中國軍閥之間仍然互相抗爭,無法實施革命。看到這種狀態
的石原「不得不懷疑起中國人的政治能力,雖然漢民族擁有高文
化,但是不可能建設起近代化的國家」(石原莞爾,1978:90)。
雖然貼近觀察中國後,石原對中國的現況感到失望,但生活在漢
口,也讓石原有機會看到日本人對中國展現的侵犯、殖民的態
度。石原曾回憶當他看到同伴從人力車時下來,將車錢丟在地上
給中國車夫的情景,他當時親眼見到日本種族主義者公然暴行,
也感覺到羞愧和厭惡,可見此時的石原情感上確有傾向於日華互
相幫忙、共同合作的方式。
如果說求學時代的學習,是由他人給了石原一個中國的輪
廓,那麼藉由漢口駐紮的體驗,石原則替形成自己的中國認識完
成初步準備。石原綜合其所學與所見的中國,從文化和近代化兩
個層面區分出過去的、現在的和未來的中國圖像,石原肯定過去
的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優越的文化,但現在的中國積弱不振,
因此未來的中國必須由已經成功邁向近代化的日本幫忙,方能重
新振作,也就是說,在石原替中國想方設法的過程中,從未忘記
日本的位置,肯定中國的文化,日本方不用因為曾受到中國文化
影響而有所束縛;否定中國能近代化,才能顯示日本優越的地
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石原認為中國無法建立中央集權的近代
化國家,但卻注意到中國強烈的民族意識,對石原而言,中國是
4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一個「國家」的形象,似乎倒不如漢、滿等「民族」形象來得清
晰。

第三節 最終戰爭論

石原莞爾的弟弟石原六郎為其所刻的墓誌銘,有以下的一段
話:「石原莞爾在大正十四年(1925 年)發表最終戰爭論,到
昭和二十四年(1949 年)去世為止,他的一切思想、行動,皆
是基於此歷史觀。」可見最終戰爭論居於石原莞爾思想體系的核
心地位(王屏,2004:197)。
雖然在大正十四年 9 月,石原從德國柏林返回日本的途中,
即在國柱會於哈爾濱舉辦的歡迎會上,對國柱會會員首次發表最
終戰爭的論述,但最終戰爭論並非就此成型,此理論萌芽於石原
莞爾對戰爭史的多年研究,發展過程更經過石原反覆的思索和考
量,整體而言,石原是於 1925 到 1928 年逐漸形塑最終戰爭論的
樣貌。1925 年在德國留學期間所受到的激發,讓石原的戰爭研
究更上一層樓。1926 年,石原回國後擔任陸軍大學校的教官,
被指派給三年級的學生講授歐洲戰爭史(野村乙二郎,2001:
65),接下任務的石原前後利用一年的時間擬出授課的內容,完
成了時間從歐洲古世紀延續到一次大戰,包括介紹弗里德里希大
王(Frederick the Great) 29、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 30、

29
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18 世紀普魯士的國王,一般稱為弗里德里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45

毛奇(H.K.B.vonMoltke) 31 等有名的軍事將領的歐洲戰爭史講
義。這份在陸大擔任教官講課的講義也成為石原莞爾日後最終戰
爭論的基本雛型。1927 年,石原進一步發表〈現在及將來的日
本國防〉,一直到石原至關東軍任職後,又先後拋出了〈戰爭史
大觀〉、〈扭轉國運的根本國策─
─滿蒙問題解決案等〉一系列
文章和計畫,提出了系統的戰爭理論(張勁松,1994:55)。這
些講義、演說或是文章,一點一滴的厚實了石原最終戰爭論的內
涵,也累積了石原對於最終戰爭深信不疑的情感。1940 年(昭
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在京都市的義方會上,石原發表名為
「人類前史終將結束的演講」,由田中直吉氏負責紀錄後,將演
講的內容交由立命館大學整理,並命名為《世界最終戰論》出版,
此為石原莞爾戰爭觀的理論總結,也是現今廣為流傳的最終戰爭
論文本。 32

希大王或腓特烈大帝。主張國家利益至上,以帶領普魯士度過七年戰爭的危
機,成功抵擋住奧、俄、法三國聯合進攻而聞名。
30
拿破崙波拿巴(1769-1861),法國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帶領法國征戰
西歐和中歐的廣大領土,曾擔任過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第一執政
(1799-1804),法蘭西第一帝國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 年-1814,1815)。
其卓越的軍事能力,以及執政當時所創建的法律和政治制度皆為後人津津樂
道。
31
毛奇(1800-1891),普魯士和德意志總參謀長,著名軍事家。在 1866 年普
奧戰爭、1870 普法戰爭中皆指揮普軍獲得勝利,促成德意志統一的實現。
在戰爭指導上主張先敵動員、快速突破、分進合擊、外線作戰和速戰速決,
對西方軍事理論具有重大貢獻。
32
內容共分六章:第一章是戰爭史大觀,第二章是描繪日美戰爭的預想圖,第
三章是最終戰爭的結果,會達到四大國家集團的統一。第四章是昭和維新,
達成東亞民族協和,第五章則是佛教的預言,講述日蓮教末法二重說。第六
4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世界最終戰爭論的主要假設即為日美爭奪世界統治權的對
決。而這個假設的推論起於石原的戰爭軍事研究,過程中則融合
了石原的宗教信仰以及對日本國體的尊崇。在《戰爭史大觀》的
序說,也就是後來的〈戰爭史大觀由來記〉當中,石原曾以自述
的方式講述《戰爭史大觀》的淵源,開宗明義的指出其研究軍事
學的動機是源於對日俄戰爭的疑惑,根據石原的想法,日本取得
日俄戰爭的勝利,「僅僅是建立在僥倖之上」。當時日本所實行
的戰略,完全是照搬「以武力迅速使敵人屈服的德意志對法作戰」
的模式,但是日俄與德法之間的立場完全不一樣,「如果俄國再
稍加堅持抵抗的話,日本很難取勝」(石原莞爾,1993:215)。
因此,石原開始思考日本的戰略可以如何改進,並且展開對戰爭
史的研究。
1920 年 5 月,石原被派遣到駐中國漢口的中支那派遣隊司
令部。石原通過觀察中國的軍閥戰爭,發現與日俄戰爭的不同之
處,得出「比起武力會戰,收買、宣傳具有更大的價值」的結論,
並且由此將戰爭型態分類,將日俄戰爭定義為決戰戰爭,中國的
軍閥戰爭則是持久戰爭。所謂的決戰性戰爭是指武力是決定勝負
的關鍵,即「武力價值高於其他手段」。反之,如果「武力的價
值對於其他手段即政治手段等並非是絕對」,必須依靠政治外
交、宣傳、財政等手段一分勝負,戰爭將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則
稱為持久性戰爭(石原莞爾,1993:212)。
1922 年,被視為優秀人才的石原莞爾受命至軍事強國德國

章是結論。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47

進行軍事戰術的學習。在長達四年的留學期間,石原不僅詳細考
察了現代戰爭的實況,更重要的是對軍事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
他探討由古代到現代的軍事史,從對日俄戰爭的認識和中國軍閥
戰爭體驗中產生的思想有了新的突破,更為確立戰爭型態的二分
法(小林英夫,1980:57)。
1920 年代的德國籠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的陰影下,引
發軍方各界的反省和檢討聲浪。其中引起石原莞爾注意的是第一
次世界大戰時的德國陸軍參謀總部和柏林大學的教授漢斯德爾
布呂克(Hans Delbruck)之間所發生的爭論。原來,德國參謀總
部的傳統是重視殲滅戰爭,但漢斯德爾布呂克卻提出另外一種戰
爭型態─
─消耗戰爭,批判德國參謀總部正是由於未能改變殲滅
戰爭觀,一味採取消耗戰爭的方式因而失敗。德爾布呂克教授的
戰爭分類和石原於漢口所發展出的決戰戰爭和持久戰爭有異曲
同工之妙,因而讓石原相當驚喜,更針對德爾布呂克教授提出的
消耗戰爭與殲滅戰爭的代表性名將─
─弗里德里希大王和拿破崙

─展開進一步的研究,將教授的戰爭型態論與其自身思考的戰
爭觀互相比較並達成一致(佐治,1988:206),得出決戰戰爭
即為殲滅戰爭,持久戰爭即為消耗戰爭的結論,唯石原仍維持使
用自己原先定義的名稱。
石原觀察古今東西的戰爭,科學地分析戰爭的過去、現在及
未來,歸納出戰術的演變,「從軍事上觀察到世界歷史中決戰戰
爭和持久戰爭的時代交互出現」,而且戰鬥隊形從方陣、橫隊,
往散兵、戰鬥群變化,以幾何學而言,就是從「點」到「線」到
「面」;指揮單位則從大隊到中隊、中隊到小隊,一直細分到分隊。
4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到了將來爆發最終戰爭,就會是決戰戰爭,戰鬥隊形也從面變成
體,指揮單位會更詳細的分化成個人(1993:213)。
以研究戰爭史為基礎,石原提出自身對戰爭的看法:

戰爭的進化同人類一般文化的發展步調一致。即研究一
般文化的進步,可推斷戰爭發展的狀態,同時,瞭解了
戰爭進化的大趨勢,又可得到判斷人類文化發展方向的
有力證據(1993:212)。

也就是說石原的戰爭觀是將戰爭和文明視為一體之兩面,在
人類演化過程當中兩者相互配合,因此石原的戰爭研究正是奠基
於觀察西洋歷史的發展,發現古代是從國家對立走向羅馬的統
一,中世是宗教支配的耶穌統治,接著進入近世的新國家發展,
法國大革命後國家主義興盛,結果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雖
提倡世界主義,創建國際聯盟,但實際上則走向國家聯合。至於
目前的世界大體上分為四大國家集團,分別是蘇聯、歐洲、美洲
和東亞。四大國家集團之間發生準決戰性戰爭後,最終只會剩下
美洲和東亞進行最後的決戰性戰爭,也就是讓世界統一的最終戰
爭(石原莞爾,1993:196-197)。
從觀察歷史發展切入,石原提出最終戰爭的論述,接著更設
定詳細的附帶條件。首先,石原認為必須在「日本完全佔據東洋
文明的中心位置;美國完全佔據西洋文明的中心位置;飛機可以
不著陸繞地球一周」(石原莞爾,1993:196)這三大條件皆成
立之時,最終戰爭才會爆發。從日本和美國分居東西洋文明中心
的條件看來,可以發現石原再三強調戰爭與文明的密切,戰爭不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49

是毀滅而是進步的代名詞,所以在文明進化的同時,武器也將演
進與革新,這正是第三個要件所代表的意涵。石原認為「人類文
明最後統一的完成,有待於更徹底的、能一發毀滅幾萬人,我們
無法想像的具有更大威力的武器出現」
(石原莞爾,1993:196)。
至於最終戰爭爆發的時間,石原則根據日蓮教預言,主張最
終戰爭會發生在第一個五百年的末法時代,也是佛祖去世後的兩
千五百年。這是由於佛的世界分為正法、像法、末法三個時代,
而日蓮聖人預言必將發生以日本為中心的世界大戰。繼日蓮聖人
之後集日蓮宗教大成的田中智學,在大正八年的講演中寫到,
「一
天四海皆歸妙法,屈指算來四十八年可得成就」。就是說根據日
蓮主義「妙法」的理論,人類文明的佛法世界,從大正八年算起,
經過四十八年,將歸於統一(石原莞爾,1993:200;張勁松,
1994:56)。對日蓮教的信仰加深了石原對最終戰爭的確信,同
時與石原對日本國體的尊崇相互結合,認為日美一決勝負不是偶
然,而是神意,是人類文化自然發展的大勢。由於大戰之進步,
世界人類的文明可獲得最後之統一,而人類的共同理想,建立黃
金世界,已踏出一大步。
綜上所述,石原莞爾主張在最終戰爭來臨前,必須先實施昭
和維新。石原所設想的昭和維新,不只是日本的問題,而是需東
亞諸民族之力量綜合發揚,與西洋文明代表者決勝戰爭的交戰準
備完善。昭和維新的目的正是要結成東亞聯盟,創造東洋民族新
道德以及擴充生產能力(石原莞爾,1993:198)。文明演化和
武器演進這兩大主軸,共同體現在石原的昭和維新主張,再加上
貫穿整個計畫的領導原則─
─肇國精神,根據日本國體精神的統
5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一信仰。政治的世界只有一個、思想信仰也都是統一的。這是真
正的世界統一,也就是逐步實現八紘一宇的開始(石原莞爾,
1993:199)。

第四節 小 結

本章的重點在於說明石原莞爾思想形成的歷程。首先回顧石
原莞爾身處的時代背景,無論是明治維新、大正時期的政治改
革,皆是日本近代重要的轉型階段,日本不僅建立起中央集權的
近代化國家體制,更完成富國強兵的目標,取代中國登上亞洲第
一強國的地位。但在蛻變的過程中,基於民族危機感和求勝企圖
心,不可避免的爆發一連串的對外戰爭和衝突,例如日俄戰爭爆
發之際,既緊張又亢奮的氛圍就渲染了全日本,縱使石原沒有親
自參與戰爭,當時圍繞著戰爭話題所引起的討論,仍然對石原產
生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更對日本對外關係和內政的發展皆產生
不可小覷的作用,之後在華盛頓會議中,日本軍備縮減的結果,
更為昭和初期軍人和右翼份子的反動埋下導火線。於是,石原莞
爾也逐漸聚焦在「戰爭」這個課題上進行研究,懷抱著國家改造
的理想,於昭和初期躍躍欲試,期待能掌握機會、親身實踐。
另一方面,伴隨著日本重新自我定位而來的問題是如何面對
中國。少年時期的石原在南部次郎的引領下開展初步的中國認
識,無論是一種理想性的情懷,或是出於現實的考量,石原在日
本雄飛海外的冀望上建構起日華兩國相互提攜的夢想,認為倘若
第二章 石原莞爾的思想形成 51

中國能夠如同日本般的自強振興,亞洲民族必能從西方列強的壓
迫之中解放。但在親自觀察中國後,石原對中國的期待趨於幻
滅,轉而課以日本更重大的責任,主張日本必須更加自立自強,
才能由日本承擔對抗西方、保護亞洲的責任。因此,也是從漢口
時代開始,石原潛心研究戰爭史,希望替日本制定一套完善的戰
略。
1920 年代中旬,石原逐漸建構起著名的最終戰爭論,此一
論述可以說是石原莞爾的戰爭體驗與中國認識共同反映的成
果。依照石原的想法,戰爭是日本突破現勢,自我進步的動力,
再加上信仰日蓮教,石原更相信這一切都符合神意的安排,世界
將會透過日本獲得統一。由此可見,對石原而言,使用武力並不
違反道德倫理,反而還象徵進步,顯示八紘一宇的實現指日可
待。不過要完成戰勝西方代表─
─美國、達到統一世界的目標,
除了倚靠日本的肇國精神,來自外部的支援也是不可或缺的,如
此方能有足夠的資源與美國抗衡。為了瞭解石原莞爾如何設法實
踐最終戰爭論這齣腳本,下一章將進入關於東亞聯盟論的討論,
以觀察石原為日本制訂的角色,並探究其論述當中對日本的亞洲
身分所蘊含的價值判斷和情感。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本章將探討石原莞爾主張的東亞聯盟論。首先,說明東亞聯
盟論形成的背景以及東亞聯盟運動的發展,試圖瞭解石原組織東
亞聯盟的思考邏輯,並透過石原對東亞聯盟的論述一窺東亞聯盟
的特點,以及東亞聯盟應該發揮何種功能?再者,此一聯盟主張
以日、滿、華為核心,達成東亞民族協和為目標,在石原的眼中
各民族平等象徵何種意涵?是否具有特定的傾向?也將是本章
欲探討之課題。

第一節 東亞聯盟論及其運動的發展
東亞聯盟論是石原莞爾針對日本的革新和東亞各國關係之
發展所提出的基本框架;其概念發軔於 1930 年代,進一步發展
出東亞聯盟運動,除了影響日本國內,運動勢力也擴及到中國境
內,直至二次大戰結束後此運動才逐漸消融。
東亞聯盟的概念最早出現於滿洲國協和會 33 的會務綱要中

33
1932 年,山口重次等人在東北組成滿洲協和黨,主張實現東北諸民族的協
和,維持治安,增進民生福利,排除資本主義經濟,反對共產主義經濟,確
立國家經濟統制。由於關東軍當中有人反對一個相對獨立的、力量比較強大
的政黨存在,所以協和黨在 1932 年 7 月改組為協和會。是一個官辦的思想
教化團體,配合日本政府對東北人民的殖民統治政策。

.53.
5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今井清一、高橋正衛,1974:54)。1933 年 3 月,協和會制
訂了《滿洲協和會會務綱要》,其中提出:

滿洲國協和會根據王道主義,向國民徹底地普及建國精
神,團結有明確信念之國民,排除反國家思想和反國家運
動,以期建成民族協和理想之地。同時向全國普及民族協
和運動,進而把民族協和運動擴展到整個東亞,結成東亞
聯盟,以重建東洋文化,確保東亞之永久和平(石原莞爾,
1993:64;史桂芳,2002:57)。

這個聲明作為東亞聯盟一詞首次出現的舞台,明確揭示以王
道主義作為排除反滿洲國建立的指導思想,並將建設滿洲國的目
的延伸為結成東亞聯盟,但什麼是東亞聯盟、怎麼結成東亞聯盟
都尚未有系統化的論述。同年 6 月,在石原莞爾自己制定的〈從
軍事上看皇國的國策國防計畫要綱〉當中,更具體的提到東亞聯
盟一詞,主張為了做好戰爭的準備,目前的國策就是要先完成東
亞聯盟,並希望能將中國大陸、滿洲作為世界戰爭到來時日本的
兵站基地,短期則可以作為防備蘇聯南下之用(石原莞爾,1975:
113-114)。由此可知,東亞聯盟概念的發想雖受到滿洲國協和
會的影響,以促進民族協和為宗旨,但實際上在石原莞爾的最初
構想中,東亞聯盟的成立仍具有軍事用途之目的(桂川正光,
1984:367),對石原而言,最終戰爭的勝利是他終其一生致力
完成的目標,因此東亞聯盟的建立自然也圍繞著最終戰爭,是戰
爭準備工作的一環。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55

1930 年代開始,日本入侵中國的軍事行動愈加激烈,中國
人民的抗日輿情也逐漸升高,日中關係的惡化對結成東亞聯盟無
疑是重大的阻礙。1935 年,日本著手推動華北特殊化的分離工
作,石原此時已開始注意到日本的軍事行動,會加速喚起中國民
族運動的覺醒。1936 年 12 月,中國爆發西安事變,張學良、楊
虎城等軍事領袖監禁國民政府的領導蔣介石,迫其接受「停止剿
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的條件。西安事變的爆發,讓石原更
確信中國反對內戰和國內統一的氣氛已經在醞釀當中(桂川正
光,1980:133),進而提出建議,主張「日本應該修訂中國政
策,以純正的大和民族誠心,放棄對支那侵略的、獨占的帝國主
義政策。」(石原莞爾,1975:202)
其實石原早期認為「一旦以中國為中心的戰爭爆發,如果對
手只有中國,就應採用殲滅戰迅速將之屈服」,也就是抱持著日
本能夠迅速述屈服中國的看法(石原莞爾,1975:64)。如今石
原提出修訂中國政策的主張,反映出其敏銳的觀察到中國全國統
一抗日的趨勢,對華認識逐漸轉變;另一方面,改變對華政策也
與石原戰爭研究的心得相符,即認知到日本對中國的戰爭規模實
不宜繼續擴大,否則將會陷入持久戰爭的泥沼,拖累日本的總體
實力,所以應該要儘快的確定具體的講和條件,恢復和平。因此,
石原才會主張日本要放棄對支那的侵略,試圖以強調對中和善的
態度緩和日中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希望運用柔性的手段讓中國
與日本合作。然而,實際的情況卻與石原的想法背道而馳,日本
軍部對中國的軍事侵略行動仍然持續擴大。1937 年 7 月,爆發
蘆溝橋事變,日本內部希望繼續交涉停戰協定細目的不擴大派
5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包括參謀本部的石原、戰爭指導課、陸軍省軍務課、外務省、
海軍等),和主張加重擴張條件的擴大派(參謀本部的作戰課、
支那課、陸軍省軍事課、關東軍、朝鮮軍等駐屯軍參謀以及大部
分的陸軍中堅將校),兩者之間的對立愈加激烈,後者勢力逐漸
壓倒前者(秦郁彥,1961:145),日中戰爭走向全面爆發。
當時日本採取的戰略是在三個月內征服中國的速戰速決,中
國則相對的採用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來應付,藉以消耗日本的
兵力(陳水逢,1988:338),使得日本迅速解決中國的計畫失
敗,反而陷入與中國戰爭長期化的泥沼。隨著戰爭情勢的演變,
石原向軍方表示必須要有對支那的戰爭必然是長期化戰爭的覺
悟,「不能絕對的依靠武力解決,而是要運用政治、經濟的綜合
的持久戰」,「對待支那要恩威並行,共同向東洋新建設的大方
針邁進,盡快地締結和平」(石原莞爾,1975:221)。至於在
對支外交方面,讓中國參加東亞聯盟是最重要的目標。由於近代
支那建設的主動力是支那的青年層,所以改變支那青年對日本的
觀感成為達成目標的前提條件,「當前最緊急的課題即如何設法
讓支那的青年願意接觸日本的指導階層」(石原莞爾,1975:
291)。於是,為了吸引中國的青年,石原莞爾著手整備東亞聯
盟論的宣傳。
1938 年,東亞聯盟的籌備工作如火如荼的進行,身為石原
莞爾智囊的宮崎正義出版《東亞聯盟論》,將東亞聯盟發展成為
一種系統性的理論。1939 年 8 月,石原莞爾為避人耳目,以秘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57

書杉浦晴男的名義發表《東亞聯盟建設綱領》,34 針對東亞聯盟
的宗旨、結成條件以及範圍等做出統整性的說明。
整體而言,結成東亞聯盟的基本條件有三大要點,分別是「國
防共同」、「經濟一體」和「政治獨立」。國防共同是為了東亞
聯盟的防衛,將聯盟各國置於統一的方針之下,建設適合各國情
況的武裝,積極努力綜合發揮陸海空三種武力的威力,建成對抗
歐美帝國主義聯合進攻的聯盟國,也就是透過聯盟的整合來達到
對抗西方國家的目標。至於經濟一體化,則是要防止歐美帝國主
義的侵略,增進聯盟諸國的整體利益,建立日滿華三國經濟相互
依存的紐帶,並使之不斷發展;為了國防上的需要,努力實現聯
盟內部的自給自足,將對外依存減少到最小程度,建立有利於東
亞解放的有利態勢。最後的政治獨立則是指在聯盟憲章或聯盟國
家間的協定範圍內,構成的聯盟各國家獨立行使本國的主權,但
是為了整個聯盟的利益,會在必要的範圍內對聯盟各國的權利進
行限制,而所謂的必要範圍是指涉及國防共同及經濟一體化的事
項(1993:435)。
在東亞聯盟論逐漸系統化的同時,東亞聯盟運動也開始進行
籌備。1939 年 10 月,在日本東京赤坂成立了東亞聯盟協會的事
務所,開始發行《東亞聯盟月刊》,並附上〈東亞聯盟協會趣意
書〉表明運動的目標是「讓日本全體國民普遍理解近衛聲明的意
義,使中華民國國民理解其真意,確立加強各民族提攜的基礎」
(史桂芳,2002:181)。顯示東亞聯盟論藉由與近衛三原則的

34
石原莞爾礙於陸軍軍官的身份無法公開宣揚論點,所以以匿名發表著述。
5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相近,強化自身與日本政府目標一致的正當性,獲取更大的支持
與宣傳的空間。 35
1940 年中期開始,石原莞爾提出運動方針案,認為東亞聯
盟運動的新任務是昭和維新,希望將協會發展成政治團體,擴大
同志網並強化組織。同年 10 月 19 日,東亞聯盟協會第一次全國
支部代表會議在京都召開,總共有 17 個支部以及東京和關西兩
個事務所的 44 名代表參加這次會議。這次會議制定了新的宣言
以及新的會員制度,推動了東亞聯盟協會的準政治團體化。據統
計,戰爭期間日本的東亞聯盟協會會員有 10 萬人,共建立了 8
個地方事務所,57 個支部(桂川正光,1984:314-315)。而東
亞聯盟運動除了在日本國內展開,更將運動範圍擴及到主要結合
的對象─中國境內。由於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政府主張持續與日
本對抗,為了達到日中停戰的目的,東亞聯盟協會與主張和平建
國,由汪兆銘成立的南京政府合作,希望能透過東亞聯盟運動的
宣傳,消除中國的抗日風氣,達成中國加入東亞聯盟的目標。1940
年 5 月,繆斌在北平成立在中國的第一個東亞聯盟協會,並擔任
會長的職務,發行機關刊物《東亞聯盟月刊》。接著在廣東、南
京、東北等地區也都成立起相似的東亞聯盟組織(小林英夫,
1996:13)。隨著東亞聯盟運動擴展到中國,為了使東亞聯盟論

35
1938 年 12 月近衛內閣發表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政策,倡導日中兩國以東
亞新秩序建設為目標,達成「善鄰友好」、「共同防衛」、「經濟提攜」的
三原則。由於三原則的準備工作由曾受到石原莞爾思想影響的崛場一雄中佐
和影佐禎昭大佐負責,因此和聯盟論的主張相似,是以比較純粹的東亞聯盟
論為基準而成立的(桂川正光,1980:141)。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59

能在中國發揮更大的效用,東亞聯盟協會更在前述的三大原則之
上增加「文化溝通」,強調不同民族之間能夠藉由文化交流與溝
通,促進彼此的瞭解與合作。為東亞聯盟創始者之一的木村武雄
也於日本國內組織「東亞聯盟促進議員聯盟」,計有一百三十名
眾議員,二十五名貴族院議員參與,於 1941 年 1 月,進行訪問
中國的活動,與南京政府的軍政要人進行會談(桂川正光,1984:
396-397)。同年 2 月,中國各地的東亞聯盟協會聚集於南京,
正式成立東亞聯盟中國總會,由汪兆銘擔任會長,希望中國的東
亞聯盟運動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36
隨著二次大戰危機的升高,1941 年 1 月,日本政府正式發
表禁止結社的命令,也就是將日本國內各種興亞團體統一起來,
由政府進行指導。1942 年 3 月,東亞聯盟協會改名為東亞聯盟
同志會繼續活動,但宣傳重點轉為生活改善運動(史桂芳,2002:
192),鼓吹日本國民共體時艱,配合政府的戰爭政策。直到日
本戰敗後,在 GHQ 的指令下,1946 年 1 月,東亞聯盟被勒令解
散(步平、王希亮,2005:217)。
綜觀東亞連盟論及其運動的發展過程,在十幾年的歲月中,
其演繹的變化不僅與當下的時勢產生交互作用,並且也隨著石原
莞爾對戰爭的預測,以及對中國的觀察而在論述的重點上稍有不
同。37 但如果由石原莞爾思想體系的層面觀之,便不難明白東亞

36
關 於東 亞 聯 盟 運 動在 中 國 境 內 詳細 的 發 展 過 程與 分 析 , 請 參見 史 桂 芳,
2006,〈試論日偽的東亞聯盟運動〉,《史學月刊》,12:56-62。
37
有學者專文分析東亞聯盟運動前後期的變化,探究石原莞爾之理念變遷的過
程。如桂川正光將東亞聯盟運動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東亞聯盟論發軔
6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聯盟論的變化都直指一個相同的目的─最終論戰爭論的勝利。秦
郁彥曾分析石原莞爾的思想是一個倒立的體系,因為實際的政策
實施步驟應該是協和會的設立、滿洲國建設、日中親善、東亞聯
盟、準決勝戰、最終戰爭。但是其思想理論的形成卻是從最終戰
爭論先開始,於是如果前提不能滿足,就容易招致整體的崩壞
(1981:232-233)。由此可見,縱使東亞聯盟論論述的重點有
所變遷,但其主軸不變,即作為一個具有實然目的,輔助最終戰
爭論實現的策略,東亞聯盟論自然必須順應情勢而調整,以確保
能順利運行,在不同情境下發揮效用。 那麼石原為了讓設想的
理論一步步往前推進,賦予東亞聯盟論宣揚的主要重點究竟為何
呢?

第二節 聯合亞洲、領導世界

如上節所述,東亞聯盟論形成的時代背景為 1930 年代,當


時日本的對外政策逐漸確立為正面對抗西方的路線,與此同時,
日本與中國的戰爭如火如荼的展開,且戰況日趨激烈,演變為難

之初至 1938 年,此為侵略色彩強烈的時期;接著到 1940 年是第二階段,是


東亞聯盟理念最鮮明的時期,1941 年開始到二次大戰戰敗之後,則是理念
倒退的時期(1993:506-507)。野村乙二郎則是將 1939 年出版的《東亞聯
盟建設綱領》和 1943 出版的《東亞聯盟建設要綱》加以對照比較,歸納二
次大戰的爆發對東亞聯盟運動的影響,認為石原莞爾受到處理戰爭意圖的牽
引,主張當中八紘一宇的傾向越趨明顯(1992:141-155)。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61

以收拾的局面。在此之下逐漸成型的東亞聯盟論所期望達成的短
期目標,不外乎是盡快解決日中戰爭。因此,觀察石原論述東亞
聯盟的特點,可以發現石原時常發表與日中關係相關的文章,以
期在日中親善的基礎上,成功的組織東亞聯盟,進而往聯合亞
洲、領導世界的大業邁進。

一、日中親善、團結亞洲

在《東亞聯盟建設綱領》當中,石原從東洋近一世紀以來西
洋帝國主義殘害亞細亞的歷史出發,論述組織東亞聯盟的必然
性,是為了團結亞細亞各民族一同對抗西洋帝國主義(1993:
433)。可以發現石原試圖於話語當中建立起東西方對抗的框架,
運用劃分東方與西方的策略,將日本與其他亞洲民族一起置放在
東亞這個大屋簷之下,直指西洋帝國主義是東亞共同的敵人。
石原不僅從歷史上論之,還由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霸道」
和「王道」區分西洋與東亞:

西洋人對自然勇敢的鬥爭使得科學文明進步,但也同時變
得功利主義,以力為第一;道德主要是為了確保社會安
寧,是功利的道德,也就是商業道德之類的。彼等是崇尚
霸道,我等是遵守王道,所以在政治表現上,相對於我等
以德治作為理想,彼等則是重視法治(1993:207)。

隨著石原話語中的「我等」與「彼等」,遵守王道的日本和
亞細亞諸民族被石原歸於同類,和崇尚霸道、功利主義的西洋國
6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家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群體,而且彼此之間還存在著競爭。

道與力是人生的兩大要素,問題在於應如何排序,何者為
主何者為從,世界最終戰爭的爆發正是為了決定是以道為
中心的是王道會成為人類終極的指導精神,還是世界會被
以力為中心的霸道所統制(1993:208)。

在此,石原再次揭示東亞與西洋的對立無法避免,因為縱使
道與力皆為人生的要素,但終究只能有一者為主,另一者為從。
為了讓王道成為世界終極的指導精神,必須組成東亞聯盟,由日
本代表東亞的王道與西洋的霸道進行最終決戰。由此可見,石原
藉由強化東亞與西洋的差異,拉近日本與其他亞細亞民族的距
離;一旦確立日本與各民族同為亞洲一份子的身分,就能產生亞
洲各國命運共同體的感受,建立起抵抗西方的共識,於是日本和
其他亞洲民族,尤其是中國的衝突,便會逐漸消融於東亞對抗西
方,同仇敵愾的意志之中。
不過,由於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走向模仿西方帝國主義的道
路,造成亞細亞民族對日本的仇視和憎惡。因此,要能讓亞細亞
民族接納日本為同類,還必須更進一步地針對日本模仿帝國主義
的錯誤表露反省之意:

明治三十三年,日本的不平等條約改正運動的成功具有極
大之意義,是亞細亞脫卻半殖民地狀態所踏出的第一步。
日俄戰爭之成功又是亞洲民族對歐洲人首次的勝利,亞細
亞諸民族皆對此抱持希望,然而日本卻以西歐帝國主義發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63

展 的 形 象 出 現 , 可 以 想 見 諸 民 族 失 望 之 深 ( 1993 :
433-434)。

日本以帝國主義的形象出現,是人所共見的事實,石原也直
言不諱;重要的是日本模仿帝國主義的原因。在石原眼中,日本
並非貪戀一己之私利,而是為了拯救東亞才不得不跟隨西洋帝國
主義國家的腳步。

在西洋強大的壓力之下,日本必須先充實自己的實力,方
能防衛東洋。如二十一條問題,正是日本為了確保自身在
極東的地位,趁著歐洲大戰的混亂所嘗試的努力。如果中
國人願意虛心研究當時的歷史,應該就可以理解抱持必死
心態的日本,是為了抵抗西歐帝國主義的壓力而不得不進
出大陸(1993:434)。

石原先決的將日本歸類於亞洲,因此相似的軍事行動,西洋
國家是企圖殘害亞細亞,日本則是為了阻止西歐國家對亞洲的侵
犯,必須確保自身在東亞的地位,才能協助東亞各國抵抗西歐國
家。像是日中兩國的二十一條問題,因為日本與中國都是亞洲的
一份子,所以沒有「侵占」的問題,只是「進出」大陸協助防衛
而已。
從反省的態度到防衛東亞的心意,石原希望化解日本通往西
方帝國主義道路不成的尷尬,順利的獲得曾被模仿霸道的日本所
侵略的亞細亞民族之諒解。這種做法其實正是替希望重返亞洲尋
求另一種身份策略的日本自白,澄清日本與西方帝國主義國家的
6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差異,聲明日本自始至終都沒忘記身為亞洲國家的本分,凡事皆
以亞洲利益為重。
除了不斷表達日本為東亞的付出以及反省之心,和日本正在
進行大規模戰爭的中國更是石原大力拉攏的對象。石原以一種正
面的態度評價中國堅守王道的表現,希望能化解中國仇日的心
理,以收日中合作之效。

漢民族較為保守,輕視外來者而對王道的信念相當堅持,
但求取進步的日本民族為了快速吸收西方文明以拯救東
亞危機,陷入模仿西洋霸道之中,惹來東亞民族的憎惡,
自然也冷卻了自身對於王道的熱情,對此日本應該深切的
反省(1993:209)。

相同的觀點也在〈東亞的兩大民族〉一文中出現,石原強調
日本民族接受西洋文明以快速的完成近代國家,拯救東亞的危
機,較晚吸收西洋文明的漢民族則堅守王道;也就是說「中國是
守護著思想的東亞,日本則保護政治上的東亞,日華本該相互提
攜以完成東亞聯盟」(1993:488)。透過自我反省和讚揚中國,
石原希望與日本正在進行大規模戰爭的中國能趨向合作,建立日
中親善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石原雖然認為日本應該重新擁抱王道主義,並
以此西方一決勝負,但這其中並無帶有輕視西方文明之意。在石
原的用語上,進步與西方文明的關係幾近等號,也就是說石原並
未完全抗拒西方文明,而是在接受西方文明擁有先進科學技術的
基礎上,試圖以有別於科學技術的另一種價值,即王道主義,作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65

為抵抗西方帝國的號召。當石原不斷強調日本吸收西方文明以拯
救東亞危機,日本的優越性便隱含其中,因為吸收了進步西方文
明的日本,只要能覺醒重新信奉王道,就會既優於僅固守王道尚
未完成近代化的中國,又能有別於只憑藉武力壓迫亞細亞的西方
帝國。石原的作法一方面有助於解釋何以日本當初要走向學習西
方帝國主義的道路,一方面又能夠突顯東方優於西方的長處,替
日本找到對抗西方的正當性。

二、融合東西方文明

在東亞聯盟之前,美、英等西方國家曾企圖以國際聯盟作為
聯合世界各國的組織,日本當時也以亞洲代表的身份加入國聯。
但以處理滿洲事變為導火線,日本最終選擇以退出國聯的方式表
達對西方大國的不滿。因此,在石原推動東亞聯盟的過程中,有
人就以容易聯想到由西方主導的國際聯盟為由,反對東亞聯盟這
個名稱。對此,石原回應:

國際聯盟是在第一次大戰後因歐美人深感國家對立的不
利而創建,與從國家對立邁向國家聯合時代的人類歷史走
向一致,不能否認其具有啟蒙作用。當然,國際聯盟實際
上沒有明確的指導精神,尤其是支配者的英、法,無視世
界之趨勢,只是維持對彼等有利的現狀,連歐洲的安定都
無法保持確為實情,以滿洲事變為契機,我國才揭其偽善
面具,現其今日之醜狀。但雖然國際聯盟的實際情況實在
6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令人憎惡也感到遺憾,也絕對不該對其理想性皆予以否定
(1993:447)。

首先,石原從歷史演變的角度,主張世界將走向國家聯合的
時代,因此採用聯盟的方式是順應時代潮流、符合人類發展趨
勢,由此說明東亞聯盟的創建並非一味模傚西方。再加上以現實
的發展而言,歐美國家主導的國際聯盟其實根本沒有真心為世界
著想,淪為只顧西方帝國主義私利的組織,為了改正國際聯盟由
特定國家支配的缺失,日本更應該奮起領導,聯合所有遭受帝國
主義壓迫的國家共同組成東亞聯盟。也就是說,在創建意義上,
東亞聯盟與國際聯盟並不對立,但在實存狀態上則產生相互競爭
的關係。東亞聯盟既擷取了國際聯盟原生的理想性,但又能進一
步的改正國際聯盟內在的支配性,所以東亞聯盟的名稱與國際聯
盟相似根本不構成問題,甚至可以說東亞聯盟的名稱正是參照於
西方的國際聯盟而產生,與其互相呼應以尋求對話的平台;又透
過強調東亞聯盟內部各國平等以及宣示日本自我謙讓,批判國際
聯盟的虛偽,凸顯作為東亞聯盟提倡者的日本不僅身為亞洲先進
國家,同時也超越歐美帝國主義國家的優越性。
東亞聯盟將取代國際聯盟達到團結各民族的目標,日本也將
戰勝美國成為世界的領導,正是東亞聯盟此一名稱所蘊含的意
義,也是組織此聯盟的最終目的,即石原所說的:「結成聯盟的
目的是建設東洋的王道文化,融合東西文明,確立大東洋道義社
會,對其他民族國家沒有任何侵略的企圖(1993:436)。」
將融合東西文明這個聯盟的結成目的,和前文石原強調日本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67

同時擁有道德和文明的說法互相觀之,我們得以往前推論一步發
現石原真正想表達的是「融合東西文明」的責任必須交由日本承
擔。

今日日本對歐美之崇拜雖重,但已逐漸覺悟到要吸收彼之
長處以發揮自己獨特的性格,然後以日本為中心綜合世界
文化,這才是日本文化的大成之時(1993:59)。

這裡的獨特性格,指的就是日本不僅具備與西方國家同樣先
進的科學技術,同時也保有東方民族深厚的道德文化,所以能夠
綜合世界文化,集大成於一身。
由日本主導融合東西文明的自信,同時體現為具體的行動,
伴隨著日本帝國主義戰略範圍的擴大,日本的戰爭行為建構出政
治性的東亞、大東亞概念,並積極的在東方文明史上為日本尋找
新的地位(子安宣邦,2004 b:148)。

東亞聯盟的範圍是聯盟的國防力量,目前主要是能依靠日
本能力排除歐美霸道主義之壓力的各國。隨著大東亞戰爭
的發展,結成東亞聯盟地區也在迅速擴大(1993:448)。

因此,日本帝國的旗幟於何處飄揚,東亞聯盟的結盟對象也
隨之增加;當日本戰爭範圍延伸到南方,東亞聯盟論述的對象也
從日本、中國還有石原一心策劃建立的滿洲國,開始加入南洋諸
島。38 東亞聯盟範圍能夠無疆界的擴展,顯示出東亞聯盟所指涉

38
石原在 1939 年 8 月出版的《東亞聯盟建設綱領》的第三章「東亞聯盟的各
6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的「東亞」並非單純表達地理位置,而是隱含著日本帝國向亞洲
其他地域擴張領土權的野心(子安宣邦,2004b:127),以及背
負天職的日本通往世界領袖之路的自傲。

第三節 東亞聯盟的平等性

東亞聯盟主張的目標是達成民族協和,因此提倡的重點之一
正是保證聯盟中各國的地位平等。此種強調組織呈現水平,各民
族平等的想法,奠定了東亞聯盟論面對西方以及亞洲各民族的立
基點,但也成為其最常被抨擊的弱點,當時日本國內的民族主義
者認為東亞聯盟不斷強調種族主義和政治獨立,開啟了台灣和朝
鮮從日本分離的可能性,影響日本國體和日本帝國的優越性
(Peattie,1975:322)。不過隨著二次大戰的結束,戰後的日
本出現檢討聲浪,時至今日,東亞聯盟提倡各國地位平等的主
張,成為不少人對東亞聯盟抱持正面評價的例證,五百旗頭真即
以現今的眼光重新評價東亞聯盟論,認為提倡平等是對帝國主義
政策的一種批判。39 由此可見,東亞聯盟的平等性無論是在當時
或是今日都受到關注,而影響聯盟是否呈現水平的主要爭點,正

國家」,就日本皇國、滿洲帝國、中華民國分別述之;但在 1943 年 6 月出
版的《東亞聯盟建設要綱》當中則增加「南方諸國」與日滿華同列一章加以
論述。
39
原文出自五百旗頭真,〈東亞連盟論の基本性格〉,《アジア研究》1975,
21(1):47。本文則轉引自野村乙二郎,1992:76。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69

是如何定位日本在聯盟當中的位置。
為了觀察日本在東亞聯盟的地位,必須先論及東亞聯盟的指
導原理─王道。王道,是中國儒家的傳統思想,最早於尚書中出
現,其意義為能體現道的王者,以德服人,實踐順應天命的仁政
之道(陳瑋芬,2002:109)。依據陳瑋芬的研究,日本在受納
中國儒學的過程中,以儒學對當時的社會所能夠發揮的制約作用
為前提,來決定消化的取向,因而王道在日本常隨著時代轉變而
蘊含不同的意義。由近世推移到近代,日本政治體制上最大的變
化就是由武家執政轉為天皇掌政,因此王道論一方面延續近代儒
者結合王道論與血緣論,視儒、佛為枝葉之道,歸附於日本皇國
之道的思考模式,一方面也因應政體與國際情勢的變化,做了相
當程度的增補。日本近代漢學界多將「王道」的本質解釋為「仁」、
「義」或「博愛」,強調道之跨國普遍與萬古不移的特性,以儒
家之道與日本傳統之道相合的論述,主張日本才能真正繼承正
道,而日本思想中也早已孕育適合東亞各國國情之道。1930 年
代,日本更熱衷王道論述,其用意是將天皇置於宇宙秩序的最高
位置,強調天皇乃天照大神之後裔,日本是萬世一體,因而最有
資格繼承代天行道,將王道政治推廣到全世界(陳瑋芬,2002:
119-122)。
石原莞爾將王道視為滿洲國和東亞聯盟的指導精神,其闡釋
王道的意義也不脫上述 1930 年代日本王道論述的意涵,一方面
強調王道的傳統道德性,另一方面則強化日本天皇的正統性。王
道論述的雙面特徵,正是石原用以宣揚東亞聯盟之平等、定位日
本在聯盟之地位的有力依據。
7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首先,石原強調王道的重要,以此宣示日本自我抑制的決心:

王道作為東亞聯盟的指導原理,表示最有力量的國家要最
謙讓、付出最大的犧牲。也就是除了特別委任日本的東亞
聯盟的共通事項以外,現今最具力量的日本要以公正無私
的態度,依據各國決定的協議而行(1993:436)。

石原毫不掩飾的直言日本是東亞聯盟當中最具力量的國
家,但是基於王道政治的理想,必須依據各國決定的協議而行,
而所謂的協議就是保證加入聯盟的民族皆居平等地位,所以石原
又說:

東亞聯盟之結合,不以武力強制。欲獲東亞各國真心協
同,強國日本必須自我抑制、內省、謙讓。如採歐美帝國
主義方式,要於二、三十年間使東亞臻至大同,實為至難。
由此可知,合理性的王道主義東亞聯盟,至為需要……。
在今日處境中,日本應避免單方面憑藉強權、自稱核心
(1993:447)。

意即石原主張日本雖貴為東亞第一強國,但仍必須自我謙
讓,致力與各國平等。

根據王道的精神,各民族應該如何在保持自由和尊嚴之下
締結團結大同,還有各國家內政應該如何革新,今後將在
東亞聯盟建設的途中逐次具體的立案檢討(1993:448)。

可見石原一直努力聲明日本與各國平起平坐,這種說法的主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71

要原因自然是為了消除各民族的疑慮,達到東亞聯盟民族協和的
目標,同時也因為「權力者是最高道德的實踐者,以德治為目標
的王道政治是數千年來東亞民族共通的政治理想」,所以要能獲
得領導地位,必須彰顯日本的泱泱大度,以德服人,進而證明日
本具有繼承天命的正統性。不過無論有多強的能力、多偉大的德
行,日本都不能自詡為聯盟的盟主,否則就會破壞自身與東亞其
他各國的協議,此時王道的另一個意涵─將日本天皇置於最高秩
序,正好替日本在聯盟中的定位找到著力點。在東亞聯盟的論述
中,石原將日本政府與日本天皇作出區隔, 40並將東亞聯盟盟主
之位獻給天皇,由天皇掌握聯盟事務的決定權,相對來說,日本
政府便只是天皇批准的代表,與其他各個國家的代表平等。

天皇是日本的天皇,同時是聯盟的盟主,天皇不是在日本
政府的輔弼下統制聯盟,而是天皇批准各個國家的代表組
成事務局,在天皇的親裁下領導聯盟(1993:484)。

至於天皇能夠位居盟主,自然是源於天皇繼承王道的唯一性
和正統性。

40
關於石原為何要將日本和天皇加以區隔,另有學者從探究石原莞爾天皇觀的
角度進行研究。小林英夫認為這顯示石原的天皇觀傾向於天皇機關說,即認
為國家是一個法人組織,天皇是法人代表,代表法人行使統治權而已(2006:
163)。但佐治芳彥延伸白土菊枝對石原天皇觀的研究,歸納得出石原將天
皇分為實存的和應然的天皇,也就是現實中被大臣機器化的天皇,和應該要
以賢王姿態現身的天皇。因此,在天皇相對化的概念下,石原間接否定現實
存在的天皇,但又認為王道的方向,就是要穩固日本的天皇信仰,於是石原
才將日本和天皇加以區分(1988:263-265)。
7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日本文化是王道文化的中心,承接天照大神的天皇是世界
唯一的天成君主,東亞各國只有信仰天皇,才能取得王道
的勝利(1993:279)。

由於天皇是全世界唯一的君主,因此只有天皇才能登上盟主
之位,但天皇不會由日本獨占,也並非只照顧日本民族,而是會
對日本以及其他國家皆一視同仁,天皇恩澤的普遍性,就是支撐
聯盟平等性的重點。然而,縱使石原強調日本不是盟主,但我們
可以發現石原眼中仍是以「日本文化」為中心,並且認為各國都
必須信仰天皇,這種將日本天皇當作全世界的天皇的想法,反映
出深植於石原莞爾腦海中的國體觀。
國體觀是形成日本神話性質的重要內容。在古世紀等日本神
話中記載: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是秉承天神的命令,用天神賜予
的天沼矛締造了日本國土,這一命令被稱為神命或神敕。因為是
神的命令,所以日本國土也好、國土上的山岳河流以及萬物也
好,當然是最美好、最優秀的。但是,神的意志不僅是製造一個
日本,而是要求最優秀的日本民族在建設日本國土的同時,還要
將整個世界都按照日本的國體模式建設成神的理想社會,這是日
本人的使命。也就是所謂的八紘一宇(步平、王希亮,2005:37)。
受到日本傳統國體觀的影響,石原將八紘一宇視為貫穿昭和維新
計畫的指導精神,並且指出「東亞聯盟是走向八紘一宇實現肇國目
標的第一步」。對石原而言,「以此國體綜合世界所有文明,給予
世界各民族所憧憬的絕對和平,乃為我大日本之天業」,即日本
背負著統一世界的天職,也具有涵化其他文明的力量。因此日本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73

國體為世界和平的道德根源,「此道德根源,明治天皇已藉神武
大帝八紘一宇的皇謨具體地宣告了統一世界的意願(石原莞爾,
1975:59-61;李永熾,1992:350)」。
基於石原對天皇最終將會統一世界,實現八紘一宇的信仰,
其自然的將日本天皇視為全世界的天皇,體現了日本近代將王道
論與日本國體強調萬世一系之血脈論結合後的意涵:

王道在政治上是聯盟各個國家自覺地順從民眾的理性和
良心,對最高價值的信賴與服從,是將內治與外治綜合統
一起來的觀念,是以東洋民族覺醒和統一為前提的東洋理
想社會的理念(1993:436)。

這裡的「最高價值」正是指涉天皇,也就是說對天皇的信賴
與服從就是世界得以統一的條件,是理想的王道政治之實踐。對
石原來說,「王道和皇道本來就無相異之處」,因此在一君萬民
的天皇體制之下,各民族皆沐浴在天皇的恩澤當中,這才是東亞
聯盟平等性的深層意涵。相對而言,對天皇的忠貞是建設東洋理
想社會的前提,信奉天皇成為各民族和國家能否與日本平起平坐
的先決條件。

既然諸國家民族從心底信奉天皇為盟主,當然日本也應該
甘願與各國居於平等的地位,共同輔佐皇運邁進(1993:
451)。

也就是說,倘若東亞各民族和國家不衷心接受天皇為世界天
成的領袖,那日本也無須甘願屈居於與各國平等的地位。歸根究
7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底,石原所謂的平等不是無條件的,而是一種以信奉天皇為唯一
君主為前提所致力的目標。

日本若擁有足與歐美帝國主義對抗之實力,且自甘平等地
位,不厭最大犧牲進而為東亞復興盡力,則無須多費辭
語,東亞各民族從事實上就能瞭解日本國體之偉大,衷心
奉天皇為東亞聯盟盟主,日本亦自然成為聯盟之核心存
在。

即使石原以區隔天皇和日本政府盡力取信於各民族,但天皇
與日本之間具有強烈且明確的共生關係,信奉天皇為盟主,日本
亦成聯盟之核心,兩者的界線始終擁有模糊交疊的痕跡。

第四節 小 結

藉由觀察東亞聯盟論的形成背景,可以得知日中戰爭規模的
擴大,與東亞聯盟論的誕生息息相關。由於石原認為日中戰爭的
變化會影響日中關係的發展,日中關係的發展將影響日本稱霸世
界的可能性,也就是影響了亞洲成功戰勝西方的進程,因此,日
中之間的衝突並不只是日本或是中國的問題,而是攸關於亞洲的
未來,日中兩國必須一起思考、共同合作。
將日中戰爭置於亞洲戰略的脈絡中思考的邏輯,讓石原有正
當的理由號召日本與中國停止戰爭、團結合作,為了亞洲,中國
要放棄抵抗日本,為了亞洲,日本也要學習自我謙讓,不能自稱
第三章 東亞聯盟論 75

為盟主。縱使石原試圖以亞洲身份出發,提倡各國地位平等,聲
稱不是日本國,而是天皇才能承擔盟主的大任,並且強調天皇對
各國一視同仁,但是在實際操作上,亞洲與日本的界線卻十分模
糊。如前文所述,石原運用亞洲主義消除中國的民族主義,將日
中兩國擴充為一個大的群體,但相對來說,石原卻並非全然沒有
日本民族主義的想法。基於忠貞的天皇信仰,石原相信擁有優越
國體的日本民族能充分吸收外來文化再將其融入日本文化當
中,日本對中國文化是如此,面對西洋文化亦然。於是日本既是
亞洲的一員,又是亞洲的核心,在通往統一東西方文明之路上,
看似日本緊靠著亞洲,又像是亞洲倚靠著日本,所謂的世界領袖
無論由天皇或是日本國擔任,都無法說服東亞各國誠心的信仰和
自願的奉獻。
況且,石原雖然不斷對亞洲內部強調王道的重要,但實際操
作時卻從未放棄運用武力。石原主張宣傳等手段也是在戰爭中制
勝的關鍵,因此王道的理念雖帶有理想主義的色彩,更是一種用
以拉攏東亞各國的人心的宣傳手法,對身為軍人的石原而言,軍
事力量無疑是國之根本,在現實情況下仍然必須仰賴武力,以武
力征服來獲取利益的憑證。從石原對戰爭史的研究之深,可看出
其對武力的重視,其認為戰爭是人類文明進化之原理,所以戰爭
的爆發反而具有倫理性,日本做為引領亞洲解放的領導者,不能
避免的要透過武力和西方對抗,像是在日俄戰爭當中,日本即是
倚靠武力打敗俄國而晉升為國際列強,成為亞洲民族覺醒的先
驅,因此能夠使用強大的武力,反而是日本引以為傲、協助防衛
東亞的象徵。只是想縮短與亞洲之距離,成為東方代表的日本,
7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又礙於其他亞細亞民族身上被貼上的落後標籤,而不敢完全貼近
亞洲,若即若離的心態,致使武力和道德的比重在石原的構想和
實際操作上逐漸失衡,從亞洲內部看來,日本的舉動與西洋帝國
主義國家對亞洲的侵略並無相異。
總結而言,石原的問題意識並無法擺脫日本在現代化過程中
於歐亞之間定位的迷惑。自西洋國家以先進國家之姿來到亞洲,
西洋文化就象徵著普遍性,是評量世界文化進步與否的標準。縱
使日本試圖以直接呼應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方式,擺脫幾千年來
它在東亞所處的臣服於中國而競爭於朝鮮的位置,重新排列東亞
的國際關係秩序。但是同時,它也必須面臨西方佔據優勢的人種
對抗局面,作為有色人種,日本也不可能真正進入歐美的國際聯
盟,它不能不以亞洲的面孔進入世界舞台(孫歌,2001:26)。
於是,在無法獲得西洋的認可,卻又因模仿西洋帝國主義遭到亞
洲唾棄之後,石原採取返回亞洲作為日本通往世界的計畫,將日
本具有綜合東西方文明的特殊性視為通往世界普遍性的優勢,顯
示日本接受普遍性作為西方近代性的內涵,卻能青出於藍的超越
西方而達更高的普遍性,成為天下的重心所在(石之瑜,2007:
6)。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
日華關係
在上一章中介紹了自 1930 年代開始,石原積極宣傳以日、
滿、華為核心的東亞聯盟論,梳理石原如何運用亞洲的群體概念
化解日中之間的衝突,而本章則試圖往前追溯與東亞聯盟論之成
形密切相關的滿洲事變。
作為石原最顯為人知的事蹟,滿洲事變的爆發是石原實踐其
理想的具體表徵,伴隨事變成立的滿洲國,更成為東亞聯盟的主
要成員之一,是宣揚各民族加入聯盟的重要樣本。事變發展與演
變的過程中,石原的滿洲認識根植於何種歷史流變之上?基於何
種考量來構築解決滿洲問題的策略?反映出石原對日、滿、華關
係的何種看法呢?本章將先整理近代日本對滿洲的意念,從而進
入石原對滿洲的言論,呈現其行動背後的觀點。

第一節 日本特殊權益之地 ─ 滿洲

日本所稱之滿洲即指中國東北地區,約為今日中國的遼寧、
吉林、黑龍江三省所在的區域,其北邊與東方同原蘇聯所屬的西
伯利亞及沿海洲接壤,東南方則以圖們江和鴨綠江為界,同朝鮮

.77.
7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相連。其南方面臨黃海及渤海,西南部以從長城線向北的延伸線
同河北省為鄰,西北部則以大興安嶺作為同內蒙古自治區之間的
界限(鈴木隆史,1998:1)。
滿洲在歷史上長期為漢族以外的民族居住,曾由許多不同的
民族建立起支配此區的霸權,如四到六世紀是高句麗全盛時期,
之後興盛的是十世紀的渤海國,接著勢力逐漸強大的契丹將其滅
亡,建立了遼國。到了十一世紀,女真人則滅了遼國和北宋,建
立起金國。直到十三世紀,在鐵木真統一的蒙古帝國不斷發動攻
擊之下,金國在一二三四年滅亡(塚瀨進,1998:14-16),由
蒙古族接替成立版圖遼闊的元朝政權,女真人也被編入元朝的行
省體制當中,受其統治。經過元、明兩朝交替,明朝末年起,女
真勢力又逐漸茁壯。
1616 年,努爾哈赤完成統一女真各部的功業,建立大金國,41 用
女真話直接音譯為漢文即為「滿洲」。1626 年,努爾哈赤去世,
由其第八子皇太極繼位。1635 年,皇太極宣告決定廢除女真舊
號,統一以滿洲作為通用全族的稱呼,至此之後,滿洲成為具有
種族意涵的名詞(宮脇淳子,2006:16)。隔年,皇太極去汗號,
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標誌了後金政權進一步的鞏固與擴大,
從此,滿洲和清的名稱正式被沿用下來。迄 1644 年,滿洲族入
關將明朝取而代之,建立起統治中國的清朝中央政權(滿族簡史
編寫組,1979:47)。
長期以來,中國東北地區即為日本通往朝鮮半島、與中國相

41
為與十一世紀的金國區分,一般稱為後金。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79

互往來的必經之路,基於顧慮國防安全,日本一直十分注意滿洲
的情勢;滿族入主中原的變化,更加深日本對滿洲的關注。十七
世紀的日本正值江戶幕府後期,日本社會在尋求自身富國強兵的
諸方人士中興起一批國權論者,他們以日本境外擴張權益作為擺
脫自身積弱的基本方策,以佐藤信淵和吉田松陰為代表,都將佔
領滿洲作為實施國權論的基本戰略,構成了極富攻擊性的滿洲觀
念(嚴紹璗,1993:552-553)。佐藤信淵於 1823 年著作《宇內
混同秘策》一書,勾勒出一幅提舉國力、雄飛世界的宏圖,主張
「皇大御國乃天地間最初成立之國,為世界各國之根本」,即日
本應該妥為經營國內,再擴展普及到世界各國,來救濟痛苦的他
國人民,而這皆源於神意的安排,是上天所選之皇國日本背負的
使命,「皇國號令世界各國之天理是不言而喻的」,而根據這一
天理,皇國首先併吞滿洲,繼而將中國全部領土劃入日本版圖,
而後從東南亞進軍印度,合併世界各國(井上清,1986:2)。
作為明治維新政府領導者木戶孝允、伊藤博文之師的吉田松陰,
也闡述其海外擴張的戰略構想,鼓吹日本「北割滿洲之地、南收
呂宋諸島,可漸示進取之勢」(嚴紹璗,1993:555)。1855 年,
吉田在獄中寫給兄長的信也提到日本此時雖受俄、美壓迫,但日
本應「趁此時機培養國力,分割易於攻取之朝鮮、滿洲、中國,
將同俄、美交易中損失,復以鮮、滿土地補償之。」(井上清,
1986:8)。以上言論顯示自江戶末期以來,「滿洲」即吸引了
日本的眼光,被視為日本向海外發展的基本據點,並且在明治維
新之後逐漸成為日本的國家政策重點。
1890 年,日本陸軍大臣山縣有朋發表了著名的主權線和利
8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益線的講話,其將本國疆域稱作主權線,又把與主權線安危密切
聯繫的地區稱作利益線,聲稱日本的利益線應以朝鮮、滿洲為界
(董志正、田久川、關捷主编,2005:10)。1894 年,日本展
開具體行動,基於支配朝鮮的問題,與中國清朝爆發日清戰爭。
42
隔年,兩國簽訂停戰條約,戰勝的日本從清朝政府手中獲得遼
東半島、台灣和澎湖列島,以及賠償金、通商優惠條件等利權。
然而,與此同時,十九世紀後半同樣對中國東北虎視眈眈的俄
國,其南下政策愈加激烈,前後與清朝締結了璦琿條約、北京條
約,將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都納入為俄國的領土。因此,
日本與清廷的協議,對於正在發展南下政策,企圖割取接近西伯
利亞的中國東北邊境,以及進一步將滿洲與朝鮮控制在自己勢力
下的俄國而言,無疑是一個嚴重的威脅,於是俄國聯合德國、法
國進行干涉,促使日本不得不將遼東半島歸還中國。
受到俄德法三國干涉的壓力而歸還遼東半島,對日本而言是
千古以來的奇恥大辱,朝野上下無不決心加強實力,期待有朝一
日能對抗俄國。因此日本開始鼓吹同盟外交以制衡俄國,由於日
英兩國在對抗俄國在華擴張的利益方面具有共同點,便迅速接近
起來形成同盟(井上清,1985:67),藉日英同盟限制和打擊俄
國在滿洲和朝鮮的勢力。另一方面,日本軍閥和政客也提出臥薪
嘗膽、充實軍備和培養國力以其捲土重來的十年擴軍計畫,用戰
爭獲得的賠償款大量擴充軍備(井上清,1985:125),伺機與
俄國在東亞大戰一場。

42
即中國史上之甲午戰爭。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81

1900 年,中國境內爆發義和團起義,運動的發展波及到東
北地區,哈爾濱與大連之間的鐵路約有三分之二遭到破壞,俄國
以鐵路再建及保護居民為由(山室信一,2006:328),藉鎮壓
義和團之名,兵力遍及滿洲。為了謀求永久占領東三省,俄國還
採取一連串的外交手段,誘迫清朝奉天省政府簽訂剝奪主權的條
約,並遲遲不肯撤兵。俄國的恣意妄為,對日本的生存和利益構
成強大的威脅(董志正、田久川、關捷主编,,2005:132),
引發日本對於在滿洲及朝鮮優勢地位的危機感。再加上,一旦
1904 年西伯利亞鐵路正式開通,將能實現從歐洲到大連的軍事
運送,並能藉由控制旅順和大連兩個不凍港獲得日本海的制海
權,如此一來,原本和俄國相比軍事能力就有落差的日本,要能
於滿洲排除俄國勢力的可能性將會更低(山室信一,2006:329)。
為了避免落入完全的劣勢,日本決意在鐵路開通前與俄國一決勝
負,走上日俄戰爭的道路。日俄戰爭爆發之際,雖然滿洲是清朝
發祥之地,但是清廷卻宣稱局外中立,因此日本認為如果不是日
本獲得勝利,滿洲早已成為俄國的領地。至此之後,日本便將滿
洲視為經歷日清、日俄戰爭,付出十萬生靈、二十萬國帑所得到
的大地,是日本權益所及的特殊地域(宮脇淳子,2006:145)。
1905 年,日俄兩國簽訂和約,戰勝的日本自俄國手中獲得
關東州的租借權、滿鐵的經營權、滿鐵(旅順到長春)附屬地的
行政權、礦山的採掘權等,滿鐵警備軍隊的駐留權等權益(秦郁
彥,2001:45),大量日本人趁機進入滿洲,在關東州和滿鐵附屬
地附近居住,開設起如同日本本地的商店,經營起和滿洲人不同的
社會生活(塚瀨進,1998:16)。日本政府為管理與清朝合營的
8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東清鐵路(中長鐵路)為中心的東北經濟,1906 年成立南滿洲
鐵道株式會社,由後藤新平擔任首任總裁,總部設在中國大連,
1907 年 4 月正式開業,揭開滿鮮地理學的研究序幕。
之後,日本持續針對南滿洲權益制定方針,並透過對華的二
十一條要求達成一部分的目的。1907 年到 1916 年之間,又分別
與俄國締結四次的日俄協商,劃分南滿、北滿的勢力範圍(秦郁
彥,2001:45)。日俄兩國的締約,雖說是消極的防衛兩國的在
滿權益,與中國的民族主義和列強競爭,實際上從滿蒙地域特殊
特殊化的觀點看來則有所成果(古屋哲夫,1984:20)。其中,
日本與俄國在 1912 年 7 月簽訂的第三次的日俄協約當中,把第
一次協約規定的在滿洲的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向內蒙古延長,同時
同意把內蒙古分割為東西兩部份,分別作為各自的特殊利益(江
口圭一,2002:19)。由此,內蒙古東部首次被納入日本的勢力
範圍,滿洲問題便擴大為包含內蒙古在內的滿蒙問題(鈴木隆
史,1998:171),持續成為日本大陸政策的焦點。
1912 年 10 月,清朝在辛亥革命之下宣告結束,國際列強深
怕自身利益被影響,開始加速對中國的瓜分行動。日本的陸軍和
大陸浪人也於 1912 年和 1916 年分別推動兩次的滿蒙獨立運動,
然而皆以失敗告終。於是,日本政府開始扶植張作霖成為奉天軍
閥的領袖,利用張作霖做滿洲當地的支柱,相對而言,張作霖也
利用日本的援助和庇護擴張權勢,於 1920 年代中期成為中國最
大的實力者,漸漸產生脫離日本統制的傾向。1927 年,蔣介石
領導的國民政府決定以統一全國為目標,進行北伐。1928 年 6
月 4 日,關東軍高級參謀河本大作大佐等,將被北伐軍追趕而從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83

北京承京奉線(北京─
─奉天,亦稱為北寧線)準備回東北的張
作霖,在奉天滿鐵線的交叉地點炸斃(江口圭一,1996:21-22)。
於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勢力由張作霖之子張學良成為後繼
者,他於 1928 年底表明與國民政府合流,並開始進行滿鐵鐵道
網計畫和葫蘆島建設等反日政策,企圖建設新的鐵路與日本的滿
鐵爭取載運貨客的生意。以鐵路問題為首,在中國要求恢復國權
的背景下,中日糾紛層出不窮,滿蒙問題的嚴重化,使得幣原的
協調外交備受批評。另一方面,中國東北突如其來的易幟之舉也
引起血氣方剛的年輕軍人群情激憤。他們認為在理論上,此舉雖
然是中國的主權問題,不容日本置喙。但事實上,從日滿特殊關
係的歷史來說,也該和日本事前商量。況且此舉無形中宣布廢除
滿蒙特殊地帶與驅逐日本權益(伊藤正德,1970:110),更引
發日本的不滿。於是駐紮在旅順的關東軍當中形成繼承河本大作
志願的期待,主張陸軍近代化和解決滿蒙問題,醞釀著直接針對
滿洲的軍事行動。

第二節 石原莞爾的滿洲觀

伊藤正德分析日本陸軍對佔領滿洲的希冀時,曾提出:

佔領滿洲乃是幼年學校養成的假想戰略,這種戰略在教
科書上雖然並無正式記載,但是幼年學校學生的心靈
中,以被灌輸了將來成長指揮陸軍時,應使滿蒙成為日
8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本領土的思想。鬼島的桃太郎雖然是一部說明桃太郎征
服鬼島的童話故事,但是對於幼年學校的學生來說,鬼
島的名稱,已被具體定為滿蒙地方,也就是在他們的教
育中,以侵略視為發展,而不視為罪惡(1970:112)。

由此可見,滿蒙為日本領土的思想貫徹於軍校教育當中,而
為陸軍軍官的石原會對滿洲充滿雄心壯志,也許正是以其自小接
受陸軍幼年學校的教育為起點。再加上日後石原於陸軍大學就讀
時,曾向專精清朝史的稻葉君山學習中國學。稻葉之師內藤湖南
更是對滿洲地區之考古探查和歷史研究的專家,藉由稻葉的引
見,昭和四年二月十二日,石原得以拜見內藤湖南請教滿洲的看
法,獲得保全滿洲領土的啟發(青江舜二郎,1973:134)。
教育與學習對石原的滿洲構想埋下了種子,但石原真正能有
機會向滿洲展開行動,無疑是其前往關東軍任職的時期。1928
年 8 月 10 日,石原晉陞為中佐,10 月 10 日作為關東軍參謀作
戰主任到旅順的軍司令部任職,而這正是河本大佐炸死張作霖以
後四個月和滿洲青年聯盟成立前一個月的事情。隨著東三省反日
的激化,關東軍開始考慮作為警備上的應變準備,主張必須準備
對華作戰(関寬治,1963:362)。也就是說,石原自赴任之初
即承襲河本等人的志願,懷有佔領滿洲的意圖。
1929 年 3 月,為了研究北滿現地戰術,石原莞爾計畫參謀
旅行,希望針對與張學良軍對決之際,若蘇聯軍介入應該如何備
戰進行檢討。然而,此計畫受到村岡長太郎關東軍司令官的反
對。反對理由並不明確,但恐怕是由於河本大作事件的刺激,使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85

得軍方不敢再輕舉妄動。同年五月,板垣到任的同時,參謀旅行
計畫又再度浮出檯面,雖然在參加人員、日程等方面有若干變
動,但終究決定於 7 月 3 日到 12 日實施(佐治芳彥,1988:30)。
以此參謀旅行為開端,到滿洲事變爆發之前,石原持續發表以滿
蒙為題的相關文章,包括〈作為扭轉國運之根本國策的滿蒙問題
解決案〉、〈關東軍佔領滿蒙計畫〉、〈為解決滿蒙之作戰計畫
大綱〉、〈滿蒙問題私見〉等。藉由這一系列的文章,石原向眾
人宣告其鮮明的立場,並清晰的顯現其準備向滿洲展開行動的過
程。
歸納而言,石原對滿洲的看法可分成三大要點:

一、滿蒙生命線

1931 年 1 月,第五十九屆國會中,前滿鐵總裁松岡洋右在
議會上發表演講,大力抨擊幣原的軟弱外交,疾呼滿蒙是日本的
生命線(江口圭一,1996:23),要求政府捍衛日本於滿蒙的特
殊利益。雖然滿蒙生命線具體的內涵並未明確的定義,但此口號
為日本爭取滿蒙製造出有力且正當的理由,一時之間蔚為風行。
在石原對滿蒙價值的觀察上,也反映出滿蒙生命線的觀念,即強
調滿蒙是日本生存之必需,若失滿蒙則日本無法立足,「我國現
勢現已幾近僵局,根本無法解決人口、糧食等重要問題,唯一出
路是斷然開發滿蒙」(石原莞爾,1975:63)。
1931 年,5 月 22 日,石原發表集其滿洲觀點大成的〈滿蒙
問題私見〉,明確的指出滿蒙的價值在於政治和經濟兩大方面。
8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在政治方面,首先著重於滿蒙的國防功能,石原認為「國家能雄
飛世界之最重大要件即為良好的國防地位」,而北滿地區的呼倫
貝爾、大興安嶺等地是具有特別重要戰略價值的區域,若能控制
此一地區則能有效阻止蘇聯的東進,而且還能達成往中國本部或
是南洋發展的企圖,由此看來,「滿蒙確實是日本國運發展最為
重要之戰略據點」。此外,滿蒙地區也是「統治朝鮮、指導支那
的根據地」,能夠協助朝鮮的政治安定以及確立日本對中國的指
導地位,促進統一(石原莞爾,1975:76)。
至於在經濟方面,主要是著眼於滿蒙豐富的資源,包括糧
食、礦業,以及滿蒙廣大的市場。由於從 1925 年開始,日本的
經濟不景氣逐漸加重,1926 年日本農林省報告,因為人口增加
年達千分之十二、十七,三十年內日本總人口數當達到八千五百
多萬,將面臨食物缺乏的國家危機,而滿蒙地區有肥沃適合耕種
的土地,如大豆、高梁、小麥等農產品豐收,正可紓緩日本國內
食物短缺的人口壓力(董啟俊,1946:2-3),因此石原首先提
出的即是「滿蒙的農產可解決日本國民糧食不足的問題」(石原
莞爾,1975:77)。再者,日本為了要應付戰爭、發展工業,包
括煤、鐵、石油皆是不可或缺之資源,滿蒙豐富的礦業儲量,像
是「鞍山的鐵、撫順的石炭等能夠確立日本重工業的基礎」,能
立刻拯救日本的緊急狀況(石原莞爾,1975:77)。此外,以滿
鐵和關東州為首,日本對滿投資於 1930 年達十六億一千七百萬
日圓,占列國對滿投資的百分之七十,這是日本國外投資的百分
之五十八集中於滿洲的結果。1930 年底,在滿日人有二十二萬
八千七百人,在滿日人是國外最大的日人集團,同時也是中國最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87

大的外國人集團,故滿洲無異是日本過剩人口的推銷市場(江口
圭一,1996:20)。因此石原也提出「基於滿蒙的合理開發,日
本的繁榮會自然恢復,失業的有識之士亦可有救」的觀點(石原
莞爾,1975:40)。

二、滿蒙和中國

為了強化日本於滿蒙行動的正當性,石原企圖劃分滿蒙與中
國的關係,強調「滿蒙並非漢民族之領土,反而與日本關係密
切……不是漢民族的領土,而是滿洲及蒙古人的」(石原莞爾,
1975:63)、「從歷史關係觀察,與其說滿蒙是漢民族倒不如應
該屬於日本民族」(石原莞爾,1975:40)。在這些簡短有力的
表述當中,石原時而將滿蒙歸於日本民族,時而又說滿洲屬於滿
人和蒙古人,總而言之,想傳達的要點即是無論如何滿蒙絕非歸
屬於漢民族。這種否認滿蒙屬於漢民族的觀點非石原獨創,前述
曾提及石原的中國學老師─
─稻葉君山,就主張「滿蒙與其屈服
於漢民族,倒不如應該屈服於日本民族」,這種浪漫的歷史觀也
許正是決定石原構想的內在因素(関寬治,1963:368)。1930
年代,日本學術界持「滿蒙非中國領土論」且廣為流傳的還有矢
野仁一的論述,其根據歷史考察的結果提出滿洲和中國的關係只
是同受清朝皇帝的支配,本來就是個別存在,滿洲是清朝的領域
並不能用以當作其為中國領土的理由(西村成雄,1998:26)。
相形之下,石原雖持相似主張,但從未深入的分析與說明滿蒙不
屬於漢民族的理由,這也許是石原直接挪用學術研究的結果,也
8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可能是石原認為滿蒙非中國領土是一件既定而無需爭辯或說明
的事實。
然而,無論滿蒙是否屬於漢民族,就歷史或實存的狀態來
看,石原都無法忽略中國的確在滿蒙問題上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依照石原的想法,滿蒙問題之解決是日本向中國本土示範統治能
力的試金石,「滿蒙問題一旦解決,中國本部的反日運動亦將同
時停止」,因此,為了取得中國的諒解,石原聲稱「滿蒙問題之
積極解決不僅是為了日本,更是為了多數的支那民眾」(石原莞
爾,1975:40),提出滿蒙「與中國本土相比,反而和日本還更
為密切,其治安也是依靠日本維持,才能持續急速的發展,若是
日本勢力減退,目前中國人唯一的安住地滿洲也會變成與中國本
部一樣混亂」(石原莞爾,1975:63)。石原以漢民族無力維持
治安為前提,將日本軍部佔領滿蒙並從政治上指導中國本土冠上
正義之名,「據吾人直觀所見,支那人果真能建立起近代國家還
頗有疑問,倒不如在我國維持治安之下,漢民族自然的發展,相
信此為彼等之幸福」(石原莞爾,1975:77),石原甚至相信「我
國對中國本部的統治,會受到中國人衷心的歡迎,我國在武力上
付出的代價必永留史冊」(石原莞爾,1975:71)。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89

三、滿蒙問題解決策略

滿蒙問題必須解決,而且必須依靠武力解決,這種主張早在
昭和三年前後就充滿在中堅階層的軍官之間(伊藤正德,1970:
110)。對此,石原抱持的基本立場也十分明確,即支持以武力
解決滿蒙問題,認為「滿蒙問題解決的唯一方策就是將其收為我
國領土」(石原莞爾,1975:77)。
為了要達成佔領滿蒙的的目標,石原在〈關東軍佔領滿蒙計
畫〉當中詳細的制定佔領滿洲的相關規定。根據石原的設計,佔
領滿蒙將「由關東軍主動行動並且實施統治」,藉由關東軍的佔
領,推翻當地統治階層,在滿洲掃蕩軍閥、官僚,沒收其官方私
有財產,把中國的舊體制改為關東軍統治,並且「採取日、朝、
中三民族自由競爭的方式,唯仍依照各民族區別從事的事業」,
例如日本人從事大型企業和腦力勞動方面的事業,朝鮮人開墾水
田,中國人則從事小商業勞動。在解決時間上,石原則主張「比
起國內改造,先進行滿蒙問題的解決更為有利」,因為「國內改
造引來長期的政治、經濟混亂」,所以應以解決滿蒙問題為先(石
原莞爾,1975:42)。
除此之外,石原也從軍事角度考慮佔領滿蒙的作戰策略,尤
其是處理滿蒙問題將牽動到複雜的國際政治,因此石原也針對日
本如何應付其他列強提出建議,主張「致力於只與美國為敵,盡
量避免對中國本部用兵,採用恫嚇手段防止中國反日和參戰」,
並且要「努力爭取英國諒解,不過最終將不惜與英國為敵」、「努
9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力保持與蘇聯親善關係,不得已時則火速進兵一攻到底」(石原
莞爾,1975:70),顯示石原將美國視為頭號敵人,但對英國、
蘇聯都願意釋出善意,盡力爭取英、蘇的友好對待,以免腹背受
敵。石原會直指美國,除了是貫徹其歸納的日美對決預言以外,
更是由於自美國在日俄戰爭曾協助日本以來,便一直企圖瓜分滿
蒙利益。1905 年由某哈里曼提出美國與日本共同經營滿鐵的建
議,1909 年又由某塔克斯提出滿洲鐵路中立化的方案,希望由
此而打破日本在滿洲的優勢與壟斷(江口圭一,2002:13)。然
而日本反而藉由締結第二次日俄協約,成功排擠美國在滿洲的勢
力,相對來說,圍繞著滿洲問題的日美對立也就愈加惡化。因此,
石原認為「滿蒙問題之解決唯日本領有其地區始能完全實現。對
支外交即為對美外交,即為實現前項內容必須有對美發動戰爭之
覺悟」(石原莞爾,1975:40),由此可見,石原相當明白滿蒙
問題牽涉之廣度,但卻仍有為控制滿蒙而不惜一戰的決心。

第三節 滿洲建國的意義

一、從武力佔領到獨立建國

1931 年 4 月,滿洲事變尚未爆發以前,在陸軍參謀本部制
定的〈情勢判斷〉當中,就曾提出對東北統治的三種可能方案。
第一階段是「努力改變我根據條約或契約而正當取得之權益,因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91

中國方面背信棄義而被損害的現狀,確保我權益之實際效果並進
而擴大這一權益」,期待如此樹立的滿蒙政權能取代張學良的親
日政權;關於第二階段的資料不多,大致上是要在滿蒙樹立一個
新政權,將其從中國中央政府分離獨立出來;第三階段則是滿蒙
佔領案(島田俊彥,1963:24)。
這三個階段代表從漸進到激進的處理方法,第一階段的漸進
主義是建立名義上受中國政府管轄,實際上是親日的政權,再者
是折衷主義,建立脫離中國政府的親日的獨立國,激進主義則直
接將中國東北併入日本版圖。懷抱武力佔領滿蒙想法的石原莞
爾、板垣征四郎等軍官主張採取激進主義,但當時的日本軍部基
於現實形勢的考量,抱持事態不擴大的方針,傾向建立親日政權
的統治方法,不允許關東軍直接進行軍事佔領。
滿洲事變爆發後兩日的 9 月 20 日,當時在瀋陽的參謀本部
作戰部長建川美次與關東軍司令官本庄繁會面並建言「現在東北
政權崩潰,良策應為以宣統帝為盟主樹立接受日本支持的政權」
(小林龍夫、島田俊彥,1964:187)。於是在多方協議之後,
關東軍和軍部代表建川美次達成共識,決定採取第二種統治方
式,即成立滿蒙獨立國(易顯石,1989:255)。9 月 22 日,在
關東軍參謀部,以三宅光治參謀長為首,加上土肥原賢二、板垣
征四郎、石原莞爾、片倉衷大尉等幕僚共同協議,制定出〈滿蒙
問題解決策案〉,明確指出滿蒙獨立建國的方針:「以受到我國
支持之東北四省及蒙古為領域,樹立以宣統帝為領導的中國政
權,使滿蒙成為各民族之樂土」(石原莞爾,1975:85)。即在
滿洲事變發生後五日,堅持滿蒙領有的石原開始轉為支持滿蒙獨
9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立建國案。在〈滿蒙問題解決策案〉此篇文章的最後,附有石原
自身的註記,描述其接受獨立建國案的心情轉折:

由於九月十九日滿蒙占領之意見中央不予採納,且建川
少將也完全不同意,因此終究無法進行占領,只能吞淚
接受滿蒙獨立國家方案作為最後陣地,期待良機再次來
臨,終有實現滿蒙領土論之日(1975:85)。

可以看到石原是基於軍部上層力量的壓抑,懷著悲痛的心情
勉強接受滿蒙獨立建國的方案,且並未完全放棄佔領滿蒙的想
法。其實當時日本面對的嚴峻形勢,也是石原無法忽視的事實,
一方面滿蒙問題已經引起國際注意,尤其是美國的介入,日本想
要獨自佔領滿蒙是困難重重,另一方面中國愈趨激烈的抗日運
動,也讓日本不得不有所警戒。
不過選擇以滿洲建國方案作結,看起來雖是對直接軍事佔領
的讓步,實際上滿洲仍然置於日本的保護之下。早在 1931 年 10
月 1 日的〈滿蒙統治方案〉中,當時雖已決定採用建國方案,日
本軍部仍明確表示要「以日本武力確保東北四省之統一安定,且
在此掩護下實行適合支那人的簡明政治」(石原莞爾,1975:
86),顯示日本涉足滿蒙統治的野心,以及將在滿洲扶植傀儡政
府的計畫。石原在〈滿蒙問題之方策〉也提到:

日本真正的領土野心只在於國防安全和正當行使既得權
益的經濟活動,除此之外並無他意。然而要認真解決前
述問題,經濟發展勢必與滿蒙的政治問題相連,如要行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93

使我國之既得權益,就不得不藉日本之力計畫滿蒙的政
治安定(1975:89)。

石原並重申日本必須掌握滿洲中央政權,不僅為了順利行使
日本既得權益,也是為了在滿民眾的幸福著想:

滿蒙自由國或是由宣統帝領導的虛君共和制度,各種方
法皆曾研究,最後深入的考慮發現新滿蒙的建設不可能
由中國人擔任最高支配,如此將會發生同樣的弊害。因
此中央政府應該完全委託日本,日本擔此重任不僅是為
了自己,而是真正為了三千萬之在滿民眾以及世界和平
(1975:88)。

可見在石原的構想中日本將在滿洲國居於指導地位,「中央
政權在日本的監督指導下實施簡明直接的統治,尤其是國防將委
任日本管理……地方政治為適合漢民族之性情將採取自治」(石
原莞爾,1975:88)。如此一來,採用滿洲建國方案不但能稍微
減少外來的反對聲浪,也依然能夠滿足日本統治滿蒙的欲望,達
到與日本直接領有滿洲同樣的目的,可說是權衡各方利害之下的
最佳方案。
1932 年 3 月 1 日,在滿洲事變爆發後不滿半年的這一天,
在關東軍和宣統帝派的協議之下,清朝遺帝溥儀成為滿洲國執
政,長春被定為國都,重新取名為「新京」,在盛大的建國儀式
下,滿洲國正式誕生。
9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二、日華合作的王道樂土

除了時局所致,根據石原自己的說法,從佔領論轉向獨立建
國論的重要因素在於對漢民族觀感的轉變。在〈滿洲建國前夜心
境〉中,石原闡述其自幼年學校起就對中國問題產生關心,並說
明自身轉變為支持滿蒙獨立的「第一個理由是因為從懷疑中國人
的政治能力變成相信中國人有政治能力」。首先,石原注意到中
國國內的革新運動,發現中國政治改革的可能性:

中國以蔣介石為中心展開國內的統一運動,並以國民黨
的組織為基礎逐漸擴展。從生活的根本改善開始,國民
生活、國家政治、經濟等直接相關的革新運動,替中國
帶來與之前軍閥作法完全不同的新氣息(1975:91)。

此外,石原也從事變處理的過程中,觀察到在滿之漢民族與
日本團結合作,對抗共同的敵人,確信漢民族擁有政治能力:

打倒作為在滿三千民眾共同敵人的軍閥官僚是日本之使
命。由於正確理解此一使命,而與日本軍真正合作的在
滿之漢民族,更展現出其擁有之政治能力,因此我也從
滿蒙佔領論轉向獨立建國論(1975:91)。

由於察覺到日、滿、華共同合作的可能性,石原轉向支持滿
蒙建國,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95

從滿洲開始,在滿洲的日本人和中國人互相提攜作為樣
本,相信依照民族協和建設王道樂土的可能性,放棄以往
的占領論開始轉向主張新國家的獨立(1975:91)。

希望完成「滿洲國是日、漢、鮮、蒙、滿民族共有協和之國
家」(石原莞爾,1975:115)的理想。
石原轉向支持滿洲建國的同時,也賦予了滿洲國新的期待與
意義,希望滿洲成為新的政治模範。石原認為日本「對中國政策
的不統一,是源於日本一方面仿效西歐的帝國主義思想,一方面
又有王道文化思想」,但由於滿洲事變的爆發,「日本的指導精
神從帝國主義向王道主義轉化」(1993:434),將滿洲國的建
立作為日本拋棄帝國主義而向王道主義看齊的例證,技巧地攫取
了「王道」一語所承載的豐厚政治資源,提高天皇在所領導的日
本在亞洲的威勢。此外,用東亞式的詞語來詮釋「王道」,也隱
喻著對西洋諸國支配的帝國主義的反抗(陳瑋芬,2002:127)。
因此,「以形式上而言,放棄佔領論彷彿是趨向消極,但實際上
卻是大大的朝向積極面飛躍前進」(石原莞爾,1975:92)。
石原進一步說明滿洲國有三點特別重大的意義:「東亞聯盟
各國家結合精神的核心;對蘇聯國防的根據地;昭和維新、新中
華建設的先驅」(1993:441)可以看到石原除了繼續著重滿洲
的國防功能之外,更強化了滿洲國的精神內涵,將滿洲國視為東
亞民族的共有財產、維新示範的場域,而這當中主要指涉的意義
正是要使滿洲國成為日華兩國結合的重要媒介。
石原認為「滿洲國是日華提攜的橋樑」,位於日華這東亞兩
9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大國之間、各民族混住之滿洲國能否理想地發展,將直接決定日
華兩國真正合作的可能性(石原莞爾,1993:441)。這種將滿
洲國視為日中橋樑的觀點,不只符合滿洲非中國領土的論述,成
功的將滿洲自中國本土獨立出來,更進一步的將滿洲國拉抬至和
日本、中國同等的地位,於是,無論是中國或是日本都無法單方
面主張擁有對滿洲的支配權,石原用求取共存共榮的口號,將滿
洲塑造為東亞諸民族共同的財產,

滿洲大部分地區並非漢族的土地,且明治之後很多日本
人來到滿洲,從對付蘇聯保衛滿洲的角度來說,滿洲決
不僅僅是中國的,或許從法律上看是中國的,但是現實
中它是各民族的共同財產(1975:120)。

為了讓中國接受滿洲國,石原也提出相對的承諾:

如果中華民國充分理解滿洲國作為諸民族共同經營的意
義,承認其獨立,同意按照東亞聯盟精神實現日華真心
提攜,日本為了使中華民國完成獨立,即時歸還既得的
政治權益(1993:440)。

只要中國願意承認滿洲國,與日本共同合作,就能各取所
需,共存共榮。石原也說:「作為日本應遵循政治獨立的原則,
不干涉中國內政。另外日本人應該認識中國和滿洲國本質上的區
別,不應參與中國的政治」(1993:444)。所謂中國和滿洲國
「本質上的區別」,正是指中國是政治獨立的國家,滿洲國則是
民族之共同財產。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97

日中兩國在滿洲的衝突,起因於日本的生存利益與中國的國
家尊嚴無法並存的矛盾,藉由創造滿洲國這個新的複合民族國
家,日本與中國皆居於平等的地位,同為滿洲國裡的其中一支民
族,王道是全體信仰的守則,東亞是共同的歸屬,日本的力量透
過滿洲國寬廣的民族性,穿越了既有的國家疆界,這就是王道樂
土的實現。石原相信滿洲國將會由政府與協和會適切的分擔責
任,建立官民一途獨創的王道政治,這種革新的力量將能帶動日
中兩國的改造運動,同時也拉近日、滿、華三國之間的距離,形
成聯合的陣線,由此逐漸擴散到其他國家,東亞聯盟的完成便指
日可待。

第四節 小 結

自十九世紀中葉以來,滿洲這塊中國東北地區登上國際舞
台,不同民族交錯的身影,編織出錯綜複雜的利益糾葛和歷史記
憶。對日本而言,將滿洲收入日本之手早已成為基本的國策,除
了滿洲的國防功能、豐富資源深得日本重視以外,直接與中國接
壤、曾孕育清朝政權的滿族之故鄉─
─滿洲,更具有日本實現大
陸政策的象徵意義,征服滿洲代表日本往中國長驅直入之前哨戰
的勝利,是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跳板。
石原看待滿蒙問題的視角也根植於此種歷史文脈之中,對滿
蒙的關心除了建築在滿蒙生命線的基礎上,也包含著石原對中國
的觀感。縱使石原堅持滿蒙不屬於中國本土,但起而論述滿蒙與
9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中國關係,正展現出石原自己也很清楚滿蒙與中國實然的關聯
性;之後在統治滿蒙的議題上,石原也常以中國人欠缺政治能力
作為由日本統治滿蒙的理由。對石原來說,要解決滿洲問題就必
須處理中國問題,而中國問題其實是日本問題,亦即石原是將滿
洲問題視為日本問題的一部分加以考慮,一方面擁護日本在滿洲
的特殊利益,另一方面,洞悉中國民族主義蓬勃發展的石原,也
積極尋求日本面對如影隨形、無法逃避的中國問題的解決方法。
因此,從堅持滿蒙佔領轉化為支持滿蒙建國的過程,可以看
到石原闡述滿洲的話術連帶有所轉變。昭和四年到六年初,石原
剛到關東軍任職所發表的文章,較為著重日本的立場,將重點置
於強調日本為保護滿蒙的付出、滿蒙對日本的實際價值等,但事
變爆發後期,石原開始以關心在滿民眾之利益為題,轉為以各民
族共存共榮的立場號召進行滿蒙新建設。石原認為「日滿協和不
單只是道德上的希望,更是日支兩民族之生存最重要的現實問
題」(石原莞爾,1975:107),因為只有日本與中國彼此諒解,
互相合作,才能聯合東亞的力量,共同對抗歐美的帝國主義。因
此,石原試圖於滿洲建造王道樂土,象徵在代表傳統東亞的中國
精神之上,注入融合東西方的日本精神,在日中之外的第三地實
現王道政治的理想。滿洲國的建立對石原來說可謂是日滿之間圓
滿的聯合,以滿洲國作為政治革新的模範,將能進一步的促成日
華之間的合作,並達成東亞聯合的目標。
滿洲國成立不久,石原即於 1932 年(昭和七年)8 月,因
晉升大佐調任參謀本部而離開滿洲,直到五年之後,1937 年(昭
和十二年)9 月 27 日,石原因調任關東軍參謀副長才再次回到
第四章 由滿洲事變看日華關係 99

滿洲國,但卻發現滿洲的實際情形與其當初描繪的建國理想大相
逕庭。滿洲建國之際,石原的宏觀理想是不論日本人或中國人全
以平等資格參政,然而事實上的滿洲國只不過是隸屬於日本帝國
主義的殖民地(于清洛,1975:93),關東軍濫用對於滿洲國的
內面指導權,施行極端的專制政治,日本人基於身為指導地位的
民 族 優 越 感 , 對 滿 人 施 行 不 平 等 的 待 遇 ( 高 木 清 壽 , 1985 :
170-171),在日本軍閥和官僚的高壓統治下,民族協和徒然淪
為漂亮的口號。
石原認為滿洲國最大的問題在於關東軍和日系官吏的內面
指導,開始發表關於〈撤回內面指導的條件〉、〈滿洲國內面指
導撤回要綱〉等相關文章,希望重新找回當初建立滿洲國的意
義。然而,綜觀石原處理滿洲問題的過程,即使是口口聲聲宣揚
王道政治理想的石原,在滿洲建國之際也強力贊成滿洲的中央政
權由日本掌管,浸濡於大和民族的天職責任感當中而無法自拔。
從滿蒙生命線到民族協和,石原用關東軍的武力來實現王道政
治,顯示出滿洲國具備的雙面性格,也反映了近代日本在處理自
我定位與中國問題方面難以相容的矛盾,於是,滿洲國終究只能
以排除異己的手段來完成各民族的同一性,實現所謂的「民族協
和、王道樂土」。
第五章 結 論
本書研究的對象是活躍於昭和年間的軍官─
─石原莞爾。石
原本身的著作和論述涵括許多不同主題,本書則以呈現石原莞爾
構想裡的中國以及亞洲圖像作為研究之主軸,並未全面觸及石原
莞爾所有的著作或是關於石原的討論。在石原莞爾多采多姿的一
生中,仍有許多其他的問題值得追問,例如石原莞爾對於國防國
家的論述,以及其對少壯軍人的影響以及背後所牽涉的日本陸軍
內部論爭,可作為觀察昭和時代軍人與政治關聯的面向;或是石
原莞爾於二次大戰後所發表的著作,包括對日本新進路、農村發
展的看法,也都是足以自成一文的主題,可供未來的研究者作為
參考。
以下則試圖總結上述三章的討論,回應本書最初的提問─
─在
亞細亞主義的脈絡下,理解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和亞洲觀。

第一節 從滿洲看往中國

面對來自歐美帝國主義的衝擊,日本一方面試圖從長期的漢
文化以及中國天朝體制下掙脫,另一方面又希望在西方面前找到
現身的有力位置,從弱勢的邊緣解放。於是,日本對亞洲身分認
同與否的游移,成為影響日本於世界舞台登場的關鍵。基於地域

.101.
10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和文化的接近性,要構成亞洲,中國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因此
對中國的觀感與考量日本未來的發展成為一體之兩面。
本書試圖探討的第一個面向即是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經由
第二章的梳理,可以瞭解石原莞爾對中國問題的關心起於幼年學
校時代,而影響石原中國認識最深的啟蒙者即為南部次郎。受到
南部次郎日華同為兄弟的設想,與日本需改造清廷、互相提攜的
教誨,石原在日本雄飛海外的冀望上建構起日華兩國相互提攜的
夢想,也就是說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在萌芽之初,就帶有關懷亞
洲共同命運的理想主義色彩。從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理路觀
之,即石原傾向亞洲一體的興亞論,以抵抗西方列強壓迫而萌發
的共同感,強調日中兩國應該要自強振興,捍衛亞洲的共同利
益。之後,伴隨著軍校的學習和軍旅生涯的奔波,石原的中國認
識至少歷經兩次關鍵的轉折,一次是 1920 年代,石原派駐於中
國漢口,另一次則是 1930 年代,滿洲事變爆發之後。
漢口的經驗影響石原甚大,在漢口的一年多,由於放眼所及
皆是中國政治混亂的場景,原本對中國文化抱持敬仰之心的石
原,感到巨大的落差與失望,開始否定中國人具有獨力建造近代
化國家的政治能力,主張一定要借助日本的力量來安定局勢,此
種觀點即成為石原日後論述中國的基礎。前往旅順的關東司令部
任職之際,石原延續懷疑中國近代化能力的態度,主張唯有在日
本的統治之下,才能獲取滿蒙政治的安定,並更進一步推論至日
本統治中國本土的正當性,堅持以武力佔領滿蒙。
當然,滿洲事變的爆發牽涉到日本國內外多重的複雜因素,
但從上述石原觀察滿蒙的視角,可以發現石原處理滿蒙問題的策
第五章 結 論 103

略,實為其自身中國認識的投射。因此,當中國國內掀起一波革
新運動,中國的民族主義與隨之發展的抗日風潮日益隆盛,石原
一改之前懷疑的態度,開始相信中國人擁有政治能力時,相對
地,針對解決滿蒙問題的方法也從主張佔領轉為支持建國,將滿
洲國視為日華提攜的橋樑,朝向亞洲共同體的追求,逐漸發展出
東亞聯盟論。
從敬仰到失望、懷疑到相信,綜觀石原莞爾中國認識的起
伏,可以理解他對中國懷抱複雜的感情,看待中國的視角不僅伴
隨日本時局而變化,更反映出日中兩國的競合關係。滿洲事變的
過程中,石原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中國民族主義發展的態勢,日中
兩國之間的衝突程度逐漸升高之際,他更準確的觀察到中國國內
統一的趨向,並將眼光置放在如何與中國青年合作,顯示出石原
不僅洞悉中國政局的變化,也深入瞭解中國民意的發展。然而,
石原對中國的觀察與認識,在呈獻給日本皇國所用的過程中,最
終也難逃變調的命運。因此,即使石原重新相信中國人建造近代
化國家的可能性,卻仍然將中國固定鎖於落後的位置,堅持中國
不具備自立的條件,必須倚靠日本的力量方能達成目標,當石原
試圖用滿洲國為範本,說服中國接受日本的指導與協助,卻忽略
了滿洲國的建立對中國來說正是日本侵略的例證,是激化中國民
族運動的媒介,顯示出石原莞爾從日本視角觀察中國的侷限。
10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第二節 自亞洲通往世界

近代化以來的強盛與進步的自豪,對自身所處的東方傳統的
依戀感,以及地緣上的認同習慣,加上西方國家幾百年來對日本
的頤指氣使,構成了日本相當複雜的心情。脱亞脫不了,入歐入
不了,於是一些日本人將視線轉向了自身所在的這一空間(葛兆
光,2002:27)。1930 年代,石原發展的東亞聯盟論,即在上
述的心態下,嘗試確立日本的亞洲身份。石原以王道和霸道區分
東洋與西洋,揭示兩者無法避免的對立。藉由強化東亞與西洋的
差異,拉近日本與其他亞細亞民族的距離,產生亞洲各國命運共
同體的感受,如此一來,短期可收日中停戰之效,長遠而言則能
建立起亞洲各國抵抗西方的共識,驅逐歐美帝國主義。簡言之,
東亞聯盟是試圖跨越國家的界線,以追求東亞共同體的實現,正
如橋川文三所評論的是一種「亞細亞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相互補充
而描繪出的圖式」(橋川文三,1964:51)。
然而,這種亞洲聯合的思想,同時也帶有獨佔亞洲的色彩。
由於日本已經先行接受了近代性象徵的進步觀,而近代性又幾乎
等同於西方性,於是等於與西方一同將亞洲貼上落後的標籤,在
日本追求近代化的過程,便不得不面對自己具有落後封印的尷
尬,必須依靠捨棄部份的傳統性來達成現代性。因此,主張日本
已經率先成功近代化的石原,把中國作為日本落後自我那部份的
替身,運用近代化、文明、進步等西方的語境和中國分出優劣高
第五章 結 論 105

下,並且趁勢將日本推向亞洲領袖的位置。於是,原本出自於西
方定義他者而來的亞洲概念,被日本當成自我定位的參照點。在
石原的操作下,亞洲不再是日本極力掙脫的對象,而是日本現身
世界舞台的有力後盾。日本不僅具備與西方國家同樣先進的科學
技術,同時也保有東方民族深厚的道德文化,擁有優越國體的日
本應要充分發揮獨特之性格,秉持大和民族的天職,綜合與統一
世界文化。
但是,日本面對西方與中國的複雜心情以及重新定義的價值
觀,畢竟只是日本單方面的體會,雖然東亞聯盟高舉亞洲聯合的
旗幟,其支撐的根本其實是以日本為中心。於是,亞洲追隨日本、
日本帶領亞洲,模糊不清的界線創造出日本自由滲透的空間,即
使石原試圖以協和、王道等政治口號,將東亞聯盟的觀念貫徹為
東亞各國的共同信仰,對其他東亞國家而言,仍然只感受到日本
以武力強行輸入其價值觀,而非真正平等的聯盟。

第三節 總 結

近代日本在以普遍性強勢文明的西洋列強為榜樣,尋求文明
化的過程中,基於強烈的危機感以及為了培養面對西方的自信,
開始運用亞洲的概念,把亞洲作為一個單位來思考,這種思路與
歐美列強的關係變化相對應而演變出脫亞和興亞的變奏(白永
瑞,1999:4)。
經過第二章到第四章的耙梳,可以發現石原莞爾浸濡於日本
10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重要轉型的時代氛圍當中,雖然其並非一位嚴謹的思想家,而是
基於軍人的使命,以制定日本的戰略計畫為出發點,但他仍然完
整地繼承了自黑船衝擊以來的日本國內有識之士所關懷的課
題,即日本未來的前途以及如何看待那日本無法擺脫的羈絆─

中國。在承襲近代日本的思考理路之下,石原一方面區隔日本與
中國,以中國人無法近代化為由,賦予日本拯救中國、解放亞細
亞民族的正當性;另一方面則懷有亞洲連帶的情感,引發振興亞
洲,追求與歐美國家平起平坐,甚至超越歐美的理想;而日本自
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勝利之後膨脹的自信,更致使石原在謀求亞
洲聯合,建構日本與亞洲共榮的聯盟關係時,同時滋生了以日本
為盟主的指導心態,產生侵略亞洲的舉動。
近代日本脫亞、興亞、侵亞的思想源流共同譜成了石原莞爾
生涯中的三部曲。綜觀石原對於中國和亞洲的思想與行動,一端
是充滿理想與感情的王道政治,另一端則是充斥暴力與對抗的霸
道侵略,看似遙遠又矛盾的光譜的兩端,卻透過石原的親身實踐
而出現交疊的光影,也因此石原這一生的行事風格常給人特立獨
行的印象,引發不少爭議。
經由本書的耙梳,可以發現石原捍衛日本利益的決心以及對
亞洲一體的認同感,正是這兩端之間的聯繫。在此基礎之上,無
論是王道或是霸道,對石原而言,皆是伴隨其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而生的一種策略選擇。再加上對日蓮教深信不疑的信仰,賦予了
石原在精神方面的強大力量,即使現實發展的狀態似乎偏離控
制,石原仍然堅定的相信宗教預言所顯示的世界大同之願景。因
此,在石原的戰略計畫中,解放亞細亞民族、日本稱霸世界是終
第五章 結 論 107

會達成的目標,他自己遂用此目標統一了看似矛盾的主張,在光
譜的兩端恣意地遊走。
有人選擇相信石原勾勒的美好藍圖,跟隨其身影大步前進,
但也有人不能接受石原採取的手段,或是無法被石原以尚未發生
的結果說服。石原莞爾這段倒果為因的實踐歷程,充分反映出近
代日本懷抱著複雜且多變的心情,對自我定位難解的困惑;如同
當今日本必須負載歷史的責任,石原莞爾也註定難以掙脫兩極的
評價。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子安宣邦著,趙京華編譯,2004a,《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
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子安宣邦著、陳瑋芬譯,2004b,《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
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山室信一,2004,〈面向未來的回憶─
─他者認識和價值創建的
視角〉,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會編,《中國與日本的他者認識:
中日學者的共同探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于清洛,1975,〈石原莞爾炮製九一八事變秘辛〉,《中外雜誌》,
18(3):88-97。
王屏,2004,《近代日本的亞細亞主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珊,1997,〈石原莞爾的侵華思想淵源〉,《社會科學輯刊》,
6:113-116。
井上清、鈴木正四著、楊輝譯,1959,《日本近代史》(第二冊),
北京:商務。
井上清著、天津市歷史研究所譯,1974-1975,《日本歷史》(第
二冊),天津市:天津人民。

.109.
110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井上清著,宿久高等譯,1986,《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臺北
市:華世。
史桂芳,2000,〈東亞聯盟與偽滿洲國〉,《日本學論壇》,2:
44-48。
史桂芳,2002,《同文同種的騙局─
─日偽東亞聯盟運動的興亡》,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石之瑜,2007,〈退出中國─
─近代日本對華思想中的普遍性方
法與政治正確性問題〉,石之瑜編,《近代日本對華思想》,
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與
研究中心,頁 1-15。
白永瑞,1999,〈世紀之交再思東亞〉,《讀書》,8:3-8。
江口圭一著,陳鵬仁譯,1996,《中日十五年戰爭小史:九一八
事變─
─日本投降》,臺北:幼獅。
江口圭一著,周啟乾、劉錦明譯,2002,《日本帝國主義史硏究:
以侵華戰爭為中心》,北京:世界知識。
吉田茂著,陳鵬仁譯,2006,《決定日本的一百年》,臺北市:
致良。
西村成雄著、曾淑卿譯,1998,《張學良:「滿洲」與日中之霸
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伊藤正德著、尹友三譯,1970,《日本軍閥興亡史》,臺北市:
國防部聯合作戰硏究委員會。
李永熾,1992,《日本近代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
李雲漢,1998,《近代中國史》,臺北:三民書局。
步平、王希亮,2005,《日本右翼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
參考文獻 111

文獻出版社。
林明德,1986,《日本史》,台北:三民。
俞慰剛,1995,〈石原莞爾 “永久和平的使者” 乎〉,《探索與
爭鳴》,2:21-22。
孫立祥,2005,《戰後日本右翼勢力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
孫歌,2001,《亞洲意味著什麼:文化間的「日本」》,臺北:
巨流。
許育銘,2003,〈石原莞爾與九一八事變〉,《中華軍史學會會
刊》,8:131-160。
盛邦和,2000,〈19 世紀與 20 世紀之交的日本亞洲主義〉,《歷
史研究》,3:125-135。
戚其章,2004,〈日本大亞細亞主義探悉─
─兼與盛邦和先生商
榷〉,《歷史研究》,6 : 132-145 。
張勁松,1994,〈石原莞爾的戰爭觀及其實踐〉,《日本研究》,
1:54-59。
陳瑋芬,2002,〈道、王道、皇道概念在近代日本的詮釋〉,《中
山人文學報》,15:107-130。
陳瑋芬,2003,〈「天道」、「天命」、「王道」概念在近代日
本的繼承與轉化─
─兼論中日帝王的神聖化〉,《中國文哲
研究集刊》,23:235-262。
陳水逢,1988,《日本近代史》,臺北市:臺灣商務。
黃俊傑、蔡明田,1997,〈中國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試論〉,《人
文學報》,16:1-43。
112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野村浩一著,張學鋒譯,1999,《近代日本的中國認識─
─走向
亞洲的航蹤》,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鈴木隆史著、周啓乾譯,1998,《日本帝國主義與滿洲》,臺北
市:金禾印行、揚智文化總經銷。
董志正、田久川、關捷主编,《日俄戰爭始末》,2005,大連:
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董啓俊,1946,《近百年來之東北》,上海:正中。
葛兆光,2002,〈想像的和實際的:誰認同「亞洲」?─
─關於
晚清至民初日本與中國的「亞洲主義」言說〉,《東亞文化
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硏討會會議論文集》,台北市:國
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頁 25-37。
滿族簡史編寫組,1979,《滿族簡史》,北京:中華書局。
蘇振申,1979,〈石原莞爾的世界帝國構想─九一八事變背景的
透視〉,《中華學報》,6(1):41-71。
鶴見俊輔著,邱振瑞譯,2008,《戰爭時期日本精神史》,臺北:
行人出版。
嚴紹璗,1993,《日本中國學史》,南昌:江西人民。

二、日文部分

入江辰雄,1984,《日蓮聖人と石原莞爾》,東京:たまいらぼ。
小林英夫,2006,《昭和をつくった男:石原莞爾、北一輝、そ
して岸信介》,東京都:ビジネス社。
小林英夫解說、東亞聯盟刊行會編,1996,《東亞連盟復刻板》,
參考文獻 113

東京都:柏書房。
小林英夫,1980,〈石原莞爾と総力戦思想〉,《歷史評論》,
通号 360:49-71。
小林龍夫、島田俊彥解說,1964,《現代史資料 7─
─滿洲事变》,
東京都:みすず書房。
山室信一,2006,《キメラ:満洲囯の肖像》,東京都:中央公
論新社。
木村武雄,1979,《石原莞爾》,東京:土屋書店。
中村菊男,1966,《日本政治史読本》,東京都:東洋経済新報
社。
今井清一、高橋正衛解說,1974,《現代史資料 23─
─國家主義
運動》, 東京都:みすず書房。
白土菊枝,1995,《将軍石原莞爾:その人と信仰に触れて》,
横浜:まこと会。
古屋哲夫,1984,〈日中戦争にいたる対中国政策の展開とその
構造〉,《日中戦争史研究》,古屋哲夫編,東京都:吉川
宏文館。
田中彰,2000,《明治維新》,東京都:岩波書店。
石原莞爾著、角田順編,1975,《石原莞爾資料─
─國防論策篇》,
東京都:原書房。
石原莞爾著、玉井禮一郎編,1993,
《石原莞爾選集 1 漢口から妻へ》
《石原莞爾選集 3 最終戦争論、戦争史大觀》
《石原莞爾選集 6 東亞連盟運動》,收錄於《石原莞爾選集
114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全十卷)合本版》,大和市:たまいらぼ。
石田一良,1976,《思想史》,東京:山川。
平石直昭,1994,〈近代日本のアジア主義─
─明治期の諸理念
を中心に〉,《近代化像》,溝口雄三編,東京都:東京大
學出版會。
池田優,1983,《增補日本外交史概說》,東京:慶應通信。
竹內好編集、解說,1963,《現代日本思想大系 9─
─アジア主
義》,東京都:筑摩書房。
佐治芳彥,1988,《石原莞爾:甦る戦略家の肖像》,東京:日
本文芸社。
青江舜二郎,1973,《石原莞爾》,東京:読売新聞社。
阿部博行,2005,《石原莞爾:生涯とその時代》,東京都:法
政大学出版局。
松沢哲成,1983,《日本ファシズムの対外侵略》,東京:三一
書房。
武田邦太郎,1988,《永久平和の先駆石原莞爾:その生涯と思
想・信仰》,東京:武田平和研究所。
易顯石,1989,《日本の大陸政策と中國東北》,東京都:文興。
高木青寿,1985,《東亞の父石原莞爾》,東京:たまいらぼ。
宮脇淳子,2006,《世界史のなかの満洲帝囯》,東京都:PHP
硏究所。
桂川正光,1980,〈東亞連盟論の成立と展開〉,《史林》63(5):
127-146。
桂川正光,1984,〈東亞連盟運動史小論〉,《日中戦争史研究》,
參考文獻 115

古屋哲夫編,東京都:吉川宏文館。
秦郁彥,1981,《軍フアシズム運動史》,東京都:原書房。
秦郁彥,2001,〈滿洲領有思想源流〉,《軍事史學》,通号
146:42-57。
秦郁彥,1961,《日中戦争史》,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島田俊彥,1963,〈滿州事変の展開〉,日本國際政治學會、太
平洋戰爭原因硏究部同編,《太平洋戰爭への道:開戰外交
史 2─滿州事變》,東京:朝日新聞社,頁 3-188。
野村乙二朗,1992,《石原莞爾:軍事イデオロギストの功罪》,
東京都:同成社。
野村乙二郎,2001,〈石原莞爾の滿州事変〉,《軍事史學》,
通号 146:58-70。
塚瀨進,1998,《満洲國:「民族協和」の実像》,東京:吉川
宏文館。
橫山臣平,1971,《秘録石原莞爾》,東京:芙蓉書房。
橋川文三編集、解說,1964,《現代日本思想大系 31─超囯家
主義》,東京都:筑摩書房。
関寬治,1963,〈滿州事変前史〉,日本國際政治學會、太平洋
戰爭原因硏究部同編,《太平洋戰爭への道:開戰外交史
─滿州事變前夜》,東京:朝日新聞社,頁 287-440。
1─
116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三、西文部份

Akira, Iriye.1967. Across the Pacific: an inner history of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Peattie, Mark R. 1975. Ishiwara Kanji and Japan's confrontation
with the Wes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附錄、石原莞爾年表
年 代 日 期 事 件 備 註
1889 年 1 月 18 日 誕生於日本山形縣鶴岡 同 年 日本 政府 公 布大
明治二十二年 市 日本帝國憲法
1902 年 9月 進入仙台陸軍地方幼年
明治三十五年 學校
1905 年 9月 進入東京陸軍中央幼年 同年日俄簽訂和約,日
明治三十八年 學校 俄戰爭結束
1907 年 6月 以士官候補身份,進入
明治四十年 山形步兵第 32 連隊
12 月 進入陸軍士官學校
1909 年 5月 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明治四十二年 12 月 以陸軍歩兵少尉的官職
分配到會津若松歩兵第
65 連隊
1910 年 4月 前往韓國駐守
明治四十三年 10 月 到達韓國春川
1912 年 4月 從韓國返回日本,晉升
明治四十五年 中尉
1915 年 11 月 進入陸軍大學校就讀
大正四年
1918 年 11 月 從陸軍大學校畢業 同 年 第一 次世 界 大戰
大正七年 結束
1919 年 4月 晉升陸軍步兵大尉
大正八年
1920 年 4月 成為國柱會信行員
大正九年 5月 前往中國漢口駐守

.117.
118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年 代 日 期 事 件 備 註
1921 年 5月 返回日本
大正十年 7月 開始擔任陸軍大學校教

1922 年 9月 前往德國留學
大正十一年
1925 年 10 月 自德國返回日本,續任 返國途中,首次發表最
大正十四年 陸軍大學校教官 終戰爭論
1928 年 8月 陸軍步兵中佐
昭和三年 10 月 擔任關東軍作戰主任參

1931 年 10 月 擔任關東軍作戰課長 同年爆發滿洲事變
昭和六年
1932 年 8月 陸軍步兵大佐 同年滿洲國建國
昭和七年
1933 年 8月 擔任仙台步兵第 4 連隊
昭和八年 長
1935 年 8月 擔任參謀本部作戰課長
昭和十年
1936 年 2月 負責處理二二六事件
昭和十一年 6月 擔任參謀本部戰爭指導
課長
1937 年 3月 參謀本部第一部長 持 日 中戰 爭不 擴 大方
昭和十二年 9月 轉為關東軍參謀副長 針,與東條英機意見不
合而被轉調
1938 年 12 月 舞鶴要塞司令官
昭和十三年
1939 年 8月 晉升為陸軍中將,擔任
昭和十四年 京都師團長
附 錄 119

年 代 日 期 事 件 備 註
1941 年 3月 被編入預備役
昭和十六年 4月 擔任立命館大學講師
9月 辭去立命館大學講師一

1945 年 8月 拒絕擔任內閣顧問
昭和二十年
1946 年 1月 進入東京帝大醫院治療
昭和二十一年 2 月 進入東京遞信醫院治療
3月 受到聯合國的訊問
8月 出院
10 月 移居山形縣飽海郡高瀨

1947 年 5月 以證人身分出席東京審 石 原 主張 自己 並 非持
昭和二十二年 判酒田法庭 侵略主張;獲判不起訴

1949 年 8 月 15 日 去世
昭和二十四年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編目資料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張芝瑾著. -- 初版. -- 臺
北市:臺大政治系中國中心,民 99.04
面; 公分
參考書目:面
ISBN 978-986-02-2968-4(平裝)
1. 石原莞爾 2. 戰略思想 3. 中日關係 4. 九一八事變
643.1 99005881

石原莞爾的中國認識與亞洲觀
著作權所有  翻印必究

著 作 人 ∕張芝瑾
出 版 者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
學與研究中心
地址:100 台北市徐州路 21 號
電話:(02)2351-9641#337
傳真:(02)2341-2806
E-mail:politics@ntu.edu.tw
http://politics.soc.ntu.edu.tw/RAEC/
印 刷 者 ∕金 華 打 字 行
電話:(02)2382-1120․2382-1169
初版日期 ∕99 年 4 月
非賣品

《本書如有缺頁、裝訂錯誤,請寄回調換》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