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磁阻式线圈钢针发射装置设计

1、引言

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发射技术制成的一种先进动能杀伤武器。与传统大炮将火药燃气压力
作用于弹丸不同,电磁炮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的作用力,其作用的时间要长得多,可大
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可以有效解决现代动能武器存在的后坐力过大,质量偏重,弹丸
初速无法调整等问题。是次时代动能武器的发展方向之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来,电磁炮在未来武器的发展计划中,已成为越来越重要的
部分。2012 年 4 月,美国海军宣称成功进行了新型电磁炮试验,弹丸初速超过 5 马赫,动
能达到 33MJ,射程为 370km,标志着电磁炮已经冲实验室开始逐渐走向战场,这也证明了
电磁炮在外来战争中大有可为。
电磁炮根据工作原理可分为导轨炮、线圈炮和重接炮三种,而磁阻式线圈炮属于线圈炮
的一种,具有性能可靠的,结构简单,利于隐蔽和能源可控的优点,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本文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利用 ANSYS 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对发射系统的结构参数
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增加弹丸初速的设计方案。

2、原理

磁阻线圈炮是利用线圈的铁磁磁路的磁阻变化吸引铁芯运动来加速铁芯弹丸的。它由一
系列螺线管驱动线圈组成。所谓磁阻,是指阻止线圈周围磁路建立磁通的阻力。显然,在线
圈腔管内放置铁磁材料能减少磁阻。当铁芯运动时,环绕线圈的磁路的磁阻将发生变化,于
是就对铁芯弹丸产生了作用力。铁磁材料的铁芯比被它取代的空气有更大的磁导率(μp>>1)。
当铁芯行进到线圈中心时,磁通较容易形成和通过,这是因为磁路的空气隙变小,磁路的磁
阻也小,此时对铁芯的作用力亦最小。当铁芯从线圈中心移开时,原来拉铁芯向前的磁力现
在变为拉铁芯向后,因此,当铁芯到达线圈中心后必须立即采取某些措施以使它不被拉回。
应特别注意,铁芯弹丸仅受拉力,而不受推力作用,它不具备某些线圈炮在适当选择两种线
圈电流方向时可对弹丸可拉、可推的优点。

图 1 线圈内磁场强度分布
铁磁质弹丸受力情况具体分析如下:假设驱动线圈的匝数为 N,长度为 L,通过固定先
的瞬时电流时电流为 I,线圈半径为 R,x 轴方向为弹丸运动方向,则线圈中的磁场强度为:
B NI x + L/2 x − L/2
H= = [cos ( ) − cos ( )]
μ0 2L √R2 + (x + L/2)2 √R2 + (x − L/2)2
铁磁材料弹丸受力 F 的定量关系如下:
dH
F = ∮ μM
dV
V dx
V 为弹丸体积,μ为铁磁质弹丸的磁导率,M 为磁化强度。由以上公式可知,当弹丸通
过线圈中点后,H 对 x 的导数为负值,若线圈中仍然通有电流,弹丸受力将于速度方向相反,
产生反拉,减慢弹丸的速度。反拉效应是的磁阻式线圈炮的发射速度和能量利用率受到限制。
本设计方案通过改变发射线圈的结构形式,使丸通过线圈中点后,H 对 x 的导数仍为正值,
从而增加 F 的做功距离,减小反拉作用,最终获得一个比较高的初速。

3、方案设计

发射系统由储能电源、驱动线圈、开关等组成,如图 2 所示。电源使用 36V 恒压源,通


过闭合发射开关和放反拉开关,短接电源对其放电,产生一个大电流脉冲,使线圈产生强度
大但持续时间很短的变化磁场。铁磁质弹丸采用长度 16mm,直径 1mm 的钢针。防反拉开关
在弹丸顶端离开线圈后,及时断开电路,避免出现反拉现象。

图 2 磁阻式电磁发射系统构成
线圈有两种设计方案:
方案 1:线圈长 20mm,2 层,为了保证线圈内的磁场强度 H 与 x 的导数始终为正值,两
层线圈的长度不一致。具体情况如图 3 所示。
方案 2:线圈长 20mm,2 层,第一层线圈与第二层线圈的长度均为 20mm。

图 3 磁阻式电磁发射线圈尺寸
利用 ANSYS 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弹丸进入线圈不同位置时的受力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的
结果如表 1 所示。 经计算,当弹丸全部进入线圈时: 方案 1 的弹丸速度为 422m/s,动能为 8.7J;
方案 2 的弹丸速度为 365m/s,动能为 6.5J。
表 1 弹丸在不同位置时所受的磁场力
受力 F(N)
弹丸进入线圈的长度(mm)
第二层线圈长 10mm 第二层线圈长 20mm
0 5.867 10.64
1 42.76 61.25
2 91.31 125.4
3 142.9 204
4 201 278.9
5 255.4 356
6 306.2 428.4
7 359.8 491.8
8 406.5 546.9
9 458 595.3
10 527.6 616.8
11 634.6 634.6
12 724 609.2
13 778.5 573.5
14 795.5 508.6
15 746.3 392.8
16 560.5 148.9
17 544.1 45.08
18 517.3 9.28
19 477.1 -33.9
20 315.1 -144.5

4、结论

通过理论计算验证,改变驱动线圈的绕线结构,可以改善线圈内的磁场分布情况,延长
磁场力对铁磁质弹丸的作用距离,减小反拉作用,提高了弹丸初速。经比较,选用方案 1
作为最终设计方案。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