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日常系的意義:

點兔

- 同日常一樣,掏空了所有「職業」的背景
- 沒有泡咖啡的咖啡師、長期沒有客人的咖啡廳、長期沒有進行侍應工作的主
角五人、沒有上學或者相關描寫的學生等人、沒有寫過小說的小說家(我們
只看見一兩篇作品)

-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看到主角等人去進行各種各樣的休閒活動,說廢話,說

笑話,週日購物,節日慶祝等等。

 「日常」的缺失,或者被異化成一種非日常的危難。

 「非日常」的洋溢

- 問題:到底「日常」作品所說的「日常」,是屬於「誰」的日常?「空氣
系」作品所說的「空氣」,到底是誰人的空氣?

 如果這裡所講的日常是「觀眾有所共鳴的日常」,或者說,日本某個觀

眾階層的日常,點兔這種設置在異國(但還是使用日語),學校同學總

有一個千金小姐,然後歐陸世界觀裡夾雜著日式和果子店、英式女

僕,與及這種什麼也不用做都可以生活下去的禦都合,到底又是那個

日本人的日常?

 由此,這種「日常」是禦都合的,而且是「反日常」的,一種接近理

想的期待。

K-On

- 一群人懶懶散散的組成了社團
- 這個社團有一個虛浮的長期目標和一些逼切的短期目標,而大家都願意在短

期目標與懶散之間取得平衡

 同樣地,「日常」缺失,或者只是以危難的方式存在(例如考試不及
格、表演遲到)

 「非日常」的洋溢:去倫敦旅行、去大小姐的房子裡住

- 評論會將這部叫做「空氣系」

 指這些團體以維持這種空氣作為唯一的目標

 然而,有趣的是,如果真的認定「空氣」是那麼牢不可破,或者認定

四人眾必須保持著空氣的完整,那麼為什麼還要定這些短期目標(在

學園祭表演)和招募新人?→為了維持下去→為什麼要維持下去?

- 這些「完整的、和諧可親」的,或者說,這種日常並不是永恆的(除了《少

女終末旅行》)會完結;也不可能存在著這種大家都對大家親切,團體內互

相熱愛對方,甚至乎從來不僭越或對彼此擁有任何憎恨之情的團體。

 許多作品都為作品的總結留下很強烈的提示:

 既有時間順序但又明確地跳躍的時間觀

 作品一般都設置在校園,或者是在一些違反社會常態的環境;換個講

法,這些一般都只是人生或者更為遙遠的目標的中轉站:

 K-On:學校(輕音部完結、畢業)

 Blend S:不正常人類的咖啡廳(莓香去外國讀書)

- 而且,「空氣系」這個類別下一個的問題是,到底你所維持的「空氣」是什
麼「空氣」?K-ON 有很明確的「懶散」的空氣,或者比較容易明白。New

Game 的「空氣」到底又是什麼?辦公室氣氛?顯然又不是這樣。
 《幸運星》的「空氣」就更加難解了——這部的主角群龐大,牽連不
大呢,到底所謂的「空氣」指的是什麼?

「空氣」=「和諧相處」

- 為什麼日常系會如此「反日常」?答案:這些作品只描寫群眾進入團體、維
持日常(=維持關係)的橋段,卻從來不描寫維持關係的理由,或者只是暗
示為什麼要維持關係。

- 《南家三姐妹》/《幸運星》

 笑話。

 約會,見面(Blend S)

 沒有意義的吐槽。

 分享與其他人的情報。

 吃飯。

- 《點兔》

 解決團體內的糾紛

- 以上的東西的共同點是:「團體內的關係維持」。

 直白點講,作品中人吵架的表徵。

New Game

- 任何形式的「衝突」必然會被解決

 角色等人非常健忘

 「僭越」彼此在團體內的地位:不少作品以「角色進入團體」開始描
寫,描寫角色摸索在團體內的地位(Blend S、點兔、K-On、NEW

GAME),甚至嘗試僭越前輩的地位,但甚少卻會描寫角色在獲得了定

位以後成功改變這種定位。

 i.e. 就算涼風青葉被獲選成為新一屆的人物設計,在職業的權力上,

涼風青葉仍是被前輩壓倒的

 i.e. 青葉甚至對自己獲選的事實感到極為抱歉。

- 在有「工作」的情況下,這種歉意尚且可以解釋是為了日後工作順利

- 但正因為作品幾乎掏空了工作的細節,只描寫大家「趕工」或者「趕工、遇

到問題」,所以大家總是在維持著一種不知道為什麼要維持的團結

進一步講,絕大部分的作品的團結都是沒理由的。

- 語言學:團體內交換笑話、說沒有意思的閒話,是為了確認彼此之間為處在

同一個團體內,與及確認自己在團體內的地位。

- 但這種「維持關係」一般都是有目的。i.e. Janet Holmes 的 Paper——你在職

場裡維持良好的關係,是為了增加團體內的團結性,繼而令工作更加容易進
行;你在吃飯的時候會吐槽其他人,是為了令飯局可以融洽地進行,確保飯
局可以暢順地完結;你在與朋友見面的時候維持好關係,是為了。
- 但這裡根本沒有任何「工作容易進行」的描寫——為什麼要維持這種沒有目
的的關係?

《學園孤島》

- 小團體的成立是為了抵禦外來的大環境

 「外來」的事件一般被描寫成某種危機或者事件
《日常》

- 「日常生活」與「非日常」在就算被區分的情況下仍然並行:學校、學生、

上課;同學是機械人

- 日常「異化」的手段是非常特殊的。

 一般的「日常」:危難、危機、緊急

 日常的「日常」:危機感、鏡頭、分鏡、配樂、演出、誇張化的橋段

- 「莫非定律」式的幽默感

 從「白日夢」、故事裡的故事書出發的故事→將夢境寫成是生活的一部

分。

 維持著「外來=危機」的處理

- 對禦都合日常的誇張化與及諷刺:

 帶著山羊去上學、帶著火箭炮去攻擊其他人

 「圍棋足球部」,一個成立的男主角也不知道是要來幹啥,觀眾也恐怕

不知道幹啥,但結果卻變得非常認真地進行部活的部。

- 面對吵架的態度。

 入侵冬雲實驗室:甚至不當成是吵架;或者像是與你開個玩笑,耍

你;童心/孩子/機械人的設定。

 25/26 被甩。

 在面對這種被甩的情況下,劇本並不是修補或者阻止被甩(團體關係
決裂)的事實,而是確定了這種現實,並且選擇以另一個現實(另一

個團體關係)去覆蓋這種現實

 這種狀態像是寫給觀眾的:去接納日常的不完美,並且承認不完美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