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特殊的葬礼》(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步骤 活动/内容 构思和技巧
导入 教师让三位学生到板上写课题并纠正错
字,如:葬、殊
步骤一 1. 小组比赛  用“因为……所以……”的句
初读  以“因为……所以……”说话(根据课文 式说话,避免机械琐碎
内容) 的内容分析,也让学生
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壮观 逐渐 多角度进行概说训练。
枯竭的原因 环境角度 游客
角度
 教师以谈话方式诱导学
2. 提问 生说出课文内容相关的
 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原因 句子。
 学生通过课文联想到的画面  学生可通过联想画面产
 最深刻的两个画面(壮观的瀑布、 生情感。
枯竭后的瀑布)

3. 用词语概括那两个画面  抓住关键字、词、句,
 学生在板上两侧分别写出形容那两 深入分析课文。
个画面词语(滔滔不绝、一泻千  板书让学生能看出瀑布
里、雄伟壮观、奄奄一息、生命垂 枯竭前后对比。
危)
步骤二 1. 第三自然段  教师用录像帮助理解“咆
精读  播放瀑布壮观的景象 哮而下”、“一泻千里”的
 学生说感想 气势,并要求学生结合
 点名学生朗读第三段 课文语言抒发感受,将
 让学生在该段落中找出突出形容瀑 对瀑布的热爱推向极致
布的壮观的关键词语
 学生有感情齐读
 男女分组比赛有感情朗读
 出示枯竭后的瀑布课
2. 第四自然段 件,品读相关段落,让
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瀑布面目全非 学生产生失望、愤怒、
的相关文字 悲伤等强烈情感体验
 默读
 学生齐读第四段
 教师提问学生读好该段落后的心情  弄请文章层次,引导学
 教师播放瀑布枯竭的样子的课件, 生了解文章结构的特点
让学生说出想法  教师以朗读和谈话的方
式让学生进入课文场
景,体验感情

结课 1. 教师强调巴西总统为瀑布举行葬礼的原  创设总统致悼词的生活
因 情境,要求学生现场演
2. 各小组以巴西总统的身份准备悼词 说,将思维训练、语文
训练、领悟中心、人文
教育统一

1986 年 9 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
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葬礼仪式。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
达斯瀑布举行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
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
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流连忘返。

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
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
此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它在群
山之中无奈地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
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许多人感到十分震惊
和痛心,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他们痛苦地接受了现实,纷纷加入到
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行动中。

1986 年 9 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
热爱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脚下汇集,一起哀悼即将消失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
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爱护我们赖
以生存的地球,使大瀑布的悲剧不再重演。

You might also like