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 Contact
Dermatitis) 1
定 义:
由于 接触致敏性 、
刺激性 或毒性物质后 在皮肤、
粘膜接 触部位发生的 急性或慢
性炎症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病因
1. 动物性 ,如隐翅虫 . 毛虫
2. 植物性,如 生漆
3. 化学性,如 镍、染发剂 、外用药、化
妆品
农药、 化工原料及 产品。
二、发病机制
1. 原发性刺激 反应:
2. 接触性致敏 反应:Ⅳ型 迟发性变态反3

迟发 型 IV 型变 态反应 示意 图
致敏因子初次 致敏因子再次

表皮 L.C 细胞因子
传递 Ag 效应 T.C
真皮
T.C

致敏
局部淋巴结

初次反应阶段 诱导期(约 4 日)
二次反应阶段 激发期(约 24-48 小时)
4
临床表现
 起病:强刺激立即发病,变应性有一定
潜伏期,
 皮损表现:有红斑、水肿、丘疹至表皮

坏死,境界清
楚,与接触物
形态一致,但
可周围扩展。
 主觉症状:瘙痒、灼热感、胀痛
 病程:自限性, 1-2 周痊愈。
5
亚急性和慢性湿疹样改
6
7
8
9
特殊类型接触性皮炎

 尿布皮炎

 化妆品皮炎

10
诊断
 有接触 病史( 主诉 、根据 部位 或形态 询问 )
 皮损特 点:在 接触 部位发 病, 皮损境 界清 楚

皮损较单 一, 有一定 形态 。
 去除接 触物后 ,很 快痊愈 。
 皮肤斑 贴试验 可寻 找致敏 原

鉴别诊断 11
接触性皮炎部位和形态提示病因
部位 可
疑致敏原
头面部 染发剂(对苯二胺)
化妆品(香料
、乳化剂、防晒霜)
眼镜框(镍)
颈部 首饰(镍)
躯干、四肢 衣服(染料、甲醛)
松紧带(橡胶
添加剂)
金属扣、钩
(镍) 12
接触性皮炎的形态与可疑病因

皮损形态 可疑
病因
线条状
植物、虫体毒液
环形或弧形 项链
或手镯

表带 13
皮肤斑贴试验
 意义:检测接触过敏原的经典试验。
 部位:前臂屈侧或背部。
 时间:急性期后二周,试验前 1 周停服
皮质类固醇,试验前 2 天停用抗组胺药
物。
 方法:用 4 层 1cm2 小纱布或市售斑贴铝
制小室,涂上要试验的物质,贴敷后 24
- 48 小时除去,观察皮肤反应,结果有
(-) 至 (+++) 。区分刺激反应或变态反应 14

防治
一 . 寻找并去除病因,避免搔抓、刺激。
二 . 外用药治疗
1. 急性皮炎: 3% 硼酸溶液湿敷
1% 樟脑炉甘石洗剂
2. 亚急性皮炎:皮质类固醇霜剂、
氧化锌
糊剂或油剂。
3. 慢性皮炎: 去炎松尿素软膏、 15
三、内用药疗法

1 、抗组胺药:扑尔敏、氯雷他定、皿治
林。
2 、非特异性疗法:钙剂、硫代硫酸钠

维生素 C 。
3 、严重病例可用泼尼松 30-40mg/d ,短程
疗法 ,或得保松 1ml 肌注一次。
4 、有继发感染者使用抗生素。
16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