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9

第九


中枢神经系

脑 显

中枢神经系统 脑显像

脑显像的常见类形
1. 脑血流 灌注显

2. 脑血管 造

3. 脑平面 显

4. 脑池 脑室显

5. 脑肿瘤 阳性显

6. 脑受体 显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
障功能

第五

血脑屏障功能
Blood brain barrier function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放射性核

脑血管动态显
第九章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一) 原理
静脉“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同时启动
ECT 在头颈部连续记录显像剂经颈部血
管进入脑血管的全过程,显示出显像剂在
脑血管的充盈,灌注和流出情况,从而了
解脑血管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第九章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二) 显像剂

-
99
Tc O
m
4 ( 高 99 锝 m 酸盐 )
99
Tcm-DTPA ( 99Tcm- 二乙三胺五醋酸
)
Tcm-GH
99
( 99Tcm- 葡庚糖 )
剂量: 555--740MBq ( 15--20mCi )
体积:不超过 1ml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三) 方

1. 检查前半小时口服过氯酸钾 400mg ,封

唾液腺及脑脉络膜丛。
2. 静脉“弹丸”式注射 99TcmO4 - ,同时启

ECT 在头颈部以 1 帧 / 秒的速度连续采

40 秒。
3. 获取脑血管影象后 , 经过计算机的处理 ,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四) 正常影像
放射性核素脑血管造影分为三个时相
动脉相 微血管相
静脉相
1. 动脉相
自颈内 A 显影开始,两侧大脑前中
A ,颅底环陆续显影,呈两侧对称的五
叉影像,历时约 4 秒。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2. 微血管相(脑实质相

从五叉影开始消失起,放
射性在脑的微血管内呈弥漫性
分布历时约 2-3 秒。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3. 静脉相
自上矢 状窦显影
起,脑 实质放射
性减低 ,历时约
7 秒。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正常 影 示教图片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五) 临床应
1.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

诊断。
2. 脑动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脑动静脉畸形。
4. 颈动脉狭窄程度的观察。
5. 烟雾病的诊断。
6. 脑死亡的诊断。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诊断
表现:动脉栓塞部位在 A 相充盈、灌注减低
/ 缺如,微血管相与 静脉相消退延缓。

大脑中
微血管相过度灌
注,静脉相放射
性由于消退慢而
反而较正常处增
高。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2. 脑动脉瘤的诊断和鉴别诊

脑A瘤

在动脉相时即
出现局部放射
性增高,持续
时间比较长。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3. 脑动静脉畸形

AVM AVM

动脉相出现不
规则的局限性
放射性异常过
度灌注区,无
确切的脑实质
相和静脉相。
AVF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4. 颈总 A 狭窄程度的观
颈总 察
A 或颈内 A 狭窄,表现为两侧 A 显
影不对称,病
颈内 A 狭窄
侧影像纤
细,显影
慢。双侧
病变表现
双侧显影
延迟,
诊断困难。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5. 烟雾病的诊断
颈内 A 虹吸部狭窄,同时伴脑基底部小血管扩张,
影像特点,颈总 A 显影好,但放射性阻断在脑基底
部,随后逐渐
出现放射性向
基底部扩散,
接着突然出现
大脑前中 A 影
像,然后是正
常的毛细血管
相和静脉相。
第九章 脑显像 第五节 血脑屏障功能 一、放射性核素脑血管动态显像

6. 脑死亡的诊断
脑死亡是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 表现为显像剂
通过颈 A 到达颅底后,大脑前 A 、中 A 不
出现

脑静态显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脑 静态显像(平面或断层显像)是
一种显示血脑屏障( BBB )功能是
否损伤的显像,间接反映脑的形态
结构变化,对脑部疾病能得到初步
诊断。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一) 原理 * * * * * * *
生理条件下 ,由
于血脑屏障 (blood brain
barrier; BBB) 功能良好,结
构完整,一些水溶性、大分
子物质,也包括一些放射性
药物,就不能进入脑组织,
所以脑显像时正常脑实质区
无放射性分布而呈显空白区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一) 原理 * * * * * * *

病理条 件下
脑部病变部位致使血
脑屏障功能受损害,
血脑屏障功能改变或
结构破坏,显像剂即
可进入病变的脑组织
呈现放射性聚集。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二) 显象剂

* Tc –GH
99m
( Tc-- 葡庚糖
99m


* Na99mTcO4 ( 99m
Tc-- 高锝酸钠)

* 99m
Tc-DT PA ( 99m
Tc-- 二乙三胺五醋酸

剂量: 555---740MBq ( 15—
20mCi )
用法: 静脉注射或口服。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三) 方法
检查前 1 小时口服过氯
酸钾 400mg 以封闭甲状腺、

液腺和脑室内的脉络丛。
口服 常规进行
740MBqNa TcO4
99m 开 三个位置显像:正
始 位、侧位(左或
显 右)、后位、必要
后 2 小时 时加作顶位、内面
或 i.v Tc-DT PA ,
99m 像 位、后角位。
或 i.v99mTc –GH ,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四) 正常脑平 面影 像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正位 侧位 后位

顶位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四) 正常脑平 面影 像
1. 前位影像 :头
颅影像的左右侧基本对
称,头颅外周的放射性
增高带由头皮,颅骨板
,脑膜血窦及颞肌内的
放射性构成,顶部中央
为矢状窦影像,眶以下
因松质骨,鼻和口腔内
的放射性很高而明显显
影。两侧大脑半球呈椭
圆形放射性空白区。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四) 正常脑平 面影 像
2. 侧位影像 :头顶与
颅底以下放射性增高影像
的中间空白区为大脑半球

从枕部向前向下至颞
骨岩部为乙状窦和横窦影像
,其上方为大脑半球,其下
方为小脑半球所在的后颅凹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四) 正常 脑平 面影像

3. 后位影像 :整
体图形与前位类似,
但在中间空白的中下
部位有一限局放射性
增高区,是为窦汇影
像,由此向左右伸延
的带状影像为横窦影
像,其上方为大脑半
球 区,下方为小脑
半球区。一般右侧横
窦影较左侧明显。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四) 正常 脑平 面影像

4. 顶位影像 :呈
左右对称的长椭圆形
,两侧大脑半球呈对
称的放射性空白区,
其间由上矢状窦影从
前到后分隔。前部放
射性受鼻咽影响而较
浓,两侧颞区可出现
加宽影,后缘因窦汇
和横窦而呈枕部浓影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五) 异常 图像 及临 床应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异常图像的判断标准
脑组织空白区
内在两个以上
的头位图中确
认同一部位有
肉眼可辨的放
射性增高浓聚
区。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1. 脑肿瘤
1.1. 团块状形
局限性放射性积聚,呈圆形或类圆形,边
界清楚,多见于脑膜瘤、转移性瘤、高
恶性胶质瘤等。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1. 脑肿瘤
1.2. 不规则形
异常浓聚区内放射性稀密不均,形状不规则
,边界模糊。病灶跨越中线呈“蝶形”。病
灶中心坏死、出血、囊性变呈“轮圈征”。
多见于胶质瘤、多发性转移瘤。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1. 脑肿 瘤
1.3. 斑片状形
病灶范围小、放射积聚少,边界欠清晰

多见于垂体肿瘤、高分化胶质瘤、术后
残余肿瘤。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2. 脑梗死
脑血管狭窄或闭塞所致,好发大脑中动脉。
图形表现:阳性率与脑梗塞发生的时间有关

1 周内常呈阴性显像图
2-8 周:病灶区呈
现放射性浓聚,与
受损血管的供血区
一致。

8 周后病灶区放射性逐渐变淡至阴性图像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3. 炎症的诊 断和定位
脑脓肿:病灶区放射性增高,单个或多个,
脓腔形成后呈“炸面圈征”或蜂窝状形。


脑结核、脑炎为弥漫性病变。 圈
图形表现为弥漫性放射性增高 征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血脑屏障功能
二、脑静态平面显象

4. 硬脑膜下 血肿

典型者:前位图上患侧脑外缘呈边界分
明的月牙形放射性增高影,称“新月征
”。
侧位图上无明显异常。

新月征


脑脊液间隙显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一、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正常
一、脑池显象

脑脊
液的
循环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一) 原理

示 踪剂通过腰穿注入
脊髓蛛网膜下腔,并与脑脊液混
匀,沿脑脊液循环依次进入各脑
池。最后到达大脑凸面时被蛛网
膜颗粒吸收而进入血循环中。利
用显像仪器记录不同时间,不同
部位及不同体位示踪剂在脑脊液
内的分布图。从而清晰地显示脑 示

池的形态和脑脊液生成、运行及 剂
吸收的动力学信息。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二) 显象 剂

常用的显像剂: 99mTc-DTPA (二乙三胺五醋酸



剂 量: 185-370MBq ( 5—
10mCi )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三) 方法

用 药 途 径 : 经腰穿引入脊髓蛛网膜
下腔。
受检查者平卧,于注药后 1 、 3 、 6 、 24
小时后分别进行头部前位、侧位和后位显像

必要时加做 48 、 72 小时显像。
(四) 正常图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1h 图:脊髓蛛网膜下
腔显影,小脑延髓池
开始显像。
3-6h 图:下部为各基底
池,小脑延髓池,四叠
体池的重叠影像,中间
向上突起的放射性为胼
胝体池,大脑半球间池
影像。 两侧放射性为外侧裂池

其间空白区为脑室区。
前位呈典型三叉影像。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四) 正常图

24h 图:前后位均呈伞
状影像,三叉影消失,
正常图两侧基本对称,
脑室系统不显影。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五) 临床应用
1. 脑脊液漏的诊断 和定

漏口或漏道部位有放射性分布。
鼻孔或耳道分泌物测定有放射性计数。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五) 临床应用
2. 诊断交通性脑积 6h 正常 48h


脑室早期显像、脑室扩
大且持续显示呈豆芽状 6h 交通性脑积水 48h

无典型的三叉影像。
上矢状窦和大脑
在 24-48h 未出现 通性脑积水
放射性或少许分布

第九章 脑显像 第四节 脑脊液间隙显像
一、脑池显象

(五) 临床 应用
3. 脑脊液分流术后 疗效评 脑


价 脊 性
了解引流管是否通畅。 液 脑
分 积
异常图形是否恢复正常。 流 水










同学们 第九章脑显像讨论结束
, 见!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