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考古 与 文 物 20 1 6 年第 4 期 2 5

20 15 年 山 西 兴 县碧 村 遗 址 发 掘简 报


山 西省 考古 研 究 所 兴 县 文 物 旅 游局

关键词 : 兴县 , 碧村遗址 , 龙 山 末期 ,
石城


摘要 : 碧 村 遗 址 位 于 山 西 省 兴 县 高 家 村 镇 碧村 北 ,
20 1
5 年 山 西 省 考 古 研究 所 在 该 遗 址 发 掘 / 5 2 5 平 方米 , 发现

了 大型 石 砌房 址 、 护坡墙 , 还获 得 了 城墙 的 相 关线 索 。 这 是 山 西 黄 河 沿 岸 地 区 首 个 确 认 的 龙 山 时 代 大 型 遗址 , 对于

揭 示该 区 域 文 化 面 貌 , 了 解 其 社会 进 程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K E Y W O R D S X x an  c o u nt B cu n s L a te  L o n g s h a n  p e r o d S o n e w a l l e d t
ow n



n t e i t






 i i
,  ,

A B S T RA C T T he B c un  s i e i s  o c a t e d a t th e B c un  v a e i n Ga o j a c u n t o w n o f X ng x an  c o u nt y  Sh a n x .
 I n 2 0 1 5

i ll i i i , i
: i t l i 

t h e S h an x  Pr ov n i i c i a  I n s t i tu t
l e o f A r c h a e o
 l o gy c o n d uc t e d  t h e f
i rs t

s e a s on  e x c a v a ti o n  a t  t
wo  l o c i

 W i

h n t he  e x c a v a t on
i i  a re a

v e s l o
wo i e d  s to n e h o u s e  fo u n  d a t o ns  a n d  s t o n e w a
k d e n t f e d r o t e ct e o f m or e



o f  5 2 5 u a r e  me t e rs h e  ar c h a e o o g c a p p
i l i
s t
l i l  r i i
l 

q 

A er
ie s p r ov d e  an  mp o an h n t fo r  t h e l o c a t o n o f t h e e n t r e s t
o n e w a l l Th e e x c a v a o n a l so


h a n t e n  me t e r s h e s e  di sc o v
t  i i rt t

i i s 
. ti

ll t 

e tt l e m e nt  da ti n o  t h e  Lo n g s h a n e ri o d  nS h a nx al o n h e Ye ow  R v e r
c o nf ir m s for  t h e  f e s t o n e  w a l ed  t


ir s t t me

s g
i i l l i

a  ar g t

, i

g p

n  t he r e i o n a nd oc a
Th e d sc o v e ry  h o l d s s i c a n c e i n  t e rm s o f u nd e
n f
r st a nd n  t h e
t h
yp e s  o f a rc a e o l og c a c u l t ur e s  g  t h e s i 


i i l i


i i 

d e v e o m e n t o f t h e s e c u l t ur e s 



碧 村 遗址 位 于 山 西 省 吕 梁 市 兴 县 高 家 村 镇 探 方 1 个 ,
总计发掘 3 50 平方米 。 该区域 ① 

碧 村 村北 ,
地 处 黄 河 与 蔚汾 河 的 交 汇 处 , 东 距 ② 层 为 近 现 代 堆 积 此 次 清 理 的 房 址 ,
、 护坡墙 

兴 县县 城约 20 公里 ,
西 距 陕 西 省 神 木 县石 峁 遗 灰 坑 等 遗 迹 均 在 ② 层 下 开 口 ,
以 T3 北壁 和 


址约 公里 图 该遗址总 面 积约 万 南 壁 剖 面 为 例 介 绍 如 下

5 1 (
。 75 

平方 米 ,
包 含仰 韶 、
龙 山 等 时期 遗 存 ,
龙 山 时 T3 位于 小 玉 梁 顶 部 ,
地势 中 间 高 两 侧 低 

代遗 存 遍 布 整 个 遗 址 。 遗 址 分 布 范 围 北 至 猫 儿 地层 较 为 复杂 

沟 南 达 蔚汾 河 西 抵 黄 河 东 至 城 墙 讫 操 附 近

, ,
, ① 层 属 现 代 耕 土层 ,
为浅黄土 堆 积 ,
土质

自东 向 西 依 次 为 城 墙讫 垛 殿乐 梁 小 玉 梁 和 疏 松 夹 杂大 量 植 物 根 茎 厚〇 米



. 1 0 2 . 


, ,

寨 梁上 等地点 所 在 地 势 自 西 向 东 逐 步 抬升 ② 层 为 土 石 混 合 堆积 厚 度 在0 米之




1 〇 5 .


海拔 在 8 1 0

88 0 米之 间 ( 图二 )  。  神木 

20 1 5 年 5 月 至 7 月 ,
在 前 期 系 统 调 查 的 基 

础上 ,
山 西 省 考古 研 究 所对 遗 址 中 心 的 小 玉 梁   } '
保 德



和 东 部 的 城 墙圪 垛 等 两 个 地 点 进 行 了 小 规 模 发


掘 ,
发 现 了 大 型 石 砌 房 址 护 坡 墙 等 重 要 遗迹 、 

并 在遗 址东 部发现 了 残 存 城墙 的 相 关 线 索
 L







1  兴县

地 层 及 堆 积情 况





小 玉 梁地 点 布 5 X 5 米 探方 6 个 ,
1 0 X 1 0 米图 一

碧 村 遗 址位 置 示 意 图


26  考 古新 发 现

7 该 层 为 黄 褐 土 土质 略硬
厂 , 

^^
厚 米 0 5 .
1 .
5 ,
出土 零 星 陶 片 

 A 其下 为 生土
a  t
( 图五 ) 

A 河 /
■ 愈

城 墙 圪 垛 地 点 发 掘 区 位



 , 八 沟 于 疑 似 城 墙 的 附 近 区 域 ,




\  儿 露 1 75 平方米 。 该地点地层


殿 乐 梁猫 堆 积较 为 简 单 ① ② 层与


\V^ 

小玉 梁 台 地上 的 職 致

城墙






*社 二 、
只 是 堆 积 厚 度 略 有 差 异 。 i 

地点①层厚 米 ②层 堆积


f 碧 村 0 .

 厚
^J  /  米 ②层 下 发 现 组石


^
0 3



: .



 -

| ;

v  墙 麵 蘭 破生土层





, :


f ll 
图二 碧 村遗 址 地 形 图
小 玉 梁 地 点 清 理 了 龙 山


二 、 

间 ,
该 层下 开 口 的 H 1 3 打破 F2。  时 期 石 砌房 址 2 座 , 护坡墙 1 段 ,
还发现 1 

③层 为 石 墙 倒 塌 后 的 乱 石 堆 积 分 布 于 房 座 灰 坑 城 墙 讫垛 地 点 清 理 了 组宽约 


, ;

址东 墙 外侧 附近 ,
厚0 . 3

1 .
1 米 ,
这 类 堆 积 与 左 右 的 石砌 墙 体 ( 图四 )


① ① 层 的 乱石 堆 积 致 均是 石 墙坍 塌  房址


F2 、 F 1

1 .

后形成 的 。 在 F2 东 墙外侧 ③ 层下 ,
发 现 有 连 本次 共 发 现 房址 4 座 ,
位 于 小 玉 梁最 高


续水 平 分 布 的 灰 烬 层 并 延伸 到 东 墙外  级 台 地 的 东 部 均为地 面式 建 筑 白 灰 铺地


F l 、 F4 , , 

侧 ,
该灰 烬 层 属 于 房 址 使 用 期 间 的 堆 积 此 外  由 南 及 北 编 号 分 别 为 。

F4 、 F l 、 F2 、 F3 ,
这 

从盗 洞 D 剖面 观 察 房址之 下 还 有约 0 座 房 址南 北 两 两 相 连 呈 线排列 以规 模




1 7 ,
. 5 1 . 7
, ,

米厚 的 文 化 堆 积 ( 图三 )

较 大 的 F2 为中心 ,
南 北房 址 的 东 墙 依次 向 西


T6 位 于 小 玉梁 东侧 坡 地上 , 该 探 方① 、 ②缩 进 , 除 最南 面的 F4 外 ,
F2 及其 南 北 次 位


层与 T3 对应层位土 质土 色及 包 含 物 致 但上 的 和 东墙 均 宽 达 米 图六 七


F 1 F3 1 .
2 (

) 

T6 内 由 西 及东 的 坡 状堆积 尤 为 明 显 。 ① 层 厚2 0 1 5 年 在 小玉 梁 集 中 清 理 了 保 存 较 好


0 .

0 .
3 米 ;
② 层厚 0 .
1

0 4 .
米 ,
此层下开 口 有 的 F 1
和 F2 。 两 座 房 址 内 部 堆 积分 为 两 层 

护坡 墙 Q 1 及其 墩 台 、 H8 、 H 9 、 H l l 、 H 1 2 等 F ① ,
1 、 F2 ① 为 墙体坍 塌 形 成 的 乱石 堆 积 

H l l 、 H 1 2 打破 Q 1

三 者 均 位 于 护 坡 墙 西 侧 F ,
1 ② 、 F2 ② 为 黄褐 土 堆 积 ,
夹 杂少 量 陶 片 

其下可 见生土 ; ③ 层 分布 于 T6 及 其 相 邻 探 方F 平 面 呈 长 方 形 1



室 内 面积约 25 . 2 


内的 护坡 墙 东 部 , 属 于 其 东 侧 陡 坡 上 的 堆 积 方 米 。 。 现 存 门 道位 于 F 1 东南 角 ,
宽约 0 . 9 


/""/ / 2 m
0 

|
| |

图三 T 3 北壁 剖 面 图


20 1 5 年 山 西 兴 县 碧 村 遗 址 发 掘 简 报2 7

謙

_
_通

 图四 石 砲房 址 及 护 坡墙

长 1

2 米 ,
呈斜 坡 状 向 外 延 伸 。 室内进深 7 、 该 房址 除 西 墙被 毁 外 其 余 各 面 墙体 保 存 较 好 ,


间宽 3 6 .
米 。 火 塘位 于 房 址 中 央 偏 东位 置 ,
圆 其 中 北 墙长 9 7
. 、 宽 0 8、

残高 1 .
1 米 ,
东 墙长 8 2、
. 

形 ,
直 径约 1 . 6 米 ,
周 壁涂抹有 白 灰 ,
中 间 放宽 1 . 2 、
残高 0 9 .
米 ,
南墙 长 1 2、 宽 0 8、.
残高 0 . 

“ ”

置 块有 形 裂纹 的 圆形 石块 石 块 外 围 米 图九 〇 西 墙 残长 残高 米
一 一


, (
、 ) , 1 . 8 、 0 6 . 

垫土 并涂抹 层硬 面 使 其 与 地 面 平 齐 房 址 院 落位 于 西 墙 外 仅 存 局 部 片 石平 铺 的 地


, , ,

石块 及 硬 面 均 被 烧结 成青 灰色 , 其 上 还 附 着 面 , 残 宽约 4 4 .

残长 约 2 2 .

米 ,
四 周不 见 围墙 

层 薄薄 的灰 烬 图八 地 面涂 抹 层 厚 整 体 较 室 内 白 灰 面 低 约 米
一 一

( ) 。 0 2
. 

约 0 .
4 厘米 的 白 灰 , 平整而光 滑 。 紧 贴 东 墙 内 两 座 房 址在 建筑 上 极 为 考 究 ,
修筑前 先 平 整


侧设有 熟土 二层台 残长 3 宽 高 米 硬化 地面 再 挖 建 略 呈 倒 梯形 的 基 槽 部 分基槽



、 0 . 5 、
0 . 2 1 , , ,

二层 台 上 部与侧 面抹 有 白 灰 。 整 座 房 址 除 西 底 部 经 夯 打 坐 实 。 石 墙 为 分 段砌筑 ,
各段 墙 体 间

南角 被毁 外 ,
其 他墙 体走 向 明 确 ,
其 中 北 墙 既 相 对独 立 ,
又 互 相依 靠 ,
内 外 立面 垂 直平 齐 

长 1 1 .
6 、
宽 0 8 . 、 残高 0 .
2 米 东墙长 ,
5 4 . 、 宽 1 . 2 、
除 个 别 墙 体 采用 砾 石 砌 筑外 ,
多 数墙 体 为 长 石 砂


残高 0 . 3 米 ,
南 墙 残长 7 、
宽 0 . 8 、 残高 0 . 1
米  岩 错缝平 砌 ,

石 块之 间 垫衬 砂质粘 土 

西 墙 残长 宽 残高 米
 JX
3 、 0 8 、 0 2 。


1 )
. . .




°

平面 为 方 形

方向 室 内 外 两

F2 ,
260

由 

部分 组成 。 房 址 原 门 道 位 于 西侧 ,
已 被毁 。 室 H 1 2  

内 面积 30 平 方米 ,
进深 6、 间宽 5 米 。
火塘位


于 中 部 偏 东 位置 ,
麵 ,
直 径约 2 米 , 与 F 1 内 ③

的 火塘处 于 同 直线 上 建造 方 式 基 本 相 同
炎



厘
〇 2"

地面 较 低约 米 涂抹 层厚约

F2 F 1 0 . 5 ,
1 . 2 I 

米 白灰 ,
白 灰 面 之 下 有厚 约 0 .
1 厘米 的 草 拌 泥 。  图 五 「
T6 南壁 剖 面 图


28 考 古 新 发 现

2 .
护坡 墙


Q 位 于 石 砌 房 址 东 侧 道南 北 向



T 陡 坡 附 近 ,
方向 1 70
°


其走 向 与 F 1 

 9  F 2 东 墙 致 属 于 小 玉梁 东 侧 的 道护


一 一

F3

^

 霪 坡墙 图

B ( ) 

厂 *
  S  护 坡 墙 位 于 小 玉 梁 发 掘 区 T4

「 


^ T 5 、 T6 、 T7 西部 ,
主体 由 东南 向 西北


22

V y M 延伸


J l〇
 ff pS O r
r  , 长 1 1 . 6 、
宽 0 . 6 、
残高 0 . 2 6

1 米 




_

n  ,   护 坡 墙 在 建 造 时 主 要 是 沿 陡 坡 直


 S 1

I   定 深 度 再 紧 贴 土 边 砌筑 
 1 下切至


 

垒 成 筑 方 式与 房 址 致 但 
 砌而 疲



Va  ?  m  略 粗 糙 块 外 露
F I I

参差 
 壁面 显 石 的 面

z i

I ,

1 不 齐 , 仅 局 部有 规 整立 面 , 个 别 部位


°
在 墙 体 外 侧 还 立 置 有 预 防 滑 坡 的 条 形


护坡石 

“ 

i ? 贝 占嫌 啬 麻东 前 m

e ±
mmm

2m 挪 石 _ 自 , 綠 撕麵 坏 , 


J 存 墩 台

南 北宽 4 .
3 、 东西 长 4 .
8 米 。 


图六 F l

F2 平 面 及 其 立 面 图 台 四 周 用 片石包砲 ,
其 内 填塞 质 地 略


硬的黄土 ,
在墩 台 中 心偏 西 北位 置 


 !p ^  用 片 层 层 _ 形 成 方 形 站 台

, 


I F  b
站台长 2 宽 “ 残高约 6 米 石 
 2 . 、 、 。 . 。

虚 # 包 墙 宽 约 米 南 墙立面垂直平


。 . 6 。 . 7

^

米 腦… 僵 壽



差不 齐 , 残高 分别 为 〇 . 8 5 、 0 . 95 米 



在 北 墙 和 东墙 外 侧 发 现墩 台 石包 墙残

嫌 、
— f  、 存的基槽 ,
该基槽 在由 西 及 东呈 坡状


堆 积 的 ③层下 开 口 ,
口 大底 小 ,
深 〇 . 

 m 其 内 发 现 有 少 量 龙 山 时 期 灰 陶 片

丨



細_ 的 灰坑 共 座 平面 以 圆


轉 |
1 3 ,

些不 规 则 形
獅 0角 挪 为主 贿 


. ,

’

爆 #

坑 时 代 多 为 龙 山 时期 现以 H 为例
‘

L
m


, ,
1 2 



V J


麵 身:


1 :


宽 1 .
6 、 坑深 米 坑 内 填 土 为 黄 褐 色 花 土 1 。


土 质 疏松 ,
出 土 器 物 有 蛋 形瓮 、 高领


20 1 5 年 山 西 兴 县 碧 村 遗 址 发 掘 简 报 2 9




圈 足盘 等

九 )

墙 体 有

JI 图八

四 、
F1 火 塘 图 九

五 、

六 、

七 成、


麵 。 此外

定的 建造 顺序
主 墙 东侧 也 残 存 有 局 部石 墙
F2 北 墙 内侧



但 都 有 经二 次 加
。 各组


宽的

城 墙 及 相 关遗 迹迹 象 图

4 .

( )


城 墙 讫 垛 地 点 距 离 碧 村 小 玉 梁约 1 公里 

在城 墙 圪 垛 东 端 发 现 大 量 散 落 的 石 块 , 绵 延 近 三 、
遗物


2 00 米 ,
据 当 地村 民 回 忆 ,
这是平 田 整 地 时将


原城 墙 推 倒 后 形 成 的 堆 积 ( 图 二〇 )
。 碧 村 遗 址 本 次 发 掘 出 土 遗 物 主 要 为 陶 器 

201 5 年 ,
在 城 墙 圪 垛 贴 近 疑似 城 墙 附 近 清  多 见 于 灰 坑 中 ,
以夹砂灰 陶居多 , 泥 质灰 陶


°

理了 段长 约 米的主墙 方向 宽 约 和 褐 胎 黑 皮 陶 次 之 典 型器 物 有 鬲 琿 


1 1

5 ,
20 ,
。 、 、

3 米左右 ,
经 勘 探 此 段 石 墙 仍 在 向 两 端 延 伸 足 盘 ,

蛋形瓮 、 高 领 罐等 。 纹饰 以绳 纹 、 

该段 主 墙 走 向 与 其 南部 坍 塌 积 石 堆 积 方 向 大 体 斜 向 篮 纹 为 主 ;
绳纹 以 粗 深 的乱 绳纹 为主 

致 揭 露 的 部 分 墙体 主 要 为 基 槽 部 分 并 有 还 有 少 量 细 绳 纹 篮 纹 分 为 两 类 类深 乱
一 一

。 ,

; , 

高约 米 的石墙裸露 出 来 墙体 的 修 建是紧 类宽 浅

0 2 . 。 、 

贴基 槽 呈 直 线 向 前 延 伸 边缘 石 块 略 为 规 整  鬲 夹砂 斜直领 H 5  夹 砂灰 陶

, , , ,
。 1 ,


但 内 部杂 乱 无 章 由 大 小不 的 砂 岩 堆 置 而 成 叠 唇 领 略高 溜肩 部 压 印 绳 纹 花边 






。 口 ,

在主 墙 西 侧 还 有 向 西延 伸 的 段西墙 这 段 墙 部 饰 竖 向 粗 深绳 纹 径 残高 厘米 



。 口 1 7 .
5 、
1 0 (

体较 主 墙 略 窄 ,
宽约 2 5

米 左右 ,
方向 1 1 0 ,
二


1 ) 。 H 5 :

2 ,
夹 砂灰 黑 陶 ,
高领 ,
口 

沿
其 东端 与 主 墙 西 侧 连 为 体 属于 次 修 建 而  外侧 有 对 称舌 状鋈 手 鋈手 上 有 刻 划 三 角 纹

一 一




, ,

图 〇 南墙 西 东 图 城 墙 圪 垛 石 墙平 面 图


一 一一

F2 ( )
3〇
考 古 新 发 现

,




兩 … 」

G -

冷 -




 d2 4 H 1 1 /



1  1 

图 二 护坡墙及其墩台

下 颈 部 及肩 部 饰 细 绳 纹 ,
口 径 1 2 、 残高 6 厘 米 形 瓮 。 浅灰陶 ,
夹粗 砂 。 斜腹 ,
近底 部 硬 折 

图二 夹 砂灰陶 方唇 敞 圜 底 三钝空 足 腹 部 饰粗 深 篮 纹 下 腹 转折


( ,
4) 。 H 5 :

3 ,

, ,

口 , 高领 。 口 沿 内侧 有旋纹 ,
腹饰 绳纹 。 口 径 处 饰 附 加 泥 条

周 。 残高 24 厘米 ( 图 二二 

残高 厘米 图二 泥质深 灰 陶 器底 残 方唇

1 7 .
5 、 1 3
( ,


。 3 )
。 H 1 2  8


。 。


琿 F2 ② : 1 ,
夹砂 灰 陶 。 敛口 , 圆腹 , 最 内 出 沿 ,
斜腹 ,
近 底 部 硬折 。 口 沿 以 下饰宽浅


大 腹 径 处 置对 称 舌 状 鋈 手 。 饰 竖 向 粗 绳纹 。 口 篮 纹 。 口 径 27、 残高 21 厘米 ( 图二二 ,
4 )


径 23

残高 1 2 厘米 ( 图二


3 )
。 H 5  6 :

, H 1 2 2 :

, 泥 质 浅灰 陶 尖 方 唇 唇 面 内 倾 出 沿 。
, , 

夹砂 灰 黑 陶 。 袋足 ,
下 接 实 足根 。 饰 绳纹 。 口 斜 弧 腹 ,
近 底 部 硬折 , 圜底 ,
三 空尖 足 。 口 

沿
径 残高 厘米 图二 唇 面 至 空 足 之 间 饰 横丝 的 浅 篮 纹 口 径
_ ?

22 5 . 、 1 2 ( ,
6 。 。 26 5. 


盎 H5 :

9 , 泥 质灰 陶 , 仅 存 管 状流 ( 

 


北 



\ \ 


圈 足盘 H 2  9 泥 质浅 灰 陶 敞 口 厚

1 ,
。 ,

个 〇 29

圆唇 ,
浅盘 ,
弧腹 ,
平底 ,
粗柄 ,
高 圈足 , 略 




呈喇 叭状 圈 足镂 空 径 通高 厘米
口 0 图
Y 
。 。 1 1

1 (

九 图二
J
一 一

7 。



; ,

蛋形瓮 敛口 空足 蛋形 篮纹 有泥
、 、 、

 A  _



质 和 夹 砂之 分 。 m2 :

1 ,
泥 质浅 灰 陶 。 圆 方唇 ,



唇面 内 倾 未出 沿 敛 斜腹 近 底部 硬 折
\ ^




, , , ,


圜底 三 空尖 足 口 沿 附 近 置 对 称 的 羊首 鎏   g l

\ 
? 3 。


, 

双 鋈 之 间 饰弦 纹 和 戳 刺 纹 , 鋈 手 以 下 器腹 及 空

足之 间 为 左 斜 向 的 浅 篮 纹 径 最 大 径

。 口 1 5 5 . 、 _
_
_
| 

_

通高 厘米 图 六 八 图 二 二 
一 一

、 、 

25 . 5 36 ( ; ,

1 ) 。 H 1 2  7


泥质 浅 灰 陶 。 器腹残 。 近底部  

硬折 ,
底 ,
三 钝空 足 。 腹饰 浅篮 纹 。 口 径 ^



32 、 残高 56 厘米 ( 图 二二 ,
2 ) 。 H 1
2  6

, 蛋 图 一

三 H 1 2 平 、
剖面图


20 1 5 年 山 西 兴 县 碧 村 遗 址 发 掘 简 报 3 





四 蛋形瓮 ( H 1 2  2 : ) 图 一

五 蛋形瓮 ( H 1 2  3:








六 蛋形瓮 ( H 1 2 :
1 ) 图 一

七 折肩 罐 ( H 1 2  4 )


雀, 


八 蛋形 瓮 足 部 图 九 圈足 盘


H 1 H 2  9 


( 1 2 :

( 1 :
3 2  考 古新 发 现

S i ll

_ 寒_



图二〇 城 墙 坊塌 后 的 积 石走 向肩 、 腹 郃饰 左 斜 向 的 深 篮 纹 。 


径 29 3. 、
底径 1 3 . 2、 残高 32 厘米 ( 

 二 三 ,
4 )


四 、 结语

1 碧 村 遗 址 是 晋 西 地 区 首 个 确



认 存 在 石 砌 城 墙 的 大 型 遗 址 ,




^ 1  ^ 次 发 掘 ,
基本 了 解 了 其 年 代 和 文


m _
_
 ^ 化 麵 ,
这为进

步考 古 工作 奠


^| l

f   定 了 基础



为 代表 的 单 位 年 代


3 

 / 〇y^ 1 . H5 、 H 1 2

较晚 。 H 1 2 、 H 1 3 出 土的 蛋形瓮 

. 
  

折 肩 罐 与 黄 河西 侧 的 神 木 新华遗址


C  厕邏
^ 器物组


\ 
晚 期 1 999 W 1 
U 1


20 0 1 M 1 
1 1


_

§ r0 ) 合 及 形制 相 同 ;
H5 出 土 的 斜直领


V M 鬲 及 其 口 沿装 饰 双 鎏 的 风 格与新华

WY 


- -  



遗 址 晚 期 % H2 7 



7 :

1 、 99 F 3


0  1 0 C,

近 新华 遗址 晚 期 约 相 当 于 龙 山 时


1 —
1 —1

代末 期 , 碧 村 遗址 H5 、 H 1 2、 H 1 

图二

城 碧 村 遗 址 出 土 陶 器
*0 ¥


年代与 ^ 相 ¥
1 、 2 、 4 . 鬲 ( H 5  1

、 3 、 2 ) 3 、 6 .
郅 (
F 2 ② : 1 、 H 5  6

) 5 ? 盖 ( H 5  9 )

等 卑 4^ *




7 .

圈足 盘 ( H 1
2  9

) 而 关 于 石 砌 房 址 及 护 坡


20 1 5 年 山 西 兴 县 碧 村 遗 址 发 掘 简 报  3 3

 后 者 被 认 为 是 大 型 集 会 议 事的 场所

而碧



| 1

i 、 。



> 丨


村 繼 分 间 石 砌 排 房 舒 遗址 賴 巾 心 ,
居高


i 奸 丨



荆 己 射户 M 錄 户祕 ,



质 可 能 应 为 上 层 人 员 居 所 

^ v/

y 此 外 , 在文化面貌上 , 碧 村 遗址 流 行 的 这


j m 类 管 流 盡 、
双 鋈 蛋 形 瓮 等器 类 ,
少 见于 晋 中 同




yim 时 期 遗 存 中 ■


而 在 黄 河 西岸 的 陕 蒙 地 区 较 为 流


行 其 常 见 的 鬲 鸯 圈 足 盘 蛋 形瓷 折肩 

a _

、 、 、


器 物 也 是 陕 蒙 交 汇地 区 龙 山 时 代 卿

 ,

w \ T \J
来 的 典 型 器 类 。 同时 , 碧 村 遗 址所 见 的 石 砌 建


 筑这 类 遗 存


在 吕 梁 山 以 东也 未 有 发 现 。 这些

峨特 征 表 明 了 吕 梁 山 东 西 两 侧 这 时 期 文 化 面貌


4 /  的 差 异 性

从 侧 面 反 映 了 碧 村 遗 址所 在 的 晋 西


\ JL -

地区
系 应更 为 密 切

与 陕 蒙 等黄 河 沿 岸地 区 同 时 期 遗 存 的 关




1 4


. ?  , ,


4 . ? , 严 



H 1 2 
图二二

1 2 .
H 1
碧 村 遗 址 出 土 蛋形 瓮

2  7

3 .
H 1
2  6
: 4 .
 ^ I^


H 1 2 8

 :

I  

_

墙的 年代 ,
有 如 下 层位 关 系 : HP QK
 / M

 S
H D — F2 , 所以 ,
以 F2 为代 表 的 这组石 砲 房


/


? /
| ||
址及 东 侧 护 坡墙 q i 的 年代 下 限 也 可 确 认 ,
两 I I
 Wwm 


者 至 迟在 龙 山 时 代 末 期 已被 毁 。 此外 , 在 做为


Q 1 组 成 部分 的 墩 台 基 槽 内 ,
发现有 龙 山 时 代 中

晚 期 的 折肩 罐 、
敛口琿 (
盎 )
。 而 f2 北 墙墙 体


夹 杂有 龙 山 时 代 中 晚 期 陶 片 这说 明 了
内 q
l

, , 

及 F2 的 年代 上 限 不 早 于 龙 山 时 代 中 期 




2 .
需要 特 别 指 出 的 是 ,
史 前 时 期 的 石 砌 房

址以 往在隱 祕 魅触 、
隨 ' 



小 沙湾
7 8 9

寨子塔 寨 子上 石峁

沟 2
| 1 1 1 1 1 [ 1 l l


、 、 、 、 、


等 遗址有较多 发现

寨峁 郑则 峁 其年



l l 1 1

、 ,

代 上 限 相 当 于 庙 底沟 二 期 ,
下 限 略 晚 于龙 山 时


代 房址 格 局 多 为 单 间 面积 般在 平方 米
 f 、


20
, ,



左右

石砌排房
。 而 如 同 碧村

在 北 方 新 石 器 时 代考 古 中 尚 属 首 次
F1

F4 这 类结 构 相 对 完 整 的
 \
V fc
^





个   
3 

发现 ,
各 房址 相 对 独 立 , 均有 自 己 的火 塘 ,


3 0c .

另 I! 还有 — ■
层 台 等生 活 设 施 ,
有 别 于 莎 木佳 遗 址 图 二 三 碧村 遗 址 出 土 陶 器

那 类 面积 近 3 00 平 方 米 却 无 火塘 的 大 房 址 蛋形瓮 折肩 罐
1 3


1 1

,  1 、 2 . ( H 1
2  2
: 、 3 ) 3 、 4 . ( H 1 2  4 、: 5 


下转 8 7 页 


兴 县 碧 村 龙 山 时 代 遗 存 分析 8 7


[ ⑵ 西 安 半 坡 博 物馆 .
陕 西神 木 石 歸 址 调 查 试掘 麵 [



⑴ 麵 餘 古研 究 所 ,
榆 林 市 文 物 保 护 研究 所 编 著 .
神木 新

1 9 8 3 ( 2 )


华 M . 北京 : 科学 出 臟 , 懸 : 瓜 狐 3 77 .

[ 2] 吉 林 大 学 边 疆考 古 研 究 中 心 ,
山 西 省 考古 研 究所 ,
忻 州地  一
r T l 士 ?

区 文物管 理处 ,
m 忻 州 麵考 古 [ m ]

北京 :
科学 出版 社 ,
_
 

_

 *f  0 1 9 9 4 (  

2 00 5 : 8 3  1 0 5 ,

f杨
;3 '

[ 3]  a .
晋 中 考古 队 .
山 西汾 阳 、
孝 义 两 县考 古 调 査 和 杏 花 村 1 2 m 主 八 也 + 私 士


素分 边 




遗址发 掘 [
J ]

文物 , 1 98 9 ( 4 ) .
b .
山 西 省 考 古 研 究所 . 山
 仆 t
f f关
if玄
系 r
a 海 考古

二, 3 科学 出版社
=

z t s r
( :


西 省 汾 阳 觸 道河 遗 址 调 査 m .

考古 , 腳 ⑴ )


4] 山 西 大学 历 史文 化 学 院 考 古 系 . 山 西原平市辛章遗址 20 1 2
  r n
内 蒙古文 物考 古研究所 老 虎 山 文 化遗 址报 告 集

, , n 

[ 1 7 ] [ C] //

 .

学 m L L 寸物 妈 祕 P 且  ■考古 (

) . 北京 :
科学 出 版社 , 腫 :
440 


值 = , 老 r4 f
[ 如 中 国 历史博物馆 , 山 西省 考古 研究 所 . 古城东 关 m . 

[ 6] 吉 林 大 学 边 疆 考 古 研究 中 心 ,
山 西省 考古 研究 所 , 忻州
 i 安

地 区 文 物管 理 处 .
忻 州 游 邀 考古 M . 北京 :
科学出版


掘 [
J]

考 古与 文物 , 1
9 8 3 ( 5 )


^   '


[ 2 0 ] a . 李桃 元 . 应城 门 板湾 遗址 大型房 址建 筑 [ J] .
江 汉考

M “ 古 研究 院 , 榆 林 市 文 物 保 护 研究 所 .

陕西 _ 县


^ 1 9 9 9 4

? * ^ ^ ^ ^


瓦 奋 渠 寨 山 遗 址发 掘 丽 Q ]

考古与文物 ,
2 0 0 9 ( 5 
) .

 7
[ 9 ] a . 孙周 勇 、 邵 晶等 .
陕 西 榆林 寨 崩 梁 龙 山 遗 址 发 掘 获 重  

要 收获 [ N] .

中 国 文物报 ,
■u u .
水冰 晖 .

榆林寨



陕 北 地 区 龙 山 时 代的 古 老 村 落
S


雜遗 址 EB / 0 L ] 陕

P2


nw
中 国 社 利 院 考 古研 究 所 蒙城 尉 寺



0)

2 0 0 5 (



1 _

. ■

西传媒 网 201 5 2 3

m ^


[ 1 〇] 陕 酸 考古 研 究 院 .
2〇1 2 年 陕 翻考 古研究 院考古发掘

市 文 物 考古 麵 郑州 大河村 M 北京 科学 出



. .
1 :

版 社f 疆
 67 68


, : 1 1

2 0 0 2 ( 3 ) .

( 责任编辑 谭青 枝 

( 上接 33 页 

领 队 海金 乐  内 蒙 古 文 物 考 古 研究所 准 格 尔 旗 寨子 塔 遗 址 C ] 〃 内蒙


[ 7 ] . [

古 文 物考古 文 集 第二辑 北京 中 国 大 百 科出 版社
执 笔 晓毅 张光 辉 海金 乐 
( 


) . :

: 王 白 奧

发 掘 :
海金 晓 光 & 胃
内 蒙古 文物考 古研 究所 准 格 尔 旗 寨 子 上 遗址 发 掘 简 报


f f
[ 8] .

张银 ^ f文涛 根
才 ^

内 蒙 古 文 物 考古 文 集 第 辑 北京 中 国 大百


[ C ] // (

) .

绘 图 小先 徒



科 出 版 社 ,
1 99 4 :  1 77

1 79 

測 绘 :
梁 孝 高 振 华 [ 9 ]
内 蒙 古 文 物 考 古 研究 所 .
准 格 尔 旗 小 沙 湾 遗 址及 石 棺 墓 地


内 蒙 古文物 考古 文 集 第 辑 北京 中 国 大百



C ] // ( )

科 出 版 社 2 25 227

, 1 99 4 : 

孙周勇 邵晶 石 崩遗址 年考 古纪 事
神 木 新 华 中国


N]
陕西省 考 古研 究所 榆 林市 文物 保护 研究所
[ 1 〇 ] ,
. : 201 5 [

[ 1] , .

文 物 报

科学 出版

北京 社 2 0 5 20 1 5 1 0 5 ) 



M]


. :

2 00 5 : .

[ 2] 陕西 省 考 古 研 究所 ,
北 京 大 学 考古 文 博 学 院 等 .
2 001 神 木 [

1] 陕 西 省 考 古 研究 所 .
陕 西 神 木 县 寨 峁 遗址 发 掘 简 报 [
J ]


新 华 遗 址调 査 简 报 考 古 与 文 物   神木新华 北京 科学 出 版社 200 3 8 9

, 1 ( ) :

//



C ]
. : ,

2 〇〇 5 : 3 7 7 .  陕 西 省 考 古 研 究 所 陕 北 考古 队 [
1 2] ,
榆林地 区 文管会 .
陕西

[ 3 ] 同 [




1 29 . 府 谷 县 郑 则 卵 遗址 发 掘 简 报 [
J]

考古与文物 ,
2 0 0 0 ( 6 )


老 虎 山 文 化 遗 址 发 掘 报 告 集
""


4]
内 蒙 古 文物 考古 研究所 .
22 23 

 3 包 头 市文 物 管理所 内 蒙 古 大 青 山 西 段 新 石 器 时 代遗址


科 学 出 版 社 2 0 0 0 2 0 7
岱海 考 古 北京
一 - [ 1 ] .

[ C ] // (
) ■
: , :

2〇9 .  J 考古 986 6 [ ]
? , 1 ( )   188 : 

[ 5] 内 蒙 古 社 会 科 学 院蒙 古 史 研 究 所 等 .
内 蒙 古 包 头 市 阿 善遗 [ 1 4] 韩建业 .

中 国 北 方地 医 新 石 器 时 代 文 化 研 究 [ M] .
北京 

址 发掘 简 报 [
J ]

考古 ,

9 8 4 ( 2 )  1 :
03

1 04 . 文 物 出 版 社 , 2 0 03 : 2 1 3

21 4 

[ 6] 内 蒙 古 文 物 考 古 研究 所 . 内 蒙古朱 开沟遗址 [
J] .
考 古学


报 , 1 9 8 8 ( 1 )  3 06 :

3 07 .
 责 任编 辑 ( 张 鹏程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