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大会司仪、各位评判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

上好!

我的故事题目是:《乌鸦和鸽子》

乌鸦看见一群白色的鸽子,不愁吃、不愁喝,舒适地
住在窝里,心想:我要是也能住那里,不是也不愁吃不愁
喝了吗?

于是,它便将自己的羽毛全部涂成白色,跑到鸽子窝
里,与它们一起生活了。乌鸦住进去之后,一直不敢出声
所以鸽子便以为它也是只鸽子,便在一起生活了。

可是,有一次,乌鸦不小心,发出了一声叫声,敏感
的鸽子们立刻辨认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将他赶了出去。

乌鸦只好又回到同类那里。然而此时它的羽毛全变成
了白色,与以前不同了,乌鸦们不认识它,不让它和它们
一起生活。

这样,这只乌鸦因为想得到鸽子那里的一份,又想得
到同类这里的一份,最后一份都没有得到。

这个故事是说:我们应该满足于自己有的东西,贪得
无厌,最后会一无所有。
大会司仪、各位评判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
上好!我的故事题目是:《朋友与熊》
瘦高个子和矮胖子是一对要好的朋友。有一天他们相约一起
去旅行,爬上一座山,山上鸟语花香,空气格外的新鲜。

两个人正在欣赏风景,突然一只大黑熊吼叫着朝他们冲过来。

两个人顿时慌了手脚,拼命向前跑。他们边跑边叫:“救命
啊,救命啊!”可是山上一片寂静,听不到任何人声。

这时,瘦高个子急中生智,爬到一棵树上,可矮个子太胖了,
爬上去很困难。矮胖子哀求高个子说:“兄弟,伸手拉我一把,
让我也爬上去。”

“不行,你太胖了,如果我拉了你,我也会掉下去让熊吃掉
的。” 瘦高个子边说边向上爬,越爬越高。大黑咆哮着冲了过来,
离矮个子越来越近了。

突然矮胖子倒在了地上,原来矮胖子听人说过,熊是不吃死
人的,所以他决定装死。

大黑熊用鼻子碰了碰矮胖子,矮胖子赶紧停止呼吸,一动都
不敢动。熊又在他身上闻了好一阵子,还是没有动静,转悠了一
会儿转身走了。

瘦高个子爬下树来,对他的矮个子朋友说:“哎呀,你可真
走运,居然还死里逃生了!大黑熊在你耳边跟你说了什么啊?”

矮胖子说:“熊告诉我,今后千万注意,别和那些不能共患
难的朋友一起同行。”

“你先上路吧!我累了,还想多躺一会儿呢!”

这故事说明,不能共同患难的人不是真正的朋友。谢谢!
大会司仪、各位评判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
上好!

我的故事题目是:《北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而相互争论不休。

之后,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
了。

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
衣服。北风看见如此情形,继续刮得更猛。

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北风刮疲倦了,只
好垂头丧气地让位给太阳。

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觉得暖和,开
始除下了添加的衣服。

太阳接着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弄得行人们汗流浃背,
渐渐地忍受不了。

其中几位行人东张西望,寻找小河。最后,他们索性
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河里去洗澡。

这故事说明,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其实,不是
北风不强大,而是没有运用智慧,仔细思考判断。

谢谢!
大会司仪、各位评判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
上好!我的故事题目是:《井里的狐狸和山羊》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论他如何挣扎仍没办法
爬上来,只好呆在井里。

这时刚好有一只山羊觉得口渴,来到这口井边,看见
狐狸在井下,便问:“狐狸,请问井水好不好喝啊?”

狐狸心中暗喜,但是保持镇定,极力赞美井水清甜可
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

一心只想喝水的山羊信以为真,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
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商量爬
出井底的办法。

狐狸早有准备,便狡猾地说:“我有一个方法。你用
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
再拉你上来,那么我们就都得救了。”

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
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
准备独自逃离。

山羊指责狐狸没有信守承诺。狐狸回过头对山羊说:
“喂,朋友,你的头脑如果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
至于在没想清楚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该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
然后才动手去做。

谢谢!
大会司仪、各位评判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
上好!

我的故事题目是:

《狐狸和樵夫》

狐狸为躲避猎人们追赶而逃窜,恰巧遇见了一个樵夫,
便请求樵夫让他躲藏起来。

樵夫叫狐狸进去他的小屋里躲着。

一会儿,许多猎人赶来,向樵夫打听狐狸的下落。他
嘴里一边大声说不知道,但又一边做手势,告诉他们狐狸
躲藏的地方。

猎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并没留意他的手势。狐狸见猎
人们都走远了,便从小屋出来,什么都没说就走。

樵夫责备狐狸,说自己救了他一命,一点谢意都不表
示。狐狸回答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是一致的,
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这故事适用于讽刺那些嘴里说要做好事,而行为上却
继续作恶的人。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