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24 卷第 3 期 贵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Vol. 24  No.

3
2006 年 5 月 JOURNAL OF GU IZHOU UN IV ERSITY ( Social Sciences) M ay. 2006

全球化与文化身份认同

——谈中国文化在开放语境下的现代性转型问题
徐  圻
(贵州省文化厅 ,贵州 贵阳  550002 )

摘  要 :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使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可能引发的冲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作为具


有悠久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 ,中国要不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 如果要 ,怎么实现转换 ? 在反省现代性
的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是仅仅担任批判者的角色 ,还是在批判的同时参与建构 ? 如果说这些问题早在近代中
国历史上就已经存在的话 ,那么 ,在全球化背景下 ,这些问题则变成了再也不能绕开的话题 。
关键词 : 全球化 ; 中国文化 ; 身份认同 ; 现代性转型
中图分类号 : G12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0 - 5099 ( 2006 ) 03 - 0006 - 04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各民族文化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身份认同成为一种日趋强
烈的要求 ; 与经济运行方式和生活样式的趋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变得比任何
时候都更加迫切 。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固然令人向往 ,但全球化可能导致的深层危机也使人担忧 。全球化
当然不等于“西方化 ”,但全球化朝着某种普适的价值规则 (常常就是西方人倡导的价值 ) 发展的趋势却是
不容忽视的 。不论怎么讨论 ,有一点可以明确 : 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问题绝不仅仅是经济上的 ,它正在造
成几乎是每一个领域的深刻变化 。它使得世界各国经济运行方式和制度安排一体化 ,生活样式与价值取
向趋同化 ,甚至思维模式和都市风貌都标准化 。在原本多样化和丰富性的各民族文化变得愈来愈相似的
情形下 ,人们很自然地产生了某种焦虑心理 : 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特点是不是正在消失 ? 俄罗斯人与美国
人的差异何在 ? 印度人怎么把自己与以色列人 、 墨西哥人甚至巴基斯坦人区别开来 ? 如果人们对自己文
化身份的认同感和归宿感出现了问题 ,那么 ,“我是谁 ? ”就必定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话题 ,当然更是中国人
不能不面对的问题 。
上述问题并不仅仅出现在理性的层面 ,而且产生于情感的层面 。从世界文化的格局来看 ,多样化的世
界当然要比单色调的世界美丽 。当我们对一种异质文化缺乏透彻的了解的时候 ,多一份尊重和宽容 ,少一
份武断和专横是十分必要的 ; 当我们对一种文化的价值一时间难以判定的时候 (对一种文化价值的评估
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检验 ) ,更应该抱以谨慎的态度 。从个体的文化心态来说 ,每个人都是在某个特定的社
会共同体中生活 ,这一共同体的生活样式 、 礼仪规范和价值偏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人格 ,融入
了他的血液 ,构成了他的文化遗传基因 。他只有在这一共同体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才会感到自然 、 自如和自
适 ; 如果由于某种外部强势力量的侵入 ,使得共同体的原有特征荡然无存 ,那么 ,这个人赖以生存的安全感
和归宿感也就随之淡化 、 消失 ,他感到焦虑 、
恐慌甚至绝望就不足为怪 。惟其如此 ,我们才能够理解 ,在当
今世界 ,为什么当意识形态的激烈冲突退隐之后 ,人们在宗教问题上的对立 (亦即亨廷顿所说的“文明的
冲突 ”)日趋突出和尖锐 。
毫无疑问 ,尽管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定与中国人对全球化游戏规则的接受相生相伴 ,但这必须建立在

收稿日期 : 2006 - 03 - 05
  作者简介 : 徐  圻 ( 1955 - ) ,男 ,山东济南人 ,贵州省文化厅厅长 ,贵州省社科联主席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6
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 。换言之 ,我们必须在传统中寻找到有利于实现现代化的文化因子 ,并使其
发扬光大 ,只有这样 ,现代化才会在中国成为现实 。在这里 ,任何试图撇开民族的历史经验 ,进行文化换血
或纯粹理性设计 ,强行输入所谓“现代性 ”的做法 , 都势必造成严重的事与愿违 ,甚至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
一种文化模式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与传承 ,已经深深植入了它那一片土地 ,因而有很强的草根性和顽强的生
命力 。它直接关涉到人们的信任感和接受度 ,就像人们守护自己的家园一样 , 它受到深切的眷恋 。因此 ,
人们对待没有经过充分理解与消化的异质文化的态度 ,往往只会有两种情况 : 要么坚决拒斥 ,要么将其解
读得面目全非 。纵观人类历史 ,所有的信息都告诉我们 : 强行进行文化移植 ,是没有可能成功的 。
不过 ,在明确上述基本立场的前提下 ,我们还要陈述以下观点 。


首先 ,我们已经谈到 ,全球化是一种滚滚而来的浪潮 ,一种不可抵挡的客观趋势 ,抵制它只会使我们的
生存处境更加窘迫和边缘化 ; 无论如何 ,我们不能做 21 世纪的堂 ・吉珂德 ,勇敢 、悲壮 ,然而荒唐可笑 。虽
然全球化的前景的确并非一片光明 ,但是 ,市场经济之所以成为一种全世界认同的经济运行方式 ,绝不仅
仅是它能够创造高效率 。
近些年来 ,学术界有不少人对市场经济蕴涵的功利主义价值观所造成的危害忧心忡忡 ,他们正确地指
出 : 追求财富并非人类的最终目的 ; 当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成了全球性问题 (特别是成了中国越来越严重
的问题 )的时候 ,人们的确应该反思一下 ,高能量损耗和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还值得效仿 ? 为什么中
国人一定要像美国人 、 德国人一样生活 ? 无疑 ,这些见解和疑问都是值得高度重视的 。然而 ,我们同时也
应指出 ,哈耶克和阿马蒂亚 ・森这样一些来自西方的经济学大师其实并不特别关注经济的高效率 。他们
有一个共识 ,这就是 : 市场经济之所以值得推崇 ,是因为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最合乎人性的经济运作方式 。
那就是说 ,市场经济所蕴涵的价值观除了功利主义之外 ,更重要 、 更核心的则是自由主义 。
这里所说的自由主义 ,非指我们所熟悉的那种不负责任的政治思想和行为 (如自由化等 ) , 而是特指
一种哲学层面的价值理念 。这种自由主义认为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人们对职业的不同偏
好和选择等等 ,属于个人的权利 ; 这些个人权利在不侵犯他人的情况下 ,应当得到社会所给予的最大限度
的尊重 。对个人权利的尊重与否 ,是区分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的一个主要标志 ; 而唯有市场经济体制才是
最尊重个人权利的经济模式 。计划经济之所以应当加以否弃 ,是因为它试图把如此众多的人的不同需要
和愿望纳入到一个统一的 、 由少数人拟定的强制性计划之中 ,不管这少数人的动机如何高尚 ,也无论他们
怎么聪明智慧 ,他们都不可能有一个现成的公式 ,去准确测算出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如此复杂多样的愿望和
需要 ,因此 ,计划经济不论做得多么合理 ,都势必会压制个人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阿马蒂亚 ・森曾运
用大量实例 ,揭示了一个事实 : 计划经济的社会很可能在就业和医疗保健方面做得更好 ,然而倘若人们还
有权利进行选择的话 ,他们中的多数人仍然会选择风险更大和生活更缺乏保障的市场经济社会 ,因为选择
的自主性对于文明人来说比物质保障更为紧要 。由此看来 ,自由在人们的价值天平上绝不是一个无足轻
重的东西 ,正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所说的 : 我宁可当一个自由的穷人 ,也不愿做一个富裕的奴隶 。
其次 ,毫无疑问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应该充分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 。然而 ,这种尊重不能成为我们否
定现代化的理由 ; 现代化在推进和传播的过程中 ,确实产生了许多弊端 ,但这些弊端并不能成为我们拒斥
现代化的理由 。目前学术界在对现代化的反省中出现了一种倾向 ,认为现代化把深藏在人们内心的原始
物欲和自私心理唤醒了 ,使人变成了疯狂的驱利动物 ,人性的健全和人格的尊严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 ,人
变得畸形化了 ; 现代化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使人口拥挤 、 资源贫乏 、
生态失衡 、 空气毒化 、
气候恶
劣 。总之 ,现代化是一切罪孽的渊薮 。与此相对照 ,人类的古代社会是一个和谐 、 宁静和有序的社会 ,是一
个崇尚美德和高贵心灵的社会 ,因而仍然是一个值得向往的社会 。对于这种观点 ,我们不能认同 。
过去的历史不能重现 ,因而我们无法准确地判定历史学家们对古代社会的描绘究竟是丑化了它还是
美化了它 。我们既不主张机械的历史决定论 ,也不是纯粹的历史进化论者 。但是 ,有一点我们必须看到 :
今日之现代化 ,在相当程度上是我们的前辈以及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 。前人之所以选择现代化 ,总是因为
他们不满意自己当时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 ; 不仅如此 ,今天的绝大多数人就算看到了随处可见的现代化
负效应 ,也丝毫没有减轻他们对现代化所带来的富裕与舒适 、 自由与平等的热切向往 。这样说 ,并不是对
现代化的诸多弊端视而不见 ,而只是认为 ,古代社会绝非“黄金时代 ”,至少不比现代社会更好 , 因此 ,解决
7
现代社会弊端的根本出路绝不是返回过去 。真正值得我们思考的倒是这样一些问题 : 现代化过程中出现
的弊端是不是现代性思潮的必然结果 ? 如果现代化必须被否定 ,那么 ,取代它的又应该是什么 ? 我们能否
在保留现代化所带来的一切成果的同时 ,克服其弊端 ?
再次 ,现代化有其国际通行的标准 ,全球化也自有其价值内涵 。无庸讳言 ,这些标准和内涵的核心源
自西方文化 ; 推进现代化 ,加入全球化 ,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接纳西方文化 。对这一点 ,无论我们在感情上怎
么不能接受 ,都必须直面它 。中国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施大规模现代化运动之初 , 走“中国特色 ”就是
政治领导人和学者们一直呼吁的东西 。经过 20 多年前的争论 , 在“中国究竟要怎样的现代化 ” 这个问题
上已经有了结论 : 无论是最初的“四个现代化 ”,还是后来的“三步走战略 ”,以及今天的“建设全面小康社
会 ”,其实现的标准都并不是中国自己说了算的 ,而是按照国际通行 (实际上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间通行 ) 的
指标体系 ,再结合中国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来的 。像 GDP、 人均 GDP、
产业结构 、
国民收入 、
外汇储备 、
信息化水平 、 成人识字率 、
人均寿命 、
恩格尔系数 、基尼系数等等 ,全都有国际标准 ,是衡量一个国家物质现
代化水准的公认尺度 。实际上 ,在中国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一种不受西方影响的 、 属于自己的现代化这个
问题上 ,中国的近代史和现代史已经做出答案来了 。
近代中国的耻辱 ,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然而中国人从此也就面临着两难选
择 : 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政治霸权 、 经济霸权和文化霸权 ,要想拒斥它 ,就只会使自己更加贫穷落后 ,处境
悲惨 ; 与任何一次进入中原的异质文化不同 ,伴随着市场强力而来的西方文化 ,不仅没有被中国文化所同
化 ,却反而锐不可挡 ,无坚不摧 。因此 ,中国人要实现民富国强的梦想 ,就只能选择学习西方 ,但吸纳西方
文化又意味着使自己的文化认同感被大大淡化 。
其实 ,正如没有人会真正相信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会使得中国人的文化特性从根本上消失殆尽一样 ,
也没有人会真正相信依靠人为的力量就能够抵挡得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强势推进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
下当今的世界 ,就不难发现 : 同属于西方 , 同样搞市场经济 , 英美国家和欧陆国家的文化风格是大异其趣
的 ; 同属于亚洲 ,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也是大相径庭的 ; 即便都是东亚国家 ,中国与日本 、 韩国的文化特点
也很不一样 。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 ,德国和日本都是市场经济搞得非常成功的国家 ,但是它们的政
府在扶弱济贫 、 充分就业和医疗保健等方面负有责任 ,它们的企业家也并不把追求利润看成是最高目标 ,
它们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勤勉和守纪律 ,这些都与英美国家的状况有很大的不同 。在我们看来 ,不管中国在
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路途上走得有多远 ,传统中国人生活中的那份恬淡与悠闲 , 处世中的那种圆润与中庸 ,
对现代中国人永远都具有吸引力 ,因此也就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


必须承认 ,在当今世界 ,任何文化的自信心都是与经济的实力相匹配的 。为什么 100 多年来 ,中国文
化在与西方文化发生碰撞的时候总是处于劣势 ? 为什么尽管今天的西方社会矛盾重重 、 危机四起 ,以至于
出现了以针砭时弊为己任的“后现代主义 ” 等各种社会批判学说 ,中国人却仍然要将市场经济 、 科学技术
这些来源于西方的东西作为强国兴邦的基本动力呢 ? 原因就在于 : 在当今时代 ,国与国之间 、 民族与民族
之间的关系总是表现为利与害的关系 ,而调整这种利害的手段仍然是实力 (经济力 、 科技力和军事力 ) ,换
句话说 ,仍然是物质文明的水平 。谁贫穷落后 , 谁就必然受压迫 、 受欺凌 , 不可能拥有平等的地位和发言
权 ; 想要靠“修身养性 ”来驱除烦恼 ,是根本不顶用的 ,最多只是一种精神胜利法 。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华
民族 ,曾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 、 流血和牺牲 ,在实现经济现代化和物质文明的道路上付出了极大的艰辛与
代价 。然而直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 ,虽然在某些时候 、 某些方面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 然而就全局来
说 ,就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来说 ,中国仍然被人瞧不起 ,中国人仍不能够挺起腰杆来说话 ,因为我们国家的
贫穷落后面貌一直未能从总体上和根本上改观 。最近的 20 多年 ,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 、 人民安康 、民族振
兴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 。今天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发言权已大大增强了 ,国际列强不敢再小视中
国了 ,中国已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己的事情了 ,也越来越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影响她感兴趣的国
际事务了 。为什么会这样 ? 因为中国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与发展 ,已经决定性地提升了自己的实力 。再过
几十年 ,中国的实力还会大幅度提升 ,到那时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发言权还会更加强大 。
的确 ,一个国家的力量究竟如何 ,首先是器物层面上的问题 。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 ,国家就不可能富
强 ; 而如果没有人的个性的解放和市场化的有效运作方式 ,科学技术就发明不出来 ,即使发明出来 ,其功效
8
也要大打折扣 。贫困不算罪过 ,但如果可以富强而没有能够富强 ,就无论如何说不过去 。只有把以经济实
力为基础的国家综合力量搞上去 ,才谈得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几个世纪以来 ,尤其是 20 世纪以来 ,西
方人之所以能够凯歌行进 ,处处显示出强势文化的威力 ,正是在于他们科技和教育的发达 , 进而导致了他
们物质力量的扩张 ; 而我们的“五四 ” 先驱们将“赛先生 ”(即科学 ) 作为最标显的旗帜之一 ,则找到了中国
贫穷 、 落后 、愚昧的症结和摆脱贫穷 、
落后 、
愚昧 ,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途径 。
既然文化的自信来自于国家的硬实力 , 既然依靠人为的力量挡不住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强劲势头 , 那
么 ,我们承认并宣示“发展是硬道理 ” 、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就天经地义 。其实 ,文化是具有鲜活
生命力的东西 ,永远处在变迁与重组之中 。目前学术界有一种肯定谈不上健康的倾向 ,就是 : 不管世界发
生了多大的变化 ,也不问自己原有的文化特质是否适应这种变化 ,只要是已经或将要逝去的东西 ,就都对
之充满了眷恋 ,都想用一切办法去挽留住它 。不管外来的“异质文化 ” 多么富有生机 ,多么具有学理上和
实践中的优越性 ,某些学者总要满腹狐疑 ,总要想办法去遏制住它 。令人不解的是 ,如果他们对自己的文
化真的那么自信的话 ,为什么不可以使自己的胸怀更博大和更开放一些呢 ? 难道学习别人就一定要以放
弃自己为代价 ? 阿马蒂亚 ・森说得好 :“跨文化的交往与鉴赏并非一定是羞耻和屈辱的 。我们确实有能
[1]
力去欣赏在别处产生的东西 ,而文化的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却会严重削弱生命力 。”
学术界还有一种倾向也值得关注 ,那就是以“文化多元化 ” 为由 ,拒绝批评 。渴望向世界发出自己的
声音 ,渴望与别的文化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 ,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与理解 ,这是任何一种文化的自然权
利 。但如果以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 ,因而别的文化无权对之作出评价 ,那就过于小器了 。
如若文化之间不可通约 ,又怎么能够从事交流和对话 ? 交流和对话之所以可能 ,前提是对方能够理解你说
的是什么 ; 没有共同的参照系 ,我们怎么判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同一 ? 既然交流和对话是可能的 ,为
什么批评唯独不可能 ? 其实 ,交流和对话之中就包含着批评 ,唯有批评才能把交流和对话引向深入 。拒绝
批评 ,无异于自我封闭 ,扼杀自己文化的生命力 。
因此 ,无论我们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是持批评态度还是赞成态度 ,都必须首先对其做出界定 ,这种界定
只能是国际通行标准 ; 即便这一标准最早源自西方 ,我们也必须先承认它 ,然后才能去考虑自己是反对它
还是赞同它 。如果我们为了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内在价值体系 ,彼此间不可通约 ,进而认为对现代化和
全球化可以有另一番界定 ,那么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除了自说自话或保持沉默之外 ,就别无选择 ,因为我们
已经丢失了对话的共同平台 。

参考文献 :
[ 1 ] [英 ]阿马蒂亚 ・森 . 以自由看待发展 [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02, P244.

Globa liza tion and the Iden tity of Cultura l Sta tus
- About the m odern ity tran sforma tion of the Ch in ese trad itiona l culture
in an open con text of culture
XU Q i
( Gu izhou Social S cience A ssocia tion, Gu iyang, Gu izhou, 550025, Ch ina)

Abstract: W ith the accelerated p rocess of econom ic globalization, the conflict betw een different cultures
and values has drawn, step by step , great attention of the peop le. Being a powerful eastern country w ith age -
old cultural tradition, does China need a transformation p rocess to turn its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a modern one?
If yes, how does it go? W hat is the rol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 ill it act as a criticizer only or as a
constructor as well? These questions are not avoidable when modern tim e has arrived in China under the situation
of globalization.
Key W ords: globalizat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status identity; modernity transformation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