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4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 遗传与变异——生物界基本属性
表型、遗传因子的初步概念
遗传:亲代将自身一整套遗传因子传递给下一
代的行为和功能
变异: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结构和数量的改变,
在群体中以极低的几率出现,性状变化幅度大
;新性状稳定、可遗传
 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证明了遗传物质基础为核酸
揭示了 DNA 复制的秘密、如何将 DNA 信息表
达为蛋白质、密码子、基因调控
研究原理:
DNA 序列变化(自发或诱导),研究基因
的功能与排列

研究方法:
基因克隆、基因工程等等
研究微生物遗传的意义
 微生物的独特生物学特性:
( 1 )个体的体制极其简单;
( 2 )营养体一般都是单倍体;
( 3 )易于在成分简单的组合培养基上大量生长繁殖;
( 4 )繁殖速度快;
( 5 )易于积累不同的中间代谢产物或终产物;
( 6 )菌落形态特征的可见性和多样性;
( 7 )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群体中各个个体作用的直接性
和均一性;
( 8 )易于形成营养缺陷型;
( 9 )各种微生物一般都有相应的病毒;
( 10 )存在多种处于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有性生殖方式
 微生物是研究现代遗传学和其它许多主要的生物
学基本理论问题中最热衷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
 对微生物遗传规律的深入研究,不仅促进了现代
分子生物学和
分子生物学 生物工程学的发展,而且为
生物工程学 育种工
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促使育种工作从不自
觉到自觉、从低效到高效、从随机到定向、从近
缘杂交到远缘杂交的方向发展。
 7.1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核酸
 7.1.1 经典转化实验
 动物试验
 细菌培养试验
 S 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
 7.1.2 噬菌体感染实验
 7.1.3 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一、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基因学说:
基因学说 二十世纪初发现了染色体并提出基因学说
,使得遗传物质基础的范围缩小到染色体上。
染色体=核酸+蛋白质
20 多种氨基酸 蛋白质数目天文数字
4 种核苷酸 较少种类的核酸
当时认为决定生物遗传型的染色体和基因,起
活性成分是蛋白质
 DNA 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明:
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的证明 1944 年以
后,利用微生物为实验对象进行的三个著名实验(肺炎
球菌的转化试验、噬菌体感染试验、病毒的拆开与重建
试验)
(一)经典转化实验:
 研究对象:肺炎链球菌
 S 型菌株:有致病性,菌落表面光滑,有荚膜
 R 型菌株:无致病性,菌落表面粗糙,无荚膜
 1928 年, F.Griffith 进行了以下几组实验:

( 1 )动物实验
对小鼠注射活 R 菌或死 S 菌 小鼠存活
对小鼠注射活 S 菌 小鼠
死亡
对小鼠注射活 R 菌和热死 S 菌 小鼠
死亡
( 2 )细菌培养实验
热死 S 菌 不生长
活R菌 长出 R 菌
热死 S 菌 + 活 R 菌 长出大量 R 菌和 10-6S 菌
( 3 ) S 型菌的无细胞抽提液试验
活 R 菌 +S 菌无细胞抽提液 长出大量 R 菌和少量
S菌

以上实验说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细胞内可

?
能存在一种转化物质,它能通过某种方式进入
R 型细胞并使 R 型细胞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
 1944 年, O.T.Avery 、 C.M.MacLeod 和
M.McCady 从热死 S 型肺炎链球菌中提纯
了可能作为转化因子的各种成分,在离体
条件下进行了转化试验:
① 加 S 菌 DNA 长出 S 菌
② 加 S 菌 DNA 及 DNA 酶以外的

活R
③ 加 S 菌的 DNA 和 DNA 酶
菌 只长 R 菌
④ 加 S 菌的 RNA
⑤ 加 S 菌的蛋白质
⑥ 加 S 菌的荚膜多糖
只有 S 型细菌的 DNA 才能将肺炎链球菌的
R 型转化为 S 型。且 DNA 纯度越高,转化
效率也越高。说明 S 型菌株转移给 R 型菌
株的,是遗传因子。

以 DNA 为物质 基础的


(二)噬菌体感染实验

 A. D. Hershey 和 M. Chase , 1952 年


( 1 )含 32P-DNA 的一组:放射性 85% 在沉淀中
( 2 )含 35S- 蛋白质的一组:放射性 75% 在上清液中

所以,进入细胞的是噬菌体的核酸而不是蛋白质 ; 而
核酸含有包括合成蛋白质外壳在内的整套遗传信息。
(三)植物病毒的重建实验

 为了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 H. Fraenkel-
Conrat ( 1956 )用含 RNA 的烟草花叶
病毒( TMV )进行了著名的植物病毒重
建实验

 将 TMV 在一定浓度的苯酚溶液中振荡,
就能将其蛋白质外壳与 RNA 核心相分离。
分离后的 RNA 在没有蛋白质包裹的情况
下,也能感染烟草并使其患典型症状,而
且在病斑中还能分离出正常病毒粒子
 选用 TMV 和霍氏车前花叶病毒( HRV ),分
别拆分取得各自的 RNA 和蛋白质,将两种 RNA
分别与对方的蛋白质外壳重建形成两种杂合病毒

( 1 ) RNA ( TMV ) ­ 蛋白质( HRV )
( 2 ) RNA ( HRV ) ­ 蛋白质( TMV )
 用两种杂合病毒感染寄主:
( 1 )表现 TMV 的典型症状病分离到正常 TMV 粒子
( 2 )表现 HRV 的典型症状病分离到正常 HRV 粒子

 上述结果说明,在 RNA 病毒中,遗传的物质基
础也是核酸。
三个经典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7.2 基因突变
 7.2.1 基因和基因学说
 7.2.2 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
 概念
 类型
 突变率
 特点
 机制
一、基因和基因学说
 基因
基因是一段具有特定功能和结构的连续的
DNA 片段,是编码蛋白质或 RNA 分子遗
传信息的基本遗传单位。包括编码区、
5’ 端和 3’ 端特异性序列
 基因学说
T.H.Morgan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
 基因突变
简称突变,是变异的一种,指生物体内遗
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或数量突然发生的可遗
传的变化。突变率常在 10-6~10-9 范围内。
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 染色体畸变

野生型 突变株
二、基因突变的分子机理
 突变的类型
从实用的目的出发,按突变后极少数突变株的表
型是否能在选择性培养基上加以鉴别来区分。凡
能用选择性培养快速选择出来的突变型,称选择
性突变株,反之则称非选择性突变株
从实用目的来分
突变类型
突变株的表型 成因 检出方法
营养缺陷型 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 补充培养基
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
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
基上生长突变株
抗性突变型 因突变而产生了对某 药物培养基
种化学药物或致死
物理因子的抗性
条件致死突变型 突变后在某种条件下 培养条
件改变
可正常生长、繁殖并
实现其表型,而在另
一条件下却无法生长
繁殖的突变型
突变株的表型 成因 检
出方法
形态突变型 因突变而产生的个体
形态
或菌落形态的非选择
(常用颜色变化)
性变异
抗原突变型 因突变而引起的抗原 借助于
抗原
结构发生改变
抗体反应

产量突变型 因突变而获得的在有 测定产


量或
用代谢物产量上高于 其它
从遗传物质的结构改变来分
(二)突变率
 突变率 :
每一细胞在每一世代中发生某一性状突变的几率。突变率
为 10-8 是指该细胞在一亿次细胞分裂中,会发生一次突变。
突变率也可以用每一单位群体在每一世代中产生突变株
( mutant ,即突变型)的数目来表示。如一个含 108 个
细胞的群体,当其分裂为 2×108 个细胞时,即可产生一
个突变表型。
 突变率 = 突变细胞数 / 分裂前群体细胞数
 突变率是独立的
某一基因发生突变不会影响其它基因的突变率。在同一个
细胞中同时发生两个基因突变的几率是极低的,因为双重
突变型的几率只是各个突变几率的乘积。
一些菌种某些性状的自发突变率
菌名 突变性状 突变率
Escherichia coli 抗 T1 噬菌体 3×10-8
E.coli 抗 T3 噬菌体 1×10-7
E.coli 不发酵乳糖 1×10-10
E.coli 抗紫外线 1×10-5
Staphylococcus aureus 抗青霉素 1×10-7
S. aureus 抗链霉素 1×10-9
Salmonella typhi 抗 25ug/L 链霉素 5×10-6
Bacillus megaterium 抗异烟肼 5×10-5
(三)突变的特点
1. 不对应性:突变的性状与突变原因之间无直接的
对应关系。
2. 自发性:突变可以在没有人为诱变因素处理下自
发地产生。
3. 稀有性:突变率低且稳定。
4. 独立性:各种突变独立发生,不会互相影响。
5. 可诱发性:诱变剂可提高突变率。
6. 稳定性:变异性状稳定可遗传。
7. 可逆性:原始的野生基因到变异株的突变称为正
向突变,相反的过程则称为回复突变
(四)突变的机制

碱基置换(转换 颠换)
点突变

移码突变(缺失 添加)
突 诱变

畸变:缺失、添加、易位
、倒位

自发突变
诱变机制
 诱变剂
凡能提高突变率的任何理化因子,诱变剂
的种类很多,作用方式多样。即使是同一
种诱变剂,也常有不同的作用方式。
碱基置换
定义:对 DNA 来说,碱基的置换属于一
种染色体的微小损伤,一般也称点突变。
它只涉及一对碱基被另一对碱基所置换。
分类:
 转换,即 DNA 链中的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嘌
呤或是一个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
 颠换,即一个嘌呤被另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
啶被另一个嘌呤所置换
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 一类可直接与核酸的碱基发生化学反应的诱变剂
,例如亚硝酸、羟胺和各种烷化剂(硫酸二乙酯,
甲基磺酸乙酯, N- 甲基 -N’ 硝基 -N- 亚硝基胍, N- 甲基 -
N- 亚硝基脲,乙烯亚胺,环氧乙酸,氮芥等)。它们可
与一个或几个核苷酸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引起
DNA 复制时碱基配对的转换,并进一步使微生物
发生变异。在这些诱变剂中,除羟胺只引起
G┇C→A : T 外,其余都是可使 G┇C A : T
发生互变的。能引起颠换的诱变剂很少,只是部
分烷化剂才有。
间接引起置换的诱变剂
 引起这类变异的诱变剂都是一些碱基类似物,如 5- 溴
尿嘧啶( 5-BU )、 5- 氨基尿嘧啶( 5-AU )、 8- 氮鸟嘌
呤( 8-NG )、 2- 氨基嘌呤( 2-AP )和 6- 氯嘌呤( 6-
CP )等。它们的作用是通过细胞的代谢活动掺入到 DNA
分子中后而引起碱基置换,故是间接的。现以 5-BU 为例
来加以说明。
5-BU 是 T 的代谢类似物。当把某一微生物培养在含 5-BU
的培养液中时,细胞中有一部分新合成的 DNA 的 T 就被
5-BU 所取代。 5-BU 一般以酮式状态存在于 DNA 中,因
而仍可正常地与 A 配对,这时并未发生碱基对的转换。有
时 5-BU 会以烯醇式状态出现在 DNA 中,于是当 DNA 进
行复制时,在其相对位置上出现的就是 G ,而不是原来的
A ,因而引起了碱基对从原来的 A ︰ T 变至 G┇C 的转换

移码突变

 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使 DNA 分子中的一个或


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插入)或缺失,
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
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 由移码突变所产生的突变株,称为移码突
变株。与染色体畸变相比,移码突变也只
能算是 DNA 分子的微小损伤。
丫啶类染料,如丫啶黄、丫啶橙和 α- 氨基
丫啶等,都是移码突变的有效诱变剂。
丫啶类化合物诱发的移码突变及其回复突变图示
正常 DNA 链上的三联密码子:
∣ABC∣ABC∣ABC∣ABC∣ABC∣ABC∣ABC∣ABC∣
第三个密码子中增添一个碱基后的三联密码子:
↓ 增添了一个碱基∣ ABC∣ABC∣AB+∣CAB∣CAB∣CAB∣CAB∣CAB
在第二个密码子中缺失一个碱基 A 后引起的变化
↓ 缺失了一个碱基 A
∣ABC∣BCA∣BCA∣BCA∣BCA∣BCA∣BCA∣BCA
增添一个碱基和缺失一个碱基后,其密码子又恢复正常:
↓ 增添了一个碱基 ↓缺失一个 B
∣ABC∣ABC∣AB+∣CAB∣CAB∣CAC∣ABC∣ABC
增添三个碱基后,只引起一段密码子不正常:
加进了三个碱基
∣ ABC∣AB+∣CAB∣+CA∣B+C∣ABC∣ABC
如缺失三个碱基,也只引起一段密码子不正常:
↓ ↓ ↓
∣ABC∣ACA∣BCA∣BAB∣CAC∣ABC∣ABC∣ABC
由此可见,在 DNA 链上增添或缺失一、二或四、五个碱基时,均可引起
移码突变,而增添或缺失三个或六个时,则不影响读码,只引起短的
缺失或增添(插入)。
丫啶类化合物是一种平
面型三环分子,结构与
一个嘌呤–嘧啶对十分
相似,故能嵌入两个相
邻 DNA 碱基对之间,造
成双螺旋的部分解开
(两个碱基对原来相距
0.34nm ,当嵌入一个丫
啶分子时,就变成
0.68nm ),从而在 DNA
复制过程中,会使链上
增添或缺失一个碱基,
结果就引起了移码突变
染色体畸变

 某些理化因子,如 X 射线等的辐射及烷化
剂、亚硝酸等,除了能引起点突变外,还
会引起 DNA 的大损伤——染色体畸变,包
括以下两个方面:
染色体结构上的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
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自发突变
 背景辐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 微生物自身有害代谢产物的诱变效应
 氨基的互变异构效应
 环出效应
基因突变的修复

 光复活作用

 切除修复

 重组修复

 SOS 修复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