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自我成長與遠景規劃

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楊國賜
壹、前言
 人生價值在於充分地實現自我。
 有效的規劃、發展及調整個人的生涯,藉
以開創充實、美滿、成功的人生,是
每一
個現代人關心的課題。

2
貳、認識自我
 自我的意義:是自己所知覺、感受與思想成為一
個人者。
 自我的客體:
(一)物質我
(二)社會我
(三)精神我
 自我的結構面分析:
(一)身體我
(二)社會我
(三)人格我
3
貳、認識自我(續)
 自我觀念的功能:
(一)不僅是一種結構,且成為一種行為動
機系統,使人類行為具有目的性與

義性。
(二)自我維護。
(三)自我肯定。

4
貳、認識自我(續)
(四)自我實現
1. 潛能的展現,使自我成為真正要成為的自己。
2. 生活有目標、生命有意義的感受、訂有人生的
計畫、不斷追求自我超越,覺得自我在成長中

3. 每個人皆有一種使自己成為真正要成為自己的
潛在願望,表現為奮發向上、自我塑造的力量
,這種自我實現的引導力量,使人類自強不息
,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

5
參、生涯規劃的意義、目的與發展
 意義:個人終生發展的歷程,包含個人就業前、就業中與退休後的整體
經驗與活動。亦即指整體人生的發展,除終生的事業外,尚包

個人整體生活型態的開展。
 目的:
(一)突破障礙
(二)開發潛能
(三)自我實現
 人生整體發展:
(一)時間
(二)廣域或範圍
(三)深度
 支持發展的資源:
(一)工作知識( working knowledge )
(二)生活技巧( life skills )
(三)資源人物( people )
(四)組織機構( institution )
6
肆、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段
 職業準備期: 20 歲以前
(一)尚未正式參加工作,透過各種方式接受學校教
育,探索職業性向,為實際工作進
行準備。
(二)良好的教育成為未來職業發展必要條件。
 職業生涯初期:大約在 20 至 30 歲之間

(一)進入社會,學會工作,在工作中塑造自我,力
求在選定的職業領域獲得成長。
(二)進入社會化階段,組織創造條件使新員工學會
如何工作、如何與他人共事,做好
個人在組織
中的角色,逐漸融入組織。
7
肆、職業生涯發展的階段(續)
 職業生涯中期:大約 30-50 歲之間
(一)一個人人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時間長、
富於變化,有可能事業成功或有可能職
業危機。
(二)個人職業生活能力處於最旺盛時期,是
創造業績、成就事業的黃金時期。
 職業生涯後期: 50 歲以後
(一)個人開始考慮退休問題。
(二)開始有意識進行角色轉換,從職業中期的中心,主導角
色向後期輔助、指導、諮詢的角色轉變。
(三)體力、精力開始衰退,對工作的參與感逐漸冷淡,而參
與家庭、社團和個人愛好等活動需求與日俱
增。
8
伍、成功的生涯規劃
 生涯規劃考量的因素

(一)內在因素
(二)外在因素
(三)內外在的條件與環境。

9
伍、成功的生涯規劃(續)
 改善生涯發展的步驟
 Francis : Managing Your Own Career
 十二步驟
A. 肯定自己全力以赴。
B. 瞭解自己內在的生涯驅策力。
C. 從別人檢測你的生涯驅策力。
D. 評估及認清自己的才能。
E. 測試你對目前工作的滿意程度。
F. 認清束縛你生涯發展的可能因素。
G.. 外在工作環境與條件的衝擊。
H. 描繪一張十年的生涯藍圖。
I. 擬定短期的生涯計劃或行動方案。
J. 培養或充實自己欠缺的生涯能力。
K. 掌握機會替自己製造好運。
L. 盡力開發現在,積極營造未來。 10
伍、成功的生涯規劃(續)
 培養生涯發展的能力
 一般知能:發現自我、培養積極的態度、開發
創意和建立個人資訊系統等四項最基本能力。
 社會技巧:培養積極的溝通技巧和建立良好的
人際關係。
 專業知能:從事某項工作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
能力。
 謀職技巧:自我的分析、就業情報的獲得、申
請和面談的技巧。

11
陸、生涯發展困境的調適與突

 生涯中可能面臨的危機
 早期危機:突出個人或反抗、破壞團隊精神。
 中期危機:得不到讚美、害怕被超越、重估事業生
涯。
 晚期危機:學習卸下工作責任。
 壓力管理:分為心理、溝通、時間管理。
 心理管理:就是注視自己,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方法,能了解自
己,便能使心情寧靜,也才能改變因應環境的方法。

 溝通管理: A. 採理性情緒療法的自我訓練。
B. 平心靜氣聆聽別人說話。
 時間管理:實施生活規畫,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使
生活很舒暢。
12
柒、邁向生涯贏家
 設定目標,力爭上游。
 建立自信心,面對挑戰。
 培養正確的工作態度。
 超越自我,建立品牌。
 掌握資訊,轉變觀念。
 健康管理,終身運動。
 有效溝通,化解壓力。
 時間管理,有效人生。
 追求卓越,終身學習。

13
捌、結語

1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