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

IBM 求才標準--專業!外語!團隊精神

全華社記者王維萱/採訪報導

您知道在一片不景氣的環境中,電腦科技業的薪水有多少嗎??
  就電腦業的龍頭老大 IBM 公司來說,最低層的 Sales specialists(也就是
業務專員),一進入公司就有將近五萬元的起薪,訓練課程過後,在達到業績的
前提之下,每人就將近有七萬元的薪水。在這樣大家叫苦連天的環境當中,這樣
的薪水實在是太叫人眼紅了!!

  這當然不只是因為IBM是一家外商公司的緣故。IBM的公關表示,IBM
著重的是對員工長期的訓練,生涯的規劃,尤其電腦科技業正是當紅炸子雞,
IBM 一貫的優厚福利當然吸引了許多有志於此的投入這個行業。而他們定期公開
招募人員,辦說明會,就是想要吸引更多菁英的注意力。若您以為他們的組成,
都是身經百戰的老江湖就大錯特錯了!根據他們的內部統計,至少有 50%以上
的員工大學剛剛畢業,都是剛入社會的新鮮人罷了。

社會新鮮人才好用!
  IBM人力資源部的劉小姐指出,事實上,以IBM的人力規劃來看內部
員工比例,社會新鮮人與有工作經驗者大概各半。這是IBM自進入台灣以來既
有的策略,除了新鮮人積極與活力的特質外,他們較低的薪資,也是另一個減
少公司成本的管道。除了前一陣子正值電腦產業的災變期,使IBM有過大量使
用有工作經驗者的經驗外,基本上,IBM採取的是投注大量成本在新進人員
訓練上,以提高人力素質與了解公司文化。經過大約兩個月的訓練期,才使人員
進入軌道運作。在國內整體的人力市場而言,這種長期的訓練因著公司大小並不
常見,而這樣訓練,卻可以穩定公司內部的人力素質。在人事流動上,雖然劉小
姐表示IBM新進人員在大陸接受訓練後流動率呈現穩定的現象,但據了解,
普遍來說,國內現在相關電腦行業人事流動率卻不如想像中的低。

專業工程師一樣缺
  即使是高薪,高福利,大量啟用校園徵才管道,台灣市場終究是台灣市場。
不可避免的,IBM也和其他國內電腦科技產業相同,面臨到高科技專業人員
的不足。劉小姐說,資訊工程師這些具專業的人才,在國內資訊產業,電子商務
的蓬勃下,產生極大的空缺,這種現象短時間內卻難以解決。由於這些專業人才
通常都需要長期的訓練,或者是長久工作經驗的累積,因此求過與供的求才市
場,趕不及快速轉變的產業結構。
求才若渴!這是目前多家高科技企業的心聲,可是大伙也只有眼淚往肚子裡吞,
眼前看來似乎無法可解,也無力解決。
  另一個有趣的是,IBM在不景氣中所受到的波及,反映在人事層面上卻
不大。"IBM重視的是長期的規劃發展而非短期經營,"劉小姐強調。這也反映
了台灣多家外商企業在國內穩紮穩打,維持一定水準的成果。

專業、會外語、有團隊精神 科技外商的最愛
  最後,對於眾多想進入這個熱門行業的求職者,劉小姐做了一番誠懇的建
議。不論是業務或是工程師,專業要求絕對是第一要求。再者,對於外商公司而
言,第二外語,Team work 的精神,與人際關係溝通能力更是需要具備。"當初
我也以為外商公司比較個人主義"劉小姐打趣說,實際上在電腦科技業的領域裡,
團隊合作的精神才是創下佳積的重要關鍵,而溝通能力,是帶領團隊合作成效
良好的因素。因此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產業裡,不斷的進修,隨時吸收新資訊,才
是明哲保身不失業的護身符。

  電腦科技產業,是許多人的職業夢想,尤其是國際知名的大公司,不論是
它的回饋報酬度,或是給予人的專業印象。從IBM優厚的薪水與福利,我們不
難理解這產業的夢是多麼香甜,但目前人力市場人才的空缺,與資訊產業過度
膨脹的現實,不只是龍頭老大IBM,甚至是其他任何大小的相關電腦科技行
業,都得去面對台灣整體環境許多不可知的挑戰。這場美夢是否能夠繼續,端賴
企業們的應變能力與調適,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求取生存。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