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64

透过法国大选看今日法国政治之困局

透过法国大选看今日法国政治之困局

杜佳澍

【摘要】2017 年法国大选已落幕,但通过大选暴露出来的法国现今政坛的种种弊端
却引人深思:制度性腐败问题,左右两党轮换当政的政治格局分崩离析,传统法兰西总
统形象没落等等。对以上问题的解析,不仅有利于全面回顾这次大选,更重要的是透过
大选深刻认识法国今日政坛的种种困局,对法国未来政治局势的走势也有一定的预见意
义。
[Résume] L’élection de 2017 est déjà finie en France, les insuffisances mises au jour
dans la scène politique actuelle à travers l’élection donnent à réfléchir : la corruption
institutionnelle, la dislocation de l’alternance au pouvoir des partis de gauche et de droit, le
déclin de l’image traditionnelle du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et bien d’autres. L’analyse de
ces problèmes permet non seulement d’avoir un aperçu général de cette élection mais aussi de
mieux connaître la situation difficile sur le plan politique et de prévoir l’avenir de la situation
politique en France.
【关键词】法国大选 制度性腐败 法国总统形象 网络媒体介入

一、引言

为期数月的法国大选以“前进党①”候选人马克龙获胜落下帷幕。作为法国第五共
和国一次历史性的总统选举,这次大选的结果揭开了法国以及欧盟发展的新篇章。一方
面法国左右两党轮换当政的传统政治格局分崩离析,另一方面,39 岁的新总统马克龙一
边高呼“反体制”,一边坚守欧洲一体化的传统价值观,决心着手解决法国以及欧洲的沉
疴旧病。新总统的改革是否有成效,需要时间告诉我们答案。
回头再看大选过程中的种种波折: 党派博弈难分伯仲,各候选人之间竞争激烈,最
终 11 名候选人②的数目创下法国近几次大选参选人数之最。左派第一大党社会党内部,


法国共和前进党(La République en Marche,缩写为 REM)是一个法国中间派政党,由埃马纽
埃尔·马克龙于 2016 年 4 月 6 日在亚眠创建。

11 名候选人分别为 : 娜塔莉·阿尔托(Nathalie Arthaud,法国工人斗争党);弗朗索瓦·阿塞
利诺(François Asselineau,法国共和联盟党 );雅克·舍米纳德(Jacques Cheminade,团结进步党);
尼古拉·杜邦-艾尼昂(Nicolas Dupont-Aignan,法兰西崛起党);弗朗索瓦·菲永(法国共和党):伯
64
65
法国研究 2018 年第 1 期

候选人前教育部长阿蒙与左翼阵营初选即落败的前总理瓦尔斯之间政见分歧巨大,不可
调和,使整个社会党①内部面临分裂为两派的危险。右派大党共和党②候选人菲永深陷“空
饷门”丑闻泥潭,党内临阵换将的呼声不断,而老牌政治家阿兰▪于贝③心灰意冷,受到
排挤未能成为候补参选人。极右翼代表玛丽▪勒庞④借经济危机、恐怖袭击、移民问题等
社会问题造势,大兴民粹主义,一路高歌猛进。在共和党,社会党两党深陷各类纷争,
拿不出切实措施挽救法国社会经济危机之际,“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提出改革旧制度,
发展自由资本主义的竞选纲领,回应了民意,支持率一路攀升。但他“独立候选人”的
头衔也打破了法国历届大选左右派轮番坐庄的传统政治局面,他的当选更标志着法国进
入了多党混合执政的新时代。可见,大选的种种纷争不仅体现了各路候选人角逐之激烈,
更投射出当今法国政坛的种种困局,不禁引起我们驻足思考,深入研究。

二、制度性腐败问题

法国大选期间,法国《鸭鸣报》曝光传统右派共和党候选人菲永雇其妻和子女,以
国会议员助理的身份支薪,涉嫌“吃空饷”。丑闻一出,新闻报道铺天盖地; 司法立案调
查,搜查,传讯,取证,依次展开。共和党内部也出现了“临阵换将”的呼声; 菲永本

努瓦·阿蒙(Benoît Hamon,法国社会党);让·拉萨尔(Jean Lassalle,中间派独立候选人);玛丽娜·勒


庞(国民阵线主席);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法国前进党);让-吕克·梅朗雄(左翼阵线);费利佩·普
图(Philippe Poutou,新反资本主义党)。

社会党(法语:Parti socialiste,缩写为 PS)是法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也是法国最大的中左
翼政党,社会党国际、欧洲社会党成员。该党自称社会主义政党,与右翼的共和党为法国当代的两大
主要政党。

共和党(法语:Les Républicains,缩写为 LR)是法国的主要政党之一,共和党成立于 2015 年
5 月 30 日,前身是人民运动联盟。共和党是一个戴高乐主义、保守主义及基督教民主主义的亲欧盟政
党,主要获天主教徒、东北部农民及中产阶级的支持。

阿兰·于贝,希拉克执政时期法国总理,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关系亲密,是其心腹助手,甚至
被希拉克的女儿称作“父亲的大儿子”。希拉克对于贝非常赏识、有伯乐之恩,几次公开称:“于贝是
我们当中最优秀的。”希拉克任巴黎市长时,于贝是他的副市长;希拉克竞选法国总统成功后,于贝成
为政府总理。1999 年,希拉克和于贝受到“贪污、滥用公共财产、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指控和调查。
最终,希拉克因享受总统司法豁免权而免遭起诉。而他的心腹助手阿兰·于贝罪名成立,被判处十八
个月缓刑,剥夺被选举资格十年。于贝一度被舆论视为下届总统大选最佳候选人。不少政界人士,甚
至普通法国民众都为正值“政治盛年”的于贝扼腕叹息。有人认为于贝不过是庞大黑暗体系的替罪羊。

让-玛丽·勒庞是极右政党“国民阵线”前主席老勒庞之女,是“国民阵线”的第 2 任领导人。其父亲
创建的 “国民阵线”建党宗旨是宣扬纳粹主张,鼓吹反犹主义。玛丽.勒庞将她父亲创建的政党改造为
接近主流的政党,基本杜绝了纳粹主张、反犹主义,将老勒庞的种族主义变成了排外主义。勒庞是反
移民、经济保守主义、法国脱离欧盟和北约的支持者。
65
66
透过法国大选看今日法国政治之困局

人却不甘示弱地绝地反击,上电视讨清白,召开群众集会,更将公众视线引向“政治阴
谋”的迷雾中。一时间各路消息甚嚣尘上。在尘埃落地的今天,我们回头再看这一事件,
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
法国国会分国民议会(Assemblée nationale)和参议院(Sénat)两部分。目前,国民议会
577 名议员共有 2000 名助理,参议院 384 名参议员共有 1000 名助理。这些助理主要从
事文职工作,并协助处理议员与新闻媒体和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络。根据法令,议员每个
月可以处置 9500 欧的经费,用于发放助理们的工资。而在法律中并没有任何规定禁止议
员雇佣家属担任助理职位。
在欧美政治体系中,国会议员雇佣助理帮助其处理日常工作是合法的。但像法国政
坛默许政客雇佣亲属担任助理职位,将“任人唯亲”合法化,这也是法国政坛的一大特
色。法国政坛因此一直存在许多公私不分的灰色地带。据法新社报道①,约 15%的国会
议员以及 30%以下的参议员招聘家属担任助理。虽然从 1997 年起,法律规定每位助理
薪酬不超过议员每月可处置经费的一半,即 4750 欧。但这一数目也远远超过了最低工资
1480 欧,一般就业人员起薪 2000 多欧的法国社会普遍工资水平。除此以外,议员的各
项福利也颇为丰厚。议员的津贴分为三部分,议员基本津贴(Indemnité parlementaire base)、
住房津贴(Indemnité résidence)、职位津贴(Indemnité de fonction)。在此基础上,住房津贴
占基本津贴的 3%,职位津贴为前两者总和的四分之一。2016 年 7 月起,一名国民议会
议员的基本津贴为 5500 欧,加上住房和职位津贴,其净月津贴收入约为 700 欧。
此外,议员还享有一笔称之为“议员任期各项花销 职务花费”的津贴 (IRFM
Indemnité représentative frais de mandat)。根据现行规定,参议员的这一收入为 6000 欧,
国民议会议员为 5800 欧。在法国社会,这一收入饱受争议,原因归为两点 : 其一、来
源无依据。议员除了上述基本收入以外,已经享受到了许多花式福利。例如全年报销其
乘坐的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火车一等座费用,报销 80 次往返巴黎和议员选区的国
内往返机票以及 12 次国际往返机票,报销 5 部手机全年通话套餐以及和其选区联系的固
定电话,网络,邮件费用等。可见,议员在交通,通讯,住宿,餐饮等方方面面已享有
了优越的待遇。不禁引人发问 IRFM 津贴是否多余。其二、在执行过程中,IRFM 津贴
也缺乏相应的监督体系。根据规定,议员只需在每年的 1 月 31 号递交一份书面承诺书,
保证这笔经费的使用无违法行为,并没有司法机构的监督和财务审核。
可见作为一个民意代表,法国国会议员、参议员每月可自由支配近万欧元纳税人税
款,享受各种隐形福利,还可以合法地雇佣妻儿工作。福利名目众多,公私不分,缺乏
相应监督体系,这些问题构成了法国政坛的灰色地带。西方三权分立的议会制度一直以
民主优越性自居,但是在法国却无法杜绝制度性的腐败。菲永的“空饷门”事件就是制
度性腐败的产物。它也为法国政坛敲响了警钟,制度不合理和滋生腐败两者间联系紧密。
想要在根本上根除法国政坛的腐败行为,必须从制度入手,对体制中的顽疾进行大刀阔
斧的改革。


参见 http://www.oushinet.com/europe/france/20170202/253932.html
66
67
法国研究 2018 年第 1 期

三、 党派分裂

在上述菲永“空饷门”曝光以后,所属右派共和党着力寻求顶替菲永的方案。这其
中呼声最高的就是由老牌政客阿兰▪于贝接任菲永候选人之位。作为前总统希拉克的心腹
重臣,于贝在党内威望极高,在其担任波尔多市长期间,大兴民生工程,修建波尔多轻
轨,举办“波尔多红酒节”、“河流节”,成功塑造波尔多红酒之都和旅游胜地的形象。3
月 6 日法国 BFM 电视台报道①,于贝在采访中断然拒绝成为替补候选人的提议。他更用
词严厉指出目前右派深陷派系斗争的泥潭中,已经烂到根底:“我无法做到团结所有的力
量去实现一个政治纲领,因此做出这个一劳永逸的选择,我不会代表共和党去参选总统。”
“我不想再去进行党内各派系的谈判,不想就政治利益讨价还价。显然,共和党内不少
人对这些事情跃跃欲试。

早在共和党初选之际,共和党内部于贝,菲永,萨科齐三方的斗争就不断。萨科齐
和于贝分别代表共和党内部的强硬派和温和派。而以黑马身份最后杀进第二轮初选的菲
永,在萨科齐第一轮初选落败后,就得到其支持。
《世界报》更引用内部知情人士的消息:
“萨科齐宁愿抱着菲永输,也不愿跟于贝共同赢。”,可见共和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何等激
烈。也正是这样不顾大局的内斗使得共和党如一盘散沙,特别是“空饷门”曝光后,党
内更无法团结一致,拿出切实有效的补救方案。
无独有偶,左派大党社会党内部出现了两种纲领不可调和的对立局面。作为一个维
护广大工人阶级利益为根基的党派,法国社会党内部一直存在双重标准: 在野时期,抨
击经济自由主义; 执政时期却向资本主义妥协。上世纪 60 至 70 年代,密特朗执政时期,
正是既保留了社会党与资本主义决裂的意识形态,又在治国方面大兴资本主义自由市场
经济,在对抗和妥协的矛盾中把握平衡,才使得当时的法国社会经济各方面迅速发展。
而在奥朗德执政时期,执政理念却发生转变,推出有利于企业主,而削弱工薪阶层利益
的“新劳工法”,积极向自由资本主义靠拢的举措打破了上述平衡,也使社会党内部矛盾
激化。
在社会党初选之际,候选人阿蒙和瓦尔斯就分别代表了社会党不可调和的两种理念。
阿蒙一派呼吁限制法定工作时间,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提倡提高全民普遍收入,对移民
和难民更加开放。而瓦尔斯一派则维护企业主利益,收紧难民政策并加强边境管理,杜
绝非法移民偷渡。阿蒙剑指瓦尔斯背离社会党服务广大劳动人民的建党宗旨,向右派路
线偏离。而瓦尔斯则批评前者没有考虑到法国经济危机,恐怖袭击阴影,难民问题等多
重问题叠加的社会现状,拿不出切实的解决方案。 1971 年,密特朗在其执政期间重组
社会党,旨在建立一个团结的左派联盟,以获得大多数选民的支持。而围绕统一的执政
纲领团结起来的左派,自然需要社会党这一左派中坚力量来赢得执政地位,推动统一纲
领的实施。而这次社会党内部两种理念的对立使左派联盟分崩离析。极左政党“左翼阵
线”一改对社会党支持的态度,站在了其反对面。根据本次大选第一轮投票结果 ②,马


参见 http://www.oushinet.com/europe/france/20170306/256901.html

参见 http://world.huanqiu.com/hot/2017-04/10535368.html?referer=huanqiu
67
68
透过法国大选看今日法国政治之困局

克龙 24.01%, 勒庞 21.30%, 菲永 20.01%, 梅朗雄 19.58%,阿蒙 6.36%。


“左翼阵线”
候选人梅朗雄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投票率甚至反超社会党候选人阿蒙 13 多个百分点。阿
蒙 6.36%的投票率更与由社会党脱离出来,组建新政党的马克龙 24.01%悬殊巨大。
本次大选共和党和社会党候选人都没有挺进第二轮投票,这也创下了法国大选之最。
左右派政党轮流当政的传统政治局面被推翻。今日法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公共债务高涨,
经济危机加剧,移民、难民以及恐怖袭击问题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共和党和社
会党内部却纠结于派系斗争,党内团结成为昨日黄花,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治国方案,因
此被广大选民所抛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新组政党的马克龙当选后,左右派大党内
部矛盾激化,讨伐声不断,甚至被质疑存在的必要性。

四、法兰西总统形象没落

在法国大选期间,法国刊物《玛利亚娜》(Marianna)推出专刊文章①《法国总统不应
该再是这样的》。刊物一经出版,社会反响热烈,各主流媒体纷纷转载。文章指出,相较
于前辈,萨科齐和奥朗德的总统形象没落。一个是爱在媒体面前出风头,热衷成为焦点
的“明星总统”,一个则是喋喋不休阐述政见,纸上谈兵,却无法落于实际的理论型总统。
那么,法国人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总统呢? 文章通过总结第五共和国前任总统戴高乐、蓬
皮杜、密特朗、希拉克等人的特点,勾勒出了一幅“总统-国王”(un président-roi)的圣神
形象。

姓名 任期 政党 主要政绩
戴高乐总统在二战中起
1959 年 1 月 8 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夏尔·戴高乐
日- 1969 年 4 新共和国 他参与起草了新宪法,
Charles de Gaulle
月 28 日 联盟 使法国进入第五共和时
(1890–1970)
(共两届) 期,他在外交上承认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戴高乐时期总理,戴高
乔治·蓬皮杜 1969 年 6 月 20 共和国民
乐主义者
Georges Pompidou 日-1974 年 4 月 主人士联
支持欧洲一体化,经济
(1911–1974) 2日 盟
现代化和工业化。
瓦 勒 里 · 季 斯 蓬皮杜时期的财政部
卡·德斯坦 1974 年 5 月 27 长,通过多项法案,如
独立共和
Valéry Giscard 日-1981 年 5 月 堕胎合法化、离婚改为
主义者
d'Estaing 21 日 经由双方同意、成年门
(1926-) 槛从 21 岁降到 18 岁等。


Quéméner,Soazig.“Un président ne devrait plus être ça”. Marianne, 2016(10), p.80.
68
69
法国研究 2018 年第 1 期

任期内遭遇全球经济危
机和失业率上升的问
题。

1971 年创建社会党,任
内废除死刑制度,削减
法定工作时间,延长带
弗朗索瓦·密特朗 1981 年 5 月 21
薪假期,在任内大兴基
François 日-1995 年 5 月
社会党 础设施建设。是法国第
Mitterrand 17 日
五共和国的第一位左派
(1916–1996) (共两届)
总统,也是迄今为止第
五共和任期最长的总
统。
曾任多届法国总理。
保卫共和
1995 年当选总统,上任
联盟(至
1995 年 5 月 7 后着手进行社会改革,
雅克·希拉克 2002 年)
日-2007 年 5 月 2000 年经过公投把总统
Jacques Chirac 人民运动
16 日 任期由 7 年缩短至 5 年,
(1932-) 联 盟
(共两届) 2007 年宣布不会再竞选
( 2002
总统。卸任后进入法国
年开始)
宪法委员会。
曾在多个政府中任部长
职位,上台后推出财政
刺激方案和反移民法
尼古拉·萨科齐 2007 年 5 月 16
人民运动 案,任内爆发环球金融
Nicolas Sarkozy 日-2012 年 5 月
联盟 危机。2008 年 6 月推出
(1955-) 15 日
宪政改革政策,把总统
任期正式定为五年一
任,可连任一次
时任社会党第一书记,
任内将退休年龄恢复到
法兰索瓦·奥朗德 2012 年 5 月 15 60 岁,法国同性婚姻合
François Hollande 日-2017 年 5 月 社会党 法化以及 LGBT 收养合
(1954-) 14 日 法化。曾宣布对富人征
收新税并实现,但该政
策被裁定违宪,后搁置。

69
70
透过法国大选看今日法国政治之困局

出兵介入马里北部冲突
和中非共和国冲突。任
内发生 2015 年 11 月巴
黎恐怖袭击事件。推动
劳工法改革。首位放弃
竞选连任的总统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首位非来自传统政党的
埃马纽埃尔·马克
总统,也是法国历史上
龙 2017 年 5 月 14 共和前进
最年轻的总统,继拿破
Emmanuel Macron 日-现任 党
仑以来最年轻的国家元
(1977-)
首。曾任经济部长
(2014-2016))。

早在戴高乐执政时期,总统形象神圣化的基调就确定。作为第五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戴高乐将军在二战时期为解放法国所作贡献有目共睹。在其执政期间,他威严、高大,
极负爱国热情的总统形象更得到定格。在回忆录中,戴高乐写到:“效果达到了,人民抬
起头,像敬仰高山一样的看着我。 ①”后续的两大继任者中,蓬皮杜从戴高乐总统形象
中继承了君王般的威严感。而季斯卡尔·德斯坦则表现出了愿意倾听于民众,走入人民
中去的亲民性。密特朗当选总统期间,将前三者风格融合。他时常深入群众,乐于与民
众交流。1983 年的报纸就曾刊登过密特朗到巴黎近郊微服访问,途中偶遇青年人并热情
交谈的新闻。另一方面,正如密特朗在回忆录中写道:“一个法兰西共和国,甚至第五共
和国的总统,其权利总是比大家想象的要小,另一方面,他又比大部分民主国家首脑的
权利要大。②”执政期间,密特朗致力于维护威严,公允,魄力的总统形象。这种高大
威严的总统形象与一般民众之间存在距离。这是总统形象圣神化的前提,而在执行具体
政务时有魄力,有建树的一面,又使其极具明君气质。从 1982 年起,法国国庆节当日总
统电视讲话就体现了密特朗威严,睿智,带领人民取得更大发展的领路人形象。而国庆
日总统电视讲话的传统也延续至今。同样,希拉克在维护法兰西总统圣神性方面也毫不
费劲。本人性格中极具艺术气息的特点迎合了法国人生性浪漫,追求个人魅力的人性特
质。平易近人却不失威严,政权集中却避免专制,希拉克可以看成是从戴高乐时期以来,
法国总统形象的又一高峰。
紧接而来的萨科齐时期,传统总统形象经历了去神圣化的变革。2008 年巴黎农交
会上,萨科齐对辱骂他的反对者,回敬脏话,并被随行电视台拍摄,成为坊间一大笑谈。
看似真性情的举动却将法国传统总统体面、庄严的形象摧毁。萨科齐还喜欢利用媒体,


[法]夏尔•戴高乐:《戴高乐战争回忆录》,陈焕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59
页。

[法]弗朗索瓦•密特朗:《密特朗回忆录》,曾令程等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89-90
页。
70
71
法国研究 2018 年第 1 期

表现“明星总统”的一面。每次出行,他都会刻意留给媒体大做文章的切入点。弄巧成
拙,此举却削弱了总统高高在上的神圣性,使其沦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另外,其时
常逾越总统职权范围,干涉政府具体工作的行为也被法国人认为有权力过于集中的嫌疑。
为了修正萨科齐执政的偏离,奥朗德却又走向了另一条歧途。一个骑着小摩托车满大街
逛的新闻照片并不是法国人期待的总统形象。奥朗德的平凡化总统形象,并没有引起民
众的认可,相反,他喋喋不休,大谈治国理论,却无法切实解决问题的总统形象为大众
所反感。在法国大选前夕,奥朗德民众支持率仅为 4%,创历史新低。这也是奥朗德最
终选择不谋求连任的一大因素。而早在大选期间,马克龙就在《挑战》杂志的采访中提
到:“我不认为法国需要平凡化的总统。法国人民不期待这样的人。相反,这样的形象

会让他们感觉动摇,没有安全感。 ”可见,马克龙志在恢复昔日法兰西总统圣神化的
形象。而在民主政体的法国社会,如何做到既保留执政者的威严形象,又能够深入民众,
这是对执政能力、个人魅力、处事技巧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考量,是对新任总统的一大
考验。作为一个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国家,法国对总统形象圣神化的诉求也是极具法兰
西特色的。

五、网络介入政治

2017 年 2 月正值法国大选如火如荼进展之时,法国 Médiamétrie 问卷机构在


L'express 杂志上公布了一份报告②。根据问卷结果,平均每 5 个法国人中就有 4 个,相
当于 4170 万法国人会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关注大选。(这里的网络社交平台主要包括
YouTube, Facebook, Twitter 等);2650 万法国人每天通过网络阅读关于大选的文章和观看
相关视频,这其中 84%的人会把文章和视频转发给自己认识的人。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
网络的普及,现在人们只需要观看屏幕,就可以追踪大选的最新动态。早在半年前的美
国大选中,川普酷爱通过 Twitter 发表观点的行为一直被传统政客视为毫无章法的竞选手
段,然而他的获选却充分证明了发动强大的社交媒体攻势是当今信息化社会行之有效的
竞选途径。本次法国大选中,各路候选人自然不会忽略网络阵地,由此上演了虚拟平台
的激烈竞争。
左翼阵线候选人梅朗雄作为大选有力的竞争者一直颇受关注。2012 年他就参加过
法国大选,最后以首轮投票率 11%铩羽而归。本次大选,梅朗雄虽然也没有成为最终赢
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他不仅进入了第一轮投票,而且投票率升至 19.58%, 排名仅次
于马克龙,勒庞和菲永,甚至力压左派老大哥社会党候选人阿蒙 (6.3%)。梅朗雄一直以
过人的口才和独特的政治纲领见长。相比于 2012 年大选投票率,本次大选投票率的升高,
多归功于他借助网络平台宣传纲领,拉拢民心。根据上述调查报告,有 23,3 万的法国人
订阅了梅朗雄在 YouTube 上的竞选视频。而马克龙的订阅量为 1,1 万, 勒庞 1,6 万,菲永


Menthon,Pierre-Henri. “Je ne crois pas au président normal, cela déstabilise les Français, interview
d’Emmanuel Macron”. Challenges, 2016(10), p.124.

Mandonnet,Eric, and Paquette, Emmanuel. “Comment internet influence l’élection”. L’Express,
2017(3), p.90.
71
72
透过法国大选看今日法国政治之困局

4500,阿蒙为 5700。 通过 YouTube,梅朗雄更好地展示了自己作为候选人的风采。他


激昂富有感染力的演讲,独具一格的政治理念一经网络平台传播,成为他吸引选票的有
效途径。
法国极右翼政党的出身让勒庞一直不受主流媒体待见。在吸取了美国大选川普的成
功经验后,勒庞也将网络作为竞选的重要战场。根据上述 L’express 杂志调查报告,勒庞
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的关注者分别已到达 133 万和 125 万,远远超过了其他竞争对
手。而在她本次大选的支持率中,除了传统支持极右翼的种族主义者,还有大量生活在
贫困线下的工人,这些人都曾是左派社会党的支持者。在网络普及的法国,这些人通过
网络社交平台很容易就接收到勒庞的观点。在社会不平等加剧,经济危机余波,移民问
题以及随之带来的恐怖袭击,各种社会问题频发的社会背景下,勒庞的言论、观点是极
具煽动性的,通过互联网,大范围的传播,很好的吸引了选民的注意。
硬币都有两面。互联网平台介入法国总统大选,从好的一面来看,它带来了竞选的
新模式;从另一面来看,它也造成了假新闻满天飞的局面。不论是好事者的恶作剧还是
竞争对手的恶意诋毁,关于各个候选人的不实报道误导广大选民,为大选披上了谎言的
外衣。互联网上虚假消息不受相关法律制裁的特点也使网络成为了假新闻的重灾区。今
年 3 月,一篇名为《埃马纽埃尔·马克龙,那个法国大选中沙特阿拉伯最心爱的候选人》
文章走红网络。文中称马克龙的幕后支持者竟是沙特王室,如果其当选,法国将成为沙
特任意摆布的棋子。后经证实,此为假新闻。在一次采访中,马克龙竞选班底网络顾问
提到,他们在 Twitter 和 Facebook 上分别有 5000 和 3000 个志愿者,帮助查找关于马克
龙的假新闻,并作出回应。
而国民阵线更通过假新闻提高支持率。在法国电视一台举行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大
会开赛前夕,国民阵线一高层人员在 Twitter 上发表了一张印有《费加罗报》水印的民调
图。据图显示,勒庞的支持率为 32%,居榜首。这样的结果大大的影响了那些投票前夕摇
摆不定的选民们的决定。后证实,这是一篇挂羊头卖狗肉的假新闻。
西方社会一人一票的普选意在候选人通过自己杰出的言行来获得选民的支持。在当
今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竞选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发起攻势是迎合时代需求的表现。
然而各方势力为了自身利益,或大肆吹嘘,或有意诋毁他人,严重误导了广大选民决定,
社会也因此缺少基本的诚信机制。对政客而言,利用网络可以扩大宣传,吸引网民,从
而提高支持率。但唯有落在实际执政举措上,才能真正获得广大民心。正如勒庞在其网
站上公布的 120 条竞选纲领中,大谈提高全民福利,振兴法国经济,而这一切吹嘘在她
与马克龙的电视辩论中被无情地揭穿,马克龙质问:“勒庞女士,您哪来的资金来实施这
些计划?”勒庞无话可说,表现尴尬。的确,在公共债务高筑,国库空虚的背景下,解决
法国的社会问题绝不是夸夸其谈而已。可预想,网络的介入将为未来西方大选带来新机
遇,也带来了新挑战。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外语学院
(责任编辑:张村)

7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