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

中五华文课本

第一课 《如水的友情》

1.为何作者坐飞机时竟然会忘情?
A.窗外云彩引起他对人生的繁琐和沉重的感触
B.窗外棉花团似的云彩深深吸引了他
C.他想逃避生活中繁琐和沉重的生活

2.根据上文以下哪一项说明是正确的
I 每个人无时无刻被情包围
II 亲情是永不会塌陷的依靠
III 爱情让我们感受不到激情
IV 友情像潮水般侵润苦闷的思绪

A。I,II,III C。II,III,IV
B。I,II,IV D。I,II,III,IV

3.对于“如水的友情”,作者认为
A。变质的友情因该极力挽留
B。放弃的友情都是垃圾和废物
C。三两知己就能鞭策和影响你终生
D。知己就想街上花花绿绿的漂亮的衣服

4.试写出“睿智”的汉语拼音。
A. r ó ng zh ì C.m ù zh ì
B. ru ì zh ì D. y ó ng zh ì

5.为何作者认为对于不忠和背叛的朋友,最后的方法是远离?因为
A.朋友像穿衣服一样,不适合就换。
B.朋友不需要太多,知己一两个就够。
C.真正的友情是容不得半点牵强和虚伪。
D.朋友的不忠说明缘分已尽,不需要勉强在一起。

6.“鞭策”的近义词是
A.看管 C.督促
B.陪伴 D.管制

7.“见面打招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身边能说话的人倒越来越少了。“说明什
么?
A.作者对友情感到失望和无奈。
B.作者是一个不喜欢谈心的人
C.现在的人越来越不喜欢交朋友。
D.现在的人朋友多,可是知己难寻。
8.以下哪一个词是属于主谓短语?
A.很多知己 C.平等和真诚
B.责怪朋友 D.我推荐一种方法

9. “我们常常说我们又许多不同种类的朋友,但我们几乎从来没有听过这样

话:我有很多的知己。”
试说明上述句子的类型:
A. 承接复句
B. 转折复句
C. 递进复句
D. 假设复句

10. “就有人向我推荐一种方法:去找一种情,一种让你心静如水,一种让

甘心做一个平常人的情。”
以上句子采用什么修辞法?
A. 排比
B. 层递
C. 对比
D. 反复

11. 既然能让我们舍弃,那时因为丛某个角度来看,这种感情确已失去了他

在的意义和价值。

你赞同以上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B
3. C
4. B
5. C
6. C
7. C
8. D
9. B
10. D
11. 学生自由发挥,酌量给分。
第四课 《画像》

1. “他正清点这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小
心翼翼地叠好”说明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无所事事。
B 爱财如命。
C 在博取他人同情。
D 珍惜手中的一切。

2. 以下的句子说明女孩是诚心地要为老人画像的,除了
A 为了同情老人的处境而为他作画。
B 明知老人是敲诈她,却不以为意地掏钱给老人。
C 把买下的十个油果儿都留给老人。
D 要了老人的姓名和地址,准备以后联络他。

3. 以下哪句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I 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
II 她像一朵云飘走了。
III 浑浊的老泪像虫一样爬出眼眶。
IV 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脸上。

A I、II
B III、IV
C I、II、III
D I、II、III、IV

4. 以下的说明有哪项是不正确的?
A 老人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所以受到亲人的排斥。
B 老人因遭到家人的排斥而流落街头卖油果儿。
C 老人因其儿媳阻止其儿子和他相见而饱受心灵的创伤。
D 老人最后要把一叠皱巴巴的票子给那位曾为他作画的女孩。

5. 本文的主题是通过女孩为老人画像的故事,道出老人
A 敲诈女孩的下场。
B 冷漠与无情。
C 卖油果儿的心酸。
D 遭亲人唾弃的不幸。

6. “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上述句子是属于哪类复句?
A 承接复句
B 假设复句
C 转折复句
D 递进复句

7. 下列哪个短语是于“阴沉而悲哀”相同类型?
A 眯着眼睛
B 慈祥与温情
C 他抬起头
D 脸绷得紧紧的

8. 写出“狡黠”的正确读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A
3. C
4. A
5. D
6. C
7. B
8. ji ǎ oxi á
第七课

1.以下都是描述小燕子机灵活泼的外貌,除了
A 忽而斜飞
B 忽而唧叫
C 远处窜去
D 水面戏耍

2.根据本文,人们可以在以下地方见到燕子,除了
A 书架上
B 电线上
C 柳树上
D 湖面上

3.为什么小燕子不来光顾会很使主人忧戚?
A 因为小燕子已经飞回南方
B 因为主人家的匾额太过陈旧
C 因为小燕子找到了同伴
D 因为主人家不再被垂青

4.根据本文,作者目前身在何处?
A 山上
B 船上
C 车上
D 故乡

5.“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
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以下哪一个短语与光滑漂亮属同一类型?

I 微风细雨
II 一缕两缕
III 蓝色夏衣
IV 可爱活泼

A I,II,III
B I,II,IV
C I,III,IV
D II,III,IV

6.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
下列哪一个是以上句子的谓语?

A倚
B 青色
C 默默
D 海天

7.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啊!”
上述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引用
B 衬托
C 比喻
D 设问

8. “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
以上句子中“憩”的正确读音是
A ji
B qi
C xi
D ri

9.本文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
2. A
3. D
4. B
5. B
6. A
7. C
8. B
9. 睹物思乡
第八课:赞美

1.作者写这首诗的心情是
A.烦闷
B. 可笑
C. 痛苦
D. 愉悦

2.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攀赴一个神话,“神话”指的是什么?
B. 神山
C. 沙巴
D. 故事

4. “ 蹉跌”的正确拼音是________________
A. cuō tiē
B. cuō diē
C. chuō tiē
D. chuō diē

5. “何处是它旷世的雄姿”,“它”是:
A. 黑夜
B. 大自然
C. 神山
D. 内在美

6. “于黑暗的重围中”,作者当时处于什么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湛碧的天空”属于什么短语?
A. 并列
B. 动宾
C. 主谓
D. 偏正

8.文中“你我在何处”是属于什么句子类型?
A. 复句
B. 主谓句
C. 非主谓句
D. 不是句子

9. 文中“晶莹是她亘古守望于峰顶的盈盈的泪珠”此句中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拟
B. 借代
C. 比喻
D. 仿拟

10. 为什么作者写道“而我已寂然,你已寂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D
2、 赞美神山的美丽
3、 A
4、 B
5、 C
6、 时间:深夜;地点:深山中
7、 D
8、 B
9、 C
10、 他们感到自己的藐小,神山的峥嵘及美丽。
第九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 作者无法寻回被卷走的茅草因为
I 有些茅草高挂在树上。
II 八月深秋的狂风在怒吼。
III 茅草飞过溪水对岸的野外。
IV 有些茅草沉落在低洼的水坑中。

A。 I、II、III C。 I、III、IV
B。 I、II、IV D。 I、II、III、IV (D)

2.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对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
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此节诗显示杜甫

A. 为人节俭,斤斤计较。
B. 虽然年事已高,却好胜心强。
C. 对自己不能保住茅草,无能为力而感慨不已。
D. 十分穷困,对备孩子们抢走的茅草心痛不已。 (C)

3.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烘托出诗人

A. 暗淡愁惨的心境。
B. 忧国忧民的伟大情操。
C. 七零八落的纷乱心境。
D. 感怀旧事的悲伤情绪。 (A)

4. “俄顷”在文中的意思是

A. 不久
B. 马上
C. 终于
D. 突然 (A)

5. 以下哪一项不是诗人彻夜难眠的缘故?

A. 屋里彻夜漏雨,天气寒冷,难以入眠。
B. 回忆战乱以来所经历的颠沛流离的日子。
C. 被子失去了御寒功能,盖在身上不会温暖。
D. 思索着如何为贫寒人士盖建借以安身的房子。 (C)

6. 下列哪一项是与诗人无关的。

A. 自怨自艾
B. 漠漠忍受
C. 推及及人
D. 舍己为人 (A)

7.试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a.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被使用多年,又冷又硬,像铁似的,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b.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自从经历安史之乱以来难以入眠,漫长的黑夜屋漏床湿,怎能捱到
天亮!
第十课 看云识天气

1. 第一段“天上的云。。。。。把天空笼罩的很阴森。”此句用什么修辞手法?
A .借代
B .比拟
C .夸张
D .比喻 B

2.为什么说云象天气的“招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射面样的天气。

3.何谓“东虹轰隆西虹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虹轰隆西虹雨”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东方,将会有大雨。

4.云对工农业生产有何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能够帮助我们识别阴晴风雨,预知天气的变化。

5.“朦胧不清”属于什么短语?
A .联合
B .偏正
C .主谓
D .动宾 A

6.里紫外红的彩色光环,叫__________。
A.晕
B .虹
C .华
D .霞 c
7.华环有小变大,表示______________华环有大变小,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 晴天 ,阴天
B .阴天,雨天
C .阴天,晴天
D .晴天,雨天 A
8.当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着云看太阳和月亮,就叫_________。
A .卷云
B .卷积云
C .高层云
D .积云 C
第十二课:岳阳楼记

1. “迁客骚人”指的是谁?
A 做官的诗人
B 被贬的官人
C 古代的仁人
D 路过的游子

2. 作者在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是
A 贬谪之悲
B 观景所得
C 崇高抱负和扩大襟怀
D 岳阳楼重修的快乐心情

3. “越明年”是指那一年?
A 第一年
B 第二年
C 第三年
D 第四年

4. 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记?因为
I 纪念岳阳楼景观
II 安慰友人
III 抒发愉悦的心情
IV 表达志向

A I,II 和 III
B I, II 和 IV
C II, III 和 IV
D I,II, III 和 IV

5. 作者在春天登上岳阳楼的心境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以下哪一项是古仁人的思想?
A 以物喜,以己悲
B 考虑个人利害荣辱
C 以国家百姓为重
D 以江山美景为重

试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文:
7.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C
3. B
4. B
5.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6. C
7. 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8. 登上这座楼,就想离开国都而怀念家乡。
第十五课 宋词两首
(一)虞美人 听雨 蒋捷

1) 下列哪一项说明这首词所表达的意义 ?
A. 感怀已逝的岁月并感叹目前的状况。
B. 痛苦的遭遇和忧愁的感受。
C. 孤寂的感受与离别的心情。

2) 此诗中显示出作者的性格是怎样的?
A 放荡不羁,爱玩乐。
B 豪迈爽直。
C 风格悲壮豪放,苍凉沉郁。

3) 词中的“星星”指的是
A 白发繁多。
B 发毛稀疏。
C 乌黑亮发。

4) 试出作者“听雨”的三个不同的时间。
I 童年
II 少年
III 壮年
IV 晚年

A I,II,III
B I,II,IV
C I,III,IV
D II,III,IV

5)作者在壮年时期的生活如何?
A 浪漫
B 飘泊
C 凄清

6)此词应用了何种的修辞手法?
A 排比
B 层递
C 衬托

7)试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8)试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白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答案:
1A
2C
3C
4D
5B
6B
7 如今听雨声是在僧人的茅舍下,两鬓的白发已点点星星。
8 年轻时听雨声是在歌楼上,罗帐低垂,红烛闪着昏暗的灯光。
第二十二课《爱花说》

1. 为什么在作者心目中,人工栽种的花总比不上自由而生的花草?
A 自由而生的花草绚丽多彩。
B 自由而生的花草比较自然、纯美。
C 自由而生的花草比较亲切、可爱。
D 自由而生的花草拥有小巧玲珑的叶子。

2.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体味爱花的真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对那些只爱花而对叶子不屑一顾的人有什么评语?
A 愚蠢而肤浅
B 自私而残酷
C 浅薄而庸俗
D 俗气而无知

4. 哪一句不能表露出作者的爱花之情?
A 看轻摘下花朵玩玩而扔掉的人。
B 同样欣赏和花朵相辅相成的叶子。
C 不轻易摘走任何花朵而占为己有。
D 不去深究花朵的名字而只是单纯的喜欢。

5. 试说出课文中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文中“汩汩”的词性是:
A 形容词
B 动词
C 名词
D 象声词

7. “它们的花冠不是那宽阔、丰腴的花冠”中的‘腴’字的拼音是
A y
B yu
C yue
D xu

8. 那细小的叶子,犹如一只天使的纤手,将晶莹的露珠托着,衬着清新的晨光。
句子中画线的部分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比拟
C 衬托
D 借代

9. “心中有一种更外为深切的爱花之情,使我宁愿让花继续开放在它的枝
头。”
文中画线的部分是什么短语?
A 动宾短语
B 兼语短语
C 连谓短语
D 偏正短语

答案:
1B
2.在爱与不爱之间,不盲目的趋从。
3.C
4.A
5.爱要理智,要源自于自己的心灵,爱不是占有,而是让生命继续存在。
6.D
7.B
8.A
9.D
第二十三课 出师表

1.课文的表现方法是:
A.以记叙为主
B.以说明为主
C.以议论为主
D.以抒情为主 (C)

2.<<出师表>>向后主刘禅提出的三项建议
A.广开言路,赏罚公平,奋发图强
B.广开言路,严明法度,谦虚谨慎
C.广开言路,严明法度,选用贤才
D.广开言路,赏罚公平,亲贤远佞 (C)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反复提及先帝“遗德”,他的主要用意是:
A.表达对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悲痛。
B.要求后主象先帝三顾茅庐那样对待他。
C.表明自己是受先帝刘备重用的劳臣。
D.希望后主刘禅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D)

4.“今天下三分”,指的是
A.蜀国占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B.天下分为魏、蜀、吴三国。
C.蜀国已分裂为三个部分。
D.天下已分成三个部分。 (B)

5.作者认为应该如何处理宫中府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I. 俱为一体
II. 内外异法
III.不宜偏私
IV. 论其刑赏

A. I、II、III
B. II、III、IV
C. 1、III、IV
D. I、II、IV (B)
6.先帝为何挑选郭攸之,费祎 、董允辅助刘禅?
A.他们善良诚实,忠诚无二。
B.他们性格和善,品德公正。
C.他们团结一致,忠君爱国。
D.他们忠厚诚实,品行优异。 (A)

7.试将下列句子译为白话文。
a.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我认为宫廷里的事情,不论大小,陛下都拿来问问他们,然后再去施行。

b.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的原因。
第二十四课 成功不是偶然

1. 作者认为成功不是偶然的,因为成功要
A 善于把握时机
B 靠侥幸得来
C 受环境影响
D 由命中注定

2. 一些有天赋和才气的人,最后却一无所成。因为
A 发挥了自己的专才
B 安于懒散逸乐的生活
C 自以为有聪明才智
D 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

3. 有些人最终被环境淹没,因为
A 一生都在迁就环境
B 随着潮水的冲击
C 没有坚决的志向
D 跟着风向的吹动

4. 为何只有傻干、苦练的人才可以真正显出他的聪明?
A 才能培养愚蠢的干劲
B 这才是真正的傻瓜
C 成功不是偶然的
D 这样才能拯救自己

5.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试写出“糟蹋”的近义词。
A 遭殃
B 蹂躏
C 兢业
D 糟粕

7. 试写出课文中第八段中的“魄力”的汉语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任何成就都是饱经挫败,历尽风霜的。”
哪个短语与上述句子中画线的短语的类型不同?
A 把握时机
B 成为习惯
C 维持生活
D 懒散逸乐

9. “真正的成功决不是侥幸可以得来的。”
试写出上述句子中的主语。
A 真正
B 成功
C 侥幸
D 得来

10. 美国西部电影有一句对白说:“苦干近乎愚蠢。”
上述句子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A 仿拟
B 比拟
C 引用
D 借代

答案:
1.A
2.B
3.C
4.D
5.成功不是偶然。
6.B
7.pòlì
8.D
9.B
10.C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