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二〇一七年四月三十日~二〇一八年一月二十八日_西班牙(España)_巴塞隆納(Barcelona)

直線與曲線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家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曾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
於上帝。』1

閒逛巴塞隆納市區,道路縱橫交錯,衆多大樓筆直聳立,所有門窗、閣樓、招牌都呈現大小方
挌,的確,人類祗知以純粹的直線呈現單調的人文景觀。漫步東臨地中海的圓弧海灘,圓滾的太陽
在弧狀的白雲邊鑲上金亮蕾絲,在起伏的波浪上灑下閃爍光點,遙遠處拱起的海面連接天際,的確,
祇有上帝以優美的曲線呈現豐富的自然景觀。

但巴塞隆納異於其他城市,充滿生命力,因它擁有高第以上帝的眼光設計的十五棟曲線建築,
一九八四年其中的聖家堂(Basilica de la Sagrada Familia)、維森斯之家(Casa Vicens)、桂爾宮(Palau
Güell)、桂爾公園(Parc Güell)、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米拉之家(Casa Milà)被登錄為世界遺產。2

沒到過巴塞隆納的聖家堂,就不算到過西班牙。一八八二年聖家堂開工,預計二〇 二六年完工,
其有象徵耶穌誕生、受難、榮耀的東、西、南側立面,象徵耶穌十二門徒、四位聖經福音作者、聖
母瑪利亞、耶穌的十八座圓錐塔,最高達一百七十公尺。外牆上的雕塑以聖經故事為主,誕生立面
還有以拋物線、雙曲線、螺旋線雕成歡愉的動物、繽紛的花草、艷麗的水果;受難立面還有以剛硬
冰冷的直缐刻劃成充滿哀傷的衆神;榮耀立面迄今尚未完工。聖家堂長九十五公尺、寬六十公尺,
其中殿寛敞明亮,如參天大樹般的圓柱延伸至如萬花筒般的穹頂,陽光穿透穹頂與內牆上的鏤孔、
東面的藍綠彩繪玻璃、西面的紅黃彩繪玻璃,如入無牆之地般灑滿全堂,正印證二〇一〇年天主教教
宗本篤十六世晉昇此教堂為宗座聖殿(Basilica)的彌撒時所盛讚的『跨越世俗與永恆的隔閡』。

高第接手時,方正的十字架形地下聖壇已在建造中,他更改原設計圖,換所有直塔為圓錐塔。
可惜他的設計圖於一九三六年被燒毀,繼任的四位建築師與許多學者孜孜不倦地揣摩他的理念,同
時也加上自己的風格。因此他的曲線理念僅完整地圼現在誕生立面上,稜角分明的直缐卻融入受難
立面裏,不知榮耀立面將若何?其實,這“衆志成殿”的文化傳承,才展現最珍貴的人文精神。

聖家堂的誕生立面 聖家堂中殿的穹頂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toni_Gaudí.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rcelona.

1.6.1
二〇一七年五月一日~二〇一八年二月八日_西班牙(España)_巴塞隆納(Barcelona)

海底龍宮

閒逛巴塞隆納市區,不要忘了參觀被暱稱為“骷髏之屋”的巴特由之家(Casa Batlló),這世界遺產
原汁原味地表達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的曲線理念。1

高第似乎把海洋帶來此屋,六層樓高的天井是鑽入海水的海井,井裏貼滿或淺或深的藍瓷,耀
眼的陽光穿過井口,灑滿一片上淺下深的水漾藍,讓人彷彿置身在海水裏。高第似乎也把他家鄉的
傳説『聖喬治屠龍』裏的巨龍帶來此屋,閣樓裏六十座白色的懸鏈拱門象徵巨龍的肋骨,陽臺上一
旁以橘黃瓷拼貼 另一旁以茄紫瓷堆疊的曲線屋頂象徵巨龍的脊柱,它穿梭在以淡雅瓷拼貼的十幾
座煙囪(像聖喬治屠龍的劍?也像一堆人偶?)間,盤旋在彩繪牆面上,九座似骷髏頭的樓臺突兀地
探出,讓人彷彿置身在冒險世界裏。沿螺旋狀樓梯往上爬,欣賞這“海底龍宮”裏的奇幻擺設,乳白
波浪狀的天花板,艷黃海葵狀的吊燈,深棕蘑菇狀的壁爐,花飾的窗格,圓潤的門扇等,讓人內心
澎湃不已。曲線應含變寬的凸與變窄的凹,不知為何,祇感覺高第把整個空間變寛廣了。唯一美中
不足的是,此屋被夾在左右鄰旳直線住宅間,裏頭再怎麼彎曲,外緣仍得委曲地平直。從陽臺眺望
糂藍天空下的衆多筆直大樓,恍然不辨真幻,不知身在何處。

看不夠遠?就登厄爾卡梅爾山(El Carmel)到桂爾公園(Parc Güell)吧!在無覊無束的大自然裏,所


有階梯、樓房、圓柱、長廊、長椅、大廳、觀景臺都自由地生長,內外無處不曲,洋溢著童趣,也
似曾相識,原來這裏是高第天馬行空地為那些曲線建築堆疊模型的樂園。山坡上的博物館曾是他住
過二十年的家,他或住此宅,或住離山腳不遠的聖家堂,殫心竭慮地投注在這教堂的建造上,忘了
自己已從西裝筆挺的紳士變成衣衫襤褸的老臾。

還看不夠遠?就登高二百一十三公尺的蒙特惠奇山(Montjuïc)到建於一六四〇 年的蒙特惠奇城堡
吧!盤旋而上的公路旁是林木葱鬱的公園,園裏隱約可見一九九二年奧林匹克的體育場。抵達古城
堡後參觀軍事博物館,才知此城堡在加泰隆尼亞歷史裏舉足輕重。走出館外到山頂,俯瞰巴塞隆納
市區與港灣的壯觀全景。這就是一生中必參訪的世界名城之一!

巴特由之家外觀 巴特由之家內部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sa_Batlló

1.6.2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日~二〇一八年三月八日_西班牙(España)_塞維亞(Sevilla)

迷人古城

西班牙南部安達盧西亞(Andalucía)地區第一大城塞維亞是一座融合基督、天主、猶太、伊斯蘭
教的迷人古城。

四一八年起西哥德人定居在高盧南部的阿基坦(Aquitaine)地區,並擴張到整個伊比利半島,且創
建西哥德王國(Hispania Visigothica)。五八九年統一不同宗教,以天主教為宗。

七一一年阿拉伯帝國奧米亞(Umayyad)王朝的摩爾人塔里克·伊本·齊亞德(Tāriq ibn Ziyād)將軍率


領約七千名摩爾人從北非北渡直布羅陀海峽,登上伊比利半島後便焚燒戰船,決心對西哥德王國背
水一戰,七一八年這破釜沉舟的西方祖逖已佔領整個半島。一〇 八六、一一二一、一二四四年西非
穆拉比特(Murābiṭūn)、穆瓦希德(Muwaḥḥidūn)、馬林(Marīniyūn)王朝的摩爾人陸續佔領伊比利半島,
以塞維亞為中心,傳承伊斯蘭教文化。1

如今在此城裏處處仍可見摩爾式遺蹟,最著名的是一一八四年起興建的塞維亞王宮(Alcázares
Reales de Sevilla)。穿過獅子門進入王宮,處處呈現精緻細膩的雕刻。宮內空靈無物,益顯其簡單
與神祕;一排淺棕的拱柱映其倒影在碧綠的筆直水池裏,並排的灌木散其綠葉在池畔的紅磚步道上;
宮外綠葉扶疏,花團錦簇的花園裏有一座大型噴泉,無數的銀亮水珠跳躍在耀眼的陽光下。

一二四八年基督徒收復塞維亞後整修與擴建,創造出融合摩爾式與哥德式的穆德哈爾(Mudejar)
式建築風格。拱門、迴廊、天井、水池、天花板、壁飾各展其趣,使節廳裏另有閃爍的水晶吊燈、
精美的刺繡畫毯、巨型的海戰油畫等,炫耀征服者榮耀的歷史。這些掩蓋幽雅雕飾的精美擺飾讓我
想起,每次參觀歐洲王宮後,總有看別人住家的感覺,輝煌金壁上掛滿曾住過成員的油畫,全都
不認識,卻跟著熱鬧的人羣走遍各房間來叼擾。另有從遙遠東方搬來的傢俱、玉石、瓷器,異鄉
相遇,感慨良深。

晚上觀賞一場弗朗明哥,一羣身着艷紅舞衣的舞者隨著吉他聲瀟灑地頓跳著、輕盈地迴旋著、
優雅地擺盪著,飄逸的裙角散發一道又一道的紅光,透入眼前桌上的圓杯裏,化成磚紅的桑格利亞
(sangria)。啊!今夕是迷人的異國風情夜!

獅子門 塞維亞王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ville.

1.6.3
二〇一七年五月四日~二〇一八年三月十四日_西班牙(España)_格拉納達(Granada)

石榴古城

吃的全是墨西哥食物,看的全是加州地名,恍然不知這火車將開往何處。沿線祇見荒蕪的黃土
與低矮的荒山,似沙漠的景觀,直到眼前出現白雪覆頂的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後,才下車到一
座古城,赫見基督、天主、猶太、伊斯蘭教的各式建築,才驚醒到,這裏是意譯為“石榴”的格拉納
達!1

七一一年摩爾人從北非北渡直布羅陀海峽,登上伊比利半島後攻佔今西班牙東南部安達盧西亞
地區的格拉納達,進而佔領幾乎整個半島。一四九二年卡斯提爾(Castilla)的伊莎貝拉一世與阿拉岡
(Aragón)的費迪南二世親率軍隊攻陷格拉納達後,統一整個半島,而完成收復失地運動。

一二三二年奈斯爾王朝(Nazarí)的穆罕默德一世在今安達盧西亞地區創建格拉納達王國,在內華
達山麓的高原上早期的要塞(Alcazaba)上興建奈斯爾宮(Palacios Nazaríes),一三〇二年穆罕默德三
世興建赫內拉利費宮(Generalife),一九八四年這些建築群組成的阿爾罕布拉宮(Alhambra)與髙原旁小
山上的摩爾人世居處阿爾拜辛(Albayzín)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

買不到當日限量三百張的預約門票,衹能望高達三十公尺的城牆興歎。吃不到石榴說它酸,昨
日已在塞維亞王宮裏觀賞同樣的摩爾式建築,精緻的雕刻、壯觀的拱柱、碧綠的水池、華麗的噴泉
。明眼人必點破,這兒展現更繁複的雕刻、更壯觀的拱柱、更碧綠的水池、十二座石獅頂著的噴泉
,此宮非彼宮!便悵然漫步牆外繽紛的花園,俯瞰赫內拉利費宮與阿爾拜辛。搭巡城巴士下山,狹
窄而蜿蜒的中世紀街道旁乳白的摩爾式民房、餐館、浴室、博物館、清真寺排列著,居民在民房外
、古井旁徜徉著,那不遠處阿爾罕布拉宮的高聳城牆蜿延著。抵達市區後閒逛,看得到伊斯蘭風建
築奇觀(雖然被天主教徒改得走樣,對不知原樣的我們已夠驚歎了!),卻聞不到伊斯蘭風人文氣息。

六二一年一股伊斯蘭風在麥加興起,往西吹遍北非,七一一年起往北吹遍伊比利半島,七一八
年在庇里牛斯山被法蘭克人擋住,一四九二年在格拉納達頒佈的阿爾罕布拉令即時擋住這股強風。
如今強風仍飛揚在整個北非,卻消失在半島上,且從未北上整個歐陸。當年若不趕盡殺絕,如今也
許能在這歐陸西南角保存完整的伊斯蘭風建築與人文景觀。

從奈斯爾宮花園俯瞰赫內拉利費宮與阿爾拜辛 從阿爾拜辛仰望阿爾罕布拉宮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ranada.

1.6.4
二〇一七年五月五日~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二日_西班牙(España)_馬拉戛(Málaga)

艷陽古城

每年同事們一放長假就往西班牙南部旅遊,我問他們為何不到亞洲或美洲看看,他們面露茫然
或不屑,不知或不管洲外有洲。一九八六年在紐約上州工作時,房東唸小五的女兒向我借世界地圖
,給她時,她大叫:『這不是世界地圖!』第二天她拿出老師給她的,竟祇是美國地圖!反觀亞洲
遊客或居民,散佈在世界各地,最勇敢、最有世界觀!

經年長居陰霾氣候下的歐洲人嚮往西班牙南部的熱帶海岸(Costa Tropical)、太陽海岸(Costa del


Sol)、陽光海岸(Costa de la Luz),那兒陽光明媚、海洋蔚藍、居民熱情、生態豐富,尤其是瀕臨太陽
海岸的馬拉戛,世界各地人潮湧來此城。1

馬拉戛是西班牙最古老的城市,西元前約七百七十年腓尼基人在這裏建城,或許因離大西洋愈
近魚愈鹹,而命此城為意譯為“鹽”的馬拉卡(Malaka)。近三千年以來歷經腓尼基、羅馬、基督、天主
、伊斯蘭時代,如今在此城的歷史中心裏仍可見所有時代的遺蹟,儼然就是一座露天考古博物館,
對歐洲人而言,這度假勝地就是整個世界!

搭巡城巴士登上高一百三十公尺的吉布拉法羅山(Monte Gibralfaro),山頂曾有腓尼基人建造的燈
塔,如今是九二九年摩爾人興建的意譯為“燈塔岩”的吉布拉法羅城堡(Castillo de Gibralfaro)。俯瞰艷
陽下蔚藍的地中海、墨綠的古城、乳白的村莊、沿山稜延伸至山底雄偉的要塞(Alcazaba)、山腳壯觀
的羅馬劇場,莊麗畫面前海風吹拂,令人心懭神怡。

下山後直奔畢卡索的幼年故居與其博物館,其兩百八十五幅的畫作展現其一生經歷寫實的幼年
時期、陰鬱的藍色時期、歡愉的玫瑰時期、象徵的立體派時期、稚氣的晚年時期的心路歷程。大量
返老返童的畫作正印證其所言:『我把一生的時間花在暸解如何畫得像小孩。』小學時游老師教我
在方格裏塗不同顏色的抽象畫與深淺顏色層層相疊的立體畫不也一樣簡單、單純嗎?祇是歷經千錘
百煉的學院訓練後領悟的童稚才有身價。

在西班牙南部沒有摩爾式城堡就不算古城,古拙樸實的馬拉戛城堡雖然比不上其他精緻華麗的
城堡,其遺留的原汁原味才是最香醇的。

從吉布拉法羅城堡俯視地中海與馬拉戛 馬拉戛歷史中心裏的羅馬劇場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álaga

1.6.5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二〇一八年三月二十九日_西班牙(España)_馬德里(Madrid)

熱情之都

來到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得儘速地動起來觀賞豐富的靜態景物,還得悠閒地靜下來欣賞更豐
富的動態風情。

平日健步逛小城,今日駐足遊大城。先坐在藍線巴士裏遠觀十九個景點,主要涵蓋普拉多博物
館(Museo del Prado)、德波神廟(Templo de Debod)、馬德里皇家歌劇院(Teatro Real)、西班牙皇宮
(Palacio Real)、提森-博內米薩博物館(Museo Thyssen)、索菲亞皇后博物館(Museo Reina Sofía)等。
後坐在綠線巴士裏遠觀十五個景點,主要涵蓋雕塑博物館(Museo de Esculturas)、自然科學博物館
(Museo de Ciencias Naturales)、巴拿貝球場(Estadio Santiago Bernabéu)、拉斯班塔斯鬥牛場(Plaza de
Toros de Las Ventas)等。1

一天內走馬看花粗覽全城的景物,飽了眼福,卻麻了雙腳,天已漸黑,已無暇細品衆多博物館
裏的精品。昨日在馬拉戛的畢卡索博物館裏遍尋不着其名作《格爾尼卡(Guernica)》,一問才知在索
菲亞皇后博物館裏,今日近在咫尺,卻仍緣鏗一面,祇待後會有期了。深刻體會到,大都會豈能譲
你瞄了就走?得待幾天細細品嚐;曠世名作豈能擺放在畫家的住所裏?得珍藏在著名美術館裏,作
為鎮館之寶。

下車到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融入洶湧的人潮裏覓食。一杯磚紅的桑格利亞(sangria),摻


入柳橙汁與白蘭地的紅葡萄酒,順口入裏,醺醺然嚼著柳橙片;另一杯深棕的莫希托(mojito),摻入
蘇打水與萊姆汁的朗姆酒,爽口清涼,飄飄然含著薄荷葉與檸檬片;數盤開胃的輕食(tapas),或奶酪
、橄欖、醃菜等涼食,或炸魷魚圈、沙丁魚、馬鈴薯泥等熱食,雖不如花生與小魚乾那樣絕配的下
酒菜,仍入境隨俗,怡然享受異國風味;一鍋摻有橄欖油與檸檬汁的海鮮燉飯(Paella)半生不熟,卻
嚼得有勁,花枝、蟹肉、蚌肉灑滿全鍋,夾得不亦樂乎!

飽了口福後天已全黑,但燈火通明,又融入更洶湧的人潮裏尋路。處處有人潮形成的大小漩渦,
圍著喧嘩的賣藝者,熱情的呼聲與掌聲此起彼落。雙腳或踩踏著、或搖晃著、或跳躍著、或懸空著
,環來繞去,迂迴到車站,直奔巴塞隆納。

桑格利亞與莫希托 開胃的輕食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drid.

1.6.6
二〇一七年五月三日~二〇一八年四月九日_西班牙(España)_塞維亞(Sevilla)

日不落帝國

世界上曾有兩個日不落帝國,先是西班牙,後是英格蘭。創建旳過程迴然不同,前者在自己發
現的土地上殖民,後者在別人發現的土地上殖民。1

一四六九年卡斯提爾公主伊莎貝拉與其同父異母的弟弟亞拉岡王子費迪南聯姻,統一西班牙的
北部領土。一四九二年已即位為卡斯提爾女王的伊莎貝拉一世與已即位為亞拉岡國王的費迪南二世
親率軍隊攻陷格內納達,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統一整個半島。同年伊莎貝拉一世資助克里斯多福·哥
倫布(Cristoforo Colombo)橫渡大西洋,翻開西班牙殖民美洲的篇章。一步一腳印,踩在今北美洲西部
、中美洲、南美洲大部分、西太平洋上許多海島,創建幅員廣闊的日不落帝國。持續進行的近親聯
姻導致絶嗣,一七〇〇年西班牙帝國瓦解。

哥倫布初探今巴哈馬境內的聖薩爾瓦多島時,當地原住民和善以待;後抵今多明尼加與海地共
處的的西班牙島(Isla de La Española)時,當地原住民抗拒。手握長槍與利砲的進化民族便殘酷地屠殺
手持削尖木頭與骨頭的原始民族,同時百毒不侵的免疫民族散播天花等病毒給無毒不侵的純浄民族,
搜括的黃金運抵塞維亞,鋪滿金箔在王宮、教堂、碉堡內外,金碧輝煌,把原先脫俗的摩爾式建築
變得庸俗。五十二年後一百多萬名原住民竟在此島上絕跡,來自西班牙、英格蘭、法蘭西、尼德蘭
等的船民陸續霸佔此島,競相搶奪資源。難怪天文奇才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
警告我們不要善意地回覆外星人的訊號,以免造成類似的浩刧。

反觀英格蘭,一六七二年與宿敵法蘭西聯手擊潰尼德蘭後盡得尼德蘭人先踩過的土地,如新荷
蘭(今澳大利亞)、新熱蘭(今紐西蘭)、新阿姆特丹(今紐約)、新尼德蘭(今新英格蘭)、印度等。鵲佔鳩
巢後食髓知味,經國會同意惡毒地以煙毒牋害華人,租借大片土地,且引來另外七國的軍民堂而皇
之鯨吞蠶食。英格蘭人假他人之力騷動世界各地,卻從未以己之力撼動歐陸。如今急切地脫歐,得
其利卻未盡其責。生活在陰霾氣候下的英格蘭人常無日可看,遑論看日落不落,其往昔霸氣僅侷限
在一個時區的英倫三島上。

兩個日不落帝國有功可歌,卻無德可頌。似乎文明民族比野蠻民族更野蠻,且連道歉都不會!

塞維亞瓜達幾維河畔曾鋪滿金箔的黃金塔 塞維亞主教座堂主堂裏的哥倫布靈柩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empire_on_which_the_sun_never_sets.

1.6.7
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二〇一八年四月十八日_西班牙(España)_馬德里(Madrid)

日不落語

世界上曾有兩個語文出超帝國,先是西班牙,後是英格蘭。1,2 經營的手段迴然不同,前者強迫
推銷其語文,後者自然推銷其語文。

西班牙語源自一 〇六五年在伊比利亞半島北部創建的卡斯提爾王國,那時隨摩爾人於七一一年
帶來的阿拉伯語,早已通行在中部與南部。一四九二年卡斯提爾伊莎貝拉一世與亞拉岡費迪南二世
完成收復失地運動而統一整個半島後頒佈阿爾罕布拉法令,驅逐猶太人,並強迫摩爾人或皈依天主
教,或回北非,長達七百八十一年半島上通行的阿拉伯語便消失,西班牙語就成唯一官方語。

同年伊莎貝拉一世資助哥倫布橫渡大西洋,文化的征服逼迫殘存的原住民皈依天主教,且棄母
語而就西班牙語。祇經歷約兩百年西班牙語就席捲美洲大部份,如今十八個中南美洲國家裏,西班
牙語一枝獨秀,這西班牙語的壟斷源自其俱苛刻排他性的天主教,與同源的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相似
,但與俱温和容他性的佛教迴異。

英格蘭語源自四四九年從今丹麥的日德蘭半島遷徙到大不列顛島的日耳曼民族西支撒克遜、盎
格魯、朱特人,他們驅逐凱爾特民族至愛爾蘭,鵲佔鳩巢後發展成古英語。一〇六六年法國的諾曼第
公爵征服英格蘭後三百年內,法蘭西語貴為宮庭語,古英語淪為平民或農奴語。十八世紀起藉強大
推銷員美國之口,使英語迅速發展為近六十個國家的官方語。如今其語源以法語為大宗,遠離日耳
曼語。一般東方人祇能藉英語管窺西方人的世界,可知有多少照單全收的謬誤?不懂當地語言,逕
以英語應對,遭對方白眼時,還不知惡意扭曲原意的用詞早已冒犯對方。一語闖天涯,不諳各地風
土人情,哪能擁有世界觀?

弔詭的是,西語與英語已是世界第二與第三的日不落語,卻從未發展為近水樓臺的歐陸的官方
語。第一呢?當然是華語!它不須假他人之口,祇要華人趴趴走,即傳遍全世界!華人擁有此日不
落語,仍敬重地以英語與對方交談,講得再好,對方卻常搖頭不已;反之,若對方以華語交談,講
得再爛,或祇要一聲:『你好!』就譲華人感動不已,豈不怪哉!

西班牙皇宮 庫柏勒女神彫像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anish_language.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nglish_language.

1.6.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