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6

媒體科技 與國 際傳


web2.0 Kido’z 介紹

指導老師:王燕超 博士
學 生:洪崇豪
0996723101
Where kids can safety browse, watch
videos and play games ?

http://kidoz.net/beta/
Kids Browser 兒童瀏覽器

使用前須先下載 Adobe Air

Tags: fun, kids, browser, parent, secure, AIR, adobe,e-learning


什麼是 KIDO’Z ?

這是由 Adobe 公司所研發,為了讓世界各地


的孩子們能有一個純淨的網路空間,因此設計了
一個放在螢幕 面的「瀏覽器」。透過這個專為
兒童設計的瀏覽器,家長可以放心的讓孩子自由
上網,觀看影片以及玩電子遊戲。系統本身設計
了阻止連接非經過許可的網頁連結。只有經過設
計者審核過確實是適合兒童的網站,才允許被連
結瀏覽。
KIDO’Z 的服務特色 ?

一、提供三到十一歲以上孩童安全及免費的
上網瀏覽環境。

二、易於使用,兒童不需要具備讀、寫能力
。只要有簡單的技能,能 單 圖片和
圖標就能 使用該網站。
三、提供遊戲、網站及視訊影片三種不同的
網路娛樂服務。

四、網路瀏覽篩檢審核,以確保只有合適孩
童的內容。
五、擁有互動功能的遊戲,最重要的是沒有
任何惱人的廣告。

六、影音視訊區 - KIDO’Z 會過濾影片,並只


顯示適合孩童觀賞的部份。
七、進入 Kidoz 打開應用程序的孩童,不容易
離開此區域,除非點擊右上角的「門」
圖標,才可以離開。
參考 http://tw.youtube.com/watch?v=0xWjRKUqTCo
We are offically 100% Clean

Safety is a big thing for us and we are doing


all that we can to make KIDO’Z safe to
install, to run and to use.Today we got the
first official recognition for our efforts
from Softpedia who gave KIDO’Z the
“100% Clean” Award.
KIDO’Z 的評論
一、優點
1 、 Kidoz 的網路瀏覽器介面設計得簡單易懂,利用
圖像式的介面點選,非常適合孩童的需求。

2 、孩童不僅可以瀏覽網站,還可以在 YouTube 上觀
看教育影片,童謠或漫畫。

3 、省去家長為孩童過濾網站的時間與心力,也減少
家長因為電腦技能有限而無法進行此項工作。
KIDO’Z 的評論
二、缺點
1 、對於較大年紀的孩童,點選右上角的離開標示非
常容易,如果孩童能夠輕易離開,那將失去保護
功能。因此在設計上,若要離開本瀏覽器應該有
密碼設計。

2 、相關聯結網站,多是以西方尤其是美國卡通娛樂
網站為主,這或許與設計公司的背景有關。然而
此舉似乎有幫西方許多大型娛樂事業從小紮根培
養消費者,甚至於是另一種文化帝國主義的觀感

KIDO’Z 的評論
二、缺點
3 、因為連結的網站要經過網站設計公司過濾審核,
因此家長也失去了增加連結網站的機會。對於不
同風俗民情或是想觀賞地區文化的孩童來說,家
長無法替其增加這一部分的網站連結。
Web 2.0 的心得
加拿大著名傳播學家麥克魯漢在《理解媒介
人的延伸》一書中提出了媒介即是訊息的理論,他
認為,每一種“媒介”發出的“訊息”都代表著可
能是規模或者是速度與類型的變化,同時所有的這
些變化都會介入到人類的活動中。

媒介即是訊息包含著以下的含義:
( 一 ) 媒介的產生會在社會中產生新的行為標準和方
式,媒介 ( 技術 ) 創造了新的環境而環境又影響
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
( 二 ) 媒介之間是互相關聯的
一種媒介註定是另一種媒介的內容,媒介就是人們
傳播資訊的工具。在這一點上,
Blog 、 Podcasting
、 TAG 、 SNS 、 RSS 、 wiki 等都算是媒介,而以
其為應
用核心的 Web2.0 正是上述兩種含義的體現。也就

說 Web2.0 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式、工作方式和思維方式。
Web 2.0 總結
Web2.0 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是改變了以往的媒體
資訊傳播的思維方式,同時更進一步的為公眾提供
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與創制內容的空間和技術平臺
,並高度宣揚「全民上網」、「人人都是內容提供
者」、「網友為王」等理念。

Web2.0 號稱擁有數億個潛在內容提供者,這對
傳統資訊「供」、「需」雙方來說,是一場革命性
的變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