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如何欣賞流行曲?

三個標準
• 歌曲:曲調、旋律、配樂

• 演繹者:風格、舞蹈、感情

• 歌詞:風格、修辭技巧、所表達的內容
歌詞
• 風格:????????「中國風」

• 修辭手法

• 內容:故事性 (敍事)
歌詞
• 風格:古典文學味道「中國風」

• 修辭手法

• 內容:故事性 (敍事)
古典文學味道在歌詞的復興(1)
• 中國風歌曲創作

前期:1990年黃霑的<滄海一聲笑>
「蒼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只記今
朝。蒼天笑,紛紛世上潮,誰負誰勝出天
知曉」

初期:由周杰倫首張專輯<<娘子>>牽起
古典文學味道在歌詞的復興(2)
• 全盛時期:
周杰倫的<髮如雪>、<菊花台>

林俊傑的<曹操>、<江南>

伊能靜的<念奴嬌>

南拳媽媽的<牡丹江>、<花戀蝶>、<無瑕>
中國風的特徵是甚麼?

最為人知的是 用典
引用過去之有關人、地、事、物之史實
,或語言文字,以為比喻,而增加詞
句之含蓄與典雅者,即稱「用典」
文學中用典的例子
李商隱——【為有】:

為有雲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赴早朝。

解釋:詩中「金龜婿」一詞,乃指做官之丈夫。
按唐朝官制為九品中正制,凡品官皆應配龜。
三品以上,其龜袋飾金。故後世言做大官
之丈夫,即稱「金龜婿」。此以物喻人之類也。
中國風——流行曲用典的例子
周杰倫<菊花台>

「北風亂 夜未央 你的影子剪不斷


徒留我孤單 在湖面成雙」
轉化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雙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
中國風——流行曲用典的例子
周杰倫<髮如雪>

「繁華如 三千東流水 我只取一瓢愛了解」


轉化
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一回

「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
飲」
非中國風——流行曲用典的例子
周杰倫<髮如雪>

「狼牙月 伊人憔悴 我舉杯 飲盡了風雪」

「邀明月 讓回憶皎潔 愛在月光下完美」


直接引用
李白<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雙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
非中國風——流行曲用典的例子
陳奕迅<夕陽無限好>

「夕陽無限好 卻是近黃昏」
「夕陽無限好 天色已黃昏」
直接引用
李商隱<登樂遊原>

「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
遙遠的她
遙遠的她
讓晚風輕輕吹送了落霞
我已習慣每個傍晚去想她
在遠方的她此刻可知道
這段情在我心始終記掛
在這半山
那天我知我知快將要別離沒說話
望向她 卻聽到她說
不要相約 縱使分隔
相愛不會害怕
遙遙萬里 心聲有否偏差
正是讓這愛試出真與假
遙遠的她 彷彿借風聲跟我話
熱情若無變 那管它滄桑變化
故事性

描述一個男孩子與戀人分開,大家堅
信對方的愛情,沒有互通消息。

在別離後的一天,才得悉戀人已患病去
世。男孩子每天都記掛女孩子,但不
知天人相隔能否傳情。
遙遠的她
讓晚風輕輕吹送了落霞
我已習慣每個傍晚去想她
在遠方的她此刻可知道
這段情在我心始終記掛
在這半山
那天我知我知快將要別離沒說話
望向她 卻聽到她說
不要相約 縱使分隔
相愛不會害怕
遙遙萬里 心聲有否偏差
正是讓這愛試出真與假
遙遠的她 彷彿借風聲跟我話
熱情若無變 那管它滄桑變化
遙遠的她
讓晚風輕輕吹送了落霞
我已習慣每個傍晚去想她
在遠方的她此刻可知道
這段情在我心始終記掛
在這半山
那天我知我知快將要別離沒說話
望向她 卻聽到她說
不要相約 縱使分隔
相愛不會害怕
遙遙萬里 心聲有否偏差
正是讓這愛試出真與假
遙遠的她 彷彿借風聲跟我話
熱情若無變 那管它滄桑變化
修辭手法(1)

• 押韻:
霞、她、掛、差、怕、話、假、化、家、炸

• 運用聯想:
「借風聲跟我話」
修辭手法(2)
• 對比:
無變的熱情 vs 世上滄桑變化

• 倒敍:
習慣傍晚想起對方
• 比喻:
「過去事像炮彈心中爆炸」
多謝各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