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認識讀書會 (要有1.帶領人 2.

紀錄)
帶領人:
今天看到這麼多人來參與,本人感到非常高興。
第○階段:對讀書會概念認知
第一階段:我們討論讀書會如何形成。
第二階段:我們分組實際演練,討論一篇短文。
第三階段:各組推派幾位學員,把演練短文後的心得作分享。

第○階段:對讀書會概念認知:
※我剛開始接觸到讀書會時也感到很納悶,讀書會是什麼樣的團體?我
想這是開始接觸讀書會、都會有的感覺吧!
※也許有人會想,我在學校讀書,已經讀怕了,好不容易離開學校把課
本丟了,為何還參加讀書會?
※在討論前,先請問各位學員,你認為讀書會應該是什麼樣子?你對讀
書會有何期許?

○我們先分享一般人對讀書會的印象:
※有些較年輕的讀書會團體認為,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讀書。
※讀書會在進行時,必須有共同的材料。但不一定是書,也不是特定的
那些書。是書或一篇文章皆可。我們不要小看一篇短文、它也有許多
不同的解讀方式。
※讀書會和學校不同,它是自發性的、不用考試、沒有人規定你非得把
書讀完才能來參加、也沒有規定要把書從頭看到完。你可以用較輕鬆
的方式來閱讀:想從後面看、中間看,都有你自由選擇的空間。
※我們在學校讀書,常常有這一課要背,那一課要默寫。讓人覺得有些
討厭。老師還告訴我們,早上起床頭腦最清醒,要好好利用早上時間
背書。甚至有人說:「書本放在枕頭底下,這樣能幫助我們把書背的
好。」在學校讀書,大部分的人都是為了考試。
※參與讀書會奧妙的地方,在於你讀了書以後,需要和他人分享你的感
覺,聽聽別人不同的想法。參與讀書會要聽也要說。讀書會進行中,

-1-
不論今天有多少人來參與,研讀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每個人都有不同
的解讀方式。如果有十個人來參與這場討論,你能帶十個觀念回家。
當別人把書中的觀念,認為不錯的地方,經過思考所激盪出來的感
覺,告訴大家,這是一種分享。也許這本書你沒有讀完,別人讀完了。
經由別人的分享以後,你反而會對這本書更加有興趣,而想繼續把這
本書讀完。
※讀書會的夥伴是一群相當可靠的朋友,他所說出來的心得和皆是衷心
之言,絕非如不認識的朋友,介紹某種產品給你,不一定據貫可信。
※讀書會進行中,透過分享方式,你可以得到他人思想沉澱後的所得。
你也必須把所看到的書中精華和想法與夥伴們分享。

○讀書會的困難點:
※一般在讀書會門前排徊的人,常有一種現象。他總覺得書沒有看完,
就不敢去。其實這些人並不了解,參與讀書會,沒有規定一定要把書
看完。
※許多人不敢參加讀書會,因為他認為自己不敢講、不會講。事實上你
會發現,本來有些人以為在台上一分鐘都待不下去,但往往一有機會
發言,能稱性而談,說到興奮激動之處,常會忘記時間,不知道自己
說得太久,該下台了。
※選書是相當大的學問。切勿選擇一般人沒有興趣的書籍,使夥伴有不
想繼續參與的理由,甚至因此而使讀書會倒會。如能了解讀書會正確
的經營理念,永續經營並不困難。
※最困難的是在:沒有人帶動催促,惰性是一般人們的通病,人的惰性
一出來,就容易離開。當我們找出使成員倦怠的理由後,設法一一加
以排除,讀書會的進行會比較順暢。

○讀書會的分享與深入心靈改革:
※我們提到,讀書會是在分享的過程中進行。書中的情節是智慧的結
晶,常能觸動人心。所以讀書會進行當中,如能觸及你內心深處,因
而流下感動的眼淚,也是常有的。
※事實上,藉由共同閱讀,而觸動我們內心深處,所講出來的話,是至
-2-
情至性的自然流露。這種自然流露,常是局外人或旁觀者做不到,也
體驗不到的。
※讀書會感性和理性兼具的。眾所關心的心靈改革,可以由讀書會開始
落實。

○讀書會的性質:
讀書會的性質相當廣泛,不同性質的團體,其進行的方式亦有所不同。
※親子關係方面的讀書會,可研讀有關親子方面的書。由這方面來探
討,比較容易引起參與者的興趣。
※企業團體方面的讀書會,可以探討有關管理之類的書籍。
麻醉科醫生團體的讀書會,則可探討與本科相關的麻醉之類的書籍。
他們的成員可能都來自與醫務相關者。
※隨性而談,如討論政治、經濟、家庭倫理、社會等各個層面議題也可
以,只要參與的夥伴能認同。
※讀書會不要怕人少,事實上兩個人就可以組成讀書會。
※一個比較鮮明的案例。最近剛選舉完,相信各位家裡都在討論於關選
舉的事。家裡有三個人,可能就有三派,一講就要吵架。為何要吵架?
是因為堅持自己的立場。
※然而我們的讀書會,不會發生如此衝突的場面。因為參與讀書會的
人,有很大的包容心,成員能互相尊重彼此不同的見解。
※每個讀書會的性質主題皆有差異,但都同樣會碰到持續性的問題。很
多讀書會中途夭折,是成員對於讀書會本質上的了解有所偏差。也許
他過於追求完美,而導致失敗。
※讀書會是一個自發性的團體,缺乏自發性,將不能為維持太久。

○讀書會的類型
※社區型:目前讀書會的類型,以社區型的讀書會比較多。因為社區有
活動中心。活動中心的幹事可以主辨或協辦相關活動。能夠
利用現有資源推動讀書會,是很好的一個先決條件。有了場
地和人員,只需準備讀書會材料即可。所以社區讀書會推動
起來比較容易。
-3-
※企業化型:企業化型的讀書會,需要看老闆的配合度。上班時間老闆
不同意,下班後,人人歸心似箭,無心參與。
※親子家庭式:親子家庭式的讀書會,較特殊亦少見。是由一些熟悉的
三五好友,輪流到其中某人家裡聚會,每次都以不同的
主題,做觀念的交流,代替無瞭的閒談。
※愛心媽媽式:學校有以學校愛心媽媽結合起來,透過老師指導的讀書
會。
※老師的讀書會:也有老師組成的讀書會。

第一階段:讀書會如何形成
○如何籌組讀書會?
※一般人聽到籌組讀書會都有知易行難、知難行易的感覺。
※運作其實很簡單,如剛才所提到的,二三人就可以組成讀書會。
※透過人與人的互動,你從讀書會所得到的理念,是數學加法或乘法的
成長。如:1+1=2。在讀書會的所得,大於你原先想法和意義。這是
我當初加入讀書會的原因。
※讀書會慢慢的建構起來後,學習的效率,會從加法變成乘法,並以倍
數或等比級數的快速成長。
○籌組的阻力
※讀書會剛開始籌組時會有一些阻力,如聚會的時間地點。
※無論上班族、家庭主婦、單身族,時間的安排是開始籌組讀書順利與
否的一個關鍵因素。如何找到一個大家都能來參與的時間?是一個較
大的困難點。
※可以根據讀書會組成的份子來考量,比較容易找出共同能參與的時
間。
※大家都是社區媽媽,晚上必須作晚餐、陪孩子,利用下午時間,進行
讀書會最恰當。
上班族週六、週日較好安排。
時間大家有了共識。地點和材料的選擇就容易了。
這是在籌組讀書會最重要的三個因素。只要這三個因素確立之後,運
作上就沒有想像中困難。
-4-
○參考書籍:
坊間有相當多關於如何運作讀書會,讀書有什麼樣的瓶頸,如何解決
的書籍。
列舉二本書供參考: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出版:
※林美琴老師的著作:《讀冊作伙行》
※邱天助老師的著作:《讀書會備忘錄》
這些書是運作讀書會,一個很好的指南針。

○各位成員了解了讀書會,可有人想在近期籌組讀書會?

案例一(甲先生):
○我想籌組卡拉OK讀書會。
※我是教歌唱的老師。曾經組過歌友會。學生遍佈台南、永康、關廟等
地。這表示喜歡唱歌的人很多,而我專攻的是流行音樂。一般人認為
流行音樂是糜糜之音。
※唱歌的人如此多,以唱歌來拉近人際關係是良好的方式。卡拉OK讀書
會,在唱歌之餘,以研究這首歌的時代背景、歷史背景,每首歌代表
的意義,背後的美麗故事,以及歌詞內涵的研究,用以提昇我們歌唱
的水準。
※目前我收集了20年代至80年代的台語老歌和國語老歌,以後我們夥伴
有興趣可以參加卡拉OK讀書會。不僅可以學唱歌,還可以提昇自我的
文化素養。

帶領人(覆白):
※這個卡拉OK讀書會蠻創新的。記得在某電視台,有個電視節目名稱「台
灣南歌」,在每一首歌播出時,會介紹它的背景資料。
※早期在日本統治的時代。某些歌曲背後有許多淒涼的故事,可以透過
歌詞表現出來。
案例二(乙女士):
※我住在鄉下、想結合有家閒暇的庭主婦,籌組讀書會。
※在邊遠地區,資源不豐富,找一些有共識的婦女朋友籌組讀書會,利
-5-
用時間相互共同成長。※不僅成長自己,也能帶動全家成長。

帶領人(覆白)
※我一直強調讀書會的進行不要太嚴肅。我們期盼的讀書會,不管材料
是一本書、一篇短文或是一則新聞。讀書會的過程不是溫習這些書、
短文或是新聞。更不是談這本書的某一段話講的很好,而是這些題材
經由你研讀以後,某一段話能引發你的感想是什麼?
※經過你的思考激盪後,把自己的感覺說出來,這才是智慧的結晶,相
當重要,也是參與讀書會者,時時應遵守的原則,更是繼續參與讀書
會的原動力。
※全民開講的電視節目類似讀書會。它每次都以一個議題來進行討論。
只是讀書會,不會那尖酸刻薄的相互攻擊。藉著議題、以不同的方向、
角度,來解讀彼此的看法和想法。想組讀書會的人不妨參考看看。

第二階段:分組演練
以戴晨志溫馨故事之一
「媽咪,我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為題材。
我們要追求的重點是,這篇短文要告訴我們什麼?透過這篇文章所表示
出來的,我們體會到什麼?

兩組進行的方式稍有不同;
A組:組長先敘速文章的大綱,讓成員了解大意,再做心得分享。
B組:成員每人唸一小段文章,讓大家了解文章的內容,也讓成員沒有
回家看書的壓力。
在朗讀的過程中,使成員有參與感。透過每位成員聲音的表達,散
發出文章中讓人感動的情節,再做分享。
此種方法適用於短文的閱讀。

-6-
第三階段,各組的心得作分享。分享內容:

A組:
從書中了解到,兒子雖然有八十二個微笑的臉,他也會做錯事
情。在罵孩子之前,先想想孩子為什麼這樣做?假使罵出口,想即
時去補救,孩子心中的傷痕也無法消失。這點非常重要。故在生氣
之前先緩衝一下,讓心情平靜一些,再做反應。
B組:
經由剛才的討論,我們學會肯定孩子的表現。當孩子有好的
表現,要即時稱讚。
時時告訴孩子我愛你。不論你的孩子多大,要常常重複這樣
的動作。
從書中了解到母親帶孩子的辛苦,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媽媽。
當單親家庭的母親心中的傷痛還未抹平,又必須面對孩子不好的
行為時,適時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更顯得重要。以寬容的心態,
來看待孩子的行為,是一位非常難得的媽媽,是值得大家學習的
榜樣。也了解到做母親的辛苦。

A組:
多元化的社會,造成單親家庭的比例相當多。如何避免,值
得省思。如果每個家庭的父母親,能有正當的休閒活動,或積極
參與社區活動,家庭的問題將會減到最低。離婚事件也會減少。
孩子能在健康的家庭中成長是一種福份。
學校和家庭的互動很重要。學校的老師在學生聯絡簿的評
語。好得時候,蓋上微笑的臉;不好的時候,蓋上哭喪的臉。
回家後,家長看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不好,應該找出真正不好
的原因,和老師做良好的溝通,並適時加以輔導。家長要關心
孩子在外面活動的情形,尤其是單親家庭的孩子。老師更要以
愛心加強輔導,使這些孩子能在正常的環境中成長。
B組:
從書中孩子趴在機車上的情節,了解到孩子天真無邪、赤
-7-
子之心的情感表露。孩子是多麼用心的想表現對母親的愛。媽
媽卻不能了解狀況,只看到表面。當孩子說出原因之後,讓人
感受到他的體貼和懂事。
我覺得以鼓勵代替責罰,非常重要。常常受到鼓勵的孩子,
雖然在艱苦的環境中,也能以樂觀進取的態度來面對。
A組:
每個人的主觀意識非常重要。如果大家能發揮同理心更好。
當我們談論到教育小孩的問題。其實想一想,孩子的行為
表現,是來自父母的行為表現。所以我們需有好好的身教示範。

※十二字金言的故事:
想一想再生氣、緩一緩再行動:
一個很有智慧的國王,想買一些本國沒有的智慧,找了很久很久,
才找到一位很有智慧的老先生。國王想買老先生的智慧。老先生告訴國
王必須先付五百兩黃金,才肯把智慧賣給國王。
最後國王終於答應,先給老先生五百兩黃金。老先生收了五百兩黃金,
講出十二字金言:「想一想再生氣、緩一緩再行動。」國王聽了覺得自
己上當。這十二字金言我也會說。
這時天色已晚,他怒氣沖沖趕回家。回到家就往自己的房間走,忽
然聽到有人和自己的老婆說話,一氣之下想拔刀殺人。耳邊忽然想起十
二字金言:「想一想再生氣,緩一緩再行動。」就出聲問:「是什麼人
在說話?」有人回答:「你終於回來了。」原來是他母親的聲音。母親
告訴他「你早上出門以後,媳婦生病了,我只好來幫忙。」這時國王心
想,我今天花五百兩黃金買;這十二字金言真是值得。

帶領人(覆白)
以上的故事,讓大家學到「想一想再生氣、緩一緩再行動」這句話。
在此各位也賺到五百兩黃金。
經過了這次的實際演練,相信各位對讀書會有相當的了解。參與讀書會
不是困難的事。也讓大家知道讀書會是一個互相學習成長的好地方。感
謝各位熱烈的參與!!
-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