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Hoisting Equipment

API Spec 8A

1997 年 12 月 第 13 版

生效日期:1998 年 5 月

修改单 1,2001 年 5 月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目 次

特别说明 .......................................................................... iii


前 言 ........................................................................... iv
1 范围 .............................................................................. 1
1.1 设计额定值依据 .................................................................. 1
1.2 制造设备额定值的保证 ............................................................ 1
1.3 附加要求 ........................................................................ 1
1.4 适用的设备 ...................................................................... 1
2 引用文件 .......................................................................... 2
3 定义 .............................................................................. 2
4 材料要求 .......................................................................... 2
4.1 铸件 ............................................................................ 2
4.2 锻件 ............................................................................ 3
4.3 板材、型材和棒材 ................................................................ 3
4.4 其他材料 ........................................................................ 3
5 设计额定值和试验 .................................................................. 3
5.1 额定值 .......................................................................... 3
5.2 最大额定载荷值 .................................................................. 3
5.3 最大额定载荷值依据 .............................................................. 3
5.4 间隔板 .......................................................................... 3
5.5 滑轮轴 .......................................................................... 3
5.6 设计安全系数 .................................................................... 3
5.7 力学性能 ........................................................................ 3
5.8 剪切强度 ........................................................................ 4
5.9 极端低温 ........................................................................ 4
5.10 产品试验 ....................................................................... 4
5.11 零(部)件试验 ................................................................. 4
5.12 试验装置 ....................................................................... 4
5.13 试验程序 ....................................................................... 4
5.14 额定载荷值的确定 ............................................................... 5
5.15 可供选择的试验程序和额定值计算 ................................................. 5
5.16 载荷试验装置 ................................................................... 5
5.17 天车和游车轴承额定值 ........................................................... 5
5.18 水龙头轴承额定值 ............................................................... 5
5.19 滚动轴承 ....................................................................... 6
5.20 游车顶孔处承载额定值 ........................................................... 6
5.21 设计变更 ....................................................................... 6
5.22 记录 ........................................................................... 6
6 吊卡 .............................................................................. 6
7 旋转水龙头 ........................................................................ 9
7.1 旋转水龙头压力试验 .............................................................. 9

i
API Spec 8A
7.2 水龙头鹅颈管连接 ................................................................ 9
7.3 旋转水龙头转换接头连接 .......................................................... 9
7.4 旋转钻井水龙带安全链条附件 ...................................................... 9
8 提升滑轮 .......................................................................... 9
8.1 滑轮直径 ........................................................................ 9
8.2 钻井和下套管钢丝绳用滑轮 ........................................................ 9
8.3 捞砂钢丝绳用滑轮 ................................................................ 9
8.4 标志 ............................................................................ 9
9 接触表面半径 ..................................................................... 10
10 标志 ............................................................................ 15
10.1 API会标的使用 ................................................................. 15
10.2 产品标志 ...................................................................... 15
10.3 额定值标志 .................................................................... 15
10.4 吊卡标志 ...................................................................... 15
10.5 游车顶盖孔眼标志 .............................................................. 15
10.6 游车顶盖孔眼标志 .............................................................. 15
10.7 标志方法 ...................................................................... 16
11 无损检测 ........................................................................ 16
12 附加要求 ........................................................................ 16
12.1 S1—磁粉检测................................................................... 16
12.2 S2—液体渗透检验............................................................... 16
12.3 S3—超声波检测................................................................. 16
12.4 S4—射线检测................................................................... 16
12.5 S5—可追溯性................................................................... 16
12.6 S6—焊接....................................................................... 16
12.7 S7—极低温度................................................................... 16
12.8 S8—其他附加要求............................................................... 16
12.9 S9—背孔应力释放结构(水龙头中心管内螺纹连接的应力释放结构) ................... 1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API会标的使用............................................. 17
A.1 标志 ........................................................................... 17
A.2 滑轮标志 ....................................................................... 17
A.3 产品标志 ....................................................................... 17

图 1 设计安全系数与额定值的关系 ...................................................... 4
图 2 旋转水龙头连接................................................................. 10
图 3 滑轮槽......................................................................... 12
图 4A 游车提环和大钩提环接触表面半径(见表 3A和表 3B) .............................. 14
图 4B 游车提环和大钩提环接触表面半径(见表 3A和表 3B) .............................. 14
图 5 吊环和大钩、吊卡连接耳接触表面半径(见表 3A和表 3B)............................ 15

表 1A 钻杆吊卡孔径尺寸 .............................................................. 6
表 1B 套管吊卡孔径尺寸 .............................................................. 7
表 1C 油管吊卡孔径尺寸 ............................................................... 8
表 2 新的和修复的滑轮槽底半径 ....................................................... 11
表 3A 提升工具接触表面的推荐半径(in) .............................................. 12
表 3B 提升工具接触表面的推荐半径(mm) ............................................. 13
ii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特别说明

API出版物只能针对一些共性问题。有关特殊问题,宜查阅地方、州和联邦的法律法规。
API不承担雇主、制造商、或供应商对其雇员关于健康、安全风险和预防措施及其他事项的告诫、
适当地培训和装备的责任,也不承担他们对当地的、州的或联邦法律的责任。
关于特殊情况及特殊材料的安全、健康风险和适当的预防措施方面的信息宜从该材料的雇主、
制造商,或供应商处获得,或从材料安全数据表中取得。
API出版物中的任何内容,都不能解释为(以暗示或其他方式)赋予任何人制造、销售或使用专
利权所涵盖的任何方法、仪器或产品的权力。也不能解释为担保任何人侵犯专利权而不承担责任。
通常,API标准最长每隔五年就要复审一次,复审的结果是修订、确认或撤销。该五年复审周期
可以延期一次,但延期最长不超过两年。作为一个现行的API标准,这个出版物从其出版之日起,其
有效期将不超过5年,除非根据再版延长其有效期。可以从API标准部查询某项出版物的状况,电话
是(202) 682-8000。API每年发布出版物及资料目录,每季度更新。可通过本地址获得:API 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5。
本文件是按照API标准化工作程序制定的,该程序保证了制定过程的透明度和广泛参与;本文件
被认定为API标准。关于本标准内容解释方面的有关问题,或者关于标准制定程序方面的看法和问题,
应以书面形式提交给美国石油学会标准部主任,地址是: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5。
如果需要复制或翻译本标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也请与标准部主任联系。
出版API标准是为了使公众能够更方便地获取已经证实的、良好的工程与操作惯例。但至于何时
何地应当使用这些出版物,仍需要用户依据自身的实践经验而做出明智的判断。API标准的制定和出
版,无意以任何方式限制任何人使用任何其他操作惯例。
任何按照API标准的会标使用要求标志其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商,对于其产品符合相关API标准,
负有全部责任。API不承诺、担保或保证这些产品实际上确实符合该项API标准。

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在没有得到出版商的书面批准之前,任何人都不允许在检索系统中复制和保存本文件中
的任何内容或者采用电子、机械、复印、录像或者其他方式传播本文件中的任何内容。请联系出版商美国石油学会
出版业务部,地址: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5。
版权© 1997美国石油学会

iii
API Spec 8A

前 言

本标准在API钻井和修井设备标准化分委员会的管辖之下。
新标准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Spec 8C已经发布,相对于Spec 8A提供了两个更高级别的提升
设备生产规范。
美国石油学会(API)规范的出版,有助于获得标准化的设备和材料,也可为API规范涵盖的设
备或材料的制造商提供指南。这些规范无意排除对良好工程的需求,也不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采
购或生产按其他规范生产的产品。
API规范的制定和出版以及API会标纲要,决不企图禁止未许可使用API会标的公司采购产品。
API出版物可供任何愿意采用的人使用,本学会已采取各种努力以确保API出版物中的数据精确
可靠。然而,本学会对发布的任何出版物不作承诺、担保或保证。这里明确表示对于使用本出版物
造成的损失或损害、API标准可能冲突的市的法规、使用API标准而造成的对任何专利权的违法,API
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
任何按照API标准生产设备和材料的制造商,负责符合该标准的所有条款。API不承诺、担保或
保证这些产品实际上确实符合该项API标准。
API出版物可供任何愿意采用的人使用,本学会已采取各种努力以确保API出版物中的数据精确
可靠。然而,本学会对本出版物不作承诺、担保或保证。这里明确表示对于使用本出版物造成的损
失或损害、造成的任何违犯联邦的、州的或市的法规,不承担任何责任或义务。
欢迎用户提出修订建议,这类建议应提交给API勘探和生产部主任,地址是:1220 L Street, N.W.,
Washington, D.C. 20005。

iv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1 范围

1.1 设计额定值依据
本标准为确定钻采作业用某些提升设备主承载件的额定值提供如下依据:
1.1.1 最大额定载荷值
这是根据设备所用材料的最低屈服强度和规定的设计安全系数计算的最大额定载荷值。这一额定载
荷值并不是用来确定预期的工作寿命,而是提供合理的安全裕度,以防止失效。
注: 安全系数或设计安全系数术语只作为设计准则。在任何情况下,不宜解释为允许载荷超过本标准规定的最大
额定载荷值。
1.1.2 轴承额定载荷值
这是游车和水龙头主轴承计算的最大额定载荷值。这一轴承额定值主要在于取得各额定值的一致
性,同时,还为这类主轴承在设备额定值范围内承受载荷时提供合理的工作寿命。
1.1.3 设计准则
本标准规定了在预期的现场正常载荷条件下,钻采作业用某些提升设备主承载件额定值的确定方
法,预期存在的载荷条件包括:
a) 最大额定载荷值包括设备使用中所遇到的全部静载荷。考虑到存在动态载荷,若静态和动态的
组合载荷超过最大安全工作载荷,则安全系数应相应降低;
b) 设备所用材料的疲劳极限和应力集中的影响,应认为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
c) 本标准所确定的额定值仅适用于新设备;
d) 当对设备进行修改(包括焊接)会显著降低设备的额定值时,应征得制造商同意;
e) 低温效应见 5.9。
1.2 制造设备额定值的保证
本标准为制造商提供如下措施,以充分地保证其制造的设备能满足1.1中所确定的设计额定载荷值。
1.2.1 材料控制
制造商使用材料控制保证设备所用材料适用于其预期用途。材料控制验证与第4章材料要求的符合
性。
1.2.2 过程控制
制造商使用过程控制保证所制造的设备具有稳定的质量和可靠性。
1.2.3 无损检测(NDE)
无损检测和(或)试验控制保证方法、程序和验收标准的一致性。
1.3 附加要求
本标准还包括一些附加要求,可适用于按本标准规定制造的设备。当需要进行附加试验或检查时,
预期使用这些附加要求,只有当采购方在问询、合同或订单中特别指明时,才使用这些附加要求。附加
要求的详细条款应由采购方和制造商共同商定。
1.4 适用的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
a) 天车滑轮和轴承;
b) 游车;
c) 游车至大钩的连接件;

1
API Spec 8A
d) 连接件和连接耳;
e) 钻井大钩;
f) 油管和抽油杆吊钩;
g) 吊环;
h) 套管、油管和钻杆吊卡;
i) 抽油杆吊卡;
j) 旋转水龙头提环连接件;
k) 旋转水龙头;
l) 卡盘(当能用作吊卡时);
m) 死绳固定器;
n) 升沉补偿器;
o) 方钻杆旋扣器(当能用作受拉构件时)
p) 水下搬运设备的受拉构件。

2 引用文件

API Spec 5B 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量和检验


API Spec 5CT 套管和油管(美国惯用单位)
API Spec 7 旋转钻柱构件
API RP 9B 油田用钢丝绳的应用、维护和使用的推荐作法
ASME 1) IX 焊接和钎焊评定
ASTM 2) A 370 钢制品力学试验的方法与定义
ASTM A 488 铸钢件焊接工艺评定和人员资格鉴定的推荐作法
ASTM A 668 一般工业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ASTM A 781 一般工业用铸钢件和合金铸件的通用要求
ASTM A 788 钢锻件通用要求
ASTM E 4 试验机载荷验证
ASTM E 165 液体渗透检验方法的推荐作法
ASTM E 709 磁粉检验的推荐作法
AWS 3) D 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3 定义

注: 这些定义仅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 may
指选择性条款。
3.2 应 shall
指强制性条款。
3.3 宜 should
指非强制性条款,但推荐作为好的作法。

4 材料要求

4.1 铸件

1)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345 East 47th Street, New York, New York 10017。


2)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100 Barr Harbor Drive, West Conshohocken, Pennsylvania 19428-2959。
3)美国焊接协会,550 N.W. LeJeune Road, N.W., P.O. Box 351040, Miami, Florida 33135。
2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本标准所适用设备的主承载件制造所用的铸钢件,应符合ASTM A 781《一般工业用铸钢件和合金
铸件的通用要求》,以及ASTM A 781所列的具体的材料规范或至少符合ASTM A 781的专用材料规范。
4.2 锻件
本标准所适用设备的主承载件制造所用的锻件,应符合ASTM A 668《一般工业用碳素钢和合金钢
锻件》和ASTM A 788《钢锻件通用要求》。也可用ASTM A 788所列的材料规范或符合ASTM A 788最
低要求的专用材料规范。
4.3 板材、型材和棒材
本标准所适用设备的主承载件制造所用的结构材料,应符合相应的ASTM或API有关型材、板材、
棒材或管材的规范,或符合适用的ASTM或相应标准最低要求的专用材料规范。结构型材规定的最低屈
服强度不应小于33 000 psi,管材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不应小于35 000 psi。
4.4 其他材料
只要通过试验验证了特殊用途材料的适用性,并且材料符合书面规范,则设备的主承载件可以使用
其他材料。

5 设计额定值和试验

5.1
额定值
所有按本标准提供的提升设备应根据本章规定的要求进行额定值的计算。这些额定值应包括各项设
备的最大额定载荷值,以及游车和水龙头的主轴承额定值。游车额定值与钢丝绳规格和强度无关。
注: 这些额定值应按本章的规定进行计算,并应符合良好的工程作法。本章所确定的额定值只适用于新设备。
5.2 最大额定载荷值
最大额定载荷值应以短吨(2 000 lb)为单位。
规格等级代号应代表尺寸的互换性以及本章所规定的设备的最大额定载荷。推荐的规格等级如下:
5 65 300 750
10 100 350 1000
15 150 400
25 200 500
40 250 650
为了便于互换,提升工具接触表面半径应符合表3。
5.3 最大额定载荷值依据
最大额定载荷值应根据(a)5.6规定的设计安全系数和(b)4.7和4.8规定的材料屈服强度。
5.4 间隔板
游车所用间隔板不是专门设计成用以支撑滑轮轴,在计算游车额定值时不应予以考虑。
5.5 滑轮轴
在计算各个滑轮载荷传给游车轴时,应按该载荷是均匀分布在等于轴承内圈宽度的一段轴上来考
虑;若不用内圈时,则可按载荷是均匀分布在等效长的一段轴上来考虑。
5.6 设计安全系数
设计安全系数计算如下,应考虑设计安全系数与额定值之间的关系(见图1):
计算的额定值,短吨 屈服强度设计安全系数,SFD
≤150 3.00
0.75(R − 150 )
150~500(含) 3.00 −
350
>500 2.25
5.7 力学性能

3
API Spec 8A
设计使用的力学性能应为相应材料规范所允许的最小值,或应为制造商根据ASTM A 370《钢制品
力学试验的方法与定义》规定的试验程序或材料制造商的产品合格证确定的最小值。对于显示屈服点的
材料,该屈服点应代替屈服强度。屈服强度应以产生0.2%的残余变形来确定。

设计安全系数,SFD

最大额定载荷值,短吨

图1 设计安全系数与额定值的关系
5.8 剪切强度
为了进行包含剪切在内的各项计算,剪切屈服强度与拉伸屈服强度的比值应取0.58。
5.9 极端低温
最大额定载荷值应在室温条件下确定,并应在温度降至0 ºF (-18 ℃)时亦有效。
注: 除非本标准的附加要求有规定,否则,不推荐本标准所适用的设备在额定载荷下使用在0 ºF以下的温度。在
低温下使用时,许多钢材的冲击吸收特性较低,因此,应特别加以注意。
5.10 产品试验
为了保证设计计算的完整性,应采用在各方面能代表典型产品的实际尺寸产品(或其主承载件)进
行试验。对于设计原理相同而尺寸或额定值不同的系列产品,只需做一种规格的试验,即可证明计算方
法是否正确。若作试验产品的尺寸和额定值接近该系列产品的中间尺寸和额定值时,则其试验结果同样
可适用于该系列的所有产品。对下列变化应作承载试验:
a) 设计更改导致产品不同部位应力重新分布;
b) 设计更改导致产品应力级别更高;
c) 更改影响到产品的最大额定载荷值。
5.11 零(部)件试验
若试验装置的加载情况适用于组装产品中的单个零(部)件,则这些零(部)件可单独进行试验。
5.12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应以与实际作业相同的方式在相同的承载接触面上给设备(零部件)加载。
5.13 试验程序
5.13.1 试验产品应加载到最大额定载荷。在卸载后,应检查产品的预期设计功能,所有设备零部件的
预期设计功能不应因本次加载而削弱。
5.13.2 若试验产品的结构允许时,可在该试验产品预计高应力的各点上,贴应变片进行测试。
注: 推荐使用有限元分析法、模拟和脆性涂漆等方法确认应变片的合适位置。在关键区域,推荐采用三维应变片,
应变仪不需精确定向,便能确定剪切应力。
5.13.3 试验产品所施加的最大试验载荷应如下确定:

试验载荷 = 0.80 × R × SFD ,但不小于2R

式中:
R——计算的额定载荷值,单位为短吨;
4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SFD——采用的设计安全系数(见5.6)。
5.13.4 试验产品应加载至最大试验载荷。
注: 试验载荷宜仔细地予以施加,同时读取应变片数值并观察是否有屈服。必要时,试验产品可以多次加载,以
获得足够的试验数据。
5.13.5 载荷试验结束后,应拆开产品,并应仔细检查每个零部件的尺寸是否有永久变形的迹象。
5.14 额定载荷值的确定
注: 最大额定载荷值既可根据设计和应力分布计算来确定,亦可根据载荷试验所得到的数据来确定(见5.15)。
在额定载荷值下的应力不应超过5.7规定的许用值。在接触区域应允许有局部屈服。产品载荷试验
后,应变仪或其他合适方法测得的关键永久变形不应超过0.002 in/in。若应力超过许用值,则受影响的
零部件应重新设计,以获得所需的额定值。只有当分析确定的应力值不小于系列产品中一个产品载荷试
验期间观测到的应力值时,应力分布计算值才可用于设备额定载荷值的确定。
5.15 可供选择的试验程序和额定值计算
如果试验产品所用实际材料(同炉和同热处理批)的屈服强度和极限拉伸强度已被确定,则可以进
行破坏性载荷试验。
这可通过采用试验产品零件上切取的拉伸试样来进行,或从材料和(或)热处理供方提供的工厂试
验报告的资料中获得。
用以确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力学试验程序应按ASTM A 370《钢制品力学试验的方法与定义》有关试
验的材料类型(如铸件、锻件、棒材等)的要求。
然后,采用力学性能通过下列公式计算设备的额定值:

R=
(YS / TS )× LB ………………………………(1)
SFD
式中:
SFD——屈服强度设计安全系数;
YS——屈服强度,psi;
TS——极限拉伸强度,psi;
LB——破坏载荷,短吨;
B

R——额定值,短吨。
5.16 载荷试验装置
模拟试验产品上工作载荷所用的加载装置,应按ASTM E 4《试验机载荷验证》校准,以确保获得
规定的试验载荷。载荷超过400短吨(363公吨)的载荷试验装置,可通过A级校准装置验证,不确定度
小于2.5%。
试验装置应以与实际作业基本相同的方式在基本相同的承载接触面上给产品(零件)加载。产品(零
件)的所有加载设备的试验能力应予以验证。
5.17 天车和游车轴承额定值
天车和游车的轴承额定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NWr
Wb = …………………………………(2)
714
式中:
Wb——计算的天车和游车轴承额定值,短吨;
N——天车和游车上的滑轮数;
Wr——在转速100 rpm时,90%的轴承最短使用寿命为3 000 h时,单个滑轮轴承额定值,磅。
5.18 水龙头轴承额定值
水龙头轴承额定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

5
API Spec 8A
Wr
Ws = …………………………………(3)
1600
式中:
Ws——在转速100 rpm时,计算的主推力轴承额定值,短吨;
Wr——在转速100 rpm时,90%的轴承最短使用寿命为3 000 h时,主推力轴承额定值,磅。
5.19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作为主承载件,设计和制造应符合公认的轴承工业规范或标准或专利规范或标准。本标准
第4章和第5章的要求不适用于滚动轴承。
5.20 游车顶孔处承载额定值
规格等级不小于500短吨的游车顶部搬运构件,额定静载荷值应按照5.6中规定的安全系数来确定。
5.21 设计变更
当因设计或制造的任何更改而更改计算的额定载荷值时,则应按照本标准进行支持性的设计验证试
验。制造商应评价所有设计或制造更改,以确定是否影响计算的额定载荷值。该评价应形成文件。
5.22 记录
所有计算和试验的全部记录,应由制造商保存。在设备的用户或设备的实际潜在采购方要求时,制
造商应提供有关的计算、图样、试验或证实符合本标准所必需的其他支持性数据的详细审查资料。应当
清楚,该信息是专供用户或潜在的采购方用来核对API额定值,而不应要求制造商泄漏其保管的信息。

6 吊卡

带锥度台肩和直角台肩的对焊接头的钻杆吊卡,内径尺寸应符合表1A的规定。
套管和油管吊卡应适应于按照API Spec 5CT制造的套管和油管,内径尺寸应分别符合新表1B和表
1C的规定。
注: 油管加厚部分紧后面的外径允许公差,可能会影响卡瓦型吊卡。
表1A 钻杆吊卡孔径尺寸
1 2 3 4 5 6 7
钻杆规格 钻杆对焊接头
接头 和型式 锥形台肩 直角台肩 吊卡
代号 (所有质 颈部直径DTE1(最大) 吊卡孔径 颈部直径DSE2(最大) 吊卡孔径 标志
量及钢级) in mm in mm in mm in mm
3 3 9 21 3
NC 26(2 /8IF) 2 /8EU 2 /16 65.09 2 /32 65.47 * * 2 /8EU
7 7 3 9 3 3 7
NC 31(2 /8IF) 2 /8EU 3 /16 80.96 3 /32 83.34 3 /16 80.96 3 /8 87.73 2 /8EU
1 1 7 31 7 1 1
NC 38(3 /2IF) 3 /2EU 3 /8 98.43 3 /32 100.81 3 /8 98.43 4 /16 103.19 3 /2EU
1 7 31 7 1
NC 40(4 FH) 3 /2EU 3 /8 98.43 3 /32 100.81 3 /8 98.43 4 /16 103.19
3 9 1 5
NC 40(4 FH) 4 IU 4 /16 106.36 4 /32 108.74 4 /8 104.78 4 /16 109.54 4 IU
1 25 1 13
NC 46(4 IF) 4 EU 4 /2 114.30 4 /32 121.44 4 /2 114.30 4 /16 122.24
1 11 25 5 13
4 /2IU 4 /16 119.06 4 /32 121.44 4 /8 117.48 4 /16 122.24 4 EU
1 11 25 5 13 1
4 /2IEU 4 /16 119.06 4 /32 121.44 4 /8 117.48 4 /16 122.24 4 /2IU
1 1 11 25 5 13 1
4 /2 FH 4 /2IU 4 /16 119.06 4 /32 121.44 4 /8 117.48 4 /16 122.24 4 /2IEU
1 11 25 5 13
4 /2IEU 4 /16 119.06 4 /32 121.44 4 /8 117.48 4 /16 122.24
1 1 1 5 1
NC 50(4 /2IF) 4 /2EU 5 127.00 5 /4 133.35 5 127.00 5 /16 134.94 4 /2EU
1 1 1 5
5 IEU 5 /8 130.18 5 /4 133.35 5 /8 130.18 5 /16 134.94 5 IEU
1 1 1 1 5
5 /2 FH 5 IEU 5 /8 130.18 5 /4 133.35 5 /8 130.18 5 /16 134.94
1 1 11 13 11 7 1
5 /2 FH 5 /2IEU 5 /16 144.46 5 /16 147.64 5 /16 144.46 5 /8 149.23 5 /2IEU
5 15 1 5
6 /8 FH 6 IEU 6 /16 175.02 7 /32 178.66 6 /8IEU

6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注: 孔径尺寸相同的吊卡均属同类吊卡。
*
不生产。
1
DTE尺寸根据API Spec 7。
2
DSE尺寸根据API Spec 7。
表1B 套管吊卡孔径尺寸
套管 吊卡孔径
1
外径“D” 顶径“TB”
B 底径“BB”2
B

in mm in mm in mm
1
4 /2 114.30 4.594 116.69 4.594 116.69
4 3/4 120.65 4.844 123.04 4.844 123.04
5 127.00 5.125 130.18 5.125 130.18
1
5 /2 139.70 5.625 142.88 5.625 142.88
3
5 /4 146.05 5.875 149.23 5.875 149.23
6 152.40 6.125 155.58 6.125 155.58
5
6 /8 168.28 6.750 171.45 6.750 171.45
7 177.80 7.125 180.98 7.125 180.98
5
7 /8 193.68 7.781 197.64 7.781 197.64
3
7 /4 196.85 7.906 200.81 7.908 200.81
5
8 /8 219.08 8.781 223.04 8.781 223.04
9 228.60 9.156 232.56 9.156 232.56
5
9 /8 244.48 9.781 248.44 9.781 248.44
7
9 /8 250.83 10.031 254.79 10.031 254.79
3
10 /4 273.05 10.938 277.83 10.938 277.83
3
11 /4 298.45 11.938 303.23 11.938 303.23
7
12 /8 327.03 13.063 331.80 13.063 331.80
3
13 /8 339.73 13.563 344.50 13.563 344.50
5
13 /8 346.08 13.813 350.85 13.813 350.85
14 355.60 14.203 360.76 14.203 360.76
16 406.40 16.219 411.96 16.219 411.96
18 5/8 473.08 18.875 479.43 18.875 479.43
20 508.00 20.281 515.14 20.281 515.14
1
21 /2 546.10 21.781 553.24 21.781 553.24
22 558.80 22.281 565.94 22.281 565.94
24 609.60 24.313 617.55 24.313 617.55
1
24 /2 622.30 24.813 630.25 24.813 630.25
26 660.40 26.344 669.14 26.344 669.14
27 685.80 27.344 694.54 27.344 694.54
28 711.20 28.359 720.32 28.359 720.32
30 762.00 30.375 771.53 30.375 771.53
32 812.80 32.391 822.73 32.391 822.73
36 914.40 36.438 925.53 36.438 925.53
注 1:底孔“BB”供选择,某些吊卡设计无底孔。
B

注 2:套管吊卡孔径考虑到套管外径公差+1%,-0.5%。当包括圆周焊缝在内的套管直径在标准公差范围之内时,
可以采用这些孔径。

7
API Spec 8A
注 3:套管外部与吊卡或一个、多个卡瓦可能接触的区域的纵向焊缝、圆周焊缝、螺旋焊缝应打磨平整。
1
当孔径≤10 in时,公差为±1/64 (±0.40);
当 10 in<孔径≤20 in时,公差为+1/32, -1/64 (+0.79, -0.40);
当孔径>20 in时,公差为+1/16, -1/32 (+1.59, -0.79)。
2
当孔径≤10 in时,公差为+1/32, -1/64 (+0.79, -0.40);
当 10 in<孔径≤20 in时,公差为+1/16, -1/64 (+1.59, -0.40);
当孔径>20 in时,公差为+1/16, -1/32 (+1.59, -0.79)。

见注

表1C 油管吊卡孔径尺寸
油管 不加厚油管 外加厚油管

外径“D” 接箍外径“W” 顶径“TB” B 底径“BB” 接箍外径“W”加厚外径“D4” 顶径“TB”


B B 底径“BB” B

+1/32 +0.79 +1/32 +0.79


1 1
± /64 ±0.40 -1/64 -0.40 ± /64 ±0.40 -1/64 -0.40
in mm in mm in mm in mm in mm in mm in mm in mm
1.050 26.67 1.313 33.35 1.125 28.58 1.125 28.58 1.660 42.16 1.315 33.40 1.422 36.12 1.422 36.12
1.315 33.40 1.660 42.16 1.390 35.31 1.390 35.31 1.900 48.26 1.469 37.31 1.578 40.08 1.578 40.08
1.660 42.16 2.054 52.17 1.734 44.04 1.734 44.04 2.200 55.88 1.812 46.02 1.922 48.82 1.922 48.82
1.900 48.26 2.200 55.88 1.984 50.39 1.984 50.39 2.500 63.50 2.094 53.19 2.203 55.96 2.203 55.96
3
2 /8 60.33 2.875 73.03 2.453 62.31 2.453 62.31 3.063 77.80 2.593 65.89 2.703 68.66 2.703 68.66
2 7/8 73.03 3.500 88.90 2.953 75.01 2.953 75.01 3.668 93.17 3.094 78.59 3.203 81.36 3.203 81.36
1
3 /2 88.90 4.250 107.95 3.578 90.88 3.578 90.88 4.500 114.30 3.750 95.25 3.859 98.02 3.859 98.02
4 101.60 4.750 120.65 4.078 103.58 4.078 103.58 5.000 127.00 4.250 107.95 4.359 110.72 4.359 110.72
1
4 /2 114.30 5.200 132.08 4.593 116.66 4.593 116.66 5.563 141.30 4.750 120.65 4.859 123.42 4.859 123.42
注意:不加厚油管不得使用外加厚油管吊卡。
注: 底孔“BB”供选择,某些吊卡设计无底孔。
B

见注

8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7 旋转水龙头

7.1 旋转水龙头压力试验
7.1.1 样机试验
旋转水龙头样机总成应进行静水压试验。
7.1.2 铸件
旋转水龙头液压循环系统的所有铸件,在生产时应做压力试验。该试验压力应在铸件上标明。
7.1.3 试验压力
工作压力≤5 000 psi时,试验压力是工作压力的二倍;工作压力>大于5 000 psi时,试验压力是工
作压力的1.5倍。
7.2 水龙头鹅颈管连接
7.2.1 尺寸
鹅颈管中心线与垂直线之间的角度应为15°。水龙头鹅颈管连接规格应为2 in、2 1/2 in、3 in、3 1/2 in、
4 in或5 in的管线管公称尺寸,由采购单规定(见图2)。
7.2.2 螺纹
鹅颈管连接的螺纹应为管线管内螺纹,并符合API Spec 5B《套管、油管和管线管螺纹的加工、测
量和检验》。
7.2.3 鹅颈管连接标志
符合本标准的旋转水龙头鹅颈管连接,应按下例所示标志螺纹的规格和型式:
3 API LP THD
(其他标志要求见第10章)
7.3 旋转水龙头转换接头连接
7.3.1 旋转水龙头下端连接应可采用 API 量规测量,并应与 API 连接可互换。
7.3.2 连接应符合 API Spec 7 规定的适用要求(包括测量和标志要求)。
7.4 旋转钻井水龙带安全链条附件
2 in及更大尺寸的鹅颈管连接的水龙头,应配一个孔径为1 1/8 in的合适吊耳,以便与链条的挂钩相
配合,链条的断裂强度为16 000 lb。

8 提升滑轮

8.1 滑轮直径
滑轮外圆直径为D,如图3所示。滑轮直径应按API RP 9B《油田用钢丝绳的应用、维护和使用的推
荐作法》规定的推荐作法确定(如可行时)。
8.2 钻井和下套管钢丝绳用滑轮
钻井和下套管钢丝绳用滑轮的绳槽应按采购方规定的钢丝绳规格制作。槽底半径R见表2,所对圆
弧角为150°。槽两侧应与弧底相切。槽总深度最小值应为1.33d,最大值应为1.75d,其中d为钢丝绳公
称直径,如图3所示。
8.3 捞砂钢丝绳用滑轮
捞砂绳用滑轮的绳槽应按采购方规定的钢丝绳规格制作。槽底半径R见表2,所对圆弧角为150°。
槽两侧应与弧底相切。槽总深度最小值应为1.75d,最大值应为3d,d为钢丝绳公称直径(见图3详图B)。
8.4 标志
符合本标准的滑轮,应标志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滑轮绳槽规格尺寸和滑轮外径。这些标志应铸在
或用钢印打在滑轮外缘的侧面上。
示例 :绳槽为 1 1/8 in的 36 in滑轮,应标志为:
AB CO 29 1 1/8 Specification 8A 36
注: 滑轮绳槽的测量方法和磨损滑轮数据的详细资料,见API RP 9B。

9
API Spec 8A
9 接触表面半径

图4A、图4B、图5和表3A、表3B给出了提升工具接触表面的推荐半径。这些推荐半径用于钻井用
提升工具和油管吊钩,而不用于所有其他修井工具。

鹅颈管

管线管内螺纹

管线管外螺纹

旋转钻井水龙带

API 标准
水龙头中心管 旋转连接
LH

水龙头转换接头
API 标准
旋转连接
LH

注 1:管接头和鹅颈管之间不得在现场焊接。
注 2:在鹅颈管和旋转水龙带之间,采用的管接头的能力宜足以与鹅颈管的承压能力相匹配。装配时应先对接头进
行适当的清洗润滑,然后施以足够扭矩旋紧,以保证合适的装配连接。
图2 旋转水龙头连接

10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表2 新的和修复的滑轮槽底半径
钢丝绳公称直径 最小槽底半径 最大槽底半径

in mm in mm in mm
0.250 6.5 0.134 3.40 0.138 3.51
0.313 8 0.167 4.24 0.172 4.37
0.375 9.5 0.199 5.05 0.206 5.23
0.438 11 0.232 5.89 0.241 6.12
0.500 13 0.265 6.73 0.275 6.99
0.563 14.5 0.298 7.57 0.309 7.85
0.625 16 0.331 8.41 0.344 8.74
0.750 19 0.398 10.11 0.413 10.49
0.875 22 0.464 11.79 0.481 12.22
1.000 26 0.530 13.46 0.550 13.97
1.125 29 0.596 15.14 0.619 15.72
1.250 32 0.663 16.84 0.688 17.48
1.375 35 0.729 18.52 0.756 19.20
1.500 38 0.795 20.19 0.825 20.96
1.625 42 0.861 21.87 0.894 22.71
1.750 45 0.928 23.57 0.963 24.46
1.875 48 0.994 25.25 1.031 26.19
2.000 52 1.060 26.92 1.100 27.94
2.125 54 1.126 28.60 1.169 29.69
2.250 58 1.193 30.30 1.238 31.45
2.375 60 1.259 31.98 1.306 33.17
2.500 64 1.325 33.66 1.375 34.93
2.625 67 1.391 35.33 1.444 36.68
2.750 71 1.458 37.03 1.513 38.43
2.875 74 1.524 38.71 1.581 40.16
3.000 77 1.590 40.39 1.650 41.91
3.125 80 1.656 42.06 1.719 43.66
3.250 83 1.723 43.76 1.788 45.42
3.375 86 1.789 45.44 1.856 47.14
3.500 90 1.855 47.12 1.925 48.89
3.750 96 1.988 50.50 2.063 52.40
4.000 103 2.120 53.85 2.200 55.88
4.250 109 2.253 57.23 2.338 59.39
4.500 115 2.385 60.58 2.475 62.87
4.750 122 2.518 63.96 2.613 66.37
5.000 128 2.650 67.31 2.750 69.85
5.250 135 2.783 70.69 2.888 73.36
5.500 141 2.915 74.04 3.025 76.84
5.750 148 3.048 77.42 3.163 80.34
6.000 154 3.180 80.77 3.300 83.82
注: 对于表中未列的直径大于0.375 in(9.5 mm)的钢丝绳,槽底半径按下式计算:

11
API Spec 8A
最小新的绳槽半径=钢丝绳公称半径-6%;最大的绳槽半径=钢丝绳公称半径+10%。

1.75d 最大

1.33d 最小

1.75d 最小
3.0d 最大
槽底面直径DT

槽底面直径DT
钻井和下套管钢丝绳用滑轮 捞砂钢丝绳用滑轮
详图 A 详图 B

图3 滑轮槽
表3A 提升工具接触表面的推荐半径(i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游车提环和大钩提环 大钩和水龙头提环 吊环上耳和大钩连接耳 吊环下耳和吊卡连接耳
额定值
(见图4A) (见图4B) (见图5) (见图5)
A1 A2 B1
B B2
B E1 E2 F1 F2 C1 C2 D1 D2 G1 G2 H1 H2
短吨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25~40 2 3/4 2 3/4 3 1/4 3 2 1 1/2 3 3 1 1/2 1 1/4 1 1/4 7
/8 1 2
3 3 1 3 1 1 1 1 1 7
41~65 2 /4 2 /4 3 /4 3 2 1 /4 3 /2 3 /2 2 /2 2 /2 1 /4 /8 1 2
3 3 1 1 1 1 1 1
66~100 2 /4 2 /4 3 /4 3 2 /4 2 4 4 2 /2 2 /2 1 /2 1 /8 1 2

101~150 2 3/4 2 3/4 3 1/4 3 2 1/2 2 1/4 4 1/2 4 1/2 2 1/2 2 1/2 1 1/2 1 1/8 15
/16 1 1/2 2 2
1 3 1 1 1 3 3 7 7 3
151~250 4 4 3 /4 3 2 /4 2 /2 4 /2 4 /2 4 4 1 /4 1 /8 1 /32 1 /8 2 /4 2 3/4
251~350 4 4 3 1/4 3 3 2 3/4 4 1/2 4 1/2 4 4 1 3/4 1 3/8 1 15/32 1 7/8 2 3/4 2 3/4

351~500 4 4 3 1/2 3 1/4 3 1/2 3 1/4 4 1/2 4 1/2 4 4 3/4 2 1/4 1 3/8 1 7/8 2 3 1/4 3 1/4
501~650 4 4 3 1/2 3 1/4 3 1/2 3 1/4 4 1/2 4 1/2 4 4 3/4 2 1/4 1 7/8 2 1/4 2 3/8 5 5

651~750 6 6 3 1/4 3 1/4 4 1/4 4 4 1/2 4 1/2 4 5 2 1/2 2 1/2 2 1/4 2 3/8 5 5

751~1 000 6 6 6 1/4 6 5 1/4 5 5 5 4 1/2 5 3 2 3/4 2 3/4 2 7/8 6 1/4 6 1/4

12
表3B 提升工具接触表面的推荐半径(m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游车提环和大钩提环 大钩和水龙头提环 吊环上耳和大钩连接耳 吊环下耳和吊卡连接耳


额定值
(见图4A) (见图4B) (见图5) (见图5)

A1 A2 B1 B2 E1 E2 F1 F2 C1 C2 D1 D2 G1 G2 H1 H2
公吨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最大 最小 最小 最大

22.7~36.3 69.85 69.85 82.55 76.20 50.80 38.10 76.20 76.20 38.10 38.10 31.75 22.23 25.40 50.80

37.2~59 69.85 69.85 82.55 76.20 50.80 44.45 88.90 88.90 63.50 63.50 31.75 22.23 25.40 50.80

59.9~91 69.85 69.85 82.55 76.20 57.15 50.80 101.60 101.60 63.50 63.50 38.10 28.58 25.40 50.80

91.7~136 69.85 69.85 82.55 76.20 63.50 57.15 114.30 114.30 63.50 63.50 38.10 28.58 23.82 38.10 50.80 50.80

137.1~227 101.60 101.60 82.55 76.20 69.85 63.50 114.30 114.30 101.60 101.60 44.45 34.93 30.96 47.63 69.85 69.85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227.9~318 101.60 101.60 82.55 76.20 76.20 69.85 114.30 114.30 101.60 101.60 44.45 34.93 37.31 47.63 69.85 69.85

318.7~454 101.60 101.60 88.90 82.55 88.90 82.55 114.30 114.30 101.60 120.65 57.15 47.63 47.63 50.80 82.55 82.55

454.9~591 101.60 101.60 88.90 82.55 88.90 82.55 114.30 114.30 101.60 120.65 57.15 47.63 57.15 60.32 127.00 127.00

591.1~681 152.40 152.40 88.90 82.55 107.95 101.60 114.30 114.30 101.60 127.00 63.50 63.50 57.15 60.32 127.00 127.00

681.9~908 152.40 152.40 158.75 152.40 133.35 127.00 127.00 127.00 114.30 127.00 76.20 69.85 69.85 73.03 158.75 158.75

13
API Spec 8A

游车提环

大钩提环

图4A 游车提环和大钩提环接触表面半径(见表3A和表3B)

大钩

大钩提环

图4B 大钩和水龙头提环接触表面半径(见表3A和表3B)
14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吊环下耳

大钩连接耳

“G1”
“H1”

“H2”

吊环上耳
“G2”
吊卡连接耳

图5 吊环和大钩、吊卡连接耳接触表面半径(见表3A和表3B)

10 标志

10.1 API 会标的使用


只有API授权的制造商,才可以使用API会标。API会标使用的规定见附录A。
注: 本规范的用户宜认识到不再有产品标志API会标的要求。API继续许可在本规范涉及的产品上使用API会标,
但由学会工作人员单独进行本规范的管理。会标使用表述的政策见本标准附录A。不允许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
会标。
10.2 产品标志
按本标准提供的每项提升设备,应标志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本标准规定的额定值标志和
Specification 8A。
注: 制造商可选择使用附加标志。
10.3 额定值标志
按本标准设计和制造的各项提升设备,应标志最大额定载荷值,该值不超过按本标准所确定的额定
值。
示例 :额定值为 650 短吨的游车,应标志为:
AB CO 650 Specification 8A
10.4 吊卡标志
除了10.2规定的标志外,钻杆吊卡还应标志下列内容:
表1A第2栏的钻杆规格和型式。
10.5 游车顶盖孔眼标志
额定值不小于650短吨的游车的顶部搬运构件附近,应标志符合10.7的标志,以表明按本标准额定
载荷值规定所确定的总承载能力(包括游车)。
10.6 游车顶盖孔眼标志

15
API Spec 8A
对于具有多种用途附件的总成,例如起下油管用滑车、游车大钩等,每件均应单独标志其最大额定
载荷值。
10.7 标志方法
标志应为设备整体的一部分或应打印在设备上,或应标在设备上固定的金属铭牌上。整体或打印的
标志高度至少应为3/8 in。金属铭牌上的标志高度至少应为3/16 in。

11 无损检测

制造商应具有合理的书面无损检测规程,以确保按本标准制造的设备适用于其预期的用途。

12 附加要求

只有当采购方在问询、合同或订单中规定时,才应采用下列一项或多项附加要求。这些附加要求的
详细条款应由采购方和制造商共同商定。
12.1 S1—磁粉检测
设备主承载件的所有可接近表面,应采用符合ASTM E 709《磁粉检验的推荐作法》要求的磁粉检
验方法或技术进行检验。验收极限应由制造商和采购方协商决定。
12.2 S2—液体渗透检验
设备主承载件的所有可接近表面,应采用符合ASTM E 165《液体渗透检验方法的推荐作法》要求
的液体渗透检验方法或技术进行检验。验收极限应由制造商和采购方协商决定。
12.3 S3—超声波检测
设备的主承载件应根据相应的ASTM标准进行检验。检验范围、检验方法和验收依据应由制造商和
采购方协商决定。
12.4 S4—射线检测
设备的主承载件应采用γ射线或χ射线进行检验。所采用的程序应符合ASTM标准或其他国家公认的
标准,该标准包括了经检验产品(铸件、锻件、棒材、板材等)的超声波检验。检验范围、检验方法和
验收依据应由制造商和采购方协商决定。
12.5 S5—可追溯性
制造商应具有设备的主承载件的化学分析、热处理和力学性能试验的报告。
12.6 S6—焊接
构件的所有焊接应采用按下列标准和(或)其它国家标准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进行:
a) ASME IX;
b) AWS D1.1;
c) ASTM A 488。
这种焊接只能由按上述标准鉴定合格的焊工或焊接操作人员进行。
未列入上述标准的母材的焊接工艺,应单独地或根据可焊性、拉伸性能或成分分组进行评定。
12.7 S7—极低温度
预期在0 ℉以下作业的设备的可行性应由制造商和采购方协商决定。
12.8 S8—其他附加要求
任何附加要求应经制造商和采购方协商同意。
12.9 S9—背孔应力释放结构(水龙头中心管内螺纹连接的应力释放结构)
当采购方要求时,背孔内螺纹应力释放结构应作为7.3旋转水龙头转换接头连接的附加要求。连接
应符合API Spec 7中有关钻铤背孔内螺纹应力释放结构所规定的相应要求。

16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API 会标的使用

A.1 标志

下列标志要求适用于在本规范涵盖的产品上使用API会标的持有许可证的制造商。

A.2 滑轮标志

符合本标准的滑轮,应标志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滑轮绳槽规格尺寸、API许可证编号、API会标
和制造日期及滑轮外径。这些标志应铸在或用钢印打在滑轮外缘的侧面上。
示例 :绳槽为 1 1/8 in的 36 in滑轮,应标志为:
AB CO 1 1/8 8A XXXX.X 月-年 36

A.3 产品标志

按本标准提供的每项提升设备,应标志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规定的额定值标志或等级代号标志。
此外,当授权的制造商标志所有提升设备时,可以在API许可证编号和制造日期之间标上API会标。制
造商可选择使用附加标志。
示例 :额定值为 650 短吨的游车,应标志为:
AB CO 650 8A XXXX.X 月-年

17
修改单 1
2001 年 5 月
2001 年 11 月生效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Hoisting Equipment

API Spec 8A
1997 年 12 月 第 13 版
生效日期:1998 年 5 月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修改单 1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修改单 1

第5页,表1A
第4栏,NC 40 (4 FH)钻杆对焊接头,锥形台肩,吊卡孔径,公制尺寸应为“108.74”,而不是“101.86”。

第6页,表1B
更换整个表。
表1B 套管吊卡孔径尺寸
套管 吊卡孔径
1
外径“D” 顶径“TB”
B 底径“BB”2
B

in mm in mm in mm
1
4 /2 114.30 4.594 116.69 4.594 116.69
3
4 /4 120.65 4.844 123.04 4.844 123.04
5 127.00 5.125 130.18 5.125 130.18
1
5 /2 139.70 5.625 142.88 5.625 142.88
3
5 /4 146.05 5.875 149.23 5.875 149.23
6 152.40 6.125 155.58 6.125 155.58
5
6 /8 168.28 6.750 171.45 6.750 171.45
7 177.80 7.125 180.98 7.125 180.98
5
7 /8 193.68 7.781 197.64 7.781 197.64
3
7 /4 196.85 7.906 200.81 7.908 200.81
5
8 /8 219.08 8.781 223.04 8.781 223.04
9 228.60 9.156 232.56 9.156 232.56
9 5/ 8 244.48 9.781 248.44 9.781 248.44
9 7/ 8 250.83 10.031 254.79 10.031 254.79
3
10 /4 273.05 10.938 277.83 10.938 277.83
3
11 /4 298.45 11.938 303.23 11.938 303.23
7
12 /8 327.03 13.063 331.80 13.063 331.80
3
13 /8 339.73 13.563 344.50 13.563 344.50
5
13 /8 346.08 13.813 350.85 13.813 350.85
14 355.60 14.203 360.76 14.203 360.76
16 406.40 16.219 411.96 16.219 411.96
5
18 /8 473.08 18.875 479.43 18.875 479.43
20 508.00 20.281 515.14 20.281 515.14
21 1/2 546.10 21.781 553.24 21.781 553.24
22 558.80 22.281 565.94 22.281 565.94
24 609.60 24.313 617.55 24.313 617.55
1
24 /2 622.30 24.813 630.25 24.813 630.25
26 660.40 26.344 669.14 26.344 669.14
27 685.80 27.344 694.54 27.344 694.54
28 711.20 28.359 720.32 28.359 720.32
30 762.00 30.375 771.53 30.375 771.53

1
API Spec 8A

32 812.80 32.391 822.73 32.391 822.73


36 914.40 36.438 925.53 36.438 925.53
注 1:底孔“BB”供选择,某些吊卡设计无底孔。
B

注 2:套管吊卡孔径考虑到套管外径公差+1%,-0.5%。当包括圆周焊缝在内的套管直径在标准公差范围之内时,
可以采用这些孔径。
注 3:套管外部与吊卡或一个、多个卡瓦可能接触的区域的纵向焊缝、圆周焊缝、螺旋焊缝应打磨平整。
1
当孔径≤10 in时,公差为±1/64 (±0.40);
当 10 in<孔径≤20 in时,公差为+1/32, -1/64 (+0.79, -0.40);
当孔径>20 in时,公差为+1/16, -1/32 (+1.59, -0.79)。
2
当孔径≤10 in时,公差为+1/32, -1/64 (+0.79, -0.40);
当 10 in<孔径≤20 in时,公差为+1/16, -1/64 (+1.59, -0.40);
当孔径>20 in时,公差为+1/16, -1/32 (+1.59, -0.79)。

第7页,表1C
不加厚油管和外加厚油管的顶径公差“+1.64”改成“±1/64”。
外加厚油管外径1.050:接箍外径“W”尺寸“1.680”改成“1.660”。
外加厚油管外径4:顶径和底径公制尺寸“110.74”改成“110.72”。

第11页,图3:
详图A:“1.33d最大”应为“1.33d最小”。
详图B:“1.75d最大”应为“1.75d最小”。

第13页,图5:
更换整个图。

吊环下耳

大钩连接耳

“G1”
“H1”

“H2”

吊环上耳
“G2”
吊卡连接耳

图5 吊环和大钩、吊卡连接耳接触表面半径(见表3A和表3B)

2
钻井和采油提升设备规范 修改单 1

第15页:
增加12.9 S9—水龙头中心管内螺纹连接的应力释放结构,如下:
12.9 S9—背孔应力释放结构
当采购方要求时,背孔内螺纹应力释放结构应作为7.3旋转水龙头转换接头连接的附加要求。连接
应符合API Spec 7中有关钻铤背孔内螺纹应力释放结构所规定的相应要求。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